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2024-09-07

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16篇)

1.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篇一

无公害食品 肉鸭生产技术规程

前 言

本标准根据现有国家环境质量和无公害农产品(食品)产品安全标准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结合镇江市肉鸭生产实际条件与生产水平而制定。旨在开发无公害肉鸭,加强无公害肉鸭的认定和管理工作,促进地方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食肉安全。

本标准适应无公害肉鸭生产发展的要求,规范了肉鸭生产中的相关技术,有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肉鸭的污染和控制肉鸭食品有害物质的残留和超标。

本标准参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镇江市农林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丹阳市畜牧兽医站、丹阳市农林局生产标准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明顺、蒋跃进、陈红辉、唐和宝。

本标准于2003年10月28日首次发布。

无公害食品 肉鸭生产技术规程

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T 5033-2001 无公害食品 肉鸭饲养管理准则术语和定义

3.1鸭场废弃物

主要包括鸭粪尿、污水、病死鸭、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等。

3.2全进全出制

同一鸭舍单元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鸭,同批进、出的管理制度。鸭场环境

4.1鸭场应选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区域,不得建在饮用水源上游。

4.2鸭场周围3km内应无大型化工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畜牧场以及其他污染源。

4.3鸭场距离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1km以上,鸭场周围有围墙,墙外有防疫沟。

4.4鸭舍屋檐高度不低于2.0m,便于保温防暑;走道宽1m,便于清洗和消毒;圈内装有自动饮水器,利于饮水卫生。

4.5雏鸭舍前后沿墙,均配有通风窗,使舍内有害气体含量符合NY/T 388要求。

4.6饲养区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

4.7鸭场设有专门废弃物处理场所,具有防渗漏和溢流设施,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5 引种

5.1 鸭苗引进一律到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鸭场,并按GB16567要求进行检疫。

5.2 引进的鸭需在隔离鸭舍饲养7天以上,经兽医检查确认健康后方可转入生产区。

5.3 不从疫区引进苗鸭。饲养

6.1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严格执行NY5037规定。

6.2 根据鸭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需要,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营养水平满足NY/T5038有关要求,不得使用高铜高锌日粮。

6.3 在饲料中严禁添加β─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砷制剂、呋喃类、氯霉素类药物。

6.4 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来源于疫病洁净地区,有来源纪录。不使用霉变、变质、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严禁使用泔水和其他畜禽副产品。

6.5 规模养殖场(户),实施全进全出制。饮水

鸭的饮用水应符合NY5027标准。饲养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三级水标准。免疫

8.1 肉鸭饲养场(户)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求,结合鸭龄实际,制定免疫程序,配合当地兽医部门,做好鸭瘟、病毒性肝炎、禽流感的免疫接种工作,防疫工作符合NY5036兽医防疫准则。

8.2 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一律作无害化处理,不得乱扔乱弃。9 兽药使用

9.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疾病发生,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9.2 治疗鸭病所用药物必须符合NY5035要求,严格剔除高残兽药。禁止使用任何违禁药物。

9.3 育肥后期的商品鸭,尽量不使用药物,如需治疗时,必须隔离饲养,上市鸭严格执行15d休药期规定。消毒

10.1 消毒剂应选择对人畜安全、无残留,不会在鸭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10.2 根据不同的消毒目的、消毒对象,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职工工作服和胶鞋采用洗涤消毒;生产区入口处、更衣室、化验室采用紫外线消毒;鸭舍场地采用喷雾消毒;鸭舍采用熏蒸消毒等。

10.3 建立健全消毒制度,鸭舍及周围场地,每周消毒一次。消毒池由专人负责,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

10.4 允许使用消毒防腐剂对饲养环境、厩舍和器具进行消毒。饲养管理

11.1

11.2

11.3

11.4 定期对饲养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凡患传染病人员不得从事养鸭工作。肉鸭饲喂实行定时定量,少给勤添,减少浪费,避免饲料污染和腐败。肉鸭饲养密度成鸭平均每平方米5只,夏季成鸭为每平方米4只。鸭舍必须每天清扫和冲洗一次,先清扫后喂料,保持地面清洁卫生。清出的粪便在固定地点经堆积发酵后作农业用肥。

11.5 每批肉鸭出栏后应实施清洗、消毒。在下一批雏鸭进舍前空舍至少两周关闭并密封鸭舍,防止野鸟和鼠类进入。病鸭处理

12.1 凡患有或可疑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不得宰杀,一律作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12.2 鸭场病死鸭,一律不得上市或出售。

2.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篇二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 每667 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 000~3 000 千克或酵菌素生物肥70千克作基肥, 撒匀后深耕细耙。

二、选种、播种

选用子粒饱满、发芽率不低于70%的种子。春播在3月中旬至清明前进行, 秋播在霜降前后进行。先按20厘米行距开条沟, 沟深1.5~2.0厘米, 再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 然后覆土1~2 厘米厚, 稍加镇压即可, 每667 平方米播种量为1.5~2.0千克。

播后用麦草或茅草等覆盖地表 (以不露土为宜) , 然后压上树枝。播后每5天检查1次, 观察墒情, 遇旱应在覆盖物上喷水。出苗后, 于阴天或晴天傍晚逐渐多次揭去覆盖物。

三、田间管理

在幼苗高2~5 厘米时, 按株距5~6 厘米定苗。如有缺苗, 可取壮苗于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补栽。结合定苗进行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要及时中耕, 保持田间土壤疏松、无杂草。苗期要注意控制水分, 返青期及追肥后要及时灌水, 收获前酌情灌水。雨季要及时疏通排水沟, 排出田间积水。

8 月上旬, 每667 平方米开沟追施磷酸二铵20 千克。7—8 月份要及时摘心除蕾。对于生长2 年以上的植株, 可于花蕾形成初期用镰刀割去茎梢。

四、病虫害防治

1.蚜虫的防治。在有翅蚜初发期, 可到农资市场购买黄板诱杀;或用60厘米×4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或木板等涂上黄色油漆, 再涂一层机油, 挂在行株间, 每667平方米挂30~40块。前期蚜虫量少时, 要注意保护利用瓢虫等天敌, 进行自然控制。在无翅蚜发生初期, 可用0.3%苦参碱乳剂800~1 000倍液或天然除虫菊素2 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 5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施防治, 注意交替用药。

2.红蜘蛛的防治。发生初期, 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 倍液、0.36%苦参碱水剂800 倍液、天然除虫菊素2 000 倍液、73%克螨特乳油1 000 倍液或噻螨酮 (5%尼索朗乳油) 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 注意交替用药。

3.小地老虎的防治。可每667平方米用90%敌百虫晶体0.5千克兑水8~10千克, 喷拌炒香的棉仁饼或麦麸40 千克制成毒饵, 于傍晚撒在秧苗周围, 诱杀幼虫。也可每667平方米用200克/升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6克, 在小地老虎1~2龄期喷雾, 效果较好。

4. 黄凤蝶 (金凤蝶) 的防治。在黄凤蝶产卵盛期或卵孵化盛期, 选用100亿/克活芽孢Bt可湿性粉剂200倍液、青虫菌 (含孢子100 亿/克) 300 倍液或氟啶脲 (5%抑太保) 2 500倍液喷雾, 7天喷1次, 一般连喷2~4次。也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 (2.5%功夫乳油) 4 000 倍液、联苯菊酯 (10%天王星乳油) 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 注意交替用药。

