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2024-08-31

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共11篇)

1.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篇一

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10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其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的`23%,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该地区生态脆弱:西北部属干旱气候,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大,草地退化、沙化和咸化严重;长江中上游地区山多、山高,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流失严重.加上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合理,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

作 者:卢文忠 刘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刊 名:农村经济 PKU英文刊名:RURAL ECONOMY年,卷(期):2003”"(1)分类号:F323.22关键词: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2.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篇二

“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思想传统与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所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研究主题。从原始时期到明清时期, 哲学家们虽然各自的立场可能不同、流派不一, 但他们都以不同的思路、角度来阐释与解读“天人合一”, 他们对“天人合一”的诠释和阐发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追求。

生态伦理学 (Eco-ethics) 亦为环境伦理学 (Environmental ethics) , 是伦理学学科的的应用性分支。现代生态伦理学作为非常年轻的学科, 在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越发严重的背景下,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2“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树立

长期以来, 对于自然的价值与自然的权利的问题争论不下, 症结仍旧在于西方传统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人类中心主义认为, 人作为关系主体, 赋予客体以价值, 价值是主观的, 自然只具有外在的工具价值。所以传统观点认为, 非人类的存在是为人类服务的, 以工具形式存在, 非人类存在的自然只是人类的附属物, 后来人们认识到, 人类对非人类存在的粗暴的残酷行为可能会指向人类, 为人类自身利益考虑, 赋予了动物一些权利, 但实质目的仍然是为了“人”。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 自然不仅有外在的工具价值, 还具有内在价值, 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论证过程, 也正是对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否认过程。对于自然的权利问题, 非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到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 要求赋予动物权利, 但是在要求给与动物等非人类存在权利的同时, 又不免贬低了人类的主体性, 或与人类权利相冲突。今天, 即使面对各种生态危机, 争论困境也仍然无法得到解决。

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 中国古代就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首先, 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在天人关系中人与自然是处于平等地位的, 追求的是天与人的和谐统一, 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与天地自然平等的是世界中的一部分, 人虽然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不能因为人作为主体而贬低其他存在, 也要尊重保护自然, 又不能因为尊重保护自然而降低人的主体地位, 要达到的境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荀子又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荀子·天论》)

其次, 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以儒家为代表提出以“仁爱”的态度对待自然, 从儒家“爱有等差”的理论出发, 由己及人、由人及物。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关爱也是对人尊重与关爱, 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周易·系辞传下》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 所以人应该爱护自然。孔子说:“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表现出孔子对自然的热爱, 也要求人们以仁爱对待自然。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将仁爱思想由亲及民, 由民及物, 要求仁爱思想也要赋予自然物。后来, 儒家思想发展到宋代, 程颐与程颢发展儒家的这种仁爱自然伦理, 对于自然应赋予同情、尊重和爱护的情感, 通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体现人在世界之中的价值。再后来, 王守仁更是提出“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 表达出人与自然万物更加的紧密联系, 更表达出人泛爱万物的责任。

