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培养策略和模式

2024-07-05

素质培养策略和模式(精选8篇)

1.素质培养策略和模式 篇一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就高等教育而言,传统的“精英教育”已悄然走向“大众教育”。“大众化”导致高校在校学生和青年教师队伍急剧增加,青年教师队伍的迅速扩张导致如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政治思想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3%,大批“70后”、“80后”的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生力军和主要力量。实际上,四川有的高校以及新办专业其青年教师远远高于这个比例,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1]。研究、提升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是提高四川省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现状及问题

(一)科班出身少,缺乏规范性的教学活动培训。当前许多高校青年教师都是非师范专业出身,没有接受专门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学理论等职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这在全国范围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青年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这些基本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新进教师都要接受岗前培训,但岗前培训时间短、无法系统科学地进行相关职业教育,甚至有些岗前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二)普遍缺乏实践经验,重理论轻实践。许多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他们可能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未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青年教师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理解不够,教学方法单一、讲解不够简单明了,培养的学生也仅是理论丰富,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脱节。调查结果显示,84%的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最多的实践仅限于在校的实验课程,所以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学科知识单一,缺乏融会贯通能力。我国学科划分一直较细,职业性强,青年教师也正是在这种体制下培养出来的。而当今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也在不断增强。此外一些高校在招聘时要求本、硕、博专业一致,这更导致一些青年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有一定深度但广度不够,导致课堂上不能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实践指导无法应对实际情况,这都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

(四)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是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核心[2]。青年教师要有创新意识,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实践中。调查分析表明,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不足,除青年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结构体系尚未构成、对本学科及关联学科最新动态了解不够、实践经验缺乏外,另外部的培养制度、激励机制、项目申报要求等不完善和条件约束,导致青年教师创新和科研能力受限。调查显示,除较少部分青年教师科研主动性不强外,大部分青年教师对创新和科研还是有兴趣和希望的,但青年教师不熟悉做科研的要求、项目申报职称要求、资金配套等问题是主要影响因素。(五)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弱。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当前高校人才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青年教师出国留学不归、下海经商、跳槽到待遇更好单位等,尤其是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减弱。

二、提升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模式

(一)加强入职培训,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教师首先要传道,即思想教育,这是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刚踏上教学岗位,没有经过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较好将思想教育与“三观”相结合,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高校教师与全国高校教师一样,思想政治状况都比较稳定,也比较喜爱自己的岗位。但青年教师刚入职,经济负担较重,部分青年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却急功近利,情绪浮躁,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二)提供进修和培训机会,加强青年教师基本教学活动能力。据调查,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中硕士学历所占比重较大,尤其在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中比例高达83%以上。提供进修机会,对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职称评定都有极大帮助,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要破除传统的仅依赖岗前培训,青年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教师,需要3~5年时间的培养。青年教师入职后,要注重其职后教育,采取岗前培训、顶岗培训、国内外高校进修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基本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丰富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青年教师适应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教研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应用能力。调查显示,部分二本院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比较重视,但对科研活动重视不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教学与科研是高等院校的两项最基本任务,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3]。教学活动是师生、自己与自己互动过程,通过教学活动,老师可以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结构、重点及联系,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结、反馈和自己的反思,教学相长,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科研可以促进教学的深入,提高教学水平,创新和拓宽理论研究,同时也有助于实践,提高研究的应用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满足教师心理需求,稳定教师队伍。调查结果表明,在公办高等院校中,大约76%的青年教师比较认可学校的管理体制,但在民办独立院校中,大约42%的青年教师认可学校管理体制,个别独立院校甚至更低。良好的管理体制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师队伍的稳定。高校要积极改变在进修培训、业绩考核、职称晋升、奖惩激励等方面的论资排辈、先官后民现象,建立灵活且有原则、严格但人性化的管理体制,从职业发展、工作生活、心理需求等方面切实关心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五)以老带新、督评结合。由于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为了使其能更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有必要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工作责任心强、师德良好的老教师进行指导,包括课前的备课技巧、课堂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课后的总结。同时建立督评机制,督评的目的应是引导、提升教师能力。督导组成员要深入课堂,加强与老师交流沟通、观摩评价教师教学状况,及时发现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分析、解决,引导青年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娅,张林,张云齐,徐华峰.四川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4:1~5

[2]李宝富,周昕.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综合素质主要构成与分析[J].中国职工教育,,10:32~34

[3]刘德新.高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快速培养模式[J].内江科技,,5:159~160

2.素质培养策略和模式 篇二

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

第二,过分侧重科学训练的实验,且大多数实验是验证性的,不仅功能过于单一,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第三,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是传授知识,教给学生的知识也是预设的,抛出的问题方案或答案单一,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四,将实验教学作为附设课程,缺乏激励机制,严重阻碍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化学教育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型人才,所以,我们需要探究更新、更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指导实验教学。

二、着眼于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构建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新策略

1.摒弃“注入式”教学,坚持“并进式”和“启发式”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往往是由教师讲授知识,大量地灌输“权威性”的事实,脱离学生实际构筑“知识结构”。而“并进式”教学是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动脑思维,是学生实验与教师讲授新课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它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提高化学科学素质,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摒弃“注入式”教学,坚持“并进式”和“启发式”实验教学,设计与安排富有启发性的实验,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强烈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引起思维的积极活动和注意的迅速迁移。

2.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从多方面分析比较可知,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差异是极为明显的。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实验为线索, 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身份,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通过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归纳来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探索化学规律,让学生参与到发现问题、科学探索、解决问题、运用新知的全过程中。这样的学习氛围,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与必要的条件。

