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2024-07-17

创新理念,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9篇)

1.创新理念,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篇一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近年来,平川区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发展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强农思路,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领域拓宽、水平提高、进程加快、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围绕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通过实施压粮扩经、压夏扩秋、培育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发展养殖业等措施,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已形成西甜瓜、玉米制种、畜牧养殖、番茄酱、枣旺饮料等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

1、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大力发展玉米制种、西甜瓜和优质洋芋种植。2007年全区良种繁育面积达1.8万亩,其中玉米制种1.3万亩,年产值达到2400万元。西甜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种植面积1.28万亩,产量达到3200万公斤,并建成了5000亩无公害西甜瓜生产基地。复兴、种田的优质淀粉用洋芋生产基地面积达3万亩,产量达4200万公斤。

2、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1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建成了8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分别为水泉、王家山等乡镇的万亩枣树基地,水泉、共和等乡镇的万亩玉米制种基地,水泉、宝积等乡镇的万亩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水泉、宝积、共和等乡镇的养殖基地,共和、宝积等乡镇的万亩番茄、胡萝卜种植基地,水泉、宝积等乡镇的万亩西甜瓜种植基地,共和、黄峤的万亩枸杞种植基地,种田、复兴等乡镇的万亩洋芋、小杂粮种植基地。

3、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根据全区畜牧养殖业区域优势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先城郊(宝积乡、宝积路、电力路)、后沿线(109线、308线)”,“先黄灌区(水泉镇)、后井灌区(红会路、共和镇)”,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博康养殖有限公司、月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卧牛山养殖场等投资500百万元以上的肉牛养殖户6户,形成了以共和为中心的养鸡、养牛业;以水泉、宝积为中心的养猪、养牛业等。规模化养殖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占全区养殖总量的56%,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今年,我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奶牛产业这一号召,抢抓蒙牛入住白银这一大好机遇,出台了《平川区关于发展奶牛产业的扶持办法》等优惠政策,通过引导扶持,总投资2000万元的白银华盛天润千头奶牛养殖小区已完成基础工程建设,11月中旬正式投入运行。

4、资源转型异军突起。共和镇兄弟村是我区唯一一个回汉杂居的村,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该村群众积极向规模

化养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兄弟村附近的废弃机场厂房、库房等为基地的蛋鸡养殖带和西梁荒山、荒坡改造为基地的蛋鸡养殖小区,通过多种途径启动民间资金3000多万元,新发展了白银鑫河饲养责任有限公司、白银志峰养殖有限公司等多家养殖企业,建成10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2处,新增养殖户20多户,全村蛋鸡养殖户达到58户,存栏30万只以上。使养殖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2006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44﹪。

5、订单农业呈现雏形。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金等方式,建成了洪达临冬淀粉厂、雄征酒业有限公司、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平川区种子公司、白银特澳特蕃茄制品有限公司、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玉米制种,加工型番茄、菊竽等订单农业3万余亩,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脱节的问题,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提高。

(二)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围绕农产品加工销售,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等形式,已建成平川区种子公司、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1家,其中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今年新引进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3个,分别为北京大北农集团公司投资2200万元、年产30万吨饲料生产线,投资1100万元的白银嘉禾农产品有限公司和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宁夏丰达凯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签订的2000万元的产权转让及技术改造项目。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

效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加大良种推广力度,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通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下乡、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引进农牧业新品种等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区农业科技普及率达92%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先后引进筛选推广高效、优质、低耗、多抗新品种127个,畜禽良种2000只(套),年推广良种种植面积19万亩,年养殖畜禽良种65万多头(只)。

(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区共有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32个,入社社员2500人,比较典型的有黄湾小康专业养殖合作社、月河养殖合作社,水泉镇中村制种协会、水泉镇养鸡协会、共和镇养鸡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五)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逐步提升农民素质

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30项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的实施,2007年完成农民实用科技培训30场次6000人(次),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1000人的培训任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200人,培训专业有纺织、电焊、装潢、建筑等,通过培训引导,全区劳务输转共计2.6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1.13万人次,自谋输出0.55万人次,就地转移0.9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7587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优惠政策,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并出台了《平川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建立了中区经济开发区,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和进入园区的项目均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入驻园区优惠政策,区财政每年拿出150万元的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发展。

(二)注重项目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搭建平台。始终把项目建设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资金扶持。与此同时,论证、筛选、储备了一批农业发展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开发水平。一是深入开展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二是加强农业技术指导,采取农口部门领导包片、农技人员包项目、聘请资深专家讲座等形式,深入基村社、农家院落、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三是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四)坚持面向市场、突出效益、因地制宜和农民自愿的原则,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平川区种子公司、白银特澳特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白银枣旺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制种、番茄、菊芋、大枣、西甜瓜、小杂粮、反季节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8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

(五)在稳定粮食生产和支农惠农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区域条件科学布局,全区划分为发展不同特

色农业的三大区域,以水泉镇为主的沿黄灌区,主要发展高效立体农业;以宝积乡、共和镇为主的井灌区,主要发展高效农业;以黄峤乡、种田乡、复兴乡、王家山镇为主的干旱半干旱山区,主要发展洋芋和绿色小杂粮。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快发展,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薄弱环节和明显的制约因素。

一是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不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不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还有待于提高。

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势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

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比较完善、比较紧密的组织网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

四是农业科技发展资金缺乏,龙头企业、运销组织融资困难。

2.创新理念,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篇二

一、“一村一品”提出与发展

所谓“一村一品”并非一个村只限于生产一个产品, “一村一品”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 一村可以生产两品, 也可以是一村几品。所说的村也是一个区域概念, 可以是一个村, 也可以是几个村, 甚至是一个乡镇。一村一品要求是一个村至少要发展一种产品, 一种具有本地特色, 并有本地地理标志和规模, 围绕主导产品的发展生产, 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品。主导产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商贸等行业。

