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酒文化

2024-11-01

中国古代酒文化(精选8篇)

1.中国古代酒文化 篇一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一、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分类与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丧礼是一种“凶礼”,丧礼历来都是中国礼制中的重要成份,官方或民间都十分重视。传统丧葬仪礼的一致性或共同性是相对的。不同时代、地域的葬礼方式有相当的不同。如果忽略其细节差异,对中国古代传统丧葬仪礼大致相同的基本过程和主旨进行概括性了解还是可能的。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按阶级划分,主要有两大类:汉代以后的历朝政府,开始有官修丧礼。汉代已经开始制定王室贵族的丧葬仪礼。到了魏晋,官制丧礼制度逐渐扩及于品官,这种官制丧礼在晋、北魏、北齐、隋、唐累世均有修订。但是官修丧礼以皇室与品官之礼制为主,而不及于庶人,为了弥补官修丧礼之不足,明清两代政府都推崇朱熹的《文公家礼》,颁行天下为百姓通用。这一私修丧礼,由宋至清,普遍为士人及庶民所依循,可称为是传统丧礼的具体代表。

主要内容

古代的丧葬礼仪纷繁复杂,有20多项,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处理尸体的仪礼(殓和葬);2.处理灵魂的仪礼(奠和祭);

3.处理生者的人际关系(家族、亲属及社会关系);4.调适生者的情绪(心理调适)。

二、传统的丧葬礼俗

所谓丧葬,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葬礼部分包括停灵、报丧、吊唁、入殓、丧服、下葬、做

七、居丧等等。停灵是指人去世后不立刻埋葬,而是先把灵柩停放在某处;报丧是指停灵之后,诸事准备就绪,亲属和子孙选择日期将亲属去世的消息告知亲友;吊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亡者家属;入殓是指将亡者入棺;丧服是指人们换上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等等。居丧是指亲人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当然这是经过简化之后我归纳的丧葬礼俗,其中也去除了比如招魂等一些糟粕。古代的丧葬礼俗纷繁复杂,一些学者考证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有37项之多,包括初终、复、易服、奉体魄精神、治棺椁、讣告、沐浴饭含袭尸等等。

三、服丧守制制度

守丧斩衰指的是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斩衰之服的丧期是三年,唐宋以前一般是二十五个月,唐宋以后一般是二十七个月。如果父母去世时不在家,那么居丧的开始时间,是指得到丧信返回家中开始守孝的时间。斩衰一般只针对父母、夫妻,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父亲早卒,是“承重孙”,祖父母去世的时候也要服斩衰。

齐衰是指丧服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

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主要针对直系长辈,如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大功,是次于“齐衰”的丧服。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为九个月。小功,是次于“大功”的丧服。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缌麻,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丧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服制三个月。在五服之外,还有袒免亲,袒免亲“遇丧则服素服,尺布缠头”。

守孝中的禁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言语服饰、饮食起居、社交娱乐、生产劳动。在言语服饰方面,要求居丧期间人们尽量少说话,甚至不说话。并且对于不同等次的服丧者,具体要求又有所不同。服饰就以我们前面所说的“五服”为代表。

1.饮食起居方面,很多地方的民俗都规定丧亲之后不得吃肉饮酒,不能参加社交宴会等等。且古代对于居丧期间吃不吃、吃什么也有规定,比如,斩衰之服要先绝食三天,在虞祭(一般在葬日或葬后的第二日)之后,哭完可以吃粗粮饮水,但是不能吃菜和水果。但是,如果哀伤过度,长时间不吃饭,礼制又有最低的限定,来保证居丧者最基本的身体健康。若饮食问题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而危及居丧时,则可以不遵守上面的规定。你比如,父母比较长寿,可能居丧者年纪比较大,已经七八十岁了,你不能让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绝食三天嘛!

2.关于居住方面的禁忌主要是要求居丧者离开死者去世的房间,另辟简陋房屋独居,“结庐而居”。

3.社交娱乐方面,在殡葬和守孝期间,普遍存在着丧者亲属在社交和娱乐方面的禁忌。也不能“释服从吉”,从事嫁娶活动。一般来说,丧属在殡葬期间及以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都要尽量减少社交活动。但是这部分的规定,很多都是出于封建迷信思想。比如居丧者身上有“晦气”,会给别人带来不幸什么的。

4.生产劳动方面,在传统的殡葬禁忌中,还或多或少、或繁或简地存在着关于丧期哀痛之人禁止参加生产活动的习俗。当然这一部分主要也是出于封建迷信思想。的“五服”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四、古代丧葬礼俗的特点

1.生死并重

在中国古人看来,人死并不意味着烟消云散,它既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结束又可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新生活的开始。也就是说,人死就像搬家一样,在九泉之下依旧会好端端地生活,衣食住行与往日相同。故古人在人死之后总是按照其生前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后事,调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丧礼习俗中不乏反映。譬如:把死者装进棺材时,为其准备足够的衣物,以供死者一年四季穿戴之用;修筑坟墓时,仿照人间房屋的样式,以寓意死者在生时的居室;殡葬和祭祀时,大量焚钱烧纸,以供死者在冥界用作货币等。

2.等级分明

在古代中国,如果人们在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其死后丧葬待遇也会有别,例如:坟墓的高度大小、随葬品之多寡、碑志的规格等,都依据相应等级而有所不同。

首先,对死亡的称谓不同;《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死者称谓尊卑不同,可见社会等级昭然。

另外,丧仪中“饭含”的习俗也是社会等级森严的佐证。《说苑·修文》载:汉制规定“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3.孝道为先,儒家内涵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的主流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因此丧葬礼俗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丧葬礼俗中很多内容都有儒家典籍的影子。

4.形式多样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居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各不相同,从而使丧葬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其中,土葬和火葬是比较普遍的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水葬、树葬、天葬、悬棺葬、瓮棺葬、屈肢葬、二次葬、割体葬,等等。这就使得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多姿多彩,形式不拘。实际上,各种葬式又昭示着人们不同的信仰象征。

五、陵墓—古人的身份象征

1.选址

古人的陵墓选址有很多种考量。首先是风水,古人认为生者与死者是相连的。要善待死去的亲人,令死者不安的话,生者就会有病痛或灾难。因此,在选择墓地的时候十分注重“风水”,讲究“福泽子孙”。

