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

2024-07-14

衔接(通用8篇)

1.衔接 篇一

杭州幼小衔接 七大城区最好的幼升小衔接班

“赢在起跑线上”是每一位家长都想要实现的愿望,但是愿望总是美好现实是针对孩子如何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就变得难上加难了,现在不要看全国市场光是看杭州市场针对幼小衔接的培训机构就多不胜数,毫无疑问有极多的一部分机构是为了赚钱而成立的,而在小孩子教育和学前教育上并没有根据小孩子实际的需求和具体的成长要求进行,所以父母在选择幼小衔接培训班的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还有一个需要强调的细节就是幼小衔接班主要是以本土化教育和合适的培训费用为选择要点,深入了解杭州本地的幼小衔接培训班,归纳出杭州七大城区较为知名的幼小衔接班,希望为年轻父母做一定的参考之用。

江干区:爱迪探索(杭州天进教育培训学校)

地点:凯旋路121号3楼,江干区教育局审批的正规培训学校,有正规办学许可 网站:

1、课程特色:

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周边名校师资参与教材内容编写,结合名校幼升小面试实际情况;

② 非拔苗助长式的小学1年级内容提前灌输,更注重教材教授的内容层层递进,最终跟上小学课堂的节奏。老师所做的均围绕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节奏而展; ③ 性价比明显,1500方教学场地,硬件条件介于普通培训学校和品牌早教之间,10-15人/小班,月学费在950-1200之间,非仅凭硬件就收取的虚高价格,也非完全的低价策略,适中;

④ 开班形式多样,全日制,周末均有;分阶段学习,根据幼儿个体特点可组合搭配课程(分预热、成长、冲刺、衔接4大阶段;语言表达、拼音识记、逻辑空间思维、算术能力、面试技巧、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英语、艺术能力8大系列课程展开); ⑤ 区域内口碑良好,专业幼小衔接系列课程已开设5年,熟悉周边小学节奏,升小学后更有后续课程配套跟进。

2、师资力量:教育局审批的学校,必须按照教育局要求配置师资

3、家长评价:

暑期人太多,2013年7、8月份的暑假由于对场地容纳能力的估计不足,没有的控制好人数,产生部分家长的负面口碑;

② 过去几年非忙时的寒假及春秋季课程质量,家长口碑不错,有针对性。

下城区:艺摆国际教育中心

地点:杭州下城区北景园永清路241号 网站:

1、课程特色:

① 阅读在的该机构整个幼小衔接体系中着重推崇的一个方面。因此,“艺摆国际”鼓励孩子们热爱阅读。通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活动、家长互动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的渗透,使幼儿从小喜欢与书为伴,喜欢阅读。同时,大量的阅读,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又从中培养了孩子们静心、安心,大量阅读对于幼小衔接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图画文字的理解能力这两方面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几年下来,通过对孩子们的跟踪反馈,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② 教材大多是自有教材,很少有外面买的各类杂书,这些教材均为艺摆国际幼小衔接课题组和教研组在长期一线教学积累中研发的;

③ 小班化教学,开班不多。小学一个班最少也有30个孩子,幼小衔接也包括孩子们对班级集体感觉的衔接,艺摆国际严格控制开班数量以及班级人数,基本上控制在15人左右;

④ 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待不同的孩子,教学中鼓励孩子收得拢放得开,提倡赏识教育;

⑤ 鼓励家长让孩子循序渐进,不要临时抱佛脚,给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因为幼小衔接不是一个单独的课程,更不是纯知识,而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工程,很多行为习惯的纠正和培养需要老师的指引、集体的力量以及家长的配合。

2、师资力量:“艺摆国际”的各位老师们来自各大院校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

3、家长评价:金牌课程推荐有学前拼音、映像识字、硬笔书法、学前数学

上城区:拿云教育

依托大家艺校品牌的幼小衔接专门机构 总部:中山中路

1、课程特色:

① 以幼儿园和小学衔接过程中的六大断层(学习方式、行为规范、关系人、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为切入点,遵循学习内容与小学接轨、行为规范向小学生要求过渡、不重复幼儿园内容、不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的原则,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儿童学习能力、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为目的,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让孩

子尽早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为小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② 班额基本在20-30人之间,模拟私立小学班额;

③ 因幼小衔接检验教学质量的最好标准是看1年级是否能轻松度过,所以安排的教学内容较多,老师按照小学节奏上课,一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但适应后还是对孩子以后有好处的。

2、师资力量:各科授课教师均为我校幼小衔接班专职教师

3、家长评价:

① 办学时间早,杭城教学点多,但教学点的卫生状况希望能有所改进!特别人多后,整个楼层都有异味;

② 希望多加入一些能让孩子动起来的课程,虽然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动,但仅靠多上文化课来让孩子静下来,不是很科学;

③ 老师教学很负责,与家长沟通比较顺畅,看的出师资虽然都是自己招聘的专职老师,但确实有经过专业培训。

西湖区:今大忠幼小衔接

地点:杭州西湖区益乐路数字娱乐产业园一号楼1楼

1、课程特色:

① 西湖区小有名气的幼小衔接机构,课程内容覆盖幼儿至初高中,所以有后续课程的支持,课堂坚持12人小班原则;

② 由于西湖区特殊的学校分布,导致培训机构分布同样比较零散,小编上网查了好久,这个区域能说的上名字的相关机构确实不多,也许是行业确实难生存,故课程内容不详,所述内容仅供参考。

2、师资力量:教师团队分为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助理教师。其中所有骨干及以上教师均要求有教育辅导一线三年以上教学经验,教师资格证书及今大忠教育师资评测认定。高级以上师资均要求七年以上一线教育辅导经历及优秀的带班及带课成绩!

