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未来发展战略

2024-10-11

企业财务未来发展战略(精选8篇)

1.企业财务未来发展战略 篇一

公司财务部门未来发展大体规划

一、财务部门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为贯彻落实公司财务整改方针,领会《XX讲话(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根据部门具体情况,制定了公司财务部门的未来发展大体规划。未来几年内,财务部门的目标是配合公司整体发展目标,做好成本管理,掌握财务信息,分析财务趋势,做好公司的财务“管家”。

二、财务部门未来发展规划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一)财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三)同各企业间缺乏沟通与合作,数据或信息缺乏共享

(四)财务人员整体业务技能水平还需要提高

三、财务部门未来发展规划

(一)明确岗位责任,组织财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团队凝聚力。每个人都应该清晰的认识自己岗位的重要性,无论是做什么都应该为公司,为部门考虑,不可粗心大意;员工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二)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会计核算。作为财务人员,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原则,该做的积极去做,不该做的一定要坚决予以拒绝,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好每一笔业务。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信息质量。财务部经过了5年的建设,财务制度相对完善,但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更新等情况的发生,相应的财务制度也要跟着去改进和完善,加强管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四)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合理控制总体资金规模。规范、健全现金使用制度,严格管理资金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为公司的财务把好舵。

(五)制订财务成本核算体系,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做好材料的领用、消耗管理,做到记录准确、及时。同时,跟同行业分析比较,找不足,并制定解决方案,逐步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在可控制范围内将成本费用最小化。

(六)提出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建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做好每个月度、季度、的预算工作,为公司的管理提供尽可能详尽、准确的第一手分析资料。

(七)准确及时出具各项财务报表或报告,提供月度、季度和预算分析,做好年终决算工作。

(八)做好税务筹划和财务规划,规避税务风险。及时了解最新的相关税务政策,利用最新的、对企业生产发展有利的税务政策,降低开支,节约成本费用的支出。

(九)加强同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对于公司内部,我们需要积极配合各部门处理相关事宜;对于公司外部关系,我们

需正确处理好银行、税务与企业的关系,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增进了解,共同发展。

2.企业财务未来发展战略 篇二

关键词:财务会计,发展,体系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 是在簿记、传统会计以及财务历史成就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会计的发展是反应式的”, 财务会计的出现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20世纪财务会计在确认和计量技术、信息系统的建设、财务报告体系的充实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然而, 信息技术时代和金融时代的到来, 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 使财务会计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经济时代下财务会计面临的难题, 世界各权威会计组织及会计研究者都做出了艰难的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 这些难题尚未得到圆满的解决。现行的财务会计在确认和计量上的不足孕育着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 世界会计研究者对财务会计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建议和设想。因此, 纵观财务会计目前的种种不足, 预计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健全“绿色会计”控制体系———21世纪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使命

1.1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下, 人们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方法。就会计方面来看, 传统会计在有关环保问题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传统会计没有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价值都反映在会计图像上, 没有对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确认。绿色会计要求人们在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会计处理时, 必须考虑到与这些经济业务活动有关的环境因素, 以便从会计角度监督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合理分配资源, 从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从会计角度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1.2 是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在市场经济下, 会计核算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自身利益, 而且要兼顾社会效益。绿色会计不仅只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 而且对与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等也进行反映和控制。其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有经济性信息, 而且有社会性信息;不仅能为企业自身服务, 而且能为社会大众服务。一方面, 绿色会计是把会计主体置于生态环境之中, 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 来计量和揭示企业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由此看来, 绿色会计拓宽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空间, 它不仅要求企业要有经济目标, 而且要有为自然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社会目标。因为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资源和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资产, 所以必然要求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具有国际间的可比性, 这样, 就会大大推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2 公允价值会计在下一世纪发挥主导作

公允价值会计 (Fair Value Accounting) 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由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及时性, 使得现行财务报告过度关注历史、成本和利润, 忽视未来、现金流和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因其潜在的高度相关性, 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其运用已经从金融工具扩展到传统领域。公允价值会计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 其运用领域已经由金融工具扩展至其他领域, 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之势。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 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该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 为公允价值会计在下一世纪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客观环境。

3 Wallman (1996) 提出彩色财务报告模式为财务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描绘

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正陷入困境:一方面投资者指责财务会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程度正在降低;另一方面, 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技术及财务会计本质特征限制了相当多的项目无法进入财务报表进行确认, 而只能够在表外进行披露, 致使表外信息披露的激增和信息过载。即使如此, 还有相当一部分有价值的项目无法在财务报告体系中进行披露。

Wallman的彩色报告模式较好地回答了财务会计现在面临的这一难题。该模式将财务会计确认的四项条件进行分解, 由此形成如下五个层次:a.相关性、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均符合要求, 这形成了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层次。b.相关性、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都符合要求, 但可靠性存在疑问。这个层次的划分主要涉及目前财务会计上拒绝确认的项目———如顾客满意程度、人力资源、研究开发支出等。c.相关性与可计量性符合要求, 但可定义性与可靠性存在疑问, 如顾客满意程度支出。d.相关性, 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符合要求, 但可定义性存在疑问, 如企业的战略风险、企业的竞争优势、市场占有份额等。e.仅相关性符合标准, 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都不符合, 如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和智力资本价值。