由此, 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在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一些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与现代价值的生态伦理规范。首先, 要求遵循自然规律, 按照天时来安排生产活动。孟子强调, 不违背农作物生长的规律, 那谷物就会丰收。荀子认为,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人们应了解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规律进行劳作生产, 那粮食就会源源不绝, 那百姓就会生活富足。其次, 更为重要的是要求人们保护自然资源, 包括土地、水源等。在《尚书·洪范》篇中就有“地者, 成万物也”, 充分肯定了土地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管子·禁藏》认为, 人的生存要依靠衣保暖与食物充饥, 而食物粮食的生产则全赖于土壤与水资源。所以人们通过生产实践与经验的总结, 认识到土地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土地的特点种植不同作物, 根据河流水源特点修筑灌溉设施, 顺应河流特点, 修建防洪堤坝。再次, 要求人们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顺应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可持续的利用资源。管仲认为, 山林草木虽然丰富, 景色很美, 但对于这些资源的使用必须有节制, 根据自然规律规定采伐的时间, 如果在禁止时间“有动封山者, 罪死而不赦” (《管子·地数》) 。孟子甚至将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与统治者的治国方针联系起来, 如果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时令, 粮食就会够吃;用细网过度捕鱼, 那鱼鳖就吃不光;按照季节砍伐树木, 那木材就不竭。粮食鱼鳖吃不尽, 木材用不完, 这样将达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荀子更全面和准确的提出了“以时禁发”的思想。“污池渊沼川泽, 谨其时禁, 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 荀子要求人们依据生物的生长周期来利用生物资源并养护资源。在《吕氏春秋》还有《礼记·月令》等古代文献中都有很多关于生物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具体生态规范, 对于今天的农业生产、生态恢复、资源利用与环保事业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思维模式是一个民族审视、思考、认识和理解他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的习惯方法, 定式和特定的倾向, 是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心理底层结构。”在东方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 必然形成与西方不同的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整体观看待世界, 对待人与自然, 整体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待自然的价值也是把自然本身的价值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 对待自然不仅关注其客观存在, 也关注其价值性的一面, 同时关注自然的外在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 主张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把自然物间的整体关系和秩序看作价值关系与价值秩序, 主张在自然物的价值关系和价值秩序中, 来把握自然物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一种尊重万物价值, 尊重生命价值和人类价值的伦理态度。这种思维模式下必然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摘要:“天人合一”最本质的理论内涵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的行动实践应该与自然的发展规律统一, 人的行为实践的伦理道德价值与自然发展规律统一。

关键词: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生态伦理学

参考文献

[1]李培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之间的冲突[J].船山学刊, 2000 (2) .

[2]盛辉.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伦理思想评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2) .

3.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篇三

摘要: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生态哲学、环境伦理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古代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问的和谐扩充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基础上对近代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使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无论对中国自身发展还是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天人和谐;生态循环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迫切问题,生态哲学、环境伦理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追根溯源,我国古代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生态文明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了解这一思想,了解儒家文明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大地的无比重视,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天人和谐,生态循环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学者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儒家认为宇宙万物是矛盾变化的统一体,只有把相异的或对立的方面按其内部的规律统一起来,相反相成,相辅相济,融合涵化,才能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和”不是事物的简单相加,而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矛盾统一。只有兼容对立的两极,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因此,“和”乃天道,“和”是天、地、人关系的协调与统一,是人、自然、社会的相辅相生、相互依存。在儒家学者看来,“和”还是多样的统一性,是在承认事物差异的基础上,互相聚合、靠拢,相兼相惬,“和”才能产生新的事物。

儒家的基本态度却是与自然共生共存。儒家文明自觉地把人的存在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把自然环境作为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认为人对天地万物承担有道德义务,所以,它不把人置于自然的对立面,而是注重二者的和谐。据《论语》记载,当曾点说自己的志向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时,孔子曰:“吾与点也!”意思是赞同曾点的志愿:在暮春时节,穿着春装,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带几个小孩子,在沂水边洗澡,到舞雩台上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家。这说明他主张人类的生活乐趣在与自然,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整体和谐应当成为生活目标。人首先要处理好身心内部的关系,在向社会、自然扩充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儒家和谐思想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这些关系,以实现人生和社会的普遍和谐。所以,《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孟子也很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将自然界视为人类生存条件的最亲近的保障和来源。孟子认为,人类的一切生活资源都来源于自然界,人类是依靠自然界所提供的资源生活的。而荀子则希望达到的是“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的和谐状态。《易传·系辞上》认为,人要“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士孰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意思是和天地的道理相似相通,所以不违背天地自然的规律;智慧周遍于万物而道德足以匡济天下,所以动止不会偏差。安处自身的环境而温柔敦厚地施行仁义,所以能泛爱天下。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学者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不违”、“不过”,讲究的是真正的天人和谐。

在儒家学者看来,人与自然界不仅仅只是外部的依存关系,而是一种内在的统一关系。自然界是和谐的统一体,有其固有的秩序,其和谐的破坏,皆由于人没有顺应自然。荀子认为:“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天人共同依据礼而存在变化,表现为某种共同的秩序性和规律性,因而是天人合一的。即天地人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生态系统,它们分工合作,不能破坏,否则就会有“自然之罚”。

