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2024-07-16

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精选10篇)

1.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篇一

将新课程理念融入新教材的教学中

张学昭

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颁布,新一轮的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正在进行。《新课标》在原来《大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某些内容作了大手笔的修改和在某些认识上有所创新,使数学教育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面临着《新课标》即将实施的新形势,如何将《新课标》中有关数学教育的新理念融入到现行使用的过渡性新教材的教学中,是我们应当着重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践中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在教学中突出高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是自然科学和其他科学的工具,是科研的工具,是日常生活的工具,作为重要的工具,它应用广泛,功能强大。在(2002年版的人教社高中数学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中,新增了简易逻辑,向量,极限与导数,统计与概率等内容,更加直接、鲜明地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特点。在教材的编排上,工具性的内容也安排较前,给了学生有冲击力的印象。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外,若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觉地发现领会这些数学知识的工具性作用,即认识到它们都是在数学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和方法,使他们从“工具”作用的角度度去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实用的思维结构,提高运用数学“工具作用”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在后续学习或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他们所学到的“工具”。

首先,要突出某些数学知识在数学学科内工具性的作用。在教学中,给我感触最深地是“充要条件”的教学。

“充要条件”在老教材中安排在高二下学期《圆锥曲线》中“曲线与方程”后,在新教材中安排在第一册§1.8节。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特别重视循序渐进。新教材这样调整数学教材的用意何在呢?在进行“充要条件”的教学时,我感到困难的是,学生的掌握的知识有限,我只能用初中所学内容来举例说明,学生对“充要条件”的意义依然很难透彻深刻地理解。随着知识的深入展开,我终于有所领悟:新教材这样安排,虽然只是教会学生一个概念,但只要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是否为“充要条件”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生就会逐步加深对“充要条件”的理解,同时能使后续学习的问题变得清晰,使学生的思考有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例1 已知是钝角,cos,求cos。

22学生解答时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

∵是钝角,∴是第二象限的角,∴

是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的角,2

11()1cos21 ∴ cos2222若就事论事地去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常常是事倍功半,效果不佳。学习“充要条件”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解题过程,寻找错误原因,大部分学生能指出“是钝角”是“是第二象限的角”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由“是钝角”得到“

是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的角”的推理不成立,应是第一象限的角。22此后,老师只要能在后续各章节的教学中,抓住每一个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是否“充要”去考虑问题,潜移默化,学生自己学会从是否“充要”去思考问题,在转化问题时感觉到得心应手,数学学习就容易得多了。例如,在学习数列时,学生会自觉得提出: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学习圆锥曲线时,学生会考虑,“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在学习直线和平面的关系时,学生会想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充要条件是什么?这样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的高度,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整个数学学习中得以落实。通过“充要条件”的教学,还让我体会到,工具性的数学内容的教学是和其他的数学知识广泛联系的,在教学中不能教完这一节内容就完事儿,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掌握应用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逐步深化的,在教学中主动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数学的工具性作用为学生所用。

其次,要引导学生搞清楚作为“工具”的数学知识的内涵和使用的条件,提高利用“工具”的准确性。新教材中引入了“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的概念。在学习“平面向量”时,学生体会到,利用“向量”这一工具来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简单快捷,方法容易掌握,有规律可循。平面向量开辟了与初中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完全不同的新天地,它通过代数运算的方法来判定平面几何问题的位置关系,以解决角度、距离等问题。当平面向量推广到空间向量后,“向量”作为工具,用途广泛,功能强大,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既可用几何综合推理的方法,又可以用代数向量推理的方法,还可以用向量直接进行运算,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解法。一些比较复杂的距离、角度问题,通过向量代数推理的方法,有通法可解,客观上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进行“夹角与距离”的教学时,运用“向量”的工具性作用,可以降低这部分学习内容的难度。但是,我又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在学习(空间中)“夹角与距离”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空间的角和空间的距离可以用统一的公式求解,只要在解题的过程中引入平面的“法向量”即可,他们把“法向量”作为“秘密武器”来使用,在解题时不假思索地用“法向量”解题,并没有仔细去体会“法向量”方法的实质,从而导致解题的错误。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直线和“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的两个“线线垂直关系”转化为两个方程,从而确定“法向量”。它体现了待定系数思想和向量代数推理的思想。

如2003年的全国数学高考题理工科(新课程卷)第(18)题,题目中直三棱柱的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不知,由于EG⊥面ABD,可以采取与确定法向量类似的方法,列方程解得底面三角形的边长。有很多学生在解题时想当然地认为底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1,产生错误。

在这里,如果学生并未真正领悟到“向量”工具作用的精髓,只将向量局限的理解为考试的“秘密武器”,作为机械的解题手段,不去品尝回味它的方法思想,“向量”的强大功能就无法充分地表现出来。“向量”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它的工具性特点使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地联系起来,被用于解决函数、三角、数列、复数、解析几何等各方面的问题。

再次,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的“工具性”知识迁移到相关学科的学习中,在促进其它学科学习的同时,也增强对数学“工具性”知识的理解。

在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分力与合力”及其有关计算问题时,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向量”的有关知识,就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的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数学中有关“工具作用”的知识及原理还可广泛地运用于化学、政治、语文的学习中。

