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空间方位(共7篇)
1.大班数学空间方位 篇一
数学活动——谁藏起来了
设计意图: 有一次,我问小朋友想玩什么游戏,小朋友都说喜欢玩捉迷藏,根据幼儿的爱好,结合《幼儿指导纲要》大班小朋友的数学方向目标,刚好可以结合设计一节情境教学活动。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活动,让小朋友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
2、通过游戏,让小朋友能辨别上下和自己的左右方向;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发展孩子的思维力。活动准备:
黑板、PPT、活动操作学具每一人套、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PPT)
让小朋友在音乐的伴随下来到森林里,感受愉快的心情。
二、活动内容
1、情境延续,让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玩游戏,从而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播放PPT)
2、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小朋友能辨别上下和自己的左右方向。
三、操作与练习
1、让孩子感知天黑了就要回家,以免家长担心。
2、请小朋友记清小动物住的地主。小狗住在河马的上面; 小兔住在小猪的下面; 老虎住在小兔的左边; 狮子住在绵羊的右边; 袋鼠住在犀牛的右边。
3、活动操作(通过操作,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方向思维)1)讲述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教师巡逻指导
3)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贴在黑板上,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去帮助没有完成的小朋友。
四、活动小结
1、让小朋友说出小动物的家在哪里?
2、听音乐退场
2.大班数学空间方位 篇二
(1) A:他上来了吗?
B:还没有呢。
(2) A:麦克从山上下来了吗?
B:他还没下来呢
(3) A:外边太冷, 快进屋来吧。
B:我不进去了, 家里还有事。
(4) A:林老师进教室去了吗?
B:刚进去。
(5) A:你爸爸回家去了吗?
B:回来了
这些题考察的是留学生对空间方位词的理解。空间方位是人类最直接的体验方式。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思维方式, 对空间方位认知模式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 这必然会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中。汉语空间方位词是指汉语中专门用来表示物体空间方位和位置的一类词语。在自然语言中, 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词语本身的语法符号来作为唯一的确定因素, 空间方位词的语义是依赖于语境的。要将自然语言转换为图形图像系统输出, 则必须正确理解语句中空间方位词的语义。
方位词是虚词, 和实词相比, 它的意义比较空泛, 但和其他虚词相比, 它的意义又相对较实。吕叔湘先生 (1965) 曾提出“定向性”与“泛向性”两个概念, 照我们的理解“定向性”是指方位词的所指是它们各自的实际方位, 而后者则不能从实际方位去理解, “泛向性”实际上也就是方位词词义的进一步虚化, 为了对“上/下”的方位实指义进行分析。我们首先看这二者的词典释义《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6) 对“上”的释义是“位置在高处的”;对“下”的释义是“位置在低处的”根据释义, 不难看出“上/下”显示着“位置高”和“位置低”的对立。以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一义基本语义基础上的。先看下面几个例句:
(6) 干脆不出门, 闷了就独自上山散步。 (张其均, 1995)
(7) 这时, 甘在华下车追赶并再次鸣枪警告。 (“六个恶魔等待过堂”《重庆晚报》2003年10月16日第九版。)
(8) 他病了几个月, 现在才能下地。 (《现代汉语词典》, 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6)
“山 (坡) ”是讫点, 主人公住处是起点。起点低, 讫点高, 是由低处到高处的运动。“车 (上) ”是起点, 地面是讫点, 起点高, 讫点低, 是由高处到低处的运动。“地 (面) ”是讫点, “床 (面) ”是起点, 起点高, 讫点低, 是由高处到低处的运动。在这里“上/下”分别表示上升和下降的运动, 而这正是他们作为运动义动词最基本的用法.
