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的作文(共11篇)
1.语文高考的作文 篇一
0~2岁 咿呀学语,蹒跚学步 ,小汽车玩具
在我们人生的这个阶段,既没学会说话、也没学会走路、天资聪慧的也只是在地上爬来爬去,小朋友这个阶段手上都会有一个玩具――小汽车。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对汽车有认知,知道原来汽车也是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小汽车。
3~6岁 先会跑,再学走 ,电动小汽车,遥控小汽车
这个时候男孩子手中小汽车玩具升级为电动小汽车和遥控小汽车了,基于之前对汽车的认知,这时候的我们带着自己心爱的电动小汽车到处跑,是最欢快的时候。
7~12岁 和小盆友的四驱车竞赛
有了许多相同爱好的小伙伴,我们往往相约放学后,带上新买的电动四驱车在赛道里一分高下。这时候我们开始学着通过不同的比赛场地调整四驱车轮胎和马达,甚至还会加装保护装置。新的四驱车游戏我们很喜欢,喜欢这种赛车的快感。
13~20岁 在这个人生阶段,我们骑共享单车,坐共享汽车,各种顺风车都很方便。越来越成熟知道原来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将我们从起点带向另一个目的地。
21~55岁 在人生这个阶段我们除了自己买车外,上下班开车,坐车去公司外。也许我们的职业就是开车,除了跑滴滴开公交车这类专职司机,我们还可能开着挖掘机、起重机等各种不同功能的工具车辆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56~???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很可能推着车或者被人推着坐在轮椅车里。
2.语文高考的作文 篇二
1 高考作文命题回顾
我国的高考制度从1951年开始, 期间因为文革而中断了十多年。高考不仅起到了考查学生, 筛选人才的作用, 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总的看来, 我国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经历了四个时期。
1.1 传统命题作文时期 (1951年-1966年)
之所以称之为“传统命题作文时期”是因为这段时期的作文命题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强烈的阶级情感。命题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联系, 甚至直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任务, 很难体现考生自己的个性。而在另一个方面也鼓励了老师和考生追求形式化和热衷押题的不良风气。如《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1年) 、《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1958年) 、《我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 (1961年) 、《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5年) 等。
1.2 过渡期 (1977-1979年)
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制度, 高考作文命题由各个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现列举部分作文命题:《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 (上海市) 、《当我唱起东方红》 (黑龙江省) 、《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 (河南省) 、《批判“四人帮”的一个反动论点》 (西藏自治区)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北京) 、《大治三年气象新》 (广东) 。
从这些作文命题中, 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命题作文时代的影子:浓厚的政治气息和严格的文章体裁。虽然, 在这个时期中也出现了其他的作文命题形式如:1979年的改写《陈伊玲的故事》, 但并没有跳出以往的套路:强调个人的“小我”如何顺应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中的“大我”;忽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的个性。
1.3 个性化时期 (1980-1997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全面综合地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考生的想象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形成了“一卷两文, 两文两体, 两体一材, 一小一大”的比较成熟完善的供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 呈现出以供材料作文为主, 以命题作文为辅, 二者穿插出现的新格局。
1980年的《画蛋》有感, 强调蛋的圆满与圆满理想实现所需要的艰辛劳动和顽强意志;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突出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联系;1983年看图作文“这里没水, 换个地方再挖”与《画蛋》由相似性, 都强调实现理想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抱有坚定的信念这些命题都表现出对个人价值、个人理想和奋斗的关注, 强调个人的独特感受。而之后的文章命题则在关注个人的同时引导考生关注自身和社会,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如: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 针对外语热, 历史冷等现象, 要求考生写一封信谈谈对高考志愿的看法, 即高考志愿是否与就业直接挂钩而牺牲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同时这一时期的作文还注重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如:1990年高考小作文让考生依据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 为两个小姑娘作肖像描写;1993年《鸟的对话》要求写出200字左右两只鸟的对话片断等等;1997年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描写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这些命题无不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细致入微地观察。辩证思维能力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用哲学思考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1.4 百花齐放时期 (1999年至今)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在2004年高考命题由全国统一命题的格局变为地方自主命题, 因此在语文作文命题上也就出现了多种命题形式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命题特点。材料话题作文由以前的单料、双料作文发展为三料作文, 增大了话题的容量和思辨的难度。
但总的来看高考作文主题有三大取向:想象作文的文化思辨;道德虚拟语境中的公民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根据提供登山者遇险相助的材料, 而写作《心灵的选择》;1998年《战胜脆弱》等等, 这都可以看作是在虚拟道德语境中进行两难的选择, 但事实上这种道德上的选择对于考生而言是没有选择的。
相对而言, 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是一个设限少, 给考生发挥余地的命题。而且这个作文题制规定作文的范围, 不规定文体, 有较高的自由度。只规定范围, 是指作文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不算离题。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写作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作文话题是一个科学设想, 自然就明显地考查到联想力和想像力。只规定范围而不规定题目, 是方便考生在这个范围内选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有文体要求而不规定文体, 是为了方便考生除诗歌以外选用最拿手的写法, 提示中提出“编述故事, 发表见解, 展望前景”等多种写法, 适合不同的考生。无论选择哪种内容, 哪种文体, 哪种写法都是允许的。北京一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我, 不要别人的记忆》, 明显对“记忆移植”持反对意见, 还得了60分满分的优异成绩。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
