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论文

2024-09-26

自主学习的论文(通用8篇)

1.自主学习的论文 篇一

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全面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育 自主学习语言自主学习中心

[论文摘 要]现代英语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自主学习的定义和特征入手,分析了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模式,阐述了建立自主学习中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平台。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为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终身学习一般不在学校里进行,也没有教师陪伴在身边,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美国教育家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著名记者戈登·德莱顿合著的《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中写道:“全世界都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我们认为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因此,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至关重要,刻不容缓的社会要求。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方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而不是捎极地,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进行学习认知和学习实践的活动,要求学生作为有思想、有思维的主体去面对问题、探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外界输入的知识在自身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使输入的知识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最终达到输入与输出的统一。

一、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重视自主合作的教育氛围,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教师单纯的口头讲授转变为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通过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让学生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

2.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主观建构,它强调学习者要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自主获得。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应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从而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学习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学习的.方法、内容,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学习更加开放。

4.学习的合作性。自主学习虽然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它并不是个人封闭式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选择学习伙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帮助,吸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之短。

5.学习的创造性。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完成知识的再创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二、大学英语教育的新模式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传统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课堂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机会很少,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束缚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英语学习效果欠佳,“哑巴英语”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经之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教学模式符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它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英语水平得到提高。在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受到冲击的当今,人们纷纷把研究的重点从受教育者的外部环境转向受教育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开发,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

由于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开展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教材与教学软件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重在培养综合应用能力,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改革抛开了传统教学中以阅读为主的教学思想,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教学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上。

三、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是伴随外语教学与研究不断深入而产生的一个新生事物,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不仅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语言学习场所,创造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也推动了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拥有自主学习软件系统和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够支持昕、说、读、写、译等全面的外语学习,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软件系统支持个性化学习,能够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其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阶段性的测试结果调整学习进度。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习过程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动性,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系统将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种种感官,促进学生左右脑并用,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提供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更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供高效、自由的学习的平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网络学习系统及教学软件可以帮助师生实现情景教学,使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构建英语知识,实现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互动模式。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主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监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评估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四、结语

现代教学结构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最大可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热情,改革单一英语教学方法提供了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徐世红,论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基础英语教育的新模式

[2]宋敬锋,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4]谈现代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李波,自主学习简论[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s2)

[6]杨俊岭,于冬,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教学的关系探析

2.自主学习的论文 篇二

一、树立目标意识, 培养乐学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进而“乐之”的过程, 就是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只有“乐之”, 才可能保持永不衰竭的求知欲, 才可能保持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因此,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 首先要确定好准确适度的目标, 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体现适度的目标, 使知识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 使其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感。要实施分层教学, 就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快乐。因此, 确定目标既不能太高, 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又不能太低, 让学生感到唾手可得, 而是要让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但又得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能够达到。可以先帮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上制定短期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 使学生通过一周或更短时间的努力后能取得明显的进步, 一个一个小目标地实现。教师还要把握时机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和理解, 逐步对学习产生成就感。

二、树立自控意识, 培养自觉习惯

锻炼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顽强的学习毅力和高度的学习自信心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品质保证。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塑造过程, 要经历习惯更新的阵痛、习惯巩固的坚韧和学习失败的考验, 这就要求学生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高度的自制力。农村学生, “空巢家庭”多, 监护不到位, 抗干扰能力差, 自觉性更差。因此, 光有明确的目标还不行, 还需要有较强的自控意识, 通过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态及思想行为, 最大限度地淡化和消除不利因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如学习难度加大, 考试不理想, 面临外界诱惑等, 容易造成注意的分散和兴趣的降低以及学习行为的紊乱。因此, 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辅导和调节, 如用情绪调控、深呼吸、理性升华、自我暗示等方法, 指导学生去克服学习困难, 排除心理障碍, 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

