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节”的作文

2024-11-19

描写“春节”的作文(精选15篇)

1.描写“春节”的作文 篇一

再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对联,忙忙碌碌......

大年初一的清早,当我们还在床上睡觉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大地上已是一片雪白。看着这美景,我赶紧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去找弟弟庄顺一起打雪仗。我们来到雪地里,各自用雪搭了一面墙,为了不被对方砸中。虽然我们搭得不是很高,但是都很坚固。打雪仗开始了。他一直躲在墙的后面,见没有什么动静,便把脑袋伸出来看我在干什么。看到他脑袋露出来,我便拿起雪球,用力对准他的脑袋砸了过去,结果砸到了他的耳朵,我哈哈大笑起来。这时他也不甘示弱,砸了过来,结果砸中了我的脖子。就这样一场激烈的战争在我们的欢笑声中进行着

今年是虎年,下午爸爸带我去看老虎。目前,动物园里有四大虎种,分别是白虎、黑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立馆舍;而且每个展馆都有相应的虎种介绍、生活性等科普小知识,还有关于老虎的小趣闻展示给大家呢!真是虎年吉祥,虎虎生威。

到了晚上,爸爸说:“我们去放烟花吧!”“好啊”我说。于是我们捧着烟花,来到外面,爸爸点燃了烟花,过了一会儿,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急了,问妈妈:“怎们还没有啊!”妈妈说:“不要着急吗?”“砰”的一声,五颜六色的烟花腾空升起,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降落伞,有的像牡丹花……美丽的烟花仿佛在祝福新的一年会幸福、美满。我入神地看着,陶醉在这欢乐的海洋里。

春节让我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责任有多了一些,我一定要更加懂事。

2.描写“春节”的作文 篇二

一.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描写内容很抽象, 如听觉、味觉等感受到的东西, 要把自己听到、尝到的那种韵味形诸文字转述给他人, 不借助具体形象则无法准确传神地表现出来。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时就是用的这种技法:“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李煜在描写看不见、摸不着、说不出的“愁”时, 用的也是这样的手法:“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可以肯定的说, 自古至今, 优秀的诗文在描写抽象的内容时都注意到了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分析这个转化技巧, 我们会发现比喻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是因为比喻本来就是一种使抽象的具体化, 深奥的浅显化, 从而使描写内容既通俗又含蓄的修辞手段。另外在描写过程中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这样全方位、多角度描写, 参差错落, 就避免了冗繁累赘, 又使不同的读者不受各自生活体验的限制, 同时又对描写的内容心领神会。

二.化静止为动态

事物的“动”与“静”是相对的。“动”与“静”相伴而生。但在人们的感觉中, 静止的东西总显得呆板, 少了那么一股灵气。静态固然有静态的美, 但相比之下, 人们特别欣赏的是动态美。因为动态富于变化, 蕴含生机, 给人以活力。所以, 传神的描写都注意借助一定条件, 化静为动。

请看吴伯箫《难老泉》中的一段描写:“塑像塑得精致、细腻, 一个个都像活的。虽然身体的丰满俊美, 脸形的清秀圆润, 神态的婉约自然, 都有共同的地方, 但是四十四尊四十四个样子。有的像在沉思, 有的像在凝视, 有的像在缓歌徐吟, 有的像在低声细语, 还有的微笑, 有的轻颦……衣裳、服饰、颜色, 一切都那么逼真。走进去, 你仿佛会听得见她们说笑的声音, 会感觉到她们呼吸的温馨。”侍女塑像是静物, 再高明的艺术家也无法使她们真正的动起来, 发出声音, 像人一样。可是, 这里的静物在作家的笔下却“活”了起来, 她们不仅有动作, 而且有声音。从事理逻辑角度看, 这是不可能, 然而从艺术的角度, 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和独到的观察, 赋予静物以活力, 不仅令人信服, 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三.化物景为人景

鉴赏那些成功的描写, 我们会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在作家的笔下描写的物景大多是人格化了。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具有了人的情愫。正是这种人的情感与物景水乳交融, 才使读者产生了共鸣, 从而引起美的联想, 或启迪某种哲理。例如朱自清的《春》: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这段文字中的春山、春水、春阳、春草、春树、春花, 展示出一种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 也表现了作者爱春的喜悦之情。这就是作者赋予静物以人格而显示出的感染力。

以上的“三个转化”, 在描写中有时会融合在一起。“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春”是抽象的描写对象, 置于“红杏枝头”就具体形象化了, 使人充分地感受到早春的气氛。再着一“闹”字, 就具有人格化, 春意也就由静而动, 仿佛有了知觉, 给人蓬勃生机。这样的描写谁不惊叹!