其次,古人很多时候都是“厚葬”,陪葬品十分丰富。因此,如何防止被盗墓也成了墓地选址的考量因素。史书上记载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悬棺的帝王,对六朝和唐代帝陵影响很大。而这种“依山凿穴”,采用不起坟丘的崖墓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防盗的动机。

2.规格

古代的丧葬礼俗等级特点严明。首先是对陵墓规格有限定,比如范围、高度、围墙等有所规定。清朝礼制规定:“公侯墓地一百步,坟高二丈,围墙高一丈。”

其次是对棺椁以及陪葬的规格限定,《荀子·礼论》云:“天子棺撑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对于祭祀的宗庙,《礼记·王制》也有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陪葬品更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3.薄葬与厚葬

对于厚葬、薄葬来说,最主要的一个区分因素应该是整个丧葬之事耗费钱物人力的多少。思想状况和外部环境是两大主要影响因素。思想状况主要是指个人对于厚葬与薄葬看法。而外部环境则主要是经济和社会两方面。比如东晋时期,社会比较动荡,所以东晋皇帝大部分都是薄葬。这一点在其他国家也有体现,比如日本战国时代的后奈良天皇,由于皇室没钱,遗骸在放置了两个半月之后才下葬。更别提什么厚葬了。

六、结语

中国古代史十分漫长,相应的,丧葬礼俗的诞生、发展、演变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丧葬的相应礼俗与礼俗的执行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社会安定的时期或者君主专制集中时期,丧葬礼俗就会复杂一些,执行的就好一些;社会动荡或者君权衰落、礼崩乐坏的时期,丧葬礼俗就会简单一些,执行的差一些。

2.中国古代酒文化 篇二

关键词:文学与酒,文人与酒,文化功能

一、酒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开头两句便描写了醒目的江南春景与酒旗。桃红柳绿,黄莺啼唱的江南,依山而建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尽收眼底。

酒旗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广告形式了。《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有记载说宋国有一个卖酒的人,他卖酒公平,酿的好喝,卖酒的旗帜挂得很高。这里描写的就是一个口碑非常好的酒家的酒旗悬挂的非常高的情景。可以想象,酒旗挂的越高,看见的人就越多,知名度就越高。文中他酒卖的不好,那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说起来,现代社会中的商店招牌,门口的霓虹灯也都是和古代的酒旗学的。古时候,店主都会把字号写在酒旗上,使人们一看就知道。也有的悬挂在店铺之上,屋顶或者房前,或者用杆子把旗子竖起来招揽顾客。除此之外,酒旗还能用来传递店内信息,如果上午开始营业,店内有酒可卖,酒把酒旗高高悬挂起来;若无酒可售,就收下酒旗。顾客在远处便可一目了然。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记载说:“在京七十二戸诸正店,初卖煮酒……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描绘的就是市井酒家酒卖的好的景象。“望子”说的就是酒旗。也有到晚上才营业的店,如刘禹锡《堤上行》诗里提到一酒家“……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描写的就是日落后才营业的酒家;宋道潜《秋江》诗:“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描写的就是傍晚落旗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酒家,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另外,还有一些文人会借酒旗抒情言志。例如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借天气,帆船,残阳,倾斜歪倒的酒旗,描写了故国晚秋萧索,萧条的景象。抒发作者心中无限的苦闷。

二、酒德与酒礼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饮酒也不外如是。中国古代文化史方面的专家柳诒徵先生曾说过古代原本是没有尊卑之分的,直到耕种酿酒之后,以饮食分尊卑。这个不难理解。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加之儒家推崇“孝悌”,因此饮酒也需分长幼尊卑,方显秩序。古人在饮酒前还需行跪拜之礼。《世说新语》中就有两则内容讲到饮酒前要行拜礼。其一《孔文举有二子》其二《言语篇:偷本非礼》讲述了饮酒前要成礼与偷本非礼不拜两种情景,透出孩子的活泼无邪。

清人王晫和张潮编撰的《檀几丛书余集》中收录了吴斌的《酒政六则》:饮人:高雅、豪侠、真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饮地: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曲涧、平畴、荷亭。饮候:春郊、花时、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饮趣:清谈、妙令、联吟、焚香、传花、度曲、返棹、围炉。饮禁:华筵、连宵、苦劝、争执、避酒、恶谑、喷秽、佯醉。饮阑:散步、欹枕、踞石、分韵、垂钓、巌巾、煮泉、投壶。

详细讲述了应该与什么样的人饮酒;在什么地方饮酒;在什么时候饮酒;怎么样喝酒有趣;喝酒时不能做什么以及酒后要做什么。古人做事似乎都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连饮酒作乐这样的事情也能想出如此新奇有趣的方法,足以见得古人行事之认真。

古人在饮酒之前还要祭祀一番。袁宏道在《殇政》中说到:“凡饮必祭所始,礼也。”意思就是饮酒前必须先祭祀,这是酒礼。另外他还制定了选择酒徒的十二条标准,大致意思就是选择酒徒要选择善于言辞却不巧言令色的;性情温和却不淫靡的;随意行令而不重令的;酒令一行就能让满座积极参与的;听到酒令就明白不再追问的;擅长开情趣高雅玩笑的;没有触犯酒令被罚酒却不自我辩解的;拿到酒但不评议是好酒还是差酒的;酒杯飞快传递仪表却不乱的;宁愿喝醉而不偷偷泼酒的;拿到题目就能赋诗的;不胜酒力却能整夜宴饮兴致勃勃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对饮酒者提出的礼仪要求。

酒德即为喝酒时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像商纣王那样酒池肉林,喝酒误事,周公颁布禁酒令,即《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大致意思是告诫子孙后代不要经常喝酒,要自我约束,不要喝醉。

比起国外,中国酗酒情况不甚严重原因一方面是有酒礼和酒德的约束,另一方面由于酒主要应用于祭祀,所以度数不会太高,不易喝醉。

三、酒的文化功能

酒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主要是用于祭祀和饮酒为乐。

孔子所著《酒诰》中就强调:“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表示只有祭祀时才能用酒,唯有大祭才能饮酒。

祭祀的目的大都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例如《大雅·旱麓》中记载:“清酒既载,驿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意思就是清酒和牲畜都准备好了,希望上天享用之后能够赐予我们福祉,保佑我们风调雨顺。

