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

2024-10-23

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精选8篇)

1.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 篇一

近日,光明网刊登了一则新闻:浙江‚党员爱学习‛渐成风气。报道称,浙江各级党组织通过优秀学习成果展、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等各种方式,举行党员‚读书月‛、‚读书日‛等活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评比,表彰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浙江省16万个基层党组织、300万党员都参与其中,爱学习渐成风气,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俗话说,三天不学习,说话没底气。学习是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和理论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当今时代新知识、新科技、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作为党员、干部,需要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果没有一种危机感,不重视读书,不善于学习,必将会被时代所淘汰。一个会读书、善学习的人,掌握的知识越多,眼界就越开阔,精神就越充实,思想境界就越高。党员、干部素质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的差别,离开学习,能力的提高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前,在学习问题上,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有人认为,学习是一项虚的工作,甚至把务虚理解为讲空话、搞花架子。显然,这是一种误解。务虚与务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必要的务虚,就没有决策的科学性,所务之‚实‛就可能是一种盲动或蛮干。科学的务虚,有助于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其二,学习不能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一种是应付型的,做表面文章;第二种是功利型的,做给领导看,把学习当作自己‚进步‛的‚敲门砖‛;还有一种是恶俗型的,说一套做一套,阳奉阴违。

我们讲学习,不仅是方法,也是世界观。首先学习是一种立场。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其次,学习是一种党性。我们要自觉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也是党性修养。第三,学习是一种境界。善于向他人学习,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发展空间,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实践人生追求。第四,学习是一种精神。善于学习,才能勤于思考;勤于思考,才能多长见识和本事。不学习,不思考,就会觉得底气不足。

学习从‚渐成风气‛到‚形成风气‛,虽一字之差,却意味着我们的学习还任重道远。让我们勤于学习,持之以恒,真正让学习成为习惯,形成风气,在学习中不断汲取力量。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学习,无疑是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与性格:一个人,如果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他就能够把握人生的正确方向;一个组织,如果每一个成员都能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这个组织就有了确保永远先进、永远成功的集体性格。

现实当中,为什么总有一些党员干部知识匮乏,能力不足,碌碌无为,有的甚至思想滑坡,步入歧途?为什么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工作总是不见起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自觉、主动、持续地学习:有的不是以学习为乐趣,而是视学习为负担;有的说起学习的重要性来头头是道,却缺少实际行动;有的是‚强制性‛学习能够参加,日常性的学习付之阙如……不学习的原因,往往并非不学习者所说的‚学习枯燥乏味‛,‚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缺少渠道‛,而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毛泽东同志是酷爱学习的典范:长征途中,躺在担架上看《列宁与革命》;新中国成立以后,宽大的木床大半面积被书籍占据;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依然让工作人员读书给他听。面对极其繁重的政务,他为什么仍能坚持学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把学习培养成了习惯,变成了生命的必需———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因此,要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生学习,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同样是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关键的第一步是要行动起来,这就要求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追求;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需要长时期的坚持,这就要求必须有坚强的毅力;‚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培根)。让学习成为习惯,还需要营造浓厚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需要发挥集体学习习惯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总而言之,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从现实来看,在此过程中,有一点必须高度重视,那就是,要想培养起学习的好习惯,首先要摒弃和根除各种坏习惯。

我们可以看一看,在那些以‚工作紧张、没有时间‛为借口不学习的同志中,有多少人沉湎于棋牌桌上的玩乐,有多少人早已习惯了觥筹交错的应酬?我们还可以看一看,在那些对科学理论和知识不闻不问的人中,又有多少人对‚怪力乱神‛甚至是垃圾文字情有独钟……习惯具有强大的惯性,好习惯如此,坏习惯也是这样,因此,好习惯和坏习惯往往彼此对立、互相排斥。而且,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大量坏习惯的存在,必然压缩好习惯的生长空间。

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在昔日的晋商故里,一个高度重视学习、积极投身学习、热情支持学习的热潮正在晋中市工商系统全面涌动。用制度规范学习

‚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这曾是晋中市工商局一些干部放松学习的理由;‚不愿学、不真学、不善学‛,这种现象曾经在市局不同程度地存在。

‚少上电视多干事,少搞应酬多读书‛。为了让学习之灯持久地亮起来,晋中市工商局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各部门统一对集中学习实行签到制、出勤学分考核制。

从2006年开始,该局就建立了领导干部述学、述职、述廉制度。每到年终,局里都要组织科以上领导干部‚三述‛。每个人都把‚述学‛放在第一位,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

几年下来,晋中市工商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业务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得到锻炼提高,作风形象不断提升。‚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发展的任务太重了,不学习就跟不上了。‛该局业务科一位科长说。

用头脑重视学习

晋中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如洪曾这样说过:‚一辈子只充一次电的年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不间断地充电,才能持续释放能力。个人是这样,工商干部更应如此。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不一定就是一名好的领导干部;但一个好的领导干部,一定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

单位一位军转干同志,从部队转业到晋中市工商局工作。此前,工商业务对他来说几乎是一张白纸。‚知识的恐慌‛在他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学习,只有学习‛,凭着刻苦的学习,他迅速成为业务科室的办案能手。

前段时间,晋中市工商局12315的刘媛媛收到了同事的一条短信:‚《温度决度生老病死》这本书不错,建议你看看。‛同事之间互相荐书,在晋中市工商局里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网上读书、‚图书漂流‛、相互借阅等学习活动也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该局还在在内网开设‚网上阅览室‛,统一下载有关书目。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发现的好文章、好书籍等及时上传。