3.描写春节的作文 篇三

元宵节

元宵佳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闹花灯,广场上处处张灯结彩,人们都在猜灯谜,玩得不亦乐乎,让人觉得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一眨眼,春节就这样踏着匆忙而又愉快的脚步,走过去了。大家就在这充满喜庆而又热闹的日子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4.描写热闹的春节作文 篇四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是立春前后。因此,人们把这一天称为春节,俗称农历年。春节来了,意味着春天来了,意味着新一轮播种,意味着我们又要长一岁了,意味着地球上的一切都在复苏。

春节来了,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春联,挂着红灯笼。人一般都是要贴福的,一定要贴反了。有的人把年画贴在墙上;一些聪明的人剪窗花。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爆竹声此起彼伏,人们开始弃旧迎新。传说今年人很倒霉。到了一年,树会枯萎,草不会生长;一年过去,万物生长,鲜花遍地。今年怎么才能开走?那人怎样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人们用鞭炮赶走年,因为年怕红,所以人们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春节就要到了,这是一个快乐祥和的日子,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吃饺子是北方的习俗。一起吃团圆饭真甜!南方的习俗是吃年糕,因为他们一天比一天想起来。让我们一起迎接新的生活。春节到了,男女老少都在穿新衣服,长辈要给晚辈发红包。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来买年货。春节的节日气氛不仅洋溢着幸福的家庭,也洋溢着大街小巷。有的是舞狮,有的是放鞭炮,有的是跳秧歌。

环顾四周,满城灯火,满城人,真的很热闹!春节到了,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

5.描写春节的佳句作文 篇五

1、春节,一步又一步地向我们走近了,家家户户都忙里忙外,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掸尘一会抹窗户,还有的已经开始张罗饭菜了!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了。婆婆家所在的马集镇上的人都忙着上街去赶集,好抢购过新年的水果蔬菜糖果饮料了……可不,这镇上冷冷清清的,所有的人都跑到菜场超市购年货去了。

2、翻开精美的日历,我细数着春节将要来临。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我期盼的佳节,因为只有这几天,我才能放下沉重的学习,放松自己的心情,淘洗着一年中最欢乐的日子。

3、过了立春,一年一度的春节也就相继来到了。越是临近春节,鞭炮声就越大,越多,融入人们的心底,滴落,飘扬。这时,我陶醉了,我的心飘到了风景如画的故乡,回想起在那里度过的春节……

4、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东西准备做年夜饭。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家家户户贴着“倒福”挂着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面带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场,有的购物,有的游玩。这样热烈祥和繁华喜庆的节日气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5、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古彭广场。节日的古彭广场人山人海,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到处都漂浮着一串串彩色的气球和条幅;锣鼓声一阵紧似一阵,人们舞着长龙,扭着秧歌,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我们都沉浸在这节日的欢庆气氛之中。

6、新的一年,新的梦想,新的生机……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一切都是新的。朋友们,趁着现在还早,让我们去寻找春风姐姐留下的种子,用心去播种,等待秋天--让梦想的种子结出你用辛勤劳动合成的希望的果实!

