寄宿制班主任治班策略

2024-07-12

寄宿制班主任治班策略(精选6篇)

1.寄宿制班主任治班策略 篇一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治班小策略

金沟湾小学 骆圣婉

时间总是匆匆而过,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快过去了。回首一学期的工作,既有喜悦也有遗憾,但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在不断地成长,心中还是倍感欣慰。这个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及所有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治班小策略:

一、勤跟班。

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直接领导者,我立足本职,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以班为家,争早夺晚蹲班蹲点,时时刻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这样,既有效地掌握了班级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对症下药;又能及时制止班级的偶发事件,避免事态的扩大,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如:每天早上、下午我都坚持早到校,开好教室门,等待学生到校,让学生一到学校就有一种温馨的感觉,随即投入愉快的学生生活中。课间,认真观察学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并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我班有几个调皮蛋,他们不但无心学习,而且有暴力倾向,一丁点的小事就能引发战争。因此,课间我常常下班察看,发现不对苗头及时制止并及时教育,避免了不良事态的发生。

二、勤与学生沟通。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行政上的领导,更应该是他们信赖的朋友。因此,我总是争取课余时间,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从学习、生活等方面与学生们亲切交流,加强感情的沟通,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无论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讲,为我提供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各类意见。通过沟通,使我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了学生的情感脉搏,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班里有个叫王桂萍的转学生,表现、成绩都特别好,就是性格内向,胆量太小,自信心也不足。针对她的弱点,我多次找她谈话,鼓励她勇敢地融入老师、同学之中。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她变得开朗了许多,并成了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又如:班里有个叫陈扬涛的调皮蛋,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开学初还跟同学打过几次架,令班主任、科任老师伤透了脑筋。为了转化他,我多次与他谈心,讲清违反学校纪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所在。后半学期,他各方面均有了很大的转变。

又如:班里有个叫林利君的优秀生,有了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因而成绩不稳定。为了转变他骄傲自满的思想,我一发现他有自满的倾向便找他谈心,讲清骄傲自满带来的危害性,并给他定了一些比一般学生比较高的目标。这样,他懂得了只有虚心才能不断地进步的道理,学习上也有了更高的目标、更远的追求。

三、勤激励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采用激励的教育方法,对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尤为重要。

1、发挥榜样作用,以榜样激励学生

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有很直接很具体的意义,由于同学们生活学习在一起,学习环境和经历基本相同,学生中的榜样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更具有可比性,更易为其他学生所接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作。因此,我经常采用不同形式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使他们在学生中起到榜样的力量。

2、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在以榜样激励学生的同时,我善于发现和挖掘其它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借助他们自身的优点激励其克服不足之处。尤其是对后进生,更是关怀他们,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和进步,都给予及时表扬,热情激励,为他们创造转化的契机和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从失败中来,向胜利中去”。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虽然较差,但他们却有自己的特长,能在劳动等一些事情中为班集体出力争光,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他们不少人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对此我都及时发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班里的刘晋、叶文杰、陈扬涛等)。

总之,恰当地表扬和激励,对学生个人,有利于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对学生群体,则有利于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

3、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

每个星期、每次考试后,我都会对表现好或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哪怕是一本小小的笔记本、几个作业本、一支并不起眼的笔,都成了对学生某个阶段学习或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如:值日生负责任,班级管理好的进行奖励;卫生保洁做得好的奖励;成绩提高快的奖励;表现比以前好的奖励等。

通过奖励,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荣誉感。他们不断追求新的目标,而且永远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热情。

四、勤与家长沟通。

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网络,特别是要强化家长的职责,共同肩负起教育的重任。因而,我经常采用家访或写便条、通电话的形式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

特别是对后进生,针对其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我更是不辞劳苦地家访或电话与家长联系,与家长共商转化对策,加强配合,有效监控,及时找出病因进行诱导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班里有个叫刘嘉豪的学生,经常不完成家作,成绩极差。通过家访才得知,他父亲长年在外工作,无暇管教他,他的母亲没有文化,根本管不了他,已到了对他放弃的地步。针对此情况,我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孩子的方法,家长试过一段时间后,感觉非常有效,再加上班主任、科任老师的严格要求,这个孩子各方面都进步很大。

反思一个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组织纪律性较差。

班里个别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成绩极差。而这几个学生往往也是在班里制造事端的人,他们无心上课,甚至影响同学学习,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令老师们头疼。

2、个别学生卫生意识差,废物乱丢乱吐,影响了班里的保洁工作。

3、个别学生思想意识差,班里存在小偷小摸行为。

如:学生的牛奶没按时喝下,就会出现被偷现象,严重影响了班风。老师不得已只能采取了一些极端的措施。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工作方法也是千差万别的。今后,我将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并学习在座的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使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2.寄宿制班主任治班策略 篇二

豪言壮语憾人心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如演讲赛、英语口语听力赛、班级篮球赛、广播体操比赛、元旦晚会等,很多班主任面对这些活动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费尽心思、想方设法组织学生在赛前进行操练,可学生偏偏是你急我不急,训练时无精打采,对比赛能否拿奖漠不关心,让不少班主任束手无策。而“豪放派”班主任,任何时候都是那么朝气蓬勃地出现在班上,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充满着乐观与自信。他们很善于用励志的语言来鼓舞士气,激励同学们去探索、去拼搏。如在每次大赛之前,他们会用“人生能有几回博,今日不博待何时”“大丈夫生当如此”等豪言来激励学生,在学生失利之后,他们并不悲观,常常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失败是成功之母”等壮语来勉励学生,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在“豪放派”班主任的感染下,他们班学生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赛前的训练开展得如火如荼。“豪放派”班主任的豪言壮语振奋着人心,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各种竞赛活动中自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班务公开顺人心