虽然酒为祭祀而生,周公也颁布过禁酒令,但好酒之风,历代兴盛。而酒在中国文化中最大的特色是常与文学相结合。酒既不仅是文学描写的对象,丰富了文学创作内容,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助推器,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灵感。古代文人骚客诗必饮酒,酒必赋诗。例如有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刘伶的“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有李白“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有陶渊明的“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等等,不胜枚举。

3.古代中国车文化 篇三

在体育比赛里,常常听到观众们对运动员的鼓励:“加油!加油!”在国际竞赛里,更有响亮而齐整的口号:“中国加油!中国加油!”平日,鼓励亲友以更大的干劲去工作、学习,或者去拼搏,也往往会用“加油”这一话语。总之,“加油”是现代汉语里的常用词汇。

笔者曾经思索过,为什么汉语里会用“加油“来表示对人的鼓励,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这个说法?

查阅过《辞源》,在书里的“加”字头名下,有一些出现在古典文籍里的词汇。如:“加日”,表示“连日”的意思,出自《荀子》的《性恶篇》;“加行”为佛教语,意为加力修行,出自唐代窥基所录《成唯识论述记》;“加志”表示“注意、留心”的意思,最早载于汉朝贾谊的《新书·修政语(上)》。但是,在《辞源》这部权威性的工具书里,没有“加油”一词;可见这个词不大可能是古人的说法,至少不是古籍文章里文言文的说法。

笔者揣测,“加油”一词可能起源于早期职业汽车司机们的说法。汽车在正常行驶途中,倘若要加快速度,或者要爬坡的时候,司机往往要加大油门,增加对发动机的供油量;而且,汽车发动机在司机加大油门这个操作实施的瞬间,马上就会有明显的跟从反应,或者跑得更快,或者爬坡时更有力量,发动机的声音也明显振奋起来。

每当我们在呼喊“加油”的时候,自然也是希望所关注的人们在这种激励的声浪里,能像汽车(发动机)一样,马上爆发出更大的精力,去争取好的成绩或者工作结果。

在汉语里还有另外一些词汇表示对人们继续奋发努力的激励,比如:努力、加把劲、展劲、雄起等等。其中“努力”是通用的词汇,也是汉语书面语里的用法;而“加把劲”、“展劲”像是口头语;“雄起”仅是笔者记忆里的四川方言词汇,主要使用在口语里,可能别种方言里也会有意思相近的说法,但是少见于文字。

一个“加油”的词汇,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非常广泛的说法,喊话者和听话者都像汽车加大油门那样,爆发出更大的能量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加油”也让人联想到中国的“车文化”。

二、慈禧与车辆的轶事

在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麓一座殿堂里,陈列着一辆慈禧坐过的御用汽车。这是1902年袁世凯为庆祝她的生日而送上的。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辋、木质辐条、实心轮胎,两轴四轮,为敞开式古典汽车。车上有两排座位,前排是司机座,后排为客座。在该汽车旁的说明牌上写着:慈禧太后要求在她前面的司机跪着开车。

好些文章里都说,这是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也有人认为,1901年由匈牙利商人李恩时从香港运到上海的两辆美国制造的“奥斯莫比尔”牌汽车才是“中国第一车”。

“伴君如伴虎”,不得不跪着为慈禧太后开车的司机,显然是遇到了比老虎还厉害的太上女皇。诚惶诚恐和高度紧张的司机,跪着开车时刻面临着悲惨的下场。

传说司机为了不再开车,暗地用棉花堵住了油管,向上禀告说车坏了,于是御车被打入了冷宫;至于司机,则瞅着一个机会率家逃亡了。

民间传说和稗官野史及当代大量的文学影视作品里,慈禧太后日常往返于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都是乘坐十六人抬的御辇大轿,由沿途驿站的太监们轮替抬着跑步前进,不过人抬着跑步的速度,肯定没有马车跑得快。但是,坐在经专门训练的太监们抬着的轿子里,肯定比坐在奔跑的马车里舒服稳当。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同年8月14日慈禧太后在仓皇之中,裹挟着光绪皇帝,穿着汉式衣服、梳着汉式发髻,乔装为汉民老妇,乘坐老式骡马大车,北出德胜门逃离京师。逃亡途中,得到山西地方官员的接驾和地方仕绅的供奉后,又放弃了骡马大车,仍然乘坐人抬的轿子逃到了山西太原,再越过黄河,一直逃到西安。

经过“太后党”朝臣们与洋人们的反复斡旋,慈禧太后得知洋人们不追究她在“庚子拳乱”里的罪魁责任,还保留皇太后的尊位尊号,就在西安驻跸下来。一年以后,慈禧太后回銮京师。

慈禧太后回銮时没有再走山西那条逃亡路线,而是东出潼关,顺黄河流势下洛阳,从河南北上走进直隶地界,在保定上了火车。1902年1月8日,慈禧太后回到北京,下火车后乘轿辇回宫,整个路程走了三个月。

慈禧太后回銮途中坐过火车,但是顽固的旧传统观念还是让她轻视近代科学技术,把汽车打入冷宫即是一例。

三、二轮与四轮车

著名的《考工记》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先秦时期的制车工艺,给了车辆制造很高的评价:“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考工记》还把制车技术精湛的工匠称为“国工”。

著名的《天工开物》专门设立一节记述车辆,其中讲述到了双轮车和四轮车,并且有一幅四轮车的插图。然而引人疑问的,正是古代中国的四轮车。

《宋史》、《明史》、《清史稿》里的《舆服志》记载了较晚近的几个朝代皇家车辆情况。帝王御用的车辆肯定是最讲究排场、规格最高的车辆,却都是两轮车,没有四轮车。

按常理,四轮车可以有一个比两轮车大得多的底盘和平台,在这个稳定的大平台上,可以构建帝王车辆的富丽堂皇结构。但是,三代的《舆服志》里,所记述都只是两轮大车。在御用车辆里没有四轮车,说明了古代的四轮车技术不成熟,不能实用到皇家车舆上。

四轮大车有一项“前轮转向问题”的关键技术,因为四轮大车的转向技术不成熟,所以古代中国虽然也有四轮大车见之于书,甚至在《清明上河图》里亦能见到四轮大车的形象,但是没有两轮车和独轮车用得普遍。

