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体会(精选8篇)
1.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体会 篇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四川省泸县实验学校何国禄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参加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县、校的创新科技大赛活动,得到几点体会:营造创新氛围,培养观察能力,引导放射思维,增强自主意识,夯实知识基础,重视个性发展,鼓励大胆想象,培养实践能力。
【关键词】培养创新能力体会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近几年,我在泸县实验学校教科室担任教务员,参加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县、校的创新科技大赛活动,得到几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会:
1、营造创新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即使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设想,也要积极支持,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2、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通往创造世界之门的第一步。人类通过观察自然去改造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立足于大自然。如春游或秋游活动也很不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适应大自然的能力,组织学生去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旅游,让孩子开阔眼界,引导孩子融入自然,进行动态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观世间风云、察万物瞬变的能力,可以增强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 1
力。如04年我学生通过观察,搞的社会实践活动,《我爱濑溪河》获泸州市科技创新大赛等奖。
3、引导放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思维的方向变了,就易于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激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总之,应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充分思考,独立解疑,勇于打破旧框框,自觉探究的习惯。如,今年我校六(2)学生根剧液压挖土机的原理,制作出了汽压挖土机,并获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4、增强自主意识。自主意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真正做到民主与平等。老师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做到自信、自主、自强、自励,培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知难而进、锐意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赖思想,养成喜爱钻研,不满足于已有知识及解答的心理素质以及思考问题时力求深入、全面、慎密的习惯能力。要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树立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就能激励学生打开思维闸门,去合理怀疑,去积极探索,去追求真知。
5、夯实知识基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这是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要教育学生不要好高鹜远,急于求成,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双基”。
6、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观念上的转变至关重要。我们的教师必须做到,不仅能够找出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的弱点,还能够发现所谓的“差”生的闪光点,更要允许那些奇才、怪才、偏才和狂才的存在。从社会对
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化视角出发,以高度的智慧和敏锐,因材施教,科学点化,正确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7、鼓励大胆想象。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置疑。也就是说,发现、发明和创新一般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归纳、类比、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大胆想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教师应当十分珍惜、爱护、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答,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这不仅极大鼓舞提出问题的个别学生,还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大胆想象,喜爱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并在这种良好环境中逐步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本领。例如,我校科幻画,历年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都获得优异成绩,今年有23件作品获泸州市科技创新大赛等级奖,沈瑶同学还获省级奖。
8、培养实践能力。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实践,可以获得创新能力。李时珍尝百草而著出世界药典《本草纲目》。居里夫人经过四年若干次的实验,才提炼了镭。有些学生在野外活动或校内文体活动中,显示了很强的组织创造力。我们提倡因人而异,就是希望在实践中让各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断涌现。今天我们的中小学一定要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多给学生动手机会,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体会 篇二
民主本身就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专制型”的班级中,处处谨小慎微,思想就会受到压抑,干什么事都看老师的眼色行事,不敢越雷池一步,怎么说得上创造呢?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处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就会情绪高涨,对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就要建立健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奇思异想,要选择适当的方法,予以评价,要抛弃传统教学中将学生的思路强行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束缚学生思维和以严厉的语言中断学生思维过程的做法,更要杜绝以嘲讽挖苦的语言对待学生的失误,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消除学生的畏怯心理。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个性的发展往往蕴涵创造力的幼芽和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必然不可忽视其个性特征。