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佛教建筑

2024-08-17

古代印度佛教建筑(精选6篇)

1.古代印度佛教建筑 篇一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也掺杂了佛教思想。概括这一时期佛教的特点是,结合了中国封建政治、伦理,使之更加中国化。

第五个时期是近代佛教。此期,由于受到西方外来思想的冲击,佛教思想也无形中受到国外资产阶级哲学的影响。佛教部分理论成为沟通中国传统思想 2.佛教的特点与思想

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都有自己的精神与特点。如果我们拿佛教和世界上现存的其他宗教相比较,很明显的可以发现佛教和它们之间有著诸多的不同,为了解释的方便,我把它归纳为十点来说明,也就是说佛教最少具有以下十个特色。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释迦牟尼的观点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著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第二 佛是真平等者

释迦牟尼时代的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贵族、平民、奴隶等四大阶级,而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眼见社会阶级的不合理,毅然树起平等的旗帜,主张废除阶级对立,倡言众生平等。同时佛教又主张„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又把平等的意义推上更进一步的境地。第三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

释迦牟尼在廿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后,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从此人们才称释迦牟尼为佛陀,或简称做佛。意即:真理的觉醒;或简称做:觉者。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释迦牟尼——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一,而我们是后知后觉者。佛与我们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一个„觉‟字的不同罢了。第四 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

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佛教叫„无明‟)所引生出来的。第五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 人人皆可成佛

„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这一点也是佛教同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第六 佛教不承认有创造万物的神

依照某些宗教的说法,宇宙万物是由万能的主所创造的,他们的证据是旧约中的„创世纪‟。佛教根本否定„神创造万物‟的假设,根本就不承认宇宙有第一个„开始‟。所谓一件事的„开始‟祗是前一件事的„结束‟而已。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构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条件。第七 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

佛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著时空的不同而设教。佛因为教化的对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对于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诉他能够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即悟的道理;对于智慧稍低的人,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佛法传世逾二千五百余年,能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众生,这就是它能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所致。而这种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第八 佛法是入世的

佛教讲的道理,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触。(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而是改造这个世间,重建这个世界。)佛经上所讲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就是说明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每一个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界,逃避这世界上的人类,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因为一个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备聪明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要以这两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第九 佛教没有排他性

佛教认为一切宗教,祗有教义深浅的区分,很少有好坏邪正的差别的。任何一种能够存在世上千年以上的宗教,一定对世道人心有著或多或少的裨益的,否则这个宗教早就被人类的„智慧‟所唾弃,以及被时间的浪涛所冲失了。佛法像浩瀚的江海,它能容纳地球上的一切大小河川。所以佛经上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啊!

第十 佛教是民主和自由的

在其他宗教里,教主所说的话就是不可抗拒的„命令‟,就是不容怀疑的„真理‟。谁要是不服从或稍微表示怀疑,那么必遭天谴神罚。

而在全世界的宗教中,只有佛教的教主与经典是允许被怀疑、讨论和追究的。3.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

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周,而盛于战国。战国时代,诸子争鸣,各倡其说,使中国哲学思想,极盛一时。汉朝,则唯有孔老,后因武帝斥百家而定儒为一尊,故道教日衰,及魏晋六朝,佛教盛行于世,而道教亦渐复兴,遂起冲突,因冲突而排斥,因排斥之接触而融和,后讲老庄者,多取义于佛经,而讲佛学者,亦多引用老庄。

至于儒家,亦因帝王及名儒,多转向佛,致使当时卫道者辟佛,但终因佛教思想之超越,翻译文学的优美,当时一流儒者,无不学佛,唐朝一般思想家,竟以佛教空有二门,及非空非有之中道义,作为调和甚至领导儒道之根据。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1)国语内容扩大

佛经初期翻译,除固有名词对音转译外,其相象语者亦袭古,后研究日深,感觉旧语与新义,甚难配合,若仍用古语,未免笼络失真,或词不达意,因而致力于新语之创造[2],无形中促进国语内容日趋扩大。(2)语法及文体变化

只要揭开佛经一读,便觉其文体与普通书籍不同,其中最显著的,佛经既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亦不用朗文之绮丽词句,同时佛经中倒装文法既多,而形容词,重牒语,及同格的词句亦不少,特别是一篇中,散文与诗歌交错,不管是诗体的偈颂,或散文式的长行,内容或说理、或述事、或问答,或譬喻、皆兼而有之。唐朝以后,中国文体,多近于写真顺畅,一洗六朝之纤尘,未尝不是受佛经翻译文学的影飨。总之,佛经文章构造形式新而美,外来语调色彩亦浓,使人赞之,自有一种调和而新鲜之感,可说是当时一种革命的白话新文体。