“坦坦荡荡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这是“豪放派”班主任治班的一贯原则。他们决不向学生隐瞒什么,想到什么就会说出来,让大家发表意见。所以,他们班的学生敢于向老师“进谏”,敢于反映班级各种问题。“豪放派”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透明度很高,他们的普遍做法一是“任务公开大家干”,在班务中他们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对班级的日常事务和开展的各种活动都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出力气,力求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有事大家干”。二是“量化分数大家看”,“豪放派”班主任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对学生每天的考勤、违纪、表扬等实事求是地进行登记,该扣分的就扣,该加分的就加,并将量化考核分数在班级公布,接受大家的监督,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进步与不足。三是“班费公开大家算”,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划拨一定的班级管理费用到各个班级。“豪放派”班主任安排专门的同学管理班费的开支情况,该购进哪些用品,该开展哪些班级活动,让大家一起预算,使有限的班费真正用在了刀刃上。四是“评优公开大家评”,每学期班级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等各种评优评先人选,“豪放派”班主任从不自己“钦点”,而是在班上公布评选条件,让学生共同推荐,投票产生,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豪放派”班主任的这些措施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增强了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营造了很浓的民主气氛,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同。

用人不疑聚人心

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班干部办事不太放心,不敢放手让班干部去干,因而事无巨细必亲力亲为。而在“豪放派”班主任眼中,学生们有着超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能出乎意料地将事情办好,因而大胆让班干部去管理、去实践,即使有些事情没有达预期目标,他们也会笑着对学生说“好事多磨”。由于“豪放派”班主任能够做到“用人不疑”,班干部做事便不会缩手缩脚,一有事情就会主动出谋划策,班上开展各种活动时,他们会准备得很充分。一位“豪放派”班主任说得好“引导胜于强制,启发重于灌输。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主动从前台退到后台,相信学生的能力,多启发他们去做事,放手让他们去做,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班级主人。”我觉得这位班主任说的很对,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的能力,还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朝气蓬勃乐民心

3.班主任治班妙计-班级管理 篇三

1、设立班主任悄悄话信箱,和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

2、在工作手册上记下学生的生日,当他们过生日的时候,对他们说一声“生日快乐”同学之间互赠贺卡。

3、设置感谢留言板,留下学生的感谢。

4、在班上挂上一本“心心相通本”,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5、成立“日记合作小组”,学生同写一本日记。

6、成立“学习互助小组”,让后进生自己选择。

7、了解学生信息,建好模块,给学生编号。

8、让学生的名字大放异彩。(班级管理)

9、进门三看,课堂三有,闲时三动。

10、教育经典故事

4.10个班主任总结的治班妙招 篇四

您苦口婆心,和学生斗智斗勇,却管理不好班级,究竟问题出现在哪里呢?今天小君老师推荐的这篇文章或许能帮你拨开乌云,真正找到治理班级的策略。

谈话时多用“我们”——自己人效应。

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无论是个别谈心还是在全班讲话),特别是在说到一些不良现象时,习惯于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我要求你们……”,仿佛师生是对立的双方。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说话时,班主任要经常提醒自己:多用“我们”,实在需要特指学生时,也尽量改用“大家”这样委婉的称呼。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产生自己人效应您可以这么做:

1、把师生平等的观念落到实处

师生之间要想沟通顺畅,贵在真诚、平等。教师不要认为自己永远比学生高出一大截,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

2、善于寻找和学生的共同语言

教师和学生谈话,不仅仅是对学生施以帮教,还有大量很生活化的交流。这些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维系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实现良性循环。

3、学会对学生的事“感兴趣”

对学生感兴趣,其实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对人的心灵世界充满好奇心。这些既是班主任战胜职业倦怠感的有力武器,也是博得学生信任的很有效的办法。

4、试着使用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的小技巧

比如,适当改变一下对学生的称呼;在了解学生脾气的前提下使用一些肢体动作,比如拍肩膀、摸头发、握手、拥抱;在学生的一些重要的日子(如生日),给学生制造一点惊喜,等等。

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角色置换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为角色置换效应。

在师生沟通中,教师不仅要常做换位思考,还要把这种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老师有意引导,学生耳濡目染,学生也逐渐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宽容和分享,对终生成长和发展产生长远效益。

角色置换效应的典型例句:

1、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我很理解你。

2、换了是我也可能会那样做的。

3、我也曾经有过和你一样的烦恼。

4、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废话”有多重要?——调味品效应

谈话伊始,不必板着脸,直奔主题,先说几句“废话”吧,谈谈最近有什么新鲜事,身体如何、心情如何……打破学生筑起的心理防线,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使后续的谈话更容易进行。

调味品效应在师生对话、家校沟通中既能缓解紧张气氛,打破谈话僵局,又可以由此及彼巧妙地实现迁移,最终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弦外之音,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设定的教育情境。

调味品效应也广泛应用于与家长的沟通中:一把椅子,体现尊重;一杯热水,表达关心;一句寒暄,传递温暖。人的情绪和精神是可以互相感染的,我们教学生懂礼,自己要先懂礼。这不是大道理,而是待人接物的一般常识。

“数学老师说你很棒!”——第三人效应

心理学上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为“第三人效应”。

这种迂回战术在师生交往中非常有用。第一种情况,说话者(第一人)转述第三人的话,可以增强说服力;第二种情况:自己(第一人)不出面,由第三人转述第一人对第二人的看法,或创设条件假借第三人的话表达第一人的意思,可能在师生间有敏感问题或处理矛盾时发挥作用。

但第三人效应不是万能的,若把握不当,不仅效果不好,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教师在运用第三人效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第三人”要投其所好

学生(第二人)和第三人的关系要良好,否则,第三人说话的可信度就比较低了。

2、对个性强的孩子可能效果差

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独立,个性较强,平时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第三人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3、用滥了就可能无效了

不要在一个学生身上反复使用第三人效应。如果听多了第三人的话,学生就会变得敏感、警觉,会加重对第三人信息的过滤,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也就会降低甚至失去。

4、千万别“穿帮”

如果第三人的话是无中生有,一旦“穿帮”,无论是第一人还是第三人,学生对他的信任度都将大打折扣。

边吃边聊——可口可乐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试图用一些广告信息说服被试,给其中一部分人附加一瓶可口可乐,而另外一部分人什么也不给。虽然可口可乐和那些信息本身没有任何联系,但结果是得到可乐的被试往往比没有得到的要受到更大的影响。这就是有趣的“可口可乐效应”。

其实,很多教师都在无意中运用过可口可乐效应,最常见的就是用一些小奖品鼓励那些好的行为。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有注意:

