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品牌幼儿园

2024-10-25

如何打造品牌幼儿园(共8篇)

1.如何打造品牌幼儿园 篇一

园长学习笔记

——《做职业园长——打造幼儿园品牌》

一、幼儿园品牌的构成要素

1、品牌标识要素:幼儿园名称、园徽、园服、园舍布局、建筑主体色调、VI设计。主体色调:标准色一般使用2——3种,包括楼体色调、各种环创色调等,以主色调为主。

VI设计:包括袋子、园服、口杯、笔、各种案头用本或纸等,几乎涵盖所有幼儿园用品,均用标识。

2、品牌文化要素:幼儿园精神、园风、教风、园史。

3、过程性要素(运营要素):课程、环境创设、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管理、幼儿园公关宣传、幼儿园营销。

二、幼儿园品牌建设与经营

(一)六大核心要素:

1、幼儿园办园理念

2、幼儿园文化

3、幼儿园管理

4、幼儿园课程设置

5、幼儿园团队

6、幼儿园教科研

(二)五个需要

1、准确的品牌定位

2、稳定的品牌内涵

3、丰富的品牌联想

4、广泛的品牌忠诚

5、一流的品牌人物(特指园长)

注:六大核心要素和五个需要是相辅相成的。

园长与品牌建设 园长是幼儿园品牌建设的灵魂人物

一、园长的使命:办好自己的幼儿园。办好让所有老师、所有孩子都获得最大发展的幼儿园,进而服务于家长,促进社会的进步。园长应主动承担起“以幼儿为本,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引用经典)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幼儿园的事)去;教育,让生命更美好;教育就是尊重。

“先忧后乐”是园长应当具有的国家责任;

“为国育才”是园长应当承担的国家责任;

“以幼儿为本”是园长应当坚守的道德底线;

“保教合一,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园长应当掌握的教育规律;

“促进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是园长应当努力的育人目标。

注:“忧”指忧患意识。只有有优惠意识,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去学习。

“以幼儿为本”——支持、信任、欣赏、尊重。

二、园长定位

角色定位:

1、领导者(决策者)——

2、指导者(引导者)——

3、服务者(支持者)——

4、协调者(沟通者)——

5、评价者——

6、学习者——(再循环至1,成圆形循环)

注:对于老师而言,以前是管理,而现在更多的是提倡知道和引导。

幼儿园的一些决策有变化时,管理者了解,却没有通知老师,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或时间浪费或误解。

三、园长的职能:

1、倡导和确立办学理念:可以借别家幼儿园的,也可以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自己确定。

2、制定和落实发展目标:幼儿园要有三年五年发展目标,如,三年把幼儿园打造成什么样。要目标定的高点,便于“求上取中,求中取下”。

3、设计和完善规章制度

4、引导和激励教师发展: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对老师的要求:团结、奉献、正气、专业。

“让教育人有教育人的高贵”。

5、争取和挖掘教育资源

6、控制和处理园所风险:全园进行“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保安、厨师、教师、保育员分别演讲。孩子进行“安全小达人评选活动”。安全奖采取过程发放,如每两个月发放一次。对家长的闹事采取“该道歉道歉,该坚持坚持”的原则。小结:园长应该有自身的魅力,带动全体教职员工; 园长应该是暖阳阳的,员工愿意与园长交流; 园长应该是大度的,员工敢于说出有不同的意见。

四、园长的主要工作

1、幼儿园的定位及办园理念:幼儿园的定位包括价格定位和办园特色,这个定位取决于地理位置和办园理念。县区或乡镇幼儿园的办园特色要定位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普通话的养成。特色的形成一般要与园长或业务主管的特长相关,便于指导;课程安排要偏重点;有相应的教具、教室、环创等。

2、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管理

3、幼儿园的装修及玩教具的配备:要根据办园特色确定装修风格;根据课程设置确定功能配套教室和玩教具配备;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倾斜功能配套教室和玩教具配备,而不要放在吊顶等装修上。

4、教师以及员工的素质

注:2-4条是支撑幼儿园定位的因素。

5、幼儿园园务管理 5.1、什么是管理?

管理有四层含义:一是为目标实现行为;二是本质是协调;三是存在于组织中;四是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幼儿园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员工的积极性,有序地推荐园所工作,使孩子们能够在幼儿园健康快乐的成长。

什么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是解决问题的人。5.2、管理工作的三要素: 定战略:制定本园三年或五年规划 搭班子:管理团队

带队伍:扩容、开放、成就的教练式思维。

带队伍的基本原则:(1)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智能;(2)目标达成至少制定三种以上方案;(3)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正面的动机和意义;(4)目标达成用正当的方法以及足够;(5)解决方案在问题中;(6)自己是一切的源头。

团队建设的培训:一是幼儿园的文化和理念(魅力哈佛;精品教育,奉献社会;全体员工服务意识——微笑服务);二是个人素质和修养(教师礼仪,服饰化妆;哲理小故事的分享);三是关于人生观的树立(人生观与传统文化的分享;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关于管理经验的分享)。

团队建设的活动:踏青活动;新年联欢活动;生日活动(伙房做一碗寿面,窝两个荷包蛋);拜师活动(听课记录、观察笔记等成长档案,有老师和导师共同完成);参观博物馆;今天我是园长助理。

5.3、管理工作的四个环节:(代明环)围绕目标,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环节循环。(升级版)围绕目标,计划、措施——执行、检查——调整计划——总结、评价,四个环节循环。

计划、措施:先园务计划,再保教计划、后勤计划,相辅相成。

执行、检查:明确人员分工,附分工图和责任书;行政值班;周检查日志(每天的各个环节都记录);检查标准,即规章制度。

调整计划:中期调整(改动后一定要通知相关的老师,不能只做到自己心中清楚)。总结、评价:周例会(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改进)、月总结会(以表扬为主);与薪酬挂钩;评先。

心灵鸡汤与哲理小故事分享(每月一个确定主题,老师们自选分享的内容)。

***小哈佛幼儿园目标绩效管理框架:一是小哈佛管理理念(小哈佛文化、管理理念);二是幼儿园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图、管理人员分工);三是幼儿园规章制度(工作手册);四是检查评价(周工作检查日志);五是绩效挂钩(薪酬绩效方案)。

5.4、管理工作中运行的注意事项:

(1)关于计划的制度:奥围绕幼儿园战略和三到五年的规划;教育教学,特别是特色教学,要有连续性;面向家长和孩子的活动、面向老师的比赛性的如玩教具制作、赛课等活动成为常规性;学期工作重点工作突出,每学期3-4种,每月2-3项。

(2)规章制度要注意:简单易行,便于记忆,利于执行;分层次或分类;给员工留有一定的空间,有老师自主创造的时间。

(3)有效的管理方式:走动式管理——管理人员走进班里去。好处: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亮点,在班里及时表扬;随时指导员工工作;随时和员工交流、疏导、沟通。

5.5、管理工作的关键点:(1)用激情打造团队;(2)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工作要常抓不懈;规章制度、企业文化、教育教学等,有计划、常抓不懈;

