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联想

2024-06-27

沉甸甸的联想(精选16篇)

1.沉甸甸的联想 篇一

父母,一个特有的名词,其中包含了多少刻骨铭心的感动,当我们在去体会那份特有的、深深的情感时,一定会有一股澎湃的激情在心中涌动。

的光景,12年的岁月,我渐渐懂了父母的苦楚,更懂得了那份沉甸甸的爱!

记忆中,妈妈不是一个爱唠叨的人,但,不知何时,我发现妈妈变了,变的爱唠叨了,无论什么时候看见我,好像总有问不完的问题,简直就像一架火药充足的机关枪,肆无忌惮的向我射来,为此,我很烦恼,也很无奈!

每天早上我还没出门,妈妈就开始唠叨了:“书都带齐没?路上要小心,过路口的时候要左右看清楚有没有车来,上课认真听讲”我每次都是在妈妈还没唠叨完的时候,“扬长而去”,或干脆在她还没顾上唠叨前,我悄悄迅速撤离。

晚上写作业的时候,妈妈的唠叨又不请自来:“写字的时候姿势一定要正确,预防近视,做题时要认真思考,不能三心二意”我嘴里答应着好好好!遵命、遵命!心里却烦烦的。

因为唠叨,我还和妈妈大吵一架,后来我才明白,是啊,是妈妈的唠叨教会了我如何处事、做人,是妈妈的唠叨不断的修正着我,是妈妈的唠叨让我如何有效的学习,原来妈妈的唠叨也是一种爱呀!只是以前没有细细品尝过而已。

回顾以前,细细品味,原来妈妈的唠叨是那么的动人心弦,因为它是妈妈内心深处弹奏出爱的乐章,这真是沉甸甸的爱。

2.沉甸甸的联想 篇二

如果仅从个体内心的体验而言,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因此这样的排名也就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比如客居他乡的老人,认为告老还乡便是一种幸福;而对于留守的老人来讲,有子女承欢膝下便是幸福。但是,当我们抛却个人因素,将老人所处的环境放置于公共空间考量时便会发现,这样的排名不但是对当下老人幸福感指数的直接描述,也是督促各地区正视差距、查找不足以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必要提醒。

来自民政部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15.5%,并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加,而这2.1亿的人里有将近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根据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立的老龄化标准,当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两相比照不难发现,中国其实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可尴尬的是,不管是我国的城市还是农村,却并没有做好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准备,也并没有在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医疗保障、老年健康与教育等政策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得我国的老龄化问题重重。

就拿北京来讲,其无论是在老年人的社会救助还是最低生活保障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但这样的“福利”却不是每一个地区的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得到的。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山区,因为经济发展上的掣肘,一些孤寡老人尚还处在自我养老的原始阶段,他们或靠前半生的积蓄艰难度日,或投靠亲戚寄人篱下,过着并不如愿的生活。

而在老年健康与教育方面,大部分农村基本上还处在空白区,一些城市虽然进行了小范围的推广,但很多时候,有些商家却是利用各种手段,以销售保健品、贩卖养生药的名义进行,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健康教育作用。另外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四万多家各类养老机构中,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也只有20%多,从而造成了医疗和养老资源的严重脱轨,使得老年人的健康得不到真正的保障。

“择一城终老,携一人白首”是每一个老年人最为朴素的养老愿望。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老年人幸福感指数榜的发布,便不是一个简单的养老去向标识,其反倒是在诸多的数据对比中,将当下各地区在老年人政策上出现的差距与不足呈现了出来,而对各地的管理者来说,这直白的数据既是鞭策亦是警醒,唯愿他们能读懂这榜单中的养老提醒,认识到养老政策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找到奋进的鼓点,尽到自己的责任。

注释

136“95后”新蓝领:加班是家常便饭/王治国37“加班”与“健康”,哪个是根本/夏颐40“舌尖上的养老”如何破题/王思达58“工匠精神”在身边/王国梁44医养结合能否突破养老难题/蒋秀娟海西医保养生保健45不辱使命锐意改革/詹积富59“日行万步”不一定健康/吴志罗金财46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改革到位等3则60为“晒步数”而较劲暴走并非理性/衣晓峰

228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在福州举行等18则技工教育成就未来创意与创业51技能改变命运职业成就梦想——记人社部2016年度劳动出版“技能雏鹰”奖学金获得者林婕/赖智伟

3.沉甸甸的鸡蛋 篇三

鸡蛋在那个年代很金贵,每户人家一个月都不能保证供应半斤。城里的鸡蛋供应为何这样紧张?是因为当时的鸡蛋,大多是供销社从农民手里收购来的。农民家粮食都不够吃,哪有能力用饲料来养鸡。他们大多每天早晨将鸡放出院,把它们赶到生产队的场院附近,让鸡啄些打粮时散落在地上的稻糠碎谷穗吃;有的干脆把鸡放到草丛中,让鸡吃些草籽、昆虫之类的东西。虽说鸡蛋是纯绿色食品,但产量太低,无法满足城里人的需求。

那时农民卖给供销社鸡蛋,用来换取家庭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品。许多农民每次卖鸡蛋时都会留下十来个,自己家既舍不得吃又不愿卖给供销社,他们盘算着私下卖给村里的下乡知识青年。因为下乡知识青年买鸡蛋付的钱,每斤要比供销社的收购价高出四五角。但农民的这种行为当时是不允许的,它被贴上了“投机倒把”的标签。为防止农民私下卖鸡蛋,大队规定:如果发现哪家私自将鸡蛋卖给他人,供销社将停止供应其家庭必备生活用品中的肥皂、灯泡、火柴等等。这些商品本来就很难买到,加之在这山沟方圆几十里范围内仅此一家供销社,一旦停止供应了这些东西,那日子就没法过了。大多数农民在这种高压态势下,有所收敛。只有少数农民在利益的驱动下,仍然铤而走险偷偷地将鸡蛋卖给知识青年,大队虽有察觉,但苦于抓不到“现行”,也没有办法。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农民再不敢把鸡蛋卖给我们了。那天中午,我下工回青年点吃饭,路过供销社时,隐隐约约听到里面传来哭泣声,门口还围着许多人在向屋里张望。我感到很奇怪就和几个青年走了进去。只见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战战兢兢地站在屋中间,老人满头白发、一脸的皱纹,正在用露着棉絮的黑色破棉袄袖子擦拭着脸上的泪水。大队李书记气势汹汹地站在了老太太的面前,一手叉着个腰,另一只手指着老太太的脸大声训斥道:“你真是越老越糊涂了,还敢偷着卖鸡蛋,和大队唱对头戏……”老太太吓得一声都不敢吭,那双昏花的眼睛茫然地盯着柜台上的十几个鸡蛋。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便出了供销社,心里还琢磨着,这位老太太真倒霉,怎么会撞到枪口上了?

