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
1.景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景区安全管理
(一)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机构,有防火、防盗、防破坏、防落水措施和设备、安全教育课。
(二)景区应当加强区内巡视,禁止游客乱丢乱闯保证景区内运行秩序良好。
(三)景区各段游览区应当建立安全信息专栏,及时提供安全规范信息。
(四)景区内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易于识别的安全提示标志。
(五)在非游览区内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标志。
(六)景区内装置和材料应当符合国家规定并配有关专业人员管理。
(七)禁区内应建立安全食品管理制度和使用国家安全标准规定,工作人员应有健康上岗证。
(八)景区内各类游乐项目的运营场所应当公示安全须知和说明,并配有指导操作人员。
(九)在景区内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十)在节假日重点加强景区保卫人员在危险地狱巡视,控制游客进入量。
(十一)景区内应当按有避雷针、防雷设备,并明显标志说明。接待服务规范
(一)保持美观整洁:
(1)梳理整齐、女士不留奇型发式,男士胡须剃干净。
(2)统一的服装整洁、不露胸不穿拖鞋。
(3)佩戴工作卡、不佩戴其它饰品、女士需化淡妆。(4)工作时间不交头接耳、不说粗话。(5)客人面前不打哈欠男士不吸烟。
(6)姿态端庄、不得抱腰、驼背、双手放兜内。(7)工作应注意快速快捷的服务。
(二)服务注意的事项:
(1)当客人对面走过时应当点头致意。(2)为客人提供服务时应当面带笑容。
(3)客人询问时应当注意听、站立姿势、目视对方。(4)客人未讲话完时、不要插话。(5)不准在客人面前搞怪动作或指点客人。(6)用清楚简明的语句回答客人。
(7)不要在客人面前使用非客人听不懂得语言。(8)语速不可过快、要使客对方听清楚。(9)与客人讲话时应当始终面带笑容。(10)注意音量、禁止不雅语言。
(三)提供服务时的注意事项:(1)提供服务时对客人不要过于亲热、保持距离。(2)遇到客人不理貌言行、请勿与客人发生口角、应当婉言解释或及时向领导汇报。(3)当客人遇到问题时、不能拒绝提供服务。(4)答应客人的事就要去做、及时给客人回音。(5)为客人提供服务时不可太死板面无笑容。(6)同客人讲话时、精神要集中、眼睛注视对方、要细心倾听。
(7)举止文雅大方、姿态端庄、保持真情、热情、心平气和的态度。
(四)景区景点人员服务:(1)爱国爱企、自尊自强(2)遵纪守法、敬业爱岗(3)克勤克俭、宾客至上(4)团结服从、大向不忘(5)优质服务、好学向上(6)一视同仁、不卑不亢(7)热情大度、整洁端庄
(二)景区服务人员职业形象:(1)精神饱满、佩证上岗(2)着装整洁、仪表大方(3)站姿挺拔、行姿稳重(4)微笑服务、细致周详(5)语言标准、言词得当
(三)景区岗位服务:
1景区售票服务:
(1)景区服务人员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礼貌待客、热情周到、售票处应公示门票价格优惠办法。
(2)景区服务人员主动回答客人的提问、熟练普通话、禁止与客人发生口角。
(3)景区服务人员主动解释优惠票价享受条件。
(4)景区服务人员向游客前一小时内购票提醒景区的游玩时间及景区内仍有的主要活动。
(5)景区服务人员耐心听取游客批评、注意收集游客的建议、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
2景区咨询服务:
(1)应当面带笑容、目视对方、集中精力、专心倾听。
(2)应具有较高的旅游综合知识、要提供耐心祥细的答复和游览指导。(3)接待游客时应谈吐得体、不得敷衍了事。(4)接听电话首先报上姓名或景区名称、要热情、亲切、耐心、礼貌要使用敬语。
(5)答复游客的询问时应当有问必答用词得当、简洁明了。
2.景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建议
1 旅游景区安全事故的特点
1.1 事故产生原因复杂
虽然各个旅游景区发生的安全事故都大同小异, 但是其发生的原因却不尽相同。这一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游客、导游或者景区的因素, 还可能是其他很多方面的原因, 政府部门监管不严或者景区工作人员的危险操作等, 都会加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如2011 年9 月31 日至10 月12 日, 在四川四姑娘山登山旅游的14 名“ 驴友”失踪了13 天, 这一事故在四川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通过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我们发现, 现在的旅游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旅游者自身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其次对景区内的各种警示标志和规定没有足够地重视, 而且我国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法规或者文件来对这些户外运动进行规范。
1.2 事故分布具有广泛性和集中性
从时间分布上看, 每年1 月至10 月都有景区安全事故发生, 集中分布在旅游旺季;从地域上来看,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大部分省份, 每年都有景区安全事故的发生, 但是中部、东部发生较少, 而西部发生的概率却较高;从不同类型的景区来看, 安全事故广泛存在于人文景观类、地域风光类以及建筑与设施类景区, 但大部分的安全事故都发生在人文景观型景区和建筑与设施类景区;从类型上, 我们可以看出安全事故主要涉及人为犯罪和自然灾害, 但绝大部分为人为犯罪;从旅游的六大环节看, 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发生了安全问题, 但景区突发事件集中分布在旅游环节和娱乐环节。
1.3 事故的产生具有突发性
突发性是旅游景区发生的安全事故的特点, 其他各类旅游安全事故也具有这一特点。2011 年7 月31日, 在北仑凤凰山主题公园, 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过山车爬到最高点时停止了10 分钟, 造成游客恐慌。2011年, 安徽黄山景区、天柱山景区都发生了由于突然的雷击灾害导致游客伤亡事故。
2 四川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四川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尽管旅游安全的地位十分重要, 但有关部门却没有对其给予应有的关注, 从而导致了各类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四川地区本就地形复杂, 高原山地多, 气候温差大。然而四川的山水美景有很大一部分都位处于偏远山区, 当地地势或蜿蜒曲折或险要崎岖, 交通条件的落后给旅游行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也导致了重、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2.1.2 游客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严重不足。截止现在, 四川已形成我国人数较多的旅游市场, 并且正在快速发展。旅游也开始逐渐进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 但是因为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各类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保护措施也没有很好的实行, 群众自身的安全认知和自救能力严重不足, 致使安全事故频发。例如: 2011年4 月27 日下午16 时16 分左右, 四川名山县境内的蒙顶山镇金花村金花桥处一车牌为川A41693 的大巴车冲出公路 ( 金花桥) 坠崖, 造成车上乘客34 人受伤, 其中一伤者在医院抢救过程中死亡。
