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精选6篇)
1.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篇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设计。医疗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一部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医改作为社会改革的一部分,不仅需要医疗卫生体制的突破,还需整个社会体制改革的配套。
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全文第十二章第46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 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深入挖掘相关内容如下:
1、突出强调医疗保障和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在2009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新医改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
新医改方案提出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决定》中表述为,“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顺序有所变化,且增加了监管体制,进一步突出了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地位,更加科学、合理、重点突出。
医疗保障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意见》明确提出,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对医药行业而言,医保水平提升将推动市场蛋糕进一步做大,医保支付方式、监督机制的改革将使得用药价格和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对优质国产药将形成利好。
在近期召开的“社会保障可持续性”为主题的社会保障国际论坛上,与会官员学者则纷纷关注如何控制医疗费用上涨,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给医疗费用带来的压力。
北京市卫生局上周发布的“2012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显示,2012年度,北京市卫生总费用达到了119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3%,创下了历史最高,增长速度远高于GDP(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专家提出,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着力点,要从关注弱者的绝对公平转为相对差距,并需要合理设计医疗保险的补偿规则,控制医疗费用。
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官员则指出,医保统筹,“说到底就是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关键在于坚持基本保障战略,着力平衡利益诉求,防止福利扩张;分散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商业保险等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成本战略,着眼资源配置推进集团购买,实现费用控制向成本配置的管理模式转变。
2、首次提出“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在新医改方案中提出,“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而《决定》表述为网络化运行机制,更加强调各级医疗服务体系的联动功能。基药优质品种、国产医疗器械、诊断试剂有望在基层进一步放量。
3、首次提出“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
此举将更好的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更满意,有利于改变过去“以药养医”的格局,为完善公立医院科学补偿机制提供基础。从而逐步改变过去扭曲的医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对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厂家、诊断设备和试剂生产厂商实际上带来利好。
4、首次提出“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社区卫生服务应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而《决定》中创新性的提出“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意义重大,这将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在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中扮演的角色重要性,强化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和职能。同时,《决定》指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将进一步下沉到基层。
5、明确支持社会资本办医
《决定》指出,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这些政策将为民营医院的发展进一步扫清制度性障碍。
看好民营医院发展带来医疗服务供给量扩大,改变公立医院对患者的卖方市场垄断地位和对医药产品厂商的买方市场强势地位,性价比高的国产药品、医疗器械以及高端产品都将同时受益于多元化、多层次医疗服务供给格局的形成和扩容。
6、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对妇产、妇幼保健、儿童用药、辅助生殖相关医疗服务、产品形成利好。
7、再提反腐,医药反商业贿赂或成长效机制
公报提出,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按照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的预期,这意味着医药行业反商业贿赂将作为长效机制对带金销售产生影响。
今年7月初至今,GSK行贿案引发了整个医药行业的震动。目前,工商总局、卫计委、商务部等部委纷纷联席参与医药行业反商业贿赂,其中卫计委反商业贿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并将在多个省份启动暗访行动,推动此轮反腐潮波澜再起。
林建宁曾表示,反商业贿赂将加快药品定价改革,短期影响合资外资企业,原研药品的待遇有可能被动摇,长期看新药临床推广模式将进行调整,零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而反商业贿赂的威力已经显现。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13年,医药工业生产开局平稳,上半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幅回升,累计完成总产值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1.6%,但进入第三季度以来,增速有所放缓。值得注意的是,各子行业中,化学制剂工业2013年各季度产值增速均没能回升到2012年水平,且进入第三季度后增速更加放缓。
2.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篇二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解决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重点核心和根本保证, 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 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把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不断推向前进, 对于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充分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 是我们党落实十八大要求, 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作出的主动选择, 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 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1.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十八大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2012年,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目标, 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要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 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
2. 全面深化改革是对三十五年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经三十五年, 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 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 全方位推进各领域改革开放, 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正是改革开放, 使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 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没有改革开放, 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大好局面, 就不可能有我国在国际上这样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不可能有今天整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全面深化改革是对未来形势发展的清醒认识。
以这次全会为标志,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 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突出矛盾和严峻考验。要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 高举改革旗帜, 坚定改革信心, 敢于涉险滩, 敢于打硬仗, 以更大信心和决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 真抓实干, 力求实效, 切实推进改革、深化改革, 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认真总结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基础上, 深刻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重点核心和根本保证, 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1.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既涉及经济基础, 又涉及上层建筑, 揭示了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指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改革, 推动各项基本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则要求我们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 使党、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进一步提高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