总之,对作为“工具”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的基本性质用途,更应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这种数学工具所孕育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让这些有生命力的思想在自己的思维中播种发芽,开花结果,最终创造性地使用工具。同时,由于“工具”的丰富,在解决问题时给了学生较多的选择,如何选择恰当的工具解决问题也是对学生数学能力考查的重要方面,它能反映出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在教学中突出数学的技术性

技术与工具不同。工具强调作用,技术强调具体的作法。数学中的计算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图表描绘和处理技术、优化技术、推理技术等等,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类服务。在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概率统计”,“空间图形的斜二测画法”,“简单的线性规划”等等,使得数学的技术性表现得更具体。

以“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的教学为例。分期付款中的计算问题比较复杂,在新教材中对计算的算理算法有明确的说明,使分期付款的解决有了明确的步骤。在教学中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来计算分期付款中每期应付的款项,学生会发现由于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在相同的算理下可以获得不同的运算途径。由于不同算法的存在,学生会自觉的比较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算法的效率。在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使用计算器来计算不同方式的分期付款购买同一套房所付款项的精确结果,如利用TI-83 PLUS的金融数学功能或TI-92 PLUS的数列功能,都能轻松地获得精确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学生对要求的结果进行估算,以给精确结果提供快速的检验。这样学生有机会亲自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熟悉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估算的训练,增强了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生的洞察力。在学习“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的小结中,有学生这样写到“以前我总觉得数学中的运算呆板机械不用思考,在学习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后,我发现在计算时如果能思考计算的合理性,用思考指导计算,计算就不会呆板机械,计算也会变得有技巧有内涵有生机。”通过“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的教学,学生意识到算理算法的重要性,在解决问题时会先考虑算法的合理性再实施计算。他们会用程序框图表示自己的算法,比如在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学生有了估算的意识,有了算理算法的意识,计算能力提高了,思维品质也得以优化。

新课标中提到“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我认为加强学生的算理算法的意识就是新时代的“双基”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是有了类似这样醒目的技术性的数学知识,学生才更容易认识数学的本质。

数学的技术性还体现在完成任务的可操作性方法的正向迁移上。以“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时先教全体学生使用“几何画板”,让在初中已经接触过“几何画板”的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大家熟悉“几何画板”,再让学生用描点作图的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从画出的函数图象分析学习函数的性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在学习函数的性质后,反过来引导学生用函数的性质来指导画图。在作图中以函数的性质为依托又可以介绍图象的变换,如对称、平移、伸缩等。这样在后面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圆锥曲线”时,学生就可以运用已获得的作图知识、图形计算器自主地展开学习了。

三、在教学中注意数学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概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数学新课标中提出了“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往学习老教材,为了在高考中获得高分,在教学中,只要高考要考的内容,我们往往不分对象都要学生掌握,能理解的最好,不能理解的就通过题海战术强化训练。

新课标中,高中数学课程除了必修系列外,还有满足学生不同数学需求的选修系列课程。在新教材中,新增了“阅读材料”,“研究性学习”等内容,作了这方面的初步探索。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受新课标的影响,我改变了以前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旧观念,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差异,努力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

对于正常教学班的学生,在教学中严格按照新大纲的要求,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除了正常的教学和数学竞赛班的教学外,在教学中,只要学生感兴趣,通过与他们交流,引导他们开展其他形式的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数学学习。例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有一些学生对数学高考题很感兴趣,我就帮助他们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近十年数学高考题分类详解”,题目很大,我为他们提供历年的高考题,学到哪儿就分析到哪儿,从知识点、方法、思想的角度去认识把握,遇到困难大家一块儿讨论后分头解决,再汇合,取长补短,现在这几位学生已经上高三了,数学成绩都名列前茅。有的学生在家里装修时提出了拼地板的问题,用四边形、用五边形、用六边形、用圆形、用梯形的材料去铺地板,不同的材料造价不同,怎样铺才能作到既美观有经济,有兴趣的学生聚在一起组成了又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抓住时机介绍一些数学小册子和数学普及书籍给学生看,肯定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探索的欲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美魅力,让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有更丰富的学习资料。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习“不等式”时,因为新教材中已增加了“导数”的内容,所以对“不等式”的要求不高。在教学中,有学生看了“阅读材料”以后对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N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很感兴趣,我介绍了小册子《不等式的证明》给他们学习,他们不仅了解了均值不等式的证明,而且系统的了解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更有同学又提出了进一步了解数学归纳法的要求,根据他提出的问题,我介绍了G-Polya的一系列书籍如《怎样解题》,《数学的发现》,《数学中的合情推理》等,让他们感受猜想,证明的数学方法。在教学中,在合适的时机推荐合适的书籍给学生读,学生都会很乐意的去做这样的学习。阅读这些书籍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积累和数学修养。除了阅读书籍以外,通过数学网站获取自己想要的问题解答,展开数学讨论也是学生进行

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差异,以人的发展为本,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最大地发挥出来,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于他的发展。

《新课标》还提出了许多新的数学教学的理念,结合现行新教材,自觉地将这些理念运用于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从而积累经验,可以为《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

