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案(8篇)
1.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案 篇一
力的合成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与地位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一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内容有“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该条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应达到理解的水平,并能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体现了关注物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力的合成”这一节研究的是力的等效关系,依据等效思想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运用“等效” 思想研究问题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普遍遵循的法则,而矢量运算贯穿高中物理始终,因此,本节内容为以后学习速度、速度的变化,动量、动量的变化等矢量及其运算奠定了基础,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采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论证的能力,养成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合作习惯。
2. 教学目标
1)力的效果正确理解和掌握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过实验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能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分析合力和分力的的关系; 3)用作图法求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
4)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及分析实验数据能力,能运用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能从力的效果正确理解和掌握合力和分力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同时,由代数求和扩充到矢量求和,既是知识的跨越,也是概念的延伸,必然给初学者带来难度。
二、案例设计
1.引入教学:正确理解和掌握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教师: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砝码可以用一根细线提起来,也可以用两根细线提起来,其效果完全一样,如图1所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上例中F就是F1、F2的合力,F1、F2就是F的分力。求F1、F2两个力的合力F的过程,就叫做二力的合成。
2.问题情境创设:取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棉线把它提起来,用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
预测:学生可能回答是一根线易断。
实验演示:用一根细线可将砝码稳稳地提起,而用两根同样的细线(故意使两线间有一较大夹角)提砝码时,细线断开了.
教师问:为什么两根线的作用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
说明:这一“悬念”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里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地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升。
3. 引入课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两个分力的关系 教师问:同学们猜测一下合力和分力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预测:合力大小比每个分力大小都大?
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 合力大小总小于两分力大小之和?
合力和两分力的关系构成平行四边形?合力为其中一条对角线? ······
教师:今天我们要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4.请同学们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能证实自己猜想的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 ①木板一块;②弹簧秤两个;③细绳两段;④橡皮条一段;⑤白纸;⑥铅笔;⑦尺;⑧量角器;⑨图钉。
说明:弹簧秤可以只用一个,分别测出两个分力,虽然操作较麻烦,但可避免两个测力计的不一致性带来的系统误差。
(增加师生互动的过程,描述学生是怎样讨论发现问题,最终形成正确的方案)启发学生:用橡皮筋来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M点,第一次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第二次只用一个力,也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如图
1、图2。
由于两次产生的效果相同(都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图2所示的F就是图1所示的那两个力F1、F2的合力,而F1、F2就叫这个力F的分力。
教师问:那么怎样确定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方向呢? 启发学生:
①确定分力的大小:(边演示边讲解两人如何分工合作)一位同学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挂细绳套,同时用力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另一端伸长到O点;另一位同学用笔分别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这就是分力的大小。同时提醒学生拉动橡皮筋时,要使两只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②确定分力的方向:分力的方向分别沿细线方向,另一位同学用笔分别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的同时还要标记每条细线方向,标记每条细线方向的方法是使视线通过细线垂直于纸面,在细线下面的纸上用铅笔点出两个定点的位置,并使这两个点的距离要尽量远些,沿所标明的两个定点画出细线方向,即为分力的方向。
教师问:怎样确定合力F的大小、方向呢?
引导学生回答: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也把橡皮筋拉到位置O,弹簧秤的读数就是合力的大小,细绳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
确定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一位同学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也把橡皮筋拉到位置O,另一位同学用笔记下细绳的方向,并记下弹簧秤的读数。这就是合力的方向、大小。注意强调前后两次实验O点应该重合。
5.学生分组动手实验(观察学生实验情况)说明:经验得知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θ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θ角取得太大,一般不大于90°为最佳,为了直观地看出分力可能大于合力,可以使其中一次两个分力的夹角大于120°。可将学生分成4组,θ角分别取30°、45°、60°、135°。
6.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确定了两个分力以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方向。为了弄清楚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力的图示法形象地将分力和合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选择适当的标准长度(3cm长的线段表示1N力),利用三角板,从O点开始,用力的图示法分别表示两个分力及合力的大小、方向。注意标准长度要一致。
选出典型,投影讲评。7.总结实验结果
经过前人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也就是说,对角线就表示F1、F2的合力。可见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不是简单地将两个力相加减,而是(可以)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5所示。
提问:有没有同学实验结果是对角线与合力相距比较远?