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思路”:
“六个紧紧围绕”。三中全会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六个方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六个紧紧围绕”,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思路”, 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3.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同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强化公共服务, 保障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富裕, 推动可持续发展。
4.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五项重大任务安排。全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 从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治理、财税体制、城乡发展、内外开放、民主政治、法治中国、监督体系、文化强国、生态文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军队建设、党的领导等十五个方面, 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进行了总的安排。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认真落实这些重大任务, 深入推进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确保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5.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我们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 改革能否顺利推进, 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 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加强党的领导, 履行好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 关系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关系到整个改革的进展成效。有了党的坚强领导, 就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 就能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 就能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全会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在基本经济制度、协商民主、司法体制、反腐制度保障、党的领导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个“毫不动摇”。
全会强调指出,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强调,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 推进协商民主,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全会强调, 要在党的领导下, 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拓宽协商渠道, 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和社会协商;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 拓展协商民主形式, 规范协商内容和程序, 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提高协商成效。
3.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司法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法改革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新举措主要包括:改革司法管理体制, 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 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等。
4. 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反腐败制度保障。
关于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方面的举措主要有: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 明确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 规定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 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 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等。
5.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会明确指出, 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全会还从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等方面, 对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深化改革 篇三
@新华网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相适应,也呼应了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整体推进的实践要求。全面改革的内容极其丰富,但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着先后次序和突出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其他方面改革,以发展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宏观与微观、当前与长远等重大关系。
领导声音
@习近平(国家主席)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我们讲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其中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
@刘云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际上许多媒体都在评论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的媒体说:中国这次改革的范围、改革的力度是空前的;有的媒体说:从这张改革“路线图”可以看到中国领导人的改革决心,确实是“自己拿起手术刀”割除藩篱和痼疾。我觉得,这样的评论是有道理的。我们党之所以有如此的胆识和智慧来推动这样的全面改革,正是因为有“自己拿起手术刀”的自觉,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自觉的改革,是“我要改”而不是谁推动我们改。
4.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篇四
一、单选(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1.弥补生产要素市场缺陷的主要方法是()。
A.修改完善法律法规 B.打破交易壁垒 C.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D.政府监督及干预
2.本讲提到,我国大的、总体改革性质的三中全会基本()年一次。
A.5 B.7 C.9 D.10 3.当前我国市场最主要的缺失是()。
A.法律制度不健全 B.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 C.价格机制扭曲 D.政府过多干预
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的全面改革比之前多了()改革。
A.政治体制 B.党的建设制度 C.生态文明制度 D.社会体制
5.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为重点。
A.政治体制改革 B.社会体制改革 C.经济体制改革 D.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二、多选(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1.政府的主要职责是()。
A.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B.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 C.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 D.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使命 2.现代市场体系主要构件是()。
A.商品 B.要素 C.货币 D.资产
3.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A.经济转型面临重大历史台阶 B.工业化、城镇化面临重大历史台阶 C.改革开放步入了深水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生改变
三、判断(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1.目前我国面临经济转型的重大历史台阶,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历史台阶。
正确 错误
2.全面改革六十条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正确 错误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正确 错误
4.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正确 错误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一定能解决我国所有问题。
