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技术(共10篇)
1.论社会技术 篇一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
传统技术政策中的“供给偏向”容易造成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并陷入技术控制困境,社会建构论对嵌入于技术(创新)中社会过程的分析则内在展现了技术政策的`新视野.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采取了积极管理技术的态度,强调技术的社会整合,其在实践中体现为建构性技术评估的战略与工具.从更广的视角来看,这一技术政策观中蕴含了技术民主化的思想,并提供了技术民主化的实现形式.
作 者:邢怀滨 陈凡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4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19(3) 分类号:N031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 技术政策 建构性技术评估(CTA) 技术民主化
2.论社会技术 篇二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软件, 为需要或者可能需要它的人提供服务的技术。包括:平面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3DS软件应用、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Visual Fox Pro应用基础、工具软件等的应用。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 人们已经摆脱了就的办公工具, 换上了计算机, 现在几乎每个单位, 办公室都会有计算机。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人们办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如以前需要手动书写记录的记录档案, 现在都可以用计算机输入, 这样既省力、省时间同时贮存起来还方便, 寻找起来也方便。以下举几个在企业在办公时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要性的例子。
例如:学校, 现在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加入了教学, 这样有许多原先老师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直观的传递给学生, 这样是学生能够清晰更直观的接受知识。在是现在高校都建了数字图书馆这也是应用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立起来的。图书馆是教师和学生查阅文献的主要地方。数字图书馆是利用智能检索不仅可以实现原有的按知识体系进行检索, 还可以实现跨库的多媒体检索, 使用户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只要进入数字图书馆系统, 就可以迅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所以数字图书馆的出现, 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当然不只是高校里计算机技术应用普及, 其他全国各行各业也都普及了计算机技术比如广告业、农业。
2 通信技术的应用
现在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将持续发展, 通信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为通信技术现在具有最快的速率、强大的网络交换功能, 以及更智能等功能。此外, 随着人们对通信技术的不断认识与开发, 更多新的产品和技术推出并应用。现在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光纤及光通信技术, 无限网络通信技术, 宽带通信技术。现在中国发展较大的通信技术公司有,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这3个公司的网络通信技术几乎已经遍布全国甚至其他国家。特别是手机的应用, 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作用, 几乎是每人一个手机当然其他方面也有应用比如:航空航天应用通信技术来实现飞行器与飞行器之间或飞行器与地球站之间的无线电信息传输。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 可分为航空通信 (大气层内) 技术和航天通信 (大气层外) 技术。航空航天通信技术要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与自动化控制设备、计算机连接方便等特点, 其中在航空航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数字通信、模拟通信和混合通信数字通信。
3 传感技术的应用
相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通信技术迅速, 传感技术发展有些滞后, 因此, 我国和世界各国都视传感技术为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系统设计师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上触摸屏, 因为触摸屏不仅适用于中国多媒体信息查询的国情, 而且在工业领域触摸屏有广泛的应用, 因为触摸屏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 触摸屏的应用日趋普及, 并越来越重要。所以触摸屏产品在我国己逐渐形成了产业。触摸屏输入技术是一种操作方式简单, 使用者无需再通过键盘和鼠标, 仅用手指触摸屏幕上的图形、表格或提示标志, 便可从屏幕上得到其所需的诸种信息一种新颖输入技术。因此, 触摸屏输入将完全摒弃了键盘的输入功能, 直接表达使用者的操作意愿。可以说, 触摸屏输入取代了键盘、光笔、鼠标及数字转换器一类的数据输入设备, 可以用指尖表达一切信息。达到了其操作简便直观、图像清晰、坚固耐用及节省空间等优点, 它可配用于一切电子显示器, 并可与显示器制成一体, 人机交互性佳, 操作方便, 使用灵活, 效率高及输入速度快。故触摸屏输入装置在将来将会发展成为一种诸种信息产品的主流技术之触摸屏输入以其人机交互简便性, 己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公共信息咨询 (如电信局、税务局、银行、电力、邮政、公用电话机与公共问询系统) 、金融证券交易市场、商业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 (o A) 、翻译机、家用电器及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等众多领域。在消费领域内, 触摸屏输入日趋增多地应用于家用电器、销售终端机口Os) , 游戏机、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餐馆预约、飞机与车船预订和城市导游机等。在上述这些应用中, 使用方便和经久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商业应用中, 金融业务部门己普遍使用此种触摸屏输入, 如银行自动出纳机。高档的先进电子测量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及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亦使用触摸屏输入。触摸屏的最大市场在军用产品方面, 如空中交通管制、全球定位系统 (GPs) 、各军兵种武器控制系统、防空系统等。军用的主要要求是响应速度快及显示清晰度高。
4 结论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应用正在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也正因为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普及而发生改变, 相信这种改变将日益明显, 科技进步的步伐改变的不仅仅是技术, 更是我们身边的一切。改变无处不在, 改变就在身边。
摘要: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可以说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本文从要是从这三大技术来介绍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
参考文献
[1]鲁秀清.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馆际间的合作与协调[J].黑龙江史志, 2009 (3) .