可口可乐一定要适合学生的需求;可口可乐与学生的需求越匹配,教育效果越好;可口可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措施。

谈话的主题和内容依然是最重要的,切不可舍本逐末。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只要谈话就一定有“可口可乐”。偶一为之,效果不错;次数多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可口可乐效应的典型例句:

1、来,先坐下,喝杯水……

2、天太热了,我们去买个冷饮,边吃边聊。

3、老师知道你喜欢火花,这是我出差时从外地给你带的一套火花。你先放好,我们来谈谈……

好老师都是好的倾听者——格林斯潘效应

格林斯潘做过一项研究:如果对具体的语言回答,实验者用“嗯、嗯”等反应,被试者的语言行为会受到明显影响。事实上,行为举止、语调风格、言语方式等其他方式也会对对方产生影响,产生格里斯潘效应。

在学生和你说话时,请别忘了看着对方,并不时地做出回应。这对于融洽师生关系、提升师生对话效果十分重要。

“是的,是的,可是……”——可是效应

“可是效应”是指当我们试图让对方改变观点或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对对方的观点先采取“是”的态度(肯定),后采取“可是”的态度,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己方意见的现象。

1、让学生说话,不急于否定

在谈话中,无论学生说了什么,教师都不要立即下结论或简单否定,尊重学生表达思想的权利,在他们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班主任不失时机地点头称是的同时,以“可是”转折。因为尊重是相互的,老师首先尊重了学生,学生焉能不给老师面子?说到底,这就是一种互惠心理——你对我理解宽容,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2、“可是效应”的典型例句

理解——“你说的我都听懂了。”

同情——“你也够倒霉的。这事儿不能都怪你。”

温和——“我建议你不妨这样……”

“有什么你就冲着我来吧”——安全阀效应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们把将不同观点、情绪加以宣泄并使心理获得平衡以致有利于组织内部矛盾、冲突的缓和与解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现象,称为“安全阀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也一样,制度没有弹性空间,看上去常规良好,但内部压力越来越大,一旦有了突破口导致爆发,后果通常会很严重。因此也要设置安全阀。

1、心理疏导利沟通

学生在成绩、升学和思想上承受的压力很大,他们的欲言又止往往是因为有委屈或者有难言之隐,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释放压力,先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一旦学生开了口,就要用各种方式鼓励他说完、说清楚。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了再进行下一步沟通,效果就会好很多。

2、四个要点不能忘

让学生说出心里话是为了释放学生的压力,班主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人。

发泄情绪要适度,方式、程度和次数都需要控制好,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在班级里设置一定的渠道,类似于沟通、交流热线,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和班主任或者心理老师交流。

开展班级活动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褒贬适度最和谐——黄金分割效应

如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谈话,那么师生说话的比例用黄金分割比例最合适,即6∶4左右。教师不能一言堂,学生说话必须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师生才能很好地互动。

在一次谈话中,批评和表扬的比例为4∶6最合适。如果你要进行一次以批评教育为目的的谈话,批评的内容也不能超过60%,另外40%应是肯定、鼓励和希望。把六成的批评用四成的鼓励串联起来,学生就不易产生逆反情绪。

先抑后扬,渐入佳境——阿伦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更喜欢对自己先持批评态度后持肯定态度的人,而不是一直都持肯定态度的人。换句话说,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相反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阿伦森效应”。

和学生谈话时,教师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学生心里必然紧张、焦虑,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不好。随着谈话的进行,褒奖的成分开始增加,学生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晴朗。

另外,学生对老师提出一些要求时,老师可以先予以拒绝并指出存在的困难,和学生进行一番讨价还价后再“勉强答应”,并可就此约法三章,这样学生会更加珍惜机会。

★ 班主任工作计划实施策略

★ 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实施策略

★ 励志班的班主任寄语

★ 国际班毕业班主任工作计划

★ 托班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班主任工作及班干工作计划

★ 高一班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

★ 小小班副班个人计划

★ 个人工作计划小班配班

5.治班策略演讲稿 篇五

大家好!11年,作为老师,我算是一位老教师了。可是作为班主任我就只能算是一个新人。所以今天在这儿向各位领导汇报我两年班主任经历中,班上发生的感动我和同学们的几件小事。

家庭成员幸福,才有一个幸福的家。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幸福,才有一个幸福的班集体,班级才有向心力,才有凝聚力。从七年级开始我就让学生逐步树立“班级就是家”的观念,班上的每个人都是主人,都是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个班集体分忧解难、添光增彩。2014年的秋季运动会,我们班参加了集体项目---列队跑,这是一个展示八年级3班同学风采和精神面貌的机会,也是考验每一个同学的机会,在班干部和体育委员的得力组织下,同学们都摩拳擦掌,想争取一个好名次。但由于一个同学的疏忽,影响了整个队伍,比赛结束,大家为此感到非常失望,直觉告诉同学们努力白费了,汗水也白流了,班集体的荣誉也付诸东流了。奇迹也许总是在失望的最后关头出现,当宣布8年级3班第五名时,同学们爆发出了震耳发聩的欢呼!一切的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失落和遗憾在这一瞬间化为乌有。在受这一事情的鼓励之后,我们班所 1

有的集体项目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名次;女子4x100接力赛更是获得了第一名。

流动红旗,是班级体荣誉的象征。所以从第一周开始孩子们的校服越穿越整齐,卫生打扫也越来越及时,越来越干净。现在还能清晰记得当我第一次把流动红旗拿进教室的那一瞬间,全班同学都热烈的鼓掌欢呼起来!