(3)文学情趣的发展

中国近代之纯文学,例如小说歌曲,甚至文艺创作,皆与佛经翻译文学有密切关系,中国文人皆爱好读佛经以助其文章之美妙,甚而想像力不期而增加,诠写方法不期而革新,其直接影响于中国文艺之发展的,如中国文学巨著水潇传、红楼梦等,其结构及笔法,都受华严、涅槃等经之影响,即宋元明以后,杂剧、传本、弹词等长篇歌,亦间接吸收„佛本行赞‟之笔法而写的。至于唐朝的寒山拾得等,深入浅出的新诗,实为开白乐天,苏东坡等之先河,而宋程朱等之语录,亦皆模仿于佛教禅宗。

(三)佛教孝道思想

佛教一开始就注重孝道[3]。佛教孝道思想讲世间之孝,但更多的是讲出世间之佛教所提倡的出世间之孝所包含的“戒杀”、“普度众生”的思想,体现了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最真诚的关怀。孝,就意味着感恩、报恩,意味着以博爱的精神去实践对他人的尊重。实现了这一点,那么对于维护人际关系、加强社会稳定,以及构建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友爱诚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四)此外,佛教对对中国建筑艺术,对中国民风民俗,对中华民族性格,对中华民族心理[4]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4.总结

佛教自进入中国以来,经过了磨合已经使之中国化,同时给中国带来了许多的新思想和新知识。佛教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互相融合,这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佛教在古代对中国起到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在现代社会,佛教对中国依旧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其倡导的“无缘慈悲”的思想,对于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有利于平息人们心中的贪念、邪念,起到了促进人们豁达的心态、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的积极作用。

[ 1 ] 佛教[EB/OL].百度文库/http://baike.baidu.com/view/4696.htm#7,2012-6-18.[ 2 ]冯天瑜.中日两国对印度佛教术语的吸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1(6),2003,12.[3]王志楣.大乘佛教孝观的发展背景[M].中华学苑第四十四期,1904.4:151-166.[4]蔡兰荣.佛教的中国化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2-7:31-43.

2.印度中观思想与藏传佛教的判教观 篇二

印度中观思想与藏传佛教的判教观

藏传佛教虽然教派林立,宗见各异,但在其判教体系中,都将印度中观派宗见放在了佛教显教思想的`最高位置.当然,藏传佛教的义理是由中观、唯识、如来藏佛性和密教等合构而成的,但是其主干思想则是中观和如来藏佛性.在这两者中,中观思想则具有一种哲理上的基础方法论意义.

作 者:欧东明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刊 名:南亚研究季刊 CSSCI英文刊名: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年,卷(期):“”(2)分类号:B948关键词:印度 中观思想 藏传佛教 判教观

3.4.古代印度文明 篇三

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

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

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一)主要知识点

1、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我国《史记》,《汉书》称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印度作为地域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2、目前大体可以推测,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

(二)名词解释

1、哈拉巴文化: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现的有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该文化的创造者尚不清楚,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对于该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

2、摩亨佐·达罗:古印度哈拉巴文化遗迹之一,位于现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是哈拉巴文化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从中可以了解到哈拉巴文化城市结构的特征,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城市规划良好;现代学者估计其人口约为35 000人,从城市建筑物的大小推断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差异;应该已经形成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组合而成的城市国家。和其他哈拉巴文化遗迹一样,其毁灭原因尚不清楚。

二、吠陀文明

(一)主要知识点

1、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以后,古印度历史进入了“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600年);这一时期有丰富的传说材料,收集在被称为“吠陀”的文献中。

2、“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指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吠陀是包括大量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吠陀文献分为四部,即反映“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900年)的《梨俱吠陀》和反映“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600年)的《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此外,反映后期吠陀时代的还有解释吠陀的文献《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3、雅利安人是印欧人的一支,他们称印度当地的居民为“达萨”(达休)人。

4、早期吠陀时代,军事首领“罗阇”、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索。

5、早期吠陀时代末期,社会上开始出现了等级分化现象,《梨俱吠陀》中提到了婆罗门、罗阇尼亚、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6、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一种等级制度的泛称,它包括瓦尔那制度和后来产生的阇提制度。在西方通常称其为喀斯特制度。

7、后期吠陀时代,四瓦尔那: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正式形成。

8、婆罗门教在后期吠陀时代发展成型,湿婆、毗湿奴和梵天是婆罗门教最主要的神灵。

(二)名词解释

1、《梨俱吠陀》:古印度四部吠陀文献之首,编撰于公元前12—前9世纪,其中某些部分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的本义是知识,梨俱是作品中诗节的名称。全书内容比较复杂,有上古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也有自然界和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些内容反映了印度原始社会晚期阶级分化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思想、生活和习俗。其中记录雅利安人战争、部落组织和等级划分等内容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也被称作早期吠陀时代。