用创新激发学习

在晋中市工商局三楼的多媒体教室里,单位车队队长闫师傅正在展示一张汽车行驶在弯道处的图片,并让办公室全体人员讨论如此行车的隐患。

这是该局讲述安全行车的相关常识的一次‚点题学习活动‛中的一幕。像这样的‚点题学习活动‛,已成为了该局办公室的‚传统节目‛。每次学习活动前,办公室都会围绕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转变工商职能等热点难点问题出题,大学认领题目,进行学习调研。‚以前学习主要是念材料、听汇报,枯燥乏味,‘点题学习’的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收获非常大。‛车队队长闫万亭说。

形式上的创新让市局工商人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在全机关开展的读书活动中,各科室踊跃参与,大家积极推荐,市局专门设立了购书专项经费。读书小组将大家推荐的百余本图书,根据内容的不同,又划分为必读类图书、选读类图书和自读类图书。

为了不使学习陷于老套,该局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上至局领导下至一般干部都要讲。课堂上,既讲课,又提问,干部之间形成互动。‚人人是学生,人人是先生‛。局党组也把学习作为用人导向,通过培训学习后的考核成绩发现好苗子。

互联网改变了传播方式,也改变着学习方式。该局消保科的小郭,照例打开‚OA网上学习系统‛,她形象地说是‚进了书房‛。她轻点鼠标,熟练地从‚书架‛上点取了《工商行政管理常用法律法规》。这样的网上阅读,即为单位节省了购书经费,又改变了传统的学习习惯,跟上了时代的脚步。

人心齐聚乘春风,千帆竞发学为先。把学习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行为、一种习惯,已经成为了晋中市工商系统的优良传统,这种宝贵的求知精神将会随同古老的晋商文明一般薪火相传。

说到学习,人们自然会想到背着书包、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那才叫学习,其实不然,学习可以不分场合,不分年龄,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应当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孩童时代,可以像同龄人一样无忧无虑地背着书包上学,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家长们以自身的经历深深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便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尽可能让孩子无后顾之忧,专心地把精力用于学习,能够一代胜过一代,可是有时候孩子们并不理解父母的苦心,总是找机会偷懒,能玩就玩,毕竟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整天坐在教室里听乏味的讲课,演算枯燥的习题,那算得上一种折磨了,能够把学习当成兴趣的孩子毕竟少之又少,认为应该或者需要学习而去学习的孩子就算是不错的了,而一大批孩子是在家长的逼迫下学习,把学习认为是苦差事,特别是当今社会的种种诱惑太多了,经不住诱惑的孩子就把大把的光阴花在了与年龄不相符的事情上,等到长大成人懂事以后,则悔之晚矣,感慨曾经少不更事,浪费了时间,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大有扭转乾坤的愿望,只可惜时光不会倒流,无论曾经走过的路正确与否,有无遗憾,都会一去不复返的。

其实,一切向前看,什么时候懂得学习都不晚。

或许一个人本来喜爱学习,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完全可以用学到的知识潇洒地走完人生之路,但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在现实中要想有一番作为,会发现原来曾经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仍然需要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从书本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生产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是说不管曾经学到多少东西,今后的人生路上是需要不断学习的。

如果说在应该是学习的年龄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好好学习,步入社会以后发现知识贫乏,难以胜任工作,或者没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于是便痛心疾首,对失去的宝贵学习机会后悔不已,其实,也大可不必,能够觉悟是最重要的。曾经看过一则报道,说一位效益不错的企业老板在三十多岁时背着书包坐在了小学的课堂里,表面看来似乎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符,也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或者投来不解的目光,说有钱烧的,又不是怕考不上大学过不了日子,何必遭那份洋罪,其实在他本人看来,虽然小有成就,但也深知没有知识就没有更大的发展前途,所以他要充电,去弥补文化知识贫乏的不足,这应该说是智者,相信会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有更大的发展。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要认识到需要学习,就会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自己。

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并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才是学习。知识是多方面的,生活中需要太多的知识,而除了专业知识外,大多数知识都并非是从书本中学到的,也就是说平时看书读报是一种学习,看电视听新闻也是一种学习,甚至和人聊天也是一种学习,只要用心,学习是多渠道的。比如说身边可以放一本字典,有不认识的字或者字意不懂和有疑问时,随手翻开来搞清楚,既提高了自己,也不至于在别人面前读错了嫌丢脸,算是个不错的习惯;随身也可以带个记录本,不是工作需要,而是用来记下看到或听到的有价值的东西,知识在于积累,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等以后用时找出来或者需要时整理成系列资料,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工作中难免出错,但要做个有心人,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要出错,如何避免出错,思考的过程本身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不分年龄,即使不再是孩童的年龄,早已经过了专业学习的机会,但活到老学到老,既有用也不至于脑子长期不用而生锈。

知识也不仅仅限于自然科学,如何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等等社会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而这些知识又是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需要用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秉性,人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但总有共同认可的东西,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自身休养的提高也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当然并不是说每个有知识的人就有好的休养,但没有知识是难有较高休养的,即便是缺乏自然科学知识的人,也从家庭或社会中学到了起码的做人道理,在生活中逐渐提高自己的休养。

生活在继续,就必须将学习进行到底。学习是一种需要,当把学习养成一种习惯时,一切就顺其自然了,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也没有人强迫,而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种习惯将会受益终生。

2.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 篇二

但是现实的语文教学中, 阅读的情况是令人尴尬的。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做过调查, 结果与课标上要求的“课外阅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相差甚远。一个长期不重视语文的学生是不可能把语文学好的, 一个没有阅读量和文化素养的高中生在高考时是很难考到优秀的。