2 高考作文命题的弊端
通过对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回顾, 可以看出在高考作文命题中还存在着以下弊端:
2.1 过分强调道德观
不可否认, 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体现社会成员的日常行为细节中。但过多的强调道德观, 往往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甚至会引来迎合宣传需要的伪道德, 口是心非的假道德。如:2001年的“诚信”尽管命题者并未明确规定考生必须写诚信好, 但所供材料和提示语的倾向性是极其明显的;2002年“心灵的选择”, 该选什么不该选什么也是不言而喻的呢。在这种显而易见的道德暗示下, 考生的自由选择变成了别无选择或唯一选择。
2.2 一元化思维命题方式
一元化思维的命题方式往往使学生写非所想。现在社会正日益向多元化发展, 人的个性化差异正日益得到尊重和强调, “个性成为文化追求的品质, 再让大家用不同的头脑来向一样的东西, 按一样的程序思想已不可能;如果一定如此, 大家就只有编造相同的假话、空话、套话来应付。”
对比一下2002年台湾地区的高考作文题, 可以看出一元思维方式和多元思维方式在命题上的不同。“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 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 从中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戏局中, 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意或不能面对‘它’。试以‘对镜’为题, 写一篇文章, 文长不限”。虽说就“对镜”而言, 话题很小, 但立意却很宽广:从容颜改变、人生社会的苍桑到观看自我, 反思人性的善恶美丑等等。小题目大容量, 可以使考生结合到自身实际和生活经验而写作, 有感而发;同时由于立意宽, 也可以避免雷同类似的作文出现。
3 对高考作文的几点建议
如果能在命题时考虑和兼顾以下方面, 高考作文题将会更加有活力, 更能体现我们时代的要求。
3.1 最好不以观点命题, 包括不暗示命题者的倾向性
命题要尽可能使所有考生都可以畅所欲言, 阐明自己的观点;命题最好选正反两方面都有话可说的, 若能多方面展开论述则更好。命题应让考生从他们最熟悉, 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既保证他们有话可说, 又能体现个性, 激发创造, 塑造人格。
3.2 尽量不出抽象的、笼统的、过于宽泛的题目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渐趋成熟的阶段, 他们涉世尚浅, 所致虽多, 但所思不深;他们还没有踏上社会, 对改革、发展等重大课题不可能有深刻的认知。过于抽象和政治化的题目, 往往会让考生无话可说, 只能套用空话、大话, 把自己应提升为思想家或政治家。当然, 适当地引导学生去关心、思考这些问题是应该的, 但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动辄谈人生、事业之类的话题, 很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3.3 尽量不要设置审题障碍
作文命题中在引导、激发考生表达的欲望。如果命题中采用过于生僻难懂的字、词、句或者典故, 往往会让考生望而却步或则瞎蒙乱猜, 造成理解或立意上的错误, 不能真正达到考核考生写作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3.4 努力体现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统一
从纯理论的角度出发, 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命题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别, 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作文与做人的统一。但高考毕竟有其规则, 高考作文命题更有其特殊性。
3.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的教学策略 篇三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讲得多,练得少,练不得法
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时间一般是一次两课时,教师的教学时间安排通常是第一课时讲写作理论和讲评上次作文,第二课时展示作文题目,学生开始写作,下课后交齐。这样的写作教学显然只是一种知识传授,忽视了写作教学的情感独特性。即便是一周只有一次的写作机会,有时也被教师语文知识的教学取代,这不仅使写作练习时间缩短,而且造成学生情感表达的断裂。创作是需要灵感的,传统的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满足情感表达需要的平台,而是要求学生就一个固定的主题抒发情感,而不管他们是否有所想所思。这样的缺少情感的命题文章,使得抄袭和模仿优秀作文成为高中作文习作的主要进步途径,模仿结构、语言,但缺乏真实的情感内容,这种形式的练习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轻审题,轻材料,忽视分析
新材料作文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学生需要自主分析材料,自主选择立意角度,确定题目。这就要求学生仔细地分析材料,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感悟通过一个视角有效地表达出来。
例如,2013年的上海高考作文,材料给出的是“生活中,大家都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但世界上往往有更重要的事”。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定题目进行写作。这个材料非常短小,需要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历或听闻的信息有效结合,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所想到的材料进行有效的选取,通过一条线索将这些材料联系起来。这个过程离不开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3重形式,轻内容,脱离生活
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始教学工作后,能够坚持写作的并不多,这样就使得教师对写作缺乏一定的心理感悟和体会,也就不能真切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一味地按照教材的习作练习指导,按照教辅上的方法开展作文教学,而未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使得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写作上缺乏自己独特的情感,导致写作内容呈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例如,在2006年的高考作文中,材料是关于家园环境的一段材料,结果很多考生都以“我的家园”作为题目,并且家园出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环境破坏、水污染、空气污染,所有的倡议都是要热爱环境。学生与作文命题没有产生思想的共鸣,没有与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相联系,只能运用作文指导中教师举的例子。作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用固定的开头和固定的结构来套写资料。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使得作文表达成为脱离内容的形式训练,使得作文的表达缺少生命力。
二、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教学策略
新材料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
1在阅读中培养写作情感和内容