但传统的教育教学把极富个性特征的学生塑造成了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学生。而未来社会各条战线上要求的人才是具有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的个性化的人才。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并鼓励其自发行为,使其在教师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表现自我。对学生好奇、求知、探索的欲望,教师要给予极大的扶持鼓励,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思维敏锐,没有形成定式,所以经常会提出一些新观点、新想法,有时可能是很幼稚的,甚至是离奇、荒唐的,但教师要正确对待。对于他们的标新立异一要允许,二要鼓励,三要引导。如在探讨物质的物理属性———磁性时,学生提出磁性是磁铁的性质,而不是物质的性质;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新授的实验中,由于弹簧测力计处在运动中且示数不太稳定,不易读数,学生提出让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匀速移动物体下面的木板。总之,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思维,他们是未来人,应该比我们更有创造性。当然,如果学生的想法荒谬,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了,不要压制。
3. 要给学生以更多的爱
爱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即使是本来聪明的孤儿,受到9个月没有母爱的管理,智力也要下降21分,而本来不大聪明的儿童,即使受到9个月低能智力妇女的照料,智力也会上升33分。可见,在和谐的气氛中生活,心情愉快,思维就会更活跃,创造力也能提高。教师若能从内心深处爱学生,就能以满腔的热情教育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以鼓励的眼神,即使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也说:“别着急,你再想一想。”教师的宽容和充满爱的语言会使学生紧张的心理缓和下来,思维立刻活跃起来,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
4.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奇心和兴趣是一个人拥有创新能力最基础的条件,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和好奇心,不太可能有很大的成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很有道理,说明兴趣在人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或某种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他在这方面的收获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新课引入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播放视频不同的鞋:钉鞋、跑鞋、平底鞋和溜冰鞋。提问:刘翔要参加跨栏比赛,请你帮他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张翔想去溜冰,请你帮他选择一双合适的鞋。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呢?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力被吸引过来,获取知识的欲望也空前高涨,自然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摩擦力的学习中。
3.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做法 篇三
一、课始扣题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学生针对课文题目,就提出这样的问题:“田忌和谁赛马?”“田忌是怎样赛马的?”“赛马的结果怎样?”。在学生通读全文后,教师再布疑:齐威王的三个等次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却输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激发问题矛盾,学生纷纷疑问:齐威王输掉赛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孙膑到底是怎样观察赛马的,他为什么能想出让田忌取胜的办法?看来,怎样''赛'',可大有乾坤。又如教学《草船借箭》,出示课题后,学生问:谁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这样从课题入手剖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融会贯通,为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埋下伏笔。
二、抓课文的重点词句质疑
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一夜的工作》中,有一句话:“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为了使学生理解“好象”这个词的作用,我引导学生读这句话,并在示范读的时候故意出错,漏掉“好象”这个词,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提出疑问,“好象”在这个句子中起什么作用,如果去掉“好象”是不是代表花生米增加了,老师再指导学生去解决这个疑难。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体会到周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在学文中,对于一些重点词,我们可采取故意出错,重读等多种方式,在无意间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提出疑问。这种“引”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不引”学生也能找出关键词句来帮助学文。
三、巧用矛盾质疑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发问,往往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读到写小女孩美丽的外貌:“那金黄色的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有生问:文章写小女孩那样可怜,这儿为什么要写她这么美丽呢? 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如果让学生细读这句话,学生就会提出疑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不是矛盾了吗?”这一提问很有质量,通过深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词语,理解了人物的感情。
四、巧借标点符号质疑
各种标点符号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辩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如《穷人》一课中描写安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进行一系列的心理斗争用了大量的省略号:“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中运用了五个省略号把桑娜把邻居的孩子抱来后,不安、焦灼、矛盾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省略号并引导他们提出疑问,学会从这些特殊的标点符号挖掘出它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想法。