5. 根腐病的防治。选择土层深厚、沙质壤土、地势略高、排水通畅的地块种植, 防止积水;实行轮作;合理施肥, 适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 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发病初期, 可选用甲基硫菌灵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 倍液或3%广枯灵 (恶霉灵+甲霜灵) 600~800 倍液淋穴或灌根, 每隔7 天灌1 次, 连灌2~3 次。对发病率较高的地块, 可用甲基硫菌灵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随浇水灌根, 或用5%石灰乳灌穴, 同时清除病株。清除病株后用以上药剂灌病穴, 以防蔓延。

6.斑枯病的防治。入冬前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 并集中烧掉或深埋;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 合理施肥与灌水, 雨后及时排水。

发病前, 可喷施1∶1∶150波尔多液防病;发病初期, 可选择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65%代森锰锌1 000倍液或甲基硫菌灵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视病情间隔10~15天喷药1次。

五、采收

3.红花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篇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各地无公害红花生产。

1 产地环境

无公害红花产地环境应符合DB37/T274-2000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之要求。

2 选地整地

2.1 选地

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为宜,忌连作。

2.2 整地

每666.7m2 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4 000 kg、三元复合肥(15∶ 15∶ 15)50 kg 作基肥,深翻30 cm,整平耙细,做1.5~2.0 m宽的畦。

所用肥料和使用原则应符合DB37/T274-2000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之要求。

3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3.1 播种时间

春播在3月中下旬,秋播在10月上中旬。

3.2 栽种密度

每666.7m2栽植6 000~8 000株。

3.3 栽种

3.3.1 浸种 播前用种子量0.3%的粉锈宁或敌克松拌种(300 g粉锈宁或300 g敌克松对水4~5 kg),堆闷24 h,摊开晾干,待播。

3.3.2 播种 穴播,行距35~40 cm,株距20~25 cm,穴深4~5 cm。每穴4~5粒种子,每666.7m2播量2.5~3.0 kg。条播,行距同穴播,沟深4~5 cm,每666.7m2播量3~5 kg。播后覆土镇压。

4.1 间苗定苗

幼苗2~3片真叶时间苗,苗高8~10 cm时定苗。穴播,双株留壮苗;条播,15~20 cm留壮苗1株。如需补苗,宜于阴雨天或傍晚进行。

4.2 中耕除草

生长前期浅耕除草1~2次,疏松土壤,破除板结,提高地温。封垄前结合施肥,进行1次中耕除草。

4.3 追肥

追肥2次。苗期,每666.7m2追施尿素10 kg、复合肥20~30 kg;封垄前,每6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15∶ 15)50 kg。所用肥料和使用原则应符合DB37/T274-2000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之要求。

4.4 打顶

茎高1 m左右、分枝约20枝时及时打顶。

4.5 排灌

天旱时适当浇水。灌溉用水应符合DB37/T274-2000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之要求。雨季及时排水。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5.1 总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力求少用化学农药,在必须施用时,应符合GB/T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要求,并严格掌握用药量、用药时期,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30天。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食用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

5.2 炭疽病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采收后及时清园,将枯枝茎叶烧毁。用5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粉剂500~600倍液或65%代森锌400~500倍液喷洒,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3 锈病

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发病初期用50%的粉锈宁400~600倍液或25%三唑酮1 0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4 根腐病

于病株根际撒施石灰;用1∶ 1∶ 120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灌根。

5.5 蚜虫

用0.3%苦参碱乳剂800~1 000倍液或50%抗蚜威1 000倍液喷雾。

5.6 地老虎、蝼蛄

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 g加少量水,拌炒过的麦麸或豆饼5 kg,于傍晚撒施,进行诱杀。6 采收和初加工

6.1 采收

于盛花期,當花冠顶端由黄变红时,晴天上午10时前露水干后采摘。

6.2 初加工

4.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篇四

一、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选择规程

产地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条件良好的地区,产地区域和灌溉上游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必须避开公路主干线、土壤重金属含量高的地区,与土壤、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地。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必须接受县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并每三年复测一次。

二、无公害蔬菜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茬口:提倡轮作,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蔬菜切忌连作;

2、品种:选择抗逆能力强、商品性好、农药和硝酸盐富集能力低的品种;

3、种子消毒:种子暴晒后必须用温汤、药剂浸种或拌种;

4、场地消毒:清除前茬作物残株后,对育苗盘、钵、基质、育苗室进行彻底消毒;

5、育苗: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利用遮阳网、防虫网等设施培育无病壮苗,适时移栽;

6、管理:中耕除草,清除残枝病叶,并及时整枝、搭架、压蔓、摘心、打杈及疏花疏果。

三、无公害蔬菜肥水管理规程

无公害蔬菜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降底蔬菜硝酸盐含量、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为指导思想,应优化配方施肥技术,氮磷钾合理搭配。其基本思路是以有机肥为主,控氮、稳磷、增钾,针对性施用微肥,提倡施用蔬菜专用肥、生物肥和复合肥,重施基肥,少施、早施追肥,收获前20天不施氮肥。

以下肥料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肥或生物肥料;硝态氮肥、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有机或无机肥;未腐熟的有机肥;以生物产量为商品的蔬菜收获期不允许使用粪水追肥。

四、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健身栽培为基础,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应用化学防治,即要把蔬菜病虫害的损失降底到经济阈值以下,又要使农药残留符合标准。

1、农业防治:选用良种,合理轮作,清洁田园。

2、物理防治:

a 利用晒种、浸种、拌种等方式处理种子;

b 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虫或防虫网防虫。

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天敌、杀虫微生物、农用抗生素及其它生物制剂防治蔬菜病虫害。

4、化学防治:

a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无“三证”或“三证”不齐的农药;

b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c 正确掌握用药量,不得随意增加使用浓度和次数,交替使用多种农药;

d 严格掌握农药的安全间隔天数,一般上市前7天不施任何农药。

五、无公害蔬菜采收上市技术规程

1、及时采收,防止老熟及抽苔,轻摘轻放,不碰伤;

2、严禁用污水或不洁水清洗或浸泡蔬菜;

3、整理时去老叶、黄叶、病叶以及病果,并按不同规格分类;

5.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篇五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越冬无公害韭菜的生产基地建设、栽培技术、肥水管理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以及采收要求.

作 者:姜常松 姜兆伟 孙春竹  作者单位:姜常松,孙春竹(海阳市农技站,山东,海阳,265100)

姜兆伟(海阳市蔬菜站,山东,海阳,265100)

刊 名:山东农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S633.3 关键词: 

6.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篇六

生产者在编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时应根据养殖品种、养殖模式选择相应“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按生产实际结合“规范”要求细化成适合自己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编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按岗位职责编制;一是对“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进行逐条细化,结构和条款与技术规范一一对应。但两种方法都应尽量避免使用“笼统”,“模糊”的语言如直接套用国家标准或养殖技术规范文件,那样会导致操作人员难把握,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申报企业应根据种植(养殖)品种、模式选择“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标准,并根据规范要求编制更加详细的适合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不应将申请认证产品“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标准直接作为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5.无公害农产品有关培训情况和计划

需提供培训的主办单位、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数,包括已经完成的培训及培训记录和准备进行的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应包括人员、培训内容、时间和培训结果考核情况。

6.申请认证产品上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过程记录档案

种植业包括投入品的使用记录和病虫草鼠害防治记录及其他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复印件,要反映申请人为确保产品质量在生产中设置的记录的全貌。

畜牧业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投入品的使用等记录以及其他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复印件,要反映申请人为确保产品质量在生产中设置的记录的全貌。

渔业主要包括苗种、饲料、渔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采购和出入库记录、病害防治记录及其它化学品使用记录。每个生产单位、每个生产周期每项记录各抽2-3份,复印后加盖企业公章。

