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体育说课稿(精选9篇)
1.小学四年级体育说课稿 篇一
小学四年级体育与健康说课稿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内容是科教版小学体育四年级教材内容(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我研说的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说课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我们看一下第一部分说课标
课程的总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与运动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情感态度的价值观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小学体育共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水平一阶段,三四年级为水平二阶段,五六年级为水平三阶段,接下来我看一下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包括五大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参与水平一让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二乐观学习展示运动动作,水平三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运动技能水平一初步的掌握运动技术,水平二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伤害,水平三知道所练习项目的术语,初步的掌握运动的基本技术。身体健康水平一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水平二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水平三能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生活。心理健康水平一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水平二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情绪,水平三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社会适应水平一理解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的区别,尊重他人,水平二合作行为,水平三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对弱者尊重与关爱。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二部分说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教材内容具有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2、教材内容与教学案例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教师从单一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向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指导者。
3、教材内容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多样性、时代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入深有利于学生更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教材的编排体例,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使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下面我以三方面加以说明,1、课程概述包括课程的沿革历程和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
2、体育与健康的基础常识主要结合学生身体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
3、实践活动的内容强调活动性和游戏性,所有教学内容都是示例性,各章节都撰写了教学案例。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基础常识、基本活动、游戏。基本常识
1、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主要包括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大致的说出身体某些部位的简要功能。
2、身体差别的原因,通过教与学使学生知道影响身体高矮胖瘦的原因,能够准确描述自己与同伴的身体特征。基本活动包括走跑、跳跃、投掷、球类、武术、基本体操、韵律起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这些基本活动的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游戏包括走跑游戏、跳跃游戏、投掷游戏、球类游戏,游戏教材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比赛规则和结果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既是体育教学内容,又是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横向整合,首先我以基础常识和基本活动为例进行阐述,基础常识中的高矮胖瘦主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基本活动的走跑、跳跃、投掷、武术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这四种良好的意志品质都体现了心理健康领域的目标要求,其次,我以立定跳远为例进行阐述,立定跳远发展学生单腿跳和双腿跳的能力,游戏中的搭火车也是发展学生的单腿跳和双腿跳能力的游戏,立定跳远和搭火车有机结合能够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在纵向整合上,我以滚翻和武术来进行阐述,滚翻水平一学习前滚翻和连续前滚翻,水平二学习后滚翻和连续后滚翻,水平三学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成起立,整个学段体现了教材从易到难的特点。武术水平一没有教学内容,水平二学习基本手型、步型和基本功的组合,水平三学习基本功的串联和少年拳第一套,整个学段体现了教材从无到有的特点。我们看一下第三部分说建议
教学建议,1、在体育课上保证安全第一,例如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排查操场上的隐患,有危险的情况及时汇报老师。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例如在投掷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制投掷物,学生的亲力亲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3、巧学妙记,减轻记忆负担,例如在后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精炼的口诀,这样学生能够很好的记住后滚翻的动作要领,有利于教学。评价建议,1、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2、合理运用教师的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多角度、多元化的衡量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一个民主的课堂气氛。
3、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评价的顺序性,首先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其次是组内的相互评价,最后教师才能评价,这样避免附和心理,便于学生发表自我意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人力资源的开发,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以外还应注意利用班主任、体育特长生等人力资源。
2、体育设施的开发,例如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用废旧的铁锨杆、锄把制作接力棒,用纸、沙子、胶带制作投掷物。3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快乐的大课间,组织体育兴趣小组,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4、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团体组织的体育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5信息资源的开发,例如通过媒体网络、电视看一些奥运会、世锦赛的赛事,获取体育信息,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
以上是我对科教版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一些浅见。最后体育的特点是竞争,体育的灵魂是健康,体育的最终极目标是让人类生活的更美好,更幸福。谢谢大家!
