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的情感散文

2024-10-06

老宅的情感散文(共10篇)

1.老宅的情感散文 篇一

老宅的果树散文

小时,哪家宅院里都有几棵树。树有榆、槐、椿、柳,更多的是果树。多是人们把果核扔到那里,它就长出来了。不被铲除,就算呵护了。原来住的西院里有山楂,山荆子(海棠),还有一棵香椿,甚至,窗前还奢侈地长着一丛竹子。叔父院里有棵核桃,阔阔的叶片荫了多半个院子。还有一棵枣树。岳父家的枣树最老,在院子的西北角,好像给全家过滤着西北风。一棵桑树,桑甚儿是黑柴色的。我家后来搬到了挨着原来住宅的东院,解放初盖的房子。也有几棵树。北头篱笆那并排着是我和母亲栽植的三棵柳树,西边一棵榆树。再往里,靠东边有棵椿树,一棵洋槐。两棵果树:桑树和桃树。一个在西南角,一个在后门口东北处。

那棵桑树和我年龄一样大。灰白的树干也只一拃粗,一人高处分两根杈,一向东南,一向正北,它很懂事,不往西面披纷:那里是堂兄的住房。

这棵桑树跟村里许多树的不同,是它结白色的桑甚儿。桑甚熟了,白白胖胖,圆圆鼓鼓,表皮被汁液撑得凸出一层小包包儿,像肥得透明的蛴螬。它们在浓绿的桑叶掩映中显得格外抢眼。这时,鸟儿来了,蜜蜂马蜂来了。偶尔让鸟儿啄落地上,就会摔碎成一小滩儿。那桑甚儿比紫的个大且甜,放到嘴里就化了,满嘴里的蜜哟!那时我家养着一只黄色的狮子狗,它竟常往树下舔食掉在地上的桑甚,还支起后腿冲着树上的鸟儿们汪汪乱叫。不知是赶它们走还是请它们多摘下几颗解馋。就是因为它太甜了,也招来很多不太友好的虫子,最讨厌的.莫过于“糖克螂”。黑色,形状像金龟子,指盖样大。它们成群结队而来,嗡嗡着,吃桑甚儿,还要在树干上钻洞,从那洞里就会流出血色的眼泪,一直流到树根处,可见树是多么伤心。可恶!

母亲说:从前,唐王李世民征东,饥渴之中,得食桑葚,于是说道:待得了天下,封你为树王。后来,却不认识那棵救命的桑树了,错认了椿树。于是桑树伤心极了。树们相互嘲弄桑树:哭坏桑,乐坏杨,封了椿树为了王。北方的主要家俱板柜,能用上椿木的,就算是上好的材料了。谁会想到哭坏了的桑树呢?

我家这棵桑树到底还是死了。那时的我已经不相信它是哭坏了身子死去的。我用它做了一个扁担,三尺多长。一到春天,就用它担起水桶去抗旱,栽白薯、种玉米。光着脊梁担起水桶就是一路小跑儿。我和它都成了让人羡慕的紫铜色,成了一对棒小伙儿。它伴我度过了颤颤悠悠儿的生产队时光。

我家的桃树比我要小几岁。它可是个漂亮的大姑娘。早岁不知世事艰,尽管吃不饱肚子还要去上工。可站在那树桃花下面,竟也不忍离去。这棵桃树开的花不是别家的那样,浅浅的粉色,与杏花没有多少区别。它红得像海棠,只边缘有一圈粉色,越近花蕊越红。那一树的红,一树嗡嗡嘤嘤地闹,加上北面园中黄秸杆的篱笆、长了一脸青春痘的老榆树、升起团团绿雾的柳树,在漫天黄风中,你会觉得自己的生命都胀满了解希望。收工回家,老远就看见那树桃花,一院子都是春啊!

我家桃树还真不同于别家的那种毛桃子。毛桃长得杏样大,一层厚厚的绒毛,裹着一层僵僵巴巴,又酸又涩的肉,刚一啃,就啃着核儿。我家的桃子是鸡蛋大,骄傲地顶着只大大的鸡冠。熟了时,半边脸红红的,那只鸡冠也软软的了,甜中带酸。母亲说这叫“鹰嘴儿桃”。她也很奇怪:这棵桃树就是自己长出来的,也没有接,怎么就长这么大的桃儿呢?是的,平原那时,就连现在也极少见嫁接了的桃树。母亲还猜测说:这样的桃树,可能是小时多砍断它几次,就变成“接挑”了吧。母亲的这个理论一直影响着我,后来院子里长出棵杏树,我就砍过一次。在我搬出老宅时,把它挖起栽到亲戚家了。很遗憾,他看着不顺眼,给砍掉了。母亲的理论没得到证实。

