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2024-10-25

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通用15篇)

1.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一

《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例10及相关练习学习目标:

1、经历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和回顾反思的过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计算下列各题

4.2÷0.28= 5÷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之前我们学过求商的近似数,利用()法?

二、新授

自主学习课本例10

(一)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需要准备几个瓶子?(结果取整数)1、2、3、阅读理解: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分析与解答:分析一下数量关系,并解答。

需要准备6个瓶子还是7个瓶子呢?为什么?可以用四舍五入

法求近似数吗?

4、根据该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取整数。这种教师提醒: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

(二)王阿姨用一根25k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结果取整数)1、2、3、阅读理解: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分析与解答: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

包装17个礼盒够吗?为什么?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吗?

4、根据该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取整数。这种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叫“去尾法”

(三)回顾与反思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2、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来解决问题的。

三、拓展练习

1、计算用了哪种取值的方法?这四种结果可能在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25÷1.5=16.666...25÷1.5=16.67 25÷1.5≈16 25÷1.5≈17

2、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3、果农们要将680kg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可以盛下15kg,需要多少个纸箱呢?

4、一种瓶装450克的橙子粉,每冲一杯需要16克橙子粉和9克方糖。冲完这瓶橙子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

四、作业布置

例题后面“做一做” 板书设计:

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进一法”: 2.5÷0.4≈7(个)“去尾法”: 25÷1.5≈16(个)

张海英 恩格贝中心小学 2014年10月30日

2.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二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 再运用其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外币兑换的相关知识, 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是“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一次拓展。

【设计理念】

1.思维引导。课前激发兴趣, 让学生感受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真谛;课后的课堂总结,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做“聪明人”的寓意。

2.解决问题。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的教学, 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生活。本课通过把人民币10元、100元、1000元……兑换成各国货币, 认识外币兑换器, 再通过文艺晚会的演出服装设计等活动,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习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 既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也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外币兑换的基础知识, 了解外汇等相关常识, 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复习旧知。

(幻灯分别出示诸葛亮、曹冲、牛顿、柯南的图片)

师:认识他们吗?

(学生齐答)

师:他们四个来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土, 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他们都聪明。

(学生自由表达如何做聪明人)

师:概括成八个字, 就是爱动脑筋、勤于思考。今天这节课, 看哪些同学最聪明, 下面的小数去掉小数点, 原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0.7 0.604 0.56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生:0.7去掉小数点, 就是把0.7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生:0.604去掉小数点, 就是把0.604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生:0.56去掉小数点, 就是把0.5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2.引出新知, 探究新知。

(创设情景, 了解外币兑换的基础知识)

师:一个叔叔要到美国学习, 办完了一切出国手续, 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美国, 看着复杂的街道, 他想买张地图, 可当他把人民币付给售货员时, 人家不卖给他,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要去把钱换成美国的钱。

师:对, 要进行外币兑换, 什么叫“外币兑换”呢?

(幻灯片出示主题图, 学生自由叙述)

师:老师从网上收集了资料,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幻灯片出示:外币就是外国货币的简称, 指本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

师:兑换就是两种货币按一定的比值交换, “外币兑换”直观地说, 就是把一个国家的钱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钱。阅读课本, 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了解外币兑换的相关知识。

(学生按主题图从左往右读)

师 (引导) :读题目一般先读条件, 再读问题, 边读边想, 要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阅读与理解)

师:谁来说说,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探究)

师: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一下, 试着把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师巡视, 学生上讲台板演)

师:老师有点不解, 10000怎么来的?

生:题目里的一万元, 可以写成10000元。

师 (追问) :10000元里面有几个1元?

生:10000个1元。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算式?

生:因为1元相当于1个0.6563美元, 10000元就相当于10000个0.6563美元。

师:你又是怎样算出是6563美元的?

生:0.6563乘10000就是把0.6563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所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 就得道了6563美元。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演过程)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肯定计算一定正确吗?

生:不肯定。

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计算是正确的?

生:验证。

师:怎样验证?

生:用6563÷10000。

师:算式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

生: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师:怎样计算?

生:6563÷10000是把6563缩小到原来的1/10000, 所以小数点要向左移动4位。

师:小数点在哪里?

生:隐藏在个位3的后面。

师:那我们一起移动, 刚好移到1的前面, 整数部分没有怎么办?

生:写0占位。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解决问题时经历了哪些步骤。

(板书:回顾与反思)

师:首先认真阅读, 理解题目, 然后进行分析与解答, 最后看看方法是否有理有据, 计算是否正确, 单位名称漏了没有。

3.拓展练习, 得出结论。

(1) 外币兑换活动。

师:刚才我们帮这个叔叔把人民币兑换成了美元, 大家想出国吗?你想去哪个国家?

(学生自由表达)

师:不管去哪个国家, 我们都要把人民币兑换成相应国家的币种, 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外币兑换的汇率表。

(幻灯片显示)

师:第一列是中国人民币1元, 第二列是需兑换外币的国家名称, 第三列是汇率, 指1元人民币能兑换成英国的0.1101英镑, 用100元、1000元、10000元去兑换, 你会吗?