“一村一品”的提出, 最初是由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于1979年倡导发起的, 他是从大山町人因地制宜发展种植梅子和板栗的事实中受到深刻启发, 萌发了大力发展特色乡村经济, 即“一村一品”设想。在长达27年间, 平松守彦始终在宣传推广“一村一品”运动, 鼓励各市町村根据本地特点, 发展各种特色产品、旅游业以及文化活动。通过几十年的努力, “一村一品”运动彻底改变了大分县的面貌, 不仅使农民不断认识自我, 发现自我, 找到本地的自然优势, 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 发展生产出具有本地特色, 在市场上十分诱人的产品, 而且产品不断从国内市场走向国外市场, 富了农民强了县。随着“一村一品”的运动深入发展, 逐步被世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民所认识、所接受, 成了他们值得借鉴的生产模式。在亚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 把“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振兴地方经济、消除贫困和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一村一品”在走向世界的同时, 也迈上了通往中国的友好之路。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 就把“一村一品”运动作为一项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措施来抓,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终列入中央一号文件。为了推进“一村一品”运动深入发展, 农业部还召开了全国一村一品经济交流会议,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发展“一村一品”的高潮。在这个大潮中, 我省“一村一品”工作积极开展。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 2007年提出今后3-5年内建成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来抓。依托优势资源, 挖掘产品特色, 培植产业规模, 形成主导产业变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 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据了解, 我省已有400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一村一品”专业村。但和先进省、市相比, 差距大、水平低、规模小、快发展。2011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在“十二五”期间要建成一万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6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这样“一村一品”将成为三晋大地农村经济建设的新的亮点和热点。这预示着我省将依托自然优势和资源禀赋变为优势产品、变为优势商品、变成优势名品, 形成产业经济, 造福于农民。

二、“一村一品”是自然、经济、社会规律综合作用的结果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自然条件和规律是生产的基本因素, 任何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发展“一村一品”都会失败的。从发展“一村一品”运动的典型事例中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其主要特点:

(一) 生产区域化。

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我省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思想, 无论是传统的优势农产品, 还是新发展的农业现代名优特产品, 都是从“一村一品”专业村抓起, 逐步全面推进、连片发展, 形成区域经济。这既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又立足资源禀赋,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继而推进了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发展, 促进了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如全国四大小米之一———沁州黄, 其原产地就是在沁县东部的檀山村一带, 这里气候独特, 冬暖夏凉, 无霜期较短, 红胶泥土壤, 降水偏少, 地处偏僻山区, 没有工矿企业的污染, 这种“绿色”的环境宜于谷子生长, 生产出的小米鲜黄透亮, 颗粒圆润, 品质优良, 集营养、食疗、保健于一体, 除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外, 还含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长期食用沁州黄小米, 具有生津止渴、降温降压、抗衰养颜之功效, 种植面积已由2万多亩发展到5万多亩, 单产、质量都有提高, 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产区有沁州黄小米 (集团) 有限公司, 还有沁州檀山皇小米发展有限公司。他们都靠现代科学管理, 提升中国这一名米, 让名米更名, 让农民更富, 让企业更兴。近日沁州黄小米集团研制了专为儿童食用的“谷之爱”米粉, 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召开的产品第十三届京正·北京孕婴童产品博览会上亮相, 凭借独特的创新工艺和纯天然的品质成为展会的焦点。由山西省农科院经作所培育的汾州香小米, 亦其高产优质高效, 适应性强的特点, 发展很快。仅汾阳就种植5.5万亩, 总产1041.4万公斤, 平产181公斤, 其中万亩乡 (镇) 4个, 千亩村11个。以绿原米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加工企业, 进行科学加工, 提升了小米质量, 增加了效益。

再如我省南部是全国优势产棉区, 主要集中在涑水河中, 下游的永济、盐湖、临猗、夏县等县 (市、区) , 种植面积100多万亩, 其中永济、临猗就占到50%, 永济的卿头、临猗的孙吉、盐湖的龙居、夏县的水头、万荣的荣河、芮城的东垆、新绛的龙兴等27个乡 (镇) 种植面积达75万亩。永济的卿头镇种植面积最大达5.5万亩。千亩以上的专业村有8个, 面积3.8万亩, 百亩以上的植棉大户100多个。由于该区域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好, 种植棉花不仅年单产高, 而且品质好, 效益好, 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植棉收入万元户, 5万元户比比皆是, 收入在10万元户亦不新鲜。

又如苹果生产, 由于我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带, 海拔高, 温差大, 是苹果生产最佳优势区, 所产苹果个大、色艳、质脆、味美, 被农业部列为黄土高原区苹果生产优势产业带, 临猗、万荣、平陆、吉县等都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临猗县共有耕地150万亩, 林果面积就达100万亩, 年产果品20亿公斤, 总产值30多万亿元, 果业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除了苹果是全国生产大县外, 鲜食枣生产也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全县种植鲜食枣面积10万亩。庙上乡有耕地10万亩, 枣树面积8万亩, 人均2.5亩, 年产鲜枣10万吨, 人均枣业收入8000元。吉县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学的管理, 使苹果跻身于全国优质水果行列, 全县27万亩苹果, 年产15万吨, 产值3亿多元, 果农人均果品收入6000元, 3万多农民从事苹果生产、装运、销售, 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有3000多户, 其中超过3万元的农户有200多户, 全县农民收入80%来自苹果产业, 使这个贫困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还如, 雁门关生态区是个发展养殖业的优势区,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省委、省政府把这个区域内30个县 (区) 以山西的大西北进行开发建设, 以肉羊、肉牛、奶牛为主,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区, 实行标准化养殖。经过几年的努力, 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右玉县是个养羊大县, 从2001年起县委、县政府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建设项目为契机, 以养羊为重点, 充分利用右玉水草丰盛, 牧坡广阔的优越条件, 狠抓养殖业, 经过10年的努力, 以养羊为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 现羊群饲养量达43.2万只, 人均5只, 2010年牧业人均收入2095元, 占到农业经济收入的43%以上, 肉羊养殖占畜牧经济收入的65%。