在汉字词汇里,“车”亦用复合词“车辆”来表示;那个“辆”字,就来源于大多数车子都是两个轮子。

从欧美的影视作品里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普及了四轮马车,前排的两个轮子能够自由转弯。四轮马车实现了西方的商业化客运与货运,是商品经济高度成长的重要因素。

四、当官坐轿子

在古代,常把“当官坐轿子”作为读书人的追求目标。但是,当官要坐轿子,却是一种畸形的观念,这种观念主宰了古代中国的官场,而官场意识又对全社会产生示范效应。

“当官坐轿子”使民间失去了钻研车辆、改进车辆的兴趣和动力,古代中国始终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四轮车技术,也没有发展出商业化的客运马车。

中外历史表明,路况和车况是紧密联系的一对伙伴,从古希腊、古罗马以至于近代的西方,发展车辆与发展公路网是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而古代中国,车辆与车路却因为得不到官场重视而陷入恶性循环。

汉字的“轿”字从“车”旁,确实是与车辆有密切关系,却失去了车最本质的东西——轮子,载荷压在了人的肩上。

宋、明、清的《舆服志》都记载着,为了防止官员贪图安逸而懒惰,明文规定武官只能骑马,文官坐轿有年龄和品级的限制;也规定了各级官阶所坐轿子的形制规格,对违反者也有相应的处罚规定。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史就记载着对违例坐轿王公和官员的处分。

总之,追求坐轿子,成了制约古代中国车文化发展的重大障碍。

五、《红楼梦》里的物资运输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里,有一张黑山村乌庄头向主家开列的礼品单。那是过年时节,宁国府的田庄里向主子家缴送的过年物资。

仔细读曹雪芹笔下这张单子所开列的东西,有田庄自己耕种收获的粮食:御田胭脂米二担、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担;有田庄烧制的木炭: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有田庄自制的各色干菜一车(注,这里出现了“车”)。此外,还有很多狩猎的野味及田庄饲养的家禽家畜,本文仅摘录“猪”和禽类为例: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各二百只、野鸡野猫各二百对。

曹雪芹笔下那张清单还有许多年货,笔者摘录上述的资料,是想据此讨论,那批数量巨大的物资是如何长途运输的。

乌庄头回禀贾家的主子,这一趟运送年货的行程“走了一个月零两日”;路上遇见了大雪,“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的很……”。

上述的情节,就是古代和近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典型缩影。

贾府田庄送往京城的大宗物资,是采取自己运送的方式,而不是商业化的运输方式。这种大规模的物资运输与商业化方式不沾边;民间的小宗运输、小本买卖也没有促进古代发展商业化的交通运输。

相似的运输情节,还可以在《水浒》智取生辰纲的故事里读到。蔡京的生辰纲是使用一队兵丁挑运物资;打劫生辰纲的一伙“贩枣客人”也是自己推车贩运。古代这种自运或自销的自然经济模式,发展不起商业化的运输网路,从大名府到京师,没有通畅的运输大道,要走险恶的黄泥岗。

六、东洋车在中国

所谓“东洋车”,是指一种人力拉动的载客车辆。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人力车”条目记载:“十九世纪末期,亚洲出现一种载客人力车。它的主要元件是弹性车轮、钢片弹簧的悬挂装置和木制车厢。车厢前伸出两根辕杆,是挽车的手把……中国的载客人力车是由日本传入中国,故又称‘东洋车’。”

《西洋器物传入中国史话》介绍,对于东洋车的发明者,有三种说法;但三种说法都认为东洋车的发明地在日本。有意思的是,把这种车辆传入中国的,却不是日本人而是西方人,传入时间在1873年底至1874年初,传入地是上海。1873年6月,法国人米拉向上海法租界当局申请人力车客运专利,期限为十年,法国租界当局同意米拉备车三百辆。同年8月,上海《申报》刊载一条消息,大意是上海的西方人准备成立一家东洋车公司,出资两万两,赴日本购买东洋车九百辆,租给上海的中国车夫,每月收银两元。

据介绍,在东洋车传入中国的当年,上海人已开始仿制。到二十世纪初,上海已有人力车大约九千辆。

引入初期的东洋车是木头轮子,后来轮缘包铁皮。1901年至1911年,上海出现了经改进的人力车,木头轮子外包上实心的橡皮条,减少了行车的颠簸震动。那是用废旧汽车轮胎料裁割成的实心橡皮条轮胎,箍在车轮辋外缘的浅槽子里,轮胎条接头的地方穿铁丝来锁扣,成为早期的软质弹性轮子。这是木板硬车轮向钢骨橡胶车轮发展的第一步,是中国传统车辆走向近代车辆的突破性进展。

初期引进的人力车车身漆为黄色,其中一部分是当时豪绅买办富户的私家用包车,因此叫“黄包车”。并且进一步发展出充气轮胎,同时加强了车的装饰,朝专用客车方向演进。考究的私家车还加装了减震弹簧、车铃、车灯、风雨篷及客座遮帘。黄包车在当时成了一种流行的新式客运车辆。

富绅人家用东洋车取代轿子,有经济利益考虑:一,东洋车只需雇一个车夫,而轿子最少要两个人抬。二,钢铁车架比全木质的轿子结实耐用。三,东洋车采用了弹性车轮,乘车的颠簸减少,而且速度也比轿子快。四,东洋车时髦,私家黄包车成为一种上流社会身份标志。

4.中国古代酒文化 篇四

史学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民族在滚滚岁月长河中的每一次迈步都由历史铭记,史学在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史学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的同时,也是对后来这个民族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引,对这个民族向前良好地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中国古代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史学是座瑰丽的宝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正是因为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而这些信息都是由历代的历史学家记录在史学著作上保存下来的。

历史著作是史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著作作为史学的社会表现形态,具有很多的职能,这些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古代史学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史学的求真、经世的传统也影响着儒家经学。中国古代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隋志》著录文化成果,四部分书,确定经、史、子、集的顺序,由此直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总目》,史书一直位居第二位,这一点足可看到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

二、史学的功能

史学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记录,具有以下的几个功能:

1、记录、综合人类文化创造、积累和发展的功能。

史学的作用一般都通过史学著作表现出来,史学著作具有记录的作用,综合对历史的记录就是一部民族的发展史,它记录和综合了一个民族的创造、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传承。

2、增长学识,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史为鉴。

历史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百科全书,是我们认识民族文化的源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还可以从中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史为鉴,避免发生前人出现的错误。

3、具有教育作用,包括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学习历史,对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完好心灵、学习做人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学习和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就相当于在上一门课,一门关于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性教育的课。

4、特殊的娱乐功能。

5.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篇五

【专题复习导航】

◎考情分析: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比重不如政治、经济史主题,2009年山东、海南、广东、宁夏等地高考对思想文化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集中考查了儒家主流思想和书法、文学等主干知识。但“一定的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在当今政治、经济两大板块频繁考查之际,文化史的内容也应引起重视。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可能会结合具体历史背景,考查基本思想主张、抓住思想主张的特征加以对比分析、古今中外相关知识的联系比较,及书法、绘画、文学等主干知识,选择题仍为主要方式。

◎考纲诠释:(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3)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4)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专题复习建议】

1.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学习,不仅应当注意思想家的论著,也应当注意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思想的其他资料。对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有重要地位的名家名著,应当有基本的了解。同学们可以读一些古代思想家的经典名篇,在阅读时应当注重真正理解原文。现在刊行的一些白话译本只能作为参考。

2.认识中国古代思想的特征,应当看到各家思想在不同的时代,都曾经发生过相应的历史变化。要考察思想史的脉络,必须注意各家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

3.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总结,比如简要说明孔子思想的要点,简要说明老子思想的要点等。4.在有关古代文学艺术内容的学习方法方面,重视浏览课外读物,增加感性认识,将课外阅读收获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相结合,进行较深层次的思索。

5.将对艺术的品味和欣赏与对艺术史的总结和分析结合起来,感受古代艺术的文化内涵,也是值得肯定的学习方法。

【新知自主探究】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含义:“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墨、道、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指诸子百家针对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见解。

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①创始人——老子: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②庄子:提出“齐物”的观点和“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应顺从自然;在文学、美学方面建树颇多。

(3)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用”等,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

(4)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3.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哲学思想大发展。(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3)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1.儒家思想的形成(1)创始人——孔子

①“仁”: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谐人际关系。②“礼”:即“克己复礼”按周礼矫正等级名分以求贵贱有序(保守的一面)。③“为政以德”以“礼”治国,要求爱惜民力,包含了民本思想。

④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⑤教育方面贡献巨大,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孔子也被尊崇为“圣人”。

(2)奠基人——孟子

①提出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③伦理道德观上,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的人格精神。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

(3)集大成者——荀子

①继承儒家思想,主张以礼教治国,但又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

②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的教育。

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及其新儒学 ①地位: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糅合了阴阳家、法家、黄老之学对孔孟儒学加以改造而形成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②内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大一统”思想。

(2)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君主专制集权,因此汉武帝接受了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采纳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由此,儒学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儒学也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宋明理学 ⑴理学的兴起: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宋代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有益内容,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它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使儒学更为理论化、思辨化,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

(2)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②主张:“理”是世界本原,表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表现在人身上是人性,即要“存天理,灭人欲”;认识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③地位:明成祖时确立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3)陆王心学

①指以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

②主张: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的方法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天理,主张克服私欲回复良知以求理。

(4)影响

①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②积极影响: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现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4.明清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1)李贽及其思想:自称“异端”,力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强烈的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基本主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存在的理论基础。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的设想。②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③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脱离实际,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为学要务实,关乎国计民生。

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主要科技成就

(1)天文: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唐代僧一行在世界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元代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2)数学:春秋出现了九九乘法表,发明了度量衡,出现了算筹计数法;东汉《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方法,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年。

(3)农学: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载了各种生产工具的改革;明代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

(4)医学:《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学的经典;东汉华佗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代表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2.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贡献

(1)造纸术:西汉已发明,东汉蔡伦改进,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

(3)火药:唐代发明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时产生了巨大作用。

(4)指南针:战国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四、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汉字和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

(1)汉字: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演变,由繁到简。

(2)书法:篆书和隶书具有书法的美感,但仍为实用性汉字;魏晋南北朝时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唐代楷书步入盛世,以“颜筋柳骨”闻名,草书有张旭、怀素等;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2.绘画艺术

(1)发展脉络:①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彩陶画等,自然、质朴又不失浪漫。②战国至汉代的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③魏晋时期形成凸显个性的文人画,以顾恺之为代表,注重“以形写神”。④唐代以吴道子为代表,展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⑤宋代: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画家更加注重意境;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亮点,以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最著名。⑥明清:流派纷呈,文人画、宫廷画、表现民间风情的年画、木刻版画、剪纸画、布贴画等各具特色。

(2)基本特点:①写实与写意两大风格。②文人画主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③不求形似,注重抒发个人主观性情,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文学成就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其中国风是精华部分。《诗经》以四言体为主,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基本创作方法。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吸收南方民歌精华,创作出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又称“骚体”,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较为活泼自由。代表作《离骚》。

(3)汉赋:是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一种带韵散文,表现手法夸张,词藻华丽。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等。

(4)唐诗: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词:又称“长短句”,可更加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宋代最为流行,且流派甚多,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岳飞等。

(6)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是在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文人加工而形成的新诗体。表达了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的愁闷情怀。

(7)明清小说:唐代就有小说,叫“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已渐趋成熟;“话本”是宋元小说的形式;明清通俗文学大发展,小说创作进入繁盛期,出现了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4.戏曲艺术

(1)南戏:两宋之际,在商品经济较为繁荣的闽浙一带流行的一种戏剧。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创作,贴近百姓生活,主要流行于民间。

(2)元杂剧:元代在北方兴起的融诗词、歌唱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一种戏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等“四大家”。

(3)京剧: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局面;徽剧、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等唱腔,形成了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出现了第一个繁盛期,涌现了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京剧成为国粹。

【重难核心突破】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思想解放、人才辈出的局面,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罕见的现象。这段时期也是我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发展时期。究其原因:

(1)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时新旧社会制度交替变革是思想界动荡活跃的根本原因。面对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学说,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由于当时社会处于剧变及战争动荡的局面,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来钳制思想争鸣,这是百家争鸣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3)战国时代“士”阶层空前活跃,各国统治者对士的重视及对学术思想活动的赞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列国纷争的政治局面客观上有利于百家并存。

(4)教育的兴起和学术中心的形成是百家争鸣中社会变革、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阶级关系变动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1)形成背景:经过了六七十年的修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增强,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土地兼并、王国问题、边境不宁困扰着西汉统治者,强盛的西汉需要有一种新的统治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于是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

(2)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新儒学的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即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君权神授”即“天子受命于天,天下人受命于天子”。

(3)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的。

(4)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5)影响:①对当时:对维护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具有进步意义。②对后世: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把儒家思想神学化,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支持,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1)同:程朱理学和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2)异:对“理”的具体认识不同,求理的途径也不同: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有哪些?早期启蒙思想为什么不完善?

