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名言

2024-10-22

作文素材------名言(共15篇)

1.作文素材------名言 篇一

1.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2.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

3. 对没志气的人,路程显得远;对没有银钱的人,城镇显得远。

4. 有志者,事竟成。

5.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6. 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

7.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8.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9.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10.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1. 志当存高远。

12. 少年心事当拿云。

13.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14. 鱼跳龙门往上游。

15. 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16. 鸟不展翅膀难高飞。

17. 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糠。

18.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19.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20. 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21.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22.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23.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24. 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25. 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26. 才自清明志自高。

27.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28.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29.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30. 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

31.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32. 远大的希望造就伟大的人物。

33. 卒子过河,意在吃帅。

34.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35.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36. 人生各有志。

37. 丈夫志气薄,儿女安得知?

38. 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

39. 儿童有无抱负,这无关紧要,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

40. 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41. 褴褛衣内可藏志。

42.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43.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44. 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

45. 有志者能使石头长出青草来。

46.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47.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48.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49.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50.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51. 志正则众邪不生。

52.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53.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54. 志,气之帅也。

55.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56.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57.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58. 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59.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60. 强行者有志。

61.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62.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

63.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64.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65. 不怕路远,就怕志短。

66. 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

67.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68. 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

2.作文素材------名言 篇二

一、积累和使用名言素材的误区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 经常碰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平时背了不少名言, 但是到议论文写作的时候, 不知该用哪一个, 怎么用。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体现了学生在名言素材积累和使用上的误区:

1. 积累时不得其法而滥记名言。

名言大都蕴含深刻的哲理, 学生积累时如果不得其法, 只知一味地背诵, 没有查阅资料并深入地思考名言的含义, 就会造成滥记名言, 为积累而积累。

2. 使用时不知其法而滥用名言。

有的学生虽然积累了许多名言, 而真正面临写作时不知道该怎么使用, 经常是堆砌名言, 造成名言的滥用。

3. 引证时缺乏分析而削减了名言的力量。

很多学生对于引用名言之后的分析论证不够重视。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使用时本身只是写作素材, 不能代替论证。如果只有引用, 而缺乏论证的过程, 就走进了观点加引语的误区, 势必削减了名言的力量。

二、积累议论文名言素材的方法

盲目地背诵名言, 最终只能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 应该有效地积累名言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法:

1. 积累要从熟悉的课文入手。

一提起名言总会给人很深奥、很难懂的感觉, 一些学生还没开始积累就有了畏难的情绪, 虽然他们学习过的课文中就有许多对写作很有帮助的文质兼美的名言, 但学生往往因为熟悉大都将它们忽略了, 所以积累名言应该从课文入手。积累课文中的名言时, 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首先把学生分组, 让他们摘抄必修课文中自己认为的名言, 并在名言后点明它可以阐述的观点, 而后将他们所收集到的名言整理印发,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去除那些不够经典的, 以及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比较抒情的不适合在议论文中使用的名句, 最后对挑选出来的名言进行整理归纳。在摘抄、讨论、积累的过程中, 学生明白了积累名言其实并不难, 同时在交流讨论之中明白了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用在议论文中。

2. 积累要向课外迁移。

要减少教师改作文时产生的审美疲劳, 学生仅仅积累课文中的名言是不够的, 应该向课外迁移, 积累与众不同的名言素材。从近两年福建的省质检优秀作文和高考满分作文来看, 大家平时接触比较少的中外思想家、哲学家的名言应该是积累的重点。但从平时的写作来看, 名言用错的情况大多出现在学生所积累的课外名言上。因此, 在积累课外名言的时候, 一是要懂得意思, 要通过查阅资料乃至阅读原著, 理解它的表层意思和深层的含义。二是不要贪多, 与其不加选择地背诵一气, 不如牢记自己喜欢的、特别有感触的名言, 使用时自然就会得心应手、有话可说。三是对自己所收集的有些课外名言还要懂得它有什么样的背景故事, 即名言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三、名言素材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使用

议论文写作要求文章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名言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能够有力地提升文章的思想层次, 在积累了名言之后, 重点在于如何发挥它们的功能, 体现素材在写作中的效用。

1. 在议论文的开篇使用名言, 能起到先声夺人之效。

古人写文章强调“凤头”, 我们写议论文也是如此。开篇适当地引用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如学生习作《敢于创新》的开头:

尼采有言:“我就是我自己的先驱。人要成功, 首先要敢想敢创新!”罕见只靠模仿而有大成者, 郑板桥的书法之所以能名闻天下, 就在于它虽集百家之长却能创新, 令板桥体别有韵味。想别人不敢想之事, 行别人未曾行之路。敢于创新, 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者用尼采的名言开头, 指出了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敢想敢创新, 再用郑板桥的材料引出了中心论点, 衔接自然, 一气呵成。这样的开头要比一般的“引用材料加论点”的形式更有力, 更吸引人。

2. 在所举的名人事例中引用名言, 能增加可信度。

事实胜于雄辩, 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 要用事例证明观点。如果在使用典型人物的事例时, 加入自己所说的名言, 那么不仅能体现出作者的阅读面之广, 而且能够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例如2011年厦门高三市质检优秀作文《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中使用了史铁生的例子:

“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做的事情, 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史铁生这样描述突然而至的死亡。这是怎样一种对生命安之若素的态度。只有昂首面对命运的一切诘难, 以永无止境的信心和虔诚的信仰追寻灵魂的高度, 才能实现人生的完满, 纵死而无憾。他奉行着纯文学的理念, 欲以精神的追求超脱现实中的苦难。“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这样的自嘲恰是他乐观内里的表现。他以灵魂的探索, 超越了疾病、外界环境、生死的操控, 改变了世界, 走在皈依的路上, 或许魂归地坛, 是极美的意象。

