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总结(精选8篇)
1.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总结 篇一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1.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第一步。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在训练形式上下功夫,通过游戏、竞赛、限时口算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另外,在注重训练形式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数学试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计算问题。有了这样的努力,学生便能在心里引起对数学计算的重视,从而更加专心、认真地学习计算。
二、重视基本的口算、估算训练
1.口算
作为计算的基础,口算一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入门方法。这是因为一道数学题,无论是简单运算还是四则混合运算,通常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组合而成的,毫不夸张地说,口算能力的高低、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口算练习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尽量使试题具备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比如,初学时,教师可以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为基础,让学生尝试进行口算。有了这一基础,教师再逐渐增加难度,多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提高学生对数据特征的观察力及数学推理能力,如此便能让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计算题时,仍然能够通过口算迅速得出正确答案。
2.估算
估算与口算一样,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计算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讲,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将估算思想贯穿始终,让学生对数学规律、解题思路等进行估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估算意识。其二,鼓励学生通过估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比如,一个油桶装5千克油,有32千克油,能装几桶?通过这样的估算训练,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引起重视,主动探索估算方法,提升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很多时候,数学计算出现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粗心大意、马虎,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计算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面对 数学题目,教师可通过“一看、二想、三计算”的形式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对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都要观察仔细,然后再确定运算顺序,以合理的运算方法进行结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必须书写工整,避免过于潦草的字迹和过多的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有了这些积累还不够,必要的验算同样不容忽视。因为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数字没看清,运算顺序错误等疏忽,而验算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使计算正确率明显提升。有了这几方面的努力,学生计算的准确度将大幅提升,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更快、更准确。
四、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计算时所犯错误都具有相通性和普遍性,只要教师及时引导就能纠正和克服。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且一些错误的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生根,纠正起来比较困难。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帮学生收集典型的错题,与学生共同“会诊”,一起交流。同时,要求学生整理错题本,将各类错题记录下来,利用课下时间重新分析订正。如此,便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更多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计算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总结 篇二
一、培养计算兴趣
以往的观念认为熟能生巧,单纯加大计算强度,就能够使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事实上这样机械的训练,反而让学生“拒计算于千里之外”。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将被动、单调、枯燥的机能性训练,变成学生主动认知的内部动机,产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才会使他们乐于计算,并最终达到善于计算。我认为要使学生对计算感兴趣,应该注意平时训练的方式方法。在教给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基础上,分层次采取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如:游戏、竞赛等方式,借助多媒体、闯关卡片和其他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竞赛、自编计算题等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计算时出现了错误,教师应抓住契机,及时讲解题的原理,让学生知道算理,纠正错误。这样,计算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技能得到了充分训练。
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计算准确率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 很多时候不是不会计算,而是在计算中看错、写错数字,看错、写错或漏写符号,忘记进位、退位,点错小数点等所致。这些看似极小的,不涉及知识性的错误,却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一个“通病”———不认真。
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在书写、运算、分析、推理等方面严谨、规范,为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其次,对学生严格要求。课上认真听课、思考、及时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课后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多做练习,经历计算的过程;书写上要工整、规范;计算后必须验算(验算要教给学生方法,如:估算检验、带入原题、加法验算减法、乘法验算除法等),让学生经历改错的过程,改掉粗心大意的习惯;教师要细心观察,展示错误案例,引以为戒。最后,“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需要有足够的信心、耐心和毅力,也要统一方法、严格要求。
三、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学生计算准确率低的原因是包括生理和心理多方面的。其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学生计算方面综合能力欠缺。例如:运算法则、性质,定律、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没有领会掌握,或者不能够合理灵活地运用。就像我们平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某些学生背诵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滚瓜烂熟、倒背如流,而一做题便错误百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机械的识记,也是没有领会其内涵,不会如何运用所致。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授之以鱼”。教给学生基本的计算技能的同时,发现学生有错误,及时纠正,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耐心指导学生改正错误。还要适当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强化学生计算的综合能力,在反复巩固训练中,学生就会逐渐理解算理,领会运算法则、定律等的实质,减少计算失误。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