(3)日常活动不易安排过多:要给自己留时间学习,给老师留时间思考,给孩子留时间自由奔跑。园长时间安排三三原则:三分之一教育教学,三分之一处理事务性工作,三分之一用于学习和提升。一个号的园长就是一所好的幼儿园。

6、大型宣传营销活动

7、财务预算的把控

8、公共关系的维护及突发事件的应对及处理

9、家长工作的指导

现代幼儿园的装修风格:

1、儿童化风格:大红大绿

2、简欧风格:白色调为主,有家的味道

3、美式乡村风格:土木色调

4、现代简约风格:如北京布朗幼儿园,科学特色 用于活动开场的音乐游戏:(旋律)《划船歌》前两句

(歌词)上午好,上午好,亲爱的朋友上午好!你好吗?我好吗?大家都很好!改变:

1、“上午”换成任意时段

2、第二句对唱“你好吗?——我很好,XXX你好”

3、集体舞:最后一句交换舞伴

4、邀请舞:1个人邀请——2个人——4个人——8个人——„„——全场所有人 观看北京***幼儿园视频感悟:

1、把幼儿照片、活动、教育教学等的资料,都以手工制作的形势进行展示。

2、国外的幼儿园课程非常注重手工作业,用废旧材料制作。

3、开放、融合、多元、结合的幼儿园基本理念。

2.如何打造品牌幼儿园 篇二

一、多面打造, 让健康文化浸润校园——提升品牌的形象力

良好的环境氛围具有潜移默化、无声胜有声的功能, 让校园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 每一条走道、每一个转角都有文化, 使师生、家长在无意识中得到精神的提升、思想的进化。

1、整体规划, 凸显四健文化特色氛围。

校园环境以健康文化为理念, 凸显“四健”体系。大厅成为“健康文化”整体展示区。中间以吉祥物鹿宝宝的侧面的四个立柱围绕“健康教育”创设, 形成健康环境与孩子互动, 如:“健康问一问、健康读一读、健康量一量、健康报一报”。中间四大立柱依据孩子的培养目标, 成为健康宝宝、快乐宝宝、灵动宝宝、纯美宝宝的展示区。三层教学楼长廊, 整体规划成为“健体”长廊, “健心”长廊, “健美”长廊, “健脑”长廊, 各年级布置环境的时候充分体现“四健”特色, 将四健长廊布置成为特色明显, 孩子参与性强的活动性长廊, 使幼儿园整体环境呈现出鲜明的健康文化特色。

2、精心布局, 深化四健文化区域内涵。

每个班级能因地制宜, 充分挖掘出自己班级四健环境的内涵, 充分以孩子的共同参与为主要方式, 以孩子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为原则。在区域布置上都呈现出了这样三个层次:即:教师示范层、作品展示层、孩子操作层。教师示范层位于墙面的上半部分, 主要是话题综合版块及区域板块, 布置的是与话题相关的图片材料、语言音乐活动的图谱、美术活动的范例等, 作品展示层位于墙面的下半部分, 与孩子身高、视线相匹配, 主要呈现了孩子的四健游戏活动中的各类作品, 体现了孩子与环境的互动。孩子操作层即小桌板与地垫, 提供大量的游戏材料、操作卡以及半成品等。让人一走进班级区域, 就能领略到健康文化的精髓。

3、重点创设, 打造健康文化生态理念。

白鹿幼儿园拥有户外活动场地6700平方米, 利用户外场地宽阔的特点, 师幼共同重点创设一个健康生态乐园, 让户外有健康大道、健康拓展区、健康生态小农庄, 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角、一柱一面皆散发着自然、健康的气息。开放、生动、活泼的健康特色活动环境, 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

二、多元活动, 让健康文化融入灵魂——提升品牌的执行力

文化不仅要渗透在环境中, 更多地要渗透在师生的一日活动中, 通过活动来提上、彰显文化。白鹿幼儿园紧紧围绕“纯美、健康、快乐、灵动”的师幼发展目标, 通过“四健社团”活动、“四健节日”活动, “四健课程”活动, 培育了我园的精神文化。

1、推出“四健社团”活动, 厚实教师内涵。

结合“健康文化”发展内涵, 着力培养“健康、快乐、灵动、纯美”的白鹿教师。每学期定期进行“四健”教师社团活动。“四健”教师社团活动, 即“健心”读书启智社团, “健脑”资源开发社团, “健美”书画才艺社团, “健体”运动休闲社团, 进一步提升教师理论功底和教育问题研究能力,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弹、唱、跳、画能力, 发展教师的个性特长, 厚实内涵, 建立一支身心健康、师德高尚、德艺双馨的白鹿教师团队。

2、开设“四健节日”活动, 激发孩子潜能。

围绕“健康、快乐、灵动、纯美”的孩子发展目标, 我园在孩子发展上推出了“四健”节日活动。即:鹿宝贝向前冲——健体节, 鹿宝贝七巧板——健脑节, 鹿宝贝经典诵——健心节, 鹿宝贝才艺秀——健美节。通过节日活动, 激发孩子的四健潜能, 为孩子搭建彰显健体、健美、健脑、健心发展的平台。

3、构建“四健课程”活动, 培养孩子行为。

对于孩子来说, 对校园文化需要不断地了解和反复地学习才能形成长久的行为品质。因此, 需要把文化的内涵渗透到幼儿园的课程中去。白鹿幼儿园通过实践研究, 将健康文化渗透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之中, 逐步构建了“四健课程”活动。如:探索了特色体锻新模式:前奏——“快乐5分钟”, 间奏——分区体育活动, 主旋律——动感直排轮;开展了四健游戏区域活动;形成了自己的校本课程, 使得健康文化更加深入孩子心中, 培养孩子行为, 让白鹿宝贝快乐向上、灵动活泼。

三、多维传播, 让健康文化弥漫社会——提升品牌的传播

1、视觉体系传播健康文化。

围绕办园理念, 经过专业人员设计, 我们完善规范了白鹿幼儿园的视觉文化体系, 拥有自己的园标、园徽、吉祥物、固定色系和字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变异, 把它拓展到了园旗、吉祥物、门牌、指示牌、信封、拎袋、备课本、PPT模板等, 让它无时无刻都在传递着白鹿幼儿园健康文化。

2、听觉体系传播健康文化。

每天的清晨和傍晚, “鹿鸣呦呦”的旋律在幼儿园每一个角落飘扬;打开幼儿园网页, 首先听到的也是这首优美的“鹿鸣呦呦”。在“鹿鸣呦呦”声中孩子们运动更富节奏, 更有力度, 这就是我园的园歌。无论身在何处, 只要听到这首“鹿鸣呦呦”, 就会让人想起白鹿幼儿园, 想起那一群灵动活泼的孩子, 想起白鹿的健康文化。

3、园本刊物传播健康文化。

自己撰写、编印的每月“小鹿快跑”亲子报、每季度“小鹿快跑”园刊, 都带着特有的视觉文化标识, 向家长、同行等传播着我园的动态和文化信息, 使得健康文化散发出更迷人的魅力。