五、背景质疑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造就了他们认知水平有限,对文本背景的了解不多,自然探究课文的兴趣也就不浓。教师凭借背景巧编故事,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教《赤壁之战》一课,教师给学生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凭着雄才伟略统一北方,最后统一中原建立大魏的故事,然后话锋一转:然而,在曹操的心中,有一场战斗却令他终生惭愧不已,同学们想知道吗?《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师给学生介绍抗美援朝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中朝两国的关系后,激发对课文中朝鲜人民与志愿军之间发生的生动感人事件的进一步了解,对小金花、大娘、志愿军所做的感人事情做进一步探究。
4.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体会 篇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物理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象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要适时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
(一)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要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5.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几点策略 篇五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文形象生动,非常有感染力,朗朗上口,易读易背。绝大多数课文学生读几遍就大体了解内容,即使有难点,也只是稍加点拔就能明白。平时语文课上也反映出学生对朗读课文的兴趣往往是欲罢不能,总是争先恐后地表现,唯恐没被点名。究其原因正是学生通过朗读,披文入情,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主线,从“读通”到“读顺”,到“读会”到“会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达到熟读或者背诵,从而使学生真正地达到自主读书的目的。
一、读通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建立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首先要读通,读顺课文。
主要做法是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初读课文,在指导学生读通顺上多下功夫。初读至少要三遍,每遍要求各不相同。第一遍,采取自由朗读形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决定朗读速度。时间要充足,让每一个学生都读完,然后圈出生字,读三遍。训练学生眼到,口到,心到。第二遍也采取自由朗读形式,再一次要求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读时将第一遍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在抽查朗读时,可将难读拗口的句子,或长句子提出来,指导停顿,检查朗读,分解难点。第三遍指名分自然段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看字音读准了没有,有无加字删字。这样一步步的训练,为下面讲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读会
(1)注重范读,情境导入。
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没事就在纸上涂涂画画。在教《小池塘》的第二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孩子喜爱画画的特点,将文中大量的比喻句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池塘,接着请孩子们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请小朋友上来将倒映在小池塘里的景物画出来。四个小朋友拿不同颜色的粉笔表现出了“白云、太阳、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中的美丽景色。更有趣的是他们比平时更细致地朗读了课文,注意到语句之间的微小差别。看,白云画了两朵,太阳画了一个,月牙画了一个,星星画了两颗。我假装问孩子:“四个小朋友为什么画的数量不一样,是不是有小朋友画错了?”“没有,没有!”学生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因为课文中说“一群白鹅”、“许多珍珠”,“一只气球”、“一只小船”。画画不仅让孩子们朗读课文认真了,还能挖掘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小池塘还能倒映出什么?”我让他们用课文中的句式“ 倒映在池塘里,像。”回答时,孩子们的想象就像他们的画那样丰富美丽、五彩缤纷。“月亮倒映在池塘里,像一面圆圆的镜子。”“小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顶漂亮的雨伞。” “路灯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条闪动的长龙。”经过这么一说一画,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这样在朗读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2)培养学生初步评读能力,达到“会读”。
我深知读的训练,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带动学生,影响学生,评价学生。在评读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比较-领悟-仿效-提高”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让学生全体参与训练,使学生都会读书,把书读好。
如在《雨点》一课中,我是这样进行引导的: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然后齐读,第一遍齐读下来,语调平淡,没有任何变化。但我并不急于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朗读,而是抓住学生喜爱这篇课文的特点,反问他们:“雨点分别落进哪里啦?”“老师怎么就觉得小朋友读的雨点都落进同一个地方了?自己再读读课文就找到答案了。”孩子们马上静下心来自己默读课文,一会儿时间,个个都抬起小脸,眼睛里流露出兴奋的神色。“明白怎样朗读了吗?”“明白!”孩子们马上抓准“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四个词语表现出雨点在“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的不同状态。朗读时语音逐渐响亮,语调逐渐高昂。有的孩子甚至按捺不住自己的表演欲。跟随着“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四个词语做出不同的动作。最后我指名读,然后请小朋友说说谁读得比较好?为什么说他读得好。(我觉得某某读得好,因为听了他的读让我感觉到雨点真的象在睡觉,在散步,在奔跑,在跳跃。)接着让学生再模仿读得好的同学读,这时朗读水平就提高了。学生在比较领悟、仿效中提高了朗读能力。在这里评读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何提高学生评读呢?我是这样训练的:①认真听别人读正确,读流利了没有。②评价别人读出了句子的语气没有。③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从语气,速度,感情上去评说。刚开始学生可能说得并不好,慢慢地训练多了,学生就会了,而且养成了在别人读时,自己认真听,再主动评价的习惯。