3、家长评价:应该是最近2年内出来的机构,口碑不详

拱墅区:青苗教育

地点:拱墅区丰登街176号

1、课程特色:

①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综合性少儿培训机构,以“平安、诚信、创新、优质”为办学理念。以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全面关注学龄前孩子在基础知识储备,良好习惯养成,行为能力培养,健康心态培育,身体素质锻炼等五大方面的全方位训练提升,为孩子更快地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做好更充分有效的准备; ② 学前班采用每班不超过20人的小班授课制,每班配有至少2名主班管理老师、1名保育员以及3名授课老师。

2、师资力量:教师是一支充满青春活力且富有战斗力的队伍,有着丰富的教学实战经验。充足的师资力量,保证每位孩子都将能受到悉心呵护和关注。

3、家长评价:近期出现的新兴的早教学校,整体教师团队偏年轻,能力有待考察。

滨江区:新伯乐教育浦沿校区

1、课程特色:新伯乐教育与学校、幼儿园及各类教育机构合作,开办了学前班、幼小衔接暑托班、学前综合训练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在家长间树立了良好口碑,在业内赢得了极高声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日制学前班,从2005年第一届的16名学生,发展到2010年第六届的整整150名学生,规模连年成倍扩大,教学质量也得到极大提升。连续几年,该班毕业的孩子在各名牌小学的入学考试中均无一落选,绝大部分孩子进入小学后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各方面都表现优异,出类拔萃。

2、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50名,其中专业专职教师22人。多年来,注重对教师的再继续教育培养,现有大专以上学历90%,本科学历30%。

3、家长评语:浦沿地区比较老的早教学校,教师队伍相对完整。

萧山区:高桥学前教育

地点:萧山道源路175号

1、课程特色:主张“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理念,打破应试教育对学习方法所形成的束缚,激励小朋友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由老师主导向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变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拥有独立的学习习惯、聪明的头脑、敏捷的思维、合作的精神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的时代“小巨人”。

2、师资力量:我校大专以上学历22人,高级教师11人,全体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今年8月,我园15名保育员顺利通过了保育员学习培训,均已获得保育员上岗资质

3、家长评语:学习方式比较新颖,课堂形态比较多样。

2.衔接 篇二

(一) 对口职教、高职考生逐年增加

从表中不难看出, 从2011开始, 对口职教、高职考生人数在逐年增多, 其增幅也越来越大, 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以中职学校为平台, 圆自己的大学梦, 继续学业, 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

(二) 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亟待解决

1.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企业共同的重大使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势必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就业方向, 带来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等数量、梯次、规格和素质上的新要求。随着“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城市目标定位的确立, 以及“科教强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等战略决策的实施, 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发生的极大变化, 对人才结构和素质也产生了新的需求, 尤其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2. 企业从业人员的状况与社会发展有差距

目前企业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与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一是学历结构不理想。目前, 在企业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企业从业人员中, 大专以上学历水平的员工在其中的比例较低, 主要以初中、高中教育背景的学历层次为主。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适应。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 我国中等技能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中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 但高等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显得不足, 且需求逐步增加。因此, 迫切需要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结构, 重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等技能人才。

(三) 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在2014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 鲁昕副部长对于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到:一是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 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 重点推动中高职课程衔接和学制改革, 完善五年一贯制、5+2等方案, 加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二是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 努力稳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制定提高学生巩固率的政策措施。三是发布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破解升格与升级的困惑, 指导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四是配合做好高等教育分类考试改革、本科高校转型等工作, 探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推动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主要目标

开展中高职衔接工作的主要目标:搭建一个平台, 构建一个体系, 组建两个跨界团队, 形成一个建设思路 (简称“1121”模式) 。搭建一个平台, 即搭建中高职人才成长“立交桥”, 探索出数条学生通向成才的道路, 形成相对清晰的“立交桥”;构建一个体系, 即构建一个适合中高职共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组建两个跨界团队, 一是学校专业教师不断和高职院校优秀的专业团队相互交流、沟通、协作, 形成一支由中职和高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团队, 二是校企之间通过开展广泛、多向的深度合作, 形成一支由校企人员共同组建的团队;形成一个建设思路, 即通过工作的多方开展, 从而形成一个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建设思路。

三、实施过程

基于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的校情以及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学校积极探索, 在与高职院校、企业合作的基础上, 宏观规划, 大胆尝试, 推陈出新, 开展三大衔接, 即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衔接、校企联姻和校校衔接。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

学校十分注重探索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的培养, 针对学校、学生以及社会的需求, 构建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即“中高职三二分段”、“中职学生对口高考”、“中职学生自考”, 为学校想继续学习的学生创造了条件。

“中高职三二分段”就是五年一贯制大专。近年来, 学校考察了多所高职院校, 并与之交流、洽谈, 目前学校主要和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合作, 就读该学院的有77人, 涉及专业5个。

