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10篇)
1.高级中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篇一
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2014中学教师招聘政治复习资料汇编七
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公民的人身权利?
(1)①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②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③因此,只要具有中国国籍,不论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和种族、政治倾向等,都是中国公民。
(2)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内容。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2、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3、我国法律对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①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伤害他人的生命,要承担法律责任。伤害他人的健康,包括伤害公民的肌肤、器官、机能等,也都为法律所不容,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重要任务之一。
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是侵犯革命人身权利的行为。因此,搜查必须由执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③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4、什么是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5、人格尊严的内容。
①肖像权:侵权行为,未经本人同意,其他任何人以营利为目的、丑化、损毁、或者进行人身攻击。
更多信息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
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2.高级中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篇二
32、学年教学计划:指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该年级的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的排列。
33、学期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表,它是把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两个学期的各项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文件,是教师编制教案的依据。
34、单元教学计划:又称单项教学进度,它是把某年级的某项材,按课次顺序订出每次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和组织教和教学进度,保证各项主教材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35、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写出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
36、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
37、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38、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39、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40、体育课的结构: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按认识规律和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一般由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部分组成。
41、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42、队形练习:队列练习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43、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44、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采用一般发展的身体练习。
45、专门性准备活动:指主要是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好准备的身体练习。
46、诱导练习:是指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肌肉用力的顺序和机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
47、辅助练习:是指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的身体练习。
48、稳定状态:指人体活动时的一种机能状态。人体进入工作后,各种生理机能惰性的逐步克服,各系统、器官活动功能和工作效率提高并超稳定称为稳定状态。
49、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50、恢复过程: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
51、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52、积极性休息: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求更有效地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
53、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总称。
54、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55、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以及身体的姿态。
56、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弹跳、柔韧等。
57、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础。
58、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分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59、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
60、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取决于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及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
61、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
62、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
63、身体练习:是指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条件反射活动。由身体姿势,练习的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
64、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练习的技术过程,包含开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三个部分。
65、开始姿势:指用来为做后面练习的主要部分创造有利条件的身体姿势。分静力性和动力性两类。
66、练习过程姿势:指身体在完成练习主要部分时的活动状态。
67、结束姿势:指练习结束时身体及各部分处的状态。
68、练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及身体某些部分的移动路线。分轨迹形式,轨迹方向和轨迹幅度三个方面。
69、练习时间:也称练习的“延续时间”,指完成某一练习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时间的长短与练习效果和机体的负荷有直接关系,分练习的总时间与练习的各部分时间两种。
70、课的密度:指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和这一课总时间的比例。它又可分为一般密度和专项密度。
71、专项密度:也称运动密度,是指学生做练习的密度。计算方法是:一节课中,某项练习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72、运动负荷:指学生在体育课中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由速度、数量、密度、时间和项目特点等因素构成。
73、心理负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的内容、形式、方法、组织、练习等对学生心理机制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就是体育课的心理负荷。
74、人格:指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行为
表现形式,包括智慧、道德、意志三要素。
75、逆反心理:它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情绪体验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
76、氧债:在剧烈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成的氧亏。氧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运动开始时,由于氧运输系统具有一定的惰性,使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二是在从事剧烈运动的过程中,摄氧量始终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这两部分氧亏需要在恢复期来偿还。人体负氧债的能力与无氧耐力有密切关系,所以氧债是评定一个人无氧耐力的重要指标。一般人从事剧烈运动时,其负氧债的量约为10升左右,受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可高达15—20升。