2.小学四年级体育说课稿 篇二
《可爱的家》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教材关于画图板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并能灵活运用工具绘制“可爱的家”。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关于画图软件的认识、操作,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并能运用一些常用工具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画。本节课教材首先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画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画图模块时,学生感知实践信息技术和美术的有机融合,达到运用工具绘制自己“可爱的家”的目标,逐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交流与实践操作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认识、了解、掌握“矩形”“椭圆”“圆角矩形”三个工具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美、创造美的劳动,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逐渐提高信息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矩形”“椭圆”“圆角矩形”三个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辅助工具栏中的设置,绘制出不同的样式。
四、教法、学法
教学前需要准备好多媒体网络教室,有网络教室软件,学生机具有Office Word 2003软件,学习机上有准备好的本课素材。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中的基本工具,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自己动手,灵活运用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产生疑问,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采用试一试、画一画、练一练、想一想的学习方法,学生以练为主,通过动脑、动手来获得新知。
五、教学过程
根据我校启导课堂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此课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境激趣
展示一组主要用“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绘制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到利用绘图中的工具就能绘制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当学生惊叹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漂亮的图画如果让我们自己绘制,你觉得主要是用到画图软件的哪些工具呢?通过欣赏、提问,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并带着问题去思考。
(二)启学生疑
在创设了情境,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在实践中摸索来获取新知。
1.自学教材:教师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教材是实现我们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2.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自学教材后,在对过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拟定出小组的思路、方法和步骤,并在计算机上试探性地绘制《可爱的家》。学生把教材、同学、老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从而让学生逐渐明白获得新知的途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小贴士:如果想画出一个正方形或者圆角正方形,只要在拖动鼠标时按住上档键就可以了!
(三)导探释疑
教师通过巡视观察各小组的操作,及时发现各小组的操作情况,教师演示绘制“可爱的家”的一般步骤。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解决各小组在操作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点,介绍各小组一些创新的方法,各小组通过观摩教师的演示过程后,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操作动机,这时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立即让各小组结合老师演示的思路和方法绘制“可爱的家”。
小贴士:
在辅助工具栏中选择不同的样式,画出来的椭圆也不一样。
(四)反馈拓展
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及时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学生一起分享、评价作品。鼓励各小组借鉴别人的方法,可以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绘制自己想象中的家,这个作品可以是教材提供的,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综合运用所学工具绘制“可爱的家”,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传到班级群里分享,下一次课的时候教师再组织大家一起欣赏作品。
◆试一试
1.使用矩形和椭圆工具,接着创作你们的作品。如图所示:
2.使用今天学习的工具,还能画些什么?看看下面这位小朋友的画,你受到启发了吗?快快动手试一试吧!
◆我的记录
总之,本节课是根据我校启导课堂小组探究教学模式,即创境激趣—启学生疑—导探释疑—反馈拓展几个环节展开教育教学,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3.小学四年级体育说课稿 篇三
教材地位与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2013年第一次印刷。是新目标的新版。 本单元教材以“谈论问题及给出建议”为中心话题,围绕着“为什么不……”进行。学习和运用几个常见的句型: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my parents don't allow me to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I can't get on with my friends等 。本节课 SectionB 部分进一步拓宽了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主要是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来减轻压力,如何面对压力,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描述困难,表达建议。
二、说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 指导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重点词、短语,play sports/hang out with friends spend time alone /give sb a lot of pressure/ have enough free time have a fight with sb/compete with sb (2) why don't you… ?句型的熟练掌握运用 。
2. 语言技能目标 (1)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需要真正开口讲英语。 (2)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谈论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3.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要爱学英语、爱说英语、想说英语,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说教法
为了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并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教法:
1.听录音。听音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在听中可以感知,可以模仿。
2.重点解释,个别操练。在每一堂教学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型、短语、句子或某一语法现象。如本课出现的why don't /not you …? 句型的用法等都需要个别解释甚至创设语言情境进行操练和举例,以扫除自由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为语言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师生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思路创造性地交流,这种教法是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变的途径。
4.学生分组合作。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师生示范独立对话,随后叫几组分别站起来表演。 5.设计填空和单项选择,以检查学生对本课单词,短语,句型的掌握情况。
四、说学法
1.养成听的习惯。学生要经常听录音,听教师讲英语,听同学们讲英语,这对学好英语很重要。
2.要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记忆深刻、灵活度大。
3.及时巩固,反复记忆。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到的语言难点,学生应及时整理,再次认识并积极使用。对前面已学过的课文,学生要有安排地经常复习,否则常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4.积极操练,重在口头。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大胆开口,创造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和其他同学及时进行英语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口说英语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1.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2.warming up.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为将要学习的新语言打基础。What’s wrong with the girl? She’s too stressed out. What should she do? Can you give her some advice?
