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规划活动设计方案

2024-08-03

美术规划活动设计方案(精选8篇)

1.美术规划活动设计方案 篇一

2008美术装潢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三年建设规划

建筑艺术环境学学部艺术设计系

一、美术装潢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发展

随着生活理念不断变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传统,而是追求时尚、舒适、安全和环保,因而建筑装饰、装潢行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从有关设计行业的各种招聘信息来看,设计人才的需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室内装潢设计人员,还包括制图员等。很多装饰公司招聘这类人员时,在经验上要求不高,但要求专业对口、熟练使用各类电脑设计软件,如CAD、3DMAX、PHOTOSHOP等制图、平面设计与室内设计软件等。另一类是主案设计师,或称为总设计师。由于这类设计师是一个工程的关键人物,所以招聘单位对应聘人员的经验、能力要求较高。一般在年龄上没有太大的要求,在学历上要求大专以上居多,但是要求具备较为丰富的工程装潢经验,能够进行现场施工的监督;精通效果图、节点图、施工图等的制作,且设计理念要求比较先进、前卫。

据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职介所内招聘设计师岗位的约400家单位,其中招聘主案设计师的约占27%,招聘人数约1400人,应聘人数同样踊跃,超过1500人,由此可见,装潢设计行业人才需求量较大。

另据搜狐网:我国装饰行业约有1200万从业人员,其中广东省大概占有200万,占了全国从业人员近1/6的比重。广东省仅一级装饰企业就有一百五六十家,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极大。信息时报:目前,广东地区的室内设计人才缺口达10~20万。拥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月薪一般在5000~8000元之间,月收入过万的室内设计从业者也为数不少。在广州,目前就有上万家大大小小的家居、装饰公司,每年对室内设计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可观。

从室内(家装)设计行业的近期发展来看,除传统家装企业对室内设计师有较大需求外,一些原先以家居建材经营为主业的企业,也开始拓展业务领域,把触角伸向了与主业密切相关的家居设计与装饰领域,出现了人才新需求。国内最大的家居建材卖场百安居目前在上海与北京等地,均推出了“首席设计师”与“高级设计师”职位;好美家在上海推出“家装公司总经理兼家装总监”职位,在南京推出“家装设计师”职位。最近,永乐家电集团宣布,将面向社会招聘300多名员工,为开业的全国第一个实景体验式家居装饰门店——永乐生活家居作人员准备。与普通建材连锁卖场招聘员工所不同的是,永乐此次招聘的视野主要集中在“设计人才”上,门店研发部门和设计部门需要一次性招聘室内家居设计师、设计工程高级管理人员、主案设计师、装饰设计研发员、设计业务经理(含预算、效果图设计人员)等120余人,由于招聘量较大,使得“室内家居设计”类职位成为热门职位。

市场上现在急需的室内设计类人员,其极大部分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求设计师主要具备电脑CAD绘图、制作室内效果图的能力,同时具备初步的研发设计和工程设计两项技能,而这样的人才,正是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的主攻目标。

二、美术装潢专业(室内设计方向)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艺术设计系现有13名专业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7名,占全部教师的58%;其中具正、副高级职称的教师3名,中级职称6名,硕士研究生3名。

室内设计方向骨干教师包括:美术学硕士、讲师郑榕玲;美术学硕士、讲师付文涛;室内设计工程师陈宇哲等。各位专业教师均具有5-10年以上从事创意设计类工作的经历和丰

富的艺术设计实践技能,设计和发表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专业与教学能力。

同时,系有常年聘请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兼职教师12名,其中具正高职称教师2名,副高职称7名,均由行业、企业和其他院校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兼任。其中,包括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企业及其它专业相关企业所派遣的行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如广州百安居建材装饰有限公司、广州市华标润粤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源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美术学院集美D组等,从师资来源和教学力量两方面确保实现双师教学。

未来三年,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提高专职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实现双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一线技术工作人员的比例,进一步完善双师结构。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实施计划:

1、一年时间,加强专业教师与市场联系,建立教师与相关公司的长期联系,形成鼓励教师到企业任职、参与社会商业项目的有效机制,使专业教师真实接触市场一线,了解市场专业需求,适应市场变化发展,保证教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2、两年时间,发展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增大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比例,如经验丰富的绘图员、施工监理、电工、木工等一线技术工人。争取以更多更灵活的方式使企业一线专业人员参与教学,如单独开设实训课程由专职教师为主兼职为辅结合教学,部分课程实践部分由企业技术人员任助教协同教学,部分课程安排少量课时由企业从业人员进行讲学或开设讲座等。

3、三年时间,实现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的整体提高,包括安排教师参与技术性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市场实践,鼓励教师进行技术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完成更高层次的专业学历教育。在全面提高教师综合专业素质的同时,通过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使教师较长期地负责某些课程,形成专业侧重点。

三、美术装潢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现状和建设计划

艺术设计系教学实训基地自1997年开始建设,截至2007年12月,已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院内实训室共有17个,至2007年底,实训室总面积达2240平方米左右,先后投入建设资金约325余万元。根据学院实训室建设的整体计划安排,本艺术设计示范性实训基地还拥有近2千平方米的实训室建设用地,完全能够满足未来几年基地高速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其中苹果电脑实训室两个,摄影基础及商业摄影实训室两个,绘画室三个,工艺作业实训室三个,电脑平面设计实训室一个,均可用于美术装潢专业进行教学实训。其中电脑平面设计实训室已全部安装3DMAX8及VRay软件,并可实现网络渲染功能。其它系部的部分电脑实训室,也可为美术装潢专业提供一定的实训场地支持。

美术装潢专业已与广州百安居建材装饰有限公司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未来三年,要继续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基地的配臵,充分提高基地的使用率,完善基地使用的规章制度。同时要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满足教学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

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1、一年时间,完善实训室的使用制度,协调实训室的使用,争取在现有基地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实践机会。争取实现学生自行管理实训室的制度,利用空闲时间向学生开放实训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实训实践技能。

2、二年时间,继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争取建立装饰材料实训室、装饰施工实训室、空间动画渲染实训室以及模型制作实训室。

3、三年时间,积极地、逐步地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主干课程都有对应的校外实训基地,如家居设计校外实训基地、商业设计校外实训基地、展示设计校外实训基地、家具设计校外实训基地、景观设计校外实训基地等;并实现校外实训基地具有层次性,如从一般资质的装饰工程公司到具有甲级设计、一级施工资质的装饰工程公司,在不同的经营规模及层次都有实训基地。争取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能完全满足教学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使学生对市场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不同的要求与需求都能有实践经历。

四、美术装潢专业(室内设计方向)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改革设想

现阶段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基本建立,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适当调整。05年普高美术装潢专业招生28人、06年普高美术装潢专业招生49人、07年普高美术装潢专业招生45人。课程建设上暂有合格课程一门,已建立教学团队的课程8门。

未来三年内,继续对课程进行深化改革,使课程与人才培养和市场发展相适应。争取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达到以下目标:

1、人才培养方面在专业学习第三年进行针对就业具体岗位的细分,加强对某具体就业岗位的强化训练。在专业学习第三年,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特长、爱好及市场需要,协助学生建立就业岗位目标,并结合第三年第一学期的课程、第二学期的毕业设计与实训,开展针对性的强化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的能力达到市场的要求,毕业就能就业。

2、争取全部课程达到学院合格课程标准,建立两门学院精品课程,全部课程建立完善的教学团队,使教研工作全面到位地展开。

3、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专业课程进行监督与评价,根据市场变化,作出对市场未来的预测,及时调整课程重点,使学生所学技能紧跟市场需要。

4、继续加大实训课程比例,重点建设每个学期末单独开设的综合实训课程,使学生在期末能通过实训复习整个学期的知识与技能,并能整合运用以完成实训项目。

5、重点完善课程与课程间的知识与技能的衔接,前一个课程要为后一课程进行准备,后一课程要对前一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复习,减弱每个课程的独立性,增强课程间的联系,加强以学期为单位的综合技能运用考核。

