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社会实践论文范文

2024-08-13

会计社会实践论文范文(共8篇)

1.会计社会实践论文范文 篇一

会计社会实践报告XX

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既可以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下面是会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我们的大学生活就要划上句号了,在这即将踏上人生旅途之际,实习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只有通过实习才能真正的接触社会。实习能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还能让我们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帮我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工作能够锻炼自己,检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期几个星期在学校的出纳会计实习,我们都对出纳会计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

出纳工作。顾名思义,出即支出,纳即收入。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具体地讲,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票据、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保管、核算,就都属于出纳工作。它既包括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机构的各项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收付业务处理,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整理和保管,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核算等各项工作,也包括各单位业务部门的货币资金收付、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狭义的出纳工作则仅指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岗位或人员的各项工作。

经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出纳员的一些有趣的通俗的知识。

出纳员三字经

出纳员,很关键;静头脑,清杂念。业务忙,莫慌乱;情绪好,态度谦。取现金,当面点;高警惕,出安全。收现金,点两遍;辨真假,免赔款。支现金,先审单;内容全,要会签。收单据,要规范;不合规,担风险。账外账,甭保管;违法纪,又罚款。长短款,不用乱;平下心,细查点。借贷方,要分清;清单据,查现款。月凭证,要规整;张数明,金额清。库现金,勤查点;不压库,不挪欠。现金账,要记全;账款符,心坦然。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实习,经过在模拟的华美股份有限公司的实习,我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专业业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地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这次实习中我的职位是出纳,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业务,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流程,以及公司的资产运营等等。

一、实习概况

三个多月的实习,让我对出纳工作实务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前,我以为出纳只是跑一下银行,算一下现金,认为只不过是些简单而琐碎的工作。在实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工作后,我终于知道出纳工作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简单。出纳工作是财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的方面来讲,其职能可概括为收付、反映、监督、管理四个方面:

1、收付职能。出纳的最基本职能是收付职能。企业经营活动少不了货物价款的收付、往来款项的收付,也少不了各种有价证券以及金融业务往来的办理,这些业务往来的现金、票据和金融证券的收取和办理,以及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办理,都必须经过出纳人员之手。

2、反映职能。出纳的第二个主要职能就是反映职能。出纳要利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通过其特有的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的各种明细分类账,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详细地记录与核算,以便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

3、监督职能。出纳不仅要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详细地记录与核算,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还要对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特别是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4、管理职能。出纳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是管理职能。对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进行保管,对银行存款和各种票据进行管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金融信息,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方案评估、投资效益预测分析等也是出纳的职责所在。

虽然出纳的职能对企业十分重要,但我的工作流程也不算很复杂。我的工作主要有:

1.办理银行存款转账和现金的保管。

2.负责支票、发票、收据的管理。

3.登记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并及时与银行对账。

出纳工作细则包括:工作事项及审核等程序,失误防范及纠正程序和现金收付:

1.现金收付的,要当面点清金额。

2.现金多付或少付金额,由责任人负责。

1/212下一页尾页

2.会计社会实践论文范文 篇二

一、不可知的“会计假设”的由来

从19世纪20年代提出“会计假设”至今已有90多年, 现在西方会计界仍使用“会计假设” (假定) 。

早在1922年, 西方会计采用的会计假设 (假定) 就是由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威廉·安德鲁·佩顿 (William Andrew Paton) 提出的。在其《会计理论》一书第二部分“专门会计理论问题”中他提出的第10个问题即“会计假设”问题, 并给出了7个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 (the business entity) 、持续经营 (the going on concern) 、会计恒等式 (the balance-sheet equation) 、财务状况和资产负债表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the balance-sheet) 、成本和账面价值 (cost and book value) 、应计成本和收益 (cost accrual and income) 和顺序性 (sequence) 。