当然, 学生自我管理也十分重要, 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语言行动, 不做干扰学习或不利于学习的事。而农村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可引导学生从小事易事做起, 因为小事易成功, 给人以自信, 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克服大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可用“学而不厌”“学习, 学习再学习”“业精于勤”等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 以此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可要求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检查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学生间也可以相互监督检查。学生们天天生活在一起, 相互间的情况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教师更了解。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生, 把表扬肯定、关心爱护、耐心辅导与严格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三、树立方法意识, 培养自学习惯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社会在不断发展, 新知识在不断涌现, 仅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过程教学, 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 而代之以激励、点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新知识, 更要总结积累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方法。在实践中, 一方面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学习等常规性学习方法与习惯的训练。另一方面开展观察习惯、注意习惯、想象习惯、记忆习惯、思维习惯、自主创新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当然, 这些习惯的养成, 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要靠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强制要求和教育诱导相结合的方式使之成为自律和稳定的学习习惯。笔者平时备课时非常注意根据特定的学习内容来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还指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过程进行评价与监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紧紧抓住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策略指导。

当前农村初中大量优秀学生自小学就流向大城镇学校, 而这部分优质生源的流失使农村初中失去自主学习的“领头羊”, 给自主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 充分发挥“潜能生”的作用。可引导他们先读一读 (包括辅助文) , 再想一想 (“小栏目”中的思考题) , 接着写一写 (“知行博客”之类) , 联系实际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使学生明白如何入手, 懂得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而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 所以, 关键是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总结和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自评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它可以及时反馈、准确检验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有意识地调控自己, 不断唤醒自己沉睡的心灵, 深化自己的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与创造力, 以提高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 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的成败中分析原因, 及时发现和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四、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质疑习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课, 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最高点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创新, 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过程的安排、问题提出的角度、练习题的题型等, 都要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质疑习惯的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一方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 另一方面也不要被教师的思维所束缚, 要敢于怀疑, 敢于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标新立异;激励学生敢提问, 爱提问, 乐探究, 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笔者经常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见解”。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时, 总是耐心地讲解, 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从不因这个学生“爱钻牛角尖”而不予理睬。当学生对书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时, 总是表扬这些同学敢于大胆思考, 号召大家向这些同学学习, 使课堂充满创造性的生机与活力。例如讲解“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时, 有学生认为, 有些个体、私营经济制售伪劣假冒产品, 唯利是图, 不顾消费者的利益, 应该不允许其存在。针对学生的这种认识, 笔者带领学生分别参观了校门边的个体理发店、书店、药店、自行车修理部等。接着展开讨论, 提高了思想认识, 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灵活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口、眼、脑等感官的协同作用, 新知识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更生动, 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3.自主学习的论文 篇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课时,根据学生情况以及历史课题内容,或讲一个故事,或提一个问题,或设计一个悬念,或讲一则奇闻趣事,或展示一幅画面,或做一个演示……总之,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发掘教材的意蕴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真钻研教材,发掘历史课本深含的意蕴魅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也会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1.课上多表扬

店子中学孩子整体的智力确实不如自己原来的学生,但这并不能否认他们身上许多的优秀品质,比如他们淳朴、善良、虚心、好学,这是城里的孩子所不能比的。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他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及时掌声鼓励;部分正确,也给予充分肯定;即使回答错误,也微笑着告诉他,勇气可嘉,坐下再思考一下。总之,从不在课堂上批评他们。

2.课下多亲近

尽快地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是我们几个支教老师刚来时共同的体会。于是,课上我总是面带笑容,让学生感觉到我可亲。课下,我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和学生交流,拍拍手、摸摸肩、问问家里的情况、谈谈学习的问题、讲讲城里的趣事等。很快我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了。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柯老师原来是可亲可敬的。

3.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批评的难处常常不在于内容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为达到既教育好学生,又不伤害师生间感情的目的,我们应讲究批评的艺术。

微笑着批评学生。“笑是打开心门之锁,它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眼与眼的感动。”当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时,老师笑着摇摇头,他会心领神会,为自己的行为惭愧;当学生犯错时,老师微笑着了解事情的经过,与他讲解道理,并与他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的微笑能给学生一种真诚的关切,学生会痛改前非。

个别进行批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应注重技巧。例如解x同学,人比较聪明,但他不太讲卫生,对待学习不认真,成绩不理想。同学们都不大愿意和他交往,他自己也很郁闷。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私下里找到他,不是直接批评他,而是向他讲解成才与环境的关系,让他明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后来他终于明白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与同学的关系有所改善,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1.指导预习的方法

