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2024-11-05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8篇)

1.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篇一

关于开展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及“吉威时代杯”青

年优秀论文评选的通知

来源: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时间:2015-03-30 11:45

测学发[2015]25号

关于开展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及“吉威时代杯”青

年优秀论文评选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本会各分会及专业(工作)委员会、团体会员,各有关单位: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将于10月在江西举办。为配合此次会议,现开展论文征集及“吉威时代杯”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该活动由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会论文

紧密结合当前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前沿问题等,征集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

欢迎各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相关重点实验室、地方学会、本会各专业(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踊跃组稿。其中,本会团体会员单位、省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组织至少推荐1-2篇论文;各专业委员会结合本专业积极组织论文撰写,至少推荐2-3篇论文。撰稿人也可直接向本会投稿。

二、青年优秀论文

开展2015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吉威时代杯”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青年优秀论文拟设:特等奖1个,奖金5000元;一等奖5个,奖金各3000元;二等奖15个,奖金各2000元。所有奖项均颁发证书,论文第一作者享有参加本会2015年学术年会免交会议注册费、推荐在年会分会场做报告的待遇。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将在学会学术年会报到当天参加现场答辩,由评选专家通过投票从中评选特等奖。获特等奖的论文将直接推荐到《测绘学报》发表。

参加青年优秀论文投稿的第一作者应为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学者。

三、论文征集要求

(一)论文所反映的信息和学术成果应是最新研究成果。年会论文集只收录未曾正式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每人限投一篇论文。

(二)论文不得涉及保密内容,请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责自负。

(三)论文投送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不需邮寄纸质稿件,直接发送电子版(word文档)及身份证扫描件到指定邮箱(电子邮箱附后)。

(四)年会论文集将由测绘出版社公开出版。

(五)所有论文由我学会组织进行初评和筛选。提交论文时须把本通知后附的“附件一”作为封面,按照“附件二”、“附件三”的要求书写论文。

(六)请自留底稿,论文入选与否,均不退还来稿。

附件一: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征集登记表 附件二:论文格式及内容要求 附件三: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联系方式: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苏文英 联系电话:010—63881406 电子稿件(word文档)及身份证扫描件请发至: qnlw@geoway.com.cn 联系方式:

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王露 联系电话:010-68638580 附件:

点击查看登记表

2.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篇二

事实上当前测绘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地理空间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分发和更新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并通过提供如卫星定位、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产品等为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发展服务。完善的测绘保障机制, 就应该为信息化社会的提供地理空间信息的保障和服务, 从而更好地为利用测绘数据, 更多地运用空间地理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促进社会与经济的科学、持续、协调发展。

因此, 国家应当在明确测绘工作基础和先行作用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测绘在信息化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加大对测绘的支持政策, 实行测绘优先发展的战略, 从管理机构、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明确, 推进测绘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明确市、县测绘行政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编制, 切实解决长期困扰测绘管理机构的定性不明的难题。

二、进一步健全测绘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某些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中, 其不断升值的数据资源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快速折旧的硬件和软件.为此, 我国必须建立适应测绘发展需要的完整的测绘法律法规体系, 特别要加快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与应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立法进程, 进而以这些法律法规为基础, 改善我国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体制, 统筹规划我国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采集、更新、处理、存储和信息服务, 在制度上明确各部门在地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发、公开、共享的职责和分工[1]。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广泛提供信息社会化共享, 扭转当前大批国家投资生产的基础数据资源流失和竞相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的局面。并从法律上明确我国地理空间信息防调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其在组织防调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重大工程立项和信息标准化, 研究制订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和重大政策方面的职能, 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加速整合部门和地区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 落实电子政务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库的信息资源管理和运行服务机构和信息服务经费, 克服目前我国在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中, 重硬轻软, 忽视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

三、制定和完善地理空间信息标准体系

地理空间信息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 必须用不同的属性代码对他们进行分类和科学定义, 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同计算机上存储的数据就不能在网络环境中共享。标准化是建立各种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的标杆和基础, 也是实现信息共享共用的前提。因此, 测绘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整套从信息交换网络、到数据采集、交换、共享服务、元数据标准、数据精度标准、数据使用等标准规范, 建立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地理空间信息标准体系。

建立地理空间信息标准体系, 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防作的保证。标准体系的建立将解决地理空间信息利用率差、效率低下、沟通困难等问题;是规范测绘政府职能和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

能够防调处理和解决地理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促进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力。

四、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机制

首先, 完善国家管理地理空间信息的机构。当前, 管理地理空间信息的部门只有国家和省两级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规定和管理的需要, 建立地级市和县区的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拓展和延伸管理机构。加大管理设备和技术的投入资金, 以保障能够正确地向用户提供信息、用户可以无歧义、无错误地接收并正确使用信息、数据供需双方的权力不受侵害, 满足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2]。

其次, 完善测绘成果汇交机制。我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测绘成果, 是十分宝贵的地理信息资源, 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开展与空间地理有关的各项活动, 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资源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 用于防灾减灾、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测绘成果汇交是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机制的核心, 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地理空间信息所有者汇交义务, 加大宣传测绘成果所有者汇交信息的法定义务, 加大各级测绘成果汇交工作的管理, 将测绘任务登记备案制度, 纳入法律法规的规定, 从事前予以监督, 从而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依法不汇交测绘成果的应予以相应处罚;另一方面对于汇交来的测绘成果要及时的将信息目录在网站上予以公布, 增加信息透明度, 确保用户及时查询和共享信息。

结语:

地理空间信息在当今信息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着这些信息, 基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 “数字区域”建设炙手可热。测绘在信息高度集成与共享“数字区域”的建设过程中, 充当着基础与先行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李根洪:《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政策环境研究》, 《地理信息世界》, 2005年[1]李根洪:《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政策环境研究》, 《地理信息世界》, 2005年

3.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 篇三

一、征稿内容

中学地理学科公开发行的各版本课标教材或各省、市地方教材中任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均可。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由作者原创,使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大小不超过30M,仅需课件主体幻灯片部分,视频、歌曲等无需纳入。课件末尾写明作者姓名、邮编、通讯地址、电话或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2.作品可制成光盘寄往本刊编辑部(邮寄地址与汇款地址相同),或直接发往dljy@cqnu.edu.cn电子邮箱,邮件主题注明“课件大赛”。

3.参评课件参赛费为120元(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参赛费为100元),寄出课件时请同时从邮局汇款并在汇款单附言栏注明“课件大赛”。汇款人姓名、地址必须与课件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汇款地址:(400030)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重庆师范大学办公大楼719室《地理教育》杂志社,收款人:办公室。

三、评奖办法

1.主办单位将成立由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组成的评委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分别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2.获奖证书将加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公章。

3.获奖揭晓后,拟于本刊2015年第3期公布获奖名单并赠阅样刊一本。

四、特别说明

所有参赛课件一律不退回,请自留底稿。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5年1月10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欢迎集体组织参赛,大赛咨询电话:023-65362774。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教育》杂志社

4.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篇四

全球变化与生存环境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回顾

摘要:The Annual Academic Meeting of 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GSC) was held onOctober 17-19, in Wuhan, Hubei Province. A total of some 560 geographical researchersand educators from across China participated in this event. More than 300 papers were presentedand discussed during this annual meeting. The Annual Academic Meeting of the GeographicalSociety of China is so far the largest scale academic activi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in China.作 者:赵歆 ZHAO Xin 作者单位:Editorial Board of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and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期 刊:地理学报(英文版) ISTICSCI Journal: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年,卷(期):,14(1)分类号:X1

5.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篇五

2月25日是羊年第一个工作日。一上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库热西带领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向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内的干部职工拜年,互致新春问候。之后,库热西主持召开局党组会议、局务(扩大)会议,学习总书记在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传达中央重要文件精神,对做好2015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总工程师出席会议。

库热西指出,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干部职工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再创佳绩、捷报频传。新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要求更高,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的需求更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广大职工群众对和谐美好工作生活的向往更多,我们责任更重、任务更重。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希望国家局领导班子更加精诚团结,广大干部职工再接再厉,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奋发有为,共同完成好新一年的各项工作。

库热西对做好2015年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要更加注重加强学习。学无止境。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行情快速发展变化,不学习,就会落伍,就会不称职。作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法规标准起草者、长远蓝图规划者、改革创新引领者、转型发展实践者,我们的能力素质,与事业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新的一年,希望同志们切实增强学习的内生动力,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国家相关法规制度,深入学习测绘地理信息各方面知识,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和学以致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上来,不断提升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二要更加注重战略思考。新常态下,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面临巨大机遇和严峻挑战。能否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眼光,考量着我们的勇气和魄力。当前,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的任务繁重而艰巨。事业发展的实际,迫切要求我们尤其是局领导班子和全行业的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战略思维,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地审视、谋划和推动新常态下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进步。2014年,我们科学确立了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和工作定位,新的一年,要准确把握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放到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大势中认真考量,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紧密结合,认真观大势,扎实谋大事,切实管好本行。三要更加注重解放思想。2015年,是测绘地理信息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改革,意味着原有格局的打破,利益的调整;转型,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增长极。改革和转型,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发展、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要正确精准有序协调推进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地理国情监测、队伍结构优化调整等改革发展、转型升级任务,惟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登高望远、统揽全局,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路径;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兼顾眼前利益着眼长远发展,才能摆脱“小我”赢得“大家”;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敢于对现有不适应不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方面“动手术”“下刀子”,才能心无旁骛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四要更加注重狠抓落实。2015年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在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上做了全面部署,工作要点也已经印发。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希望同志们团结合作、加强沟通、分工不分家,扎扎实实、保质保量地把各项工作向前推进。国情普查、《测绘法》修订、重点领域改革、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公益性测绘保障、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依法行政等重点工作、重点任务一定要加强统筹协调、注重方式方法、强化督促检查,精心组织、精心谋划、精心安排,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五要更加注重正风肃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整体来看风清气正、作风良好,但也不是白纸一张,正风肃纪决不能放松。新的一年,要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线,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坚持不懈推进思想理论武装,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五个必须”的要求,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明政治规矩、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常抓不懈防“四风”,以铁的纪律纠“四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测绘精神,进一步加大教育培养力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着力打造对党忠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干部人才队伍。

2014年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省局局长武文忠在会上就打造新型基础测绘业务体系中坚

力量作交流发言

12月26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会上,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武文忠作了题为《夯实基础,转型升级,打造新型基础测绘业务体系中坚力量》的发言,现将武文忠局长发言选登如下:

在国家局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局紧密围绕测绘地理信息深化改革、转型升级、跨越发展,锐意进取,不辱使命,全面提高新形势下的基础测绘生产和保障能力。

