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人才流动的个体动因论文(2篇)
1.知识型人才流动的个体动因论文 篇一
知识型员工流动特征及动因分析
[摘要] 现今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知识员工作为知识和科学技术的载体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员工的高流动率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各方面的成本的增加,甚至是核心竞争优势的丧失。因此,对知识员工的流动特征和动因进行深入分析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关键词] 知识员工 流动 特征 动因
一、知识员工的界定和特征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学大师Peter.Druker将知识型员工描述为“那些掌握或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与非知识员工相比,知识员工具有特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较高的个人素质;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工作内容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工作形式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工作成果不易加以直接测量和评价;工作选择的高流动性。
二、知识员工的流动特点
员工流动是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而知识员工的流动现象更是突出。本文研究的员工流动主要指员工的主动离职。知识员工的自身特点造成了他们流动的如下特征:
1.流动的主动性
知识员工的教育程度较高,有着很强的自我判断能力和组织判断能力,对于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对于自己有着明确的期望和职业生涯规划。对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观察。当他们发现企业的领导风格、组织支持、经验理念、前景等不如人意或个人发展机会缺乏时,他们会主动离职,寻找个人-组织匹配度更高的组织。另外知识型员工有较多的外部就业机会,在流动方面知识员工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流动的行业内部性
知识员工在组织和社会中的地位是他们的职业造就的,因此具有较高的职业承诺和相对较弱的组织承诺,他们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主动离职,另外寻找本行业中的能为其提供更优条件的其他组织。在工作中将自己与同职业和不同职业的其他员工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判断该职业的吸引力。从行业上来看,知识员工多集中于新兴的知识密集行业。这种高行业集中性和高流动性,造成了在行业内,知识员工的频繁流动。
3.流动的心理动因更为明显
知识员工对工作环境的和谐自由、工作场所和时间的弹性、授权等要求较高。而对于激励因素的重视程度依次是:个人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由此可见,他们的离职很大程度上来自心理动因。个人-组织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着知识员工的心理契约。员工的忠诚度与员工对组织文化、目标、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密切相关,即知识员工更讲求与组织的补充性匹配。
4.流动范围的广泛
知识员工跨国家和地区的多边流动趋势显著,同时流动中的人才循环模式明显。一方面,人才向着较所处区域更发达的地区流动。另外,亚太地区近些年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才回流。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的同时,也输送了大量的回流人才。
5.流动渠道的多样化
我国的人才市场发展迅速,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人才交流网络。人才市场为绝大多数的知识员工提供了流动的渠道。可以说,人才市场是基层知识员工流动的主要渠道。对于高
层知识员工多采用猎头公司或直流的形式实现人才流动。而在专业技术型知识员工方面,专业内的相关媒体和交流、网络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知识员工离职的动因分析
根据Price-Mueller(2000)的员工离职模型,如图所示,我们将影响知识员工离职意愿的因素分为三类:环境动因、个体动因和结构化动因。
1.环境动因
(1)亲属责任
亲属责任是指对社区亲属的义务,主要集中在最重要的对象上,即员工的父母、配偶和子女。保持现有的雇佣状态有利于实现对亲属的责任,因此高的亲属责任感会降低员工的离职。亲属责任建立在员工对于流动给家庭等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维持活动一致性的倾向,甘愿参与组织活动。知识员工的稀缺性,使得他们更容易找到更优的工作,因此亲属责任在他们的离职意图上限制较少。但在离职行为上,出于亲属责任,他们更倾向于在工作寻找行为后,产生离职行动。
(2)机会
知识经济时代对智力资本的需求的渴望超过任何时代,知识创新者成为稀缺资源。机会和劳动力市场密切相关。早在1958年March和Simon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就业机会与员工离职的关系,发现当劳动力供给紧缩时,员工离职率要比劳动力需求短缺时离职率高。Mobley等人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行业类型的劳动力面对着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对其离职有着不同的影响。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知识员工多处于信息、咨询、IT、通讯等朝阳产业,这些产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离职率较高。
2.个体动因
(1)一般培训
一般培训所得到的技能也适用于其他企业,这种培训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性比较强。一名接受了一般培训的员工不仅在当前企业中的生产率能够提高,在其他企业中工作时的生产率同样能够提高。因此,企业的竞争对手会通过向员工提供一个比原企业高的工资把他挖走。企业在知识员工身上的一般培训投入远大于一般员工,而知识员工技能的通用性增加了他们的流动。
根据Price的假设3,作为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员工有为其自身寻求高利润领域的流动愿望,决定了他们在接受培训后必然要求增加工资,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利益最大化选择行为,从而流向能够为其提供符合价值增值工作的其他企业。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社会条件下,知识员工的生命周期性加上人力资本更新的时效性,加速了知识员工的流动。
(2)工作参与度
员工参与是指员工介入管理决策制定和实施,通过与管理层的交互作用,参与和影响管理行为的过程。工作参与度高的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强的认同感。知识员工较一般员工具有更强的参与动力。Lawler指出,知识员工参与会带来质量改善、降低缺勤率、降低员工流动,而且问题解决过程和决策过程将更加有效率。高的工作参与度会产生高的工作努力度,从而产生较高的绩效水平,因此会获得更多的组织报酬。这些增加的回报又会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高的工作参与度是对组织较高认同度和情感承诺的行为表现,很大程度上会降低他。
(3)积极、消极情感
积极/消极情感属于员工性情变量。基于Watson-Clark的研究,员工个性变量对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有着重要的影响。知识员工对于工作、薪酬、环境等因素的态度和反应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组织的感情和行为。员工对于相同组织状况的反应会因为性情的不同