二、敬畏天命,趋利避害

孔子倡言“畏天命”即敬畏自然规律,并把它列为君子“三畏”之首。在孔子看来,自然界是最高大的,因此他心存敬畏。《乡党》曰:孔子“迅雷风烈,必变。”他听到迅疾的雷声,遇到猛烈的风势,都要改变神色以示敬畏。孔子“知天畏命”的天命观体现了孔子的生态伦理意识。《论语,阳货》记载,孔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八个字揭示了天命即“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正是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的规律,明确肯定了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天即自然界的功能,就是运行和生长。“生”的意义非常重要,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它本身就是生命整体,而不是与人相对立的机械的物理世界。天命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如四时变化,万物生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人们只有掌握它,春耕播种,才有金秋收成;人们只有适应它,热天降暑,冬日防寒,才能健康不病。孔子并不消极地停留在对自然的敬畏上,而主张积极地去了解自然及其规律,他认为不了解自然及其规律的人,不配称君子。只要了解了自然及其规律,非但不会对它们感到畏惧,还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体现着孔子的伦理精神不仅贯穿其人生之道,也贯穿其天命之道,亦即孔子不仅仅是对人类讲伦理,亦对天地自然讲伦理,这正是孔子生态伦理意识的自然流露。

孟子认识到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他不止一次地引用《尚书》中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来说明。孟子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夏禹按照水的性质和规律疏导,而不是用填塞的方法使之改变其性质,因此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因此,当自然界的灾害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时候,应当按照自然界本身的法则去消除这些灾害,而决不能以破坏自然的办法去消除,鸟兽害人者可驱逐到适宜其生存的沼泽地带,却不可用杀害的办法消灭之。这样,人兽各得其所,既保存了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又保证了人类生活的安定,从而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另外,孟子认为,只要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自然界就会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顺应万物生长规律,才能取之不竭,指出了人与自然协调,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人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提出“以时禁发”是“王者之法”,认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主张人“不与天争职”,但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即天人各有其责,“人”的活动不能影响“天”的运行,人必须遵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但人类可以在掌握“天”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人类谋福利,根据四季变化安排生产,使天地万物为人类发挥好的作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和谐共处。

三、节制欲望,有限索取

有限索取才能用之不竭。孔子主张生活俭朴、节用资源,讲究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君子人格,不追求外在的奢侈与气派。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治理千辆兵车的国家,必须严肃对待,发号施令要讲信用,节用资源,爱护众人,用工不违农时。孔子还把“君子惠而不费”作为五种美德之首。在饮食起居方面,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即君子吃饭不要求太饱,居住不要求安乐舒适。饮食太饱、居住太奢华势必多消耗自然资源。

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要发展自然经济,农、桑、家畜并养,而且要“谨庠序之教”,使子弟懂得孝悌之义,从而能够尊老养老。树桑以养蚕,要尽力而为之,但首先要供养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因为“五十非帛不暖”,这是合乎养生道理的。养畜以食肉,不仅要尽力而为之:还要照顾到家畜的生长情况,所谓“无失其时”,就是不能随便杀而食之,要考虑到家畜的繁殖等问题,亦即不仅要考虑到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动物自身的生命需要。《礼记·祭义》中记载,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在孔子和曾子看来,树木要依照时节砍伐,禽兽要依照时节宰杀,乱砍乱伐乱捕杀,就是不孝。

在我国,虽然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还是要大力提倡生态节用消费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应当成为全社会崇尚的一条生态伦理规范。

四、尊重生命,博爱万物

儒家没有把征服自然视为己任,而是将人与自然万物看作是血肉相连的一体,将人类的仁爱情感倾注于天地万物。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广泛地惜生与爱人悯人,这是儒家的生活态度,也是整个中国哲学与文化的重要传统。“爱物”是指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儒家看来,山川河海,走兽飞禽,都与人一样是上天所化生,天地自然是神圣的,人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儒家认识到一切生命的可贵,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价值,而人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一切生命。孟子讲人禽之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有君子人格的人,把道德情感保存起来;小人就把它丢掉了,成为禽兽。因此,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人之所以高贵,就在于仁爱,而不是无情,不是麻木不仁。