(学生学习兑换外币的计算方法)

师:下面请你选择想去的国家, 分别用100元、1000元、10000元或更多人民币, 去兑换成那个国家的币种, 注意币种单位。

(学生自己完成表格, 师巡视)

师:集体订正。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 总结计算方法。

师:看来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规律来计算确实方便, 以后相关的计算题都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好吗?

生:好。

师:快速完成25×18。

(生没一个答上来)

师:看来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规律不是所有的计算题都适用, 里面有什么奥秘呢?

(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

生:要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才能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来计算。

生:要乘10、100、1000、10000……时, 才能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来计算。

生:我赞成要乘10、100、1000、10000……时, 才能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来计算, 如24×50、72×800……都是乘整十、乘整百数, 没办法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来计算。

(师出示幻灯:当一个数乘10、100、1000、10000……时, 可以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解决)

师:乘法可以用, 那除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怎样补充。

生:当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10000……时, 可以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解决。

师 (揭题) :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3) 介绍外币兑换计算器。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兑换10、100、1000……的人民币, 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器”, 不管是多少人民币都能兑换出来。

(幻灯出示:货币兑换计算器)

师:只要输入原有货币的数量, 然后选择该货币的币种, 再选择你要兑换成的币种, 点“计算键”结果就出来了。

(学生上台演示)

师:你想用哪个国家的钱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数量是多少?

(引导学生输入, 实际操作算出结果)

(4)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出示文艺汇演的照片)

师:这次演出非常成功, 而且服装特别漂亮, 在这次演出中, 我们学校买了100套演出服装, 用去0.85万元, 每套服装多少钱?

(幻灯出示题目, 学生阅读理解, 分析并解答)

师:0.85万元=8500 (元) , 8500÷100=85 (元) 是每套服装的价格。

生:0.85万元要化成元, 需要把0.85扩大到原来的10000倍, 也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 得到8500。

生:8500÷100就是把8500缩小到原来的1/100, 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得到85。

师:8500的小数点在哪里?

生:隐藏在个位的后面。

师:回顾反思一下方法是否有理有据?计算正确吗?单位名称漏了没有?

(学生回顾、反思)

4.总结激励, 培养自信。

师:今天你有收获吗?有什么收获?

(生汇报交流)

师:数学的学习就是教会我们做一个聪明人, 老师真心希望同学们永远聪明下去。

【教学反思】

1.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本节课以一个叔叔要去美国学习创设情境, 引入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再通过货币兑换的活动和货币兑换器的认识加深理解, 最后通过文艺晚会的服装价格计算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 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并在数学学习中享受快乐。

3.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四策略 篇三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315300)endprint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在以前整数范围内解决问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再加上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已做较大改变,教学课时的压缩,使得本来就很难掌握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了许多。为此,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惜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训练。这样不仅无益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对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厌恶感。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315300)endprint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在以前整数范围内解决问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再加上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已做较大改变,教学课时的压缩,使得本来就很难掌握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了许多。为此,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惜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训练。这样不仅无益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对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厌恶感。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利用类比,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实现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正迁移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自身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去尝试学习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实现两者的正迁移。

练习1、2是学生已经非常熟悉的行程问题,通过对第1、2小题的解答,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解答第3小题时,学生就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迁移:2÷。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同样适用。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加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比较轻松地学会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利用一题多解,理解问题本质,发展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教材出于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中小学教学衔接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较为优化的解题方法——用方程解。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用方程解,而舍去其他方法。笔者觉得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在多种方法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又能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对比,认清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行程类问题解决中的数量关系一样,可以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其他关系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围绕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根据此关系式推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对比训练,让学生在交流、对比、观察中,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关键,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利用画线段图,厘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符合基本结构特征、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的稍复杂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在数和形的转化中找到数量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这样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弄懂题意,理解相对复杂的数量关系,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列式解答。当然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本身就是一种技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以提高画线段图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认为,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讲的确有难度,但并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知识结构中的前后联系,采取多种策略,抓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必要的练习,那么这部分的教学一定会变得扎实有效,学生学得相对比较轻松,问题解决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4.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四

新村小学 刘琴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3及相关练习。

二、设计意图

1、教材说明

“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学生在获得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后,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将起到垫石铺路的作用。

教材的编排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变化,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说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有关平均分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应用意识。

3、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等教学环节都是使学生会用除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所以这是 教学重点。

教材创设了“15人做游戏”这一情境入手,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而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程序 〈一〉 课前游戏

师生跳圆圈舞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我们玩得真开心,看看这些小朋友也在跳圆圈舞呢。(出示情境图)〈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师:他们有多少人?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情景,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信息:有15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5人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2.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重点交流用为什么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以及除法算式的意思。

师:要求平均每组有几人,就要用15÷3来计算,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用除法吗?(学生讲述理由)你能说出式子中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要求可以分成几组?就要用15÷5来计算,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用除法吗?(学生讲述理由)你能说出15÷5=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简单小结:我们一起来看,这两道题都告诉我们了总人数15人,这就叫已知总数,然后再把这个总数平均分,像这样把已知总数进行了平均分,我们用除法解决,(板书:用除法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三〉、新知拓展:(1)由于喜欢做游戏的人比较多,所以人数发生了变化,我们来看看!接着板书: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有几人? 学生读题。你们会解决吗?谁来说说?