7、在新春之际,在新的一年的开始,我祝愿所有人一生平安,祝愿神州繁荣昌盛;希望这个崭新的一年能够充满辉煌,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希望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取得优异的成绩,结识新的朋友……

8、正月初一是我们国家传统佳节-春节。关于过春节各地的习俗可多了,除夕的年夜饭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品尝着美酒佳肴,其乐融融。年夜饭我们北方人喜欢吃饺子,预示着来年交好运;而南方人喜欢吃汤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9、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10、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临了,这几天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包购买年货的行人,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的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

6.浅析作文教学中的心理描写教学 篇六

一、借梦境、幻觉描写心理活动

作文时用梦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会增添文章的抒情性和浪漫色彩。利用梦境、幻觉可以具体展现人物心理活动。所谓梦境、幻觉, 就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 比如无人讲话而听到讲话声, 眼前无物而看到某种形象等。这种方法, 缥缈神奇, 似有若无, 亦真亦幻, 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比如这篇学生作文《我梦见王老师变小了》:我特别想让王老师变成学生。因为王老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老师。她留作业留得特别多……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王老师变小了。在课上, 班主任李老师让同学们抄课文, 自己用3260倍放大镜查找同学们的错字。李老师突然发现变成学生的王老师写的字都是连笔字, 便把王老师叫到自己身边, 对王老师说:“王同学, 你的字怎么是连笔的, 快点重写, 写完后, 再把这篇课文抄1000遍!”王老师听了, 吓得晕了过去。这样一写, 把这位学生的心理活动就鲜明地表现出来了。当然, 这样写需要注意的的是: (1) 幻觉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处境必须有密切的关系。写幻觉, 一定要注意人物的处境和心理。只有这样, 才能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活动和精神状态揭示出来。 (2) 用第一人称时, 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 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二、用内心自白方式描写心理活动

自白袒露心理, 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 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这种方法, 能够把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部分直接展现出来, 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有个女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弟弟很淘气, 在我做作业的时候故意把我的文具盒弄掉在地上, 我骂了他, 可弟弟哭着去告诉妈妈, 妈妈便不问青红皂白把我骂了一顿。我心里委屈极了, 为什么妈妈总是骂我呢?要说有错也只能是弟弟有错在先呀!可妈妈为什么不骂弟弟?为什么总是袒护他呢?是不是因为我是女孩呢?看来妈妈真的是重男轻女啊!想到这我心中不禁对妈妈产生了一丝的恨意, 眼泪也随之簌簌地落了下来”。这样是不是细致地写出她当时不服气的心理呢?这可以说是道出了她的心声, 是不是更加生动, 篇幅也更加长了呢?但运用自白袒露心理的方法, 一定要做到: (1) 看准火候。一般是在人物处于冲突之中, 采取重大行动之前, 内心紧张、思绪复杂多变时, 为了使读者能准确、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心灵状态, 才用这种方法。 (2) 语言简练, 结构严谨, 注意开合转换处的衔接过渡。 (3) 表白出内心深处的隐秘, 揭示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特征来。

三、直接刻画心理活动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 在一些小学语文教科书里面常见。比如课文《穷人》里描写道:“桑娜脸色苍白, 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这段文字, 细腻地刻画了渔夫的妻子桑娜内心由紧张害怕到下决定的变化。直接揭示人物心理, 应注意三个方面: (1) 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特征, 见出其有别于其他人物的个性来。 (2) 紧密结合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情节叙述, 形成一个整体, 以免心理描写的游离和脱节, 从而使心理描写紧紧围绕人物性格刻画展开, 直接为表现主题服务。 (3) 与文章中的其他表达内容自然地联结和转换, 有机地过渡和衔接, 浑然一体。

四、让环境衬托心理

环境影响人物心理, 也可以间接反映人物心理。环境衬托心理这种方法, 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 扭转头一看, 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 火苗趁着风势乱窜, 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虽然还没写心理活动, 但读者的心已经和文章的人物一样把心提到嗓子眼上。运用环境映衬心理的方法, 要注意两点: (1) 把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交代清楚。 (2) 处理好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描写环境的目的, 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心理。因此, 环境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心理这个关键, 不能为描写环境而描写环境, 给人留下产生环境与人物两不相干的印象。

摘要: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 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 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恰如其分的心理活动描写能更好地描绘出人物的性格, 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映衬出故事情节的曲折复杂。