农业部负责登记的肥料产品---------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网上查询

省级肥料登记证-----各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土壤肥料网站查询

以下均为补充PS:

二、无公害畜产品申报材料要求

(一)申请鲜蛋类产品、活畜禽类产品、生鲜乳产品类认证的,需提供以下材料: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2.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

(1)营业执照(法人单位申请)或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申请)

(2)已正式注册商标的,提供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3)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复印件

(4)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

3.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及规程

包括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能,疫病防治措施,药物使用管理措施,饲料使用管理措施。

4.《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首次申报由工作机构提供)

5.产品检验报告原件

6.最近一个生产周期养殖用兽药、疫苗等使用记录复印件(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即可)

7.规定提交的其他相应材料

“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等形式需提供农户名单、养殖数量及对农户的管理措施。

8.《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由工作机构提供)

9.《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认证报告》(由工作机构提供)

注:该类产品包括:鲜鸡蛋、鸡胚、鲜鸭蛋、鲜鹅蛋、鲜鸵鸟蛋、鲜鹌鹑蛋、鸽蛋、生猪、肉牛、肉羊、肉兔、肉驴、活鸡、活鸭、活鹅、活鸵鸟、活火鸡、活鹌鹑、活鹧鸪、活鸽、其它饲养特种活禽、生鲜牛乳、生鲜羊乳、生鲜马乳等。

(二)申请肉类产品认证的,需提供以下材料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2.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

(1)营业执照(法人单位申请)或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申请)

(2)已注册商标的,提供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3)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复印件

(4)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5)定点屠宰许可证复印件(猪肉产品必须提供)

(6)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

3.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及规程

包括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能,疫病防治措施,药物使用管理措施,饲料使用管理措施。

4.《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首次申报由工作机构提供)

5.产品检验报告原件

6.最近一个生产周期养殖用兽药、疫苗等使用记录复印件(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即可)

7.规定提交的其他相应材料

“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等形式需提供农户名单、养殖数量及对农户的管理措施。

养殖基地为申请主体的申请人需提供与屠宰厂签订的“屠宰加工协议书”

8.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由工作机构提供)

9.《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认证报告》(由工作机构提供)

注:该类产品包括:猪肉、猪肝、牛肉、鹿肉、羊肉、驴肉、马肉、兔肉、鸡肉、鸡副产品、鸭肉、鸭副产品、鹅肉、鹅副产品、火鸡肉、火鸡副产品、鸵鸟肉、鹌鹑肉、鹧鸪肉、鸽肉、其它饲养特种禽鲜肉、毛肚等。

(三)申请咸蛋类产品、其它奶类产品、蜂类产品类认证的,需提供以下材料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2.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

(1)营业执照(法人单位申请)或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申请)

(2)已注册商标的,提供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3)初级产品加工厂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4)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

3.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及规程

4.《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首次申报由工作机构提供)

5.产品检验报告原件

6.最近一个生产周期养殖用兽药、疫苗等使用记录复印件(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即可)

7.规定提交的其他相应材料

“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等形式需提供农户名单、养殖数量及对农户的管理措施。

8.《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由工作机构提供)

9.《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认证报告》(由工作机构提供)

注:该类产品包括:咸鸭蛋、皮蛋、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奶、蜂蜜、蜂花粉、蜂王浆、蜂王浆冻干粉、蜂胶等。

(四)畜牧业养殖小区作为主体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时,除按照以上有关要求附报材料外,还应提交以下材料:

1.县级以上畜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养殖小区的文件或证明的复印件。

2.养殖小区主管机构确认小区负责人的文件或证明的复印件。

3.养殖小区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

4.养殖小区布局图。

7.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篇七

关键词:无公害,技术规程,灌阳雪萝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灌阳雪萝卜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于广西秋播露地灌阳萝卜无公害生产。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肉质根

肉质根是由主根发育而成的营养贮存器官。

3.2 农家肥

农家肥大多是有机肥料。人的粪尿、牧畜的粪尿、厨余垃圾和厩肥、绿肥、堆肥和沤肥。

3.3 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采收)时必须间隔的天数。

4 产地环境

无公害灌阳雪萝卜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10的规定。选择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5 栽培技术

5.1 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2要求。

5.2 播前准备

5.2.1 整地施肥。

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早耕灭茬,深翻,667m2施腐熟农家肥2500~4000kg、45%硫酸钾型复合肥30kg,垄距60cm,垄高15cm。

5.2.2 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3 播种

播种日期8月上旬~10月上旬,穴播,667m2用种量0.8~1kg。播种时种子要均匀撒开,播种后覆土1.5cm,然后用细土覆盖。

5.4 苗期管理

5.4.1 间苗定苗。

第1次间苗在子叶充分展开、真叶露心时进行,苗距3cm;第2次间苗在真叶2~3片时进行,苗距6~10cm;适时定苗,一般在真叶5~7片时进行,株距20~30cm。

5.4.2 水肥管理。播后要保持土壤水分,降温防病毒病。定苗时667m2追施尿素8kg。

5.5 叶片旺盛生长期管理

适时控制水分,中耕除草,667m2分别追施尿素10kg。

5.6 肉质根膨大期管理

肉质根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肉质根膨大初期和肉质根膨大中期,667m2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15kg。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

小菜蛾、蚜虫、黑腐病等。

6.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6.3 防治方法

6.3.1 物理防治。频振式杀虫灯。

6.3.2 生物趋性防治。诱捕器诱杀成虫。

6.3.3 药剂防治。

小菜蛾:用灭幼脲2000倍液、5%卡死克2000倍液或3.2%甲维盐8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交替或混合配用,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蚜虫:喷2.5%三氟氯氰菊酯1000%倍液、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3.2%阿维菌素1000倍液防治。黑腐病:发病初期喷洒41%好力克悬浮剂5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防治1次,视病情防治1~4次。

7 收获

8.无公害尖椒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篇八

关键词:尖椒;技术;操作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33-1

1 生产场地的选择

选择空气、水质、土壤等无污染地区,蔬菜生长区没有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必须限制在国家规定含量以下,如汞、镉、砷、铬及油的含量。灌溉用水要符合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为保证水质稳定,尽量使用地下水。

2 品种的选择

要选择对辣椒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有较强抗病性、耐病性的品种。尖椒类型:中椒六号、9515、9723等品种。甜椒类型:中椒四号、沈椒四号、农大40等品种。

3 播种育苗

3.1 播种期

日光温室栽培播期为11月下旬;大棚栽培播期为1~2月。

3.2 播种量

每亩本田用种0.1公斤左右,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为0.03~0.05公斤。

3.3 浸种催芽

将55℃的热水倒入种子中,边倒边按顺时针方向搅动15~20分钟,当水温降至30℃以下后停止搅动,浸种8~10小时,然后在25℃~30℃的环境下进行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3~4天即可发芽。

3.4 适时播种

先用废炉渣育子苗。播前平整床面,用温水打足底水,然后在床面上撒一层薄土再播种。播后覆土1厘米,再覆盖地膜,当小苗80%出土时揭去地膜。

3.5 移苗

当真叶2片左右时分苗到营养钵中,尖椒每钵双株,青椒每钵1株,营养面积为8×8厘米。营养土中腐熟鸡粪(或马粪)与阳土的比例为2∶l,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0.3公斤尿素,3公斤过磷酸钙。分苗后2~3天内以保温保湿为主,缓苗后及时浇一次缓苗水。