(2)由于有的同学有事,所以人数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主题图上添加:如果来得不是3人,而是1人,平均分成三组行不行?既然平均分成3组不行,那你认为平均分成几组比较合适?小组为单位,借助小棒先摆一摆,再交流并列出算式。小结:你们看,我们利用除法解决了这么多有关平均分的问题,老师还要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帮下面的好朋友解决一些问题。〈四〉、巩固练习:(1)出示做一做(2)出示练习的1、2题 〈五〉、课堂总结: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把一个已知总数平均分的问题时,记得用除法。

附板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

有15个小朋友,有15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5人,每组有几人? 可以分成几组? 15÷3=5(人)15÷5=3(组)

把已知总数平均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将知识置身于同学们熟悉的、喜爱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从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才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的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都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主 动探索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并根据学生的活动灵活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堂气氛轻松、有序、和谐。在教学中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创新、勇于实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5.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二 篇五

【教学内容】P31 例4 P32 练习七 (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掌握用除、乘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乘、除两步运算的方法。

2、理解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例4主题图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出示例4。

儿童商店情景图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指名)

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

2、合作探究。

小明说:“我想买5辆小汽车。”

小红问:“你应付多少钱?”

要求应付多少钱怎样来计算?小组讨论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列式计算:12÷3 =4(元)

4×5 =20(元)

做一做:

请学生说图意

每6盆花可以摆一个图案,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

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说给别的小朋友听听,然后独立写出来。

二、巩固练习

1题:出示矿泉水图

指名说图意、提问题、列式计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题:说图意、列式计算、独立完成。

3题:气球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六

(练习全课)

五年级一班

主讲人:李清兰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第三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比较熟悉地计算小数除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学会按要求对各种情况的商取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小数除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很清晰地把握整章各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点:

小数除法的计算:商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循环小数

探索规律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小数除法的知识。简单问题复习:

1、小明0.85小时行走了4.25千米,小明1小时可以行走多少千米?

2、一间教室的长是9米,宽是7米,用边长0.6米的瓦砖铺地面,共要多少块瓦砖?

二、【典型例题讲练】

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1、学校买回一批体育用品,买18副羽毛球拍用去462.6元,买25副乒乓球拍用去462.5元,每副羽毛球拍比每副乒乓球拍贵多少元?

462.6÷18-462.5÷25=7.2(元)

答:每副羽毛球拍比每副乒乓球拍贵7.2元.2、东兴村修一条3660米的水渠,计划每天挖152.5米,可以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实际提前6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平均每天挖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660÷(3660÷152.5-6)≈ 203.33(米)

答:实际平均每天挖203.33米.三、课堂练习:

1、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600套这种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有一批货重 157.5吨,计划每小时运22.5吨,可以在原计划内完成任务。实际提前了1.5小时运完,实际每小时运了多少吨?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四、小结: 解决问题步骤:

1、找出已知数据,知道每个数据所表示的意思和提出的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选择算法;

3、检验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符合题意;

7.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篇七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它既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 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思考、去研究的问题.合理安排课内、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 发现知识, 拓宽知识, 运用知识, 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使之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那么,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一、课内: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所指出的“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出有趣的情景,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的事例来处理, 为学生建立一种开放的, 与生活相结合的, 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1. 挖掘生活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例如, 在教学《植树问题》时, 让学生玩“出手指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让学生伸出双手张开手指, 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什么了?有的学生说:“看到了5个手指头”.有的说“我看到了4个间隔”“伸出的手指数与间隔数存在什么关系?”自然的过渡到《植树问题》上, 让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手指游戏, 感受到植树问题的特点———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捕捉生活现象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离不开数学”, 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捕捉生活现象的习惯,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先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红绿灯, 让他们回忆红灯、黄灯、绿灯变化的规律.总结出它们总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这种现象教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循环现象在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为学生学习循环小数打下直观的基础.

3. 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中, 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例如,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对于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新出现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却毫无感知.因此, 在导入新课时, 可将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趟, 引导学生想象边长为100的正方形, 并思考这样的土地面积有多少, 学生回答是10000平方米时, 马上告诉学生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这样, “公顷”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基本建立.

4. 营造生活氛围

课堂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 有这样一题“175-98=175-100+2”, 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 难以理解, 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7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98元的上衣.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75元减去100元) , 营业员找回2元, (应加上2元) .所以, 多减去的要把2应该加上.这样教学, 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 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 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 多加要减去, 少加要再加, 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外: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因此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能同步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数学实践, 激发应用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 必须开展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实践告诉我们, 适当开展数学活动, 可以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激发他们应用的兴趣.

例如, 在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等有关知识后, 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 学校水池的容积等.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 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 组织学生做模拟购物的游戏, 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钱, 去买学习用品和需要的物品.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知识后, 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剪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 从而使学生更热衷于数学实践活动.