唐山大地震时,整一面墙拍在桃树身上,它只剩了根树桩,从此病歪歪的,不久枯死了。

老宅房屋翻建后,我植了些果树:窗前四米处,一边三棵雪梨,后院十几棵柿子。到九0年我搬走时,都结果儿了。有棵雪梨结果早,才拇指粗就结了两只梨,最大的那只一斤三两,另一只八两重。妻子让母亲把那只大梨吃了,还开玩笑地说:二人不吃一梨。母亲说:二人不兴吃一梨,咱们全家吃。该离就离,不该离棒打不离。给我留了一瓣儿周六回家吃,嗯,又水灵又甜。后来老宅卖给亲戚。他们在前院建起了东西厢房,后院又建成两层正房,进了院子,像走进城里的小胡同。树们?哪有它们的位置啊!也不只老宅,全村各个宅院,你看不到几棵树了,更不要说果树。

过去,老远看到的村子上面,蓊蓊郁郁的一片一团的绿,浓的淡的。哪个村树少了,外村人就指指点点:看,穷气冒多高!如今可好,大家都没几棵树,只有耸起的几幢小楼炫耀着富足。

2.《老宅旧事》散文阅读 篇二

老宅一般都是指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以上的老房子了。但我的“老宅”可没那么久,从购买到拆迁我只居住了二十二年。但就这二十二年,我却与它结下深深的情意,看到拆迁后的房屋遗址,那份留恋让我的心隐隐作痛!

一九九四年,因为我当时居住的平房水质不好,当时还没接通自来水,怕影响孩子的生长,四处求借举债在水质较好的铁道北购买了一套住房。

此房为砖瓦结构,长九米多,宽八米,墙半米厚,七十四平左右,三室一厅一厨,前后开门,坐北朝南。设有盥洗室和渗水井及一个大地窖;土暖气。客厅很大,天然理石地面,次卧分别是红松地板和地面砖;主卧和厨房装有吊柜和壁厨。

房屋刚建造三年,质量很好。这在还没有普遍装修的当时应该是上了点档次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南面有九米乘一十三米的小院。除去一个门斗和小仓房外,还有一个小菜园。走北门,北面有一个九米乘四米多的小院。

居住二十二年,我们夫妇就像门斗雨搭的小家燕一样,今天衔一根草,明天叼一块泥,不断的修缮自己的这个“窝”。北面的小院铺了马路砖地面,建了牢固漂亮的红瓦盖的木板仓房;南面院里建造永久的保温门斗,并买了两汽车黑土归划好了小菜园;室内也是依着自己的居住习惯不断完善,把土暖气换大锅炉,换寸五的水管;装整面墙的大镜子;安装电话,改造厨房……总之,在居住的这些年里,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哪里都滴下过汗水,处处都留存着记忆。

最值得书写一笔的是我的小菜园。在这里我尽享“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乐趣。我的小菜园,面积不大,种植的小菜品种齐全:初春,小葱,韭菜,去年种的秋菠菜抢先登上餐桌;初夏,小白菜,水萝卜,生菜,香菜,臭菜,苦菊,茼蒿菜,西葫芦,野生的荠荠菜,婆婆丁(蒲公英),苣买菜成为饭桌的主宰;

一壶老酒,一碗鸡蛋酱,满桌青翠,酒酣开怀。盛夏,满架诱人的汗黄瓜飘着清香又添下酒菜;入秋,青蒜,胡萝卜,谢花面的窝瓜(南瓜),秋白菜,苞米,油豆角,西红柿,茄子,大,小辣椒也陆陆续续走到餐桌上来。自己种的蔬菜,使用农家肥,长出的菜鲜嫩原味,现吃现摘,

不使用农药,除草以薅为主,锄头都很少使用。果菜是货真价实的纯绿色食品!

其实,种菜不仅仅只是吃,重要的是播种的是种乐趣。你会看到自己播下的种子,慢慢地拱土而出,而后又经过你不断的薅草,若天旱还得浇水,打叉,人工授粉,绑缚,备垅覆土……等等精心的侍弄,幼苗长成果菜走到餐桌的全部过程。当你端起酒杯,品着自己亲手种出的新鲜果菜,那种满足,那种成就感,

那种自豪感,那种喜悦感都会随着一杯杯老酒的下肚兴奋,满足着自己。我的菜园不大,我把种菜当养花。我会精心地整地,精细地打垄,做畦,精细地播下种子,精细的栽下菜苗……好友到家取菜,都会夸赞我的小菜园是花园!我的菜园虽然小,

但品种齐全,产量很高,自家根本就吃不完,我会把这鲜嫩的果菜送给我的亲朋好友,和他们一起分享我的劳动成果和收获的喜悦!

我的“老宅”坐落在铁道北,是我们(区)局最早的老一辈开发者居住地之一,交通不便,没有自来水,道路年久失修,土坯房,板夹泥房,一面轻房(四面墙只有正面墙是砖墙,油纸盖儿)比比皆是,像我这样的平房不足百分之二十。

最大的好处是水质在我区是最好的!家家用压井取水,简洁方便。我之所以在此购房,就是冲着水好,利于孩子生长这一点。六年前我们区也开始棚户区改造,我们这里是最早向市里报批的棚户区,可是改造了六年,好多不属于棚户区的街区进行了棚改,

我们被棚改我“遗忘”的`街区终于坐上了“末班车”。虽然我不愿参加棚改,但这是政府行为,作为公民,必须支持!