4 苗期管理

4.1 温度管理

出苗前温度保持在28℃~30℃,子叶出土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3℃~30℃,夜间保持在15℃左右;移苗后为促进缓苗,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不低于20℃,缓苗后白天温度在23℃~25℃,夜间12℃~13℃。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采取适当控制水分和加大通风量的方法。

4.2 水分管理

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在播种前和分苗时浇足底水,其他时间视情况而定,如叶片出现萎蔫时酌情浇水。炼苗期间不浇水。辣椒的壮苗标准是:日历苗龄为80~85天,生理苗龄为株高20厘米左右,12~14片真叶,茎短粗,现大蕾。

5 合理轮作,整地施肥,棚室消毒

合理轮作是进行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措施,既能调节地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又能对病害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入秋前深翻整地,把土中的病菌、害虫翻到地表,经阳光烤晒,起到杀菌除虫的作用。春季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每亩施腐熟的大粪和腐熟的鸡粪混合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5公斤。施肥方法为开沟深施,以避免污染环境,三分之一深施,三分之二撒施;或施用无公害蔬菜生产专用肥。每亩施用量为100~135公斤,或施用珲春绿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生态肥B型,每亩施用量为20~25公斤,但在不同生长时期要进行追肥。将肥料与田土充分混合后做畦,畦高10厘米,畦宽100~120厘米,上覆地膜,有条件的可在膜下畦中央铺滴灌带,通过膜下灌水和采用滴灌系统以降低空气湿度。定植前要清洁田间枯叶、杂草,达到减少病源、虫源的目的,同时进行棚室消毒,在定植前一周进行,每亩用1公斤硫磺粉、敌百虫0.5公斤、锯木屑0.5公斤,分几处放在铁片上,下边烧炭火进行熏烟处理,密闭24小时后放风至无味。

6 适时定植

当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定植。德惠市地区定植日期一般为日光温室2月中下旬,大棚4月上旬。定植要选择连续阴天后的第一个晴天进行,一畦双行,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

7 田间管理

为减轻病害发生,要合理调控温度、光照和水分,创造一个适宜作物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长环境。

(1)温度管理定植后缓苗前以保温为主,不通风,白天温度应保持25℃~28℃,夜间为20℃。缓苗后,白天温度应保持22℃~25℃,夜间为15℃~18℃,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引起落花落果。(2)水肥管理除浇定植水和缓苗水以外,还要控制浇水追肥,门椒长到直径3厘米大小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随水追施腐熟大粪2000公斤。此后每隔6~8天浇一次水,每浇2~4次水进行一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每次追肥、灌水后要及时通风以排除潮气,防止氨气中毒。(3)植株调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辣椒坐果率。进入盛果期后,要剪掉过密的叶子,摘除老叶、病叶、黄叶,以保证通风良好。

8 病虫害防治

要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适时进行防治,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化学农药以粉剂和烟剂为首选,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

9.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篇九

一、环境条件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证“三通”(通电、通车、通讯);远离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区;设置垃圾废物收集桶,定时清理;养殖场内不得养禽畜污染池塘 ;建立生产、用药和用料等制度。

二、池塘

通风向阳,池形整齐,规格为长方形,南北走向;池塘面积6-15亩,水深2-3米,利用生态循环水模式进行养殖,属于标准化池塘;每个生产周期,在放鱼入池前,要适时进行池塘干底修整、清淤泥、消毒、晒塘底、肥水、增氧气和试水处理。

三、水质

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要求水体无异色、异臭和异味,酸碱度在7.0-8.8,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总氨氮低于0.4毫克/升,亚硝态氮低于0.01毫克/升,透明度在25-35厘米,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科学肥水:使用合成肥水药物及微生态制剂肥水。苗种投放前5 ~7 天,施绿肥400~450公斤/亩或有机肥200~250公斤/亩;养殖期间追肥应以无机肥和微生态制剂为主;起捕前2个月不能将有机粪肥投入池塘。

水质调控:通过科学使用增氧机及时注换新水和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生石灰、滑石粉等措施改善水质。

四、苗种

选择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繁育场,选购外表正常、无病状、游动活泼、规格一致的优质苗种,购买前应细心检查,合格后方可放养;投放前应进行苗种常规消毒。

五、饲料

不使用无产品质量标准、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及添加剂;不使用变质和过期的配合饲料;鲜活饲料鱼必须无病虫、无损伤,投放前进行常规消毒。

合理投饲:采用“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方法,以投喂具有质量保证的配合饲料为主,投喂量随鱼的生长、天气、水质情况适当增减。

六、药物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物。使用的水产养殖用药应保证“四证”齐全(国家兽药GMP认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号),并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科学使用,遵守休药期。

七、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做好苗种入塘前后、渔具以及高温季节的常规消毒。发现病鱼或死鱼要及时捞起,经技术员检测确定病因或死因后消毒并深埋泥土中。

八、生产记录

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记录养殖种类、苗种来源及生长情况、饲料来源及投喂情况、水质变化等内容;《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记录病害发生情况,主要症状,用药名称、时间、用量等内容。生产记录应当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2年以上。

九、起捕运输

核对休药期,确保上市食用鱼的药物残留限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的要求;起捕前15天内,不得使用化学药物;起捕前1-2天,停止投料。

活鱼运输用水要求清洁无污染,水温适宜,中途换水量不超过2/3,温差不超过5℃;运输密度合理,尽量在适当低温下运输,配备增氧设备和增氧剂,不得使用抗生素或孔雀石绿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物。

十、养殖废水

10.无公害农产品红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篇十

关键词:无公害;红辣椒;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50

1生产技术

1.1品种选择

选用经审(认)定的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标准。

1.2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5℃~60℃温水中,不断搅拌,保持恒温15~20分钟,将种子捞出直接放入室温下的清水中浸泡8~12小时。

药剂处理:可选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15~20分钟,用清水洗净,适温下催芽。经过包衣处理的种子,可直接播种或催芽播种。

催芽:捞出、摊开、晾干种子表面的水膜后,用湿毛巾包裹放在25℃~28℃条件下催芽。

1.3播种

营养土配制:选用无除草剂残留且三年内未种植茄果类作物的田园土、腐熟草炭、腐熟有机肥,按6∶3∶1的比例配制。

时间:设施育苗,3月5日~3月15日播种。

播种量:每平方米苗床20~25克,每公顷用种量500~600克。

方法:浇透底水,水渗透后播种,撒匀,然后覆土,厚约0.8~1.0厘米。覆土后覆地膜,50%~60%出苗后撤掉地膜。

分苗:出苗后2~3片真叶时分苗,营养面积6厘米×6厘米。

1.4苗期管理

温度:红辣椒苗期温度管理指标见表1。

水分:分苗前适当控制水分,分苗后根据“见干见湿”原则浇水。

秧苗锻炼:定植前7天进行秧苗锻炼。

1.5定植

整地:定植前整地。垄作,垄宽60厘米;畦作,畦宽120厘米,双行,宜采用地膜覆盖。

施肥:每公顷施入腐熟的农家肥40~50立方米或鸡粪1.5吨~2吨;三元素复合肥500公斤。施用肥料符合NY/T496標准。

定植时间:终霜过后,土壤10厘米温度稳定通过10℃,定植要选择晴天进行。

密度:每公顷5~6万株。

方法:沟栽或埯栽,株距27~30厘米,覆土、浇足定植水。

1.6田间管理

水分:定植后7天浇足缓苗水。门椒坐果前适当蹲苗,结果期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防止田间积水。

肥料:结果前期和结果中期各追肥一次,每次尿素15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公斤/公顷。

2病虫害防治

2.1防治原则及对象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方法,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方法。主要对象有立枯病、病毒病、疫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