三、读活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语言生动,角色分明,非常适合于朗读和表演。如《春笋》《这儿真好》《三个小伙伴》„„在教学《春笋》这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时,我紧紧抓住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让学生表演。首先,我邀请一位平时喜爱表演的学生上台扮演春笋,其他学生朗读课文。随着孩子们的朗读,趴在讲台上假装沉睡的“春笋”打了个呵欠醒来了,两只小手搭成“笋尖”状越升越高,越升越高,表示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最后这个孩子“唰”的一下站了起来,表示春笋已经“冒出来”了。其他学生羡慕地望着表演的孩子,跃跃欲试。我乘机鼓励全班学生:“现在,老师来念课文,你们全部演春笋。”然后,我走到一个孩子跟前,和他耳语了几句。,我要他晚点“醒”来。随着我的朗读,孩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表演着,那热闹的情景俨然一幅“雨后春笋图”。可是慢慢的,孩子们主动安静下来了,他们发现了还有一个“春笋”没醒过来。他们诧异地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看着这个孩子。我马上说:“春雷爷爷喊不醒小春笋,你们想想,春雷爷爷还会请谁来帮忙呢?”愣了一会儿,一只小手举起来了:“春雷爷爷会请春风姐姐帮忙。”许许多多的手举高了:春雨、燕子、杏花、桃花、柳树„„识字1中出现的有关春天的景物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一个一个地闪现,唤醒了沉睡在孩子心底春的记忆。一直忍住笑声的“春笋”在大家的呼唤声中醒来了。“我们要考考晚起床的春笋,你刚才听到了什么?睁开眼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有了刚才的铺垫,“春笋”回答得不慌不忙,生机勃勃的春天在他的讲述中又一次呈现在大家眼前。
6.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几点体会 篇六
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极其重要的。
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说,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起联系的桥梁。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与要求,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些构成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和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任务。同时,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表明,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是经过学生对具体情境的数量及关系的感觉、感知及情感体验的结果。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在生活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会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如“数铅笔”一课中,请学生说说一小把瓜子可能有几颗。学生估计:30颗、18颗、25颗、10颗„„。学生的这些估计是没有什么正误之分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而发展数感。
再如“估一估 量一量”中,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步长和一丈的长度是多少?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一下10米、50米、100米的距离?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教室长、宽、高各是多少?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又是多少?
教学中有必要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有个正确的认识。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可能是100个;一把小棒不可能是5根;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不可能是2米;爸爸的年龄不可能是80岁„„。这样有一定的现实感悟,也就会有了一些正确的认识。
二、在表达交流中形成数感。
让学生学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体现。如每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用数来描述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再如请学生写一写(说一说)数学日记,如有一位学生写到的:今年我7岁了,我是1(2)班的学生。又如一个学生写到的:我家里有4个人,妈妈今年30岁了,爸爸比妈妈大3岁„„等。
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如“小小养殖场”中,做猜数游戏活动时,学生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描述着自己的数。认真倾听、思考的同学几下就猜对了;有一些则需要别人多次的表述,才能解决问题。在这样的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到别人是怎样描述问题,怎样表述自己的想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学会了知识,也增进了数感。
三、在比较估算中发展数感。
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题目,领略到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计算。如“发新书”这节课,问到:你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方法。再问:老师给每人发一本新书,40本够吗?通过思考,学生可能会用种种方法去想:①女生19人加上男生18,一共是37人,37<40,所以够发了。②女生19人<20,男生18人<20,20+20=40所以够发了。③一组10本,有些组还没有10个人,所以也够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数的概念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这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等知识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估算方面的“数学现实”,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估算,其方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估算的结果是不唯
一、开放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估算的结果正好是一个正确答案并不一定比指出一个大致范围来得好。估算的结果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是由于估算方法的不同而带来误差大小而已。如让学生估算44+18,学生的方法五彩缤纷。生1:40+10=50,4+8>10,所以44+18的和比60多一点。生2:40+20=60,44+18的和大约是60。
生3:44<50,18<20,因此,44加18的和比70小。
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估算策略,或简约,或转换,或补偿,这些方法都是合理的、正确的,教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展示自己的想法。
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7.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体会 篇七
一、引入生活情景,增强应用意识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够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把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同时能够使学生理解和体会到数学服务于生活,许多生活中的现象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比如:在概念教学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例如:绝对值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新课导入时,设计在车站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收取相同的车费,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考虑其距离而不考虑其方向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引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