5.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篇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当前至2020年我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了部署,是指导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和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实际上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确定这样的总体思路和路线图,一方面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突出体现了改革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主轴,使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优先顺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一目了然,有利于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相促进。
一、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这就告诉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围绕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进。这是《决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我们党对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次《决定》将我们过去20多年所界定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强调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决定》也对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作出了明确界定,即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决定》在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还强调了与之配套的一些重要方面的改革: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五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六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出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
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这就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重点任务更清楚了。
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既要坚定不移实施,又要积极稳妥推进,特别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都不能偏废。坚持这一方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针对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总体状况和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革除一些具体制度方面存在的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好发展。《决定》从三个方面提出和部署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出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二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三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必将有力推动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生动局面。因此,要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首位。
《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重点部署,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并从完善文化管理体
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改革举措和要求。
四、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是我们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重要思路和必须抓好的重点任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要求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说到底就是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使人民幸福。具体到民生领域,就是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抓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因此,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
《决定》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作了阐述和部署:一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提出必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对群众反映较多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了部署,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重点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改革作出部署,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出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出的主要举措包括: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五、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为我们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来的。这次全会《决定》之所以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考虑: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而这恰好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内容。第二,这是破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粗放式增长的延续,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近些年来快速上升,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不仅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还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必须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决定》对深化生态体制改革作出了重点部署,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重大改革举措。
六、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决定》指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为我们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6.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篇六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之“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意义
学院:法政学院 姓名:叶锦波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农村地区频繁因征地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农村的土地征收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冲突的焦点,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农民土地征收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作用跟意义。
关键词:土地征收、失地农民、十八届三中全会、补偿
一、前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宣布进行新一轮的农村改革!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民主政治取得较大进步,然而也存在着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等问题。物价高涨、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不仅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社会的稳定。精英阶层、乃至普通老百姓都期待国家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2013年11月9日-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决定》作出了许多重大的决策,其中我最关注的是关于农村土地改革的决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土地、可以说是广大农民的命根子,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一年来的辛勤耕作所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关键在于给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明确指出:城镇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及郊区土地归集体所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全国各地频繁上演政府与开发商勾结违法、违规征收侵占城郊、农村土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公然受到侵害且无处维权。因土地征收征用纠纷,我国农村地区的矛盾不断爆发、激化,农村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稳定。土地征收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冲突的焦点,同时,通过对众多的农民上访事件的调查得知,农民上访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征地问题。