2.2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中耕除草、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等一系列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杀方法诱杀蚜虫。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要求。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具体病虫害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详见表2。

3采收

果实达到完熟期,适时采收晾晒干椒。初霜前3~5天,整株拔下放铺,晾15~20天后码垛,垛高1.5米左右,垛间0.7米,10天翻动1次,不用叉类利器翻动,避免伤害果实。达到收购水分时摘下,装袋放在阴凉干燥避雨处待售,也可摘下放到屋顶、场院等地方晾晒。采收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11.无公害芸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篇十一

1. 查苗补缺

及时查苗补缺, 播种后12~15天, 或移栽后7~10天, 进行田间查苗, 若发现缺苗, 应立即补种补栽, 保证苗齐、苗全、苗壮。

2. 匀苗定苗

直播芸豆齐苗后, 在1~2片真叶期, 匀去弱小苗, 3~4片真叶期按预定密度定苗。

3. 植株调整

蔓生型芸豆在出现缠绕茎时 (蔓长20厘米) 应及时搭架, 将蔓牵引至人字架上, 捆绑一次。

(1) 中耕除草。苗高15~20厘米时, 进行中耕除草, 使土壤保持疏松。

(2) 灌溉排水。在干旱的情况下, 可进行沟灌, 随灌随排。同时要做好清沟排渍工作, 以免芸豆受涝, 影响生长发育和开花结荚。

二、无公害芸豆施肥技术

根据芸豆的长势长相和生育期长短, 按平衡施肥的要求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 适时适量多次追施氮、磷、钾肥, 保证养分供应, 使植株生长健壮, 促进开花结荚良好。收获前20天停止用肥。

1. 基肥

芸豆播种或移栽前宜用腐熟有机肥作基肥, 不宜用过多的氮素肥料, 防止烂种。一般用腐熟农家肥1000~2000千克/亩, 过磷酸钙10~15千克/亩, 草木灰75~100千克/亩。有机肥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2. 追肥

一般追肥3次, 第一次追肥在齐苗或定植后3~4天, 用农家肥800~1000千克/亩, 浓度高时需对水稀释。第二次追肥在齐苗或定植后12~20天, 用农家肥1000~1200千克/亩, 浓度高时需对水稀释, 并混合过磷酸钙2.5~5千克/亩, 草木灰25~50千克/亩。第三次追肥在开花结荚初期, 用农家肥1000~1200千克/亩, 过磷酸钙5~7.5千克/亩, 苗弱时, 加施2.5~5千克/亩尿素。

3. 根外追肥

可有针对性地喷施微量元素肥料, 在结荚期, 可用0.01~0.03%的钼酸铵喷施植株, 以加速芸豆的生长和发育, 提高前期结荚数量, 防止早衰。

三、无公害芸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1. 防治原则

无公害芸豆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的防治方法, 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非化学防治措施,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控制在经济阀值以内。加强病虫的监测、预报, 重点监测、预报、防治炭疽病、锈病、灰霉病、花叶病, 蚜虫、豆野螟, 制定防治方案, 落实防治措施。生产用药选用低毒、低残留、无污染农药, 要限制用药范围, 把握好用药时期, 使生产的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收获前20天停止使用农药。

2. 植物检疫

严格检疫, 禁止在疫区调种。

3. 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1) 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

(2) 培育无病虫壮苗, 使幼苗健壮, 增强抗病虫能力。

(3) 合理轮作 (实行二年以上轮作) 、间套作, 铲除田边和田间杂草寄主, 减少病虫源。

(4) 合理密植,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提倡深沟高厢栽培, 合理灌溉、排湿, 防止田间积水, 创造有利于芸豆生长的环境。

(5) 清理病株 (叶) 残体, 集中销毁。

(6) 平衡施肥, 一是增施有机肥;二是增施磷钾肥;三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以增强抗病虫能力。

(2) 物理防治

(1)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诱杀害虫。

(1) 阳光晒种, 温汤浸种杀虫、杀菌。

(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 如七星瓢虫、食蚜蝇、寄生蜂等, 发挥其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

(4) 化学防治

(1) 病害防治

a.炭疽病

旧架材用1‰~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 然后洗净晾干。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发病初期即开始喷药预防, 苗期喷药2次, 结荚期1~2次, 每次相隔5~7天。常用药剂及浓度为:5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b.锈病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波美0.1~0.2度石硫合剂喷雾, 或硫磺粉每亩1.5~2.5千克喷雾, 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 连续喷药2~3次。

c.灰霉病

发现零星病叶即开始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

d.花叶病

种子用1.5%植病灵1000倍液浸种10分钟。

可用50%抗蚜威2500倍液, 或50%菊马乳油4000倍液,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防治。

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1000倍液, 或抗病毒剂1号3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 连续喷药3~4次。

(2) 虫害防治

a.蚜虫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 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

b.豆野螟

在盛花期采用90%的晶体敌百虫, 或80%的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 或孢子量100亿/克的苏云金杆菌500~800倍液喷雾防治。

12.强筋无公害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 篇十二

1生产基地的选择

选择土质为中壤或偏黏沙质性的肥沃平原地块为基地, 适宜区域化连片种植。基地有水利设施配套条件, 排灌方便, 灌溉地的上游水, 无对基地环境构成危害的污染源 (如大型工业废水排放过多及城市大量生产生活的污水排放等地源条件) 。小麦的前作选择大豆、玉米茬为宜。

2良种选用及播种

选择主要品质指标符合国标要求的强筋小麦标准, 具有适应性广, 抗逆性强等特点的小麦种植, 如龙麦29号、龙麦30号等强筋优质品种。要求种子纯度≥99%, 发芽率≥85%。当地表土化冻2~4cm时即可播种, 一般每公顷用种量350kg, 公顷保苗株数不低于600万株。

3科学施用肥料

将前作的秸秆粉碎后翻入土下还田, 以提高土壤肥力。基肥每公顷施有机农肥45~60t, 该数量的生物有机肥能促进土壤中有机质和小麦作物的养分和矿化作用, 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化肥一般每公顷施纯氮225kg、纯磷120kg、纯钾95~110kg。硫元素有利于改善小麦品质, 可适当增施硫肥。小麦专用肥施用前期要控制氮肥, 后期拔节时追肥, 可起到降低化肥投入、提高肥效、减少氮素淋洗流失等作用。

调整底施和追施氮肥的比例, 对一般肥力地块的麦田, 可将整个生育期所需的全部氮素用量的50%作底肥、50%作追肥;对肥力较高的麦田, 可将全部氮素用量的30%作底肥、70%作追肥。小麦追肥应在拔节初期进行, 有灌溉条件的土壤应随追肥、随灌水;没有灌溉条件的, 要选择雨量及土壤湿度适宜的天气或适宜时期进行追肥, 避免旱天追肥。

4田间管理

在小麦三叶期, 用“V”型镇压器压青苗1~2遍。阔叶杂草严重的地块, 在小麦分蘖期及麦田杂草2~4叶期, 每公顷用72%2, 4-D丁酯0.38L, 选择晴天、无风、无露水时对水喷雾。6月中旬, 根据温度、降雨、气候等条件确定病虫害防治指标。当麦粘虫1~3龄, 每平方米达10头左右时, 每公顷用5%功夫乳油0.4L, 采用低容喷雾器200倍液田间喷雾。小麦抽穗期, 叶片赤霉病情指数大于10%时, 每公顷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8~1.0kg, 对水200倍液田间喷雾。