我们来看原型意义上的“上/下”。原型范畴 (prototype) 这个术语一般可以用来指某种范畴的中心成员或中心成员群 (the cluster of central members) , 它是人们对世界类化 (或称范畴化) 的认知参照点。换句话说, 人类以原型为参照点认识世界并从认知上使其范畴化。在现代汉语里, “上/下”这种标记空间关系的方位词在言语中常以“X上/下”的结构出现, 如“桌子上/下”“操场上/*下”“床上/下”“ (字写在) 纸上/*下”“边境线上/下”。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解释, 空间概念的形成是人类最初的认知成果之一。而建立空间范畴又是从认识人类自身开始的。王祥荣 (2000) 曾做实验来探讨儿童习得“上”“下”类方位词的机制。文中指出, 儿童在进行方位辨别时首先选择自身作为参照基准, 在成人的言语、动作双重示范和不断强化下, 儿童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 逐步建立起方位“上”和抬头这一动作的有机联系。作为生物个体, 人可以把自身的躯体进行不同维度的切分——从垂直维度上分出“上/下”, 从内包 (封闭) 维度上分出“/外”, 从面与背的朝向分出“前/后”, 从四肢的相对位置分出“左/右” (周统权2003) 。显然, 我们的躯体就是一种原型 (客体原型) , 是我们赖以建立空间范畴的认知参照点。
再回到刚开始的留学生练习题。动词“来”和“去”用在一些动词后作补语表示动作趋向。表示动作向着说话人或所谈及事物的方向时用“来”;表示动作背着说话人或所谈及事物的方向时用“去”。例如, 上来吧 (说话人在上边) ;上课了, 快进来吧 (说话人在里面) ;他回家去了 (说话人在家外面) 。但如果宾语是处所词时, 要放在动词之后, “来/去”之前。例如:我到小赵家去了/我正好要下楼去/我们进教室去吧。宾语是表示事物的词语时, 可放在“来/去”之前, 也可以放在“来/去”之后。例如, 他带了一个相机来/他带来了一个相机。练习题中的第五题A:你爸爸回家去了吗?B:回来了。这个情况较复杂。我们可以设想妈妈在加班, 爸爸已经回家了, 然后妈妈给家里打电话, 儿子接到电话后的对话。所以A不在家, B和爸爸在家。
语言处理者可以通过参照点达成对目标的接触, 一个参照点所可能建立起来的目标的总和构成领地。领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空间。我们可以用参照点对上述现象的使用作出解释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想认知模式。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然后再到其他也就是说, 以自身为参照点转移到目标。通过对汉语方位词的语义进行认知对比分析, 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空间方位词, 并有助于推进文化因素在语言理解和学习中的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4.
[2]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3]崔希亮.空间关系的类型学研究[J].汉语学习, 2002, (1) :1-8.
3.大班数学空间方位 篇三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听到的声音辨别声音的位置,并能用相应的符号在图板上标示出来。
2.学会静下心来仔细倾听,知道在活动中不干扰别人。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一处能听到各种声音的地方(但也不要太嘈杂);卡纸每人1张;笔每人1支。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的名称与规则
告诉幼儿,这个活动的名称叫“听声音,辨方位”。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卡纸,让他们自己在卡纸上画一个“◎”,表示他们所在的位置。当他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用恰当的简单符号把它标记在卡片上。例如,一阵风就画两道斜线、几声鸟叫就画一只小鸟。表示符号的位置应尽量精确地显示出声音的方向和远近(可适当地做一次示范让幼儿理解)。为了听到更多的声音,可闭上眼睛聆听,还可以用手掌朝前或朝后拢着耳朵形成声音的反射面来听。
2、幼儿自选活动地点进行作业
让幼儿快速地(1分钟)找到自己的“倾听地点”,分散坐下,以免“倾听开始”时,还有人走动,并且要求幼儿一旦选定了地方,就不要再随便移动。
在开始记录声音的前后,分别给幼儿一个信号,例如,学一声猫叫或狗叫,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持续的时间可视幼儿的年龄、专注程度和当时环境的声音状况而定,一般为5~10分钟。
3、幼儿自行结伴交流记录
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自行找好朋友,交流彼此的声音记录,教师可提问:“你听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你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你最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你最不喜欢那种声音?为什么?”“哪种声音你从前从来没有听过?你知道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吗?”
活动建议: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声音环境,可请其他教师协助,在不同的方位、地点制造出一些声音,供幼儿聆听和记录。
教学反思
活动前,在玩分辨左右的游戏中,幼儿对左右已有一定的已知经验,所以在完成目标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位上还是比较简单的。
在活动中,前者是辨别方位,后者的各种练习是为了为幼儿以后开展思维活动打基础,在活动中,重点引导在活动中用一个物代表一个数字,或用一个数字代表一个物。
4.大班数学空间方位 篇四
【活动设计】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数学活动的内容具有生活性,这是指数学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些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例如:房屋上的门牌号码、书上的页码、汽车和汽车站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日期等等,它们分别表示着不同的意义。若能通过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活动,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内容是熟悉的,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是很有用的,并能激发幼儿更加注意,发现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对于我们班的幼儿来说,她们对空间对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不能透彻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了“空间对应”这一内容,然后以“你家住在几单元几楼”为切入点开始,让孩子在游戏中感知空间位置对应,以帮小动物找家的方式将数学活动生活化,情景化,能进一步的加深幼儿的空间位置对应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学会按房间卡找到自己的房间。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坐标找到家,并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对应能力。
2、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数学活动的魅力。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根据坐标,找到对应的位置。
【活动准备】
平面楼房、动物卡片、数字卡片、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呢?请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师:“小动物新建一栋楼房,要请小朋友去参观(教师出示平面的楼房),这里就是小动物新建的楼房,我们看看这栋楼房有几个单元,几层楼呢?”