棚改了,居住了二十二年的“老宅”消失了。但沉淀在“老宅”里许许多多的“故事”不能忘记。那里有我们一家人几十年幸福,甜蜜,曲折,坎坷和悲欢离合;那里有邻里之间深深的情谊,互助,互动,互帮的佳话;那里的房前屋后,室内室外,一草一木都留存着我们滴落的汗水;

那里菜园边,砖缝中长出的野花小草,在几十载的荣枯中也流露出依恋之情;生物也好,非生物也罢,只要你真诚付出,他仿佛都有了生命,它回报你的一定是让留恋的温情!我之所以难忘“老宅”,真正原因可能就源于此吧!

感谢国家,出台了大好福祉的“棚改”惠民政策;感谢地方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落实。“棚改”让我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住上温暖舒适的楼房。是我们有幸生活在这繁荣昌盛,和谐富强的国家,才能享受如此甜蜜的生活!再次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谢伟大的祖国!

是“棚改”让我们“痛并快乐着”。“老宅”就像小家燕垒在我门斗上“窝”,一根草,一滴泥,慢慢地造就。一旦遭到别人用木棍捅掉,难免心痛留恋。虽然又可建造,住进新窝,但那份记忆,留恋还有痛,非时间这付良药是难以抚平的!

永远留住记忆中的“老宅”旧事!

3.老宅里的中秋节的经典散文 篇三

蟋蟀声稀,桂香渐浓,说明了岁月的脚步已经迈入了真正的秋天。

又是一年一度的月满中秋时,节日的氛围浓了江南,也浓了我的心海。望着蓝天云中月,细数流年月中水,情不自禁,情不自禁地回眸一眼那岁月深处的时光码头,月光最柔最美的还是在童年的中秋时节。

童年的中秋节,有着记忆里最香的那碗大米饭。前河口原是一个沿海盐碱滩涂之地,一直种植着高粱、玉米等旱作物,到了我七岁那年才开始种植水稻。老队长刻意安排一种叫着珍珠尔的水稻种,虽然相对产量较低,但它成熟得早,赶在中秋节的前几日就金谷飘香,恰恰不迟不早地舞上中秋节那天的餐桌上。无怪有着珍珠的美名,不仅每粒饭晶莹剔透,而且绵甜可口,老远就闻到诱人的香味。也因为我爱上了那碗大米饭,冥冥之中的那双手也把我送进并流连在江南的鱼米之乡。

在家乡港城,自古中秋节就有着团圆节的说法。农事再忙,生产队也会安排一天的休息时间,孩童们又恰逢秋假(那是农村的中小学都有一个十五天的秋季假期),在外地工作的人也早早调休,大包小裹地回家过节。所以,前河口从大清早就会喧闹起来,家家户户都在忙活着。

清淡的早餐一过,主妇们就会烧上一些开水,准备去杀扣在笼子里的大公鸡,围在一起观看的孩童,不失时机地拔下一把自己认为漂亮的鸡毛,去做毽子。家主们总是要到集上去买上几斤猪肉回来,留下一部分做上一碗肥美的红烧肉外,余下的在一阵阵乒乒乓乓的刀砧声里,剁成为肉馅,准备做肉圆和馅饼。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家老宅前后就各有一个水塘,前面的养着鱼,后面的种植着荷藕。二哥拿出炫网,一个圆弧就在鱼塘里溅起了银白的花朵,须臾的功夫,就捞起了数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中秋时分,婆娑的荷叶已经被秋拿走了神韵,七零八落地卷曲在水面,塘水也显得清凉起来,可四哥不怕,举起一瓶云山白酒,咚咚两口,一个猛子潜下去,不一会就摸上一组臂膀粗的荷藕。左邻右舍的人,在笑声中要求再来一猛子,好让他们家的餐桌上也多上一碟下酒菜。

久居灌西盐场的三哥骑车回来了,一下车就慌忙地解下一个鱼篓子,倒出了蠕动的海虾和横行的海蟹,并亲自下厨,烹饪出地地道道海滩味。大哥是一个转业军人,一直在县城工作,他总是不紧不慢地坐上公交车,在中饭前赶到。老五是一个急性子,一大早他就担起水桶,去挑满两大缸水,再拿起斧头锯子,劈上一大推柴火,准备烧饭炒菜之用。只有我和妹妹两个人没有事,蜻蜓一般地一会儿东飞飞,西躲躲,准备着午餐的大快朵颐。