无公害绿色小麦的病、虫、草害防治, 应选择高效、安全、生态型农药, 以保护害虫天敌, 提高防治效果, 并减少农药残留, 确保小麦的优质高产。在小麦播种前, 可用高效低毒的2%立克秀小麦种衣剂拌种, 用量为种子量的0.2%, 具有病虫兼治、保苗壮苗、无农药残留等特点。小麦生长期间, 应做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并及时进行人工与农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无公害绿色优质强筋小麦, 在子粒乳熟中期, 叶面喷施2%尿素溶液, 可提高粒重和子粒中蛋白质含量。其它田间管理措施与一般麦田相同。

5收获

13.海阳市西葫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篇十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冬春茬无公害西葫芦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海阳各地日光温室、拱棚、连栋温室无公害西葫芦生产。

2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5010-2002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运输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

3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低温、耐弱光、抗逆性强、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法国冬玉、法拉利、纤手等。

4 栽培季节

10月上旬播种,11月上、中旬定植,12月中旬收获上市,可持续到第二年的5月份,整个生长期达8个月。

5 温室前期的准备

5.1 清洁田园

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烂叶及病残体。

5.2 温室消毒

5.2.1 土壤消毒 根结线虫病、蔓枯病、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重的日光温室可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每666.7m2均匀撒施石灰氮(氰氨化钙)50~100 kg、4~6 cm长的碎麦秸600~1 300 kg,随后翻地或旋耕深20 cm以上,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东西向起垄,垄高30 cm,宽40~60 cm,垄间距离40~50 cm,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封严。膜下垄沟灌水至垄肩部。要求20 cm土层内温度达到37℃以上,维持20天以上,可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病及其它土传病害。此外,土壤消毒还可以用药剂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00配成药土,每平方米用药土0.5 kg,撒于地面与土壤混匀。

5.2.2 增施玉米秸秆,以改土、灭菌、杀虫 6月下旬至7月下旬,温室内按种植西葫芦品种要求的行距开沟,沟深30 cm,宽40 cm,每666.7m2集中往沟内施玉米秸4 000 kg,碳酸氢铵50~60 kg,鸡粪5~6 m3,而后培土成垄,覆盖地膜后灌透水,并盖严温室薄膜,令秸秆发酵,达到灭菌、灭虫、改土的效果。条件允许的可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5.2.3 温室内表面消毒

除利用6~7月份高温消毒外,还可用药剂进行处理,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全温室内进行喷雾消毒,包括立柱、墙体、后坡等。

6 栽培技术

6.1 育苗

6.1.1 种子处理 采用温汤浸种和药物处理两种方法。温汤浸种是在容器内放入55℃的温水,将种子投入水中后不停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搓洗掉种皮上的黏液,而后放入25℃左右清水中浸泡3~4 h,捞出,晾干,备用,无需催芽。为防病毒病可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 min;为防其它真菌,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 min,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温汤浸种法浸种。

6.1.2 苗床准备 在日光温室内建造苗床,育苗床应选用无病新土或消毒土壤。土壤处理,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用量5~10 g;营养土配制可用肥沃大田土6份,腐熟圈肥4份,混合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加腐熟捣细的鸡粪15 kg、过磷酸钙2 kg、草木灰10 kg或用氮磷钾复合肥3 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充分混合均匀。做成宽1.2 m、厚10 cm、长度按育苗量确定的苗床,整平踩实,浇透底水,底水要浇匀浇透。

6.1.3 播种 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覆盖处理过的苗床土2 cm。之后覆盖地膜并插拱盖薄膜,若育苗期气温低可于晚上加盖草苫。

6.1.4 苗期管理 出苗前,育苗床温度白天宜保持在28~30℃,夜间16~20℃,5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前一般不放风,但如果中午阳光好,小拱棚内温度超过32℃时,可适当放风。出苗后要及时撤去地膜,放风降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12~13℃。白天超过25℃时放风,以防出现“高脚苗”。定植前7天,加强通风,白天温度16~22℃,夜间8~12℃,进行低温炼苗。提倡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

6.1.5 壮苗标准 幼苗子叶完好,茎粗壮,叶色浓绿,无病虫害,三叶一心,株高12~15 cm,苗龄30天左右。

6.2 定植

结合整地,每666.7m2施用腐熟的优质圈肥5~6 m3、鸡粪3 000 kg,高氮高钾复合肥50 kg,均匀撒于地表,深翻。起垄前将腐熟的饼肥150 kg开沟撒于沟底,然后起垄。西葫芦种植提倡起垄栽培,按大小行定植,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666.7m2定植2 500株左右。

6.3 定植后的管理

6.3.1 温湿度管理

缓苗阶段不放风,密闭温室以提高温度,促进早缓苗。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夜间18~20℃。中午温度超过30℃时,可利用顶窗放小风。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2~15℃,适当控制浇水,促根控秧,有利于雌花分化和早坐瓜。坐瓜后,白天温度22~26℃,夜间15~18℃,最低不低于10℃,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营养积累和瓜的膨大。

深冬季节,白天要充分利用阳光增温,提高室内温度,实行高温养瓜,室内气温达到30℃时才放风;夜间增加覆盖保温,在覆盖草苫后可再盖一层塑料薄膜。清晨揭苫后及时擦净薄膜上的碎草、尘土,增加透光率。同时要增加光照时间,晴天阳光照到采光屋面时及时揭开草苫,下午室温降至20℃时盖苫。温室内湿度大时,可在晴天揭苫后放风30~40 min。连续阴天时,可于午前揭苫,午后早盖。大雪天,可在清扫积雪后于中午短时间揭苫,不能猛然全部揭开,以免叶面灼伤。3月中旬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照强度的增加,要搞好放风降温。在整个生长期间要灵活掌握放风口的大小和放风时间的长短,保证室温不超过30℃。

6.3.2 植株调整

在植株有8片叶时要进行吊蔓与绑蔓。田间植株的生长往往高矮不一,须进行整蔓,扶弱抑强,使植株龙头高矮一致,互不遮光。吊蔓、绑蔓时还要随时摘除主蔓上形成的侧芽、老叶、病叶、黄叶。

6.3.3 肥水管理 缓苗后到“根瓜”坐住前要适当控制浇水,以促根控秧。根瓜坐住后每666.7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5 kg或西葫芦专用冲施肥30 kg。深冬季节,约20天浇一次水。注意天气预报,避免在阴雪天浇水,浇水后立即闭棚提温,不到32℃不放风,要求短时间放风,气温降下后要立即关闭风口提温。3月中旬后,气温回升,浇水间隔期可缩短为10~15天,并随浇水冲施腐熟人粪尿、鸡粪。有条件的可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6.4 病虫害防治

6.4.1 西葫芦主要病虫害 虫害有白粉虱、蚜虫、潜叶蝇等;病害有灰霉病、病毒病、蔓枯病、银叶病、白粉病等。

6.4.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兼顾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辅”的指导原则。

6.4.3 农业、物理防治 调节适宜温湿度,创造适宜西葫芦生长而不适宜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科学施肥、平衡施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保护地内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潜叶蝇等,也可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白粉虱。

6.4.4 生物防治 可选用1%农抗武夷菌素150~200倍液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选用72%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选用阿维菌素防治潜叶蝇、根结线虫等。

6.4.5 化学防治 防治白粉病可选用腈菌唑、丙环唑、粉必清、福星等;防治灰霉病可选用嘧霉胺、甲霉灵、万霉灵,也可选用扑海因、速克灵、嘧霉胺烟剂;在蘸花药液中也可加入上述药剂以防灰霉病;在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1.5%植病灵6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蚜虫、白粉虱、潜叶蝇可选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天王星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500~2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防治。