对口高职考试学校一直都十分重视。分专业、分梯队将学生编班, 同时, 配备优秀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 从一年级至毕业, 从未松懈, 连续多年对口高考升学率及本科上线人数在全市名列首位。学校参加对口高职考试的人数逐年递增, 由2011年200余人, 到现在的400余人, 居全市参考人数第一。

为进一步满足更多学生的愿望, 学校积极与高职院校洽谈、协商, 合作, 近年来先后与内江师范学院、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联合办学, 目前有三个专业共计284人通过自考就读专科。

(二) 课程体系构建的衔接

中高职衔接除了层次的提升, 最显著的特点是两者都具有职业性, 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的, 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职业能力为本, 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应以知识的逻辑关系构建, 而是应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分析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主线进行构建。

1. 重构课程结构, 实现衔接创新

课程结构的合理设置对衔接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就是一个典型的课程结构的代表。为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 先后聘请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的专家、教授, 就学校的专业发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时, 学校每年外派专业骨干教师参加职业院校组织的不同级别的专业学习:2011年15人, 2012年19人, 2013年13人;学习时间为10天以上, 有些甚至达半年之久;先后到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东软学院、成都师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电子高专等20余所高职院校学习。

2. 制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

要使中高职衔接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是要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为此, 学校聘请了高职院校、行业和职业教育的专家, 根据行业、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 按照国家 (行业) 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 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 并统筹规划, 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标准。

3. 紧贴毕业生就业岗位实际, 开发特色课程

开发课程必须贴近企业岗位, 并按“一致性原则” (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 制定出特定的内容结构, 逐步形成课程综合模式。

(三) 校企联姻, 校校衔接

作为全市机电职教集团牵头单位, 学校以此为平台, 聘请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等参加集团年会, 共商职业教育大计。抓住时机扩大学校与企业、高职院校合作密度, 加大与之合作的深度。在商讨过程中, 对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所需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地分析;对岗位具体工作任务诸如阅读工艺文件、生产准备、调用零件对应的加工程序、产品的测量、工装的使用、产品加工、产品检测记录、设备维护等作了探讨。

四、条件保障

(一) 政府主导建设

保障中职示范校建设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务实的领导与引导。如某区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创示”工作, 区领导多次到学校现场调研, 建立起区政府、区人社局、区财政局三局共管的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政府主导机制。区教育局将学校的创示工作列为局工作计划中“国家级”保障目标, 区人社局在校企合作方面给予大量政策支持和专家指导, 区财政局在学校基础能力及设备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 思想引领建设

全员发动, 全员培训, 全员参与, 整体推进, 学习和掌握示范校建设的理论精髓和核心思想, 通过各项主题宣传活动、推进示范校建设, 形成一种以示范校建设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组织。通过示范校建设实现学校“12234”的奋斗目标, 从而把学校建成为办学规范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具有特色的中等职业示范学校。

(三) 制度规范建设

健全的制度是示范学校建设有序、有效、有力推进的保障, 学校完善了基于职业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的全新管理制度, 修订完善了学校制度汇编。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和服务能力, 优化管理效能, 提高了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五、建设成效显著

(一) 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多渠道推进, 多形式合作, 构建了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即“中高职三二分段”、“中高职对口合作”、“中职学生自考”, 满足了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 提升了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档次;同时, 通过宣传和潜在的影响力, 使更多的学生选择了职业学校。

(二) 构建了中职课程体系

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职业院校专家的精心指导下, 针对三大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中的部分课程, 就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 并初步形成中高职课程体系。

(三) 校企联姻, 中高职合作, 跨界团队彰显强力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从教师个体发展转变为教师团队发展。学校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合作、与名企深度融合, 跨界团队形成并彰显强力:建设精品课程10门, 编写教材13本, 教师获国家奖励5次、省级奖励26次, 在2013年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 荣获两个三等奖;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获二等奖。

六、体会与思考

(一) 思想先行, 理念引领

学校追求可持续发展, 最终是以先进的思想理念规范教育行为, 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专兼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服务社会能力的目标。

(二) 深度合作, 注重实效

注重中高职合作、校企融合的深度, 认真组织每一次的交流活动, 关注每一个环节, 力求活动有成效。同时, 将活动的经验, 获得的方法, 加以利用和提升, 注重活动成效的辐射和影响力。

(三) 跨界团队充分发挥能动性

团队是学校持久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 按照“目标清晰、责任明确、能力互补、数量合理、团队领袖”的团队要素组建跨界团队, 逐步形成了“自主性、思考性、合作性”的团队特征。团队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除了完成队内任务之外, 还要带动和影响更多的精英团队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的跨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19) .