来到青年点食堂,见大家在议论什么,我也凑了过去注意听,只见团干部周兴文一边吃饭一边讲:“今天早晨,大队突然通知青年点团支部干部马上到供销社开会,我们觉得很奇怪,一大早开的什么会?我和其他几个团干部赶忙到了供销社,进屋一看大队主要干部也都来了,气氛显得很严肃。大队李书记看人来齐了便开了腔:‘各位团干部都来了,今天大队党支部交给你们一项特殊任务,这将是对你们每个人能否尽早抽调回城的一次考验。’说到这李书记把声音放低了些:‘最近村里有些人私下卖鸡蛋,活动很猖獗。为了打击这股资本主义势力,大队决定,今天你们几个团干部不用上工了,还给记工分。你们的任务是分头挨门挨户上门假装买鸡蛋,如果谁家卖鸡蛋,你们就将买的鸡蛋送到这里来,对此大队要按规定严厉惩处……’听到书记说出来的话,大家脸上的表情不禁变了样,这不明摆着让我们自己整自己吗?接下来李书记还让每个团干部发表意见,大家只得违心地表示,一定落实大队党支部意见。开完会,大多数人敷衍了事地走了几家,围着村子转了几圈,便回了青年点。不料吴波这家伙鬼使神差地骗了一个老太太,把鸡蛋送到了供销社……”

4.沉甸甸的母爱作文 篇四

我们要恨了,才知道,恨也是因为爱。

——题记

童年的我,总是喜欢虚张声势些什么,仿佛自己真的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女金刚。忆得八岁那年,燥热的空气里充斥着排队时打打闹闹的人声,我匆匆忙忙地放凳子,“嘭”,手中的凳子把脚趾砸开了花,脑子一片空白,竟忘记了报告给老师,神情恍惚的走向队伍,这才被人拉着赶忙去校医室。浓烈的消毒水味刺激着我的鼻腔,好似被雷劈到了一般,一滴泪水也没有,直到视线里浮现你的身影,我的心才紧紧地瑟缩起来,你冰凉的双手小心的覆盖我的眼睛,“乖,没事,包扎一下就好了。”我重重的点点头,却不知泪水早已模糊视线,打湿了你的手心。之后,你仍心疼的抚摸我的头,“好孩子,等你下课了妈妈就来接你,好吗?”你颤抖的声音就这样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了,连着你离开时单薄的身影。

妈妈,那沉甸甸的爱,让我如何感谢您呢。

后来的我,总是在周末贪恋温暖的被窝。巷口包店铺的香味和小贩的叫卖声氤氲在雾气里,庭院里的玉兰开得正欢,洁白的瓣朵仿佛在绽放一个个的梦,一切都显示着生活安详、姣好的面容,仿佛一首慵懒的歌。我也慵懒地走出房间,布满碎花的桌布上,是一张小小的便利贴,安静地躺在那里。“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你自己在家要安排好时间。早餐放在餐桌上,一定要记得吃。老师发到邮箱里的邮件我会帮你打印。”朴实无华的语言汇聚成一串跳跃的音符,在我心里奏出欢快的乐曲。

妈妈,那沉甸甸的爱,让我如何感谢您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周日下午的书包里,都会出现一杯温热的绿豆水。我的脑海里浮现您的脸,岁月在你的脸上,碾压处一圈圈的年轮。您老了,不再是曾经我那顶天立地的妈妈了。揭开杯盖,没有醇厚的咖啡香,没有清新的茶香,却有您用心的爱。绿豆水能泄火,而真正能抚平我的心的人,是您啊!

妈妈,那沉甸甸的爱,让我如何感谢您呢。

5.沉甸甸的父爱作文 篇五

我有一个极不聪明的脑袋,却偏偏又有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毫不夸张地说,他把我考上名牌大学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父亲犯了和乌鸦同样的错误,认为自己的孩子才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优秀的。于是便好心地替我定好了考名牌大学—这可望不可及的目标。

去重点大学镀金,去浪漫的校园里吹风,我挺乐意。不过我现在是一张“势不能穿鲁”的弓—有心无力呀!有句俗话叫“赶鸭子上架”,对鸭子加点压力,使它飞上架,其实这没什么不好。不过这鸭子是具有会飞的天性,只不过眼下退化了而已,要不别人干吗不说赶小猪、赶小狗、赶花猫上架。因为小猪、小狗、花猫根本没具备飞的本领。就像我这样,根本就无能力考重点大学,再强赶下去,不摔死才怪呢。

父亲哟,记不清多少次您总是用那企盼的眼光注视我,叮嘱我一定要上大学;记不清多少次您总用失望的目光看着我,为那脚的成绩单而唉声叹气。可我记得清您年过五旬,鬓霜渐染,仍不辍劳作;记得清多少次接过您手中的血汗钱,我总涌出深深的负罪感;记得清多少次踏在家乡的黄土地上,我的脚步变得沉重起来,无力再迈进。

父亲,您沉甸甸的企盼呀,犹如沉重的十字架,我那幼嫩的身体,实在承受不起。父亲,您沉甸甸的企盼呀,只能使我陷人更深的自卑漩涡中。我不明白为什么当我摔碎东西或在外打架回来,您总能宽恕我;而当我的成绩稍稍考差了一点,您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狠狠责备我一顿。我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我拿着沾满辛勤汗水的成绩单回来,您总不满足地说:“唉,又考这么差。”看着辛辛苦苦得来的成绩,却得不到您的认同。父亲哟,您可知什么叫“伤心欲绝”吗?为什么您如此慷慨地满足我的物质需求.却如此吝音给我以精神安慰。

6.沉甸甸的爱_ 篇六

过好每分每秒,千万不要辜负父母的爱。他们的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也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担子,督促着我们前进。过好每分每秒,千万不要辜负父母的爱。他们的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也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担子,督促着我们前进。