有这种情况很正常,一个规律的得出,是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进行了许多次实验,才能总结出来,并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因此,一个规律,并不是通过一次实验就能得到的。如果有同学实验结果是对角线与合力相距比较远,不要着急,课下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9.小结
(1)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是简单地利用代数方法相加减,而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合力F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而且取决于两个分力的夹角。
现在,就来观察一下合力与分力大小、方向的关系的动态情景。[电脑演示] 合力F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的关系; 合力F与两个分力F1、F2的夹角的关系。
说明:没有条件的学校可用自制教具演示合力与分力大小、方向的关系的动态情景。
(2)如何求出三个分力F1、F2、F3的合力? 10.作业(略)
三、案例评析
1.本节课开始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取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棉线把它提起来,用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这个问题情境既是学生熟悉的现象,又能产生冲突,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定会出现许多困难,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采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猜想、实验、归纳总结”的过程,自己得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的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实际教学中,可能部分学生事先看了课本的结论,“猜测”、“探索”的成分会大大降低,更多的还是在“验证”,但是学生经历了亲自动手探索的过程,不但可以使所学的知识得以领悟,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个实验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2.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案 篇二
从物理学发展的角度看, 研究问题的情景在变化, 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但是, 引用经典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变的, 并且连年传承, 在后人的继承中又不断地完善丰富, 这就是物之理.其实, 解题之道亦是如此, 倘若我们引用一些经典问题并抽象总结出解题通法, 应用于新的问题之中, 这就是题之道, 即模型思想.为此, 笔者根据近年高考命题态势选用部分模型讲解说明, 希望读者能从中受益, 并能引申拓展, 丰富其内容.
一、竖直上抛运动模型
【题源示例】 (2012·上海卷) 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 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 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 () (g取10m/s2)
A.三个B.四个
C.五个D.六个
【解析】初速为6m/s的小球竖直上抛, 在空中运动时间t=2v/g=1.2s, 所以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五个, 选项C正确.
【答案】C
【模型特征】竖直上抛运动的定义为:物体获得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后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其主要特点有: (1) 速度对称性 (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物体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 (2) 时间对称性 (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物体经过空间两固定位置的时间相等) ; (3) 能量对称性 (物体从A→B和从B→A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均等于mghAB) .
倘若物体在恒定合力的作用下, 获得与合力反向的初速度, 这种情况可以视为类上抛运动.解答时可以利用上述的三个对称性类比解答.
从图象角度分析, 由v-t图象可清楚看出, 图象具有对称特性.如图1所示.
总之, 解答竖直上抛运动模型时, 可以采用分段处理法, 将其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常考问题】在近年考查中, 就抛体运动而言, 与实际问题联系加强, 像对称自由下落法、跳床中的抛体运动、杂技中的抛球等;另一种就是抛体运动与其他运动组合程度加强, 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易错警示】从整体角度处理问题时, 易忽视矢量的正负号致错;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 可能处于上升阶段, 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 造成多解也易被忽视而漏解.
【题源激变】
【模型解读】一杂技演员, 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 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 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 空中总有四个球, 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 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 (高度从抛球点算起, 取g=10m/s2) ()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当某球刚被抛出时的情景如图2所示.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是T=0.4s×4=1.6s, 则由开始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为t=0.8s, 则高度H=gt2/2=3.2m.选项C正确.
【点悟】综上所述, 竖直上抛运动因加速度恒定且与初速度反向, 导致物体的运动具有对称性.思考的角度可以用公式法, 也可以用图象法.围绕的线索可以是力与运动, 也可以是功与能.倘若物体在运动中受到恒定的、与速度关系为kv (kv2) 的阻力作用时情况又将如何呢, 请读者深思.
二、平衡模型
【题源示例】如图3 (a) 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 ∠ACB=30°角;图3 (b) 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 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 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角, 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图3 (b) 中HG杆受到的作用力为M2g
C.细绳AC段的张力TAC与细绳EG的张力TEG之比为1∶1
D.细绳AC段的张力TAC与细绳EG的张力TEG之比为M1/2 M2
【答案】D
【模型特征】平衡模型主要指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对应的运动状态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特征为:物体受到两力必平衡;物体受到三力共面共点;物体受到多力必构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
【应对策略】解答总则为F合=0.具体方法有:
(1) 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采用解三角形法.
(3) 若是解决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当物体受
【题源激变】到三个力作用时, 采用图解法, 条件是一个力为恒力, 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在使用图解法中, 往往有极值问题出现.利用解析法是先当静态处理, 解出结果再根据题给变化条件对结论分析.
(4) 对于多个物体组合的系统:采用整体与隔离的方法, 顺序为先整体后隔离.
【常考问题】受力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步骤, 物体的平衡中的合成与分解法是矢量运算的两种基本方法.对于强调基础的高考在近年加强了该方面的考查, 并且凸显了联系实际问题、重视思想方法的考查, 甚至联系电场和磁场等知识考查学生解决平衡态的理解能力.