一、着力打造勇于担当能打硬仗的基础测绘队伍

近年来,陕西局统筹协调统一监管与保障服务两大职能,在充分履行政府职能的同时,不断弘扬测绘精神,全力做好国家和省上重大测绘项目,不断巩固和提升基础测绘能力和水平。作为国家基础测绘主力军,承担西部测图、927、1:5万更新、现代基准建设等大量国家基础和专项测绘项目,预算体量、实施难度首屈一指,任务量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力以赴开展本省及新疆、青海、甘肃等部分地区近180万平方千米地理国情普查,保证了全国近五分之一国土面积普查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时发挥陕西局在重力测量、跨海高程传递、大地数据处理、比长基线场测定等方面技术优势,独立承担国家和各省重大项目中的相关任务。一次次重托与考验,充分检验了陕西局的战斗力,打造出一支装备精良、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基础测绘队伍。在近两年的国省基础测绘项目近200批次检验中,成果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品率达到85%以上。

二、着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进基础测绘全面发展

把立法工作作为全面推进陕西基础测绘改革发展的突破口,今年11月底,全国唯一一部测绘成果管理地方法规《陕西省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修订案获省人大通过,将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强化了陕西测绘地信统一监管和依法行政的法治基础。通过近年来大量卓有成效的汇报、宣传和主动服务,省委省政府对基础测绘工作更加重视。基础测绘规划紧密衔接省上总体规划,省“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稳步落实,省“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再度列入陕西省“十三五”总体规划的配套专项规划。陕西省“十二五”基础测绘投入总量达到“十一五”的五倍。秦岭测图工程顺利完成,在西部省份中率先实现全省1:1万地形图全覆盖,极大提高了测绘地理信息对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在大力落实省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强化对市县基础测绘工作的统筹和督导,加强与各市政府的联系协调,并通过省人大执法检查、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对先进地市的奖励额度等方式,深化各地对测绘地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在省局的激励和指导下,各地市不断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力度,近3年全省各市(区)投入超4亿元。

三、着力围绕中心工作做好基础测绘保障服务

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各领域发展重点,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最新成果,打造新型基础测绘服务业态。基于空间地理信息“一张图”建设被列入“数字陕西•智慧城市”发展纲要。完成省电子政务“四大基础数据库”融合建设。“天地图•陕西”政务版在省信息化综合服务中心部署,公众版接入省市区县政府及各部门网站。编制完成国内首部《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图集》。“十二五”以来提供的海量地形图和数字化成果覆盖面积相当于全省面积的113倍,有力服务南水北调、陕南移民搬迁、引汉济渭等重大工程。在全国率先开展并圆满完成地理国(省)情监测试点,形成13大项31个子项监测成果及相关技术标准,为全国提供了有益经验,多项监测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视并作出批示。我局作为关键部门被纳入十多个省重点工作领导机构,新修订的《陕西省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确立了测绘地信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地理国情监测的法定地位,率先实现了“进法规”、“进职责”,初步形成普查、监测的长效机制。

四、着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新型基础测绘能力建设

积极围绕新型测绘地理信息业务,加强技术能力建设,筑牢转型升级基础。近年来,持续加大高新装备引进力度,投入约1.5亿元,引进航空重力仪、倾斜数码航摄仪、机载激光雷达、多波束测深系统、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像素工厂等一大批高新装备,基本实现向天空地一体化装备技术结构的战略调整,数据获取、处理和供给能力极大增强。牵头实施国家信息化测绘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地理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管理与服务网络化的生产基地。加强应急测绘力量整合和能力建设,省应急体系地理信息平台已部署到省应急指挥中心并提供实战服务,多次应用于省领导现场指挥。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加强地下、水下测量能力建设,黑河引水工程测量、长山水道测量、西安市地下管线测量等项目有力服务相关工程建设。

6.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报告 篇六

库热西·买合苏提

(2016年1月11日)

同志们: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给国测一大队回信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总结2015年工作,简要回顾“十二五”事业发展成就,研究提出“十三五”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安排部署2016年工作,研判形势、明确任务、凝聚力量,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下面,我向会议作2015年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报告,请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和“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主要成就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土资源部的关心指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团结带领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观大势、谋大事、强基础、拓发展,办成了一系列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圆满完成了2015年各项工作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改革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这一年,总书记在“七一”党的生日亲自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国测一大队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和广大共产党员提出殷切希望。这是永载测绘地理信息史册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无上光荣和崇高荣誉,是激励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强大思想动力。这一年,《测绘法》修订得到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纳入国家安全立法体系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立法计划,修订工作推进很快、很有成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历时10年进程的《地图管理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测绘地理信息的重要立法成果,既强化了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监管职责,又为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办、国办、中央军委办公厅专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应用管理,明确了国家和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这一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为我们做好新常态下基础测绘工作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中办、国办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大政策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国家各部门、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力度大幅提高,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职能职责显著强化,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更加彰显,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一)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回信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全行业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更加凝聚。局党组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紧密结合,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一是及时传达学习。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赴国测一大队,把总书记回信送到邵世坤等6位老队员老党员手中。召开国测一大队座谈会、局“七一”干部大会、全国局长座谈会、纪念珠峰测量座谈会等进行深入学习传达,并印发了学习宣传贯彻意见。二是各方积极支持。中组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大力支持宣传贯彻工作,中宣部把国测一大队宣传列入重点宣传计划。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同志亲自指导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开展,并看望慰问了国测一大队干部职工。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同志亲自主持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学习贯彻活动。三是开展大规模宣传。组织中央新闻单位开展了集中深入采访和大规模持续宣传,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组建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国土资源系统、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和陕西、四川、重庆、江西等省市举行16场报告会。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极大鼓舞了全行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树立了测绘地理信息队伍优良形象,提升了测绘地理信息社会影响,向全社会传播了正能量,事业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二)以推进立法工作为重点,测绘地理信息法治建设成效显著。我们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出台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和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召开了法治工作会议,制定了立法五年规划,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一是立法取得重要成果。《测绘法》修正案(草案)已上报国务院,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务院法制办开展了立法调研。《地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江苏、陕西、辽宁、青海、四川等地立法取得新进展。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提出了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全部审批事项“一个窗口”受理,各地也取消下放了一批审批项目。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了测绘资质年报公示和巡查制度,建立了信用约束机制,推进了联合执法。认真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核查,摸清了我国基准站现状和存在问题。覆盖全国的互联网地图监控网络基本建成,实现国省两级监控节点对网上地理信息快速发现、分工研判和协同处理;对教辅地图、历史地图进行了清查;组织了全国地理信息保密检查,依法责令近1000个单位整改;开展了测绘法宣传日和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进媒体”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国家版图尊严。