3.Discussion What did you do after school? Do you have stress in your life? How do you relax yourself?
4.口语训练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生活中或在学校和家里的烦恼,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情景交際操练。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如此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畅所欲言,大胆说英语。 How to lower your stress? (give your advice.)
6.重点句型积累。 Why not/don’t you do …? Will you please…? Would you please/like to do…? How/What about doing…? Could you please…? You should/could do…?
7.听力训练。(1c,1d)学生通过听力训练,能听懂话题大意,捕捉关键信息,并能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8.Group work(小组活动) 通过实际交际活动问题,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9.当堂检验 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查缺补漏,趁热打铁。
10.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记今天学过的新词,短语及句型;预习明天的新课。 (2)书面作业:《学练优》同步训练—page24(1,2)
板书设计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
hang out with sb. my parents give me lots of pressure.
spend time alone. why don't/not do…?
give sb lots of pressure You should/could do…?
4.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四
《小萝卜头的故事》这课是鄂教版第七册以“读书故事”为主题的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组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乐趣选编着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二是学习从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文讲述的内容距现在比较久远,他是一个在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学习的一个孩子正是这个特殊性,使得他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使得文章不易被理解特别此文中《囚歌》的出现,使文章具有“文包诗”的特点,而诗的内涵又是不易理解的如何让这样一篇难于理解的文章让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在语言训练和思想内涵的品悟上达到一定高度,实在让我们有太多顾虑难怪抽签后,在场的教研员和老师们都说:“这实在是一节难度系数太高的课!”
二、多次试教,不断调整教学标高、教学结构、教学设计,形成最优化教学方案
(一)在困惑中思考
在初始设计教学时,我仔细研读课本,打算从小萝卜头在任何环境下都不放弃学习入手,进入学习,可是,第一次试教下来,由于时代距离较远,学生只能从文字中很肤浅的理解,小萝卜头还是与学生离得很远学生的感受也很浅显
于是,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大量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资料,讲解《红岩魂》里的小故事,使学生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
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我打算从每个段落中,对环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等细节处着手,引导学生抠词抠句来学习可是第二次、第三次试教中整堂课显得很琐碎,不断纠结于细节处
并且《囚歌》在文中是单纯作为小萝卜头学习的内容出现,还是作为一条隐藏的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特殊性的线索贯穿全课学习呢?在整个备课、试教、评课的过程中,我和老师们都在思索、讨论、反复斟酌!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我们一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将《囚歌》的处理弱化,但总感觉对文本的理解浮在表面,小萝卜头的人物形象始终不丰满,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没有立起来
(二)在实践中反思生成
如何让这样一篇难于理解的文章让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内容,对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有所了解呢?我们决定对教材重新进行深度解读,重新确定教学标高
1、抓文章行文特点,从文章结构入手,扣内在联系,引领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变被动琐碎的学习为主动读书,感受人物形象
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就以“通过这几个故事来感受小萝卜头是个什么样的好孩子?”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要问题框架定下后,我们在后两次试教中发现,这样的设计能很快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能让学生从这几个故事中,认识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小萝卜头能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小萝卜头,在品读的过程中感受他的苦、他的喜、他的爱、他的恨,让小萝卜头在学生心目中活起来
2、三次妙用《囚歌》,让学生感受小萝卜头在学习中的成长,缩短学生与那个特定时期、特定环境的距离,进一步体会文章内涵
《囚歌》的教学确实难以处理,通过多次试教、我们发现由于学生与那个特殊时代距离久远,学习这首诗时,无论是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讲解,或多媒体课件的帮助,学生仍出现笑场、或不理解而表情木然的情况
于是我们反思不是学生出现问题,而是我们在教学中对《囚歌》出现的时机和理解的程度,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细细品读文章,小萝卜头学习这样一首诗后是兴高采烈地回来,它符合孩子学到新知识高兴的心理特点但年幼的小萝卜头初学时无法深刻领会罗伯伯教他这首诗的深意结合这两点,在教学中我们又进行了处理,在教学中三现《囚歌》,伴随着学生对后三个故事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小萝卜头从不完全理解仅会背诵--恩师牺牲于悲痛中理解《囚歌》内涵--继续学习并能讲解《囚歌》
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和萝卜头一起感受身边的恩师作为共产党人为信念甘愿舍弃一切的行为给人的震撼,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处理,让学生逐步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内涵,对小萝卜头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认识得以加深这样的处理合情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学习具有渐进性,在学习中会不断成长
抓年段特点、单元学习特点、文本写作特点,精心设计语文训练点,将语文学习落到实处