【易错警示】受力分析时多力和少力导致全盘皆输;力的分解时不按照实际效果进行而出错;混淆活结与死结 (活结两侧的拉力大小相等) ;分析安培力时错用右手定则;分析洛伦兹力时不分正负电荷等.
【模型解读】竖直墙壁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 小球A、B带有同种电荷, 用指向墙面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小球B, 两球分别静止在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上, 如图4所示.如果将小球B向左推动少许, 当两球重新达到平衡时, 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 ()
A.推力F变大
B.竖直墙壁对小球A的弹力不变
C.地面对小球B的支持力不变
D.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变大
【答案】CD
【点悟】在处理系统问题时优先考虑整体, 在解决局部问题利用隔离法.在分析动态变化问题时, 要首先明确哪个力是恒力, 哪个力是变力, 哪个力方向不变, 方向变化的力的空间范围如何, 然后用图解法解题.当然对于动态平衡往往涉及临界问题, 甚至有数理问题, 此时不能一味利用图解方法, 要结合解析法找到临界点.说到电荷的平衡问题, 我们还要关注三个电荷一条直线上的平衡问题, 其特点为:三点共线, 两同夹异, 两大夹小, 近小远大.
三、悬球模型
【题源示例】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 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水平轻弹簧相连接,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也保持相对静止, 如图6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 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量为 ()
【答案】A
【模型特征】物体受到重力和恒定弹力的作用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重力与弹力的合力产生加速度.产生弹力的器件可以是轻绳、轻弹簧和其他物件, 只要受力分析与上题相同并使物体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可以将其视为悬球模型.焦点就是a=gtanθ (θ为弹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常考问题】单纯的悬球模型相对简单, 但是通过悬球的变形或组合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考查方式.
【易错警示】不容易看出物体的临界状态出错;根据加速度不能判定物体的运动方向.
【题源激变】
【模型解读】如图8所示, 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 小球A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 质量为m的物块B始终相对于小车静止地摆放在右端.B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某时刻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 则此刻小车对物块B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
A.mg, 竖直向上
C.mgtanθ, 水平向右
【答案】D
【点悟】由上面模型可以看到, 悬绳拉球中要注意临界问题, 在没有出现临界问题的前提下, 一般利用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 但是a=gtanθ作为结论应用还是非常必要的.
四、多过程问题模型
【题源示例】某电视台推出了一个游戏节目———推矿泉水瓶.选手们从起点开始用力推瓶一段时间后, 放手让瓶向前滑动, 若瓶最后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 视为成功;若瓶最后不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或在滑行过程中倒下, 均视为失败, 其简化模型如图9所示.AC是长度为
L1=5m的水平桌面, 选手们可将瓶子放在A点, 从A点开始用一恒定不变的水平推力推瓶, BC为有效区域.已知BC长度为L2=1m, 瓶子质量为m=0.5kg, 瓶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系数μ=0.4.某选手作用在瓶子上的水平推力F=20N, 瓶子沿AC做直线运动 (g取10m/s2) , 假设瓶子可视为质点, 那么该选手要想游戏获得成功, 试问:
(1) 推力作用在瓶子上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
(2) 推力作用在瓶子上的距离最小为多少?
【解析】 (1) 要想游戏获得成功, 瓶滑到C点速度正好为零, 力作用时间最长, 设最长作用时间为t1, 有力作用时瓶做匀加速运动, 设加速度为a1, t1时刻瓶的速度为v, 力停止作用后瓶做匀减速运动, 设此时加速度大小为a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位移关系满足x1+x2=L1;
(2) 要想游戏获得成功, 瓶滑到B点速度正好为零, 力作用距离最小, 设最小距离为d, 则:
联立解得:d=0.4m.
【模型特征】多过程问题主要指多个不同性质的运动的组合, 如加速+减速、加速+匀速+减速等.此类问题的特征就是把运动和速度作为纽带承上启下, 利用时间和空间将各种运动组合关联.
【应对策略】下面就以“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组合为例谈解题策略.
从运动的角度:在空间上有x1+x2=x, 时
从图象的角度:v-t图象中速度为临界点 (速度最大) , 斜率反映加速度、面积反映位移.“截距”指的是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当横轴为时间轴时与纵轴的截距描述初速度, 与横轴的截距表示运动开始对应的时刻.
从功的角度:利用全过程法有W动+W阻=0.
【常考问题】从近年高考考查情况看, 对多过程问题的考查还是较为频繁的, 有纯粹的运动学多过程问题, 也有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运动的多过程问题.所以要解决好此类问题, 熟练掌握运动学中的多过程问题有助于理解和应用.