[2]罗凌, 焦元媛, 陆冰, 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业务[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3.试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变迁;影响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2-0124-02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技术是指科学与技术的合称,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科学与技术日益交织在一起以及人们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使用的习惯,因此本文在探讨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时,没有对科学和技术作过细的区分,而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科学技术。
二、社会变迁的含义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和结果。虽然任何特定的社会体系一经确立,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关系,但是,社会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和外界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需要不断吸收新的因素。同时,社会体系的各个组成要素都具有自我组织和不断完善的特性,有可能出现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体系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和不平衡的出现,就要不断调整原有的结构关系,从而社会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尽管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满足社会的物质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能夠影响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也是影响到社会变迁的因素。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巨大。
马克思在研究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科学与生产相互关系的新特点后,最先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的这一重要思想。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然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力量,那么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也必然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发挥不可小视的作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并不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科学技术是“物化”在生产力的各个组成要素之中,通过自身的进步以促进生产力的各个组成要素的不断变革、发展、提高和进步。
三、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一)古代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古代的科学技术发端于原始社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原始社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我们追溯的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只能理解为萌芽状态的科学技术,而不同于后来形成状态的科学技术,更不同于现代成熟状态的科学技术。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正是起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创造文字这些原始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发明创造,极大地促进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打制石器揭开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第一个时代——石器时代的序幕。正是靠石器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才能够更加有效地采集植物、猎取动物,直到进行手工制造和农业耕种。人工取火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没有火就不可能有文明社会的出现。火的使用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有了火,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学会熟食,食物的种类和范围增加,营养增强,促进了人体特别是人类大脑的发育。人们用火取暖、照明,扩大了人类活动的时空范围。文字的创制,使人们可以记录自己的历史,传承生产经验和自然知识,促进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原始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由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原始共产制经济逐步解体,私有制逐步出现,国家随之产生。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由采集、狩猎逐步向定居农耕和畜牧业过渡,改变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们开始定居生活以后,一些水力充沛、土壤肥沃的地区为原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等。这些地区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进而也孕育了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创造了灿烂的世界文化,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如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欧洲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2 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并大大推动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新大陆的发现,从而促进了商业贸易的扩大和工业的发展。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印刷术传入欧洲以后,改变了僧侣垄断文化的状况,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火药传入欧洲后,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在数学、天文历法、医学、建筑、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方面的进步为人类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
(二)近代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严格地说,科学技术起源于近代的欧洲。西半球的欧洲产生的近代科学技术是东西半球各文明区古代科学技术汇流的结果。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促使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标志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牛顿力学和蒸汽动力的出现则标志近代科学技术的成熟。尤其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的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机械化生产代替了人力与手工作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并引起了整个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化;产业结构完成了由种植业向轻工制造业为主的调整,形成了自由主义新经济运行模式,并最终带动了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根本上摧毁了整个旧的封建体制。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同时,英国主宰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和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体系也由此而产生。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以电能的开发和利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此进入全新的电气时代。工业生产结构从棉纺轻工为主发展到汽车、机电、石化等重工业,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比重最大的产业。19世纪晚期,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20世纪初,形成了以少数欧洲国家为中心的、在政治上、经济上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剥削的完整的全球体系,并导致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殖民地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等一系列国际政治现象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最终导致了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极其丰富内容的国际关系的形成。
(三)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越来越直接,它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是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必要条件。现代科技进步与创新,全方位地影响、决定着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方方面面。它与政治的联系日益加强,科学技术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科学技术化成为当代的一个重要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有了实现的可能。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但是,现代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例如人口爆炸、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使人类面临着毁灭性的灾难。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一直伴随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之中。如今,它对现代社会变迁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广泛地涉及到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既要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又要解决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陈凡,李兆友.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庆臻,卢继传,李春国.大协调——科学技术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张密生.科学技术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论社会技术 篇四
本文提出了技术主体及其社会角色的概念与理论,并较系统地论述了技术主体经过了从古代工匠到近代工程师的.变化.