6、建立美术装潢专业真实商业项目资料库,包括优秀项目范例与实训项目题库,并不断充实更新,确保教学紧跟市场变化。

五、美术装潢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专业特色建设

美术装潢专业强调“工学结合”特色,将课程与项目紧密结合,以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熟练的技术岗位人才,以专业理论学习、专业理论研究为辅助,使部分优秀学生能往更高层次发展。

“工学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项目展开课程教学,项目是市场真实案例,包括已完成的市场成功案例和正在招标的项目,争取从企业直接获取项目,使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与企业直接沟通的机会。

2、鼓励教师协助学生开展课外社会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余参与市场项目直接操作,积累实际经验。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并协调学生参与社会项目与课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

3、加强与专业企业的业务联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项目竞标,并争取与课程教学相互协调,实现良性互动。

4、建立美术装潢专业发展研究室,在教师指导下,组织优秀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使教师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能够有监管、有制度、有条理地进行,对专业的“工

学结合”的具体操作进行有组织、系统化管理。

六、美术装潢专业(室内设计方向)专业建设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实现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规模发展壮大,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师资设备基本完善,建设以“工学结合”为教学亮点,以实践推动教学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主要目标包括:

1、实现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招生80人,开设两个班,每班40人。以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

2、建立美术装潢专业发展研究室,对专业的“工学结合”的具体操作进行有组织、系统化管理,并承担专业“工学结合”的具体发展任务。

3、建立装饰材料实训室、装饰施工实训室、空间动画渲染实训室以及模型制作实训室,完善实训室的配套建设。

4、结合“工学结合”要求,重点建设每个学期末单独开设的综合实训课程,使学生整合运用整个学期的知识与技能完成实训项目。

2.美术规划活动设计方案 篇二

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应该从校园的整体环境入手, 使校园呈现出多样性和有序性。为适应学校的长远发展, 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可将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引入校园设计中, 在近几年大学校园新建高潮的背景下, 创造出特色艺术类校园空间环境。

一、研究方法

从景观规划学的“高度综合性”特征上看, 校园整体规划涉及到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园林学、美学、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因此, 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交叉利用多学科知识要点, 还要利用适当的操作方法。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从整体出发, 有针对性的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 校园场所整体问题会涉及到环境审美艺术和视觉艺术, 尤其是有关艺术类校园环境设计。

二、相关学科联系

1. 校园整体环境建设与风景间的联系

风景分为自然风景和人工风景, 而任何人造的景观都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 只有人为适当的参与,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才能够创造出适合人生存的有利环境。在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墨客的笔下描述的景象都说明了在自然环境中有其自己的协调性, 山与水之间的关系, 水与路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如汤贻汾的《画荃析览》中写到“山脉之通, 按其水境;水道之达, 理其山形。”山和水构成了风景, 不仅表示着阴阳五行对立也阐述了自然力量的互补, 自然风景本身就是一切有生命物体内在精神的外部显现。从中国魏、晋时代起, 许多书画家开始通过自己的作品研究风景, 因此对自然山水风景的赏绘意识开始出现。如王微的《叙画》中描述“望秋云, 神飞扬;临春风, 思浩荡”, 无疑是表现了自己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情怀。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同样也是抒发了自己对自然山河无穷魅力的赞美。

人沿着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游览, 都能够发现土地格局、山岩、动物、植被等自然现象, 天际之间均存在明显和谐的关系, 形成完整的一体。江、河、湖、海、溪流、山川、农田、潮汐潮落等等, 这些大自然造就的景象特征构成令人神往的风景画面。

社会进步需要不断的建设, 人为活动会给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只有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与保护, 才能够去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如《庄子·缮性》中所言“四时得节, 万物不伤, 群生不夭……莫之为而常自然。”说明了人不能忽视自然的力量, 不能蔑视地形、表土、空气、水文、森林和植被对人类生存的作用与意义, 只有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够在其间养生养性, 修治生性。弗雷德·M·塞韦鲁提到“虽然听起来不太可信, 但这是事实。现代的建筑和工程极少面临自然还没有遇到和没有解决的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以我们自己的标准, 自然的设计结构比人类的更为有效, 更富美感。”同样也是认为自然界中的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 必然会引起其他各要素相应的变化, 也会影响人的生活现状。在自然界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必要的存在形式, 每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达到自然系统的平衡。

当代社会提倡的生态环境等概念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提到。正如前文中说到中国的山水画, 山水诗词都有阐述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情感交流。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到“世之笃论, 谓山水有可行者, 有可望者, 有可游者, 有可居者。画凡至此, 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 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 地占数百里, 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 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 正谓此佳处故也。……”他虽然描述的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三远”, 但这些都是原于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 从自然的不断变化中得出的心得体会, 说明在自然中的生命以本身各自的形式和现象存在, 并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 人们在欣赏和向往美好环境的同时也应去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性, 这样城市山林的生态景象才会持久, 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平衡。

校园环境是一个特定场所, 这个场所是建立在自然地表之上, 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 这种变化对场所中的一切事物与人都有不同的作用。英国美学家纽拜在《对于风景的一种理解》中描述环境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时写到:“时间的流驰对风景较之对其他艺术更有意义, 根据这一尺度, 可以肯定自然过程对风景的重要性。在这一程度上, 风景是受季节变换支配的, 因此气候变化的广泛样式是很重要的。气候条件能够增强对风景的意识, ……风景不仅顺应自然力因时而变, 而且它也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因时间而变。因此时间的流驰使人面临的不是一个风景而是一个风景序列。风景是一组活动画片, 它是在空间中也是在时间中展开的。”

气候的自然属性, 四季的更替, 时间的演变都能够对环境和人造成影响。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描述的气候季相意识很能说明时间的变化对风景的深远意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日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不同区域的气候、四季特征能够带给该区域内的地方特点, 形成的景观现象也会不同, 每个气候带下呈现的环境特点都不一样, 任何区域内场地的组织安排都是对气候时节的反映和人对其适应的表现。

湖北地处中原长江流域, 温度变化多样, 四季分明, 雨水充沛, 土壤多被灌溉且比较肥沃, 河流湖泊分布较多, 自古有“千湖之省”的美誉, 地表覆盖丰富的植被, 地形地貌的景致也呈现多样变化。在该气候条件下的地区要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的建造, 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生态环境, 应采取一些有效有益的微气候原则, 例如避免不要产生炙热、寒冷、太阳直射等极端情况;根据太阳的运动调整场地和建筑物的布局;利用自然风能源和临近水体的有益影响;根据四季气候的特征选择植物种类种植等等。

在对新校区的整体环境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结合产物, 作为设计者, 应该对于场地中的所有自然因素都要仔细的观察,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场地建设。

2. 校园环境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

“自然风景尚且不是园林, 只有通过元素和材料的选择与合成才能够建好园林。合成就是要调节阳与阴之间的平衡与张力——水和山、人类的秩序与大自然的道、阳光和阴影、微风和静止、声音和安宁, 这样才能够形成对我们有意义的关系。”自然风景中所有生物都彼此适应, 有自己的生物圈, 以求达到平衡, 而在人类建造的园林中所有生物也顺应自然的生存原则, 根据适当的建造、种植、修剪、灌溉达到另一种平衡状态。