白鹿幼儿园坚持走高起点、高水准的特色发展之路。先后完成了“江苏省优质园、省绿色学校、省节水型先进单位、苏州市科学育儿基地”等6项创建任务, 先后承办了“全国两岸三地同课异构活动、张家港市第21期幼教论坛”等活动, 展示了白鹿师幼良好的综合素养, 形成了健康文化特色品牌。如今, 白鹿幼儿园不断实现着自我的超越, 正致力于打造一所师幼生动发展、白鹿文化鲜明的江南名园。

摘要:“学校发展, 文化制胜”, 学校文化影响着学校的办园方向和活动方式, 渗透在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白鹿幼儿园十分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紧紧围绕“尊重个体崇尚性灵”的办园理念, 不断构建以“健体、健美、健脑、健心”而展开的“健康文化”体系。打造特色品牌。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校学校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实践探索。

3.民族品牌如何打造成奢侈品牌 篇三

民族品牌与奢侈品牌的差距

品牌建设是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比较而言的一个弱项,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并不缺乏有丰富历史的品牌,那些老字号的品牌在国际上也是享有声誉的。但与奢侈品牌联系起来,则逊色了。首先在中华文化里,对“奢侈”的定义带有明显的贬义,“奢”由“大”和“者”构成,“者”意为结果,整个字就是从结果上看比实际需要大了,由此产生过分的含义;而“侈”字由“人”和“多”构成,意思是人用的东西过多了。指挥霍浪费财物,过分追求享受。其次中华传统的价值观念中,丰衣足食与勤俭节约的理财手段是有关联的;高雅的贵族品质与奢侈联系起来就俗了。因此,老字号的历史背景中少有奢侈品牌的影子。这与欧美奢侈品牌的成长土壤是有区别的。

应该说民族品牌在白酒和香烟等市场领域的奢侈品牌是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的。如果按照通常观念,同类产品中,价格越贵越奢侈,中国并不缺乏国产高价品牌:比茅台和五粮液还贵的水井坊,做一套西装上万块的永正裁缝……但价格高并不意味着就是奢侈品。以上对奢侈品牌特征的分析已经足以让胸怀大志的中国企业充分认识到使命的艰巨性。奢侈品的背后是一个体系的支撑,是由几十年或上百年的文化传承下来的,到今天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了。奢侈品牌更是需要历史与文化的支撑。民族品牌缺乏在国际奢侈品牌类似的必要积累。你能想象查尔斯王子抽的是中华,喝的是水井坊是个什么样子吗?

中国要发展奢侈品品牌必须先要打造一个强势的国际品牌,因为“一个顶级的奢侈品品牌必须是一个享誉国际的品牌”,而中国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就更不用说奢侈品品牌了。民族品牌与奢侈品牌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位过于拥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各种“热”,便是例证。一个企业将其品牌定位在高端,以商务、休闲、成功人士为目标顾客群的品牌取得市场成功,其他品牌便紧跟其后,形成诸多同类产品品牌挤在狭小的目标顾客群内,且品牌之间差异不大,消费者难以区分的局面。

(二)文化内涵的错位与迷失。由于得天独厚的历史

文化背景,欧美人对名牌的理解往往比东方人更深刻。他们对名牌的来历、所代表的精神实质和所表达的风格有很明确的认识。而中国先富阶层对消费文化处于一种无知状态,他们对国外生活简单模仿,对西方奢侈品牌盲目崇拜,对它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实际上,民族品牌在塑造自己的文化特色上,处于尴尬和两难境界:为了在国外造成影响,他们需要一个鲜明的民族形象,但在国内却很少有人会接受这种民族特色。

(三)心情浮躁,缺乏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国外的奢侈品品牌往往将自己的品牌和一种文化联系在一起,经常赞助一些文化活动,并且多年持之以恒。中国的商人往往着眼于短期,缺少培育奢侈品品牌的文化涵养的耐心。他们不愿投入建立一个品牌所需的金钱、时间和力气,他们只想快速回报。

民族品牌向奢侈品牌的发展途径

“奢侈品的诞生来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特定的历史原因,二是有成熟的消费群体。几乎没有中国品牌具备这两方面的特性。”要打造中国自己的、世界认可的奢侈品牌,我们需要从这些必要的方面入手。

(一)点滴的积累。奢侈品的真正内涵,不但与金钱有直接联系,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生活格调,需要时间积累、文化素养、品牌熏陶。过去50年里,我们已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现在我们要想打造自己民族的奢侈品牌,恐怕得多花些时间重新学习已经丢失的东西,耐心地营造,捍卫并提升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消费者心目中的尊贵形象。奢侈品牌的培育要经过品牌的时间积累、品牌的质量积累、品牌的金钱积累以及品牌的爱心积累,达不到这个层次,修炼不到这个火候,就不能打造世界顶级高端奢侈品牌。晋身奢侈品家族,就应当有对奢侈尊贵生活的态度与表述,那是或精致、或典雅、或理性、或内敛、或厚重的一种沉淀。比如在阿拉斯加冰钓的“芝华士人生”广告;一块镌刻“X”的坚固石板和一块古老怀表,象征窖藏久远的马爹利XO广告;再如轩尼诗、人头马……,奢侈品在灵魂上是皈依为文化的。据此才可以解释,为什么世界上最大奢侈品消费国的日本,却难塑几个世界顶级奢侈品牌;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作为世界流行文化的中心,却没有成为奢侈品大国。中国在这方面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古色古香的中国古典乌木家具“青草堂”、明清家具“鹿鸣堂”、“伍氏兴隆”;清乾隆年间遗留下来的传世藏品杉木“贺寿”屏风;文人墨客留下的字画;能工巧匠的艺术品都透露着中华文化的高贵典雅,完全具有世界级奢侈品的风范。

文化是十分“苛刻”的。英国具有优裕的生活和贵族传统,但当今世界的奢侈品中心却弃岛登陆,这也许是因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张扬了太久,失去了奢侈品该有的闲适。那么融合了富裕、历史、高贵、优雅的德国呢?过于缜密的民族性格遗憾地失落了一丝浪漫情怀,与奢侈品失之交臂。集大成者的法国、意大利则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奢侈品中心。而中华文化含蓄不失浪漫,高雅并具亲和力,既有闲情逸致又有深刻内涵,是理想的未来世界奢侈品的发展方向。这一切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民族奢侈品牌成败都不只在朝夕之间,也许先从培育品牌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体系出发是更现实的一步。

(二)培养民族奢侈品牌的消费者群

1. 提炼好的产品概念,给人丰富的联想。民族品牌须在产品概念联想方面必须下足功夫。

(1)原产地基础。正如贵族讲究血统,奢侈品也强调原产地。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皮具,瑞士的手表,都在各自的领域培育了大批奢侈品品牌。中华文化和地域的神秘是中外消费者最感兴趣的地方。假设中国的黄酒要做奢侈品品牌,绍兴这个原产地概念不得不提。国际一线奢侈品品牌从原料、配件到制造都在原产地进行,以保证原汁原味,原产地意味着正宗和传统,而这正是消费者所需要的;(2)独特的制造工艺。奢侈品的制造工艺无一例外的繁复,但这也正是奢侈品的魅力所在,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数倍的制造时间,大量的手工制造,用料的苛刻讲究,制作程序的复杂构成了奢侈的理由;(3)中华艺术。人们对于商品最高的评价就是将其和艺术品相提并论。奢侈品极度重视产品设计,特别偏爱在其中加入艺术的元素,凭借一些艺术细节提升产品和品牌形象;(4)赋予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价值。让品牌蕴含科技与智慧弥补民族品牌历史积累方面的缺陷。附加价值给消费者足够的信心。学习劳斯莱斯不仅卖车、卖品牌,还提供培训司机等服务,不仅培训司机的驾驶技术,还培训司机为主人服务的礼仪。