所以我的治班理念就是:班级是家,家是班级。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所以每学期都会给班级制定一个短期的目标和长远的目标。本学期的目标就是生物地理面临中考,从开学之初就要求全班做好确保优生率,提高平均分消灭不及格。长远目标:创纪律一流,班风一流,学风一流的优秀班集体。争取明年的中考为自己,为父母,为老师,为学校,为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6.寄宿制班主任治班策略 篇六

每天周一的班会,班主任都会给我们制定这一周的计划,可以说是是我们的师兄师姐了,但凡有同学在老师的课堂上搞小动作,情节严重者直接通报班主任,这时班主任就会语重心长地训我们一番,给我们好好上一课。当然这只是个别的,班主任就像是多了一双眼睛,整天盯着我们,监督我们。

找学生谈话,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常用方式。成功的谈话,会使学生受到启发、鼓励、教育,从而成为一次加油站,扬起前进的风帆;反之,会使学生消沉、迷惑、萎靡不振、情绪波动,导致事与愿违。所以,班主任要切实做到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针对不同的事件和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的谈话方式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教育。

一、谈心式。这种谈话方式是在无拘无束中进行,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强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师生双方畅所欲言、推心置腹,句句中的,语语含情,这种谈话方式让学生能够接受,心领神会。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了解学生情况和班级情况时使用。

二、鼓励式。这是一种对自信心不足学生较为适合的谈话方式。自卑、自信心不足是学生前进和学习的大敌,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利用其点滴进步,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相信自我,明确目标,更上一层楼,相信“我能行”!

三、引导式。这种谈话的方式突出教师的“引”“诱”“启”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名人事迹、警句名言,周围的好人好事等榜样力量来引导、诱发、启迪学生,从而使其通过对比、反思来找到自己的不足。这种方法看似蜻蜓点水,实质上是作用巨大,一般适用于自尊心很强的学生。

四、安慰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者无故犯错的学生。他们的心灵往往接受不了挫折的打击,因为自己本身就很内疚、自责,容易背上思想包袱。这时,班主任要及时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来帮助其分析原因、进行心理疏

导和安慰,让他们在班主任的温暖和爱心的呵护下树立信心,迎头赶上或改正不足。

五、渐进式。有些错误,学生事后虽然后悔,唯恐让老师和同学知道后不敢抬头见人(诸如偷拿了他人的学习资料或学习用具时等),这时班主任若在理由充分、事实确凿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渐进入心的谈话,要比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当头一棒好得多,以免造成学生的顶牛、无法收场的结局,乃至学生丢脸引起的更大问题的出现。当然,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不要曝光、不要扩大,以免引发更大后果。

六、激将式。对于好胜心强、而自我认识评价过高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浮躁自满、不踏实的学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效果更好。班主任在谈话中通过反复表扬好的同学来激起他向上奋进的欲望。

七、直入式。对于辨别是非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同学来说,他们一般不喜欢老师谈话拖泥带水、拐弯抹角浪费时间的谈话。所以,班主任在与这些学生谈话时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一下子触及要害,尽量压缩谈话时间。

八、预约式。这种谈话方式是班主任事先通知学生,让其在谈话前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使其在回想近期表现的基础上,自我反省,自查不足,让谈话更为有的放矢,班主任不过是进行点拨和启迪作用,但是能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怎么提高自己的感召力

一、成为学生的朋友,是产生感召力的前提。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总设计师,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要让学生团结在你的周围,你就必须成为他们的朋友。为此,首先要认真去研究和了解学生,知道现在的学生在想什么?他们崇拜的偶像是谁?喜欢哪些运动?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生活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有什么特殊的生活经历等等,这样才能同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谈话时才可能有的放矢,并取得较好的引导

效应。如前段时间的学生对电脑游戏——梦幻西游非常感兴趣。很多同学买了梦幻西游的笔记本和贴纸。有的同学还买了卡片,学起梦幻西游里面的人物,大谈他的攻击力和杀伤力,甚至上课的时候,下午放学的时候都在玩。于是我便自己先玩了一回这个游戏,发现游戏里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害,于是我便围绕电脑游戏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讨论:游戏使你学到可什么?又使你失去了什么?你是学到的多呢?还是你失去的多?聪明的你会怎么做呢?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现在玩电脑游戏是错误的选择。

另外,爱好和兴趣是班主任了解学生,与学生交友的一个很好的媒介,师生之间有了共同的情趣、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声,那么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就变得随时都有契机,处处都有话题。在工作之余,我与同学们一起踢键子、跳绳、打篮球,有的运动不仅积极地参与,甚至可以当学生的业余教练,就这样,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成了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做起学生的思想工作也变得得心应手,每次校内有班际竞赛时,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说的就是:“老师,我们一定给你去拿一个第一来”。

其次,当班主任的,不要错误地认为学生应理所当然绝对服从你。学生也是充满个性、感情丰富、思想复杂的人,他们的真情实感、思想动态只有在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中才能得以如实反映。

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多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并珍惜班级的公益劳动、班里组织的活动等机会,与学生轻松地聊聊天,谈谈家常。使学生在接纳、信任和亲近你的同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此时便可寻机教育。

二、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是产生感召力的必备条件

老师在学生眼里是神圣的,是什么都懂的“博士”,班主任老师更是如此。因此,班主任就必须具备广博的学识,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才能回答学生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提问,即便是在与学生谈话聊天,也能触类旁通、深入浅出、风趣有味。

一般来说,班主任老师还兼着一些课程,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将自己承担的课讲好,是得到学生信服和管理好班级的必备的条件。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参,保证讲课中不出差错,并注重研究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自己的课上得充满生机而有趣味性。否则,差错太多,学生就会逐步产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课上得枯燥乏味,也不会吸引学生。要知道,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老师学识上的无能。

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从网络上随时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老师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将使学生感到失望,因此,作为班主任,平时要加强学习,多读各类有益的书籍、报刊和杂志,注意收集各种资料,并做好分门别类,适时地做些笔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并注意把各方面的有益知识,恰当地安排在教学中,晨间谈话、班会上介绍给学生。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增强了班主任的感召力。

三、班主任老师为人师表,是产生感召力的关键。

班主任老师的身教胜于言教,其道德修养、言行举止、行事处事等,对学生都起着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我们常说的:“累坏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

因此,班主任时时处处都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我每天都在预备铃响前进教室;要求学生认真做操,我总是坚持每天参加做课间操;工作中,奉公职守,敬业爱生,身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注意讲究信用,只要自己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时,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不能只停留下言语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如一天早晨,到教室后,按常规观察着学生的行为和状态,发生一位学生精神不好,伸出手摸摸她的头,发现不发烧,就继续询问是否有什么不适,后知道她因为没有吃早餐,我立刻带她去买早餐。班主任带学生看病,关心他们的冷暖,都体现着老师对学生的一片关爱,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