3.衔接 篇三

【关键词】“2+3”中高职衔接 汽车造型技术专业 课程衔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吉发〔2014〕22号),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吉林省教育厅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省属本科院校之间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工作。在这一背景下,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长春市第一中等专科学校展开校级合作,探索汽车造型技术专业“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针对汽车造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项目的理论研究和操作经验。

一、在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实施“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长汽高专的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属吉林省示范专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开办此专业的学校。该专业特点是精准面向汽车造型行业中的模型师岗位,属于高靶向性的职业教育专业。在汽车造型设计团队中,除了设计师之外,油泥模型师和数字模型师是另外两类关键技术岗位。油泥模型主要用于中后期修改和评审,计算机三维模型主要用于加工制造的数据源。汽车造型技术专业正是以培养这两类人才为核心目标。在这两个领域,长期校企合作的反馈信息显示出企业对学生素质的着眼点在于形体塑造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强弱。而长汽高专的招生机制是以理科生源为主,这类学生在形体感受和艺术素养方面存在先天弱项。长春市第一中等专科学校是吉林省内唯一一所重点艺术类中专,是国家级重点学校、长春市职业特色校,也是长春职业教育的窗口。长汽高专与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对口衔接,合作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理科生源艺术功底较为薄弱的问题,改善本专业学生生源结构,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在这一合作中,长春一中专工艺美术专业主要负责对学生艺术功底的培养,该校在艺术基础能力方面能很好地提供师资和学习环境;当学生完成两年学习后再升入长汽高专,系统地接受汽车理工知识、汽车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和数字建模等方面的课程培养。这样一个培养链条,将为两所学校提供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平台。

二、从中职到高职阶段的能力衔接要求

从国内其他院校之间的中高职衔接经验来看,多数中高职合作往往围绕传统专业来展开,具有专业培养目标相近的问题,导致从中职到高职的能力衔接不明显,大多为相近职业目标的重复和能力递进,而不具有能力互补性,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也难以克服对以前课程的“回炉”教育。而本课题所探讨的中高职衔接,则在这一方面形成鲜明亮点。首先,一中专和长汽高专两个专业的课程相近度非常低,不存在培养目标重复的问题。因为高职阶段的汽车造型技术专业是确保学生最后就业方向的专业,所以一中专的培养目标是为汽车造型技术专业提供合乎规格的生源,而长汽高专的培养目标才是为企业提供合乎规格的员工,合作机制呈现完全互补的效果。不同于高中生源,在我们的合作中可以做到定制化的基础教育,两校合作的链条呈现一种因需而定的课程体系,全程都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

基于这种从基础到专业的培养链条,从中职到高职必然涉及多种能力的衔接诉求,经过探讨和总结,大体为以下三种能力衔接要求。

(一)知识衔接要求

从知识衔接要求来看,汽车造型技术专业在高职阶段必须开设职业方向的理论课程,如汽车概论、专业英语及大学生两课等。因此,學生在中职阶段应该具备一个基本的文化知识基础,如数学、语文等,以应对在高职阶段的基本学习所需。

(二)技能衔接要求

汽车造型技术在高职阶段面向职业岗位的核心课程是油泥模型制作和数字模型制作两个方向,都是服务于汽车行业的专门化技能。从技能衔接要求来看,学习这些专门技能的基础在于制作简单雕塑的基础动手能力和操作相似软件的基础能力。因此,中职阶段的课程设计思路就要求体现这种技能衔接要求,并以实操水平来评定成绩。

(三)素养衔接要求

如上文所述,为了弥补长汽高专理科生源在艺术素养方面的先天不足,“2+3”中高职衔接生源的另一个重要诉求就是在素养方面的自然衔接。在中职阶段,学生应接受专业导论、素描、速写等艺术类基础课程的训练,强化艺术品位和设计科系学生的素养;到了高职阶段,学生要能利用这些素养在汽车设计及表现技法课程中做到突出表现,甚至在整个专业班级中成为能力突出的样板群体,力争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做出模范带头作用。

三、基于能力衔接要求的课程体系框架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也是本课题的创新亮点。课程设置一定要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和浪费,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出发,结合中职与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来设置中高职的课程体系。在中职阶段学习二年,在高职阶段学习三年,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则分为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衔接设置。本课题所研究的中高职“2+3”衔接培养模式,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合理有序地统筹安排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把中高职课程进行了有效整合,取消了两者的重复课程,将汽车造型技术专业能力的培养扩展到了中职阶段,专业能力培养时间更加充裕,这对于汽车造型技术这种学科交叉性专业尤其有利。学生在中职阶段打牢基础,到高职阶段重点进行专业核心技能的学习,中高职课程的安排就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又充分实现了知识和技能体系的互补性和定制性。

(一)知识型课程体系

中职阶段设置文化理论基础课程:《语文》《数学》《物理》《政治》《英语》。课程目标:奠定基本的思想道德及政治素养,建立基础理工科思维和中英文沟通及写作能力。

高职阶段衔接职业理论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专业英语》《汽车概论》。课程目标:培养合格大学生所必备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素养,应对未来职业环境所需的语言沟通、应用能力,建立基本的汽车行业思维,初步掌握汽车设计法规和造型设计概念。

(二)素养型课程体系

中职阶段设置设计和手绘基础课程:《雕塑作品设计》《专业导论与设计概论》《素描》《三大构成》《产品速写基础》。课程目标:初步了解设计学科思想,进行艺术基本功训练,为后续的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高职阶段衔艺术素养课程:《汽车产品设计》《汽车产品表现技法》。课程目标:虽然汽车设计并不是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课,但模型技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却是对设计的理解能力,简而言之,不需能做,必须能懂。所以这两门课的意义是构建一个合格模型师所必须掌握的设计语言、空间理解力、美学素养。

(三)技能型课程体系

中职阶段设置基础技能课程:《Auto CAD》《Photoshop》《手工造型基础》。课程目标:从学习基础的制图软件和手工制作简单模型开始,为汽车造型技术专业的两大培养方向奠定技能基础。

高职阶段衔接职业核心课程:《Catia1-2》《Alias1-3》《汽车油泥模型制作与技法1-3》《汽车概论》。课程目标:根据分方向培养体系和在中职阶段训练的技能基础,学生在两大方向中选择一个职业核心技能进行学习。选择数字模型方向的学生选修《Catia》和《Alias》作为主体课,选择油泥模型方向的学生选修《汽车油泥模型制作与技法》作为主体课。

【参考文献】

[1]肖飞.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探讨[J].艺术科技,2013(10):18,22.