2.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奢侈营造氛围。根据高端消费者的心理,把每一个顾客视为贵族,并以高规格和人性化的贵族服务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它们不仅“奢侈地卖”(价格异常昂贵),更是卖的理念和文化,追求为顾客带来一种至尊美妙的感觉和完美的品质享受。奢侈品牌更注重使用者的心理感觉,要提供大量的细节。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这种最高级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让人能对其细节反复观摩,一再品味。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不完全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

4.品牌是如何打造 篇四

现在的企业发展我们统称为非连续性发展,非连续性发展就好像一个事物发展到一定时期不是集中向上的,而是走另外一条通道。日本有很多企业在精细化管理上已经做到了极致,做到了100分甚至100+分,但恰恰它们解决不了第一性的本性原理。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就像诺基亚CEO奥利拉说,“我没有做错什么,但我们失败了”。因为手机的非连续性发展才是第一性营销的本质。

营销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根据逻辑,我们需要找到营销的本质。营销的本质就是利用他人的需求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而他人需求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用户对产品的选择。

营销有两个方向:一是把一个产品卖给很多人,二是针对一群人卖不同的产品,这两个方向都没有问题。把一个产品卖给很多人是大众行销,而针对一群人卖不同的产品是关系行销,两个都没有错,因为从市场占有率向顾客占有率以及顾客利润率的转换,就是营销目前发生的一个本质性的变化。

我们营销人员需要去解决什么问题呢?用户选择。如果用户选择了你,别人就没有机会;选择了别人,你就没有机会。对一个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来说,你的用户是谁,才是你的战略关注点。

如果想把产品卖给1000个人,这1000个人就是你的用户,其他人知不知道都不重要。如果想把这个产品卖给城里的人,农村人说好也不重要;针对农村市场的产品,城里人说好也不重要。就说明什么问题?第一性营销本质上解决的是用户是谁的问题。很多企业在技术产品上消耗了很多功夫,等到产品研发完了,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财力,最后发现不知道把产品卖给谁,不知道谁是自己的核心用户。

企业管理者认为这个产品从城里到乡下都能用,老少都能用,却找不到营销对象,产品就不好卖。一个好用的产品和一个好卖的产品对企业来说是两个逻辑。一般而言,产品的路径有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从技术转化成产品,第二个维度是从产品转化成商品,第三个维度是从商品转化成用品,第四个维度是从用品转化成废品。企业在不同的产品阶段,就会出现不同的营销方法。那怎样满足用户的选择?大家都知道这个时代一直在变,媒体信息大爆炸,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媒体、电视、户外媒体……每天接触的信息按照现在统计都是上万条,但给你留下强烈印象的信息有多少呢?产品非常同质化,因为现在的人在同样的教学背景、同样的培训、同样的管理制度、同样的思维结构之下,生产出的产品基本上是相似的。竞争环境大爆炸、信息大爆炸、产品同质化使得用户选择产品的难度也在变大。

很多时候用户只有一个选择,选择你别人就没有机会。人类的心理习惯是对第一的认知有强烈的记忆,就好像初恋为什么能让你终生记忆,因为它在你心里刻下了烙印。从生理习惯上看,人的大脑记不了7个以上事物,实际上能记住前三名就不得了了。如果说你的品牌在行业内排第七名以后,几乎是不太可能被用户记住的。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大家都知道是喜马拉雅山脉,第二高、第三高的山脉你知道吗?所以说,做品牌就要做第一认知!

人类普遍是不愿思考的,人类大脑信息的80%来自视觉,20%来自其他的听觉、触觉、味觉等等,同时人类又特别不希望用脑思考,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是用心智模式在决策,而不是大脑。因为80%的信息来自视觉,又不愿意用脑去思考决策,所以消费者的决策是潜意识的,这个潜意识的决策99%是凭感觉。所以第一性营销的本质是做心智而不是其他。另外,人类永远拒绝选择,这是人的本性。我们一帮人出去吃饭,大家都喜欢看人多的地方,因为心里拒绝去选择、去了解,大家都去肯定是好的,当然这未必是真理。

抓住用户心智的三个方法

我总结出来抓住用户心智有三个方法:一是霸位,二是靠位,三是抢位。

霸位

霸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很多企业实际上已经是行业第一了,只不过没说出来,只要说出来,对手很容易把第一认知抢走。第二,消费者内心是有需求的,只不过你还没做到,但是你现在提出来要去做这件事,消费者也是认知的,因为你打动了他内心的需求。人的需求有正需求和负需求,我们怎么去激发他的需求?满足需求取决于消费者对这个需求决定的成本,不仅仅是金钱成本,时间也是成本,学习也是成本,不思考也是成本。

靠位

靠位的方法,比如青花郎有一款酒,用的就是靠位,作为两大酱香型酒之一,排名第一的我们就不用说了,排名第二的青花郎市场份额有多少?我们可以想象出来,它如果有茅台的一半就不得了了,敢在广告上直接对标第一,导致它的零售价就有1000多元。

第二个靠位的方法是:我跟老大是一个圈子,我们通常说的“三大巨头”“四大金刚”都是跟老大画个圈子的方法。郭富城刚出道的时候,他的策划公司很强大,说香港出现了“四大天王”,前三位的刘德华、黎明和张学友都已经成名了,当说出“四大天王”的时候,大家自然就把他放在第一个圈子。

抢位

抢位有两种方式:一是评分,这个评分不是我们的评分,而是用户的需求评分。比如当年的王老吉,当时他们调查时发现广东做凉茶的有几千家,这几千家都说凉茶能下火,于是王老吉就说自己的凉茶是“预防上火”的,“预防上火”的凉茶全国独此一家,它把市场一分为二,成为“预防上火”的第一认知。

二是拉高,就是把这个品类拉到认知的最高度。某个食用油品牌说自己是人民大会堂指定用油,人民大会堂的油很多都是特供的,大家谁不知道?它说人民大会堂指定用油就把自己拉得很高。

所以说,如果我们在做营销时能分析用户是谁,他们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产品如何去吻合需求,这个时候才能解决我们的定位问题。品牌的战略定位绝对不是我们找一句话就好,而是在用户心里找一个位置。消费者对你的第一认知需要支撑点,要给他们带来价值,同时你能有让他们记得住的符号,有让他们感动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做营销的人必须学会的一套逻辑,而不是仅仅想一句广告语或者做一个定位口号就帮企业解决问题了。

