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

2024-07-14

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13篇)

1.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一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语文——感恩教育的窗口

最近有几位家长向我诉说:自己的孩子在家好吃懒做,父母稍微唠叼几句,便感觉不耐烦,轻则还嘴对骂,重则离家出走,作为父母,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但孩子却根本体会不到长辈的良苦用心,更别说关心、体贴、孝敬父母了,他们就搞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怎么成这样了?的确,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平日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嘴,他们可谓过着“太上皇”的生活,如果父母、长辈对他们的要求稍有不顺,他们便是横眉冷对,怨声载道。难道现在的孩子真的没有一点孝心吗?古人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难道我们现在的孩子连羊、连鸦都不如了吗?我想不是这样的,由于自幼受家庭、父母溺爱,事事百依百顺,在他们看来,父母、长辈对他们好,那是理所当然的,是天经地义的,是他们应尽的义务,所以他们就根本不必要心存感激,心存感恩,更不必要去回报什么。对于这种现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我们只是对他们作普通的说教,往往效果不好,甚至会让学生对你产生抵触、对抗情绪。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找准一个恰当的时机,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一直探究的课题,笔者最近教过几篇比较典型的课文之后,发现学生的心弦有了很大触动,有的甚至潸然泪下,下面把这几个契机写出来,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在《背影》中感受父亲的爱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祖母去世,父亲又失业,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在这种氛围中读到“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同学们有所触动,我赶紧语重心长的说:“同学们,有这份爱心的又何止文中的父亲?你们的父亲也是时刻关爱着你们的,只是你是否用心去体会了?我们一起来搜索父亲让你感动的瞬间,看谁的父亲最能打动我们”

起初,没有动静。我就点了一个平时比较孝顺的张萍同学。“08年冰灾的时候,爸爸每天六点钟起床帮我做好早饭,然后送我到学校,放学又准时来接。一两天我可能不会感动,但一直坚持二十多天,我感觉父亲真的伟大!”

冰灾的话题一打开,许多感人的场面就出现了„„

同学们能从平时已习惯的事例中,找到一丝感动,有几个甚至都掉眼泪了,他们明白了父母陪着我做作业,了解我的学习情况,这是在关爱我。

二、在《台阶》中理解父亲的苦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用心爱心专心 1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此时此刻你们有何感受?

“我们都来自农村,可以说这也是我们父亲的写照,读过之后是否有点心酸?也许平时我们更多的是抱怨父亲没管过我,没和我好好交流,殊不知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每天没日没夜的劳作,是希望给你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体会这种辛苦?夏天,我们在睡午觉时,你是否知道父亲正顶着炎炎烈日在高空作业?冬天,我们在电烤炉边享受时,你是否想到了寒风中的父亲?”

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过后,同学们都低下了头„„

这时,我又给同学们说了一件我去家访时发生的真实的事。有个同学家境不蛮好,但他花钱大手大脚的,我让他摸摸父亲的手,他不敢,当父亲的手触摸到他的时候,眼泪一下就出来了,这是一双布满老茧且多处开裂的手。从此以后,这位同学再也不乱花钱了,因为那都是父亲的血汗钱。

你们平时摸过父亲的手吗?今天回去摸一摸,写写自己的感受。

第二天的日记,我能感觉他们有质的飞跃。

三、在《我的母亲》中领悟母爱的深沉

这个学期我们学的是胡适的《我的母亲》,同学们已经从母亲的琐碎、平凡中感到母爱的伟大。我又找来了老舍的《我的母亲》,让同学们深情的读,找找让你感动的句子。同学们找了很多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这是作者经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从济南逃到西南时思母的那种复杂心情。也许我们都不曾体会过,也不曾知晓过,但作者却觉得很痛苦,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比思乡情,念母情更来得强烈了。作者把自己比喻成失去了根的花,是怕当每次收到家信的时候,就会有不详的消息从中渗露出来。有母亲的人,心是安定的。作者又何尝不想这样呢?“我疑惑,我怕”。疑惑为什么在一年的家信中都找不到关于母亲起居的情况,怕母亲早以有不测,只是作者不想捅破,捅破那层似窗纸一样的念母之情。但噩耗还是传来,原来母亲已经去世有一年了。作者最后也只剩下内疚而又惋惜不已的哀痛 “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当读到这句话时,同学们的眼泪情不自禁的就流下来了,我也有同感,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古语有云,养儿方知父母恩,你们不觉得那已太迟了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时就只能留下遗憾了。你们觉得现在要怎样做?”

“善待父母,孝顺父母„„”

这时有一个同学又说“母亲非常穷苦,但她还要养着自己的儿女,她整天为人们洗衣服,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从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辛苦。

用心爱心专心

2天天为人们洗服装,母亲为了什么?母亲为了儿女的生活,甘愿受苦。我觉得好像是写我自己的母亲,以前我认为洗衣服是理所当然,现在觉得这是一份很重的爱,以后我要尽量自己洗,帮妈妈分担。”

„„

从这以后,好多同学在日记里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决心做个懂得感恩的人。当然,感恩教育并非只感谢父母,还得感恩周围的人、事、物。如果以后我们在教学中,能适时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们的孩子会有一颗感恩的心的。

以上是我个人对感恩教育的理解与实践,非常肤浅,恳请批评与指正。

用心爱心专心 3

2.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二

一、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 为学生做好榜样

自古以来, 教师都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引路人, 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示范带动效应, 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和生活态度、观点等, 学生都会模仿和推崇, 当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 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推崇, 就能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效仿和跟随。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和学生谈谈心, 说说自己为人父母的艰辛和在家里是如何侍奉父母的, 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那种无私的爱, 了解到作为子女又该如何报答父母, 明白做父母的不易, 引导学生回家后要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学校要好好学习, 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教师的辛勤培育之恩。同时要告诉学生, 一个人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求助身边的人, 就像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一样,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 我们要及时地施以援手;当别人帮助我们时, 我们则应该感恩别人的帮助, 并把这份爱心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正所谓“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能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 明白礼仪孝道, 学会感恩父母, 感恩同学。