4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革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贸易障碍的逐步清除, 催生了全球经济的交互性。在WTO的促进下,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密切, 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度已达到休戚相关的程度。跨国公司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客观上要求会计这种“商业语言”也要走向国际化, 在全球范围内“通用”。各国的会计及会计准则将在协调中增强一致性。

5 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 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 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会计电算化的到来, 把广大会计工作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 使它们得以腾出精力, 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 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 (主要是网络技术) 的有机结合, 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 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 会计住处化的本质是会计遭到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会计住处化上一次“质”的飞跃, 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 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 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 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对此, 一些有识之士适时提出“网络财务”或“网络会计”的全新概念。

历史的发展总是向前的。财务会计也总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革新。时代的进步, 经济环境的变化, 世界会计研究者的不断努力, 推动了财务会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的不断完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财务会计又面临一次重大的挑战, 未来蕴藏着又一次重要的变更。

3.企业财务未来发展战略 篇三

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只有经过科学预测,才能实现科学决策。

如果你手中有大量的统计数据,希望能从这些堆砌的数据中找到影响销售额的因素,并预测未来几个月的销售趋势,使用Excel 2007,如何才能做到呢?

数据预测要解决的困惑:

如何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预测出未来两个月的销售总额?

影响销售额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经销商分布是否合理?

产品价格是否合理?

包装是否精致?在这些因素中哪个才是关键因素?

如何通过影响销售额的诸多因素,准确预测出未来两个月的销售额?

通过统计数据挖掘潜在趋势

现有17个月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预测未来两个月的销售总额,可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第一步:生成柱形图

选中“销售总额”统计数据所在的F3:F20单元格区域,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选项组中,打开“柱形图”下拉列表,选择“二维柱形图”区域中的“簇状柱形图”(见图1)。

(1)

(2)

(3)

第二步:设置趋势线

选中图表,在“布局”选项卡的“分析”选项组中,打开“趋势线”下拉列表,执行“其他趋势线选项”命令,打开“设置趋势线格式”对话框。此时Excel会在图表中插入一条默认的趋势线,即线性趋势线。

第三步:设置预测参数

由于需要预测未来两个月的销售情况,因此在“趋势预测”选项区域中的“前推”文本框中输入“2”,并选中“显示公式”和“显示R平方值”复选框。这时,在“趋势预测/回归分析类型”选项区域中进行选择,可以在图表中看到应用每种趋势线后的效果,以及对应的“R平方值”,如图2所示。趋势线的R平方值越接近1,其可靠性越高,因此需要选择一个R2较大的趋势线,本例中选择“多项式”,并将“顺序”设置为“3”。

第四步:优化图表

对图表进行适当的格式化操作,设置完成的图表如图3所示。当需要预测后面的11月、12月的销售总额时,只需根据图表中趋势线的公式“y=2.5943x3-61.229x2+768.77x+2813.7”,将x值分别以“18”和“19”计算即可。

p将垂直轴的“最小值”设置为“0”

找出影响销售总额的关键因素

影响销售额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例如经销商分布得是否合理?产品价格是否合理?包装是否精致?在这些因素中,哪个才是影响销量的关键因素呢?这时可按照如下步骤,快速找出影响销售额的因素。

第一步:添加“数据分析”功能按钮

单击Office按钮,在随即打开的下拉菜单中单击“Excel选项”按钮,打开“Excel选项”对话框。单击左侧选项栏中的“加载项”按钮,在对话框最下面的“管理”下拉列表框中选择“Excel加载项”,然后单击“转到”按钮,打开“加载宏”对话框。选中列表框中的“分析工具库”复选框,并单击确定按钮。操作完成后即可在“数据”选项卡的“分析”选项组,看到“数据分析”按钮。

第二步: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

单击“数据分析”按钮,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见图4)。

p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

第三步:设置相关系数

选中列表框中的“相关系数”,单击确定按钮,打开“相关系数”对话框。在“输入区域”文本框中输入或选取出厂价格、经销商数、包装费用和销售总额所在的单元格区域“C3:F20”,选中“分组方式”中的“逐列”单选按钮,选中“标志位于第一列”复选框。在“输出选项”选项区域中,选中“输出区域”单选按钮,并输入或选取用来存放统计结果的位置“H5”,如图5所示。

p设置“相关系数”对话框

第四步:结果分析

单击确定按钮,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如图6所示。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1,其绝对值越大,相关性也就越大。相关系数为“正”,说明二者正相关;相关系数为“负”,说明二者反相关。

p相关系数矩阵

(4)

(5)

(6)

由图6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销售总额”与“出厂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5113”。由于其绝对值接近于“1”,说明二者有很强的关系。因为相关系数的值为“负”,所以二者为负相关,即“出厂价格”越高,“销售总额”越低。

· “销售总额”与“经销商数”的相关系数为“0.971123”。可以看出,二者的相关性也很强,由于相关系数为“正”,因此可以说明“经销商数”越多,“销售总额”越高。

· “销售总额”与“包装费用”的相关系数为“0.679711”。对比前面两个相关系数可以看出,“销售总额”与“包装费用”虽然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其相关性远远不如“出厂价格”和“经销商数”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利用“相关系数”可以迅速从大量数据中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制订新一年的销售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影响销售额的关键因素准确预测未来销售总额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出厂价格”和“经销商数”是影响销售额的关键因素,在产品包装上的花费虽然也会影响销售额,但不是关键因素。但是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如何通过出厂价格、经销商数和包装费用,精确地预计以后11月和12月的销售额呢?

