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人与海》主题的多重解读(通用2篇)
1.关于《老人与海》主题的多重解读 篇一
贴近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关于《羚羊木雕》的主题解
读
《羚羊木雕》既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同时也被编入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少年心事”中,课文的题材十分贴近中学生生活,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坚决要“我”去讨回来,无奈之下,“我”只得硬着头皮让万芳归还羚羊,最终万芳还原谅了“我”,为此“我”感到极不光彩。在进行《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时,师生常常会在主题理解这个环节产生一些争议。我对照了人教版和沪教版教师参考用书中对于此文的重点解读,发现关于文章主旨,两书的描述略有差异。沪教版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固然要为孩子着想,理解孩子;但作为子女,更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作为文章的教学目标;而人教版在“整体把握”中关于文章的主旨有这样的阐释:“子女靠父母培养。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没有讲清楚。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面去看,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品词析句,不难揣摩出两者的区别。沪教版的教学目标中用了“固然”、“更要”两词,显然把子女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作为文本主题把握的重点;而人教版是将父母主导作用的重要性以及作者的批评倾向和盘托出,至于孩子应接受的教训则一带而过。
两种版本对于主题解读的差异,其实在实际教学中也是师生产生分歧的关键。那么到底如何把握《羚羊木雕》一文的主旨,能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正确认识生活,获得有价值的收获呢?
我想,首先有必要追根溯源地了解一下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缘起和目的。《羚羊木雕》原名《反悔》,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创作,最初发表于1984年《东方少年》第10期。从作者的角度我们来解读这部作品,显然其创作意图不仅是为了揭示父母与孩子互相沟通理解、相互尊重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想揭示一种文化现象。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远不是个体的独立行为,社会的因素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孩子对父母、对师长总是惟命是听的,这似乎约定俗成地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这里,孩子的主导行为不是努力适应社会文化而是恪遵长辈的训诫,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必然会受到冲击以致发生变化。文中的“我”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友情的认识,拿木雕送人正是“我”主体意识的反映,况且这木雕父母已赠予“我”并归属于“我”。但是,文中的父母仍要求孩子以长辈的意志为意志,对孩子和朋友之间的礼物交换和情感交流表现出家长式的限制和训诫,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索:在父母眼中孩子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怎样尊重孩子的情感?而孩子又该如何处理好敬重父母与诚信待友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追根究底,作者似乎是在拷问读者,金钱和友谊孰轻孰重。张之路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羚羊木雕〉》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送礼物的事情可以写成一篇小说,礼物就是眼前这只比较贵重的羚羊木雕。至于是不是告诉孩子要讲信用?是不是表现家长不理解孩子?以至于是不是批评家长重财轻义?说实话,在写作的时候还来不及想,要想的就是写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以及他们的矛盾心理!争取做到每个人的行为和语言站在他的角度上似乎都是很合理的。文章写得有意思了,意义可能就在其中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者的立场是站在同情孩子一方的!”“在这期间许多杂志的编辑希望我讲讲写这篇作品的背景和动机。我没有动笔,总觉得写作是件很‘偶然’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书写在作者,而理解在读者!”从作者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同情孩子的,但是故事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意义可以允许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价值进行丰富的解读。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羚羊木雕》的主题理解就无须受到教师参考用书的限制,不妨将这一故事放在真实生活的背景下,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生活本来就是多维度的、复杂而丰富的,不能够简单地以“对和错”来判断,父母、“我”、万芳等这些人物也都是立体的,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事件的看法、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一旦读者的生活经历与其中某人某一点吻合,便会产生共鸣,进而他就会理解某人的所作所为,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最终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那么我们对于文本的主题解读也就会有更多更丰厚的内涵。