尊重万物的生命的思想,落实到对待动植物上,表现为“时禁”的观念,即动植物不到成熟之时,不得渔猎和砍伐,《论语·述而》中记录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即钓鱼不用大绳做网上的纲来横断水流拦鱼,不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不射杀归巢的鸟。孟子、荀子都把“时禁”作为仁政或圣王之制的内容。《礼记》里的“王制”篇也有记载:“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廊,不卵,不杀胎,不夭牝,不覆巢”。

同时,儒家认为山水、树木和森林都是有生命的,而且是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于山水和植物也要有爱惜之心、保护之心。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在孔子看来,“智者”和“仁者”都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要做到“泛爱众,而亲仁”,因为只有心中充满了仁爱之情,才会“乐山乐水”,爱护好山山水水,对水中的鱼、山中的鸟才不会去赶尽杀绝。孟子也对人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山、水表现出极大的关怀。他认为树和草就是“山之性”,就是说,山也有生命的。人不应该破坏山之性,当然更不该戕害人之性。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牛山之木”表达了孟子的生态观,即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如森林树木,是要“养”的。树木的生长需要自然条件,需要雨露的滋润,但是在人类活动所能到达的地方,就容易造成破坏,如果对树木没有爱惜之心,就很容将其毁坏殆尽。养护万物,使之“各得其所”,这正是人类的职责所在。

4.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篇四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态问题早已成为人类不可忽视的话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西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中陕西和甘肃的部分地区曾经是中华民族活动的中心地带,有着发达的农耕文明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当代以来,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呈现出扩大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我国政府对西部发展给予了高度的战略关注,西部地区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促进西部开发与发展的议题中,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尤为突出。前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明确指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1】【1】【2】王肃元、冯玉军:《论西部经济发展的法律促进》,载《法学家》1999年第3期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就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工程”。

一、西部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对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意义

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西北地区为例,从土地资源来看,由于气候的多样性,为该地区经营特色农业创造了条件,如新疆的绿洲、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等地区,大部分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西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属高寒气候,适合种植耐寒的农作物和发展高原畜牧业。除此之外,一些地区如新疆等地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有开发的前景。从矿产资源来看,西北地区矿产丰富、品种齐全、储量大、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全国已探明的160多种矿产资源中,绝大多数在该地区都有发现。

【2】西北地区的其他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都有丰富的储量。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作为中国自然资源和能源重要基地,西部地区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有着全局性的意义。

二、我国西部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已成为中国自然资源破坏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3】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是中国水土流失的重灾区,【4】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成为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引起地表水泥沙含量增大,河床抬高,水库淤积,河道淤塞,洪水泛滥,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同时,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使土壤次生化、肥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也进一步降低了土地承载率(2)土地荒漠化加剧。中国西北地区是全球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固然有其历史和自然原因,但长期不合理的开垦、过度放牧、乱挖药材、采矿、修路等人为破坏了地表原有的植被,导致大部分干旱地区土地退化则是重要的诱因。(3)水资源严重匮乏,水生态平衡失调。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破

坏严重,水涵养能力降低,西北民族地区大部分湖泊、沼泽、湿地都在萎缩,河流水量减少,很多湖泊干涸。连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河都面临水危机。[5](4)植被覆盖率低,质量和功能下降。西北地区原来是西北森林的主要分布区,如新疆天山、塔里木河两岸,宁夏六盘山、贺兰山区,甘肃祁连山等。但近年来由于滥砍滥伐严重,大片林地被毁,致使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森林面积减少。[6]

(5)环境污染严重。西北地区是中国矿产资源极为富集的地区,具有种类多、含量大、分布广、层次性强的特点,但由于该地区开采条件和技术水平的落后以及掠夺式的无序经营,致使资源浪费率极高,导致工业“三废”对环境污染较重;另一方面农药、化肥污染问题也较为突出。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水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逐年增长,农田遭受污染的面积也急剧增加,致使农产品、土壤及水体污染严重,从而通过食物链直接影响人畜健康。(6)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西北民族地区是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生物类型多样,野生动物种类特殊。但近年来由于草原、森林植被破坏,以及人为盗猎等因素,导致该区种种群数量剧减,分布区逐年缩小,多样性开始遭到破坏。[7]