【易错警示】多过程问题往往涉及图象或者应用到图象:图线并不表示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图象中的点、线、面、截距、拐点等图象的要素理解不透会导致错误.在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 各个不同过程中受力情况不同, 有些力 (如摩擦力) 可能发生变化, 不能“前后一致”会导致计算出错;在应用功能关系求解时不能明晰各段哪些力做功而出错.
【模型解读】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 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往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kg, 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 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 下滑的总时间为3s, g取10m/s2, 那么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
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
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答案】BC
【点悟】对于力学中的多过程问题主要以图象、实际 (运动、交通、生活) 等问题介入.对于图象介入的要从图中读出有用信息, 要注意图象的含义;对于实际问题, 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勾画出对应的模型.有些问题利用图象解决可能简单快捷, 像升降机从底楼到顶楼所用时间的最小值用上图分析很容易得到:升降机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最短.
3.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案 篇三
下面是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表(如表1所示),设火车在每个车站都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
(1)T107次列车由北京西站开出直至到达聊城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T107次列车由聊城站开出直至到达荷泽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T108次列车在9时30分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此题第(1)问求T107次列车由北京西站开出直至到达聊城站,运行的平均速度的关键是要知道北京西站到达聊城站的位移。第(2)问也需要知道聊城站到达荷泽站的位移情况。而该时刻表给出的是里程(路程)还是位移呢?
列车时刻表中给出的应该是路程。既然是路程那么就不能用此数据来计算平均速度。除非该段铁路是直线。从地图上看该段铁路不是直的,也不能近似看成直线。
那么实际的里程表又是什么样的呢?由铁路部门提供的时刻表如表2所示:
可见教材中给出的里程与列车的实际里程相比,聊城和菏泽两站不符,并且相差很大。
那么,教材中给出的里程是不是各站距北京(西)的直线距离(位移的大小)呢?根据网上电子地图的测距,北京距聊城的直线距离约为345公里、距菏泽的直线距离约为475公里、距阜阳的直线距离约为170公里。可见教材中给出的里程显示的是聊城站距北京的直线距离,菏泽、阜阳两站的里程则与它们到北京的直线距离相差较大。
由此可见,教材中给出的时刻表中显示的里程聊城站是位移的大小、阜阳站是路程、菏泽站既不是路程也不是位移的大小。教材给出了一个不统一的里程标准。
此题的第(1)问按教材给的数据求得的结果与实际符合。
此题的第(2)问不可求。按教材给的数据,菏泽、聊城的里程差为178公里,它既不是T107次列车的路程也不是其位移。由铁路部门提供的时刻表两地里程差为156公里,而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35公里,可见由铁路部门提供的时刻表两地里程差是T107次列车的路程,不能用它来算平均速度。即使表中准确给出的是距北京的直线距离也不能用荷泽和聊城距北京(西)的里程差来求位移。因为位移是矢量,北京、聊城和菏泽三地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直接做差来求位移。
综上所述,根据列车时刻表可以求出列车的平均速率,当两站之间的铁路是直线时,还可以求出平均速度。京九线北京(西)到阜阳段不是直线,这段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差太大,不能近似看成直线,即不能通过列车时刻表来求解平均速度。
因此,我建议若编者要想出类似的题目,应选一段能看作直线的铁路为好。
4.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
(2)
(3)
(4)了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影响; 认识物理学在科学中的基础地位; 知道高中物理学习的基本要求; 知道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在内容与方法上的区别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积极观察、提出问题及分析问题,进行物理学方法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
(2)鼓舞士气,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阔学生的视野,以及让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三、教学用具
视频资源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自我介绍。祝贺同学们升入高中阶段学习。我很高兴能教你们的物理课,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高中物理这门课程。第一节物理课是绪论课,题目是: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在初中,大家已经学习了一些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进入高中之后,大家将会见到更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到物理知识,增进对科学感情。
1、物理学的基础地位及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影响
教师:现在,让我们来观看一个短片,让大家概要了解一下物理学研究哪些问题,它与其他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以及它对人类文明所起的作用。
(播放视频,要求学生注意以上三个方面)
学生:(观看视频之后,请同学说说以上三个方面)
教师:(总结)物理学,研究物质存在的形式,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现代物理学更是成为高新科技的基础。物理学的发展促成了技术的革新(三次科技革命: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高中物理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师: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利用物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彩虹、月食)。日常的很多生活用具,都是基于物理学原理来制作的(电冰箱、电磁炉)。我们学习了物理学之后,不但可以用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
学习物理,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认真阅读,学会自学(重点是理解掌握物理问题叙述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认真听讲,独立思考(思考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及过程,独立思考不是说就是一个人躲起来苦思冥想,而是在与人交流讨论时要有自己的观
点);做好实验,做好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巩固学习的所得,也会找出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弥补改进,使自己的学习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这节绪论课,主要同大家介绍了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课上演示了几个小实验,希望能让大家提起兴趣,让大家将物理学这门课程学好。
5.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案 篇五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理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要符合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
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法
教学用具:
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钩码、弹簧秤、细线、三角板
学生每两人一组: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两条、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如图甲,一个力用力F可以把一筒水慢慢地提起,图乙是两个人分别用F1、F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筒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
学生:效果是一样的。
老师:那么力F就叫做F1与F2的合力,如果我们要求F1和F2的合力,就叫力的合成。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力的合成符合什么规律。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共点力的概念