2.2 四川旅游景区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2.2.1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缺乏全面性。因为旅游业不只是一个单一的行业, 所以旅游局根本没有办法对整个旅游行业进行全方面的管理, 正因如此, 那些监管不到的地方就容易产生漏洞, 从而引发旅游安全事故。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来看, 对旅游业进行管理的部门不仅仅只有旅游局。例如, 对饭店进行管理的就还有公安局、工商局、税务局等机构;对景区管理的部门则更不用说, 除了旅游局以外, 还有更多的机构在对其进行管理。这些部门都对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但其中必定存在不健全的地方, 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2.2.2 旅游景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较低。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 旅游行业并不是工作的首选, 在各个大学里, 旅游专业也比较冷门, 从而导致了以下问题:第一, 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大多都不是专业的旅游管理人员, 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致使景区的管理没有相应的科学理论支撑;第二, 安全管理部门也没有及时对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致使大家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2.2.3 四川旅游景区安全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不足。对于四川旅游景区来说, 资金投入不足是历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成为了制约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要原因是, 景区没有专门的资金投入规定, 而且管理部门对此也不够重视, 没有定期的安全管理资金流入。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 才致使相关的管理系统和机构没有得到及时的完善。
3 对四川旅游景区安全管理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旅游景区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是保证旅游者权益不被侵害的基础, 同时还能够起到约束旅游者的行为、提高旅游者安全意识的作用, 强制性的管理相关行业和机构, 使其从根本上重视这一系列安全问题。如果旅游市场没有一个健全的体制, 将会大大的影响其他新型的旅游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所以说政府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 可以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且通过健全旅游景区的安全法律法规, 还能够使这些安全问题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 从而引导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
3.2 完善四川旅游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保障体系
当前四川的安全管理机构尚且不完善, 所以导致安全漏洞的出现。对此我们应该建立由安全主管机构带头, 各相关的旅游行业和工作人员齐参与的系统, 使大家能够资源共享, 并带动广大群众关注旅游景区安全, 如:宜宾市近期开展的智慧城市的建设, 就能很好的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还能在景区内进行日常监控:包括秩序管理、资源管理、监测预警等等;如此一来, 既能够使旅游景区安全问题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 又能够降低这一安全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使安全工作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3.3 加强对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在这个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 景区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旅游者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 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 能够杜绝一切不安全行为, 遵循导游和景区管理人员以及安全警示牌的指示, 保障自身的安全。使旅游者明白在旅游活动之前, 应该有周密的安排和计划, 在进行攀岩等危险的旅游活动时, 有充分的准备, 以预防一切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相对来说, 旅游从业人员则更应该加强安全意识和旅游设备规范操作的培训, 旅游者在做出不安全的行为时, 管理人员才可以应该根据经验教训, 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和正确的引导, 从而防止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旅游安全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2]孔邦杰.旅游安全管理[M].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3.巴黎景区的安全指数 篇三
经常关注巴黎新闻的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疑问,巴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巴黎、巴黎省、大巴黎、巴黎大区这些不同称呼到底有什么区别?除此以外,巴黎不同地区的治安好坏,也是很多想去巴黎旅游、留学或定居的人最关心的问题。
法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法国本土有22个大区、96个省。法国首都巴黎隶属法兰西岛大区之下的巴黎省(编号75省)。俗称的巴黎,在法国叫巴黎大区,也就是巴黎市辖区或巴黎市中心。如果从大巴黎和小巴黎的概念来看,那么巴黎市中心就是小巴黎,加上所有巴黎郊区就是大巴黎。小巴黎有20个区,邮政编码都是75开头75XXX。大巴黎的郊区有76、77、78、91、92、93、94。世界著名的凡尔赛宫就位于巴黎西南郊区78省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92是上塞纳省、93是塞纳—圣但尼省,94是马恩省,都是距离巴黎市区很近的郊区,属于大巴黎。
巴黎不同区域的治安情况有时候相差很大。下面是巴黎主要一些区域的安全概况。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你所了解的一个地区的治安情况如何,都只是一种参考。并不是治安比较好的地区,就没有人偷抢你的东西,也不是治安差的地区一出门就会碰到歹徒。在避免去治安较差地区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单独出行,也最好不要带现金。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保持低调。如果背着名牌包,穿金戴玉,招摇过市,那无论在哪里被抢的可能性都会大大增加。
4.旅游景区安全管理 篇四
二、景区专项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一)游览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1、防火安全管理
景区游览场所应重视防火安全工作,认真贯彻公安消防部门有关消防安全的各项规定,与上级部门签订防火安全责任状,景区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区域应建立消防设施,添置消防设备,并设专人巡视和养护,大风、天气干燥的季节应禁止当地居民在远离水源地的森林、草原烧荒、明火作确保不出现火灾险情,各项防火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在员工与区内住户中普及消防知识,可采取挂横幅、贴标语、开辟专栏、分发手册、专家培训等方式进行,可联合区内住户举行群众性的消防演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制定消防灭火与疏散应急预案,对于区内属于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木结构古建筑等游览设施在未经当地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审核的情况下,不得开放,文物类的游览设施在日常维护、维缮、改建世4,应配置消防疏散通道、隔火通道、没、灭火器材、禁止乱拉电线、乱接电线,避免烟火、香烛进入古建筑内,禁止在古建筑内使用高功率电器、电工设备和明火作业。
2、治安管理