母亲从天一亮就开始忙碌着,菜园中拔起一把葱,砍来几棵菜,剥皮洗净,手上的水气还没有干,就和我两个姐姐一起忙里忙外。一会儿做红烧肉,一会儿做红烧鱼,这两盘菜一般是要首先烧好,然后放在蒸笼里保温。一会儿炸肉,一会儿炸藕饼,说起藕饼吃起来好吃,可做起来远比其它菜费事,首先要选择粗大而又内孔偏细的藕,去除二头不规则的地方,再切成为半公分厚的片,再用刀从中间破开到五分之四的位置,然后塞进肉馅,再放进装着蛋清的容器里浸一下,捞起后还要让外表再沾满生粉,并迅速地放进滚开的油锅里,炸透后又要迅速捞起,摊开存放,一连串的动作,基本上是在须臾之间完成的,只有掌握好火候的人做出的藕饼,才会外酥,中脆,内香。

袅娜的炊烟刚一停下舞步,午餐就开始了。如果有客人在,一般会分为两桌就餐,没有时父亲会直接安排:将两张八仙桌并在一起,一家人总是团聚一桌就餐。酒,是午餐少不了的`,而且不会是当地的云山白酒,常常是久负盛名的洋河大曲。一贯谈笑风生的父亲,此时往往是举着酒杯,笑而不语,一会儿看一眼这个,一会儿又望一眼那个,只有我们这些儿女向他敬酒时,他才慌忙地说:“好,好好……”六儿三女,真不知道,父母为我们花费了多少精力!

尽管中午吃得十分丰美,可,家乡一直有着包团圆饼的习俗。午餐一过,母亲还没有喘口气,又开始忙碌起来,刚刚揣完面后,又开始安排三位嫂子剁菜砧肉,然后将它们在和成为馅。一旦面发好,就得迅速去包团圆饼。团圆饼广义上包括了甜馅和咸馅圆形状的饼,而从我们家乡的寓意上讲,只是中秋节晚上用来赏月的那一大八小的糖饼,才能够称为团圆饼。

由于忙碌,中秋节的晚餐,大多是食用一些馅饼和稀米粥,就在家人都在用餐的时候,母亲还独自一人继续在厨房里炕团圆饼。团圆饼的馅就是绵白糖,条件好的人家会兑进一些芝麻糊,包着外面的皮就是发酵过的面,薄薄的,几乎可以看到馅,要保证馅融饼脆,更不能够有缺损,肯定要掌握好灶膛里的火候。所以每到此时,母亲总是打发别人去吃晚饭,小心翼翼地独自操作。

一旦用过晚餐,父亲让我们将八仙桌抬到庭院里,开始了拜月赏月仪式。首先将直径最大的、象征月亮的糖饼放在八仙桌的中间,四周围放着八块小糖饼,取义于众星捧月。然后将园田果树上摘下苹果、柿子、石榴和梨子端来,摆在四个桌面,供奉月神。一家人默默地围坐着,在心里许着愿。一旦玉轮般地月亮爬上树梢时,父亲立即站起来,点上一支烟,去点燃一条长长的鞭炮和八个爆竹。只要有一家的鞭炮响起,瞬间,前河口就会沸腾起来,电光炫目,欢天喜地。

当鞭炮的声音停止后,我伸手就想去拿糖饼吃,被眼疾手快的大姐一把拉住:“这团圆饼现在是不能够吃的,谁吃了会找不到媳妇的!”为了打岔,母亲赶紧拿出用油皮纸包着的月饼,每人发上一块,迅速地将团圆饼和水果端回厨房,悬挂在气死猫的篮子里。再端来预先准备好水果摆满了桌子,于是一家人又团聚八仙桌前,在如水的月光下,说说笑笑。说笑里还少不了带来关于月亮的那些传说:玉兔拜月,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说起月饼,当时应该属于城里人享受的,农村的孩童一般一年就能够见到一次,因此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是一种奢侈品,当时是绝不会立即吃掉它,不仅中秋夜会枕头月饼睡觉,甚至还会收藏数日。就是开始吃了,也会先从背面开始一层一层地剥下吃,因为正面当时都模压着嫦娥或者月兔的图案,只有在外皮吃尽后,才会小心翼翼地拨下一点,含在嘴里,慢慢品味着百果的韵味,味蕾享受后,才开始咀嚼。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第二天的早餐才是真正吃团圆饼的时光,那小的糖饼往往是一人一块,而那大的则是要用刀细心分开的,要做到人人有份,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4.老宅的作文 篇四

谁曾想,那个小童竟是儿时的我。

不必说潺潺流水,参天古树,袅袅炊烟,也不必说泉水叮咚流过小沟,布谷鸟在树叶间歌唱,家里人煮饭的炊烟融入云朵,单是这一片黄菜花田,就充斥了我的整个童年。金黄的菜花随风伏动,走进田里,整个人都被花浪淹没了。沉寂在浪中,听着花儿的低语,突然觉得,做一个旁听者是件极快乐的事。蜜蜂在津津乐道着什么?应该是花儿的芳颜罢?