四、强化口算能力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对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有着直接影响,是学生数学基本技能中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下工夫, 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在训练中要注意做到经常性。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口算题,数量不宜多,但一定要精。口算形式要体现竞争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如:低年级可以“开火车”、“连一连”等;中年级可以使用口算卡片、游戏等形式训练;高年级可以进行抢答,听算、视算等形式训练。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集中了听课的注意力, 更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还有一些特殊数值和运算的识记,如:对4×25=100,8×125=1000等特殊数值和运算的识记 , 对于学生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效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归纳,并要求识记。
五、加强计算练习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生理解掌握了算理、运算法则和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之后, 教师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 使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单纯的机械训练是枯燥的,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训练中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手段的灵活多样性。如:借助多媒体、教具、学具等开展训练;以游戏、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和速度;训练的内容要有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计算。例如:学完一个数除以小数,为了提高学生计算技能的熟练程度,我在课上以竞赛的方式,为学生发放了作业单, 选取了2道整数除法的计算题和3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题,再列出5道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验算。整数除法学生已经学过并且非常熟悉,而后两类题在计算上与整数除法大同小异,学生做起来由易到难, 很容易完成,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计算的成就动机,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在计算中体会到了“转化”的思想。由此可见,训练时所选择的计算题的基础性和针对性很重要,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算理、运算法则之后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技能,而且能使学生在计算和改错中悟出计算技巧。
增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 像联系生活实际方面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兴趣;习惯;理解
培养好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下一番工夫去翻看学生的作业、试卷,从中发现学生的错误,经过自己的翻看,可见计算准确率已成为一些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的障碍。下面就个人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从低段就要培养好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把所做的做好,并做得更好。例如,在教学一年级“8”的认识时,老师先将自己在课下做好的课件拿出来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一些数字1、2、3、4、5、6、7,让学生正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接着让学生找出比“7”小或大的数字。教师就出示了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教师让学生观察上图,学生从图中很快发现了图中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又让他们先后说出了有8个游泳圈、还有8顶游泳帽子。这样就让学生从图中认识了8,但是孩子们还不会写8这个数字,教师又拿出了自己的大尺子,指着一名学生让他读尺子上的数字,读到7后学生就没有读,教师就说: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7大的数字8。教师让学生认识8和会写8这个数字后,接着就让学生进行8的计算训练。课堂上让孩子找出哪些数的和是8,学生找得很好,学生1:6和2。学生2:3和5。学生3:1和7。学生4:1和2和3。从这几题看出了教师的引导不仅激活了小学生的思维,还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习惯养成对一个人来说相当重要,一旦养成一些不良的坏习惯以后想改都难,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只有长期坚持不懈,才能成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那么在数学计算上学生应该养成哪些好的习惯呢?(1)培养学生多读题的习惯。课改后数学中的一些计算题要比过去的题灵活,由于计算题的灵活,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计算上的错误及失误。例如,在计算:225×24时,学生就不进行多读多看,一看题就进行列竖式225×24=540,计算中做了很多无用功而又花费了很长时间。结果不符合要求做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而且结果还算错。只要学生能够多读几遍明白题意就不会导致计算错误或不简便。如果能利用学过的简便方法把225×24写成225×4×6可能就不会出现计算上的错误。如果能够养成长期坚持读题的习惯,那学习水平定会有所提升。(2)培养学生自己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检查和验算是准确完成一道题的关键,对于提高计算准确率以及学好数学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教会学生一些验算的方法,如估算法、逆算法、倒算法、重算法等。
三、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
课改后的数学计算题和以往的数学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中要把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讲解,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的计算法则很多,各种计算法则大部分有一定的联系,学习新的计算法则必须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将新学习的计算法则与已掌握的观念和计算法则联系起来,纳入已有的结构。例如:学习分数加减法法则就与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联系起来,由于分数加减法意义与整数、小数加减法意义完全相同。因此,它们之间实质上是一致的。
四、掌握好分数、小数加减混合的计算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不能直接相加减,需要统一单位才能相加减。因此,必须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进行计算。
(1)一般情况下,题目中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则化成有限小数计算。
(2)如果题目中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那就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循环小数,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
(3)如果题目中计算结果允许取近似值,也可把分数化成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来计算。一般要比题目中小数位数多的小数多取一位或相同位数。
(4)对特殊情况的题,再做变通,灵活运用。
总之,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计算教学,以学生的眼光看待计算,让学生体验快乐,在感受趣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对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培养,明确计算的重要性,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术芝.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74).