景区管理部门要在上级政法、公安、城建部门的指导下,会同当地公安机关、城管部门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游客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游览区的巡逻防控,组织安防、联防队伍、增加巡逻力量,更新巡逻装备,加大巡逻密度,将游览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每个辖区以主要路段、村寨、码头为中心设岗布控,并安装报警设置,建立巡逻登记制;大型游览区可与公安派出所、区内社区联动设立警务室,对重点部位、治安事故高发地段实行不定时巡逻,延长巡逻时间、保障通信条件,必要时可使用卫星导航和电子监控;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员或游客下不法行为应跟踪调查,及时制止;制定有效的安保预案,构建“群防群治”的长效防控体系,切实维护景区良好的治安秩序。此外,定期在区内开展法制宣传,对当地居民、经营者进行法制教育,帮助其树立法治意识、守法观念;景区导游在进行讲解时,应提醒游客注意自身安全保护。
3、自然灾害管理
针对自然灾害给景区带来的破坏和对游客生命构成的威胁,景区可以与气象、水利、防汛、国土、林业、农业、建设等部门密切合作,搞好景区监控和旅游警报工作,设置警示标志、制定针对突发性灾害的应急措施;确定排洪防涝标准,搞好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建筑塘坝沟渠,刘永水利设施进行水量调节,预留泄洪通道、疏通淤塞河道;雨季来临前加固报若设施;保证旅游景区交通沿线的植被覆盖率;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设置防护设施、加固原有设施或封闭,条件成熟时可以运用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的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4、环境安全管理
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区域进行专项监测;研究危害发生的特性和规律,邀请专家,有针对性地调查、追踪、排查等工作;设立警示标志宣传告示;增设和加固防护设施;控制游客数量;设置符合紧急疏散需要、且标志明显的出口、通道,并保持其畅通;要配备消防、通信、广播、照明等应急设施和器材,并保证其正常使用;禁止存放易燃、剧毒、强腐蚀性和放射性的危险物品;搞好环境卫生建设;景区游览路线附近有在建施工项目,要协助做好施工现场的监护工作,对景区游客分发环境安全常识小册子,提高游客自有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游乐园安全管理
主题公园类的景区部门应会同旅游、质监、文化、建设、林业等行政部门定期对游乐场所、动物娱乐表演场所的设施设备开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有效督促。景区要针对惊险刺激型的游乐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和检修,或请有资质的群为部门(或鉴定机构)进行安全检测与鉴定,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行;对动物娱乐表演的相关人员和场地进行安全认定;定期开展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保证从业人员上岗安全操作,掌握安全操作技能;规范设备安全警示、安全引导用语的使用,告知游客正确使用设备,并明确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尤其是经营者的责任,不可将责任强加给游客,具体做到;
1、每年定期检修设备,及时维修,更新有关部门,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
2、严禁设备超载,超限运行,并做好设备安全使用记录备案工作
3、凡遇到恶劣天气、紧急停电、意外失灵等情况,应有应变预案,并停止接客,作业人员应原地待命,等待现场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到来
4、除设立必要的标志外,还应配备引导员,加强对有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合理引导游客,提醒游客游玩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谢绝不符合游玩条件的游客参与大型惊险刺激游乐项目
5、游乐设备属于特种设备,必须保证每个上岗作业人员都经过有关部门的配额,持有特种设备操作岗位资格证书,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规范才进行上岗作业。
6、水上客源应配备救生员、救生设施、救生用具等
7、设立医务室、方便紧急救助伤员 【相关连接7-4】
伤心的大峡谷
10月3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借国庆放假,广西3家旅行社组织的游客聚集在马玲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然后还要去“西南第一漂”——马岭河漂流。200多名游客乱成一片,11时10分,一阵难以想象的拥挤后,面积仅有五方平米的缆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缆车开始缓慢上升,10多分钟后,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做工人员走过来,打开了缆车小门,准备让车厢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有人惊叫起来:“缆车失控了!”风景区工作人员宋国斌正在平台旁吃饭,见此情形大吃一惊,立即跑进操作室猛按上行键,但已失灵,他又想用紧急制动,仍然无效,不得已拉下电开关,以为可以让缆车停下来,但是缆车还是在下滑。缆车缓缓滑行了30 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断裂的缆绳在山间四处飞舞......当地政府接到报告后,紧急动员,组织了200名军人和地方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抢救,由于缺少担架等物品,很多人只好折断周围树枝、拆下门板做成简易担架,再从陡峭、狭窄的羊场小道上把手脚骨折的死伤者抬到山顶。在事发当时,因人们善良而又无序的拉扯和抢救,导致5人当场停止了呼吸,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又有2 人死去,在10月3日至5日的抢救中,先后有7人在医院的床上闭上了双眼,而其余21人全部重伤或轻伤,不得不住院治疗
(资料来源;吴贵明、王瑜;《旅游景区安全案例》,1版,104~105页,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三)住宿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1、防火安全管理
景区内开办的度假村、度假宾馆、机关企事业单位培训中心、干部休养所、乡村旅馆等 经营单位,应重视防火安全工作,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更要把消防工作纳入正常的安全管理范围,认真贯彻公安消防安全的各项规定和消防技术规范,未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审核的,不得营业,在职工岗位责任之重突出消防安全的内容,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场所应布设消防设施、添置消防器材和隔火材料(如石棉毯),并设专人维护、确保设施设别完好、运转正常;厨房内的煤气管道、燃烧器具附近不准堆放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品,可燃物体与火源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使用明火作业的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使用完毕要仔细检查火种是否充分熄灭;瓶装液化石油气不得放置在宾馆入住的楼层内;定期对消防设施、消防设别、电器线路元件、照明与加热部位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更换;住宿设施在筹建、改造、扩建项目时应使用安全性能高、阻燃性能好的材料设备,并对电器、电路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禁止在营业场所内使用高功率电工设备,明火作业;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宣传、开展集中培训与演练,要求员工意识到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扑救火灾的方法,学会报警、使用灭火器材、掌握灭火和帮助住客逃生的基本知识,牢记“太平门、灭火器、消防栓”的位置和易燃易爆用品的合理放置
2、治安管理