作 者:张博 ZHANG Bo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年,卷(期): 29(1) 分类号:C91 关键词:技术主体 社会角色 工匠 工程师
5.论社会技术 篇五
论社会平等和公民平等--解读《反杜林论》的社会伦理学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 者:宋希仁 SONG Xi-ren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刊 名:玉溪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XI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8(6)分类号:B82关键词:社会平等 公正 公民权利
6.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六
虽然还没进入社会,还是一个在学校读书的一名普通学生,但是通过这个学期的毛论课的学习,我明白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下就是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见解。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高高地举起了和谐的旗帜。对外,我们倡导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对内,我们把建设和谐社会摆上突出位置。和谐,成为中国内政外交重要的价值追求,也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新智慧。
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整体的要求,归根到底,要靠千千万万个体的人去践行。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亿万群众的实践,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能不能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他们能不能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自觉实践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另一方面,个体内心世界的和谐及同外部环境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和谐,本来就是整个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人生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就越来越高;和谐人生的代际交替和传承,就是和谐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在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建设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个体和谐,切实关注个体和谐,着力促进个体和谐,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和引导,帮助尽可能多的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以个体人生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当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民主法制。民主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障。“民主”一词的原意,就是“大多数人的统治”。民主一定要尊重和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民主是体现绝大多数人意志的新型民主。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届六全会再次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发展形式,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公平正义作过深刻和全面的系统论述。他们认为,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真正公平,“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公平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的前提取决于可供分配的产品;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公平及其实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还认为,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及其实现还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的依据只能是劳动,也就是马克思讲的“按劳分配”。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和家庭状况不尽相同,分配的结果必定是不公平的。二是机遇和环境是公平的,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公平就是阶级差别已经不存在。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社会都会为他们发挥才干提供平等的条件,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各尽所能”。三是社会调剂,也就是说,在社会成员分配之前必须作必要的扣除。扣除下来的劳动产品用于再分配,包括救济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从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规则看,它必须包含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四个原则,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这四个原则是:第一,保证基本权利的原则。这里所讲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等。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得到保证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必须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避免只有少数人受益的“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形。第二,机会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要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平等发展机会,具有大致相同潜能和相同意愿的社会成员应当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在参与社会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之前,机会平等的原则要求摒弃先赋性因素(比如身份、家庭出身、性别等)的影响,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能力。第三,按贡献分配的原则。也就是说,要根据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在社会财富等社会资源的形成过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所投入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是有差别的,因而,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有差别的。按贡献进行分配,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具体贡献同自身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第四,社会调剂的原则。也就是对一次分配后形成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普遍地共享发展的成果。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能力、机会以及具体环境的千差万别,由于制度和规则等方面的不完善、不配套,由于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种种不确定性因素,在初次分配之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乃至不公正现象。因此,在初次分配之后,社会有必要进行再调剂。这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特别是建立健全有效的以所得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移支付体系。