3依据文章行文特点抓关键词句,引领学生走近小萝卜头,悟、读结合,在品析词句、精读语段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课文的语言朴实无华,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理念是引导学生抓住体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用抓关键词句谈感受并相机指导朗读的方法来学习课件中语段的呈现、关键词的变色,真实图片的引用,课件创设的情境都是为了运用这种语文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情感,达到理解并深情朗读的最终目的
4树立大语文观,把握全文学习的整体性,紧扣四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全篇文章展开回环、照应的教学,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逐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小萝卜头的形象真实、丰满
在教学罗伯伯被害这个故事时,我们设计了教师导读回忆恩师环节,通过读“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再听《囚歌》来加深学生对小萝卜头爱与恨的理解,同时使整个文章前后贯通,理解更深刻
引导学生发现复述方法,课上巡视辅导,让学生在运用中学有所获
学完整个内容后,我们指导学生文章复述首先回扣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板书就是本文的复述提纲,就可以以板书为线索复述课文复述时可按照文章的顺序进行清楚,连贯而又详细的叙述,抓住文章重点,不要遗漏文章的主要情节
在了解了方法后,要求学生当堂训练,将这一语言训练点落到实处复述的训练既让本文课后习题中的语文训练目标到位,又让全篇文章的学习回归整体
三、在备、教、评的过程中,我实现了教学思想上的蜕变,教学行为上的转变,我成长了
5.小学四年级英语说课稿 篇五
1:能够听,说It has long ears and a short tail。 It has a big mouth and a long tail。
2:能够听说并理解其含义:long和short。
二:情感态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三:学习策略目标:
1)能够在学习和课堂活动中集中注意力15~20分钟。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对比能力并能区分长短之分。
我把本课的重难点设定为:
1:重点 能够听说读写long 和short。 并能灵活运用句型It has a………
2:难点 has与 have正确用法。要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关键是要如何引出这节课的新单词和重要句型。我采用了猜谜语的游戏来引出新单词。经过一系列单词教学活动之后再通过围绕教材,设置语境――回到教材,强化感知――抛开教材,自由交际三个教学环节完成本课重难点。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对学生进行一下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此时对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他们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因此“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将是本课的主要学习方法。下面我就将本课的教法与学法进行一下分析: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一)任务型教、学法为纲,“TPR”教学法与学习法贯穿全课程。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要求,结合儿童好玩,好动,好表演等特点,我把全班分成四个人一组的小组。每组同学的知识水平和性别各有参差。这样有助于学优生帮助学困生和男女同学平等相待增进友谊。在任务驱动型学习法过程中保证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情境教学法
我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在单词和句型练习中使用了图片并引导学生轻松愉快的说出句子。为学生设置了真实而有效的场景激发了想说的愿望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法
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分别采用了师评、组评、自评为主要方式,课上师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我把本课教学模式设置为 激趣设境――语言交流――人格发展最后我说一下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程序的设计。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听、说、玩、演、唱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具体设计为热身――新知――趣味操练――巩固练习。 Step1 warming-up 热身互动,自然导入。在教学活动开始我设计了唱他们最爱唱的I Love My Father 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手舞足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入新课。还有教师与学生每日英语问答。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英语氛围当中。
Step1、新知导入
导入:这节课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然后老师提出疑问到底是谁呢?并说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首先老师出示一些的动物图片(其中是狗、大象、猪),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说出图片所指的单词。然后教师使用单词卡片带领学生复习关于动物的单词。如果学生读的很好应给予表杨。老师又说:“刚才我们所学的单词都是已经学过的。还有两位我们是没见过的。并说Let’s play a guess game 。就是进行一个猜谜语游戏。老师问:谁的尾巴长,爱吃香蕉和桃子。学生一猜就知道是猴子。因此就可以引出Monkey这个单词。然后一起学习猴子这个单词。并叫学生根据图片说出猴子的特点。It has a long tail and a big mouth。 并重点学习long 这个单词。老师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猜出另外一位朋友吧。问:谁的尾巴短,耳朵长,爱吃青菜和萝卜。学生一猜就知道是兔子,因此也可以引出rabbit这个单词。也叫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兔子的特点。 It has long ears and a short tail 。并重点学习short 这个单词。并板书这两个句子和跟读。
教学生根据不同的动物来各自的特点。目的是灵活运用It has a ……这个句型。
Step 2、趣味操练
1、开火车游戏。这个游戏分成三个组,每组派五个学生,游戏规则是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动物要说出其动物的特点。接着老师会呈现另外一个动物那么这时就要这组的下一个同学回答。由此类推。直到游戏结束,看那个组用的时间最少出现的错误最少就为获胜组。游戏目的就是操练句型。
2、进行“我说你做”游戏规则就是我说单词你做动作。
Step 3、巩固补充
作出一个chant
An elephant has big ears。
A cat has small ears 。
A monkey has a long tail。
A rabbit has a short tail。
目的在于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Lesson32
It has a long tail and a big mouth。 An elephant has big ears
It has long ears and a short tail A cat has small ears 。
It has long nose and big ears。
6.小学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六