很多企业认为做品牌战略就是打广告。做活动、做促销这些只是表现形式,只有企业把品牌进行资产化,这个品牌的价值才能实现最大化。产品可能会迭代,商业模式可能会被淘汰,但企业的发展是要往前走的。人都会生老病死,更何况企业,那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首先企业的品牌要资产化,品牌的符号就是形象、语言。

用100%的力量干5%的事情

如果你知道用户的需求,能根据他的需求找到他心理认知的定位,然后给他一个明确的暗示和品牌认同,是不是就把企业的战略定位解决了?不是!这仅仅解决了30%,那剩下的70%是什么?是把这个品牌落地的战略资源配置。

分析一个企业的战略配置,前期要洞察四个维度:第一,我们的用户是谁;第二,产品和用户需求是否匹配、是否吻合,是不是用户需要的东西;第三,是否符合这个行业的趋势;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企业的能力与战略配置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再好的定位也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战略目标。

我们经常说能不能用100%的力量干5%的事情,用100%的力量干100%的事情我们未必能做到,但是用100%的力量干5%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做成。用100%的力量干5%的事情,解决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关键点,解决关键的问题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

营销第一性原理的思维逻辑与以往是不同的,它不是我们原来的类比思维。所谓的类比思维是跟过去的经验对比,跟竞争对手比,是我们在非连续性发展过程中寻找问题的严谨思维方式。而思维结构不同才是我们做第一营销的本质,因为思维结构不同,所以做事的方法也就不同,因为你找到本质了。找到本质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个特征是符号。现在我们知道通过用户是谁,产品的匹配,行业的趋势应该让用户想到产品的符号。人类80%的信息来自视觉,99%的人用感觉决策,只有1%用思考决策,人类的天性又是不愿意去选择,这是人性的因素,决定了客户选择东西是很困难的,而我们要改变别人的选择,重点工作就是符号。符号才是企业品牌最重要的资产。

比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汽车符号,汽车符号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汽车是运动的,它的符号一定是圆的。圆是人类最重要的视觉资产,所以宝马把圆分成了四份,奔驰把圆分成了三份,奥迪就搞了四个圆,大众也是用圆的。我们想想看,为什么全世界一线品牌都用圆做符号?因为它和运动的本性相关。

阿迪达斯,三条线是它的品牌核心资产,当它把三条线用到帽子上、服装上、鞋子上时,它就完成了品牌的资产转移。LV的品牌资产就是格子,老干妈的红瓶子也是第一营销认知的品牌资产,都是品牌最重要的符号,是代表特征。

第二个特征是移动时代。腾讯的报告显示,老人用微信的人数增长30%。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移动端已经是人的一个器官,很多企业的移动端营销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也开始抛弃传统媒体,一个今日头条能估值300亿元,为什么?这是移动端的特征之一。

第三个特征是智能时代。智能时代的来临对人类太可怕了,未来可能家里的门窗、家电等一切都能智能化,甚至连保姆都不需要。工厂不需要人,因为有机器人,商店有无人商店,你回到家里一切都有智能管家给你管理。想想看,未来的智能时代才是我们真正要关注的焦点,作为营销人员,我们怎样在智能时代解决用户的选择问题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第四个特征是颜值时代。现在真的是好用的不如好玩的,好玩或者好看是趋势。有个中国手机品牌在非洲卖成了第一品牌,为什么?颜值!它的拍照功能很强大,可以把非洲人的黑色皮肤拍成棕色,所以这个手机在非洲卖得特别好。尤其是现在直播很火爆,对手机摄像呈现出来的效果要求很高。因为颜值时代的来临,美容、健康产业市场可想而知有多大。

第五个特征是偶像第一时代。很多人都追随偶像,群主也是偶像之一,偶像时代的来临会出现很多小众。直播为什么那么火?就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偶像,他未必是个大众偶像,他是小众偶像,所以巨星和偶像都能抢到很多第一认知。

5.如何打造高价值品牌? 篇五

于是,不少有识之士振臂呼吁“从中国制造升华到中国创造”。但当前大家对“中国创造”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与进步”,其实中国创造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打造高价值品牌”,而且这一点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是最直接、最实效、最快地解决当前困境的战略选择。因为,一个企业真正要通过技术创新形成比较竞争优势,需要持续的巨大投入,而且周期也很长。而在很多行业,只要真正掌握品牌战略的精髓,即使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也是完全可以打造高价值品牌的,比如服装、食品、饮料业。中国企业之所以没有获得较高的利润主要不是在技术上落后于跨国企业,而是品牌价值上不如人家。所以,中国企业不仅要靠技术创新更要靠创建高价值品牌来摆脱中国制造的困境。

高价值品牌是指具有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的品牌,即同等技术与品质的产品能卖出更高的价格。比如,耐克从中国制鞋厂花120元人民币买走的运动鞋因为打上了耐克品牌,所以售价就窜到700多元;海尔品牌的电器总是比一般电器贵15-30%,有时甚至比松下、三星等国际品牌都贵,但消费者仍然选择购买海尔;都澎的一把打火机在6000元以上、华伦天奴的一件至少衬衣800多元、登喜路的一个钱包2000多元。这些都是具有很高的溢价能力的典型品牌。这些品牌之所以有很高的品牌溢价能力主要不是因为技术领先,而是因为在一流的品牌战略统领下,品牌具备了情感和自我表达型价值,超越了实体产品本身,产品在顾客心理中拥有了很高的感知价值。

那么,该如何打造一个具有强大溢价能力的高价值品牌呢?

一、提炼品牌灵魂——核心价值,并以核心价值统帅一切营销传播,让核心价值刻在消费者的内心深处,使消费者付高价购买具有充分的理由。

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一个品牌的主要原因是由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也有时髦地称之为心智)的联想所决定的。消费者对一个品牌所能联想到的所有的信息能深深触动消费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积极、美好、愉悦的心理体验,消费者就会认同、喜欢乃至爱上了这个品牌,也就自然愿意购买、更多地购买、花更多的钱购买这个品牌。同时,我们把触动消费者内心世界的最有力的信息称之为品牌核心价值。所以,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它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

品牌有一个令消费者怦然心动的核心价值是消费者愿意付出溢价进行购买的主要驱动力和理由,如宝马的“驾驶乐趣、潇洒的生活方式”、三星的“e时代领导者、时尚”、浪琴的“优雅个性”。

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终极追求,是一个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原点,即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直接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营销传播活动)都要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而展开,是对品牌核心价值的体现与演绎,并丰满和强化品牌核心价值。品牌管理的中心工作就是清晰地规划勾勒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并且在以后的十年、二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始终不渝地要坚持这个核心价值。只有在漫长的岁月中以非凡的定力去做到这一点,不会被风吹草动所干扰,让品牌的每一次营销活动、每一分广告费都为品牌作加法,起到向消费者传达核心价值或提示消费者联想到核心价值的作用。久而久之,核心价值就会在消费者大脑中烙下深深的烙印,并成为品牌对消费者最有感染力的内涵,核心价值是提升消费者心智中的品牌感知价值和溢价能力的主要驱动力量。