2.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篇二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很好地贯彻新课改的理念,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 在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 我以播放MTV《大中国》作为教学切入点。熟悉的歌曲, 生动的画面, 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借助良好的课堂气氛, 我结合歌词提出以下问题:“歌中‘兄弟姐妹都很多’, 到底有多少?”“他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他们怎样共创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这种边听边看带提问的做法, 使教学产生了鲜明的感染力, 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二、抓住契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科目, 很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就要善于抓住教学契机, 甚至是一些课堂突发事件, 只要好好利用, 就能使其变成政治教学很好的素材。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而且这种素材来源于现实, 更易让学生接受。

在讲到“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这一问题时, 我给学生设置了以下探究问题:国家主席与国家机构是怎么产生的?地方政府的官员是怎么产生的?政府与官员又受谁的监督?我们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政治生活?我一边组织同学展开讨论, 一边引经据典, 当堂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资料,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 这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发挥主体作用,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同时, 要引导学生自主成立一些学习小组, 小组之间开展竞争, 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 现行教材中有“议一议”或“探索园”等小栏目。这些栏目是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议论、争辩, 先在小组里讨论, 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在争论中, 互相质疑, 互相提问, 互相辩驳,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 思维变得开阔, 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 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四、理论联系实际, 知行统一, 提高实践能力

作为政治教师, 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 由表及里、认真思考, 通过思维的形式, 运用所学知识, 对所掌握的现象与材料进行吸收、加工、整理、判断、储存、输出等, 这一系列的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展现过程, 也是知行统一, 提高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

例如学习“感受法律的尊严”一课时, 教师可设计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法律”或“身边的案例”, 让学生通过看电视、报刊、网络以及实地访问、社会调查等方法进一步感受法律。特别是推荐学生观看央视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节目, 让学生将观后感写出来, 也可让学生自主确定题目, 设计调查表, 撰写小论文。

知行统一是政治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它要求不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并进而转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教材中“议一议”等栏目, 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报告, 培养学生责任感, 提高实践能力。

五、结合时政热点, 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篇三

关键词:新时期 人文理念 高校体育教学 融入策略

体育,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总结出的一种特殊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体育的起源已久,从有人类文明开始就有了体育及体育相关文化的记载,具体到我国的体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也就是大约一百多万年前到距今约四千多年前这一漫长的史前时期[1]。人文理念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现象,即一定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在体育这种长久的演变和完善之中,体育运动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理念,已经成为社会中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只有在体育中融入了人文理念,体育才会脱离简单的肢体运动,变得有灵性,更有意义。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首次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其实这是理性的回归,也是奥运理念的回归。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也不例外,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到基础扎实的各种体育理论和动作,同时,还要让学掌握更多与体育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了解体育学科的发展内涵,这样学习到的体育才是完整的,才是可持续的。

1、借助典型知识,融入体育文化介绍

很多体育知识、动作、理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尤其是一些带有民族或者地方色彩的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在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之中,甚至是祭祀礼仪之中所提炼出来的,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动作,或者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祈福祝愿的思想文化。因此,在现代高校的体育教学之中,融入适当的一些民族体育或者其他传统体育项目或者动作,并对于这种形式的体育动作来源和背景进行讲解,是可以非常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且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2,3]。比如在蒙古那达慕上,包括传统内容赛马、射箭、搏克、打布鲁、蒙古象棋、沙嘎(嘎拉哈)等,这不仅源于早期的生产生活,而且又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再比如弓箭,弓箭又是用于战争的武器之一,现弓箭作为人们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存在下来。而有关射箭的内容在很多古代典籍和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所记载,包括古代的《诗经》、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等。教师借助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某些知识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體育课程的文化内涵。另外,我们还可以充分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

2、剖析典型案例,端正学生思想观念

楷模的榜样力量是无限的,甚至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一生。尤其是在体育界,那些成功的运动健儿其实背后所经历的辛酸,不是常人能够体会的,其中所包含的拼搏精神、坚韧的毅力是用来教育学生最好的素材,尤其是在现阶段学生普遍抗逆力差,心理脆弱和缺乏信仰的年代。通过对那些人们熟知的运动健儿他们身上所附带的人性内涵和意义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非常有效的促进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发展,激发他们奋斗的积极性。比如,刘翔是近年来我国众多运动健儿中非常出色的一位,不仅是中国,乃至全亚洲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教师就可以以刘翔展示出来的拼搏精神和敢于挑战的决心以及高超的比赛能力,超人的胆识和智慧是全亚洲人的骄傲,在东方人并不擅长的项目上展示出了黄种人的风采,我们要向刘翔学的就是这种拼搏不息的精神。姚明也是一样,作为一名黄种人,身体素质本不能和黑种人对抗,但是姚明依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在战场上一次次受伤倒下,但是却一次次的又站起来,为中国人赢得了骄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充分放大,让全体学生从中得到启示,从而完成“技术技能”教学功能的拓展延伸,让人文思想在体育课中闪光。