[2]麻玉忠.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J].网络导报,2011(17).
4.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篇四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家长在孩子的全面培养中,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偏向于孩子的计算逻辑培养。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比如教学“认位置”,即“聪聪”的左边有几人?右边有几人?一排共有几人?教师可以加入到学生队伍中,化身“聪聪”,和学生一起像玩游戏一样,不但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二、培养学生在计算中的细心
细心的反面是粗心,粗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遍观成人中的粗心者,多是从小养成的,可见,小时候的培养至关重要。“细心是一种习惯,与性格有关系,但不是天生的,一切习惯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怎样克服孩子粗心的弱点呢?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1、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在一旁看电视,甚至是打牌搓麻将。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要养成孩子一回家就做作业的习惯。
2、叮嘱孩子认真检查作业。
3、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
5、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6、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小孩子不可能自己养成,在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首先,大人要做出细心的榜样,以成人的细心来感染孩子,整个环境是细心的,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细心起来。
三、培养学生心算运算能力及数字记忆能力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
1、口算教学必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应具有长期性。
2、理清算理。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3、利用一些技术来训练孩子的心算与口算能力。如采用数字卡片和幻灯拉片。也可以用一些抢答、急答、对数、数字接龙等孩子喜爱的计算游戏来提高他们大脑运算技能,从而提高孩子的速算技能。
5.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总结 篇五
计算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计算是纯计算单元。百分数也是很重要的计算单元。这两大部分对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从学生做题来看,学生对分数乘除法一部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到百分数。所以六年级从分数乘除法的口算训练入手,来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从提高老师的教学方法入手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就自己在这一学期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做的一些工作做一下回顾:
一、口算练习。
六年级针对每天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训练的重点,基本做到了口算天天练。实 施方式是新授课做6—10道口算题,口算内容尽量与新课内容相联系或者是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点,在教学时把这融入教学环节。复习课上主要是让学生做大本或者口算本上的习题,有时候会专项对学生进行训练。六年级口算练习主要是以分数乘除法的一步计算为主,穿插分数加减法、小数和百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训练题。
为了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兴趣,本学期进行了四次“口算大王”比赛。时间定 于每月最后一个周的周三早自习拿出10分钟,每次口算结束后根据考试结果和 又快又准的原则,都会选出口算大王一名与一、二、三等奖获得者若干名或者是满分奖和进步奖若干名,这四次口算大王比赛不仅检测了学生的口算训练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的速度和计算兴趣。通过这四次口算大王的考试,老师们的命题能力有了提高,分析试卷和查找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的能力都有了提高。
二、采取各种活动提高学生计算兴趣。
学期初六年级这两个班的学生普遍感觉计算比较枯燥,好多学生一提到计算就头疼,还有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特别差,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都有些不会。另外粗心大意不约分或者看错符号和看错数字而导致考试失分的情况普遍存在,从而出现了学生比较畏惧计算的现象。在学分数的乘除法单元时,好多学生表现出兴趣不高。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六年级从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入手,试图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的兴趣,在班级里尝试性采取了如下措施:
1、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响应学校的号召,我在班里经常会开展一些小竞 赛,比如在班里举行个人计算大王赛,出6个口算和4个脱式计算或者简便计算,让学生一起做。做的又快又准的作为大王。另外,还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这样子使学生在竞争的同时学会合作。
2、互助合作小组的建立,以“一对一”的方式帮助后进生。
六年级有几个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计算比较吃力。为了帮助计算方面 后进生,让小组里面算理、算法掌握得好的学生做小老师,辅导后进生。这样子学优生在辅导后进生的过程中又复习总结了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另外,我对学优生提出的要求是不仅要给学困生讲会,重要的是让学困生给他们讲会。这样子,学困生真正给优生讲会了才说明他真懂了。通过这种互助合作,班里计算方面的学困生越来越少。
3、课堂上多关注学困生,及时找出学困生的出错原因和改进措施。
由于学优生在课下的帮助,学困生对于计算不再感觉困难,这时候我在课堂 上就多提问学困生,有个别学生每节课都有机会作口算。遇到他们出错的题目我一般都会要求他们找到出错的原因和下一步再做这样的题目应该注意的问题,另外,当场再出类似的题目,巩固一下所学。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困生的计算能力提高的很快。
4、评选“进步之星”。
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次“口算大王”比赛后,评出本班的进步之 星,通过发荣誉卡,张贴成绩、全班表扬等方式来激励学生。
5、及时安抚学生的情绪。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情绪浮躁,不稳定而导致考试时发挥失常。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经常会观察学生的情绪便动,每当学生比较浮躁时,我都会想办法安抚一下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放松心态,心平气和的学习。