77、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就好象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也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心理演练等。表象训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苏恩教授首先提出的。
78、归因及影响归因方式的因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内在原因的过程。最早进行归因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Fritz Hider海德,他认为人类有两种需要,即对周围世界的一致理解和控制环境。满足的手段是得知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这就是人们进行归因的内在原因。归因可以分成: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内归因是行为者内在的原因,如人格、情绪、努力程度等,外归因是产生行为的环境因素,如工作设施、任务难度、机遇等。一般内在的稳定的归因较易于预测行为的再次发生,外在的非稳定的归因使归因者对行为较难预料。影响归因方式的因素有:1)自我2)运动项目特征3)社会文化背景4)性别5)凝聚力6)运动结果的不确定性等。
79、目标定向: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数量标准,而是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如有些学生上体育课以掌握动作、提高能力为目标,意在发展个人能力;有些学生则视他能否显示自己高人一筹的能力,认为有炫耀机会就积极,可能显示“低能”时就逃避,甚至投机取巧。前者的目标定向称为任务参与型,后者的定向称为自我参与型。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前者而非后者,不要过分强调成绩的名次。
80、运动心理效应:由运动训练和比赛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作用。它与运动成绩有关,当运动成绩良好时,一般会带来积极的心理效应,反之则会带来消极的心理效应。它还与运动者及观摩者的主观评价态度有关,如比赛取得胜利也可能引起骄傲的这种不良心理效应。正确地评价一场运动比赛或训练的价值,应既考虑它的客观成绩,又考虑它的心理效应。后者虽是无形的,但对以后的运动和心理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81、悬垂: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拉力的动作。
82、支撑: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高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压力的动作。
83、克托莱指数:是评价人体充实度与匀称度的指标,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体重/身高×1000)。
84、平衡:人体相对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85、极点:是指进行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时,在运动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运动员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反应,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86、队形:指学生共同动作时,按教材规定排成的队伍的形式。
87、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
88、路:指学生前后重迭成一行。
89、翼:指队形的左右端。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
90、正面:指队列里学生所面向的一面。
91、后面:指与正面相反的一面。
92、间隔:指学生单个的或成队的彼此之间相隔的间隙。
93、距离:指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
94、队形宽度:指两翼之间的横宽。
95、队形纵深:指从第一个(或第一列)学生到最后一个(或一列)学生的距离。
96、纵队:指学生前后重迭组成的队形。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
97、横队:指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相等。
98、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
99、排队:指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
100、排尾:指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
101、基准学生:指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所指定的作为目标的学生。
102、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103:动作要领: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它包括身体练习的主要环节及其动作顺序。
104:重点:体育课教案中重点的涵义有两种。其一是教材重点。它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其二是体育课的重点。它是指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或主要教材,一般而言,短短的一节体育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它仅仅是学期或单元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一节体育课应该有一个重点。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重点一般是指新、难、险的教材及其要达到的目标。
105、难点: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
106、练习:一般性练习指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或充分全面调动学生的机体,使之进入良好工作状态而进行的活动。一般性练习多用于一般性准备活动和课课练的教学活动。107、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指为了学习某项基本教材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它包括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专门性练习多用于专门性准备活动。诱导性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技术又较简单的练习。这种练习多是通过调整身体练习的要素,降低所学身体练习的难度,从而有利于学生较快、较顺利地学习运动技术。辅助性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而采取的相关身体素质练习。学生进行这种练习多是因为他们专门的身体素质储备不足,从而影响顺利学习某项技术。辅助性练习应该在学习某项技术以前一段时间进行,不一定在临学习某项技术之前进行练习,因为人在某方面的身体素质的储备需要一定的时间。
108、社会体育团体: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自身的规律,按照不同人群,不同的志趣爱好需求,自愿组织起来,以开展体育、健身和娱乐为宗旨的民间体育团体。它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和不可替代的有力助手,是团结、联系广大体育爱好者的桥梁和纽带。
3.高级中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篇三
学科专业知识 试题精编
导语:
2018年教师招聘的大幕即将拉开,你们有信心准备好面对这次考试了吗?中公教育为了给广大考生指明明确的备考方向,在这里为大家列举了几道历年考试中高频考点,希望能够魏刚打考生提供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A.体育与健康 B.课外体育活动 C.课外运动训练 D.体育竞赛
1.【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所开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教育过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选项课外体育活动是在体育课程以外进行的,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进行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C选项课外运动训练是利用课外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能够天赋和爱好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组织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而专门组织的一种体育教育过程。D选项体育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2.中国女排发扬什么精神,20世纪80年代连续获得世界冠军5连冠,哪一年再次获得雅典奥运会冠军。()A.团结,1983 B.拼搏,1985 C.永不言败,1982 D.团结、拼搏、永不言败,2004 2.【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3.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
A.小团体活动 B.班级活动 C.小组活动 D.俱乐部活动
3.【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该题干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校内的体育俱乐部是近年来出现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等需求志愿加入俱乐部,参加符合自己特长和要求的体育锻炼活动。俱乐部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导向性。
4.体育课运动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实际上课总时间与什么的比例()。A.准备活动时间 B.讲解与示范时间 C.身体练习时间 D.分析与总结时间
4.【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体育课运动密度是指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研究体育课的密度,目的在于最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通过体育课密度的研究,可检查每节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高级中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篇四