(二)复习巩固
1、教师与幼儿一起帮小动物认识自己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
师:“刚才小朋友都帮忙数了数这栋楼一共有4个单元,4层楼,现在我们来看看里面都住了哪些小动物,看看这些小动物它们住在几单元几楼?”(宝宝兔的家住在1单元1楼(1,1);贝贝羊的家住在2单元3楼(2,3);胖胖猪的家住在3单元3楼,(3,3);嘟嘟牛的家住在3单元4楼(3,4)吱吱鼠的家住在4单元2楼(4,2))
师:请幼儿说说理由,帮助幼儿学会看坐标,快速地找到房间。
2、教师带领幼儿游戏,找找自己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认识房子的结构,看看这栋楼有几个单元几层楼。
(2)发房间卡给幼儿,请幼儿说说自己拿到的房间卡是几单元几楼。
(3)请幼儿拿着自己的房间卡自由找到自己的房间,教师个别指导。
(4)请个别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找到房间的。
(5)游戏:幼儿站在房子外面,幼儿在音乐开始后,开始找房间,看谁又快又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房间。
(6)请幼儿到好朋友家做客,跟好朋友交换房间卡,根据自己手里的房间卡找到好朋友的家。
(三)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看还有哪些动物没有住进新房子,它们分别住在几单元几楼。
2、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卡帮助小鸡、小鱼、小猫、小刺猬、小乌龟找到家。
(四)交流与分享
教师请幼儿到前面来和其他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帮助小动物们找到家的,先找到它住在几单元,再找到她住在几楼。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理念正确;设计程序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很不错,沉着、不慌张,亲和力强。此次活动中教师的思路很清楚,教育目标达成很好,幼儿反应活跃,但是在游戏环节幼儿等待时间过长,显得拉杂。游戏的环节一可以和环节三整合,环节二可以设计2座房子,避免幼儿的等待。在教师示范时,应进一步强化,先找几单元,再找几楼,可帮助幼儿思维清晰。幼儿自主操作练习中,可增加难度,如将房子增加为5个单元5层楼,更能充分体现教学的坡度,层层递进,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挑战自己。
推荐理由:
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了“空间对应”这一内容,然后以“你家住在几单元几楼”为切入点开始,让孩子在游戏中感知空间位置对应,以帮小动物找家的方式将数学活动生活化,情景化,能进一步的加深幼儿的空间位置对应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学会按房间卡找到自己的房间。
5.大班数学空间方位 篇五
研究了小学儿童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认知策略,同时,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检验.被试为城市中等小学7岁、9岁、11岁儿童各24名,男女各半.4种实验任务分别为三前提单模型、三前提双模型、四前提单模型和四前提双模型.采用个别实验,儿童在前提呈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主要研究结果:(1)从小学7岁到11岁,儿童的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明显提高,7岁儿童初步形成了一维空间方位推理能力,9岁和11岁基本具有了这种能力;(2)随着年龄增长,使用模型建构策略解决问题的儿童人次越来越多,绝大部分11岁儿童都能使用这一策略进行推理.但即使儿童使用了模型建构策略,他们的推理成绩也没有反映出模型数量所造成的任务难度差异,即不符合心理模型理论关于模型数量的主要预期.