四、正确对待违纪学生,是产生感召力的有效途径。

违纪犯错误的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这些同学,班主任应该关心、爱护、批评、教育。但方法是否得当,效果明显不同。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应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

生口服心服,乐于改正。同时要注意发现这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要及时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自觉树立改正错误的决心。相反,若是不明事理就乱批一通,那就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引起恶性循环。学生最忌恨的是老师错怪于他。因此,对犯错误的学生,老师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思想教育,应因势利导,真心诚意,注意方法,做到关心与严教相结合,对犯错误的同学同样让他们感到被信任,被希望,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效果。我班的一位学生和班上的同因为一件小事而斗嘴,最后还打了起来,那位同学竟然一时想不开,而躲了起来。我和同学们一起到处找他,后来在学校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他,他当时全身发抖,以为我要严厉的惩罚他,但出忽他的意料之外是我不但没有批评他,只是轻轻地把他从角落里扶起来,并拍去了他身上的灰尘,说了句:下次不要再让老师和同学担心了。他呆呆地站着,眼泪象断了线的珍珠,刷刷地往下流,一边哽咽,一边说:“俞老师,我下次再也不会了。” 班主任总结的治班妙招

当老师的,有谁能不遇见几个“不服管”的学生?其实,在与这样的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经历着丰富的心理活动,时而和谐,时而交锋;时而坦诚相见,时而拉起心理警戒线……

您苦口婆心,和学生斗智斗勇,却管理不好班级,究竟问题出现在哪里呢?今天小君老师推荐的这篇文章或许能帮你拨开乌云,真正找到治理班级的策略。

谈话时多用“我们”——自己人效应。

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无论是个别谈心还是在全班讲话),特别是在说到一些不良现象时,习惯于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我要求你们……”,仿佛师生是对立的双方。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说话时,班主任要经常提醒自己:多用“我们”,实在需要特指学生时,也尽量改用“大家”这样委婉的称呼。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产生自己人效应您可以这么做:

1、把师生平等的观念落到实处

师生之间要想沟通顺畅,贵在真诚、平等。教师不要认为自己永远比学生高出一大截,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

2、善于寻找和学生的共同语言

教师和学生谈话,不仅仅是对学生施以帮教,还有大量很生活化的交流。这些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维系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实现良性循环。

3、学会对学生的事“感兴趣”

对学生感兴趣,其实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对人的心灵世界充满好奇心。这些既是班主任战胜职业倦怠感的有力武器,也是博得学生信任的很有效的办法。

4、试着使用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的小技巧

比如,适当改变一下对学生的称呼;在了解学生脾气的前提下使用一些肢体动作,比如拍肩膀、摸头发、握手、拥抱;在学生的一些重要的日子(如生日),给学生制造一点惊喜,等等。

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角色置换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为角色置换效应。

在师生沟通中,教师不仅要常做换位思考,还要把这种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老师有意引导,学生耳濡目染,学生也逐渐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宽容和分享,对终生成长和发展产生长远效益。

角色置换效应的典型例句:

1、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我很理解你。

2、换了是我也可能会那样做的。

3、我也曾经有过和你一样的烦恼。

4、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废话”有多重要?——调味品效应

谈话伊始,不必板着脸,直奔主题,先说几句“废话”吧,谈谈最近有什么新鲜事,身体如何、心情如何……打破学生筑起的心理防线,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使后续的谈话更容易进行。

调味品效应在师生对话、家校沟通中既能缓解紧张气氛,打破谈话僵局,又可以由此及彼巧妙地实现迁移,最终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弦外之音,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设定的教育情境。

调味品效应也广泛应用于与家长的沟通中:一把椅子,体现尊重;一杯热水,表达关心;一句寒暄,传递温暖。人的情绪和精神是可以互相感染的,我们教学生懂礼,自己要先懂礼。这不是大道理,而是待人接物的一般常识。

“数学老师说你很棒!”——第三人效应

心理学上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为“第三人效应”。

这种迂回战术在师生交往中非常有用。第一种情况,说话者(第一人)转述第三人的话,可以增强说服力;第二种情况:自己(第一人)不出面,由第三人转述第一人对第二人的看法,或创设条件假借第三人的话表达第一人的意思,可能在师生间有敏感问题或处理矛盾时发挥作用。

但第三人效应不是万能的,若把握不当,不仅效果不好,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教师在运用第三人效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第三人”要投其所好

学生(第二人)和第三人的关系要良好,否则,第三人说话的可信度就比较低了。

2、对个性强的孩子可能效果差

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独立,个性较强,平时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第三人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3、用滥了就可能无效了

不要在一个学生身上反复使用第三人效应。如果听多了第三人的话,学生就会变得敏感、警觉,会加重对第三人信息的过滤,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也就会降低甚至失去。

4、千万别“穿帮”

如果第三人的话是无中生有,一旦“穿帮”,无论是第一人还是第三人,学生对他的信任度都将大打折扣。

边吃边聊——可口可乐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试图用一些广告信息说服被试,给其中一部分人附加一瓶可口可乐,而另外一部分人什么也不给。虽然可口可乐和那些信息本身没有任何联系,但结果是得到可乐的被试往往比没有得到的要受到更大的影响。这就是有趣的“可口可乐效应”。

其实,很多教师都在无意中运用过可口可乐效应,最常见的就是用一些小奖品鼓励那些好的行为。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有注意:

可口可乐一定要适合学生的需求;可口可乐与学生的需求越匹配,教育效果越好;可口可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措施。

谈话的主题和内容依然是最重要的,切不可舍本逐末。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只要谈话就一定有“可口可乐”。偶一为之,效果不错;次数多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可口可乐效应的典型例句:

1、来,先坐下,喝杯水……

2、天太热了,我们去买个冷饮,边吃边聊。

3、老师知道你喜欢火花,这是我出差时从外地给你带的一套火花。你先放好,我们来谈谈……

好老师都是好的倾听者——格林斯潘效应

格林斯潘做过一项研究:如果对具体的语言回答,实验者用“嗯、嗯”等反

应,被试者的语言行为会受到明显影响。事实上,行为举止、语调风格、言语方式等其他方式也会对对方产生影响,产生格里斯潘效应。

在学生和你说话时,请别忘了看着对方,并不时地做出回应。这对于融洽师生关系、提升师生对话效果十分重要。

“是的,是的,可是……”——可是效应

“可是效应”是指当我们试图让对方改变观点或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对对方的观点先采取“是”的态度(肯定),后采取“可是”的态度,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己方意见的现象。