资料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卓刀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430079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458号《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510075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61号《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610041,电子信箱:cdtyxb2001@X263.net 《体育与科学》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与科学》编辑部,邮政编码:210014,电子信箱:tyykx-cn@sina.com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含光路38号《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学刊》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公体楼303《体育学刊》编辑部,邮政编码:510631,电子信箱:tyxk@scnu.edu.cn 资料来源: 《体育师友》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458号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师友》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510075 《少年体育训练》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中大街1号《少年体育训练》杂志社,邮政编码:050011
5.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总结 篇五
1.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幼儿园教育的教育是{全面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与{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健康教育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严禁以任何名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 {表演} 或{训练}等。
5.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6.幼儿园语言教育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7.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设,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8.幼儿园的保健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9.遗传素质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
10.幼儿在游戏中,往往更{关注游戏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11..学期教育的工作对象时{0——6}岁的幼儿。
12.在幼儿期主要发展的言语是{口头言语}。
13.对学前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学校教育法规定的儿童教育的任务。
14陶行知提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即解放儿童的{头脑} {双手}{ 眼睛}{ 嘴 }{空间}和{时间}。
15幼儿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的要求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6在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中,洛克主张{经验说} 卢梭主张{自然教育说}。
6.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篇六
第一节: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特殊儿童
1.特殊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范畴。
2.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言语等方面。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3.残疾儿童:残疾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或“障碍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类型。4.1978年《沃纳克报告》首次提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这个术语,5.1981年英国将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统称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二、分类
1.特殊教育的分类,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标准将残疾人分为一下七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中,每类残疾按其程度轻重分为1-4级。
三、个别差异: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1.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
2.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在能力发展上的不平衡。个体间差异是人的多样化,个体内差异是人的个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3.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每个学生达到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三、特殊教育
1.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2.特殊教育的对象就是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3.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包括三类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听力残疾以及视力残疾,条件允许的省市将特殊教育对象的范围进行了适度的扩展。4.我国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法》(2001)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类人群,其中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言语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5.美国IDEA规定的特殊教育服务对象为学习障碍、言语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多重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其他健康障碍、视力障碍、自闭症、聋盲、创伤性脑损伤、以及发展迟缓等13类。6.教育内容:替代性课程,调整原有的内容,补充必要的内容。
7.教育方法:调整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时间、调整评价方法;
8.教育场所: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普通学校普通班级+额外的教学服务、资源教室、普通学校特殊性、特殊学校、寄宿制学校、在家或住院。
9.从事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的人员:特殊教育教师、教师助理、心理学家、听力学家、咨询师、诊断和评估人员、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康复咨询师、学校社会工作者、言语病理学家。
第三节: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一、特殊教育体系
1.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级及高等以上的教育; 2.学前教育的安置方式:(1)普通幼儿教育机构;(2)残疾儿童福利院机构;(3)残疾儿童康复机构;(4)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 3.义务教育的安置形式:(1)特殊教育学校;(2)特殊教育班;(3)随班就读;
4.职业教育的安置形式:
第五章:智力障碍儿童
一、智力障碍的概念
1.智力障碍:是指智力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随有适应行为的障碍。2.智力障碍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或者智3.力发育成熟之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4.智力鉴定和分类:
(1)智力:智力是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2)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考夫曼儿童智力量表;
(3)智力商数:智力商数即是智商(IQ),是个人接受智力测验所得到的标准分数;
二、智力障碍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将智力障碍分为六类:
1.轻度智力障碍(50—69;智龄在9—12岁之间)2.中度智力障碍(35—49;智龄在6—9岁之间)3.中度智力障碍(20—34);智龄在3—6岁之间)4.极重度智力障碍(20以下;智龄小于3岁)5.其他智力障碍
6.非特异性的智力障碍
三、智力障碍的出现率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智力障碍出现率为1%—3%,占总数人口的比例为0.42%。
四、智力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出生前的致病因素:
1.遗传(染色体异常,先天性代谢异常;其他遗传因素)