2、《奥义书》: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年)出现的用来解释吠陀的一种文献,其中包含了对整个宇宙和人生所作的宗教哲学解释。其主要观念是唯心主义一元论和泛神论思想。在较早的《奥义书》中就开始出现了“梵我一致”的哲学问题以及“业”和造业轮回的概念。《奥义书》的出现是对吠陀文献解释发展的结果,为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打下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古印度思想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罗阇: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部落军事首领的名称,与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素。随着历史发展,尤其是战争频繁地发生,其权势有所加强,财富也比之前增多,职位往往可以父子相袭,从而演变成为世袭君主,罗阇也成为王的称呼。

4、瓦尔那制度:古代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瓦尔那有‘‘颜色”和“品质”的意思,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该制度下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由家庭出身决定,不同瓦尔那的人世代从事规定职业,不能随意改变,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平等。该制度显然是保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5、婆罗门教:古代印度宗教,大约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以“吠陀”为经典,在《奥义书》中体现其基本观念。该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湿婆和毗湿奴,主张整个物质世界是一种幻想,唯一真实存在的是成为梵的世界精神或轮回,同时提出“梵我一致”和造业轮回的思想。该教的产生与王权兴起密切相伴,鲜明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与种姓制度紧密相连。在列国时代随着耆那教和佛教的传播,一度较前有所衰落。经过公元8—9世纪的改革最终形成印度教。

(三)简答题

1、简述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及主要内容。答案要点: 起源:瓦尔那制度萌芽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最初新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将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将当地居民称为“达萨瓦尔那”。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又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区别,平民称为吠舍,贵族称为罗阇尼亚,从事祭司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从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部落中平民和氏族贵族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军事贵族与祭司贵族的划分,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雏形。

主要内容:同名词解释。

2、简述婆罗门教教义的主要内容。答案要点:

(1)婆罗门教崇拜的三个主神是梵天(生主)、湿婆和毗湿奴;这时的神已经不再简单地是早期吠陀时代所赋予的自然力的化身,而是更多地被赋予社会功能和抽象的性质。

(2)婆罗门教最高信神是“梵”,“梵”是世界精神、最高主宰和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由“梵”所创造,而且只有“梵”是实,其余一切都是虚幻的。

(3)婆罗门教认为由于人在世上造了“业”,所以死后灵魂不能归于“梵”,而是转世投生为不同生物,这要由人所造的业之善恶程度来定,只有悟到这个道理,达到“梵我一致”,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这种造业轮回的说法起到了为种姓制度辩护的作用,为高种姓的特权和低种姓的苦难找到了理论的解释。

(4)婆罗门教将“吠陀”视为经典,还拥有烦琐的宗教和祭祀形式,同时强调人对自身和世界的反省以及个人的修行。

三、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一)主要知识点

1、公元前6—前2世纪,古印度处于“列国时代”,多种文献提到这一时期古印度有“十六大国”,随着恒河流域的开发,这个时期古印度的政治中心逐渐向东转移。

2、列国时代各国政治制度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君主国和共和国两大类;就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君主制在恒河流域占有优势,并且最终将取共和制而代之。

3、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

4、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5、印度雅利安人最古老的语言是“吠陀梵语”。约公元前4世纪,波你尼整理出了一套梵语的语法规范。梵语主要用于官方和宗教方面。

(二)名词解释

1、顺世论派:古印度的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活跃于列国时代,又称“顺世外道”和斫婆迦派,重要代表人物为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该派不承认吠陀和其他婆罗门教经典文献,主张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人死后没有灵魂和轮回。该派激烈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生而平等,本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认为人应该人世求快乐,反对苦行、禁欲。该派观点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受到统治阶级残酷的迫害,也被视为异端邪说,作品基本全部被毁灭,目前仅存片断。

2、阿什斐迦派:古印度一个主张彻底宿命论的学派,又称“邪命外道”,代表人物为末伽黎·拘舍留。该派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按照既定程序安排好的,在这个既定世界上,每个生命单子都必须反复再生,逐步经过地质的、生物的和动物的存在阶段,然后才以人的形态存在。人生历程是由宿命决定的,人的意志和行为不管善恶都不能影响这一历程。这种观点一方面否定了善恶有报的说教;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人安于无为。