二、坚持品牌的战略定位,品牌向消费者传递的一切信息都不应与品牌战略定位发生冲突。

品牌的战略定位是指品牌意图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起来的联想,核心价值是品牌战略定位的主要内容。品牌向消费者传递的一切信息都不应与品牌战略定位发生冲突。品牌管理成熟的企业非常注重这一点,比如IBM手提电脑的战略定位是“商务首选、权威、严谨”,所以IBM对音乐会的赞助就严格限定在高雅音乐,绝不会去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尽管赞助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品牌的知名度能得到更大地提升。如果,IBM更大胆一些,选李宇春做代言人,知名度宇销量都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副作用也非常大,因为真正有品味的商务人士可能从此就排斥IBM了。所以,IBM绝对不会选李宇春做代言人。[next]

然而,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实际的品牌建设过程中,营销传播偏离品牌战略定位,或品牌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不能传递品牌战略定位或者与品牌战略定位相冲突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比如,许多看上去非常动听的诉求点(卖点)和抓住市场热点的炒作能对眼前的销售提升起到一定作用,但并不能对有效传递品牌战略定位作贡献,也不能提升品牌的整体价值感。中国家电品牌的市场表现可谓十分“机灵”,每天都在“创新”,新概念满天飞,空调有“纳米”、“负离子”、“抗菌”,彩电有“上网通”、“变频”、“绿色”。概念经常被炒得沸沸扬扬。中国的家电品牌似乎很有创新能力,不断创造概念与热点,实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同的概念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反映共同的品牌战略定位,所以每一个不同概念与热点的宣传并没有持续一致地传达出品牌的精髓和追求,无法起到对品牌的战略定位添砖加瓦的作用。这样的概念营销与卖点,看上去热闹一时,也能在瞬间创造较好的销售业绩乃至销售奇迹。但几年下来,却发现品牌的整体价值并未上升。

造成类似现象在中国企业界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有:

1、没有真正理解品牌战略;

2、而没有能力识别与品牌战略定位相违背的营销传播策略;

3、迫于竞争压力或者市场压力,为了眼前利益所以明知与品牌战略定位相违背仍然采取一些短期行为;

4、缺少一流科学品牌管理人才以及科学的品牌管理组织与流程。

打造强势品牌的大局与最终目标——把品牌战略定位刻在消费者的大脑深处,变成清晰、个性化的联想。只有胸怀这个根本性的大局与最终目标,超越常规营销传播,不折不扣地用品牌识别系统去统帅一切营销传播活动,才能打造强势品牌。所以,要有火眼金睛辨别出从局部角度与纯粹的战术营销角度看非常好但与品牌识别不一致的方案,并坚决予以放弃。为终极目标把对达成终极目标无所助益的事情放弃掉是任何战略性成功的核心法则。罗文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一次次机警地躲过了西班牙的巡逻军队,即使在可能消灭敌人的时候,为了不影响“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终极使命,和向导一起压制住了鲁莽战斗的强烈欲望,

三、单纯的让利促销与能刺激销量上升但往往没有提升品牌力,甚至有损品牌价值,要坚决少用,战术性营销必须围绕品牌战略定位而展开。

中国企业最擅长的是决战终端与促销。加量不加价,买三送一,大量的赠品不管花样如何翻新,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种简单的促销,谁都会做。面对市场竞争,我们要谨记,其实任何策略只要是很容易模仿或跟进,都是没有太大价值的。所以这种单纯的让利促销,最终变成纯粹比拼实力,比谁的资金实力强。你必须比竞争品牌送出的实际物质利益高于竞争品牌才能吸引消费者。比如,啤酒企业经常喜欢搞揭盖送几毛钱的活动,别人送2毛,你就不得不送3毛;卖牛奶的,别人一箱捆绑送2包,你必须送送3包。类似的促销活动尽管都能短暂增加销售,并没有通过提升品牌力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next]

同样,很多战术性营销工作如:强化对终端的管理,终端陈列非常显眼,生动化工作做得很到位,也能立竿见影提升销售;请个明星,加大广告投入,扩大招商与销售网络的覆盖面都可以较快增加销售。从局部的视野和纯粹的营销角度看,这些策略都是对的,都能解决当时的营销问题。但由于没有围绕同样的品牌战略定位而展开,所以在消费者大脑里并不能沉淀出清晰的个性联想,故无法打造高价值品牌。

四、塑造大品牌与业内领先地位的形象

一个区域小名牌溢价能力不如全国性大名牌强,一个中国名牌则不如国际名牌,如娃哈哈、乐百氏酸奶要比地方小品牌高20%,雀巢奶粉要比一般国产品牌贵25%以上。所以要尽量塑造出大品牌形象。

在广告、事件行销、新闻宣传中要不失时机地宣传能佐证自己为大品牌的信息。海尔“先难后易”的国际化战略,大肆张扬“产品畅销德国、成功登陆美国、全球海尔人祝中国人民春节愉快”,有效树立起国际级大品牌的形象,溢价能力超过了其它国内电器大品牌。

五、赋予品牌高档感、高价值感

要让品牌有高档感和高价值感,功能型利益为主的品牌应持续一致地不断提高技术与产品使用价值,如一个品牌几款电器技术领先、功能人性化、外观精美,只能有限度地提高单单这几款电器本身的售价。如果,企业不断地推出这么好的电器,久而久之品牌就具有了高档感与价值感。品牌的溢价能力就能涵盖所有产品。

情感型、自我表达型利益为主要价值的品牌,品质、技术是基础,应主要通过广告塑造品牌豪华、成功、时尚等内涵,同时在工业设计与做工上精益求精,并在豪华高档场所设零售终端。

很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就应该赋予品牌的核心价值独特的情感与自我表现型利益。比如“品舍得酒,感悟智慧人生”、浪琴表“优雅人生”。是这种独特而又让目标消费者怦然心动的核心价值强有力地支撑起品牌的溢价能力。

六、保持合理高价格

对于情感型、自我表达型利益为主体的品牌,保持高价格意味着品牌麾下的产品一律保持高价,并且千万不可随意和经常性降价,服饰类品牌顶多一年偶尔来几次换季或断码降价,非季节性产品应保持长期不降,否则会伤害品牌的档次与价值感。但很多品牌面对销量暂时下滑或竞争者的降价攻势,往往失去定力也跟着降价。这时候很考验企业家与品牌管理者的意志力。随着收入的提高,情感型、自我表达型利益为主体的产品如名酒、名烟、名表、服饰应不断调高价格来体现品牌的的高身份,因为这类品牌有个特点消费高价品牌的群体绝不会买低价的,对他们来说卖高价品牌本身就是一种需要。消费2000元一件Dunhill T恤的富豪绝不希望Dunhill生产400元一件的T恤,洋河大曲是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连续三次品酒会中被评为全国第一,曾经是最高档白酒品牌之一,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未抓住高档酒价格上扬的三次机会(五粮液就通过那几次机会奠定了高档酒的地位),一直以50多元以下的价格在销售,结果公众觉得洋河大曲是中低档品牌。中华烟每隔一段事件都会略微调高价格,始终高于其它品牌,稳稳树立纯正高档烟的形象。象玉溪刚开始上市时的95年就卖到40多元,销量非常好,现在却卖20多元,销量却大幅下降了,因为纯种的高档烟形象被破坏了。其实,玉溪真的眼馋20-30元价位的市场。完全可以让别的品牌担当此任。

