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

2024-08-11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共8篇)

1.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 篇一

出现,使上课流于形式,又要防止不切实际地给学生讲评过难过偏的习题,不能激发学生再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复习的效果。

鉴于以上情况,我在进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时,决定采用让学生自己进行复习,整理复习提纲、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再在课上进行交流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整理、归纳,并提出问题,再在课上相互进行交流和质疑,按照二期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从本节的展示课及4月18日下午的参赛课的效果来看,这种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基本上达到了预先的设计要求,特别是在教案的设计方面、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方面、多媒体的制作方面、选题方面、学生小老师的表现方面,观课老师均比较满意。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在4月18日下午参赛课后,我们物理组专门进行了评课活动,组内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中肯建议。特别是得到区物理兼职教研员,学校校长刘志勇老师的充分肯定,具体评价如下:(1)通过自制杆秤引出杠杆,再引出“简单机械”本节课的课题,所创设的情景引入复习课比较自然。(2)引导学生发挥自我作用,并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自主学习的培养,形式比较新颖。(3)充分发挥学生小老师的作用,这样复习可以避免老师的简单重复,使学生具有新鲜感,另外,同伴互助的效果很好。(4)授课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身份举手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解释。这样学生、老师交换角色,师生之间建立充分平等、融洽的新颖关系。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内得到充分体现。(5)引入新课的情景,作为例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用实物演示的方式将结论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使情景承上启下,以物说理的效果。(6)教师对例题是精心设计的,具有针对性,通过设计一些学生认为比较简单而容易轻视的例题,让学生尝试错误,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即“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冷静思考”;效果较好。(7)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对二期课改中三维目标的落实。(8)希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复习知识时能改变展示方式,避免跟学生展示的知识结构发生重复。建议用动画形式,针对重点知识,用动画进行展示,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教师的再设计、再创造,使学生达到再学习。

5月18日的展示课是集中了我校物理组的智慧,在综合各位物理老师的建议后,我在以下两个环节作了较大修改。(1)在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结构时,采用出示动画复习知识点代替仅仅知识结构的展示。这样做避免了跟学生展示的知识结构重复,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例如,用运动的汽车复习动能,用树上的苹果复习重力势能,用天上飞行的飞机复习机械能,用下落的成熟苹果及上下跳动的篮球表示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等。在展示例题的课件背景上也作了一点修改。例如,在展示“神舟五号”这个例题时,将背景更改为“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返回时的照片,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解题时具有直观的感觉,并且又可以让学生看图说话,“神舟五号”在打开降落伞匀速降落时,可以得到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的结论。(2)在课的最后增加了一个环节,利用最后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一个小练习,并利用实物投影对部分学生的练习当堂进行反馈。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体现复习课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发展为根本,又能检查本节复习课的效果。

展示课结束后,学校组织了说课、评课、研讨活动,区研修中心专家曹云奎老师为本节课作了精辟的点评。他认为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亮点:(1)复习课比较难上,学生缺少新鲜感,执教老师采用让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复习,整理提纲,并在课上进行交流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不是创新,以前就有,但将老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使用,效果还是非常好的。(2)整节课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二期课改的新理念。▲在教学设计方面,教案中有三维目标,说明执教老师不但有了二期课改的新理念,而且已开始渗透在教案及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如何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方面,本节课中有了充分的体现。整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始终围绕“能”这个主题展开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质疑。大

2.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 篇二

一、注意讲授语言, 引导学生理解与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讲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老师讲授对学生形成知识示范, 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与方法。尤其是单元复习课, 教师需在有限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总结单元内容, 需注意如下几点, 以提高复习效果。

第一, 注意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教师可通过概括性语言对知识加以总结, 亦或通过对比性语言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比较, 加深知识理解。例如“功与能”的复习, 教师可通过概括性语言来总结功、功率、机械效率, 突出重点, 注意详略得当。如重点讲授功的要素, 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功的概念, 把握力是不是做功的判断依据。对机械效率, 以简洁语言加以点破。对功率概念, 让学生联系实例理解即可。

第二, 注意合理复述, 也就是以语言对所学材料进行重复, 这并非单一的字面含义重复, 而是在语义上以不同表达形式加以重复。

在复习教学时, 通过复述可延长学生对信息的记忆时间。在单元知识中的难点与重点内容需合理复述, 以引导学生将思维、表达、记忆相结合, 提高知识记忆效果。例如“热与能”的复习教学, 比热容是一个教学难点, 其单位是由热量、温度、质量单位的组合。教师在教学中可合理复述,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以不同表述形式对比热容含义加以复述, 由物理意义中把握比热容单位。教师提问:海边昼夜温差为何较小?学生答道:海水比热容大。请以比热容定义加以说明。当学生回答后, 教师继续引导:其单位又是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比热容定义来加以理解其单位, 从而融思维、表达、记忆于一体。

二、注意习题设计, 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

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可巩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解题过程就是知识运用过程, 有利于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 利用解题指导, 不但可反馈信息, 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学情, 适当改变与调整教学, 还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与反思。

第一, 优选习题。

在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 优选针对性、典型性习题, 避免题海战术。如复习“机械能与内能”, 教师可选出习题:下面物体分别是什么形式的机械能?①在地面上被拉弯的弓。②天空中向前飞行的飞机。③在地上滚动的球。④稳稳立于山顶上的一块石头 (以山脚地面为准) 。这需要学生熟悉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不同定义, 判断物体是否出现弹性形变、是否运动、被举高, 然后则可确定物体是哪一形式的机械能。