3.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中,理论课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主要限制在课堂,实验课则是限制在实验室并按教师设定的实验程序“依样画葫芦”。“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开放式实验教学”这一教学模式重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空间,使学生逐渐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对“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4.加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方式的多变性,提高实验教学效益。化学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师个体的特殊性等,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灵活性、复杂性,因而教师要灵活机动地将各种方法融合为一个整体并不断适时更新。如开展生活化学、环保等专题讨论及微型实验等,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也应富有多变性。一方面要求语言清晰、准确规范、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简短精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鼓动性、概括性和指导性; 另一方面还要求讲授流畅、以眼传神、以手势助说话、声情并茂、富有启发性和诱导性。

总之,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要优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的必然选择。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教师应该重视有效的实验教学策略,使化学实验教学走向科学探究。

3.素质培养策略和模式 篇三

【摘 要】 为使我国航海人才培养模式适应行业的需要,分析我国航海教育现状,探索航海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我国航海人才培养应重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应在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模式、校企合作、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能力;素质;航海;课程设置

0 引 言

航运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我国90%以上国际贸易和50%以上国内贸易运输任务。航海专业作为培养高层次航海人才的专业,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航海人才长期工作在流动的船舶上,其工作性质具有国际通用性、岗位针对性、法律规定性和国防军事性等特点。诸多海上事故案例证明,有75%左右的船舶交通事故是由于船员的技术素质较低、航海知识缺乏、海上经验不足所致。[1-2] 为此,提高广大船员的技术素质和能力一直是航海界所关注的话题。

目前,在我国船员队伍中,持专科学历者不到30%,大多数沿海航区船员学历还停留在初中文化程度。正因如此,我国船员队伍占国际劳务市场的份额较低,远不及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这与我国航海大国的地位极不匹配。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航海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航海类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航海类专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航海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强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注重航海类专门人才的海员素质养成教育,全面提高航海教育质量,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航海类专门人才。因此,在注重培养航海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探索符合航海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很有必要。

1 我国航海教育现状

目前,全国设有航海教育的本科院校13所,是我国航海教育的核心,承担着培养航海人才的重任。国内有关航海本科教育普遍采取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完成一定的实习任务即可毕业。这种培养模式造成学生环保意识淡漠、动手能力差、对未来岗位的适应性不强等不足。目前我国航海教育几乎尚未走出校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仅有的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也只是“蜻蜓点水”。国外一些航海发达国家的航海教育普遍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有着深度的合作。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参与学校的各种管理,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监督、实践教学等,以企业为主导,对人才素质和技能的培养紧贴航海职业。同时,国外航海专业的教员多半是航海阅历丰富的船长,这些船长具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教师,在企业是员工。因此,国外航海人才在素质和技能上均优于我国。

2 我国航海人才培养模式

2.1 航海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航海专业培养的人才未来将从事船舶驾驶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从安全意识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出发,航海驾驶人员应懂得一定的交通规则、国内外相关法规,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船舶驾驶知识、货物积载知识、船舶管理知识、船体构造知识、海洋气象知识以及语言沟通能力。船舶驾驶人员长期生活在海上,不仅要忍受颠簸、噪声的干扰,还要忍受生活的枯燥单调、远离亲人和朋友的痛苦。因此,航海专业人才的定位应是培养动手能力强、业务素质精湛、能吃苦耐劳、英语沟通能力好的国际人才。

2.2 改革课程体系

航海专业的课程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其中,理论课程包括:航海学、航海仪器、航海气象、航海英语、船舶管理、船舶结构和设备、货物运输、船舶操纵和避碰、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通信设备和业务等知识;实践课程包括:水手工艺、GMDSS通信设备、航海仪器、“两精通”(精通急救和精通艇筏)、航线设计、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等训练。对于航海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动手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航海专业的学生未来都要将相关专业知识应用到实操上。航海专业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航海专业本科学制4年,多数航海类高校在课程安排上采取理论与实操交叉进行,这种模式存在学生对实操知识掌握不深刻、考证通过率低的弊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4年制本科院校教学进程可采用“3+1”模式,实操课程可分项目进行。所谓“3+1”模式是指3年完成理论教学,最后1年专用于实操强化训练,集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操训练项目可按照实操课程的特点,分为电子设备训练、航线设计、应急求生训练以及船舶操纵训练等项目。

2.3 强化英语能力培养

为了维护船舶航行安全和顺利开展船舶业务,船舶驾驶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在实践中,当两船相遇时,对方船员用甚高频(VHF)要求左对左会船,如果本船不明白对方的意图而采取错误的行动,那么两船就会有发生碰撞的危险。当船舶靠泊国外港口接受港口国监督(PSC)检查时,如果船舶设备存在缺陷,驾驶人员英语表达能力差,不能向PSC检查官提出合理的解释,船舶就有可能被滞留,从而给航运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是非英语国家,语言沟通不畅是我国船员的短板,因此,我国航海类院校更应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航海院校开设的英语课程往往只局限于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类,学生在大学阶段所摄取的英语知识十分有限。为了解决学生英语训练不充分的问题,英语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航海专业学生将来所要用到英语大部分是专业英语,因此,将全部或部分专业课改为英语教学,会大大促进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目前,国内航海类院校教师的外语水平有待提高,可通过选派外语较好的教师到国外进修,或者选派教师到外籍船上工作的方法,以提高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

2.4 强化校企联合培养endprint

航海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向航运企业输送合格的航海人才。因此,学校应按照企业的需求来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样才符合航海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校企合作办学的好处在于:企业可以向学校提出自己的人才观念,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实习机会,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航海类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流于形式,合作深度还远远不够。校企合作应是全方位的合作,其方式包括:航运企业优秀的大副和船长参与学校的授课,也可直接聘任为班主任或学生导师;航运企业全面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学校定期派学生到航运企业实习锻炼;有些实操课程可直接设置在船舶上。在校企合作方面,我国航海类院校还应向航海发达国家学习,以航运企业为主体进行航海人才培养。