作者在进行事例论证时引用了史铁生的两句名言, 第一句体现了他对死亡安之若素的态度, 第二句是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概括, 即使是重病缠身, 却依然坚持写作, 这些正是他异于常人之处。这两句名言很好地证明了“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的观点, 有了名言的使用, 使得事例更真实可信, 显得厚重了许多。

3. 在例后分析中使用名言, 能增强说服力。

议论文写作要体现出思辨性, 要“改变不深不透, 不痛不痒的大话套话现象, 让学生学会深刻透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2]。但有些学生只会在事例之后用简单的因果论证或是假设论证, 即用“因为……所以……”或是“如果……那么……”的句式将事例重复一遍, 在这样的分析中看不到学生自己的思想, 缺乏说服力, 对观点形成不了有效的支撑。如学生习作《直面错误能重塑人生》中用到周处的事例和例后分析:

周处年轻时, 为人蛮横强悍, 任侠使气, 是当地一大祸害。后来周处除恶虎、斩蛟龙后, 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 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做一大祸害, 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 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例子) 。如果周处听说了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庆贺的事后, 不是直面自己的错误, 而是对那些庆贺之人进行打击报复, 那么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忠臣, 名垂青史。可见, 直面错误能重塑人生 (分析论证) 。

作者在例后分析中只是用假设论证简单地重复了一遍事例再加上论点, 从中我们只看到周处这个人是如何直面错误最终名垂青史。如果能够在例后对直面错误为什么能重塑人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适当地引入名言, 效果就会大为不同:

直面错误乃至改过, 是一种痛苦甚至不堪, 需要很大的勇气, 记得吕绅在《呻吟语》中说:“有过是一过, 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 一不认则两过不免。”犯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肯直面错误, 乃至改过。就像周处, 如果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庆贺的事后, 不是直面错误, 而是对那些庆贺之人进行打击报复, 那么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忠臣, 名垂青史。可见, 直面错误能重塑人生。

同样使用了假设论证, 但后者在例后分析之中用了吕绅的名言阐述了直面错误的作用:认过则两过都无, 将直面错误能重塑人生的原因揭示出来, 不仅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而且让原本朴素无华的论证变得精彩。

4. 名言作为议论文的理论论据来使用, 能增加论证的深度。

议论文如果只是观点和事例的组合, 就会显得平面化、缺乏层次, 因此为论点找到确切的名言作为理论论据, 并对它加以分析, 使之与论点充分联系起来, 可以将平面化的议论文引向深入。如学生习作《幸福就在身边》在提出观点并使用那些深知幸福就在身边而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进行论证之后, 引用名言进行了说理:

弗里斯特说:“林中有两条路, 你永远只能走其中的一条, 怀念着另一条。”另一条路一定充满幸福吗?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迷失在这样的错觉里, 一味羡慕别人, 感慨别人比自己幸福, 正如葡萄牙诗人佩索阿讽刺的那样:“我羡慕任何一个乞丐, 只因, 他不是我。”结果他们只能是郁郁终生。要相信, 每个人的幸福都是独一无二的, 说不定你忽视的幸福正是别人所奢望的。当你苦苦追寻别人的那种幸福时, 不妨回首审视自己所拥有的, 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上例中先引用了弗里斯特的名言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有些人看不到自己的幸福, 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幸福。而后使用佩索阿的名言将这种人的可笑又可悲的心理揭示得淋漓尽致。从全文来看, 作者所引用的名言不仅高度概括了某些社会现象, 而且将文章从正面的论证转入了对反面的批驳, 并指出只看见别人幸福这种心态的危害性, 增加了论证的深度。

5. 在议论文的结尾使用名言, 能使文章收束有力。

议论文写作除了“风头”、“猪肚”外, 还要有“豹尾”。“豹尾”是指结尾时要干净利落、坚劲有力。平时学生写议论文的结尾时经常用呼告的形式重申论点, 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加上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就可以有效加大收束全文的力度。如学生习作《生无所息》的结尾段:

尼采曾言:“人就像一棵树, 它愈想伸向高处和明亮处, 它的根就必须不断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向深处。”生无所息, 让奋斗贯穿一生。

上例在重申论点之前加入了尼采的名言, 不仅突出了主题, 而且整个结尾段显得简洁、有力, 为文章增色不少。

名言作为一种素材, 在议论文写作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积累和使用名言的方法, 使得“积累”能为使用而积累, “使用”能为议论文写作增加论证的力度而使用, 达到陆游所说的“天机云锦用在我”的境界, 让名言能真正发挥作用。

摘要:在议论文写作中, 名言素材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含量而备受学生青睐, 但这些素材在积累和使用时, 往往存在误区。要在积累和使用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使得名言素材起到应有的作用, 为议论文写作增添光彩。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名言素材,积累,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名言作文素材本 篇三

2. 一切引人向善的信仰都是有益的——威·埃·钱宁

3. 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克莱尔

4. 想喝水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契柯夫

5. 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健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理状态。——柴可夫斯基

6. 所谓完善的人,就是心胸宽广,富有献身和牺牲精神,誓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人。——塞德兹

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

9. 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纪伯伦

10. 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罗曼·罗兰

11. 信仰和迷信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帕斯卡

12.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13.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14. 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卡耐基

4.高考作文名言素材 篇四

2. 忙是治疗一切神经病的良药,一忙,也不伤感了也不八卦了也不撕逼了也不花痴了。平静的脸上无怒无喜,看过去只隐隐约约的写了一个“滚”字。

3. 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4. 志在山顶的人,不会贪念山腰的风景。

5. 忍耐是坚忍和能耐的简称;学问是苦学和勤问的概括。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继续;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必有超乎常人的抱负。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生活在于经历,而不在于名牌。

6. 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7.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8. 心里装着美好,眼里的世界就美好。

9.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考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因为思考可以释放能量。