旅游景区住宿安全的犯罪大多以偷盗为主,盗窃案件时发生在住宿设施内最普通、最常见的犯罪行为,景区饭店设施盗窃案件主要分为外部不法分子作案和内部员工接工作之便作案两类,景区内的住宿设施要建立健全治安管理机构,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不断加强饭店安全保卫工作,重视并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具体措施有;加强饭店入口、楼层走道、电梯口、楼梯口及其他公共区域的监控,采取人员巡视、闭路电视监控、值岗等方式;加强客房门与钥匙控制管理,做到客房除正门外所有连接外界的门都要上锁。维护好门锁装置,改进电子门锁系统,完善房卡、钥匙丢失补偿制度;配置宾客财物保管箱并建立登记保管制度;严格规范饭店员工服务管理制度;住店客人积存的行李中有贵重物品应当向饭店声明,有饭店员工验收并交饭店贵重保管处免费保管;发生客人物品被盗窃失窃事件,饭店应及时报警,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安抚失主;在岗位上拾获遗失的物品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将拾获物品上交,尽可能设法与遗失客人联系;发现有形迹可疑人员进出饭店,或有不法分子行凶,或遇到疑似爆炸情况时,员工应立即报告安保部门,有安保人员赶赴现场处理,控制局面,并有安保部门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警方进行处理,安保人员要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维护好现场秩序,疏散宾客,同时警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危险区
(四)餐饮设备公共卫生安全管理
景区内所有饮食经营单位开业均需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餐饮设施需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水平,服务人员须通过体检,持健康证上岗;景区管理部门需会同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定期开展对区内饮食单位的卫生大检查、抽查工作、重点检查厨房卫生状况,防止生熟制品,原材料混放,导致交叉感染,以及器具消毒不力等现象,督促经营人员在食品采购、运输、生产、加工、烹饪、保藏环节严把卫生质量关;每日固定对炊具、餐具等进行卫生消毒;每日定时对饮食服务场所、厨房场所、物品贮藏场所及灶台、餐台、餐桌椅等设施设备进行卫生保洁;对卫生条件不过关的饮食经营单位进行处罚,责令其暂停经营甚至取缔;提高服务员保洁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解雇差分有关责任人员,与发生事故的饮食经营单位解约;在景区推广使用专业饮食服务企业提供的经过卫生消毒的清洁餐具;此外,针对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应在消防防疫的基础上,开展景区环境治理,消除环境污染,消灭污染源,可采取杜绝使用当地水源,停止采购当地海产品、家畜、畜生、蔬菜、山货、也未等应急措施,等支付部门作出的禁令解除后,方可恢复正常供给
(五)购物设施综合安全管理
景区内的购物场所,包括各类大中型纪念品商场,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土特产批发市场,购物街,购物城等,应建立消防、治安、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指示标志、消防器材、报警装置、防盗装置、照明应急系统、寻人广播系统等,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安全救护设施、增加安防岗位、定时巡查、定期开展员工安全救援与逃生演练 第四节 路由景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景区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
(一)及时上报
事发现场的目击人员应立即上报景区管理部门,景区管理部门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的个相关职能部门,甚至当地人民政府。如事故涉及境外游客,还要要上报外事部门。发生肇事逃逸车辆逃离现场时,要报告肇事逃逸车辆的车牌号、车中、颜色等特征,发现事故现场有汽油泄漏或装载货物品中有可燃、易燃易爆物品时,在注意自我保护的同时,应迅速报警。
(二)现场保护
会同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严格保护现场,景区管理部门责成安防人员对事故现场实行交通管制,维持现场秩序,疏导过往车辆和群众
(三)协同配合
景区安防人员在事故现场各有关单位的工作,提供及时的帮助。景区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协调处理事故,配合有关单位,部门开展调查取证,保险理赔,行政处罚,民事调解等工作,并安抚旅游团其余未受伤成员的情绪,转送其去住宿处休息
(四)撰写事故报告
景区安防部门应就事故发生的经过、造成的损失、处理过程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商报景区管理部门、并转交相关上报职能部门
(五)处理善后事宜
景区管理部门针对问题原因要对景区道路交通状况开展彻查与研究,从交通事故发生的安全标志、防护设施、通信保障、事故急救装置、应急车辆配置、应急人员救助技能等薄弱环节进行改进
(一)景区盗窃和抢劫事故的应急处理
1、了解情况,保护现场
安防人员应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设置现场警戒区,对失窃处、犯罪分子必经之地和可能出入的场所所遗留的作案痕迹要妥善保护好,维持原状,对犯罪分子动过的物品、家具、门窗不准触摸,不要做模仿实验以免留下新的痕迹,破坏旧的痕迹。
2、及时报案
上报景区负责人或主管部门,请求批示,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提供作案者的身材、长相、穿着等特征,受害者的人数、性别、年龄、工作身份等特征,损失物品的名称、数量、形状、规格、型号等特征
3、游客安置
将游客转移到安全的地点,并设置隔离区、警戒线、纠察队、封锁通向案发现场的交通要道、设岗检查过往车辆、加强景区各个处入口的安保力量
4、现场勘察
规定勘察范围,确定勘察过程,盗窃案发现场勘察的重点是;
1、现场出入口的勘察,因现场出入口是犯罪认罪分子的必经之地
2、被盗财物现场勘察、被盗财物现场是犯罪活动的中心部位
3、现场周围的勘查,主要是为了发现犯罪分子的作案路线和作案后可能停留或藏身的场所有无痕迹或遗物等
4、提取物证,供技术鉴定
5、稳定秩序
稳定旅游团或其他住店客人的情绪,稳定景区正常的游览秩序和饭店正常的接待秩序,并做出一定的补偿措施
6、协查工作
通过调看现场监控画面、现场拍照图片、根据报案人、在当事人、知情人提供的资料、分析判断案情、作好记录,与警方合作,无条件服从警方的指挥,配合调查取证工作。寻找目击证人和物证,搜寻关键线索,在景区内部排查与案情有关的各类人员,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向景区周边发生协查通报,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在景区内张贴通报令
7、撰写报告
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案件的性质、采取的措施、受害人的反应及要求
(二)景区敲诈勒索、诈骗事故的处理
1、了解情况,迅速报警
2、景区安防部门组成联防队(可联防当地民众),根据受害者提供的线索,寻找目击证人和物证,搜寻关键线索,对购物区域的售货人员、相关闲杂人员开拉网式的排查、发现可疑人员,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进行缉拿抓捕,追回财物
3、与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手,整顿景区内部的购物中心,商店,摊贩等个体工商户,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查处不按法经营的黑店,黑户,维护好经营秩序,保证游客购物安全,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该处罚的坚决处罚,绝不手软,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安抚受害游客的情绪,做出一定的补偿
三、景区国在事故的应急处理
(一)组织灭火
1、火灾发生部位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景区安全职能部门报告,说明失火部位和火势影响情况,失火现场及附近关联区域应立即暂停游客接待
2、安全职能立即上报景区主要负责人,并报告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拉响警铃下达紧急疏散命令
3、由景区负责任和有关部门成立火灾抢险指挥部,通知景区员工组成临时消防员赶赴火场,迅速查明起火准确部位,展开灭火救援;同时,命令员工通知并引到火场附近的客人或通过高音喇叭直接指示火场附近的客人在火势蔓延前,迅速通过应急疏散通道离开事故现场,告知在火场中心被围困的客人自救逃生的办法,命令关闭左右电源,电梯,缆车等电力运载系统,通风系统,转移火场附近可燃的危险品;开启消防备用水源供给系统或开辟救火水源地;开辟、疏散并维护消防通道,向消防部门提供景区或住宿设施的消防规划设计图,引导消防队救援;设立警戒线,维持消防秩序,组织员工、游客或周边群众擅自闯入火场;指派医务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抢救工作,将伤员转运到医院;安抚游客情绪,稳定接待秩序
(二)保护火灾现场
1、应注意划定和保护火点
2、火灾扑灭过程中,不允许擅自清理火灾现场;火源全部扑灭后,经公安部门允许方可开展清理工作