二、做好历史教学与情境教育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做好历史教学与情境教育的有效整合, 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历史实例中, 就会让学生更容易和更清晰地明白感恩的真正意义。教师在讲完每一堂课之后, 可以给学生留一点时间, 让学生自由讨论, 说说从这一个历史事实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比如说, 在教学《抗日战争》结束后,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事件中来, 谈一谈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感想。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都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点来教育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很强大的民族, 中华众多儿女万众一心, 不畏牺牲、勇敢前进的精神打退了敌人, 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作为中国人, 我们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在生活中, 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 爱我们的家乡, 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精彩。”通过这样的方式, 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恩的意义, 从心中树立起一种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进而明白在生活中何为感恩?为何感恩?如何感恩?只有这样, 感恩教育才能收到更大的成效。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渗透感恩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渗透感恩教育。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将学生引入到感恩的教学中来。那么, 如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一是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 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一节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圆明园遗址的图片,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如此富丽堂皇的一座皇家园林在侵略者的摧残下变成了一座废墟, 这是何等的遗憾, 同时又是何等的耻辱, 中华民族在这样的形势下, 又是如何反抗, 从而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大地的呢?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学会感恩伟大的祖国。二是在教学中组织讨论会,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告诉学生:由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所以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帮助, 就要学会感恩他人。在大自然中, 我们需要感恩的东西很多, 如: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给了我们美丽的生活环境, 我们要感恩自然;身边的人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我们要感谢身边的陌生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我们要感恩父母;老师辛勤地培育我们, 我们要感恩教师, 等等。无论是哪一位同学, 只有学会了感恩, 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青少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具备一颗感恩之心。

总而言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为学生做好榜样, 并做好历史教学与情境教育的结合,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渗透感恩教育等方面, 从而让学生具备一颗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冯永光, 王志金.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 (学术) , 2007 (14) .

3.谈谈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育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感恩教育

当代的初中语文教育应该更加兼任对学生内在品质和道德情操进行教育的任务,语文教材内容中有很多教育意义深刻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内容的学习,学生的心灵必定会得到一定的震撼,如果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适度地对文章内容的教育意义进行渲染则学生的心灵会得到更好的升华。

在这些教育意义深刻的文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有关感恩的文章,描述母爱、亲情的文章都非常具有感染力。学生能够通过文章充分明白恩情的温暖和博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回报对自己有恩情的人。

一、加强阅读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让学生感受恩情的无限温暖

初中阶段的教材内容中,大都是文辞华美的大家之作,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教育意义也非同寻常,对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在这些华美的内容中有很多是描述回报恩情的内容,其思想精华之纯美令人叹服,这部分的文章我们就要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才能够深刻地感受其中的思想精华,才能与文章作者形成心灵上的共鸣。

二、强化朗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对恩情的感知能力

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这些华美文章中的真情实感,充分地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恩情的无限美好和博大,也让学生感到人间处处有温暖,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充分升华。但是在感知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表达,这在学生的朗读和口语训练中要有充分的表现,口为心声,学生对这些意义深刻的文章的朗读和描述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内心的感知和领悟的流露,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恩情的理解和感悟,并将这些理解和感悟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教材内容中有关恩情的教育部分,对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充分的培养,

让学生能够领悟到自身学习的终极目标,那就是感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韩静.论心理暗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1(09).

4.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四

“生物学世纪”即将到来,人类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需要有待于生物科学的进步去解决。面对21世纪的召唤,如何加强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适应形势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拟从应用层次上,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初步探讨愉快教育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愉快教育的特点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比较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其着眼点与着手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明确培养学生主动发展,愉快发展——在愉快中求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在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中求愉快。在受教育者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上,强调在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即引发愉快,又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完美发展。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的提出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主要应用在小学教育。我认为愉快教育同样适用于中学教育,就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说,虽然年龄稍长,仍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从他们的性情禀赋来说,爱发问、爱动手、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求知欲强。这些特点都说明中学生同样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合适对象。

二、愉快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课内容丰富多彩,生物界千姿百态,奇趣横生;中学生物课的教材编排,着眼学生的年龄特点,重视能力培养,教材的可读性强,图文并茂,以图代文,力求生动活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适合实施愉快教育。

1、“爱”是愉快教育的前提

(1)教师必须爱自己所教的专业,对工作充满激情。生物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教育艺术的美感体验不仅是低层次的趣味,更是一种逐步深化的高尚的陶冶心灵,推动理性的精神愉悦。一个无精打采、不喜欢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走上讲台,教学的气氛必然死气沉沉。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教师应怀着对事业的执着精神,精神饱满、庄重大方地走上讲台,使学生受到感染,迅速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学习角色。

在国家取消生物作为中、高考科目,会考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中学生物教育倍受冷落。学校、学生上下两方面都不重视,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在全国上下正在开展着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在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一个生物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这给我们的即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充满工作激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生物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中学生物教育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方阵地。

(2)教师必须爱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能爱自己的老师,师生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创设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之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既要爱学生,又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师生共同构成教学主体,自觉实现教学教育过程的默契配合。

(3)愉快教育,要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这是推动学生学好知识的积极情感。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是他们好学、乐学,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的趣味性、新异性、适用性、前沿性,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中得到充分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从多方面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

2、有声有色是愉快教育的标志

让学生乐于学习,主要措施是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滋有味的活动,课堂气氛有张有弛,教师上课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启发和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我在每节课通常都有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进行反馈、测试。通常采用的形式是老师问,学生答,或演板,这种方法经常用便显得呆板,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比如,我把电视中《中学生第2起跑线》栏目的快速抢答借鉴到课堂,把本节的重难点编成简明题目提出,谁抢先举手,谁来答。同学们顿时热情高涨,几乎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让学生巩固了当堂知识,教师又检查了目标掌握情况。(2)实验开路,激发兴趣

初中生物教材有许多直观、生动有趣的实验,中学生对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又喜欢动手,教师应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唤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充分发挥五大官能的作用,在愉快的实验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而实验的成功又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由于学校实验材料不齐全,为了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看到实物,我平常注意提前到野外采集制备一些教学材料。如在春天采集桃花、萝卜花、白菜花等,并浸泡,供讲授花的结构与十字花科时使用。在夏季采集浸泡蒲公英的果实,采集雌花和雄花的黄瓜枝条,并压制成标本等,供讲菊科和花的种类时使用,这样提早准备,即简单易行,节约资金,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看到直观的实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向学生展示充满奇趣的生物界