[2]翁倩,刘阔.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95-97.

[3]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2):31-36.

[4]陶阳.浅谈中高职衔接“3+2”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职业时空,2015(06):66-67.

4.幼小衔接 篇四

——孩子入学,家长准备好了吗?

尊敬的各位家长:

晚上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聊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再过一个多月,你们的孩子就要幼儿园毕业,走进小学的大门,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个转折。大家都知道,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而到了小学,他们的主导活动主要以学习为主,这一重大变化,使得有些孩子很不适应。有的感到学校没有幼儿园那样有乐趣,新鲜感一过就不愿继续上学;有的因在课堂上不能像幼儿园或家里那样随便讲话或自由活动而感到紧张、疲劳;有的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上产生困难,甚至掉队;还有的因自理能力太差,过不惯集体生活,不习惯陌生环境而变得厌恶学习生活等等。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扎实地迈好学习之路的第一步,让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这是各位家长非常关心的话题,也是我们今天聊聊幼小衔接话题地意义所在。孩子入学前,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主要

是做好以下一些准备工作。

一、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1、教育孩子热爱学校,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向往。

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不渴望新鲜的学校生活,但不能认为愿意上学、高兴读书就是热爱学校了。因为这时孩子对学校生活的认识还是朦胧的。因此,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把上学与学习知识、增长本领联系起来,使孩子真正体会到做一名

小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家长可以多与孩子进行交流,用赞叹、喜悦、欣赏的语气和孩子谈上学的话题,让孩子知道上小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光荣的、骄傲的事。比如,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马上就要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了,祝贺你呀!”当他做了一件让大人满意的事时,可以这样夸奖他:“要成为小学生了就是不一样,真懂事!”还可以说:“你不是将来想当个医生吗?那就得进学校学习。你看,隔壁李医生,治好了那么多病人的病,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本领呀,还不是因为上了学,努力学习,才学会了那么大的本领。”家长也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除了可以和他们作简单的谈话外,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进行教育。可以带他们去所要就读的学校参观,熟悉那里的校园环境,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亲戚朋友家里的哥哥姐姐如何认真地做作业,也可以领他们去图书馆,让他们窥探一下那神秘而庄严的知识宝殿;还可以经常给他们读一些有趣的儿童读物,读完后可以这样对孩子说:“这些好听的故事都写在书里,等你上学认识了字,就能自己看了,还能从书里知道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更好听的故事呢!” 通过你的谈话引导、实例感受,一定能激发您孩子的求知欲。但是不要为了激发求知欲就把上学说成是一件轻松的事,尽是好玩的事。这也容易使孩子上学后,觉得尽是上课、下课,没意思,因而不爱学习,不爱上课。要使孩子知道,上学是一件无商量余地的必须做的事。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要向孩子介绍一下小学的学科内容,班级授课形式和老师的分工等等。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做好克服学习困难的准备。

2、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师。

古人说“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只有敬爱他的老师,才能聆听老师的教诲。所以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应该经常对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在学校里是如何听老师的话,老师是怎样耐心地帮助自己的。经常正面地谈论学校好、老师好、同学之间友爱地话。当孩子提出很多问题地时候,可以在回答时埋下伏笔,告诉他:“你很快就要上学了,关于这些事情老师知道得很多,他都会告诉你的。”使孩子入学前,在心中就对老师有个好印象。

切记以下两种做法:(1)用老师来吓唬孩子。例如:遇到孩子不听话了,就说:“哼,再过几天上了学,就有人管你了,老师可厉害了。”或者说:“再不听话,把你送到小学去,到了小学,就让老师来给你收骨头。”长此这样教育,孩子就会对学校、对老师有一种恐慌的感觉,认为上学是因为不听话,去收骨头的事,而不是我自愿的,小学老师是很厉害的,可敬而不可亲的。这样容易使他们望而生畏,害怕学习,甚至厌恶学习。(2)背后对老师说长道短,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老师的不信任感。如:“他才教了一年书,能带好班级吗?”“我们家孩子真不幸运,被分到这最差的老师班上。”在您的影响下,孩子还能对老师有好印象吗?孩子对老师不喜欢,还能喜欢听他的课吗?