影片《暖春》讲述的是一个昏死在路旁的孤儿小花,被一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老爷爷收养,因为穷,老人家人对此不能理解,老人就含辛茹苦独自扶养她。懂事的小花感激这一家人,处处以自己稚嫩的爱加以回报,终于赢得家人的心、村民的爱。为了报答这份沉甸甸的爱,小花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大山里,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当我流着泪看完这部这电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小花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过早的生活坎坷使她变得懂事,能体贴人,而这么多人的关爱,使她又成为了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想想小花,再看看自己,被爱包围着的自己,应怎样做,才能报答家长、老师、社会呢、迎着目光的斑斓律动,我们勾勒了多少生活的经纬线,洞悉了多少瞬间的永恒。曾经恍然于目光的迷离,深邃的眸子折射出成长的隐痛与悲喜的了然;曾经感动于目光的深沉,温暖的光辉照亮了心灵的储蓄与真爱的流连;曾经迷失于目光的斑驳,晶莹的光点中映照出生活的脚步与梦想的追求。与目光同在,与...

7.沉甸甸的父爱 篇七

那天傍晚,我愤怒地跑出家门来到这棵似乎已经枯死、失去灵魂的树前,抬起手随意地折下一段树枝,“嘎”的一声脆响,让我想起了刚才碗筷摔在地上的那声清响。几分钟前,我就这样冷酷地将碗筷摔在地上,夺门而出,只留一个匆匆离去的背影和狼狈的残局给他。只不过是因为他回家太晚,晚饭做得太匆忙,没有将米饭煮熟而已。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痛恨他的,或许是从那次他与妈妈喋喋不休地争吵,最后妈妈含着泪,沮丧地转过身离开家时起,又或许是从那次他怒目圆睁地盯着我的成绩单看了一阵后,在学校当众训斥我时起。我的心仿佛被他扔进了寒冷刺骨的冰川中,我再也感受不到那火热的亲情。我觉得他不再爱我了,他只是在勉强履行做父亲的职责。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不停地叫 “爸爸,爸爸”,不再崇拜他了。

在院子里徘徊了很久后,我终于扔掉了手里的枯树枝,转身回家。进门时看见,父亲的脸色苍白,餐厅地面上打碎的碗还凌乱地散落在那儿。我没有正眼瞧他,直接走进自己的房间,抱着妈妈的照片上床睡觉。

第二天早晨6:00,我就醒了。每个月这天的这个时候他都会小心翼翼地敲我的门,然后用请求的语气问我,可不可以给他剃头。天下恐怕只有他会那么吝啬,要我用老式剃须刀来给他剃光头,仅仅是为了省下到理发店剃头需要花费的十块钱。尽管每次我都很小心地为他剃除那一头像野外疯长的杂草般的乱发,但因为技术不够娴熟,常常误伤到他,弄破他的头皮,可他满不在乎,总是说一点都不疼。

可今天他怎么没来喊我呢?我打开房门看见,散落地上的碗还未收拾,而他已不见踪影了。我疑惑地跑进他的房间,发现在他的床头有我奖励来的粉色本子。我好奇地翻开本子,发现扉页上贴着我们一家三口的全家福,他笑得明朗,妈妈笑得温柔,而我却淘气地噘着嘴。再往后翻,只见洁白的纸上他零零散散地写道:“女儿,我不知道为什么你对我这样冷淡,但是爸爸确实十分爱你。”“女儿,今天又和你吵架了,你又躲回房间了,我知道你一定在哭,一定在想离去的妈妈,是我对不起你。”“女儿,我会给你存好多好多钱,足够让你安心上大学。”“女儿,今天我又胃疼了,爸爸有些时候会怕,怕没有足够的能力照顾好你……”看着这些,我的泪哗哗地滚落下来。那一个个字尽管歪歪扭扭、丑陋不堪,却表达出父亲对我的珍惜与沉甸甸的爱。

我想起,他用满是老茧的双手为我洗衣整理物品,在厨房忙忙碌碌为我做美味的食物;即使胃疼到变了脸色他也从不愿告诉我身体不适,因为他不想给我增加负担……其实他是在用整个生命来爱我的呀,我却视而不见。

突然门开了,他进来,安然地对我说:“等急了吧,我做早饭给你吃。”

“不,我想先给你剃头。”

他愣了一下,然后激动地说:“太好了,我正想剃个头呢。”

他兴冲冲地、很麻利地准备好一切。我熟练地拿起那把破旧的剃须刀,小心地端着爸爸的头。一下一下,爸爸杂乱的白发被轻轻地刮走了,我心中的迷惑与冷漠也随之被带走。不久,一个光亮的脑袋显现出来了。奇怪的是,这次爸爸的头皮竟然未破一丁点。

我从来没有剃得这么顺利过,心里也从来没有这样满足过。

8.沉甸甸的爱_ 篇八

夜,已经到了更残漏尽的时刻,可皎洁的月光依然弥漫着整个大地。天上的浮云到处飘摇,星星依稀可辨。门轻轻的被关上了,一个中年男子,他扛着锄头,托着沉重的步伐走上了一条青灰色的小路,不时地传来阵阵的咳嗽声。这便是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由于母亲在外打工,家里的一些烦琐事便落到了父亲的肩上了。父亲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我真担心哪沉重的担子会把父亲给压垮,所以我时常叫他歇一歇,可父亲总说:“没事,没事,我还不累。”

又是一个夜晚,空气闷的让人喘不过来气。我正在复习,准备迎接期中考试,忽然,我的房门开了,父亲轻轻地走了过来,轻声地对我说:“热不热?我去给你倒杯水。”我点了点头。父亲倒是很欣慰的样子,似乎倒水是他的荣幸。

已经到了半夜。父亲打开门说:“早点睡,明天我还要去割麦子,可能会影响你。”说完,父亲又轻轻地关上了门。我家有几分田,地势比较低,收割机无法进去收割,所以每年这个时候,父亲总要去抢割。真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我复习完功课,正准备上床睡觉时,忽然想起家里仅有的镰刀已锈迹斑斑,明早父亲肯定又要费力去磨,而他又那么累,不如。