粗略的概括两种园林存在形式, 一种是有秩序的方形庭院, 一种是自由形式的园林设计。中国的园林当然属后者, 园林中的的线条能曲勿直, 阴阳相生相克, 能够不对称就很少对称, 层次叠加, 错落有致, 柔和地借景营造自然的效果。将园林建成融入风景的样子, 而且使其中的一部分显现的非常特别。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写到作为园林之父的“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 富有诗情画意。……简言之, 模山范水, 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 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 水贵有源, 脉源贯通, 全园生动。”意在使园林建造接近自然, 在形成的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 进行塑造空间, 开垦地貌, 覆盖地表, 建造标志物、围合物、小品、通廊, 营造气候, 灌溉与排水, 照明, 采暖与冷却, 制造香气、声音, 引入植被及动物, 增设栖居地, 取名, 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都非常重视园林的生态原则,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现代园林的建造与维护应根据自己时代的特点及问题, 研究和总结出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同时吸取古典园林中关于人、自然、植物、建筑等方面理论, 不去刻意地追求传统和具体模式, 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是风景建造的最终目的。

在校园建设时,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进行适当灵活运用, 特别是对中国江南私家园林设计手法加以借鉴。因为, 它的整体空间尺度比较接近在校园组团之间和建筑庭院空间设计中进行运用。例如:私家园林强调在有限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空间意境;强调对自然的效仿手法;借景、空间对比、造山营水等细部园林处理手法;注重空间之间的过度, 建筑与环境的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等。

3. 中国古代书院模式对现代校园整体建设的影响

中国自古书院之多, 能够被称为“千年学府”的当数湖南长沙湘江畔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 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 北宋天禧二年, 真宗赐以“岳麓书院”的门额。南宋孝宗乾道年间,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张轼到书院主持讲事, 朱熹闻名也从福建赶来书院讲学, 并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 刻石嵌于讲堂的两壁, 所刻四个字笔力遒劲, 是岳麓书院道统源流的象征。绍熙五年, 有“道林三百众, 书院一千徒”的说法。历代的文献史籍上还把岳麓书院和孔子讲学处并提, 誉为“潇湘洙泗”。

岳麓书院座落在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 三面环山, 层峦叠翠, 前临湘江。从湘江西岸的牌楼口, 直往山巅, 早有古道联通, 形成一条风景中轴线, 岳麓书院就建在此中轴线上的中点。历代书院是传播文化思想的重地, 其人文精神特色浓郁。岳麓疏远勘称代表, 它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充分反映着湖湘文化特色。书院中的景致不像中国皇家园林中那样雍容华贵, 体现的是一种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精神, 具有“天人合一, 朴实无华”的风格, 景色与人文融为一体。

由于书院皆为名儒读书讲学之地, 故常以人名或地名命名, 创办的地点也都喜欢在名胜之处。原因在于“环境宁静, 景色秀丽, 其清颖之气, 足发圣贤玄奥, 以利澄心治学。”因此, 中国传统书院园林的格调形式皆崇尚自然, 从自然中取景, 吸天地之灵气, 不求雕凿和华丽, 讲求静、幽、淡、雅, 文人气息十分浓郁。

现在的学府环境, 从选址到营造需要从中国古代书院文化艺术中吸取精髓, 创造幽雅宜人的校园景观特色和人文环境。

4. 校园整体环境中主要的物质基础

景观大师斯坦利·怀特在形容场所时描述到:“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含纳草地、森林和山, 那么我们能占据的景观将富含原土地之奥妙。景观特征应被加强而不是削弱……且最终的和谐应存在于一个复合体上, 其中以乡土地域或场地的特质为主。这些人为化的景观是最动人、最可爱的……只要景观的整个结构和灵魂能被保留, 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和兴奋……新的景观若要在高度艺术形式方面, 在永恒性、历史性的意义上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 必须……对原始的各种形式进行提炼或升华, 这一规律不能违背。”场所是天气、环境、尺度、空间、性质、人类的活动等一切的综合体。对一个新的场地进行调查和勘测, 进行现场的场地体验, 把握场所内环境的感觉, 依据现行的法律规范, 改造场地。在此构成中尽量去适应地形, 减少景观实现的干扰和土木工程的花费, 防止场地内的表土流失, 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和绿化创造理想形态。

引用加雷特·埃克博对场所环境的理想描述:“因此, 我们在所有景观里寻找两种最宝贵的东西;一个是景观的乡土特质的表现, 另一个是人类可居住价值的最大开发……场地规划必须被看成是由土地未来的所有者对整个场地和空间的组织, 以使所有者对其达到最佳利用。这意味着一个整合的概念:建筑物、工程结构、开放空间以及自然材料一起进行规划……”

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项基本要素。它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自然地貌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最佳形态, 是长期与自然磨合的结果。适应它们就是要与适应这种地形的自然力和条件相和谐。

地形在整个场地中的作用可以从五个方面反映:能够围合、限制、分隔空间, 隆起的土地范围、高度, 可以约束空间的开敞或封闭程度、边缘、范围及空间方向;地形的形态可以影响视野, 有助于引导视野和限制视野, 突出主要优美的景色;地形的变化可以改善场地内的小气候, 影响风向, 有利通风、防风, 改善日照等作用;地形的平面形式可以起到组织交通的作用;优美的地形环境可以产生美学价值, 使景观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反映自然。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开发能够创造出比原有景观更加出众的人工景观, 保存和融合当地最好的自然要素。微地形的产生要顺应自然秩序, 要重新且合理的定义已被干扰的土地, 通过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开发与再利用、修复和资源管理, 使残缺的景观能够恢复到比较满意的形式。而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及原理即是对场地的有效规划, 让自然的地貌、地势、覆盖物影响建筑和景观的形态。对原有的地貌进行重塑, 表达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洽, 考虑土地的布局, 确定修正后的表层以承接建筑物、水与植物, 丰富场地的构成, 让每一处景观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质。

水文特征是场所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物质因素。水体在自然中能够自成风景, 温和的水性特征有很多存在的形式。在中国园林中水有着不可忽视的艺术地位, 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泉》中“石为山之骨, 泉为山之血。无骨则柔不能立, 无血则枯不得生。”充分说明了水是万物之本源, 之血脉。有水就有灵性, 它具有影响场地温度、气候、空气、土壤、生长、新陈代谢和与所有与生命相关的力量, 它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 它会给任何场所带来景观价值。同样水体也会很容易受到自然界任何因素的影响, 例如阳光、风、地形、声音、重力、颜色等, 产生的效果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而且水体的使用通常也是要和许多其他功能相共存的。人类要想保持水的良好感觉就要学着与自然要素相互结合地去合理利用和保护水。

我们在对一个场所利用时, 水文特征对土地的使用、对场所中的人的活动和感受会起到作用。场地内有水的存在, 要对地表地下水资源的考察, 合理利用临近水体的优越性, 可以帮助调节限定场所内的微气候循环。场所中对水的处理要具有整体性, 保持、净化、蒸发、渗透不可或缺。很多恶劣的环境在重新利用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对场地内水体的改善而缓和。

任何一个包含水体在内的规划, 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要考虑对现有水环境进行管理保护。因为水体不仅能够单独成为吸引人的风景, 而且它还可以创造出影响任何情绪的环境, 它可以营造和维持一种氛围。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的方面有:a.保护流域、湿地和所有河流水体的堤岸;b.将水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 拟订保护净化水体的方案;c.场所的利用和发展应与水体的供给相适应;d.保证地下水的质量;e.限定用水量保持当地淡水储存;f.通过自然排水通道引导地表径流;g.利用生态的方式设计湿地进行废水处理、消毒和补充地下水;h.开拓、修复、更新被已经使用的土地和水体, 使之达到自然、健康状态, 保持与自然生态的平衡;i.致力于推动水的供给、利用、处理、循环和在补充技术的改进。

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整个场地内原有的水文特征不多, 面积范围也有限, 因此,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体与绿地、建筑之间的关系, 修复湿地系统。由于校区有一面临湖, 可以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营造湖边的景观。