初中生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而生物界本来就是一个使人心摇意荡的充满奇趣的天地。把它们展示给学生,最能引起学生的兴奋与愉悦。结合教学内容与进度,穿插一些知识,如“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易断?”“为什么猫的眼睛在晚上亮晶晶?”“为什么袋鼠宝宝要藏在**的口袋里?”等等。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自然界的神奇与奥妙。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起学生的自觉性,是愉快教育的核心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实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变注入灌输为启发探索,教学活动要突出唤起学生内在积极性,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特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这样教与学就成了一种教师精于教,学生乐于学,喜于创造的活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正是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生物的适应性时,指导学生思考:列举生物的形态结构,并说明与其哪些生理功能相适应,同学们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论。有的说猫的胡须、眼睛、脚掌等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适应;有的说仙人掌的叶状刺与肉质茎是对干旱生活的适应;有的说“沙漠之舟”的驼骆对沙漠生活的适应……。同学们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极其活跃,课堂气氛高涨,众说纷纭,异彩纷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便于促进他们去发散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5.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五

一、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 巩固学习的基础

在学习初中化学知识的时候, 因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 如果是较为抽象的概念, 学生难以清楚的解读。通过运用分层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基础得以巩固。因化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大的难度, 初中生学习的思维能力有限, 如果没有跟随教师的进度, 将不利于后续的进步。在化学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开展基础知识教学, 使其稳固学习的意识, 同时也能扎实掌握基本概念, 保证给后续的学习创造条件。

(二) 重视效率的提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积极运用分层教学模式, 可保证教学效率有所提高。针对于初中生来说, 化学知识比较困难, 如果单纯依靠讲解, 学生无法准确的.解读, 所以借助于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 能够鼓励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体系, 同时又能稳步的提高教学水平, 获取更为优质的教学成果。

(三) 强化学生的信心

化学知识对于初中生而言具备着一定的难度, 如果遇到学习的困难, 学生很容易一蹶不振, 在课堂上难以投入学习, 学习兴趣急剧下降, 影响到学习成绩[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 特别是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 有目的的展开指导, 可以强化其学习的信心, 使其获得优质学习成果,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 实现科学的层次划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适当运用分层教学法展开教学, 需要教师对学生展开全面的了解, 尤其是对其学习状况加以分析, 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习成绩等均能反映出他们的学习水平。教师需要将其合理分类, 明确他们在不同阶段对所学知识的认知程度, 合理的使用教学方针, 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实践中, 教师还应该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 落实教学任务的设计

教师要依照划分得当的学生层次, 明确教学任务的科学化设计。在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中, 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化学知识。学生的层次划分至关重要, 可以方便教师的任务设计。比如在《制取氧气》的教学时, 针对于优等生, 教师可以设置难度较高的任务, 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 倡导着学生积极实践, 这将对其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开拓发散思维有帮助, 确保学习成绩稳步的提高。后进生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师只需强调让他们认真观察思考, 提示学生应该重点关注那些变化, 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确掌握学习方法, 针对于基础知识, 还需要逐步巩固积累, 稳步提升学习难度, 确保学习成果得以优化。

(三) 积极做好分层评价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可想而知, 应该重视学习阶段获取的成果, 明确教学评价在教学全过程扮演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 化学教师还是采用了成绩评定法, 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视为关键点, 以此判断学生的学习境况和发展状况。这种方式并不适宜, 属于片面的评价方式, 很容易对学生造成打击, 使其逐渐失去热爱化学的信心。在分层教学法的影响下, 教师应该正视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 采取正确的评价手段, 让学生的学习成果逐步优化。比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后, 对优等生, 教师应该在分析其学习成绩的时候, 发现其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如针对典型化学反应质量守恒进行详情分析并给予解说, 增加优等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 以此避免其过于骄傲, 影响到后续的发展。针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 教师也不能一味的否定, 需要适时的鼓励, 督促其更积极的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 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在共同的努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的自信心需要教师的激励, 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多给予肯定的态度, 使其可以更好的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明确自身的不足和优势, 通过取长补短, 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分层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阶段认识化学知识, 夯实化学的基础, 提升学习效率, 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活动中, 为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巩固基础, 努力的成长为更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忠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 (10) :16.

6.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六

所谓感恩, 是指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 表示感激的行为。懂得感恩, 对于一个人来说, 是有德行, 有素质的表现, 是处在社会上不可缺失的品德。作为一名班主任, 一定要学会循循善诱, 正确引导。一位哲学家曾说过, 天空收容每一片色彩, 不论其美丑, 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 不论其大小, 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 不论其清浊, 故大海浩瀚无比。这位哲学家的一席话, 让人回味良久。的确,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 达到这样的境界, 是学生的幸运, 因为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信、乐观、积极向上, 当然, 也会学会感恩。而这个过程, 也不能急于求成, 要循序渐进, 尊重和爱护孩子们, 晓之以情, 动之以理。

二、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是最起码的修养, 是一种责任。现在的初中生, 基本上是零零后, 习惯父母的宠溺,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从不主动为他人着想, 任性, 叛逆, 个人主义严重, 没有感恩意识。初中生这个年龄段, 正是最需要加以引导和教育的阶段, 从而, 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早日成才, 所以, 作为班主任责任重大, 一定得搞好教育工作。不但要做文化的传递人, 而且要做好孩子们的心理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 做到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动和教育孩子们。

本文是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通过积累、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在初中教室里, 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是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 由于孩子少, 长辈常常过分溺爱, 使孩子缺失了传统教育的洗礼。就这个现象, 我展开一些探索和思考。全文大体上涵盖了两点内容:尊重和爱护孩子, 及正确引导、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由于我的知识面比较窄, 所以未能面面俱到, 但是我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社会实践工作者和热爱身边文化的朋友们的注意。

参考文献

7.感恩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七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1.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而且壮丽秀美的山川也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如《三峡》让我们领略到了三峡在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观潮》描写了钱塘潮的雄伟景象,让学生心潮澎湃,赞叹不已。

2.父母之恩

父母不但给予我们生命,而且全心全意地养育我们。如朱自清的《背影》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3.祖国之恩