1940年佩顿和利特尔顿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再次说明了以上会计假设, 并将假设 (Postules) 改为假定 (Assumpfions) 。此书明确了会计假设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193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会计程序委员会 (负责制定公认会计原则) 和会计研究处;1959年其停止会计程序委员会的工作, 重新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1961年会计研究处的主任莫里斯·穆尼茨 (Maurice Moonitz) 发表了会计研究论丛第一辑《会计的基本假设》 (ARS No.1: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 1961) 。该研究文集提出了3类14项基本假设, 把会计假设分为A类、B类和C类三项, 并系统详细地说明了三组不同的假设, 建立了会计假设的完整体系。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坎宁 (J.B.Canning) 在《会计的基本假设》中认为,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假设。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对会计假设的研究发展很快, 但学者们对会计假设的认识及其包括的内容还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1977年, 美国麦格尔—希尔 (Mc Graw-Hill) 图书公司出版了西德尼·戴维森主编的《现代会计手册》 (第二版) , 书中指出:假设对概念的关系“要充分地认清概念的性质和它的局限性, 我们还要注意到存在于它根源上的各种假设。假设就是假定———不是那种武断的、蓄意的假定, 而是那种必需的、常常是未能识别的假定, 它们典型地反映着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对事实或事物趋向的最好的判断。……有人不主张用‘假设’一词, 而对于把它解释为假定尤为反感, 理由是会计不应依据假定行事。虽然我们支持这种说法, 认为不应当作出蓄意的、毫无根据的假定, 但是较为现实的态度终究还是要承认, 在游移不定的生活中, 假设是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的。”美国亨德里克森于1977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假设是指那些基本的假定, 即那些与会计有关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基本建议。……假设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乃至现实的。”

西方会计中会计假设 (假定) 的概念, 没有严格的界定, 常同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等相混用。会计假设 (假定) 包括哪些内容, 认识也不一致。在美国P·H.沃尔金巴克等人所著《会计原理》一书中所提到的会计基本原则就有:会计主体;会计期间;重要性;稳健性;一贯性;全面反映;客观性;继续营业;计量单位;历史成本计量;费用与收人相配合;在销售时点确认收入实现;确认收入实现的其他基础。之所以采用会计假定, 西方国家的一些会计学者认为:在实行自由竞争的社会,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游离不定的因素, 对这些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和结果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因而要采用会计假设, 以便据以进行会计工作。

我国会计学界,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开展了对会计假设的讨论。在出版工具书方面:如龚清浩、徐政旦总纂的《会计辞典》, 1982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没有“会计假设”辞目;钱培钧主编的《商业会计辞典》, 1986年6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没有“会计假设”辞目;李宝震、谷祺和王盛祥主编《工业会计辞典》, 1989年11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有“会计假设”辞目;龚清浩、徐政旦主编的《会计辞典》 (增订本) , 1991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有“会计假设”辞目;杨纪琬、娄尔行主编的《经济大辞典·会计卷》, 1991年5月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有“会计假设”辞目。

其间, 一些会计学教授和专家在著作中介绍了西方的会计假设, 并对会计假设及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对会计假设的认识 (于玉林, 1994) , 也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会计假设的内容就是裴内·米勒《会计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7项内容, 有的为4项内容 (会计主体假设;连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 有的为5项内容 (除前4项外, 还有权责发生的假设) 。会计界对会计假设的争议, 不在于假设能否在会计领域中运用, 而是在于对什么是会计假设、会计假设的作用和会计假设包括哪些内容等方面在认识上不一致。

笔者认为, 值得讨论的问题为什么是会计假设?其内容是否还是“假设”?

二、实践检验有争议的“会计假设”

历经90多年的实践,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对“会计假设”进行检验和判断, 是已被认识而不再是“会计假设”, 还是未被认识仍然是“会计假设”。

(一) 关于会计假设定义的讨论

什么是会计假设, 有多种定义:美国裴内·米勒在所著《会计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会计是在某一经济环境中进行的。在这种环境里, 不确定性是一个特点, 只要有不确定因素存在, 就不会有完善的认识。所以, 我们必须在确立会计学的理论结构时, 作出各种假定。”“‘假定’是指那些为了能够得出结论, 而姑且认定其为不成问题的‘既定因素’, 尽管在我们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距或缺陷。”其同时提出会计假定有:“ (1) 特定独立实体的假定; (2) 继续经营企业 (或持续性) 的假定; (3) 货币计量单位的假定; (4) 历史成本的假定: (5) 会计时期 (定期性) 的假定; (6) 营业收入之承认的假定; (7) 配合的假定。”美国阿迈德·贝克奥伊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会计假设是一种不证自明的陈述或公理, 由于它与财务报表的目标相统一, 因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它描述了必须由会计发挥作用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和法律的环境。”他提出的是主体假设、继续经营假设、计量单位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等4项会计假设。

在我国, 有的学者给会计假设下的定义是:“会计假设亦称会计假定。对某些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的判断, 而形成的一系列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定。”或者说:“会计假设是在会计学领域中, 对某些经济现象, 在无法确知其发展趋势与最终演变的情况下, 根据对该现象的合理推想所作出的合乎情理并尽可能接近实际的一些推断。”