在考虑出厂价格、经销商数和包装费用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预测今后两个月的销售额,无疑比单纯根据近17个月以来的销售总额进行预测更有说服力,这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找到用来预测未来两个月销售额的公式。

第一步:打开回归对话框

在“数据”选项卡的“分析”选项组中,单击“数据分析”按钮,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选中“分析工具”列表框中的“回归”,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回归”对话框。

(7)

(9)

按照方程“销售总额=12201.33-71.3651×出厂价格+57.69506×经销商数+45.36846×包装费用”计算而得的“销售总额”预测值可以在残差输出(RESIDUAL OUTPUT)中的“预测 销售总额(万)”列中找到(见图10),实际的“销售总额”与“预测 销售总额(万)”相减的结果即为残差输出(RESIDUAL OUTPUT)中的“残差”列,该列反映了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

在残差输出(RESIDUAL OUTPUT)结果的“H”列中(见图9),给出了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Coefficients)和常数(即截距Intercept)。因此线性回归方程为“销售总额=12201.33-71.3651×出厂价格+57.69506×经销商数+45.36846×包装费用”。

第二步:选择数据

在“输入”选项区域的“Y值输入区域”文本框中,输入或选取“销售总额(万)”列所在的F2:F19单元格区域;在“X值输入区域”文本框中输入或选取“出厂价格”、“经销商数”和“包装费用”列所在的C2:E19单元格区域。由于数据区域首行包含标志,因此选中“标志”复选框。然后选中“输出选项”选项区域中的“输出区域”单选按钮,并在其右侧的编辑框中输入用来存放回归分析结果的位置“H2”,选中“残差”选项区域中的“残差”复选框,如图7所示。

输出结果给出了每个变量的“P-value”值(见图11),当这个值小于或等于“0.15”时,说明该变量对预测“销售总额”是有价值的,“P-value”值越小,“销售总额”受该变量的影响越大。此例中,出厂价格、经销商数、包装费用对应的“P-value”值分别为“0.000112”、“0.000432”和“0.519179”。由于“包装费用”的“P-value”比“0.15”大很多,因此可以忽略它对“销售总额”的影响。这样就可以根据今后两个月的出厂价格和经销商数来预测销售额了。

p在“回归”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第三步:分析结果

单击确定按钮,输出结果,即可对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

(8)

“回归统计”部分的R平方值“R Square”的值接近于1(见图8),说明“销售总额”与“出厂价格”、“经销商数”、“包装费用”有较强的关系,分析的结果是有价值的。

(10)

4.企业财务未来发展战略 篇四

内容提要:正处在一个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新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三股力量势不可挡地汇合在一起,新的观念、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不断地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会计环境。会计环境的变化也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断变化,而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需求,会计环境的变化诱致了新的会计信息需求。财务报告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当然也要迎接并适应经济和市场的变革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模式和表述形式。本文通过对新环境下传统的会计报告模式方面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并阐述了财务报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 现状 建议 未来

一、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财务报告至少应当表现为下列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5)附注。企业编制会计报告的主要目地,是为了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会计信息。股东(投资者)主要关注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投资报酬,为此,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着重为其提供有关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利润分配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债权人主要关注的是其所提供给企业的资金是否安全,自己的债权是否能够如数收回。为此,企业编制的会计报告,应当着重为他们提供有关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政府相关机构最关注的是国家资源的分配和运用情况,需要了解与经济政策(如税收政策)的制定、国民收入的统计等有关方面的信息。为此,财务会计报告,提供有关企业的资源及其运用、分配方面的情况,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企业管理人员最关注的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业绩的大小以及现金的流动情况。为此,编制会计报表,着重提供某一特写期间经营业绩与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并为以后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参考资料。企业职工关注企业为其所提拱的就业机会及其劳动报酬的高低与福利的好坏等方面资料,编制会计报告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企业。社会公众主要关注企业的兴衰及其发展情况,编制会计报告为社会公众其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现状弊端分析

1.现行财务报告不能及时地反映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决策等的信息。一项信息是否有用,取决于该信息是否具有及时性,对信息的使用者是否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首先,现行的财务报告采用会计期末定期编报,使得决策者只能在企业会计报告期结束一段时间(如15天、30天)之后才能读到上一会计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而此时决策的环境可能已是时过境迁了,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只是成了验证决策者决策正确与否的一种手段,财务报告的这种滞后性,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其次,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因此关于未来的信息才是最有用的,而现行的财务报告会计计量属性都选择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只是对过去交易或事项的反映,这些信息虽然是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但信息的使用者最为关心的信息仍然是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预计,财务报告无法很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在这一方面的关注和需要,其有用性也大打折扣。再次,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不能反映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值,而信息的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却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值的信息。而现在,财务报告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它们只能用盈利和现金流量两个会计信息间接地作为替代变量而发挥不了财务报告时的真正作用。