我关上灯,蹑手蹑脚的打开门,父亲早已熟睡。房间里传来他阵阵的鼾声,是那样的熟悉而又沉重。我找到了镰刀和磨石,盛了点水,便开始磨刀。不一会儿,额头边沁满了都粒大的汗珠。磨完刀后,我便睡觉去了。

9.沉甸甸的布袋散文 篇九

我有一个旧布袋,是邻居家的女孩莓莓送给我的。她微笑着对我说:“阿姨我们学校号召每位同学做一件对环保有意义的事,我用妈妈的旧裤子,缝了这个布袋。您用她买菜,即环保又卫生。”

哦,真好看,浅灰色的布袋,上面缝了两个拎带,正面有两个斜放造型的胡萝卜布贴。

“阿姨,我们老师说,别看那些塑料袋表面干净,它可是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

“好好好,我们的莓莓心灵手巧还懂得环保,阿姨一定天天用这个布袋去买菜。”

送走了孩子,想着孩子的话,做一件对环保有意义的事。孩子们在学校的教育下,对环保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试图通过自己做的一件事,让环保改观。而我有了认知,却什么也没做过。

记得那一年跟团去华东五市旅游,一日来到了无锡太湖,从鼋头渚看烟波浩淼的太湖真美,沿着湖岸一路走来,湖边到处漂着浮萍,顺风飘来一阵阵的腥臭。水中的那个雕像小男孩,他的腿部C着绿绿的一层。没有完全腐烂的芦苇上面,涂着一层绿油漆一样的东西。正在这时,一位梢公划着一条小船驶到岸边,拴好小船后从上面搬着一桶桶的浮萍。我搭讪着问:“师傅捞了这么多的浮萍?”他慢慢的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外地来旅游的吧?!它要是浮萍就好了。”

“不是浮萍?”

“是湖水污染的产物,一种叫绿藻的东西。”

“是全球变暧造成的吗?”

“有报导这样说,还有的专业人士认为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量排入到太湖里,水中的氮磷营养元素大量增加导致了藻类的大量繁殖,在湖内形成“水华”,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我打捞的这种玩意。”

他又高兴的补充说到:“我们无锡市政府正在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很快会有更美丽的太湖水了。”

“噢,下次再来看无锡的美景!”

我们展转来到了黄山,黄山的美自不必说,向上攀蹬却相当的难,蹬了一会体力不支,坐下来休息。低头一看吓得我不由的站了起来,半山腰下挂着一个人。游人说:“快伸手我们拉你上来。”

那个人嘿嘿的.笑说道:“谢谢你们几位的好意,我不是掉下,是在工作。”我一看他腰系一个粗麻绳,“惊喜的问是在山石上刻字吗?”他幽幽的唉叹道,“我那有那水平,我是在捡垃圾。我听呆了,原来黄山这么美,是因为天天有人为它美容啊!话随如此说我心里很不好受,蹬山的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垃圾桶。在看云海,飞来石,迎客松,看这大美黄山的同时,能“慎独”一些,有了垃圾不防拿着多走几步路放进桶里。这样的随意一扔,无论是塑料袋,纸袋,即使是纯净水瓶也就不纯净了。反尔给山上的环卫工人,增加了不必要的劳动强度和危险。虽然那个工人采取了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但还是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啊。

在说一下我居住的城市,五月初正是蒲公英最嫩最好吃的时候。它是天然的绿色食品,这种野菜其营养成分极为丰富,是常见的中药材,它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退黄之功效还有抗肺癌之作用。

一家人提筐拎篓拿刀,兴高彩烈的到郊外去挖菜。

眼前一片杨树苗林地,这些树苗看起来大概有一米多高。树苗下五颜六色一地的塑料袋,树上的塑料袋有的被风撕成了碎条形,有的整个挂在树上,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哀鸣。突然小儿指着远处说:“妈妈你看那棵树上有一个乌鸦。”

我和老公听了儿子的话,向远处看去,老公忧郁的说道:“儿子那不是乌鸦,是一个挂在树上的黑色塑料袋。”

可也怪了,那个塑料袋好像有人故意造型似的,从远处不仔细看真的像个黑老鸹呃。唉,看到这样的环境你还有心思吃婆婆丁吗?

这也不过是我发的一时之感慨,我的生活和没看见这些事情以前一样。买菜不但用塑料袋,有时候还得多要它一两个,平时也没太注意环保的细节。

现在天天报导有关环保的事,“天气变暧;沙尘暴;汽车尾气排放过量;最近听到了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传媒有很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对我而言孩子的布袋则是行之有效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拿着这个布袋我感觉它沉甸甸的,它时时提醒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爱护环境,就是爱护好我们的家园,环境优美了,亮化了,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好。

心动不如行动,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像孩子学习,做一件对环保有意义的事。首先从自家做起,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很重要。老公喜欢到野外钓鱼,每一次都要带一些塑封的小食品,矿泉水,听装啤酒等等,他是最大的制造环境污染者。出门前我千叮咛万嘱咐的说:“一定要把垃圾带回市区分类处理。”老公笑呵呵的说:“好好好我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放心保护环境我不比你差。”

再给亲戚朋友说布袋的种种好,出门的时候不防带着它,买菜购物非常的方便,要是你买鸡蛋用塑料袋装,不小心刮破了,那你就地摊鸡蛋饼了。

我知道这样做的效果很小,环保是国家和政府的事。可是有一首歌不是这样的唱吗:

“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

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弱不禁风雨

百里森林,并肩耐岁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

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

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

万人鼓掌,声震天。”

我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把这种环保精神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力量之大就不可估量了。