10.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1. 心情再差你可以写在脸上,工作再累你可以抱怨,生命再短你可以随意作践,生活再苦你可以失去信念,前行再难你可以踯躅不前。但是前提你必须知道:没有人喜欢看你的臭脸,没有人无条件替你干活,没有人为你的健康买单,美好将在明天,自己的选择,跪着也要走完。每个人都累,不是只有你一个而已。

5.小学作文名言素材 篇五

2.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

3. 光辉的人生中,一个忙迫的钟头,胜于无意义的人生的一世。——司各特

4. 诺言快似骏马,但事实可以追上它。——西班牙谚语

5. 谎言的船开不远。——土耳其

6. 谎言生谎言,谎言世代传。——英国

7. 谎言是根浮木,早晚会被冲海岸。——阿尔巴尼亚

8. 谎言四季都能生长。 ——伯克

9. 不能因为人生的道路坎坷,就使自己的身躯变得弯曲;不能因为生活的历程漫长,就使求索的脚步迟缓。

10. 不勤勉的人生便是罪过。无技艺的勤劳就是粗野。——罗斯金

11. 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人生成功的法宝。

12. 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巴尔扎克

13. 谎言越传越离奇。——奥维德

14. 揭穿谎言比追捕瘸腿的狗还容易。——匈牙利

15. 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开诚布公直截了当是一种错误,我选择谎言。

16. 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魏书生

17. 处处热心的人生,是事事满意的人生。——帕克

18. 对人生来说,健康并不是目的,但它是第一个条件。——武者小路实笃

19.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6.作文素材库 篇六

【运用点睛】这则材料要求我们要辩证分析,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善于从“此事”联想到社会与人生。价值取向要符合时代主流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要展现自身的眼界与胸怀;联想与发掘要有现实针对性。可以选取以下几个立意:①让规则约束人的行为,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②诚信是无价之宝。③要追求公平, 更要呼唤正义。④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商家自身犯错固然应该付出代价, 买家利用他人过失恶意购买也不值得肯定。双方换位思考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另外, 从方法论的角度, 写“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评价, 不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亦可。

两只狼来到草原, 面对一望无际的草原, 一只狼很失落, 他看到的只有草, 因为他看不见肉;而另一只狼却很兴奋, 因为他知道有草的地方就会有羊, 有羊就会有肉。

【运用点睛】这则材料, 我们可以从视力和视野的角度去写, 写视力和视野的区别, 以及这种区别下的结果。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眼睛, 但不是都有眼光, 每个人都有脑袋, 但不一定都有智慧;从人生角度可以这样来立意, 人生, 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 不同角度看问题, 结果也是天壤之别;也可以从态度与高度等来立意, 高度决定远见, 角度改变观念。眼睛只能看到当下, 眼光才能看到未来。

中国人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 全世界也都知道中国人勤劳, 工作辛苦。但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学者张鸣教授最近撰文披露, 据权威的盖洛普公司的一份调查, 全球雇员的敬业度, 中国籍雇员最低。敬业即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 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

【运用点睛】立意一定要从正面与积极方面去构思, 希望我们的民族能够在自我反思中前进, 既看到自身“勤劳”的优点, 正视评价, 又能扬长避短, 汲取日耳曼民族的严谨、大和民族的善学、美利坚民族的包容、犹太民族的创新,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这样来立意:从“敬业”角度立意, 内因有———大多数中国员工都是兢兢业业, 孜孜以求的, 怠工者只是少数;中国籍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精神在亚洲首屈一指。外因有———这份调查说中国人敬业度“最”低, 恐有失偏颇, 不排除西方人仍带有色眼镜看中国人;中国无人机, 中国高铁等铁证, 无可辩驳地表明, 中国已经由 “made in China” 逐渐转型为“Created in China”。从“不敬业”角度立意, 内因有———中国人做不求完美性、创造性、主动性、持久性、合作性, 以及中国人的心态与秉性。外因有———中国籍雇员长期在国内成长, 没有受到系统而完善的职业培训。

2015 年底, 淮阴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刘缇萦在骑车不小心刮蹭到了一辆私家车, 虽然没人看到, 可她仍留下了“诚信纸条”, 上面写着:“对不起, 我不小心刮到了您的车门, 我是淮师的学生, 十分抱歉, 如果需要赔钱, 请联系×××”。半小时后, 车主丁女士发现车被刮后, 与维修店取得联系, 得知车门划痕的修补费用为600 元, 由于事发路段没有监控设备, 丁女士只好自认倒霉。可就在她快到家时, 她发现雨刮器的上面夹了一张纸条, 看完纸条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试探打了电话, 刘缇萦主动提出自己将承担全部责任, 主动给付600 元赔偿金。事后丁女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与家人商量后, 她最终决定将这600 元现金退还给刘缇萦。

【运用点睛】人无信不立,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大学生刘缇萦的“诚信纸条”就是这种美德的具体体现。而车主在看到“诚信纸条”和收到赔偿金后退还的宽容、善意之举, 同样令人感动。在现实生活中, 如果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 都能做到真诚、宽容, 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适用立意有:诚信、担当、宽容、真诚等。

有新闻报道说, 北京大学学生周浩从小喜欢拆分机械, 进入北大后, 他发现自己对理论研究并无兴趣。在先后旁听、转专业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 最终, 他从北大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机械制造。

【运用点睛】 这则材料体现了一定的思辨意味, 材料并未明确给出观点, 要求学生仔细审读材料, 理性分析周浩转校的原因, 然后亮出自己的个性化观点。对于新闻事件, 我们既可以有正面的肯定, 也可以有反面的意见。不管从哪个方面立意都可以, 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化观点和理性色彩。立意观点有:遵从内心的可贵;人不能过于任性;率性做事, 也需考虑周全;遵从内心, 切不可过于任性。