而不同,性情因素会深刻影响员工满意度,进而影响他们的离职倾向。Watson把人的性情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大类。积极情感是个体体验快乐情绪状态的个性倾向。消极情感是个体体验不快乐情绪状态的个性倾向。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相互独立的情感特征,随时间的推移表现得相当稳定。
3.结构化动因
(1)自主性
在知识员工激励的前因变量上,工作自主性在理论上得到广泛认同。知识员工由于拥有知识资本的产权和较强的自我激励倾向,对工作自主性要求强烈。知识员工在内在的或自我驱动的动机激发下,能够很好的在工作活动开始前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过程、工作策略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和自我计划,能主动营造有利于工作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并在工作活动结束后对工作的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知识员工在所属行业的专家地位要求工作高度的自主性,这不但是知识员工自身特征、团队式工作方式、工作过程难以控制等的要求,同时也是组织对他们认可的表现。赋予知识员工高度的自主性,对降低他们的离职倾向有积极作用。
(2)结果公平性
知识员工由于本身的特点,造成他们比较倾向于劳动力市场公司内部化。自觉的将组织内部的报酬水平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平均报酬水平相对比。对于知识员工来说,这样做既使他们便于了解的专业知识在外部人才市场的市场价格走向,又便于了解他们在组织中自身知识的价值。通过对外部市场价格的了解形成自身的报酬期望,再将实际报酬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形成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员工感到雇佣关系不公平时,会表现出愤恨情绪和低组织承诺,从而影响离职行为。
(3)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资源缺乏、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工作负荷四个纬度。压力源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工作本身,由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要求等因素所构成的工作内源压力;另一类是来自工作活动以外的,由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所构成的工作外源压力。内源压力与外源压力是两类具有不同性质特征的压力变量,对工作满意感应该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以往研究中发现,较高的工作压力将导致较低的工作满意,从而导致较低的组织承诺,而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之间呈相互影响的关系。较强的工作负荷一方面造成知识员工工作压力感增强,另一方面又会为他们提供较强的工作成就感。这就要取决于这种压力是否在知识员工的承受范围内,如果超出范围,成就激励将转变为离职动力。另外由团队合作型的工作方式导致的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也是造成知识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
(4)薪酬
合理的报酬是稳定知识型员工的决定因素之一。我们用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间的一致性来衡量报酬是否合理。过高会增加成本,过低会失去人才。知识员工较一般员工虽然更注重精神回报,但这是建立在满意的物质报酬的基础上的。在我国当前知识型员工的首要需求还是物质报酬,物质回报作为自身价值的一种衡量标准,如果低于自身的期望,会被认为是对自身价值的低估。企业中的薪酬设计不合理、报酬水平同学历层次和能力水平不吻合、组织内同类人员不一致、对高报酬收入的向往等都会导致知识员工的价值不能在薪酬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个人预期难以实现,引起流动。
(5)晋升机会
晋升对员工的收入和总体福利具有重要的影响。晋升机会在对离职倾向有独立影响的同时,也对结构化变量、环境变量与离职倾向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另外,知识员工并不是单一的追求在管理层次上的晋升机会,而同时追求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等级上的提高。
(6)工作的单调
知识型员工都有着很强的专业背景,在组织中从事着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劳动分工和专业分工使得知识员工的工作过于专业化,容易产生对某项工作的疲劳感。工作单调乏味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导致单调性思维乏味,进而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离职倾向增强。再者,知识员工对成就感的追求较为突出,当接手一项新工作时,该工作对于他们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起到激励作用。而当工作变成重复性的例行工作时,这种成就激励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与离职意向正相关的单调感。
(7)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程度包括上司、同事和亲属对工作的支持程度。社会支持也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多个纬度。一般认为包括社会联系、感知到的支持和实际的支持行为三个方面。社会联系包括:家庭、朋友、相关群体、上级、同事、下属等。客观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隶属的稳定与不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类支持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是个体所拥有的潜在支持系统。感知到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是个体的主观感受。知识员工的工作任务一般比较复杂,需要多人长时间的合作来完成,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来自各方的物质支持,也需要各方的精神支持和关心。知识员工依赖于组织的资源(如先进的计算机和硬件设备)和知识架构(各种专业知识的配比、补充)来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需要彼此之间知识的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达到知识共享。对知识员工来自各方面的有力的社会支持,加之他们对这种支持的感知能够降低他们的离职意愿。
参考文献:
[1]王淼孙小丽:关于企业员工流动问题的探讨[J].商业研究, 2004(286)
[2]王黎萤丁卫明马万里: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实证研究和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4(4)
[3]Price J L.Reflection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voluntary turnover[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power(Forthcoming), 2001
[4]彭劲松: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及企业应对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 2006(6)
[5]Kristof, A.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J].Personnel Psychology, 1996
[6]张勉张德:国外雇员主动离职模型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9)