三、校园环境设计中的视觉因素

人通过眼睛感受周围的环境, 环境空间、事物的形态、颜色等都会影响场所中人的感官。捷尔吉·凯派什的描述十分形象, “我们生活在观感旋风的中心。从这个不断旋转的混乱状态中, 我们建立起统一的整体, 且将这种体验形式称为视觉形象。觉察视觉形象实际就是参与一个造型过程。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行动。”

人对自然界里的生命都会产生感官反映, 人处于不同的角度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感觉, 相同的一个画面给人的感受也会有差别。在一个限定的场所内, 基地、建筑物、道路、流水、植被等因素通过合理的安排, 在场地内形成的区域位置, 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会形成不一样的景观。好的景色会给人从空间和时间上带来不同的变化和特点, 增加人在活动过程中的视觉愉悦感。相同景色或不同景色从先后的次序性, 相互之间的连续性, 彼此之间不断地重复而且和谐地变换着节奏, 就像优美的乐章让人值得回味与再发现。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 那些常用的造景手法, 如借景和对景, 目的也是为了使观赏者在一个被限定的场所内观看到变化无穷且自然的景色。俯瞰、仰观都取决于被观赏对象的方位, 在景物的层层叠叠之中, 相同属性的物体从形状、大小、颜色、尺度上不断变化可以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受, 而一些对环境美的感受也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大地、背景、天际线、色彩等构成的整体场所效果是给人第一印象好坏的重要因素, 而对于场所环境的评价是通过人的亲身体验得到的, 评价的好坏又是在视觉审美过程中得到。这种视觉审美不是偏向于个人的审美取向, 而是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

校园环境的视觉体验对象应该说更加严格, 整个环境要符合教育背景, 特别是在艺术院校的整体环境设计中, 其针对性更加强, 更加强调对环境景观的视觉感受。

四、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

1. 新校区地理位置

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经济开发区, 东临11号公路, 西临汤逊湖。整个场地东西长1265米, 南北长352米, 呈狭长形, 总用地面积为419243平方米, 净用地面积为386825平方米。

2. 设计初衷

从校园景观整体效应入手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体现人性化的当代生态校园场所和校园文化, 营造有特色的校园风景。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始地形地貌、植被、水文, 在此基础上利用当地的土壤、石料、植物、建筑垃圾等创造校园环境特色。

4.3环境设计 (场地、建筑、景观、工程)

当代大学校园的扩建都在城市的近郊或是在经济产业开发区, 对场地的建设要求越来越严格, 因此, 在新校区整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研究更多的是运用什么样有效率的设计方法, 操作手段使得规划的过程步骤对结果或是前期规划产生利大于弊的效应。使现在的建设 (场地建设、建筑、景观、工程) 对未来校园再开发、维护、审美、经济等多方面造成生态且有弹性的循环效应。

(1) 借“土”造“景”, 再创校园地貌

新校区整体规划设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如何有效利用场地挖填方过程中剩余的土进行景观设计, 对损伤过的地表面貌进行修复、重建, 优化整个校园环境系统。

(2) “隐”入其中——地形、建筑、景观环境

在规划校园地形、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时, 借用了中国古代造园之理, “亏蔽景深, 一隐一显之谓道”。在山水园林景色之中有隔与不隔、透与不透、露与不露的说法, 为在制造隐约模糊, 若隐若现的风景, 增添游览的趣味性和场所的生动性。布颜图的《画学心法问答》论证到“山水必得隐显之势方见趣深”时指出:“显者阳也, 隐者阴也……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比诸潜蛟之腾空, 若只了了一蛟, 全形毕露, 仰之者咸见斯蛟之首也, 斯蛟之尾也, 斯蛟之爪牙鳞鬣也, 形尽而思穷, 于蛟何趣焉!是必蛟藏于云, 腾骧矢矫, 卷雨舒风, 或露片鳞, 或垂半尾, 仰观者虽极目力, 而莫能窥其全体, 斯蛟之隐显叵测, 则蛟之意趣无穷矣!”虽说的是作画中对山水风景一隐一显的处理手法, 但也可以运用到环境景观的营造中, 这样才能够达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奇境。造园、建造建筑与环境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全形毕露, 一览无余, 而是无论从哪个视角或方位观看, 都只见掩隐藏露。

(1) 地形

新校区校园整体规划最具特色的地方体现在场地之中各个要素的适宜与协调性。在场地平整的过程中, 为了达到建设的生态性, 避免校区内场地整合过程中多余的土外运、增加建设经济成本压力, 利用余土制造地形的变化, 达到理想的风景地貌。“绿地的自然起伏为最佳景观效果”是对整个校园环境设计的总体概括, 在创造人工景观的时候要结合自然要素, 效仿自然规律法则, 使营造的景致接近自然。因此, 在新校区的地形设计中, 不是无意义的将这些剩土堆在某处或是将场地全部整平, 而是用土造景。校园内三处隆起的山丘, 在原始地形高程中都相对较高, 结合道路的走势, 将原有高程强化, 增加它们的高度, 然后覆盖上厚厚的植被。从二维平面上看, 它们的边界随着场地内道路的确定变化而变换着, 与周边环境结合, 而不是孤立存在。其二, 通过这些“山体”在场地空间中形成“屏障”, 起到“隔”的作用, 可以缓冲通道与视线, 为建筑的“隐”提供铺垫, 犹如古代诗词中描绘一般, “曲曲屏山, 夜凉独自甚愁绪。”

校园整体规划最基本的原则仍是以“人”为出发点, 让人在校园场所进行任何活动时能够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浓郁气息, 而氛围的形成必通过“景”。《看园林的眼》一书中提到:“何谓‘引景’, 即点景引人。……景有情则显, 情之源来于人。‘芳草有情, 斜阳无语, 雁横难浦, 人倚西楼。无楼便无人, 无人即无情, 无情亦无景, 此景关键在楼。”说明的是在场地环境中建筑物的重要地位, 通过它与其他的事物相融合形成风景。如同我国古代造园之理:“盖园以建筑为主, 树石为辅, 树石为建筑之联缀物也。”

(2) 建筑

当代社会提倡打造高等教育特色化校园环境, 其“特色”就应该因地制宜。作为艺术院校, 不仅要在学科专业上发挥特色, 在校园整体环境上也应具备独特性。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校园建筑的形式, 建筑与环境的紧密融合发挥着特色作用, 遵循校园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设计原则。整个校区内的几乎所有建筑朝向为南北方向, 有大面积的采光面, 建筑楼层均不高, 除学生宿舍、艺术家工作室局部为6层外, 其他建筑都控制在二至三层, 基地面积较宽敞, 为了能够让建筑物能够被掩蔽在植被、“山体”之中。

教学区的建筑采取的是组团化整体式布局, 强调集约化建设和营造交往空间, 有利于设施资源的集中使用管理。由于组团化设计, 不仅可以采用统一的柱网和构造形式, 还有利于管网系统设计的经济布局, 从而节约投资, 而且可以保留更多的用地用于景观建设或后期的发展空间。教学区环境氛围的形成, 能够成为校园最具吸引力的焦点, 同时也是反映学校整体品位的地方。

从空间形式方面看, 建筑物创造的空间可分为内部围合空间和外部空间, 而外部空间层次的形成是依靠建筑群体的组合。新校区绘雕系建筑群以及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学楼, 均为正南北方向坐落在场地中。从建筑单体上看, 建筑形式为传统的院落式格局, 传承了中国古代书院多进多跨式的优点, 南面一角设置尺度较宽的入口平台, 教学楼前都有相当宽敞的楼前广场, 这样的建筑入口设计具有开放性, 能够加深人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感受。由于建筑是四面围合, 在建筑内部形成庭院空间, 四周内回廊相通, 达到很好的避风、采光、活动的效果, 而且还创造了安静的教学环境空间。教学楼的屋顶为内单坡, 其目的之一是能够缓解季候风带来的影响, 之二是考虑到建筑屋顶排水, 将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并利用。设计系教学楼建筑, 几何形的建筑形式更能够体现学科感, 五栋设计系教学楼根据需要环绕地形起伏, 整体建筑群形态与环境和谐生存, 开放及优雅的面对人群。