我们不仅可以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母亲的地大物博,而且还能从中感知它的博大精深和丰厚底蕴,从祖国优秀儿女为国献身的英雄事迹中感受到祖国强大的凝聚力。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则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祖国心和民族义。

4.社会之恩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要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我的老师》中感受师恩,从《金盒子》中感受友恩,从《驿路梨花》中感受他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1.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祖国为我们提供了健康成长的条件,珍惜生命是对祖国最好的回报。

2.感恩——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应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就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出贡献,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

3.感恩——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

1.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感恩的对象和目的。如表现感恩大自然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或事物的特点来感知大自然之恩;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来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等。

2.感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教师应通过各种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感恩教育的感知力度。

(1)在朗读中体验

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合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或描写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的语段,或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验课文的美,领悟课文抒发的情感。

(2)在想象中体验

在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课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深入到意境中,大自然的美就能深入人心了。如《黄河魂》对壶口瀑布的描写能让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及祖国的壮丽。

(3)在思考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厚。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刻认识到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于人类的不可替代性。

3.报恩

在教学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知恩和感恩的过程,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表达心声,就能把情感上升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如在母亲节时,笔者让学生写一些祝福母亲的话语,或者写一篇表现母爱的作文,顺利地实现了知恩、感恩到报恩、施恩的过渡。

8.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八

感恩课题组

本课题自

月申报,经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批准立项以来。在区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及学校教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在刘林和骆永两任校长的领导下,课题组积极采取行动措施,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推进,在开题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前一阶段的研究任务,并于2013年

月以来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完成了中期部分研究任务,也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现在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做前期和部分中期的阶段工作小结:

一、做好宣传工作、更新科研理念

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课题研究的优劣,在课题启动时,课题组负责人就积极宣传让教师从心理上赞同和支持并有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想法,在做好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教科室利用教科研时间对课题组教师进行课题方面相关知识的培训,教师通过学习受益很深,对整个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整体框架,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后续的研究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组建课题组、理论学习培训

1、我校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组建了老中青结构的研究队伍,成立了由原校长刘林,现校长骆永为总负责人、教科室主任叶德胜,成员由高级教师吴桂洪、一级教师詹兴联、毛西静、雷世强、职初教师杨星等组成的以老带新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和参研工作阶段目标和个人分工任务,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了明确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定期开展课题培训与交流,学校将本课题研究工作列入学校的和学期工作计划,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在学期末进行考核,考核分和绩效工资挂钩,这样激发了教师们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2、积极组织研究人员学习,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一年来,学校教科室主任叶德胜组织的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怎样撰写开题报告》《学与教的心理学》《新课程理念与教育策略》《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弟子规》等培训学习。学校还集体组织了三次学习研讨,靳月琴校长对课题组主研和参研人员作了《学校对各级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措施及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要求》,在研讨会上讨论通过并完善了《城关二小科研制度和科研计划》。课题负责人做了以阶段性工作为主题的学习辅导报告,汇报了课题完成情况以及课题组的分工,明确了每一阶段的研究要求。

除了学校组织学习研讨以外,我们还积极进行对外交流,争取上级部门的广泛指导。2011年4月学校组织召开了课题开题论证会,会上石嘴山市课题专家王少元以及平罗县教研室主任沙瑞萍、副主任许月枝、课题负责人蔡凤琴等专家,对本课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使本课题的参研教师更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工作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本课题负责人呼金玲带领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平罗县和银川兴庆区联谊组织的课题交流会,让老师们学习和了解到了当前科研的发展趋势,为科研指明了方向,组织教师积极投入教学研究活动并初步进行了实践。在课题组长呼金玲的精心组织下,课题组按照计划顺利开展研究工作,完成了第一阶段性目标和第二阶段的部分任务,如:调查问卷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189份,根据调查问卷撰写了调查报告一份,组织教师讨论修改实施方案,召开了开题论证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研究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效。

三、学校大力支持、取得经费保障

做好课题研究的物质保障工作,调动研究队伍积极性开展研究工作。学校在为本课题研究项目提供足够的研究创作空间和经费。在学校的支持下投入经费8000千多元购买配备了一套实用的打印设备和数码照相机设备。建立了课题研究过程性奖励方案。对在课题研究中完成某项任务、攻克某个难关、取得某项成果的老师,会根据其价值的大小,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大会表扬,以此鼓励更多老师参与课题研究。已实施的奖励经费和活动经费约3000元。人员培训及差旅费约3500元。课题中期前共计投入经费约1万多元,确保了课题研究的物质需要。

四、开展具体活动

创设感恩氛围

进行课题实施以来,依据开题实施方案中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学校积极为本课题创造感恩氛围,利用每天早晨的小喇叭广播时间,播放磁带《弟子规》的内容讲解,进行感恩宣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由于我们学校今年刚刚搬进新校区,在教学楼的连廊墙壁的两侧都张贴了《弟子规.》的图画和相关感恩方面的小故事,孩子在玩耍中观看有关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利用每周的升旗国旗下讲话以及每周的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结合语文教学的有关知识和课文内容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结合《思品》课的教学把《弟子规》的内容进行积累背诵并定期进行检查,成为一种任务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中。在课余时间还专门组织3-6年级学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活动,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中对感恩教育的理解会更加深刻。结合每学期的政教活动内容,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二次“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校教科室同时把《弟子规》也设置为校本课程,每个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手一本。根据研究目标和任务,具体做法:

低年级:吟诵《弟子规》,学会礼貌用语,不挑食,不挑衣。了解衣食的来源,记住父母生日,每周老师开德育教育故事会。

中年级:记背《弟子规》,写读书笔记,习惯用礼貌用语,不挑拣衣食,给父母帮做力所能及的事,给父母筹划过生日,体谅关心父母。完成爱心家庭作业,根据每学期节日特点、民俗风情、重大活动开展感恩的演讲、征文活动两次。

高年级:记背《弟子规》并按其内容做事,每4周写一篇心得体会,阅读感恩之类的文章,熟练用礼貌用语,不挑拣衣食,不乱花钱,体谅关心父母。上学之余帮父母做家务活,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每月上一节感恩主题班会课,交流感恩事例,互评感恩效果。完成爱心家庭作业,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根据每学期节日特点、民俗风情、重大活动开展感恩的演讲、征文活动两次,开主题辩论会班队会,交流对感恩教育的的理解。