对于电器、食品、日用品等功能性利益为主体的品牌,保持高价格意味着价格要始终比竞争品牌高一点,即使降价也必须遵守这一原则,同时品牌麾下有低价格产品是正常的,索尼的walkman最高价的为3000多元,最低价的为100多元;海尔的250升的冰箱最低的为2300 元,最高的为4200 元,不同价格的产品主要是由产品的功能、成本、原料造成的,但无论价格高低,产品都是符合索尼、海尔品牌的基本承诺的,此时,海尔、索尼的溢价能力体现在同样功能、品质、原料的产品价格要更高一些。电器业随着技术的成熟、规模的扩大、竞争的加剧,降价是难免的,近几年海尔空调、冰箱的价格都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比竞争品牌贵一些,这就无损其品牌档次。

七、有效标识出不同档次的产品,避免锦衣夜行

有些行业品牌麾下有高中低不同价格的产品是正常的,如刚才提及的索尼、海尔。但如果不能有效地标识区分出高中低价产品就会有损品牌的高档感与溢价能力。一种较好的策略是用品种名称、包装与工业设计来区别出高中低档。洋河大曲就用“五十年陈酿”这一品种名称与包装来标识洋河中的最高档酒,对于重新恢复曾为全国最高档酒及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往日尊贵起了较好的作用。象手机,用型号、外观也能较好地区隔出高中低档产品。因为手机的高中低档产品在外观上有显著差异,消费者容易识别。但彩电、冰箱等电器往往在工业设计上差异不显著,区隔不明显,这时最好采用副品牌加以区隔。

如果外包装、品种名、副品牌不足以区分出高中低档,就应该发展多品牌或者绝不能把低价产品混入溢价品牌中,身份象征性产品尤其如此。比如,不少香烟品牌有30元以上、20元以上、10-20元、10元以下等多个品种,主要用颜色、金装、镶边等外包装的变化来加以区别,由于要用类似策略的品牌很多,有的品牌红色是高档、有的品牌红色是低档,消费者往往分不清哪种颜色是高档的,即使买了高价烟,别人也不知道高价与否,等于“锦衣夜行”,所以很多人就不选这些品牌。而中华最低价是30元,所以几乎谁都知道中华为高档烟,这是中华烟屹立在主流高档烟市场岿然不动的原因。明白了这一道理,不少香烟品牌还是可以挑战中华的高档烟地位的,比如江苏的苏烟、甘肃的兰州烟就按照这一战略思维,在局部地区形成了对中华烟强有力的挑战。关键是是否有定力去长期坚持高价。

6.如何打造全球性品牌 篇六

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廉价的生产成本使这一国家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非常有吸引力。销售和利润就蜂拥而至。但是这种成功达到一定价格时,随着国家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增强竞争力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产品和服务以收支平衡的价格卖出去。否则商业交易将会趋向更低的生产成本的国家。

那么,韩国、印度或者中国解决这个经济提的方法是什么呢?打造品牌。品牌打造是世界市场上在高成本国家里卖出产品而且可以盈利的唯一方法。例如,德国或许是在世界上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尽管如此,德国的产品,比如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保时捷汽车,在世界范围内都一直供不应求而且盈利不凡,就是因为它们是强大的品牌。

今天是中国的机会,当今对中国来说,不仅仅是制造产品而且是要打造强大品牌的时代。

聚焦,从而走向全球

在我们为全球的大企业做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客户都认为自己面临以下情况:

1. 在他们的国家,他们品牌的市场份额不能得到充分的增长。

2. 他们需要增长。

接下来的结果便是他们将品牌扩张到其他的品类中去。他们说:“这是增长的惟一方法。”

因此,他们成为违反创立品牌的法则――扩展法则(我们在《打造品牌的22条法则》中提出了打造真正品牌的22条法则,扩展法则是其中之一)的牺牲品。他们说:“的确,扩展我们的品牌可能是危险的,但这是增长的惟一方法。”

扩展不是增长的惟一方法。事实上,达到两个目的的完美的解决方法是创立一个全球化的品牌。这样就意味着:

l 在自己本国保持品牌狭窄的聚焦。

l 走向全球化。

借助心智资源

这些年来,“进口”是用于许多产品的一个神奇的词汇。食品、啤酒、葡萄酒、饮料、服装、汽车、器皿及其他许多种商品得益于一个进口标签,

好像跨越了国界就一下子提高了品牌的价值。

事实上,跨越国界确实常常会增加一个品牌的价值。因为价值存在于消费者的认知当中,对品牌来源的认同与否会增加或减少品牌的价值。有人会怀疑下列产品的价值吗?

l 来自瑞士的手表

l 来自法国的葡萄酒

l 来自德国的汽车

l 来自日本的电子产品

l 来自意大利的服装

来自阿尔巴尼亚的手表、波兰的葡萄酒、土耳其的汽车、俄罗斯的电子产品、葡萄牙的服装能获得同样的认同吗?显然不能。

通常情况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被普遍认同的东西。如果一个品牌带有自己国家被普遍认同的标志,它就具有了成为全球化品牌的可能性。

如今,不管你居住在世界的什么地方,你会看到许多人戴瑞士手表、开德国汽车、喝法国葡萄酒、使用日本电子产品、穿意大利服装(当然,并不一定是同时做这些)。

不管税收、关税、进口配额、商检、法规、官方文件及其他的麻烦,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全球化的市场。你的产品最好搭上全球化的品牌货车;否则,你就得面临彻底失败的风险。

在仅有1500万人口的较小的国家――荷兰,喜力NV(Heineken NV)是一个普通酿酒厂。然而,通过走全球化的道路,喜力NV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啤酒品牌。

任何酿酒厂都能做到这样吗?当然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世界级啤酒品牌(或者任何全球化的品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 你必须是第一。

2. 你的产品需要符合对自己国家渊源的认知。

喜力是第一个推向全球化的啤酒品牌。但是,啤酒是一种与德国相关联的产品,而非荷兰。

喜力是幸运的。荷兰在地理与种族上都与德国接近。结果,许多喝啤酒的人以为喜力是德国产品(该公司因分发一种纸板货船给酒吧和饭店而闻名,纸板货船上带有特写字体“德国印刷”)。

喜力在第二个方面也是幸运的。它在全球市场上主要的德国对手――贝克啤酒(Beck),因其名称听起来像英文,而常常被消费者误认为是一种英国啤酒,承担了不必要的负担。

7.如何打造品牌幼儿园 篇七

除了专题策划的新闻报道外,日常报道更急需改变报道方式,不能再以揭露“假恶丑”的东西来博取大众眼球,需要着重加强正面报道,起到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那么,如何转变报道方式呢?应从有利于问题解决、有利于政府形象、有利于发展环境、有利于树立社会正面形象的角度出发,真正改进监督报道的思路方式。为此,新闻报道就需要做到以下四个转变。