在材料的分析方面,学生能够通过头脑风暴法联想到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是否包含着学生的真实情感,是一篇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及特点,利用插图、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情境设置,创设生动而有趣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自主阅读。在每一篇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语言的感受,对于文章情感的理解和把握,都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习就像呼吸吐纳的过程。如果说读是吸收的话,写就是输出。阅读的过程,也是学习表达的一个过程。因此,应利用好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找准支点,让读写真正结合起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选取材料的,这些材料具有什么特色,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线索将这些材料连接起来的,作者使用什么语言来叙述这些事件,这些语言具有什么特色,对自己的写作有什么启发。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培养写作的真实性,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的写作才能充满生命力。
2在阅读中习得写作方法
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情感真实,其次是满足对写作结构、写作方法的要求。写作方法的提高如果单靠模仿效果很差。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课时最多,运用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非常有效。阅读教学中段落的划分、材料的详略、修辞手法的使用,是与写作的选材、结构密切相关的。通过阅读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及时在课后进行联系,这样的读写整合应渗透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教材中某些相互关联的课文进行整合归纳,也是对素材有意义的挖掘,更是引导学生对某一话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思维梳理的过程也是归纳整合的积累过程,积累有章,写作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3读写整合,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促进,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从内容方面来考虑,想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必须认真深入地读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体思想,把握内容深层次的意义。从形式方面总结,会发现方法和形式都很重要,要把它跟行文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阅读,就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看看,而应该认真地品味作品的内容。在感受文章的脉络中,认真地品味作品的内容和写作技巧,就是要求我们把握住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让阅读和写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合。教师只要这样坚持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高中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给一些课文加写按语、序言和跋,寻找与所授文章在文体方面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写读后感或文艺评论等都是很好的促进高中语文读写整合的策略,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4.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技巧 篇四
高考语文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作文来影响的。所以,想要高考语文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那考生对于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就不能放松。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就为大家讲述了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的三点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技巧三:卷面对比也关键,注意方格莫填满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在用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5.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方法 篇五
若审题错误、角度失当、立意不明等,即平时所说的“跑题”,那你的文章也就没戏可看而被立即判为“死刑”,即使你的语言再有文采,事例再丰富新颖等等,亦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另外,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考场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否则,让阅卷人不易把握;再说,高考阅卷任务紧,谁愿通过反复阅读来琢磨观点?所以,最好能让阅卷人比较容易地明白你的观点,要做到这一步,有如下对策:
1、精心打造标题。看标题,是老师了解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我们拟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如《美妙在于创新》、《常怀敬畏之心》、《深厚积累铸就一鸣惊人》、《智慧是一种境界》等。其中“创新”、“敬畏”、“积累”、“智慧”就是切题的字眼。这些标题,既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又文采斐然,怎能不让阅卷人眼前一亮,大为振奋!
2、恰当使用副标题。若正标题不易懂,则辅以副标题进行提示,如高考佳作《人言诡鬼——舍弃欺诈,还我诚信》;若正标题一般则佐以副标题吊人胃口,如高考佳作《心灵的选择——陆游与诗、国家》。
3、巧妙运用题记。如高考佳作《华容道》,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作为题记来开篇明旨: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用心写好首尾。因为开头和结尾也是老师寻找文章观点的“战略要地“,所以,如果写议论文,最好开头用言简意丰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以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另外,还可在文中反复紧扣文眼。
6.山东高考语文题的作文 篇六
夜晚独自回家,漫步在门前的小路,这条路布满了我的足迹,唯独今夜是那么幽静、安详。微风中的行道树摆动着优美的身躯,如风姿卓越的少女起舞于天台,伴着路灯的照耀,风影移动,射在地上的光斑,犹如忽明忽灭的萤火。
五彩的霓虹中,轻柔的微风下,我享受着独自漫步的美好。
我并不孤独,因为虫鸣伴随着我。迷人的深夜,草丛的音乐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它们疯狂地演奏、歌唱,沉浸在这自然的乐谱中,他们似乎看到了跳动的音符,和着细微却铿锵有力的歌声,如痴如醉。
我的灵魂早已不在我的驱壳内,抑或与虫儿歌舞,抑或拥抱天上的繁星。
记忆,记忆是一种美妙的感受。这微风,这行道树,这虫鸣,萦绕在身边,让人难以忘怀,黑暗里,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随着梦幻般的感受,我似乎回到了从前。
十年前,我家就在小城的边缘。而这条小路的南边表白是一片麦田,麦田中零星的夹杂着几棵枣树,虽然其貌不扬,但挺起遒劲的枝干,扬起高傲的头颅向着天空咆哮。
儿时的小路,充满了快乐的记忆。这里我曾经练习过骑自行车,平坦的小路上,受着微风的轻拂,四周的麦香占据了整个的世界。有时会看到蓝天中飞过的喜鹊,会停靠在树枝上休憩。即使是寂寥的秋天,小路上依旧不乏生机,我的心也依旧豁朗。
有人说这里会建一座大型超市。
我这才如梦初醒。不粗,打开地图,曾经偏僻的小路竟变成小城的中心。麦田也早已消失多年,枣树还是向外伸展着枝干,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我只看到仅留的枯枝摇摇欲坠,一触即落。
或许,十年后,我在从这条小路上经过时,却很难再次找到儿时的感觉。那时候各式各样的广告灯会不会侵占行道树下闪烁不定的光斑?商店里的音响会不会代替草地里的虫鸣?城市的灯红酒绿会不会取代自然的安逸?