二、帮助孩子做好学习准备

1、帮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培养孩子入学所必备的能力。孩子四五岁时活动的目的性已经逐步增强,开始有意识地注意别人的讲解,努力去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他们看见大人读书、看报,就会问:“这是什么字?”有时上街看到商店的招牌,也会问:“商店大门口的这几个字读什么?”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不耐烦地说:“去去去,烦死了,告诉你你也不懂,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了。”这样孩子识字的机会就溜走了。如果你能经常抓住这样的机会,在生活中直观地教孩子认一些字,那么,长此下去,不但能提高你孩子对识字的兴趣,而且识字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有心的家长就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得到不断的提高。比如,在计算方面,可以运用实物,教给孩子10以内的加减运算题。还可以让孩子摆弄各种玩具,判断他们对大小、多少、粗细以及形状、颜色、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解,从而培养和检查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及理解能力。比如画几个特殊的图形(图1),让孩子分辨有几个三角形,也可以画正方形和长方形引导孩子进行类似的分辨,以培养和考察孩子的空间想象力;让孩子摆弄6个棋子,问怎样才能排成三行,每行都要三个棋子。诸如此类的做法,可

以培养孩子思维敏捷和推理能力。

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上学前让他多识字、多做算术题,提早把一年级的内容教给他,到底好不好?”我的回答是,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家长刻意地甚至强迫地让孩子提前去学习,这样容易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强迫孩子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会变得焦虑、不耐烦,使他感到学习是件“苦差事”,潜意识中产生反抗的情绪,因此变得善忘,一下子就会把刚学过的全部遗忘。

另外,提前把一年级地内容教给孩子更是不可取的。因为学过的内容对孩子来说是重复的、乏味的,这样激不起孩子对学习的新鲜感,只会使孩子觉得入学后上学无兴趣,而且会觉得这些内容我已经会了,我就不需要再听老师讲了,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吧。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养成听课时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等以后的内容他没学过,他也不会好好去听了。

还有的家长,听说一年级孩子学习汉语拼音是个难点,怕孩子入学后跟不上,于是自己先给孩子教起来。如果家长自己的拼音基础好一点的,那还可以,如果家长自己的拼音基础不好的话,那请你千万不要教孩子识读,因为孩子一旦形成不正确的读音,以后纠正起来比教会他困难等多。比如,元音字母o,很多孩子都读成uo,ou,因为先入为主,纠正起来很困难。

记住: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教给孩子认识多少字,会做

多少算术题更为重要。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从现在开始,包括今后的一年级、二年级,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那么,家长在家庭中,要帮助孩子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1)、养成读书的习惯。

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另一方面,听多了故事的孩子,接触各种文章的内容,表现能力及语言表达也很好。对于书中人物的言语、行动,小孩也会思考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思考力、解读力也同样得到培养。可能有家长要问,他还不认识字,怎么叫他读书呢?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发育、兴趣,选择一些好的图画书、故事书,然后由家长念给他听,千万不要一概拒绝:“自己看!”,孩子看不懂,看见密密麻麻的字会讨厌读书,等孩子识了一些字了,家长再慢慢一步步放手,激发他去自己看书。

(2)、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有的小孩虽然话说得很流利,却不太会写字,有的小孩写字速度很慢,如果老师出的生字练习多一点,他就唠叨半天。有的孩子写字的姿势都不正确,影响了写字的速度。一年级第一节课,我们语文老师会教孩子怎样写字、怎样握笔,但是,有些孩子因为已经养成了不良的握笔姿势,老师纠正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非常重视孩子写字习惯的培养,包括以后到了一年级,始终要提醒孩子,用正确的姿势写字。比如说握笔的姿势,拇指食指一起捏,中指紧紧托住它,名指小指垫下面,笔杆斜靠虎口上。

(3)、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做作业不能专心致志,写几个字就东张西望一会儿,别人5分钟能完成的作业,他要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他写字的速度并不是很慢,而是作业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原因。也有的孩子做做作业会突然叫起来:“我想起一件事。。。” 做作业时静不下心来,表现得很烦燥,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吃东西,一会儿又要上厕所,作业还没做,已搞得不亦乐乎,花了不少时间。做作业时会这样,听课时更是天马行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因此,家长有必要重视培养孩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如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看电视时就一门心思看电视,做作业时就一门心思做作业,不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长此以往,孩子做事就容易分散注意力。

(4)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要让孩子尽早养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就像婴儿会自己站起来走路一样,能够自己努力用功,不懂之处自己思考、解决,具备了“自己学习力”,就拥有了一生进步向上的原动力,这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自己培育力”,这样的孩子自然会自发、自主地用功,也就不会感觉学习很辛苦了。作为家长,要注意称赞孩子、鼓励孩子,让他慢慢养成一个人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是家长送

给孩子的最佳礼物。(5)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初入学的孩子自制力往往比较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这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下课与否,就抱起小足球往外跑,有的自己听明白了就高喊:“我懂了,我懂了。”好像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全然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对这些自觉性比较差,自己难以管住自己的孩子,家长更是要从现在起适时的给予引导、督促,要耐心地帮助他改掉坏的学习习惯。在家里,家长可以这样训练孩子:给孩子讲故事或读报,尝试着让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从几分钟开始,到一刻钟,然后到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要求孩子听讲时不做小动作,不插嘴,集中注意力。对于学校的具体要求,如上课不吃东西,不随便讲话、要求发言先举手、课间不许打闹等,家长也要提醒孩子执行。(6)帮助孩子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有不少孩子入学前,虽然认识了一些字,但学习能力很差。有的听不懂老师讲了什么,有的说不清图画的内容,词语贫乏不连贯、不完整。如老师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他只会说:“杯子。”而不会完整地回答:“这副图上有个茶几,茶几上有个白底黑花带盖地茶杯,是喝水用的。”为此,家长要指导孩子常听广播,或认真地听家长地故事,然后引导他把所听到的故事讲给你听;带孩子外出游玩,帮助他有顺序地观察周围事物,回来后与孩子一起回忆和叙述时间、地点、人物、神态等等,逐步引导孩子口头语言系统化、完整化、连贯化。