学校学生生活区建筑, 其中包括学生宿舍、食堂以及提供学生生活娱乐的场所。新时代下的校园学生生活建筑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睡眠、休息的需求之外, 还要提供学生交往、自习的空间场所, 创造家庭式的空间模式和宜人的生活环境。由于是艺术院校, 相对其他大型综合型院校其就读人数少, 在学生宿舍建筑的设计及布置方面就较为简洁、集中。在两排平行的学生宿舍楼之间, 形成学生街, 既便于集中管理, 有创造更多的艺术交流行为, 优化学生生活服务。

作为艺术院校校园特色的另外一点, 是学校临湖, 湖边的自然景观保存完好, 在这里安排艺术家工作室是最合适不过。沿湖岸线400多米长, 是艺术一条街, 整个环境能够激发灵感, 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而且具有开放性, 将艺术学术价值与经济效应充分融合, 成为校园内产、学、研的重要区域。

在校区里大部分建筑都采取了坡屋面的形式, 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雨水的排放收集利用, 同时也是达到场地内水生态循环目的的手段之一。

在建筑外墙材料及颜色的选择方面, 主要从美观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出发, 例如:学校教学楼建筑局部采用片石墙面, 加强建筑与基地的协调感和地域性, 均采用的是当地的石料。建筑外观颜色大面积为浅色, 局部为石材自身的颜色, 和仿木颜色, 整体感和谐, 能够与周围环境融合。

(3) 景观环境

校园整体规划最根本的体现在于校园整体景观环境的控制。因此, 在新校区整体规划中, 是以景观优先的原则开展设计。在研究过程中, 参考借鉴了相关理论和案例, 通过归纳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必要的景观设计因素用于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整体规划设计中。

由Richard·P·Dober写的《校园景观》中提到校园景观的决定性因素包括气候、植被、环境、地形、场地尺寸及形状、风格、程序、视觉特性、技术等, 对新校区整体规划设计的深化有很大的启发, 并且, 在此基础上提出审美价值与经济效应理念。

A.景观

景观概念:原意是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

现代景观发展阶段可以归纳为:1、Landscape是以一个绘画术语在16世纪期间从荷兰传出, 表示地区或一片地方, 在17世纪有被人在艺术上定义为描绘陆上风景的绘画。现在, 一般定义为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景色, 包括自然与人工的。但是, 仅仅只是偏重景观被观赏的一方面, 还远远不能够体现景观的价值。2、消极阶段:大规模工业景观及工业城镇化的出现, 扭曲了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观点。自然环境被破坏, 生态系统遭到威胁。3、修复、重建、整合优化的景观现象, 侧重景观环境的资源、生态、经济价值, 将景观定义为一个复合概念, 是地理、生物、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的综合体。从景观认识到景观设计再到景观管理, 整个过程已经上升到人类社会学科的阶段。

B.校园景观设计的目标

a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校园是一个特定的大型公共场所, 要形成和谐优美的开放空间, 必须强调强调场所的地域文化性、强调环境与人、人与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因为, 景观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

公共空间环境中, 尺度因素决定着事物形式本身的尺寸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有限制性也有伸缩性, 尺度的大小变化决定不同空间形式的出现。质感因素一般指物体的色彩、肌理、声音、气味等, 在空间环境中, 人作为体验者对场所物质环境的感觉比较直观、亲密, 因此对环境材料的选择要十分考究, 满足观赏者基本的视觉、听觉及触觉感受。色彩要素直接影响公共环境中人的视觉感受, 高质量的色彩环境会给人带来舒适感, 应协调搭配色彩元素, 增加场地的艺术性。公共空间的层次序列也影响人的行为, 所以, 要在确定好空间用途之后, 划分合理的层次。

b进行景观环境设计的过程, 是建立某种秩序将人的活动相对固定下来, 为在其中发生的活动建立条件和氛围, 是人在环境中的活动过程具有意义。

c创造生态条件及生态环境, 体现生态价值。景观学家俞孔坚认为, 景观生态设计的原理可以概括为:⑴自然优先原理;⑵整体设计原理;⑶设计适应性原理;⑷多学科综合原理。体现景观环境既是一门人类社会科学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C.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模式因素:

根据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整体规划设计理念, 针对校园场地的具体情况,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校园景观环境模式的研究。

a道路及道路节点景观:校园道路不同于城市路网关系, 它更加强调步行道路及自行车道路空间。道路不宜太宽, 不能设置太多太大的转弯路口, 路形追求变化性, 将道路分叉口与场地中的公共空间适当结合形成自然的道路节点景观, 道路绿化应该在统一中寻求变化, 道路铺装及设施遵循园林化、人性化。

b场地边界绿化景观:当代大学校园都具有开放性, 普遍与城市主要干道相连, 但它有别于大学城的概念以及城市公园和城市广场, 它的边界性相对较明显, 为了能够使已被界定的范围看上去自然, 一般是采取绿化种植的方式。然而, 在很多实际校园景观设计中忽视其重要性。在美院新校区景观设计中, 对校园边界景观的处理有轻有重, 特别强化校园入口边界绿化景观以及湖岸湿地景观。

c建筑单体之间、组团之间的景观:校园内建筑组团与组团之间的室外场地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景观, 包括道路景观、广场景观、水体景观、绿化景观等。

d建筑物围合的院落景观:新校区建筑的院落景观相对较简单, 没有过多的修饰。

e建筑物入口景观:建筑物入口开敞, 入口空地设置绿化, 停车系统。

D.校园景观环境设计包含的细部因素:

在景观环境整体设计与实施操作过程中, 景观细部建设一直属于的角色, 只是在整个过程中被考虑程度的轻重变化。它是整个景观环境中可见的最小最有限部分, 也是在整个场地环境中最接近人观察的部分, 优质的景观环境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场所中景观细部形式的逻辑性、美观持久性及个性化的表达。

凯文·林奇在《总体设计》一书中强调景观细部建设在整个场地规划中的重要性。书中这样描述:“它们影响着整体的外观, 一旦像通常那样未经设计地堆砌起来, 就产生了混乱的感觉。”并且他还强调:“设计师的重点在于对景观建设细部的感觉和使用。”景观细部设计的整体构思也存在艺术性与美学价值。

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归纳出景观细部设计的内容:

1.空间形状:强调基地整体景观在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及垂直空间的具体形态。注重图案、色彩和纹理的形式美感表达和景观细部在空间上的连续性。

2.尺度、边界:景观细部的尺度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重尺度。它是同时作用在所个事物上, 例如:与观察对象之间的尺度关系, 与地块之间的尺度关系, 与整体大环境之间的尺度关系。在场地边缘地带, 有很多需要处理的景观细部, 在进行规划与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其美观、经济及构造功能和持久性, 因为它处于相对不被重视的地段。

3. 自然要素:

在校园内营造小气候环境, 所包含的主要的自然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风、土壤、树、灌木、草地、水体。

新建设的场地环境中, 虽然保留了一定的原生植被, 但大规模的仍是移栽或重新种植的植被, 因此, 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

土壤因素。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固定条件, 它是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和空气组成。沙、淤泥、黏土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 必须保持土壤酸碱结构的平衡, 保持土壤的透气、排水、保湿与营养, 才能够保证植物耐以生存的基本环境;

树木根部的生长环境因素。强调的是树木根部周围的渗透性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分和氧气;

季节、天气因素。对于大量移植的树木, 必须掌握移栽的恰当时间, 否则, 对树的损坏会很大;

种植方式与固定。这个是具体操作层面上的内容;