(1)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严苛;一方面封建体制日益腐败,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2)明清之际产生的民主思想还处于启蒙状态,与西方相比还有一定缺陷。原因有:①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从发展空间程度上看,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在封建专制的缝隙中挣扎,决定了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发育不健全。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也给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5.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各朝代都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修道路、开运河、设驿站不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而且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续不断,使科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土壤。(4)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5)在明清之前的大部分时间内,统治者对外政策开明,对外交流广泛,也推动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

(6)中国古代科学家刻苦、奉献的精神有利于科技发展。

6.魏晋、隋唐、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对绘画的影响

(1)魏晋以来的社会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却不愿与流俗为伍,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

(2)唐代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3)宋代,“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又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这种时代特点也影响到绘画作品中,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北宋的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南宋偏安,画家绘画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讲究对称。他们的绘画被称为“残山剩水”;另外,这时不仅出现了许多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百姓自己的绘画艺术也发展起来,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4)明清时期,由于政治思想上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不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和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伴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为小说作插图的木版画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百姓自己创作的富有实用性的绘画艺术形式出现。如年画、寺庙中的壁画、布贴画和剪贴画等。

【高考真题体验】

1.(2009山东基能,42)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此届书博会的主题为“齐鲁文脉,华夏书香”,与这一主题相一致的应是②④;①是激人奋进的警语,而③体现的是孔子“仁者爱人”的政治思想。

答案:D 2.(2009海南单科,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解析:A、C、D三项仅是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提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学习礼义,通过法治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而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故二者存有相通之处。

答案:B 3.(2009海南单科,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解析: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由此可以推断,他的思想基础应源自《春秋》。

答案:A 4.(2009安徽文综,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解析: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

答案:C 5.(2009江苏单科,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解析: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6.(2009广东理基,6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解析: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的学说。

答案:A

7.(2009山东基能,4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解析: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毕升发明的,用于印刷的活字字模应是反字。据此分析题目图片,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8.(2009广东单科,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答案:D 9.(2009四川文综,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故应排除。

答案:A 10.(2009广东文基,19)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秦朝官方文献”。秦朝官方统一文字为小篆,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故D项为小篆;A项为甲骨文; B项为草书;C项为楷书。

答案:D 11.(2009浙江文综,12)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解析: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故A项正确。李斯写《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B项错误。C项指的是草书。正书是指楷书,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2.(2009安徽文综高考,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古代绘画的杰出代表人物,图中第一个高峰应为唐朝时期,顾恺之是魏晋时期,吴道子是唐朝,张择端是北宋,郑板桥则是清朝,故B项正确。

6.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对联 篇六

1、孔子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2)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2、孟子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3、屈原

(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3)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4)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4、项羽

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半碎霸图空。

5、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荆柯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7、司马迁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8、苏武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9、王昭君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10、诸葛亮

(1)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3)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5)功在朝迁,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11、陶渊明

(1)醉眠多似陶彭泽;句法参同李翰林。

(2)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12、李白

(1)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2)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4)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5)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6)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7)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13、杜甫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4)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5)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14、白居易

(1)风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15、苏洵父子等

(1)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3)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司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16、范仲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7、沈括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18、辛弃疾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9、李清照

(1)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3)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

20、文天祥

(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2)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法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21、岳飞

(1)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2)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庭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3)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得一片丹心。

22、史可法

(1)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2)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抔故土,还留胜衣冠。

(3)死含瑶草千秋恨,魂傍梅花万古香。

23、蒲松龄

(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4、孙中山

(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2)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事。

25、鲁迅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6、韩愈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27、苏轼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28、于谦

(1)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肱股之力,继之以死,独留表白在人间。

(2)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

29、陆游

7.中国古代酒文化 篇七

关键词:《说文解字》,马,古代文化

汉字是一种具有独特构造方式和结构系统的表意文字。汉族先人在创造汉字之初“据义取象”, 他们凭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选取相对应的物象从而“具象显意”。汉字这种表意文字揭示了汉民族观察世界、探索世界的成果, 记录了汉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

《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解析字形、分析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1]《说文解字》 (以下简称《说文》) 中蕴藏着大量有关古代社会农业畜牧、军事刑罚、祭祀丧葬、饮食服饰、植物医药等方面的文化信息。正如许慎之子许冲在《上〈说文解字〉书》中说:“天地鬼神, 山川草木, 鸟兽昆虫, 杂物奇怪, 王制礼仪, 世间人事, 莫不毕载。”《说文》揭示了古文字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借助《说文》对汉字进行文化学的考察, 在探寻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说文》分为540部, 其中马部收字115个, 重文8个, 新附字5个。本文以马部字为例, 来透视中国古代与“马”有关的文化现象。《说文》释马:“怒也, 武也, 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段注:“以叠韵为训。古、籀文皆以彡象髦。据《玉篇》, 古文作●, 故云二者同有髦也。”《义证》载:“《玉篇》, 马, 武兽也, 怒也。”《三字经》言:“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马, 居六畜之首, 善行负重, 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 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马与古代祭祀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 人们认识水平有限, 出于对自然界的恐惧和敬畏, 先民们常祭祀, 以祈求庇佑。在古代进行祭祀时, 人们多用猪牛羊而很少用到马。马参与战争、运输, 聪明、灵动, 具有神性, 成为古人祭祀的对象。古人每年都有一系列祭祀马的活动。