2.现行财务报告的技术性削弱了信息的有用性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会计账薄记录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汇总与排列的结果。首先,会计账薄的数据是通过会计确认和货币计量的,这样,一些目前无法确认和不能通过货币计量但是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比如衍生金融工具、人力资源以及一些广义无形资产等,这些非货币性的信息的短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虽然一些项目已在表外披露,但不完整。其次,财务报表数据通过分类、汇总与排列,使只有精通会计与报表规则的使用者才能理解,也大大影响了信息的有用性。

3.现行财务报告不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质量特性。会计信息使用者众多,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由于所面临的决策各不相同,其信息需求就千差万别。而现行财务报告采用的是统一的格式、内容,即通用报告模式,提供通用信息,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都是无差异的,这种无差异的通用报告不能充分满足不同决策者的信息需要。就信息的使用者而言,信息的通用性越强,对其决策相关性可能就越低。决策者所要求的更为详细、直接、具体的信息在财务报告中没有提供,报告中大量提供的信息并不是决策者所真正需要的,造成会计信息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并存的局面,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三、几点建议

1、及时性是财务报告的重要体现。首先,尽可能及时提供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告提供的周期,如采用季度财务报告或适当发表临时财务报告,简化财务报告等。其次,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广泛应用与会计工作。未来的财务报告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网络来传递企业的会计信息,以使信息能够在决策前及时掌握。总之为克服现行财务报告时效性差的问题,可在保留现行定期报告模式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实时报告。用于Internet在商业中的应用,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企业外部人员可以适时地得到企业财务和非财务的动态信息。为会计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也大大降低了信息披露成本。

2、技术性信息表现是财务报告有用性的核心表现。

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首先,面对会计技术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知识、科技、人才、智力等生产要素。因此,企业会计报表上人力资本、无形资产要素的地位将日益增强,其比重将大大增加。其次,现行财务报告的内容主要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而信息的需要者要做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过去的信息固然有反馈与预测的作用,但反映未来企业发展趋势的信息对决策者更具有用性,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中,增加财务预测信息将成为必要。因而目前应鼓励企业自愿披露一些有一定依据的预测性、前瞻性会计信息和管理当局的意图等。再次,鼓励企业披露关于履行社会责任和关于企业增值的会计信息,并根据具体条件酌情采用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叙述性披露、在现有财务报表中添加某些项目或单独披露如社会收益表、增值表等形式。最后,近几年来,创新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引起了竞争的加剧、风险控制的需要、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且这一趋势不减,并将继续下去。因而,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表外融资的风险和特征,使财务信息需要者进一步了解金融工具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影响。最后,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为真实可靠的提供财务报告提供外在的保证。

3、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是财务报告的重要内容

首先,充分采用网络或财务软件的优点做好财务会计报告。网络会计信息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利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生成不同的会计报表。其次,根据不用的使用者编制不用模式的报告,如:

(1)概括性报告(2)预测报告(3)分析与讨论报告(4)社会责任报告从而满足投资者、管理人员还包括政府部门、企业职工、社会公众更具体、更个性化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统计资料了解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为将来制定会计政策提供依据。

四、未来财务报告的展望

1、未来财务报告目标

未来财务报告目标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相关利益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并真正使提供有关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的信息这一目标成为可以操作的目标。此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历史(事后)信息满足可靠性,同时也是相关性的基础;未来预测(事前)信息满足相关性,同时应强调对预测信息的规范,尽可能提高预测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就减缓了,它们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谁会需要不可靠的相关性信息呢?

至今人们将会计分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系统。财务会计专司对外报告责任,而管理会计专司对内报告责任。但我们知道对内、对外会计信息均由企业会计系统生成,过去只在企业内部报告的预测信息已经对外报告了,这说明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早已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报告早已“借用”了管理会计信息,正是财务会计利用了管理会计的特长——提供相关性预测信息。从这里,我们得到启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对内、对外分工的界限不是绝对不可逾越的,在未来两者融合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即管理会计“外化”为财务会计的成份将增加,而且我们不用担心管理会计的消亡,因为管理会计会开拓新的“疆土”。其实,这种行动在财务报告中已有所体现,例如其他财务报告的职工报告、增值报告、环境报告等无一不与管理会计相关,而且它们本身就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当然,其他财务报告中的许多内容仍处于披露的初级阶段,还未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一致行动。未来应改变这种现状,以真正让财务报告目标得以实现,那么未来的会计才会在学科与职业的“群星”中更加闪烁与辉煌

2、未来财务报告的技术有用性

a、坚持财务信息的核心地位,通过非财务信息提升财务信息的价值,未来企业的竞争讲究核心竞争能力,那么会计作为一个职业的话,它的核心竞争能力表现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表现在它能提供财务信息,这也是会计之所以成为会计的本质特征,是以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资本”,譬如区别于统计。现在,人们谈到财务会计的局限,势必触及财务会计不能提供非财务信息,并得意于戳中了财务会计的短处与“痛处”,于是开出的“药方”是财务会计要将精力放到提供非财务信息上去,至少也要做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我们对此有不同看法。