1、让学生说话,不急于否定

在谈话中,无论学生说了什么,教师都不要立即下结论或简单否定,尊重学生表达思想的权利,在他们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班主任不失时机地点头称是的同时,以“可是”转折。因为尊重是相互的,老师首先尊重了学生,学生焉能不给老师面子?说到底,这就是一种互惠心理——你对我理解宽容,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2、“可是效应”的典型例句

理解——“你说的我都听懂了。”

同情——“你也够倒霉的。这事儿不能都怪你。”

温和——“我建议你不妨这样……”

“有什么你就冲着我来吧”——安全阀效应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们把将不同观点、情绪加以宣泄并使心理获得平衡以致有利于组织内部矛盾、冲突的缓和与解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现象,称为“安全阀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也一样,制度没有弹性空间,看上去常规良好,但内部压力越来越大,一旦有了突破口导致爆发,后果通常会很严重。因此也要设置安全阀。

1、心理疏导利沟通

学生在成绩、升学和思想上承受的压力很大,他们的欲言又止往往是因为有委屈或者有难言之隐,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释放压力,先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一旦学生开了口,就要用各种方式鼓励他说完、说清楚。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了再进行下一步沟通,效果就会好很多。

2、四个要点不能忘

让学生说出心里话是为了释放学生的压力,班主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人。

发泄情绪要适度,方式、程度和次数都需要控制好,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在班级里设置一定的渠道,类似于沟通、交流热线,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和班主任或者心理老师交流。

开展班级活动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褒贬适度最和谐——黄金分割效应

如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谈话,那么师生说话的比例用黄金分割比例最合适,即 6∶4 左右。教师不能一言堂,学生说话必须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师生才能很好地互动。

在一次谈话中,批评和表扬的比例为 4∶6 最合适。如果你要进行一次以批评教育为目的的谈话,批评的内容也不能超过 60%,另外 40%应是肯定、鼓励和希望。把六成的批评用四成的鼓励串联起来,学生就不易产生逆反情绪。

先抑后扬,渐入佳境——阿伦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更喜欢对自己先持批评态度后持肯定态度的人,而不是一直都持肯定态度的人。换句话说,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相反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阿伦森效应”。

和学生谈话时,教师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学生心里必然紧张、焦虑,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不好。随着谈话的进行,褒奖的成分开始增加,学生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晴朗。

另外,学生对老师提出一些要求时,老师可以先予以拒绝并指出存在的困难,和学生进行一番讨价还价后再“勉强答应”,并可就此约法三章,这样学生会更加珍惜机会。

老师应该怎么教好学生

1、目标:金榜可待提名时

高尔基说过:我常常重复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没有目标的人生是荒芜的,有的学生学习较盲目,无目标,也有的学生有学习目标,但动机层次较低,认为学习是为了考重点高中和大学,为得到父母奖励和认可等。显然这种学习动机是很难维持长久的。只有为渴望求知,完善自我的内在激励,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目标过高,难度过大,超出了自己能力所及,很难长期忍受疑难的困惑和艰苦的探究,也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后而放弃了。只有适应难度总目标才会有面对困难,面对挑战的持续的热情。

除了有总目标,还要按时间段来规定每一阶段的小目标,一次规定着重达到一个小目标,不但能调动积极性,而且还能成为达到总目标的加油站。

北京四中有名同学,心中总是暗暗地立一个实力与自己相当的竞争对手,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在高一时,他的竞争对手是初中的一位同学,后来,当发现自己确实已经超出原来的对手时,于是就再换一个实力更强的竞争对手去学习追赶,以促进自己成绩的提高。

2、方法:磨刀不费砍柴功

方法是学习的“力量倍增器”,学习方法有多种多样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时间控制,另一个是具体科目学习。时间控制实质上就是计划,是提高效率的基本途径。具体科目有关的方法包括“如何听课、如何复习、预习、考前总结、考后分析”等等。

北京四中优秀高中学生把课分为三类,区别对待。一类是数学、物理等重在理解的课程,对它们首先应该先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记笔记,把自己的想法注在一旁,以便复习时查阅,对例题除记录题目、题解外,应把题目的重点、难点及思路记录下来,方便复习。另一类是化学,由于其补充知识相当多,所以具有特殊性,一般是尽可能多的记录课上的各种知识,然后再加以理解,这样不至由于思考而错过某些内容。最后一类是外语、政治、历史等重于记忆的课程。在课上首先应记录讲课结构及一些重点内容,在书中标出重点,利用课上时间当堂记忆重点内容,有这样一个“第一印象”,对于总复习是很有好处的,如能在当天复习中再检查一下记忆的情况则效果更好。

学习其实没有捷径,只有经过艰苦的摸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3、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

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使人在一段时期内获取比较大的收获,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但良好的方法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的。

老师们经常说,基础很重要。但什么是基础,哪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每个人的情况不定相同。期中考试结束后,要细细推敲自己基础薄弱在哪里,只有堵塞住漏洞,再往补进新知才越积越多,否则,事倍功半。

要有计划的整理基础知识,通过训练、感悟,把学科能力提高。作计划可以明确自己近期内的目标,确定干些什么,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时间,适当调配劳逸。做总结一方面要总结前一段时期内学习成绩与不足,另一方面要审查原先的计划是否合适,做必要的调整,订出新的计划。在学习中不断地做着计划与总结,大到一个假期、一个学期,小到一天、一个上午。虽然计划总结会占去一些时间,但这对我的学习是很有益的,它使我能有目的地,高效地、有秩序地进行学习。

4、坚持:水到自有渠成日

但得有心常自奋,何愁他日不奋飞!