清晨,第一辆车呼啸而过,接着就开始了人们的嘈杂。汽车骄傲的喷着气,鸣着笛,不一会儿路上车水马龙。一个美妙的梦境就这样破碎。
用一片绿色,换来川流不息的车辆,用寂静换来喧闹,小路会开心吗?
2021山东高考语文题的作文5
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
惊蛰了。
“惊蛰”怎么看都是欣欣向荣的一个词。庄稼人要抽出时间“松土”,憋了一个冬天的黑土地,已经等不及了,急着出来透透气。春耕开始了(也有春分的说法)。
从清明到端午,庄稼人就一直忙。浸稻芽,做秧畦,收油菜,育蚕种,讲究的就是一个“次序”。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几千年耕作经验的积淀与升华。村中,要每家每户地仔细叮嘱。
“芒种”这个词真好听。
大约在六月份,草莓地里会莫名其妙地生出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子。这种发现,谈不上智慧,只是一种经验之谈。不要着急,也不必时不时去看。待到乌猪子过江了,躲的、藏的,虫们都会溜出来。用纸盒子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到远远的一处荒田里去。
踩死它?哪能呢!庄稼人讲求佛性,相信生死来去自然,打扰不得。奶奶年纪大了,却不忌惮生死。“七十二,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耕作了一辈子,奶奶竟有些看淡生死的大智慧了。
小孩自然没有这般境界。从桑叶腋间坠出的桑树果子,一大把一大把的,由青雪雪、黄澄澄、红扑扑、紫莹莹,变得晶莹透亮,乌紫乌紫的,像黑玉。桑叶伸伸展展,桑葚清清凉凉在底下荫着凉着偷乐。小孩真馋!一个孩子像猫一样攀上树,吊弯树枝,底下的小孩便忙着摘桑葚。吃到嘴唇发紫,被妈妈拖着去河边洗。小孩也不忘显摆自己的聪明。
夏至来了。
田里要浸水。不大会儿,蚯蚓摇头晃脑地爬上田埂。又不大会儿,你再回来看看,田埂就满了。这些蚯蚓也聪明得紧呢,这是一种本能。水汽泱泱。
庄稼人将脚探入水中,凉丝丝的。田里有些许零星青白色的碎瓷片,也不要紧,庄稼人脚底的老茧厚着呢。还有水蛙,我们这里称“蚂蝗”,不再多提。傍晚,晚霞像火红的枫林漫天舒卷。
这是怎样的景象!
大暑前三天后四天不能浇粪。
有人瞧不起庄稼人的愚钝,我却不这么想。二十四节气,吃桑葚的孩子,还有我的奶奶,都是有些智慧的,就连大自然里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又何尝没有智慧?
真愿意做个庄稼人。
7.语文高考的作文 篇七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高考作文
2012年是河北省进入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语文复习面广,任务艰巨,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值高达60分,接近语文试卷分数的一半,而写作又是学生的软肋,也是拉开语文成绩的关键。正所谓“得作文者得天下”,因此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我们奋战在一线的高三语文教师应当准确领会新课改精神,做好作文复习的“导”向工作。
一、领会新课标精神实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的要求如下。
1. 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的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新课标高考作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并指导学生把这种生活感悟变成鲜活的作文素材。
2. 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任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养科学和理性的精神。
根据新课标要求,真实诚挚和健康向上是写作的主调。然而个别学生的“真情实感”有时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一定要健康、积极,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严禁高考作文中出现批判社会主义、不满高考制度、大谈爱情至上等思想内容的作文。负责任的态度就是要求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养,具有辨别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
3.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新课标主张学生写有个人创意的文章,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训练时,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尽量给学生张扬个性的空间,以发挥其个人特长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
4. 注意各种文体的训练。
写论述类文章,如评论、随感、杂文等;写实用类文章,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记录等;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写作。新课标从三个维度将写作文体划分为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复习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各类文体。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中的自评自改,并对写作速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试说2012年高考作文备考方略
通观课标卷语文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卷和海南卷,高考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鼓励学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能表达真情实感”的新课标精神,因此,复习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正视社会热点。