2.5 改革考核模式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船员考评制度基本上已经成为我国航海专业学生考核的“指挥棒”。这种考评制度过于强调理论考试,对动手能力、体能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的考核不够重视。航海专业作为艰苦的应用型专业,动手能力、心理素质、体能素质、忍耐精神等是一名合格驾驶员必备的能力和素质。作为培养航海人才的高校更应适应行业的需要,加强学生在这些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应切实改革船员考核体制,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制度,逐步实现以综合能力和素质考评为主的制度。航海类院校对学生的考核也应随之改变,以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评代替期末考试,尤其是应增加多元文化、心理素质、体能素质等方面的知识考核。因此,航海院校期末考试的形式应是试卷考试与综合测评的结合。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将半军事化管理纳入学分制,使其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使半军事化管理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抓手。

3 结 语

航海专业是艰苦的应用型专业,航海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技能和素质的培养。目前,我国航海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普通专业无异,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行业的需要。因此,应切实改变我国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凸显对应用能力、外语沟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我国航海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减少海上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全贤淑.日本船员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0(3):33-35.

4.素质培养策略和模式 篇四

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培养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迫切要求的相关决定。而作为培养相关技能人才主力军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除了应提升相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以外,还应提高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本领,也就是相应的教育素质。教师的教育素质是以一种结构形态而存在的。在认真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教师教育素质主要包括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提升地位:给专业教师“减负”、“降压”

中职学校教师压力感不断增加,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已影响到教师教育素质的提高。

全社会应当为中职教师营造一个维护教师职业威望的良好氛围,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苦衷,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以此减轻中职教师过重的心理负担。学校要营造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组织氛围,构建宽松、高雅、清新、具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建立健全校园沟通平台,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要给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与教学自主权,避免使教师做过多形式化的无用功,使每个教师都有时间和精力对教育教学进行思考,创造性地教学,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只有保证中职教师的职业活力,才能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二、严格考核:完善专业教师职前准入机制

1.优化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

根据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和服务方向,必须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育实习三元整合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师范性、技术性、学术性三者的融合与统一,保证职教师资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对教育类课程重视不够的现状,师范院校应增大教师资格类课程在总课时的比重,强化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师基本技能课程,使其达到总课时数的20%左右,加强师范生的从教能力与素质。

另外,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还应重视教育实践,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加强与教育实习基地的联系与沟通,适当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针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师范院校有必要采取“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完善教师资格认定与定期考核制度

教育部门应改革目前以考试为主的教师资格认定办法,提高教师资格认证的“门槛”。在考试基础上,主管部门必须对专业教师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进行严格考核,还应经过一个试用期,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知识更新能力等的考查,方可颁发教师资格证。

同时,考试方式可以多元化,除了采用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加入面试,考核的内容可包括基本技能考试、论文考试、能力倾向检查、心理健康评估等。

另外,还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取消教师资格证书的终身制,增加教师资格有效期制度,在实质上增强教师的危机感,使教师能够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3.严格专业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专业新教师群体的入职培训工作,强调导师对中职学校专业新教师的作用,必须在学校中挑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任新教师的指导老师,对其进行日常的辅助和监督。

另外,学校在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入职培训之前,有必要明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帮助新教师设置新专业成长目标,并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最后对人职培训进行有效评估,以确保合格的新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三、强化培训:健全专业教师教育素质职后提升体系

1.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系统提升专业教师教育素质

教师发展学校是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学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出现了这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简称PDS)。

创建专业发展学校不是建立一所新学校,而是中小学与大学合作形成一种新的机制,使得教师教育的改进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借鉴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特别是美国PDS建设的经验,一批教师发展学校在我国各地相继建立,但多数是由师范院校与普通中小学合作建立的教师发展学校,因此,也可尝试由师范院校与中职学校合作建立教师发展学校,促进专业教师的素质发展。

2.加强校本培训

相对于传统的校外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组织形式上灵活自由。由学校发起组织的培训,以实现学校的具体要求为目的,能够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学校个体特点的培训内容和形式,解决教师的具体问题,加强教师和学校的沟通,促进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发展。另外,校本培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能切实减轻校外培训的财力和人力的消耗,能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校本培训还能够实现校外培训不能实现的全员培训,它能够满足学校每一位教师的需要,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所提高,大大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四、系统设计:促进专业教师教育素质自主发展

1.合理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的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涉及个人、学校,而且涉及外在的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时善于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学会据此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在认真分析自己目前专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审视自己发展的机会。确定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然后制定行动方案,并执行行动方案,最终对自己的发展规划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2.自主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

这里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分析和解决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使自己由单纯的“教书匠”型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研究型乃至专家型的教师。同时反思要坚持自主化和经常化,事前认真分析研究,制订最佳方案,事后全面总结反思,探索内在规律。

3.自觉开展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是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建立在对教育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诊断其原因,再收集素材,学习理论,寻找有关论据,拟订行动研究的方案。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应遵循“行动——研究——再行动——再研究”的原则,通过不断地研究行动、反思,最后对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初步写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4.自觉参加在职进修与培训

专业教师必须主动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有意识地选择安排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式。这能促使教师在不断进修时,了解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方向,最终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成为终生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同时“在培训中把学习到的格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即公共命题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结构,升华为自身的素质,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反思、实践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实现教师专业上的成长”。