有一名学生初中的英语底子差,刚到北京四中时,不适应外语老师完全用英语授课,学起来有些吃力。特别是听力,在初中时几乎没练过听力,所以高一开

始时,每次测验听力时,成绩都低得可怜。如第一次老师用录音机听写了十五个句子,他写出了其中最简单的一句,别的句子怎么也听不清楚是什么。于是,那节课真的成了听天书。课后急忙找到老师,借来了听力磁带,又向同宿同学借了一个单放机,反复地听、练,直到能够基本适应用录音机辅助自学,听力逐渐赶上了大家的水平,并且在语法、语音等方面还超过了一般同学。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一番苦练,英语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一般考试都在 90 分以上。全区第一次模考时,英语成绩最高分是 95 分,他得了 93 分。

作为一名中学生,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如政治课帮助我了解国内外大事,帮助我树立看问题的大方向和根本方法,增强学习的动力;体育课帮助我增强学习的体力,锻炼意志,意志品质和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相当密切,有的学生承认自己学习成绩不高的原因是意志品质太差,遇到困难就退却,碰到干扰就妥协,使学习上的很多想法坚持不下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加大学习中意志品质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就更加显著。

老师怎样让学生爱上自己 老师应当怎么和学生相处

人格平等

教师应当明确,师生的人格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必须尊重教育者,但是教育者也应当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在此前提上,才能实施真正的教育。

热爱学生

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实施教育,是传达祖国对后代的爱。教师也应当从职业角度上爱学生,优秀的教师对学生除了职业式的热爱外,还带着发至内心的热爱。热爱学生是教育的根据。

尽心敬业

教育是复杂的过程,其操作特点是示范性、多样性、灵活性、艺术性和创造

性的。这需要教师尽心敬业,苦心耕耘,才能把学生教育好。教师的敬业精神,也会不知不觉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成为认真负责的人。

鼓励学生

学生正在成长中,身体、心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有待继续发展和完善。因此,在学习上,在生活上,都需要教师的教导、启发、帮助。当学生遇到困难、困惑的时候,教师的指点和鼓励是多么重要。

不能讽刺

有时候,学生会有不可理喻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教师严厉责骂学生的情况发生。但是,职业历练成熟的教师一定注意避免用语言讽刺学生,做到责备有度,达到 “治病救人” 的目的即可,防止语言越界伤及学生自尊。

亲近学生

课外时间也是教师密切师生关系的好时间,教师应该主动寻找机会。例如,校道上偶遇学生,可以跟他们随意交谈打哈哈。又如,和学生一起打球,或者找学生谈心等,都是可以让学生感到可亲的机会。学生喜欢听平易近人的老师的教导。

教师教育学生要本着爱心,讲究策略、方法,按教育规律办事,要有利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千方百计鼓励、引导学生在品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要和学生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否则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老师怎么让学生爱上自己

1、、建立自己的威信。

以身作则,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影响别人的方法是以身作则。你通过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人。遇事该奖则奖,该罚则罚,不能学生钻空子,从而失去了老师本该有的威信。

2、、挥洒自如上好课

作为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深深的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面无表情、或满脸严肃地照本宣读,用教科书去施教、去布道,而是要钻研教材,学习新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完全了解、掌握学生的基础上,以一颗平常心、爱子心,和学生一起走进教材,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引导、帮助他们了解知识、掌握知识;使他们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让他们尽可能地多掌握知识,让学生从心底里觉得你是一个确实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一个值得依靠的长辈,一个能引导他们走向成才之路的引路人。这时,让学生喜欢你的愿望才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只有永远用这份爱心不断探索,与学生不断沟通,互相交流,你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所喜欢。还有深入学生,了解、掌握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和心理上遇到的最大困难和障碍,使得在教学中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因材施教,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不同需求。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本着同等重视的态度,以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方法、知识解答,或引导、提示,让他们自己学会解答。

3、关心学生,只有业务的精与博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那个永恒的主题对学生的爱。真心实意爱学生,这一点更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爱学生就像父母爱孩子,是出于真心和真情。从而激发学生身上的原动力,从而体验他周围的人间真情与社会责任。教师的行动深深地感动和感染着学生,自然会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喜欢、爱戴和无限崇敬。

总之,面对学生要少一点架子,多一点的尊重和真诚,少一点尖酸刻薄,多一点赏识和信赖,少一些冷漠,多一点的热情和交流.师生之间只有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互相平等,学生才会喜欢你,才会爱你,到那时候,亲其师而信其道,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你的今天,就是他心目中的明天,你不想有威信,也不由你了。也就是说,先有你的真诚的一片爱心,才会有学生的喜欢、学生的爱,最后,你才是学生喜欢而又有威信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观察学习之下。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不会喜欢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我想对于一些老师不妨给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成绩,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你有能力把他们教好。

问题学生应该怎么对待

第一,问题学生并非无药可救,因为每一个学生不是什么都无所谓了,我们要找准很好的教育机会。让学生感知你的存在和对他的关心,并适时地与他沟通。

第二,我们要去理解学生产生一些行为的原因,深入去了解他们的背景。应该说,现在学生的表现是他过去多年积累的结果。凡事都有前因才有后果,有时我们单独去看一个学生的表现,会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正常的学生怎么会那样呢?但是,如果把他放到一个他所处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中去看,从他成长的历程去看,你就会明白他为什么会那样,一切都可以得到解释了,我们也就理解了学生。只有找到了学生行为异常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抓。一个是在爱中建立规则,用规则约束他,让他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规则的处罚的。像你对她不交作业的处理,就是这种方法。第二,用人文关怀去感化她。如果没有第二种做法,光是冷冰冰的规则,也就不成其为教育。没有规则是绝对不行的,而没有了人文关怀,教育还有什么魅力?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在强调规则意识的同时,要用精神力量去感召他们,帮助他们脱离做人的底线。对于自觉遵守规则的人,规则是不存在的,只有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才会很难过,他们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和他作对,追根溯源,其实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

对待问题学生应做到:

1.多民主,少强制。

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件,而不是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

2.多激励,少批评。

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

3.多引导,少说教。

要求我们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有时还需要班主任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

4.多用情,少用气。

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去学习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第三,给予自信,努力感化