《周礼·夏官·司马》载:“春祭马祖, 执驹;夏祭先牧, 颂马攻特;秋祭马社, 臧仆;冬祭马步, 献马, 讲驭夫。”郑玄注:“马祖, 天驷也。”《孝经说》上有“房为龙马, 是马之祖”的说法。房, 即房宿, 是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之一。马祖已被神化。《说文》曰:“马二岁曰驹, 三岁曰脁。”所谓执驹, 就是把小马驹从马群中分离出来, 以免仲春交配季节被雄马所伤, 同时也令马驹脱离母马, 改由人工饲养。先牧, 始养马者。攻特, 去劣留良。马社, 始乘马者。臧仆, 对驾驭车马的驭夫进行选择和训练。马步神, 为灾害马者。古代四时祭马的典制足以证明马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龙马神话

《说文》载:“騋, 马七尺为騋, 八尺为龙。”《周礼·夏官·庾人》言:“马八尺以上为龙。”《吕氏春秋·本味》记:“马之美者, 青龙之匹, 遗风之乘。”龙首或龙身的神马就是龙马。《山海经·中次九经》中载:“凡岷山之首, 自女儿山至于贾超山, 凡十六山, 三千五百里。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

《礼记·礼运》曰:“河出马图。”孔颖达疏:“龙而形象马, 故云马图。”又曰:“故天降膏露, 地出澧泉, 山出器车, 河出马图。”注:“马图, 龙马负图而出也。”疏:“伏羲氏有天下, 龙马负图出于河, 遂法之画八卦。”传说伏羲就是根据这黄河里浮出的龙马献上的河图推演出的八卦。

《艺文类聚》卷第九十九载:“尚书中候曰:尧时, 龙马衔甲, 赤文绿色, 临坛上。”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虚构出来的神化物, 龙与马的结合更使马也上升至神的地位。龙文化与马文化的结合, 便产生了“龙马”形象, 以至有了“飞而在天则为龙, 行而在地则为马”之说。龙马精神, 也就成为中国人刚健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写照。

三、相马文化

提及古代的相马, 必然离不开伯乐与千里马。君王寻找千里马, 士人呼唤伯乐, 伯乐与千里马的佳话广为流传。如李白的“燕昭延郭隗, 遂筑黄金台”;李贺的“堆金买骏骨, 将送楚襄王”;韩愈的“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马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马的认识随之不断深入, 对马的评品亦更清晰。相马之术, 日臻完善。《说文》对此亦作了实录。

1. 毛色。

《说文》中对马毛色的介绍有二十多种, 通过对不同毛色的鉴别可区别出二十多种马。如:骐, 马青骊文如博棋也。骊, 马深黑色。骝, 赤马黑毛尾也。骓, 马苍黑杂毛。骃, 马阴白杂毛黑。骢, 马青白色杂毛也。

2. 年龄、大小。

《说文》中注:“马, 马一岁也。”驹, 马二岁也。“骄, 马高六尺为骄。騋, 马七尺为騋。駥, 马高八尺。”《周礼·夏官·庾人》载:“马八尺以上为龙, 七尺以上为騋, 六尺以上为马。”郑锷曰:“八尺绝高矣, 出乎其类, 追奔电, 逐遗风, 一去千里, 故以龙名之。七尺以上亦异乎其类矣, 不谓之马而谓之騋, 意其由种而生, 既高且大, 有所自来矣, 岂种马之子孙乎?”

3. 优劣。

《说文》中注:“骥, 千里马也。骏, 马之良材者。骁, 良马也。”《荀子·劝学篇》中有“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4. 马速。

《说文》中注:“笃, 马行顿迟。冯, 马行疾也。骤, 马疾步也。颿, 马疾步也。驱, 马驰也。骛, 乱驰也。骋, 直驰也。”

四、马政文化

马在古代战争、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朝历代对马的牧养、训练, 皆有专职机构与官员管理, 形成了特有的马政文化。马政, 是中国古代对马的饲养、繁殖、训练、医疗等各个层面进行规范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至周代时, 已形成成熟的马政制度。养马的专职管理人员, 称为“趣马”。《周礼·夏官》载:“趣马, 掌赞正良马, 而齐其饮食, 尚其六节, 掌驾驭之颁, 辩四时之居, 治以听驭夫。”《周礼·夏官·校人》记:“天子 (周王) 十有二闲, 邦国 (诸侯) 六闲。”“闲”即养马的马厩。又记:“校人, 掌王马之政, 辨六马之属。”“六马”, 即种马、戎马、齐马 (仪仗用) 、道马 (驿用) 、田马 (狩猎用) 、驽马 (杂役用) 。在校人之下, 还设有趣马、巫马、牧师、圉师等, 分掌有关马的饲养、马匹的交配繁殖、马疾的治疗、驯马、马神的祭祀等具体事务。

《说文》曰:“駉, 牧马苑也。”段玉裁注:“苑所以养禽兽也。”《景帝纪》记:“匈奴入上郡, 取苑马。”《武帝纪》记:“罢苑马。”《百官公卿表》曰:“大仆, 边郡六牧师苑令, 各三丞属焉。”如淳曰:“《汉仪》注:‘大仆, 牧师诸苑三十六所, 分布北边西边, 以郎为苑监官, 养马三十万匹。’”《地理志》载:“北地郡灵州有河奇葩、号非苑。归德有堵苑、白马苑。郁郅有牧师苑。”师古曰:“苑谓马牧也。”駉之义盖同闲。牧马之处谓之闲, 亦谓之駉。

《说文》曰:“驺, 厩御也。”《周礼》、《诗》周书之趣马。《月令》、《左传》谓之驺。《周礼》载:“乘马驿师四圉。三乘为皁, 皁一趣马。三皁为毄, 毄一驭夫。六毄为厩, 厩一仆夫。趣马掌赞正良马, 而齐其饮食, 掌驾驭之颁。”郑曰:“趣马, 趣养马者也。按趣者, 疾也。掌疾养马故曰驺。”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 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它在历史的进程中演变、积淀, 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汉族先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通过对《说文》中一百多个马部字的进一步探讨, 我们便可详细了解马与古代先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1.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