7.论社会技术 篇七
网络诗歌对传统的诗歌创作、发表及消费方式的冲击是颠覆性的。首先,网络大大降低了诗歌的发表门槛。在互联网技术普及以前,诗歌的发表主要依赖于种类、数量和版面容量都很有限的纸质报刊。而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文学在社会生活中被迅速边缘化,纯文学类出版物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停办、转型、转刊等一时此起彼伏,文学进入了生存严冬。原本在报刊中仅占据“刊余”地位的诗歌,在生存空间上更趋于萎缩。专业性诗歌报刊仅存《诗刊》、《星星》等少数几家尚在苦苦支撑。而网络诗歌从虚拟空间为专业或非专业的诗歌作者提供了发表作品的现实可能。注册一个网页,登陆一个论坛,便能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将自己无法在报刊正式发表的诗歌作品“粘贴”上去,对那些钟爱诗歌创作却又苦于发表无门的作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较之于传统方式发表的诗歌,网络诗歌首先在数量上占据了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其次,网络诗歌大大丰富了诗歌创作的风格与内容。在传统的以纸质媒体为主要承载手段的年代,由于严格的编辑审查制度和编辑者个人的爱好取向,导致许多诗歌作品无法见诸纸端。而网络则消弥了这一硬件障碍,各种风格及内容取向的诗歌得以不受限制地涌上网页,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探索诗歌新理念、新技巧及发现和推介新人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之于诗歌的发展,可以与纸的发明之于书写方式的影响相提并论,具有深刻的革命性的意义,它引发了诗歌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写作时代的到来。网络诗歌的勃兴,堪称继“五四”新诗歌运动和新时期“朦胧诗”繁荣之后中国新诗的第三次诗歌高潮。只不过与前两次高潮均是以诗歌理念的变革为核心特征不同的是,网络诗歌更多地体现出物质技术层面的特点,即一种文体的繁荣,前所未有地同一种实用技术联系在一起。
但网络诗歌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过低(甚至可以说没有)的发表门槛使大量诗歌涌入网络,作品质量良莠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由于网络信息量大、更新快的特点,使得能淘沙烁金留存下来的佳作不多。“网络的‘民主’和‘高速度’,既催生、繁殖无数的诗和诗人,也可能让艺术探索湮没其中,或者在迅速传播与复制中转化为时尚与陈辞滥调。”①其次,网络诗歌的娱乐化倾向明显。在喧嚣的物质时代,以商业利益为活动目标、以提供娱乐为利益实现手段的大众文化传媒日益取代了以诗为代表的高雅文化的影响力,这种转型也同样覆盖了建立在物质技术基础上的网络诗歌。由于缺少必要的规范机制,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炒作,近年来在网络上“恶搞”诗歌的现象从未停止过,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如口水诗、“梨花体”、诗人上街乞讨、乞求包养、裸颂等等,不一而足,严重贬损了本来就已经沦落的诗歌和诗人的形象。这些事件发生后,在互联网上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使无聊的闹剧在网上演化为群体性的起哄。再如“写诗软件”,更强化了公众对新诗在语言方面自足性的怀疑——当诗歌可以通过软件、鼠标和回车键的组合运用瞬间而就的时候,诗歌也就只剩下了形式的空壳。三是网络诗歌批评的严重缺失。客观上,网络诗歌的发展历史很短,数量庞大、泥沙俱下且更迭迅速的作品还没经历时间的沉淀,因而缺少有公信力的研究范本。包括诗歌作者在内的网民们只好自娱自乐式地自评互评,使网络诗歌批评陷入了要么圈子化地相互吹捧,要么帮派化地相互诘责、漫骂乃至发动人身攻击的恶劣境况。评价机制的缺失使网络诗歌批评严重滞后于其自身文本的蓬勃发展,完全停留在一种狂欢式的自娱状态。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表面繁荣的中国网络诗歌当下正处在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在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边缘化生存才是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常态,而一时又本能地拒斥这种转型、沉浸于对诗歌在意识形态领域精英地位的追怀与留恋时,网络的介入及时排解了人们的无奈与痛苦情绪。原本由官方报刊和具有体制性身份的精英作家垄断着话语权的诗歌变得大众化、普及化乃至娱乐化,诗歌创作和发表的难度被大大降低,诗歌离大众不再遥远,不再神秘,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诗歌领域,正是网络的物质技术的进步瓦解了传统的诗歌话语霸权,使人们对诗歌和诗人的仰望视角变成了对等的平视互动,在使诗歌回归应有地位的同时,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心理。在网络诗歌涌动的大潮挟裹下,专业报刊和成名诗人纷纷主动或被动地放下身段,开始参与到网络诗歌的活动中来,形成了传统的纸质诗歌报刊与数字化的诗歌网站相互交流、转化的格局,从而促进了诗歌的传播。网络诗歌以其非主流性、开放性、自由性、民间性及真诚性,帮助我们摆脱了传统话语载体藉垄断权力对个体本真意愿所做的遮蔽性、过滤性、扭曲性处理,从而为我们所置身的无奈处境提供了具有启蒙意义的民主化范本。而网络诗歌批评的缺席,则充分体现了传统控制手段及规范工具对新兴事物的无所适从的茫然感。在网络诗歌集体无序狂欢的表象下,是人们对传统诗歌权威与秩序的大胆质疑与勇敢反叛。正是这种表面上的混乱与无序,成就了网络诗歌的繁荣,尽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却从诗歌参与者的心理机制上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了可能的道路与选择。综合上述特质,网络诗歌的实践表达了超越文本层面的话语权力诉求,摆脱了狭义的文体范畴而上升到了社会学的意义层面。
摘要:建立在物质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诗歌,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网络诗歌在颠覆传统的诗歌秩序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在混乱无序的繁荣表象下,网络诗歌的实践表达了超越文本层面的话语权力诉求,摆脱了狭义的文体范畴而上升到了社会学的意义层面。
关键词:网络,诗歌,物质技术,社会学意义
参考文献
8.论我国社会女性社会学研究特点 篇八
【关键词】女性社会学;中国;性别;本土
我国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近些年来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都非常丰富,但是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仍无法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够成熟。
一、中国女性社会学定义
当前我国对于女性社会学的概念和定义还处于初探阶段,我国女性学的定义解读主要是利用社会学方法和理论进行的,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对和女性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社会关系当中女性问题机制的学科。笔者根据国内当前的研究成果将女性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要素概括如下:
(1)对于性别制度在研究成果当中是普遍存在的;
(2)在众多的研究成果当中女性主义及性别理论是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3)众多的研究成果努力去进行性别和行动等的关系,并试图去构建一种整合的模式;
(4)我国关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较为注重对本土女性经验的解读,另外还将性别平等的实现最为根本目的。