3、营造体育氛围,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一种恰当的文化氛围,可以非常有效的调动学生对一门知识的认识,同时也会耳濡目染的影响学生们的行动。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也不例外,我们要想真正让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并且将认为理念融入到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之中,那就必须要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终身体育的概念。在这方面,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体育宣传栏来宣传体育知识,播颂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宣传学校体育健儿参加各级比赛的拼搏精神,展示学校运动健儿参加各种比赛的精彩图片,设立优秀运动员光荣榜等,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和自豪感。学校可以牵头成立篮球协会、篮球俱乐部、兵乓球协会、拳击俱乐部等,让学生可以有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4,5]。同时,各学校还可以将人文理念在体育中的融入以及日常体育工作开展的情况,作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将各班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及比赛成绩作为班级考核的一项内容。

新一轮新课程改革把学校教育定义为成“人”教育,即让人成为人。它要求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性和发展性,行动于学生的现时性和自主性。”这其中就包含了教育要融入更多有关人性、人文的教育,只有这样,新时期高校体育才会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才能更好的融入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中来,真正促进新时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总之,体育是人文的、教育的。让思考成为习惯,让人文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闪光,让“以学养德”教学思想融于常态体育课,让体育教学在成“人”教育的大道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詹兴永.中国古代体育文学初探[J].作家,2011(16).

[2]李晓明,戴红云,金晓峰等.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1,23(6).

[3]邱志钊,柳士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4]发展学校体育文化要重视隐性课程教育[EB/OL].

4.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篇四

又比如在数学学习中出现了固定的名称,教师也让学生讨论探究。如教学圆的中心的一点叫圆心。有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去取名。学生兴趣很足,也取了很多名字,如中心点、中点圆点等。但都被教师否定了,最后教师公布它就叫圆心。这样的探究有意义吗?

新课程的理念之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广大教师也纷纷响应,这样的好景气我们都值得庆幸的。有人就把我们的传统教学说的一无是处,什么填鸭式、满堂灌、应试教育、接受式学习等。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这些方法是好,但是我们是不是去真正的理解、运用了呢?还是搞纯粹的形式主义,或蜻蜓点水呢?有人说我们的课堂是个舞台,但毕竟我们的教师不是导演,我们培养的学生也都不是演员。

在我们的自然界中找不到相同的两片叶子,何况我们面对是这样形形色色,与众不同的学生呢?难道只有用上这些方法才叫新理念吗?教无定法,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要去走这样机械之路呢。我个人认为只有不同风格的教师才能有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才能有不同风格的学生。特别是有些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是需要有意义的接受式教学的,毕竟有的知识点是需要一定的有意识、有目的接受式学习来完成的。

5.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篇五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使用广泛的语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之时,那么怎样才能紧跟教育新风,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呢?由此,在英语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尝试:

一、注重改变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热情:

1、多变的教学方法:

(1)随机应变,适当删除添补,提前推后。“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授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除添补,可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说,在学生刚接触英语时,我们暂且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学会什么单词、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如把“standup,sitdown ”。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再比如说添补,在第一堂课的单词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动物、植物的单词,或者可以把下一单元中的单词提前教,如“duck, monkey, dog”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单词,自己编一个小故事,主题“我的小树林”。鼓励他们利用学过的单词,自己编小故事。

(2)在教学中常用各种方法,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a、当“小老师”、“模仿秀”比如说“Talkaboutit”。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状);“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up”“verygood”,“Sitdown,please”.b、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c、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压力Hi,Jim.Hello,Mike ,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What’s your name? My nameisJim.Howareyou ?Fine,thankyou.Andyou? Iamfine,too.另外,在巩固新课时,我经常采用竞赛法,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尤其自我表现力强,得到老师表扬的,甭提有多神气了。此外,我还常常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由于教学方法的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d、儿歌说唱法针对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英语歌曲导入,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爱表演,所以我给每首儿歌都编了简单的动作。例如“Dog,dog 是小狗,小狗dog 汪汪汪。Panda,panda 是熊猫,熊猫panda爱吃竹„„(动作 示范)等等,尽管有些动作非常简单,但是学生却很乐于参与。

有一次学生关于颜色的单词,学生很容易混淆,于是我教了学生这样一首儿歌:“Monkey, Monkey真顽皮,手里拿着大画笔,画片天空是蓝色,blue,blue 是蓝色;画朵白云是白色,white,white是白色;画片草地绿油油;画串香蕉是黄色,yellow ,yellow是黄色;最后拿起棕色笔,Brown, Brown是棕色;对这镜子画自己,棕不溜秋不美丽,哭着闹着找mummy。”我也曾让他们根据歌曲的意思自己编动作,孩子更是喜欢,有些孩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动作编得比我还要好。

2、多样的教学手段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

(1)多出示事物,贴近学生生活

如我教一节复习课,为了避免机械枯燥的复习,事先我让学生带好实物apple, pear,banana......水果,还有学生现成的文具,上课了,我先出示幻灯,让学生逐一读出单词,然后再用showme___的句型,让学生举起所说的实物,最后进行听音乐传实物的游戏,音乐停时,实物再谁手中,谁就要说出实物名称。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

(2)动静结合,提高效率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标准在哪里?是不是说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地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地跟老师读,一遍接一遍,到最后读了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标准吗?当然不是。英语课堂就应当活跃,但是我们应当要求学生们能够做到“能动能静”。“静”指得是如果老师要开始讲课了,就要求学生立即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听课。“动”指得是回答问题要大声,讨论要积极,该活动时就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动静结合”。