5.主动与学校内外的同事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

5.素质培养策略和模式 篇五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摘 要] 市场营销专业的服务行业众多,所有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行业都需要高层次的营销人才。就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进行研究,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实施岗位能力教育为本位,以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促进产学结合,大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市场营销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市场营销人才 培养 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的服务行业众多,所有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行业都需要高层次的营销人才。随着我省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初、中级业务技术人员,还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能独立开展企业经营、商品推销、营销策划、电子商务等业务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根据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在各行业中市场营销的从业人数需要大量增加,特别是在中国对外放进一步深入后,国外的企业将大举开进中国的市场,创办实业,开展各种业务。因此,形成了对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的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市场。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课程设臵存在不足,专业特性不突出;在办学中市场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脱节;师资力量不足等突出问题,如何培养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成为当前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就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进行研究,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实施岗位能力教育为本位,以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促进产学结合,大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市场营销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一、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按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臵,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为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市场营销专业要面向经济建设需要,即按市场需求来抓好市场营销专业建设。这是人才培养工作主动、灵活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在设臵市场营销专业时,一定要深入各个行业和市场进行调查,邀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和各个行业的代表进行论证,要从当地相关产业体系出发,从各个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臵所需专业,构建市场营销专业;要本着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培养适销对路人才以及适度的预见性、超前性等原则制定专业规划,抓好专业调整。同时,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臵及其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专业设臵面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进一步打破专业设臵界限,积极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此外,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臵也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加人WTO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加快,与国际上知名企业的竞争加剧,各种新兴经营业形态不断涌现,管理模式也不断更新。因此,营销专业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不断地进行改革,使之培养的人才更符合时代要求,更适合职业岗位的需要。因此,要加强对高等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并经常深人企业一线调查研究,设臵适应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

二、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模式取代知识型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改革

1.建立市场营销专业五大模块的课程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要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根据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设臵课程,并根据本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五大模块:经济管理类课程、专业课程、实验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公共必修课程。

经济管理类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会计学原理、国际贸易与金融等。

专业课程:学概论、公共关系、礼宾礼仪、电子商务等。

实验课程:商务谈判、消费者行为分析等。

综合技能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现代推销技术、企业营销策划、广告原理与实务等。

公共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文学欣赏、体育等。

2.积极实施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新的培养模式

立足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当前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应积极实施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下两种模式是当前市场营销教育较为理想的选择:第一种是“实践+理论”模式,即在规定的学制内,可以一边实践,一边理论,即明确在学时上是课程理论学习后进行实践操作,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目前已在部分市场营销院校得到实施。第二种是“实践——教学——实践”模式,即在规定的学制内,将人才培养大致划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实践教学,主要任务是安排学生进行实践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践技能训练和操作,完成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知其然”;第二段是理论教学,主要任务是结合第一段的实践进行理论教学,使学生“知其所以然”;第三段仍然是实践教学,主要任务是强化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顶岗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完成人才的培养。这种夹心面包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任务明确,方便实施,应该成为市场营销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三、以“订单培养”、校企联合等模式,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1.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

一是加强和突出实践教学,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要与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双证书”制度,是指通过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组织的技能考核,使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至少获得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顺利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二是加强和突出实践教学,要通过各个实践环节的改进和加强来实现和保证。如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特点,可将毕业实习、岗前训练、预就业三结合取代“假题假作”或浅尝辄止式的毕业设计,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即在毕业环节,将原有的毕业实习、岗前训练与预就业合并,学生实习的单位就是即将就业的岗位。用人单位通过实习了解学生的能力,决定是否聘用。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单位和岗位情况,决定是否应聘。同时根据实习单位生产、建设的实际选定毕业设计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由此赢得实习单位的认可。三是加强和突出实践教学,要大力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好、管理好一批规模适中、功能全面、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实习实训基地。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十分突出,如果没有一定规模和层次的实习实训基地,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就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预定目标。要本着“三效并举”(教学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突出高新技术的原则,努力把实习实训基地建成教学的平台、产业化的样板、高新技术、实用技术的辐射源、发散地。这还要求建立一套详细的评估细则和实施方案。

2.加大产学合作,实现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高等教育大多以校内教学为主,即主要依托校内师资和办学资源完成人才培养过程,虽然也吸收一部分社会资源参与教学,但不能很好地与社会、与企业结合,从而影响和限制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重要原因。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除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外,还要为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的需要,进行产学合作。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以校内为主的教学模式,大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技工作的紧密结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依托全过程的产教结合完成人才培养过程。一是要积极实行“订单培养”。根据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订单”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从专业设臵到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训直至学生就业,都要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指导、监督、参与、支持作用。二是积极实行校企联合办学。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可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学校可以借助企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同时,企业可以委托学校帮助培训员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三是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教改咨询委员会,参与、指导人才培养工作。职业岗位能力的开发、教学计划的制定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仅靠校内的教师是难以胜任的。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教改咨询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利于把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对岗位技能人才的实际要求和岗位变化趋势直接融注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从而缩短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及岗位需求的差距,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同时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职业能力教育提供保障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既能熟练教授本专业课程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技能和实践技能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以实施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队伍提出的必然要求。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多年来一贯坚持和提倡的做法,绝大多数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和水平。但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要求相比,其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实践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相对较弱的状况也比较突出。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办好高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一是要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安排教师定期到基地、龙头企业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顶岗锻炼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和实践教学能力,使教师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努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并逐步建立和健全教师资格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制度,努力营造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二是要注重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单位引进既有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增加“双师型”比例;三是要积极聘请龙头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一项改变学校教师结构,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冷志明.加入WTO和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兰州学刊,2004,4:263~264

[2]李铁敏.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4,11:149~151

[3]王木丹林伯明.育旅游能人——旅游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115~190

[4]张振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20~22

6.医生能力、心态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篇六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员要理解掌握做好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首先要热爱医学;第二要具备做医生的潜力;第三拥有健康的心态和体魄;第四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等。

医生能力、心态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 陈清

一、概述

目前医疗环境较为不好,去年报道有5000多起医药事件,其中有300多起伤害到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医学发达了,而人们对医院的不满却增加了,有医生自身的原因,过分强调和关注医疗技术的提高,而不注重人文医学素质的培养。不能改变别人,但能改变自己,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好医生应该具备下述素质:

首先,要热爱医学;第二必须具备有医生的潜力;还要拥有健康的心态和体魄,同时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临床能力要素,包括 医学知识、临床沟通的能力、临床查体的技巧与能力、医学文书书写能力、临床解决问题能力等。

二、做医生基本条件

素质是个体完成一项工作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它包括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在三国演义里,三国时蜀主刘备在举事之初,东藏西躲,先后投靠曹操、吕布、刘表、袁绍等,始终未能割据一方,甚至无立足之地,后有山林隐贤司马徽给他举荐卧龙、风雏二人,据说二人之中得其一足可以安天下,奠立百年基业。卧龙、风雏有如此能耐,关键在于他们是经纶济世之士,不仅有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有对大局敏锐的判断能力,以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计谋。

要办成大事,没有素质万万不行,但不是有了素质就有了一切。人文、人格、能力三个方面,一般人格要重于能力,人文素质重于专业的素质,能力重于书本的知识。艺术素质的追求是为美,而信仰素质的追求是为善,人文素质的追求是为爱。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运用知识才是有力量的。

医生的人文、医学问题,缘于目前医疗环境的变化。如2009年4月中国青年报对12575名公众进行一项调查,发现失去操守现象最严重的职业,医生在第一位,占74.2%,其次是公安干警、教师、法律工作者等。失去操守现象最可怕的职业,同样是医生也是第一位,占82.4%,公安干警第二、教师第三,法律工作者是第四位。由此可见医生的品格和操守在医生职业行为中的重要性。

基本条件首先是本因素质(具备医生潜力、健康体魄),第二是秉性素质,必须热爱医学,还有习性素质(有健康心态,后天习得)。“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但丁语)

中国古语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老子也说人一定要善任,言要善信,政要善治,事要善能,动则善时。

医生具有先天的做医生的素质非常重要。比如教猴子和大象去爬树,比较而言,显然教猴子容易,猴子先天具有爬树的能力。而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在选择职业、选择干做事时,从来不进行自我评估。几乎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一部分生命浪费在试图表现出某些自己不具备的品格,或赢得某些自己无法享有的喝彩上面。

任何人均可以成为病人,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医生。医生为弱势的群体,很多人在监看着医疗行业,容不得医疗行业有一点瑕疵,而且当给医生这方面的优惠时,没人站出来支持医务人员。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病人,站在了医生的对立面。但医生和病人应该是朋友,共同的敌人是疾病。由于社会的不良风气造成医生和患者的对立局面,把很多社会矛盾转嫁到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在外科治疗中,手的技术非常重要,要求外科医生的手非常精细。选择钢琴家时,对其手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十指纤长,至少有八个音节的跨度,要灵活,有弹性,在培养过程中强调手对键盘的感觉和弹击的力度。音乐是虚假的东西,可以给人赏心悦目,动人心弦,跟生命没有太大关系,选钢琴家尚且如此严格,何况是作为对生命负责的医生。

对外科医生,尤其是做细微手术的外科医生,更要求手的纤巧。所以西方外科医生有句话: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狮心,勇敢、果敢、果断、敢作敢为、有能力、有魄力;还要有鹰的眼睛,敏锐;另外要有妇人手,纤细、灵巧。

纤细外形的手在手术中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当前像微创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手术切口向小型化发展,又细又长的手更易于探查和操作。妇产科医生在做双合症检查时,纤细的手更能够判断病变的部位。

三、健康的心态和体魄

另外,医生还必须具有健康的心态和体魄。医生的职业要求医生理性面对医患矛盾,用情绪化的方法处理问题只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剧,需要医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医患矛盾是医生的执业行为的问题,不是医生的生活问题,因此,不要影响到医生的家庭和个人生活,防止负面的影响扩大化。

医院管理者也应该支持帮助医生正确处理医患矛盾,不应该扩大化地认是为医生的道德问题、品质问题等,可以使问题局限化,更容易解决。

还要求医生具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心胸太狭隘的人不适合当医生。希波克拉底最早倡导会诊制度: “医生因无经验,处于困境时,不能违反规矩。他应建议请别人,以便通过会诊了解真相,理智的医生永远不应该嫉妒他人。如果治疗结果可能利于改善病人的情况,要不耻于向外人请教。” 无论博士、博士后或者知名的教授,遇到问题以后,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应该去向别人请教或请求会诊。

同时希波克拉底对医生的复杂性感受至深,他说:“生命短暂,艺术是永存的,机会转瞬即逝,经验极不可信,判断准确,实在难能。医生之责,非一己可完成。无病人和人合作,则一事无成。”在医疗临床实践工作中,机会、时间非常重要,错过了时间,会发生很多变化,如果病人不配合,同事不配合,将一事无成。

医生需要健康的体魄,首先是因为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如北京海淀的一个妇产医院每年的分娩病人将近一万例,即每月平均在270例 — 300例之间。做手术要站立,不能正常吃饭等。一般周末值班是24小时,所以人们都害怕值周末的班。

另外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经常接触各种病原菌、辐射线、化疗的药物等,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所以医学界精英英年早逝的非常多,比如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六病区的创始人之

一、协和医大的博士、放疗界著名的欧广飞(音译)教授,长期接触放射线,在2001年7月25号早上七点在家中突然去世,年仅41岁。成都市地区医院放射科的副主任刘川,他工作时穿重达七八十斤的铅防护服,在X线下开展手术中治疗项目,有时候长达数小时,完成一次介入手术接触X线的剂量,相当于从事普通放射工作一年的剂量,2006年曾被评为市级的一级优秀工作者,去世时仅37岁。著名的眼科专家、瑞安市的主任委员-高潮,也是英年早逝。所以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风险高,需要坚强的体魄。

