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

2024-09-16

二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精选8篇)

1.二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 篇一

写作:

⑴概念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⑵方法的指导: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做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要善于观察、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有趣、有意义、印象深刻。

⑶写作的作用:能训练人的思维。

⑷写作的要求:内容充实、文从字顺

第二单元语文知识:

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词义和语境

⑶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文章语言的品味、关键语句的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对称句子的作用、

重点词语:

(秋天的怀念)憔悴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散步)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

(散文诗二首)匿笑花瑞菡萏敧斜蒂梗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心绪流转荫蔽

(〈世说新语〉二则)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风期行日中舍去乃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2.二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 篇二

一、内容的科学性

《太阳》介绍的是与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 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月球之谜》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短文, 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 继而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 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 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在介绍月球知识的同时, 激发起人们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以“我”的一次上网经历, 介绍了网络的特点和作用,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果园机器人》以服务于丰收果园的机器人为主人公, 通过它能采摘成熟的水果, 介绍了电脑的相关知识。

二、结构的严密性

就篇章结构而言, 四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清晰缜密, 逻辑性强, 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 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如《太阳》一文, 全文共有两部分内容, 一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 二是说明太阳与地球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 文章的叙述层次非常清楚: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 离我们又很远, 所以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 人类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再如《月球之谜》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这几段文字以并列式的结构分别具体地列举了月球的不解之谜, 其中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 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

三、表述的趣味性

四篇课文都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文章或采用拟人法、故事法, 或用比喻法、描写法, 灵活多变, 趣味盎然。如《太阳》以羿射九日这个古老的传说为文章的开头, 吸人眼球, 引人入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不仅内容有趣, 角度新颖, 课题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名为讲述上网经历, 实为介绍网络知识, 中间穿插“我”爸爸妈妈的讲解, 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变得浅近且有趣。

四、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性

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是这四篇短文的又一显著特点。如《太阳》一文, 作者在介绍太阳时,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语言生动、准确、形象, 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月球之谜》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 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 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 而且与下文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在介绍月球的几种难解之谜时, 又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 强化了月球的神秘。

综上所述, 四篇文章就其内容、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是一组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科普类短文。那么, 这类课文应怎样教学呢?仅谈三点建议:

一、把握教学目标, 落实教学重点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课程总目标的一段文字。我们认为, 这段文字对教学科普类短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和落实。此外, 就此类课文的教学而言, 笔者认为, 下列三项目标不容忽视:1.在课文学习中了解自然科学知识,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 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2.学习、体会、借鉴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 积累语言, 培养读写能力;3.加强思维训练, 渗透唯物辨证观点。进行适当的科学世界观的启蒙教育。总之, 在总体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以科学知识教学为重点, 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为出发点,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归宿, 学好、教好此类课文。

二、搜集相关资料, 拓展课外知识

教者在教学此类课文时, 可根据课文内容, 布置学生搜集、阅读、整理相关的知识资料, 拓展学生的知识。如教学《月球之谜》时, 课前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材料, 可以是月球的图片, 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 也可以是描写月亮的诗句,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增加学生对月球的进一步了解。

三、读、说、写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本组教材在内容、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将读、说、写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读———感悟表达效果。

这几篇短文, 在写法上很有特点, 语言优美, 文字流畅, 既浅显易懂, 又具体明了。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来体会、感受。如在教学《太阳》的第一自然段“有这么一个传说, 古时候, 天上有10个太阳, 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及篇末最后一句“一句话, 没有太阳, 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两句时, 教师可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句中恰当的停顿, 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 以更好地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前句时可在“有”后面稍做停顿, 读“这么”时, 语气可稍重些, 之后语气稍变, 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读“古时候……”一段, 在叙述中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从而产生对太阳的好奇之心、对探究宇宙的浓厚兴趣。读篇末一句中的“一句话”、“没有”、“美丽可爱”等词, 要读得重些, 慢些, 以表示肯定的语气。

说———表达奇思妙想。

教学本组教材时, 应结合《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的安排, 借助口语交际中的示例和本组教材的学习,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以奇特合理的想象, 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发明创造中的奇思妙想, 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同时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写———训练综合能力

3.“用活”语文教材二三式 篇三

一、关注起点,让教材“近”起来

在社会发展日渐信息化和学习化的今天,学生接触的知识和社会范围不断扩大,使得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新课程改革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但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城乡差异等,使教材总不能与学生的需求完美匹配。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各不相同,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把握好本班学生学习的起点,找准每一节课中知识的生长点,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寻找学习的最佳起点,摆脱教材的束缚,尊重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材进行创造。