财务会计提供非财务信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我们千万不要误以为信息均出自会计一家之手,其实企业的信息可由企业内各种子系统生成与发布,例如统计信息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人事信息系统,甚至利用新闻报道与新闻发布会等。因此,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更多的是实行“拿来主义”,而不是亲自去“生产”非财务信息。现行的做法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中纳入了大量的非财务(包括定性)信息,人们便误以为财务会计理所当然可以“生产”并报告非财务信息了。而我们则认为,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即使这些非财务信息经会计人员之手弄进了财务报告中,也并不表明这些非财务信息就是或应当由会计来“生产”,会计只是借助这些非财务信息来辅助说明与解释财务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准确地理解与运用财务信息,从而最终提升了财务信息的价值。因此,更实

事求是地说,财务报告应是企业会计人员与企业其他有关人员“合作”的成果,财务报告中的许多内容是非会计性质的东西。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就认为财务报告只是公司报告的一个主要部分。由此,我们预见未来的会计应在拓展财务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并“拿来”非财务信息为增加财务信息的价值服务。甚至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会计计量技术的进步,如今只能以非货币计量的信息,今后也将能以货币计量。

b、在不放弃历史成本计价信息的同时,以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将大大丰富财务信息的 内容 并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在未来财务报告中,能用历史成本计价且不失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信息仍占一席之地;用历史成本计价但既失可靠性又失相关性的信息,肯定要被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取代;用历史成本计价虽具可靠性但难保相关性的信息,则可用公允价值计价后的信息作为补充信息同时提供;最终,当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既可靠又相关时,公允价值将全面取代历史成本(或许历史成本也成为公允价值的选择之一)。会计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探讨的是,以何种技术与 方法 来找到公允价值,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阶段而难以实际操作。在知识 经济 时代,当公允价值计量技术得以妥善解决之时,一个崭新的以公允价值为代表的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绝对不再是“纸上谈兵”。到那时,囿于历史成本计量而无法进入财务报告的信息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进入财务报告之中,从而大大增加了会计计量的对象,并丰富了财务信息的种类和数量。

c、改革现行财务报告模式

改革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并不意味着对现行财务报告完全否定,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即它们必须符合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与可靠性等四项标准。并将它列为财务报告的第一部分,但是建议将这三张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而对于非核心的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做法,在利润表的下端附加披露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1)概括性报告

在财务报告使用者中,投资经纪人由于拥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因而有可能与有必要分析和利用详细和复杂的信息性财务报告。概括性报告的主要格式可以包括:(a)广泛利用图形等代替财务报告的某一部分;(b)保留财务报告和报告的各个部分,但进行大量的浓缩;(c)广泛修改,扩大使用董事长或总经理报告和简短的专题分析;等。这种报表应能反映财务报告中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信息,即所谓概括性报告。

(2)预测报告

预测报告是指建立在对未来经济条件和行为方案进行假设的基础上,反映企业预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与报告。由于这种报告提供的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更为相关,许多国家的会计职业组织都加强了对预测报告的编制与审计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企业自愿编制这种报告,以便提高企业的形象。

(3)分析与讨论报告

管理人员对所报告信息的分析与解释的重要性在于:管理人员比外部使用者更了解与企业有关的事项与交易。因此,通过对一些重要事项的讨论与分析,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性。此外,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经常依赖管理人员的假设与判断,管理人员的讨论与分析有助于债权经纪使用者评估判断性信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和财务报告内容的日益复杂化,外部其他使用者或政府部门愈来愈需要管理人员对企业重要事项或信息的讨论与分析。

(4)职工报告

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和组织都要求企业提供职工报告。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第4号指令》等都要求公司披露有关职工人数、培训等方面的信息。法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定期提供详细说明职工人数、工资、工作条件及培训等问题的职工报告。英国《公司报告》则明确提出,为了履行企业对社会的经管责任,各种企业都应该提供职工报告。总之,随着职工的作用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为职工集团提供信息已成为企业报告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5)社会责任报告

由于传统的企业目标过于狭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社会与公众利益,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消费者利益得不到保障,职工福利、劳动条件等得不到重视,社会对企业的上述行为日益不满,要求企业注重社会责任、承担必要的社会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职工福利、专业教育与培训、能源综合利用等等。

四、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将成为未来财务报告的重心

工业经济依靠资本和生产型人才,对有形资源的占用和使用获得企业持续经营之根本,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传统会计系统必须围绕企业有形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来展开所以,企业必须依靠知识和知识型人才,从而转向对技术和人才的开发、利用和争夺,以创造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市场价值来确保竞争优势。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大大提高,而有形资产的比重则相应地大大下降,对此,会计不能漠然视之,必然要转向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因而必须实现财务报告重心的转移,及时准确地报告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价值。现行财务报告虽然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但报告得不详细、不全面,甚至是有重大遗漏。可见,会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会计同仁似乎已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选择做解决难题的先驱者,总不能拱手相让去做追随者。这也可以说是一场会计阵地的保卫战吧!