二、我国女性社会学研究历程分析及阶段特点
从我国女性社会学研究历程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呈现阶段、理论化研究阶段、学科初建阶段、深化阶段。
1.呈现阶段
这一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到1995年,主要是对女性家庭、婚姻、就业以及形象问题的研究,该时期我国就业制度、婚姻法等的变化使得女性的婚姻及就业问题等更为突出,学术界针对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另外该时期买卖婚姻等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女性在买卖婚姻当中的主体也受到了更多的研究关注。
在呈现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研究;
(2)研究更多的侧重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些研究基本上没有理论来支撑,对于各种因素和产生社会现象的原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另外提出的建议可行性并不高。
(3)很多男性的研究成果当中存在很多明显的性别歧视的现象,而女性研究者则在研究成果当中对性别歧视的研究进行批判。
2.理论化研究阶段
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时间为1995-2000年,该时期我国引入了大量的国外研究成果,国内关于社会性别的研究成果在不断的增多,并且开始从理论的角度去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当中既有根据对现实情况的调查,也有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机制的分析,出现了大量关于“社会性别”等理论的研究。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理论研究成果逐渐深入,并能够和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形成了多学科的共同参与研究局面。
3.学科初建阶段
该阶段注重和西方知识体系、社会条件、历史传统为背景来进行女性社会学的研究和评判。我国女性社会学的初建最早始于“发展中国妇女”项目,其中王金岭的研究成果并认为是我国女性社会学进入到学科构建的标志。和西方的研究不同的是我国对女性社会学的研究多侧重于东西方的差异方面,总体上来说,我国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不管是理论层次还是经验层次上都略显稚嫩。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该阶段性别视角正式的被引入到了我国社会学的研究当中,并且将该理论应用到了其他的领域当中;
(2)我国女性社会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3)对于本土的女性社会学研究呈现出了积累式。
4.深化阶段
该阶段,在研究质量和研究深度上都有所加深,研究者认识到了生物性别领域,集中在了对学科名称的陈述和表达上,虽然研究的并不恰当,但是却体现出了我国学者对该研究的反思,在该阶段中国女性社会学成为了主流的名称。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研究成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出现了主流化、学科化及本土化的表现;
(2)对于这种处于构建阶段的学科,是需主流社会学进行支持的。
三、我国女性社会学总体研究特点
(1)我国女性社会学处于全国妇联和国际交流双重的影响。从国际交流角度来看在1995年我国研究成果对国际研究成果的借鉴,另外对于女性社会学的建立最初源于国外机构的赞助。从国内来看,全国妇联一方面各种研讨及会议推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另外一方面阻碍了我国女生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2)研究逐渐的从隐性走向显性。2007年我国社会学学会女性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研究正式被确认,使得隐性走向显性,在该过程当中女性社会学的主流化和学科化更为明显和突出。
(3)研究侧重于对本土经验的研究。一方面有对本土出现的妇女问题的研究,另外一方面强调对于本土学科的建立。这些都使得研究更为深入,但是过分的强调本土化还容易造成理论发展的制约。
参考文献:
[1]祝平燕,夏玉珍主编.性别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九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界定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和谐社会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不发展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能有今天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创造中国更美好的未来,仍然要靠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中实现和谐。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好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10.论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专题 篇十
张勇
四川农业大学人文社科院社会工作系
从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来看,一是经济要繁荣发展,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偏重偏轻也不成,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倡导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观。因此,维护公平公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一、面向社会问题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一词为德国人首创,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在于讨论如何解决各种实际的社会问题。在传统上有两种定义,一为德国学界的定义,主要指政府关于就业、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政策。一为英美学界的定义,即社会政策是政府为直接满足人民的社会需求或福利而制定的政策,它一般包括社会保障、健康、公共服务、住房政策、教育政策等。综合起来看,社会政策就是一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以追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国家政策。
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失业和贫穷问题。1884年英国牛津大学讲师巴纳特在伦敦创设了世界上第一所社区服务中心,称为汤恩比馆,由此推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社区改良运动,并出现了最初的社区个案工作。这是最早的社会政策专业化的雏形。英国费边社的出现,推动了社会政策的演变。费边社是一个社会改良主义派别,注重缓进的社会改良和社会建设,提出设立社会福利国家,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各种财政政策、立法渠道实现财富和权利的再分配。1936年出现的凯恩斯主义提出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创造和保证充分就业,这需要社会保持一定的有效需求。通过实现财政赤字政策、累进税收制和对贫困人口的救助,达到扩大社会需求的目的。1941年英国的贝弗里奇受政府委托,撰写了题为《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的“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是一个实行社会保障的计划,以消除贫困、疾苦、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社会病害为目标,主张建立全社会的公民保障制度,让每个公民都享有医疗保健、养老金。英国以此报告为蓝本,建立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1948年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便先后陷入了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等困境,使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显现出来,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危机。欧洲和美国都先后对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政策进行了改革,以使社会经济得以协调、持续向前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实施关于贫困、就业、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其社会的贫富差距明显缩小,社会问题得到极大改善。社会政策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个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创造了一个比较有利的社会环境。