(三)以摸清地理国情家底为使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取得丰硕成果。在张高丽副总理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级普查办恪尽职守、攻坚克难,5万余名普查人员夜以继日、艰辛付出,普查工作即将全面收官。一是普查任务基本完成。全面摸清了地理国情家底,完成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普查数据生产,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全部统一数据时相,普查数据库完成建库,基本统计准备就绪,设计制作了普查成果样本,普查工作进入收尾阶段。二是地理国情监测稳步推进。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初步建立了地理国情监测生产组织和技术体系,完成了“地理国情监测应用系统”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取得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管理、沿海滩涂变化、三峡地区地质环境变化、国家级新区建设变化等一批有分量的监测成果和海南省“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应用成果,浙江率先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服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在服务政府科学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多规合一”和反恐维稳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以服务大局为主旨,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升级。我们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始终坚持基础测绘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创新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和服务,主动超前服务,主动保障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影响日益扩大。一是基准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即将竣工。统筹建设了1879站规模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基本建成了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构成了目前我国支持北斗系统的最大规模基准站网,实现了全国基准服务系统的自主可控。二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更加丰富。覆盖全国的国家1:5万、1:25万、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成更新;全国1:1万基础地理信息覆盖累计达到560万平方千米,23个省(市)实现了全域覆盖;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了大部分城镇地区。航空航天影像数据日益丰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全球有效覆盖达到7112万平方千米,拥有各时期、各分辨率其他卫星影像2810万平方千米,国家、省级基础航空摄影达到626万平方千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持续更新,极地测绘、新农村建设测绘项目稳步实施。三是着力打造行业品牌。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汇集了国家、省、市(县)408个节点在线数据,整合了统计、旅游、气象等近百层专题数据,应用服务在国家电子政务、防灾减灾和水利、公安、安监、海关、气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城市在全国所有地级市和476个县级市全面铺开,应用系统达5600多个,智慧城市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创新展览和宣传形式,成功举办首次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和地图网上展览。应急测绘能力显著增强,为新疆皮山地震、尼泊尔地震西藏震灾、天津滨海新区爆炸和陕西山阳、浙江丽水、广东深圳山体滑坡等突发事件提供了高效有力保障。主动做好领导用图服务,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和“9·3阅兵”、冬奥会申办等重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四是共享融合发展成效突出。国家局继续深化与国土资源部的部局业务协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技术规范与编制导则(试行)》,与江西、海南等省级政府和水利部、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军队单位签署合作协议25个,有力推动了地理信息大数据应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与资源整合,军地融合不断深化。援疆援藏和扶贫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五)以推进基于地理信息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着力点,地理信息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我们着力推动产业跨界组合、资本融合、技术结合,推进地理信息领域的“双创”,地理信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意见》。持续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推动发改、科技、教育、工信、税务等部门明确提出支持举措,22个省(区)政府出台了配套政策文件,湖北省出台北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吉林省将“吉林一号”商业卫星应用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二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通过放宽准入、数据开放、项目驱动、规范市场等举措促进产业发展,召开地理信息产业企业家座谈会共谋发展良策;浙江、四川、山东、江苏、湖南等地产业园集聚效应显现;中地信地理信息股权投资基金启动运营,智慧四川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浙江引入风投基金和信贷投放助推产业发展。三是推动产业高速发展。在国家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地理信息产业逆势上扬,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成效明显,浙江建设了国家地理信息创客空间“地信梦工场”,部分企业自发设立“双创”中心,基于地理信息的新型应用蓬勃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行业转型升级。

(六)以加快理顺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我们把科技创新摆在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去考量和谋划,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提升整体实力,召开了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出台了加强科技创新的意见。国家局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并承担相应职责。二是抓好科技协同攻关。参与了12个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和3个专项科技规划编制,3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批。“资源三号”卫星应用系统全面建成,1:1万测图卫星高分七号和高分遥感测绘应用示范系统(一期)工程获批立项。长江沿线11省市联合成立了长江经济带地理信息协同创新联盟。首个由我国主导编制的地理信息国际标准提交发布,我局主导编制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标准立项,发布了管线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地表覆盖制图项目荣获“2015世界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奖”。三是推动对外合作交流。与联合国合作稳步推进发展中国家地理信息管理能力开发,“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永久会址开工建设,武汉大学成为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教育培训基地。援建巴基斯坦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在商务部立项,“数字湄公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项目向湄公河五国推广。成功举办了“国际地图年”中国系列活动。

(七)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从严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我们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实效。突出教育主题,制定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了领导干部讲党课和专题学习研讨、成果交流活动。坚持以上率下,各级领导干部深学细照笃行,带头查摆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对公务员参加评审论证等活动作出严格约束和规定,进一步清退超标准办公用房,清理规范公务用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严肃党内生活,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抓好整改落实、专项整治和立规执纪。二是党建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制修订了党组工作规则、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了直属局领导班子定期汇报和谈话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加大了巡视和审计监督力度,严肃财经纪律和资金管理。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违纪案件依纪查处。三是干部队伍建设成效突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格干部管理监督,注重教育培训实效。大力实施各类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加强。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社团组织活力不断释放。19个地理信息职业列入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注册测绘师制度不断完善,成功举办了第四届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加强宣传策划与统筹,宣传工作富有成效,测绘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和传承发展。群团、老干部工作扎实有效。

2015年,我们在感受伟大祖国进步和伟大时代变革的同时,也让全社会感受到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的忠诚与奉献、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作用与贡献,这也标志着“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实现了圆满收官!