五、增加相对值信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以绝对值信息表述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是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特点之一。当财务信息的用途更多地偏向用于各种各样的决策而不是局限于财富分配,财务信息揭示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主体,那么以绝对值揭示信息的传统方式就必然会遇到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挑战。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相对值表达的信息具有更强的可比性,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决策的需要。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重要性的进一步加强,随着会计主体范围的逐步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以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方式一定会演变为未来财务报表发展的主流,当然绝对值信息仍然有其生存的价值,从而形成一种绝对值信息与相对值信息并存的格局,极大地丰富了未来财务报告的内容。

总之,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适应环境的变化,找寻一种恰当的财务报告模式揭示“为谁揭示”,“揭示什么”,“谁来揭示”,“在什么时候揭示”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都要达成共识。本文在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就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内容、时效、灵活性、方式这五个方面作了一番探讨,并表达了一些不成熟的个人看法,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参考文献:

书籍类:胡元木朱德胜 吴奇 《高级财务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许群王国生《简单轻松编制财务报表》 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美)查尔斯·H.吉布森《财务报告与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网络类: SDB2002财务会计报告2008年7月

5.浅谈企业的未来发展 篇五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使着每个企业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2007年,湘重公司实现改制以来,我们在机制,科技,服务,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过三年的发展,我们不仅创造了技术,更加创新了思维,可以说湘重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目前,咱们湘重公司正处于调产品,转结构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公司实现二次创业的腾飞之际。一系列的改革之举,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让我们意识到湘重公司的发展必定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旧到新的历程。随着公司组织结构的缓慢调整,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及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张,我认为湘重公司的未来将主要呈现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产品逐渐多元化,核心技术不断增强

在2010年以前,湘重公司的产品主要以生产成套冶金设备为主,如宽厚板轧机、线棒材轧机、定尺剪、双边剪、冷(热)矫直机等。在以后,我们的产品将逐渐多元化,核心技术将不断得到增强,尤其是在电气、机械、液压,冶炼等领域,我们将拥有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如矿车、电铲、锻件、铸件等。湘重公司从整体上将有两条主要的生产线,一是以冶炼---锻造/铸造-----热处理-----机械加工为一体的生产线,二是以设计/研发------机械加工-------焊接------装配为一体的生产线。无论是冶金产品的开发,还是重型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我们都能充分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领域的需求。而这些产品,我们都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设计到研发,从生产到制造,从电气到液压,从机械到变速,湘重公司都能快速响应,随时迎合市场,满足顾客。为此,我们将陆续建立锻造厂,热处理厂,电气液压厂,研发楼等一些基地。而这些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将每年为湘重公司带来100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实现利润10亿元。

二、建立顶尖的材料研究基地

制造和开发先进新材料是我公司的发展方向之一,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1世纪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尤其是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更是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得以进步的先决条件。在未来,湘重公司将建立顶尖的材料研究基地,该基地将主要以研究高性能金属材料为主,结合特钢一流的设备及领先的工艺技术快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金属材料研究基地。高性能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抗辐照等性能和特点,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湘重公司的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为此,我们将与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南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引进和培养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项目管理的领军人才,培养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人才及掌握先进适用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三、内部流程与沟通更加高效

作为中国领先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湘重公司内部各流程将以简明为主,充分提高各部门间的办事效率及增进下级与上级或同级之间更加

有效的沟通。公司所有员工将拥有电脑,所有流程的运作将实现网络化。无论是采购流程,还是销售流程或内部制造流程都将以经济、迅捷为前提。高效的沟通,简明的流程将是湘重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遥遥领先于其它企业的杀手锏,也是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四、公司员工素质不断提升,人才队伍逐渐高学历化

在未来,湘重公司将不断引进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并完善以人为本、公开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型用人机制,努力淘汰思想沉旧,墨守成规的落后队伍。此时,我公司具有博士学位的员工将占到5%以上,具有硕士学历的员工将占30%,具有本科及大专学历的人才将占60%左右,而正式员工将达90%,临时工将只有10%。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机械、电气、液压、材料、自动化等学科。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队伍将是湘重公司快速成长并成为行业领先的有利保证。

五、建立湘重公司内部培训学校

6.企业未来五年发展计划 篇六

公司在未来1-5年的发展方向是:成为国际一流的能源电力测控系统提供商,并将采取建立基本的技术支持平台,以功能模块配套方式向不同能源应用领域延伸的方法来保持我们独特的定位。我们将成为电力电子工业测控领域的佼佼者。

公司以目前已有的先进技术、在项目实施方面的经验以及市场的开拓力为基础,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此类产品为主要方向。由于本项目对公司的发展和经济收益方面影响很大,吸收和培养更多的人才,有更充裕的资金能力进行更深层次和更高端技术的应用研发,为国家多做贡献。

7.探讨铁路物流企业未来发展 篇七

铁路是我国物流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发展对我国的物流有很大的贡献。现代物流资源在不断整合,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法的利润空间远远超过单纯的运费或者是仓储费。铁路物流的发展一定会对运输和仓储等环节进行整合。我国在进入世贸组织后,物流市场也开始步入国际竞争的轨道,跨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的运输、仓储以及货运代理等行业,给我国铁路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已经对铁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撤销铁路分局,形成铁道部-铁路局-一站段的管理方式,给我国铁路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2 我国铁路物流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2.1 优势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的经济正在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竞争,所以需要把原有的物流活动分离出来,把物流的活动交给专业的物流企业,通过战略合作、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来获得准确、及时和高效的物流服务,这是我国很多流通企业的需求。我国政府很重视物流企业的发展,已经出台了相关物流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建议的出台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标准;国家鼓励有经验的物流企业来加快整个物流业的发展,形成竞争优势,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领头羊。在物流业发展的开始阶段,受到分割管理的影响,市场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发展前景很广阔,而且铁路货运是我国大陆最重要的运输形式,有很大的优势。

