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花鸟画赏析

2024-06-17

当代工笔花鸟画赏析(精选8篇)

1.当代工笔花鸟画赏析 篇一

现代花鸟画中,由于构图的纷繁复杂,许多画家在表现鸟时,采取了一种“藏“的方式,也就是把鸟画在了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在观赏作品时,如果不通读全画,只是一扫而过,就很难发现鸟的存在,这正如鸟在自然中的生存、栖息一样,当你走近了才能发现它的存在,这种深曲含蕴,意脉不露的手法,往往能创造出虚处藏神,花气袭人的艺术境界。这样的作品往往也更贴近自然,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只有当你仔细观赏作品时,才会发现。这种鸟的作用既不是主题,也不是点睛,而只是画面的点缀,点缀的作用是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多彩,更符合生活的实际,鸟与画面溶成一片,更显得气韵生动。

有时,画面中的鸟又起到渲染气氛、情调的作用,一幅成功的画,有时同气氛、情调的渲染有直接关系,气氛渲染不仅能使画面灵动起来,还可表现出画家的精神气质来,有了渲染,画面的某一方面就更加突出,分外传神,因此,渲染能够加浓艺术形象,突出事物特征,使美的事物更美,使画家的创作意图更鲜明,要提高花鸟画的艺术性,这种手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象征手法是“幽妙以为理,想象以为事’,也就是画家体会造化自然的微妙的生机动态,用生动、传神、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来。这样创造出来的境界是深静的、是哲理的,也是偏于清醒的,画家创作的这种鸟的形象,往往寄寓着画家对社会生活哲理的思考和清醒、深厚的感情。画中的鸟,不再是一种写真的、简单的鸟,而是具有深厚、丰富思想内涵和感情内涵的鸟了。

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强调,一幅作品不仅要表现一定主题,有一定的内涵,还要有一定的外延,有时外延已远远超出了画面,延伸到画面以外,达到画外有画,象外有象的境界。

 

2.当代工笔花鸟画赏析 篇二

一、当代工笔花鸟画构图的转变

对于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 其在构图方面相较于传统工笔花鸟画以发生一定的转变, 主要表现在:对于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构图之中, 主要体现在对“折枝”的基础上, 进行剪裁, 更加讲究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物象主次, 也会注重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前后搭配, 强调当代工笔花鸟画的构图布势, 以求“合一”局势。然而对于当代工笔花鸟画中, 基于国外绘画艺术的冲击, 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的章法产生一定的质变, 创新发展以正方形、焦点透视以及黄金比等模式的构图法则, 更加强调工笔花鸟画构图中的“主观”因素, 借鉴“平面构成”的构图原理, 注重工笔花鸟画居图中对点、线、面的组合对比。同时, 在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构图之中, 也会在必要时弱化画面空间感, 强化构图的明暗处理, 呈现出画面错位与叠合的构图效果。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中, 平面构成以及色彩构成的绘画中, 对于传统工笔花鸟画构图的分章布白、开合以及起承转合的观念颇为过时, 亟待提升当代工笔花鸟画构图技艺。

二、当代工笔花鸟画的构图规律

当代工笔花鸟画中, 多采取对于物象密集性排列的构图方式, 就是采取由单纯同一符号组成的重复性构图, 或是以规整直线组成的绝对对称构图模式, 也有以冷热色块间配合的效果构图, 或是以块面间单纯分割的构图, 基于工笔花鸟画中的留白则更为少见。当代工笔花鸟画构图, 还有一些规律,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前者如一半式构图, 后者如边角构图、重心下沉式构图、正三角形构图、中心式构图等。一半式构图。将画面一分为二, 然后在其中一个半面经营物象。边角构图。将主体安排在四个角的任意一角。特点是奇、险、奇, 出于常法构图之外;险, 得险趣、异趣。重心下沉式构图。将物象降至画面最底线, 使重量下沉, 得天高地远之空旷意趣。正三角形构图。内结构稳定是正三角形构图的特点。但在外形、疏密变化上要注意破正三角形的呆板, 使之稳定中有变化, 变化中又沉稳。中心式构图。这种构图比较少见, 一般视将物象置于画面中心为画之忌讳, 因为易生呆板。但置呆板而后破呆板, 新的意境往往由此而生。当代工笔花鸟画构图中, 必须多研究、多思考, 千万不要教条地对待。

三、浅析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构图技巧

1. 突出构图气韵

对于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构图中, 更加讲究构图布局, 以便可以突出气韵。为更好表现当代工笔花鸟画的意境, 突出工笔花鸟画作品主题, 应该根据内容表现需要,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之独特审美的基础上, 以线为造型基础, 强调刻花鸟本身的形象美。如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构图中, 画花要捕刻花的各种形象、形态;画鸟则要善于捕捉优美姿态, 使花鸟形象生动真实, 增强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工笔花鸟画构图中, 重视花鸟生机, 借自然美描绘抒发情感, 运用寓意象征手法, 表现出工笔花鸟画的意境。

2. 注重形式美

在工笔花鸟画构图过程中, 需要把构成整体的各部分统一, 使绘画主题更生动、完美, 更有艺术感染力。工笔花鸟画构图中, 通过具体物象揭示生活本质, 利用工笔花鸟画构成方法, 营造精神内涵。在工笔花鸟画构图中, 使作品表现内容给予形式美的创造, 将意象思维转为形式图像, 使工笔花鸟画的点、线、面, 转换成抽象的符号。如在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构图中, 多应用S型律动, 既呈现构图艺术动态, 又包含朴素辩证观念, 给人流动的感觉, 可以互变、延伸、制约、在视觉以及心理上给人一种婉转的韵律感。如在现代工笔花鸟画《喜鹊玉兰》中, 就是采用S型构图, 利用S型将客观物象有序地贯穿, 是的绘画画面自然, 体现出画面动态, 使画面富有生活气息。