回顾过去的五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赋予我们更多职责和更高期待,指引和激励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在改革中熔铸辉煌、在发展中彰显成就,镌刻下一个个砥砺前行的奋斗坐标、绘就成一幅幅锐意进取的经纬画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五年,国家局党组解放思想,统领全局,破解难题,谋划思路,科学确立了新常态下“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发展战略,指导了改革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开创了事业发展崭新局面;这五年,以《测绘法》为核心的法律规范体系基本建立,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方面的职能职责显著强化,在资源统筹与共享融合发展方面的能力水平显著提升;这五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大幅增加测绘投入,地理信息资源加快由地上向地下、陆地向海洋、国内向全球的战略拓展和更新,地理国情监测、“天地图”、数字(智慧)城市、应急测绘、现代测绘基准服务系统等新型服务模式深度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这五年,地理信息产业被国务院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年均25%的持续快速增长,基于地理信息的新型应用和服务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领域,为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五年,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实力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在全球测绘地理信息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五年,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风政风行风为之一新。

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得益于历届国家局领导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向关心支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接续奋斗的老领导老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二、“十三五”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准确研判发展形势,牢牢扭住发展方向,科学谋划发展思路。

(一)深刻认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形成历史性交汇。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面临不少困难挑战,需要我们在抢抓机遇中积蓄应对挑战的强大力量、在应对挑战中促进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方面,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总目标出发,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进一步明确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互联网+”、《中国制造二○二五》、大数据行动纲要等重大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新举措,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供了彰显作用的新时空、大有作为的新舞台。要求我们强化需求导向和供给能力,改革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大力自主创新,加大资源整合,加快全球布局,打造优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引擎”,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服务新常态。

一方面,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从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看,随着大众测绘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微小遥感卫星、无人机遥感、移动测量、自动驾驶、室内导航、智能感知等新手段和各种基于位置的新应用不断涌现,测绘行为主体多元、构成复杂、技术手段多样,给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带来严峻挑战,我们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任务愈加迫切和繁重。从科技和产业发展格局看,发达国家占领全球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制高点的格局没有变,继续领跑高端装备制造、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研发等高技术领域,并正在向深空、深海、深地拓进;发达国家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格局没有变,倾斜摄影、激光雷达、高精度卫星影像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长期控制和垄断核心领域,在挤压我产业发展空间的同时,企图掌握地理信息大数据发展主动权。我们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摆脱长期跟跑滞后局面、有效抗衡国际竞争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

除了外部的严峻挑战,我们自身还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提供保障、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开展、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前瞻性、战略性、宏观性研究不够、推动不快。二是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保密与开放利用政策研究滞后,数据开放和资源统筹整合不够,科技创新能力对事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监管手段单一。三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地理信息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围绕国计民生提供保障服务的广度深度不够。四是重要改革、重要部署的落实力和执行力不够;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存在压力递减现象,基层生产单位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存在潜在风险。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研究解决。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三五”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回信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事业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行政,丰富数据资源,拓展服务领域,着力科技创新,加强队伍建设,形成法制和体制更加健全、保障和服务更加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十三五”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机制和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构建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协同发展的公益性保障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地理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服务。

——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构建基本完善的测绘地理信息法律规范体系,健全职责明确、机构健全、监管有力、运转协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更加完备的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体系。

——地理信息资源更加丰富。统筹建成2500个以上站点规模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完善陆海一体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形成面向行业和社会公众的高精度位置服务能力。全球热点地区和海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一带一路”及沿线地区3000万平方千米的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继续推进海岛(礁)和海洋测绘工作。实现全国1:100万、1:25万和1:5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1:1万基础地理信息按需更新,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实时更新。基本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地理国情信息、国家测绘应急保障信息等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

——公共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初步建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形成多种模式的统筹服务能力。地理国情监测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业务化、常态化服务能力。建成4小时抵达80%陆地国土、覆盖全国的应急测绘体系。“天地图”具备全球地理信息服务能力。建成一批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构建起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地理信息公共产品更加丰富。

——产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地理信息产业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0年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科技体制改革、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更加健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协同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创新效率显著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更加科学完善。

(三)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坚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坚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大力实施新常态下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新特征,抓住发展新机遇,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全面加快推进事业改革创新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持续深化改革。我们必须把改革贯穿于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用改革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办法,集中力量解决战略性、关键性、结构性的发展问题,积极稳妥、有序协调地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和新型基础测绘、公共服务、地理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体系等改革落实落地,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服务保障能力和依法监管水平有效提升、相互促进。

——坚持深入推进法治建设。面对测绘地理信息体制机制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管理对象的变化,我们必须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按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保障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为事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有力法治保障。