作 者:毕鸿燕 方格 作者单位:毕鸿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5;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保定,071000)
方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 名:心理学报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34(6) 分类号:B844.1 关键词:小学儿童 空间方位 心理模型 策略
6.小一班数学方位教案及说课稿刘涛 篇六
位 教 案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让幼儿感知方位里和外,能用语言表达。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勤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参加活动,激发探究意识。
3、能力目标:能用小圆点和画圆圈的形式与物体里和外相互对应。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小呼啦圈两个,球2个。
2、纸箱机器人1套,小贴贴。
3小鸡、小青蛙卡片、图片、教科书、碟片。
三、活动过程
1、猜一猜(引出方位里和外)
a、以手指名称,课前预热活动,教师可和幼儿一起互动认识手指。一起分享儿歌小小龙头轻轻哭。意在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b、变魔术、让幼儿闭眼睛,变出小贴贴,引导幼儿观察贴贴位置变化。奖励表现好的,鼓励没得贴贴的加油。(手里、手外)引出方位里和外。
2、游戏猫捉老鼠(进一步感知里和外)
教师引导幼儿学叫小青蛙、小鸡、小猫、小老鼠叫声,引出游戏猫捉老鼠。猫猫要吃老鼠,聪明的老鼠能不能被他抓住呢?教师取来呼啦圈、球各两个,请个别幼儿扮演猫,个别幼儿扮演老鼠。要求:猫叫喵喵。开始做老鼠,老鼠必须抱球或者跳进呼啦圈或者站在呼啦圈外,不能动。让幼儿进一步观察感知里和外。
3、实践操作。教师拍手:1.2.3代表笑、哭、手背后。将幼儿分组,以组为单位,可发放碗和豆、书包和书、玩具和盒子。让幼儿自由玩,同时移动板出示圆点和圆圈,请幼儿分组涂色。
4、游戏机器人,延伸知识面。
男生扮演大黄狗、女生扮演小花狗,设疑:狗妈妈给两个狗宝宝把房子装饰了,狗宝宝分不清自己的房子了。大黄狗、小花狗、找不见自己的家了,你们愿意帮助他回家吗?引导幼儿说出大黄狗大、高、小黄狗小、矮。小黄狗住小房子。大黄狗住大房子。请幼儿钻进房子里,并照相。
5、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到了里和外。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课本作业。
小一班下册数学《方位》说课稿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教 师:龚玉婷
一、说教材
1、说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在下册教材中位于前面,说明非常重要,而且遵循3至6岁儿童身心健康规律,体现五大领域美丽。幼儿知识分析:幼儿之前有了里和外的一点基础经验。基于幼儿对里和外不是很理解,不能熟练运用特定方式来表达,所以教材放在了下册。深入浅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
2、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和其他领域相互渗透。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运用感官感受事物的数量,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游戏贯穿课堂始终。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我遵循这一规律,安排教学过程。
(1)观察物体的里和外,引导幼儿理解里和外的变化,能用语言表达。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会用特定方式记录。
3、说重点难点
小班幼儿对位置里和外有了朦胧的认识,但还认识不清,不能很好理解他。如何让幼儿很好的理解,容易用特定的方式记录,尤为重要。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里和外的变化过程,难点:按里和外的变化用特定方式记录。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数概念逻辑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口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设悬,使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从幼儿亲身经验切入,结合活动情境,利用玩伴的特殊角色进行教学,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现在的的教学需要转变幼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二)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幼儿的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的游戏情境中让幼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乐趣、不知不觉有所获。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同伴交流和全班交流活动。
三、说教学程序
(一)说设计思路
本堂课我总共分为四个环节来完成,分别是:
1、魔术导入。引出里和外让幼儿观察。
2、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里和外。
(1)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幼儿需抱球跳入圈内或者站在圈外,不能动。
(2)在游戏中感知里和外,使其乐有所获。(3、)引导幼儿实践操作,并用特定方式记录。
3、课外作业,让幼儿回归家庭,与爸妈一起完成作业,体验与人合作及成功喜悦,增强亲子关系。
(二)说活动流程
三、活动过程
1、猜一猜(引出方位里和外)
a、以手指名称,课前预热活动,教师可和幼儿一起互动认识手指。一起分享儿歌小小龙头轻轻哭。意在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b、变魔术、让幼儿闭眼睛,变出小贴贴,引导幼儿观察贴贴位置变化。奖励表现好的,鼓励没得贴贴的加油。(手里、手外)引出方位里和外。
2、游戏猫捉老鼠(进一步感知里和外)
教师引导幼儿学叫小青蛙、小鸡、小猫、小老鼠叫声,引出游戏猫捉老鼠。猫猫要吃老鼠,聪明的老鼠能不能被他抓住呢?教师取来呼啦圈、球各两个,请个别幼儿扮演猫,个别幼儿扮演老鼠。要求:猫叫喵喵。开始做老鼠,老鼠必须抱球或者跳进呼啦圈或者站在呼啦圈外,不能动。让幼儿进一步观察感知里和外。
3、实践操作。教师拍手:1.2.3代表笑、哭、手背后。将幼儿分组,以组为单位,可发放碗和豆、书包和书、玩具和盒子。让幼儿自由玩,同时移动板出示圆点和圆圈,请幼儿分组涂色。
5、游戏机器人,延伸知识面。
男生扮演大黄狗、女生扮演小花狗,设疑:狗妈妈给两个狗宝宝把房子装饰了,狗宝宝分不清自己的房子了。大黄狗、小花狗、找不见自己的家了,你们愿意帮助他回家吗?引导幼儿说出大黄狗大、高、小黄狗小、矮。小黄狗住小房子。大黄狗住大房子。请幼儿钻进房子里,并照相。
5、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到了里和外。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课本作业。
四、教学效果预测
7.幼儿数学方位教案 篇七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了解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学生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根据所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方法,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收集有关北京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收集到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总面积……
生:北京有许多的建筑物,比如故宫、颐和园、万里长城……
生:广场是北京的活动中心,每天要接待上万名游客……
师:同学们查到的资料可真丰富,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广场是我们首都北京的旅游景点之一,几乎所有的游客到了北京都要来这里看看。你们瞧(出示广场情境图),这里有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城楼、故宫、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你们去过这里吗?那我们请去过的同学当一次小小导游员,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建筑的具体位置。
生:这里是国旗,从这儿向上走就到了城楼,再向上就到了故宫……
生: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在人民大会堂,向右走就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再向右走就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生:欢迎来到广场,这里是的城楼,北面是故宫,南面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再向南是毛主席纪念堂……现在开始自由活动,活动完后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左面集合。
师:这三位小导游介绍的各有特点,都非常好。那你们知道在什么地方集合了吗?谁愿意上来指指?