第二, 组合习题。

同一习题, 通过不同搭配、组合, 其形成的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所以, 在单元复习教学时, 教师可适当整合习题, 以优化教学效率。通常而言, 习题组合方法有如下几种。①组合同一本质, 不同现象的习题, 促进学生认识的完善。②组合同一现象、不同本质的习题, 增强学生辨析能力。③组合由不同视角反映相同现象的习题,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

例1:悬挂着的照明灯是静止状态。若其所受的全部的力突然消失, 那么照明灯会 ( )

A. 保持静止 B. 可向不同方向运动

C. 加速下落 D. 匀速下落

例2:汶川地震中, 以飞机空投物品, 在物品下落中, 若其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了, 它将会做什么运动? ( )

A.曲线运动 B. 匀速运动

C.减速运动 D. 加速运动

上述两题, 尽管有不同条件 (例1为静止物体未受到外力作用, 而例2为运动物体未受到外力作用) , 同时物体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有不同运动状态, 但是两道题都考查了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熟练程度, 有利于学生加深这一知识的认识。

四、重视实验复习, 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 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在单元复习课教学中也是如此。通过实验复习, 让学生动脑动手, 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能力。

第一, 通过实验锻炼学生掌握仪器使用的基本方法。

在物理课标中, 要求学生们能够学会常用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流等测量。因此, 在物理单元复习课教学时, 教师可灵活引入实验, 有目的地强化学生操作能力。例如“电路初探”复习时, 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设计电流测量的方法, 如何测量电流, 把握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使用规则, 并联、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等。

第二, 借助实验唤起学生复习热情。

3.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探讨 篇三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综合能力

随着对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关复习课教学逐渐受到同行的重视。实践表明,一堂高效的复习课将有助于下一阶段课程知识的讲授。从现有文献资料中可知,部分同行在设计该教学模式时仍局限于习题练习方面。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诚然,传统视阈下的复习课是围绕着“学生习题练习、教师习题讲解”来开展的。然而,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则需要将上述教学主线转变为,以提升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来。所谓“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可以定义为,学生将物理基础知识运用于解释现实生活中物理事件的能力。笔者这一观点似乎较为大胆,却与当前的课改要求相契合。这样一来,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就需要在传统上进行重构。

本文首先提炼出复习课的目标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设计。最后,将该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一、初中物理复习课的目标定位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该目标定位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完善知识结构

复习课教学一般在某章节结束后来进行,这就表明:完善知识结构在于对该章知识点的梳理与巩固。从教学实践角度来看,学生因理解能力、生活体验等存在差异,必然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存有区别。因此,借助复习课教学就应着重完善,处于中下成绩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突出知识重点

“突出知识重点”意味着,我们应抛弃传统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且不说这种应试教育的弊端,单就习题练习而言也只是强化了学生的作题技巧,却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相背离。因此,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就应在教学大纲的范围下突出知识重点。

(三)提升知识应用

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提升知识应用”,即能将该章节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理解、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为什么夏天的水管外壁会出现水珠;同时,还能在知识版块内联想到下一章节的新知识来。

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定位,就为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了路径指向。

二、目标驱动下的教学模式设计

在上述目标定位下,如何将其纳入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之中呢。笔者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总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小组合作

这里的小组合作是组织学生构成复习小组,借助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来完成知识结构的完善任务。这里需要注意几点:(1)在小组合作复习时应在问题导向下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应预先引入若干个问题来推动小组复习的展开。(2)在小组成员的构成中,应遵循按学生物理成绩的好、中、差水平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增强成绩稍差学生的参与度。

(二)教师精讲

教师精讲的目的就在于突出知识重点,这应在小组合作复习完成之后。突出知识重点不能仅限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重、难点上,还应通过收集学生在合作复习阶段反馈的信息来组织精讲内容。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复习期间,应在各小组间进行走动并考察他们对问题的解决状况。

(三)效果反馈

作为任何一项课堂教学都须建立起效果反馈机制,这也就构建起了教学流程的封闭循环。既然是以小组作为参与复习的学习单位,那么在效果反馈方面也应以各小组为整体来展开。如,可由小组选出代表或由小组成员分别对不同问题进行回答。

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实践表明,增强前期“问题”的有趣性,是推动小组合作复习的关键,这也直接关系到后续精讲和效果反馈的有效进行。因此,限于篇幅以下的应用将着重围绕问题构建来展开。

(一)应用一

以“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重力加速度g”的复习为例。学生都知道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的质量m相乘,就等于物体的重量。并且,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只要涉及到对g的理解,都会自然想象面向地心的方向。为了增加该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的乐趣,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真实存在事例来反向思维。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计算,如果一个航天器以2g的加速度上升,里面的宇航员将承受多大的压力。同时,让学生想象飞机以大于g的加速度下降,里面的乘客将会是什么感觉。

(二)应用二

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复习为例。教师在组织复习过程中,可以引入刘翔变8步跨栏为7步跨栏,最终提高了自身比赛成绩的事例。尽管,该事例的选取或许并不精确。但是在枯燥的物理复习课教学期间,仍可以增加一些乐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小结

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则需要将上述教学主线转变为,以提升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来。在模式设计上应围绕着:小组合作、教师精讲、效果反馈来展开。最后应强调,在复习课教学中应合理分配各环节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朱绍海.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8).

[2]马占杰.提高初中物理复习课实效性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2,(2).

[3]路华.点燃复习激情,提高复习效率——浅析初中物理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12,(1).