如何才能引起学生对语文的重视, 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原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需要”往往就是动力, 有目的的持续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会直接或间接的考察课外阅读, 而学生就有了得分“需要”, 这样便可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于是, 我在高一的转型阶段就有意识地灌输这种思想。看一些名著改编的电影, 引起他们对名著的兴趣;用那些用名著作为材料创作出的佳作, 让学生明白看课外书间接帮助高考;接触一些与名著有关的高考题, 让他们知道高考直接要考。有了这种得分需求的激励, 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要去读课外书了。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述的得分需要由于见效慢, 有一部分学生会半途而废, 因而还需一些策略, 激发起学生内在的阅读欲望, 把读书当成一种兴趣, 形成一种习惯, 不是我要读, 而是我想读。为此, 我做了如下的创新。

(一) 书非撕不能读也

袁枚在《黄生借书说》 中曾言道: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 发明了“书非撕不能读也”的“撕读法”。目前我校的日常教学采用的是高效课堂的模式, 学生都是分组而坐, 很多活动都是以组为单位进行, 合作探究成为常用手段。我就利用这种形式, 在开展中长篇阅读时, 只要求每组买一本原著, 然后根据组员人数撕成若干份, 每人拥有其中一份, 再利用语文课的某个时间, 大家统一把拥有的那部分读完。这样每位同学的脑中都是不完整的情节, 势必勾起他们对其他情节的兴趣, 便去催促他人快读同时也被他人催促, 在这个“催与被催”的过程中, 加快了阅读的速度, 更有甚者自己又买一本完整的来读。

(二) 开展一些与阅读相关的辅助活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高中语文必修课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和交流”两部分, 可见, 二者是同等重要。不将读后的心得表达出来并进行交流的阅读和鉴赏只能停留在表面, 甚至流于形式, 不可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 产生心灵的触动。标准中也建议:“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 分享阅读乐趣, 交流阅读成果, 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只有通过文字或其他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才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为此, 我共为学生设定了如下活动: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以及读书报告会。前三项活动均先在班内进行, 选出优胜者, 然后让所带的三个班再进行PK。读书报告会每读一本开展一次, 并与校“绿茵”文学社联系, 结成派对, 每期刊登一些优秀的习作。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了阅读的乐趣, 尤其是在得到肯定后, 会更加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三、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 从高考的大局出发, 肯定不能逼迫学生去与其他科争抢时间, 因此还应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时间。我着重让学生充分利用一些闲散时间, 比如课间的三五分钟, 不适合理科的做题, 那么就可以用来阅读;大休时的跑操, 在整队等候的时候, 便可以把我们撕过后“便携式”名著拿出来读一读;再者, 因为大家读的部分不同, 吃饭、走路时, 同组的同学还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去获知未知的部分。

3.让朗读成为习惯 让理解成为自然 篇三

关键词:语文课程;朗读;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自己的内心表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在想象中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然后再通过口语将自己获得的情感体验,鲜明地表达出来。

新课程下,很多人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那样,我们有的教师已经习惯了“作秀”,习惯了形式,进行着时装化的表演,丢失了语文的朴素,忽略了课堂上的琅琅书声。因此。要使朗读达到满意的效果,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常规——“香港”一点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说一句话,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自动化行为,也是人主动性发挥的反映。科学家的研究说明,80%的行为靠习惯支配。一位哲学家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人生。”由此可见,培养良好习惯的重大意义。

在全国小语会的观摩课上,有幸听了来自香港的黄锦燕老师上的《小松鼠》一课。在分组朗读时,黄老师出示了“朗读秘笈”:①坐姿要端正;②声音要响亮;③读得有感情;④读得有自信。

这在我们的新课程实践中被认为是“老古董”,甚至认为这样有悖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为学生课文读得不响亮而求全责备,甚至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反思我们的实践,在朗读习惯培养上还是缺乏一些基本训练,缺乏正确的认识。设想一下,一个连课文都读不通顺,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人,怎么能很好地向人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人进行沟通?因此,在新课程五彩缤纷的朗读训练中,不妨也来点香港课堂所折射出来的“黄锦燕现象”,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二、技巧——自由一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几乎成为朗读课文的统一要求。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往往过分强调纯技法的指导,诸如哪里要读重些,哪里要读轻些,何处要读慢些,何处要读快些;或是要求学生“带着悲痛的心情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不时提醒学生“声音要低沉”,“速度要轻快”……通过这样的技术指导,学生按教师的指令机械操作,看似读得“有感情”,其实纯是理性化的“朗读技术”,并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很多学生无病呻吟,装模作样,声音和气息极不协调。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因此,要求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再说,学习的主人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长的预备。儿童是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诗人。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与其作纯技巧的指导,不如让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文章的精义妙理、神思妙笔,在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再通过声音把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在教学《爬天都峰》一课时,老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时,分了三步走:①试读。交流自己是怎么读的,读了有什么感受?②想象峰的高,你见过高山或高楼吗?面对这么高的山,你有什么感觉?③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遍,注意标点符号,读出语气。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并非做了过分的技巧指导。学生却能容易地读出天都峰的险峻,心中的寒颤,达到了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大胆实践,放开手脚,尊重每个学生在独特的背景下对人物、事物的主体感受,尊重不同的感受产生的不同的朗读处理,还原朗读本质。让他们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这样的读是对课文投射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形的阅读。

三、时间——充足一点

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悟语言,体验情感,读是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回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感悟语言文字隐含的深层意义,感悟语言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体会作者遣字造句之奥妙。