10.难忘那沉甸甸的爱 篇十

父亲出生在赣西北山区的一个偏僻村庄,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睁眼瞎"是父亲对自己的谑称,也是他一生引以为憾的事。为此,父亲对我们上学十分支持,总是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为我们创造读书的条件。那时,家中人口多,劳力少,一家9口人,全靠父母起早摸黑挣工分赚口粮,才使我们没有陷入忍饥挨饿、衣不遮体的困境。最难能可贵的是,父亲不像村里有的人那样重男轻女。我大姐是高考落榜后才回家务农的,成为20世纪70年代生产队里种田人家中的第一个女高中生--尽管为此父亲承受了不少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压力,但他无怨无悔,因为平凡而朴实的父亲太知道文化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了。二姐高考落榜后,仍想复读,母亲不同意,因为6个儿女中,身为老二的女儿不能为家里干活挣工分,还得家里倒贴钱粮供她读书,这日子难熬啊!邻居也说:"女孩子读得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要嫁人?"性格倔强的父亲力排众议,支持二姐复读。就这样,我们姐弟5人上学读书,母亲和大姐在家挣工分,父亲挑着鱼篓子走村串户为生产队贩卖鱼苗。为了多挣钱,父亲经常长途跋涉到其他公社甚至邻近县的农村贩卖鱼苗,风里来雨里去,水中泡、岸上跑,每天奔走上百里路是常事,有时几天不回家,害得一家人担惊受怕。父亲这一干就是10多年,他的关节炎也是那时落下的,加上长期在水里劳动,更加重了他的病情。一年后,二姐不负父亲的期望,金榜题名,成为队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的3个姐姐皆为人妇,家里建起了4间新砖瓦房,哥哥也已长大成人,庄稼活样样能干。本来操劳了几十年的父母可以松口气了,谁知人有旦夕祸福。1988年9月的一天,已结婚的哥哥因一件小事失了面子,竟自寻绝路。这对于年迈体弱的父母来说,好比天塌地陷,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那时,我正在读高中,弟弟在读初中。家中的顶梁柱断了,农事杂活全没人料理,正常的生活难以维持。为此,我不顾父亲的劝阻,辍学回家务农,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父母整日以泪洗面且带病操劳。

就这样,高中未毕业的我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我仍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读书写作。一有空闲,我就读书看报,练笔写作,并且频频向外投稿。可是,一次次希望,换来的却是一串串失望,最困难时连买邮票和信封的钱都没有。当我灰心丧气时,是父亲勉励的话语、信任的目光鼓起了我奋起拼搏的勇气。为提高自己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水平,我决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可是,光买教材和资料就得花200元钱,这对时常窘迫得一文不名的我来说,无疑是个大数目。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父亲。由于接二连三的红白喜事使家里的经济十分拮据,哪有钱来买书啊?我不忍对视父亲那充满歉意和无奈的目光,不忍听闻他那坐着也呼呼直响的喘息声,正想说"没有钱,就算了"时,父亲却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奔进卧室,拿出几张钱放在我手里,郑重地说:"这200元钱你拿去买书吧,你可不要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啊!"我有些意外,点着头,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几天后,我去二姐家,二姐问我:"父亲的病好些了没有?"我说:"还是老样子。""上次我回家特意拿了200元给他,要他去医院看病,他的病不能再拖下去了。"二姐忧虑地说。刹那间,我明白了父亲为什么突然之间能拿出200元钱来。泪水再次湿润了我的双眼。在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成为全乡第一个在家务农的自考大学生,而当时我和父亲都没有想到,正是这一纸毕业证书,日后却成了改变我命运的重要砝码。

还记得那年,父亲不肯让我们为他操办70岁的寿宴,于是我想由我们姐弟5个人出钱让父母外出旅游,让一辈子都没有坐过飞机的父母享受一下,可惜因为父亲身体太差,计划未能成行。最让我痛悔的是,父亲为儿女尤其是为我付出了太多,却等不及我们好好回报。

是啊,对重如泰山的父母恩情,我们做儿女的如何才能回报得了啊?那份爱太深、太沉!

11.一份沉甸甸的爱 篇十一

作为初三的我,很忙碌,偶尔闲下来就会想,这三年来,我到底收获了什么?友情?已被细节打垮,爱情?没到那个年龄,亲情?我……收获了么?

一向对数学的不感兴趣的我,数学那一次竟考了56分,于是,我看见你哭了,哭得那么伤心,伤心的并不是我考了那么一点点的成绩,伤心的是,付出了并没有得到回报,而我却坐在那里,无动于衷,看着你在哪里慢慢的停止了哭泣,继续帮我分析试卷,分析原因,我继续的发呆,呆看着你对我的期望居然如此高,你和我,非亲非故,毫无血缘关系,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我真的不值得你对我这么好,连家长都对我放弃了,你还对我抱有什么期望?不值得,真的不值得,看着你那伤心的样子,第一次觉得,考这么一点分,真的无脸再去见你,我慢慢的从房间里退出来,你问我去干什么?我没有理你,因为那时,我知道,只要我一说话,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我飞快的跑得卫生间,竭斯底里的大哭了一场,等我回去时,你看着我红肿的眼睛,已经明白了一切,你慢慢的把你那细嫩的手,放在我的手上说:“昕朦,你要记住,老师是永远不会放弃你的,只不过,现在你是叛逆了一点罢了”,我慢慢的将手抽回来,对你说:“我真的不值得你对我这么好,请你放弃我吧!”啪,你扇了我一个巴掌,对我说:“白昕朦,你有点出息行不行?你以为那个老师都愿意这样对你么?我都没有放弃你,为什么要自己放弃你自己?我告诉你,除非你真的不行,不然,想让我放弃你?没门!!”你说完,摔门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呆呆的站在那里,默默地思考着,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不让你失望?我不能再让你失望了。

于是,我决定了最后一搏,冲刺期末考试,每天,我努力的将自己泡在题海了,为了你,我努力的让自己上课时不打瞌睡,为了你,我愿意忍受好学生的白眼,去向他们请教他们认为简单到不行的数学题,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1个月后的期末考试,老师宣布我的.成绩时,我全身都冒了一身汗,终于听到89分的成绩,在同学们的议论中,老师惊诧的眼神中,我第一次,挺胸走到讲台上,拿上卷子,心里的那一份欣喜是从来没有的,当天晚上我就给你打了电话,你像一个孩子一样,在电话那一边狂叫起来,我高兴极了,不过可惜的是,你告诉我,你要走了。我问你为什么?你说你要去吉县支教,那时的我简直像一个神经病,在电话那狂笑,眼泪却流下来,口是心非的说:“你终于走了,我终于解放了,太好了。”。说完我就把电话扣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给你打过电话。

现在的我,已经当上了数学课代表,而你呢?还好么?