3. 取舍有度

在当代工笔花鸟画构图中, 对于画面构图中, 应强化利用空白, 凸显画面构图空间感。对于空白的取舍, 注重画面的布置, 布白就是对物象的概括, 可起到点醒妙用。如在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天地―蜻蜓》中, 其画面的取舍中, 就运用留白, 给人无限想象, 使画面有了几分灵动感。并且在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构图中, 取舍还在于大、小, 做到以小见大、以少省多。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构图, 可采取一波三折式、“V”字型式、三线相辅式等构图模式, 对景作画, 要懂舍, 写状物要懂取, 追求画面形式美感, 注重在小构图中巧妙布置画面均衡, 稳中求势, 不能有太大动势变化, 捕捉近景中蕴含的美, 保持画面均衡之势, 使得当代工笔花鸟画生动自然。

4. 构图写生

在当代工笔花鸟画构图中, 可以采取野外写生的方式, 使创作者可以感受到的是醉人的自然气息。无论是春天的鸟语花香、夏天的荫荫草虫, 还是秋冬季节的残败凋零, 都有一种自然之韵沁人心脾而令人忘返。当我们拿起画笔, 在自然中构图时, 最需要的是凝心静思。一开始, 可以用已知的构图成法去写生, 也可以不受成法的限制而自由写生。如果此情此境让创作者萌生诗情, 创作者可以用诗情的目光去撷取周围的有关物象。构成工笔花鸟画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与表现力, 如果创作者被周围某处景色深深吸引, 可以盯着一处去看, 心静之中必能“看”出你的构图来。

综上所述, 在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构图中, 创作者不仅要学习借鉴前人优秀的构图经验, 同时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工笔花鸟画作品, 使当代工笔花鸟画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黄一莉.寄情草木——现代工笔花鸟画谈隅[J];美术界, 2012, 07 (18) :41-42.

[2]张惠明.和谐的天籁之音——顾扬工笔花鸟画赏析[J];长三角, 2011, 14 (12) :76-77.

3.当代工笔花鸟画赏析 篇三

关键词:宋代;工笔花鸟;当代

宋代工笔花鸟,可谓是工笔画鸟历史长河中的一座丰碑,勾勒、填染等工笔画的技法演化到一种极致。在此的基础上,写实性,也可以说是发挥到一种极致,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对于写实性的绘画不断的以各种新的表现的形式来表达,这种的新的表现形式,造成了传统到现代工笔画上材料的变化、表现形式和技法的丰富、题材的拓宽、角度与透视的多元化、构图方式的改变等众多绘画表现因素,这些因素造成了笔花鸟画的写实性转变。

一、绘画材料的变化

在我国宋朝时代,相对于今天,造纸技术不够发达,工笔花鸟的绘画用纸基本上为熟宣和熟绢,所用之笔均为毛笔,颜料更为局限,均为植物性和矿物性颜料。而当今的工笔画材料,那是五花八门,每个艺术创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喜好选择和自制工具、颜料、纸张等。比如在颜料方面,除了传统中的植物性和矿物性颜料外,还有日本的结晶颜料、广告颜料、丙烯、水粉颜料等多种颜料在现代工笔花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变得更加的丰富,利于在工笔画的创作中表现不同题材和不同质感。在纸张的选择方面,除了传统中的熟绢和熟宣之外,还发展了许多不同颗粒和纤维的承接物,如皮纸、高丽纸、亚麻纸等在传统纸张上延伸的纸张,还有从材质对承接物的转变,比如油画布、亚麻布等纹理特殊的布料。在作画工具上,除了毛笔之外,还有引用了拍刷、鬃刷、橡皮、打磨纸等不同替代毛笔的用具。

二、表现形式和技法的丰富

对于作画技法,从五代开始就基本形成先勾勒后填染的作画步骤,宋代的工笔花鸟画,基本上延用了五代时的作画步骤,在这个步骤的基础之上,对笔法的清、重、缓、急和转折、提按、顿挫等极为讲究,追求在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书法意味。除了先勾后填的表现手法外,在宋代,还出现了“落墨为格”的表现形式,既画家以行笔的墨迹来体现物象的轮廓,必要时用色冲破,类似于当代的“没骨”,用色上类似于当代的“撞水撞墨”。当代的工笔花鸟画,秉持着宋代以来优良的传统,同时为增强视觉效果和吻合时代需要,创新出众多的表现技法。对于当今新的技法体,在工笔画中,多引用擦、揉、拓、印、洗、打磨等,比如工笔画家江宏伟的作品,以洗和打磨的形式统一画面,画面中对比太强,刻死板的局部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柔和处理,使画面更加的统一。又如画家苏百均,画面多以拓印的形式描绘大的画面形象,然后根据所拓印的形象勾勒或是添加相关物象,特殊的画面机理效果与添加的物象浑然天成,毫无制作之感。工笔画传统技法在现代工笔画中得到很大的拓展,同时在以工笔画为基础而产生的现代重彩画,更是在表现技法上大显特殊,所用的技法和材料基本上没有固定,画家可以尽其所想,尽其所能,任何技法和材料都可以用到画面之中。

三、题材的拓宽

虽说宋代工笔画鸟是工笔花鸟史上的一个高潮,但是,他的题材相对较为局限,工笔花鸟多表现的是花卉和珍禽,而当代工笔画写实的题材有了很大的拓展,几乎所有能够看到的题材都可以在工笔花鸟中出现,随着当下注重创新,众多艺术创作者往往从题材上下手,所以现代的工笔花鸟题材中繁杂。现代的工笔花鸟画,不在局限于花和鸟的表现,同时还延伸到国内外现实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动植物。比如刘万鸣所画的猴、苏百均所表现的化石、刘新华所表现的日本花卉以及很多青年画家以工笔画的形式表现的都市风俗等,都属于中国现代工笔画所表现范畴。