二、注重学生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素质

1、日积月累化教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可以把句子减缩成词,就是重点词教学。让学生了解 “词”,在用词扩展成句。例如:car—This is my car.Let’s—Let’s go.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英语的训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雪球”不知不觉中越滚越大。

2、动作、表演化教学

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化、动作化。通过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即以姿势说话。如教listen,我用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时做倾听的动作,反复几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在耳后,学生就心领神会。同样,以双手平摊,向上一抬,学生就知道是齐读。这样接生了教学时间,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生活、英语化教学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就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从学生刚接触英语开始,我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手先解决常用的一些句子:

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up.Sitdonw,please.Listentome.Readafterme.以后每节课坚持使用,并逐步增加句数。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堂上营造生活中的情景,使课堂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探究新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语言环境化教学

6.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篇六

1 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

从大学学校工作来理解以人为本, 重点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1 对于大学教育而言, 要以大学生为本

第一, 将促进大学生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本质任务, 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围绕它来展开, 所有教学工作的归宿也是它。大学办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其办学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到底素质怎么样, 最能测试大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指标, 因此, 大学体育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所需、学生所急、学生所想为工作核心。另外, 在具体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中, 还要调动大学生积极地主人翁作用, 体育老师可采用不同地多种方式进行, 加以调动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第二,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所有教学行为和活动的设计都必须要围绕着发挥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而思考, 其目的就在于能有效地促使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是其关键。因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就是人的自主性、自觉性、自为性的总合。人的主体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精华, 显然对他们的主体性的培养尤其重要, 要使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尽可能地得到发挥, 进而促使他们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1.2 对于大学教育而言, 要以大学教师为本

对大学而言, 在以大学生为本的同时还要注重以教师为本。在大学体育教育中, 以教师为本, 其实就是强调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功能。以教师为本的理念能得以实施, 老师的培养和运用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另外, 还要构建能够有效促进老师进步和尽其可能地发挥自身作用的良好制度, 以及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健康气氛。

2 如何在大学体育教育工作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有了十分显著的改变, 广泛认可了健康第一的思想, 进而又诞生了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 这是对健康与体育的关系做出了更好诠释, 也是体育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最好解释。

2.1 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做出更新设置

在近10年中, 逐步实现了全民的终身体育的总体思想。在大学体育教学中, 不管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大学生体育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还是健康与体育教育所提倡的健康第一, 它们的核心观点都是在过去体育教育中所强调的三基, 强化体质增强的基础之上, 将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向人性化、人本化的方向发展。所以, 大学体育教育在强化当前的同时, 还要考虑未来。也就是既要学习三基, 强化体质的增强, 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关于体育能力、体育素养以及体育习惯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2.2 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与大学生的爱好兴趣相适合, 使有终身参与性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极其重要的是要重新建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 要着力于大学生实际情况, 必须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 又是他们所喜欢和接受的, 使其能充分反映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经历小中高阶段的教育后, 大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体育技能和技术, 对于项目繁多的体育活动, 他们一般都有较强的倾向性。所以, 大学体育课以选项课的形式比较合适, 为大学生在体育课上提供更宽的选择空间, 拓展他们的体育视野, 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和热情。为此, 要在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上反映以人为本的理念, 必须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将文化性和健身性结合起来。大学体育课不能够简单地看成是跳、跑、投和球类课, 还必须将体育文化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学生, 使他们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得到充分地满足, 促使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得以科学的形成。另外, 组织教学内容时, 还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将可行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在组织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时, 要使其具有科学性, 必须将大学生的爱好兴趣以及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进去。

2.3 大学体育老师在实施教学时要选取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是教学方法环节。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是大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的基础, 教学方法必须具备实效性和针对性, 通过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培养大学业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能力, 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够体会到深刻的成功感, 进而使大学生形成参与运动的习惯。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中, 也必须要反映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模式长期受到前苏联的影响, 致使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局面。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 大学体育教育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能够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 同时, 也使他们的个性、特长、身心都得到健康良好地发展。另外, 大学体育教学还要做到寓教于乐, 使大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使其能够终身受益于体育。

2.4 在实施体育评价时要着重于定性评价

在以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中, 表现出的做法往往是应试教育, 单一的评价方法, 简单化的评价操作, 在很大程度上对体育教学评价的作用作了太大的简化。在大学体育教育的评价中必须要充分反映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使之能够回到评价的本质内涵上面来, 能够使评价去促成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评价中, 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 它们的着重点不一样。定理评价所强化的数量, 测量是它的基础, 比如速度、时间、远度、次数、高度等等。其鲜明的基本特征就是标准化、客观化、简便化、精确化等等, 它在甄别、选拔操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定量评价, 它所针对的是可测性行为, 注重测试行为的稳定性、统一性和共性, 对知识的技术是测试是评价的重点。在这种定量评价当中, 所有人都是使用同样的标准进行, 体现出人人平等的总原则, 它以分数的形式反映出评价的公平和客观。然而, 定量评价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它在强化统一性和共性的同时, 大大弱化了灵活性和个性, 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几乎被忽略了, 关注的是结果测试, 没有对过程的关注。定性评价是以关注大学生的质变过程。