从近两年的新课标高考作文来看,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世道人心。作文题目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也能有效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如:2009年宁夏、海南卷作文通过几个高中生对一个街头乞讨者的看法展开的讨论,传达出了“诚信与行善”的社会热点;2010年的作文也涉及了我们必须正视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不妨就选取那些针对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的材料让学生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教师再加以点拨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思辨能力,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体察人情世态,关注社会热点。
2. 引导学生强化文体,凸显文体特征。
作文最忌文体“四不像”。《评分细则》规定:“严格文体意识。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2/3;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2/3。否则,视为文体不明。”一般而言,一半记叙一半议论(或者首尾议论占一半,中间举例详细叙述)的文章达不到40分。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把握文体规范,凸显文体特征。如论述类文章,议论就是基本的表达方式,写作时必须有明确的论点、充分的论据和有力的论证。建议多找几篇近两年的不同文体的宁夏、海南省高考满分作文作范文,让学生选定一种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重点强化训练,这样便于应考时扬长避短、尽情发挥。
3. 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通观课标卷语文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卷和海南卷,我们会发现“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回归语文教材,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是课标卷的一大亮点,作文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应坚持不懈做好的一项工作就是强化素材的积累。我们要引导学生定时多读精美文章,加厚文化文学积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文章的。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积累以下几个方面的素材:(1)体现现实生活、社会热点的;(2)描写美好亲情和友情的;(3)体现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4)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我们可以从如下几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积累。(1)从课文中引作文“活水”。“命题贴近教材”、“课本无非是例子”、“回归教材就是回归能力本位”,这是新课标高考的趋势和理念。阅卷老师也特别钟爱能够学以致用的考生,如果考生在高考作文中能将课本所学的材料和知识运用到作文之中,一定会得到青睐。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课文中那些至理名言、经典史实、典型形象,变成作文的鲜活素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论述“借”的材料)《滕王阁序》中的典故比比皆是,例如:酌贪泉而觉爽———清廉正直,品行纯洁。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立志报国,理想归属。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谦逊为人、学习他人。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孝顺父母,感恩父母。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知遇知己,心心相印。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把这些鲜活的课本素材用到考场作文中,那么考生的作文必能熠熠生辉。(2)引导学生定期博览经典美文。(3)引导学生积累社会热点素材。如“斯人已逝,精神长存”的乔布斯带给我们的启示,女童“小悦悦”的惨剧带给我们的思考等。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M].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
8.语文高考的作文 篇八
又是一年高考到来,全社会似乎又要为此“紧张”一阵。这是很不正常的。这几天有些记者来采访我,题目是预测或者评说今年高考作文,我没有接受采访。我不太赞成传媒过多关注高考,这会加重“社会紧张”。但想到高考在即,很多考生命运都“决定”于此,公平是最重要的,所以又想给相关部门提点改进的建议。一年多前(2010年12月),我在北大召集过一个关于高考作文的专题研讨会,会后给相关部门写过一些建议,作为“内参”上送。建议的部分内容也曾在《南方周末》等报刊发表。据说2011年有些省市高考语文阅卷是参考过这些意见的,但更多省市高考语文阅卷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如就把问题亮开,可能更有利于解决。这里发表的就是前年写的“建议”的一部分,希望这几天相关部门能看到,并使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阅卷有所改进。如下是部分建议:
高考阅卷中作文分数“趋中率”太高,相当程度上已失去选拔的功能。高考语文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作文评分一般分4个等级,其中二等40分上下(或者35~45分)。据北京、福建等多个省市调查,近四五年来,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也不到20%。其他省市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二等分占比重如此大,即“趋中率”畸高,考得再好也很难企及高分,稍有准备就可以拿40分上下,再差也不至于落入三四等。评分等级的这种非正态分布,不能反映考试水平,对考生是很不公平的。这种畸形的考分等级分布,在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很少见。