陈寅恪是怪才。他在海外留学20 年, 潜心读书, 对学位淡然处之, 连大学文凭也没有拿到。1925 年回国, 梁启超了解陈寅恪, 知道陈寅恪有才, 向清华国学院推荐陈寅恪。清华校长曹云祥曾问梁启超:“陈先生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既不是博士, 也不是硕士。”曹校长又问:“有没有著作?”梁又答:“没有著作。”曹校长为难起来:“既不是博士, 又没有著作, 那怎么行呢?”梁说:“我也算是著作等身了, 却没有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最终曹校长同意聘用陈寅恪。后来, 陈寅恪被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之一。

【运用点睛】这则材料来看, 放在今天更有警醒意义, 因为当下文凭泛滥, 各种证书泛滥, 其运用立意可以从陈寅恪的角度看:可谈怪才对“文凭”的态度, 也可谈文凭与才能的关系。从梁启超的角度看, 可谈知音或伯乐的重要。从曹云祥的角度看, 可谈任用人才的胆识。

在一个热闹非凡的广场上, 一位老人用拖把沾水在水泥地上写字, 龙飞凤舞。很多市民驻足观看, 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有人感叹, 这么好的字, 很快就干了, 看不见了, 太可惜了。这也是一种文化, 应该留下来给后人看看, 不能说没就没了。老人却说:“写字就是图开心, 何必要留痕迹, 让我把字留下来, 反而写不好了。字迹干了, 我没有前面的压力, 会写得更好。”

【运用点睛】这则材料运用的角度是很多的, 理解的方向也是多向, 可以从不同的人物来分析, 也可以就某个语意来提炼。从老人的角度:看淡结果, 享受过程;忘却已有成绩 (成功) , 可以赢得新的进步。从市民的角度:民族文化应留存、传承等。

一只木桶想盛满水, 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 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 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 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 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经商投资, 然而他第一次就被骗了十九万元, 欠了一屁股债。还是夫人深知马克·吐温的“宝藏”所在, 鼓励他继续写作, 最终他在文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运用点睛】我们在运用材料时, 一般会用到这种相近相似的材料, 第一则是说人的短板 (不足) 决定 (影响) 着人的成就;材料二是说人要勇于扬长避短。因此可确定如下立意:弥补不足, 提升自我能力 (成就自我) ;扬长避短, 发挥所长;既要扬长, 又要弥补不足, 发挥自我最大价值等等。

户外真人秀是目前电视台追捧的娱乐热点, 情感、游戏、旅游等各种玩法让明星们忙得不亦乐乎。面对荧屏上的“真人秀热”, 河南卫视却剑走偏锋, 首次将“文学”这个抽象名词与电视娱乐结合在一起, 从5月15 日起推出一档真人秀节目《文学英雄》, 节目将作家蒋方舟、蔡崇达、张晓晗、陈谌等人, 与演员张晓龙、吴樾、柯蓝、李乃文等人混搭一处, 让这些作家和演员一起在电视上秀文学, 用电视真人秀形式来表现文学写作。

【运用点睛】这道材料主要讲河南卫视推出一档真人秀节目 《文学英雄》 引发热议, 有人为河南卫视的创新点赞, 也有人质疑担忧。考生可联系社会生活, 根据自己的看法, 从以下角度立意:要敢于创新, 将文学与娱乐活动结合不失为一种睿智之举, 可以促进文学的传播, 无形之中提高公民的文学素养;文学是严肃的, 娱乐化的文学是对文学的亵渎。虽然以真人秀的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文学, 但这里的文学已经丧失纯洁性, 成为了娱乐的附属品;以真人秀的形式传播文化应当慎重。

院子里有两棵榆树, 一棵直榆, 一棵弯榆。为了建房, 父亲带着两个儿子砍掉那棵直的, 留下了弯的, 一个儿子看着倒在地上的直榆想了一会儿说:“长得直的遭到砍伐, 长大了我得学做一棵弯榆。”另一个儿子看着身旁的那棵弯榆说:“长成一棵没用的树, 长到千年也是白活, 即便要受刀斧之刑, 我也愿做一棵直树。”听了两个儿子的话, 父亲深思了一会说:“弯有弯的活法, 直有直的道理, 该弯时弯, 该直时直, 不可泥于一理。”

【运用点睛】材料涉及的对象有三个, 事件只有一个, 就是对同事件的三种不同理解与看法。可以就每个人的观点来立意, 也可以综合三个人的观点来立意, 比如从第一个儿子的观点可以写为人处世要灵活;从第二个儿子的观点可以写做人做事要有原则性;从父亲的观点可以写统一性, 办事做人要内方外圆。

不要去追一匹马, 用追马的时间种草, 待到春暖花开时, 会有一群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讨好一个人, 用讨好别人的时间, 提升自己的能力, 会有一大批的朋友与你同行。所以, 丰富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

【运用点睛】材料的第一段话, 其关键句就是“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据此可以确定立意角度为“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等;还可立意为“实干才能成功”“提升自己”“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等。再从整体来看可立意为“透过现象看实质”“人们渴望正能量”等。

一位小康家庭的上海女孩, 跟江西男友回农村。路上交通很不便利, 辗转颠簸才来到男友家中。男友家为她精心准备了第一顿饭。饭菜简单, 餐具粗陋。用餐时, 她是因破例才上餐桌的唯一女性。面对此情此景, 她决定和男友分手并立即回上海。

【运用点睛】这是一则热点材料, 也是一则大众化话题的材料,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这样来立意:追求纯洁爱情, 不应受其它因素干扰;纯洁的爱情固然美好, 但也应顾及现实因素;城乡物质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引人深思;根据实际各方都要改变, 在适应中改进等等。

材料一:《咬文嚼字》发布的2015 年度“十大流行语”中, “颜值”一词位居榜单第三名。搜狐百科解释, “颜值, 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

材料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的华裔女子陈茱莉在回忆职业生涯时说:“节目导演曾因为我的眼睛小而讽刺我:永远不可能成为观众接受的主播。正是因为他的讽刺, 我才决定去整容。虽然很多亚裔指责我去整容, 但我至今都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材料三:黄渤从戏剧学院毕业之后, 先是找不到工作, 后被冠以“丑星”的名号。他经过自己的努力, 从一个一个小角色演到了“金马影帝”。他在各种场合的幽默应对, 让我们刮目相看。