(二) 产品特色化。

“一村一品”的产品, 不论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产品或其他都是以优为基、以名为上、以特为先, 彰显农业区域特色。

———小米是我省粮食作物之一, 每年播种400多万亩, 沁州黄、檀山皇、汾州香、东方亮等名米都以各自的特色, 占领市场。以沁州黄为例, 米粒全黄透明, 不论熬粥煮饭, 颜色全黄、油亮, 香气扑鼻, 绵甜可口, 使人馋涎欲滴, 食欲倍增, 堪称米中珍品。

———糯玉米、甜玉米等特种玉米以其营养丰富、口感微甜、皮薄质糯、适口性佳为特点的“黄金食品”, 在忻州滹沱河一带产品极佳。鲜食糯玉米经过加工, 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 而且漂洋过海, 销往韩国、美国等国。定襄县西河头村种植特种玉米3300亩, 占玉米播种面积73%, 收入360万元, 人均2000多元。

———核桃在我省具有强势, 特别是山区县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农作物,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 已把核桃经济林作为首选。目前, 全省已栽植450万亩, 形成以太行山、吕梁山和太岳山低山丘陵区为主的核桃生产基地, 汾阳、古县、黎城、左权分别被授予“中国核桃之乡”。汾阳核桃名气大, 质量高, 小核桃“长”成大产业, 全市现已发展核桃林40多万亩, 年产核桃600万公斤, 年加工核桃1.2万吨, 产区农民收入人均2000多元。

———枣树这一集绿化、美化、水土保持、扩大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惠及“三农”于一身的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优良树种, 在我省已栽植480万亩, 全省十大名枣各具特色。稷山的板枣以其色紫红、果肉厚、味道甜、品质佳、营养富 (鲜食含固形物41.7%, 含糖33.6%, 酸0.36%, 糖酸比90:1, 每百克含维生素497.7毫克, 钙0.472%, 镁0.242%, 锰4.684ppm, 铜3.015ppm, 铁31.43ppm) , 鲜枣可食率96.25%, 干枣可食率92.8%之优势, 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枣”, 并位居榜首。目前已发展10万亩, 总产3000万公斤, 产值2.6亿元。被誉为“华夏板枣第一村”的陶梁村, 全村发展枣树5700亩, 人均1.63亩, 人均板枣收入4000多元。柳林地处黄河东岸, 有1300年栽植红枣历史, 已栽植28万亩, 年产红枣300万公斤, 总收入近亿元, 枣农人均收入700余元, 现已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 “柳林红枣”地理标志, 这标志着柳林红枣将从山西走向世界。

———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 我省1986年开始引种, 现已在永济、清徐等地发展20多万亩。永济以黄河滩涂地种植10万亩, 并获国家地理标志注册保护, 成为全球最大的芦笋种植加工和出口基地。由于永济芦笋品质上乘, 质量稳定, 深受国外客户欢迎, 形成了“世界芦笋看中国, 中国芦笋看山西, 山西芦笋看永济”的巨大影力, 许多欧盟国家、日本等客户指名要永济芦笋。种植芦笋不仅富了农民, 还为农民打工, 开辟了就业渠道, 以“永济芦笋集团”为龙头的10余家芦笋加工企业, 每年吸纳3万多农民工, 创收1.5亿元。而且每年加工芦笋5万多吨, 创汇1亿多美元。

(三) 经营产业化。

“一村一品”的产品变商品, 商品变名品, 必须走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产业化之路。生产是基础, 加工是关键, 营销是终端。三者之间互为因果, 不可分割, 只有生产出优质原料, 加工出优质产品, 才能被市场认可、接受, 收到好的经济效益。农民一家一户的生产, 最头痛的是产品卖难问题, 而“一村一品”走企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等经营模式, 形成产业化, 就有效地解决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问题。柳林县贾家垣乡是个贫困地区, 自然条件差, 多产小杂粮, 农民刘虎应2007年在涉农部门的支持下, 组织几户农民率先成立了永盛石磨面粉加工专业合作社, 与农民签订了生产合同, 统一实施良种良法, 集成综合配套技术, 秋后按高于市场价格收购,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通过几年努力, 已有10个村6614户入社, 并通过土地流转, 建立了小杂粮生产基地, 采用科学管理办法, 产量提高了, 质量上升了, 年加工90万公斤小杂粮, 畅销无存。

高平市是我省养猪大县, 在生猪屠宰加工冷藏鲜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全市基本形成了百头、千头、连片小区规模化养殖, 现已建成千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80个, 养殖小区50多个, 百头以上的养猪1300个, 规模化养猪出栏率在70%以上。2009年全市出栏生猪达到100万头, 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

阳高县瞄准北京、天津大市场, 2010年发展蔬菜13万亩, 建移动式大棚2402个, 日光温室1764栋, 在蔬菜集中产区建立了6个蔬菜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 还投资3164万元, 建起了绿色蔬菜储运集散中心。全县36个蔬菜专业合作社, 统一生产标准管理, 注册了“绿丰”、“云门山”、“绿源”等蔬菜商标, 实行农企对接, 大大提高了市场化经营水平, 年销售2万多吨蔬菜, 农民收入大增, 名气大扬。

总之, “一村一品”的形成与发展, 不论新型产业培育, 还是传统产业的提升, 都要经营产业化, 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等组织联合好,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使产业化链条扩张, 紧扣, 打造好。

(四) 管理科学化。

发展“一村一品”, 品质是核心, 是生命。传统的农业产品, 现代的农业产品都是把科技贯彻始终, 以科技为手段, 通过科学管理, 逐步发展形成的。“樱桃好吃树难栽”。绛县南樊镇史村农民就是在中国农科院果树所专家指导下,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 经过10多年试栽、发展, 使大樱桃这一黄金产业, 不仅解决了“树难栽”的难题, 而且还发了大财。全村3800亩耕地, 就栽植了2800亩樱桃树。栽植的品种是新品种大樱桃, 颗粒大, 甜度高, 成熟早。全村2006年就挂果, 销售5万多公斤, 收入100万元, 2007年销售15万公斤, 收入300万元, 2008年销售30万公斤, 收入500万元, 2009年产果50万公斤, 收入突破1000万元。2010年全村种植大樱桃3000亩, 产值689万元, 人均3225元, 占农民收入的71.4%, 目前, 已形成以大樱桃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在农民专业协会组织下, 正向樱桃无公害生产发展, 并将建一座大型冷藏果库和大樱桃果汁饮料加工厂, 努力到2020年村民收入达到12000元多。