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适时的实施社会政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社会政策以社会问题为对象,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目的在于通过社会政策的实施,使社会问题得到缓和或解决,使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能够协调发展,促使社会进步。
近30年来我国发展速度之快和变化程度之深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是空前的,如何解决发展过程出现的这些社会问题,就成为社会政策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学者提出我国社会发展进入社会政策时代(王思斌,2003;郑杭生,2003)。
二、社会政策的背景:中国的社会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不断深入,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贫富差距过大、教育、医疗、住房、征地、城市拆迁、国企改制、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恶化等诸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化解不和谐的因素,正视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分析其存在的社会原因,探寻解决的途径。因此,认清这些社会问题就成为研究制定社会政策的基本背景。
2006年3月至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按照社会抽样调查方法,在全国进行了一次“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全国抽样调查”。此次调查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30个县(市、区),260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访问住户7140余户,获得有效问卷7061份,调查误差小于2%。在调查的17个社会问题中,根据城乡居民的看法,排在第一至第三位的社会问题依次为“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排在第四至第六位的是“贪污腐败问题”“养老保障问题”“教育收费问题”,排在第七至第十位的是“住房价格过高”“社会治安问题”“社会风气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1、贫富差距问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差距也正呈逐渐拉大之势。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指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到90年代末期就变为0.4581。这一数据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贫富差距情况仅仅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和部分拉美国家稍好。报告指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更为糟糕的是,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仍在不断提高: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1年为0.459,2002年为0.46。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当今,中国基尼系数已接近0.5。
对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在一段时期内学界主流曾认为,这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体制、强调效率优先政策的自然结果,而且多数人相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的“倒U型”分配曲线,即在人均GDP500—1000美元的经济起飞阶段,收入差距会迅速扩大,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收入差距会自然缩小。当前,我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然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并未扭转。
基尼系数的加大意味着社会已处于严重不公状态,而这种不公状态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那就是既得利益者在获得收入上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社会成员,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现象。这种“能力”包括贪污腐败、包括权钱交易,包括政策与制度的倾斜等等。旅美华人学者、《当代中国》杂志主编程晓农认为,拉美化社会的许多特点在中国都已经具备,权利和金钱相勾结的腐败现象有目共睹,贫富差别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这种严重不公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新华社主办的《瞭望》周刊曾披露,2004年,中国各地共发生5万8千多起聚众抗议事件,相当于10年前的6倍多。
2、医疗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主要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煮成了“夹生饭”:患者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富裕阶层不满意,中等收入阶层不满意,低收入阶层更不满意。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老百姓甚至将“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支出喻为“新三座大山”。这些感受得到了相关部门研究成果的证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
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
1992年 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时任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的迟宝兰后来在会议上要求,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此后,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在医疗系统涌现,卫生系统以市场化改革的取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发布。决定指出,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国家要“大踏步”后退,政府只举办部分公立医院,允许民营资本、外资进入医疗市场,即如同国企改革一样“国退民进”。这种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医改,导致出现了哈尔滨天价医疗事件、深圳天价医疗事件和药品价格的虚高等诸多事件,最终使医改失败。