3、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4、佛本生经:亦称佛本生故事,是佛经中最具文学性的作品之一,大约编于公元前3世纪。主要内容是简述佛陀前生前世的经历和故事,实际上是搜罗民间故事加工形成的。该书共有故事500多个,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时间古老、规模庞大、流传极广的民间故事集,反映了列国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5、摩诃婆罗多:印度古代史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其中不但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还有宗教哲学及法典性质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长。《摩诃婆罗多》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4世纪之间。史诗是纪元前后几百年间许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它有许多不同的手写本流传下来。印度浦那版的精校本根据所有写本整理校勘,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此外还有南印度传本的校刊本。

6、《罗摩衍那》:印度古代史诗。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作最初的诗。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该诗故事生动曲折,思想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反映了雅利安人向南扩张的过程。

四、孔雀帝国及佛教的传播

(一)主要知识点

1、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187年)的建立者是旃陀罗笈多。

2、现在所称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由古印度人所创造的。

3、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的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

(二)名词解释

1、孔雀王朝: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王朝名称,约公元前423年由旃陀罗笈多建立。首都为华氏城。阿育王位期间国力最为强盛,基本统一除半岛南端外的印度全境,大力宣扬推广佛教。该朝于公元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代。

2、《摩奴法典》: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哲学和法律的汇编,也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文献,集婆罗门法的大成。它不是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而是婆罗门教祭司根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在公元3—4世纪间陆续编制而成,共12章,传说由人类始祖摩奴制定,故称《摩奴法典》。《摩奴法典》对印度法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印度封建社会前期,一直被统治阶级奉为圣典,随着其传播,后来形成了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印度法系。其中反映的土地制度、种姓制度等内容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3、《政事论》:古代印度的一部论述治国安邦策略的著作。一般认为它是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旃陀罗笈多的宰相考庇利耶所作,实际具体成书时间和作者尚有很大争议。书中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外交思想。全书系统论述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种种问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政事论》中包含大量的民法与刑法内容,对研究古代印度的土地所有制、财产关系、奴隶制度和种姓制度等内容有重要价值。

4、阿育王铭文: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君主阿育王在全国各处的山岩、石柱和洞壁上所镌刻的铭文,现在还有几十个地方保存着这种石刻铭文,是古印度流传至今最古老的文字。铭文所用文字有两种:一是婆罗迷文,可能起源于塞姆人的字母;其二是佉卢文,可能起源于阿拉美亚字母。铭文内容大多是他颁布的诏令及对其功绩的赞颂,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巽伽王朝: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王朝名称,约公元前187年由普沙密多罗·巽伽建立,王朝初期仍然能够统治整个恒河流域。初期的君主也曾竭力抵御大夏和羯陵伽的入侵,其后国势日益衰微,最终只保有摩揭陀一地,约公元前75年被甘华王朝取代。

6、贵霜帝国:1—3世纪统治中亚地区及印度北部的帝国,由月氏人的贵霜部落建立。迦腻色迦王(约78一102年)统治时期,帝国达到鼎盛阶段。他信奉大乘佛教,在其支持下,大乘佛教由中亚传人中国。3世纪帝国分裂,分裂后的一些小邦大约维持了1个世纪后最终消失。贵霜帝国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为东西方文化在其境内融合创造了为有利的条件。

7、犍陀罗艺术:l—2世纪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所产生的佛教雕塑艺术形式。该艺术形式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贵霜帝国时期达到成熟和鼎盛。相传是希腊人皈依佛教后,感到佛陀与希腊的神灵阿波罗相似,于是按阿波罗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该艺术就是用希腊艺术手法诠释佛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后来随佛教一起传人了中国和东亚其他地区。

板块四:古代印度文明

本版块共有四个知识点,其中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等内容是重点,既可能出选择题,也可能出名词解释,还可能出简答题。

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

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

典型例题:

(一)名词解释

哈拉巴文化

摩亨佐·达罗 诃婆罗多

吠陀 瓦尔那制度

婆罗门教

佛本生经摩《罗摩衍那》 《摩奴法典》 《政事论》 阿育王铭文

(二)简答题

简述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及主要内容。

起源:瓦尔那制度萌芽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最初新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将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将当地居民称为“达萨瓦尔那”。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又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区别,平民称为吠舍,贵族称为罗阇尼亚,从事祭司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从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部落中平民和氏族贵族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军事贵族与祭司贵族的划分,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雏形。

4.初中历史古代印度教案 篇四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初步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体会印度河和恒河在古代印度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尝试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途经收集历史资料,用历史的眼光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体会印度河和恒河在古代印度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9中的内容,大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重点部分划线,疑难问题作好标记,并弄清以下问题:

1.古印度文明发源于次大陆,河和河奔腾入海。

2.年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回家。

3.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称为。其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是和两个等级,居于被统治地位的是和。

4.公元前世纪,古代产生了,宣扬。

5.第一等级:________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二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四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姓制度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约15分中后,小组内交流,如小组内对某一问题有异议的进行提出,其它小组帮助解决。整个过程教师指导、引领。)

(二)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一:某国一村落,集体烧死该村官员的女儿,因为该少女未经父母同意与低种姓男子结婚,在结婚当天被父母抓回,经全村决定烧死该少女。

该国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该少女会被烧死?源于那一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印度;该少女未经父母同意与低种姓男子结婚;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该男子祖先是理发师,那该男子属于哪一等级?被烧死的少女是哪一等级?

5.古代印度佛教建筑 篇五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代印度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并了解它对印度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了解佛教的创立及传播;通过对种姓制度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读地图《古代印度示意图》,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赏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力。

森严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和发展。

种姓制度的影响

教师多媒体展示《西游记》的相关图片。

师:在座的同学都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全书主要讲述了美猴王孙悟空和八戒、沙僧如何护送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而其中唐僧的原型就是唐朝著名的高僧——玄奘。公元627年,年仅25岁的玄奘踏上了西去佛国取经的道路,这一路没有后人所编撰的孙悟空、八戒和沙僧。只有一人一马,长达17年的艰难跋涉。而他前去的地方就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印度。岁月荏苒,古印度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古印度深邃、神秘的面纱,走进这千年古国。

知识点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半岛地形图

师:其实古代印度与咱们现在的所说的印度国家并不是一个概念。古代印度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今天的南亚次大陆,也就是图上的印度半岛。

教师多媒体展示:

“次大陆”含义:面积比洲小,在地理上或政治上有某种程度独立性的陆地。

设问:为何这块区域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呢?

学生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因其位于亚洲南部,且北面有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靠印度洋,三面环海,在地理上形成一个单独的区域,故称南亚次大陆。)

教师多媒体展示:古代印度图、哈拉巴遗址图片、摩亨佐·达罗遗址图片

师:如果说古印度文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他的光芒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被人们发现。1856年,英国人修建西北印度铁路时,在哈拉巴村发现许多坚硬整齐的窑制砖块,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注意。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们在哈拉巴村发掘了一座古代城市遗址。一年后,又在哈拉巴以南600公里的摩亨佐·达罗发现了另外一座史前古城。因为这些遗址首先在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

师:这两座城的基本样式一致。大致南北走向,由上城、下城组成。上城建在土丘之上,四周有高大的砖墙,还有守卫用的塔楼,是政治中心。下城则是住宅区和工商业活动区,街道整齐排列,而且拥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将污水引出城外。

产生于公元前2300年的辉煌的哈拉巴文化,由古印度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创造。按照我们现在的审美来说啊,达罗毗荼人并不好看。因为他们的皮肤黑黑的,而且五官不够立体,没有高挺的鼻梁。此时的古印度处在印度河文明时代。但是到了公元前1700年左右,存在数千年的,发展水平极高的哈拉巴文明,却突然不留痕迹的消失了。而关于哈拉巴文明消失的具体原因,至今仍旧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谜。

教师多媒体展示:雅利安人入侵图片

师:公元前1500年,伴随着阵阵马蹄声,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拥有白皮肤、高鼻梁的雅利安人,从中亚大规模进入印度半岛,扰乱了黑皮肤、塌鼻子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的平静生活。古印度进入吠陀时代。

知识点2

森严的种姓制度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有两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语言和肤色。……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

——赵伯乐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5页

。(注释:“瓦尔那”为“颜色”;“达萨”为“男女敌人”)

设问: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雅利安人对原住民持有怎样的态度?雅利安人又是如何区分自己与原住民的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雅利安人对原住民持有一种敌视、防备的态度,并且用皮肤的颜色来区分自己与原住民的不同,确立统治和被统治的地位。)

师:高傲的雅利安人,以其白色的皮肤为荣,而认为拥有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为卑贱者,用颜色来区分自己与原住民的不同。而这一思想不断地发展,最终形成了种姓制度。

教师出示《原人图》,在原人身上的相应部位标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教师设问:“那么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雅利安人将社会中的人分为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都代表的是原人身上的不同部位,那么这些等级分别是什么呢?。下面老师会给每一位同学发一张小卡片,上面写了不同等级的名称。请同学们先找到和自己是同一种姓的同学,并一起讨论你们这个种姓的名称是什么?是第几等级?各自代表的是原人身上的哪个部位?各自的权利义务分别是什么呢?在你们讨论过后,每个组各自派一名代表来说明一下你们所代表的种姓的情况。”