预习就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在每节课中,我都把预习作为一个教学重点进行。

2.让学生学会表达

对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想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我们常会发现一些总是沉默的学生,他们有的是不敢表达,有的是不善于表达。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一个手势、一点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理清思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对他们表达的内容多作正面评价。

3.让学生学会交流

交流的目的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当小组内有了多种意见时,必须归纳出一套最合理的方案。我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要理解别人的发言。其次判别意见的正误。最后组内达成共识。要肯定较合理的意见,用简洁明了的话来归纳讨论结果,归纳出一套最合理的方案。

4.让学生学会讨论

讨论前,先让小组的成员独立思考,讨论时让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以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就能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还要求那些学习较好的同学要有耐心,要尊重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讨论形成的集体意见可以轮流或推荐的形式由小组成员报告。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我们的教育就会向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受益终生。

4.自主学习的特征 篇四

(1)主动性

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本质,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在学习中体 现出来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上的独立与自主。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能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

(2)有效性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做到“会学”。衡量学生是否自主能动地学习,不仅要看学生是不是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要看他们是不是富有成效地学习。

(3)全程性

全程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学习的特征之一。“自主”贯穿于学习活动 始终,从学习目标的明确到学习重点的明晰,从学习方法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决定,从学习过程的推进到学习反馈的进行,学生均在参与。

2初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策略分析 2.1 精选教学内容

由于化学学科具有自身特殊的学科特点,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教材中的具体内容,挖掘出适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这是决定自主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元素、分子、原子、单质、化合物等就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要选择那些宏观的与学生的 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且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例如:自然资源水 的质量、淡水资源的短缺、水污染等方面的内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 污染及金属回收的重要性;了解食盐、纯碱、不苏打、碳酸钙等盐在 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在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 资料: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 性。总之,所选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基本能够掌握和了解的通俗内容,且资料来 源比较丰富。

2.2 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以前,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布置学生自学内容并写自读笔记;教师将学生的自读笔记收集上来,把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讨论提纲;上课时,学生带着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来到课堂,通过分组讨论、课上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传统的教师讲授变为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为避免两极分化、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课上分发挥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讨论分组采用异质同组-把不同学习质量、水平的学生编入一组,讨论时互相帮助,促进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断进取。

2.3激活学生的内部需要

5.自主学习的作文 篇五

自主学习有很多好处:自己独立地消化知识,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让学生勤思考勤动手。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呀?可是当我们再对比一下呢:1980年,老师在讲台上一个劲地讲,就算那种空间知识也只是凭借一张嘴一双手来讲,如果记不住只能抄。真的,我们好幸福。以前的强加知识变成了在课堂感受到主人公的位置并以自己为中心。

我们每天都在自主学习,就一节数学课来说吧。前一天,老师已经留了自主预习的作业,也就是说学生已经自学了一遍。一开课,老师微笑地告诉我们这次的课题,并让我们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对课题的理解。然后就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回报,而老师也时不时地插上几句知识点。“叮铃铃”欢快的铃声响起,而大家还认为只过去了十分钟。这就是自主学习的魅力所在。她可以让你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她可以让你爱上学习。就连放假时,我们都天天盼望着上学时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让游戏迷不再沉迷于游戏,让“小霸王”不再想出去疯玩疯闹,让“书呆子”也会动手制作……

6.自主学习的作文 篇六

现在我弄明白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理解的过程。我们所学的知识,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如:学数学应用题,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理解和分析能力要靠语文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只有将各科联系起来学习,才会融会贯通,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寒假中,我就用自学的方式对奥数的行程问题展开了思考与探究。我用数学书上的计算公式和解题思路对第一道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计算,最后发现:这些题目,不论怎么出,都是围绕这一些公式的,有些题目看上去很难,但是细细一分析,发现这些题目是在很基本的一道问题中加入一些修饰的词,把你的脑子绕晕。你只要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公式,脑子再稍微绕一个弯,这些题目就迎刃而解了。从这一次的自主学习中,我对奥数中的行程问题的理解就十分透彻,这就是自主学习中的融会贯通。