造成高考作文评卷“趋中率”畸高的,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阅卷等级划分标准虚化,比例失调。二是作文评分有不确定因素,普遍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评阅,彼此给分的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这规定本是为了保证质量,但却容易造成阅卷者为求“保险”而彼此求同“趋中”,使作为高考语文最主要部分的作文,因区别度模糊而极大地弱化了选拔功能。更严重的是,这对中学语文教学已经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广大师生认为学不学都可以考个“趋中”的分数,就不愿意在作文甚至在语文课方面下工夫了。为何这么多年关于语文课的争议最多而语文教学又难于提高质量?高考作文评卷的“趋中率”的“指挥”作用就是主要障碍之一。
与此相关的,语文卷的阅卷工作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不少省市语文阅卷老师的更换比例过大。参加高考语文阅卷的老师由大学教师、高中教师各50%组成,但由于阅卷补贴过低,平均每人每天少于200元(低于做清洁的小时工的报酬),而大学老师的科研、教学任务又重,难于抽调人员参加,只好越来越多地派博士生甚至硕士生去阅卷。这些年轻人缺乏教学经验,往往就单纯地按照大学课程中对作品的评价或者个人喜好去阅卷,评分的标准波动较大;高中语文教师对参加阅卷倒是有积极性,但其主要目的往往在掌握高考命题动向和阅卷思路,以便备考,有的学区、学校甚至把轮流派老师参加阅卷作为备考的攻略。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补贴偏低的原因在于,语文卷必须将基础知识和作文分开阅卷,所需要的阅卷教师人数、阅卷时间都远多于其他学科,但补贴标准则不考虑这些情况。而是简单地按学科或人头发放,加上语文阅卷的“劳动强度”大,补贴待遇相对就显得低了。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一些必要的改进措施。不妨改变一点思路:都说高考是很无奈的“指挥棒”,那么我们可以试试改造这“指挥棒”,让它从正面去“指挥”,让教学和社会风气朝积极的方面改进和发展。
就高考作文而言,建议调整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实施评分正态分布。比如,如果分四等,二等(也就是35分~45分)以占50%~60%为宜。所谓满分或者高分作文并非完美作文,只是相对优秀,应当提高一等的比重,可以达到15%左右。这些可以作为规定性指标下达。区分度大了,才有选拔功能,也才能打破现在那种普遍认为语文和作文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而放松语文教学,使之沦为应试技巧训练的偏向。
稳定高考语文命题、阅卷队伍,充实有水平、有经验的大学、中学教师,进行规范的命题与阅卷业务培训;提高阅卷津贴。
高考作文问题不只是一个考试问题,也是影响很大的带有政策性社会性的问题,历来很多争议,每年高考之后都“首当其冲”,但一直缺少科学的负责任的研究。大家年年抱怨的一些问题,其实解决起来也并不难,但就是年年拖,始终解决不了。高考关系稳定,但不能只是“维稳”了事,其他不怎么管;还有公平问题,弄不好也影响社会心态。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采取一些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并以此推进高考的改革。
9.必看的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篇九
随着技术的发展,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足不出户便可满足购物、吃饭的需求,而这种生活方式也满足了有些人内心的惰性。
素材解读
外卖的出现,是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的.模式分支。
用户享受着科技带来的进步,也会遇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外卖市场被看好,各大平台竞争激烈,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送到用户手中的部分食品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
另一个角度来看,外卖在推广阶段使得用户粘度加强,在没有了众多优惠之后,用户已经养成了依赖外卖的习惯。一旦惰性与日俱增,越发缺乏锻炼。
互联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是在迎合部分人的惰性。
话题拓展
10.高考语文关于自由的满分作文 篇十
不难理解鲁迅先生为何要说这句话,当时的中国正是因为闭关锁国,正是因为贪图这份安稳,步步退让,最终成为了任人宰割之食。
为了安稳,我们有了不去做这不去做那的规定,这是自己加于自己的一种束缚。而同时在这样的所谓安稳中,我们也磨灭了斗争的那一份锐气,折断了自由翱翔的那一双臂膀。“逸豫可以亡身”,一味贪图安稳不仅自己囚禁自己,更是失去了追求自由的武器,何来自由?
为了自由,我们必要打破种.种限制。我们打破前人既定的规则,打破外在对我们的禁锢,更是跨过自己内心的那一道坎。而这条路必定是危险的,它会充满外界的质疑、打压,更有自身的那份不自信。哥白尼的日心说经受了火刑的淬炼;居里夫人站上诺贝尔奖台冲破了时代对女性的局限;鲁迅先生以笔作武器,更有那革命战士们战场上的真枪实弹,都是在危险之中,方获自由。更是在危险之中锻炼出了非人般坚定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勇气去追逐自由,而他们心中更是有这样一份无畏与信念,价值与品格于危险中自由。
而今日的我们呢?如同牢笼之中的鸟,一边贪恋于笼中之食、富足安逸,一边又渴望于外面精彩的世界,妄想自由。这是多么矛盾啊,欲望丛生而感叹生活的无趣,却畏惧自由的代价,又不甘庸庸碌碌一生。
先生说,只有这两条路。选择安稳就要甘愿放弃自由。贪安稳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安稳中迷失了自我价值。既选安稳就平心接受,平凡之中亦有快乐,而前提是保有自我的自由。而我们青少年,风华正茂时怎可在安稳中将就束缚、耗费青春。我们所要追求的便是打破常规,便是追求自由。如若我们贪图安稳,社会便会在安稳中停滞不前,失去前进的动力;如若我们追求自由,社会便会充满活力,于自由中茁壮成长。
然而危险中自由,我们要有不畏危险的勇气,要有不惧失败的锐气,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更要有自我信念、自我价值的坚守与追寻!