3、侦查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应小心,不要买然行动
(三)组织力量调查起火原因、做出技术鉴定
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寻找有关起火证据和证人,推断起火的原因;一是员工失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导致;而是自然现此案造成的;三是人为纵火。
(四)善后措施
1、对事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进行统计
2、严肃处理有关负责人,追究其法律责任
3、对广大员工进行防火安全在教育
4、安抚受害游客及前来探望他们的亲属,并作出相应的补偿措施
四、景区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
第一、启动环境监测响应处理机制。事故发生后,景区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旅游行政部门通告情况,在旅游部门的指示下,通过媒体发布旅游预警,或有计划地控制游客的接待数量
第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抢险救助,开展紧急援助行动。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深入事发当地抢救遇害遇险游客,将受害游客转送医院进行治疗
第三、救援队对难以靠近的事发地的遇险游客,应通过高音喇叭或喊话告知其安全自救的正确方法和避险的紧急措施,并使其克服恐惧焦躁的情绪
第四、将受阻停滞的旅游团迅速转移,安置在安全的区域,安抚其情绪
第五、开展环境治理,请求有关部门扑灭山火、治理水患、划定隔离带、警戒区、适当的时候封闭景区,停止接待,转移当地居民和服务员工
第六、邀请专家到现场展开调查,配合林业部门,捕杀给游客造成危害的凶猛动物或昆虫 第七、获得认可
第八、开展灾后重建、恢复建设原有旅游项目,工程结束后适当的时候对外解除旅游禁令
五、景区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
(一)赶赴现场、核实确认事件
在现场核实确认时应了解事发现场情况,访问相关人员和在场群众,观察受害病人,对其病原进行判断,并进行受害群体的统计工作
(二)上报景区管理部成立临时指挥部
将时间上报当地卫生医疗与防疫部门,同时向景区主管部门报告,服从上级部门作出的安排,临时指挥部负责整个抢救与处理工作
(三)协同医疗单位组织开展紧急抢救工作
设法催吐,让游客多喝水排泄毒性,把严重的中毒者送到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四)收集物证、查明毒源
收集与食物中毒有关的食物、餐具、呕吐物等,交由卫生防疫部门化验取证,对现场剩余食物、原料、容器具等切忌不能移动、踩踏、洗情操,留待卫生防疫站部门做调查使用,并做消毒、捕杀害虫、销毁处理
(五)写出事故发生报告后、要报告主管部门、追究饮食经营单位的责任
对事发的饮食经营单位责令停业,由卫生执法部门调查后暂扣一切食品原料和一切生产经营器具,令其接受处罚或取缔。接受处理后立即按照要求整改,经卫生防疫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饮食经营
(六)安抚受害游客及探望他们的亲属、做出相应的补偿措施
六、景区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理
1、接到游客报警后,应快速核实信息,组织救援队,迅速赶到事发地点
2、开展紧急措施,对难以靠近的事发地的遇险游客,通过高音喇叭或喊话告知其安全自救的正确方法和避险的紧急措施,帮助他们克服恐惧、慌乱、焦躁等情绪
3、抢救遇害遇险游客,将受害者转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4、重、特大事故情况上报景区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服从上级部门作出的安排
5、发布预警信息,暂时封闭发生危害的景区区域
第五节 旅游景区游客行为安全管理
一、游客综合行为安全管理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可以展示景区的价值内容,提供相关便利的旅游信息,处收到有手册和各种旅游服务图书、音像制品等,还可以作为游客教育中心,播放声响资料让游客获得知识。因此,在对游客进行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强发挥游客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设立旅游安全必备用品等,开展对游客安全的综合管理
旅游安全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就是协调处理各类旅游安全投诉,为游客集中播放旅游安全教育的音像等;编发游客安全指南。除了向游客说明景区旅游的安全注意事项外,还要强调游客违反安全守则应承担的责任;分发和销售旅游安全必备用品。可以通过专柜、专窗的服务形式,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护垫、手电筒、雨衣、帐篷、充电器、医疗卫生急救包等;委派经过安全培训的定点导游陪团是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
二、游客游览行为安全管理
景区定点导游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再出现下列情况是,针对危险隐患要向游客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提供游客注意自身安全,江青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使用说明,并主动保护游客安全,引导他们进行安全的路线,组织他们危险的举动
1、在带领游客下车前、上车后
2、在带领游客游览中遇到登山、下海、钻洞、过桥、攀岩、苏系、渡河、过马路或经过较危险的地带时
3、在景区人流量、车流量密集的地区集中时
4、景区治安状况不好时
5、在景区进行漂流、冲浪、骑马、滑雪、潜水、溜索、滑翔、开放式观赏野生动物、赛车、赛马、降落伞、滑板、帆船、蹦极、特技表演、仿真野战、热气球等高危险性项目时
6、游客自由活动期间,拍照、摄影时
7、温泉理疗等健身保养活动时
8、游客不遵守集体活动纪律或团内小孩顽皮,游客不随团活动或不走规定路线而私自行动时
遇到天气突变、道路出现险情、或出现危机旅游人身的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形时,景区定点导游经征得多数游客同意,可临时调整游览行程。此外,导游讲解员要自始至终与游客在一起活动,并随时清点人数,以防游客走失
在不舍定点导游的景区,应在显眼的位置张贴安全通告、摆放安全指南标志及说明内容,只是进入景区的游客应加强自身安全意识,主动了解景区安全情况,不要盲目冒险私自行动
三、游客住宿行为安全管理
游客入住景区宾馆时,宾馆总服务台接待人员向游客交代住宿的安全规定,提示客人将贵重物品和大量现金寄存在客房保险柜中;在每个客房内放置宾客服务安全指南,防滑垫毯、应急安全疏散图等;在游客即将离开宾馆时,提醒客人自身行李物品是否带齐;宾馆服务人员应礼貌的劝阻客人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并做好解释工作,不与客人的小孩玩耍,发现客人的小孩起火、玩电、玩水、应加以劝阻、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游客饮食行为安全管理
景区因式经营单位在游客进行用餐期间,应安排服务员随时盯桌,征询游客对餐卫生的意见,认真解答游客提出的食品安全状况,做到不回避,不敷衍。向游客介绍如何安全用餐、卫生用餐或引导他们(如游客吃手抓饼前应提示游客先销售,提供必要的一次性手套、餐具等供游客用餐使用)
五、游客购物行为安全管理
大型购物场所的员工有责任向近点的游客指引各个出口的位置和疏散通道的位置,并提供广播寻人服务,针对游客购买的商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应说明其有关安全携带事项、安全使用事项、安全保管事项
【本章小结】
本章对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介绍,依据旅游景区安全事故的类型,以交通、治安、自然灾害、饮食、环境为主线、分门别类的介绍各种安全事故的形态以及管理技术,在景区设施安全管理方面,从基础设施、专项服务设施两个层面尽享了介绍;本章还对景区常见的突发安全事故管理以及安全管理进行了介绍
【本章思考题】
1、景区安全事故的类型有哪些?
2、景区安全事故的等级标准有哪些?
5.景区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 篇五
为对公司安全生产、消防工作进行布置检查和协调管理,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得到顺利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产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主持,会议内容:(一)传达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各种文件精神;通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二)各部门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上月例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含采取措施,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等)。