学生讨论,回答。

(参考答案:

婆罗门组:我们种姓的名称是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代表是原人的口。掌管祭祀。

刹帝利组:我们种姓的名称是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代表是原人的双臂。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吠舍组:我们种姓的名称是吠舍。是第三等级。代表是原人的双腿。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首陀罗组:我们种姓的名称是首陀罗。是第四等级。代表是原人的双足。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学生交流完之后,教师将种姓的名称展示在多媒体上。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三:

“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原人歌》

出示种姓制度金字塔图片,并配上不同等级群体的外貌特征。

师:有同学可能会有疑问,吠舍和首陀罗从事的行业貌似差不多,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多媒体上吠舍和首陀罗外貌的不同。”

学生观察之后,回答

(参考答案:吠舍的肤色较白,而首陀罗的肤色较黑。)

师:很好!那么我们之前讲过,雅利安人的肤色为白色,而达罗毗荼人的肤色是黑色的,因此吠舍为雅利安人,而首陀罗是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且首陀罗还有一条义务,即为前三个阶级服务,这也就意味着首陀罗绝大多数人都是奴隶,即使有少数的首陀罗是自由民,但是他们仍然在社会中被人歧视。那么种姓制度中的高低贵贱之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四: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肢体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学生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不同种姓之间不仅仅是职业分工的不同,在等级贵贱上还有着严格的界限,低种姓人的生命对高种姓人来说尤如草芥。)

设问:首陀罗就是当时印度社会最底层的人吗?

学生根据课本第12页的内容,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不是,还有“贱民”阶层。)

教师设问:“是的,在当时还有一群人甚至被排除在四个等级之外,他们就是“不可接触者”——贱民。那么”贱民“阶层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是那些因犯罪被开除出种姓的人。其次就是当时古印度的婚姻制度了。高种姓的人以自己的血统为荣,为了维护自己血统的纯正,还实行了内婚制,即属于同一种姓的人才能结婚。但是在特殊情况下,高种姓男子可娶低种姓的女子,这种婚姻叫做“顺婚”,虽不为社会所提倡,但是还能为社会所容忍。但在相反的情况,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的“逆婚”,则是绝对禁止。而“逆婚”夫妇所生的后代都被划分为贱民阶层。贱民在社会上遭到了巨大的歧视,他们被认为是“污秽”的,高种姓的人甚至会因为贱民的影子碰到了自己,而觉得十分的晦气。贱民阶层只能从事被认为最不洁的行业——清扫、屠宰、收尸等。

过渡:因为种姓制度,执掌国家政权的刹帝利只能屈居于婆罗门之下,刹帝利的不满与不甘可以想见,只是在漫长岁月中没有尖锐的爆发出来。直到公元前600年,古印度进入了列国时代,历史把刹帝利的权力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知识点3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教师多媒体展示:《古印度列国时代地图》

师:列国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战国纷争的时代。这个时代就类似于我们之前学过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利的刹帝利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他们极力想要打破婆罗门的至高无上的种姓特权。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佛教兴起。

教师多媒体展示:释迦牟尼的图片和其简介

师: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与我国孔子同时代的人。他本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出身于印度北部,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由此可以看出,释迦牟尼是属于刹帝利种姓的。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13页的相关内容并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佛教为什么能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呢?

2、佛教对哪一种姓带来的利益最大?为什么?

学生思考,作答。

(参考答案:1.因为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得到了刹帝利和下层人民的欢迎。2.佛教对刹帝利种姓带来的利益最大。因为佛教能够成为刹帝利挑战婆罗门种姓特权的工具。且佛教宣扬“忍耐顺从”,也能够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师: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但是这种“众生平等”的观念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对人民有很大的麻痹作用。种姓制度和早期佛教都是古代印度统治者用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教师多媒体展示:佛教传播图

师: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得到一个极大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过渡:为什么在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佛教会得到一个快速发展并向外传播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人——阿育王。

教师多媒体展示:孔雀王朝王宫遗址图片、旃陀罗及多图片

师:公元前324年,持续了大约两百年的列国时代结束。动荡、战乱的古印度终于迎来了一个强者——孔雀王朝。古印度进入了孔雀帝国时代。这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之所以将其称作“孔雀王朝”,是因为其创建者旃陀罗及多出生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

教师多媒体展示:孔雀王朝疆域图、阿育王图片和简介

师:阿育王就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国王。在其统治时期,除了印度南部的一小部分土地外,印度基本实现统一,其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在阿育王统治时期,他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召集了全国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这些举措推动的佛教的传播和发展。