如看课外读物、电影、电视、参观游览,都是语文积累的好方式;给亲友写信、写日记、讲故事与别人交谈等,都是锻炼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出黑板报、监督社会用字规范化、参加词语接龙、演讲等,都是运用语文知识、增长才能的好途径。教师只有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了语文的应用价值,就能在语文和生活实际之间筑起一座畅通的桥梁。

二、重视过程,让教材“活”起来

教学不仅仅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创造和发展。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依据教材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深入的探究,就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教材。语文教材的上下册或前后单元的课文有些题材相关或结构类似,教师可以按它们的相似、对比、联系进行组合;对于同一题目的课文,教师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比较、研读,使课堂变成“研究室”。

如《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目的是传授写作技巧,但笔者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先让学生分别以“树”和“鸟”的身份赞美自己,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和自信。然后“换位整合”,让学生学会欣赏树木与小鸟,真正做到认识自我、欣赏他人,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三、适时拓展,让教材“宽”起来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教材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完全基于教材的教学也远远不能体现出社会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因为教师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思考材料。另外,有些内容是教材没有涉及,但在实践中非常实用的,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补充,补充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篇文章。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模拟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培养综合素质。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笔者先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中体会母亲的爱,了解这位坚强、无私的母亲,之后,笔者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怀念母亲的文章、表现母爱的诗词或名言,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笔者还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母亲。通过迁移训练,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四、合理重组,让教材“立”起来

由于教材在一定范围内是通用的,无法完全符合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要求,教材中呈现的知识结构或安排顺序可能并不适合教学实际。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更趋于合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其中不合理的因素,根据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重组和创造教学知识。

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的形状,然后贴在黑板上。一位学习成绩差,但绘画基础好的学生,画出了让其他同学羡慕的赵州桥图形。通过画画,这位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掌握了课文中描写石拱桥的相关知识。课后,笔者让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石桥,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都非常认真地进行了观察,也交了一份令笔者满意的作业。

4.二年级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 篇四

下鲍学校·张永红

2017年9月,我校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二年级语文统编教材网上培训,并进行了集中专题研讨。通过培训, 我收获颇丰。

首先,培训讲座教师对语文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全面地了解了新教材的内容,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对教材的分析,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我们老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信心。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其次,网络平台上,老师进一步剖析了二年级语文统编教材的内容板块和教材重难点,帮我们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思路。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再次,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5.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心得 篇五

小榄镇丰华学校 于黎

2012年2月28日,我参加了小榄镇小语组织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不但观摩了冯老师一堂精彩的《葡萄沟》阅读课,而且有幸听取了永宁中心小精英队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策略为主题的教材分析,感觉收获很多。帮助我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并且指明了以后教学的方向。

一.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黎老师在识字教学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到位、课内自主到位、课后巩固到位。课前预习到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具体做法:预习时提出一到两个较难理解的字让学生在家查字典,培养学生会借助字典自主识字。而查字典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收益远远大于给生字组上一个词语的本身。学生识字组词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识字组词的能力也明显得到了提高。为了检测学生查阅字典的效果,冯老师在课堂中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汇报自学的情况,这样孩子们的字词学习所得能够在展示台中得到体现,这无疑是对孩子的一种极大的鼓舞。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会给人带来一种极大地心理满足,这种满足所产生的快乐将会转化为每个孩子继续学习的动力。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二.写字教学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写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指导学生练字,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偏旁部首、结构造型,只是机械重复点、画、钩、挑等写字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针对此情况,精英队给予我们三个有效策略:1.培养习惯2.善于归类3.重视示范。笔者知道练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勤练是写好字的保证,同时也是强化兴趣的唯一途径。为做到强化学生的练字兴趣,笔者结合校内课程安排合理充分利用每日一练活动,并每周开展一次班内小组评比活动,选出好的作品张贴在班内写字栏中;每月推选出最佳作品张贴在年级壁报栏中。借助各层面练字活动的持久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习字环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保持积极的写字兴趣。三.阅读教学

读书不思考有如吃饭不消化。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会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笔者就采用了以学生的读代替教师的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么葡萄沟到底好在哪里呢?最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这样,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对课文的理解也远比教师逐句地讲要好得多。而且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样是教授《葡萄沟》,冯老师善于整合教材进行了课内延伸,在理解的基础结合本土菊花文化气息上进行口语练习运用,通过迁移性的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加以运用,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四.口语交际与写作教学