2.先天获得性异常(胎儿期感染、药物毒性损伤、放射线和化学毒物的损害;吸烟与嗜酒)
(二)出生时的致病因素 1.早产和低体重 2.新生儿窒息 3.产伤
(三)出生后的致病因素 1.高烧、抽搐 2.神经系统疾病
3.全身麻醉与脑外伤等 4.中毒 5.营养不良
6.社会心理因素(家庭的社会状况,母亲孕期心理状况;家庭环境;社会心理因素)
(四)智力障碍的预防 1.原级预防 2.次级预防 3.第三级预防
五、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
(一)认知特征 1.感知
(1)感觉特征:智力障碍儿童的绝对感受较低;(2)知觉特征:智力障碍儿童知觉速度缓慢;
2.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智力儿童的注意的发展普遍较低,难以完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变。3.记忆:;记忆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智力障碍儿童的识记速度缓慢,信息保持效果差,容易遗忘,再现和再认困难,短时记忆较差。受伤程度越高,其记忆的缺陷也就越严重。4.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应。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直观具体,缺乏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能力;智力障碍儿童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
(二)社会适应特征 1.日常生活自理; 2.社会交往;
第二节: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学习环境
(一)融合的普通班级
(二)资源教室
(三)特殊班
(四)特殊教育学校
(五)在家教育(送教上门)
二、课程
(一)随班就读
(二)特殊教育学校
1.一般课程(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2.选择性课程(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第二语言、艺术休闲)
三、教学策略
(一)支架教学法
(二)真实情景教学
(三)任务分析法(总任务分解成分任务)
四、技术
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兴趣、弥补智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不足;
7.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 篇七
导语:教师招聘考试中面试说课环节,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有很大的理解误区,很多考生认为面试说课就是讲课,博华伟业教育公务员考试网提醒大家,教师招聘考试中的说课不是讲课,对于无生上课的说课技巧,我们必须把握并反复进行考前的实战练习,讲课再好也未必可以把课程说好,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是给考官说,不是把考官当做学生去讲课,因此把握面试说课的技巧和一些在面试说课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博华伟业教育教师招聘考试教研组进行整理和归纳,希望给广大考生提前做好面试说课的准备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和最专业的指南。
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说课考试的四大误区
博华伟业教育 周宏利
误区一:把说课与上课混为一谈
许多考生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尤其是在说课过程中一激动,就会滔滔不绝,激动万分地口若悬河地给考官“上课”:讲解重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误区二:说课就是简单的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绝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2~15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
么要这样教”。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它虽也包括教案中的精华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误区三: 说教学方法比较笼统,同时在说学法上有失规范。
在招教面试说课当中,说教法和说学法是说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考生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讲授法、启发式、多媒体教学、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考生如何启发学生,是否有可操作性,却不见了具体环节。甚至有的考生甚至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
误区四: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考生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相应的板书,更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考生在教法过程中,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 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说课与试讲的区别
博华伟业教育 周宏利
一、内涵不同
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换句话说,说课就是说说一篇课文(或一节课、一个单元)该怎样教和为什么要这样教。可见,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反思。
讲课,是在有限时间内,教师通过口语、形体语和各教学技能与组形式的展示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考查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试讲一般有三种形式∶面试试讲、能力测试试讲、教学实践试讲。
二、目的不同
讲课的目的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也就是使学生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节课的教学设想,使听者听懂。常规课堂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达到教学目标是最终目的。教师讲课的好坏,不是单独的10分钟,或者一二节课来评判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时间来实现的。如做学生思想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等等,都是一种“磨刀不误砍柴”的铺垫。而试讲是以教学内容与环境为展示的载体,不能脱离教学环节,不能影响教学任务,必须达到教学效果,但最终的目的是表现出自己拥有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潜力,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让评委人员赏识,并最终录用你。
三、内容不同
面试时,评委人员可以中途打断你的试讲,尤其是在认为你水平不行的情况下,这种打断会来得更快。在试讲中,展示自己才华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这个时间值是不确实的,有长有短,有时仅仅为几分钟,或者不经意间的动作或眼神。应聘者要让评委能认真听你继续讲下去,继续保留一种期待,甚至听出兴趣,你必须在每一时间段都高质量地延续自己的才华。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才华。此外,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贪大求全,尤其是试讲说课,不能坚持将每个相关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要学会截取一个相对独立的侧面。
四、讲授对象不同
讲课的对象是学生,通过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与合作,是建立在一种彼此信任和尊重的情境下,而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对于说课者来说是一种威压。
五、方法不同
讲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读、讲、议、练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说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说为主。
一方面,组织重要性差异。试讲时,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了解和相互之间的情感支持,除了需要讲课内容引人人胜外,应该特别注重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兼顾到下面听课评委的感受,观察他们的情绪反应,以及时调整教学。
另一方面,组织艺术差异性。在正常的教学中,教师的目光是直视学生眼睛的,或给予鼓励,或给予获救,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语言。而试讲时,台下都是领导或教师,面试人员的目光切记不能咄咄逼人,这样对直接影响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应该像公关礼仪所要求的那样,短暂扫过对方眼睛和嘴之间的部分,以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注。
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说课教法技巧
博华伟业教育 刘丽丽
1、情境教学法(小学)
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在练习中使用了家人的照片,在表演中带上饰演家人的头饰,在加生活化的录音为学生设置了真实而有效的场景激发了想说的愿望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2、鼓励法(小学)
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分别采用了师评、组评、自评为主要方式,课上师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3、多媒体教学法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优势,调动最适宜的教学资源,能增大教学容量,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4、学生自读、教师点拨法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自能会学。本节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提下,强调动口动脑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创新能力和发展智能,提高整体素质。