据卫生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5年的6623.3亿元,而在这飞涨的卫生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从36.2%降至17.2%,社会卫生支出从42.6%下降至27.3%,而个人卫生支出却从21.2%剧增至55.5%,在2001年达到60%。老百姓负担之重十分明显。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王绍光教授研究这个问题发现,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卫生总费用的73%,转型国家的政府负担了百分之70%,最不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百分之59.3%,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负担了百分之57.2%,而中国则只负担了百分之39.4%。
王绍光分析说,如果医疗卫生费用主要由个人负担,除非收入和财富在社会各阶层的分配相当平等,否则经济上的不平等必然转化为医疗卫生上的不平等。如果医疗卫生费用主要由于政府负担,即使是穷人也能获享受起码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3、教育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年来教育为民族造就大量人才、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不能不看到这十几年来,教育在某些方面走向了它功能的反面,失学儿童、因高昂学费把不少孩子隔在学校大门之外等。教育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现代社会的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系统来调节,中下阶层子女一般是通过接受更多教育的渠道来提升社会地位,这使社会形成整体稳定。而现在我国教育的政策,创一流大学和重点中学的种种做法,把有限的教育资源作不公平的分配,人为地扩大原有的差距。
教育投入不足这首先是由于教育经费长期严重不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平均是4%,当时我国的教育经费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发展教育首先得赶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的目标,却至今没有实现。教育经费短缺的现实一直存在。二十年内的大部分时间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3%以下,1986年和2002年是两个高峰,但从来没有超过3.32%。其中的教训是,必须建立教育公共财政制度,使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纳入法制的轨道。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价值和结构失衡,突出地表现为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模式,三级教育中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等级化的学校制度等等。它助长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造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失衡,制造了严重的学校差距。
社会力量办学滞后 客观而言,要政府把所有的教育都包下来,也是政府很难承受的。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从2500年前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招收三千弟子开始,民办教育从来是兴旺的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像美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民办学校还占58%,很多世界一流大学是私立学校。日本的民办教育学校是71%,印度是59%,香港地区是55%,台湾地区是59%,韩国是80.5%。再看芬兰,已连续三年被评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芬
兰的名言就是:“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芬兰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到高中和大学,都是免费的。教育经费占GDP的18%,远高于美国和日本。因此,我国的社会力量办学亟待提高。
4、住房问题
近年来,住房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一路飙升的房价,让众多购房者望房兴叹。目前形成的以市场化取向为主房地产业,是住房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房地产投资的迅速增涨与投资过热。由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遭重创,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于是房地产成为拉动内需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投资的年增长率,从1998年的13.7%迅速提高到2003、2004年的30%左右。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额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从1997、1998年的12%迅速提高到这些年的接近20%。住房投资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反映政府通过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偏好;另一方面,住房投资过热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发展,金融信贷风险增大,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等问题迅速凸现,各种能源、电力、建材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涨价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商品房价格的迅速上涨。自1997年以来,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一直呈上升势态,而且上升速度越来越快。过高的房价成为普通公众抱怨政府和谴责开发商的焦点。2004年的房价的涨幅甚至激增至15%。在个别地区,房价涨幅甚至接近30%。与此同时,住房投机已经从大城市迅速波及到许多中小城市。房价的迅速增长,超出普通家庭的承担能力。
住房供给结构失衡。这主要在两个方面,即商品房的大量空置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不足。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商品房的空置面积到2005年11月末已经达到1.1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4.2%。2004年全国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仅为606亿元,所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为4.6%,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由于政府监管不严和房地产商的不规范操作,许多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都变相成为高档住宅,甚至引发了对经济适用房制度本身的极大争议。市场上对高档房屋的过份提供和对较低房价的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不足,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增加了经济和金融风险,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实施社会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约翰·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的主题是社会结构,是社会的主要制度分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所有的社会改革都必须使社会中最不幸的人受益,否则,该制度就是不正义的。