师:可是到了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瓦解,古印度地区又重新回到四分五裂的状态,地方政权纷纷独立,外族相继入侵。

(设计意图:学生知道佛教的产生有其当时的历史原因,因为列国时代刹帝利的权力增大,与婆罗门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刹帝利为了打破婆罗门至高无上的种姓特权,佛教应运而生,其教义即符合下层人民的需求,又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故而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之所以在公元前三世纪得到一个发展和传播,离不开当时统治者的政策。)

过渡:时隔三千多年,建立于吠陀时代的种姓制度仍然影响着当今的印度社会。曾有印度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是放弃不了种姓观念。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少年班P5-6页

6.中国佛教建筑之美 篇六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佛教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民风相交汇融合,其寺院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佛教寺院建筑精美、壮丽,不仅具有佛教的特征,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色,是中华文化宝藏的一部分。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展示出文化与自然所赋予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韵味,佛教建筑在东方地平线上已经投下了磅礴而巨大的历史侧。它映射出的美学精神以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都蕴藏在了高超的土木结构科技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之中,铸就了高雅的理性品格和深邃的哲学境界。

关键词:佛教;建筑;审美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认识它们,就是学习我们自己的历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感受它们,就是聆听我们先人内心的歌咏;建筑是永恒的诗篇,理解它们,也就是理解我们民族精神中浪漫的情怀。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在于殿落、亭廊与群山,松柏、流水与白云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庄严肃穆,一 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藏着无比丰沛的生命力量。

地来决定。一个寺院,如果经济收入高,高僧势力大,就会在山间建立大寺。唐宋以来,禅宗发展很快,禅宗主张“清净无为”,所以禅宗寺院一般都很朴实。大部分山寺都建在山腰偏上的部位,登入时,需沿着山间溪流逆流曲 曲而上。在山下远观,全寺藏于万树丛中,根本看不到寺院;如果站立在 寺院中,远望山下十里风光,则村屋林舍,尽收眼底。

一、佛教建筑历史

二、佛教建筑构造

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其他塔院。

在中国佛教古建筑中的佛殿,是以供奉巨大的佛菩萨圣像为主,殿内不是用来集会共修及演讲的场所。平常僧众共修生活起居,别有各院的禅堂、法堂、斋堂、僧舍等附属建筑物。若举行大型法会,则集众人于佛殿之前的大丹墀中,所以每一座寺院的佛殿之前,除了极少数的因为限于地形而有例外,否则均有宽广的大庭院,庭院中多是石铺或砖砌的地面,种上三、四棵大树,没有其他花草树木,简单空旷,以便于公共活动。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洛阳白马寺。从早期佛教到唐朝初,中国的佛家寺庙主要是以佛塔为中心的廊院式建筑群。据《魏书·释老志》,“自洛中构白马寺,盛势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式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从西晋到唐末共建寺院10万座左右。据《广弘明集》上说,当时 的普通佛寺有500多人左右,小寺有百余人,最大的寺院有上万人,广泛地 分布于全国各地。寺院在我国分布甚广,从繁华的城市一直到广大 的乡村,都建有寺院。山寺一般都建在山林之间,有的建在山下,有的建在山腰,还有的建 在山顶端,这由各寺选择相宜之寺院的用地大小,与其建筑物的配置疏密,关系也很重要。若有广大的建地,便可见其开朗雄伟之势,让人有进入灵山胜境的感受,殿堂高大,三门巍峨。不论是寺院包山如镇江的金山;或者四面皆环山抱寺院,如坐于莲台的九华山及五台山;也有三面皆山,如太师椅,都让人兴起遗世独立、绝尘超俗之思。唐高宗时代建于长安城南平原的大慈恩寺,共有十余个院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殿宇房舍,也是壮大雄伟,气象万千,有类于净土变相呈现于人间。但是也有限于山区及市区的地形地幅,就得运用巧思,以影壁、照壁、墙垣、曲径等作陪衬,使人不至于一眼看透全寺景观,虽然纵身很浅,横面不宽,依旧让人有幽静、深邃、隐密、安定的感受,例如我所见的五台山镇海寺,那是章嘉**的道场,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其实,在大寺院中,也宜有若干局部的小院,在大统一的原则下,可让它们各别自成一格,各具特色。

三、佛教建筑文化

中国的古建筑是灿烂的中华古代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象征,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各阶层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无论个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都是一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条件的综合产物,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因此古建筑的存在已远远超过了其作为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佛教建筑反应了宗教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宗教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宗教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绚烂一笔。中国宗教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宗教,无论流传到哪里,都能与当地民风结合,发展 为适于当地的佛教。佛教传入中国的情形也不例外,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 河中,奔流融汇的结果,不但令原本富丽灿烂的中华文化再增内涵,也使 得佛教教义在中国人勤劳务实的民风助长下,得到更实质的开展。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对历代佛寺建筑的研究