(三)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工作重点,安排下一步工作任务。(四)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妥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知识。
二、会议参加人员: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
6.景区公司安全管理责任书 篇六
为了认真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以及省、市、区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的文件会议精神,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景区管辖内门面商家明确职责和任务,确保2015年景区消防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顾客生命财产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安全,信息安全、车辆安全、治安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的具体落实,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签订对象和时间:
签订对象:景区所属各部门负责人。
签订时间:从签订本责任书之日起,直至调离和离任之日止。
二、责任要求和义务:
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切实贯彻执行。
2、景区管辖内门面商家从责任书签订之日起,并负责管辖区域的消防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客人生命财产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安全、信息安全、车辆安全、治安安全的全面工作。
3、各部门必须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各种形势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时一年不低于6次,参训率、培训率分别达到100%。如在检查发现没有培训记录和记录不完整,景区将给予200—300的罚款。
4.定期组织部门员工进行紧急救援演习,制定好应急预案,式上报,并做好记录,对所发生的事件经过,要及时向景区领导汇报,若因处置不当和不及时,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部门负责人承担。
11、景区在经营活动中,在食品卫生管理方面,如因进货渠道把关不严,出现伪劣产品,在储藏管理中,食品卫生管理不善,出现腐烂变质食品等,所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由该部门负责人承担一切责任,景区将给予部门负责人撤职并处2000—5000元罚款,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12、各部门要对所辖区域的设施、设备安全负责、严防丢失、损坏和被盗,若因管理失职,造成景区物品损失,由部门负责人承担一切责任,除赔偿外,处罚金100—500元罚款。
三、组织领导
1、各部门负责任人是本责任书的第一责任人(特殊重要岗位的负责人同为第一责任人)。
2、部门负责人因工作变动离任,本责任书由接任者履行。
四川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签):
部门负责人(签):
****年**月**日
7.景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篇七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是整个旅游景区得以管理、经营、 发展的组织运行机制,其概念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权、 责的配置问题。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旅游景区管理的行政领导体制,包括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管理机构间的权力范围,以及各自所能管理的区域和管理的能力大小; 第二,旅游景区管理中各机构的职能及权责关系,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景区实际情况决定的实际权责; 第三,政府和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定位,包括政府管理边界、企业利润边界、工作人员利益边界的问题。
根据贵州省政府的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理顺我省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明确了贵州省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 “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也就是说省政府退居前线,在幕后做行业指导,成立并指派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承担景区日常经营和管理的责任,而省或地方政府将更直接地引入投资商,由此引发的矛盾就是权、责、 利的关系处理问题。
2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2.1现有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分析
2.1.1政府主管型
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 国发 〔1995〕23号》文件明文规定 “风景名胜资源属国家所有,必须依法加以保护。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资源及景区土地”。说明旅游景区属于国家公共资源,只能由国家职能部门管理和开发建设,其宗旨是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主管型的景区管理模式有以下特点: 第一,政府拥有管理资源的行政权; 第二,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职能实现对景区的调控; 第三,政府对景区的开发和管理的目标,超越了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
2.1.2企业经营型
企业经营型是相对于政府主管型而言的,也就是说景区走进市场,按照市场的配置,进行景区的投资、经营、 管理。在我国目前比较流行的旅游景区企业经营模式有以下几种: 整体租赁经营 ( 碧峰峡模式) 、股份制企业经营 ( 非上市公司经营,柯岩模式; 上市公司经营,黄山模式) 、国有企业经营 ( 陕西模式) 。
2.2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0世纪90年代,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 国发 〔1995〕123号) 》文件,明确规定旅游景区由省建设厅统一管理,并行使相应的行政职能对景区的开发规划、项目审批、财务管理等做统一的指示。这种管理模式就是纯粹的政府主管型的,以资源的保护为宗旨,注重景区的社会效益。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可以说是完全脱离市场的输血模式,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像贵州这样的贫困省份来说,由于资金的短缺、融资的困难等,是很难执行的。除此之外,政府也会因为资金的压力以及对景区管理的压力,在招商引资的融资过程中,与企业、景区的利益相关者等直接出现矛盾和冲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的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试行,出现了新的企业经营型的景区管理模式。景区的投资建设开始由政府全盘管理,发展到企业通过资金入注的方式参与其中,政府不再直接参与景区投资、项目规划和建设、景区的经营,由企业代为管理和经营,政府审批、监督。随着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首先,政府和企业边界模糊不清。一方面,政府为获得政绩、企业为获得利益,相互勾结,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业,导致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政府作为行政监督部门,对景区的管理持保护的态度,而随着企业的入驻,多数的保护性景区变成经营性的景区,政府和企业在管理和开发上就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旅游景区管理法律法规的缺失。针对景区管理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尤其是针对景区的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相关的法律的欠缺,导致很多保护性的景区被利润化和商业化; 除此之外,管理上的行政权限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变得柔软无力,诸多的制度、规章等不能切实执行。最后,处在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过渡期,看似两权分离,但实际边界模糊,有的甚至是政企 ( 事) 不分, 导致管理机构重叠、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等问题。