7.描写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七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开车去爷爷奶奶家,大清早奶奶就杀鸡剖鱼地忙活开来,一旁妈妈在帮忙洗菜。要知道今天的年夜饭可丰盛了,不仅有鸡鸭鱼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圆子呢!你爷爷在悠闲地吸着烟。我和妹妹欢天喜地地做着游戏。

吃完美味的年夜饭。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一起去放烟花,只见爸爸点燃了导火线,咝的一声,烟花腾空而起,喷出红的、黄的、蓝的,各种颜色的火花。妹妹嚷着要自己放。她从爸爸手中拿过一支点燃的香烟,爸爸顺手给了他一个“小火箭筒”,妹妹在地上放“小火箭筒”侧着身子半蹲着,把点燃的香烟慢慢地伸到导火线上,导火线嗞的一声,妹妹赶紧往回跑,还没转身,她的小火箭就在空中爆炸了,我们欢快地拍着手。

8.描写难忘的春节作文 篇八

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我离家都不远,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就可以到家了,可是即便是这样,我平时也很难回家。春节,我当然不会受到回家难的问题的困扰,往往看到电视上的人们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拼命的挤上火车,回家坚定的眼神,我都心疼的一塌糊涂,回家——他们太不容易了。更有一些牛人回家几百公里全靠摩托车,那么冷的天却怎么也阻止不了家的吸引,每当这时,我都异常激动,仿佛感同身受。有时,我在想我没有过年回家一票难求的经历是不是太遗憾了呢?是不是应该经历一次才算人生的完整呢?呵呵,希望我这种坐着说话不腰疼的行为不会伤害那些过年回家的人,别喷我啊。

没有回家难的担忧,我当然更享受春节来临前的那几天,家家户户忙得不可开交,打扫房子屋子,买酒买肉买菜,蒸炒炸煮,贴春联……件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人人见面喜气洋洋,开口就是:“新年好啊,准备咋样了?”可是大年初一一过,马上就没有感觉了,从初二开始,那时间过得嗖嗖的,年味也瞬间没有了。

9.描写“春节”的作文 篇九

其次,学习怎样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及把握好观察的角度,来达到以真实的细节反映生活的写作目标。

源于真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细节往往需要细致的有心的观察体悟,可如今大部分中学生不仅缺乏细致观察的能力,也缺乏静下心来用“发现”的视角来探察生活本真的渴望。他们的观察要么浮光掠影,不够深入;要么忽略主体,不得要领。因此,即便他们在写作中运用了细节描写,也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特的个人体验,更不用说依据文章主旨,“抓特征去枝叶”,以最有价值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和事件了。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引导学生进行选角度观察并描写感兴趣的细节,完成课堂内的观察训练。如:一节作文课时, 让学生挑选两组同学分别制作水果拼盘、水果沙拉并大家分享成果的活动,由此完成一篇作文。要求:1.注意观察参与活动的同学的动作、神态、表情等;2.留心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观看制作过程,并分享美食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3.着重注意自己在活动中的动作、心理、活动等。

等学生的初稿完成后,就是鉴赏佳作和做针对性评改的环节。教师在展示巡回辅导中发现佳作,然后引导学生赏析,并提出学生练笔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修改。最后让学生分组交流修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即使是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北方的12月份的天气已是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天空飘起雪花,这是一次难得的写作机会,我要求学生把下雪时的情景具体化,细节化,字数不限。开始时,有些学生不知该如何入手,在全班交流评议的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别人所写片段是怎样表现雪景,好在哪里,还可如何修改来使之更完善。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简单的“雪景”,居然可以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细节展现出来。下面是一位学生练笔修改前后的对比:

(原稿)雪花是美的。 洁白的雪花成千上万地纷纷扬扬撒在大地,大地白了;落在树上,树梢白了;落在屋顶 ,屋顶白了。

(修改稿)雪花是美的。 洁白的雪花像千万朵小小的云彩飘落下来,不是十朵,不是百朵,也不是上千朵,而是成千上万朵。 它们形态各异,各不相同,什么 “三棱六角 ”,什么 “七棱八角 ”,谁能说大自然不是最神奇的魔术师呢 ? 雪花似那一群亭亭玉立的小仙女,成群结队从空中飞来,难道这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