眼睛在菜花中搜索着,忽见得一朵花慢慢地上下摆动着,眼前一亮好一只黄蝶!悄悄走过去,踮着脚,弓着腰,轻轻拨开菜梗,看准时机,双手快速一合。只听得“啪”的一声,张开手,竟是一朵菜花。再一看,那黄碟早已不知飞到何处去了。

在田间漫步,中意某一朵花,便折下来,捆成一束,拿回去送给母亲,母亲总笑着接过去,装在一个瓶子里,久久不舍得丢去。有时候母亲从地里回来,摘下几朵花别在我的小辫子上,当天下午,我便不愿洗头发了。母亲便调侃道:“花儿别在辫子里,蜜蜂晚上会跑来蛰你的。”就这样,母亲就把花儿拿走了。我是实在想不明白,蜜蜂如此可爱,竟也会蜇人?总而言之,小心点就是了,以至于至今都没被蜜蜂蛰过。我见过被蛰了的人,伤口又红又肿,实在}人。

5.老宅子的记忆 篇五

这百年的老屋坐北朝南前后共十间正房,前五间房和挨肩的两间西厢房是两位爷爷经营的饭店加客店,西侧还有两间厢房和一间磨房,父亲母亲就领着我们姊妹住在这里。后屋也是五间,大爷爷大奶奶和他们的儿媳住东屋两间,爷爷奶奶住中间一间,老姑领着她的养女住西屋一间。还有一间是厨房。院子的东厢房是大爷爷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大姑一家子住着,并开着一个小吃铺。

这老宅是爷爷的爷爷闯关东来到这小城后,沐浴几辈人的血汗创下的一份产业。四十年代时生意还红红火火,这是听妈妈说的,而在我记事后就清淡了许多。但那时一大院子人二十几口,再加上两个厨师,和进进出出、南来北往的客人,每天叮叮当当、南腔北调、嘻嘻哈哈的,也是很热闹的。记得我的大弟弟刚出生时很闹人,只要他一哭个不停,有个姓王的厨师就拿一把菜刀站在窗外咣咣地敲着,大声吆喝:别哭了!再哭,老告子(这老告子究竟是什么,至今我也不知道,也许是老虎,也许是耗子,反正是挺吓人的东西。哈哈!管它什么呢。)就来咬你了!别说这一招真好使,弟弟会马上止住哭声,钻进被窝里。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

大爷爷是当家人,爷爷是掌柜的。老哥俩一辈子和和气气从未红过脸,也从未分过家。爷爷除了负责具体事物,每天还要到车站接客,他是全家最辛苦的人。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到晚上,爷爷就穿上接客用的特制马甲,提着一盏四方玻璃罩的蜡烛灯,一个人站在下车的人流中吆喝着:老客们住店了!住店了!又宽敞,又干净!有一年,一个外地的客人不知得了什么急症死在了站前,我们家便出钱发送了他。

夜晚到了,我的父亲会和他的朋友们聚在一起拉二胡唱京戏。冬天在前屋,夏天在院子里,这时整个小院会飘逸着缠绵悠扬的韵味。父亲唱《苏三起解》,老姑唱《四郎探母》,他姊妹俩都是京剧票友,还在当时的工人俱乐部彩妆演出过呢。有一次,爸爸把我抱在怀里,一边唱,一边晃动怀中的我,就在他跌宕起伏的韵律中,我迷迷糊糊睡去,至今想起来都感到那么温馨。我的大姑是戏迷,她不唱戏,却喜欢看。有时在傍晚,领着我坐上马车到戏院看戏,她的干儿子是戏院头牌小生,我们可以从后门进去,坐在头排。所以直到今天,我还对京戏情有独钟。

我家院中有一个小花园,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有地瓜花、芍药花、菊花、灯笼花、凤仙花等等,花园外还有两大盆郁郁葱葱的片松。我小时候最喜欢凤仙花了,我们都叫它芨草花。每当夏天盛花时,我们几个小姑娘就把红红的芨草花瓣揪下来,用小锤子砸碎,包在手指甲上。过一段时间打开,手指甲就被染得通红。看着漂亮的指甲,几天都不敢洗手,因为一洗,指甲上的红色就掉了,还得重染。大姑家的表哥常常对着花园痴痴地看,然后用水粉在宣纸上画下来。他的花草画画得可好了,还教过我呢!他后来在丹东铁路工人俱乐部做艺术工作。可惜我没常劲,画了几回就撂下了。

花园旁有一棵毛桃树。一到秋天,毛桃半青半红时味道最好了,酸酸甜甜的,还没吃,光闻那股清香味,哈喇子就流了下来。现在买来的各式各样桃子,怎么吃也吃不出当年那个味道了。