四、构图方式的改变

宋代的工笔花鸟画构图形式,相对于现代,较为简单和概括,多为折枝式构图,讲究画面的起承转合、呼应和疏密关系,注重气息的贯穿和流通。虽是画家特意经营,画面却没有感觉到认为的造作和雕琢,合情合理,浑然天成。当今的工笔花鸟,受到西方构成理念和焦点的透视的影响,构图上出现了类似于西方的近大远小和平面分割的构图理念。例如密集构成形式,包括点密集、线密集、面密集,是一种形态的疏密变化与空间发生关系的构成。物象的罗列,空间的穿插,疏密的变化都使得构图在形式表现上更具诱惑力。又如重复构成形式,重复构成是把相同或类似的物象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重复出现在画面上的构成形式。

现代的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有着众多的引用和借鉴,但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大众审美的需要,现代工笔花鸟创新出众多的写实性因素,除了上文所列的写实性因素的转变外,还有赋彩、刻画、渲染等等,总之,历史是进步的,工笔花鸟画也是前进的,它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良和创新,创早出适合该时代的审美需要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徐建融.宋代绘画研究十轮[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2]陈野.南宋绘画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李泽民.花鸟画构图法[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胡师正.美术原理[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4.当代工笔花鸟画赏析 篇四

一、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之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工笔花鸟画是花鸟画中能够生动、形象表现事物的一个画种,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仅见证了朝代的更替,也目睹了由朝代更替所衍生的历史文化的巨大差异,工笔花鸟画领域产生了很多杰出的画家,诞生了许多传世佳作。

1.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花鸟画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约 7000 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而使工笔画这一画种初见雏形的则是帛画《人物龙凤图》,它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在帛上作画,尽管线条粗硬,但能较好地表现人和动物的形象。秦汉时期,工笔画造型生动,赋色与线条配合得当,如墓室壁画《二桃杀三士》。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八描”的工笔画创作手法得到发展,线条运用到位。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一时期花鸟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在唐人研究的基础上,五代十国时期涌现出众多具有专长的画师,逐步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宋代是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技法成熟,而且创造出多种风格流派的画法,如勾填法、白描墨染法等。元代,工笔花鸟画的画风由艳丽转为清丽,配色更加雅致。明朝,以梅、兰、竹、石为题材的工笔花鸟画占据主流。清代,受西式画法的影响,明暗法广泛运用到工笔花鸟画中。

2.近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受到战争的影响,工笔花鸟画从清末逐渐呈现衰微的趋势,即便在这一不利于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时期,仍有很多画家为创作不懈努力,如陈之佛等。清朝灭亡以后,中国绘画进入了中国艺术史的近现代时期,东西方文化碰撞剧烈,工笔花鸟画挣脱了落后的思想枷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改变也影响着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稳定为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3.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基于市场经济极其繁荣的背景,绘画艺术多元化态势显着。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激发了工笔花鸟画家强烈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是人们思想意识改变,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更多持支持态度,推动工笔花鸟画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风貌。

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工笔花鸟画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历程,其理念和表现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工笔花鸟画的画法上。不了解画法的观众,往往无法欣赏变化中的美,而很可能感受到画法的单调。其次,市场效应导致的“流水线”之风逐渐充斥着工笔花鸟画市场。一些艺术家为迎合市场而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效果,无心真正潜心探索绘画艺术,使绘画浮于形式,创作的作品缺乏气韵。当代中国的工笔画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随着时代发展,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认清现代工笔画发展存在的问题,才能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寻求更好的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丰富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精髓,注重其本质,这就要求画者在绘画过程中注重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融合,逐步体现绘画的气韵、力度与内涵。

二、中国古典文化融入现代工笔花鸟画分析

将中国传统理论与古典文化融入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过程,既能体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丰富画作的精髓。文章从现代工笔花鸟画的材料运用、构图、色彩运用和技法语言四个方面进行中国古典文化融入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可行性分析。

1.材料运用方面

众所周知,传统工笔画主要使用熟绢或者熟宣纸。熟绢与熟宣纸的优点是材质细腻、纹理柔和,缺点是色彩附着性较差,无法经受反复的渲染与制作。非宣纸类制品的质地与厚度虽然较之熟绢与熟宣纸好些,但是作品的气韵与表现力度均不如传统制品。笔者认为,虽然非宣纸类制品可以批量生产,但若想找回工笔花鸟画的绘画神韵与灵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绘画用纸的选择上遵循古法,寻求自然的本真。在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中,使用绢和宣纸绘画延续了很多年,因此,将中国古典文化融入现代工笔花鸟画是找回现代工笔花鸟画绘画气韵的首要方式。

2.构图方面

传统工笔花鸟画在构图方面讲究人物与风景的主次之分,前后讲求搭配,追求的是浑然天成的境界,隐藏人为处理的痕迹,恢弘大气,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的思想。现代工笔花鸟画尽管作品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构图也比较饱满,能够给观众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也会让观众很明显地发现人为痕迹,存在刻意而为之的现象。因此,笔者大胆地建议: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在构图方面应回归理性,运用自然、和谐的构图理念,返璞归真,体现中国古典文化独特的底蕴,使画面形成一种宁静祥和的美好氛围。

3.色彩运用方面

传统工笔画在色彩运用方面在不同时代存在较大的差别。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传统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方面基本遵循的`是根据绘画对象的类别赋予其不同色彩,这也是谢赫“六法”之一,而这种颜色的再现种类较少,这也是传统颜料制作手法单一导致的,这种颜色鲜明、气韵十足的配色恰恰体现了工笔花鸟画的精髓。现代工笔花鸟画的配色丰富,导致了无法通过色彩辨别是哪一流派的作品的现象。笔者认为,中国古典文化讲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颜色或清丽或鲜艳,均有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将中国古典文化融入现代工笔花鸟画作也要注重色彩的运用。