[3]吉尔茨:《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出版社,1994年出版。

[4][6]史玉成;《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思考》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5]吕忠梅:《环境权力与权利的重构》,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5期。

[7]尹伊君:《文明进程中的法治与现代化》,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将生态环境建设确定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先后实施了多项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并制定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尺度的实施方案,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相结合,分步实施。特别是近年来,民族地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大力推进南水北调、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荒山荒地造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民族地区森林、草场和其他植被覆盖明显增加,水土流失减少,沙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治理初见成效。

展望中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未来发展态势,我们大抵可以抱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已经实施的各项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必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大的生态保护作用,森林覆盖面积的扩大、局部环境状况的改善、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好转,以及各种野生动物的明显增加,都在展示这样一种美好的前景。但是,如果对此盲目乐观,看不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则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各种生态问题的治理难度在加大,单位面积治理投入成本在增加。其次,各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仍然存在,例如,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各种破坏沙区植被的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制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三,除了传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环境退化问题之外,一种对广大民族地区来说属于新型环境破坏的问题正在出现,这就是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第四,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的趋势尚无扭转趋势,干旱问题仍将是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5.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篇五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些不正确行为,使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目前西部生态环境问题恶化的原因,除气候的因素致使西部生态问题脆弱外,更与长期以来的鼓励人口增殖政策和政府的政策不力有关.要保证西部大开发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一靠政府有效干预,正确引导;二靠加强技术进步,转变资源配置方式,此外,还要牢固地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作 者:刘建辉 陈宇 作者单位:刘建辉(云南大学研究部,云南,昆明,650091)

陈宇(昆明金龙饭店,云南,昆明,650011)

6.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篇六

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文章认为,西部大开发必须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者就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

作 者:金炳镐 熊坤新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所,北京 100081刊 名: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OL SCIENCE)年,卷(期):200222(1)分类号:F127:X3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

7.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篇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之根本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理由有:加强环境保护符合我国国策,西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决定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中国”入世“需要加强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可通过发展知识经济、环保产业、旅游业等来实现.

作 者:张仕伦 作者单位: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环境经济系,广西,钦州,535000刊 名: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ZHOU TEACHERS COLLEGE JOURNAL OF QIN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116(4)分类号:F3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 知识经济 环保产业 旅游业

8.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篇八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文化思考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立足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思想观念文化和生态文化教育,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作了探讨.作 者:马志荣 MA Zhi-rong 作者单位: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兰州,730070期 刊:西南林学院学报 ISTIC Journal: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年,卷(期):,28(4)分类号:X171.1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 文化思考

9.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篇九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但西部地区也是中国自然生态的极端脆弱区,人地关系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本文在充分理解生态环境承载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承载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西部地区12个省区的生态环境承载系统进行了评价分析,其意义在于对生态环境承载系统不同层面的分析,揭露出我国西部不同地区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地区可能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薄弱面.从而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撑,以保证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刘宝勤 封志明 杨艳昭 郝永红 LIU Bao-qin FENG Zhi-ming YANG Yan-zhao Hao Yong-hong 作者单位:刊 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19(5)分类号:X171关键词: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承载系统 多层次模糊评价

10.天人合一思想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篇十

马克思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涉及到生态问题.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按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对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析,把生态问题置于唯物史观的视野下进行反思,这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帮助当代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 者:王洪胜 马光 作者单位:王洪胜(中共锦州市委党校,辽宁锦州,121000)

马光(吉林大学法学院,长春,130000)

11.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研究及质量评价 篇十一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研究及质量评价

根据吉林西部的实际情况,应用遥感数据和非遥感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赋权.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对吉林西部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对各市县的环境质量做出优劣排序,为了使结果更清晰,应用Mapinfo软件实现评价结果可视化.为吉林西部资源环境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姜玲玲 林年丰 唐晓慧 张新宇 JIANG Ling-ling LIN Nian-feng TANG Xiao-hui ZHANG Xin-yu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刊 名:干旱区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RID ZONE RESEARCH年,卷(期):22(2)分类号:X821关键词:生态环境 遥感技术 层次分析 模糊评判 灰色关联 质量评价 吉林

上一篇:关于关爱作文400字下一篇:感受阳光600字作文:感受阳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