在学习中,我还有意识地把各类知识和技巧联系起来,借鉴一些好的方法来相互促进。我在背英语单词的时候,把较长的单词分节记忆,这样记起来就非常容易。另外有时候自已在家里找爸妈创造一些英语对话的游戏,来加强英语的口语练习,既形象又生动,让我在快乐中得到提高。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我首先是熟读课文,再通过查字典和查找有关资料来做好预习,提高了预习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且对创新思路,对提高想象力也有帮助。自主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不仅要自主学习,还要把各方面的知识融合起来,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东西。

7.自主学习的论文 篇七

1.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1 国外对自主学习方面的研究

对于自主学习的概念、策略和能力培养,国外学者纷纷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方法,他们的研究对于自主学习方法的推广和广泛运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自主学习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早提出自主学习这一概念的是Henri Holec,他在1981年出版的《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阐述了自主学习的概念,把“自主”(autonomy)定义为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但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自主学习方面的研究在国外才达到高峰,很多著名学者都纷纷出版专著或发表文章,从各个角度探讨学习者自主的理论背景,给出定义,并对与学习自主有关的各方面因素及如何在实践中促进学习者自主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其中:Wenden (1985)坚信“学习策略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Holec (1981)认为自主指“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Holec (1985)强调,自主学习本身是一个概念上的工具(conceptual tool),即设计和管理自己学习计划的能力。他把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分成“无声的自主学习”(silent autonomy)和“有声自主学习”(loud autonomy);Heloc (1988)指出学习者的学习责任感是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Brown (1987)认为态度是“学习者对自己、对他人及对自己所处文化(或目标语文化)的看法的一部分”,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而消极的态度则会减弱学习动机;Dickinson (1987)则认为“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负责有关学习的所有决策并负责实施这些决策”;Lynch (1988)认为“广泛地听取(小组的)意见总比只依靠(教师)一个人的观点来得客观;Little (1990)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够独立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并确定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Dickinson (1992)将“自主”定义为“学习者对所有学习上的决定和这些决定的完成完全责任的情形”;Nunan (1995)认为这种能力至关重要,“能够确定自己目标并创造学习机会的学习者,可以说,是自主学习者”;Littlewood (1996)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够独立作出并实施影响他行动的选择的能力和意愿”;Pemberton (1996)强调“自主学习不仅仅意味着独自学习”;Wenden (1998)写道:“在语言学习中有两种态度至关重要,第一种是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持的态度,第二种是他们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能力所持的态度”;Benson (2001)将自主学习界定为“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控制的能力”;Gardner&Miller (2005)说“在一定环境中,只有当学习者作为组织活动中的一分子融入自主学习时,自我评价需要才会产生”。

1.2 国内对自主学习方面的研究

由于自主学习这一概念起源于国外,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较晚且只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才开始进入繁荣时期。

国内由于此研究起步较晚,因此专门论述外语自主学习的专著很少,其中张奇(1999)强调“学生的学习应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因为这种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传授下获得知识的最经济、最快捷、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徐锦芬(2007)的《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系统地研究在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大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有关自主学习的文章也不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为:郑敏(2000)的“自主性学习的缘起和发展”,建议教师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庞维国(2000)分析“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肖川(2001)认为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就是“学生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华维芬(2002)在“‘学习者自主’探析”中思考中国语境中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魏玉燕(2002)“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外语教学新概念”,文章重申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外语学习能力是外语教学界的长期目标。何莲珍(2003)“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束定芳(2004)把“自主学习在外语学习中的成分归纳为三种:态度,、能力和环境,学习者应该被给予大量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庞维国(2004)主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定义自主学习”;靳玉乐(2005)认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对自身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不断地进行积极、自觉地计划、观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朱玉梅(2007)“语言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再次强调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是培养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等。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英语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英语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得到普遍的重视,而且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研究者们进行的研究和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为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提供了参考,且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自主学习这一重要课题将会受到国内学者更多的重视。

2. 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的迫切性

2.1 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的现状

由于不同的国情、校情和教学对象,国内外许多对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描述因他们研究的针对性所限,主要研究对象为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和大学英语(非高职)方面,而对高职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有效解决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且有关自主学习方面的文献也大多停留在理论介绍层面及开发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等方面或从某一个特定的层面或角度对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因此并不能全面反映高职学生。