加强课外活动, 拓宽应用的渠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 可以创设条件,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社会, 走向家庭开展课外活动, 了解数学在工业、农业以及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余饭后, 节假日均可作为活动时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活动的需要, 进行观察、操作和调查,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 在教学“平均数”的应用题后, 让学生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自己家里的日常用电、用水的平滚费用, 以及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又如, 在学习“统计”之后, 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了一项调查性的实践活动, 可调查近期 (一个星期) 的气温变化情况, 可调查自己家里10天以来每天生活支出情况等等, 然后根据调查把收集到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在班上召开一个统计信息发布会.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学生获得了与自身相关的好多信息, 拓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 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努力培养小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8.活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篇八

案例一:

有一次,我讲解这样一道题:妈妈要买5kg小米,但没有秤,她只有能装12kg和7kg的两个桶,你有什么办法来帮帮妈妈?如果要买10kg可以怎么买?用12kg和7kg的桶可以买多少不同斤两的米呢?

我的解答——第一问:12-7=5(kg),答(略)

第二问:(12-7)×2=10(kg),答(略)

第三问:除了可以买5kg、10kg的米,还可以买12kg, 12+7=19(kg),12×2=24(kg)或12×3=36(kg)……,7×2=14(kg)或7×3=21(kg)……,(12+7)×2=38(kg)或(12+7)×3=57(kg)……,(12-7)×3=15(kg)……

我的发现:没有用秤称,照样能够量出小米的很多不同重量,妈妈的启示:“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身边有很多东西可以拿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我高兴地说:“是的,我们可以用尺子测量桌子,还可以用绳子、手、铅笔盒、课本好多东西来测量桌子的。”于是我和妈妈讨论,找到了不少可以解决数学问题的东西,有体积标注的密封盒,标有ml的饮料瓶……

二、借题发挥——每一个生活问题都能转化成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智力游戏。

案例二:

因为还没有学过体积的知识,我和妈妈就拿出我夏天玩水用的不同ml标注的饮料瓶、易拉罐,这些瓶瓶罐罐有500ml的,有250ml的,有220ml的,有300ml的,有120ml的,还有100ml的,那么多的不同的ml种类,不是也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关于生活当中液体刻度问题吗?于是我们各自给对方出题,用这些饮料瓶、罐来做起了解题游戏:

文:我要称200ml的水,只有500ml和100ml的容器,可以怎么做?

妈:500-100×3=200(ml),答(略)。

妈:我要称80ml的油,可以用上面的哪两个饮料瓶帮忙?

文:300-220=80(ml),答(略)。

文:我要称30ml的有,可以用上面哪两个饮料瓶帮忙?

妈:250-220=30(ml),答(略)。

妈:用250ml,220ml,100ml可以称出哪些不同容量的饮料呢?

文:250ml,220ml,100ml,250+220+100=570(ml),250+220=470(ml),250+100=350(ml),220+100=320(ml).250-220=30(ml),250-100=150(ml),220-100=120(ml)250+220-100=370(ml),250+100-220=130(ml),答(略)

妈:提示:220+100-250=70(ml)

我们可以做的智力游戏太多了……真是不胜枚举。

三、推广运用——每一个数学游戏都可能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小窍门。

案例三:

暑假,外公住院,每天都要检测小便的量,小便器上的数字很小,外婆带上老花镜都不太看得清楚。我将喝完的250ml的空饮料瓶给外婆,对外婆说:“这个瓶子有250ml,外公的小便可以用它量。”妈妈接着说:“那外公每天的小便量起码要600ml,你只给外婆250ml的瓶子怎么测呢?”我说:“那简单,再准备一个100ml的空瓶,250×2+100=600(ml)。”

我还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外婆舅公计算过做葡萄酒。当时舅公的5斤葡萄里要放1800ml的水,舅公家没有容器量,我建议舅公用家里500ml和100ml的空雪碧瓶量的,因为500×4-100×2=1800(ml)。

四、进行反思——尽量避免生活问题时出现的小误差。

做数学是把1000写成100就错了,所以用饮料瓶罐测量容量也要减少差错。每一瓶饮料未起饮前,都不是罐装到顶的,从瓶口到饮料处的这个部分就是最出现误差的地带。怎么办呢?现在我在喝这些饮料之前,都会有记号笔作一个记号,以便下次把它当容器时可以更加准确一些。

9.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最终版) 篇九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体会近似数的生活意义,并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的选择“去尾法”和“进一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说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恰当的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意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互动交流。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小明买了一筒羽毛球(12个),一共花了19.4元,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学生用学过的“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追问:是不是所有的求商的近似数都用“四舍五入”法。

二、创设情境,讨论探究

商场庆祝周年庆,举行促销活动。小强的妈妈兴高采烈的去买了一些东西回家,但是回家后她遇到了一些难题,现在需要聪明的同学们帮忙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0(1),学习“去尾法”。

1、(课件出示情境图、例题信息部分)分析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思考,从情境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观察发言)生: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 最多可盛0.4kg.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提问预设,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2、完善问题后,生再次读题,初步分析题意。师:这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快?能列出算式吗? 生:2.5÷0.4 师:你能说说用除法解决的理由吗? 生:要求需要几个瓶子就是求2.5里面有多少个0.4?