在公式、法则的教学时,可结合生活实例抽象出来,对其作出通俗的解释,例如:学习a=bc型数量关系时,对课本的一个开放型问题作如下改编导入新课:小斌家房屋进行装修,买来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其总长度的值,怎样做比较简捷?(使用的工具不限,可以从中先取一小段作为检验样品)学生讨论热烈,兴趣很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引导学生分析其中一种较简捷的方法,抽象得出a=bc型数量关系, 然后再结合其它生活实例探究,发现a=bc型数量关系中,b、c和a的倍数关系的规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a=bc型数量关系加深了理解,并深刻体会到其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定理的教学时,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例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入中,设计“如图1:A、B两村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小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村人希望建在C处,B村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村距离都是一样的?”学生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教师应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教学策略,自制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学软件,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更好地掌握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加强数学模型训练,指导应用方法
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而数学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形式化和概括化。构建数学模型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建构数学模型,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
在方程的教学中,可对学生介绍储蓄、保险、股票、债券等知识。例1:王先生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一年期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税后实得利息43.92元,已知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和为3.24%,求: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
在学习不等式内容时,可引导学生解决有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物价的上涨与下跌等应用问题,例2:星火化工厂计划用甲、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50件,已知每生产1件A产品需甲种原料9千克和乙种原料3千克;每生产一件B产品需甲种原料4千克和乙种原料10千克,现有甲、乙两种原料360千克和290千克,请你利用这些原料,设计出生产A、B两种产品的几种方案。
在讲述函数内容时, 可举例3:某移动通信公司市话费计算方法是:前1分钟收费1元,以后每分钟收费0.2元,问:通话2分钟应收费多少元?通话5分钟又收费多少元?若小王某次通话费用为4.4元,他的通话时间为多少分钟?
学生在解答本题时,往往用算术方法直接解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进行解答。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发展题,逐步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开放教学活动,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将知识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载体,认识数学的工具性。在学习函数时,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
某校计划购置一批电脑,市场价每台3000元,现有甲、乙两家公司竞标。甲公司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原价的85%销售;乙公司的优惠条件是在购买数在10台以内(包刮10台)则按原价计算,若购买数超过10台,则每台按原价的70%计算。请你为该校设计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像这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决策能力
四、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多设计或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 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如在讲授圆的有关性质前,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电脑分别模拟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的状态,并分别配各种颠跛沉重的声音及轻快的声音。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形轮子能使汽车平稳地前进,指出这是“圆”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决定的。学生可初步体会科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际生活的道理。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展示数学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几何引言时,课后一些美丽图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成动画,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案的画法,并且学生会惊奇地看到:六角雪花图案绕中心旋转,速度由慢到快时,可以产生各种各样效果奇特的图案;风车图案的每一叶片可收缩为一条线段,当叶片为伸展或收缩状态时均可旋转成其它图案;紫荆花图案由鼠标拖动旋转控制点,可演示开花和结果的形态过程等。在美的熏陶中,学生会感到几何图形变换无穷,妙不可言,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从而对几何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利用“读一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其中有“关于代数的故事”、“有关几何的一些历史”、“关于中国古代的一次方程组”、“中国古代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研究”等内容,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学生会激发爱国热情。“巧用材料”、“完美的正方形”、“黄金分割”、“求平均数”等内容起着对课本知识引深拓广、消化应用等重要作用,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意识的重要素材。
六、重视实习作业,开展探究性活动,学以致用