【运用点睛】这样的材料必须综合阅读后整体提炼, 可以立意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才是长久且值得别人尊崇的;容颜虽好却短暂, 素质资质最重要;容貌漂亮、外部形象佳可以助力生活、事业的成功;应该对人们为追求美和事业成功而采取整容或修饰自己的行为予以理解。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 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中, 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 发现谁违规, 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 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 有的恼羞成怒, 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 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 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运用点睛】从事件的叙述来分析, 材料至少提供三个主要争议点:一是怎么看待观众不文明现象;二是怎么看待工作人员处理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方式;三是怎么看待乐团拒绝不文明观众入场的态度。围绕这三个争议点以及不同的思考角度, 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立场态度。立意参考:从观众角度, “文明聆听, 乐声更美妙”;“文明之花需要大家的栽培”;“文明, 从我开始”;“文明, 始于细节”等。从工作人员角度, “建设文明社会, 从敬业开始”;“用文明的方式来建设文明的社会”等。从爱乐乐团角度, “艺术尊严高于一切”;“建设文明和谐社会, 乃艺术之责”;“传播艺术的种子, 更应该传播文明的种子”;“温馨引领的力量胜过冰凉的拒绝”等。

1985 年, 人们发现牛津大学有着350年历史的建筑物大礼堂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问题。经检查, 大礼堂的20 根横梁已经风化腐蚀, 必须立即更换。这每一根横梁, 都是用巨大的橡木做的。而为了保持大礼堂350 年的历史风貌不变, 必须用这种橡木更换。这是一个难题:要找到20 根巨大的橡木已属十分不容易;或者有可能找到, 但是每一根橡木要花费25 万美元。这令牛津大学的领导者一筹莫展。就在此时, 校园艺所的人来报告, 大礼堂的建筑师早已考虑到后人将会面临的困境, 所以当年就请园艺工人在闲置的土地上种了一大批橡树。如今, 这批橡树, 每一棵的尺寸都已远远超过了做横梁的需要。

7.小学名言作文素材 篇七

2.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3.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4. ——周恩来

5.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6.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7. ——斯宾诺莎

8.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9.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0.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11. ——罗曼·罗兰

1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13.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1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8.高考名言作文素材 篇八

2. 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萨迪

3. 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加里宁

4. 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随现象,愉快如果不伴随以劳动,那么它不仅会迅速地失去价值,而且也会迅速地使人们的心灵堕落下来。——乌申斯基

5. 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6. 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 佚名《击鼓·诗经·邶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8.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 李白《三五七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0. 佚名《凤求凰琴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11. 郑愁予<赋别>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12.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3. 李白<三五七言>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4. 曹植<明月上高楼>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9.浅议作文素材的筛选 篇九

一、熟悉而陌生

因为经典素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是选材之首选, 但因为大众耳熟能详, 又略显平淡, 所以我们应该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信手拈来的素材, 把它鲜为人知甚至不为人知的陌生一面作为选材切入点, 就可以旧调谱新曲、枯木再逢春, 让人眼前一亮, 达到化平淡为神奇之功效。“熟悉而陌生”的含义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其一却不知其二, 知道却不了解, 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比如“望月思乡”, 以广为人知的杜甫为素材, 大家首先想到的多半是他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这就是知其一:路人皆知的老调重弹。我们只需稍加变通, 拓展延伸为二, 即选材改为他的《月夜》:“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杜甫是人人都知道的, 但又有多少人了解《月夜》这首诗呢?即使知晓这首诗, 但是否又明确这首诗的独到之处: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 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 又以儿女 (因为年幼) “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 衬出妻之“孤独”凄然, 进而盼望聚首相倚, 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再如沈括, 北宋时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 堪称“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这是熟悉;却与章惇等人一起借苏轼的《咏桧》诗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 岁寒恐有蛰龙知”) 向皇上告密, 制造了有名的“乌台诗案”, 完全是政治上的小人——这是陌生。还有如雷贯耳的李白, 他平生傲岸、叛逆不羁的形象被我们示为典范——这是熟悉;其实李白并非像别人颂扬的那样远离权贵, 而是一生都应酬周旋、奔走于朱门显宦之间 (25岁的李白就展开了广泛的干谒活动, 他不仅娶了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 还先后向各地官员上书拜见, 希望能荐用自己;44岁被贬出长安之后, 每到一处, 他就与当地的太守、长史等官场人物上书赠诗、应酬宴请, 一些连史传都无记载的人物竟被他美誉为雄才豪杰, 其目的是迫切的希望对方赏识自己) ——这是陌生。

二、新颖而独到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把女人比成花的人是天才, 第二次把女人比成花的人是庸才, 第三次把女人比成花的人是蠢才。”作文选材更是如此。经典素材固然典型, 但因为选材陈旧、雷同而缺少个性导致这样一个可怕的作文阅卷场景:老师从头至尾, “拜谒”的都是苏轼杜甫李太白这几个“永久”的例子, 一材多用, 一招通吃:“肩膀”是苏轼的肩膀, “选择”还是苏轼的选择, “温暖”依旧是苏轼的温暖!尽管写得行云流水、神采飞扬, 恐怕也会因为千人一面, 万人一辞而导致审美疲劳。所以为避免撞车, 选材必须打破常规, 不落俗套, 方能冲出重围, 出奇制胜, 于万绿丛中凸显一抹红艳。其最佳解决办法就是选材新颖而独到:不为他人占有或很少为他人占有, 尽量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比如2007年北京卷满分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的首选素材便新颖而独到——纳兰容若的寂寞, 于众多“李白、杜甫之寂寞”中脱颖而出、独枝灿烂绽放。再如2006年重庆卷满分作文《双城记》围绕走与停, 突破思维常规, 以成都、重庆两座城市为“非常”素材, 顿时让人眼前一亮;2005年广东卷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则用“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等最前沿的素材, 与时俱进, 紧扣时代脉搏, 一改羁旅情愁的“纪念”宿构, 彰显作者独具的匠心。