显而易见,修改稿在原有概括性景色描写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细节;加入了丰富的想象;加入了不同的句式,使表达更富于变化。由此可见,进行课堂片段的练习训练,除了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细节描写的意识外,又可以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爱上写作文。

初中语文教材里有不少细节描写的范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名篇名作,引导学生揣摩体会细节描写的方法技巧与表达效果,甚至可直接进行读写迁移,模仿运用,让学生在“学语用言”中提高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作者抓住了送行的过程中这十分感人的细节,花费了很多的笔墨来进行描述。通过描述将父亲对儿子的爱意表现得淋漓尽致,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情浸透纸背,正以此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通过重复渲染来描写事物,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起到前后照应,加深印象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在文章中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从而方便最后进行点题,突出文章主旨。

再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四次写到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深刻地揭露了人物性格特征,鲜明表现主题。作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这处细节描绘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 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10.描写家乡春节的作文 篇十

“往左一点,多了,再往右一点,小心……”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家就传来了阵阵声音,大家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对,我们就是在贴春联。

今天也一大早就把我从暖和的被窝里拉了出来,说:“云迪呀,你看今年你都长这么高了,该为家里做点事了吧!”“什么事啊?”我睡眼朦胧地问爷爷。“你看啊,今天你爸爸有事出去了,我呢也一大把年纪了,活动不方便,所以今年贴春联的重任就托付给你了。”听老爷爷的话我爽快地答应了。

首先我贴的是大门,我抬头看了看比我高出半个身的大门,望而生畏,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爷爷,这么高的大门,我怎么贴春联啊?我还是睡觉吧,咦,爷爷呢?”“我来了,我早知道你贴不了,看,我给你搬来了梯子。”爷爷搬来了一个高大的楼梯,一步一步地移了过来,看见爷爷这么辛苦为我搬梯子,我不能辜负爷爷对我的期望,不能让爷爷把梯子白搬过来,加油!

爷爷把楼梯只在了墙上,用脚固定好楼梯的下面,我给自己加加油,勇敢的爬了上去,一步,两步,只听楼梯在“吱吱”作响,我的胆子一下子吓没了,我想下去,刚一转身就被这高度吓到了,我在中间进退不得。这时出去的爸爸回来了,爸爸对我说:“云迪长大了,懂得为家里分担事情了。”有了爸爸的鼓励,我的胆子仿佛又被一个鱼钩钩了回来,我又一步一步地爬了上去,在我的脑海里,爸爸的鼓励已经把那楼梯的吱吱声没过了,我爬到楼梯顶端,接过爷爷递过来的春联和胶带,一手按住春联并固定位置,另一只手则撕开胶带,双腿紧紧的锁住了楼梯,然后先粘住一端,让它不掉,再把另一端粘上,上面就粘好了,下面再一粘就贴好了,我用这种方法,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终于把家里门上贴的春联和门画都贴好了,我情不自禁地念了起来:“春光辉耀家昌盛,吉星高照人欣荣。”阳光是那么柔和,披在身上是那么温暖。

11.春节的初二描写作文 篇十一

吃完午饭,全家就忙活起来,大家各司其职。我和外公忙着贴春联,外婆在厨房忙着准备年夜饭,妈妈忙着打扫卫生,对了,妈妈说,在除夕这一天打扫卫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除尘”。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思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也是过年的一种习俗呢,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原来,打扫卫生还有这么多学问啊,真是不可小觑。屋外,不时传来“嘭啪”的爆竹声,我就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围在外公身边,一会儿跑进屋去帮外婆包馄饨,一会儿又跑出屋外帮外公贴春联,忙得不亦乐乎。看着门上的福字,想象着今天晚上全家聚在一起热闹地吃着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明天一早的压岁钱,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觉得过年就是大团圆,就是开心、快乐!