7 采收

14.二系法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篇十四

本规程规定了二系法杂交小麦亲本原种和杂交种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短日低温不育类型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恢复系原种生产,及二者配制的二系杂交小麦杂交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3543.1~3543.7-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第1 部分:禾谷类 GB/T 17317-2011 小麦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T 29371.4-2012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 GB/T 17315-2011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 / T 7415-2008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20464-2006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NY / T 611-2002 农作物种子定量包装 3 术语和定义 GB 4404.1 中确立的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育性受遗传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控制,一般表现为短日低温不育而长日高温可育。短日低温条件下,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自交结实,可用于二系法制种。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育性恢复,可用于自身繁殖。3.2 恢复系

雌雄蕊发育正常,给不育系授粉后所产生的杂种一代育性表现正常,能够自交结实,并具有较强的优势。3.3 亲本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统称为杂交种的亲本。3.4 二系杂交小麦

指利用小麦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作母本,恢复系作父本配制的杂交小麦,又称光温型二系杂交小麦。4 亲本原种生产 4.1 不育系原种生产

选择高度稳定不育的单株作为核心种,建立核心种→原原种→原种繁殖体系。4.1.1 核心种的建立

根据不育系其植株形态和开花特性选择若干典型单株,利用人工气候生长箱人工控制光温实验筛选出光温转换阈值较高的不育系单株(株系),或在不育生态区筛选出的不育度达99%的高度不育单株,确定为核心种。4.1.2 原原种繁殖

核心种确定后,一部分种子进入低温库保留,另一部分用于原原种的繁殖。原原种也将部分保留,另一部分进行再繁殖,从而形成原种并进入大面积制种生产当中。4.1.3繁殖地块选择及要求

在京郊及类似地区选择优良地块,空间隔离要求在制种区域50m以上的范围内不能有其他小麦品种,适当晚播5-10天,稀播,春季时追肥2次,对株行、小区繁殖田在开花前田间应设屏障隔离,并按要求田间去除杂株。4.2 恢复系原种生产

根据恢复系株、叶、穗、粒四型和茎叶色泽,选择具有典型性、一致性的单株建立标准株。

生产繁殖时参照GB/T 17317-2011《小麦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标准执行。5 杂交种生产 5.1 亲本选择

不育系、恢复系种子应选择原种。5.2 基地选择

5.2.1 适宜制种区域为北纬33度以南。

5.2.2 杂交种生产要选择条件适宜的单位,建立制种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5.2.3 制种地块要选择隔离条件优越,土壤性状良好、排灌系统完善、气候条件适宜、基础设施配套、无检疫性病虫害、集中连片的田块。5.3 隔离的设置

为防止串粉,空间隔离要求在制种区域20m范围内不能有其他小麦品种;屏障隔离需5m宽以上,高度在2m以上。规划隔离必须实地考察,在播种过程中严格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4播种方式 5.4.1 行比播

根据父、母本的性状特点,株高差异在10~20cm之间的组合,可采用父、母本按不同比例,依次相间行播的形式进行播种,结合当地播种机械,父本播种行数为2~6行,母本播种行数7~16行,要求母本播幅宽度最多不超过2.5m。5.4.2 混合播

根据父、母本的性状特点,株高大于20cm的组合,把父本种子按合理比例混入母本种子中进行混合播种。父本在混播中的比例占8%~15%左右,而具体所占百分比,要通过父本植株分蘖力和成穗力大小来确定。6 播种

6.1播期:10月5日至15日

6.2播量:根据制种亲本特性,和亲本种子的芽率、千粒重等因素确定播种量理论值。要求:亩基本苗在15至20万间,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6.3 播种深度:控制在4-6cm,过浅会因表层易跑墒造成出苗不匀,过深会造成出苗弱且不匀。

6.4 播种质量:要求足墒播种,播后镇压,达到出苗均匀,大小一致。7 花期人工辅助赶粉(建议增加赶粉方式)7.1赶粉时间

在父本始花至终花期间,每天上午8∶00~11∶00、下午3∶00~6∶00时各赶粉4次以上。7.2赶粉方式

利用长绳赶粉,准备直径2cm的尼龙绳(尼龙绳的优点:绳体表面比较光滑,拉动时对小麦植株的损伤小;遇水后自重增加很小),每根长度为30~35米。两人一根绳为一组,所有组“一字”排开拉动长绳前行,组与组间衔接紧密。7.2赶粉要求

赶花粉是提高异交结实率的关键技术措施。必须落实专人专管,每块田的赶粉人员要固定;赶粉时要使花粉均匀地散落到母本柱头上,即赶粉人员要求匀速行走;赶粉时不得随意踩踏、损伤小麦,必须按照第一次赶粉走过的道路行走。

赶粉期间如遇降雨天气,雨量大到无法在田间工作,降雨当天可暂停赶粉,雨停后的第二天须较往常早进田赶粉,即7∶00就要开始赶粉。因为,雨后小麦会在第二天提前开花,而且花粉量会很大。8除草、去杂、去父本

采用小麦专用除草剂和人工除草相结合,及时除去制种田中杂草。采用小麦专用除草剂需在年前进行。

从小麦抽穗开始,利用人工及时除去制种田中与父、母本有异的小麦植株2-3次,确保制种纯度。

采用混播制种的在授粉结束后20天内去除父本穗。9 有效的应变措施 9.1 及时腾茬

适时播种是二系杂交小麦制种的关键环节之一,要求前茬不要播种晚熟的玉米或大豆等作物,要及时腾茬。9.2 做好群体调查

做好冬前及初春的田间群体调查,对群体不足者及时按照每亩5-10斤的用量追施尿素。10 收获

15.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篇十五

多年来, 中宁县农民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过程中, 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 总结出了一套在山坡地种植压砂西瓜的宝贵经验, 加之农技部门的技术研发, 并不断传播和推广, 规模得到了扩大, 特色优势得到了突显。压砂瓜因其瓤沙味甜、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且绿色天然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产品远销北京、四川、湖南等地。2000年以来, 区、市县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曾多次深入实地、走访群众, 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先后应用装载机进行挖砂、打坑机挖坑、覆膜机进行覆膜, 以及耖砂机、施肥机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统防统治技术等的应用, 使机械化生产率明显提升, 种植户劳动强度明显降低, 种植成本明显降低, 效益明显提高。2013年, 硒砂瓜种植面积2.09万hm2, 累积推广耖砂、开穴、覆膜、施药等机械作业技术3.33万公顷次, 不同覆盖方式种植面积达到1.38万hm2, 占种植面积的82.6%, 进行压砂地机械耖砂1.51万hm2, 有机肥施用面积1.07万hm2。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综合配套技术应用面积远远高于往年。

1 砂地的铺压

一般应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小、土层较厚的地作为压砂的田块。地选好后, 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带三铧犁进行伏、秋耕3次, 耕深达22~33 cm, 并在最后1次耕地前, 施入优质农家肥75 t/hm2, 或生物高效有机肥料375 kg/hm2。施好肥后, 应用大型挖掘机和农用车就近拉砂铺砂, 砂石厚度为15~20 cm, 砂石比例3∶7或4∶6[1]。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抗旱、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瓜菜作物种子的要求。以适应性强的当家品种金城5号为主, 搭配选用黑美人、新金兰等礼品西瓜品种, 实现销售多样性[2]。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种子消毒可采用温汤浸种、高锰酸钾浸种、多菌灵或福尔马林消毒法。温汤浸种, 即将种子迅速倒入55℃热水中, 顺着一个方向搅拌, 并不断加入热水保持55℃恒温, 15 min后停止搅动, 加入冷水, 使水温降至30℃, 可有效杀死种子表面所带病菌;高锰酸钾消毒法, 即播种前种子用高锰酸钾1 000倍液浸种20~30 min, 可有效杀死种子表面所带病菌;多菌灵或福尔马林消毒法, 即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福尔马林1 000倍液浸种20~30 min, 可有效杀死种子表皮所带病菌。种子消毒后洗去黏液, 用清水浸泡4~6 h, 捞出洗净。置于32℃左右的环境下, 保温保湿进行催芽, 80%的种子露白 (芽长1.5~3.0 mm为宜) 后播种。