3、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并汇报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计算出结果,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法: 2.5÷0.4=6.25(个)2.5÷0.4≈6(个)2.5÷0.4≈7(个)(学生板书)

4、重点选择2.5÷0.4=6.25(个)质疑

提问:根据实际情况,这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为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6.25个瓶子吗?符合生活实际吗?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里求的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得数应该保留什么数?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数?

5、组讨论汇报,优化得出一般方法

瓶子不能有6.25个,应取整数。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结果应是6个,但是6个瓶子不能装下2.5 kg香油,只能装2.4kg,剩下的0.1 kg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要7个瓶子。

根据学生汇报完善板书:2.5÷0.4=6.25(个)≈7(个)(跟学生板书做对比)

6、归纳小结

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保留整数时,无论小数部分的数是多少,一律往整数部分进一,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板书:进一法)思考:实际生活中有哪些是需要用“进一法”解决问题的? 在实际生活中,类似车辆运输,物品盛装等问题,如果通过计算得不到整数结果,为了避免浪费或产生容器不足的现象,都采用进一法来取整数商,求得商的近似值。(二).教学例10(2),学习“去尾法”。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课件出示例题和情境 图)小强的妈妈买了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预设,25÷1.5=16.666„„(个)

2、设疑并小组讨论(完成下面三个问题)a.礼盒个数用什么数表示? b.如果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的,结果是17个礼盒,能包装17个吗?为什么? c.同学们可以用计算验证自己的想法。

汇报预设,因为1.5×17=25.5(m),丝带不够,所以这里不管 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取整数16,即只能包装16个礼盒.3、归纳小结

这道题你是怎么处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让学生归纳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小数部分的数是多少,一律去掉,这样的方法叫“去尾法”。(板书:去尾法)(补充)思考:实际生活中有哪些是需要用“去尾法”解决问题的?

在实际生活中,类似剪裁用料中需要取整的问题,由于所剩材料不能再制作成一件完整的物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去尾法来取整数商,求得商的近似值。(三)、回顾反思,明确方法。

1、回顾例10中的两道题,对于取商的近似数,你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之处,题目都没明确要求取近似数,我们都自觉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两种方法都要把尾数去掉保留整数。不同在于一个用“进一法”,一个用“去尾法”。

3、师生共同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机械的使用“四舍五入” 法取近似数,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判断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数(比较合理,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

(1)、五年级一班共50名同学参加夏令营,需要租车,每辆小客车可最多坐20人,他们要租几辆车?(2)、王老师带了150元钱,买《少儿百科全书》,单价为32元,这些钱够买多少本书?(3)、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05km,用了3小时。平均每小时 大约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整数)

2、对比练习

(1)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2)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可以装满几个袋子? 质疑:为什么同一个情境,一个用进法,一个用去尾法? 小结:即使同一情景,因为问题提法不同,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取近似数的方法。

四、回顾反思,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 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10.《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篇十

教材分析: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用除法解决问题》中的内容。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和除法含义,并且学习过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些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作了知识铺垫。本课时,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其匠心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传统的教学内容,新教材由浅入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主题活动,在操作观察中让学生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例3,通过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相关数学信息,引导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倍”的实际问题作好了思路孕状。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先前经验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中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数学地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

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时,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学生的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最后通过一组有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加深。

教学设计思路:课前准备,做好铺垫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生动手操作中感知)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组内交流,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小结学习内容,课堂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人准备(10根或15根)小棒。

课前准备:

1、教师和学生谈话,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2、做伸手指的游戏:

(1)教师伸几根手指,请学生伸出是老师的几倍的手指数。

(2)伸出8根手指,每2根分一份,看看能分成几份。

〔设计意图:融洽师生关系,在课前活动中复习有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除法的含义,为新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首先请同学们来收看一段视频。(课件播放有关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中空中梯队的视频)

师介绍飞行员刘欣: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空中梯队的精彩表演,在这些飞行员中有一名女飞行员,她的名字叫刘欣(出示刘欣的照片)。刘欣姐姐小时候就是青山区的一名学生。我们要像她一样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要努力去实现它。小红的理想就是长大后能当一名飞行员。你们看,她用小棒摆了一架飞机。(将小红的图片和用小棒摆成的飞机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收看视频,既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又可以很自然的引出主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例2

1、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棒,你们想用小棒摆飞机吗?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用小棒摆飞机。请你一边看一边数:几根小棒能摆一架飞机?(动画演示用5根小棒摆飞机的过程)

〔设计意图:动画演示用5根小棒摆飞机的过程,既让学生知道怎样用小棒摆飞机,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不会摆的现象,同时又能强化一倍数。〕

(2)提问:几根小棒能摆一架飞机?(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根)

(3)师出示小丽的图片和一捆小棒(将小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问:小丽有10根小棒(板书:10根),猜一猜她能摆几架这样的飞机?(指名答)