三、健康而高格

“健康而高格”是作文内容的最基本要求: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在文中流露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辨别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 符合真、善、美的标准, 体现出健全的人格和心理, 有对社会人生的客观认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 于人于己都有所裨益, 不违背道德规范, 能尊重历史。一篇文章的思想是否健康, 有时比是否准确还重要,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考生的思想品质, 因此我们必须慎重选材。比如2002年四川一考生写《潘金莲的选择》, 因其落脚点定在选择西门庆上, 与传统观点格格不入, 虽三评后得到了高分, 但还是引起了评卷老师及社会的极大争议;更有甚者, 为打动阅卷老师, 不惜编造自己“家破人亡”、“四肢残疾”等假话、套话。相反,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一文在结尾处选择林则徐被贬伊犁、韩愈发配潮州, 却化寂寞为动力,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的高格素材, 为全文思想抹上了一笔最亮丽的华美色彩, 不仅与原文内容相得益彰, 还升华了主题, 得高分自然水到渠成!

10.中考名言作文素材 篇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鲁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向警予

死者的光荣不在于受世人之赞美,而在于为后人所效法。——孟德斯鸠

幸福在于为别人而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生使一切的人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来。——萧伯纳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精神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只顾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罗斯金

奉献无止境。——钟南山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圣经》

生命赐给了我们,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才能获得生命。——泰戈尔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11.名言作文素材 篇十一

2、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3、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4、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5、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6、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7、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8、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9、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10、私心胜者,可以灭公。——林逋

11、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2、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13、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14、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谢觉哉

12.如何挖掘农村初中作文素材 篇十二

一、要走出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农村学校有着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自然环境,走出教室就能看到广阔的田野、大山、树林、绿油油的庄稼,嬉闹枝头的鸟儿、奔跑于田间的牛羊、辛勤劳作的农民,也能听到草丛中蛐蛐的鸣叫声等等,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把身边的这些得天独厚的丰富的鲜活的资源作为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激活了他们的作文兴趣,而且使他们有话可说,也有了写不完的话题。为此在每次作文写作前,我都要明确地给出他们要观察的主题事物,而后走出教室让他们细心地观察,最后写在作文本上。一年多来他们的作文能力和写作水平明显地提高了,话语通顺了,写作的素材也丰富了。

例如,我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农民伯伯的牛。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农户家里,先让每个同学在小组里口头描述眼前的牛。这时学生们一个个兴趣很高,争先恐后,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学生有话要说,但插不上嘴,急得直搓手———回到学校,我要求学生以《牛》为题写一篇作文。出乎意料的是每个学生写的篇幅都很长。有学生写道我家也养着一头牛,爸爸每天会挤奶给我吃。在看了作文后我引导她再放开思路,好好想想牛吃的是什么,干的是什么活等等,后来她又写了一篇,她文中这样写道:我家的牛吃的是草,它从不计较草料的好坏,农忙时节,它帮爸爸犁地,还要给我挤牛奶吃,我爱我家的牛,我要向它学习,以后不再挑食,以后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默默地多为农民做贡献。

因此走出课堂,走进真实的生活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说话、作文兴趣,而且还会在大自然中找到很多新鲜的作文素材,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和想象能力。

二、通过走进自然,培养爱心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疼爱、百般呵护,结果使其变得自私、任性、冷漠,对自己身边的小朋友、周围的事物缺乏应有的爱心。此外,学生们也形成了足不出户、不干家务,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恶习。因此他们在写作文时,往往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不会表达对事物的爱,只是胡乱地发表感叹。为此,我组织学生走进田野,在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观察能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爱心。

在作文课上,我带学生们走进田野,这时就有人撒欢似地在麦田中跑起来,弄得尘土飞扬;有的对庄稼连踩带拔,狼藉一片———见此状,我急忙集中学生,给他们讲了农民如何辛苦,一年的收成要两年的耕作,小麦是我们食物的主要来源、洋芋是我们这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吃的面包就是农民从地里刨出来的,如果遇到旱灾时,大多数农民的收入会降低,生活会陷入困境,这使他们懂得了农民的艰辛,而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了肃然起敬之情,也懂得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内涵。那些破坏庄稼的学生们开始低头认错,并以虔诚的态度“扶起”那些刚被践踏过的庄稼。在返校途中,学生们一路上看到绽放的花朵时,也不再随意采摘,更不会用脚去踩踏;有的学生走在草丛中蹑手蹑脚,生怕踩坏了脚下的小草。回到学校后我要求学生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一个学生写到:我的家乡有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欢快流淌的溪流、绿油油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绿油油的麦田,更有我们可亲可敬的辛勤耕作的农民,他们使我的家乡变得这样美丽、富裕,一想到勤劳、质朴的农民伯伯,我就感到惭愧,因此我要改掉以前的不好行为和习惯,以后要爱惜粮食、不再随便丢弃馒头、倒掉饭菜,要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要尊重农民的劳动果实,将来我要把我的家乡变得更加美好,因为我爱我的家乡!