3天河潭管理现状分析
天河潭,原名天生桥,位于花溪河上游的车田河段, 坐落于石板镇芦荻村旁,距贵阳市23千米,距花溪13千米,距龙洞堡国际机场28千米。
3.1天河潭旅游景区传统的管理模式分析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询和整理,以及对天河潭旅游景区的实地调查,将天河潭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前期阶段是由政府领头,对景区拥有绝对的领导、决策权力,企业以资本参与其中,享有部分项目的参与权,以获得利润为最终目标。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分析可以看出天河潭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基本隶属于政府,企业仅仅享有以资金入股的部分参与权,可以说是政府与企业合资管理,但是实际上关于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经营等重大的决策,实际上还是由政府领导和控制的,企业话语权相对较弱。这种管理模式, 在景区成立的初期,对于景区的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及招商引资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随着景区的景区资源的开发、项目的建设、不同的企业的入驻等,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开始出现弊端,不能适应新的景区的发展需求,甚至还成为制约景区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政府对于景区的管理,基本都是参照国家对于景区管理制定的宏观的政策、法律、法规等,但是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更新的速度远远低于景区发展的速度,所以出现了政策、法律、法规滞后于景区的发展,导致管理上出现脱节和漏洞,例如对天河潭的管理,仅仅依照规章制度办事,而不是天河潭发展的实际情况,最后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其次,经营权和管理权都集中在政府手中,最终导致政企不分,出现两个极端的现象: 一是重开发经营, 追求政绩,不断地招商引资,对景区进行商业化建设,忽视资源的保护; 二是重保护和管理,轻开发和经营,虽然对景区的资源的保护有利,但是对资源的充分有效的利用,以及对资金的引入是不利的。或者说政府难以分出主次,会引发很多的矛盾。例如企业利润和政府边界的矛盾,当地居民的认知与政府政策的冲突等。最后,由于政府对投资者投资项目的限制,比如说多数的投资者只拥有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国家批准的相关的项目进行投资,投资者在景区的开发、建设、经营上没有自由表达话语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创新意识。
3.2天河潭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后期的管理模式分析
通过对天河潭旅游景区的前期的管理模式的分析,发现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的旅游景区的发展,所以天河潭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体制进行改革,改革取得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立了天河潭风景管理处。在成立天河潭风景管理处之前,景区的资源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等都隶属于政府机构的不同的部门管理,经常会出现机构重置、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管理意见冲突等局面,没有一个权威性的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所以天河潭风景管理处的成立,对于天河潭风景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天河潭的调研,了解到天河潭管理处职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2制定天河潭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 对天河潭风景名胜区实行统一保护和管理; 3组织和协助编制天河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组织实施。依法对建设项目实施规划审查和管理; 4会同有关部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交通安全、经营活动等管理工作; 5负责环境卫生管理; 6负责各种建设项目和服务实施的环境评估、检查和管理; 7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搞好天河潭风景区交通、通信、电力、供水和接待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条件,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8行使区人民政府或住建局授予的其他管理职权。这种管理管理模式突破了政府直接管理景区的限定管理范围,既给了政府管理的权威性,也给了景区自主管理的主导性。
4结论
景区的管理体制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体制是现在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详细阐述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分析旅游管理模式,以及对天河潭旅游景区实证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说明了我国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性。针对不同的景区、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资源状况,实现景区的体制改革,促进景区的快速发展。例如天河潭采用的管理模式,此模式在主体上突破国家建设部直接管理景区的现状,而是赋权给地方政府,再由政府指派成立风景管理处 ( 管委会) 进行直接管理,政府不再直接指导建设和经营,负责监督,企业有较大的景区规划和经营的权力,这就意味着所有权、产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总之,该模式的提出对于景区在新时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摘要:本文结合现今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大的背景,选取贵州省一个具体的旅游景区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对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能够了解贵州省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现状,另一方面对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8.旅游景区游客行为管理 篇八
关键词:景区游客管理 游客行为 游客行为管理
我國游客行为管理的难点在于旅游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体现出数量众多、团队为主、流量集中、流向集中的特点。国内目前实行的“黄金周”制度,使得旅游高峰凸显,流量难以控制。再加上游客素质不高、旅游经验不足,不仅旅游目的地难以招架,游客满意度也随之下降。