5、讨论法
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6、小学汉字教法
(1)游戏法:可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2)新奇引趣法: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3)竞赛激励法: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
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说课技巧:突出一个“说”字
博华伟业教育 李阳
所谓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说课活动由解说和评说两部分组成,重点在解说,评说则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和研讨。
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具有教研活动的一般性质。首先,它具有群体性,即由众多教师、同行参与。其次,说课具有交流性,即说课者与听讲者要彼此进行意见交流。再次,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即交流的内容是各自经过一定研究的结果。最后,还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①突出“说”字
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说课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
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
②说出自己的亮点
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③说课要有科学的预见性
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讲出怎样教,还要说出学生怎样学。所以,说课者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估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什么困难,说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说课者还要说出自己设计提问的关键问
④把握“说“的方法和技巧
8.高级中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篇八
九、课程
(一)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1.课程的内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课时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的意义:
3.课程的类型:(1)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2)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3)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4)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4.制约课程的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二)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1.课程标准的意义:(1)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的要求和具体规格;(2)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3)学校、教师应透彻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精神,按照课程标准编写教材,落实教学;(4)课程标准是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新课程标准的功能:(1)指导教材编写;(2)指导教学;1)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2)指导教师组织教学;3)指导课程评价
3.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1)前沿: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2)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4)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5)附录——术语解释、案例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新课程结构的特征:(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3)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课程资源的特点:开放性、价值潜在性、多质性
2.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十、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2.教学的任务:(1)传授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5)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2.教学过程的规律:(1)教学相长性规律;(2)教学发展性规律;(3)教学教育性规律
(三)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应用: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四)教学方法及其应用
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1.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答疑、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实施要求:
(六)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1)重结论更应重过程;(2)关注学科更应关注人: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交往互动的教学观;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9.体育教师招聘考试 篇九
四川省南部县定水中学
杜拥军(整理)
一、填空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 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健身 和育人。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必测项目有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或(肺活量)。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
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4、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内容有: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态度。
5、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 教学方法称之为单元教学。
二、选择题:
1、肺活量体重指数=
(A)
A、肺活量/体重
B、肺活量*体重
C、体重*肺活量
D、体重/肺活量
2、普通高中《标准》中规定,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
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 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C)
A、18
B、10
C、11
D、5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
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B)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心理健康
D社会适应
4、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仰卧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
B、倒肩时,先举腿,再翻臀 C、倒立时,两手撑腰的两侧
D、后倒肩时,同时举腿、翻臀
5、根据“学法=个人的学习方略”这一认识,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B)
A、学法是因人而异的B、学法是教学方法的一部分
C、学法是靠学习行为展现的D、学法与个人性格和经验特点有密切联系
三、判断题:
1、普通高中《标准》中规定,学生在田径类项目系列中至少必修1学分。(√)
2、学生身体的匀称度是通过身高标准体重来评价的。(√)
3、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性的球类游戏。(√)
4、在实施《标准》时,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有所体现。(ⅹ)
5、台阶试验,主要用以测定心血管系统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
四、简答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 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2、简述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方法。
答: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 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
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 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3、请就“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谈谈你的做法?