中一窥端倪。例如:中国的佛寺由早 期摹仿印度及犍陀罗艺术的回廊寺宇建筑,到佛

教极盛时期的中国宫室形 制,乃至元、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受中国札制制度影响,它的总体布局 不仅显示了佛教艺术与民族传统的融合程度,更可由其材质、样式等来考 察当时建筑结构及装饰美学的发展情形。并且,从壁画绘制、塔殿楼阁、弘法讲堂、石质经幢的相继盛行,则能看出每个时代、地域对佛教的需求 各有不同,换言之,也就是佛教能因应时代、地域的需求,来发展其“普 度众生”的效果。无论是一 草一木,或一砖一瓦,都蕴藏着无比丰沛的生命力量。

四、佛教建筑审美

第一是自然风光之美。佛教寺庙多建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依山傍水,林草繁茂,鸟语花香,曲径通幽,使大自然的动静在这儿和谐共存。在这里能领略到大自然之美,能激发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二是人文景观之美。名山胜景之中的寺庙,是人们思想智慧、劳动创造的人文经典。佛教建筑特有的线条和色彩极富形式美,比如掩映于山林之中的寺院以及塔刹,在线条上,往往打破了山峦起伏与绿波伸延的节奏,远远望去,一片寺院往往成为线条延伸的一个暂停点,高耸的塔刹又突兀打破蓝天与绿山的分界线,使画面产生了变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在色彩上,寺院屋顶、屋檐往往镶以暖色的琉璃瓦,再配以土红色的门栏窗棂,塔刹或以青砖,或以红砖,或是木构而涂以红色,与整个山林和谐共荣,相得益彰,真是:“动人春色无须多,万绿丛中一点红。”无论是精心布局,还是巧妙构思;无论是建楼修阁,还是造佛塑像;无论是晨钟暮鼓,还是经文书画,一切都把人文的关怀、人文的元素自然流畅地组合在一起,充满了历史文化的美感。加上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给人以天上人间的快乐感受。

第三是精神享受之美。佛教宣扬转世轮回的善恶因果之说,其目的是“神道设教,戒恶扬善”,以人们的顿悟和修行唤起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良知。在精神上有着博大之美。例如它超出尘世,站在宇宙的角度来看待人间万象,虽有些玄虚,但其胸怀是博大的。再如它认为最高精神境界是“四大皆空”,没有自我、私欲、争名夺利之苦,虽有远离现实之弊,但其精神是高尚的。佛教更多的是人生哲学、道德、情感等泛神论的东西,开悟灵性、净化人心、修养道德、乐行善施,与现实比较贴近,突出的表现为宽容、仁厚、理智、通达、和平、信义。这种传统的精神之美,对人们陶冶性情、加强修养有积极意义。

五、佛教建筑典例

1、洛阳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始建于汉朝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官方最早营建的佛寺。寺院呈长方形,占地约4万平方米。白马寺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及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因此,白马寺至今仍是许多国家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2、五台山佛教建筑

五台山佛教建筑——山西省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上保存的古代佛教建筑多达58处,其中较著名的寺庙建筑包括建于唐朝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一座木结构寺庙建筑;佛光寺在建筑上荟萃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寺内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被誉为“四绝”。

3、恒山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值得一提的还有山西省境内北岳恒山悬空寺,这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上靠危岩,下临深谷,造型独特,是极为罕见的建筑。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南

参考文献:

[1]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话[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之旅[M].中国建筑

3.5公里处的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北魏时期,唐、金、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整个建筑面对恒山,背依翠屏,高楼仰止,是北岳恒山第一奇观。

4、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派,喇嘛教寺庙建筑的特点是佛殿大、经堂高,建筑多依山势而筑。位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是典型的喇嘛教寺庙建筑。始建于唐代的布达拉宫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整个宫殿建筑依山势叠砌,辉煌壮观,其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内有殿堂20多个,正殿供奉着珍贵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布达拉宫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

五、结语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体现,宗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后,便出现了新型的建筑类型,主要表现为佛教寺院,佛塔和石窟等。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建筑文化和外来佛教建筑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与佛教建筑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形式风格上始终是承前启后,一脉相传,保持着完整的建筑体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了解认识中国建筑发展成长的历史,不仅是认识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解整个人类文化与地区民族文化关系的基础。

工业出版社.2007

[3]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4]王其钧.宗教建筑[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转贴

上一篇:夏日的海作文下一篇:我的“冤家”同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