4.技法语言方面

传统工笔花鸟画在画法上主要通过勾勒、填色与渲染完成。之后发展出的“没骨”画法,指的是在未完全渗透的熟绢或熟宣纸上进行“撞水撞色”处理,从而逐渐弱化线条勾勒的作用。现代工笔花鸟画在传统技法上演变出众多的画面处理和表现方法,如皱纹法和局部矾染法等。多种技法的运用和处理,使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画面保持着一种复杂、高难度的特色,大大拓宽了创作题材与表现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的先进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传统工笔花鸟画古色古香的气质。因此,在技法语言方面,将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工笔花鸟画相结合是保持画作气韵特质的重要途径。

结语

中国的传统绘画一直以来追求的是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升华和满足,而不是单纯追求绘画的现实性、形象性。现代工笔花鸟画由于受到文化交融与碰撞的影响,其所选题材、表达内容和绘画手法不断拓展,出现了新的审美境界。探索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必然要考虑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这一影响逐渐加深。现代工笔花鸟画的正确发展路径是理性回归,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技巧相结合,汲取中国古典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拓展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逐步创造出既能表现现代生活场景和情感,又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的作品,这是现代工笔花鸟画画家不断为之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燕秋。现代工笔花鸟画溯源。莆田学院学报,(3)。

[2]赵小萍。现代工笔花鸟画技法探索。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3]宋丽荣。浅谈当代工笔花鸟画现代造型的构成性。中国科技信息,(15)。

[4]张娟。对现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形式的探索。美与时代(下),(6)。

[5]张珂川。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变化浅析。美术教育研究,(14)。

[6]马芳。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创新。科技信息(学术研究),(6)。

5.工笔花鸟写生心得 篇五

学习了两周工笔花鸟画,觉得是件很艰苦但又开心的事,特别是完成一幅画之后,去欣赏它,完全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几周我们主要是通过写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来学习,虽然过程很枯燥,但逐渐有了些心得感悟。现在我就谈谈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几点体会:

1、要学习借鉴古人作品,学习他们的构图构思、线条、设色等等,力求在临摹过程中学到他们的长处。经常向前人学习,能使自己的画进步。因为前人优秀的作品有我们学不尽的知识。但却不能完全照抄前人的作品,必须有所创新,有自己的气息。

2.平时多练习线条。线条是工笔花鸟画的盘骨,没在好的线条,谈不上是一幅优秀的作品,我经常以“艺能时习之,则会有所获”这句话鞭策自己,每天坚持练习线条,练习的方法可以在报纸上练,也可以练前人的线条,如将名画家的画放大,用铅笔描在熟宣上经常练,学习他如何用线条的粗细、浓 淡、刚柔塑造形体,用线来表现所需的意境。这些只有靠平时多练.3.要对生活进行缜密观察。把思想感情寄托于花鸟画之中,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通过这几周的学习,以及老师的讲解,我认识到,工笔画鸟,决不仅仅是自然主义的描摹,它要求要有对大自然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在生活中构思酝酿,然后依靠构图、造型色彩等艺术技巧,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意境来。正如《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中所说:“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工笔花鸟画,根据不同物象、不同季节、不同感受,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如画树干,有的以细线勾勒,并以墨为主稍加烘染而塑造出挺拔遒劲的形态;有的用水渍法,充分运用水、墨、色的互相渗化浸润,使枝干富有生机,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构图上不拘一格,又严格掌握着统一、对比、调和、节奏、均衡等审美法则,多而密时不失之塞迫,少而疏时不觉得空旷,造成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同时,要在结合写生的基础上,恰当运用夸张的装饰手法,色彩上注意对比、和谐、光度、纯度的相互关系,在强烈对比中求得调和,在调和中注意变化,产生出浓艳而不俗、华彩中不失淡雅的美感。其次是构图,我认为构图必须为意境服务。好的构图能使层次更加丰富,意境更加深远。虽然在画的过程中总觉得辛苦,但完成后就欣喜若狂。老师也曾说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画好一幅好的作品是件很寂寞很辛苦的事,晚上的时间,假日的时间,苦思冥想。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达到令自己满意的效果。”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会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收获。

学习工 笔 花 鸟 画 的 心 得 体 会

6.工笔花鸟论文 篇六

花鸟画在中国画上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哲学范畴。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资料,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都是以儒释道的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主张虚无、崇尚虚境,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意义。因而,意象、意境成为衡量花鸟画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如果说花鸟画“师造化”、“写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那么“重趣”、“尚意”,追求“神与物游”、“象外之境”,以及诗意空间的表达,则更契合花鸟画“以物喻志”、“以画喻理”、“诗中有画,画巾有诗”的审美主张。从宋代院体花鸟画,到近代于非闇、俞致贞、陈之佛等工笔花鸟画大师的诗意空问表现概莫能外。

正如文艺复兴晚期样式主义画家面临的困境一般,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也被“影响的焦虑”所困扰,而“空间”正是他们的突破口。艺术作品中的空问表达是艺术家对于存在的感知,如今,全新的生命体验带来了不一样以往的诗意空间,或清灵梦幻、或凝重丰蕴、或安谧孤独……工笔花鸟画中亘古的留白最终不再盘桓不去,多变的空间语言成为新一代工笔画家诠释内在感受、传达个人体验的新工具。在这类作品中,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行云流水般的柔润过渡,时而温厚、时而轻盈。满构图和水墨淋漓的大面积渲染一改传统工笔花鸟画中均质单调的白色虚空,将它变得流动、柔软。画面的主体被蕴藏着生命动感的虚灵背景绵绵密密地包裹,仿佛在鸿蒙的混沌里。流动空间既是当代时间、空间碎片化的隐晦表达,又是绵延不绝生命体验的象征形式。它是当代空间语言中最具古意和文化积淀的一种,因为从形式看,它借用了写意画水墨渲染的效果,依旧坚持了传统画面的虚实关系;从审美看,则秉承道家“阴阳相感,化生万物”的哲学理念。