初读是朗读教学的第一站,是朗读的“蓄情”阶段。通过自读要求学生达到字字音准,句句通畅。如教学《雨点儿》一课时,为了指导学生读通顺第一自然段,教师逐一出示生字“数”、“请”,要求学生看拼音读准字音,又出示词语“数不清”,请学生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再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数不清。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认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滚动式教学,使孩子们通过多层面的语言实践,理解巩固新词,真真切切地读通课文,为有感情地朗读作好情感铺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多元朗读,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认可的语气,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读出新意,如在教学《雪被子》这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有的读出了雪花的多,有的读出了雪花的可爱,有的读出了雪花的调皮,有的读出了雪花的美丽等等。让学生走进课文,拥抱语言,揣摩语言,回味语言。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语言运用的奥秘和规律。就如普希金所说:“我的语言和着和谐的节奏,和着嘹亮的韵脚,随着梦涌流。”学生的语感会越来越准确、深刻、全面、敏锐。

四、范读——灵活一点

语文课的课程资源可谓丰富,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要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时,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渲染,最能打动孩子的心,教师灵活的朗读,不仅成为学生的朗读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老师的范读深入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如一位教师教学《燕子过海》这篇课文,在学习“过了一会儿,燕子又展翅起飞了……”这几个句子时,深情地说:“我每次读到这里都特别感动,忍不住再读第二遍、第三遍。每读一遍,我的感受就更深一层,现在我想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接着教师进行了声情并茂的

范读,读完后又说:“我读得肯定有不足之处,但有一点,我读时是很投入的,很动情的,你们愿意投入、动情地读读这几句话吗?”学生便开始动情地朗读。教师真切的话语和深情的范读创设了良好的朗读氛围,起到以情激情,拨动孩子心弦的作用。学生读在其中,议在其中,悟在其中,对语文感受深了,自然读出情味了。

当然,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到“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模仿,应引导学生“人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读。教师本身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善于用自己美好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去陶冶学生、感染学生。

五、评价——精彩一点

当前语文课堂中,“你真行”、“好”、“不错”等激励性语言随处可听,“表扬他”、“你真棒”再加上有节奏的拍手声比比皆是。公开课前,教师手臂上贴满闪闪发光的金星,课堂上不时来一句“表扬他”,然后忙着在学生脑门上贴一个“小金星”。表面看来,课堂热闹活跃,仔细一想,这样真的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吗?真能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兴趣吗?这样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作用只是表面的短暂的。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师应充分地利用语言优势,使课堂评价语言变得更精彩。

下面是孙双金老师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中指导朗读的一个片断。

(师自个儿认真读;生读)

师:愿意读的举手,我看到你们举起手我真高兴,不仅仅是手,而是自信和勇气。第一个,请不举手的读。

生:(不举手的那位学生)读。

师:我很喜欢听这个同学的童声。你长大了当个播音员不成问题,声音大一点,我更喜欢。

(生再读一遍)

师:这遍声音大了许多,再来读一遍。

(又读一遍)

师: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你一个人就读了三遍,真了不起!我很高兴,xx同学在课堂上有了自尊自信

又如,《坐井观天》中有这么几句话,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有位孩子读得正确、流利,但没语感,教师就诙谐地评价:“这只小鸟刚刚出发,翅膀挺有劲,一点也不累,一点也不渴。你想再试试吗?”于是孩子又读了一遍,教师微笑着说:“现在这只小鸟飞了很多路,有点累、有点渴了,谁也想读读?”

不难看出,以上两位老师在指导朗读中的评价是有效的、成功的。作为一个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更应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加强对朗读评价语言的关注和研究,使自己的评价语言更加规范、实在、精彩。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语文不是知识体,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序列展开其内容的。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而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是一种感性的存在。通过朗读,语文就是一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通过朗读,语文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出的是一幅晶莹洁白、宁静悠远的寒江独钓画。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读出来是一幅瞬息万变、趣味无穷的庐山云雾图。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黄河长江之间,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读出来是一首高亢激越、催人奋进的歌。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读出来是一首情深意长、依依惜别的歌。

眼前的语文课程是崭新的,可朗读这条旋律还是老的,让我们擦亮自己的双眼,让朗读因生、因师、因时、因地制宜,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让学生的琅琅书声在大语文的田园上回荡。

4.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篇四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建国初期,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在我们的校园里,肆意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餐桌上随处可见洒落的饭团和啃了一口的包子、馒头、面包等,有的同学在饭中间只挖了一个坑就不吃,把整盒的饭菜都倒掉了。有的同学嫌菜不合口味,就把自己喜欢吃的吃掉,不喜欢吃的就倒了,每天来收垃圾的大妈总要拉上好几趟,这些都是学生浪费的结晶啊。开水房前,明明已经没有人用的水龙头依然欢畅的流着,还有的同学直接就在龙头前洗起了头,一边洗头,一边让水龙头继续流淌。在教室里,光线已经很充足了,灯却依然长明;随处可见的都是同学们当了武器的粉笔头;在我们的办公室里,人已经下班了,饮水机、电脑、灯却在继续上班。。

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浪费现象产生呢?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两点:一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收入高了。浪费的东西对于自己来说不值钱,浪费了没关系。殊不知,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天都节省一粒米,一天就能节约13亿多粒米。那么一天就能节省6.5万斤大米,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这些同学没有体会过挣钱的艰辛,没有经历过困难的时期,对于他们来说,浪费成了一种习惯。可见,对学生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这些浪费资源的人有一种“砸公”的思想。公家的东西,我不用别人也会用的,不用白不用;公家的东西不能变成私人的,但是我可以名正言顺的浪费,我不浪费,别人也会浪费的,那就由我来浪费掉算了。殊不知,表面上浪费的是公家的,其实也有你自己的一份,由此带来的后果你也有份。