说到这,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张之路这部作品被选入教材后,其文题被改动了,由原先的“反悔”改为了“羚羊木雕”,或许就是因为以“反悔”为题,作者的主观意向太明显,鲜明而强烈的感情已经在题目中显露了出来,这就给学生阅读带来了限制。事实上,这个故事很耐人寻味,如果过早地在题目上就定下了调子,那么无疑会妨碍学生的多元解读,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在文本阅读中就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而教材改为以“羚羊木雕”为题,用此客观,没有附加上任何主观的情感色彩,这就为学生的文本解读创造了自由的空间。
既然教材的编者如此用心良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更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读。我觉得对于《羚羊木雕》一文的主题把握,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观照:
一是对于友谊的正确认识。在教学中,有同学认为友谊应该建立在诚信和平等的基础上,一旦诚信缺失,平等打破,那么友谊将不复存在。从表述本身看,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引导学生细致地品读文本,就会发现文中并非如此。“我”向万芳要回了已经送出的羚羊木雕,没有遵守彼此的承诺;在父母眼中,贵重的羚羊木雕是不该送给像万芳这样的普通而年少的孩子的,原本“我”和万芳平等的朋友关系也遭到了质疑,那么俩人的友谊是否就此土崩瓦解了呢?且看故事的结尾,万芳追上了“我”,将小藏刀塞到“我”手中,然后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这样的结尾值得我们好好思索。面对“我”要回送出的羚羊木雕,并且归还作为交换的藏刀这一举动,万芳也有最初的不理解和气愤,甚至她还要遭到妈妈不知原委的训斥,这样的伤心和委屈完全可以打破彼此的友谊,但是万芳最终选择了谅解和宽容,相信她们的友谊会日久弥坚的。如果将万芳作为突破口去解读文本主题,不过多地去评判和指责父母或者“我”是否诚信,是否有代沟,而是通过万芳这一角色从正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去体会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当朋友有不妥当行为时如何面对、怎样正确处理好亲情与友情的关系等,学生一定能够体会到友谊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诚信和平等固然重要,但是摆脱个人的得失,以宽容和谅解之心对待朋友无疑能够使友谊愈加的坚不可摧。相信这一点能让学生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受益匪浅的。
二是对于两代人沟通理解的正确认识。两代人的沟通理解是双向的心灵互动,是心与心最终达成和谐的过程,不是委曲求全的单方面退让,也不是固执己见的任性坚持,更不是剑拔弩张的彼此争执。《羚羊木雕》一文中,面对“孩子对于自己的物品是否有支配权”、“贵重的礼物能否送给同学”、“送出的礼物该不该要回”等一系列问题,两代人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就说对于“礼物是否该要回来”这个牵动全文的关键问题吧,绝大多数同学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有的认为羚羊木雕虽然贵重,但友谊更是无价之宝;也有的认为如果要回木雕则破坏了彼此间的诚信;还有的认为对父母的要求也应该有辨别与选择,不是一味听从,毫无原则……即便有个别同学赞成要回木雕,他们也大多觉得是屈从于父母逼迫的无奈之举。从上述绝大多数同学的反应看,他们只是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少顾及到父母与孩子双方的心理感受,对于文本的解读也没有跳出诚信的视野。究其原因,学生缺乏真实生活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学生还是更多地被告知要听父母的话,父母在家庭中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一旦孩子与父母遇到问题和矛盾,家长的强势与孩子的个性逆反便会造成强烈的冲突,甚至形成僵持对立的局面。因此,在学习《羚羊木雕》一课时,不妨将礼物事件作为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互换体会人物的不同情感,不过多地纠缠在“礼物该不该要回来”,而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父母、“我”和万芳着想,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文中人物所作所为的动机和原因,最终达成理解和沟通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同类问题该如何面对于解决。
三是鼓励学生挖掘故事背后的社会内涵。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品读结尾部分十分重要,作者描述了“我”当时的内心感受:“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我”听从了父母的话向万芳要回了羚羊木雕,这已让我感到难堪,而万芳的宽容更让“我”无地自容,“我”的心中满是伤悲、痛苦、内疚、自责……孩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仅此而已。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以后能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这些并没有在孩子的追悔和反省中体现出来。可见千百年来,孩子对父母师长必须惟命是听,早已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受这种文化的长期浸染,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容纳它、接受它。虽然爸爸早已将羚羊木雕送给了“我”,但却依然控制着羚羊木雕的赠送权,他没有想过去体会孩子的心理,去尊重孩子的人际交往,而是用家长式高高在上的口吻发号施令;虽然妈妈知道要回礼物是多么的不合适,但是她觉得仅仅用一盒糖便可以解决,在她心中,孩子的友情何其之轻;虽然奶奶通情达理,但是人微言轻。这只是一个小家庭里发生的小故事,但是折射出的却是厚重的社会话题,甚至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深思和反省,值得好好地研读探究。