综上可以看出, 会计假设包含二点:一是对不确定的因素, 假定为确定的因素;二是以这些假定因素作为会计工作的公理或约束条件。对于依据会计假设进行会计工作, 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国家也存在争议。在采用会计假设的美国, 也有人不主张用‘假设’一词, 而对于把它解释为假定尤为反感, 理由是会计不应依据假定行事 (西德尼·戴维森, 1982) 。有人认为, 我国应将会计假设改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才是如实地反映了现实情况。同时, 也有人认为, 我国应沿袭西方国家长期采用的“会计假设”概念, 表明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

(二) 对会计假设的检验

按照会计假设的概念, 会计假设是对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所作的假定, 那么这些被假定的内容是否是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呢?对会计假设的内容, 在认识上并不一致, 有3项会计假设论, 4项会计假设论, 7项会计假设论, 14项会计假设论等。现以其中相同的4项会计假设为标准, 依据会计实践对有争议的“会计假设”进行检验, 以期判断从1922年提出会计假设历经90多年后, 还是不是会计假设。

1. 会计主体假设。

该假设是指每个主体都是一个与其业主或其他主体相独立的单位。实践检验: (1) 主体单位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5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 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 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709.9万个, 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 增加了193.0万个, 增长率37.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005年修订) 规定:第三条, 公司经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 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方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公司登记机关。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99年修订) 规定: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以下统称单位) 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 (5)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第五条,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上实践检验说明, 会计主体单位不是“不确定因素”和“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而是客观存在的,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规定的, 已被人们认识了的现实, 不再是“会计假设”。还需要说明在会计主体单位中, 企业与公司的关系,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 企业划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所以, 公司是企业组织形式的体现。

2. 继续经营假设。

继续经营假设或称连续性假设认为, 一个经营主体将持续其经营活动, 直到实现了它的计划和受托的责任为止。实践检验: (1)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从国民经济系统的整体观察,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体现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析:2008年为9.6%, 2009年为9.2%, 2010年为10.4%, 2011年为9.3%, 2012年为7.8%, 这说明企业总体上是持续发展的。 (2) 企业破产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2006年) :第二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 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第一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依照本法规定宣告债务人破产的, 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和管理人, 自裁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 并予以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2年) 、《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4年) 、财政部《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 (1996年) 、《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 (1997年) 等。 (3)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第六条,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以上实践检验说明, 会计主体的继续经营不是“不确定因素”和“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即使有个别的或极少数的企业破产, 对其处理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这已是被人们认识了的现实, 不再是“会计假设”。

3. 货币计量单位假设。

在会计中, 统一的计量单位应选择货币计量单位。一切可用于交换的商品、劳务和资本都要运用货币单位计量。实践检验: (1) 货币的职能。它具有价值尺度 (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流通手段 (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即购买手段) 、贮藏手段 (退出流通领域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 (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和世界货币 (世界范围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五种职能, 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充分发挥着货币职能的作用。 (2) 货币计量的优点。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用货币计量, 克服了实物计量单位的多样性及其不能综合性, 也克服劳动计量单位的复杂性, 货币计量单位具有简捷性和综合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第十二条,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4)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第八条,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上实践检验说明, 会计的货币计量单位, 不是“不确定因素”和“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并有相关法规的规定, 这已是被人们认识了的现实, 不再是“会计假设”。

4. 会计期间假设。

凡是能陈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 都应该定期予以公布。

实践检验: (1) 会计期间的客观现实。会计期间亦称会计分期, 分为年、季、月。年是时间单位, 是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 因为有余数, 所以公历规定,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一年有12个月, 3个月为一季,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2) 世界各国的会计分期。 (1) 采用历年制 (公历制为1月至12月) 的有:中国、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士、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巴拉圭、洪都拉斯、秘鲁、巴拿马、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塞浦路斯、约旦、朝鲜、马来西亚、阿曼、阿尔及利亚、叙利亚、中非帝国、象牙海岸、利比里亚、利比亚、卢旺达、塞内加尔、索马里、多哥、赞比亚等。 (2) 采用4月至次年3月制的有:丹麦、加拿大、英国、纽埃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日本、科威特、新加坡、尼日利亚等。 (3) 采用7月至次年6月制的有:瑞典、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菲律宾、埃及、冈比亚、加纳、肯尼亚、毛里求斯、苏丹、坦桑尼亚等。 (4) 采用10月至次年9月制的有:美国、海地、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 (5) 其他类型的有:阿富汗、伊朗:3月21日至次年3月20日;尼泊尔:7月16日至次年7月15日;土耳其:3月至次年2月;埃塞俄比亚:7月8日至次年7月7日;阿根廷:11月至次的10月;卢森堡:5月至次年4月;沙特阿拉伯:10月15日至次年10月14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第十一条,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4)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第七条,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 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以上实践检验说明, 会计期间不是“不确定因素”和“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并有相关法规的规定, 这已是被人们认识了的现实, 不再是“会计假设”。