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概念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数学,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用在联欢会、文艺晚会的布景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建筑物造型、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学生通过画、剪、折等实际操作,感到数学的美。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让学生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等,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教给小学生质疑方法的几点体会 篇八
1、从课题上质疑。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浓缩。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蓝树叶》一课时,板书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质疑: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有蓝色的树叶吗?又如,学习了《称赞》,可引导学生质疑:谁称赞了谁?为什么称赞?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质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质疑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给人以“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感。如教《坐井观天》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口渴了”这个词语来质疑:小鸟为什么会口渴?有的学生联想到天无边无际大得很;有的学生联想到正是由于天大得很,所以小鸟飞了很久,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青蛙的目光短浅。又如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得意”“低下头”“不好意思”等关键词来质疑,了解小柳树由刚开始的得意、瞧不起人到最后的惭愧,让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課文,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大部分学生通过读文都知道叶子掉了,葫芦就会落。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葫芦没了叶子就会落?葫芦与叶子是什么关系?所有的植物都是这样吗?这个问题提得好,通过回家上网查询,学生知道了: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叶子中,而故事中清葫芦叶子虫子蛀掉了,那么必然不能合成有机物,而葫芦的生长(变大)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物积累的过程,现在没了有机物,葫芦自然也就不可能长好.
4、从课文的矛盾之处质疑。有些课文中看似矛盾之处,其实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引导学生找出矛盾之处,从此处质疑,能迅速理解文章。如《酸的和甜的》一课中,小松鼠和小兔子听信了狐狸的话都说葡萄是酸的,而小猴子却说葡萄是甜的,引导学生质疑: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谁说的对?为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有些事我们必须亲自去尝试了才知道结果怎样。学生阅读自读课文《草地夜行》一文时,就要求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注意老红军的行为、神态、外貌等方面的描写,自己找出前后“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学生在认真自读的基础上提出了“为什么大队人马过去了,老红军走过草地又回来呢?”“为什么老红军在刚看到我时很生气,后来又笑了呢?”“为什么前面说老红军很魁梧,后面却说他又黄又瘦呢?”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找出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同学门也感受到了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和红军队伍中战士间的团结友爱。
5、抓课文标点质疑。《黄继光》一文写道:“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可引导学生质疑:这里为什么连用两个感叹号?有什么好处?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说明了什么?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抓文眼、找依据、揭矛盾、比优劣等方法,在课文内容读不懂处质疑。但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
6、抓住课文的结尾处质疑。教材中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虽言尽而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结尾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可以让学生从此处来提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用课文中的重复之处质疑。用课文中重复的地方质疑,体会作者的用意。如《一分钟》一课,课文中有五处写到了“一分钟”。根据几处重复,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课文中出现了五次“一分钟”,它们的含义一样吗?各是什么?
8、在课堂小结后让学生质疑。在课堂小结后让学生质疑,是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或学不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我常这样对学生说:“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教《开天辟地》一课,学完课文后,有个学生问道:“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为什么人类会编出这样的神话故事呢?”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就会认识到神话传说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即劳动人民的理想和追求。由于历史上社会制度等各种原因,劳动人民渴望光明、追求幸福及对战胜大自然的希望只能寄托于想象。
总之,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掌握了质疑的方法才能去发现,去突破,去创造。因此才能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终身的学习中受益。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体会】推荐阅读:
浅谈化学学科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11-05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几点思考08-13
中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09-01
培养男孩的几点建议09-16
学生能力培养总结09-05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10-29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09-25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论文10-29
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07-0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