树下有一口压水井,不知为什么都叫它洋井。那时有不少冠以“洋”的东西,比如火柴叫洋火、香皂叫洋胰子、铁钉叫洋钉,铁皮水桶叫洋桶……,据说凡是从外国传过来的东西就叫“洋”什么什么,小小的一个“洋”字,透视出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有多么落后。至于洋井这个洋名可能也源于此吧。如今“洋”字已彻底从国语中消失,中国已雄立世界,那个“洋”什么什么的名称已进入了历史博物馆了。

小时候好像从不喝开水,渴了,嘴就对着洋井的出水口,弯着腰撅着屁股,边压边咕咚咕咚可劲喝上一大口,弄得满头满脸满身都是水。那水又清凉又有点甜滋滋的,喝上一口舒服极了。大人们洗菜、洗衣服都在井沿旁。那时候有压水井的人家很稀罕,所以不少邻居也常常来我家打水,我们家的院子也就成了左邻右舍经常光顾的热闹地方了。

大娘、妈妈和奶奶除了要做一大家子人的饭菜,有时还得自己抱着磨杆推磨,那活我也帮大人干过,很累的。此外,磨房里还有几个大酱缸。秋天大人们把豆子煮烂,捣碎,做成酱块放在屋里发酵。春天来了,把酱块刷净切碎,放进酱缸中再发酵,就做成了大酱。自家做的大酱味道可鲜了,特别是春天用山上的酸姜沾着吃,酸酸咸咸的别有滋味。妈妈们还会把大酱躏出清酱(相当于现在吃的酱油)用来炒菜。至于清酱的味道,几十年不吃早已经忘记了。而围着毛桃树、洋井和磨道藏猫猫,是儿时同姑表小姊妹们最有意思的游戏了。

后来大爷爷故去了,公私合营了,前屋和西厢房入股归了公家。我的大娘成了一名店员,我们一大家子挤在了后屋。再后来,只留大奶奶和大娘住的两间房,我爷爷奶奶领我们一家被强行换到南桥洞子附近居住。倒出的三间房做了公家饭店的后厨。院子里的花草树木被拔掉了,盖了个大厦子,扩大了饭店。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就全部拆除,变成了如今的站前广场。

6.我家的老宅作文600字 篇六

崭新高大的居民豪宅拔地而起,渐渐遮掩了低矮的老宅第,可遮掩不住的是老宅第浑然一身的怀旧气息。那典雅朴实的青砖黛瓦间,处处渗透着时间的气息,使古朴的它在华丽的高楼里毫不畏缩,甚至有些鹤立鸡群的意味。没有人会在大厦群里流连忘返,但许多人沉沦在老宅第的一砖一瓦间,享受片刻的清净——不需问是什么缘由,心灵的颤动是不可追问的。

坐在冰凉的石阶前,仰望着灯红酒绿的摩天大厦,再环顾幽静安详的老宅第,迷茫的心中顿时充实了许多。

老宅第是安详和蔼的。清晨或是黄昏,鸟儿便发出动人的啁啾声,令宁静的老宅第变得有生气。如果两座老宅第挨在一起,那么它们呼出的气息便会长久地散发出动人的古朴生气,融雪一般地交织在一起,和着油蛉低哑的叫声,令人心弦动弹。一缕清冷的月光打在老宅第上,地上便漾起了它的轮廓,美轮美奂。从外面轻轻地推开宅门,“吱呀”一声,便恍若踏入历史的年轮。环顾四周,精美的木雕和石雕随处可见,复杂精致的木纹盘延在窗边,令人心醉。妩媚的美人蕉,摇曳着长长的黄绿蕉叶。风中仿佛传来银铃般笑声。倾听耳边流淌的悲欢离合,无边的思绪,就那么凌乱地飘散开去。

时间如水?不对,水还能听见声音,时间呢?

时间似箭?不对,箭还能留下背影,时间呢?

7.老宅的情感散文 篇七

红瓦白墙,饱经风霜,我轻轻推开高大的铁门,引入眼帘的是曾经非常熟悉的布局。

“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耳熟能详的童音传来,我也陷入了回忆之中……

草长莺飞二月天

“奶奶,我要听故事。”我抬着头,望向奶奶。奶奶慈祥一笑“囡囡要听什么?奶奶给你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吧。”漂亮精致的野花,零星的散落在绿草织成的锦缎上,仿若绿色的地毯绣上了彩色的纹饰,分外美丽。

不远处,纸鸢升起,祖孙二人的笑声经久不止。油菜花随风轻荡,彰显着草长莺飞的勃勃生机。

拂堤杨柳絮纷飞

到了夏天,我端着小凳,趴在堂屋前,郁闷的伸出手接着柳絮,“都五月了啊,好无聊啊。”不满地嘟着嘴,屋外柳絮纷飞,似乎透着一股夏的`焦躁。看得人心烦意乱。爷爷突然来到我身后,拍了拍我的肩。