以上会计假设 (假定) 通过实践检验表明, 会计假设的“不确定因素”和“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 已被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所认识, 并形成为会计科学理论。会计“假设”的使命已终结, 将由有关部门规定的形式所代替, 并随会计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三、“会计假设”研究已结束, 向科学理论转化

在会计研究中, 假设 (假说) 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假设亦称假说, 是自然科学领域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由于科学研究的共同性, 这种方法也在会计研究中使用。假设是指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已知的事实,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对未知的事实及其规律所提出的推测性的说明。假设 (假说) 是科学发展的形式。在会计研究中采用假设的研究方法, 可以发展会计理论, 开拓新的会计理论, 促进开展会计研究活动。

对“会计假设”的研究运用假设方法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它包括提出假设、假设论证、假设验证和建立科学理论等环节, 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提出会计假设。在会计界, 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不确定的未被认识的内容, 从而作为会计假设提出, 会计假设有几项及多种建议, 如提出4项会计假设:会计主体假设;继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单位假设;会计期间假设。

二是会计假设论证。提出会计假设后, 要对假设进行论证, 一般要从理论上、事实上和逻辑上进行论证。在假设的论证过程中, 可采用分类、类比、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方法。假设经过论证, 使假设成为理论的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的系统。

三是会计假设验证。会计假设是否正确要经过验证。验证分理论验证与实践验证。 (1) 理论验证:4项会计假是可检验的, 在技术上其也是可检验的;假设的科学性、逻辑性、清晰性和预见性等方面进行检验后在理论上是正确的, 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 实践验证:如前所述实践检验, 4项会计假设已通过实践被人们所认识是确定的、正确的, 能反映实际情况和经济活动的规律, 并能指导实际工作。应该说, 实践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标准。

最后, 建立会计科学理论。会计假设经过验证, 要转化为科学理论。验证与假设一致, 表明会计假设是正确的, 可以向理论转化。当会计假设转化为科学理论后, “会计假设”研究已经结束, 已完成了探索未被认识的事物, 使之成为已被认识的事物, 因而再不是会计假设而应该是一种科学理论。

四、可知的“会计假设”实是规定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会计假设通过会计实践是可认识和可知的, 而对于会计假设的内容实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是仍采取会计假设的形式予以确定, 还是采用其他形式予以确定, 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 为了与国际会计趋同, 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有关会计假设的概念, 结合我国的情况, 仍采用会计假设的形式确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另一种意见认为, 根据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及会计体制采用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的原则, 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适于采用由国家财政部门规定的形式予以确定。

笔者同意后一种意见, 既然会计假设的“假设”不存在, 结束了“假设”的研究, 就应该以其现实的存在采用相应的形式确定;同时, 采用会计假设与采用规定的会计核算前提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未确知而待实践检验, 后者是已被认识而具有强制性实施的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为会计核算工作事前规定的必须遵守的条件, 它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其具有如下特征:客观性, 是会计工作规律性的反映;确定性是明确的规定, 可据以执行;广泛性, 是适用于各方面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要求。

如表所示, 在我国, 可知的“会计假设”实是规定的“会计核算前提”, 我国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是由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门通过某种形式给予规定。各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已由《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规定,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

在我国, 对于会计假设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讨论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在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 只有第六条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而第五条、第七条和第八条规定的内容, 并没有“为前提”的文字。在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第一章基本准则“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中, 提出“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认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这表明制定者和作者对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在我国会计理论界, 是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还是采用假设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至今还没有共识。在高校编写的会计原理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教材中, 有的采用规定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有的采用“会计假设”。可见, 有关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假设的讨论, 还需解放思想, 正确对待引进理论, 消化吸收再提升, 基于“可知论”而进一步继续讨论。

参考文献

[1] .西德尼·戴维森著.娄尔行译.现代会计手册 (第一分册)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2

[2] .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 陈今池译.会计理论.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1987

[3] .P.H.沃尔金巴克等著.厦门大学财务会计教研室译.会计原理 (下册)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4