4.初中物理复习题课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平衡状态。

2.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已知平衡状态,求平衡力;已知受平衡力,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能联系实际体会二力平衡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重点和难点]

1.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2.区分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一对力。

3. 两对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以及三力平衡。

[教具和学具]木板、钩码、滑轮、、细线等。

[课前准备]

1.自主复习知识框架并补充完善,查找自己的问题。

2.完成评价手册二力平衡的习题,并自主的订正。

3.复习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图片引入(2分钟)

1、总结什么是平衡状态

提问:悬浮的直升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提问:打开伞运动一段时间的跳伞运动员在未着地之前可以近似认为什么运动? 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回答: 静止

回答:匀速直线运动

回答:平衡状态

通过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回顾什么是平衡状态

二、习题判断平衡状态(5分钟)

例1 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的状态的是(d)

a 从树上下落的树叶b 静止在地球上空的人造地球同步卫星

c平直轨道上慢慢停下的火车d沉在水底的石头

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d)

a竖直上抛到最高点的小球b荡秋千荡到最高点的同学

c绕圆形花坛匀速跑步的同学d匀速下沉的石块

点评:最高点的小球有一瞬间的静止,但小球只受重力,下一秒小球不再静止。总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回答为什么选d.a 运动轨迹不是直线b 相对静止,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c运动状态发生变化d静止

a

c

d

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学生回答: 小球在做减速运动b运动轨迹不是直线 虽然速度不变,但方向在变化 匀速直线运动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什么是平衡状态 通过拓展题让学生理解瞬间静止不能称为平衡状态。平衡状态要在某三、二力平衡条件(时间3分钟)

提问: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

例3 评价手册第4题拓展e选项

例4 评价手册第13题

动画演示 根据三要素两个完全相同的力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补充说明。

e 作用在2个物体上

学生回答:完全相同的两个力方向不相反

通过拓展的选项,让学生更加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已知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3分钟)

例:起重机吊着2t货物,在下列情况下,钢绳所受拉力为2×10 n,那么此时货物所处状态不可能是()(g=10n/kg)

a 货物停在空中b 货物匀速上升c 货物匀速下降d 货物加速上升

小结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一个学生上黑板对货物受到的力进行分析,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受力分析能力,从而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五、已知运动状态判断是否受平衡力(5分钟)

评价手册第11题

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长征二号”火箭b竖直向上抛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d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评价手册第7题

用绳子把一个重为10n的物体吊在空中,当物体静止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 n,当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 n。

此题还有一种情况,拉力仍是10n,你能说说是什么情况吗? 学生回答,进行自主评价或互评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在学生掌握受平衡力处于平衡在状态后,帮助学生理解逆思维通过拓展的问题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在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六、区分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的力(6分钟)

评价手册第5题

一个物体放在地面上时,受到的平衡力是()

a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b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与物体的重力

c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d物体的重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4个学生上黑板,分别画出四个选项的力 让学生掌握画图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一种学法指导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练习:某同学说:马拉车,车也在拉马。马给车一个力,车也在给马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应当抵消,所以马应该拉不动车,车也应该拉不动马。而实际情况马能拉动车,请你帮他分析下。

学生进行回答,自行进行如何进行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力的区别。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清楚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的力七、二力平衡扩展(15分钟)

评价手册第10题

评价手册第15题

评价手册14题

讨论:

评价手册第16题

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厢里不动的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力吗?

你的依据是什么?

补充习题11题:张宁同学在探究二和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个滑轮、一些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总结。

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若有摩擦力只有一个摩擦力没有2个摩擦力。若摩擦力的存在,水平方向物体受的不是平衡力,不能处于平衡状态,由此推断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力

1、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平衡状态

2、我的结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可以不等

还有一个摩擦力 物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平衡

3、若想得出正确二力平衡的条件,改进装置? 减小摩擦力

4、为什么选取卡片?

卡片的重力远小于勾码对卡片的拉力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情况,并联系实际情况解决二力平衡应用通过假设的方法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本实验带动上节课实验的复习。通过选取仪器的不同,回顾上节课为什么要选取卡片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手册17题.如图所示,一只氢气球下拴着一个小木盒,盒内装有一些物体。当整个装置总重为5n,气球匀速下降,已知空气的阻力为1n且不变。

(1)此时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方向为_______;

(2)如果把盒中去掉2n重物,整个装置恰好

匀速上升,则此时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____,方向为_________。

动画演示,气球运动情况。

总结 向上的所有力大小等于向下的所有力的大小 分别理解气球的运动轨迹,对气球进行分析 弄清2次因为运动方向不同,摩擦力的方向不相同 在理解实验3力作用下物体平衡,解决拓展题,已知物体平衡状态,受3个力作用,求其某个力

反馈练习(3分钟)

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在下面举例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球所受到重力和球所受到的摩擦力b球所受到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c 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d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分析。

注意 不再受脚给足球的力

竖直方向上受平衡力 通过反馈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引出下节课知识(2分钟)

5.初三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五

教无定法。在复习过程中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去遵循,我常用的是建构知识框架,比如电学复习时,把概念进行分类,分成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功、电热等,再把串并联电路细化它们的特点。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物理这一门学科的特殊性,我们注重物理实验的复习,要通过实验现象的再现,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概括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要加强实验思想的培养和实验方法的指导。老师要为学生多提供动手的机会,切实提高其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

除此以外,在复习中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改变了以往说实验,就题论题的复习方法,使得他们从各个层次得以发展。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6.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篇六