2、知道合力和分力是从力的效果的角度区分
3、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法则
4、会用图示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5、知道矢量和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阅读P12,回答下列问题(出示投影片)
(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 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
一样,那这个力就是这个力的。
(2)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 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2、如何进行力的合成呢?请同学看下面实验(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帮忙)
(1)把放木板固定在黑板上,用图钉把白纸定字再生放木块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结点自然状态在O点,结点上系着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3)用两弹簧秤分别勾住绳索,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O′点。让学生记下O′的位置,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两条细纸的方向画线,记下F1、F2的力的大小。
(4)放开弹簧秤,使结点重新回到O点,再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F1、F2和F1的力的图示。
(5)用三角板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在误差范围内,F几乎是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经过前人们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也就是说,对角线就表示F1、F2的合力。
(6)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观察学生实验情况,数据处理,要求操作的规范,遵从实验结果,尽量把误差减小到最小。
要求同学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F1与F2的合力,与实际合力对照,相距多远,差距大不大。
总结:可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是简单的斤两个力相加减,而是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要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我们还要利用这个定则进行速度、加速度等的合成,只要是矢量的合成、就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果在实验中,对角线与合力相距比较远,那就找一找原因,是否有错误操作,即使操作完全正确,也会有实验误差,也不会完全重合。
这种情况很正常,一个规律的得出要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进行许多此实验才总结出来,并不是一次实验就能得到。
3、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例: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解:选择某一标度,利用0.5cm的长度表示15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L,利用F=15N×
L 即可求出。0.5 教师要在黑板上板演示。
(1)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
两个力互成30°角,大小分别为90N和120N,用作图法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如果是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又如何求他们的合力呢?为什么可以这样求?
学生讨论会得到: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就得到其合力。因为每一次合成都遵从每两力与其合力产生共同效果的思想,所以可以这样合成。
(3)请同学完成P13的思考与讨论。
提问,如果两个分力F1、F2,他们的夹角不定,求其合力的范围。(用作图法)
同学们用作图法得到:
Fmax=F1+F2(两力夹角为0°)
Fmin=F1-F2(两力夹角为180°,F合于大的方向一致)夹角在0°——180°之间,后介于 Fmin与Fmax之间。
总结:
1、两个供电力的合力大于等于二力之差,小于等于二力之和。
2、合力F可大于某一分力,也可以小于某一分力。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掌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两共点力的合力,并且用作图法得出两力夹角不定的情况下,F合取值范围,我们下课后要多动手练习,掌握这种方法。
四、作业
1、P14 3、4
6.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案 篇六
-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1.下列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是
()A.沿着斜面下滑的木块
B。研究斜面上的木块是下滑还是翻滚 C。电扇的叶片
D。自转中的地球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很大,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做质点
C。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中,有时可看做质点,有时则不可看做质点
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无实际意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参考系 B。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是相同的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4.诗句“满眼**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布置作业
教材第13页问题与练习
7.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篇七
1. 化学必修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人在过去一年高一化学教学中通过问卷、测试、访谈等多种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初步总结了导致学生在化学必修1上学习困难的原因。从教师角度来说, 元素化合物知识简单易懂, 所以在教学时没有过多地考虑教学方式方法, 没有进行及时的学法指引。这样的矛盾最后造成了学生在元素化合物学习上的困难。事实上, 就像给小学生讲1+1=2, 越简单的知识越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教学。面对这样的状况,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必须积极努力改变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现状。
2. 化学必修1教学改进策略
2.1 通过实验探究促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形成
实验探究, 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模式, 也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促进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形成。
例如, 在氯气性质教学时, 安排学生完成如下探究过程:
探究1:氯水成分的检验。学生通过讨论对氯水的成分进行了预测, 初步得出氯水中可能有CI2, CI-, H+等基本微粒, 根据预测设计并完成了一系列的实验, 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了一些结果: (1) 根据氯水的颜色判断氯水中存在Cl2分子; (2) 加硝酸酸化的Ag N0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CI-; (3) 加镁粉产生大量气泡, 该气体经检验会产生爆鸣声, 说明氯水中有H+; (4) 用待测液滴到石蕊试纸上, 发现试纸“如愿”变红了, 紧接着, 异常现象发生了, 刚刚变红的试纸居然褪色了, 这一现象大大出乎学生意料。面对这一异常现象, 同学们进行了激烈讨论:一种可能是Cl2分子使石蕊褪色, 另一种可能是氯水中存在着一种新生成的能使石蕊褪色的微粒。那么真实情况如何?于是, 继续进行探究2。
探究2:谁使石蕊褪色了?在这个探究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两瓶干燥纯净的氯气, 石蕊试纸两片, 学生很快想到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 把一片试纸直接放进瓶中, 另一片试纸润湿后放入另一瓶氯气中。很快, 第二个褪色了, 而第一个没有任何变化。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导致石蕊褪色的不是氯气而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准备, 很多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 通过实验设计, 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感受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 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2 结合生活实际促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迁移