笔者的《清露》是一幅很典型的流动空间作品。淡淡的水墨罩染让画面笼罩着一层似有若无的水汽,也让点染在画幅中部的胭脂与石绿带有盛夏的绿意、清润得沁人心脾。画面右下角那片墨色,浓重却不失空灵,仿佛浓荫里闪着微光的潮湿水汽,轻柔地飘荡在湖面上。画面中间的一只水鸟与荷花彼此顾盼,水色渲染的空间、交融之处的淡淡墨迹、若隐若现的分割,让夏日的宁静安谧如烟、如梦般带着内心的寂寥回响,在画面上袅袅缭绕。而与流动空间相对应的是画面中凝滞的时光,如同飞逝岁月的一小片化石,剔透、纯美。

与《清露》的清润隽永相比,笔者的作品《清秋》则显得甘冽醇厚。画面右侧经历过风雨摇曳的残荷,记录着生命的丰盈与凋败,它们以往竭尽全力地盛开,仿佛王尔德笔下那朵夜莺的玫瑰,浸润了生命的血与汁液、如泣如诉。看似不经意的浓墨渲染让画面的空间流动起来,熹微的光芒弥漫其间,如悠长的琴声,轻轻诉说着久远的故事,低吟浅唱。工笔的精微被轻盈的空间处理得虚实有致,如同空谷的埙声,绵长、浑朴,交织着怡悦和忧伤,这正是画家对生命的体验。

流动空间搅动了匀质的混沌,在虚实、阴阳、黑白的二元变幻中折射出原初的统一。它是怀旧的,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分界点上欲起身远行,却又忍不住回首深情凝望,就如华夏古老礼貌的守望者一般。那是来时的路,也是中国画的根。

现代礼貌击碎了阿卡迪亚的幻梦,将人们闭锁在都市生活的水泥格问里,孤独、隔绝。原本开放的画面空问中出现了一只器皿、一个盒子,它们是围合的,有时封闭、有时半开敞。嵌套空间是都市人对存在的感知,是心理上的多重隐喻,影射出生命的孤寂与交流的悖论。能够说,这类作品运用的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当代花鸟”的空间语言,围合空间的描绘则引入了西方绘画的线性透视法,这是传统中国画所没有的;而画面深层蕴含着的个体意识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它与“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华夏哲思迥然不一样。

何曦的作品《和平颂》颇具代表性。画面巾央的玻璃罩子,透明、冷硬,仿佛蜗居在钢筋丛林中的个体,包裹着一层脆硬的外壳,看似坦荡清澈,却始终无法被真正触及。这是一个隐喻的心理空间,细心地安放古老的梦想:破碎的爱奥尼亚柱头可能是雅典娜神庙的残片,橄榄枝绿意葱茸,和平的期望含蕴着,即将吐出新芽;鸽子被内部空间的美所吸引,徘徊着。而透明的玻璃外壳隔开了这两个世界,让它们彼此关注,却无法相拥、相守。这幅作品关乎孤独与梦想、关乎爱……它们是当代个体生命体验的视觉隐喻。

有时,画面中心的围合空间不是完全封闭的。雷苗的作品《搁物架6》构成了半开敞的空间,左侧格子里放着各种形状的玻璃器皿,高低错落排列在一齐。瓶中插着浅蓝淡粉洁白的花儿,右侧格子中则仅有一株柔蓝的花被独自搁在一侧。薄雾般的银灰色罩染统一了内外两个空间,让它们不再隔离。这是格子间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依旧坚持着必须程度上的私密性,却开放了彼此交流的可能。

所谓异质空间的并置指的是两种或更多种的空间同时存在于一个绘画平面中,它会带来意象的拼贴甚至交叠,构成逻辑的悖论、非理性的迷宫。这在西方称作超现实主义。如今,这一艺术语言与工笔花鸟画碰撞,仿若一场盛大的烟火表演,绽开在旷远的时空之渊上,一朵朵绮丽的花徐徐升起又缓缓落下,一次次撕开夜色浓黑的寂静。背景留白好比约束传统花鸟画的一道封印,一旦被揭开,空间语言蜂拥而出;年轻一代艺术家不再犹疑踟躇,他们大胆融合各类艺术手法,宣纸矾绢释放出不输于油画布的表现力。花鸟画不再只是扮演文化品格的象征符号,[本文来自于JYQKW.Com]空茫的抽象空间获得具体的形态,幻化为自然空间、生活空间、记忆空间、梦境空间……

即使最简单的构图也可能糅合了几种不一样的空间,高茜的作品《忧郁症》就是一次精彩的演绎。画面中一张桌子,一只玻璃烧瓶,瓶里一尾金鱼,似乎是很普通的静物写生。然而,瓶颈处漂浮的云朵,提示着这非现实的场景。艺术家在此拼贴了一片梦境空间,一尾想飞的鱼被困在一只连转身都困难的烧瓶里。梦想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与矛盾,忧郁自然难免。回味画题之后才能完全明确,那里竟是一个隐喻的心理空间,联想“庄生梦蝶”、“子非鱼”的典故,不禁让人对这些作品的巧妙心思会心一笑。

相比之下,要认出徐累作品中的各种并置空间则无需大费周章。如《守夜者》,画面右侧的布帘界定了一扇窗,将观众所处的现实空间与画面相连。画面左下角,幽蓝的水面是自然的空间,而太湖石则暗示着庭院,它属于生活空间与自然之间的过渡。戴着礼帽的驯鹿,以它的非理性占据了梦境。所以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依次是自然空间、庭院空间、梦境空间和生活空间。它们的并置,构筑了艺术家超现实的诗意空间,仿佛拉开窗帘,就能看到守望自我梦境的麋鹿温柔的黑眸,倦意如深幽的海水般潮湿,细小的浪叩击在太湖石上,轻柔的拍打声融于梦境里。