听外公外婆说,以前过年比现在热闹多了,人们从大寒过后就开始忙“年”了,家家户户买年货、杀年猪、蒸年糕、制年酒……总之,为过好一个丰盛、富足、祥和、欢乐的春节而忙碌着。对于那时的小朋友来说,是最开心不过了,大家会一起跟随着大人去看热闹的杀猪、亲手炒一炒地里收获的.瓜子和花生,哇,看来以前的过年真的比现在有趣多了。不过,妈妈说,现在很多地方还是保留着以前的习俗,我想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亲身感受一下!

12.描写“春节”的作文 篇十二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作文批改过程中, 我发现不少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不会描写场面, 文章内容干瘪, 缺乏生活气息。学习场面描写是学生写好记叙文的一项基础训练。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中, 我们常常会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 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 安排一些或大或小的场面描写。这样不仅能展示具体实在的生活画面, 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也有助于描写人物行为和刻画人物性格。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 学习归纳场面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 描写生活中的场面, 通过校园网交流和评改描写片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展现生活中经历的场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材料, 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

难点:运用场面描写方法, 描写生活中的场面。

四、教学准备

《抓住耀眼的一刹那——场面描写》专题学习网站。

五、教学过程

(一) 激情引趣, 引入“场面”

(进入网站) 播放“泰坦尼克号”下沉前的视频。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中文剧本:

乐队在甲板上认真地演奏着, 他们专注的神情使人感觉他们不是在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甲板上, 而是在维也纳的音乐厅。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节拍都极准确。

人们的慌乱与他们的专注形成鲜明的对照。

如果不是一个人匆忙跑过, 撞了小提琴手的胳膊, 这个乐曲会演奏到最后一个音符。

“有什么用?没有人听我们的演奏。”小提琴手叹了口气, 停止了拉琴。

四周一片嘈杂。

乐队的哈里淡然一笑:“在餐厅也没人听, 还是拉吧, 这样还可以暖和一点。奏《奥菲斯》!”

一首快节奏的乐曲在他们的琴弦上飞荡。

杰克等人从乐队旁边跑过, 他们好奇地看了一眼此时还在专心演奏的乐手们。

“在音乐伴奏声中淹死, 这可真够格调啊!”托米不乏幽默地喊了一声。

(运用“引导页”导入)

师: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随时随地都置身于某个场景中——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热闹轻松的课间十分钟、一次扣人心弦的比赛、一间宁静安谧的病房、一个熙来攘往的路口……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中的表现和举动组成了不同的场面。无论我们是其中的主角还是旁观者, 只要用心观察, 细心体会, 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电影中的感人场面和剧本中的场面描写导入新课, 文字、声音、影像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自然、有效地过渡到本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 轻松入门, 初识“场面”

1. 什么是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 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它可以包括环境描写, 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场面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 才能再现场面。构成场面的三个要素是时间、环境、人物活动。

2. 场面描写的作用: (1) 塑造人物, 表现主题。 (2)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3) 明示、暗点主题。

设计意图: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 通过几个场面描写实例, 让学生去探究, 主动获得新知, 归纳总结场面描写的作用。

(三) 方法指津, “场面”锦囊

学生阅读场面描写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场面描写的方法。

1. 阅读《挤车》, 找出挤车的整体场面和个人描写。引导学生归纳出锦囊一:有点有面, 点面结合。

2. 阅读《手术室前》, 请习作的作者张宇晨同学介绍这个场面描写所表现的中心含义和渗透的感情。引导学生归纳出锦囊二:中心明确, 渗透感情。

3. 阅读《紧急集合》, 思考这个场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突出什么气氛。引导学生归纳出锦囊三:顺序合理, 突出气氛。

教师补充常见的描写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详—略、点—面、人—景……

4. 阅读《最后一课》 (片段) , 说出这个场面描写中出现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归纳出锦囊四:表现人物, 突出性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读场面描写的精彩片段, 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四个锦囊, 为书面写作打下基础。

(四) 例文集萃, 熟识“场面”

学生阅读优秀中考作文《考试前后》、《“猛虎”“凤凰”争霸记》、《家乡的泥土》、《雪天挤车》及例文点评, 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的写法及作用。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 拓展应用。学生阅读相关例文, 丰富体验, 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 大显身手, 描写“场面”