11.语文高考的作文 篇十一
【关键词】高考作文;审题要求;表现手法;语言表达
一、审题要求有所放宽,对学生作文归类有了宽容的态度
今年高考作文漫画《摔了一跤》,从画面的内容——孩子迷茫的眼光、母亲嗔怪的神情、学校郑重严厉的面容、社会温和善意的笑意看,可以看出尽管家庭、学校、社会他们说的同样是“出事了吧”这一句话,但各自的态度是不同的:家长是溺爱假装生气;学校是煞有介事如临大敌,训斥声讨孩子的违纪行为;社会是关切的询问。
从抓关系角度分析:画面表现的是孩子与其成长环境的关系,是摔跤与是否出事的关系;是家庭学校社会如何看待孩子摔了一跤的问题,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问题。
从专家组的作文培训指导看,过分关注和溺爱孩子,社会环境和孩子的发展,挫折也是一种锻炼,挫折并不可怕,孩子成长和家庭社會学校的责任,谈挫折教育,谈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比较好的立意;谈挫折单面切入立意属二类;共建和谐社会环保,议论、叙事与材料无关,谈人身伤害,由材料谈联想到的生活中的几件事没有议论等明显与材料中心无关的属跑题作文。
但实际改卷过程中又提出不要轻易判学生作文跑题,只要说到孩子教育就应当做基本符合题意,从高给分,总分30分以下的要慎重给分,字数不足400字的作文总分不得超过10分。如果考虑字数不够、标题缺失等因素,学生的作文只要写够800字,作文不会低于24分;如果考虑优秀学生书写美观、语言优美品相不凡等因素,即使写了偏题、跑题作文的学生往往也不会低于36分,这样实际上对学生作文归类有了宽容的态度,保护了那些审题偶有失误的学生,使他们不致于在15分以下,回天乏力,这是今年高考一个可喜的变化。
前些年河南作文改卷,给我的最大一个印象就是“对学生不宽容”,文采出众说是抄来的;书写美观大方,语言富有表现力,写作角度与专家组不同,改卷老师被要求严格按标准归类,有的所谓专家竟然得意地祭起了“一千个读者,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大旗,唯我一格“律”人才,结果造成——用我们一位改卷老师的话那是“钢刀嚓嚓响,人头堆成山”的结果。
记得2003年高考作文评卷,有一篇文采出众、内容充实、说理举例都很到位的作文送到了专家组,当时在座专家对这篇文章一致说“好作文”,但专家组组长看了这篇文章后说:“这篇文章语言全是从报刊杂志上抄来的,顶多47—48分。”弄得其他专家闭口不言。我们改卷组的组长回来只有一句话:“这作文评卷,分数没法儿说!”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在说着“别人的话”,说着前人的话。照这种逻辑,赵谦祥在他的专著《人之悟》中所选的自己最得意的北大附中弟子的优秀作文也全是垃圾了。我认为赵谦祥老师说得好:“读别人的书,说自己的话!”用别人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形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文制宜,写出真情实感,这不叫抄袭,这是一种再创造。
今年的高考作文有了极大改观,尽管那位仁兄把那杆大旗又呼啦啦招摇了两下,已无力主宰网上改卷对学生宽容的态度,和保护高分学生、以两位老师改卷分差确定复评与否的科学化、人性化的高考评卷体系。
学生的作文题目是丰富多彩的,如《给摔了一跤的小朋友的一封信》《给家长、学校、社会的一封公开信》《谈该不该小题大做》《让鸟儿飞翔蓝天》《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放飞我的红蜻蜓》《坎坷让我如此美丽》《爱我别把我抱得太紧》《年少勿轻狂》《爱让我们无所适从》《让爱多于责》《爱我不要溺爱》《鼓励而不要苛责》《致方仲永的一封信》《爱还是碍》《不磕不碰骨头不硬》《沉重的翅膀》《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谈心态》《关注与“关住”》《那鱼那鹰那人》《赏识教育》《我有一个梦想》,这些作文都表现了作者自己对材料的独到理解力和较强的语言表现力。
二、对议论文举例要求提高,表现手法具有多样性的作文倍受改卷老师青睐
尽管名家如鲁迅、林语堂、茅盾、邓拓等的议论文作品都有不用名人名例的经典范例,但考场作文评卷老师绝大多数还是把没有名人名例的作文当作没有论证力量的作文。议论文以深取胜的作文,重在剖析阐释讲道理,丝丝入扣;以博取胜的文章,重在旁征博引,靠事实说话。两种文章给人的尽管观感相差很大,但应当都可以是好文章。由于学生的认识普遍不深刻,要想分析深入浅出、切中肯綮、丝丝入扣很难达到,因而学生的这类文章多是水平极差的文章。所以评卷老师认为没有举例论证的作文没有好作文,一般来说是对的,它既具有可操作性,又便于对学生的指导。当然,学生的作文训练从举例入手,也是一个基本入门的通道,比起剖析类的议论文以思想取胜,以语言的深刻取胜,要更适合学生掌握。
“摆事实,讲道理”、“事实胜于雄辩”,这应当是每一个议论文写作者的座右铭。议论文不用例子,是考场作文的大忌。今年高考作文谈挫折教育举诺贝尔、爱因斯坦的例子,举米老鼠的形象设计者的例子,举美洲帝王蛾化茧成蝶的例子,举司马迁、苏轼、李白、袁隆平的例子,尽管不是特别妥帖,但也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细细想来,举林肯母亲教育孩子、爱迪生母亲教育孩子、汤姆母亲通过打酱油教育儿子、海伦·凯勒遇到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沙莉文老师、孟母三迁、柳宗元《种树郭槖驼传》中的郭槖驼待所种的树、郑渊洁教育儿子以及现如今中国许多家庭对孩子既想让孩子吃苦又怕孩子吃苦的教育现状,扣住孩子教育举例似乎才更恰当。
具体举例与排比举例,应兼顾到。具体举例后,接着有的同学写道:“经过磨练,海伦·凯勒找到了光明;经过磨练,贝多芬找到了乐章;经过磨练,爱迪生找到了生命的动力。”
有的同学写道:“‘多难兴才’曾一度被人定为规律。请看: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雪洗国耻;韩信遭胯下辱而统率百万雄兵……他们都是在与逆境的搏斗中成为伟人的!”