学校先后在3月和11月开展了“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评出了优秀讲稿18份,结合三月份的三八“妇女节”、五月份的“母亲节”“父亲节”、9月份的“教师节”、10月份的“国庆节”等节日教育学生做一件感恩的事情,并在班里交流评选出优秀的稿件上交。五月份结合感恩父母月,学校发出倡议,为父母做一件有意的事。低年级为父母倒一杯水,高年级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或其他能让父母高兴的事情。六月份在各班评选出爱父母、爱师长的优秀学生,“六一”儿童节的大会上进行表彰,9月份“教师节”10月份“国庆节”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写信、短信息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用实际行动去体会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活动。11月份,召开一次家长会,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问题了解,看孩子在家是否懂得体贴父母,关心长辈,一年来收效较好,家长对此很满意。在城关二小的校园里为学生创设浓厚的感恩氛围,让他们把这种感恩的意识带到家庭中带到社会上,去影响他们身边的人,对他们进行感恩意识熏陶从小教育学生懂得学校之恩、父母之恩、老师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祖国之恩,从小培养他们有一种向善的感恩意识,将来他们才能珍爱生命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取得的成绩

一年来,我们的实验教师感触很多,在实验中不仅教育了孩子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自己也受到了教育。

1在课题实验的进程中每学期参研教师每人上交一份研究心得或成功案例或论文(因为每学期上交的材料要求不同)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工作小结,由于分工明确参研教师各司其职,都能积极的完成研究任务。

2学校的经典诵读《弟子规》在县级经典诵读比赛中获一等奖。3大合唱《感恩的心》获得县级二等奖。

4《祖国在我心中》演讲获县级一等奖。

5收集优秀感恩论文23篇,写给父母的信65篇、手抄报58份国旗下讲话稿子10份、演讲稿62份、调查问卷189份、心得体会156份等。

五、问题、努力的方向。

本课题开题实施以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距课题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怎样能坚持不懈把这些活动搞下去。

出现了活动多了冲击教学质量,影响教学成绩,教师对此有意见。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大力加强学习、培训。

通过积极参加上级培训,让课题组教师学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校的发展;积极开展校内培训,以点带面,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来,正确处理好活动多和教学质量提升的矛盾,更好的完成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2、坚决落实到位

结合学校开展的多种活动和德育教学狠抓落实,让学生勇于实践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通过观察、教育、纠正他们的行为,进一步使他们从小就懂得感恩于他人、感恩于父母、感恩于社会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3、下一阶段的工作就是继续开展多种多样的感恩活动,把“感恩”活动推向家庭、推向社会,同时对我们评出来的“感恩小标兵” 的先进个人进行个案跟踪调查,看看这些孩子的行为是否辐射到他们身边的人,听听家长和他们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评价,验证我们的研究实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真正起到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目的。

总之,我们将不懈地努力探索、追求,把感恩教育落实好,使课题组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的辅助下,在其他学科也能结出累累硕果。

平罗城关二小

2011.11

《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

阶段总结

平罗 城 关 二 小

9.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九

在青少年的德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基点.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忘报”的美德,但是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感恩图报”,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众所周知的古语:“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体现着一种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人类千年。所以,“感恩”其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态度,更是人类一种大智慧。现代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在家里,父母、亲人对他们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在学校,教师也总是以学生为本,注重鼓励与表扬,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张扬。按理说,在这种关爱和呵护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应当懂得父母和老师为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和劳动。但是恰恰相反,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太阳”。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很多学生都缺乏感恩意识。

让学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帮助着我们,父母、师长、同学还有各行业的人,他们都有恩于我们,如何回报他们呢?作为我们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提醒、引导教育学生自小学会感恩,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一切为我们付出的人。

通过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祖国之恩,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道德情操;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激后有奉献之恩,唤醒学生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10.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篇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感恩教育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当前,学生的感恩意识非常淡薄,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浪费时,早已忘记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他们只记得自己的偶像,却记不住父母的生日。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正在淡化甚至泯灭,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愿感恩,不会感恩,回馈社会意识淡薄。那么,在语文教学在应怎样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知恩”

知恩就是懂得什么是“恩”,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我们平常所讲的“恩”一般会想到“父母之恩”“老师之恩”,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表现的“恩”,它包括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等。

1、自然之恩,这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资源最丰富的“恩”。大自然不仅以丰富的资源养育我们的生命,更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当我们深入到朱自清的散文《春》的艺术境界时,我们会被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周庄水韵》那水墨画般的清淡、版画般的色彩、水粉画般的柔和是我们向往的,我们更会陶醉于那清澈的水。其实我们更佩服那里的人,是他们使周庄的水仍是那般的清、纯、自然。

2、父母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是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表达父母之恩的。有《小巷深处》中盲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有《背影》中父亲遭遇祸不单行仍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强忍悲痛地宽慰;有《我的母亲》中母亲对儿子“教之严”“爱之慈”,宽容隐忍,仁慈温和,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对作者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季羡林老先生的《永久的悔》中的“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

3、社会之恩,这里一般指对他人之恩,《我的老师》中海伦?凯勒用她最深情的表白感谢莎莉文老师给予她的第二次生命,在《出师表》中我们可以感知诸葛亮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4、祖国之恩,我们从描写山川秀美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神,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典型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

二、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感恩”

感恩就是感知恩情,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二步。我们要通过感受、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大凡饱含感恩之情的文章的,我们都可以用满怀深情的语调去朗读,从中感受和体验。有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朗读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永久的悔》的最后的两个自然段,体会季羡林老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自己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意。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知恩而不能报的后悔是那么是悲痛,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如《背影》一课,要反复朗读描写父亲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语段,体会年老体衰、行动艰难仍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语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春》要反复朗读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语段,直至成诵,体会春天的魅力,愉悦自己的情感,油然而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慨。

三、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报恩”