运城市盐湖区刘庄村, 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 上世纪80年代就有几户农民就看到本地发展韭菜是个生财门路, 利用本村的优势条件, 引种韭菜新品种, 新技术, 采取小拱棚, 目光温室等设施, 全村2400亩土地全部种植“弓棚”韭菜, 该村农民还从邻近村庄流转土地800亩, 从事韭菜种植, 现在全村共有3000多亩韭菜面积, 实现了每年亩均收入和人均收入双过万的目标。形成三晋韭菜一村, 春、夏有大田韭, 秋有韭苔、韭花, 冬有“大棚韭”。由于刘庄村的带动, 周边村也在发展韭菜, 形成了以该村为中心的万亩韭菜生产基地。

(五) 农民职能化。

农民是发展“一村一品”的主体, 只有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才能使“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 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产业更需要专业化、职能化。实践证明, 那里“一村一品”的领导人素质高, 那里的农民群体技术高, 那里的“一村一品”产品品位高, 那里的经济发展就快。所以农村乡土人才非常“吃香”。近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 采取请进来, 派出去多种办法, 开发人才资源, 造就建设新农村新生力量, 各类“田秀才”、“经纪人”、“企业家”等行家里手不断涌现。人才+科技就是黄金, 没有人才, 什么事也办不成。像闻喜县薛店镇丰乐庄支部书记李温安, 上世纪90年代带领农民从挖野生远志到种植家远志, 全村已发展到1700亩, 户均3亩, 形成地里建基地, 村里深加工, 国内闯市场, 收入上千万, 农民会管远志, 会加工远志, 药农职能化。

榆次区北田镇朱村, 全村719口人, 耕种着3150亩地, 前五年这里还是沟壑纵横, 缺水少钱, 行路困难的穷村, 现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 竟建起了日光温室150多个, 2010年人均收入6400元, 比2006年的1856元翻了3翻还多。这就是一个娇小瘦弱支部书记的赵丽琴带领群众白手缔造丘陵沟壑的“大棚传奇”。事实证明平川水地能建大棚种菜, 丘陵旱地也可以建棚种菜, 而且还可高产, 效益好, 全村大多数农民都是种菜能手, 销菜里手。

菜多了, 怎么销, 祁县东观镇晓义村一个普通农民程亚萍, 她以“信息+经济”年销售蔬菜1.1亿公斤, 使这个适宜种植蔬菜的大村, 她利用多种信息, 掌握蔬菜市场动态, 和省内外20多城市建有营销业务。在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同时, 发展先进的日光温室200余栋, 拱棚300多栋, 实行规范化科学管理, 生产出质量高的蔬菜。在合作社影响下, 周围各村种植蔬菜发展到15万亩, 农民大为受益。

运城市是个果业大市。2004年成立绿色农产品经营者产业协会, 会长张铭强同志, 组织“绿协”科技人是, 以果园为教室, 以果农为学生, 常年奔跑果园, 穿梭果农之中, 面对面的传授果树管理技术, 手把手地进行具体操作。目前, 已建立基层技术指导站200个, 选拔出300余名各类乡土人才, 培育技术“一传手”1500多人, 6年来为果农增收60亿元。2011年3月张铭强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近日又启动“绿协”杯“百里花”“花果香”文学创作大赛, 为果业赋予深厚文化内涵, 提升果业品位, 推动果业生产转型发展, 跨越发展。

(六) 服务社会化。

农民是“一村一品”主角, 如何唱好这台戏, 在以农民为主体, 尊重农民意愿, 保障农民决策自主权外, 各涉农相关部门都十分关注“一村一品”, 从区划、政策、资金、物质、科技、信息以及培训新型农民等方面都予以引导、扶植和服务。如汾阳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进行区域规划, 培育为主导产业, 以优势产业造福农民, 建造“汾州香”生产基地和核桃林生产带, 并予政策扶植。又如阳城是华北著名的养蚕之乡, 蚕茧产量占全省80%, 桑园面积10万亩, 年发蚕种7万多张, 产蚕茧350万公斤, 收入1.26亿元, 蚕农人均收入1575元。最近又出台了扶植政策, 促进蚕桑生产。以蚕桑中心、蚕协等服务部门, 走村入户, 现场技术指导, 引进新品种, 推广新技术, 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为打造阳城蚕桑品牌, 经国家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 阳城蚕桑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6年已成为国家首批“东蚕两移”达标县, 2010年又成为国家科技富民项目工程实施县, 2011年被列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试验基地县, 这将会促进阳城蚕桑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临猗县2011年2月12日组织12名果农赴日本学“一村一品”经验, 对促进果业生产发生很大作用。12名苹果、鲜食枣、石榴、甜柿生产合作社经理到日本“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源地大山町学习了先进经验, 并聘请“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创始人, 87岁的平松守彦先生系统讲授了这一经验和做法, 实地到大山町区考察, 对自动化生产线, 现代化、信息化加工, 冷藏、营销和严格的科学管理等, 农协从源头开始对质量就予以控制和保障, 走的是精品路线, 产精品果, 创精品名牌, 靠精品占领世界市场, 深受启发, 回国后进行专题研究, 制定措施, 搞好“一村一品”, 努力促进果业转型发展, 跨越发展。

总之, 省、市、县各有关部门, 包括农业、科技、科协、科研、院校、供销、妇联、工商、信贷等部门, 为“一村一品”做了大量地服务工作, 为“一村一品”起好步、开好局、稳发展摸索了一些经验, 为我省“十二五”完成一万个“一村一品”, 六十个“一县一业”基地县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程