2.2 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目前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由教育体系的边缘向中心转变,职业教育“技术”+“外语”的实用性人才的需要决定我们必须进行高职英语改革,着重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与市场接轨和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2.2.1 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终身学习已经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知识爆炸”,还是信息的不断更新,都对现代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仅凭在学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2.2.2 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

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学习”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和首要的目标要求。然而在传统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教师整堂课主要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因而无法给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足够的机会;由于一直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小学教育模式的束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表现在学习上就是缺乏主动性,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使得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的中心。

2.2.3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现代英语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倾向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增强他们的全面素质,教育部在下发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系列策略培训,从而使学生管理自己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

2.2.4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体现学习者个体差异、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强调“教”,而忽视“学”,片面地强调教师的输入,强调唯一性和标准化,忽视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主体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先天性的差异教育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弥补这个差异,使学习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更有效的学习策略。

3. 结语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继续学习的社会,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有充分的学习欲望和足够的学习能力,不断地自我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社会。教师应通过学校教育增强高职生学习动机,培养高职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高职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把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知识和策略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体验自主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语言运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并不断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促进高职大学英语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Benson, 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Harlow, England:Longman, 2001.

[2]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J:Prentice Hall Regents, 1987.

[3]Dickinson, L.Learner Autonomy Learner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ing[M].Dubin:Authentic, 1992.

[4]Gardner, D.&L.M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Applied Linguistics in Action Serie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5]Holec H.On autonomy:some elementary concepts[A].In Riley P (ed.) .Discourse and Learning[C].London:Longman Group, 1985:173-190.

[6]戴炜栋.外语教学中的“费时低效”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7) :1-32.

[7]范烨.浅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训练[J].外语界, 1999, (03) :32-38.

[8]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7) :287-289.

[9]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J].外语界, 2001, (05) :41-15.

8.自主学习的论文 篇八

【关键词】中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34

自主学习的开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由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参与者,辅导者,学生由支配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这种转变涉及到一系列问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为什么要改变,改变的动力来源是什么,教师作为教学的参与者如何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即方法和手段问题;教师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即帮助的内容问题;如评价体制未改变的条件下,教师失去主导地位,怎样来确保教学成绩;学生从过去的被主导被支配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这涉及到如何唤醒其主体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发挥其主体作用等问题,主体作用涉及哪些内容,是绝对的独立自主还是相对的自主,自主的程度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水平影响着自主学习的效果。下面就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谈影响自主学习开展的因素

一、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教师的影响因素看上去很多,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师开展自主学习的动力问题,二是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问题;三是开展自主学习后对教师的评价问题。这三个问题从开始一直困挠着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使得教育教学改革始终不能大破大立,谨小慎微,亦步亦趋,不敢不想越雷池半步。这三个问题,本人认为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影响着教师们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和动力,从而担心教学业绩以至于于担心教学评价。

(一)教师必须具有开展自主学习方面的动机,即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

人们常说完成一件事情总伴随一定的动机,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很多时候人们把动机误解为目标或目的,其实目标定向只是动机的一方面,动机还包括兴趣、价值观、自我效能感等方面,个体在动机各方面的程度越强烈,则往往产生强烈改革动力。客观地说,相当多的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动机不够,动力不强,究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不谈原因,只谈解决之道。

1、增强关于教育的价值观认同,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价值观是内在的潜意识的,是人们用以判断对错、美丑、善恶的标准,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价值取向,所指导的教育行为往往产生明显差异的效果。在学校的价值取向上应关注现代工业文明形成的民主、法制、平等、科学、创新等时代精神,也应关注我国传统美德的忠、教、礼、仁、义、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并把两者相结合的教育价值观就具有立意高但又不失操作性,既继承了传统美德又兼有时代精神,既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结合了西方现代文明,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可惜的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认同或者未建立这个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行为失去了操作依据,所以常出现教育专制行为、不依法治教治学等行为,产生的教学效果自然大受影响,所以本人认为要大力推进教育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活动,促进教育核心价值观内化。