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两大任务,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因此,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只有保证了社会公平、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1、倡导社会公正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公正作为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经济公正,也包括政治公正及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公正。也就是说,社会公正包括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权利和同等发展机会,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间能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能得到与其贡献相对等的有所差别但恰如其分的回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社会公正的含义可以看出,社会公正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因此,在全社会要倡导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念,使其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首要价值。
2、社会政策天然的倾向社会弱势群体
社会政策这门学科从产生之初,就天然地倾向社会弱势群体。19世纪以降,伴随工业革命等现代化运动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现代社会政策的起源,则在于对这些社会问题的积极回应。1873年,德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政策协会,其背景是19世纪下半期
工业化深入推进的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形成了以自由资本主义为源泉的巨大的生产力,但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工人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风险,德国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政策,并以法律形式颁布实施,解决了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弱势群体问题,首开了世界各国社会政策制度之先河。
中国已经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上文所列的一些重点社会问题,都是关系民生的问题,并且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发展的焦点。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把关注民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把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减少贫困、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出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政策。才能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
3、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
在1998年举行的“欧盟社会政策”论坛上,欧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主席T·坚金斯宣称:“我们相信,社会保护能够帮助促进和推动经济运行。无论是在欧盟层次上,还是在各成员国层次上,社会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与同步发展已经获益良多。„„社会保护削弱会转换为糟糕的经济运行。反之亦然。从而形成消极和每况愈下的轮流恶化,形成低消费和人民被迫减少需求,反过来又造成企业裁减人员,经济发展缓慢或倒退。”坚金斯的观点对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状况具有很好的思考意义。近几年来我国的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法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全国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加之我国的社会保护和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受到压制。而低水平的消费会制约生产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保障的能力,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社会政策的制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中国目前社会政策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策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一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一面是社会事业衰落。社会发展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政策。人们对社会政策内容的理解往往比较狭窄,把社会政策等同于社会保障,或者是仅仅局限于一些应急性的措施。然而西方社会政策的发展史清楚地揭示出社会政策的范畴远远大于社会保障。社会政策也不同于经济政策。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一切都以经济为“纲”,好像只要把经济搞好了,经济发展上去了,其它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经济政策似乎可以代替社会政策。从目前的社会实际情况看,这种指导思想已经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实际上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是有区别的两种政策。因此,我们在研究制定社会政策时,应当把社会政策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来对待。惟有如此,才能将社会政策的效应发挥到最大程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 1988。
2.陈国钧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M] 三民书局,1985。
3.金太军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政治稳定:西方的经验分析,学习与探索,2001(3)。
4.林义西方国家社会保险改革的制度分析及其启示[J] 学术月刊,2001(5)。
5.吴忠民社会政策:一个亟待拓展的研究领域[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
6.唐钧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M] 华夏出版社,2001。
7.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M] 2004。
【论社会技术】推荐阅读:
基因技术社会化初探09-11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6-22
论技术异化08-18
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07-06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10-19
论反腐败的社会意义06-23
论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08-22
论张丽莉精神的社会价值09-03
论机电一体化技术10-07
试论如何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