12.那些沉甸甸的爱_ 篇十二

记得那是我小时候,第一次考一百分,我骄傲的不得了。指着一个没有考及格的同学说:“你看你,才考那么一点儿分,学习也太差了。我考了一百,还不赶快跪下叫我一声大哥!”因为那时我比同龄人强壮许多,所以他不敢不从,只能按我说的做。当时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在旁边,那位同学也丢尽了脸面。我没考虑那么多,因为我当时只有七岁。我回到家,向爸爸炫耀我的“战功”。突然,一阵剧烈的疼痛感使得我睁不开眼睛。原来是爸爸扇了我一耳光,那种火辣辣的强烈疼痛感,我至今都难以忘记。接下来就是一顿痛斥。爸爸让我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并让我把那位同学请到家里来,先是替我道歉,又让我向他深深的鞠上一躬,以表歉意。从那时起,我学会了谦逊。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二天起,妈妈就没有亲自送过我,并且她也不让别人送。“妈妈,别的同学都是爸爸妈妈送,你为什么就不能送我呢?”我不服气,就向妈妈鸣不平。“儿子,你幼儿园的时候妈妈不是送你吗?可是现在你已经是一名一年级的小男子汉了。学校门口不是写着‘家长请止步,孩子能自立。’吗?妈妈相信你能行!”妈妈的一番话说的我哑口无言,我只得无奈的点点头。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上学的时候,妈妈一直在后面悄悄地跟着我,直到三年级。从那时起,我学会了自立。

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爱。它如茉莉一般纯洁无瑕,又如玫瑰红一般热烈。父母之爱总是不容易显露出来,它们隐藏的太深太深。只有当自己成为为人父母时,就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和他们全部的爱。天下的父母都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他们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子女和他们的家庭。

13.金灿灿的奖牌 沉甸甸的责任 篇十三

(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柏雨果包承立贲道春曹 宁常 宁陈更生

陈海汶陈立人陈树根成贵民成卫东程 序

程玉杨崔文斌岱天荣邓建新邓望庐董抗美

窦泽中冯建新冯凯旋傅江宁高明鑫葛昌秋

耿亚伟郭建设郭天海韩国庆何 军何元华

贺延光黑 克黄 斌黄朝华黄一冰黄一鸣

惠怀杰火 炎贾跃红贾宗强金 平居 杨

鞠芝勤巨 锋雷 声黎克平李 刚李 舸

李洁军李 靖李绍毅李 伟李 翔李小勤

李晓英梁玉峰林 强林 勤刘海山刘 衡

刘 雷刘文奕刘应华柳 军娄勇智卢国忠

吕亚龙罗顺裕满 博毛 蒂孟祥宁缪宜江

南春友潘永强裴 斐乔开发乔天富秦德禄

任晨鸣任大跃申 荣沈 玲盛正洪施文标

石 一苏碧群苏 颖孙海波孙有彬索亚伦

谭 超汤德胜唐师曾滕前进田捷砚汪 强

王 斌王长春王达军王 俭王建军王建民

王 杰王津王 猛王瑞林王绍斌王宣龙

王学成王正坤魏列群吴传明吴 镝吴 芳

吴学华伍庆华席 湖夏 义谢龙湘谢明刚

谢瑞发邢旭东徐建立徐京星杨秉政杨发维

杨卫东杨卫华姚智刚于文国俞 宁袁蓉荪

查春明曾 硕张建刚张 雷张 伟张晓理

张燕辉张兆增张子扬赵秀文赵忠路郑伟杰

郑 勇钟 欢周朝荣周金平周孟棋周晓辉

领导与获奖摄影师在一起 许志强 摄

摄影人感言

新闻工作者

我现在不愿意说地震的事,为什么不愿意说呢?从震区回来以后各种采访又来了,说你是英雄,是战士,又是表彰又是宣讲。但作为我们自己,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摄影人在这么一种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

——《人民日报》 李舸

自己太多地面对那些惨烈场面,内心每天都被煎熬着。曾有个女孩在一片废墟中伸出了一只手拉住我的裤脚:“叔叔,救救我。”我看到那女孩的大眼睛随着时间流逝慢慢闭上的过程。我们都哭了,恨自己的无能为力。这个苦痛将伴随我的一生。

——《绵阳晚报》 杨卫华

摄影家

我没能在第一时间赶赴震区前线,我的学生们的安危使我在极度焦灼中熬过了10天。我于5月22日踏上了那片仍在震荡中的土地。我力图在镜头中用平和的目光去注视这场灾难中的人民,尤其是四川人展现的那股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陕西省雨果摄影艺术学院 柏雨果

我在地震20天后去了灾区。我不搞报道,但为什么要去?第一,我是一个摄影工作者,我应该记录一下这个时刻。第二,在工作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对一些事情都麻木了,对于一些东西都无所谓,得过且过,大大咧咧,我想通过这次地震,在灵魂上把自己震撼一下。

——中国艺术摄影协会 刘雷

摄影爱好者

消防战士们对于生命的尊重让我感动,一位消防战士营救出了一只猫,他深情怜悯的样子我现在都记得。还有一只受伤的狗,战士们用绷带给它包扎好,还给它找来干粮。在大灾大难面前,这种人性的流露深深打动了我。

——河南省自由摄影人 郑伟杰

5月14日徒步进入北川“孤城”后,到处都是喊“救命”的声音。每到一处,我都留下标记,希望此后进入的救援人员看到后,能知道这里还有未被救出的人。

——陕西省自由摄影人 孙海波

国家公务员

特殊时空里抗震救灾的成功,本质上是一场人类灵魂大战的结果。

——山东省威海市铁路公安局 姚智刚

海南救援队是一支很专业的救援队,所以,四川省教育厅安排由我任组长的三人去接,并送他们前往重灾区北川县。5月13日下午3点,我们与海南救援队一起驱车前往北川,经星夜跋涉,5月14日凌晨3点左右到达。与以往不同,这次我没带相机,只带了一台小DV。因为工作关系,没有太多时间拍摄,在北川仅拍摄20分钟视频,当天就返回成都。这段视频当天还被成都教育电视台播出了。

——四川省语委办公室 林强

企业家

用亲赴灾区的行动感悟人间真爱。

——中国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董抗美

镜头里是我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废墟下有我的同事和朋友,他们生死不明。我从汉旺拍到德阳,又从德阳城里拍到绵竹,又从绵竹拍到受灾的乡镇,到后来请了两个朋友架着我拍摄,直到彻底躺下前,已拍了近500张照片。