语文教学中还要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这一方面,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报答父母之恩。教学完《背影》后,我会结合七年级的《小巷深处》刻画父亲和母亲的形象的描写,让学生可以用小练笔的形式写出自己父母的背影、手、皱纹……或写一个小片段讲述父母曾经使自己感动的一刻。通过细致观察,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反思自己与作者相类似的“太聪明”的言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四、让学生树立“感恩的价值观”

初中语文教材中利用课文进行感恩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我们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培养学生无限的“感恩价值观”,让学生懂得把具有感恩教育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让知恩、感恩、报恩最终成为学生的自觉,而非一种书面上的、单纯的教育,这才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首先,感恩就是珍惜生命。现在的学生自强意识太差了,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动不动就想到死。我们要感恩,必须要有生命,只有珍惜生命,才会对给予我们生命并含辛茹苦抚育我们的父母最好的回报。其次,感恩就是承担责任。感念父母之恩,就不应当让父母为自己过分的忧心。现在的初中生,拈轻怕重,我们应该要有《木兰诗》中木兰为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毅然穿上军装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的气概。

语文教师,以语文教材为载体,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大力弘扬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社会中有所作为。

11.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十一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因

近年来, 通过网络媒体或者新闻报纸, 我们会看到一些新闻, 如某些高考学霸, 在大学毕业后因无法找到工作而流落街头; 某些天之骄子, 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而自杀或者患病。这些极端的案例都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 那就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不断地呈现出来。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在社会竞争如火如荼的今天, 健全人格的人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更能够在当今的社会中取得竞争的绝对优势。当今社会已经不再需要一个仅仅拥有高智商而没有情商的人, 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因为,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 青春期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特点, 即叛逆与好动, 这个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 如果教师引导不当, 很容易让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 从而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

初中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是一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作品, 有些作品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 传统文化就是一笔精神财富, 可以净化学生的灵魂, 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例如, 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仁”的思想, 讲求中庸和“仁者爱人”的处事态度。对于这些文化的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今后的处事更加地温和、宠辱不惊, 懂得人文关怀, 面对挫折不气馁, 面对成功不骄傲, 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 虽然国家不断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虽然人们一直在呼吁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但是应试教育依然存在, 以升学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每个地方每个学校教学的主要方式。中考和高考的激烈竞争, 让很多教师、家长都觉得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着学生的未来, 高考是改变学生命运的唯一途径。尤其是在农村, 高考成绩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生, 是和父母一样务农还是升做城市人, 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取决于一个考试。这不得不让人觉得悲哀, 但却感到无能为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教师为了升学的目标, 学生为了命运的转变, 都让情感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变得更加空白。此外, 在某些地方, 师资力量薄弱也是让情感教学缺位的主要因素。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方法

( 一)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行“题海战术”, 一切为了考试, 一切依靠考试, 从考试中来, 到考试中去。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 都是源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从更深层面来讲, 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所导致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忽视了自己的职责: 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基于此, 教师应当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考虑到健全人格对于学生今后人生的重要性。同时, 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才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 二) 开展课外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 语文课是比较适合开展课外活动的。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比赛, 如话剧、朗诵等。这些课外活动,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比较重要。在农村, 很多语文教师都是班主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 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外活动的内容有很多,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某个具有人文特色的景观, 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 并在班上推选出作文评定小组来评选优秀的作品。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 能充分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并乐于参与其中, 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情感教育。

总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实施情感教育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至关重要, 这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同时, 教学环境的情感渲染, 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利于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已成为人心所向的教学方式。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在当今时代, 高智商已经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信息化的时代, 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更加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这就向我们显示了教育的新趋势:情感教育。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谈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秀蓉.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 2012 (11) .

[2]周宏.浅析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杂志, 2012 (4) .

[3]余彦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J].素质教育, 2012 (3) .

[4]钟红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现代阅读, 2012 (5) .

12.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十二

1、让所有的学生和家长围成一圈坐在一起,分两队,给孩子套上眼罩,然后,带着孩子在操场上走一圈,回到教室。

2、点上蜡烛,关灯,放做好的影片。宣传公司。

3、学生回来后,不用摘眼罩,牵手对坐下。

4、讲感恩的故事:(放感恩的心音乐,音乐要柔和)

我来自偶然,象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是的,生命是如此的珍贵,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这一次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活过一次;

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感谢坎坷,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坚强;感谢敌人,让我们使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朝前进步„„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感恩的故事完,接下来是感恩朋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

5、感谢朋友:(放歌曲沉思曲,小声,不能影响说话)

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更加珍惜友情。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能成为同学、朋友,是多么有缘分的事情,上课的时候,是谁用小手碰碰我的后背,轻轻的告诉我上课要专心;是谁在你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耐心的帮助你;是谁在你不开心的时候帮你分担烦恼;是谁在你受委屈的时候帮你擦干眼泪;是谁在你看不见的时候,牵着你的小手,带你前行。是的,是你的同学,你的朋友,面对真诚的朋友,难道你不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吗?难道你不应该用你的加倍的爱心来回报他吗?

(音乐禁止)(15秒钟,猜猜牵引你的人是谁,找几个同学猜)

请另外一个同学把蒙眼的同学的眼罩慢慢的摘下来,让他慢慢的睁开眼睛,(说说你被蒙上眼睛被牵引的感觉是什么)

请面对面的两位同学,牵着你们的双手(然后手握手,听朋友。半首。)(放朋友前版首)

谢谢你,我的朋友/一路走来/带给我那么多鼓励和关爱/我应该怎样的感谢你/当我走近你的时候/我只想摄取一绺清风/你却给了整个春天 /谢谢你,我的朋友/让我怎样的感谢你/当我走进你的时候/我只想摘取一片枫叶/你却给了我整座枫林/ 谢谢你,我的朋友/让我怎样的感谢你/当我走进你的时候/只想捧一粟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谢谢你,我的朋友/让我怎样的感谢你/当我走进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片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银色的世界/谢谢你,我的朋友/千言难相诉/万语难叙说/而此刻所有的感激/都化作了泪眼婆娑/无语哽咽...../真诚的说声/谢谢你,我的朋友。

唱朋友后半首。(放朋友后半首)

6、感谢谢爷爷奶奶们:(放沉思曲,小声,不影响说话)