无论是浪费自己的还是浪费公家的,这都是一个道德问题,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与公与私我们都应该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如果人人都能发扬这个美德,无论是对自己家庭、对国家、对社会都将是功德无量。

在这里,我还想和大家大概算一笔小账,我们学校一天有240多盏灯用电,每盏灯45W,按一天8个小时开灯计算,就是86度电;大约20个饮水机,每个305W,按一天8小时工作,就是48.8度电;电脑80台,平均一天一度电,就是80度电;还有打印机,复印机,食堂,播音系统,等其他耗电大约每天5度计算,每天用电就是大约220度电,每度电6毛钱,一天消耗132元。学校每月用水大约是3000立方,每天平均150立方,现在的水价2.35元/立方,如果全部用自来水,就是352.5元。24台投影仪,每个灯泡理论寿命1000小时,一个灯泡2000多元,平均一小时2元钱,平均每个投影仪每天工作4小时,就是192元。办公用纸、硒鼓等物品,平均每天消耗40元左右。每学期的维修3.5万元,平均每天175元。就算这几种每天在消耗的就是689元。说实话,不算账不要紧,一算账吓一跳。

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有句经营名言:多争取一块钱的生意,也许要受外在环境的限制,但节省一块钱,可以靠自己,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我们作为事业单位也要有这样的理念,才能使我们的学校运转正常,才能使我们的老师们有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才能让我们的老师们的办公条件逐步改善„„

节约不是口号,节约要靠行动,如何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一、树立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首先我们每教师要从自律开始,从小处节约,体现细节,做好学生的表率。光线明亮的时候把办公室的灯关掉,只有一个人办公的时候只开一盏灯,电脑用完了就关掉,短时间离开也可以关掉显示器的电源,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顺手关掉所有电源,上课不用多媒体就不要打开灯泡和电脑,打印草稿用废纸,正反打印,编辑好了再打印,洗手时把龙头开小点等等细节之处去体现我们节约的优良品德。

其次是在学生中树立学生榜样,在班级内评选出勤劳的节俭的典型,树立楷模号召同学们向(她)他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对浪费严重的学生严厉批评决炒姑息,加强他们的指导,取得点滴进步及时在全班表扬,既树立其信心,又增强班内的监督力量,减少反复。

二、加强管理,让所有物品延年益寿

公物管理是一件繁琐而艰巨的任务,如何管理好公物,让这些物品发挥他们最大的用处也是一种节约。光靠学生管理是不行的,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平时的检查,发现苗头及时教育,比如学生的课桌,凳子是坏的比较多的,许多都是因为学生不正确的坐姿使之损坏,看到这些细节地方,我们可以提醒,教育,不仅让我们的校产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塑性。

三、注重教育,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通过观察我发现我身边的一些学生思想中根本就没有节俭这一概念,根源是家长根本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我想只是凭空讲大道理不能说服学生的。我们可以从网上收集了许多资料和一些典型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鲜活实例及名人故事,涉及面非常广泛,以课堂和班会课为主阵地随时介绍讲解给学生们听,漫漫渗透到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结合我们国家的人口算一算每人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会是多少,让庞大的数字教育学生。特别是今年西南的大旱,更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体会节约的重要。还可以通过排练小品等形式,从学习用品到餐厅粮食,从水电到公寓楼日用品及其他浪费行为,通过表演使学生为他们平时的行为而感到惭愧,达到自省。也可以开展忆苦思甜活动,让孩子们体会下物资匮乏的生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5.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篇五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结草衔环、卧冰求鱼,这四个典故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它们用一个共同的词汇可以概括,▲即“感恩”。翻翻史书,我们不难发现,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上,类似的典故数不胜数。▲“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格言可谓童叟皆知、家喻户晓。可见,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瑰宝。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是当代革命军人的一堂人生必修课。

▲知谁之恩、为何感恩、如何报恩,是每一位战友都应该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问题。这节课,我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第一个方面,常怀知恩之心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也不管我们取得了多少成就,都离不开部队、社会、家庭给予我们的各种各样的关爱和帮助。虽然对于他们来说,施恩并不求回报,但我们应该始终牢记所受之恩惠,知恩图报。那么,我们究竟要知谁之恩呢?

▲一要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在《游子吟》中,诗人孟郊形象地描绘了一位慈母的爱子深情,很朴素、很细腻、很自然、很感人。俗话也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却认为父母的含辛茹苦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同志在部队吃点苦头、受点挫折,就埋怨父母把自己送到部队来。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大二时父亲在车祸中遇难。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女孩大

难困苦乃至生死的考验。如今,部队培养的人才遍及军营内外,有的成为部队的技术骨干、训练标兵,有的成为地方的公安干警、高级厨师,还有的是纵横商海的企业家,为政一方的父母官。可见,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是我们成长成才成功的基本条件。

▲第二个方面,常思感恩之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当代军人,我们更应该常思感恩之义,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动力,也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首先,感恩是一种优良品德。我国素称“礼仪之邦”,“仁义礼智信”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准则,其中包含了感恩这种优良品德。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许世友将军的故事。老将军是一位有名的孝子。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多次向中央报告,希望死后能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在报告中他写道:▲“生当为国尽忠,死后为母尽孝。”60年的戎马生涯,老将军战功赫赫,九死一生,然而忠孝难以两全,对老母亲的养育之恩,老将军时刻铭记在心。还有一个是“小郎铮”的故事。▲图片上这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就是小郎铮。5.12汶川地震发生10多个小时后,武警官兵从废墟中成功救出了满脸是血的小郎铮。当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的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礼。一个三岁的孩子,还处于懵懂无知的年龄,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感恩之情,成为抗震救灾中的经典瞬间。从以上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感恩之举体现的是人性的光辉与善良,感恩之情维系的是人心的美好与和谐。