3.创新理念,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篇三

一、搭建对接平台,强化服务水平

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对接长效机制,助推农业生产。一是搭建农资企业+家庭农场和贫困村的“农资对接平台”。组织县(市)分别召开农资对接会,通过农资零对接,降低农户生产成本20%以上。联合州石油公司重点以偏远贫困村为主,启动“送油下乡”活动,已送油1200吨,解决农户用油难的问题;二是搭建金融部门+龙头企业和贫困户的“金融对接平台”。组织召开金融对接会议,协调金融部门出台新的金融产品,开通绿色信贷渠道,扩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规模,截至目前,全州共发放助农贷款7.2亿元,其中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2亿元,有效解决龙头企业和农户融资难题解决龙头企业和贫困户融资难题;三是搭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贫困村的“订单对接平台”。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捆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收购、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形式,实现共同受益。

二、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发挥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规模经营在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绿色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采取股份合作、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促进规模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州家庭农场累计发展到3080户,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经营面积占全州耕地面积的60%以上。通过发展规模经营,保证适时完成农机作业任务,提高农业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集聚。

三、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按照中央、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年初州农委制定下发《延边州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落实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66万亩。并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户实施玉米大豆轮作,玉米改种马铃薯、白瓜子、苏子等作物;鼓励农户把水稻灌区附近的旱田改水田,今年全州旱改水面积达到2.25万亩;抓住清收林地机遇发展特产业、养殖业,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四、加强科技推广,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突出抓好“农业提质、节本增效”,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一是积极落实绿色增产技术模式。重点推广智能水稻催芽育秧技术10万亩;水稻抗冷综合栽培技术50万亩,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30万亩,玉米宽窄行栽培技术20万亩,玉米免耕垄侧栽培技术60万亩,稻田养蟹技术1万亩;二是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械深松、增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复混肥等综合培肥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机信息定位服务宣传力度,转变农户传统施肥习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力争全州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80%。

五、抓好品牌建设,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4.创新理念,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篇四

着力建设六大体系 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广州市行政面积74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70万。共有35个建制镇,1142个行政村,农民230多万人,农业从业人员76.75万人;常用耕地面积150.97万亩、鱼塘面积38.8万亩、海域面积236平方公里。近年来,我市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重点建设农业基础体系、产业体系、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科技体系和质量体系“六大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的产品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三大功能”,着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取得一定的成效。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49亿元、同比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14818元、同比增长16.9%;农业土地生产率达到7900元/亩、劳均农业增加值2.5万元/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

一、加强基础体系,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一是建设标准化农田(鱼塘)。完成146万亩连片农田和15万亩连片鱼塘的标准化改造,占基本农田和连片鱼塘面积的70%。二是发展农业设施装备。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7万千瓦,温室大棚、喷滴溉等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5万亩,畜禽养殖已基本实现设施化。三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园区。初步建立了从化“万花园”、南沙都市农业产业园、花都“花之都”、增城“小楼人家”等多个面积1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农业企业、农业科

技、农业设施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四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84万亩,每亩节约化肥成本15~20%。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激励机制,去年市及区(县级市)两级财政共落实基本农田补贴资金约5亿元。

二、优化产业体系,拓展农业功能

一是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建成了15个蔬菜基地、10个水果基地、10个渔业基地、31个万头猪场和96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家禽养殖场。全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保持53万亩(复种面积248万亩)、年产量340万吨,水产品产量45万吨、家禽出栏量1.2亿只,总量自给有余;生猪出栏数240万头、禽蛋产量3万吨、牛奶产量5.5万吨,自给率均达到30%。二是加快发展花卉业。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22万余亩,年产值近30亿元,其中观叶植物生产约占国内市场销售量的70%。三是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评选出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12条、星级农家乐56家。8家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成为国家3A级景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100多个,年接待游客约800万人次,旅游收入6.8亿元。四是积极发展种子种苗产业。我市以种子、种苗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农产品产值达43亿元。其中花卉的“红掌”种苗生产约占国内市场的90%,并拥有我国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掌和凤梨新品种。

三、强化组织体系,壮大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市本级财政保持每年投入1亿元左右的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7家,其中省级以上26家、国家级10家。二是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市本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达到1300多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566家,平均每2个行政村就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投入600多万元,每年培训11000多名高素质的新型农民,99%的参加培训人员获得农民绿色证书。

四、健全科技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市、区(县级市)农业科研机构共有科研人员573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人员107人。有45家农业龙头企业承担了各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有20多家农业企业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了1个国家级及一批省、市级农业生物物种资源库。二是实施农业科技攻关。市级财政每年投入6000多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农业科技研发及相关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实施“星火计划”项目39项,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奖39项。三是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每年服务农民超过10万人次,有60多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多项主推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五、提升市场体系,改善农产品流通

一是加强批发市场体系建设。建设了江南果菜、黄沙水产等大型“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中心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的三级批发市场体系,构建了“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二是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大力扶持生产型农业企业建设冷库、冷藏车,形成了东升菜场、农艺菜场、华隆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集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农超对接”等品牌化直销方式,大部分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都与超市、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有效的配送对接;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扶持建设了华南农产品交易网、绿色菜篮子网、优鲜生活、东升农产等多家网上选购农产品交易平台。

六、加强质量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90多项,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2个;获得认证认可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78个、农产品350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20家,产品73个;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企业7家、产品164个。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立了以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为龙头、区(县级市)农产品质检机构为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生产企业质检站为补充,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监测体系每年检测样本量约100万份。三是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建立了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市农环植保总站为核心、覆盖全市的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成功建设广州亚

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实现了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历史性突破。

5.浅谈以经营理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篇五

要坚持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

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管理农业,就是要引进工业组织形式发展农村龙头企业,移植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运用工业营销策略搞活农产品流通,把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及农业产品消费服务联为一体,把市场理念、质量理念、标准化理念、品牌理念等现代工业管理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