铁道部很重视铁路物流的发展,铁路第十个五年计划就提出,要重点发展物流配送的产业。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电气化的比例,推进客运专线的投资建设,实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铁路运输的发展为物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铁路拥有大量的货运站和仓库,尤其是设置在港口和大城市的货运枢纽,已经具备了仓储、装卸、包装以及中转等物流服务的能力,可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而且还有存储、搬运已经装卸系统。我国铁路吸引了几乎所有行业当中的各个层次的企业以及个人,并且与国内外的很多用户保持长期的协作关系,有广泛的客户群,为开展物流配送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当前,铁路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完善的铁路通讯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为铁路物流运输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2 劣势

简单的认为铁路的延伸服务就是物流,没有正确理解现代物流是对物流多个环节的有效整合,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条龙的物流服务,错误的理念会制约铁路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管理体制的制约,铁路系统内部形成了条块分割的局势,铁路物流企业缺乏协作,网络平台的优势不能够正常发挥。铁路的技术装备不能够与其它的运输方式进行衔接,降低了铁路物流的工作效率,而且缺乏物流产业的技术人才,物流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差。

3 我国铁路物流企业现状

我国铁路物流企业有多种类型,第一种是铁路干线运输的企业,这种企业拥有我国铁路货运的承运权以及大量的铁路运输资源,主要从事以铁路干线运输为主的各种经营活动,包括各个地方的铁路分局;大型集装箱运输企业;特种货物运输企业等等,这类企业具有铁路货运的经营权,但是能够向着一体化物流运作的方面发展是这类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第二种是铁路物资管理以及仓储企业,这类企业是为了配合铁路建设,专门为铁路系统提供物资以及仓储服务的企业。这类企业有着遍布全国的仓储资源和铁路专用线等资源,正在向着以仓储服务为主的社会化物流服务的方向进军,这类企业具备大规模的仓储资源,尤其是大宗货物的仓储,但是能够与全国的网络连接,形成网络仓储以及铁路运输优先权是这类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种是快运企业,这类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延伸铁路的服务范围,提高运输的效率,为零散顾客提供行李、邮件和包裹的服务。国内的快递市场走向国家化之后,国外的快递巨头加快了国内物流业的发展,竞争很激烈,所以,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取得客户的信任,树立好的口碑是这类企业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第四种是综合性的物流企业,这类企业具备雄厚的铁路背景,不仅仅拘泥于铁路运输,通过好的解决方案来制定服务流程,为零售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当前市场竞争激烈,能够绑定大客户,取得短期利润,与此同时培育发展长期业务是这类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但是当前铁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规模方面也没有很大的优势,铁路资源的利用率还是很低,业务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物流讲究的是有效整合,需要通过一体化和专业化的物流来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要突出我国铁路物流企业的优势,全面整合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竞争力。

4 我国铁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展望

纵观全球物流市场的发展历程,几乎所有世界知名的物流企业都具有与自身资源、市场需求吻合的发展目标以及明确的市场定位,能否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是物流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我国铁路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结合行业现状,明确目标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取得我国铁路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4.1 发展专业物流能力

有效利用铁路资源,突出专业化铁路运输优势,为客户提供中长距离、快捷、安全、低廉的运输服务是铁路干线运输类企业的首要发展方向。近年来,为适应不同运输市场需求,中铁集装箱、中铁特货、中铁快运三大专业化运输公司已完全进入市场竞争,相继开行了“五定”班列、大宗货物直达列车、行包快运专列、鲜活物资快运列车等高附加值运输服务项目。提高专业运输优势主要包括依托客运网,加快货运网建设,优化运输组织,加快货物列车提速;简化货运办理手续,实现货物列车客运化;总结行包专列、“五定班列”的开行经验,加大开行范围,提供形式多样的快捷货物列车产品,提高货运效率;实行一票到底,门到门运输,向用户提供短距离市内配送等方面的措施,从而建立高效、快捷、诚信的“中铁”品牌价值。

4.2 整合铁路物流资源

曾经有观点认为,应该在我国铁路系统内重组设立“中铁物流”机构,将全部物流资源纳入整合范围,建立超大规模的铁路专业化物流产业航母。但是,从目前来看,铁路系统整体改革方案还未出台,物流重组方案应该与铁路总体改革方案互动,通盘考虑才行。而且,物流重组涉及主体过多,牵涉集团利益面广,资源整合难度很大,因此,建立中铁物流产业集团的思路在近期内很难实现。如果在核心企业优势互补、业务合作、战略联盟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我国铁路物流企业联盟更具可操作性。在这一企业联盟中,以综合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联合运输、货代、快运、仓储等铁路系统的大型物流企业,共同开展一体化物流业务,有效整合铁路资源,延伸服务范围,从而可以迅速造就一个竞争力强大、生命力活跃的“中铁物流”品牌。

4.3 加强多式联运能力

随着物流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仅依靠铁路一种运输方式难以满足客户的最终需求,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传统以“站到站”为主的铁路运输服务方式必然要向快捷、便利的“门到门”服务转变,铁路物流企业应主动与公路、海运、空运等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加快推进立体化货物运输网的建设,注重与港口、机场的衔接,加快推进联运标准的制定,做到标准统一,接口顺畅,为实现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集成等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摘要:铁路运输在我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与公路运输、航海运输、航空运输来比较,受到行业垄断、运输成本低以及运力不足等很多因素的制约,铁路运输市场的竞争力比较小。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传统的铁路运输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物流发展的需要,铁路系统企业需要加快物流发展的脚步,通过资源的整合,发展成为我国物流市场的主导力量。

关键词:铁路,物流企业,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靳伟.推进“四化”进程促进物流发展——访日本经济产业省商务信息政策局流通物流政策企划官松谷睛久[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04).