在化学教学中贯穿STS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化学新教材的编写也力图体现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或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不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把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化学的意义, 最终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例如, Fe2+与Fe2+的性质和转化是元素化合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设计这样的实验:取一个苹果, 把苹果现榨成苹果汁, 并放置一段时间, 不久后学生发现现榨的苹果汁由绿色变黄了, 这样的现象其实在平时吃苹果时也会有亲身体验到, 然后告诉学生原来是苹果汁里的Fe2+被氧气氧化成了Fe3+所以引起了颜色变化, 这个过程就是Fe2+到Fe3+的转化。紧接着又告诉学生, 老师还能把颜色变回来, 然后取出一粒最常见的维生素C片剂投入到已经变黄的苹果汁中, 颜色顿时又变绿了!原来维生素C是一种典型的还原剂, 所以Fe3+被维生素C又还原成了Fe2+。
原来化学就在生活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材料为起点, 设置真实的、针对性的、启发性的情境, 通过有效调动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确保化学知识有效迁移的顺利完成。
2.3 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巩固
2.3.1 通过类比引导学生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记忆
类比是一种比较, 这种比较在本无相似之处的事物间创造出相似之处以进行比较。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杂、乱, 但知识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找出不同知识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归纳, 可以加强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根据物质的作用可以把很多物质联系起来, 常见的漂白剂有:氯水、Ca (Cl O) 2、Na2O2、H2O2、O3、SO2和活性炭等。常做氧化剂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 (如O2、Cl2、S等) 、金属阳离子 (如Fe3+、Cu2+等) 、酸 (如浓H2SO4、HNO3等) 、盐 (如KMn O4、Na C1O、Ca (Cl O) 2等) 、过氧化物 (如H2O2、Na2O2等) 、O3等。
2.3.2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媒介简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元素化合物知识既是学习基本概念及理论的载体, 同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又离不开基本概念及理论的指导。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一直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 非金属元素一般都具有多种价态, 多种不同价态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抓住化合价变化这条主线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此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如:S→SO2→SO3→H2SO4或S→SO2→H2SO3→H2SO4, 上述两条主线很好的解释了工业上煤的燃烧最终导致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另外, 工业制硫酸和上述化合价变化惊人的相似:Fe S (S) →SO2→SO3→H2SO4。再如:N2→NO→NO2→HNO3, 这条氮元素化合价依次升高的主线解释了雷雨发庄稼, 而工业制硝酸依然延续类似的思路:NH3→NO→NO2→HNO3。通过这样的整理, 大大简化了学生的记忆, 减轻了学习负担,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 让化学必修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教好地认识和解决, 并为今后化学教学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摘要:针对新课程改革以来必修1教学的现状, 在问卷、测试和访谈的基础上对高一必修1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初步得出导致学生必修1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即通过实验探究、联系生活实践、学法指导三个方面优化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8.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案 篇八
人对事物的兴趣往往在3分钟内产生,如果期间尚未引起兴趣,就很有可能放弃,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大脑对激素分泌的耐受性提高。笔者对所教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如果在每节课前3分钟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后,学生的眼神变得明亮,表明已抓住其注意力,否则就要再想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见,设计好情景导入非常重要。
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前常结合时事以某地区地震、卫星发射等新闻截图视频作为情景导入,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往往找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以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会很专心看视频,注意力集中;缺点是学生看完视频后更关心视频中的新闻事件,就新闻事件展开议论的兴趣高于对通过新闻事件展开进一步地理探究的兴趣。因此,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很快,但转移也很快。因此,高一地理课的情景导入必须要有,关键是怎么设计。笔者尝试在进行情景导入时,设计一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把现象成因作为问题进行引入。如在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问题导入设计成“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一天为什么有昼夜?”第二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为“风是怎样形成的?”第二节的问题导入是“降水的水源从哪里来?”第三节的问题导入是“地表不同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第三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是“在地球表面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更加关注现象产生的原因,而非现象本身;对地理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能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情景导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二、设计问题链条,增强知识联系
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有的章节需要历时近三周完成,而地理学习一周只有两个课时,所以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上一节的内容已比较生疏,知识间容易形成断层。因此,可用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以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这节知识分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三个部分,完成这节知识的教学,要用6~7节课,历时3~4周。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对整节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以前两个标题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问题链:为什么同一季节天气不同,气温不同(大气受热过程)——风是怎样形成的(热力环流)——仅考虑热力环流原理,在地球表面高低纬间,近地面的风向是怎样的(单圈环流)——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赤道地区的风并不是来自极地(风的形成)——赤道地区的风主要来自哪里(三圈环流)——为什么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风向也发生变化(季风环流)——研究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这样设计问题链的优点在于:①利于形成学习知识的线索。