修剪与维护。是在树木种植后和在整体绿化景观完成后, 进行整体的保护, 考虑更多的应是整个校园场地环境景观的绿色生态的循环持续性, 也是经济因素的潜在体现。

视觉因素的影响。观赏者的感受一部分取决于场所中植物景观的的外形以及植物的配植方式。

4. 人工要素:

场地中景观效果的最终实现, 是通过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以及文化因素三者的结合形成。其中, 人工建设的景观内容能够体现出构想与设计的人文性。包括花坛、绿篱、雕塑、挡土系统等等。

⑴花坛;

⑵挡土墙;

⑶边坡;

⑷瀑布;

⑸铺装;

⑹公共设施。

5. 校园整体设计带来的环境审美价值

当代环境建设中出现许多新的定义, 如:视觉平衡、非对称规划、有机设计、有机生长、有机规划、视觉资源管理等。这些概念在实际景观规划设计过程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环境景观具有不确定性质, 会随时间变化, 建设环境景观的过程是研究它能够产生的最终价值, 以及这些价值在时间的变化中, 逐步显现和被完善, 正如在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整体规划设计中, 对场地的开发、利用建设, 到对场地创面的修复而形成良好的环境景观, 使得能够被更好使用一样。环境拥有自然、社会、经济以及美学价值。环境景观美学在体现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代, 环境景观问题不仅仅是属于人类社会科学范畴, 它的理论在某中程度上上升到艺术领域。环境景观的外在体现往往会通过人的视觉感受得到, 通过自身外观色彩、线条、形态等, 其中, 色彩是形式美感外现的重要方面。环境景观与艺术的结合, 还在于都强调整体性与多样变化性, 都会影响人的情感和生活。

从视觉审美经验方面看, 环境景观必须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达到基调与特色的融合, 才能够被看成是和谐以及美学意义上的平衡状态。当代对环境景观进行评价的手段很大程度上是从视觉美感方面入手:有视觉美感文字描述法、视觉印象评价法、视觉心理测量评价法、计分评价法、平均信息量法、回归分析法、加权网络分析法、模糊集值统计法、系统评价法、图形叠置法等。从“功能上的适合”方面看, 现代艺术审美的发展, 不再只谈形式方面的问题, 而是将形式法则与实用性结合起来。环境景观在当代社会中同时具有情感性、功能性和观赏性的特点。

凯文·林奇在“感觉品质营造”中这样描述到:“美学常被认为是一种泡沫, 难与分解, 却易于消逝。我们的文化将感性形式设想为一种表面现象, 一种光辉, 是在某种事物的内在本质形成后被贴上去的东西。但是, 外表连接着内部。它们在整体的运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因为外表是所有转换赖以发生的地方。所有我们认识和感受的、超出我们的遗传继承的东西, 全都来自外表。”审美也是对事物认识的过程之一, 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心理的感受对对象做出评价。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整体的思考方式, 遵循规律的同时, 根据周围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合的判断, 能够使做出的设计成为一种不可反复的艺术作品。

摘要:综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 如建筑学、园林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美学。以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为案例, 研究怎样以生态设计的手段打造大学校园环境, 以及对大学校园整体景观设计中的景观细部建设的处理。从环境的多样性,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 从景观美学角度出发, 对场地景观进行营造, 达到设计成果的原创性目的。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整体规划设计的初步探索即是从多维度方面出发, 在校园中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联系, 以及希望设计中采取的建造手段能够对新校区后续建设与保护起到控制引导的作用, 从而营造出一个具有特征性的校园。

3.美术规划活动设计方案 篇三

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制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计划,有利于克服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树立重实践的观念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2 建设目标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导向,以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技能提升以及专业成长,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与技能水平的提升,使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最终形成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通过不断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训、进修支持力度,提高队伍建设质量,争取一年后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2年以后双师型教师比例92%以上。

3 重点任务

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与交流,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青年教师技能提升以及专业成长,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结构合理、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4 “双师型”教师基本条件

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在教学一线工作3年以上,有半年以上企业顶岗实践经历,具有较强的本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至少能胜任本专业1门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和1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5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与措施

首先考核认定现有教师的理论和实操能力,从中选派能力偏实操的教师到高校或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进行理论培训学习提升学历;能力偏理论的教师的到企业顶岗实践或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实操培训学习,提高实操能力。进一步开展以学科带头人和名师、骨干教师为主,广大教师广泛参与的研发项目以提高教师科研实践能力。支持中青年教师进行学历(学位)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互相拜师活动,带动专业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经过两年建设使“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提高到92%。

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 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选派教师出国内外考察、研修、进修、培训,学习先进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层次和质量。

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把教师定期送到相应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以胜任岗位工作。学校根据需要,选送有责任心、上进心的优秀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或中期专业培训,参加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活动。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

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学术组织,积极参加学院内(外)学术交流,了解学术动态,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增强。

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 聘请部分校外专家、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发挥兼职教师的特殊作用 要积极引进有一定学历层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推广先进经验,传播先进技术,加强学院教师与企业行业的联系。

积极鼓励教师承担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 教师参加科研项目,不仅能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够较快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也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实训中心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6 预期目标

根据本专业教师实际情况,选定2人进行学历(学位)提升学习,选定2人进行实践培训,使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操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更好地推进本专业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通过不断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训、进修支持力度,提高队伍建设质量,达到预期目标:2人进行学历(学位)提升学习的证明材料2份;2人次校外企业顶岗实践2个月或到国内培训1次的证明材料2份;2人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与本专业相应的培训证书2本;队伍建设阶段性总结1份;队伍建设总结1份。

7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示范校建设重要议题抓实抓好。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管理、规划和指导,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及时研究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形成责权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

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双师”教师队伍管理办法,不断探索更加有利于“双师”教师队伍成长的管理制度。围绕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采用目标管理方式,确保责任到人,加快“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保障“双师”教师队伍稳步推进。

加强管理保障 组织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学习和研讨,聘请有关专家来校开讲座、作报告,组织开展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和到境内外院校参观考察学习。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加强经费保障 把“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投入重点之一,加大对“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稳步健康推进。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严格规定经费用途,切实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证“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

加强考核督导 要把“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示范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技能、重成果、重贡献的“双师”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完善“双师”教师队伍效益评价机制,形成全面系统的制度和规定。建立“双师”教师工作定期督导检查制度,把“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并公告督导结果,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4.大班美术活动设计方案 篇四

1.学会欣赏各种各样花瓶图案的美。

2.能够用五彩的颜料对玻璃瓶进行线条、图案装饰。

3.体验利用身边废旧资源发现美、创造美的乐趣,激发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有一定的线条形状涂鸦的基础。

物质准备:各式透明玻璃瓶,画笔,颜料,教师示范用的半成品一份,护衣,抹布。

活动过程

一、可怜的玻璃瓶——倾听玻璃瓶的故事

师:今天老师在家里发现一个小东西,看,就是它。(出示玻璃瓶)

讲述“可怜的玻璃瓶”的故事。

师:你们觉得这个废旧的玻璃瓶还有用处吗?

幼儿讨论,个别讲述。(插花、放东西)

小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今天在这里我们就一起来帮助“玻璃瓶”,不仅让它变得有用,而且让它变得更漂亮。

二、好看的花瓶——欣赏各种花瓶的图案、色彩

师:你們见过的漂亮花瓶有什么好看的颜色和图案吗?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说一说它们有什么颜色和图案。(出示不同类型花瓶的图片)

小结:你们的观察都很仔细,那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下,你想画些什么呢?