有的同学写道:“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有的同学写道:“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不怕失败,最后战胜了吴国;居里夫妇不怕失败,终于发现了镭,孙中山愈挫愈奋,最终推翻清王朝;中国人不怕失败,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挫折都看作新的起点,万里关山从头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那就一定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有的同学写道:“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这类作文普遍得到肯定。
还需注意的是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由物及人及例的行文构思的一类议论文,因为它也表现出较强的得分能力。
从文章结构看,这类考生应当是学生作文的高手,他们为山川写生,为花草传神,替动物代言,擅长由天地山川河流触发感思,用动物、植物巧妙地论证,然后借名人事例使观点确凿,借名人名言使情感宣泄,升华出主旨,文章往往大气磅礴,有长江大河浊流婉转浩瀚之势。如“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高山出峻峰,寒门出才子”、“为草当作兰,为树当作松”等秀句频出。
有一篇《梅花·苦寒·香》的作文,小角度切入,以赋一般的语言,铺陈梅花的凌霜品格,苦寒愈香,然后由物及人,以“树犹如此,人亦应然”进行过渡,然后以叙述性文字连举居里夫人、王勃、李白、苏东坡、任长霞的例子处处扣住“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主旨,揭示其芳香之源,最后回扣材料,总结归纳论点:人生不会因缺憾而失色,相反,人生往往因挑战而多彩。这样能开能阖、打开大阖的议论文,可以说是材料作文的妙品。
这类作文便于学生尽展语言才华,往往可以写的文采飞扬,受青睐那是自然。
三、文采出众、语言新美的文章,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偏爱
文采出众、语言新美是今年高考作文的一大特征。崇尚文采已成潮流,引用名言是一种文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是文采,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即语言的韵律美也是文采。考场作文的强中之强往往字句韵律和美,有的化用古今诗文增加文采,如“月在梧桐缺处明,人在跋涉途中美”、“经过风雨的雄鹰飞的才会更精彩”、“鲤鱼不跃岂能成龙,大鹏不飞焉能腾空”、“叹心事之憧憧,恨知音之弥少”、“小时候总以为爱在天上,长大后才发现爱在身边,可触可摸”、“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志向,要问双脚;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要问毅力;人能看多远,不要问梦想,要问双眼”;有的自拟警句增加文采,如“给我一片海洋,我选择远航;给我一缕阳光,我选择绽放;给我一片天空,我选择飞翔”、“如果眼睛里没有过泪水,灵魂中永远不会出现彩虹”、“人生绚烂多彩,美来源于心灵”、“爱不需要海誓山盟,只需要一个眼神;爱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要一个问候;爱不需要梁祝化蝶,只需要一个微笑”、“即使我是一棵古松,我依然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即使我是一片枯叶,我依然要保持自己的风韵;即使我是一条小鱼,我依然要荡漾那生命的涟漪”、“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健康;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成功”、“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人生之帆要靠自己张”、“18岁的天空,任我翱翔;18岁的舞台,任我高蹈;18岁的画卷,任我泼墨”、“雄鹰挣脱温暖的巢穴,才有了遨游碧空的伟大壮举;翠竹挣脱温暖的石缝,才有了直耸云霄的傲岸风姿;寒梅挣脱了温暖的雪被,才有了峭拔的身影”、“海螺心空了,仍唱着那不变的歌”、“大海如果失去了雄浑,也就兴味索然;蓝天如果失去了蔚蓝,也就荡然无趣”、“谁能承受声明不能承受之重,与蓝天搏击,与白云共舞,才能真正逍遥于天地”、“曾以为甜梦温馨美好,岁月皎洁过人,花季斑斓多彩,前程似錦坦荡,曾以为自己可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带着梦想苦苦拼搏”、“既然选择了喜欢,就不要轻言放弃,无论什么都不要让我们放弃自己的目标,既然选择就别后悔,付出了就会有收获。至少收获了心中的一点慰藉”、“让苦难作风,送我到胜利的彼岸;让苦难为火,幻化我飞翔的翅膀”、“鲜花需要阳光,海燕需要风雨,孩子需要独立”。
改卷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改卷老师对于文才出众的作文往往格外偏爱,如果再抒写美观大方,常常不吝分数。有的对议论文中没有一个例证的作文,如果语言出色,论证角度富有变化,层次鲜明,扣题准确,也同样能达到50分以上。
今年高考作文评卷大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没有举例论证的作文,除非书写美观可人、文采出众、思辨力过人、思辨角度新颖、文脉迂曲婉转、情感酣畅淋漓,否则不可能上50分,而那些质木少文、不能旁征博引、心无事例、搜肠刮肚、语言干瘪的作文,即使不跑题也都在45分以下。
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培养自己文采,语言上求新求美,科学化、人性化,是今年网上评卷给在语文上奋发有为、敢于展示个性的考生带来了福音,也给在平日里语文教学强调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一线教师增加了动力。
【语文高考的作文】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关于车的高考满分作文07-23
高考素材语文作文06-25
高考语文 二轮专题突破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10-08
高考新题型语文作文06-16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07-15
高考语文作文专题讲解07-22
高考语文经典作文素材10-26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训练11-13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运用方法07-10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大整理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