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中, 树立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 在体育教育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反映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是社会全面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总要求。所以, 我们作为大学体育老师, 必须要与时俱进, 适时地更新自己的体育教育理念, 更深层面地去认识和理解大学体育教育的内涵,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真正实现以人为的教学理念, 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为国家和社会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在本文中,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思想基础, 通过对国内大学体育教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以及其发展趋势的思考, 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了怎样在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大学体育,以人为本,多元化,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陆惠珠.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3]逄锦聚.对高等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4]刘健, 李勇.高校体育教学融入人文精神的思考与探索[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7.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篇七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生本理念 教学实践

0.引言

作为新课改的重要思想,生本理念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其教学主体地位,而教师自身则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对学习主动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生本教学理念予以高度重视,让学生积极主动展开学习,从而摆脱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禁锢,让学生对概念及相关知识有一个真正的理解,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全面提升。

1.生本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备课环节的应用

尽管让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本,为新课改下生本理念的一项主要要求,但是实际上,教师需要从备课环节便开始贯彻并执行这一理念。教师只有做好备课环节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政治教学备课环节中,教师应打破传统仅从教材本身出发,而与生活实际脱轨的这一备课模式,要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兴趣情况展开深入分析,并充分结合当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热点新闻,只有从这些方面着手展开备课工作,才能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1]。

例如,在开展《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体》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在备课阶段便可查阅书籍资料或上网搜索有关战争的新闻及资料等,例如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以及当前紧张的乌克兰局势等,并准备相应的伤亡数据与事件言论等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准备程度适当的一些视频及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其在课堂上便能对战争的破坏与残酷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并深刻体会到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重要原因。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析并判断国际形势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2.生本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环节的应用

新课改下,贯彻并落实生本理念的实战环节便是课堂环节。而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就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容与教师的讲解等,还应当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对政治方面的知识,以及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产生真正的理解,学会如何利用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并逐步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2]。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展开正确的调动与制动,与学生多多开展有关信息及情感方面的互动与交流。此外,教师还应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尊重他们的看法,使其充分感受到自己为课堂的主人。在此种平等、良性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纷纷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进而使得高中政治课堂愈发丰富多彩。

例如,在开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便可让学生列举出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事物。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而学生会踊跃发言,说出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节日、绘画、诗词歌赋、服饰以及建筑物等。此时,教师可趁学生正处于兴头上,让他们对这些传统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展开分析与探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容易将我国传统文化概念的要点归纳出来:作为我们的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其沿袭自古代历史,并一直使用至今,由此便可对“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这一结论产生深刻理解。

3.生本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后环节的应用

作为起着帮助学生巩固及强化所学知识作用的一项教学环节,课后环节的主要形式便是布置作业。在传统高中政治教学的课后环节,教师通常给学生布置一些以单纯记忆或分析材料为主的作业,由于对作业的量过于重视而忽视作业的质,从而使学生陷进题海战术中,难以达到十分有效的巩固知识的作用。尽管有时可对一些改变性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巩固作用,但并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渗透进自身的认知体系中,这对学生的学习以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在此种情况下,高中政治教师在完成备课及课堂阶段的教学后,还应在课后练习环节中渗透生本理念[3]。具体来说,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并注重难易的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是对生活有所帮助的,而并不仅仅只是空洞的理论,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后环节,教师除了向学生布置作业外,还应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开展公正客观而又充满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是有所回报的。

例如,在完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章的教学时,教师可向学生布置“有哪些中华文化?”等一类的作业,随后将中华文化分为文学、艺术、典籍以及科技等几类,同时将学生同样分为相应小组,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一类文化。最后,让各个小组的成员以查阅书籍或互联网搜索的形式将不同类型的中华文化搜集起来,教师则应当在下节课的开始留出五至十分钟的时间,来交流汇总学生的作业成果。通过向学生布置此种富含趣味性与操作性的作业,不仅不会给学生压迫感,而且还会将其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使其通过自主探索与日常的积累,进而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及博大精深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與自豪感。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与推动下,高中政治教学应当严格落实生本理念。通过备课、课堂以及课后等各个教学环节,真正融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摆脱传统单调、枯燥的政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展开学习,最终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郝立方.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4(03):87.

[2]卢志虹.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理论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4,22(09):62.

8.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篇八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在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那么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怎样教好数学呢?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我国数学领域的卓越成绩,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的求知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论知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的教材当中蕴涵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应当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教学思想方法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即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地方时 授这些数学知识,而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 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的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还应当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跋,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9.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篇九

董 瑞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理念给化学实验教学带来的新启示、新方法、新思路,当前实验教学其标志之一就是“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真正承认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新课程立足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位化学教师要强调实验教学,让化学实验充实整个课堂。新课程理念应渗透到化学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实验教学自主学习科学探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目前,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在全省各初中正式展开。这一全新的教学实践给学校带来了新观点、新气象、新变化,给学校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下面结合自己实验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新课程理念给化学实验教学带来的新启示、新方法、新思路,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能力和水平,尽快把新课程理念融入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