[4] .于玉林.会计假设评析.财会月刊, 1994;10

[5] .约翰逊·金屈莱著.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会计译丛》小组译.潘兆申审校.斐内·米勒《会计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6] .阿迈德·贝克奥伊著.杨进, 王海民等译.会计理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

[7] .杨纪琬, 娄尔行.经济大辞典·会计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

[8] .龚清浩, 徐政旦.《会计辞典》 (增订本)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3.会计社会实践论文范文 篇三

【关键词】企业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审计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和履行需要社会责任会计的工作作为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要想达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要注重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工作。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工作的执行,可以使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从而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助力。

一、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目标

同一般会计审计相同,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也需要达到一定目标。审计目标就是在人们通过审计活动期望实现的目的。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目的是通过报告了解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以及表达的意见,通过意见使社会、公正、政府清楚的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从而对企业的社会形象、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产生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原因

社会责任会计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完整性,而且体现了企业在社会中与整个社会的互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是促进社会责任会计审计诞生的基础。企业是以经营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组织,其不可能与消費者、社会等利益目标完全相同。同时且企业之间的信息存在差异,从而造成消费者、社会无法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以及企业真实的报告自身在社会责任上的履行状况应当是企业以及政府的义务和责任。信息上的差异是需要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审计的主要原因。信息上的差异造成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与熟知的情况有所差异,将会使企业的在社会公共的信任上产生下降,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上发生问题后,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明显受到了冲击,因此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工作能够减少社会上各方在社会责任信息上的差异,提高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度。

三、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内容及加强措施

1.审计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与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存在依托关系,后者对前者起到了决定作用。

在法国,国家要求企业必须要披露企业中的以下信息:职工总数、职工培训、工资成本、行业关系等。在美国,国家要求企业披露的社会绩效包括以下内容:公共贡献、净收益、环境贡献等。欧共体则要求披露职工平均人数、经济状况、财务状况等。从以上内容可以明显看出不同的公家在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上的要求存在明显差异,但其也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对社会责任有着具体要求。因此,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社会责任。企业的主要价值就是创造财富和价值,而要想达到该目的,企业就必须能在经营过程中能够盈利。不论何种企业要想能够长期生存下去就必须要盈利,也只有长期存货的企业才能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是财务目标,同时也是社会目标,因此必须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对其进行反映。

(2)人力资源。企业在招募人员,对人员进行培训,改善员工福利上的投资不仅对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积极表现。

(3)社会贡献。企业享受自身所在区的基础设施,它也应当对自身所在区域有所贡献,其中主要包括:纳税,为当地居民提高就业机会,以及进行相应的公益事业。

(4)改善生态环境。企业在创作财富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企业有责任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企业在保护环境上在财务上反映出来的是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支出以及取得的实际成效。

除以上提到的四点内容外,企业还要在财务报表上反映自身产品的质量。例如,产品的耐用期限、效能、安全等,同时在报表中也应当反映广告的可靠性和客户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范围依据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可以分为:(1)劳动用工审计,包过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物资投入,工资翻番,保险缴纳等。(2)环境影响,其中包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循环使用,产品的绿色指标,以及生产过程中企业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状况等。(3)公共影响,对就就业的安置,对教育社也和公益事业的支持,以及在社会公共设施建立上的投入。(4)对政府工作的支持,是否长期处于盈利状态,以及缴纳税金的情况。(5)企业在产品广告的宣传真实度,售后服务情况使客户满意。

2.加强审计措施

社会责任会计设计同企业的多方利益都有所联系。在经济市场体系中,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多方面利益的影响。这在之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但也正是因为企业有社会、政府、环境等之间均衡关系的存在,才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如果均衡被打破,那么企业也将会受到损伤。因此,社会责任会计是借助于会计的信息披露形式的一种强制的执行措施。在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存在社会之中,从社会中获取一些资源,因此,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企业在会计信息的揭露上受其自愿性影响严重。企业中不仅需要提高领导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且也要让员工清楚自己也是企业中的一员,也要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在意识上发生改变,才能改变行动,使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都能自行的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企业自行的履行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企业中可以将社会责任理念合理的融入到企业自身的文化中,投入适当的资金对企业中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使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责任行为能够得到提升。

(2)提高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只有对社会范围进行明确,才能是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在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企业收益信息。②服务质量或产品质量信息。③环境保护信息。④社会活动的参与信息。⑤员工权益信息。只有提高以上物方面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是审计工作作用得到体现。

(3)规范上的支持。因此,在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开展上必须要规范审计行为。规范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审计业务、设计组织上法律上的相关规定,同时也应当包含审计组织在执行审计任务时需要遵守的相关规章和准则,同时必须要对明确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强制性。

四、结束语

社会责任会计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同时更要注重在社会公共利益上的追求,并且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近几年,消费者对企业在社会责任承担上的关注日益提高,企业要想追求发展,就必须要适当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且应当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在满足相关利益者需求的同时促进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哲斌,陆丹彦.沪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J].财会月刊,2012,10(23):12-14.