[7]Kessler R C, Price R H., Wootman C B.Social Factors in Psychopathology: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Proces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5(3)
2.知识型人才流动的个体动因论文 篇二
〔关键词〕知识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内部学习;个体学习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4-0207-03
Study on Coupling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Individual Learning of Innovative PeopleXu L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61,China)
〔Abstract〕Transformation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a complicated systematic project,whose essence is the movement of knowledge flow.After the study of its process,coupled domain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dividual learning of innovative people is established.Then learning emphas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three phrases in the process,which will help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formation and capability of knowledge learning.
〔Key words〕knowledge management;transformation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innovative people;internal learning;individual learning
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对新知识的获取,而知识的获取离不开学习,学习的载体是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与创新人才的管理的一个重要耦合域就是有效的促进创新人才的学习,创新人才的学习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以企业为边界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内部学习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创新人才的个体学习,二是创新团队的学习,在此我们重点分析个体学习。
1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
我国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总则第2条把 “科技成果转化”界定为:“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可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从科技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小批量试验、中间试验、批量生产直至形成商品化、产业化的动态创新过程,包括一系列科学性、技术性、管理性及商务性的活动,从而实现科技成果从科研领域向生产领域最终到市场领域的转移。
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分为转化起始阶段、后续试验开发阶段、商品化、产业化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应用到的知识是不同的。我们相应的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分为三层:研发知识、生产知识、市场知识(如图1所示)。其中,研发知识主要是指企业的知识储备,侧重于那些和待转化的科技成果相关的科学知识;生产知识是指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成对企业有用的核心生产技术的知识;市场知识是指将生产技术知识转化成现实产品、推动产品市场化的营销知识。
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各种知识的互动、转化、整合、创新、学习,涉及大量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理;在成果转化三阶段之间,通过成果转化过程各部门的衔接,使研发知识、生产知识和市场知识形成成果知识的转化流和创新流,促进科技成果知识的不断转化和创新。
2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与个体学习的耦合
物理学中把“2个或2个以上的体系或2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称之耦合,本文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中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个体学习存在互相耦合的关系。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个体学习的重点、方式以及学习的内容是不同的。
日本科学与技术高级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Ikujurio Nonaka教授提出了一个关于“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SECI模型,如图2所示,本文就以该模型作为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该模型包括:
2种知识形式: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1种互动动力:传递(Transfer)
4个知识创造过程:群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
2009年4月第29卷第4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Apr.,2009Vol.29 No.42009年4月第29卷第4期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与创新人才个体学习的耦合Apr.,2009Vol.29 No.42.1 转化起始阶段的个体学习
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竞争压力的增加,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会将一种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引入进来,从而使企业员工进入到新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来。在转化起始阶段,这种科技成果与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处于孤立状态,无法融入原有的产品结构中去,因此对于转化团队的个体来说,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认识科技成果,了解科技成果所处的领域知识,取得科技成果相关领域的知识,了解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识别,有效获取企业内外部技术、经济知识、信息,并且按照新科技成果的要求进行深度开发,因此该阶段的个体学习表现在知识转化的内化阶段,即创新个体的学习表现在由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变,并且做好知识群化、外化的准备(见图3)。
在转化起始阶段,承担学习任务的创新个体主要是研发人才,他们要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进行基础性研究。