▲其次,感恩是一种精神动力。一个人受恩于他人,受恩于社

▲第一,要在对党忠诚中升华赤子情怀。作为军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党的恩惠,所以我们应当责无旁贷地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听从党的指挥。▲这里,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回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顷刻间,千万房屋化为乌有,几十万人民群众被埋废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我13万大军无惧任何艰难险阻,从大江南北赶赴救灾一线,用双脚走出了一条条生命之路。▲这个画面大家可能还有印象,5月18日重灾区北川县北川中学里,一名年轻的战士面对痛哭的父母,眼泪忍不住的哗哗下落,最后终于哭跪在地。他叫陆苇,家就在北川县城。地震发生后,家中9名亲人被埋在了废墟下面,其中还包括他的爷爷奶奶。他知道这些亲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但他是救援前指里唯一的通信兵。在整个灾区通信全部瘫痪的情况下,他肩负着通信保障的重任。面对悲伤的父母,他含泪说道:▲“我知道家里人需要我,但掩埋在废墟中的千万万的父老乡亲更需要我啊!”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官兵在忠与孝的抉择之间,毅然选择了尽忠。就是因为我们是党缔造的军队,只要党一声令下,我们就坚决执行命令、毫不退缩;就是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当人民有难时,我们就应当冲锋在前、义无反顾。

▲第二,要在献身使命中书写人生豪迈。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官兵以履行新的历史使命为己任:在激情燃烧的训练场上,全体将士摸爬滚打、苦练技能、确保打赢,在十万火急地抢险救灾第一线,每名官兵夜以继日、奋勇争先、无所畏惧。▲“抗震救灾英雄战士”

6.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篇六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使学生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全国各地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取得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提出了具体的课外阅读量化要求,还列出了推荐篇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小学受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举步维艰。农村学生很少家中有课外书,学校图书室书籍陈旧,数量有限,而我们生活的社区又没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收集资料、拓展阅读等活动可以说只是公开课上的理念体现,只是语文教学形式上的点缀,能做得到的学生为数极少。教师指导的时间没有保证,指导的行为时断时续,缺乏跟踪、激励、反馈。这一切,都使得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开展仍处于一种自发、盲目、低效的现状,学生的阅读活动无法由课内逐步向课外过渡。因此,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的农村小学学生及家长明白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让书成为农村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转变课外阅读的观念加强课外阅读的认识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课外阅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首先,农村小学要转变办学思路,要以正在实施的新课程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全新的办学理念让学校快速发展、让学生快乐学习。要努力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统筹城市优质资源支援农村教育。加快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订阅各种有益书籍、报刊和杂志,使学生有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可供借阅。

其次,针对农村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的现状,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推进教师培训、教研,加大农村教师对优质语文学习资源的整合力度。在课外阅读方面,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外读本是闲书”的观点;重视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和要求,给予学生方法指导;推荐高质量读物,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如开设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举办“读书节”、“书香校园”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阅读的乐趣。

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对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实践的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激励,改变唯分数评价教师、学生的体制,也是有效地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构建教育部门的支持平台,促进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

当前全社会大喊素质教育,但它依然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这是因为 教育行政部门仍热衷于学校的升学指标,把学生分数、升学人数作为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甚至与校长和教师的晋职挂钩,迫使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干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业负担沉重、能够自己支配阅读的时间极少。因此,笔者认为教育部门迫切的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针对农村地区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的现状,要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准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新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严格控制各科作业量,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将阅览课、阅读欣赏课列入课程表,纳入教学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其次,加快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图书室是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扩充学生知识面的重要场所。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学校图书室建设,每年都设立图书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学校购置图书、添置图书架、阅览桌等配套设施,同时还要出台政策,使学校图书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网络是一个无限延伸、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它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如文质兼美的诗歌、奇趣盎然的散文、情节生动的小说,以及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等方面的读物都可在网络上获取。还有动画、视频、优秀的影视剧作也是重要的非传统课外阅读材料。同时,利用校园网络还可以构建一种“网上协作学习模式”。如利用BBS这个平台,建立课外阅读技能导航区、美文推荐区、辩论区、经验交流区等,使得师生、生生之间的切磋、沟通更为便捷快速。网络环境下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具有了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和灵活性,不仅很好的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三)转变家长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课外阅读环境

有调查显示,农村学生的家长普遍不重视子女的课外阅读,家长在子女身上看重的就是考试成绩。于是,孩子的课外读物被当作“闲书”遭禁,与功课相关的教辅资料、习题集成了支配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另外,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这些孩子的父母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一种放任状态,缺乏监督,这极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一定要唤起家长重视课外阅读的意识,努力寻求家长支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首先,要求家长要树立长远眼光,切忌压制子女的课外阅读。农村学生家长应根据实际经济条件,适当为孩子订购一些具有很强知识性、趣味性的报刊和文学著作来满足他们对阅读的渴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鉴于农村地区家庭藏书少、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文化生活欠缺,鼓励家庭之间相互交换课外阅读资料,达到资源共享,充分提高书籍的使用效率,为提高学生阅读品位的开辟新的途径。

其次,家长应认识到改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为子女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使他们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一种活泼好讲、追求上进的人格,唤起他们摄取课外知识的动机。有条件的可以和子女一起阅读,哪怕自己的知识水平很低,也应作一番陪读,因为“身教重于言传”。

综上所述,只有将学校、教育部门、家庭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才能走出课外阅读的困境,才能真正体会到课外阅读带来的深情启迪和乐趣。

当前,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且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作为学校和家庭,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