三、重视错题的分析
6.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论文 篇六
摘要:
数学对于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相对较难的一门学科。数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小学这个时期,是学生们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而要想提高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关键就是对数学计算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提高
在小学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重要时期。只有在小学为学生们打好良好的数学基础,才有利于学生进行日后数学方面的学习。然而,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数学计算能力的增强,还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有助于智力的提升。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的数学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呢?
1秉承严格的教学态度,增强学生数学基本技能
要想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作为教师,首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秉承严格的教学态度。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学习能力有所欠缺,自我管理与控制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学生们学习数学计算方面,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管理与督促。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秉承严格的教学态度。如果我们不对学生在数学计算方面加以严格的要求,那对于小学生数学基本技能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要想培养学生们在数学计算方面的基本能力,我们就要让学生们把该熟记,必须背下来的内容充分掌握。乘法口诀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来说就是十分重要的。在数学计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学生们对于乘法口诀都不能熟练的掌握。那么,在进行数学计算方面学习的过程中就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们要想使学生们完全掌握乘法口诀,我们就要对学生们严格要求。例如,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多次对学生进行乘法口诀的提问。我们在讲相关习题时,也要把与乘法口诀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们来回答。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小测试的方式,把乘法口诀变成小题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独立的完成。并且给予分数,让学生们知道口诀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就会利于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帮助数学计算的乘法口诀掌握了,数学计算的能力才会增强。所以,要想提高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我们一定要具备严格且负责的教学态度。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增强,数学计算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2采取多样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要想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关键就在于要使学生们对数学计算产生兴趣。只有学生们对数学计算产生了“感觉”,乐于进行数学计算方面的学习,才会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都比较喜欢进行“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这样,能使学生们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快乐切积极的学习。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就可以把数学计算方面的教学“游戏化”。例如,我们要想锻炼学生们在计算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学生们分成适当的小组,并把每个小组都记录在黑板上面。这样,我们来分别对这几个小组进行数学计算题的提问,如果哪个小组回答正确,就在黑板上累积一分。并且设立抢答的环节。到最后回答题目多且正确率高的小组获胜。这样,类似于竞争式的数学游戏化教学,不仅会使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思维的反应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数学计算的教学中,做一些前期的,利于提升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准备工作。例如,我们可以课前准备一些各种水果形状的图片,并且涂上相应的颜色。这样,当我们讲数学计算课程时,就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使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并且使他们产生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听课变得认真,有兴趣。自然会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在计算方面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们养成有效且规范的数学计算习惯
只有学生们养成了有效的且规范的数学计算习惯,才更有利于提升数学计算方面的效率,以及增强能力。我们要想使学生们具有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就要在课堂上,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例如,当学生们每次做数学计算练习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们不要立即去做题,而是把之前学过的有关知识点认真的复习一下,并且在复习过后要独自的进行相关的练习。还要引导学生们进行做题后的检查,以免在做题的过程中由于不认真产生不应有的错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在学生书写计算步骤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使学生们的做题步骤与格式一定要做到应有的标准。因为凭借学生们的做题步骤与格式,我们就可以判断学生的做题思维以及方法是否正确。例如,在学生们做完数学计算的练习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把他所做题的步骤与格式写下来,并让学生们判断对错。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学生们在数学计算方面所欠缺的地方。利于我们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的侧重点。所以,要想培养学生们在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就一定要引导学生们有着良好的习惯。总之,要想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我们一定要秉承严格认真的教学态度。并且激发学生在此方面的兴趣以及养成好的习惯。当然,在这条道路上还需我们不断的去探讨与学习,来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7.如何扎实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篇七