一要借鉴工业“项目带动”理念,推动农村主导产业不断升级。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从单纯的原料生产到终极产品上市。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一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引导扶持龙头企业,突出发展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扩大农业招商引资,借力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技术、人才、资金、项目,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群,推进农村工业化。突出做好项目的规划、包装、设计,把项目作为引资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三是完善产业链条,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龙头企业与种养业紧密结合起来,捆绑发展,加强与农户的连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使企业和农户达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分配机制。

各地拟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区、市)扶持农产品加工的专项补助资金,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税负,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各项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农业开发资金要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农产品收购资金困难问题。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和引导,帮助其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素质。

二要借鉴工业“市场营销”理念,多途径开拓市场。积极培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组建农业专业协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要采取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项目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要完善农产品信息供求渠道,发展壮大购销组织,加快建设以龙头企业连锁直销为主要形式的营销网络,依托龙头企业,不断拓展农产品市场领域。大力扶持一批出口型加工企业发展,扩大农业的外向度,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要借鉴工业“减员增效”理念,加快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立足现有基础,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区,依托园区工业发展,扩大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重视对龙头企业职工和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农业经营环境,落实财政扶持、税收减免政策。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搞好服务,帮助农业经营大户排忧解难,促进其成长发育,尽快发展成为实力较强的农业企业。

四要借鉴工业“规模化生产”理念,着力把龙头企业培育成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建设主体。逐步将政府直接参与组织农产品基地建设,转变为在政府扶持引导下,由龙头企业组织农户实施。政府在按照优势产业区域布局、搞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承包、租赁、入股以及与农户联营等形式,因势利导实行土地流转,建立企业自己的生产基地。有关职能部门帮助企业争取涉农项目,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积极探索将公益性农业项目交给民营企业实施的有效途径。

坚持以城镇的理念经营农村

如果说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是为过剩农产品找市场、为剩余劳动力找出路,那么用城镇理念经营农村,就是为了解决农民对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更高需求的问题,同时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聚发展打造载体和平台。没有农村的城镇化,就没有农村的工业化、现代化;没有城镇体系的完善,农民奔小康、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让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改变农村人口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首先,突出科学规划。要本着规划超前、布局统一的原则,以重点建

制镇为主体,坚持重点集中、突出特色、强化功能、促进发展、聚集人口为目标,通过对城镇综合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保障公共产品供给,为农民提供优雅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农民可以“住得好”。第二,突出城镇产业发展。坚持城镇建设与产业集聚统筹发展,结合农产品加工小区建设,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刺激人口向城镇和工业向园区集中。第三,突

出抓好村庄的综合整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种资源和项目,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安全饮水、农网改造、林业生态、沼气能源等基础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农村面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坚持以品牌的理念经营农产品

质量是农产品立足市场的根本,品牌是农产品通向市场的“身份证”。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品牌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农增收,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农民树立和增强品牌意识,学会打造品牌。在发展农业上,要像经营项目、经营企业一样,注重强化质量意识,通过建立一批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企业,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全面建立起质量标准、质量检验、质量认证等标准体系,以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同时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和绿色产品申报,发展品牌农业、精品农业。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农产品品牌。

一是强化农产品质量标准,大力推行标准化工程。要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指导员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搞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基地扩建。要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和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探索建立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和质量保障赔偿机制。实行农药、兽药专营和添加剂规范使用制度,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试点。要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标准和生产规范,通过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使农产品优质、安全、无公害。突出抓好养殖业的标准化生产,实现品种优良化、防疫制度化、饲料安全化。

二是以产业化促进标准化,着力把龙头企业培育成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主体。按照以产业化促标准化的思路,着重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建设,以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带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根据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市场定位,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标准,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操作规范,制定相应的农产品基地生产技术标准和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帮助企业通过生产基地平台,指导和监督农户按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支持企业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6.创新理念,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篇六

【发布日期】2007-02-25 【生效日期】2007-02-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商务部

商务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以下称中央1号文件),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学习中央1号文件,落实商务领域重点工程

(一)深刻领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的历史任务,把建立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确定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全面了解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体系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深刻认识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明确农村市场工作重点。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商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以解决农民买难、卖难为主要目标,以政策措施为手段,大力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东桑西移”工程、“三绿工程下乡”、农产品进出口等工作,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又好又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三)扩大试点范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地区,重点引导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对现有传统网点进行改造,力争2007年建设10万个连锁化农家店,到2007年底累计建设农家店25万个,覆盖75%以上的县市,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不断完善资金扶持政策,鼓励各地配套部分项目资金及专项工作经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日用消费品农家店的扶持力度。大力探索促进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多种形式。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落实国家开发银行100亿元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政策性贷款。研究解决农家店税费负担问题,切实减轻农家店经营负担。

(五)大力推进“一网多用”。充分发挥连锁经营网络的商品“高速公路”功能,以农家店为载体送邮政、电信、药品、报刊、文化用品等下乡。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出台有力措施扩大农家店经营范围,全面落实农家店药品经营政策,在方便农民安全、放心消费的同时,促进农家店增加销售收入。

(六)切实加强项目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商务部制定的各项质量管理规定。完善质量管理措施,建立以质量评价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质量监督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预警监控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严把承办企业进门关,建立承办企业档案,组织开展质量回访,实现对项目建设质量的全程监控。制定违规处罚措施,把质量合格率与农家店建设规划数直接挂钩,直至取消整个地区的承办资格。

(七)组织开展农村产品对接会。搭建质优价廉商品进入农村的购销平台,促进产品对接、营销渠道对接和供应链对接。推动农村商品研发,鼓励生产企业开发质优价廉、符合农民需要的商品,重点开发日化、食品、家用电器三大类农村销量较大的商品。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开发自有品牌商品,与生产企业开展贴牌生产合作。

三、加快建设“双百市场工程”,建立农产品顺畅流通的新渠道

(八)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以疏通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和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为两大目标,进一步改善100家批发市场的经营环境、设施设备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100家流通企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九)加快农产品流通法制建设。重点加强农产品批发环节管理。探索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的有效办法,明确市场主办者、经营管理者和经销商的职责。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维护农产品流通及消费安全。