二、我国农村地区土地征收问题产生的原因
不少专家学者表示,城镇的房屋拆迁问题和农村的土地征收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焦点问题!事实上, 土地征收制度并非我国独有的,世界上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满足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用地需要, 都会依照法定程序征收土地。那为什么在其他国家, 特别是美、英等发达国家土地征收工作能平稳进行, 并未发生严重的征地冲突,而我国农村地区却频繁爆发征地冲突?
(一)、地方政府或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大范围、违规征地。
虽然国家《土地管理法》对征地规则、程序、补偿标准都作出了严格的界定,但很多地方并不依照法定的程序行事,只要有房地产开发商的需求、建设工业园的需要等,不管土地征收方案是否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是否经过社会公告程序, 也不管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是否获得批准、是否为被征土地农民所接受, 就擅自征收土地。
2006年10月,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刘店镇政府征用独山村近1000亩土地用于建设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当地政府既不同村民协商,也不出示经批准的征地文件, 而是由镇领导亲自出面、派出所民警陪同, 前往该村宣布“驻马店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由于开矿的需要, 要征用独山村的土地”。2007年5月1 日, 镇政府发布公告, 内容竟然是: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 矿区村庄安置用地, 已经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批准。为保证施工建设顺利进行, 尚未领取征地补偿款的农户, 要抓紧时间领取。征地范围内的所有附属物, 需在2007 年5 月7 日前拆迁完毕[3]。
(二)、地方政府或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非法强行征收土地。
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土地冲突愈演愈烈,一些地方政府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律批准的前提下非法强行地征收土地,引起农民的反对、反抗,而有的领导干部亲自下到现场指挥公安、武警、防暴队伍来镇压反抗农民,动用大型机械对农民的作物、农业设施进行毁坏,对上访农民进行非法羁押等。这不仅侵害了农民的财产权、甚至危害了农民的基本人权。
河南省周至县政府在土地未经依法批准使用的情况下, 违法与开发商签订周至生态园成片开发建设用地协议, 并动用警力, 非法羁押反对征地的群众。该县政府还在没有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情况下, 动用警力强制拆迁神农大道和北环路规划范围内的土地, 并引发警民冲突[4]。
安徽省巢湖市槐林镇根据上级指示开办轮窑厂, 并在前柳这个200 多人、126 亩耕地的行政村强行征地70亩,当出动的推土机遭到极力反对征地的村民阻拦时, 竟有乡镇官员喊“谁敢阻拦, 今天就用推土机把谁碾死”[5]。
(三)、官商勾结侵占农民土地,征地补偿标准低、安置方案落实不到位。当前我国的土地征收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企业老板暗中勾结情况,房地产开发商或者企业老板行贿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依据自身权力而低价向农民征收土地卖给开发商、企业,降低征地补偿标准、减少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费用。
黑龙江省同江市同江镇兴中村10 户农民, 多年来一直在各自的5 亩土地上种植经济作物, 年纯收入可以达到1—1.5 万元。然而直到村书记一声令下“从今天起, 你们的5 垧土地被征用了, 不得再耕种”之时, 村民才知道, 自己的土地早已被德通公司通过市、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和领导征收, 补偿标准是每平方米9.35 元[6]。
在湖北省武汉市近郊区,补偿费到村集体手中一般只有每亩3-5 万元,到农民手中的就更少,许多村民失地以后获得的补偿仅够维持全家2-3 年的日常开支。在距离城市较远的新区,征地矛盾更为突出,补偿标准本身就低,计算土地平均年产值时又普遍高产低估, 有的农户获取的征地补偿费仅仅只有每亩2000 元, 实在低得离谱[7]。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作用跟意义
长久以来,无论是耕地还是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都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未经批准农民不得自行将土地转让、出租给其他个人或集体,土地的买卖更是违法的行为,农民只能通过耕作而取得报酬,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而国家、尤其是地方政府却随便从农民手中征收农村的集体土地、甚至是耕地,然后高价卖给房地产开发商或者企业用于开发房地产、兴建厂房,地方政府通过征地、卖地而获得巨大的收入,我国近年来的房价一路高歌猛涨,无论进行怎样的调控都降不下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在支撑着房价,而农民在土地征收中所获得的补偿少之又少,安置措施更是不完善。这还是因为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的土地所有制、并且土地一级市场被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此次《决定》作出了决策,指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合理提高个人收益。
(一)、地方政府进行土地征收要依法进行,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这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绝对是件好事情,在我国法律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决定》及其具体的政策对我国的地方政府来说是一种约束,使得他们不敢再违法征地,对广大农民而言则是一种政策保障。因为现在的征地程序混合,导致农民的土地低价被地方政府征收、且补偿标准低、社会保障不得力,令许多失地农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决定》要求地方政府的征地工作要按程序进行、考虑农民的利益,将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将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造成巨大的挑战。而严禁强制征收土地,违者依法追究其责任,这从行政方面明确了维护农民权利的要求。
(二)、缩小征地范围、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这意味着城乡二元的土地所有制将被打破,农村土地的征收将纳入到国家的国土规划中,地方政府未经有关部门的批准不得私自征收城郊、农村土地,这对我国耕地的保护、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保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保障,对农民的权益更是一种保护,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则意味着财政、税收收入的减少;
(三)、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这意味着打破农村土地的低价、低产出的困局。在原有的土地政策规定中,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而城郊、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因此农村土地的征收程序并不像城市土地征收那么规范,农村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安置措施与城市的标准相距甚远,而农民或集体在政府面前根本就不存在讨价还价的权力,农民、集体从土地征收中所获得的收入、补偿少得可怜,《规定》的出台意味着农民、集体如果对政府征地的补偿方案、安置方案不满意则可以对政府征地说不!一方面、这将增加政府以后的征地工作难度、也将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而另一方面农民通过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出让、租赁、入股则可以大大增加财产性收入、改善农村的经济落后现状;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相对集中,部分农民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有利于解决土地使用权的分散化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四)、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意味着以后农村集体土地的租赁、转让、抵押将更加规范,政府再不能通过违规操作而从中获利,开发商、企业也不能通过和政府勾结来干涉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农民也不用为办理手续而奔波于各政府部门、低声下气地有求于地方政府并且花费众多的费用。
四、结束语
《决定》的出台对于增强城乡土地整体规划,保障耕地安全、提高土地利用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调节地方政府、开发商、企业与农民间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农民、集体的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希望各级政府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决定》 的重要决策,化解农村因土地征收而引发的冲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推荐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新的改革决定简洁归纳08-09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十——深化司法体制建设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下)87分09-14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重点解读07-29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精神09-07
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大亮点10-12
十八届三中全会思想报告10-27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要点解读08-13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07-19
十八届三中全会 毛概复习用10-12
观新闻联播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有感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