2、增强教育改革的自我效能感,促进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

自我效能感,意即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越强,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就越强,效果就起明显。目前教师们的在教育改革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不强,原因在于关于教育的理论知识缺乏,获取途径不畅,教育研究的方法不足,所以只能对一些教学方法或技巧做一些小改进,但又缺少研究数据来证明改进的效果,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本人认为可以做这样一些事情,一是邀请教育科研专家最好是大学的教育理论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同时废弃教学故事撰写,回到教学论文的编写中来;二是邀请做教育统计的专家到校开展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关于统计方面的基本技能;三是在本校推出一些教学研究的范例,供教师们学习探讨。有了这样一些措施后,教师们开展教学研究的自我效能感会明显提高,改革的动力就会增强。

3、支持、鼓励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者,调整评价方式

进行教改的老师,有的是为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而改革,有的是为个人目标而改革,我们认为改比不改好,做比不做好,不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定向,只要他或她参与教学改革,在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这样的目标定向是应该鼓励和支持的,也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的。

4、改变对本校学生层次认识的角度,推动自主学习的开展

时下有两句话,一句是名师出高徒,一句是高徒出名师。高徒出名师,发生在一些名校里,这是普通学校教师的共识。但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是最容易名师出高徒的,因为学生的太好了,教师的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层次太低了,缺少能自主学习的发生条件,所以不要抱怨学生层次如何差,必须清晰认定本校学生的层次,研究到位,措施得力,是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最好样品。

(二)教师掌握的教学策略和灵活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影响着自主学习的开展,即怎么教的问题。

教师在自主学习的大环境下到底需要哪些教学策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分析课堂教学要素,不管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自主学习模式,一堂课主要由三要素构成,即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和师生关系。这三者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获取教学效率的基础,在单志艳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师生关系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效应值,对目标设置与学习计划制定、对学习过程执行与监控、对学习结果评价与反思的总效应值均超过0.85,说明把师生关系为自变量,教学组织作為中介变量,把目标设置与学习计划、学习过程执行与监控、学习结果评价与反思作为因变量具有较高的拟合度,从而可以得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础。

教师是参与者,帮助者,也是组织者,教师在自主学习活动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哪些呢?我们可以把完成一堂课从纵向来划分,分为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三个阶段,再来思考这些问题就简单了。

学习前主要任务是做好各种准备,主要包括教会学生了解和分析自己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并根据以前的学习结果和对自己的评价,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或者对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或选择。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确定相对稳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即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组织模式,目前关于自主学习的模式也很多,国外的如杜威及其弟子们创立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麦臣鲍姆的言语自我指导训练程序、约翰森等的合作学习模式,曼宁的认知性自我指导模式等,我国也先后出现了几种相关的教学方法 ,如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等。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都是先学后讲,基本程序大致是呈现学习目标、学生自学、自学检查、集体讨论、教师讲解、练习巩固、课堂小结等,根据上述核心思想和基本程序,构建一个具有学科特点的自主学习的模式也不是很难的问题,我校的推广实验班经验中的操作性要求可以说是从上述基本程序中提炼总结而成,只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因而出现一些孤立片面理解。

学习中主要是执行与监控,包括教学生实时监控与调节自己的学习,并分析与监控教师自己使用一些方法的恰当性和适用性。教学执行或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即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高效地实施学习行为,确定合理的学习顺序,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并教会学如何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良好的时间管理,这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教师一方面要观察、指导学生,另一方面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高效也是一个考量因素,如当学生面对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时,会出现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和学生一起把题目分析清楚讲解清楚,学生也认为听懂了;第二种情况是先把该题目讲解清楚,然后让学生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第三种情况是分析元认知,分析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然后选择自己的辅导方法,把该题目讲解清楚,并思考自己所用的方法是否是有效的或高效的,举一反三的题目是否具有规律性的解答方法,总结出能触发生条件反射的重要信号。上述第三种情况可能是我们要追求的境界。

学习后主要是对学习结果评价与反思,包括教会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结果,同时给教师自己正确的反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

二、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对于自主学习的开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内在潜质、学习动力和所掌握的学习策略以及意志力的强弱都深刻地影响着自主学习的效果。