——四川省绵竹东方汽轮机厂 谢瑞发

金灿灿的奖牌 沉甸甸的责任

中国摄协隆重表彰“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

胡振民为《见证汶川——2008大地震》画册首发式揭幕

中国摄协向中央档案馆捐赠抗震救灾优秀作品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廖奔,中宣部马小龙同志等中国文联、中宣部的领导,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等中央档案馆的领导,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前光,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瑶、邓维、张桐胜,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王郑生,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顾立群,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高琴,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解海龙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会议由高琴同志主持。

2008年11月12日下午,中国摄协“阳光大厅”布置得庄重而朴素,热烈又严肃。来自全国各地的“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这里,参加中国摄协举办的“2008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表彰会暨向中央档案馆捐赠抗震救灾优秀作品仪式”。

虽是北京冬寒料峭的时节,他们的到来却让“阳光大厅”里暖意融融。虽是一枚比不上奥运纯金质的金牌,他们却珍视有加,在他们的心里这就是对他们最高的嘉奖,是对影像在抗震救灾中价值的肯定。在那首催人泪下而又振奋人心的《生死不离》的歌声中,获得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的“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中的 91位摄影家在“阳光大厅”里,戴上了金灿灿的奖牌。同时,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编辑、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型摄影画册《见证汶川——2008大地震》的首发式和中央档案馆收藏该画册仪式也同期隆重举行。

一个个具有历史性的仪式与阳光大厅里悬挂着的一张张至今令人难忘的汶川大地震的照片一起,再次见证了183天前那个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场景,再次明证了中国摄影人的责任——为史存真,为史留证。

真心英雄 朴实感人

表彰活动自9月下旬启动以来,即受到了摄影界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中国摄协组织在京主席团成员、正副秘书长和分党组成员,对符合条件的所有人选,从抗震救灾事迹和摄影作品两方面进行评定,表彰人员通过推荐、评审、公示三个阶段,最终确定了受表彰的150名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名单。他们中有新闻媒体的记者、有大名鼎鼎的专业摄影家、有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有国家公务员,还有企业家,他们所有的人都是热爱摄影事业,坚守“为史存真,为史留证”的职业操守的中国摄影人。

会上,曾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新闻单位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来自解放军报社的著名摄影记者乔天富代表获奖摄影家讲话。会后他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新闻工作者获得全国性的表彰(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还是第一次,这是对我们全国所有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褒奖。今天当我进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址的电梯里,看到张贴着‘回家’字样的海报时,心里除了自豪还有温暖。作为摄影记者,奔赴灾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感谢协会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另一位同样是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新闻单位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来自工人日报社的摄影部主任于文国说:“听说这次协会凡是推荐的,符合条件的人员都予以表彰,这个做法很好,很应当。这次去抗震前线的所有摄影记者也好,摄影师也好,没有人是为了追名逐利而去的,甚至当我们回到后方,听说自己获得某某表彰,都感到愧疚,感觉自己在当时当地应该再做点什么才好。作为摄影工作者,我会尽我所能,争取在春节前后再去灾区看望当地的父老乡亲。也希望有更多的摄影人继续关注那里的人民。”

会上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廖奔同志代表中国文联作了讲话。

中央和地方各媒体也对中国摄协的这一举措予以了高度评价,盛赞表彰活动是对所有抗震救灾摄影家的认可和尊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力证明,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摄影和中国摄协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中国摄影事业走向大发展、大繁荣。

历时最久 力出精品

自“5·12”汶川大地震后,反映汶川大地震的画册出版发行了许多,这次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编辑、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型摄影画册《见证汶川——2008大地震》,是编辑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中收录了218幅照片,以灾难、救援、重建三个部分构成,与其他同类画册不同的是,这本画册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辑,力求真实再现抗震救灾的演进全貌。另外,画册还收录了“摄影人语”和“优秀摄影家名录”。在设计上匠心独具,用前后大跨页,集中烘托灾难面前人们的惊恐、悲伤、勇敢等人类固有的真情实感,用大悲和大爱诉说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和面对困难人类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可以说它是这次抗震救灾中的影像精品,是一部由中国摄影人书写的关于2008汶川大地震的视觉文献。据悉,出版关于国家重大灾难题材的摄影画册,这在中国摄影出版社的历史上也属首次。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胡振民为这本画册的首发式揭幕。《敬礼娃娃》的拍摄者《绵阳晚报》的摄影记者杨卫华向胡振民书记赠送了签满优秀摄影家名字的画册,表达了摄影家对中国文联、中国摄协的感谢。

两个第一 为史留证

中国摄协将《2008众志成城——全国抗震救灾摄影美术 书法特展》展出的138幅作品原始文件无偿交由中央档案馆作永久收藏,中央档案馆为每位展览入选作者颁发了收藏证书。作品均经过作者本人亲笔签名授权。

作为负责管理具有全国意义的革命历史档案以及党和国家中央机关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档案的中国中央级综合性档案馆——中央档案馆,历史上首次收藏摄影作品。而向中央档案馆捐赠抗震救灾优秀作品,在中国摄协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摄影作品作为史料集体交由中央档案馆收藏,不仅丰富了国家档案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摄影家的地位,扩展了摄影的功能与作用。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在捐赠仪式上向中国摄协和每位作者表示了感谢,并肯定了中央档案馆收藏抗震救灾优秀摄影作品的意义。

花 絮

服务大局,服务会员

“为什么331份推荐资料,只有150名受表彰人员呢?”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答案很简单: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是参与评选的基本条件,这150名受表彰的摄影家是评委们从符合条件的会员中遴选而出的。所以在会后晚宴上,一些非会员的摄影人也为失去了这次参评机会而深感遗憾。

其实,协会副主席王文澜、王瑶、张桐胜和协会副秘书长解海龙本人也都去了灾区一线,但却没有参加这次推荐,不仅因为他们是评委,还因为“服务大局、服务会员”的协会宗旨,他们希望把荣誉让给更多的会员。