8.小议中国古代家书文化 篇八

我国家书历史源远流长,大概从文字产生以后,家书就出现了。迄今发现的古代最早的两封家书是刻在战国末期的木简上的。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4号墓出土木牍两件,均两面墨书秦隶,内容为从军出征的士卒黑夫和惊兄弟俩写的家信。据专家考证,这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内容是在淮阳当兵的名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二人给安陆母亲的信,问候亲人,自报平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家书质朴无华,不加矫饰,坦率明言,如话家常。二书所应有的核心要素都已具备,在中国古代家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汉代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以及简、绢、帛、纸等物质材料的进步,家书应用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留下了不少千古传诵的名篇。如刘邦的《手敕太子文》对自己年轻时不读书及轻薄文人之举进行了沉痛反省,希望太子以此为戒,努力学习,并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地告诫太子要尊重开国功臣,养成尊老、谦虚的优良品质。东方朔的《诫子书》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诫儿子,最好的处世方法就是恰到好处,随着环境、事态的变化而变化,进退有则,游刃有余;只有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以折中的态度为人处世,才能和而不匮,优哉游哉。而刘向的《诫子歆书》引述董仲舒名言来说明福因祸生、祸藏于福、相互转化的道理,告诫儿子在得志时不骄傲,失意时不气馁,保持清醒头脑,以求免除祸患。所有这些都说明汉代家书已经成为人们教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为艺术而艺术”的自觉时代,家书这种袒露心灵的文体也随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记载了当时人们在书信这种应用文体中竞相展示才华的盛况:“魏之元瑜,号称翩翩;文举属章,半简必录;休琏好书,留意词翰,抑其次也。嵇康《绝交》,实志高而文伟矣;赵至《叙离》,乃少年之激切也。至如陈遵占辞,百封各意;祢衡代书,亲疏得宜:斯又尺牍之偏才也。”在当时文人那里,已经不把家书单纯地看作是一种应用文体,而是使之和诗歌、辞赋并列,尽量使之想象鲜明、感情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家书不但可以用来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而且还借此炫耀文采,张扬才情。如虞翻《与弟书》、羊祜《诫子书》、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书》、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杨椿《诫子孙》、谢氏《贻王肃书》等都是流传千载的脍炙人口之作,以其强烈的主体情思和个人风格,在思想境界和艺术水平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诸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芝草无根,醴泉无源”“恭为德首,慎为行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语句也因为文美意深,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佳句。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其主要特点是讲究辞藻、典故、声韵、偶对。由于南北朝是骈文的全盛时期,家书受其影响也有骈偶化倾向,并融叙事、抒情、写景、状物为一体。骈文这种形式并没有束缚家书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反倒因为恰当的运用,增强了家书的艺术效果。如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既是一封色彩瑰丽、写景如绘的家书,也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以书简写景状物,诉说路途艰辛和旅怀愁苦,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再如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胃书》、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雷次宗《与子侄书》、宇文护《禀母书》等,都是以骈文写作家书的佳作。

书信骈偶的风气一直影响到隋唐时期。韦世康《与子弟书》、薛浚《临终与弟谟书》、李世民《诫吴王恪书》、李治《诫滕王元婴书》、李旦《诫诸王皇亲敕》、元宗《赐金城公主书》、姚崇《遗令以诫子孙》、骆宾王《与情亲书》都是用骈文写成,大都文辞简洁洗练,感情真挚深厚,艺术上浑脱自然,典雅整肃,自由地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显示作者才华横溢的诗情。而其中的名言诸如“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人之有过,贵在能改”“载怀贞顺之道,深明去就之宜”等也给人以良好的精神食粮。

随着中唐古文运动的兴起,由于韩、柳等人的努力,终于改变了骈偶文体统治文坛的局面,新鲜活泼的散文得到普及,为家书的写作提供了充分发展的条件。家书内容日趋丰富,形式日趋完美,作家辈出,名作如林,蜚声文坛。如吕温《上族叔齐河南书》《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元稹《诲侄等书》、李观《报弟兑书》、李华《与表弟卢复书》《与弟菖书》《与外孙崔氏二孩书》等都是较有代表性的“文以载道”的书信。他们或云举世皆浊我独清,为流俗非议而不悔;或云要尊敬贤德、亲近幕僚、竭尽敬意、谨小慎微,来不断完善道德人格、提高精神境界;或云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不是寻章摘句、穿凿文字,而是要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结合起来;或云品德学问应时时砥砺,方能日进高明,积久有成;或云世宦子弟,修己必以诚,为学必以坚,先修身方能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或云不与奸佞同流合污……所有这些都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

宋元是古代书信的全盛期。这时家书的内容,从天下大势到人生哲理几乎无所不包,并密切关注现实问题,因而留下了表现贤哲们品德修养、政治主张和治学思想的宝贵史料。在艺术表现上,人们虽然更推崇有气势、有新意的辞达之作,但是也不完全排斥讲究声律和藻饰的典丽之章。于是呈现了云蒸霞蔚、蔚为壮观的局面:骈偶散体,各臻其妙;叙事言情,斐然成章。宋太宗赵炅《诫陈王元僖等书》是一篇帝王的庭训,告诫后代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外绝游览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懂得治国之术,以民为贵,以保一家一姓之王朝永久不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书》告诫儿辈要修身养性,树立声望,“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以光宗耀祖。六一居士欧阳修《与侄通理书》勉励侄子以国事为念,如若朝廷有派遣,“临难死节,是汝荣事”,要尽心而为,以死为荣,不可回避。司马光《训俭示康书》围绕着“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这个古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强调清白节俭是一贯家风,“俭”能立身扬名维持家运长久,“奢”则导致身败名裂遗祸后代。苏轼《与子由弟书》劝勉弟弟遇到困难和挫折要“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进而达到谈笑死生、履险如夷的人生境界。朱熹《与长子受之书》以“勤”“谨”二字勉励其子,并列举求学、做人、交友之要旨:求学要勤于思考,不耻下问;做人对尊长言行一定要谨慎、谦虚、恭敬;交友要“不拘长少,惟善是取”,唯有如此,才不会辱没家门。陆九渊《与侄孙浚书》告诫侄孙陆浚,掌握的知识不能用来藻饰文采,来向世俗夸耀,博取声誉,而要通过读书学习修养,具有仁、智、勇三种品德,进而“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这些才是为学的目的。

上一篇:中国防水涂料市场全景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2013-2017)下一篇:付出就是一种幸福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