1 从关注一家一户到关注一批人以致整个社会秩序的建立

比如,2012年4月初,根据天气特点,都市频道《新闻夜航》推出了“清冰行动”。对于冰溜砸车、伤人的频发事故,夜航的报道角度不再是对责任方和受害方的矛盾和纠纷扯皮展示,而是关注到这一现象对社会安全的危害,对所有市民的影响,通过节目的号召,和与新媒体结合(新浪微博墙)的方式,鼓励全民参与到创建安全家园的行动中,向市民发出“清冰、查冰”的号召。通过观众的积极参与,节目的报道以及与多个部门的联动配合,查险、排险,既增强了市民的安全意识,又脚踏实地地清除了市民身边的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管护单位自觉维护市民安全的主动意识。

2 从宣泄转向沟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011年3月底,《新闻夜航》推出一组“城管与小贩”的调查报道,而这组报道选题策划的最初目的,就不是以小贩的艰难生存状态为立意的,没有以小贩经常受到城管的驱逐、罚没甚至殴打为主题,向城管部门兴师问罪,而是通过详尽的调查和走访,通过与双方的深入、良好的沟通,给双方以平等的话语权和阐述机会,从有利于促进这一矛盾解决的角度出发,给了城管人员吐露心声的平台。于是出现了省内媒体以往很少看见的,城管人员在电视屏幕上流着眼泪讲述自己工作的不易和心路历程的画面,而正是这些真实的讲述和画面,让人们第一次了解到这个不太被人理解的工作背后所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同时,也给了这一矛盾双方换位思考的建议和机会,更从有利于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3 从迎合到主导,引导公众的舆论方向

策划“城管与小贩”这组调查选题时,正值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多起城管人员与摆摊商贩冲突甚至流血事件之机,网络上的“自媒体”(微博、微信、博客等)对城管人员及城管机制的谴责不绝于耳,以往的报道方向对这样的热点一定是迎合大多数民众的情绪。但通过转变报道思路,从大局考虑问题,报道方向从迎合转变为主导,就是要通过夜航这一平台,发布主流声音,引导公众舆论方向。

4 从苦情到感动,加强正面引领作用

媒体在报道弱势的需要救助的群体或者个体时,往往注重苦情的表达。尤其是电视媒体,画面上除了破败的环境就是眼泪。这种苦情式表达除了引起人们同情心外,并不会引起人们同情外的感动,对主人公本身也不会产生太深刻的印象。2014年3月底,新闻夜航报道的《爱在小店安家》讲述了佳木斯市一个尿毒症患者的家庭生存经历,故事并没有以悲惨、苦情、求助为报道主题,而是从家庭中女儿的乖巧懂事、丈夫对妻子的不离不弃、妻子对生命的渴望,以及全社会对这一家人的爱心帮助为报道主线,展现了亲情、爱情以及社会的大爱之情,弘扬了人间真情。

以上这种转变不但能够提高节目的品质,也会提升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向社会输入正能量。真正起到舆论引导、桥梁纽带的作用。

8.如何打造教辅图书品牌 篇八

教辅图书表面上的高额利润回报和低门槛准入使各类出版社和民营出版商前仆后继投身其中,以期分得一杯羹,这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教辅图书市场繁荣、竞争激烈的背后,有诸多危机正日渐凸显出来:市场和读者群不断分流,产品销售困难,发展遭遇瓶颈,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突围而出?

一、打造品牌是基础

创立教辅品牌首先要考虑的是定位问题。要明确图书的品种定位、找准图书的读者定位、凸现图书的特色定位。因此大量细致的前期调研极为重要,像座谈会、走访、调查问卷、书店随机采访等都是简便可行的好形式,可以分别了解学生、家长、老师、图书批发商与零售商等各个链条对教辅图书在内容、形式和题量上的期望。同时在社内,编辑室更要与发行、出版部门共同磋商、探讨、沟通教辅图书的选题定位,最终制订出品牌教辅从体例内容、封面版式到宣传营销的一系列可行方案。好的教辅品牌图书应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力求神形兼优。

1.外观设计上更注意引入活泼时尚的元素,舒缓读者学习中的紧张情绪。从封面、内封、目录到内文版式、插图都应根据学生读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外观形式,给学生更轻松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自主开放的状态下巩固、扩展知识,培养、提升能力,积极地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贴近再贴近。在栏目设计上应更具亲切感。打破一般教辅“学、练、测”的单调沉闷面孔,以开放和发散为原则,通过不同的栏目设计让读者能够清晰掌握书中的要点分布,快速把握章节内容,从而根据自身学习情况确定使用本书的最佳方案。同时在印刷、用纸的选料方面要注重环保健康,确保用纸优良,油墨环保,给读者提供最健康最放心的“精神食粮”。

2.内在提升品质。通过深入扎实的调研论证,编辑应科学确定品牌教辅图书的栏目设置、难度梯度、题型题量、讲练比例、版本配置等各层面的设计方案。力求做到增加实用栏目、科学客观控制题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读者正确高效地使用教辅图书。同时力求营造人书之间的亲和力和亲近感,让学生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维护质量就是维护品牌

品牌教辅的创立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一般教辅图书的生命力也不过维持一两年时间,因此在品牌的维护方面找准切入点是最关键的。对一个较为成熟的品牌教辅而言,外形是一种形象标志,不宜过多过大更改,但也不能三五年不变,因此在外观如封面、版式的更新升级方面讲究的是稳中求变,既要兼顾老用户认知,又能体现求新求变的设计意图。与之相比,更新内容、精益求精其实是维护品牌的核心所在。近年来,教材内容更新快,要维护良好的教辅品牌声誉,就应每年都有条件地最大幅度撤换旧题,更新信息。特别是加强图书质量的维护和优化就更为重要。强化图书质量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为宜,即:编辑环节、编者环节、审校环节。

在编辑环节上,责编要掌握教材,走近教学,既是书稿加工的责任人,又是半个作者和学科专家。在编者环节上,作者资源是最宝贵的。好的品牌教辅背后必然有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稳定而优秀的作者队伍。在审校环节上,很多优质的教辅图书还采取在重点学校建立试验基地的办法,在三审三校一读的流程外,对图书新增外审环节,分别由教师、学生逐一做题,确保题目设置合理,答案完备准确。

三、发展品牌要靠信誉服务

要长久长远地发展品牌就要把提高服务水平上升到重要位置,要把维护品牌形象放在第一位,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为优势品牌教辅的长远发展增色。

1.设立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多向沟通。一般出版社和大型民营书商都可以通过网站建设的进一步完备,加强品牌教辅图书在网站中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比如:设立“学习资源库”“名师解疑答惑”“编读往来”等网站栏目,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通过编读互动,了解本书的使用情况及读者的其他需要;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对品牌教辅的潜在宣传,增强读者对该书的亲切感和认知度。

2.第一时间总结、回复读者意见和建议。对读者的来电来信,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编辑都应在第一时间认真答复并记录总结。同时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对给予合理化建议的读者赠送图书。

上一篇:音乐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下一篇:2024年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PASS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