一、从易到难, 提高计算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好一门功课的最基本的知识, 提高计算能力要从最基本的抓起,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运算性质和运算规律、运算法则和运算公式及一些运算的变化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 计算就轻松多了, 也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计算打下了基础。古语有云: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培养计算能力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能够奢望学生在短期内就会大幅度地提高计算能力。因此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做好基础的学习、巩固工作, 为学生日后数学的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
在所有的小学数学计算中, 加减乘除是以九九乘法表和四则运算为基础的。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 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算理不清楚, 出错率非常高。例如, 课标要求的系统牢固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 为了达到教学效果, 必须首先让学生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的基本算理。由于学生年纪较小, 无法明确区分各种算理之间的差别, 于是经常出现如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如:52+53=510这种错误。为了防止这种错误的发生, 在教授一个新的算理时, 我总会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小卡片, 把算理以文字的形式写在卡片上, 并在下方附上一个经典例子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二、趣味教学, 提高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还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升和发展则需要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和条理, 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以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要采取科学、灵活且有一定力度的训练方式, 做到在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前提下, 关注个体不同的发展水平, 达到既体现统一的训练意志, 又注重个性化学习优势的发挥。
为了达到这种教学效果, 我在强调加强基础学习的同时, 会插入一些趣味题或者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 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解题的激情。例如有一次课堂练习时, 我出了一道生活中的应用题:“老师去买笔, 店员告诉老师每支2元钱, 每多买一支就比前一支便宜两毛, 每支最低不低于1元。请问, 如果老师买4支笔要花多少钱?买10支呢?你们帮老师算算。”以生活为例子进行应用计算对小学生来说相当有吸引力。由于缺少一定的基础练习, 学生常常对这类简单的问题束手无策。我在黑板上分析给学生, “根据题意, 第一支2元, 第二支1.8元, 以此类推, 接下来就是1.6元, 1.4元, 1.2元, 1元, 1元, 1元……到第六支以后, 包括第六支都是1元, 那么老师买4根就要2+1.8+1.6+1.4=6.8元。那么, 你们按这个思路算算10支要多少钱。”学生掌握思路就能很快算出来了。我会趁热打铁, 再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 只是数字的设计比较刁难, 隐藏着一定的简便计算的方法需要学生发掘。这样一来, 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提高了思维能力, 也提高了一定的计算能力。
三、精简作业, 提高计算能力
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了达到教学目标, 有必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环节, 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毋庸置疑, 教师也需要在课后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然而作为过来人, 我十分理解学生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是有多么的厌恶。因此, 在布置作业时, 我尽力做到少而精, 不搞题海战术, 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但是每一道题我都要求书写整洁, 计算正确。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提升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
比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 我要求学生分步进行, 严格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原则计算。如计算【3+5×3÷ (7-2) 】÷2-3这道题时, 我要求学生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写出来, 而不是直接写一个简单的答案。刚开始计算这样的混合式必须得按照步骤进行, 第一步算出7-2=5, 然后再写5×3÷5=3, 接着得出3+3=6, 然后写出6÷2=3, 最后得出3-3=0, 这样一来学生不容易因粗心而犯错。随着对计算的熟悉, 慢慢地就可以在心中完成那些步骤而直接得出答案, 计算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互相考核, 提高计算能力
印度的泰戈尔曾说:“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和竞争精神的人, 才能生存, 并创造文明。”竞争的诱惑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活力, 在互相出题、互相考核的过程中, 不仅激荡了学生的脑力, 还提高了学生口算、估算的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然而我更愿意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因此在教学时, 我常常让一个学生事先准备一些题目, 上课时让他把题目写在黑板上, 然后由准备题目的人当“小老师”, 自由请同学起来回答, 我则在下面听着, 适时给点意见。比如有个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 “在‘24.3×3’以及‘12.55×1.5’和‘72×0.98’这三组式子中, 积小于第一个因子的是第几组?”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忙于计算, 最后再来比较。这样就中了出题者的圈套, 于是他得意地解释说:“这种题目根本就不用计算, 看懂题目问的问题后就可以马上选最后一组。”他讲完我补充道:“题目是要求结果与第一个因子比较, 那么第二个因子只要小于1就是答案。注意看清题目再决定要不要计算。”