与嵌套空间和并置空间的三维深度相比,构成空间则是运用平面设计的构成原理,将所有资料抽象成点、线、面的基本形式要素,彼此交错穿插。节奏与韵律是构成空间的主宰,它把传统花鸟画变成纸面上的舞蹈,时而充满张力、时而自由灵动。这类作品就如建筑设计一般,像凝同的音乐传达着生命的节奏。与流动空间相比,两者同样富于变幻,一个是感性的,没有明确边界,是一种随意无定形的流动;而另一个则是理性的,边界清晰,哪怕再复杂的交错穿插,依旧分明。

最富音乐感的作品莫过于万芾的《光影》,黑白灰的背景彼此交错、长长短短、疏密有致,像极了蒙德里安作品的黑白版。同样以黑白灰三色塑造的小鸟,娇俏可爱,仿佛黑白琴键上散落的音符。深灰绿的细线条是随意的曲线,打破了几何分割的冷峻,为素净的画面带来丝丝生机,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节奏层次感。凭借构成空间的表达,这晨曲的韵律甚至能够直接用眼睛捕捉——因为形式在歌唱。

黑白构成的正负形相借也是构成画面节奏感的重要手法,在林若熹的作品《冷静》中,花叶之间相互穿插,犹如美妙绝伦的舞蹈。在画面中心,湛蓝的叶片衬着朵朵白花及鸟儿白色的翅翼与尾羽。柔软的花瓣翻飞着,构成不一样的形态,花朵相连的S形打破了画面中央大片的单调蓝色,构成有机的切割。而画面边缘大块留白,也是靠着蔓草的舒卷才免于刻板,变得流动柔美。叶与花的正负形互借构成了富有韵律变化的边线。这样的空间是一种扁平的表达,前后的穿插变成画面中强烈的黑白、疏密比较。

从虚实交融、变幻不定的流动空间,到都市生活个体的心理隐喻,再到似梦非梦异质空间的超现实并置,最终到充满节奏韵律的构成空间;曾几何时在传统花鸟作品中那一片虚空的留白,幻生出如此丰富的样态。工笔花鸟画的诗意空间体现了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内涵,也是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形式与观念的思考与探索。

7.当代工笔花鸟画赏析 篇七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两广地区,地域性风格

绘画的地域性风格特征包含着地域的自然特色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其地域特征与人文因素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画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反映在作品中, 也就呈现出了地域特色。绘画的地域性风格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和地域环境中, 在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综合现象, 具有一定地域烙印的绘画风格样式, 而且在一定的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绘画的地域性风格特征, 首先反映在自然地理因素对绘画的影响上, 其独特的地域风貌会成为当地画家的绘画主题, 正如黄土画派取材于黄土高原, 冰雪画派取材于东北雪原, 然后地貌特征还可能会影响到绘画的形式法则。

两广地区相邻, 位于中国南方, 地貌形态多样, 山川秀美。四季常青, 雨量充沛, 物产丰富, 植物茂盛, 花卉水果繁多。如南方常见的花卉有:紫荆花、木棉花、朱瑾、芙蓉、芭蕉、三角梅、绣球花、剑花、巨龙竹、菠萝等, 为工笔花鸟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画家通过对南方花卉的独特感受, 独特审美, 寄以真情, 寓于意趣, 成为抒情达意的绘画语言。画家挖掘新材, 寻求新的表现形式, 产生新的绘画语言。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特定的地域环境特征进行表现, 使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画家将新题材与南方的地域人文情怀结合起来是两广地区工笔花鸟画的重要特色。

广西工笔花鸟画创作长期停留在一些经典花鸟画样式的层面上, 没有太多的创新, 没有体现出广西特色, 广西画家余永健发现了这个缺陷, 并致力于将南方花卉与广西地域特色相融合, 并贯穿于自己的花鸟画教学过程中。画家余永健作为漓江画派花鸟画家的领军人物之一, 主张在继承两宋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把广西的地域人文因素与南方花卉题材结合起来, 关注生活、追求花鸟精神和现代意识。

余永健先生曾获得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的“铜鼓奖”。其代表作品《溢香图》获得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荷花》参加首届全国中国花鸟画展, 《紫玉满园芳》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广西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展。

画家余永健工笔花鸟画多取材于南方常见花卉, 造型简练, 笔法灵动, 赋色古雅, 构图多变精巧, 擅长写生, 色调明快, 即清秀又不乏野趣。画格清新雅致, 为广西画坛带来了一缕清新雅丽之风, 表达了一种回归传统文化, 独守清悠的心态, 富有文人气息, 其作品中透漏出广西多彩的区域特征, 具有一种平和恬静的生命力。

广西青年花鸟画家吴善贞、苏凌云皆出于余永健门下, 并致力于南方花卉题材的挖掘和表现。吴善贞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晓色清漓》《蕉荫禽鸟图》《素颜》。苏凌云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映山红》《紫荆花》《水之南》等作品皆取材于南方花卉, 如紫荆花、朱瑾花、三角梅、芙蓉等题材。皆以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图式、设色、造型为取向, 设色雅致, 布局精巧, 表现出了南方花卉的勃勃生机。

广东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群体皆取材于南方花卉, 注重写生, 融汇中西绘画之长, 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 创造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 气氛酣畅热烈, 兼工带写, 色彩鲜艳明亮, 晕染柔和和匀净的现代工笔花鸟画的新格局。

周彦生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 在色彩的构成上吸取了西方绘画因素, 他以亚热带植物为创作素材, 如取材于紫荆花的《阳春岭南荆花香》, 取材于三角梅的《晨曲》《花天》取材于木棉的《岭南春》等作品。他在岭南画派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洋绘画的营养, 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达到和谐的视觉效果。他善于运用色彩, 使画面显现出既单纯又丰富的多样效果, 创造出了和谐而又充满情感的艺术氛围, 富有写意意味。