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形式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运 用和教学效果的检验等,都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多一些选择、让 学生多一些想象、给学生多一份责任、给学生多一份信心。
4、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请简单列出水平一可供教师选用的具体教 学内容。(小学教师必答)
5、请自选内容设计一份水平四
(五)单元教学计划。(中学教师必答)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3)
四川省南部县定水中学
杜拥军(整理)
一、填空
1、一个标准田径场,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跑 道全长应为(400)米,半径为(36)米;分道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
2、某学校8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 比赛,共有(7)轮。
3、武术运动的步型有(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4、人们通常把身体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五大素质。5、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比赛将有(团体)和(单打)两个比赛项 目。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 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7、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技巧)、(单杠)、(双杠)和(支撑跳跃)都 属于体操教学。
8、跳高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紧密联 系的阶段组成。
9、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有(上挑式)、(下压式)和(立棒式)
10、体育锻炼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11、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3分线半径(6.25)米。标准排 球场长(18)米、宽(9)米。
12、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 均衡)的。其中(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13、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 价。
14、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15、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二、判断
1、现阶段初中阶段每周每班应安排3节体育课。
(∨)
2、追逐跑是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的有效方法。
(Ⅹ)3、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将在秦皇岛举行。
(Ⅹ)
4、跨越式跳高助跑倒数三步的比例是大、中、小。
(Ⅹ)
5、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10-13岁。
(Ⅹ)
6、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身高、体重、肺活量等都属于身 体形态项目。
(Ⅹ)
7、排球比赛发球时可以在球场端线后任意一点进行。
(∨)
8、分腿腾越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跳箱前方。
(Ⅹ)
9、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背面示范授课。
(Ⅹ)
10、田径项目比赛中,竞赛项目的距离应从某起点线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三、名词解释
1、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 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 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 敏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即是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 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 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 的基础。
四、简答
1、简述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答: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同时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后脑、肩、背、臀部依次着地,然后抱小腿团身成蹲撑。
2、上好一堂体育课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为保证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一节体育实践 课的备课须考虑哪些内容?
答:实践课的备课须考虑教材、学生、教法、场地、器材、时间、气候、安 全、教案等内容。
3、什么是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是通过系统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 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 程度。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
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 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 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五、综合题
小垫子在体育课教学中经常使用,请你举出4种在不同教学内容中合理使 用小垫子的方法。
答:1)技巧:前滚翻
仰卧起坐
肩肘到立;2)游戏:作障碍等;3)单杠 或双杠:保护;4)在投掷教学中做目标。
六、论述题
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请问你有何措施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答: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
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提高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并鼓励他们提高自学自练能力。
2)、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可以组 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 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并在合作学习中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 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只提要求,不教方法,让学生自己 去尝试学习。
4)、通过布置适当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 责任感。
5)、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指导学生收集和综合信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 生的学习工具。
6)、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 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2)
四川省南部县定水中学
杜拥军(整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水平目标:
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2.运动负荷:
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一般学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以练习的速度、密度、难度 来表示,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体育与健康:
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 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身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培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第二部分:填充题:
1.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将根据 三维健康观 和 体育自身 的特点,将课程 学习内容划分为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五 个学习领域。
2.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 六级 水平,既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 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 年级、高中学段。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测试项目为 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 三项;小学五至六年级和初中以上年级测试项目为 六 项,其中 身 高、体重、肺活量
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项。
4.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 不均 衡 的。其中 神经系统 发育最快; 生殖系统 发育最晚。
5.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 糖、脂肪、蛋白质。
6.一个标准田径场,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 和两个 半径相等的弯道 组成,跑道全长应为 400 米;半径为 36米 ;分道最小为 1.22 米最大为 1.25 米。
7.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规定,从
2003 年月 日起,除 标枪 外,各投掷项目(铅球、铁饼和链球)落地区标志线的内沿延长线的夹角 为
34.92 度。铅球和链球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
2.135 米。
8.排球竞赛规则规定,如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
弃权,对方以每局的25:0 比分和
3:0 的比局获胜。
第三部分:判断题:
1.根据科学研究,糖是你运动时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2.测量安静时脉搏一般在安排在上午比较好,年龄越小,脉搏越慢。
(×)3.田径比赛规则规定,对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警告,之后的每
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均应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
4.排球规则规定,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一场比赛一次,替补开始上场阵容的 队员。而且他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
(√)
5.田径项目比赛中,竞赛项目的距离应从某起点线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第四部分:问答题:
1.组织一次小型体育比赛,需制订一个比赛规程,制订比赛规程必需具备 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组织一次小型体育比赛,制订比赛规程必需具备以下内容:
1、比赛名 称和任务;
2、时间与地点、3、参赛办法(分组、人数、资格等);
4、比赛办 法(方法、确定名次等);
5、比赛规则;
6、奖励办法;
7、报名日期和方法;
8、对参赛单位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上好一堂《体育与健康(体育)》课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备好课 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为保证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能收到预期的教学 效果,就一节《体育与健康(体育)》实践课的备课须考虑哪些内容?