8.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总结 篇八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计算能力 培养策略
由于时代的进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如果想要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知识并且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而且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意义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核心的。计算能力对小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尤其是今后的數学学习。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意义在于:1)因为计算在小学教学中所占的比率非常大,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最基础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2)计算能力间接影响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因为计算能力是一种基础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认识到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培养计算能力。
二、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1)大多数小学生因为贪玩没有耐心,在遇到复杂的计算题,就会失去耐心,导致计算屡屡出错;2)大多数小学生依赖于计算工具,导致计算能力弱化;3)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扎实,只要一遇到难题,就不会做,头脑一片空白;4)没有好的思维模式,不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题目,解题思路也不够清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建议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在教学中不断加以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刺激学生思维,培养计算耐心
相比其他学科来说,小学数学对思维逻辑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如:失去自信,缺乏耐心,烦躁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度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展多重教学,丰富教学模式,从而刺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耐心。例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帮小朋友回家”的教学。在小朋友回家的路线上设置关卡,让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小朋友回家,解决回家路线上的问题。从而刺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计算耐心。因此,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耐心,刺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逐步丰富教学手段。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中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让学生能够通过审题、做题独自思考,独自演算。例如:为了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某教师首先让学生在课本上抄题目,并要求学生抄题时必须认真、仔细,看清楚运算的先后顺序,然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利用竖式进行计算,最后再对自己所得结果进行验算。在验算不正确时,及时与同学进行交流,得出正确的答案,并能够在其中总结经验,回顾错题,以便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3.学生口算能力的养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仅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还必须注重口算能力的养成。因为口算能力的养成能够帮助学生活跃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计算方法。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养成,并将口算技巧教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适当举办一些比赛。例如:某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经常在班级上举办口算比赛,由简单到复杂,其中还有需要学生简化的算式。像这样经常在班级举办口算比赛,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方式,运用计算技巧更灵活,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及准确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口算能力。
四、结语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在教学中不断加以培养。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计算能力,逐步丰富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胜明.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08).
[2]侯凤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14).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总结】推荐阅读: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总结10-27
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11-11
[小学数学]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能力06-2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0-23
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论文06-20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经验交流合辑07-25
小学数学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