从作文的内容看,学生们写的篇幅长了,即有话说了,并且说话也有了一定的条理性,在表达的情感上也进步多了,他们由看到的景,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矫揉做作之意。

摘要:<正>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农村教师为学生写不好作文或写作时找不到好的素材而苦恼,他们将理由归于农村初中生没有城市学生那样见多识广,也不善于语言表达,于是他们常常要求学生背这背那,殊不知农村学生有活动空间大,与大自然亲近的优越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初中生作文写作有素材多、亲近自然、贴近农村真实生活的优势和取之不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突

13.名言名句作文素材 篇十三

2.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丘迟)

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5.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6.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7.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10.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11. 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丘迟)

12. 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

13.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14.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5. 一朝权在手,便来把令行。(朱湾)

16.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17.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18. 可望而不可即。(刘基)

19.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4.小学作文名言素材 篇十四

2. 糟蹋了机会,怨不得别人,是你自己的事。——佚名

3. 在婚姻大事上,机会和命运常常良莠不分,叫人难以捉摸。——奥斯汀

4. 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狄斯累利

5. 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莫尔

6. 机会不但会造出小偷,也会造出伟人。——佚名

7.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8.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9.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10.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11.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12.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13.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14.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15.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的运用技巧 篇十五

1.凝缩素材, 取其一点。凝缩就是“挤干”素材中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水分”, 或舍去细节而概述总体, 或舍去总体而取其细节。往往只攻其一, 不及其余。写作时要根据文章的需要, 对有关素材进行剪裁、加工, 选取主干, 去粗存精, 进行定向叙述, 并且要深入挖掘;其余部分, 即使很精彩, 也应“忍痛割爱”, 绝不手软。请看下面的文章片段:

汉有昭君, 不赂画工, 寂寂深宫她沉婉若水。修心如莲, 终得一日, 天理昭昭。她的倾城姿容醉了天子, 醉了使臣, 以公主之位和亲匈奴。识大体的智慧, 济苍生的胸怀, 沉着大气的风范, 令她成为一首绝唱。直至百千年后, 人们仍可从杜甫的吟诵中瞥见那一抹惊鸿的倩影, 惊艳了岁月。是什么让一位红颜以扶柳之态名留青史?是其内在的德。修心如莲, 凭自我价值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2015年高考湖南佳作《修心如莲》

作者引用了王昭君的例子, 却只攫取了人物“自我修行, 成就美德”的一面, 从而论证“人, 只有自我修行, 提升道德, 才能彰显价值”的观点。素材指向集中, 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2.同类叠加, 多人组合。面对作文题, 如果觉得使用单一素材不能有效论证中心, 那么可以将同类的素材有机地罗列在一起, 同类互补, 形成集团效应。或从相同角度来论证中心, 或从不同角度来论证观点。如果能够做到点面结合, 构成有力的群例证明, 则会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同类叠加的素材要有共同之处, 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不能放在一起使用;要有共同的指向性, 都指向并服务于中心;句式尽可能一致, 力求营造铺陈之美;防止杂乱堆砌, “摆事实”的同时还需“讲道理”, 要进行深入剖析。请看下面的文章片段:

于是心诚者文如其人, 由笔尖到人心, 一脉相承, 原汁原味。“夜台无李白, 沽酒与何人”, 如诗仙者, 三分诗七分酒;“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如后主者, 感时伤人。“安然度过生命的秘诀就是与孤独签订体面的协议”, 如马尔克斯, 孤独哲思。

——2015年高考浙江佳作《文字之上》

为了论述“文如其人”的重要性, 文章列举了多则素材, 即李白的酒后赋诗、李后主的感时伤人、马尔克斯的孤独哲思, 这些经典素材都从“文如其人”的方面进行论证, 使得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正反对比, 对比映衬。在一些人物素材中, 有正面人物, 也有反面人物。写作时, 我们可以将有关联的正反两面的人物进行对比, 在对比映衬中表明自己的主张。“正反对比”主要分“同质对照”和“异质对照”两种。“同质对照”又叫“纵比”, 就是将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的不同情况进行对照, 是同中求异;“异质对照”又叫“横比”, 就是将两个存在差异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好坏优劣不言自明。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 互为映衬, 所以, 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鲜明的对比中, 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等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 从而使文章的中心更鲜明突出, 更有利于突出主旨。运用此法关键在于精选素材, 不能强作对照, 要有可比性, 要确立对照点。“异质对照”所选人物务必是截然相反或有明显差异的;对比映衬应该有主有次, 一般以正面人物为主, 反面人物为辅。如下面的文段:

回溯古代, 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 有“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 毕竟他们与天地伴, 与日月行。然而, 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 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 世界之本原, 树木之纲属, 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 以造福于人类, 以改造自然。……

再看现代, 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 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 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种种, 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 却哑口无言。那么, 让我们放下手机, 离开电脑, 走进大自然, 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 去感受“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2015年高考广东佳作《远近结合, 感受自然》

在以上文段中, 作者将古代人感受自然和现代人感受自然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从而得出结论, 我们创新科技, 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 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 将二者相结合, 我们才能真正感知自然, 享受自然之美。

4.片段组装, 剪辑组合。这种技法又叫“镜头组合”, 即全文由若干个片段组装而成, 一个片段相当于一个镜头, 使文章结构呈现“块状叠加”的特点。每一个片段一个小标题, 或不设小标题, 仅用序号标明层次。虽是组装, 但必须用一根线贯穿每个片段, 使全文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每个片段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表现主题, 共同支撑文章的观点。素材的剪辑组合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强化功能, 具体组合类别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同向强化组合, 取相似素材组合, 使论述说明的对象更具广度和力度。二是异向强化组合, 异中求同, 异中求新, 取相反或相对素材组合, 形成前后对比, 呈现两种价值取向, 突出强调其中一种, 给读者以极强的震撼力。三是延伸强化组合, 取呈递进关系的素材加以组合, 将情与理一步步引向深入。如有一篇高考满分佳作《英雄兴亡论顾虑》的主体部分就由三个片段组装:

巨鹿

阴风怒号, 旌旗猎猎。身后, 是英勇善战的江东子弟;身前, 是如狼似虎的暴秦之师。刚毅的神情现于面庞, 沉重的铁戟握在手中, 神勇的乌骓跨在身下。项羽, 正面临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考验!