(十)加强项目验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进行严格验收,引入科学评估机制,完善项目建设标准和验收规范,对验收合格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在商务部政府网站上公布验收项目结果,长期接受社会监督。

(十一)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2007年商财政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双百市场工程”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减免农产品流通相关费用。对符合规划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争取在建设用地、用电和用水方面比照工业企业对待。

(十二)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推动“超市+基地”流通模式,引导农产品进入大型连锁超市销售,降低流通成本,力争用3年时间,使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食用农产品的销售比重提高到25%以上。对试点企业经营食用农产品所得给予税收优惠,促进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

四、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

(十三)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商网建设。要充分发挥新农村商网的“信息发布”、“咨询互动”和“购销对接”功能,为促进农村流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积极为农民办实事,形成商务部与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共同办好商网的有效工作机制,为农民提供真实、可靠、有效的信息。

要充分利用新农村商网平台,开展常态对接服务和集中对接服务。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要做好对接会的组织、协调,把收集信息、核实信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切实解决农民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而产生的“卖难”、“买难”问题。

(十四)努力办好新农村商报。着力加大农村商品市场趋势预测和供求信息的数量,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市场信息质量;根据农时和地域差别,适时推出春耕生产资料市场专题、秋季农村产品销售专题、工业品下乡专题、农产品出口专题等的报道;探索和改进发行模式和办法;进一步办好网络版,强化互动功能;不断研究读者需求,尝试市场化办报新手段,进一步提高办报质量。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要重视新农村商报稿件提供、发行、推广等工作。

(十五)加快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建设。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做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选点、实施工作,加快建设以县(市)为主,覆盖乡、村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站要充分发挥作用,重点做好培训工作,在一到两年内使试点县(市)骨干农户、经纪人和农产品协会、企业人员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基本具备应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农产品流通的能力;开展价格行情查询、购销信息发布、产品宣传、市场分析、政策咨询等服务;采集农产品流通相关信息,建立专门数据库。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服务站建设内容、标准和资金使用要求执行,把资金切实用好,真正发挥作用。要加强对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运行和管理方面的调研,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提高项目运行效益。

(十六)办好《商务天气预报》下乡。要积极参与《商务天气预报》建设,特别要为《商务天气预报》下乡频道提供相关信息,促进《商务天气预报》实现定期播报涉农市场信息,进行市场预测、预警。

五、加强农产品进出口的调控,维护国内生产和市场稳定

(十七)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和行业公共平台,鼓励企业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提高自检能力,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获取国际认证。鼓励行业组织制订、推广出口标识体系,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十八)开展海外市场研究、营销策划、产品推介活动。在国际农产品、食品专业展会上,对中国农产品进行整体宣传,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支持行业组织和企业开展市场调查、广告促销、营销策划、产品推介以及其他市场营销活动。继续组织农产品企业参加“2007科隆国际食品展”。整合信息资源,跟踪监测重点出口市场的动态,建立有效的国际农产品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出口企业通报相关的农业、贸易政策法规、检验检疫措施、贸易摩擦、农业谈判等动态,开展出口信息服务和培训活动。

(十九)推进政策性信贷信保支农措施。鼓励各地研究制订符合我出口农产品特点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政策,创新信贷抵押和担保方式,着力解决农产品企业贷款难、门槛高的问题。继续推动完善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二十)加强对粮食、棉花和食糖进口的调控。按照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内生产和市场稳定的要求,密切配合发展改革部门,做好粮、棉、糖的进口工作。严格控制粮食国营贸易进口数量,把握进口商机;遵循从紧安排,分批下达的原则,增加发放棉花进口配额,并合理确定增加数量和发放时机;对食糖一般贸易配额从紧安排,减少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六、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推动蚕桑行业升级

(二十一)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蚕桑基地。扩大“东桑西移”工程覆盖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精深加工,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商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支持。一是抓组织链,创新“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形式,提高组织化程度。二是抓产业链,继续完善种植、养殖、初加工、深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三是抓科技链,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使东桑西移工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

七、开展“三绿工程下乡”活动,做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

(二十二)组织“三绿工程下乡”活动。按照商务部、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全国供销总社等部门的统一部署,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三绿工程下乡”活动的组织工作。一方面通过严把市场准入关口,完善索证索票、购销台帐、散装食品管理、过期食品处理以及市场检测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上市食品的卫生质量安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和科学种植养殖等知识,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产和安全消费。

商务部

7.创新理念,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篇七

“9月20日, 天阴南风, 东西路南东边20亩、路北东边10亩松菜全部播完;9月21日, 天晴南转北风, 浇水……”在莱西市万福集团七里庄蔬菜生产基地的《松菜日志》上, 记录着每天的田间作业内容。与“松菜日志”相伴的, 还有一份田间管理表, 表上对管理者、栽培者、施肥、用药、用量等, 都进行了详细记录。不仅是种养环节, 莱西市自2002年起, 在种养殖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各个环节, 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生产环节制订实施了18个主导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 实施青岛市以上主导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2个。目前, 全市共有43个农产品取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31个农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 24个农产品取得有机食品认证, 9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

加工环节按照国际标准组织农户种植、养殖, 杜绝不合格的初级产品进入加工环节;同时改进加工技术, 开发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产品。目前, 全市已有1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14家企业获得食品安全系统和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40多种产品通过ISO9000系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产地注册。截至目前, 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93户,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3家。其中, 共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 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 青岛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2家, 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亿元。龙头劲舞, 产业勃兴。依托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 莱西培育形成了以雀巢为代表的牛奶加工产业链, 以九联为代表的鸡肉加工产业链, 以万福为代表的猪肉加工产业链, 以东生、佳德为代表的花生加工产业链, 以万福、浩丰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产业链, 以海升果业为代表的果品加工产业链。这六大农业产业链条, 形成了以“龙头”带动基地, 以基地带动农户的“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公司+合作联社+农场”的经营模式。现在, 莱西全市80%以上的农户被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每年带动农民增加收入30多亿元, 人均增收6000多元。