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有两个重点训练项目:一是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二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挑山工》一课处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这组课文通过不同的人和事揭示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有些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必须细细体会,才能读懂意思。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主要意思,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来理解句子的含义。《挑山工》一课在本组课文中是第一篇课文,课文通过记叙泰山上的挑山工负担重,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都走在游人的前面,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课文先从泰山上的挑山工谈起,引出疑问,再通过“我”的经历解决了疑问,最后写“我”从中受到的启发。《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再加上五年级的学生刚进入第三学段,需要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结合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诵读、肌肉、拘束、耽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了解挑山工负担重、路程长,但走得比游人快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挑山工说的话中蕴含的哲理和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针对内容说教法
为了达到上述各项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选用的基本教法是:1.以疑促读,以读促思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学本课时,我既要设计好能促进学生认真读书的问题,也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带着疑问充分地读书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以读为本,读中悟情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本课时要采用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悟情明理。
三、着眼学生发展说学法
因为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的学法:1.自读自悟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2.批注图解法。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在课本的空白处,用精练的词句写下自己对文本的点滴感受,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文文字的理解、感悟,而感悟文字的方法很多,能根据语言文字画出相应的图,也是一种方法。教学本课时理解挑山工的“折尺形”路线,让学生边读书边画出图形。
四、整合资源说过程
7.小学四年级美术剪纸说课稿 篇七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学习动手努力,和创新意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 庆的装饰品,还广泛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剪影、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手法,着意艺 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粘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要“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
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创作和正确把握好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
二、说教法: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重在寻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 美。
三、说学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
(1)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2)动手尝试练习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剪刀、刻刀、电光纸、胶水、范画作品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开始上课时。教师出示剪纸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好奇感和蠢蠢欲试的制作心理。这样的开头,使学生熟悉剪纸艺术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创作欲望,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接着讲解这些作品出自我们学校同学之手,鼓励学生也创作出好的剪纸作品来,同时板书课题《剪纸》。这样的导入,给学生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2、分部讲授新课:
学生在第一环节中产生对剪纸艺术的极大兴趣,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这时教师接着讲解剪纸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西汉。当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武帝思念不已,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
剪纸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在明、清以后广为流传,遍及大江南北。特别是在农村,人们以剪纸来表达吉祥如意的心愿。在春节、结婚时,便把各种寓意祥瑞的剪纸贴在窗格上,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有的地方,剪纸还曾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是人们用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古老的剪纸以剪刀绞出为主要手 法,趣味浑朴天然,后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为精巧。作品取材于生活周围的风土人情,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8.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篇八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找规律》。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安排“找规律”的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课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学习“找规律”后,可以使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发现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性,以及数学的价值与奇妙,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需要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抽象、概括等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并通过发现规律体验成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所以,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2)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