研发人才的学习是从对自身知识的识别开始的,即识别出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什么知识,什么知识是自身具备的,什么知识是需要补充学习的。
对于需要补充学习的知识,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获取,①可以通过实践、观察和模仿等形式获取,这是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②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体现在载体(书本、电视、网络)上的显性知识进行获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他人对各种载体上的知识的传授而获取,这个传授的知识通常还包括传授者对载体上的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的心得体会等。
对于获取到的知识,经过研发人才解释、理解等智力的构建活动而生成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应知识。
这些知识经过内化,变成研发人才自己的隐性知识。
这些新形成的隐性知识,研发人才要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并将其系统化、载体化,使其成为显性知识,做好群化、外化的准备。
2.2 后续试验开发阶段的个体学习
在前一阶段,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基础知识已经具备,要实现知识的价值必须借助于产品,后续试验开发阶段就是通过开发新产品的方式实现前一阶段的构想的过程,除了需要进行研究开发、工程设计、样品试制、性能测试等必要环节外,还需要对原有的基础性研究进行反复试验修改和再研究,以使其适应市场或企业的环境,该阶段所需知识主要是技术开发知识,承担学习任务的创新人才主要是生产开发人才。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随着企业知识开发深度的加强,企业知识结构越来越合理,新的科技成果和企业知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后续试验开发阶段,个体学习的重点就是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在研发人才和生产技术人才之间实现知识的群化和外化,从而提高转化的效率。
群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群化是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生产技术人才基于自己对要转化的科技成果所需知识的理解,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设备改造等创新活动,也可以采取师传徒受的形式在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
外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外化是对隐性知识的清楚表达,并将其转化成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这个过程在传统上主要依赖于类化、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来推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目前一些智能技术如知识挖掘系统、商业智能、专家系统等为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提供了手段。个人知识外化过程的完成为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效率,前一阶段的研发人才可以把研发的知识变成显性知识,为与生产技术人才的交流提供便利,提高生产技术的开发效率。
通过个体知识的群化、外化,提高了个人间知识利用和分享的效果,通过对知识的有效利用和对知识的分享,加快了技术开发的速度,节约时间和费用。比如创新人才可以通过交谈、模仿学习他人的不可编码的知识,扩大个人知识库;通过对自己隐性知识的编码化,扩大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企业知识库,并且通过运用企业知识库,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转化为自己不可编码的隐性知识。
2.3 商品化、产业化阶段的个体学习
本阶段学习的主体是营销人才。一方面营销人才要对产品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进行调查,进行适当的定位,为产品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还要对市场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做出市场预测,这不但要结合营销人员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显性知识),还要考虑市场竞争的特定环境及商品的特殊性等隐性知识。营销人才之间要不断进行学习,才能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方向把握清楚。
同时该阶段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整合与创新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体系不断的和外界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知识管理的重点则为知识的扩散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完成一次知识螺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新。相应的,该阶段创新人才个体学习的重点就是知识的扩散,学习的主体是研发人才。
在SECI模型中,融合过程是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通常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的过程。经过群化和外化,创新人才个体头脑中的显性知识还是一些零碎的知识,也没有变成格式化的语言。将这些零碎的知识组合起来,并用专业语言表达出来,这就完成了融合的过程。在融合的过程中,个体知识就上升为团体知识,能更容易的为更多的人共享和创造组织价值。
知识的转化、传递和创造是一个动态的、递进的过程,当个体的显性知识完成一次知识螺旋运动并转化为新的显性知识时,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螺旋,为企业进行下一步的成果转化做好准备。
3 总 结
本文通过创新人才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个体学习研究,确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与创新人才个体学习的关键耦合域,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的个体学习的重点。以上研究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Nonaka I.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11:128-132.
[2]刘希宋,李,姜树凯.科技成果转化中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及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08,(1):140-145.
[3]张子刚,周永红,刘开军.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能动效应及其机理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45-49.
【知识型人才流动的个体动因论文】推荐阅读:
人才政策知识有奖竞答试题08-12
事业单位考试:论文的写作基础知识09-17
试析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影响因素论文10-23
金融知识论文06-26
北京市“百千万知识产权(专利)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方案10-23
校园安全知识论文07-23
法学基础知识论文07-19
知识产权保护论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