8.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 篇八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过去五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粮食总产迈上新台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根本性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农村社会呈现新气象,亿万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亮丽成绩,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增添了底气,为“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十三五”时期顺利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形势向好,尤需谨慎。一定要清醒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在粮食连年丰收背后,进口量、库存量齐增,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凸显;在农业稳定发展背后,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趋紧;在农民持续增收背后,外出就业压力增大,务工收入增长放缓。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是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只有依靠体制创新,才能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新农村谁来建的现实难题,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协调发展是必由之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才能让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更多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推进农业现代化,出路在深化改革。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必须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着力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真正形成结构更合理、保障更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

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场持久战。实践一再证明,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稳增长、保供给、调结构,哪一样都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要严格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责任要求,始终坚持思想不松劲、政策不减力、改革不停步,不能让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发生逆转。

9.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篇九

纵观历史,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现代农业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发达国家。与前三个阶段相比,现代农业呈现出以下七个主要特点:

一是产业结构体系由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第一产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等),而且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农村工业、社会服务、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集群。它不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系统。

二是发展目标由追求数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传统农业以满足人的食物需求为主要任务,追求数量增长成为普遍共识。现代农业必须在保障必要数量平衡的基础上,优先质量和效益,以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产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功能向集生产、经营、服务等多功能方向转变。现代农业除了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外,还具有了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

四是生产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依靠现代科技,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五是发展驱动力发生了转变。传统农业的发展往往是投入驱动、资源依存型为主,科技贡献率较低。现代农业则是科技创新驱动下的知识化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六是农业政策的制定更加着眼于工农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大力促进以工补农,以城促乡,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这是从制度上、政策上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七是经营队伍由依靠农村劳力向培养新型农民转变。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是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所在。要树立“优秀农民就是农村人才、农村人才的主体是新型农民”的新理念。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一代又一代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骨干农民和核心农民,让他们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施展才华,带领几亿农村劳动大军从事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农村。

二、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几个着力点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目前,我国的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目标已从传统的温饱目标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发展,产业体系正在向建立现代农产品产业供应链转变,农业产业领域不断拓展,逐渐向能源农业、海洋农业、生物药物、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渗透,农业经营方式正在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迅速兴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几个大台阶,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村经济基本实现了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

约,以及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多重压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依靠政策、依靠科技、依靠投入等综合措施积极推进,归根到底得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要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实施综合开发农林生态技术,保障农林生态安全;积极发展工厂化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现阶段实际出发,建设现代农业要突出着力于三个方面:

(一)着力于连接和延长农业产业链。这是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突破口。随着农业新技术革命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生产规模开始向企业化生产模式转化,农产品生产由最初的分散经营逐步演变成企业化经营,由农业产前部门、产中部门和产后部门三部分组成的农工商综合体应运而生。实现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成为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市场需求和农产品转化途径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必然向多功能产业链方向发展。2005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已突破5.2万亿元,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加值约占GDP的8%左右。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农产品加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大约为50%左右,已成为事关我国农业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成为引领农业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支柱产业。现代农产品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形成,必将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着力于现代生产要素的集成应用。这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随着农业产业不断升级以及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现代农业的整体效益不仅与自然生产要素相关,而且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经济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的投入。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生产技术要素支撑的科学化农业,是需要长期稳定的金融政策支持和保护的农业,是需要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的有序可控农业。这就要彻底改变我国传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本投入不足、生产效能低下的弊端,强化现代信息、现代科技、新型人才、现代管理制度以及社会资本等生产要素与自然要素的高度集成,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着力于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保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在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等综合作用下,现代农业生产向高度专业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要素逐步向优势农户集中,农业生产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各具特色的生产带逐渐形成。现代农业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率,而且促进了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了农民收益。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制度创新步伐,大力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

三、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的战略地位。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工作要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创新途径的有机结合;坚持加强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力量,调动农业科技乃至整个科技力量,全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坚持不断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正确认识农业科技的公益性。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与第二及第三产业相比,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为农业服务的农村科技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具有公益性较强的特点,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科技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科技资源的分配要引入竞争机制,要加速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三是要深刻认识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农村科技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农业的问题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要求,“要调动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农民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推动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提高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要明确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根据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要求,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技部对农业科技工作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从全局性、战略性高度进行了总体部署,形成了现代农业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其中突出了三个战略重点:

一是.强化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储备研究。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需求出发,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重点强化优良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水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研究,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技术支撑。要继续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加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研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提高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是重点支持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引领现代农业的关键技术。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功能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循环农业技术发展,显著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技术问题。要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推动生物经济发展;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强食品加工与物流技术研究,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动物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研究,着力解决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循环农业发展。

三是加大成果转化、农民增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强化基层科技工作,向农民推广适用的科技成果和产品,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科技工作的关键环节。要继续加大对成果转化的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成果保障;加强农村科技创新与服务队伍建设,推进科技成果示范与产业化;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科技进入千家万户;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示范,依靠科技富民强县。

四、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工作的主要措施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与引领。现代农业科技工作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各级政府必须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机制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集成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政策、资金、舆论导向等各种社会因素投入现代农业,支持和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

(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调整科技经费的支持结构。要在确保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村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与农村科技项目相结合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科技重大项目的支持,建立长期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重大科技工程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政策引导,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加快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摆在科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并在政府或部门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中加以充分体现。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强化政府对农村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

(四)强化公益性项目与市场的结合,通过市场导向推进公益性项目的发展。加强对涉农企业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制定和完善涉农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税收、投融资等政策,促进企业科技进步。进一步强化公益性项目与市场的连接,总结和推广农业公益类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引导企业参与项目研究、产品开发与产业化,提升项目的产业化能力,加快项目成果的推广。对面向产业化和市场的项目,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遴选科研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参与科研和开发,充分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上一篇:审美变化中的自我下一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