高中物理学习尤其是高三的复习普遍存在着课堂容量大、知识繁多、内容枯燥等特点,在巨大的学习压力及大容量的课堂形式重压下,学生往往会感到不堪重负,有的甚至会由复习之初的信心百倍逐渐演变为失去信心,也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何使高三的复习课变得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真正起到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进而获得能力与技巧,是我们每个高三老师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纲: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课教学,不同于新课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按它的规律办事,追求教学的和谐,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时间效益的最优化。

1、复习课教学,讲“务实”,忌“务虚”

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务实是它的天性。“务实”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透彻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要针对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从抓基础中提高,才能达到补缺补差,综合提高的目的。

2、复习课教学,讲“适量”,忌“失量”

适量,就是说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应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多与少,难与易,都要求教师把握好分寸。过难,则学生不易理解;过易,又激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达不到形成技能、技巧的目的。

3、复习课教学,讲“双向”,忌“单向”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活动。复习课教学中,尤其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要鼓励学生多问,让学生有充足的的发言机会和时间,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4、复习课教学,讲“博爱”,忌“偏爱”

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抓中间,促两头,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博爱”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好评,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会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通过这一认识过程最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并建构出新的认知结构。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通过一节一节的课逐渐完成的。一节课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的一连串的知识是比较零乱的,往往是停留在局部,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课能够把阶段性的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是知识系统化的需要;复习课是克服遗忘、强化记忆的需要;复习课是加深理解的需要;复习课是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思维训练的需要。一节好的复习课要做到:既使知识覆盖面大,又能突出重点,突出知识的主干及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既可以帮学生查漏补缺,又能让学生做到综合性的提高。在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中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重视结构图在物理复习中的作用

复习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概念、规律间的逻辑联系;就是弄清各个基本要领和规律在一个整体中是以何种方式结合起来的,在知识体系中占据什么地位。在复习课中画知识结构图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将物理学的一些基本要领和基本规律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表示成图表形式即可得到知识结构图。对于学生来讲,知识结构图能够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化,知识的结构化能够使他们从知识的结构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也能增强和保持记忆。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

复习不能只是单调地重复,而应是在原有基础上再学习,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由于有以往的学习做基础,在复习课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主动学生的自由空间。因此复习课的教学模式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给学生从事主体活动的机会和形式。基于上述认识,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上,应力求创造条件,发挥学生在复习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应注重教师对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解,分析和教师的点拨,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启发和顿悟。

4、选取适当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许多物理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将物理复习课中采用的有效的物理复习方法归结为以下四种:

(1)提纲挈领式复习法。即将所学知识按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编成提纲,引导学生按提纲进行复习。

(2)图表式复习法。即绘制知识结构表进行复习。

(3)对比、辨析式复习法。即将学生易混淆的概念及规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复习。

(4)典型例题选讲、练习式复习法。即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并做必要的练习。

复习课教学是物理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复习课应彻底转变观念,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循循善诱,科学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的群体智慧,才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水平。高三物理复习常见三种课型教学模式:

一、知识串讲课有效教学模式

知识串讲,需要对知识进行高度概括,根据各部分知识所反映(或描述)的现象(或过程)的物理属性,深刻领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温故知新,深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澄清对难点知识的困惑,科学归属知识的功能,使知识进一步条理化。

基本思维程序:导入课题,引领目标→自主梳理,整体建构→深化完善,典例导练→应用感悟,变式训练→综合检测,达标演练→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一)导入课题,引领目标

复习课的课题导入,语言要简练,最好由一句话导入,目标定位要考虑到新授课还没有到位的目标。

1、教师活动

(1)简述复习范围,直奔复习主题。用简洁的导语或实际问题让学生领悟到零散知识功能的不足,直击学生的知能薄弱,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整合学习的欲望,对复习课产生积极的认知倾向。

(2)引领复习目标,指导复习策略。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要求进行能力目标的引领,根据学情实际指出需要深化、完善的重点是什么,应该进行到什么程度,并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法指导建议。要特别关注不能一步到位的学习目标,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2、学生活动

(1)通过教师的导语,领会本课复习的必要性,明确本单元复习的内容指向、方法指向和能力指向,对复习范围内的知识线索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思维扫描进行回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复习。

(2)认定复习范围内的各项学习目标,比对反思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初步定位,明确哪些方面自己已经掌握,应该主攻的问题是什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自己的复习策略。

(二)自主梳理,整体建构

复习课要高度重视调动学生主动梳理,科学构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实现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梳理和整合最好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创设平台,让学生展示交流,互动完善。在梳理(不是复述)、归纳(不是罗列)、感悟(不是问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温故知新。

1、教师活动

按照由根(中心问题)到干(知识主干),由干到枝(知识联系),由枝到果(知识要点)的思维顺序,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可参考如下三个方案组织教学

(1)课前布置,学生独立构建。课上让学生登台展示,讲解自己的构建思路,不当之处,其余学生随时提出疑问和修改补充,教师同步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网络。

(2)课堂研讨,学生合作构建。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合作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位同学(或小组)的归纳成果,请其他同学评议,发现不足,提出建议,必要时教师进行引导、评析,提出补充、完善意见,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及时巩固、整理知识结构,将已有的知识图表再加以简洁化、科学化。

(3)教师引导,师生同步构建。学生积极主动地回顾、思考,教师进行思维引导,同步构建单元知识结构。

2、学生活动

对本单元知识和研究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回忆、概括,理清知识体系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初步构建知识网络,根据老师的指导、点拨,一方面要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准确领会教师的点拨性语言的含义,还要主动地对其他同学的成果进行评价与借鉴,深化对所学知识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三)深化完善,典例导练