师出示小强的图片和一捆小棒(将小强的图片贴在黑板上),问:小强有15根小棒(板书:15根),猜猜他能摆几架这样的飞机?(指名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小丽、小强各能摆几架这样的飞机,引导学生向几里面有几个几靠,不让学生说理由,等到学生动手操作,充感知后再来探讨。〕

11.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数学实际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是用方程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典型题型,平时练习和考试中都会经常出现,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应用题本已感到吃力,就更别说较好地把握行程问题的各种题型了,本文就用方程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中的行程问题作简单归纳,以供读者参考。

不管是什么行程问题,其基本的关系都是:路程=速度×时间,而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又有其特有的关系,下面举例说明:

一、相向问题

例1:甲乙两站的路程为240千米,一列快车在甲站,一列慢车在乙站,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1.5倍,若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快车、慢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分析:简单的相向问题抓住基本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的路程可设慢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快车的速度应为1.5x千米/小时,可得2(1.5x)+2x=240

例2:祖孙两人在一条长300米的环行跑道上跑步,已知孙子的速度是爷爷的2倍,他们同时同地反向跑步,3分钟后相遇,求祖孙两人的速度。

分析:此题也可以看成是相向问题,抓住基本关系:爷爷的路程+孙子的路程=环行跑道一圈的路程,可设爷爷的速度为a米/分,则孙子的速度应为2a米/分,可得3a+3(2a)=300

二、追及问题

1.同地不同时的追及问题

其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相等(两人所用时间不同)

例:学校一队师生步行去某风景区春游,大队伍出发1.5小时后,学校有紧急通知,于是派通讯员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追赶,已知师生们步行的速度为2千米/小时,问通讯员出发后多少分钟追上大队伍?

分析:可设通讯员出发后x小时追上大队伍,可得:10x=2(1.5+x)的出答案后将时间转化为分钟即可。

2.同时不同地的追及问题

其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差=两地的距离(两人所用时间相同)

例:摩托车与货车分别在相距40千米的甲、乙两地,两车的速度分别是45千米/小时和35千米/小时,他们同时出发,货车在前,多少小时后摩托车追上货车?

分析:设m小时后摩托车追上货车,可得:45m-35m=40

3.不同时不同地的追及问题

其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路程之差=两地的距离(注意两人所用时间不同)

例:摩托车与货车分别在相距40千米的甲、乙两地,两车的速度分别是45千米/小时和35千米/小时,货车在前,货车先出发1小时后摩托车才出发,摩托车出发后多少小时才能追上货车?

分析:设摩托车出发后n小时追上货车,可得:45n-35(n+1)=40

4.同时同地的追及问题

这一类问题都是在环行跑道中的问题,其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差=环行跑道一圈的路程(两人所用时间相同)

例:小王每天到田径场沿400米跑道跑步,都见到一位田径队的叔叔也在跑步锻炼,每次总是小王跑2圈的时间,叔叔跑3圈。一天小王打算和叔叔(下转第65页)(上接第64页)同时同地同向而跑,看叔叔隔多少时间追上小王,结果隔2分40秒,叔叔就追上了小王。问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分析:“小王跑2圈的时间,叔叔跑3圈”表示小王与叔叔的速度之比为2∶3,设小王的速度为2a米/秒,则叔叔的速度为3a米/秒,于是160(3a)-160(2a)=400

三、航行问题

航行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顺水速=静水速+水速,逆水速=静水速-水速;找寻等量关系的方法:抓住两码头之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度,船在静水中速度不变的特点来考虑。

例:一艘船航行于A、B两码头之间,顺水航行需3h,逆水航行需5h,已知水流速度是4km/h,求两码头之间的距离。

分析:此题直接设距离不如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然后根据顺水路程等于逆水路程列方程求解,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km/h,则船顺水航行的速度为(x+4)km/h,而船逆水航行的速度为(x-4)km/h,有3(x+4)=5(x-4)

四、特殊问题

例:客车和货车分别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驶,客车长150米,货车长250米,如果两车相向而行,那么从两车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需10秒钟;如果客车从后面追货车,那么从客车车头追上货车车尾到客车车尾离开货车车头共需1分40秒,求两车的速度。

分析:可设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是x米/秒和y米/秒,但如果按实际进行作图,此题比较复杂,不如这样分析,两车相向而行时,我们看作是货车不动,只是客车前进,那么客车的速度就应是两车速度之和,而从两车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就是行驶了两车的总长400米的路程。即可列方程:10(x+y)=150+250

客车追及货车时,我们也看作是货车不动,只是客车前进,这时客车的速度就应是两车速度之差,而从客车车头追上货车车尾到客车车尾离开货车车头就是行驶了两车的总长400米。即可列方程:100(x-y)=150+250

两个方程联列得方程组求解即可得。

以上就用方程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中的行程问题作简单归纳,切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不变应万变,方能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12.巧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篇十二

在各式各样的羽绒服商家中,我们挑剔的目光终于瞄上了两家店———森马和以纯(以下简称A、B店). A、B店羽绒服款式和做工相差不大, 同类款式价格相仿,但是优惠方案不同:在A店累计购买金额超过200元后,超出的部分打九折;在B店累计购买超过100元后,超出的部分按九五折出售.