苏白钧以更新的视角, 更广阔的胸怀审视民族遗产和外来艺术。他尊重传统工笔画的立意、设色、布局、线条等完整的表现体系, 又不为之束缚。善于提炼新鲜的生活感受, 并从中获得可贵的意和趣。从《七月盛开三棱剑花》到《谧·花间》以剑花为题材系列组画中, 把传统的色彩和现代的构图形式有机地融入到画面中, 阐述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苏白钧偏爱南方花卉, 托物立意, 缘物寄情, 有一种难以言传的艺术魅力。这使他的作品和陈陈相因的花鸟画拉开了距离而显示出地域特色。

方楚雄长期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的探索, 作品取材广泛, 风格稳健, 凝聚着自然的真与美, 寄情言志, 追求意境与趣味,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擅长兼工带写, 精于勾勒填写, 泼写与水墨双勾与并用, 细绘与粗写有机统一, 是其作品独特之处, 作品呈现出精、繁、静的特点。如《密林探幽》《两小无猜》《闽南净土》《晨曦》等作品以蔓藤、孔雀、芙蓉、小狗、菠萝树、巨龙竹等鲜活的自然形象为题材, 追求真实感受与笔墨方法相和谐, 突出南方花卉特色。

广东当代年轻的工笔画家如陈少珊、郭子良、郑阿拜等, 都以南方花卉作为创作素材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绘画风格特征会随着审美需求而发生变化, 但地域性风格是画家立身于画坛的重要基石。两广地区工笔花鸟画家均立足于本土资源、探索地域特色, 形成独特的造型语言和审美价值体系,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表现出了文静典雅、平淡天真、萧珊婉约、秀丽柔美的审美气质, 这是与两广地区的气质相契合, 反映了两广地区多民族的审美观念及强烈、蓬勃的生命精神。

两广地区工笔花鸟画家在新时代表现相似的题材, 在讴歌南方秀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诗意生活方面是一致的。用自己才华横溢的作品展示了南方花卉题材的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 表现出了新时代花鸟画精神,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两广地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呈现出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 是历史发展的需求和必然。在两广地区花鸟画家的不懈努力下, 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漓江画派促进会编.《漓江画派》第二辑.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7年12月.

[2]余永健.漓江画派与中国当代画坛诸画派若干比较刍议《艺术探索》2007年第3期.

8.当代工笔花鸟画赏析 篇八

关键词:当代工笔花鸟画 多元审美 探析

一、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

工笔花鸟画作为传统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具有辉煌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中国工笔花鸟画多以喜庆、祥瑞为主题,用笔精谨细致、设色富贵典雅,形成了精工细丽于一身的审美风貌。特别是五代及两宋时期的工笔花鸟画,是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在中国画史上写下了流光溢彩的一页。被称为“黄家富贵,徐氏野逸”的黄筌与徐熙就是五代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黄家父子造型严谨、写实工整、用色艳丽的“皇家富贵”画风成为两宋院体的范本和标准。南唐徐熙“金陵人,世为江南显族,所尚高雅,寓兴闲放,画草木虫鱼,妙夺造化,非世之画工形容所能及也”。“徐家野逸”画风是宫廷内“富贵”与宫廷外“野逸”两种审美思想的互相影响。元代的画家思想上消极出世,艺术表现上的水墨审美在元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清纯的墨色代替了五色而成为视觉主流,隋唐五代两宋盛行的色彩绚烂的院体花鸟画被轻视而沉寂。

近现代于非闇、陈之佛、刘奎龄、李长白等带来了工笔花鸟画的新面貌,在审美心理和感情上顺应了人们的审美理想,满足了普通人抒情娱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们继承古法、中西合璧、精研宋人院体成就,以写生为宗,面向自然抒发情怀,为沉寂数百年的工筆花鸟画的复兴做出了贡献。当代工笔花鸟画家队伍也空前壮大,思想观念也较前人开阔,苏百钧、周彦生、江宏伟、林若熹、张见、徐累、高茜等一大批新手崛起,使工笔花鸟画呈现多姿多彩的局面。

二、工笔花鸟画审美样式转换的必然性

随着文化政治的开放,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现代生活中“人的精神”需求的转变,迫切要求工笔画花鸟画扬弃传统的语意结构,从时代审美角度拓展工笔花鸟画表达现实精神的能力,从而有望重构一种当代语境,并实现审美的时代转换。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如果说传统工笔花鸟画根植于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中,那么当代工笔花鸟画就应该是对当代人的一种新的生存理念和观看世界的方式而产生的新的审美价值的一种表达,当代工笔花鸟画就应该描绘当代人的生存状态,绘画语言形式和表现技法应该表达当今的审美观念和人文内涵并与当代人的审美追求相吻合,这样才具有时代的意义。

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以自身生存经验和个性取向的角度选择设计花和鸟的元素,注重对生存现实的关照,更注重对自身主观情绪的表达,画家怎样思考看待这个世界,通过工笔花鸟的形式,能够把自己对世界的观感表达出来,追求画面时代感的表现,画面效果神秘、含蓄、宁静、舒缓的气质和朦胧感是现代审美的主流,但中国人的审美情感的鲜明特点是极少沉溺于单一情感的体验而崇尚多味性,因此审美又以个人爱好、趣味的不同带来多元的审美和个性差异。

三、当代工笔花鸟画多元审美价值的表达

(一)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自由

不同的人生就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和不同的人生感悟,对于思想独立的画家来说这种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理解往往在其绘画审美取向上有所折射,他们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有着捕捉新的审美因素的敏锐视角,通过工笔花鸟画创作,表达画家的艺术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表现新的审美取向。