另外医护人员的待遇差。如在北京市发改委的网站上,规定了一个肾切除术是320元钱,做这台手术要4名医生、2名护士和1个麻醉师,需要3-4个小时,平均每人每小时劳务费不到15元钱,不包括手术后出现问题医生要自己赔偿。如果病人需要的药品或者器材超出了医保的范围,首先是扣医生的。制定政策的人是站在患者的角度,需不是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所以中国的医务人员非常高尚,他们用自己的健康挽救病人健康。

现在很多医院设备和工作环境还相当落后,没有空调、没有呼叫系统、没有中心供氧,更没有ICU,有些护士工作时需走很多路,工作脏、累,有时得不到病人的理解和配合。广西某医院写了护士之歌。

国家给医疗行业投入太少。医务人员往往非常热爱自己的行业,他们把温暖、照顾和一颗金子般的心都留给了病人。所以医生和病人应该是朋友,有时候比朋友还要亲,因为医生挽救的是生命和健康。现在医患关系不正常,很多社会的矛盾都转嫁到医患之间,值得深思的。外科医生要有好的心理素质。外科医生的弱点有:主观武断,认为手术万能;不能正视教训,对出现的问题和疗效差,往往追求各种客观的原因,不去找自身的原因;而且轻视理论上的学习,轻视小手术、缝合、包扎等基本的操作。

Thomas.vieary医生对外科医生强调四个方面:1.有学识;2.是专家;3.要灵巧;4.要态度好。

所以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总结分析。一个人的内在是优,内在优于外在,长远优于即时,习得优于天赋,内省优于灌输。

四、需培养的能力

另外医生还有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协作能力、授权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激励能力及学习能力。

协作能力为:有全局观念,善于发挥集体智慧和集体创造力,组织和协调群体开展协作研究。能恰当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淡泊名利,有不居功不诿过的风格。心胸豁达大度,能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以己之短扼人之长。能与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和谐共事。

授权能力为:有能力将工作任务授权给另一位同事或下属完成。适应能力:在变化的形势中,面对不同的合作伙伴和服务对象,仍然能把握方向,有计划地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创新能力为:有探索医学科学求知的热情和执著的追求精神。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勇于开拓进取,有解决重大复杂技术问题的才能。能在医疗实践中发现并正确判断专业发展方向,开拓新的领域。

激励能力:有在挫折或平凡中使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性的能力。学习能力:有根据职业发展和工作要求不断学习并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医生还需培养规划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还有移情能力、管理能力、情绪管理、临床能力等。

规划能力为:有能力对所制定的目标进行论证说明,确定重点,制定行动计划,最终达到目的。沟通能力为:有能力说明自己的意见,观察别人的反映,倾听别人的意见,对其意见进行整理,做好协调统一工作。决策能力:能够根据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找出问题的关键。有根据不全面信息分析、评价、选择并做出最终的决策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前瞻力,有远见,并能制定工作计划。领导能力:有能力确定目标,让人接受一种观点、一个方案,或一项行动计划。进行组织落实,确定检验标准及范围,并有进行工作追踪。有能力设计一个组织机构,制定目标、工作方法和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

作为一个医生,首先要对生命虔诚和敬畏,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一个人在患病,尤其是在患重病之后,都有渴望被理解和关爱,希望给予的尊重和呵护,而医生要做到这些,他首先必须是热爱生命和敬畏生命。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到协和医院演讲时曾经提到:医生需要有一个科学家的头脑和一个传教士的心灵。事实上也证明医生对职业只有宗教般的虔诚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次是能够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病人生病以后,其社会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医生应给予理解和宽容。

所以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乐别人之乐,忧别人之忧。移情是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去欣赏别人的感情。移情也可称为同理心,能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和内心世界,并且把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方式。做好移情换,有同理心的人必须有两个原则: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事情;立场要坚定,态度要热情。

另外作为医生,还必须注意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是指由个体周围环境的外在刺激或本身内在的身心状况所引起的个体自觉的心理失衡状态或者自我协调的一种应激状态。人的情绪准备对活动能力和活动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心境状况有助于智力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进行,挫折状态阻抑人的活动效果或效率。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内森的一项研究发现,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消极情绪作斗争。情绪变化往往会在神经生理活动中表现出来。自身的心理调适要求医生具有健康稳定的情绪,清晰而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对病人的心理分析则是对病人的生活环境、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和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正面情绪有十大动力的情绪。如执着,意识中时时闪现坚定不移的信念;挑战,勇敢地挺身而出,即使胜算不高也不气馁;热情,对自己的产品、服务、概念和想法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奉献,全心全意完成工作或处理事务;决心,意志坚定不动摇;愉快,乐于接受微笑与乐趣;爱心,助人为乐,并具有高尚的情操;自豪,因为自身价值或团队成绩而深感荣耀;渴望,强烈希望能够拥有某物或成就某事;信赖,相信他人和集体的素质、价值和可靠性。

十大负面的情绪,如 畏惧,面对困难手心出汗,缩头缩脚;愤怒,因实际存在或假想的对立而产生极大的痛苦与敌意;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比愤怒还糟糕;紧张,头脑、身体和情绪处于焦虑和不安的状态;忧虑,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感到寝食难安;敌意,对立或反抗的行为;嫉妒,对他人的成就或优秀素质心生不满甚至感到气愤;贪婪,无休止、无限度地追求财富或权力;自私,万事从自身利益出发,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憎恨,过于强烈的厌恶感。

日本人的著名管理学家给专家下的定义为:专家要控制感情,并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称之为专家。

五、医生与患者的心态

对医生而言,不健康的心理素质会影响到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对疾病的诊断以及用药的合理掌握。对病人而言,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及情绪反应可以影响到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从而影响了神经内分泌轴的正常分泌,使生理变化过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病理改变。