三、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物质和生活准备

1、逐步教会孩子关于生活方面的一些常识。

主要包括: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人;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知道详细的家庭地址。帮助孩子熟悉前后左右,对春夏秋冬有大概的印象。知道了这些,会给孩子入学后的交往等带来很大的方

便。

2、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家庭的作息时间应努力与学校保持一致,在饮食和生活起居方面也要作必要的调整。幼儿园小朋友每天要午睡到两点多钟才起床,而到了小学就没有了,有些孩子就不能适应,一到下午就昏昏欲睡,而且刚开学时是九月份,天气也是蛮热的,更导致孩子想睡觉了。因此,在假期里,家长就要根据学校的作息,来安排孩子的作息,让孩子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上学以后,家长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使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如果生活没有规律、零零散散,则孩子的内心也是零零散散、缺乏规律。在生活能力上,家长要教会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折叠自己的被子和脱下的衣服。特别要教会孩子要自理大小便,养成课间及时大小便的习惯。教会孩子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让他重复着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还要教会孩子使用剪刀、卷笔刀,学会关门窗、扫地、抹桌子等一些基本的生活

自理能力。

3、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的环境很重要。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成绩很差,上课不会集中注意力听讲,每次家庭作业总是错误百出,后来到他家去家访发现,原来他家长是开店的,生意很好,他每天放学就是在店里做作业,店门口就是马路,各种噪音还有来店里买东西的人群,吵得他根本做不好作业,导致他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很差。不仅是马路噪音,电视声音也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读书缺乏效率。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在餐桌上做作业,虽然没有噪音,但是会无意中孩子会产生餐桌是吃饭的地方的想象,对于集中注意力不利。所以,应该为孩子安排一个不会分心的场所读书学习,最好为孩子单独准备书桌,而且书桌就只能读书。书桌最好面向干净的墙壁,墙上如果有图片就会吸引目光,无法集中精神用功。书桌正面不要放多余的物品,如果书桌上充满了笔记本、字典、文具用品,就换

大一点的桌子。

4、与孩子共同准备必要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准备的学习用品

有:

(1)双肩书包,选时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从孩子的健康着想,最好挑选面料轻薄、双肩背的书包,又大又重的书包装上书后会增加分量。二是从审美、安全的角度考虑,选一件孩子喜欢的图案,书包的颜色要鲜艳、醒目,这样便于汽车司机识别,可以保证孩子过马路时的安全。

(2)铅笔盒。外形和功能比较简单,稍大些,让孩子容易取到里面的文具,铅笔盒盖的里面贴上本学期的课程表。选购时注意功能不要太多,简单为好,不要适应开关式的或抽拉式的,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铅笔。铅笔盒里每天至少有6支削好的铅笔。为保护学生的视力,不要用硬度大的制图铅笔,而用HB或2H为最好,因为软硬适中,铅的颜色不是太黑,笔杆最好是有棱面的,因为初入学的孩子手指骨钙化还没有完成,圆杆的笔捏不住。因为孩子初入学还不会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经常会把自己的东西掉到地上,别人拣到了,他也不会去认领。所以,建议家长在铅笔的尾部,粘上粘贴纸,什么写上孩子的姓名,这样,孩子的东西就不容易丢失,即使掉到地上,别人也会及时归还。不建议使用活动铅笔、子弹头铅笔。一个是不安全,第二,孩子刚开始学写字,用自动铅笔写不好字。

(4)橡皮一块,是绘图用的较软的一种,孩子能擦得干净,不要用硬的橡

皮,容易把纸擦破。

(5)卷笔刀一个。卷笔刀越简单越好,只要能卷铅笔就行,花样复杂反而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应教会孩子怎样使用转笔刀。

(6)尺一把。一般是用塑料的,不要用铁的容易划破手,有立体图案的尺会分散孩子听课的注意力。有的尺像玩具,这样的尺不要买。

准备的生活用品有:

(1)一个小茶杯。学校一般都有水供应,家长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小茶杯,不易渗漏,做到每日清洗,保持洁净卫生。(2)准备一些餐巾纸。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一块小抹布。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让孩子对自己的课桌进行擦洗、整理,建议家长用一个塑料袋装好小抹布,及时清洗、更换。(4)每天上学,家长要为孩子准备易于运动的运动鞋,建议准备无鞋带式样的为益,鞋底要防滑。特别是有体育课的那天特别要穿好运动鞋,女孩子最好不要穿裙子,否则,容易影响孩子上体育课的质量,有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

5.幼小衔接观察记录 篇五

大二班 王仲倩

观察对象 :彭柏树 观察时间 :2012年4月5 观察1:

今天是美术课,我请小朋友画了一幅自制钟表画,刚布置完作业,柏树表现还不错,积极地拿出了纸和彩笔,但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安,坐不住,抬头看了看,看到我正在看他,他又低下头接着画。然后,我适时表扬了柏树。但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我就告诉他,现在上课了,下课再说。然后他乖乖地转了过来。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画。”柏树是按我的要求完成的,所以我表扬了他,这次他很高兴,也就安静的写画画了。虽然最后他还是没有完成作业,但是,过程还是比较好的。