问题链就是知识学习的主线,它能把课本中各个标题较好地串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变块状知识为带状知识。②利于形成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提出随着产生地理现象的条件不断叠加,在做加法的过程中,使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产生的自然地理现象更加复杂,也更趋向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及由浅到深的思维过程。③利于掌握和理解难点知识。产生实际地理现象的条件在叠加过程中,形成知识上的梯度,从而做到对难点知识的分解,分解后的难点知识再分散到不同的课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就更小了,而知识间又是递进关系,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用到前几节课的知识,可使难点知识不断熟化,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不断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用板书式小结,落实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小结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采用结构式板书进行小结,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活动、思维过程,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果关系式板书能清晰反映思维顺序和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图1为第一章第三节的板书,它体现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导致形成黄赤交角,引发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一步在地球表面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产生实际生活中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板书体现了知识间的“四层”因果关系。
文字结构式板书能构建知识网络,提炼课本内容,课上可作为小结板书,课下还可以作为学生复习依据,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学生可以在文字结构式板书“地带性规律”(图2)里补全不同地带性的规律,以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构式板书能体现地理图形语言特点,利于图文对应,使记忆内容更加简洁。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板书(图3)体现三方面内容:在以水的三态变化为内因及以太阳辐射和重力为外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三种水循环方式,在其影响下,对地表的干湿冷热、水资源的更新、地表物质能量的转换和输送产生了影响。▲
■endprint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人对事物的兴趣往往在3分钟内产生,如果期间尚未引起兴趣,就很有可能放弃,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大脑对激素分泌的耐受性提高。笔者对所教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如果在每节课前3分钟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后,学生的眼神变得明亮,表明已抓住其注意力,否则就要再想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见,设计好情景导入非常重要。
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前常结合时事以某地区地震、卫星发射等新闻截图视频作为情景导入,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往往找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以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会很专心看视频,注意力集中;缺点是学生看完视频后更关心视频中的新闻事件,就新闻事件展开议论的兴趣高于对通过新闻事件展开进一步地理探究的兴趣。因此,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很快,但转移也很快。因此,高一地理课的情景导入必须要有,关键是怎么设计。笔者尝试在进行情景导入时,设计一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把现象成因作为问题进行引入。如在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问题导入设计成“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一天为什么有昼夜?”第二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为“风是怎样形成的?”第二节的问题导入是“降水的水源从哪里来?”第三节的问题导入是“地表不同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第三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是“在地球表面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更加关注现象产生的原因,而非现象本身;对地理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能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情景导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二、设计问题链条,增强知识联系
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有的章节需要历时近三周完成,而地理学习一周只有两个课时,所以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上一节的内容已比较生疏,知识间容易形成断层。因此,可用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以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这节知识分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三个部分,完成这节知识的教学,要用6~7节课,历时3~4周。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对整节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以前两个标题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问题链:为什么同一季节天气不同,气温不同(大气受热过程)——风是怎样形成的(热力环流)——仅考虑热力环流原理,在地球表面高低纬间,近地面的风向是怎样的(单圈环流)——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赤道地区的风并不是来自极地(风的形成)——赤道地区的风主要来自哪里(三圈环流)——为什么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风向也发生变化(季风环流)——研究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这样设计问题链的优点在于:①利于形成学习知识的线索。问题链就是知识学习的主线,它能把课本中各个标题较好地串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变块状知识为带状知识。②利于形成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提出随着产生地理现象的条件不断叠加,在做加法的过程中,使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产生的自然地理现象更加复杂,也更趋向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及由浅到深的思维过程。③利于掌握和理解难点知识。产生实际地理现象的条件在叠加过程中,形成知识上的梯度,从而做到对难点知识的分解,分解后的难点知识再分散到不同的课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就更小了,而知识间又是递进关系,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用到前几节课的知识,可使难点知识不断熟化,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不断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用板书式小结,落实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小结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采用结构式板书进行小结,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活动、思维过程,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果关系式板书能清晰反映思维顺序和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图1为第一章第三节的板书,它体现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导致形成黄赤交角,引发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一步在地球表面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产生实际生活中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板书体现了知识间的“四层”因果关系。