学生点击专题网站的“大显身手”栏目, 完成习作练习。

视频资料:《夺冠瞬间》、《开饭时分》、《考场之外》。

教师布置任务: (1) 根据网站上的视频资料,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仔细观察, 运用所学方法完成场面描写的习作。 (2) 将习作上传至校园网论坛《抓住耀眼的一刹那——场面描写》专题。 (3) 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在网站上发短信与老师交流。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喜爱、熟悉的生活场景, 激发学生用文字描述生动的生活场面的兴趣。多媒体再现情境, 使用播放技巧定格、慢放或循环播放精彩的场面镜头, 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体会和品味场面, 增强思维的广度、深度, 使学生能够较完整地描述所观察的场面。

(六) 网上交流, 评改“场面”

1. 阅读校园网论坛《抓住耀眼的一刹那——场面描写》专题区发布的学生场面描写习作, 全班学生集体评点, 共同修改。

2. 学生选出自己觉得优秀的习作与同组学生进行网上交流, 共同推选出优秀作品。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并进行修改, 写点评。

3. 小组递交优秀作品。对非该组学生的作品和点评进行再阅读和再评改。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对传到校园网的场面描写片段进行评改, 真正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相互评议、修改。

(七) 课堂小结, 延伸课外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场面描写, 学习了场面描写的方法, 并且学会了描写场面。上课时间有限, 网上的交流是无限的, 意犹未尽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到网上交流, 把自己对场面描写的收获、困惑和感想发表在论坛上, 与大家分享、交流。

老师也会在网上与大家进一步交流场面描写的方法技巧。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学习, 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学生们在网络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批改, 提高了写作兴趣, 提升了写作水平, 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建立。

六、教学反思

1.信息技术以其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 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 还可以利用特殊功能让视频中的重点和细节突出、定点放大, 也可以慢放画面、循环播放。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体会、品味场面, 学生增强了思维的广度、深度, 能够较完整地描述出所观察的场面。

2.变革评改, 扩大交流。新课程标准提出, 要变革传统写作教学“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宽松、愉悦的无纸化作文环境, 使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成为便捷的事情。校园网扩展了学生作文交流的时空, 教师既能与学生共同对传到校园网的习作进行评改, 又能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和时间还给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评议修改。学生在网络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批改, 提高了评改效率,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13.描写春节放烟花的作文 篇十三

烟花的种类可真多呀!有金色电花,有口红烟花,还有开心宝宝。我看着这些烟花,我迫不及待地让爸爸点火

只见爸爸左手拿着开心宝宝,右手用打火机点燃后向空中一扔。只见开心宝宝像仙女下凡似的旋转起来,不一会就放完了,放完了一个又放一个。我看到有一种烟花的名字很奇怪叫“夏威夷女孩”,我觉得很好奇,于是我就让爸爸放给我看。刚开始这个烟花像喷泉一样,接着有一个刺耳的声音,然后有五颜六色的光芒,最后它转了一圈。这个烟花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当然其它烟花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吃完的晚饭,和爸爸来到广场上放烟花,我高兴极了!只见爸爸拿起一根烟花,先用手来回摸索着。我看见了,好奇地问:“爸爸,你在干什么呢?”爸爸微笑着对我说:“找引线呢!”没过多久,爸爸就找到了引线,把外面的红纸撕掉,再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点燃引线,立即把烟花扔得远远的,瞧!烟花正在吐着火舌呢!这时,烟花突然响起了“霹雳啪啦”的声音。看到绚烂多彩的烟花,我心花怒放。

紧接着,也有不少人也来放烟花。天空不一会儿就变成了百花齐放的大花园,它们有的上圆形,有的是半圆形,还有的像晶莹透亮的大宝石……

“烟花表演开始了!”也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我循声望去,看到霓虹闪烁的大桥边,烟花“一”字排开。它们先是左向右低,组合成了一架天阶。我想:如果我能踩上这架天阶去天上看看,那该有多好呀!几秒钟后,烟花又变幻了形状。中间高,两边低,真像一座圆形的城堡。紧接着,我又被另一个场景吸引了,我先看到一个小烟花,不去理它,突然,它“炸”开了。紫色的小花蕊白色的花瓣,最外面是一层粉色的“保护膜”,犹如一株蒲公英。馋嘴的孩子看见了,都说这是棒棒糖。突然,它旁边又“蹦”出了几朵小烟花,宛如几根小草……