突破薄弱环节,澄清认知误区,关注学生新课学习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复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这是复习课的根本问题;例题的导练要突出审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和思路方法的提炼。在综合应用(不是套公式)、互动辨析(不是对答案)、方法归纳(不是就题论题)的过程中实现知新,确保学生头脑中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性。

1、教师活动

例题导练,探究方法。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通过典型例题纠正学生的认知误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学的方式应该是互动式,以能力培养立意,以审题方法为切入点,以启发点拨为主要手段,以规范呈现过程为标准,以思路与方法的提炼为落点。

2、学生活动(1)深度反思,互动完善。学生对自己的理解进行深度反思,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互动交流及时矫正。(2)主动探究,寻求方法。深入读题、仔细审题,捕捉有效信息,通过独立思考或互动研讨加工处理信息,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规范地呈现出解题过程。积极参与同学互评、老师的点评,提炼出这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应用感悟,变式训练

例题教学所探究出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往往掌握不够准确,理解存在误区,教学中要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检验、内化,感悟思路和方法的含义、功能与应用注意事项。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跟例题相近又相异,提高例题教学的指导功能。训练要规范时间、氛围和格式,允许同学之间讨论、合作。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关注学情,做到分层设计,落实因材施教,注重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1、教师活动

(1)根据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例题的特点,设置并投放变式训练题,但要控制题目的难度和梯度,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平台。

(2)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指导,在各层面的学生充分完成解题任务的基础上,当堂落实做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确保不留教学欠账。

2、学生活动

(1)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规范地完成解题任务,在解题过程中感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纠正误区,内化提升。

(2)对存在的困惑主动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五)综合检测,达标演练

复习课的主要活动是围绕知识主干、重点难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的,不可能对复习范围内的所有知识面面俱到,同时不同学生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往往不同,所以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充分关注个性,最后必须进行综合检测,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补救复习,以消除教与学的盲点。

1、教师活动

(1)投放综合达标演练题,提出时间要求和结果呈现要求。通过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以面向全体的教学心态关注学困生,力争做到人人过关,最大限度地消除两极分化。

(2)学情反馈,引导学生互动评析,进行补救教学。

2、学生活动

(1)独立完成达标演练题,深入思考和领会知识的内涵、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困惑的问题请教老师或与同学商讨,查找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

(2)展示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互动进行感悟深化、自主补救、自我完善。

(六)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归纳、拓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复习课的效果。归纳是针对本课题的内容,是为了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以突出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主线;拓展是针对相关联的内容,是为了实现本单元知识体系与前知识体系的链接,本单元的方法与已掌握的方法的整合,以突出知识的整体功能与方法的迁移应用。

1、教师活动

(1)从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主线三个方面对归纳的格式和要领提出指导性建议。

(2)针对链接其他单元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指导学生进行完善。

2、学生活动

(1)审视单元知识体系,回顾相关知识、方法与题型,从知识主干、方法套路、问题类型等角度进行归纳与链接。

(2)在老师的指导下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感悟他人的观点与老师的指导点拨,自觉进行完善和提升。

二、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模式

试卷讲评课是以补弱纠错和能力提升立意的课型,要注重方法性,体现代表性,着眼提高性。讲评课倡导“归类讲评式”教学策略,即“整体评价,突出激励性与导向性,使学生找准位置,明确奋斗目标;归类剖析,突出典型性与拓展性,使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掌握解决同一类型题目的思路和方法;由难到易,突出层次性与时效性,使学生在最佳时段内解决最关键的问题;针对补偿,突出落实性与实效性,及时补救薄弱环节,消除教与学的欠账”。

基本思维程序:展示考情,多元评价→自主纠错,反思问题→错因剖析,引领归纳→典例切入,拓展提升→关注个性,满分作答。

(一)展示考情,多元评价

考情展示包括成绩分布展示、成绩走势展示、错题分布展示、优秀试卷展示、创新方法展示,意在使每个学生明确班级在年级群体中的位置,个人在班级群体的位置,明确自己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多元评价主要是指位次高低评价(阶段终结评价)、位次升降评价(阶段发展评价)、错误性质评价(共性与个性评价),使学生通过暴露的错误明确学习的重点与学习的目标。

1、教师活动

(1)展示班级成绩分布与成绩走势。主要包括:班级整体成绩及走势,班级内成绩分布,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姓名及成绩,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姓名及成绩。

(2)分类展示出错比较集中的题目的分布情况。主要包括题号与难度系数(得分率)。

(3)归纳由错题所反映的共性问题,投放并引领学生认定学习目标。主要从基础知识、解题方法、解题规范、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说明,并依此引领学生认定学习目标。

2、学生活动

(1)根据成绩分布,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及与上次考试相比成绩的走势,确定下一步的奋斗目标。

(2)把错题分布与自己的试卷错题进行比对,明确哪些是班级的共性错误(这是教的因素造成的),哪些是自己的个性错误(这是学的因素造成的),以确定学习策略。

(3)根据老师对错题的解析,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确认自己所存在的不足,认定学习目标,并积极投入纠错学习。

注意:(1)评价时要做到使学生增强信心,但不能自满;使学生正视不足,但又不能丧失信心;要关注学生的位次,但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2)要突出共性问题,以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在突出共性问题的同时,要关注学困生的个性错误。