幼儿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的想法。

三、玻璃瓶的华丽变身——涂鸦美的创意

1.出示玻璃瓶涂鸦半成品,激发幼儿创作兴趣:这是老师画的玻璃瓶,上面用了哪些颜色?画了什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老师弄得还漂亮,但是在动手制作之前请你们好好学习一下用颜料装饰玻璃瓶的方法。

2.讲解装饰要求。

(1)想好自己想要画的东西。(2)选择自己需要的颜色,注意不同颜色的笔不要混在一起,会把颜色弄脏。(3)大胆想象创作,帮助“玻璃瓶”华丽大变身。(4)画完以后,整理画笔和颜料。

3.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涂鸦时专心,细心。

(2)粘上不需要的颜色时用抹布小心擦拭掉。

四、美丽的自然角——互相欣赏交流想法

1.幼儿用涂鸦好的花瓶装饰自然角,体验成功的乐趣。

2.互相欣赏,交流自己觉得看的、最喜欢的作品。

五、寻找下一个“玻璃瓶”——环保创意大延伸

5.美术比赛活动方案 篇五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宣传“2022年北京冬奥会”,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经商议,决定于九月举办一次全校的美术绘画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美术绘画比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努力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宣传“2022年北京冬奥会”,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推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以“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为活动主题,一起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拿起画笔为2022北京冬奥会设计一个漂亮的吉祥物。

三、参与对象:

对象:1—4年级全体学生。

四、作品类别:

儿童画、水彩画等均可。

五、具体要求:

1、绘画采取现场创作的方式开展比赛。

2、表现种类和形式不限,在大主题基础下自行命题。作品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健康、构思新颖、反映当代青少年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

六、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甲组(1—2年级)和乙组(3—4年级),同时甲乙组各设一等奖1名。

七、展览设置:

所有获奖作品在美术室展出。

八、评委安排:

美术老师以及各班主任(陈尹鹏、李艳娥、王石建、黄鸿)

九、比赛时间:

9月15日甲组;9月6日乙组。

十、评比时间:9月11日。

十一、颁奖时间:9月12日。

6.美术活动方案 篇六

艺术展演活动”摄影、书法、绘画作品展方案

一、活动主题:在阳光下成长,激发创作热情,发扬艺术之光,传承书画风采,共创魅力校园。

二、活动目的: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现书画艺术魅力。

2、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国粹文化艺术,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创作激情、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促进书画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学生生活增添活气。

3、挖掘发现我校有较高水平的爱好者,努力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主办方:学校党支部、学校团委、音体美教研组

活动形式:征稿评审、作品展示、颁奖典礼

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三、活动时间:2012年4月16日—2012年4月28日

四、比赛项目:摄影、书法、绘画。

五、奖项设置: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宣传及准备工作

(1)前期宣传:4月16日—4月20日

2、作品征集

(1)时间:4月21日—4月25日

(2)要求:作品以“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为主题,书法和美术作品创作形式不限。作品上不书写班级、姓名,上交后音体美教研组统一编号,以保评审公正、公平。

(3)由班级美术课代表收齐后交与美术教师

3、作品评审

(1)时间:4月26日

(2)所设类型:摄影组、绘画组、书法组。

(3)评奖名额:60名。

4、作品展示

4月28日作品由音体美教研组布置,展出半天,供全校师生欣赏、交流。

5、颁奖典礼

(1)邀请嘉宾:学校领导

(2)活动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3)活动流程:

①主持人就位,介绍到席嘉宾

②学校领导致词

③颁奖

④宣布颁奖结束

颁奖典礼时间:2012年4月28日

地点:教学楼前操场

评审组人员安排:组长:张世奎

7.长大·彩虹都规划方案设计 篇七

1 设计指导思想

灵活运用规划、建筑和景观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理论,以此指导建筑和环境设计,使建筑融于环境之中;以“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具体应用适应环境和气候的“生态设计”措施,合理挖掘土地的资源价值,充分发挥基地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保证总体设计方案技术先进、节能、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将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置于同一高度,针对建筑物所处位置,将适用与美观提高到更高层次。

2 总体规划构思

因为项目基地现状地势低洼,且与芙蓉南路标高落差较大。采取抬高建筑地坪标高的方法,使之与芙蓉南路基本持平,解决基地与芙蓉南路标高落差较大,地势低洼而产生观感不佳的问题。同时利用低洼地带建造两层地下车库,节约大量土方开挖工程量。

设计原则:1)在小区主出入口设置活动广场,并利用建筑地坪高差将广场延伸进小区使之成为一个供小区居民活动的下沉广场。居民从下沉广场通过大台阶和自动扶梯进入小区,经中心花园到达各栋。2)以下沉广场两侧到木莲冲路一侧为主,并转到芙蓉南路一侧与地下车库相接处设一层挑空商业铺面对外经营。3)小区住宅总体布局模式采用点式与板式相结合的个性化错位的方式,有利于疏导建筑群体的通风。在规划设计中,合理、高效利用自然通风是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以及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在长沙地区夏季闷热的气候条件下更显重要。整个小区住宅布局均为南北朝向,住宅单元的拼接长度限定为1个~3个单元的“短板”组合,建筑每栋之间尽量水平或垂直错位,以此疏导小区的内部气流,使高层住宅的布局迎向本地区的东南风,并尽量阻挡冬季西北风的袭入。4)总体布局模式有利于形成亲和内向、主体共享的大型中心休闲绿化景观。住宅布局模式适当采用了小围合的形态,东向靠中南林业大学布置板式,住宅尽量开敞,西向靠芙蓉南路布置点式住宅,临街门面适度围合,以形成内院安静、雅致的居住环境。错位排列的住宅尽量迎向中心花园布局,以展开最大的观景面。错位排列的住宅建筑有效地减少了相互遮挡,使建筑的观景视线更通畅,视野更开阔。既可看到中心花园的景观,也可以将视线延伸到周边院落的景观。

3 交通组织

1)外部交通。

在小区木莲冲路一侧分别设置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在小区芙蓉南路一侧设人行主出入口兼紧急消防车道。

2)内部交通。

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来组织交通。在小区的外围设置环行的小区主干道——机动车道,地下车库的主要出入口设置在木莲冲路小区主出入口处和小区环路临芙蓉南路一侧,在下沉广场最北端、东侧和临木莲冲路处设地下车库出入口和两个非机动车停车出入口,保证车辆进入小区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实行车流顺畅的疏散和完全的人车分流。小区外环道路部分为5.5 m宽,芙蓉南路转到木莲冲路一侧为6.0 m宽,内部道路为4.0 m宽作为步行景观道和健身跑步小径,紧急时可作为消防车道。

小区内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最大纵坡为7.00%。

4 建筑设计

1)根据任务书要求,建成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园林式大院,营造一个宁静、优雅、方便、舒适的“人居”生态环境。2)办公区和住宅区既相对独立又保持相应协调性,合理组织院内交通。3)户型充分考虑通风采光的需要。4)合理设计给排水、电气、通讯、煤气、消防及安全措施,所有管线均采用地埋式。5)办公楼及住宅8栋考虑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6)居住区内修建集中地下车库和人防按平战结合设计。7)管道沟布设与办公区统一考虑,并可分别独立控制。8)建筑单体设计,切合小区情景的营造,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和呼应成为情景营造的核心,建筑与空间形态因景而生。在满足户型指标的前提下,部分景观条件好的户型平面设计,已超越普通的功能型户型设计,迈向舒适型的情景住宅设计。观景房间不再局限于厅、卧,“阳光餐厅”“观景书房”“入户花园”因景而生。6栋,7栋,8栋住宅底层部分架空,使小区形成大的中心休闲绿化景观。

5 住宅立面设计

立面采用“双层立面系统”的外墙设计,除了一般的涂料外墙,还有一层由条形铝合金组成的载色体,七条涂有不同色彩的铝合金为一组,有点类似百叶窗形状。在功能上这种类百叶起到遮阳、节能、环保、降低噪声等功效,同时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物内部构造的效果,强调了住户的私密性能。色彩鲜艳、五彩缤纷的彩虹立面配合玻璃的阳台栏板,形成错落有致的、富有韵律的立面形象。