(一)医务人员的心态

医生认为患者不懂医学知识,应该听医生的话,而且患者太多,没有时间耐心细致地去解释,即使解释患者也听不懂。还有一些医生认为患者及家属对一些小病大惊小怪;医疗费用、药品定价不是医院所定,患者不应对医院提出费用过高的问题。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另外,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为了保护自己,只要不违规,不会积极地突破性的实施抢救,检查时不考虑费用问题,给患者做过度检查,而过度地保护自己。均对病人不利。

(二)患者的特点和心态 患者的个性性格、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都不相同,而因病又使其个性、情绪及行为被扭曲或使潜在的心理弱点突出,强烈地表现出来;另外求医的心切,对医学的期望值高,自我感觉良好的丧失等。所以医务人员对病人要有足够重视和关心,对病情要耐心解释,服务态度要好,医疗费用不能太高,还要尊重其人格、隐私等权利。个别患者认为自己有钱、有权,医务人员必须为其服务。特别是很多医院有VIP病房、特价病房,提供优质优价服务,也会误导患者,造成其心理不平衡。有些病人认为医生不负责任,有信誉危机。另外发生患者死亡或者不良后果,认为打闹可以得到补偿,所以现在全国各地出现医闹,出现医护人员被打伤甚至致死的事件。

六、合理的知识结构、品行等

除了有专业的素质,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强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观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适用的综合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希波克拉底认为名副其实的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把学问引进医学,或者把医学引进学问。因为医生是学问的情人,也是神仙的情人。在学问和医学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医学实际上拥有一切倾向于学问的性质;同时又具有哲学家的医生,犹如众神。Doctor本身意为博学、博士。

孙思邈在 《千金药方 · 大医习业》里有云 :“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 “ 诸子 ”,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 “ 内经 ”,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若能惧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即要求做医生一定要博学。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能做到明智、巧慧、精细、庄重、善辨,即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是满足于仅仅治疗某种疾病,此为《爱丁堡宣言》对医生的要求。

同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人文品格是指无私、谦虚、积极进取、廉洁忠贞、摒弃迷信等优秀的非凡品格。“这些品格意味着反对放纵、反对粗俗、反对贪婪、反对色情、反对劫掠、反对无耻。”所以对人文修养的特点要求:“严肃、自然、反应敏锐、应对自如、顽强不屈;对有心人机敏而和蔼;对一切人温和;临危而镇静、外柔而内刚;不失时机,饮食有节,耐心等待;言之有据,条理清晰;诸事演变,说明无误;言语优美,性情宽厚;事实求是,从善如流。”

7.高校公共书法素质培养策略分析 篇七

1. 高校公共书法教学目标定位现状

经过对我国大部分高校公共书法课程开设状况调查显示,其中一部分高校虽开设了公共书法课程,但仅限于对书法欣赏、作品图像讲解教学,而且课时较少;一部分高校单纯地进行书写和欣赏教学,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书体特点,服务书写技能教学;一部分高校为毛笔书写练习,没有设立专业的理论教学单元和欣赏教学单元,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是单纯的“写字”课;还有绝大部分并没有开设公共书法课程,多数为工科、农科类院校。鉴于此,不难发现我国的教学管理部门及教育工作者, 普遍认为公共书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书写技能的提高, 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学生的字书写的更加规整、好看一些。而大部分高校开设公共书法课程的目的也是对学生的书写技能的培养,是单纯意义上的书写技能培养,个别学校的教学目标为书写能力、书法作品图像欣赏能力兼顾或单纯的书法作品图像欣赏能力培养。

2. 中国书法与人文素质的联系

中国书法与人文素质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书法汉字为其载体,毛笔为其书写工具,抒情达意为其目的,将文字的结构、毛笔的书写、书家的情意三者统一,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带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传统艺术,书法艺术较为典型,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书法的热潮与素质教育渐渐深化,书法教育在高校大力的开展已势不可挡。培养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提高, 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进步为基本特征,更加关注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品质发展、能力修养、思想道德素质。当前,怎样利用素质教育从高校中培养出创新型高端人才,如何探究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高效的实现教学目标,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责任。而书法教育的审美、健身、育德、启智、陶冶等诸多功能,有助于陶冶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审美情趣,进一步提升文化知识和素养,以及书写技能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

3. 高校公共书法素质培养策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理论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高校大学生普遍有着较高的求知欲望,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随着不断地成长,文化知识得以积累,使得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学习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开展系统理论教学,充分发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功能。书法艺术是我国独一无二的优秀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情感、精神的一种物化形式,也是世界艺术之苑的精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渐成为深奥精微的书法文化。

书法欣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审美活动,书法欣赏能力是高校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书法是一种以意象表情的艺术,聚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书法欣赏教学,学生通过对书法作品的鉴赏,从视觉、直觉方面直接的感受,可以更好的体验书法作品千变万化的风格、章法、结体和线条, 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创作精神和情感,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被其体现出来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直观地领会到书法作品的生命之美、情感之美、创造之美和变化之美,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深入的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奥精微, 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陶冶,体会到审美的乐趣,审美情趣得以提高,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创造意识得到一定的培养。 书法欣赏过程中,不同风格作品的欣赏,其章法、结体、线条的构成及风格的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学习资源更加丰富。

4. 结束语

8.中职学校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篇八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加快调整转型的阶段,乡镇职业技术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现代经济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使中职生顺利地走上社会、走进就业、走向创业,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我校大胆改革,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开拓之路。