答:就一节《体育与健康(体育)》实践课的备课须考虑教材、学生、教法、场地、器材、时间、气候、安全、教案等内容。
3.教育教学研究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意义的认识活动,它与一般的 工作总结不同,需要经历一个科学而严密的思维过程,一项具体的课题研究,从选题到获得成果,一般需经过哪几个步骤?
答:一项具体的课题研究,从选题到获得成果,一般需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题目、目的意义、对象、方法、时间安排 等);
3、实施研究活动(材料要真实、充足);
4、对研究材料加工、整理和分 析;
5、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4.某中心学校征地一块,该地块长110米、宽51米,现请你给该校设计 一个周长为250米、有6条跑道的半圆式田径场,(跑道宽为1.22米)。计算 出该田径场直道总长、弯道总长、田径场半径、用地总长、用地总宽。并写出 计算过程。(取小数点后两位)
解题结果:该田径场的半径为18米;弯道总长为135.07米;直段总长为 114.93米;用地宽为50.64米;用地长为108米。
10.云南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复习资料八 篇十
第八章 学习策略
本章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对第一节和第二节即学习策略的种类主要考试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第三节考试简答题和论述题概率相对较高。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
1.有效性 2.主动性 3.过程性 4.程序性
重视学习策略的科学研究对解决当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是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 三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发展。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许多学者对于学习策略的分类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前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是迈克卡等人l990年做出的分类,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见图-1)。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管理资源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复述策略还有以下一些方法: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与批注
(二)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下面就是一些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1.记忆术
精细加工策略中,记忆术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策略。记忆术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常用的记忆术有以下几种:(1)位置记忆法。位置记忆法是一种传统的记忆术;(2)缩简和编歌诀;
(3)谐音联想法。运用联想,假借意义;
(4)关键词法。将新词与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5)视觉联想。通过心理想象帮助记忆;
(6)语义联想。用联想将新旧材料联系在一起,赋予更多意义。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三)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就是在学习中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当然,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做笔记和写提要等实际上是两者的结合。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组织策略: 1.列提纲 2.利用图形
(1)系统结构图。金字塔式
(2)流程图。从左至右,用箭头连接。
(3)模式图或模型示意图。图解或简图的方式。(4)网络关系图。3.利用表格(1)一览表。(2)双向表。4.PQ4R方法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
(1)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学习者首先要完成对自己或他人作为学习或思维的认知加工者的一切特征的认识。
(2)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材料的性质、长度、熟悉性、结构特点、材料的呈现方式、逻辑性等因素以及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认识。
(3)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对学习各种策略及其优点和不足、应用条件和情境以及效力的认识。
元认知控制——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它包括:
(一)计划策略
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二)监视策略
元认知监视是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和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元认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这些策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三)调节策略
元认知调节是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
元认知策略的这三个方面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三、管理资源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常用的资 3
源管理策略主要有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和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等。
(一)学习时间管理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二)学习环境的设置
(三)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四)学习工具的利用
(五)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小结: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利用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
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
监视策略
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管理
学习环境管理
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学习工具的利用
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例题·填空题】1.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_____策略。【育萃专家解析】调节
【例题·选择题】2.在历史学习中,有人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来学习,有人按经济史、文化史等方面来学习,这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育萃专家解析】 A。
【例题·选择题】3.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B.对每一天的活动都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
【高级中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09-26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高级中学)08-31
2015河南中学音乐特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07-22
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答辩材料07-28
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工作总结10-11
高级会计考试资料09-11
晋升高级教师资料08-28
广东省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条件07-27
泉州实验中学教师招聘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