[2]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7):21-23.

[3]陈珊,罗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中石油为例[J].现代商业,2012,2(29):13-15.

[4]方震海.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2,9(9):16-18.

4.材料会计范文 篇四

负责材料采购挂账、付款等日长业务审核、核算; 负责废品出门业务办理;

负责供应商对账及往来款项管理;

参与库房盘点、物流检查工作。

费用会计:

负责日常费用报账及核算;

负责内部单位往来结算与对账;

负责费用管控与每周预警;

负责每月的五险一金清理工作;

负责离司员工的各类结算;

负责服装管理台账的更新。

销售会计:

负责搅拌车、机加件、售后配件销售结算; 负责统计产销存情况;

负责财务报表及分析工作。

税务会计:

5.常用会计日语(范文) 篇五

订舱:船腹予約 せんぷくよやく船積み予約 ふなづみよやく 西克姆:セコム 港口费:ポートチャージ 集卡运费:ドレージ 外债:借り入れ 报销:精算 包干:請負うけおい 备用金:小口現金 银行进账单:収入リスト 报关公司:通関会社 通关公司:税関会社

出口/进口申报单:輸入/輸出申告書 报关单:通関申告書

提单:B/L 船荷証券 ふなにしょうけん 税率:税率 ぜいりつ

现金收讫:現金受領 げんきんじゅりょう

現金受取済み げんきんうけとりずみ 现金付讫:現金支払い済み げんきんしはらいずみ 收款凭证:入金証憑 にゅうきんしょうひょう 付款凭证:支払い証憑

转账凭证:振替証憑 原始凭证:原始証憑 货款到账:着金

门卫室:守衛室 しゅえいしつ 快件:速達便 そくたつびん 代记账凭证:代記帳証憑 发货票:インボイス

6.会计专业实习内容[范文] 篇六

姓名:黄**

性别:男

学号: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市场营销连锁经营(1)班

指导老师:李**

实习单位:广州尚艺美容美发投资与管理有限公司

实习地点:珠海井岸镇井岸江湾三店

实习时间:xx年11月1日到xx年11月14日

目录

前言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

五.实习内容

六.实习过程

七.实习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八.实习中提出的建议

九.实习中如何提高店的利润和降低营业成本

十.实习中策划方案

十一.实习总结

前言

首先我非常感谢广州尚艺美容美发投资与管理有限公司能给这个非常难得的实习机会给我,也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最有效的减肥药连锁专业所做出的所有努力。很高兴能在这么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去实习,也很荣幸能在尚艺连锁店去学习和了解其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这给我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道路指明方向。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大学生提早进入社会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大学生到从业者一个非常好的过度阶段,也是大学生了解现在的就业环境、就业压力和未来就业方向;更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和其他方面能力的磨刀石,作为一名正在读的大学生,能否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好实习内容,培养好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等;改变就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在两个星期里,我严格按照尚艺人事部下发的实习目标书,认真研读,逐一学习,在思想行动上,努力做到“想实习,会实习,实好习”为宗旨,把培养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己任,圆满地完成了两个星期的实习任务。

二、实习时间

这次实习时间是从xx年11月1日到xx年11月14日,为期两周的岗位实习。

三、实习地点

珠海井岸镇井岸江湾三店

四、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广州尚艺美容美发投资与管理有限公司

广州尚艺美容美发连锁机构是由国内顶级美发大师张泽全先生1994年创办,集美容美发服务及教育培训为一体的连锁企业。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美发中心逐渐发展成为一家拥有1231家(截止至xx年5月31日)美容美发连锁分店、60多个分支机构、1所职业培训学院、9所职业培训学校,6个直属企业、在职员工超过2万人、终端顾客达到1500万人的大型连锁集团。十余年的风雨兼程、摸爬滚打,尚艺走出了一条以“学校育人才、以分店出效益”的成功之路,培养了大批美容美发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打造出了“尚艺”这一全国知名品牌。尚艺秉承“共创、共荣、共享”的核心理念,弘扬“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企业精神,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引领美容美发行业的时尚潮流。