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即便是同一读者在不同阶段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够简单地按照教师参考用书来设计教学,以求暂时的稳妥;不该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而无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生活体验;也不可以将教学当作漫无目的的“放羊”,天马行空,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没有得到有价值的收获。语文教学是一项充满智慧的活动,引导学生沉浸文本,和文本对话,并且从中得到有价值的收获,这样的教学才是富有活力和意义的。
2.《异域人》的多重主题解读 篇二
关键词:自我求证 虚无 孤独
《异域人》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井上靖依据《后汉书·班梁列传》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从班超投笔从戎起笔,叙述他征战西域三十余年,平定西域南北道诸国,解除匈奴威胁,建立赫赫功业的一生。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整部作品在简单故事情节的叙述中表达出多层次的主题与丰富的思想内涵。
首先,作者在对班超英雄事迹的叙述中倾注了对班超这一历史人物的礼赞之情。高慧勤认为“班超纵横西域,周旋于异族之间,他超人的意志,果断的行动,深深打动了井上靖。所以,他长久以来对西域的向往之情,首先倾注在班超这一历史人物身上。”[1]日本学者山本健吉也认为,“井上先生在有关西域的作品里,寄托着他从青年时代就孕育着的梦。那个梦是浪漫主义的憧憬。”[2](P567)“井上氏对西域的向往首先表现为对将半生献给西域的班超的深切的热爱。”[2](P570)这些评论应该说大体上是不错的,但是我们如果依据作者对班超英雄事迹的叙述,把作品的主题理解为对班超建功封侯的礼赞,这仅仅是对作品的最表面的理解。进一步分析,作品包含着“自我求证”这一最基本的思想模式。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总是以某种方式证实自己的存在,园丁要证实自己能种出好花,铁匠要证实自己能铸出好剑。班超建功封侯也是自我求证的一种方式,他投笔从戎,其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效仿傅介子与张骞建功封侯。
班超的自我求证其意义究竟怎样呢?作为故事的主干部分完全结束以后,井上靖巧妙地在结尾处添上一段尾声:“班超死后,西域再次发生叛乱,都护任尚丧失民心,西域诸国群叛而攻之,由许禧接替任尚为都护,此后战火不绝。西域道远而险阻,胡族叛服无常,对西域用兵费用太大,以这三条为理由,汉室于安帝永初元年六月,放弃了西域,召回了都护、屯田官吏和士兵,再度关闭玉门关,这时才是班超死后五年。”[2](P42)
这些事迹虽然《班梁列传》中没有记载,却也并非作者虚构,同样是来自《后汉书》。但是当井上靖把它作为《异域人》的结局,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结局与班超威镇边关的雄才大略、卓著功勋形成鲜明的对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论是红极一时的耀眼明星,还是叱咤风云的商界巨子,到头来都会在时间的冲洗下从人们的记忆里,从社会的记录中淡化、消失无迹。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建功封侯,气吞山河的努力,不过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而已。在放弃西域并“关闭玉门关”的结局与班超毕生努力的对比中,人的行为的虚无,人的意志在历史面前的苍白的思想自然而然地表露了出来。
在井上靖的小说中,与虚无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异域人》便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特点。透过作品,我们能深深体会到贯穿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互不理解、不信任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孤独感。
小说中的疏勒王忠是班超将疏勒从龟兹的统治下解救出来后一手扶持起来的,与班超多年来患难与共,却由于莎车的贿赂背叛了他,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在这里被践踏。当班超一心平定西域时,在洛阳却流传着他“身居异域拥娇妻,抱爱子,贪图安逸,失去了关顾祖国之心”,他对“听信这种小人谤言的故国的人心”十分恼怒,这一事件也是来自《后汉书·班梁列传》。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到于田时,因恐惧不敢前行,便上书诽谤班超,而“帝知超忠,乃切责邑……”井上靖在尊重史实的同时,从自己的创作意图出发,删除了章帝“知超忠”的态度,而添加了班超恼怒“听信这种小人谤言的故国的人心”的反应,作者着意要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以及由此而生的孤独感。
在小说中,作者还添加了一些细节性的故事来体现这一思想。小说中反复出现的赵某“是一位在任何情况下为了班超也不惜性命的中年部下”。就是这样最值得信赖,长年和他患难与共的部下,因为一位女人而离弃班超逃亡了。而最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互不理解、人物内心的孤独的是班超返回洛阳时,作者增加的一段小小的细节:由于班超长期生活在沙漠中,沙漠的黄尘改变了他的皮肤和眼睛的颜色,以至他行走在阔别三十年的街上时,孩童竟把他当作“胡人”。作者虽没有描写班超的心理活动,但此时却是无声胜有声,人与人之间的难于理解,人们内心的孤独的主题跃然纸上。
《异域人》只是井上靖早期创作的一个短篇,它算不上井上靖的代表作,也不能体现出他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但是这个寥寥几千字的作品里却涵盖着多重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结构、技巧上也堪称精妙。这也许是井上靖享誉世界文坛的原因之一吧。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课题资助项目《井上靖中国题材文学研究》系列成果之一,编号:09C900。)
注释:
[1]高慧勤:《井上靖及其西域小说》,文艺报,1979年。
[2][日]井上靖著:《井上靖西域小说选》,耿金声,王庆江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关于《老人与海》主题的多重解读】推荐阅读:
关于农村老人现状的分析06-24
关于孝敬老人的小学生评语09-30
深入的解读高龄老人津贴制度10-06
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经典老人与海读书心得-关于《老人与海》读后感07-24
关于尊敬老人广告词09-12
《老人与海》主题分析07-19
尊敬老人孝顺老人的汇报材料06-15
老人与海的读书笔记20010-12
六年级作文读《老人与海》的感想06-18
老人去世的悼词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