素质,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职业素质,这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和创新素质等。在这些素质中,我们认为中职学生重点要抓好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重视行为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道德品质是一定时期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优良的思想道德是从事任何社会职业所必备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职业能力是否具有所需要的发展空间。思想道德素质在职业实践中,表现在职业道德的优劣、对待劳动的态度、自强自立和自尊自律等诸多方面。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我校成立了德育教研组,由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和学部部长等组成德育教研组,由德育处副主任担任教研组长,每周召开一次德育教研会议,改革德育课程,研讨德育方法,使德育课堂取得了显著实效。学校制定了《现代城市人素质评价标准手册》,在待人礼仪、开会坐姿、卫生保洁、实习实训、日常言行等方面都制定了行为规范标准,使文明素质要求具体化,学生可以对照标准观照自己的言行,校正不良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的行为。近几年,我校毕业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除了技能过硬之外,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开展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职校生要适应经济市场的竞争,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面对现实,面对挫折。中职生受过往习得性失败心理的影响,往往缺乏自信心,在择业、就业、再就业和创业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推销自我和发展自我。

针对此种情况,我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结合学生已选择的专业特点,进行择业和就业心理测试,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我,找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弥补个性的缺陷或改变不适宜的个性,主动适应职业的需要。在掌握了学生普遍的职业心态之后,我们就有的放矢,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咨询,及时对其择业提出建议,让其正确择业。在最后一个学期,学校大力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不仅针对学生就职前的择业、就业,而且针对学生就职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就职后的转岗创业等各种问题。学校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挫折教育”,加强学生择业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心理辅导,以增强学生适应职业要求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减轻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

三、改革教材教法,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素质

中职教育,是密切联系社会经济的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中职教育又是学历教育,不是一般的培训基地,不能只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技能,而是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工人。因此,中职教育应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

我校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重视文化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再学习的基础和能力,让学生能够面对多次择业和创业的挑战,顺利地再就业和再创业。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我校通过改革教材和教法来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2005年,我校对数学教材改革提出了“四个结合”的思路:即结合学生实际,突出基础性;结合生活实际,突出应用性;结合专业实际,突出针对性;结合前沿知识,突出新颖性。对英语教材注重“实用性” “层次性”和“审美性”。语文教材则是“侧重口语交流,强化应用写作,兼顾阅读提升,关注信息处理”。近几年,我校教师主编了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高考复习资料等10多本教材,分别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职生由于普遍基础差,尤其是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厌学现象比较突出,因此,职业学校必须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我校以“活课堂,重实效”为宗旨进行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应用文的“夺宝奇兵竞赛”,品读课的“课本剧表演”等,都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变革,改变了学生厌学的现象。

四、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核心。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我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为原则,把技能实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大实习和实训课时,鼓励学生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练就“一专多能”。

为了强化学生技能,2005学年开始,我校探索项目教学法,2006学年逐步从电子、机电专业试行模块式小班制教学的改革,2007学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职业群的要求,大力推行项目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专业课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技能竞赛平台,以竞赛促进教学水平,以教学夯实竞赛基础,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近年来,学生100%持“双证”毕业,多证毕业率达70%以上。我校参加2009年佛山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在单片机、计算机、数控技术和电子电工四个项目上获团体一等奖,并有7名选手代表佛山市参加了广东省的技能大赛。其中,学生詹泽健、李瑞龙分别获得数控铣技能竞赛第二名和第六名,何惠渟获得计算机技能竞赛动画制作第三名,何海超获得单片机竞赛第三名,这四位同学均获免试升读高职的资格。

五、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敏锐的创新素质

开展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呼唤。职校生要走向创业,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校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创新教育,并且高度重视,切实实施,从课外走向课内,从选修到必修,学校的创新教育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子,形成了创新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专业教育、产业发展、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和创业教育六结合的鲜明特色,切实培养出了学生敏锐的创新素质。

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市、省及全国各级创新比赛,屡获殊荣,并两次赴京到人民大会堂领奖;参加中国专利20年成果展获金奖;参加两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共获得13个一等奖,并获专项创意大奖,学校获团体金奖和“创新型学校”奖;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获得3个金奖和1个创新奖;学生有500多件作品申报国家专利。学校被评为“佛山市首批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并被批准为“广东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和“全国创新教育研究基地”,是全国青少年知识产权保护宣言百所发起学校之一。学校的创新教育成效先后被《南方日报》《珠江商报》和《佛山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CCTV-3 和CCTV-12等中央电视台先后对我校获奖师生进行了现场采访及报道。2008年4月,“中国—欧盟”知识产权保护项目组专家米默勒先生来学校考察创新教育情况,他感叹地说:“欧洲也应该向你们学习!”

正是抓准、抓实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出现了喜人的形势。以前职中,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差生的代名词,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子女不读职校。而中职生就业情况也不好,一是工资待遇低,二是学生找企业单位难。

但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广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达100%。学生的就业情况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从学校找企业转变为企业找上门;二是从企业定工资转变为学校定工资。学校招生也出现了学生踊跃报读的局面,甚至有些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也转而选择我校,学校的就业与招生出现良性循环。我校毕业生加入陈村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共有100多人。04届毕业生梁锦源成立了自己的纯净水公司,2008年被评为顺德区创业新星;05届机电专业毕业生温雪莹,由于岗位创新能力强,在短短2年时间内实现了三级跳,由工程部文员一跃成为学历最低、年龄最小的结构工程师,《珠江时报?教育周刊》于2007年4月30日作了专题报道;06届毕业生冯沛生,在校期间曾获发明创造大赛二等奖,顺德区发明创造三等奖,现就职于佛山市顺德区高天设计公司,任为模具设计制造部主管。另外,周泽忠任顺菱制冷厨用设备厂总经理,周俊江任深圳骏豪公司总经理,欧国贤任广东国通物城有限公司董事和副总经理,我校闪现出一大批创业新星。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修辞学中的修辞格下一篇:奉节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