在家里,谁是最最疼爱我的人,是谁那么精心的呵护着我,怕我受到一点点的伤害;是谁每天买那么多的零食给我,就算爸爸妈妈不许你吃,也偷偷的留给我;是谁已经老的头发花白,但是还是每天在你上学时候送你到学校门口,放学时又早早的在学校门口焦急的等待着你。是谁早上6点多就早早的起来为我做早餐,然后高兴的看着我吃,嘴里还不停的说,多吃点,快快长大;是谁在冬天用手温暖我的小脚,生怕我被冻着了。对,他是我们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是这个世界上疼我的人。

但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爷爷笑着说我一天天的长大了,但是他们却慢慢的变老了,慢慢的走不动了,爷爷拄着拐杖,奶奶扶着他,爷爷还不停得咳嗽,后来,爷爷离开了我,爷爷太老了,躺在床上,嘴

巴都不能动了,在爷爷走的时候,紧紧的握着我的手,嘴角还是微微的在笑。

(音乐禁止)

同学们,你爱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吗?

今天哪些同学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我们这里,请同学们举手我看一下,(抽,)(问)是你的哪位?你爱你的***吗?爷爷奶奶最疼的事情给我们说说。告诉爷爷奶奶:对他说:“**,我爱你。”

(这里请放歌曲:感恩的心,根据现场调节音量,不能影响说话)

7、感谢父母:

妈妈:(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小声,不能影响说话)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没有妈妈最苦恼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妈妈,多么熟悉的称呼,当我生下来会讲话的那一天,我叫的就是你,妈妈?妈妈,妈妈。是你用乳汁把我喂养大,是你教会我说话,是你牵着我的小手教我学走路,我亲爱的妈妈,感谢你。

爸爸:放爸爸_我亲爱的爸爸,小声,不能影响说话)

是你创造了这个家然后又创造了我是你拉着我的手从昨天走到现在啊......我亲爱的爸爸你是我最崇敬的人啊......我慈祥的爸爸你是我未来的偶像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当你走进这属于你的家关心的还是我回来没有可你却从来不埋怨什么因为我有一个好爸爸我要分担你的忧和愁不再让你为我总担忧你将永远牵着我的手……爸爸一个默默爱着我的人,他不懂得表达,但是那份爱是沉甸甸的,是男子汉的爱,爸爸,感谢你。

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更加爱父母,更加孝顺他们。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在父母的精心保护下茁长成长。父母不仅对我们有生养之恩,更有培育之恩,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懂得,现在该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

(放感恩的心,小声根据场景,变换声音的大小)

(感谢父母,自我反思。)你是个听话的孩子吗?你是否常常惹父母生气?有谁想对自己的父母说点什么吗?去吧,告诉他,你现在的感受。

(父母不在身边)谁的父母现在不在身边,他们远在他乡挣钱,为了我能供我们好好读书,有谁想对远方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吗?

爸爸妈妈,你看,你的孩子长大了,他不再那么得不懂事,他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爸爸妈妈,你们想对你的孩子说点什么吗?

8、感谢老师:(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小声,不影响说话)

是谁为我打开知识大门?是谁引导我漫步知识的海洋?是他,我敬爱的老师。老师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啊。他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我们;他是园丁,灌溉了我们的心灵。他无私奉献,却默默无闻,一直以来,他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夜幕下,是他为我们批改作业的身影,讲台上,是他犹如音乐般动听的声音。面对着和蔼可亲的老师,难道我就不能掏出那颗感恩之心吗?

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更加尊敬老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他们教给我们知识,他们教会们怎样做人,他使我们渐渐明白事理、增长了知识。感谢你,我的老师。

(音乐静止)

同学们,你现在最想跟老师说的话话是什么?过去吧,紧紧得抱着你们可敬可爱的老师吧;对他说一声:老师,我爱你,老师,谢谢你。(放感恩的心,声音大些,制造气氛)

9、总结:

(放感恩的心,小声点)。

同学们,让我们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一起,手牵手,唱起熟悉的旋律:

13.初中生感恩教育 篇十三

摘要: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关键词:初中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

感恩,表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或罪行怀有感谢之意。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真诚感激之情。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是一种责任意识。怀有“感恩之心,报恩之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和生活态度。如果一个人常怀关爱之心、报恩之情,他的心胸将更加开阔,人格将更加完美。相反,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一、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感恩是一种品德

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二)感恩更是一种责任

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三)懂得感恩才会付出

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 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二、初中生感恩存在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感恩、报恩是相当重要的。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我们很容易找到知恩必报者的影子,也很容易找到对知恩不报者,甚至是恩将仇报者的唾弃。然而从教几年来我发现时下的中学生感恩的心在渐渐蒙尘,对家国之恩,父母之恩,师长之恩竟渐渐浑然不觉,反而滋生出越来越多的抱怨之声。

(一)初中生缺乏对祖国的感恩概念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比过去要好很多,国家在教育上的重视与投资也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国家,然而学生们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它们大多以为家长出钱我来上学与国何干。当他们得到一点点外国教育优于中国的消息时,就会大肆的发牢骚,甚至会把我们中国的教育批个体无完肤。他们看不到“两免一补”的实施国家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看不到国家为实现义务教育所作的努力。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他们都视而不见。

知恩才会报恩,感恩的心已经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又怎能期盼会有报恩的行动呢?为什么在我国真正的困难时期我们有那么多的有识之士对我们的祖国不离不弃?是因为他们感念祖国的养育之恩,热爱祖国的这方土地。当今的初中生还会再有像钱学森那样的人吗,还会像他那样放弃外国的优越条件来报效祖国吗?当然这不能仅仅责怪学生,社会风气的影响,家长过分诱导的影响,更多的我以为这是我们教育者在这方面教育的缺失。

(二)初中生缺乏对父母的感恩情怀

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读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句子吧,这样的句子这样做的人不胜枚举。而我们当今的中学生又是怎样看待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怎样对待父母的呢?