“囡囡,爷爷带你去个地方。”爷爷背着手,冲我神秘一笑,瞬间勾起我的好奇心。“走吧。”我赶忙跟了上去。没想到,爷爷把我带到了柳林,一张小巧的吊床挂在柳树坚韧柔软的身子上,我欣喜的跳上去,膝伤自己的专属吊床,玩的不亦乐乎。“啵”的在爷爷脸上留下一个口水印,胡子扎的我咯咯的笑。

金秋九月喜丰收

九月,乃是开学季,收获季。可不,我正站在高高的麦垛上一个劲的蹦呢!收割机“轰隆隆”的响着,经过的地方皆是麦浪如山倒,麦田旁,劳累了一年的农民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中流露出的,是对来年的期许。抓起一把麦子,也不顾那针般的麦芒,笑得开怀。

寒冬腊月趣味浓

好不容易结束了收获的季节,冬,已紧随而来。

华北多雪,但想赶上一次大雪可不容易,寒冷的天气我们可不会闲着。孩子们一人包一个大红薯坐在火堆旁,不一会,那香味就飘了出来,勾着你的馋虫。一口下去,赞不绝口。大人们一人一壶温酒,那日子过得,怎一个“美”字了得。

这栋老宅,承载了我多少回忆?怔怔地看着老宅,禁不住思绪万千,熟悉的袅袅炊烟升起,拉回了我的思绪。迈步走向里屋,一大家子正准备开饭呢。奶奶看到我,忙走过来“囡囡,放学啦,快坐下。”

似乎,我从来没有离开过。

8.情感散文情感散文诗 篇八

耳机里面总是在唱,

爱情为什么会那么难。

书本里面写着,

相爱会敌不过时间。

我不言不语,

只是看他们说中了我们的结局。

找意外也要遇到你,

然后像霸道虫一样对你,

这只是以前的我。

在你的.身边我再也做不到不卑微,

没有你我还不够习惯。

性格内向却不乖张,

懦弱的不够勇敢,

总是不敢问你我在你心里占哪一块,

我不敢知道有没有我那一块,

只好一个人往死了坚强。

离开我之后你还习惯吗,

有她在应该不会孤单,

照顾好她和自己,

别让她孤单,

也别老是厌倦。

现在我还足够好,

哪怕娇情的不像话,

总是要去习惯一个人,

偶尔把自己落在过去里。

还是不会唱《好心分手》,

一定是自己音乐细胞不够,

也不能够画出你眉眼里的温柔。

如果你回来,

如果我还在,

如果你回来,

但愿我还在。

玩累了就回回头。

9.故乡的情感散文 篇九

文学曾是我多么骄傲的外表,那意气风发,如堪品流的文字曾让多少人眼红与嫉妒。如今,现实的无奈,加许自我的懒惰,何止又让多少关注我的人失望。“现实真的是一种万能柔和剂吗?能将不同的梦想随大流的洗礼最终变得圆润而失去原有的色彩斑斓吗?”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始终无法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问题的本身并不重要,往往结果才是我们最想要的答案。

窗外又下起了小雨,这段时间经常有雨相伴,下雨也不会太久,下一会儿就停。有人说:“雨是人的心情写照,心情不好时,晴也是雨。”

有雨的世界总是最安静的,因为只有雨声。似乎我们平常所听见的动物吵闹,都只是为寻求一场雨的宁静。

或许,此刻的故乡也在下雨吧。

我放下城市的繁忙与喧哗,跟随雨声的脚步踏进记忆中的故乡,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四处忙活着接屋瓦漏缝的雨,地上坑洼湿润;几只遍身淋湿的家禽挤进屋内,缱绻一团;几根柴火烧着一壶啼叫的水,白雾直冒;旁边的草垛,一只花猫正勤奋地舔舐着身上的毛;屋外传来一声犬吠,邻家婶子来借盆器接漏雨。

雨继续下着,似乎没有停收的意思。

以前,我常经历这些事,而现在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移交给爷爷。奶奶跟三叔住进了城里,留爷爷一人在家,爷爷的固执俗套全是为了守住祖辈父辈留下的根——那十几亩贫瘠土地。

乡野的“野”并不是指野性,而是指自然的纯朴及原始的味道,是一种善良的体现。

种庄稼是很有讲究的:一看时令,二看换种。时令即为按时播种和收割。换种即是在贫瘠的土地上每年种上不同的庄稼,因为矿物质被物种的选择吸收性及庄稼本身残剩的养分,对下一季庄稼的收成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锄灰,松土,播种,施肥,除草和杀虫也都是丰收的关键因素。