(二)自主纠错,反思问题

最有效的学习,是从自己的失误中学,自主纠错是十分有效的二次学习。自主纠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反思出错原因,给学生创设再学习、再认识的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使共性问题进一步集中,增强教师讲评的针对性,避免大面积讲解对优等生造成的时间浪费,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拓展与提高。自主纠错的一般程序是:投放参考答案→自我反思顿悟→互动研讨纠错→个性针对点拨。

1、教师活动

(1)投放参考答案,提出自主纠错要求。主要有纠错时间要求、错题规范解答要求和纠错方法建议等。

(2)进行个性指导,帮助纠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纠错,调控纠错速度,最大限度地解决个性问题。

(3)进一步锁定共性问题,思考共性问题的产生原因,确定讲评方案。

2、学生活动

(1)依据参考答案,针对自己的错题,反思当时的做题思路,感悟出错原因,及时进行纠正。

(2)对自己独立纠错有困难的题目,与同学互相研讨或主动向老师请教,力争把错误最大限度地在自主纠错过程中解决,以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参与争辩的主动性。

(3)针对错题自主弥补知识缺陷,以增强参与集体纠错的实力,提升听课效果。

注意:(1)自主纠错过程安排越早效果越好,不一定要安排在课堂进行,课外时间学生对话纠错效果可能会更好,课上主要解决有争议的问题。(2)学生自主纠错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主动参与,主要精力应用在扶弱纠错和进一步缩小共性问题的范围上。

(三)错因剖析,引领归纳

突出针对性是讲评课最最基本的教学要领,归类评析是讲评课基本的教学策略。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展示错题归类,阐述思维依据→评析错误特征,确认出错原因,明确典型问题,自主感悟补弱。

1、教师活动

(1)展示错题归类,阐述归类依据。教师在批阅试卷和撰写讲评课教案的过程中,对各道题目的出错特征和错因进行初步分析,根据错因进行归类,并指出其中出错最集中的是哪一道题,以让学生明确主攻方向。

(2)针对每类错题中出错最集中的题目,一方面展示搜集到的错误特征,另一方面创设平台让有代表性(上中下)的学生展示出错的思维过程,让全班同学共同审视、反思,通过互动进一步评析出错原因。

(3)进行知识铺垫,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书学习,让学生顿悟错因,针对错因自主补弱。

2、学生活动

(1)审视错题,确认错因。审视题目的错误特征,明确怎样是错误的。领会老师对错题分类的基本思想和出错原因的解析,确认自己的错误是不是如此造成的。

(2)交流展示,互动评析。一方面主动展示自己出错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评价他人展示的思维过程,在互动评析中实现共同提高。

(3)顿悟错因,自主补弱。反思自己题目出错的原因,确认自己的薄弱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弱学习,以减小下一环节的学习困难。

(四)典例切入,拓展提升

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再度审视题目,顿悟出错原因→思考探究方法,充分展示思路→互动评析完善,思路方法提炼→应用感悟内化,跟踪强化训练→同类题型链接,变换迁移拓展。

1、教师活动

(1)指明错题典例,指导探究思路。针对典型错题,介绍审题策略、审题要领和审题技巧,指导学生在充分审题的过程中,弄清题目的物理情景,顿悟自己的出错原因,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引领学生评析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指导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让学生板演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引领学生互动评析解题过程和解题环节,概括题目的特征,提炼思路和方法。

(3)链接相近特征的题目,让学生对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感悟与内化。对于某一类型的题目只有一道题的情景,要投放相近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训练;对于某一类型的题目有若干道题目的情景,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同类型其他题目的纠错,以解决试卷讲评课的时空矛盾。

2、学生活动

(1)仔细审视题目,充分探究方法。再度进行审题,确认自己在审题方面的出错环节和出错原因,走出误区。在全面、正确审题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互动研讨,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尝试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

(2)展示解题过程,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主动展示自己的解题成果,积极参与对他人解题成果的评价,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概括题目特征,提炼出解决此类题目的思路和方法。

(3)自主强化训练,感悟、内化、提升。自主完成强化训练题或同类型的其他错题,自觉养成据题目特征确定解题方法的思维习惯,学会方法迁移,实现通过研讨一道题学会解决一类题。注意:(1)作为典型例子的错题必须是同类错题中出错率最高的。(2)要通过评析实现纠错,评析要从难度最大的问题开始,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解决最关键的问题。(3)不要把讲评搞成了讲解,更不要搞成了教师的解题表演,要有互动意识与方法意识,教师重在引领点拨,指导学生提炼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解决错题的同时掌握方法。

(五)关注个性,满分作答

教学中对个性关注不够是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由于学生学习素质的个体差异,导致在集体纠错过程中理解接受程度不一,同时由于不同学生出错问题的离散性,集体纠错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经过自主纠错和集体纠错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做满分卷,促使学生整体把握考查内容,梳理并提出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以个别对话的方式解决,落实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消除负积累,确保后继课程学习的顺利进行。

1、教师活动

(1)界定时间,要求学生反思、感悟、内化全课解决的问题,发现并及时提出还没有彻底搞懂的问题。

(2)巡回指导,关注学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个性问题进行对话引领,最大限度地消除个体薄弱。

(3)要求学生整理错题,做出满分卷,自我完善。

2、学生活动

(1)主动感悟全课,向老师提出自己还没有彻底搞懂的问题或发现的新问题。

(2)落实典型错题的进一步整理内化,主动尝试做满分卷。

三、习题课有效教学模式

习题教学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内容,是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物理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物理内容的基础上,以口头解答、书面解答或者实际设计、操作等形式,反复针对某一课题而进行的教学训练。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功能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可以概括为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分析与综合能力。基本思维程序:精选例题→自主思考→题意分析与讨论→规范作答→一题多变→巩固训练、能力提高

(一)精选例题

高三的习题教学,很多老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有些题我们讲了很多次,学生做了很多次,考试考了,依旧错了。这就说明习题教学中学生是否理解掌握,关键点不在于我们讲了多少遍,而是在于把问题放在了什么样的情景中,怎么讲?谁来讲?