——坚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教育广大党员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全面从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2016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成立60周年。做好2016年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改革创新,主动作为,系统谋划和全面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服务国计民生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服务和更多更好的地理信息产品。要完成以下重点工作。

(一)遵循五大理念,精心谋划“十三五”事业发展

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发展大局,贯穿五大发展理念主线,坚持新常态下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战略,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抓紧编制完成“十三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三五”事业发展。

一要坚持五大理念。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谋划事业发展,即: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着力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内部结构和外部统筹问题,不断增强事业发展内在活力和整体实力;坚持绿色发展,解决自身转型升级问题,充分发挥地理国情监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坚持开放发展,解决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问题,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共享发展,解决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供给问题,大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要科学谋篇布局。紧密结合国家“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和国家有关专项规划,在完成“十二五”规划评估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科技、人才、标准等配套规划,统筹确定今后五年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内容要坚持服务保障与行政管理并重、近期与远期结合、发展与改革统筹、需要与可能兼顾,规划指标要既具有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突出能检查、易评估、可考核,并增加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确定战略重点。在重大测绘工程方面,紧紧围绕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结合自身实际,凝练提出一批事关全局、意义长远、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通过地理国情监测、资源三号卫星后续星、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海岛(礁)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高精度北斗卫星位置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国家测绘成果存储与服务设施等项目的立项和实施,进一步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在改革发展政策方面,找准制约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宏观和战略研究,加快新型智库建设,从国家层面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措施,完善地方配套政策,激发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活力和动力。

四要做好协调衔接。要主动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科技和军队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与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争取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纳入国家、地方各级“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要开门编规划,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院士专家、广大企业、社会公众和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最大程度地汇聚民智。要加强可行性研究和调研论证,确保规划科学可行。

(二)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法治建设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监管水平,全面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法治工作。

一要着力健全法制、完善职责、优化机构。配合全国人大全力推进《测绘法》修订出台,制定《测绘法》和《地图管理条例》贯彻落实任务分解方案,抓好宣传解读和贯彻实施。加快地理国情监测、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备案、地图审核、不动产测绘、测绘成果保密、测绘监理等配套法规规章、重要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并着力推进解决保密政策对应用的瓶颈制约,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举措。依据修订后的《测绘法》,协调有关部门,抓紧落实和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职责,调整和优化内设机构设置,进一步完善统一监管体制机制。

二要切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简化审批流程,把职能转变到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实施和强化对市场活动的监管、公共服务提供上来,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开展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信用信息征集和发布,推广实施测绘资质、质量、成果管理“双随机”抽查和联合检查,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推进社团组织有序承接政府职能,强化行业自律。

三要坚持依法行政、履职尽责、确保安全。依法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专项整治行动,履行备案管理职责,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和动态监管。依法严格做好地图审核与管理,杜绝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利益的外交争议和涉外事故发生。加快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平台、国家互联网地图监管中心建设,加强互联网地理信息安全、测绘成果保密监管,组织开展地图市场大检查,积极推进综合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深入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法治宣传教育,启动“七五”普法工作。举办第三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和少儿手绘地图大赛。

(三)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

始终坚持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公益性地位,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加强基础测绘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牢牢把握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主动权。

一要研究制定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改革方案。《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初步形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目标,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新技术,要围绕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系统研究和协调部署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改革方案,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力量布局和体制机制,明确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产品形式、服务模式的结构性改革任务,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责任和推进时间表。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要求,力争在补齐突出短板、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加地理信息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要有序推进基础测绘生产体系转型升级。实施《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技术大纲》,推进以现代测绘基准、陆海天空地一体化的多源数据获取、多源数据处理与更新、数据管理与交换、数据网络服务、社会应用业务为主线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拓展基础地理数据的成果类型和信息内容,建立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成果形式和服务模式,完善相关标准,提升装备水平,提高测绘生产力,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三要稳步实施基础测绘重大项目。全面完成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完善二期工程项目设计。发布启用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向社会提供高精度、实时动态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继续做好支持北斗系统的基准站改造升级。加快卫星测绘体系建设,发射资源三号卫星02星,启动03、04星技术指标优化论证;推进高分七号卫星、L波段差分干涉雷达卫星工程大总体协调工作,推动高分多模卫星、陆地生态碳监测卫星工程立项与实施。强化各级基础测绘的计划协同和用户需求导向,做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持续更新,推动国家库与地方库联动更新。启动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推进海岛(礁)测绘二期工程立项,完成国家测绘成果存储与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开展地下管线测绘、极地测绘、新农村建设测绘等工作。

(四)完成普查任务,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开展

把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作为改革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促进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加强协调,主动作为,推进地理国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公共基底作用,为服务绿色发展和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地理国情支撑。

一要全面完成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任务。编制地理国情普查公报、专报、蓝皮书、年鉴和图件等系列成果,基于政府内网、“天地图”和移动网络等构建地理国情普查服务系统,要确保普查成果质量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做好普查成果的审查、发布和提供,对在普查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加强普查成果的及时转化和推广应用,为资源调查、政府决策、国情研究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等提供定制服务,充分发挥普查成果作用和价值。

二要建立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做好地理国情监测顶层设计,抓紧编制和实施《2016-2018年国家地理国情监测总体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地理国情监测。开展地理国情信息云平台建设,建立综合技术系统、计算与分析应用系统、网络服务系统,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撑。加大协调力度,促进业务协作,建立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军队及行业上下沟通顺畅、运转协调、公正权威、公益服务的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真实客观、形式多样的地理国情信息产品,提供持续、稳定的地理国情信息服务保障。