二、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保证课外阅读的进行

(一)保证读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供给学生读物。对于家长,教师经常鼓励他们定期为孩子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作为学校,要不断补充图书室的藏书,购买一些有时代气息的、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特点的课外读物。学校所购课外阅读书应尽量考虑到与课内阅读目标相适应。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应多阅读简短的拼音读物,以注音童话、寓言、儿歌、童谣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年级学生识字有所增加,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可以增加儿童小说以及较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小说、科幻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成语故事、科普读物等,重在逐渐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高年级学生由于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应该适当增加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和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阅读一些程度适合的名著,积累一定数量的名人诗文,并学习做读书笔记。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还积极发动学生开展“献一读百”活动,在班级创建起了自己的班级图书角。“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教师发动同学把自己家中的书拿出来,集中在班上的图书角,同学之间可以交换看。为了打消家长以及孩子担心书借阅后不见了或损坏了的顾虑,我们教师可把同学们带回来的书按“书本小主人姓名、书目、价格”一一登记造册,并推荐责任心强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实行借书登记、还书签名、损坏赔偿的办法,以保证图书的正常、长时使用。这样图书角的藏书逐渐丰富起来:优秀习作、寓言童话、谚语名言、百科知识、人物传记,甚至还有了一些名著,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都可以到图书角去借阅书籍,进行阅读。有时,老师配合教学活动,再去学校阅览室集体借阅一些主题集中的书,或给同学推荐一些有价值的书,建议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自己再不断购买一些好书。另外,我们还鼓励同学们自己订阅有关报刊,这样就有规律地、源源不断地有新的书源来充实课外阅读的内容,书源不足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同时各班级之间还可以进行调换借阅,这样就使图书角灵活增容,有源源活水。慢慢地,班级的阅读氛围也就形成了。

(二)保证时间

“君子不可一日无书。” 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先,我们教师要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每天中午的11:30——12:00为课外阅读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其次,教师要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取消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回家作业,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即使教学任务非常紧张,也要保证学生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也不能因教学任务紧张而受排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点是农村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平时,我让学生每天带一本课外书进校门,利用早晨、中午及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同学间互换图书(也可到图书角借阅)。还特别规定:凡是课堂作业做好了,就允许学生取出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这一“特别法”,得到了学生的大力赞成,班内阅读热情空前高涨。)。每天放学让学生带一本课外书出校门,并布置每天30分钟的阅读作业,由家长完成课外阅读评价卡的填写。

为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我们教师还应和家长同步要求,严格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当然,对于看电视也不能搞一刀切。即该看的、好的节目鼓励看,如“科技博览”、“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少儿天地”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可以有选择性地辅导孩子收看。对于那些无教育意义、对孩子身心成长无益的泛滥节日,或者不适合少儿看的电视连续剧,则坚决杜绝,挤出时间让其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纯粹玩电脑游戏更是和家长共同阻止,绝不妥协。

(三)推荐读物

1.平时多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另外,小学课本中选入的名家名作多是节选,只能窥一斑而未见全貌,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阅读作品的全部,甚至增读该作家的同风格的其它文章。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分年级推荐优秀古诗文和名家名著。

3.在语文课上,不时向学生推荐一些班级图书角里的好书。

4.每逢假期岁未,以《给家长一封信》介绍一些好的书刊杂志,指导家长和学生自愿选订、购买。

(四)改善阅读环境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光是语文老师的事,而应由整个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环境。作为老师,我时时启发、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利用教室布置张贴有关阅读的标语、格言,开辟“读写园地”;作为学校,应该努力地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让学生有一个静心读书的好去处。在家庭中,我们要求学生读书有一张专用的小桌子,那是最起码的。教育家长,要懂得孩子看书时应轻声勿打扰,让学生静心地读,美美地读;更不能在隔壁房间玩麻将、打牌等,最好是抽出时间来与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哪怕自己的文化水平很低,也应作一番陪读,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三、注意家校联系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教育不是阳春白雪,她需要降低门槛。脱离家长的教学活动是孤独的,教师需要与家长对话、沟通,同时在理念上起到引领作用。诚然,我们农村孩子的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得他们缺少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不太可能在教育理念上与教师并行。但家长在其他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又恰恰是我们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教师不应把家长“排除”在外,必须与家长主动交流、沟通,取得共识,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在课外阅读的进行中,我们更不能缺少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因为学生在校的课余时间毕竟有限,课外阅读的成功仅仅依靠学生在校时间显然不足,学生的大多数课外阅读都是在家庭中开展的,大量阅读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假如这一活动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课外阅读将会成“无源之水”,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在活动的作用。

在实际活动的过程中,我作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一)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其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位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农村孩子的家长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教师不妨从思想意识方面入手,通过召开家长会的形式,举行关于“阅读意义”的主题讲座,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博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使家长认识到正确有效的课外阅读对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同时,在得到家长认同的基础上向他们建议,不仅要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多和孩子逛逛书店,多为他们购买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图书,使自己的孩子不仅吃好、玩好,还要精神生活好,做知识面宽、学识渊博的小博士。久而久之,家长也就成为了课外阅读的支持者与组织者。

(二)联系家长,尽可能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

鼓励家长力所能及地为孩子购买有益的书籍,同时在家中给孩子一个宽松安静的阅读环境(即“四个一”:一间书房、一个书柜、一张书桌、一盏台灯)。教育家长,要懂得孩子看书时应轻声勿扰,让孩子精心地读、美美地读;更不能在隔壁房间打牌、看电视等。同时鼓励家庭成员“和孩子同读一本书”,每次阅读后及时指导孩子填写好课外阅读记录卡,营造家庭书香氛围。