这时,妈妈问我:“在羽绒服总价不确定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比较出购买哪一家的衣服更实惠呢?”“可以设总价为x元,因为任意两件羽绒服的总价都会超过两百元,所以x大于200.”我不紧不慢地答道,“接下来算出A店的实际付款数为200+(x-200)×90%=(20+0.9x) 元 ;B店的实际付款数为100+(x100)×95%=(5+0.95x)元. 接着比较,若20+0.9x>5+0.95x,则x<300;若20+0.9x<5 +0 . 95x ,则x > 300 ;当x = 300时 ,20 +0.9x=5+0.95x. 最后得出结论:要是总价为300元,选A、B店的衣服都可以;要是总价超过300元,选择A店比较实惠,反之则选择B店.”“不错. ”妈妈赞许地点点头,“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要选择的两件羽绒服的总价,一共是380元.”“那就选A店的喽.”我快速地接过话,“用380元代入20+0.9x,我们需要花费362元.”

通过这件小事,我更加明白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一元一次不等式帮助我们学会“精打细算”,其实,数学本身就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更是利于生活.

13.《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十三

1、课堂上教师过多的牵制学生,没能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自己理解自己去说倍数间的关系。

2、本节课练习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学到后边的时候有些枯燥,应该设计多些形式的练习,如,选择、填空、判断等。课前准备的练习纸在课堂上也没能利用上,导致学生动手写的比较少。

3、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知识不仅仅是教会的,而更应该由学生自己学会的。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

14.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十四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课堂专题研究教研

教学内容:P32例

11、做一做,P34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

2、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李明的爸爸、妈妈和哥哥3个人共割到胶水1060.5千克,平均每人割到胶水多少千克?

2、李明家一周共割到胶水1060.5千克,平均每天割到胶水多少千克?

二、新授:

1、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你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的运算,那么这

节课我们将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2、教学例11:

李明的爸爸、妈妈和哥哥3个人,一周共割到胶水1060.5千克,平均每人每天割到胶水多少千克?

(1)初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抽答并板书已知:3人 上周1060.5千克)

师:这些是我们已知的条件,那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抽

答并板书求:平均每人每天割到胶水多少千克?

(2)再读题,独立思考,尝试分析数量关系。

师:这里上周表示什么意思?3人和上周跟1060.5千克有关系吗?如果只有2

人,还会有1060.5千克的割胶量吗?如果是2周呢,割胶量有变化吗?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这道题能一步算出每人平均每天的割胶量吗?如果不

能,那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一下,把你的方法做在作业本上,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你是怎样做的。(师巡视)

师:谁愿意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请你来说一说1060.5 ÷ 3=353.5(千克)和353.5 ÷ 7=50.5(千克)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先算的什么?后算的什么?(再抽两名同学来说说先算的什么,后算的什么)

把“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写出来(补充):

(1)先算:一人一周的割胶产量

1060.5 ÷ 3=353.5(千克)

(2)再算:一人一天的割胶产量

353.5 ÷ 7=50.5(千克)

分析第二种方法:

(1)先算:3人一天的割胶产量

1060.5÷7=151.5(千克)

(2)再算:一人一天的割胶产量

151.5 ÷3=50.5(千克)

(3)综合算式

 方法一:

1060.5÷3 ÷7

 =353.5 ÷7

 =50.5(千克)

1060.5 ÷7 ÷3

=151.5 ÷3

=50.5(千克)

答:平均每人割到胶水50.5千克。

(4)小结

师:谁来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求出每人每天的割胶量的?(抽答,师补充)

(5)观察对比,揭示课题: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分两步计算不同点: 第一步算法不一样,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3、P32做一做

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请学生从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并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巩固练习:

1、五(3)班5个同学去秋游,他们坐了3次公交车,共付了37.5元。平均每人

每次坐公交车要付多少元?

。方法一:

先求每人3次付多少元?

37.5÷5=7.5(元)

再求每人每次付多少元?

7.5÷3=2.5(元)

综合算式:

37.5÷5÷3

=7.5÷3

=2.5(元

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2、独立完成P34第1

4台同样的拖拉机,6小时可以耕地4.8公顷,每台拖拉机每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方法一:

(1)4.8 ÷4 =1.2(公顷)

一台拖拉机一小时地耕地面积

(2)1.2 ÷6 =0.2(公顷)

方法二:

4台拖拉机1小时耕地面积

(1)4.8 ÷6 =0.8(公顷)

一台拖拉机一小时地耕地面积

(2)0.8 ÷4=0.2(公顷)

全课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问题?

(1)弄清问题。

(2)找准与问题有关的已知条件。

(3)列式,解答。

(4)认真检查。

作业 :

1、小雨家养了5头奶牛,一天可产牛奶90千克,1头奶牛一天可产牛奶多少千克?