一、旅游景区游客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的必要性
(一)从旅游景区管理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方为增加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游客消费,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充耳不闻;即使部分大的景点实行游客管理,通常也仅是在旅游旺季将旅游工作的重心倾向于游客管理,一旦回归到淡季,便忽视了游客管理。在针对游客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时候,会采用硬性化手段处理,缺乏通过教育、引导游客改善不文明行为,缺乏人性化处理手段,如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实行巡视、处罚或限制活动等。服务设施不合理,有些景区很大一个地方也找不到一个厕所。旅游景区缺乏有效管理,如景区内对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使得景区内的卫生环境脏乱,促使游客环保意识减弱,继续破坏环境。
景区从业人员及导游培训、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性,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要求,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绝大多数旅游景区还尚未建立专门针对游客违章的执法队伍。现有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执法权,对违章游客只能劝阻而无权处罚,游客感受不到惩罚的威慑,旅游景区对游客违章也基本上处于无管制状态。
(二)从游客被管理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旅游资源对于景区而言,是景区得以存在的基础。对于碑碣来说,有来自污染的破坏,交通震动的影响,对艺术品或文物来说,游客呼气的影响等。在某些情况如喀斯特溶洞等,其环境和文物保护等负面影响的直接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细菌含量的增多,而这是与游人数量是相关的。
旅游安全问题有很多方面的。有些是游客自身安全认知不够造成的,如在景区抽烟,不听工作人员劝阻,违反了游乐设施的操作规程等;有些是景区管理方面的原因,如在解说系统中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没有定期检查旅游设施的安全,没有很好的安全事故处理机智等;当地也不排除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如地质灾害等,但这是很少见的。
(三)旅游景区游客行为管理的必要性
1、从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角度。要使旅游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及生态环境的优良性是前提条件。景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旅游景区资源与环境质量的下降,甚至会给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变化,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缩短及竞争力丧失是必然的。
2、从旅游景区游客体验管理的角度。游客来到旅游景区的目的是期望能够获得一种独特的高质量体验,旅游景区可以给游客提供包括审美、娱乐、遁世和教育体验在内的多样化特殊体验,在旅游景区营造一种良好的体验环境至关重要,因此,从保证所有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角度出发,限制单个游客的违章行为是必要的。
3、从维护游客安全的角度。游客的某些行为会给游客自身带来安全隐患,如果旅游景区对这种行为听之任之,游客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除了会对游客带来身心创伤以外,旅游景区也会由于管理疏忽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从而面临经济上的损失。因此,旅游景区无论是为游客着想还是为了避免自身陷入赔偿纠纷,都应该对游客行为进行有效管理。
二、景区游客行为管理措施
(一)从旅游景区管理者角度
1、重视游客管理意识。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如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游客管理并最终提升该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因此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应当重视游客管理,将其纳入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管理范畴,并针对游客管理存在问题,找寻相应对策,合理科学规划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行人性化管理等。
2、进行人性化管理,给游客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建立健全服务设施。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点,构建合理布局、统一管理、服务优质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实现提前安排游玩线路。
3、多种手段相结合,调节景区客流量。客流量管理是游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合理的客流量控制将对之后的游客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景区经常伴随着“淡季吃不饱,旺季吃不了”的状况。
(二)从引导游客行为的角度
1、组织引导。发挥导游的引导作用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大多数的游客对于该地的历史、文化、环境、发展等不了解。
2、行为示范。景区的员工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为旅游者起到示范作用,文明礼貌,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景区的文物及自然旅游资源,为旅游者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强制约束。根据景区自身的资源特点编制游客规则制定规章,分区管理,限制利用量,限制活动。
教育和人性化引导。加强环保宣传,增加环保旅游项目,对游客进行事前教育,加强对旅游景区内居民的环保教育,强旅游者的旅游法规教育,建立旅游信息中心,编制旅游指南或手册。
5、目的地居民环节。在开发和经营环节,需要有一定的制度确保目的地居民的话语权,使之能够在旅游交往中积极传承和发扬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之能够体会地区荣誉感并保持民族自豪感。目的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参与,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极其有益。
6、游客自我管理环节。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较强生态意识的游客往往很愿意参与管理。并且游客的管理似乎比“管理者”的管理更有教育和说服力。
现在,很多景区在游客管理方面仍然做的不够好,各个景区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客管理方式,多种方式结合,并且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以实现我国旅游景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旅游景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张红,孙根年.西安市国内游客地域结构及旅游行为研究[J].人文地理,1999,12
【景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旅游旺季,杭州景区加强餐饮食品安全检查06-21
景区员工安全责任书08-18
景区管理制度汇总06-17
景区车队管理制度07-19
景区值班巡查制度08-03
旅游景区管理试卷07-21
景区气象灾害防御制度09-20
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10-02
九寨沟景区管理现状及对策09-02
旅游景区景区规划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