(4)培养学生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得出这种规律中的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难点是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并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法和学法
因为这一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因此我主要采取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讨论,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径和学习成果。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来介绍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分为四大环节进行。第一部分通过游戏,导入新课,引出规律的特点;第二部分通过主题图的观察以及填写表格,探索规律;第三部分通过练习,使学生对这类规律的认识得到提升,并联系生活寻找规律,体会规律的广泛性,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第四部分是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一、游戏引入新知
在课的一开始,我经过拍手动作引领学生注意观察,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提出疑问:这里有一个秘密,是什么呢?(师再次拍手)能跟老师一起学吗?再次提问:能不能再拍一组跟老师的不一样的?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入课题:规律。
接着经过摆小棒和小圆片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这种规律,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观察学习
在这环节中分为四小步骤展开。
1、认识概念
师:间隔排列的规律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只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哪一种呢?像这个,一根小棒一个圆片一根小棒一个圆片排列的。
师生同读,师板书:|○|○|○|○|○|○|○|○|
师:一直这么画下去,我们会看到最后是?(生:直线)那我们注意看这组中首尾都是什么?(小棒)它们都是一样的,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叫什么呢?两端物体(师生同读师板书)
出示|○|
师:像这个呢?也叫两端物体。那夹在中间的是什么?(生:圆片)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呢?(师生同读:中间物体)
师板书
2、观察学习
师:我们刚学习了间隔排列的规律,知道了什么是中间物体和两端物体。像这种规律在我们的书本上还有很多很多。好,请翻开课本第48页,看看你能不能找到。
板书:找
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思考。
师:看看,图中画了哪些事物?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同一种规律。你找到了吗?
9.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说课稿 篇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四年级第一学期使用。上册
(一)上册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上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编写特点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围绕专题精选课文。每一组都围绕专题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课文,力求内容涉及面宽,内涵丰富,语言规范。例如: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前两篇是丰子恺的《白鹅》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是不同的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是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有利于通过比较体会表达方法的异同。
2、各项教学内容都围绕本组主题。每一组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都围绕主题来安排。例如第一组,在导语中就点出“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他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像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地描写”。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就是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先口头交流,再写下来。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的也是描写自然奇观的佳句。其余各组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可以说,除了“语文园地”中的趣味语文,其他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来安排的。
3、每组的前后内容互相联系,环环相扣。首先,注意了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通过略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的学习。其次,许多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活动,大多在前面有布置,有铺垫。例如,第二组的专题是“观察与发现”。习作要求写自己近来观察中的发现,或者整理写过的观察日记。这在前面的学习中有过多处的引导。在《爬山虎的脚》一文后,有两个小伙伴的对话“我想泡点豆子,每天去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我想和小伙伴一起去观察蜻蜓的飞行,还要把观察的结果记下来”。还安排了“阅读链接”介绍托尔斯泰随身带着笔记本,坚持写日记的故事。在《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有了这样的准备,习作就有了基础。习作也就成为了学生展示自己观察与发现成果的一种需要。
(二)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1、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这些泡泡有以下几种形式:有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如《蟋蟀的住宅》中“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有的是体会用词的精妙,如《颐和园》里“慢慢地滑过”这个“滑”字用得真好。有的是引导理解句段的内容,如《爬山虎的脚》中“我来画一画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的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如《白鹅》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我体会到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还有的是读了课文以后所产生的联想,如《去年的树》中,“这时候鸟儿会怎样想呢?”