在实际的操作活动过程中,我还经常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对话,以时时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家访、电话、校访,同时还专门在家校联系本上留下一块与家长交换课外阅读意见的“栏目”,以便家长在上面写上建议或困惑,我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阅读情况等。同时对家长的建议或困惑,我也及时予以回复。如:家长——我的儿子不喜欢看名著怎么办?老师——先找些他喜欢的书给他看,再慢慢引导。这个问题较复杂,能否到校和我面谈。

7.让积累成为一种习惯 篇七

——《荀子·劝学》

古有做学问者,做《劝学》一篇,旨在劝勉学子勤于学习,并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把它理解为:积累。

有很多人问我,语文学习怎样才能有所突破,有什么特殊的诀窍,答案很简单,只有慢慢积累,在积累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其实每次上课我就很想问学生一些问题,比如说你们对当今的政局政策、时事热点有什么看法,再比如说,你们对语文学习有什么看法,又或者,你们认识谁谁谁,莫言的《红高粱》读过没有?但是最终我都没有问出口,因为我知道这些答案的可能结果是什么,如今的教育缺少的是什么,是学生们对时事认知的匮乏,是缺少积累后语言学习的干燥和枯萎,就像一朵正在逐渐成长的花朵,如果缺少根部养分的供给和灌溉,那么就算它哪一天能够开花结果,它的花朵绽放的不尽然会很美丽,花期也可能会很短,把这个例子引用在语文的学习中来就是:语文的学习如果没有庞大的知识奠基,它也不可能走得很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事实根据的话是站不住脚跟的,言之无物的文章跟废铁没什么两样。为什么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及,然心向往之呢?孔子一生可谓坎坷,周礼不行,礼崩乐坏,周游列国,难抒其志,然而没有他对儒学的积累,他又怎么能著成《春秋》?仲尼厄而著春秋,每一次的游历其实都是他积累见识、充实自己的过程。司马少卿走五湖,访遍各地二十余载,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方能成一家之言。我们不需要做大学问,不需要著书立说,建立名德,那些名垂千古的人尚且积累数十年才能有所成就,我们又怎能不遵循常理抛弃古法就想一步成功呢?

然而,了解了积累的重要性,我们又该如何养成这个好习惯呢?有以下几个方法:

首先我们要组织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大师所作佳作名篇拥有着巨大的财富,我们不能把看书当作一种硬性的要求,今年江苏高考文科加试要求考生阅读十本名著,那我们的老师就应试地让学生们把这十本书全部买到手,然后拼命阅读。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我很不提倡,语言的积累必须建立在自愿和欣赏的前提下,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摘抄,好的句子和语段完全可以将它读出来并且加以背诵,这样就能在大脑里形成印象,学以致用。课外阅读的积累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因为那么厚的一本书想让你形成乐趣就有一定的难度,更不用说将它读完,进行理解和分析,所以这一过程需要同学们的坚持。其次就是要在背诵古诗句的时候对这些诗句典故加以运用,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字的具体含义,成语和诗句都是文言文的活化石,有时候在做文言文翻译练习的时候完全依赖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积累,字词解释需要积累,翻译方法和注意点更需要积累。再次就是要养成勤练习的习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说积累就像要煮的米饭,那么,多加练习煮饭就是煮好饭的另一大秘诀。好的技能和方法需要练习,熟能生巧是良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还有,学生可以多在生活中进行积累,课堂上,平时生活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处处都能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知识散布在各处,如何精确地找到那些散落的“遗珠”,思考和观察必不可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勤思考,多联系,语文功力的上升水到渠成。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方能笃行之。

这里所说的积累是一种习惯,不能称之为捷径或者诀窍。习惯的养成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习惯一旦养成就能使我们受益颇深。姜为什么老的辣?新长的姜生长周期短,皮薄肉嫩,老姜经受时光沉淀,慢慢积累,皮厚肉坚,自然辣味十足。由物及人,同学们,是时候静静地坐下来,翻开你们的课外书、教材,拿上你们的笔记录下你们语文学习的一点一滴了。

8.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篇八

怎样才能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呢?请你按照下面的小建议试一试吧!

1.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每天都空出一小段时间来读书,这个时间最好能固定下来,雷打不动。如午餐后,或者晚睡前,抽出20分钟用来读书。

2.随身携带一本书:坐火车时,去餐馆吃饭时,旅行时,排队时,随身带一本书,会让等待的时间变得不那么漫长。

3.列一份读书清单:列一份清单,把你想读的、正在读的、已经读完的书都写在清单里,这样读书就变得有序而不盲目啦。

4.找个安静的地方:离开任何能诱惑你的事情(电脑、电视、游戏……),找一把舒适的椅子(不要躺到床上,除非你想睡觉),选一本好书,倚靠在椅子上,你的世界安静得仿佛只有书香。

5.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会促使你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收获。

6.去图书馆借书:“书非借不能读也”,这点你肯定有所体会。

7.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在家里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所有家庭成员一起读书,一起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一起享受美好的阅读时光。

8.分享你读过的书:读了一本书后,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起交流,一份乐趣会变成好多份乐趣,一个人的思考会启迪好几个人的智慧。

9.阅读有趣的、耐读的书:找那些能够吸引自己并让自己持续阅读的书,即使不是文学名著,它们也能让你充满阅读欲望——这也是阅读的一个重要意义。好书并不一定是“经典名著”,只要能让自己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能震撼内心世界的,就是一本好书。

10.坚持: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心理学研究显示,一种行为,只要坚持重复21天,就会转化成个人习惯。

上一篇:车主与家长、学生乘车安全责任书下一篇:七五普法半年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