三要全面打造地理国情监测行业品牌。开展全国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对普查成果进行增量更新和更新,建立适应动态监测需求的地理国情时空数据库,发布2016全国地理国情监测报告。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开展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辅助领导科学决策,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提供保障,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的构建提供服务,为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提供支撑,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供平台。鼓励各地各单位先行先试、创新模式、形成品牌。

(五)始终围绕大局,强化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紧紧围绕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推进数据资源互联共享,更好地服务政府科学管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一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强研究与对接,主动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提供坚实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为新一代信息网络、物流交通、能源开发等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提供服务。

二要加快建设“天地图”战略性信息平台。着眼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促进大数据发展,坚持和突出公益性定位,推动“天地图”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信息基础平台。以拓展和深化政府公益性应用为主攻方向,推动“天地图”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地调、海洋、水利、公安、林业、地震等各领域应用。加快商业化运营步伐,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天地图”公众版优化重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天地图”企业集团。加快全球布局,进一步扩大全球数据覆盖,建立国外合作数据节点,积极拓展国际服务。

三要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基本完成全国地级以上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持续更新数据,完善平台功能,推动广泛应用;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和应用,履行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成员职责,完善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开展建设情况评价,提升综合效益和影响力,积极服务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四要加强应急测绘保障。实施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大幅提升应急测绘数据获取和处理、应急基地和装备建设、人才队伍能力水平,强化系统上下、行业内外和军地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应急,建立反应迅速、运转高效、协调有序的国家应急测绘保障机制,为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反恐维稳提供快速有力的应急测绘保障。

五要大力推进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以部局业务协作为示范,加快统筹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军队与地方、行业内与行业外、国内与国外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战略合作,积极落实相关战略协议,在务实合作中推进应用、增进互信,在广泛应用中深化合作、协同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支持力度,扎实做好援疆援藏工作。发挥行业优势,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提高脱贫实效。

(六)推动开放共享,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繁荣发展

紧紧抓住《地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契机,继续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动基于地理信息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地理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一要着力优化政策环境。充分利用和落实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实施《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研究制定地理信息数据开放政策和共享机制,不断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放程度,让地理信息资源在市场高效配置中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数据之源,并在数据开放共享中不断丰富完善自身资源、提升数据统筹能力,从而提供更多更好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和服务,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加强产业运行监测,研判产业发展态势,发挥地理信息社会组织的服务、协调、监督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贯彻“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地理信息产业与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业态深度融合,鼓励地理信息企业在分享经济、信息消费、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智慧城市、卫星导航、无人驾驶产业等领域发挥作用。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让更多企业参与实施测绘地理信息重大工程。支持符合条件的地理信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鼓励发展基于地理信息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鼓励地理信息企业为创客和小微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发挥好地理信息产业园区的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全力支持打造北斗民族品牌,做好应用示范,引导产业化发展,实施好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规范导航定位市场行为。

三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繁荣,归根结底靠的是广大企业的内生发展。要引导企业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创新经营发展理念,把握行业政策、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根据自身产品和服务优势,找准目标定位,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实力、发展层次和竞争力。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以技术、装备、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对外新优势,打造民族品牌,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中争取主动。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扶持初创企业创业创新。

(七)激发创新潜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意见》,着眼建成测绘地理信息创新体系目标,把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做实、能力做强,加快“走出去”步伐。

一要加快推进改革。针对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加快科技计划、科研经费、科技服务管理改革,完善创新平台建设、成果推广应用、科研信用评价等制度。加快科研评审、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三评”改革,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价和激励办法。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通过申请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首购订购等方式,支持企业先行投入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开展国家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分类整合、优化布局,引导构建协同创新联盟。

二要着力自主创新。做好与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专项申报和实施。统筹各方面创新力量,对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卫星测绘与导航定位、地下水下测绘等方面的核心关键技术逐一攻关,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融合创新技术研发,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尤其要支持颠覆性创新,对于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要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围绕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加强国产自主高端装备研发,研究制定使用首台(套)重大自主技术装备的鼓励政策,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工程和穿戴装备中的应用。

三要强化成果转化。把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强化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创新成果同地理信息产业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扭转科技与生产“两张皮”局面。完善科技报告和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尽快建立科技成果网络管理信息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通过制定标准和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成果和产品核心竞争力。

四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相关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装备、技术、标准、服务和品牌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地理信息治理事务,以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项目为基础开展地理世情监测和应用,服务《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好“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永久会址。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援助开展巴基斯坦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建设。

(八)严格责任落实,全面从严加强自身建设

各级党组(党委)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党组(党委)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坚强的党性、严明的党纪、优良的作风保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

一要严格落实党建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信念宗旨,坚持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强化政治意识,严肃党内生活,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要建立科学考核指标,采用联述联评联考方式开展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层层传导党建责任与压力。要坚持以上率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党员发展,保持队伍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

二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格落实党组(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党组(党委)书记要管好自己、领好班子、带好队伍,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机构要对“四风”和腐败问题严抓严管。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要加强纪检监察力量,强化内部审计,发挥巡视监督作用,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力度,全面加强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规范管理和严格监督,严肃查办违纪违规案件。要加大资金和项目监管,严格财务管理和监督。

三要严格落实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注重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完善领导干部及其班子、省级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着力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期干部队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发现和培养各类人才。优化调整事业单位布局、功能和规模,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行业中介组织脱钩,落实职工野外津贴调整方案。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要凝心聚力更好干事创业。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重要指示精神,为事业发展提供精神激励、文化支撑、舆论推动。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测绘精神,加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测绘文化建设。结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成立60周年,组织测绘地理信息成就展示和“十三五”重要部署宣传,评选表彰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开展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报告团全国巡讲,组织好第二届全国“感动测绘人物”推选活动。测绘地理信息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时时刻刻铭记总书记对我们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7.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篇七