2、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有的是自己提出朗读积累的要求;有的是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有的是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与大家交流感受。这样的编排,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学,学会与老师、同学合作学习。
3、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这是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一种形式。“词语盘点”中所列词语只是保底的要求,还可以要求学生补充自己在本组课文学习中注意到的其他词语,甚至是在课外学习中的词语。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4、“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一些语言现象,发现一些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第一单元,边读边想画面;第二单元,认真细致观察才能表达清楚;第三单元,童话体的特点;第四单元,明贬暗褒与词语的感情色彩;第五单元,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第六单元,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第七单元,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第八单元,规范使用汉字。
展示台——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
宽带网——主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三)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1、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链接了周恩来东渡日本写的著名诗篇;在《猫》的后面链接了周而符和夏丐尊写的两则写猫的片断等。从四年级开始,每册都向学生推荐几本好书。四年级上册推荐的是《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推荐的方法:一是在相关的课文后介绍;二是让学习伙伴交流对这两本书的阅读体会。
2、从生活实际的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例如:我看到了„„;我们的奇思妙想;保护文物。
3、安排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学童话;续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在“展示台”举办关于童话的墙报和小组编的童话故事集等。
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作一简要介绍,并就如何凭借教材改进语文教学提出具体建议。
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本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该字列入要求认识的字为止;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时不再注音;选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号。课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变调或读轻声,在教师用书中加以提示,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参考。
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
上述四个方面的特点,是教材各个部分的共同特点。由于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在编排上还有些不同的特点。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教
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四年级上册仍然单独编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教材,要凭借这些教材,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
二、阅读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1.练习朗读和默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默读的练习也是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四年级上册教材,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引导体会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然后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都应注意学生的自主阅读。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得到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都能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能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事实上,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会有所不同的。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加以肯定。当然,如果学生的讨论交流偏离了对课文的理解,纠缠于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或者学生的感受明显与课文的思想内容不符,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这是学生能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最能体现教师引导的地方。
3.领悟表达的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四是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教材中还特别安排了侧重学习表达的“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读了《白鹅》和《白公鹅》,我们会觉得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那样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猫》和《母鸡》,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但写法完全不一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
对于表达方法的领悟,教材中都采用了启发式,有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发现,有的是先举一两个例子,再让学生找出类似的例子来读读,体会体会。教师教学时要注意这个特点,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领悟过程。
4.积累语言。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到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
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诵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写的要求,一般是让学生找出写得好的语句,多读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
5.向课外扩展延伸。
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有的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有的引向课外进行观察,有的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还有的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以上五个方面,体现了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这是从整册教材来讲的,具体到某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所侧重。教师可参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异,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使精读课文的教学既把握住重点,又教出每课的特色。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读后能粗知文章大意。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适当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对内容的大致理解和读后的感受,有兴趣的地方还可以再读一读,特别感兴趣的也可以背一背。在词句的学习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语交际教材与教学