一、改革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当前实验教学其标志之一就是“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真正承认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结合仁爱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宗旨,我们抛弃了由一人准备,全班等侯;一人板书,全班笔记的授课模式,而代之以教师引导,全班准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㈠发掘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化学新教材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不仅色彩艳丽,图文并茂,而且贴近生活实际,同时也到处体现出现代高科技的最新成果,令人振奋不已。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惟一依据,而是一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范例,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应成为教材有力的开发者。

如在教学《二氧化碳》时,我首先让学生把燃着的两根蜡烛不同高度地放在烧杯内,然后提问:“怎样才能使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学生甲:“用口吹。”学生乙:“用水淹。”学生丙:“用玻璃片盖。”„„我对他们提出的答案均表示肯定,同时出示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并将二氧化碳缓缓倒入装有蜡烛的烧杯里,于是燃烧的蜡烛由下而上熄灭了。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那个集气瓶里装了什么东西,竟然能使蜡烛熄灭?”“为什么低的蜡烛先灭,高的后灭?”我及时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集气瓶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吗?它具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一课。”通过设问质疑,使学生带着悬念积极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

㈡让课堂充满活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具有不可低估的创造性,教师的职责是要把学生这种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而不是去操纵学生的行为,控制学生的思维。

在《二氧化碳的制取》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3.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学生通过这组实验现象对比,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的:有人认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度快,用这种方法合适;有人认为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反应速度适中,用这种方法较好。没有人认为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因为他们一致认为这种方法反应速度太慢而且很快反应就停止了。学生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强烈了。这时我及时引导:我们在实验室里制出的二氧化碳还需收集研究,两种方法都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哪种方法更适合于实验室使用呢?问题一下就明朗了:应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可见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为今后主动学习化学迈进成功的一步。

㈢适时拓展和总结,在运用中形成知识体系。

初三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只掌握到一些零碎的知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随着学习的逐步推进,我们注意引导学生适时拓展和总结,使知识在运用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当学生掌握了某种气体的制取方法和装置设计时,他们的知识结构是片面不完整的,还应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制取其他气体,巩固刚学到的知识。为此,我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后补充了一道练习:在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请你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设计一套制取氨气的装置。

二、联系实际,深化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对化学课产生了空前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一本书一本作业的僵化模式,变得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学生不再局限于在书本上学习化学了,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树立了“生活处处有化学”的新理念。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常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如: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如河中鱼虾绝迹,黄河断流,长江洪水成灾,北方沙尘暴侵袭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臭氧空洞等,早已不再是新闻。通过学习水污染、空气污染使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如果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将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为学生树立尽量减少污染,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意识。

再如由于人们大肆砍伐森林,过度开采煤矿石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已是

明显贫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我们探讨“如何开发新能源”、“环保汽车”、“西气东输”、“海底深处的‘可燃冰’”时,有一位同学画了一则漫画:画面上有一位小朋友冻的瑟瑟发抖,向妈妈求救,妈妈说世界上的煤已经用完了。就这么简单的一副漫画让我们联想到了许多,这不正是我们课堂上设法寻找的吗?

又如美国借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的生化武器,而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由SARS病毒引起的令人惊骇非典型肺炎;由塑料垃圾引起的“白色污染”„„,这每一个话题都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三、整合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㈠让化学实验充实课堂

化学新课程十分重视化学实验及其教学,将实验探究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强调实验教学,让化学实验充实整个课堂。

⑴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如做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更要注意观察:钟罩内的水面是上升还是下降?上升或上降了原空气体积的多少?为什么?这样就避免了只注意红磷燃烧发出的大量白烟,忽略水面上升了空气体积的1/5的现象。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若实验结果水面上升不到空气体积的1/5,可能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分清了观察的主次,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⑵积极发掘,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探究精神

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探索性实验。如学习《铁的锈蚀》一节时,对于钢铁生锈的条件,我们不是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变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一周前开始指导学生做三个铁钉生锈对比实验。(1.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2.铁钉在潮湿的空气,3.铁钉浸没在水中)上课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下列问题: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4、如何防止铁生锈?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这样不难得出结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最易生锈,只要将铁器与水或空气隔绝就可以防止生锈了。

㈡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化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展示出新的前景。在化学第一单元《绪言》教学,我们通过课前准备,寻找切入点,搭建教学平台。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指导协助学生操作软件,组织学生讨论,从中引出应有的结论。通过“光导纤维”、“地球上的变化”去证明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里。利用互联网下载大量的图片,介绍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同时增加了“绿色化学”、“碳-60的结构和用途”等高新科技的内容,加强学生的爱国主

义教育。

㈢让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程立足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化学小实验和社会调查,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摄影冲卷;对土壤酸碱度的检测;测定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调查它们对自然界危害及防治方法;建筑、合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了解;如何防止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水是人类重要自然资源》后,动员学生自制简易净水器,学习净化水的方法,结合苏中制药厂附近河流被污染情况,尝试设计净化方案,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明确化学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新课程理念应渗透到化学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研究》(2013年10期、2014年3期)

2.《湖北教育》(2014年3期、4期)

3.《人民教育》(2014年2期)

4.《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年20期)