1城市空间信息获取体系的发展

1.1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经过航空摄影、野外控制测量、外业调绘、控制点加密等工序,以直接生成城市地形图的数字化产品和直接获得地物的三维坐标。利用航空摄影测量,其具有影像重叠度大、影像分辨率高的特点,从而使城市空间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1.2遥感卫星技术

近年来,随着遥感卫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逐步提高,遥感卫星技术已成为了城市空间信息数据快速、大范围获取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发射合理分布的卫星星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将达到优于lm的空间分辨率,并且每隔3~5天即可提供与反映城市动态变化的详实数据。同时,高分辨率测绘卫星还同时具备了同轨立体成像的能力,从而可形成无明显时间差的立体覆盖,保证了城市空间信息数据获取的准确与可靠。

1.3数字化扫描技术

数字化扫描技术是通过数字化仪,将城市地图上的模拟空间信息快速转换为数字信息,然后输入到计算机。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建立GIS空间数据库时,输入操作简单、快捷、经济,有利于城市空间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与动态化。

2城市三维信息获取体系的发展

2.1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技术

通过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技术所得到地面高程信息、拓扑信息,是当前城市三维信息获取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航空与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优势互补,长期并存

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是构成空间对地观测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大系统各具优势,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互为补充、不可替代。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遥感器的分辨率和几何精度日益提高,中、小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的生产、地形图要素的测绘和更新、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三维可视化制图等越来越多依赖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今后,航空与航天遥感将会进一步优势互补与长期并存。

(2)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发展

当前,航空与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正朝着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的信息快速获取和自动化处理方向发展。建立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实现天地一体化的实时、自动化的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分发服务将成为我国空间遥感的发展目标。基于多线阵的立体测图技术、传感器建模技术、有理多项式等天地一体化的几何精度改善技术等将有突破性进展,卫星影像不仅可用于地表信息的快速采集和更新,而且可实现无地面控制的三维信息的提取和地形测图,并将形成相应的技术体系。

2.2激光扫描技术

激光扫描技术(LIDAR),又可细为机载/空载激光扫描系统和地面扫描系统两个方向。其中,机载激光扫描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它主要包括了激光测距仪、GP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INS)等,在进行航拍时,由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传感器的空间位置(经纬度),然后由惯性导航系统(INS)测量飞机的仰俯角、侧滚角和航向角,由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地形。

由于激光扫描技术集合了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可同时确定传感器的位置和方向,获得地表的数据,从而可自动、快速获取地学编码影像和大比例尺的二三维高程图。地面激光扫描仪则可用于工程测量、地形测量、虚拟现实和模拟可视化、施工监测等诸多领域,具有快速、灵活、高精度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2.3车载移动测绘技术

车载移动测绘技术,是一个基于多传感器与多技术所集成的综合系统。典型的车载移动测绘系统主要包括了绝对定位传感器(GPS)、自包含内部定位传感器(INS),以及数据采集传感器(CCD相机)。车载移动测绘技术,它可用于城市车辆导航、公路及铁路等道路网测绘、人工物测绘、机动交通监测等多种领域。目前,车载移动测绘系统还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距广泛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该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集成化的数据获取方式,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3人才问题

测绘工作,融入了更多地科学技术,很多方面与传统领域发生了改变,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讲是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一领域不够重,发展的比较缓慢,这方面的人才也不够重视,这样就导致了专业型人才短缺,以及不够专业的等问题,对于行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的企业遇到了相似状态,面对于这样情形,企业在不断的实践,目的就是为了消除问题,很多企业通过高薪纳才,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企业很难留住这批引进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很难起到帮助,导致了企业的资金以及规划方面的浪费。怎样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很重要,必须要解决,才能够带动行业的前行。

一些企业通过不断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内部人才的培养。聘请专业讲师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这样能很好的促使大家都对于相关知识的消化。但是,员工对于培训一直有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培训仅仅是一种形式,企业之所以开展是为了给大家看,在实际的工作还要依靠经验说话。这样的心理必然使得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面对于这样的情形,企业一定要处理好,可以通过学员考试,把考试的成绩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家的认识,这样能专心的学习。针对于成绩长期优异的,进一步的培养作为企业的骨干力量。人才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科学技术的动力源于人,人才的培养是为了企业的未来。

结束语

8.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篇八

一、征稿内容

中学地理学科公开发行的各版本课标教材或各省、市地方教材中任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均可。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由作者原创,使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大小不超过30M。课件末尾写明作者姓名、邮编、通讯地址、电话或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2.作品可制成光盘寄往本刊编辑部,或直接发往dljy@cqnu.edu.cn电子邮箱,邮件主题注明“课件大赛”。

3.参评课件参赛费为120元(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参赛费为100元),寄出课件时请同时从邮局汇款并在汇款单附言栏注明“课件大赛”。汇款人姓名、地址必须与课件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汇款地址:(401331)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综合办公楼404室,收款人:《地理教育》杂志社。

三、评奖办法

1.主办单位将成立由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组成的评委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分别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获奖证书将加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公章。

3.获奖揭晓后,拟将在本刊2017年第3期公布获奖名单。

四、特别说明

所有参赛课件一律不退回,请自留底稿;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欢迎集体组织参赛,大赛咨询电话:(023)65362774。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教育》杂志社

上一篇:阅读家长评语下一篇:十周年庆典赞助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