1、教师活动

课前的准备:习题的选编要着眼物理思维训练。在习题的选编过程中,教师要侧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师要选择那些既典型又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做例题。

(二)自主思考

1、教师活动

给出习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情景,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问题,并且建立物理模型。

2、学生活动

阅读题目,独立思考,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物理情景,进一步建立物理模型。

(三)题意分析与讨论 1.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讨论题目中容易产生歧义的条件,集思广益,去伪存真,从而讨论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讲思维方法,物理题中,每一个过程都会对应一个物理规律我们解题的过程,也就是分析过程找规律的过程,这是要重点培养学生形成的思维习惯。2.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每个同学提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分析其中有差异的地方,并进行讨论,寻找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分析清楚物理过程,研究对象发生了那些作用,有哪些运动过程,每个过程有什么规律。

(2)理解教师所讲的思维方法,并注意教师的思维与自己的区别,是否有异同,学习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四)规范作答

1、教师活动

强调解题规范,注意三点:一文字说明;二原始公式;三结果。介绍不规范作答在高考阅卷场上会出现的严重后果,引起学生的重视。

2、学生活动

了解规范的答题习惯,分析与自己平时的区别,自己的答题习惯差在哪里,在以后的答题中注意纠正。

(五)一题多变

解题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想让学生摆脱题海,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讲解习题时方法要灵活多样,利用多题一解,多题一法,一题多法的思维能力。充分利用每一道习题的作用,力图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习题,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1、教师活动

在例题讲解完成后,利用多题一解,多题一法,一题多法等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巩固训练题的选择上,尤其要注意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做到拓展性和层次性。

2、学生活动

主动对一题多解中方法的多样性进行理解,要求自己界定时间,弄清楚每一种方法,并从中选出最优,存在问题的要及时请教老师掌握清楚。

(六)巩固训练、能力提高

1、教师活动

(1)精选巩固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有层次有梯度,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动笔。

(2)要求学生定时完成训练,并在训练完成后及时进行批改分析,了解学生在掌握上存在不足的地方,进一步弥补。

2、学生活动

7.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 篇七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学业水平考试模式发生新的变化, 这对目前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具体有两点:一是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变为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二是课堂教学从“教学”向“导学”转变, 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知”转变。可见, 传统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和单一的题海战术无法适应上述新要求, 因此, 亟须分析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略。

一、存在的弊端

目前,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无视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差异, 在课堂上听讲的学生仿佛工厂流水线上批量加工的元件, 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1.机械死板的题海训练导致学生被动学习

在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中, 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在20—25分钟内完成选择题和填空题。如果学生的完成时间超过25分钟, 就说明他们做题的熟练程度不够;如果学生的完成时间不足20分钟, 就说明学生审题不够仔细, 这有可能导致错误率的增高。但是, 不同的试卷, 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 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 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也存在差异, 因此, 机械死板的题海训练必然导致训练结果缺乏科学性, 甚至使学生难以积极对待每次训练。

2.元件加工式复习方式导致学生被动学习

在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中, 存在两种现象。其一, 有些教师在讲台上高密度地授课, 学生趴在课桌上毫不懈怠地做笔记。一节课下来, 看似内容很多, 其实, 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并未完全掌握。其二,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问, 却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然后, 教师就把应由学生回答的内容和盘托出。甚至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 以致忽略了提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也许教师的本意是:既希望课堂教学内容更充实, 又希望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所学知识。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物理学科高深莫测, 以致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基础较好的学生感到课堂内容枯燥、乏味, 以致失去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的热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向“会学”知识转变, 这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另外,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善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并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 以使他们认识物理规律, 总结解题方法, 从而体会物理学科独特的魅力, 最终, 既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又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体会成功。

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强加给学生各种束缚, 把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占满, 这样, 只会使学生被动学习。因此, 教师要营造一个符合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的课堂, 不把能学生当“元件”进行加工。实践证明, 探索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教学模式是每个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二、崭新的探索

以美国学者罗杰斯为代表的心理学学派, 提出“人本主义”理论, 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体自主发起的, 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四点内容:其一, 在教学目标上, 强调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其二, 在课程内容上, 强调以学生为本,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其三, 在教学方法上,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自主选择;其四, 在学习方式上, 主张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

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实现”作为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强调课堂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水平相结合, 主张教学内容要把科学知识与学生的内在经验和情感体验统一, 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最终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具体有两点。

1.重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新时期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也就是说, 教师的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并且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占较大比例, 这样, 便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例如:当复习“电生磁和磁生电” (人教版九年级教材第二十章) 这一内容时, 学生总是把这两部分知识混淆, 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并使他们大胆设想 (既然电能生磁, 那么, 磁是否能生电) , 同时引领他们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从而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 这样, 就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在这部分学习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既强化学生的复习效果, 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还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如何做好物理规律和概念的复习一直是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为在复习过程中, 学生往往感觉枯燥、无味, 并错误地认为会背即可, 从而忽视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理解。对此, 教师应拿出可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 在复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分两步进行教学:其一, 从物理学的历史出发, 介绍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主要贡献;其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并亲手做实验,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 学生便能亲身体会牛顿对伽利略、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推理, 知晓牛顿第一定律形成的全过程, 并对牛顿第一定律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