分析:聪聪从以前上课爱说话,不认真听讲,在我的帮助下能够比较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画画,让我看到前一段时间教育的成果以及对他充分接纳,鼓励和帮助的意义。虽然现在还不能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短时间内较独立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

观察对象 :彭柏树 观察时间 :2012年4月12 观察2:

绘画活动后,我组织幼儿喝水,孩子们陆陆续续起身过来站队,柏树并没有理会我,他仍然在埋头画画——这是他转入我班一个月以来的一大进步,因为刚转入我班时,动手操作的活动他是从来不参与的。当多数幼儿已经站好的时候,柏树才起身,然后向队伍的最后边走过去,走到淼淼的桌子前,他看到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看淼淼的画,柏树拿起桌子上的黑色勾边笔就在淼淼的画纸上随手画了两下。这时平平跑过来告状说:老师,柏树在淼淼的画上乱画。”柏树也跟着过来,冲着我得意地笑,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

6.幼小衔接教育 篇六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性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名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适应性的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应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6.有关教育机构在解决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需要通力配合,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作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

(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许多幼小衔接的研究结果证明,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则在于转变旧有观念,提高教师对衔接意义的认识,加深广大教师对儿童过渡期特点的理解,从而使广大教师能够自觉研究过渡期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衔接工作。

(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各地区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立足于当地幼儿的具体情况,针对幼儿过渡中的最主要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7.衔接 篇七

一、做好“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1. 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

在许多地方,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造成了入学新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而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及学习成绩又不是非常了解, 导致了中学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难易度, 教学不能非常到位。

2. 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采用直观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 好动, 好玩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主要以感知语言材料为主, 学生学习起来没有负担。而中学英语主要以听、说为主的方式过渡到听、说、读、写的理解语言材料学习中, 课文比较复杂。

二、做好“衔接”工作的几点具体做法

1. 了解学生认知现状, 把好质量监控

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英语水平。开展教学之前, 应做好全面客观的调查工作, 为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作为中学英语教师, 应当了解和热爱小学英语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方式, 取长补短。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氛围

小学英语在教学中讲究直观教学, 教材基本是图文并茂, 非常适合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辅助作用。根据学生特点, 可以在教学环境布置中动脑筋。如把教室里的东西都标上相应的英语单词, 让学生把优美的英语图片和句子贴于教室的墙壁和走廊上, 并不定时更换。这样做, 一方面让部分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和肯定, 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另一方面, 也能让学生对这些单词句子产生强烈的好奇感, 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3. 注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点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进入中学后, 尤其是七年级, 他们依然保有这份天真浪漫。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特点,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是直观教学, 教学内容以听说为主, 没有考试的压力, 教师能够寓教于乐进行教学。而中学由于教学要求大大提高, 教师应尽可能多运用多媒体教学, 自己也要勤于动手, 自制卡片, 活用实物, 让课堂更加形象生动, 这样既加大了课堂容量, 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4. 注意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学生进入初中, 其存在的习惯行为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 拼写错误多, 语法概念模糊, 哑巴英语, 汉式英语等。所以在学生初进中学时, 教师要适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进行指导和完善, 以便学生能尽早适应初中英语学习。

5. 注意师生情感的衔接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进行表扬与诱导, 增强其自信心和兴趣。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体验到成功的教育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真谛。在课后, 也应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 尊重和理解学生, 并善于积累和总结, 力争成为学生满意的老师。

6. 加强学习, 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转变旧观念。既要做学生的老师, 又要做学生的“学生”, 更要做学生的朋友。此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愉悦学生的心灵, 而且还能增进学生的友谊与合作的机会。所以丰富的课外英语教学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总之,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作为教师, 多学习, 多研究, 多总结, 多反思, 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 我们的教学工作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摘要: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当今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如何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 将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 本文将从产生“衔接”的原因及如何做好“衔接”工作进行探索。

关键词:英语,教学,衔接,指导

参考文献

[1]罗先达.英语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0.

[2]夏侯富生.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 (6) :12-15.

8.巧妙迁移 有效衔接 篇八

从课堂教学诸环节有效性的角度看,新旧课的衔接应该遵循“宏观为主,微观为辅”的授课策略,即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时,要尽可能跳出单一课时所学内容的束缚,而将众多旧知识串联起来,用简练的语言理清其内在的关联性。同时,还要在这样的梳理中,精心预设引入当下新授知识的切入点。这样,才能让旧知识发挥最大的效应。

理科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知识的体系化。每一节课所需学习的内容,都是整个知识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种环环相扣的知识链中,高效率的新旧知识衔接点设计,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如何才能盘活新旧课之间的知识衔接呢?

首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间寻找最佳“润滑剂”。倘若新课内容属于旧课知识的必然延伸,那么,不妨从利用旧知识解一道具体题目切入。如此,在解题的具体过程中,就实现了旧知识的复习,也为新知识的学习扫清了道路。倘若新课内容和上一课时所学并无直接关联,而是承接以往所学内容,那么,就需要先对旧知识进行提纲挈领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道能够为新知识服务的练习题并组织解答。这样,才能消解因知识遗忘而带来的知识链的锈涩,使旧知识很好地服务于新知识。

上一篇:高一三班主题班会记录下一篇: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