1、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即能学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自主学习是在自我意识产生之后才出现的,自我意识应该是自主学习最基本的内部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自我意识基本等同于元认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两方面。元认知知识就是认知自己、认知任务和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元认知监控是指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而自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包括制定计划、实施控制、检查结果和采取补救措施等环节。可以看出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作为高中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元认知知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监控自己的行为,具有开展自主学习的条件。

2、学生必须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即想学

同样,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机也可以从兴趣、价值观、自我效能感和目标定向四方面分析,首先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应该具有对学生的兴趣,客观地说,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是有的,但有兴趣的学生绝对是多数,只是兴趣的浓厚程度有差异而已;至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来说比较朦胧,特别是时代精神中的民主、法制、科学、创新等方面欠缺较多,而在传统美德方面相对较好,这与整个国家核心教育价值观不清晰有关,致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民主意识缺失、法制意识淡薄、崇拜权力和权威、盲目跟随模仿缺少创新,我不知道钱学森大师的世纪之问是否跟这也关呢?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就应该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心中,增强学生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及至整个人类发展的动机;至于自我效能感,涉及到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与评价,自我效能感强,即自信心强,开展自主学习的动力也就强,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多从正面评价学生,鼓励学生,也要教会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自我效能感;至于目标定向,通俗地讲为什么读书,目标定向越清楚,对个体的发展意义越重大,产生的动力就越强,在这一方面可操作性很强。

3、学生因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即会学

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大致可以包括这样几方面:注意策略、理解策略、精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组织策略、要点选择策略、批判性思维等。据研究发现,当教师设计课程和环境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技能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单志艳在北京、内蒙古、广东三地进行自主学习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的自主性都表现较弱。从学习策略的内容来看,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策略多少以及策略的灵活运用能力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思考在每一方面都有哪些策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用什么策略。

4、学生的意志控制水平高,自主学习成效就显著,即坚持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学习困难和干扰,如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身心的疲劳、情绪的烦恼和外界因素的干扰等,这时候就需要学生用意志努力来控制自己,使学习坚持进行。自主学习的意志理论认为,再强的学习动机也无法取代意志控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一般说来,学生在学习之初都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但是随着学习的进行、学习困难的增加,学习动机的推动作用会逐渐减弱,而使学习得以坚持的力量是意志控制成分。换言之,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具有更强的启动作用,意志控制对自主学习具有更强的维持功能。

自主学习既可以被看成一种能力,又可以被看成一种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能力,自主学习经历了一个从他主到自主的发展过程。在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起来之前,学生的学习活动通常是在教师、父母等他人的直接指导和调节下进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按照成人的要求被动甚至机械地从事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随着学习经验、学习技能的增加,自我意识的逐步增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独立监控、判断、评价的日益增多,其自主学习能力就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成人的指导和调节就逐渐由主导作用变为辅助作用,学生的自我定向、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发挥起主导作用。一般说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与之交往的成人给予的引导、监督和启发越多,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就越多,就能更明确地意识、指导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育指导这一外在条件。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可能完全游离于教师的指导之外。在现行的教育条件下,学生还必须依赖教师来确定学习内容、获取学习策略、提供学习反馈;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学习困难时,尤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自主学习的社会认知学派之所似把学生主动寻求学业帮助作为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自主学习决不是撒手不管的学习。

三、社会因素对自主学习开展的影响

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还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家长的影响,家长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还是无所谓的影响的净利截然不同,总体来说多数家长是支持自主学习的,部分家长认识中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老师放任不管,对自主学习的认识有偏差,还有极少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不问不管不顾,基于这判断,学校有必要向家长向社会宣传自主学习,让社会明了自主学习的目的,方法与措施、家庭所需的必要支持。

四、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 教育探索, 2001,( 12) : 32- 33.

[2] 程晓堂. 论自主学习[J]. 学科教育, 1999, ( 9) : 32- 39.

[3] 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 Zimmerma B J. Sebast ian Bonner Rober t Kovach. 自我調节学习[ M] . 姚梅林,徐守森. 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5]周炎根,桑青松.国内个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1):100-101.

[6]庞维国. 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80.

上一篇:第九放映室下一篇:雅思口语高频Part2话题--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