五、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一共分为四部分:

1.店铺基本情况了解:包括

(1)熟悉店铺环境,(2)认识同事,(3)学习店铺规章制度,(4)企业文化

(5)店铺晋升流程

2.前台接待:掌握接待岗位工作流程及具体操作,包括

(1)学习迎客话术、服务礼貌用语

(2)熟悉店铺服务项目及项目推荐技巧

(3)熟悉店铺外卖产品及外卖销售技巧

(4)接待岗位上岗工作(包括迎客、接受顾客咨询、带领顾客至工作区等)

3.收银员:掌握收银岗位工作流程及具体操作,包括

(1)学习使用收银软件并进行具体实操

(2)学习水牌操作流程并进行具体操作

(3)学习如何开水单及叫位并进行具体操作

(4)学习一卡通开卡、充值及销售技巧并进行具体操作

(5)学习账单的结算并进行具体操作

7.会计社会实践论文范文 篇七

(一)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与诉讼会计的产生有共同背景

会计学的本质是为他人服务, 以使用者为中心, 对使用者有意义。诉讼会计与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有着共同的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各企业之间经济往来更加频繁, 新的交易方式不断涌现, 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为复杂。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频频“出轨”, 而且追究不力, 给股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也给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如美国安然公司事件, 中国大庆联谊事件、PT郑百文事件、莲花味精、ST猴王等, 都给股东造成损失, 也影响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向, 浪费社会资源。会计造假、会计舞弊严重损害了社会诚信的道德基础。企业是社会人, 它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 它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正确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企业有责任向社会公众诚实地提供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 企业要为自己提供的虚假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承担法律责任。传统的会计在这方面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在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基础上产生了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披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是否违法, 以及违法所产生的损失怎样计算, 诉讼会计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二) 社会责任会计与诉讼会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目的是行动和努力最终要达到的地点或境界。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目的或者最终的价值追求。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经济组织以及个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经济联系较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广泛、深入和频繁。市场主体在经济交往过程中产生摩擦而形成纠纷亦是在所难免。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给社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加以计量和报告, 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平衡企业与社会的利益冲突, 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效益, 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同时, 纠纷的倍增亟待构筑完备的司法支持体系。本来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契约经济, 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就在于法律是否构成协调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诉讼会计, 在妥善解决经济纠纷, 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客观、公正度量经济损失, 有效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进行, 增加整个社会的利益, 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可见提高社会整体效益是社会责任会计与诉讼会计的共同价值追求。

(三) 社会责任会计与诉讼会计有交集

诉讼会计虽然是法学与会计学结合的边缘科学,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还是可以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诉讼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既然都是会计学的分支, 那么它们肯定有交集只不过他们的交集部分, 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比如在环境污染方面, 社会责任会计重于企业要披露这方面的信息, 而诉讼会计则在于提供一种会计证据。

二、社会责任会计与诉讼会计联姻的前景

(一) 诉讼会计为社会责任会计注入新鲜血液

社会责任会计已经产生将近四十年, 国外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 我国相对落后,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 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文献还很少, 从文献中发现, 学术界与实务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在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是必须的, 且是可行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近几年对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人员增多, 发表的文章也增多了, 但是没有很大的突破: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证研究太少, 对社会责任会计准则研究缺乏探讨, 社会责任会计的审计体系没有建立, 社会责任会计的社会指标评价体系很不完善。笔者认为没有取得进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缺乏新的研究思路和新鲜血液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难题, 特别在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核算方面。

假设环境受到企业的污染, 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从而引发了诉讼。这时诉讼会计人员以诉讼参与人的角色介入诉讼。诉讼会计人员结合法学和会计的知识, 采用一定的合法程序对环境污染调查取证, 并按照合理的方法量化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向法庭或仲裁机构出具一定形式的书面材料, 辅助法庭或仲裁机构做出公正裁判。既然诉讼会计可以量化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那么社会责任会计对环境资源的核算也是可行的。社会责任会计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向社会公众客观披露这方面的信息也有了现实可能性。

(二) 社会责任会计为诉讼会计提供指导思想

诉讼会计要求诉讼会计主体如从事诉讼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具有独立性, 在诉讼过程中能够保持中立, 客观地为客户或法庭提供会计证据。但是诉讼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一样, 他们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的压力, 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按照客户的要求出具会计调查报告。这是现实与职业道德的冲突。如果把社会责任会计的社会责任理念输入到诉讼会计人员头脑中, 提高诉讼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 这个冲突可以在思想层次得到缓和, 从而使得从事的业务更偏向于客观性。当然, 企业管理层的社会责任理念的树立与提高, 才是解决这个现实与职业道德冲突的一剂良药。管理层有社会责任, 重视社会责任会计, 一方面管理层能够很好的客观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当然这方面的诉讼也会减少。另一方面即使涉及到诉讼, 也不会为了企业利益, 凭借自己的优势迫使诉讼会计人员作出不真实的报告。