3 播种

3.1 播期选择

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特性, 选择适宜的播期。硒砂瓜条覆膜直播一般在4月10日之后;硒砂瓜穴覆膜直播一般在4月15日之后、地温在15℃以上播种为宜。本着“错时播种, 均衡上市”的原则, 白马乡、鸣沙镇以干籽直播为主, 4月初开始种植, 4月20日前结束;喊叫水乡以催芽坐水点播为主, 4月中旬开始种植, 5月10日前全面结束[3]。

3.2 播种密度

黑美人、新金兰等早熟品种种植密度以3 900~5 250株/hm2为宜, 株行距1.4 m×1.4 m或1.6 m×1.6 m;金成5号、西农8号等晚熟品种种植密度以3 000株/hm2为宜, 株行距1.8 m×1.8 m或1.8 m×2.0 m[4]。

3.3 条覆膜直播种植

首先用25.73 k W轮式拖拉机配带专用LW-200型硒砂瓜打坑机打坑后下种, 采用催芽的种子每穴1粒, 播量为375 g/hm2左右;干籽直播的每穴2粒, 播量为750 g/hm2左右。种子周围撒施防病防虫的复配药剂, 按照农药安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原则的要求, 防病防虫的复配药剂使用农药为:辛硫磷、枯萎立克、地菌灵等, 然后盖1.5 cm厚的细潮砂。之后再用11.03~13.23 k W轮式拖拉机配带2FX-1.4型硒砂瓜覆膜机进行种植行覆膜[5]。

4 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放苗补苗, 当幼苗贴近薄膜时, 先在苗旁破1个小孔进行通风, 分3次将幼苗放出。放苗后填平砂坑, 缺苗的要尽早催大芽、补种并及时间苗;二是留瓜节位不宜过前, 在12节左右留瓜较为合适, 一般头瓜不留, 留第2个或第3个瓜;三是在伸蔓期穴施高效有机肥料150 kg/hm2, 在膨瓜期喷施0.1%磷酸二氢钾和旱地龙抗旱保水剂。

5 病虫害防治

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进行。由于种植硒砂瓜农户平均种植面积超过3.33 hm2以上, 全部采取统防统治技术。一是苗期病害的防治, 西瓜幼苗期, 枯萎病会有零星发生, 用药剂灌根, 推荐的药剂是抗枯灵、农抗120、绿亨1号、地菌灵、重茬剂1号等高效、低毒农药;二是苗期地下害虫的防治, 采取捕杀成虫和瓜苗周围施用毒土, 推荐的药剂有辛硫磷、敌克虫和敌百虫;三是在生长期蔓枯病、炭疽病、蚜虫的防治, 可使用的农药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敌杀死乳油、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6 适时收获及松砂

区外销售7~8成熟时采摘, 区内销售的完全成熟后采收, 切忌生瓜上市, 采摘前15 d内严禁喷洒各种农药。在硒砂瓜采摘后, 及时铲除瓜秧, 用40.43~47.78 k W的轮式拖拉机配带2MB-1型硒砂瓜松砂施肥机松砂1次, 深度20 cm。

参考文献

[1]陈洁.宁夏压砂地黑美人西瓜无公害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 2006 (1) :37-38.

[2]李丁仁, 鲁长才, 周旋, 等.宁夏压砂地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1) :1-3, 42.

[3]刘娟.中宁县压砂瓜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 2012 (9) :75-77.

[4]陈在新, 孙绪刚, 王宜雄, 等.三个礼品西瓜新品种比较试验[J].长江蔬菜, 2006 (10) :38-39.

16.强筋小麦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篇十六

一、水肥管理

(一)前期管理(播种~返青)

这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保穗数”,因苗促控。

1.查苗补种,疏稠补稀。出苗后对缺苗断垄(10厘米以上无苗为“缺苗”,17厘米以上无苗为“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或在小麦三叶期至四叶期补苗,疏稠补稀。

2.水肥管理。一是因苗施肥。底肥不足、麦苗发黄田块,结合冬灌,每亩补施尿素8~13千克。冬前稻茬撒播麦田趁雨、雪或灌水及早撒施肥料,用量同上,同时进行粪草覆盖。二是适时冬灌。冬灌是新乡强筋小麦高产的一项基本经验,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5℃时(常年在12月上旬),对0厘米~20厘米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麦田进行冬灌。最佳冬灌时期是从日均温降到3℃时开始,降到0℃~1℃时结束,即“夜冻日消,浇完正好”,一般在12月中旬前后。冬灌的灌水量要因地而异,以浇水后当天渗完为宜,禁止大水漫灌。

3.因苗控旺。对于亩群体大于80万头、植株高度超过27厘米的旺长麦田,年前进行镇压或深锄断根,控制旺长。

4.及时中耕。降雨或浇水的麦田,在小麦齐苗后,及时划搂松土,促进全苗和分蘖。一般麦田在11月中下旬进行浅中耕,破除板结,提高地温,消灭杂草。

5.严防啃青。严防畜禽啃食麦苗,以防麦苗伤根造成弱苗,甚至死亡,同时病菌侵入加重病害。

(二)中期管理(返青~抽穗)

这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增粒数”,促控结合。

1.及时中耕。早春浅中耕,松土保墒,提高地温,消灭杂草。

2.肥水管理。对于高水肥田进行“氮肥后移”,拔节末期(常年在3月中下旬)结合灌溉,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对于弱苗或分蘖不足、干旱严重的麦田,早浇水、早施肥,每亩沟施或穴施尿素10~15千克。

3.预防霜冻和倒伏。对旺长麦田,起身期每亩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30~50克喷洒,进行“蹲苗”;或者深锄7~10厘米断根控长。拔节以后若遇寒流天气,在寒流前立即浇水预防霜冻。

(三)后期管理(抽穗~成熟)

这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促粒重”,以促为主。

1.科学灌溉。为提高强筋小麦灌浆强度和籽粒品质,后期干旱时,在小麦扬花后5~10天,小水浇灌,不浇麦黄水。

2.叶面喷肥。后期叶面喷肥也是提高强筋小麦品质的重要措施。灌浆期结合病虫防治,每亩用尿素0.5~1千克,或磷酸二氢钾200克,叶面喷洒预防干热风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二、病虫草害控制

(一)防治病虫

出苗至返青期应注意防治纹枯病、锈病、吸浆虫。中后期应注意防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黑胚病、赤霉病、麦蜘蛛、蚜虫、吸浆虫等。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要求,防止造成药害。

(二)适时化除

分蘖期化学除草常年在11月中下旬进行。以野燕麦、看麦娘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酸、精恶唑禾草灵等进行防除;以节节麦、碱茅、硬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和甲基碘磺隆进行防除;双子叶杂草可选用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和苯磺隆等进行防除。2月上中旬是麦田杂草防治的补充时期,除草方法相同。

三、分类收贮

上一篇:科室护理年终总结下一篇:小学生手抄报消防安全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