胡主任提倡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时,教师要大胆取舍,精心选择,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找出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作为口语交际的话题,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材。如:〈〈找春天〉〉教材只配有一幅插图,要求学生观察图中的景物,并能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春天。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此时,我们的校园已经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春意盎然,这不是一个活的课堂吗?因此,笔者就把课堂搬到了校园里,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寻找,就会说出他们眼中真正的春天。这时的学生已经将感知转化为思维了,通过积极动脑,积极动口,来再现绚丽无比的春天。借此笔者鼓励学生用语言的记录春,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本次学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时间给自己“充电”,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6.二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 篇六

一、教材结构分析

本册课文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了逐步放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设计思路。

本册教材由8个专题组成。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说明文,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进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个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组导语部分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为一个栏目。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两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外一个栏目穿插安排“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

二、知识、技能 1.认识200个生字,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有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有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重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9.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作文,书写规范、整洁。

10.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7.二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 篇七

一、走出教材,解放思想

语文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形象化,教师通过教材指导学生获得知识,促使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些老师所任班级的学生中考语文成绩不高,这与他们把语文教材当做唯一的内容进行教学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仔细研究六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以教学参考书上的说明为教学依据,严格恪守,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一步。上完新课还要做相应的配套练习。一天之中,学生除了课本就不会再去阅读其他的美文。一学期也只教这一册书,教师在每个学期内把课文教完了,学生也就把教材学完了,三年中教师共教了六册书,学生学了六册书。学生的语文能力、情感认识不能提高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中考中也有个别获得高分的学生,试问这些分数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为什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呢? 教师到底该如何处理教材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当把教材当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一个例子、一个依托。学生可以把语文教材当做一把钥匙,拿了这把钥匙去打开其他的文学之门;学生也可以把语文教材当做桥梁,通过这座桥梁走向课外阅读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多样化的教材观。要实现这样的转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解放思想,走出语文教材教语文,让学生到社会的大熔炉中学语文,让学生真正想学、爱学、乐学。笔者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每天布置学生至少看十分钟新闻,双休日至少看半个小时。一周内专门用一节课时间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让每个学生说一个新闻,看了这则新闻以后获得了哪些知识,又有何感受。学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提高。学生的思想与时俱进,对一个问题有自己深度的思考,写出的作文就不会停留在同学、老师、父母这些狭小的生活圈子里,而把目光聚焦到自然、社会,抓住热点问题、珍闻趣事发表自己的见解。题材新颖,内容有血有肉,能迅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遇到类似以“逆境出人才”为观点列举名人的例子时,以前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司马迁、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已故人物。自从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以后,他们列举的人物多种多样,比如《花田半亩》的田维、发明“江民杀毒软件”的王江民、背妹妹上大学的田战辉等,人物形象鲜明、事例内容具有时代气息。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磨砺意志、陶冶情操的书籍。比如《读者》《心灵鸡汤》《毕淑敏散文》等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影视资料,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如“百家讲坛”“子午书简”,又如“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连续剧等。既可以在课堂上看,又可以推荐给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看。

二、转变观念,改进教法

传统教法中老师说了算,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走,这种做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知识,完全没有自己鲜活的思想。教师只有真正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其教学才是有效和高效的。山东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成绩,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的课堂包括自主预习、合作交流、主动展示、当堂检测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退到了后台。但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并不是简单的“领地转让”,放任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根据教学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接受和处理知识的角度,认真研究语文教学的实质,寻找语文素养形成的最佳途径,把一切调整到有利于语文教学的轨道上来。

笔者在执教上海特级教师于漪的《往事依依》一课时,大胆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假如于漪老师现在就在我们中间,请你作为一个记者对于漪老师作一个采访。四人一小组,一人扮于漪,三人扮记者,先小组演练,最后全班展示。此时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把笔袋扛在肩上当摄像机的、有拿着水彩笔当话筒的、有用手比划着拍照的,此时教师应迅速引导学生不必在道具上多做文章,就课文内容提一些合适的问题,这时学生迅速归位思考。在展示的时候,有些学生把问题提完后,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根本不听另一位同学的回答,此时教师就应迅速纠正,要求记者就于老师的回答再追问一个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倾听时的专注能力。

教无定法,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表扬、激励下,主动地、自由地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就像小孩子学走路、学骑车,这不是父母教会的,而是在父母的引导下自己主动学会的。老师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适时调控好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三、超越知识,促进发展

文学作品记录着人类美好的情感,记录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陪伴每个人的一生。语言文字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深沉的情感,因此语言文字是极富弹性和张力的,它背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但目前由于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课似乎更多地在传授知识,传授解题方法,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江苏省教育“五严”规定颁布后,书店里的教辅用书依然火爆;各种补习班像雨后春笋一样,中考试卷、高考试卷层出不穷。一张张试卷的分数,成了评价老师、学生的唯一依据。情感态度、思想方法、思维过程、独特个性因无法用考试的方式来评价而丧失了应有的地位。一个人的知识可以很丰富,能力也可以很强,但其精神世界很可能并不高尚。这样的事例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难道不值得语文教师们深入思考吗?