有问题为的学生由于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同学们的取笑、歧视,其心理总是比较心虚、敏感的,对教师和周围的同学也存有戒心。要消除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信任他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同他们的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对老师不抱有信任感,那么无论你怎么做,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老师在教育该类学生时,要让他们感到老师理解他,与他们有共同的感受,也可以直接向这些学生说明“过去的事情就算了,好坏看今后的表现”。如果发现该学生的兴趣所在,就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发现该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绩,也应在大家面前肯定,鼓励他。也可以用日记或者作文的方式去帮助、感化他。就像材料 2 中的老师一样。只要真诚付出,只要努力过,就一定会得到我们想要的回报。但要真正取得效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毕竟这是一项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总之,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对学生的教育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一个好班主任,应当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并为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不管进步是大还是小。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但也是其乐无穷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

老师应该怎么教好学生

1、目标:金榜可待提名时

高尔基说过:我常常重复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没有目标的人生是荒芜的,有的学生学习较盲目,无目标,也有的学生有学习目标,但动机层次较低,认为学习是为了考重点高中和大学,为得到父母奖励和认可等。显然这种学习动机是很难维持长久的。只有为渴望求知,完善自我的内在激励,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目标过高,难度过大,超出了自己能力所及,很难长期忍受疑难的困惑和艰苦的探究,也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后而放弃了。只有适应难度总目标才会有面对困难,面对挑战的持续的热情。

除了有总目标,还要按时间段来规定每一阶段的小目标,一次规定着重达到一个小目标,不但能调动积极性,而且还能成为达到总目标的加油站。

北京四中有名同学,心中总是暗暗地立一个实力与自己相当的竞争对手,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在高一时,他的竞争对手是初中的一位同学,后来,当发现自己确实已经超出原来的对手时,于是就再换一个实力更强的竞争对手去学习追赶,以促进自己成绩的提高。

2、方法:磨刀不费砍柴功

方法是学习的“力量倍增器”,学习方法有多种多样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时间控制,另一个是具体科目学习。时间控制实质上就是计划,是提高效率的基本途径。具体科目有关的方法包括“如何听课、如何复习、预习、考前总结、考后分析”等等。

北京四中优秀高中学生把课分为三类,区别对待。一类是数学、物理等重在理解的课程,对它们首先应该先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记笔记,把自己的想法注在一旁,以便复习时查阅,对例题除记录题目、题解外,应把题目的重点、难点及思路记录下来,方便复习。另一类是化学,由于其补充知识相当多,所以具有特殊性,一般是尽可能多的记录课上的各种知识,然后再加以理解,这样不至由于思考而错过某些内容。最后一类是外语、政治、历史等重于记忆的课程。在课上首先应记录讲课结构及一些重点内容,在书中标出重点,利用课上时间当堂记忆重点内容,有这样一个“第一印象”,对于总复习是很有好处的,如能在当天复习中再检查一下记忆的情况则效果更好。

学习其实没有捷径,只有经过艰苦的摸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3、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

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使人在一段时期内获取比较大的收获,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但良好的方法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的。

老师们经常说,基础很重要。但什么是基础,哪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每个人的情况不定相同。期中考试结束后,要细细推敲自己基础薄弱在哪里,只有堵塞住漏洞,再往补进新知才越积越多,否则,事倍功半。

要有计划的整理基础知识,通过训练、感悟,把学科能力提高。作计划可以明确自己近期内的目标,确定干些什么,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时间,适当调配劳逸。做总结一方面要总结前一段时期内学习成绩与不足,另一方面要审查原先的计划是否合适,做必要的调整,订出新的计划。在学习中不断地做着计划与总结,大到一个假期、一个学期,小到一天、一个上午。虽然计划总结会占去一些时间,但这对我的学习是很有益的,它使我能有目的地,高效地、有秩序地进行学习。

4、坚持:水到自有渠成日

但得有心常自奋,何愁他日不奋飞!

有一名学生初中的英语底子差,刚到北京四中时,不适应外语老师完全用英语授课,学起来有些吃力。特别是听力,在初中时几乎没练过听力,所以高一开始时,每次测验听力时,成绩都低得可怜。如第一次老师用录音机听写了十五个句子,他写出了其中最简单的一句,别的句子怎么也听不清楚是什么。于是,那节课真的成了听天书。课后急忙找到老师,借来了听力磁带,又向同宿同学借了一个单放机,反复地听、练,直到能够基本适应用录音机辅助自学,听力逐渐赶上了大家的水平,并且在语法、语音等方面还超过了一般同学。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一番苦练,英语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一般考试都

在 90 分以上。全区第一次模考时,英语成绩最高分是 95 分,他得了 93 分。

作为一名中学生,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如政治课帮助我了解国内外大事,帮助我树立看问题的大方向和根本方法,增强学习的动力;体育课帮助我增强学习的体力,锻炼意志,意志品质和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相当密切,有的学生承认自己学习成绩不高的原因是意志品质太差,遇到困难就退却,碰到干扰就妥协,使学习上的很多想法坚持不下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加大学习中意志品质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就更加显著。

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

“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

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 594 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

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孔子三大教育方法

循循善诱,启发教学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这是

说启发只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助缘,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更可以说的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再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以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如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指出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讲什么总是耐心地听,似乎无所质疑,很愚笨的样子,但回去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的发明。正因为这样,子贡自承不如,因为颜渊可以“闻一而知十”。另外,孔子经常让学生说明自己的志向,或赞许或批评,但也只是“各言尔志”罢了,说之何妨?曾点在言自己的志向时,鼓瑟铿锵而作答,一派狂者的气象,但所言之志深得孔子嘉许。由此可见孔门教法之一斑

2.因材施教,各取所长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说,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再则是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孔子教育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再如教育子张以“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这种老老实实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是合于“礼”的规范的。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有人提出质疑:“谁说他知道礼呢?入太庙而每事问。”孔子答以“是礼也。”就是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合于“礼” 的规范的。其三,重实事教育,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人、时事的评价以及孔子自己的立身行事,都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对人、事的品评在《论语》中有很多的篇章,不再赘述。至于孔子的立身行事,孔子本人这样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就是说我之行事,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孔子之行事,《论语》中也记载得比较多,有学生引以为荣的,也有使学生发生质疑甚至于为学生所诟病的,但这种无所隐瞒的坦荡胸怀亦足以为人师表。

3.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上一篇:防艾禁毒总结5则范文下一篇:2022年在全镇经济工作会上发言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