土壤是种子的衣服,粮食是农汉的生命,所以土壤便是农汉的根;岁月是时间的磨合,农汉是游子的牵挂,当然故乡就是游子的心。

所谓落叶归根。

城市的晴天,时而也能在僻静的角落处听见几声鸟啼,远外的灯塔比起梵天的星辰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这并不影响我看风景的心情。乡野的晴天,我喜欢独自走在松树林地,看近处蚂蚁觅食,听远外鸟儿歌唱。感受这大自然纯粹的气味,你会发现:原来,动物也有它的自在和快乐。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我喜欢看见别人幸福的样子,似乎感觉自己也幸福一样。我一直追寻的梦想:快乐,自由和幸福。儒家修身,佛家渡人,道家求道,相比三者而言,我更乐意接受道,并不是我跟道家有什么渊源,我也只是个凡人,红尘中的一粒沙子。了解宇宙苍生,万物循环,我认为:我们每一个生命体今生注定修己,无论前世种种,今生何样,道才是需要我们一生修己安身,立命笃志完成的使命。别人无法完成个人的修为,正所谓:“道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我不喜欢宿命的安排,更不喜欢随波追流,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快乐也好,悲伤也罢,总归是自己的选择。

故乡是我生命的开始,也是我修道的第一步。人生中很多事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自己第一步的选择。“一步走错,全盘皆输”也正是这个道理。人生是没有彩排的,都是现场直播,对与错也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而第一步也往往是人们最爱回忆的一步,学会思考,更应懂得感恩。

10.老宅的高中作文 篇十

我的印象中,我家从前有一座老宅,在村子的中央,听爷爷讲,这座老宅很早以前是一个场院。后来因为盖了新房子,那座老宅就从此闲置起来,很少有人去。因为房子本身是土坯建造,又因年久失修,房子几乎只剩残垣断壁,依稀可见几百年前此处曾经的繁华。院子里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墙角种着石榴树,和几颗青竹。夏天的时候,母亲在墙根处种下扁豆,豆角之类的爬行植物,墙上面绿油油的结满了长长的豆角。院子里的荒草不用打理就疯长的可怕,人进去都看不见头顶。母亲经常一个人去摘豆角,从来不让我跟去,因为荒草里有蛇,母亲曾经亲眼目睹过,是一条黑黄花的大长蛇,当时母亲正在院子里翻土,她想在院子的一个地方种上一架西红柿,就听见兹兹的声音,然后又感觉脚边一阵发凉,因为是夏天,母亲光脚穿着凉拖鞋,那蛇就这样闪着金光从母亲的脚面上大摇大摆的滑过去了,虽然母亲胆子大,但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看见那蛇足有一米多长,只是一闪就进了一人多高的草丛,仍然还能听见草丛里沙拉沙拉的声响。冬天万物褪尽繁华,枝叶凋零的时候,草已是一片干草,母亲在里面发现一根蛇皮,却是黑红色的颜色,母亲记得她看见过的可是黑黄花,所以断定,草丛里的蛇不止一条两条。记得爷爷在世的时候,经常给我们讲一个关于发生在老宅里的故事。这个故事与一条狗有关。听爷爷讲,爷爷的爷爷是个秀才,我们家也算书香门第。家里有长工,秋夏忙种季节还雇短工,那时我们自己家有个大场院,场院的北边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宅,当时爷爷的爷爷在场院里盖上房子是为了给家里的雇工住宿,因为短工一般都是逃荒到此的外地人比较多,爷爷的爷爷怕他们偷了东西私自离开,就专门在放杂物和粮食的储物房门口养了一条大狼狗,这狗极通人性,很凶猛的样子,一般人见了都害怕。据说这条狗在买回来之前就已经在一个人家里守护了多年,至于狗原来的主人为什么又不要它了,当时爷爷的爷爷并没有去打听,一直到后来发生的事情,才彻底明白,这真不是一条普通的狼狗。

狼狗买回来两年多,这条狗尽职尽责的`守护着家园,倒是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不过负责做饭的管事却发现一件事情,就是伙房里最近总是少食物,门明明是插死的,回来就开着了,而且里面能吃的几乎都被吃光,做饭的管事就怀疑是雇佣的短工偷吃的,特别是刚来一个山西的,总说吃饭吃不饱,会不会是他?就在这个做饭的管事怀疑短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是大吃一惊。这一天管事的出去买菜忘记拿篮子,当他转回来拿篮子的时候,看见这条护院的大狼狗就像玩魔术的用缩身骨功那样,缩着身子从套链里将头释放出来,然后跑向伙房的门口,直立起一米多高的身体,用前边的两只爪子,轻松的拔开门闩,进去寻着食物叼在嘴里,出来后来到狗窝,将食物放好,然后又将头钻进了绳索,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看完这一切,管事什么都明白了,原来是这条狗年龄太大都成精了,于是马上去告诉了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爷爷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在某一天偷偷在一旁窥视,又看见了这一幕,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当初用极其便宜的价格买下这条会看门的狗。狗看门虽好,但是成精的狗万万留不得,但也不能害了它。就让管事牵出去,到一个很远的集市上放生了。因为狗认识家门,走近了怕它自己再回来,牵到很远的地方,又加上赶集人多,也许有人会捡去,也算有个安身之地吧。

上一篇:读乔. 吉拉德自传有感下一篇:灰太狼中了美人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