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四年级上册教材注意突出口语交际的这个特点,而且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有的以交流为主,如,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自己喜欢的动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讨论为主,如,讨论如何保护文物;有的要模拟生活情境练习交际,如,感谢和安慰;有的带有比赛游戏的性质,如,看图比眼力;还有的是讲故事、演短剧,如,第三组的讲童话、演童话,第七组的讲成长的故事、演成长的故事。
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充分体现听和说的双向互动这一特点,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实际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上出特色。如,进行以交流为主的口语交际,首先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讲的内容讲清楚;还要设法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以感谢和安慰为题的口语交际,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或引导学生回忆,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学校或班上发生的具体的相关实例引入教学,面对面地感谢、安慰,或模拟情境表示感谢、进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成长的故事”那一组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几种选择,除了讲成长故事、演成长故事外,还有交流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和讨论王虹来信中提出的问题。对此,可以有
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四、习作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三年级一样,对习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一次习作,全册安排8次。这8次习作,有4次与口语交际合并安排。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4次小练笔。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习作,有以下四个特点。1.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了写实和写想象。
教材中安排的写一处自然景观、写观察中的发现、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导游词、写成长故事,都是练习写实;写童话、看图作文、写奇思妙想,都是练习写想象。
对于写实的习作,要强调如实表达,就是要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反映真实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编。这样,既能切实提高学生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和记实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良好的文风。
对于写想象的习作,则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四年级的孩子受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所以在这方面的要求不能过高。学生只要敢于想象,并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教材中的习作都不搞命题作文,每次习作都只是提出一个范围,而且所提的范围很宽泛,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给学生比较大的自由。特别是安排综合性学习的两组,提供了多种选择,而且有的可以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有的则可以先写再说。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条件。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四年级上册教材,采用多种形式引导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例如,“语文园地七”的展示台中:“这是我给王虹写的回信,我给大家读一读。”“语文园地二”的习作提示,让写同一种动物的同学在一起交流。再如,“语文园地五”练习写导游词,“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使学生从交流和展示中获得习作的快乐,逐步提高习作的能力。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修改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对自己的习作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们编写的中年级习作教材,体现了这样一个思想,就是: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时起步,修改的习惯在习作开始之日起就加以培养。在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对修改自己的习作继续作了引导。
当然,在中年级,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要求不能过高。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中提到:“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什么叫“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不能从语法的角度严格要求,主要是指别人看不明白的,或是与事实明显不符的,也包括一些错字和明显的用词不妥当的地方。
习作教材的这几个特点,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改革习作教学的精神。教师可以凭借教材,安排习作教学的过程。进行作文前的指导,应重在激发兴趣和开拓思路,至于写什么,怎么写,则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习作后的讲评主要应突出习作的展示交流和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材中有几组的习作安排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作后讲评时,要兼顾到供选择的几个方面。例如,“成长的故事”那一组,有的写真实的成长故事,有的写
“从《乌塔》想到的”,有的是针对来信写回信。讲评时,既要兼顾这几个方面,还要适当突出一下对写信的评改,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练习写信,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写,但要通过作后的交流与评改,使每个学生在怎样写信方面都有所收获。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主要方法是多写多练。每学期的八次习作,应切实抓好,使学生练得确有成效。但仅有这八次远远不够,必须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经常练笔。结合课文的阅读进行练笔和写日记,都是有效的形式,教材中已经作了一些安排。但是,教材中的安排毕竟是有限的,需要老师们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充分发挥创造性,为学生的多写多练提供更多的机会。
五、综合性学习教材与教学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学生的主体性。教材注意体现这个特点,同时考虑到孩子还小,独立活动的能力有个培养锻炼的过程,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既放手又适当辅导的思想。教材中对综合性学习引导的具体步骤是:先在该组的导语中点出,再在第一篇课文的后面作具体的布置,最后在语文园地中进行交流展示。与三年级的教材相比,去掉了“综合性学习提示”这一步。这体现了逐步放手的思想。
【小学四年级体育说课稿】推荐阅读:
小学体育四年级说课稿07-10
小学四年级美术《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说课稿10-24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06-16
小学一年级语文《家》说课稿09-02
小学一年级语文《秋天》说课稿09-10
小学五年级数学《通分》说课稿11-15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06-22
小学英语五年级说课稿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