如以当代涌现出的“新工笔”画家张见、高茜、徐累、陈林、崔进、雷苗、徐华翎等影响了众多的画家,他们一方面继承传统因素中含蓄、宁静、典雅的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大胆借鉴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营造出熟悉而又陌生化的东方情境,古典的家具、古画中的鸟、现代生活中的玻璃器皿等等熟悉的形象在另一种感知空间里散发出不可言说的意味。所以不同的效果中隐含着不同的审美取向,不同审美取向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文化观念的自由。

(二)题材的拓展

画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观看方式决定不同的题材选择,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画家的好尚,体现了画家的审美取向。在文化多元的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需求的多元化,是促进当代工笔花鸟画题材拓展的必然结果,这种丰富性是空前的,画家努力打破传统文化思维及旧有审美观念的局限,在取材方面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裁,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精神的表达,许多以前很少涉及的题材因符合艺术家审美情感的需要而出现,将题材大大扩展到前人未曾涉足的植物鸟卉领域上,他们将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收入笔底,尝试对花鸟生态环境的描绘隐喻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从南方的热带雨林到北方的黄土高原,大千世界包罗万象,草木花卉、动物禽鸟、海洋鱼类等等都纳入工笔花鸟画创作之中。还有体现时代特征的物体如雕塑、玻璃幕墙、饰品装饰、各种盆花以及各式家具、电器之类的现代室内摆设物品,把这些看似不入画的物体纳入绘画题材,并在画面中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体现了当代工笔花鸟画浓郁的时代气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代画家审美观念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唯美层面,在其画中承载着厚重的时代性文化因素。

(三)表现技巧的多样性

绘画技巧表达是审美取向的另一重要因素,花鸟画自诞生以来,表现技法得到完善和发展,工笔花鸟画技法在宋代达到繁盛期,当代工笔花鸟画表现技法经历了多方面、多领域的拓展,产生着新的绘画语言,促成工笔花鸟画多样风貌和审美取向的产生。画家不同的审美观念也决定了不同表现技法的选择和形式语言的表现,而画面中技巧的独特性和有意味的形式语言将画家独具个性的审美情感传达出来。

当代工笔花鸟画表现技法和形式语言的选取使画面视觉效果更加的符合时代审美的需求,传统的勾勒填色、没骨、白描、渍染、工写结合、特殊制作、平面装饰等多种表现手段都被许多画家综合运用,在画面上喷色、撒盐、冲水、揉纸、贴图等都表现制作手段,形成异样的气氛和肌理感,使画面效果丰富敦厚、视觉冲击力更加强悍,从而颠覆了传统工笔画的以线造型的观念,画面中写实、抽象、装饰的表现手法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带来了新的审美趣味。

nlc202309081225

(四)色彩表达的丰富性

当代工笔花鸟画家重视色彩的表现性,深入理解“随类赋彩”的传统设色观念,把握画面整体色调的统一,借鉴西方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在画面中加入光源色,环境色的影响,强调冷暖对比,增强画面的丰富性,还注重画面色彩的装饰性和平面构成因素,在画面中还有意识的表现对“光”的感受,强化光影、侧光、逆光等来处理画面色彩,达到独特的审美感受。

(五)材料运用的多样化

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促使当代画家在材料的运用上不再仅仅限于经过胶矾处理的熟绢及熟纸,还尝试用麻布、麻纸、皮纸或板材甚至一些自制的材料进行作画,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在颜料的使用上不局限于中国画传统植物和矿物颜料的运用,还大胆的将水彩颜料、水粉颜料、丙烯颜料、日本岩彩、以及其它新型特种颜料在创作中或辅助或大面积使用,更有一部分画家勇于探索实验,自制颜料来进行绘画创作,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的用色领域,增强了画面的色彩效果,此外,在探索新语言这一方面,他们运用矿物质颜料的特点,突显材质的质感和肌理特征,使肌理成为当代工笔花鸟画绘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画面的装饰性形式感增强。当代工笔花鸟画笔墨材质与语言形式的这种交互,肌理、装饰性、综合材料等的并用,提升了形式语言的审美价值,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是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在创作中正确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又吸收了外来优秀文化的丰富元素,并且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正是这种继承、借鉴、融合的状态进而使当代工笔花鸟画呈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

四、结语

当代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虽然给画家以最大的审美自由和创作自由,但如果过于注重纯形式上的表现,导致作品内涵空洞而单薄,若过多的借助于笔墨和渲染以外的制作手段,只注重制作出来的“效果”,而忽视了作品的本质,就会导致技巧难度下滑、笔墨与渲染功夫衰退、艺术惰性滋长。为求新出奇玩弄特技导致工笔花鸟画的概念越来越模糊。而对深厚的传统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工笔花鸟画必要的本体约束。忽略传统形式语言中所蕴含的审美内涵,盲目挪用外来艺术形式最终将导致传统工笔花鸟画所呈现的审美意境在现代的衰退,忘却了中国画固有的本土文化精神,也就丢失了工笔花鸟画的格调品质。

因而在多元文化中追求新的审美价值取向,营造良性的中国当代花鸟画语境形态,有一个途径就是重新回到工笔花鸟画原有的本质进行思考,回到绘画本身深入探究传统精神,但又不是对形式上的局部细节的描摹和盲目的追逐,或某个题材的重复就是传统,而是从气质上,底蕴上,从安静的渲染上,笔所留下的痕迹上对传统语言的体验和感受。回到对传统审美特征和内在精神的真正理解,继承传统的本质,结合时代精神开拓创新,引导社会向健康、高级的审美情感方向发展,使艺术家和受众超越平庸,抵制媚俗,开创当代花鸟画审美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贾方舟.工笔画古今散论[A].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作品集∕策展文论[C].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2]梁一儒等.中國人的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杨天问.当代工笔花鸟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9年.

上一篇:课堂互动功能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