渡船, 早已凿沉了;铁锅, 早已砸烂了;粮草, 早已告急了;退路, 早已没有了。他知道, 此时此刻, 只要有一丝的顾虑, 推翻暴秦、解救苍生的大业就会付之东流。

“杀!”一声令下, 江东儿郎们如滚滚江水, 杀向对面的秦军!项羽一马当先, 斩将夺旗, 士气大振!他几进几出, 如入无人之境!终于, 威风八面的秦军土崩瓦解!

残阳如血, 战马哀鸣。流血漂橹, 伏尸无数。项羽威风凛凛, 环视战场, 得意之形, 溢于言表。

乌江

匹夫自有得意日, 英雄终有落魄时。

残破的战袍, 疲惫的身躯, 迟钝的乌骓, 乌江畔, 昔日叱咤风云的英雄项羽, 孑然一身。面对冰冷的江水, 他神情凝重。

“霸王, 小人乃乌江亭长。得知霸王战事不利, 特来接应!请霸王快快上船, 汉军快到了!”

“上船?呵呵。”项羽摇了摇头。

“霸王, 胜败乃兵家常事。对岸就是江东, 以霸王的声望, 携数万之众卷土重来, 又有何难?”

“卷土重来?想当年, 我率八千江东子弟, 推翻暴秦, 是何等的豪气!如今, 纵使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我又有何面目见他们?时不我与, 又何谈卷土重来?”

终于, 他拒绝了亭长的好意。身后, 汉军蜂拥而至。一阵力战, 仅汉军伏尸数百。

可是, 他不想再杀人了。利剑出鞘, 颈项处一道裂口清晰可见。 一个伟岸的身躯, 轰然倒地。

残阳如血, 乌骓长嘶。岸边, 汉军在疯狂瓜分他的身躯。

咸阳

咸阳城里, 刘邦频频举杯, 踌躇满志:“项羽为我所败, 是因为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韩信、英布纷纷倒戈, 项羽有一范增却不用, 焉能不败?”座下文武百官, 无不连连称是。

韩信垂首不语, 心中暗忖:“假如项羽能勇敢地渡过乌江, 昔日落魄的汉王, 又能在此意气风发到几时呢?”

这篇文章很好地运用了片段组装、剪辑组合法。第一组镜头是“巨鹿之战”的画面演绎;第二组镜头是“项羽自刎乌江”的画面剪辑;第三组镜头由“咸阳城庆功”的画面组成。三组镜头, 集合了项羽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刘邦、韩信对他的评论, 共同演绎了项羽的英雄悲剧, 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大跨越, 使文章具有一种历史厚重感。同时, 三个片段的话题全都指向“顾虑”, 分别从“没有顾虑”和“顾虑重重”两个角度来论证。这种结构的好处是, 上下文无须过渡, 且一目了然。

5.点面结合, 拓宽深度。点面结合就是对一些经典的素材, 有的在“点”上铺开进行重点叙述, 有的则在“面”上进行一般性概述。这种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以一二例为主、其他例为辅,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写法。此法适用于考试时见到话题或题目后, 一时想不到那么多可用的事例, 这时, 可从想到的那些与论点相近或相一致的有限的事例论据中, 选择自己认为较典型、较全面的事例论据稍作详细叙述, 并加以挖掘, 与之相关的其他事例论据则可简笔带过作次要叙述, 从厚度与深度方面加强文章的力量。如下面的文段:

渴求物质的价值观念让人们深陷物欲横流的漩涡。当人们被物质生活绑架的时候, 人们也就束缚了生活的快乐, 每天愁苦于难以满足的无尽的物欲, 逼迫自己选择生命的弯路, 如陈希同、刘志军、周永康等, 走向毁灭的结局也正是因为人生价值不同选择就不同。

于贪官如此, 于社会生活亦是如此。当今社会, 众多本应该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深陷论文抄袭、学术剽窃的泥潭, 在物质利益的价值观念里, 舍弃了精神的追求与渴望, 既失去了学术的灵感, 也丧失了生活的快乐。为了快速获得所谓的成功和名利, 他们放弃了自己本应该坚持的学术道路。……

——2015年高考山东佳作《价值观念决定选择》

文章通过“点”例——陈希同、刘志军、周永康, “面”例——众多本应该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深陷论文抄袭、学术剽窃的泥潭, 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比较全面而深入地论证了价值观念在选择中的重要性。

6.妙引名句, 画龙点睛。围绕写作话题或中心题旨, 利用比较多的名言名句, 去组织文章结构。搜索一下记忆, 我们会发现, 名言精炼, 歌词新鲜, 俗语流行, 以这些作为写作素材, 在文章中巧妙引用古今中外哲人、名家箴言、警语或古代诗人的佳词丽句作为内容, 必能使文章意境深邃, 回味无穷。写作时可以直接引用, 也可以间接引用;可以全部引用, 也可以局部引用;可以浓缩引用, 也可以扩充引用;可以点化引用, 也可以组合引用。如:

由此观之, 过分的强硬与柔软都会导致人格缺憾的产生。真正和谐的自我, 应当如稼轩一样, 有“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铁血豪情, 亦有“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幡”的刻骨柔情;应当像龙应台一般, 有与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慈母情怀, 又有愤而质疑“中国人, 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浩然正气。生而为人, 我们既要有对大是大非的恪守, 又应有对小情小爱的珍视;既要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与态度, 又应有对风花雪月灵敏感知的能力。

梁晓声有言:“以敢憎而与可憎较量, 以敢爱而捍卫可爱。以与可憎之较量而镇压可憎之现象, 以爱可爱而捍卫可爱在我们生活中的发扬光大。”善哉斯言!必要的强硬, 才可守住所真爱的柔软;适当的柔软, 方可凸显出真正的强硬。柔软与强硬虽泾渭分明, 但并非南辕北辙, 事实上, 他们相傍相依。

——2015年高考上海佳作《刚柔相济》

上一篇:浙江农林大学章程下一篇:员工工服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