总之, 在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中, 学生应自主学习, 并善于对物理实验进行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 勤于利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最终获取知识, 这样, 不仅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猜想的科学精神, 更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是做好课堂复习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 因此, 要做好物理复习课的改革, 就应强化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 以提高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大的合作学习自主性, 以引导他们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 “小组合作学习”是做好课堂复习的核心。具体而言, 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纪律情况和性别特征等因素, 然后将他们合理搭配, 分成若干组, 每组4至5人, 并按照每节课的教学情况确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小组成员既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又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还要使每个学生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转换。

例如, 在习题练习过程中, 教师应认真为已完成规定题目的学生批改, 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解答他们的疑问。接下来, 由一部分已较好地完成题目的学生担任组长, 他们将为自己同组的同学批改、讲解, 并统计本组学生的完成情况, 从而为教师授课提供第一手资料, 这样, 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时, 只须讲解学生无法解答的部分习题和错误率较高的题目, 于是, 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小组管理。

8.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 篇八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1-033-02

0

说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还没有普遍推广,可能大部分人还不是太了解,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是一种个性化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学”是教学的重点,而教师充当的只是课堂引导者,可以说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它依赖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通过课堂内外时间的调整,促使学生通过学习实现“知识内化”,使学生占据课堂主动地位,进而提高课堂效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课堂内外的时间重新调整,学习任务发生变化,师生课堂地位发生变化。过去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往往老师占据主动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的决定权在于学生,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与反思,实现知识的内化。

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课前借助学习视频、微课、参考资料、电子书等工具,通过资料查阅和自主思考,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知识的获取,加强针对性练习。学生把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课堂上与同学讨论交流并反馈给老师,使提问更具针对性,同时教师也能更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习盲区,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归类解决。师生之间的互动实质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再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生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的,对于学生课前已经解决的问题,教师课堂上就不必花时间重复解决。而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有困惑的问题,教师可以用充足的时间针对性进行解决。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质量,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很适合初中物理复习课的。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运用案例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中《功、功率》的复习,在以前的复习课,教师是课堂上统一讲知识点及经典例题,学生集体听并且做习题,一节课下来就是简单的讲与练的模式,复习方式单一,学生复习效果并不是很好。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尝试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复习学习,学习内容和进度也完全由学生自己掌控。此外,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困惑可以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教师,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本次复习课教学任务分为:课前和课堂两大板块。

(一)课前

教师设计《自主复习导学案》,拍摄好教学视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导学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在学生课前的学习。结合本节复习课的复习目标,教师录制了一段5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视频中以学生体训活动为情境,介绍了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以及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同学对已投出去的仍在运动的篮球不做功,静止吊在单杠上的男生没有做功,提着软垫水平行走的女生对软垫没有做功。通过这些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并且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接着以比较两位跑步同学“谁做功多?谁做功快?”的讨论题帮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以及功和功率的区别。最后再介绍如何进行功和功率计算的具体应用。视频虽然短,但集中了本节课的复习重点及难点。真正符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即从生活到物理再到生活,一改以前复习课单一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看《自主复习导学案》它指引着学生课前学习,在设计上分几个板块:1.复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复习指导思想、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其中达成目标是最关键的,因为目标引领任务,要求学生能对照学习视频完成。2.复习任务,同样也要具有可操作性。本节课结合教学视频中的知识点,完成三个任务:画出功、功率知识结构思维导图,除了视频上介绍的三种不做功的情况之外,另举三个实例,根据这节课的知识点,出一道考题来考查其他同学。这样设计的三个任务,梯度明显,尤其是最后两个任务,属于开放性问题,能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3、困惑与建议,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困惑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到课堂上讨论研究。

(二)课堂

课堂教学分五个教学环节:1.学习反馈,2.小组讨论与合作、3.交流展示、4.总结归纳,5.当堂检测。

开始上课后,教师首先给学生3-5分钟的学习反馈时间,学生把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一环节提出来与其他同学或教师交流。这一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还比较多,教师这时候没有必要一一帮助学生解决。考虑到是复习课,学生中有一部分学霸对知识掌握比较好,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解决绝大部分问题,因此接下来教师只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10-15分钟)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教师在这个时间内只需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基础薄弱一点的小组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在课前学习过程中记录下来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可能还有部分小组的少部分问题没有解决。接下来就要进入交流展示这一环节了。小组派代表上台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展示给全班同学,其它小组可以帮助解决,教师的任务还是旁听,对于学生给出的解决方案及时给与纠正或者肯定。在这样一种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下,所有的问题都能全部解决,学生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经过前面三个环节,一节课已过去接近30分钟,教师接下来用2-3分钟对这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归纳,对于易错点进行强调。最后用8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当堂检测,并及时反馈检测结果。整个一堂课的好坏,不是单纯评价教师或者学生,也不是只评价最后的检测结果,而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边活动,体现了三维目标评价模式,与以往的传统评价截然不同。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运行措施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功、功率》复习课中的这一应用,进而归纳出四点具体运行措施,也可以把这四点措施推广到初中物理其它复习课中去。

第一、明确复习教學目标,准备教学视频;

第二、提倡小组讨论,加强合作学习;

第三、重视交流展示,培养学生能力;

第四、改变评价机制,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彻底翻转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这对初中物理复习课尤为适用。这种新兴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不但能让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而且能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中十分必要,它将会是复习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参 考 文 献 ]

上一篇:2008年宣传思想工作汇报下一篇:违法建设调查工作进展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