8.中小企业融资未来如何发展 篇八

当前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的问题,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抓紧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国务院也专门出台了“国九条”,所以关注和重视小企业的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广东2011年以来,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当前总体来讲,中小企业的基本面是好的、健康的,当然,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局部的、苗头性的问题和困难。2011年前三个季度,全省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到九月份,规模以上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分别增长了10.5%和18.2%,其中小型企业的增幅高于全省的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的增长值增长了19%,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的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的发展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中小企业局将大力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出台的金融政策,发挥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引导担保机构规范发展,发挥好国家专项资金的作用,发挥它的政治效益。切实落实好“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的实施,为广东中小企业的新提升、新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希望金融机构转变金融服务的发展思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开发出更多受到中小企业欢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好的金融产品。

利明献:在全国形成“小企业特色支行”布局

广发银行推出十项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从建设特色支行、配备专门团队、设立专项信贷额度、提高小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构建快速审批流程等方面推动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其中,2011年内将在全国50家以上特色支行设立“小企业金融中心”;2012年中小企业信贷投放新增至少300亿元。加快小企业金融“特色支行”建设,在全国形成“小企业特色支行”布局。其中,广东省内至少设立30家,全国至少50家。2012年,计划增设“小企业金融中心”的特色支行将超过100家。到2013年,全行将有超过一半的分支机构转型为特色支行,逐步实现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规模效应。

同时,广发银行结合自身风控技术和手段,将小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提高至2.5%,并完善小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和小企业不良贷款快速核销的相关制度,构建小企业金融业务快速审批流程。

广发银行还计划向设立“小企业金融中心”的支行派驻小企业授信专业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对小企业授信进行快速、独立审批。对授信金额500万元以内的小微企业贷款,授权“小企业金融中心”审批人审批,单笔业务最快3个工作日内完成。

同时,广发银行将在总行设立“中小企业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团队”,专注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各分行设立专职信贷审查、信贷审批等小企业业务专职风险管理岗位,确保小企业金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陆磊:利率市场化,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结构性压力,即“三荒两高一低”,当前经济正处于着陆过程当中,经济不景气,与此同时流动性收紧,流动性指数低于历年平均水平。2011年底M2要进一步回落到13%以上,第一是“钱荒”有挤出的效应,与此同时流动性持续收紧,首当其冲受到挤出的是小企业融资。第二是“人荒”,也就是结构性缺员,然后是劳动力成本升高。第三是“电荒”,国际大宗商品供需导致煤价涨(市场决定),电价难调节(相对计划)。“两高”即成本高、税费高。“一低”即低效益,小型企业的效益比大企业低很多,其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仅为大型企业的32.9%和16.7%,总资产贡献率比大型企业低4.5、4.6和10.5个百分点,这一点不容回避。

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的主要问题是主营业务与融资的两难,一方面毫无疑问,资产价格飞高与垄断行业有关,他们是供应者,但是需求方是发展商,其中大量中小企业就是需求方。正是需求端推高资产价格。中小企业是货币政策松与紧最直接的受害者,货币紧缩时首当其冲,货币宽松主营业务即受到影响。

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从宏观和政策意义来说,一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在衰减。中国投资是引擎,而大项目是根本,中长期贷款具有大项目偏好性和资产价格偏好性,保大舍小的操作逻辑,在政策面、金融机构等整个涉及面都会存在。应以结构性政策逐步取代总量性政策,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一方面在不设置跨区域中心城市服务机构前提下,鼓励社区性金融机构发展,针对具体的操作,对于主要的社区融资及小型和中型的机构实行专门的准备金下调,对大型垄断行业企业的金融机构实施比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根据企业特性施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和泡沫化预防机制。

从微观战略来说是中小企业机构创新,第一个从商业银行出发考虑中小企业的转型,不要把中小企业单纯推给PE、VC和资本市场。在短期内中国暂时改变不了以银行为主导,或者是间接金融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指望金融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是不现实的。

第二个是增信,中小企业一方面融资难,另外一方面要承担信用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客观事实。对此,我们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以某些机构形式(比如银行的债券子市场)实现集合式债券融资,以地市为单位,专门筹集,集合性投放,分给比较适合的客户。此外,可转换式PE,可以回购或者以合适的股权投资方,将PE债权变成债务,这符合新兴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但是又带有私募股权投资的过程,对具有科技潜力的中小企业融资有范式意义。

第三个是捆绑,把社区经营当中从事相同行业,相互之间又有制约性的企业,以一篮子金融方式组合起来,由于出现小企业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很大,投资机构不再强调每一单业务的损失,而以一篮子的损益来衡量损益。

上一篇:说课稿(比尾巴)(语言)下一篇:优秀党员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