10.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学新理念 篇十

【关键词】CBI教学理念 高职高专 商务英语教学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商务英语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交中熟练使用英语的能力。而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的CBI,将语言教学和专业领域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对自身专业的理解。下面,针对CBI的教学理念进行具体分析。

一、CBI的教学理念和商务英语的融合

CBI教学理念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蒙特利尔的“沉浸式”实验班,是将语言技能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的一种理念。CBI将传统教学的语言学习和学科内容分割的形式进行了改变,提倡以语言作为学习内容的介质来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这样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获得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双重功效。

二、CBI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1.CBI教学模式的载体——高职高专学生群体。学习过程离不开活动的载体。教学中,这个载体就是教学中的执行者和学习者。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已是成年人,拥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他们更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因此传统灌输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践中,不能死板的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而是应当针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及兴趣爱好进行有计划的授课。据实际观察,作为载体的学生,对CBI教学模式的接受度和配合度还是相当高的,这为CBI教学模式的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性。

2.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导向。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商务英语和涉外经贸专业知识,具有商务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涉外经贸专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又熟悉国际贸易、经济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新趋势,掌握对外商贸洽谈以及商务公关、制作进出口单证、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外经贸活动各个环节操作的基本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相对于传统的外语教学法,CBI教学理论是将重点放在社会语言学和学习策略的能力上,即语言的实际应用上。学生不是单纯的学习语言,而是时刻浸入在模拟的商务环境之内,利用习得的语言技能来完成实际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是行之有效的。

3.教学环境和师资培养能力。高校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高职高专的英语专业教中,CBI作为主体模式上的技术导入,在普及的过程中,是需要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的。在教学结构的构建中,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利用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等,实现语言上的信息传输,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确保其完整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是CBI模式的执行者。但是目前高校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虽然具备普通英语的教学能力和经验,却没有正规系统的学习过商务英语和商务专业知识。教师商务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急需得到全面系统的培养。对于一般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师资有限、资金困难等问题,可行的培养方式有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供校内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商务英语师资培训班等。商务专业英语程度好的老师参加英语培训,而缺少商务知识的英语老师参加商务知识的培训。如此一来,可最大程度的开发原有师资在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的潜能。另一方面,学校要保证双师型的教师招聘,进行专业的评定教学,提供足够的合作教学,强化学术交流,不断完善教学的队伍和多元化构建。

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其教学的质量。而在和市场专业人士的交流中,应当加紧其合作步伐,通过和市场经济体系的接轨,从而保障在教学中,能够了解到实时的结构体制,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保障。在和校外企业的合作中,可以适当的让学生在校外企业进行学业实习,从实践活动中,完成对商务英语的实际操作应用熟练。

三、CBI教学模式下的商务英语教学实施策略

CBI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采取以下的策略来进行实施,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以学生为中心的CBI教学模式。CBI教学模式重视学习者对教学全过程的参与,而教师则扮演引领者的角色。教师选取特定的商务主题,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真实的商务场景,要求学生运用英语完成真实任务。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商务英语语言技能,还需要对商务礼仪、商务内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有可能较好的完成任务。在模拟的过程中,可明显暴露出学生在学习中的欠缺与不足,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纠正,如此一来,参与和观摩的学生都能获得深刻的印象。CBI教学模式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习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课堂流动教学来实现这一层次的可能性。

2.教师提供充足的多样化资料。商务英语区别于普通英语,更多的是应用于实际商业交流的,在特征上,更具备专业性。CBI教学模式重视的是教学的多重目的性,该模式不仅为英语的实际操作提供了相应的平台,利用角色促进语言习得的效用,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堂选择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教师可以从专业教师资料中围绕主题进行选取。

商务英语主要的教学材料如:《商务英语口语》的不同版本,在集合不同学校版本的商务英语分析中,可以集众家所长进行课程的讲解。由于不同的院校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将其重點进行归纳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在商务英语上的造诣。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其ETS中的TOEIC和TOPE虽然都统称为商务英语,但是在本质上还有所区分。所以在进行讲解这一类的问题上,需要结合现在职场中的应用理论来进行确定。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应对市场需求,能顾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3.优化师资建设复合型队伍。优秀的CBI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以及公司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在高职院校的供应专业上,设置合理的岗位实习,可以更有力的促进其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为胜任CBI商务英语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CBI教学模式的应用,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但是目前我国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学生词汇认识和专业知识方面都比较匮乏,部分教师缺乏实际的商务经验,在模拟还原真实的商务场景并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或脱离实际,同时高校方面对师资培训的投入力度不足,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务英语的实际教学效果。因此需要老师在授课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这样才有可能最终达到高素质高标准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晓纯.CBI教学理念下的高职电子商务英语课程设计[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110-113.

[2]宋婷婷.商务英语教学中引入CBI教学理念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A),2014,(1):103-103.

[3]赖国芳.内容依托教学模式(CBI)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9-160.

[4]潘薪竹.基于CBI理念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南充市高职院校为例[J].科技资讯,2014,12(25): 189,191.

[5]王冬梅,袁玲.CBI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131,134.

[6]任诤.CBI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96):174-175.

[7]陈平.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CBI教学语境构建[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3,(4):100-103.

[8]樊晓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387-389.

[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领导在地域文化发展会发言下一篇:胡家窑2013-2014年政教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