学生指的位置不同。
师: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他们弄错了?
生:不是弄错了,是所处的方向不同。
师:那能不能用一个更准确的词来表示城楼在国旗的哪一面呢?
生:城楼在国旗的北面。
师:“北”这可是个新名词,你们听说过吗?“北”是表示什么的?和北一样表示方向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生:东、南、西、北。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位置与方向(板演课题)。
师:你怎么知道城楼在国旗的北面呢?
生:从地图上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又东。(出示标志)
师:人民大会堂在广场的哪面?毛主席纪念堂在国旗的哪面?你还知道什么了?
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毛主席纪念堂的东面。
生:国旗在城楼的南面。
生:故宫在广场的北面……
师:其实东南西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或者词语和东南西北有关呢?
生:太阳从东方升起。
生:冬天要刮西北风。
生:我家住在半坡东街……
师:看来有关东南西北的知识还真不少。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来辨别方向呢?请同学们看例一(出示例一图)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具体情境中的方向
师:同学们看早晨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
生:东方
师:如果我们知道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那么,怎么样来辩认其它三个方向呢?
生:(小组讨论)(一分钟)
生:汇报
师:老师也有一首儿歌能让你们很快的辩认出方向来,你们想学吗?
师;(出示儿歌)边说边做动作。
师:自己小声说一说,再根据儿歌找一找方向。
师: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找二至三名)
师:现在谁能用我们掌握的方法来帮小明找一找学校里建筑物的位置?
生:(填空)
师: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下,做个小游戏,请4名同学到前面来,听老师口令自报方向,(转半圈再报)。
师:通过这个小游戏老师能看出同学们已经能正确的辩认出方向,你们是用什么好方法把它记住的?
生:1儿歌2方向相对3按顺时针排列的
师:既然同学有这么多的好方法,那谁能说说我们们学校操场的各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物?
(二)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同学们,既然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在我们坐在教室里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你站在操场的中间,操场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哪些建筑物
生:操场的东面是升旗台,西边是大门,北面是学前班楼,南面是新教学楼。
师:你能把你刚才想到的做成校园的示意图吗?
师:注意,摆的时候要先确定方向,再摆出建筑物,摆完后交流讨论一下,还有哪些摆法。(教师给学生发示意图纸,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出现多种画法。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几种画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的上面为东,有的上面为北。
生:一样,无论怎样画,操场的北面都是幼儿楼……
师:同学们画的都非常正确。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便于观察,利于操作,我们画图时都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那现在,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将手中的地图变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形式呢?
学生将示意图旋转。
(三)认识其他情境中的方向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如果我们换个时间,换个地点,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你还有其他辨别方向的方法吗?把你的好方法告诉组里的同学。
学生汇报。
组:看树叶,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面。(观察大树)
组:看年轮,年轮密集的一面是南面。(出示木桩教具)
组:看标志,道路上会有指示方向的标志……
三、总结
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真了不起。其实,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多多地去想,都可以加以利用。
【大班数学空间方位】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方位》及教学反思07-29
大班数学区目标06-18
大班数学量一量08-05
大班数学:放在哪里09-13
大班数学学期计划10-26
大班数学:有趣的统计07-09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加号08-19
大班数学 二次分类08-20
大班数学教案参考08-28
大班数学教案《铺路》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