宴会上,许多不相识的摄影家因为汶川,因为同是摄影人而结为朋友,互留名片,相互鼓舞,为明天更加繁荣昌盛的中国摄影事业而努力工作。

颁奖台不够高

李前光书记在授奖仪式上笑言:“有人对我说,因为我们的颁奖台不够高,我们的颁奖地点不够大,造成今天颁奖仪式上场面‘失控’,摄影人、受奖人、颁奖人挤作一团,快门声、抢位声、闪光灯响亮一片,今天是网络现场直播,会不会影响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形象,我说我不怕,为什么要把颁奖地点选在这里呢,因为这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新家,借着这个机会,请各位摄影家回到我们的新家来看看,也通过直播看到我们摄影家的热情。”

在这次表彰仪式上,有一个“庞大”的获奖队伍,150个获奖人的名单中,他们占了40位。这就是来自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的抗震救灾中优秀摄影师的代表,这次他们有12人到京接受了表彰。刚当选的四川省摄协主席王达军说:“感谢全国人民对四川的帮助,感谢全国的摄影人对四川的帮助,感谢中国摄影家协会给予四川省摄影工作者的厚爱和荣誉。”他表示,灾后的四川正在努力恢复和重建当中,四川的山水只会更加美丽,欢迎广大的摄影人拍摄四川、宣传四川。

胡振民书记为画册揭幕 胡津南 摄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向李前光书记授捐赠证书 胡津南 摄

频频举杯话友谊许志强 摄

14.沉甸甸的爱作文 篇十四

爸爸在我去外地上大学后,每隔一段时间会额外发了红包给我,他觉得我身上的钱就不够我花,其实呀!足够了,可他就觉得不够,说:没事儿零钱搞兜里时常,手机里也有钱,爸爸放心。他也会经常发一些,女孩子出门再外被骗,被偷等相关的小视频、以及应对方法,他会发好多语音可嘱我别不当回事儿好好看看,我的傻女儿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说实话,外面太险恶爸爸不放心。

妈妈也会

经常发些成长,情感相关的视频给我,教我出门在外各种人情世故,学会保护自己,要聪明精干一点凡事儿长点心眼,别被人欺负了她总觉得我不懂的地方太多,还保护不了自己,她害怕我被男孩子骗感情,在我谈恋爱这件事上她一再强调,一有了确定关系的一定要告诉她她不反对我谈,但她想替我把把关。

15.沉甸甸的爱_ 篇十五

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山上的一个部落突然对山下的部落发动了战争,在战争中,他们绑架了一户人家的婴儿,并把他藏到了山上。婴儿的妈妈十分着急,找到了酋长,想让他派人找找她的儿子,酋长派了部落里最优秀的战士去找孩子,可是一无所获,正当他们准备放弃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妈妈正背着她的孩子下山,都很疑惑,其中一个人问道:“我们是部落中最好的战士,都没有找到他,你是怎么找到的?”孩子的妈妈平静的说:“因为他不是你的孩子。”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对我的爱。

我上了初中,学习任务重了,妈妈想到节省我路上的时间,想让我及时的吃上午饭,就从原来的大房子,搬到了离我的学校很近的小房子。这样我每天可以节省路上的时间,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学习。可是我每天上学近了,妈妈上班可远了很多,每天妈妈五点半就起床给我做饭,6点半就去上班了。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刮风还是下雨,妈妈都会给我先做饭然后才去上班。每次妈妈要在路上花费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单位。所以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来报答妈妈的我的爱。

妈妈还时常教我怎样做人。妈妈说,做人一定要厚道,要尊老爱幼,她用她做人的方式教育我,我想对你说:妈妈,谢谢你,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做一个男子汉!

16.一份沉甸甸的研究成果 篇十六

首先,周奇先生站在思想的制高点上宏观地论述了在当代现实处境之中编辑与校对的关系,以及编校分流的历史必然性。这一点,是我们做好现代出版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周奇先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考察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图书编校历史,考察了近代出版从手工作坊走向集约化的过程,然后说明了在现代化的条件下,编辑与校对,承担着图书质量保障的不同任务,必然发展成为两个专业,且反驳了目前出版界流行的两个错误理念:一是“编校合一”,以编辑取代校对;另一种是“校编合一”,让校对取代文字编辑,兼书稿文字加工的职能。因它们违背了编校工作的客观规律,前者不承认校对是一门独特的学问,后者表面上是“提升校对”,实际上是取消校对。周奇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富于学术上的勇气,同时为整本书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这样一个理论基础,全书的其他阐述便是多余的,无效的。

阅读全书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渐渐深入、视野渐渐放大的过程。而这一点,无疑受益于《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比较研究》一书结构上的严密性,以及隐匿在背后理性思维的尖锐性,因而使全书产生了一种和谐的整体力量,并慢慢扩散于它的字里行间。

周奇先生在第一章“编校分流的历史必然性”之后,又通过“编校阅读的本质区别”、“校对阅读的特殊性”、“编校阅读思维之差异”等共十章的篇幅,多层次、多角度、多视野、深刻地、精细地分析了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在许多质的方面根本的差异。许多观点来自作者多年工作的体验和感悟,一针见血,直触事物的核心,从而带有一种提示客观真理的穿透力。作者强调:校对工作重视的是“点”,这无疑是透彻的,因为编辑初审书稿,目的在于了解书稿内容,其阅读方式是“了解性阅读”,是“评价性阅读”,而校对的阅读目的是猎错查漏,必把字、词、词组、公式、标点符号等作为阅读单位,逐字逐句地阅读。为此作者还举了不少生动的例子,能够加深我们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在第十章《现代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中,作者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对现代校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如“校对主体多元化和专业化相结合”问题,它是指作者、编辑、专职校对员共同参悟校对,还有社外非专业人员参与校对,从而形成校对主体群。同时强调,校对主体多元化必须与专业化相结合,并且以专业校对为核心。这样的观点是吻合辩汪法的,也是被许许多多的实践证明是合理的。

一本极其专业的学术著作,是一个学者整体素质的展现,是他多年思想的结晶、心血的结晶,真可谓“十年磨一剑”。在书的导语里,我知道周奇先生是出版界的老前辈,在编辑岗位干了四十年,义研究了十几年的校对。有着这样丰富的实践,又有着广博的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再加上一个老学者对编辑事业无比真诚的热爱,虽然作者自谦曰:“笔者也是第一次将这个比较作为研究现代校对理论和实践的切入点,自知肤浅”等等,但读完全书之后,我还要说,这是一本含金量很高的学术著作,是编辑校对学领域一份沉甸甸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小学下一篇:试论教师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