该教的知识教得不太好,不该教的知识又教得太多,导致学生机械识记的知识泛滥,阅读欣赏的能力下降。要知道,语文知识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而不是全部,语文知识是教育的内容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既要让学生记住老师教给的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善良美好的心灵、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面对挫折勇于挑战的精神。语文教师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8.二年级语文教材知识点 篇八

【关键词】 听障;基础模块;多角度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听力语言残疾居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残等五大残疾之首。听力语言残疾人群达到了2057万,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儿童约为80万(泛指7岁以下儿童)。这么庞大的残障群体给国家带来了聋人康复、教育、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2013年中国残联调查统计,中国只有50%的听障儿童进入专业的康复机构,机构康复后的孩子只有50%进入普通学校进行学习。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听障儿童进入学校学习的比例高达90%。残疾人教育也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教育的成熟度也体现了国家人文教育、经济水平、社会保障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对于患有听力障碍人群来说,接受教育相对较为困难,本文就聋人初中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进行讨论。

一、教学定位

当今在一些发达国家,听障学生的教学课程与普通学生教学课程相衔接,不论是特殊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教学内容和项目都极力地相融合、接轨。同时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相对充足。让听障学生教材紧扣教育改革思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特殊教育应该依据社会化原则,所教学的内容、技能、教学目标都应以后期进入社会为目标,拉进特殊儿童与同龄的正常儿童、社会主流文化间的距离。首先,明确听障学生达到完成初中教材大纲中制定的教学程度;其次,将课程目标细化、明确化,转化为每个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完成这两项工作,才能使聋人学生达到教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求,对于教材的二次开发提供了操作的可依据性。而其教学定位可分成三部分完成。

(一)一年级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完成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提高写作、阅读、手语口语的交际水平。达到日常生活行动与语言方面的基础水平,鼓励学生交流。

(二)二年级学习计划: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下,按照要求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特点规划进一步的深入学习语文课程,增加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语文教育锻炼学生基本表达能力,让学生开朗自信。

(三)三年级学习计划:巩固学习基础知识,着重于锻炼学生交流能力,对于心思敏感或内向性学生,通过鼓励使其开朗,敢于交流。

对于聋人学生的语文教育,不可只进行课本教育,而是要求教师在能过对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后,对学生进行全面型教育。其中包括语文基本、语言发音、团体交流等。初中时期的聋人学生正处于敏感时期,而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型教育,必须从全方位出发,致力于为聋人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优质教育。对于教材的二次开发方面,需要校方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方能得以实现。

二、教材的二次开发及探索

我国特殊学校使用的教材虽然是经由教育部研究出的特殊教材,但在对聋人进行教育时,其中理论多于实践,因此教师须根据聋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学习需要来对教材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改编。增强教材在实际运用的适应性。特殊教材存在的不足,不能单单只靠某一方面来调整。从学习层面讲能力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教材的各个维度进行调整。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特殊教材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特性,与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相结合,从基本交流沟通、文化价值观、顺序与进度这三点对初中教材二次开发进行探索。

为了帮助听障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文化价值观,适应日常生活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从社会文化价值观角度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基础模块教育中,教师侧重帮助他们理解社会主流文化,教导他们如何规范地融入主流社会。在语文课程二次开发过程中,老师不再只是被动的传递者,而转化为积极参加课程二次开发的参与者。老师在参与开发更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教材和课程过程中,增强了开发意识,也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理念是,普通文化课是一切教育课程的基础。因此,提高聋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想交流能力、个人素质等等,都应该特别重视语文教学在聋人学生教学中的促进作用。随着知识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特殊类教育必然有巨大的发展。增加特殊学校的数量、降低招生门槛、创新特殊教育内容、提高办学质量都是为造福我国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存在感,是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总之,要结合听障学生学习需要,准确定位及分析语文教学在聋人教学中的重要性,多角度进行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才能给聋人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的成长。于此开发目标基础上,教师要多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真正了解并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并以此为基础改进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对于聋人学生的初中语文教育,相对而言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教师与校方要把握以学生良好学习的前提,强化改进教育模式,以实现对聋人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艳虹,彭莎莎,李茜等.聋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职业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1):42-46.

[2] 刘颖.双语聋教育中聋人教师和健听教师协同教学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8):23-29.

[3] 刘卿.聋人自然手语同时性表达的语言特征及其对聋教育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5,(22):78-79.

上一篇:和美课堂听课学习心得下一篇:小学生暑假第一天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