14.描写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十四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背诵着王安石写的诗句,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今年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回家乡过年。还没到家呢,就听到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进到家里,四处都挂着红辣椒和红联,象征着红红火火。

“快来吃饭哪!”爷爷吆喝着。哇!望着那些好吃的,我的口水都流了三丈了!吃年夜饭,必有炒青菜,听人说吃了代表“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为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代表“吃剩有鱼(余)”。

到了夜晚十二点,该放鞭炮了,这代表一年的开始会是红红火火。“砰砰砰”的几声,天空中出现了五彩缤纷的火花,有的像鲜花绽放,有的如繁星点点……家家户户都燃起了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15.描写“春节”的作文 篇十五

《韩非子·显学》中说:“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这里的“参验”就是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表明作文是文字化的生活,如果学生对生活、生命和生存没有自己独到的经历与感受,就很难写出具有生动曲折、感受独特的文章来。那么如何在作文指导课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呢?张萍老师的“举手投足间,个性魅力现———人物动作描写””的写作指导课给我们做了较好的示范。

一、角度:教学活动设计要明确指向学生的自我体验

写作行为的发生,是将“外在的生活”转换为学生心中“内在的生活”,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作者的主观体验和心理感受、思维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赏析经典,感知特色———探究材料,归纳方法———设置情境,运用方法”的三步分解式教学活动。

张老师首先用“哑女卖刀”的故事激趣导入,接着通过赏析经典范例初步感知体验,了解动作描写对凸显人物个性的作用,然后探究材料,让学生发现并体验作者的写作技法,最后学以致用,设置情境,运用方法进行写作。张老师设计了“你们一家三口吃饭的动作一样吗?”“同学聚餐的时候,环境比较随意轻松,你会怎么吃?”“一大早没吃饭就来学校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好不容易等到放学回家了,你又会怎么吃饭?”等这样的问题,相继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下面的探究写作方法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两种体验,一是属于对于写作话题所涉及的生活的唤醒式体验,二是属于写作此类文章所需要的写作知识、方法、表达技巧的明示性或探究性体验。无论哪种体验,最终都要落在学生的自我体验上。

二、深度: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体验

写作教学中的体验,仅仅是“粗略地感觉到”是不够的,而要有一定的深度。写作内容其实是生活经验的发酵、长大或变形,要对作者的心理造成足够的震撼才行。

在上述案例中,张老师精选了《背影》《故乡》《走一步,再走一步》《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阿长与〈山海经〉》和《药》等几个文质兼美的片断,分别设计了三个自主探究活动,从动作的细化分解、动词的选择、修辞的运用等三方面引导学生悟出动作描写的技巧。

三个活动设计循序渐进,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和课堂展示有机结合,环环相扣,学生在辨析中品味,在品味中感悟,在感悟中形成共鸣,从而激发起积淀在心底的生活积累,对动作描写的技巧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然后又运用吃饭众生相的图片、刘翔夺冠的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来引导学生感受动作描写的妙处。

这些文本体验、自我体验以及学生们之间的合作体验,因其不断地激发、碰撞,会形成一个“体验场”,使大家的经验彼此激发并共同分享。

三、态度:体验活动要促进学生人格个性的和谐发展

张老师精心设计了“赏”、“悟”、“练”三个活动板块,力求让学生在品读中赏,在辨析中悟,在情境中练,层层深入,步步分解,由易到难。让作文指导不再是笼统而空泛的说教,而是变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个性体验的过程,课堂因学生个性体验的差异而显得精彩纷呈。

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说:“生命体验在所有个体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写作作为生命存在的一种独特方式,我们理应用手中的笔,来勾描多彩的人生,用敏锐的眼光来洞悉现实世界,用灵动的文字来表达生命的体验。

上一篇:励志作文:未来下一篇:渠道部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