2、4台织布机5小时可以织布2600米,照这样计算,1台织布机1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

练习六8、9、1

板书设计:

方法一:

(1)先算:一人一周的割胶产量

1060.5 ÷ 3=353.5(千克)

(2)再算:一人一天的割胶产量

353.5 ÷ 7=50.5(千克)

 方法一:

1060.5÷3 ÷7

 =353.5 ÷7

 =50.5(千克)

方法二:

(1)先算:3人一天的割胶产量1060.5÷7=151.5(千克)

(2)再算:一人一天的割胶产量151.5 ÷3=50.5(千克)、1060.5 ÷7 ÷3

=151.5 ÷3

=50.5(千克)

答:平均每人割到胶水50.5千克。

15.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十五

小学分数乘除法里的解决问题分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第一类型,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几倍) ;第二类型,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几倍) 是多少;第三类型,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几倍) 是多少求这个数。第一和第三基本类型出现在分数除法这单元, 第二类型出现在分数乘法这单元。这三种类型的教学是十一册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 也是难点。在单个教学时, 学生做题出现的错误较少。一旦几种类型的题综合在一起时学生就感觉困难了。就是同一类型的题稍加综合学生也感觉困难, 有时学生显得不知从何入手。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类解决问题的策略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分数乘除法问题解决进行如下的教学策略, 取得了一些点滴经验, 分述于后愿与广大同行交流。

一、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每一种“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因此在讲新知识前都必须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以旧引新, 使学生弄清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 那样学生便于掌握。例如“求某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 它是建立在“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整数解决问题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的。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复习这两部分的基础知识, 这样学生在学习这部分新知识时就感觉新知识新而不新了, 学生易于掌握。

二、交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对分数乘除法里的解决问题不知从哪里入手进行分析?怎样分析?分析些什么?达到何种目的。学生在未搞清楚题型结构特征时是无法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当老师的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分析、综合等方法让学生归纳出这类解决问题的特点、关键、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 并熟练掌握。只有这样学生在求这类解决问题时才会得心应手。我在教学时将它引导归纳如下:

第一类型,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几倍) ”。特点:已知单位“1” (标准量) 和部分量 (比较量) 求分率;关键:从问题入手找准单位“1”和部分量;方法:部分量÷单位1=分率。

第二、三类型的解决问题。第二类型,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几倍) 是多少;第三类型,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几倍) 是多少, 求这个数。特点:已知单位1 (比较量) 和分率, 求比较量 (单位1) ;关键:从题里不带单位名称的分率那句话入手找准单位1, 这两类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如下:1、找单位1;2、定方法。看单位1是否已知确定方法, 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 单位1是未知的用方程 (或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用除法) ;3、列式计算, 用乘:单位1× (问题所对应的) 分率=所求的问题;用方程:单位1 (设为x) ×已知量所对应的) 分率=已知量;用除:已知量÷ (已知量所对应的) 分率=单位1。4、验算写答语。

三、画线段图,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分数乘除法里的解决问题千变万化, 数量关系较抽象而复杂。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方法一般都采用线段图的方法。画线段图应抓住题中的关键句 (即题里不带单位名称的分率那句话) 确定单位1.再画线段图。

画线段图的一般步骤:1、画一条适当长的线段表示单位1;2、根据题中分率的分母确定把单位1分成几等分;3、标出对应分率和对应量。画线段图是画一条还是画两条呢?一般规定如下:题里的分率是谁的画一条线段图;分率是与谁相比得来的画两条线段图。例:某汽车厂去年生产汽车12600辆, 结果上半年完成计划的, 下半年完成计划的。去年超产汽车多少辆?

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很容易列出算式12600× (59+35-1)

四、摘录条件, 分析思路

五、缩句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缩句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去掉枝叶, 保留主干, 在数学教学中同样适用, 是把叙述情节的语言去掉, 保留数量关系的语言。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题就得心应手。例某校有学生1200名, 其中六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 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缩为六年级学生占1200名的, 六年级有多少人?, 学生很容易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式为。

六、加强题组的对比练习

各种分数乘除法里的解决问题之间, 概念相近, 容易混淆, 常因一字之差, 会引起解法的变化, 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时要加强对比练习, 把相近或互逆的题编成题组让学生练习。练习后让学生分析对比。

整数与分数乘除法里的解决问题的对比练习。能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里的解决问题与分数乘除法里的解决问题的内在联系, 同时搞清楚谁是单位1 (标准量) 和谁是部分量 (比较量) , 掌握此类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分数乘除法里的基本与复合解决问题的对比练习。能使学生认识到复合解决问题都是从基本解决问题上发展起来的。, 沟通了基本解决问题与复合解决问题之间的练习。

分数乘除法的对比练习。有利于揭示乘除法解决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

七、运用转化、联想 (发散) 等思维

转化思维的训练。在分数乘除法里的解决问题中, 常有单位1不同的几个分率在同一题里出现, 给学生解题时造成了困难, 为了给学生扫除障碍可对学生强化如下思维训练, 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把余下的几分之几转化为是总数的几分之几。把部分量甲是部分量乙的几分之几转化为部分量甲 (乙) 是甲乙和的几分之几?把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转化为乙比甲少几分之几?

此外, 逆推法、求异思维法、枚举法、数字验证法……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中也经常用到。

上一篇:教育讨论 - 利用稀缺资源,进行思维修补下一篇:初中语文老师的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