对“感恩,你第一个会想到谁?”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想到的会是自己伟大的父母亲。70%的城镇的学生会记得父母亲的生日,但只有53%的农村学生记得父母的生日。假期里,53%的学生忙于同学聚会和自我娱乐外,而陪父母逛街和聊天的同学并没有太多,47%都只是偶尔这样做。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家长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虽然大部分同学们都能体谅父母亲的奔波忙碌,但能主动表达的感恩之情的同学却又并不太多,有的甚至经常与父母吵架。

(三)初中生缺乏对师长之恩的回报

在学校里,面对老师的辛勤劳动,学生们是否学会了感恩?老师不管有多累,只要看到学生哪怕只有一点进步,老师都会忘记自己的劳累,为学生感到高兴、为学生的成功庆贺。当老师看到学生学习上出现了滑坡,学习习惯散漫的时候,对学生提出了警醒或批评,学生能否体察老师们的关怀之情,对他们感恩呢?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荣誉和赞美,我们只喜欢“老师”这两个字。这种朴质的语言无疑是老师们共同的心声。在路上见到老师时,主动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礼貌,更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调查显示,有94.32%的学生都能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其中65.71%的女生是不管老师认不认识她都主动向老师问好,但男生中,只有45.07%能做到这点,其余更多的是只与相熟的老师打招呼。

除了在日常中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外,在教师节到来时向老师说一声“节日快乐”也是很基本的礼貌,教师节的设立正是学生们对老师表示感谢的好机会,经调查,只有48.98%的学生能在教师节或其他节日到来时向老师表示祝福,更有7.1%的学生从来没有在节目上送上祝福。

三、加强初中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感恩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多种生活活泼的方式进行。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感恩因素其中,语文、思想品德教材中就有许多感人至深、充满着浓浓亲情的课文,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中的《我知我家》《我爱我家》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资源。笔者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已不仅仅满足于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 3 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1.教育学生谨身节用,懂得体贴父母

一些初中生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电视广告上最新推出什么,他们就攀比着吃喝什么,什么最流行,他们就穿什么;什么最高档,他们便用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为自己买面子,给同学点歌,庆贺生日party„„。一些工薪阶层的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欲望只得勒紧裤带,那些亏损企业提前下岗的学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针对这一现象,先是布置学生开展下一次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让班级干部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论节俭的警句和名人故事,接着,请部分家长给我写信——亮家底、讲苦衷、提希望。

去年5月,班级举行了一次由关工委老干部、学生家长、兄弟班学生代表共同参加的报告会,同学们在听了一名亏损企业下岗职工讲他为了使读初中的儿子不在同学们面前“掉碴儿”而节衣缩食的事例后,一个个惭愧地流下了眼泪。报告会之后,班上向全校学生提出了“生活节俭,不向父母提出过份要求”的倡议,同学们纷纷自觉执行,在全校引起强烈的反响。

2.引导学生仿效榜样,学会尊敬父母

“敬”是“孝”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大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父母,不仅要“养”,更要“敬”,否则与犬马无异。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多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他们对父母缺乏应有的尊敬和礼貌。家访时,一个因患脑溢血而致半身不遂的家长曾声泪俱下他讲述了她的孩子张XX, 她在邻居面前丢人现眼,经常在家摔盘子、砸碗,甚至为出窝囊气而对母亲拳打脚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有意识地安排张XX担任“纪念母亲节专刊”的编辑,让他在课外时间接集一组名人孝亲的故事,这一期班刊摘登了房玄龄为继母尽孝、陈毅亲手为病母洗尿布等古今名人孝亲敬母的故事。在母亲节这一天,又让全班同学每人讲一个在家“孝”、“敬”父母的实例,再由班干部对他们“孝”、“敬”的言行作出评价。一次次地“旁敲侧击”,对张XX触动很大。与此同时,还让班上几个个头较大的女生星期天轮流到张XX家为他母亲洗衣裤、床单,打扫卫生。第二学期,再次家访时,张XX的母亲拉着我的手夸她儿子“变了,变得像换了个人似的。”

(二)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感恩教育无处不在。将其有机的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听语文教师的作文审题课《最让我感动的事》,竟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经过教师的再三启发,学生所想起的事情也寥寥无几,而且,有些学生认为这些事情都是父母、老师或者别的人应该为他做的,不值一提。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感恩教育的契机。主题班会“感恩的心”,班主任老师引导学生策划,选材,组织,主持,听着学生深情地回忆令自己感动的往事,从他们晶莹的泪花里我们读到了感恩教育的成果。学校举行爱心结队帮扶活动,当学生接过学校赠送的学习用品时,那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优异的高考成绩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的回报„„

(三)感恩之心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中国青年报》讯:上海市教委日前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我认为:上海在对中学生感恩教育方面从体制上可以说在全国率先走了一步。当然,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要让孩子体验辛苦,不吃苦就不知道感恩。“现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就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接受,据《光明日报》载: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有意识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

(四)灵活运用多种感恩教育方法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面对众多中学生感恩之心的如此“迟钝”,甚至没有这种“本能”。作为教育者,我们便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

1.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

把感恩情境——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感恩情境素材包括说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 5 伟人故事;体验情境——为说明感恩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些比“说明情境”更隐蔽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体谅情境——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识而设计的,包括家庭、学校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设计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比如说,对一个生病的学生,开始你可以故意不去看他,让他一个人呆着,过一阵子慢慢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他就会深切体会到被别人关照的“恩情”,以致以后遇到别人生病,他就会主动去关心别人,这样感恩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故事教育法

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事故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生动有趣,吸引力特别大,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的。老师用生动的感恩故事或忘恩负义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或直接谈看法,老师最好是加以评述来达到教导学生的目的。

3.实践锻炼法

感恩教育的实践锻炼法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为你的感恩对象做一件事情,如教学生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励学生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还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另外,可以让学生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和感想。

学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一种实践锻炼法的表现方式,把发生在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于感恩的事情讲给他人听,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与可能性。如一位学生对其母亲大冬天为自己暖脚而导致生病的事情记忆特别深刻,时不时会唤起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总而言之,感恩是初中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唯有学会感恩,他们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在未来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多一份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参考文献

[1]陈秀兰.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思想理论教育.2005.20.[2]徐跃进.让学生在感恩教育中增强责任意识.上海教育科研.2006.4.[3]王瑛.浅析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强化高校感恩教育的途径.科教文汇.2007.9.鲍田中学

竺晓莲

上一篇:我眼中的李清照随笔200字作文下一篇:家庭农场设立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