参考文献

[1]、宋献中, 龚明晓.公司会计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研究[J].管理世界, 2006, (12)

[2]、李冬生, 阳秋林.关于社会责任会计涵义综述[J].财会研究, 2006 (2) .

[3]、张苏彤.美国法务会计简介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 2004, (7)

8.会计专业实践问题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课程设置 实践性教学 实训

一、缺乏完整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大多学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上,在实践教学安排上缺乏整体考虑。其实,实践性教学是通过多环节、多层次的会计实践活动来完成的。通过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明确每一个实践环节的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要求、步骤和程序,使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通过会计模拟系列实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会计专业技能。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符合会计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课程之间存在重复现象,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市场需求不相符,对有些必需的教学实践内容重视不够,这些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与实践性教学目标不相适应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以下特点:去向明确,中小型及以上企业;岗位群明确,胜任会计主管及以下岗位;符合企业实际需要和会计专业职业性,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助理会计师或会计师证书。

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相应会计课程设置必然要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联系。为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来制定,同时每学年还要进行相应修改。但是会计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同生源的课程设置区别不大,普高生和三校生的基础不同,课程设置和课时的区别不够明显;有些诸如《会计制度设计》、《政府与非营利企业会计》课程很有必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的课时不足;技能训练仍需加强;会计专业证书课程培训,如初级会计职称培训重视不够。

三、缺少具有企业实际经验的师资

教师是高校教育事业的基础和主力,实践教学的好坏与教师的经验和能力密切相关。但作为会计实践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会计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是直接由高校的毕业生直接走向各类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具有较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会计实践能力相对匮乏;其次,师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缺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教师。实践教师队伍的现状,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按照工学结合要求,调整师资结构,安排相应课程主讲教师到各类企业或会计事务所顶岗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实训环节薄弱

1.校内实训

著名物理学家冯端教授曾讲过:“实验室的重要性, 再强调也不过分。”实验室是融合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一个平台。在会计模拟实训室,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到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等环节,除个别环节无法模拟外,会计循环的绝大多数环节都可以在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的财务信息保密性越来越强,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通过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掌握会计技能,已成为广泛采用的手段,会计模拟实训室也就成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场所。如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实训室的作用,会计专业校内模拟实训室设备齐全,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是,由于会计实训项目单一,内容比较简单,经济业务不够全面,不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如会计手工模拟主要针对商品流通企业,而没有典型的制造型工业企业,更没有成本会计模拟实训,实训项目也基本上局限在会计核算上,而与之紧密相关的财务管理及税收等方面的实训内容尚待开发;电子实训软件使用效率受到限制,如福思特财务软件只能在实训室使用,其他地方诸如宿舍等地根本无法使用;实训室利用率不高,使高档资源浪费现象突出。

2.校外实训

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习,由于业务不熟不能给其增效,还难免给其会计等部门增加工作量,且单位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愿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费用不能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抑制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加上一个财会岗位也只能允许一个人进行处理,一般一个企业容纳学生极少,因此,会计专业学生大批量的到某一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是非常困难的,实质性合作工业企业较少,使得学生难于了解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无法做到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使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因此,研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是会计实践教学研究的关键,也是困扰会计学界的一个焦点。

五、缺少完善规范的实训教材

从目前出版的会计实训教材来看,存在以下问题:(1)实训内容陈旧,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大多数内容跟不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变化,往往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于复杂,很难找到难易适中的会计模拟教材;(2)选择的业务类型单一和模式化,不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遇到的各种繁杂的经济问题,由于针对性不强,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普遍存在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的问题。(4)缺少层次化,如《基础会计》实训较难,《财务会计》实训模拟实习时间短,资料单一。一般都是要求完成从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而省略了审核、监督环节。这说明在教材中没有给出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资料供学生选择鉴别,这就会造成学生在观念上忽视对会计业务的审核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实践教学应当按照工学结合思想进行设计,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将会计实践教学贯穿学习全过程。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职教中心)

上一篇:成功励志经典故事下一篇:成都java培训学校哪家好?没有基础转行java程序员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