文字结构式板书能构建知识网络,提炼课本内容,课上可作为小结板书,课下还可以作为学生复习依据,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学生可以在文字结构式板书“地带性规律”(图2)里补全不同地带性的规律,以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构式板书能体现地理图形语言特点,利于图文对应,使记忆内容更加简洁。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板书(图3)体现三方面内容:在以水的三态变化为内因及以太阳辐射和重力为外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三种水循环方式,在其影响下,对地表的干湿冷热、水资源的更新、地表物质能量的转换和输送产生了影响。▲
■endprint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人对事物的兴趣往往在3分钟内产生,如果期间尚未引起兴趣,就很有可能放弃,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大脑对激素分泌的耐受性提高。笔者对所教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如果在每节课前3分钟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后,学生的眼神变得明亮,表明已抓住其注意力,否则就要再想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见,设计好情景导入非常重要。
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前常结合时事以某地区地震、卫星发射等新闻截图视频作为情景导入,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往往找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以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会很专心看视频,注意力集中;缺点是学生看完视频后更关心视频中的新闻事件,就新闻事件展开议论的兴趣高于对通过新闻事件展开进一步地理探究的兴趣。因此,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很快,但转移也很快。因此,高一地理课的情景导入必须要有,关键是怎么设计。笔者尝试在进行情景导入时,设计一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把现象成因作为问题进行引入。如在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问题导入设计成“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一天为什么有昼夜?”第二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为“风是怎样形成的?”第二节的问题导入是“降水的水源从哪里来?”第三节的问题导入是“地表不同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第三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是“在地球表面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更加关注现象产生的原因,而非现象本身;对地理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能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情景导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二、设计问题链条,增强知识联系
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有的章节需要历时近三周完成,而地理学习一周只有两个课时,所以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上一节的内容已比较生疏,知识间容易形成断层。因此,可用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以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这节知识分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三个部分,完成这节知识的教学,要用6~7节课,历时3~4周。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对整节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以前两个标题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问题链:为什么同一季节天气不同,气温不同(大气受热过程)——风是怎样形成的(热力环流)——仅考虑热力环流原理,在地球表面高低纬间,近地面的风向是怎样的(单圈环流)——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赤道地区的风并不是来自极地(风的形成)——赤道地区的风主要来自哪里(三圈环流)——为什么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风向也发生变化(季风环流)——研究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这样设计问题链的优点在于:①利于形成学习知识的线索。问题链就是知识学习的主线,它能把课本中各个标题较好地串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变块状知识为带状知识。②利于形成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提出随着产生地理现象的条件不断叠加,在做加法的过程中,使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产生的自然地理现象更加复杂,也更趋向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及由浅到深的思维过程。③利于掌握和理解难点知识。产生实际地理现象的条件在叠加过程中,形成知识上的梯度,从而做到对难点知识的分解,分解后的难点知识再分散到不同的课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就更小了,而知识间又是递进关系,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用到前几节课的知识,可使难点知识不断熟化,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不断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用板书式小结,落实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小结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采用结构式板书进行小结,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活动、思维过程,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果关系式板书能清晰反映思维顺序和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图1为第一章第三节的板书,它体现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导致形成黄赤交角,引发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一步在地球表面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产生实际生活中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板书体现了知识间的“四层”因果关系。
文字结构式板书能构建知识网络,提炼课本内容,课上可作为小结板书,课下还可以作为学生复习依据,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学生可以在文字结构式板书“地带性规律”(图2)里补全不同地带性的规律,以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构式板书能体现地理图形语言特点,利于图文对应,使记忆内容更加简洁。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板书(图3)体现三方面内容:在以水的三态变化为内因及以太阳辐射和重力为外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三种水循环方式,在其影响下,对地表的干湿冷热、水资源的更新、地表物质能量的转换和输送产生了影响。▲
【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案】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06-24
高中物理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08-07
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10-25
高中物理必修一答案11-06
【金识源专版】高中物理 1.2 库仑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0-18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重、难点梳理08-26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10-01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公式篇)11-19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07-02
高中政治必修1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