6 结语

作者着重设计了入口和空间序列,同时将外部美景延伸到一层住宅架空层及地面庭院,使之完全成为趣味、完整、流畅的空间,成为能提供充分交流的生动复合空间,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8.美术规划活动设计方案 篇八

关键词: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分析

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物流工作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得到关注,各个国家的建设工作中都包含了物流工作。在发达国家发展中,物流行业的发展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受到我国特殊经济体制和市场发展环境的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出现制约,现阶段也成为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依据,以此促使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建设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发展工作。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影响着城市经济的进步,所以在规划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现阶段,国内一些大中型城市也在不断地规划或者是建设满足特色发展的物流园区。但是,我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明显不具备完善的理论基础。

一、城市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一)城市物流内在需求

因为存在需求才能进行有效的建设工作,而实施城市物流园区规划工作就是这一道理。现阶段的城市发展不但要满足实际城市发展中的基础需求,还需要依据战略层次上的物流分析构建多样化的城市物流园区和经济发展平台。例如,物流园区可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积极引导物流产业的有效前进。城市交通拥挤促使货运车辆的发展速度不断减少,其具备的准确性不高,以此促使城市配货支出的成本不断增加;而配送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整体城市发展的经济,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剧问题的严重性。依据城市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明确,要改变城市物流发展的氛围,提升城市竞争力,在条件优质的情况下,构建物流园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物流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具体作用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依据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划分,如消费、居住等情况,从而构建优质的、科学的物流园区,依据物流园区的功能将城市内需求的货物提前送达到物流园区,之后依据城市划分的路线进行配送。这样的运送工作不但制约了进入到城市的货车,还可以提升车辆的应用率,减少车辆运送过程中消耗不必要的时间,以此改善城市实际发展中的道路交通情况。第二,有助于降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物流园区将城市的物流结合到一起,减少货物运输的路线,以及物流规划和建设工作占据的土地等,促使城市更好地构建环境,提升物流行业处理废弃品的工作,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最终达到城市设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三,有助于发挥多样化物流企业的功能互补性。现阶段的物流涉及的行业较多,其涵盖的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也在不断地延伸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企业可以结合自己力量进行工作,因此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物流园区将多样化的物流企业集中到一起,彼此互惠互利,不但可以提升物流设备工作的有效性,还可以建立物流企业功能的集约型。第四,有助于改善城市用地结构。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往城市边缘区域变成中心,在此结合了多样化的设备。由于地价的不断提升、发展空间限制、交通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大型物流中心需要移除中心,因此物流园区的构件为物流中心提供了有效的发展平台,更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1]。

二、城市物流园区规划的设计方案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规划的原则。物流行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包含了多个行业,对基础性建设的要求非常高,但并不是全部区域都满足物流园区构建工作的实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不但依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实施工作,还要依靠一定的政府协调进行指导。其中包含了统一规划、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市场需求和城市总体规划、市场化运作以及湿度超前等原则。第二,物流园区的需求分析。现阶段,我国在统计物流量的时候不具备有效的指标和统计方案,对物流定义分析,通常认为物流量包含了物流仓储量、配送量以及加工量等。因为一个区域的物流量通常是由所在区域的企业产生量决定的,这也促使企业也成为调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调研需要全面、深入,依据的资料信息要明确、完善,以此有助于之后的工作更好地实施。在全面调研的情况下,研究区域经济贸易发展能力和区域物流市场的需求数量,可以依据定量分析的形式实施估计,一般情况下应用的方案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指数平滑等。与此同时,区域物流市场社会化水平在调研的根本上,结合德尔菲尔、小组观念等经常阴功的方案实施研究,之后结合规划物流园区的物流基础,最后获取物流园区发展的需求数量。物流园区的需求和外部社会环境之间具备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具备内涵丰富以及无法单一计量的特点,同时突发性事件对其物流的影响非常大。由此,在分析物流园区需求的时候,不能只依据单一或者是几种定量预测方案实施分析,要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依据两者的观点获取较为幼稚的预测。第三,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其功能定位是园区规划工作是实施的重要依据,不同形式的物流园区其功能定位是不同的,以此导致其具备的功能分区也是不同的。物流园区通常情况下可以划分为转运型、存储配送型、流通加工以及综合型。不同形式的服务功能具备不同的关注点,需要结合物流园区多样化的功能定位对物流园区实施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工作[2]。第四,物流园区的数量。结合国内外的实际建设经验,通常情况下物流节点都是构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例如码头附近、机场、铁路等。全面研究物流节点功能、交通根本设备、城市物流需求量等因素,明确城市中最重要的物流节点,以此为实际构建和规划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第五,物流园区的规划模式。城市的物流园区可以依据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分析。与一个城市不断发展相对比的物流园区规模满足宏观,其影响着整体的物流行业,甚至是城市的经济发展。依据微观角度分析,一个物流园区模式的明确也是实际规划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物流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在城市环境下,受到经济、交通、能源等因素的影响,相关的服务和需求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没有制约地增加。由此,城市物流园区的规模要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制约,以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战策。第六,物流园区的选址方案。城市物流系统中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是非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工作的科学性可以影响物流节点各项经营成本和获利程度。同时,现阶段已经分析了多样化的方案,其中包含定性和定量。定性的方案主要是依据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案;定量主要是依据解析技术法、线性规划法、仿真技术法等。第七,物流园区的平面布局规划。在实施实际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作业流量、活动性、信号、建筑特点等因素,明确物流作业需求的空间范围、收发货的空间规划,仓储区的空间规划等工作[3]。

三、方案综合评价

物流园区的规划工作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工作,对物流园区实施规划进行全面评价更是重中之重。其在物流园区工作之后,结合实际工作设定的目标和发展情况进行设定,目标是为了明确其设定的规划方案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工作需求,以此是否达到了实际教学工作应用,从而全面展现物流园区的工作状况[4]。

(一)评价步骤

物流园区规划的综合评价与其他形式的评价相同,需要依据一定的过程进行工作,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明确评价目标和内容、认识评价因素、明确评价系统、制定评价准则、明确评价方案、单项评价、综合评价[5]。

(二)物流园区规划的评价指标系统

物流园区的工作能力展现在各种方面,结合物流园区的发展形式和特点构建多样化的指示系统。第一就是园区的工作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以及相应的政策等,其中一些指标需要结合下一层次的指标进行评价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园区基本能力。包括建设状况、企业进驻状况以及人员工作素养等。其中,设备建设状况还包含基础设备和配套设施;企业的进驻状况包含了数量、综合能力以及纳税能力;人员素质包含了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第二,社会经济效益。包括物流量、附加值和解决交通压力及合作城市布局的二级指标。前两者展现在园区的经济效益中,而后两者展现在园区对社会的影响。第三,相关产业聚集。物流是一个依赖性极强的服务性行业,因此要想发展物流园区需要结合强大的需求量,从而达到实际工作设定的目标。相应产业集聚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整体物流园区的发展,这些产业聚集包含了物流需求和潜在物流需求量。第四,相关政策。依据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过程中,与政府有一定的联系,其中具备完善的政府策略支持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由此,相关政府政策的支持也展现了物流园区发展的情况[6]。

(三)物流园区规划的评价方案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应用的方案非常多,通常情况下应用的有成本效益法、追求投资回收期法、价值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

四、结语

如今,物流产业整体工作能力逐步下降,基础物流设备不断减少,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工作。尤其是我国加入到WTO之后,流通行业不断增加,我国散乱的物流行业逐渐受到国际化较大物流企业的影响,这一问题已经受到我国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琳.城市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方案[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1).

[2]夏纯欢.城市物流园区合理规模与布局选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3]闫洪林.郑州物流园区规划与信息平台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4]胡良德.城市物流园区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5]刘娜娜.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与建设方案[D].山东科技大学,2013.

[6]王煜洲.物流园区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作者单位:

上一篇:历史八上知识点下一篇:2016房屋承租人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