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行性

2024-10-21

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行性(精选7篇)

1.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行性 篇一

1、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吴晓光电 话:010-823042872、磁学和磁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3、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4、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话:86-10-62041394朱江

5、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 任: 王斌副主任:穆穆、李建平、周天军、(行政副主任吴津生电话: 82995299)

6、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主任:何国威 联系电话: 86-10-625618347、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8、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化学分室联系人: 巩玉华女士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生态环境研究中心Tel:10-62923541 Fax:10-6292354310、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话:+86-010-6266161612、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袁亚湘电 话:010-62545820地 址:北京中关村

南四街甲1号

13、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14、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霖院士(010)64888778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15号

15、声场与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16、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7、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15号 主任 徐涛电话:010-6488848618、动物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赵勇 研究员 010-64807302

副主任:谭铮 研究员 010-64807260 主任助理:杨铁 010-64807319秘书:任爱英 010-6480731319、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东秀珠 实验室主任电话/传真:010-64807429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20、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实验室技术主管冯旻 联系电话:010-6283 6086地址: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21、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冯登国010-62661716feng@is.iscas.ac.cn22、岩石圈演化重点实验室电话:86-10-8299824实验室主任:朱日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23、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话:010-64848730陈晓波 技术

24、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刘高焕 主任电话: 010-64889315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

孙九林地球系统科学信息共享中心主任

庄大方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主任

王劲峰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王英杰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地图学研究室主任

25、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方荣祥 院士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副 主 任: 左建儒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曹晓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朱玉贤 教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联系电话:6487342826、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系:王道文李振声64854467 64889380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屯路917大楼

2.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行性 篇二

万钢指出, 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落实科技规划纲要、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 面向人类社会和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 研究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 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 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万钢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来在推动技术创新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对企业国家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万钢在讲话中指出, 企业的创新能力对引领企业的发展乃至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上著名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实验室或研究机构, 依靠持续的创新来引领企业发展。

我国企业近年来创新能力有了长足进步, 但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 我国企业在落实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以科技原创带动产业振兴方面, 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借鉴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经验, 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 以改革为动力, 创新机制, 整合资源, 推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

3.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行性 篇三

据了解,软件架构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软件架构定义及描述方法、主技术架构和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参考架构、企业应用软件产品线开发方法、企业应用统一架构平台、软件架构评估及验证方法”五个方向研究。该五个研究方向紧密衔接、相互支持,基本涵盖了软件架构研究领域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侧重软件架构对实际软件开发支持的研究与实践。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首席知识官、软件架构新技术实验室主任张霞博士表示,“软件架构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立足软件架构方向的前沿新技术,以提高规模化解决方案开发的效率为驱动力,采用系统化的复用策略,基于软件架构的大规模解决方案开发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为主攻方向。

4.化工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 篇四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萃取分离分室)

北京大学 10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浙江大学 10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聚合反应工程实验室)

南京大学 6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6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4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 3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精馏分离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3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2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理工大学 2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室)

湖南大学 2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 1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 1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1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应用有机化学)南京工业大学 1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校名称后面的数字为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总数)

5.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 篇五

1.实验室依托单位须为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或在我国大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内资控股企业,或者内资占比重较大的民族品牌合资企业。高等院校、其他科研院所、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2.依托单位从事本领域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5年以上,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在本领域的研究实力和水平在国内领先。

3.拥有一支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水平高的科技创新队伍,综合科研实力较强,专职科研人员不少于50人,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4.依托单位须为具备一定规模的大中型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研发经费投入较大,能够为实验室提供充足的建设、运行和试验费用。依托单位近三个会计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 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5.实验室具备先进的科研条件和设施,有相对集中的实验用房,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拥有先进、完备的科研条件和设施,总值1500万元以上,并对外开放使用。

6.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行性 篇六

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二Ο一七年

本实验室主要定位于医药与生物技术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以药源分子和疾病动物模型等研究平台为基础,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促进相关技术的创新,促进原创性药物与疾病治疗方法的研发。

实验室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一、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发现生物遗传突变及表观遗传调控规律,解析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理,为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线索;

二、新药创制的前期基础研究

针对重大疾病的潜在药物靶标和先导化合物或生物大分子,开展药理药效及成药性研究;

三、临床治疗和生物制药关键技术与资源研究

发展基因组改造、高通量筛选、疾病标志物检测及高效药物载体研发等核心技术,为疾病解析及药物研发需求提供技术与资源支撑。

实验室设立了“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支持符合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具有明确的前沿性、开拓性及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基金可以支持和本实验室固定成员的合作。开放基金申请书经管理委员会审查和学术委员会评议批准后立项。批准的课题一般资助2年,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

申请开放课题须知:

一.申请人应填写开放课题申请书一式二份,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盖章后于七月底以前寄交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二.课题申请人必须有独立实验室,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申请内容应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

三.客座研究人员按申请书规定的时间、内容来室工作,本室为客座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以及力所能及的生活便利。

四.研究成果为本实验室及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发表论文或鉴定成果应在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名下除署名客座人员所在单位外,还应署名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本室欢迎国内外科学家自带课题及经费来室工作或合作,本室将提供各种方便和优惠条件。

六.本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时间为2017年7月30日。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7.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行性 篇七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科技部2003年前后设立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前期研究专项, 强调区域优势、特色同国家战略结合, 培育基础研究“国家队”的预备队, 以进一步加强地方与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衔接。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是科技部加强和指导地方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加强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管理, 努力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示范工程, 对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创新体系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地方性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的特点与问题

地方性高校是指主要由所在地政府投资的高校, 因此这些高校根据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 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虽然地方性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秉承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但由于地方性高校的自身特点, 使地方性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中有其自身的特点与问题。

1 定位非常明确

由于地方性高校服务定位, 一般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当地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建立的重点实验室, 也是为提高地方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调整地方经济结构服务。建设重点实验室具有明确的服务定位和布局。

2 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地方性高校由于科研条件与自身发展的平台相对于部属重点高校小, 在引进与稳定高水平科研人才还缺乏一定的力度。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地方性高校大多数为教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 重点实验室人员还要承担部分教学任务, 削弱了从事科研工作的力量。

3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地方性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资金筹措渠道虽然不少, 但投资的力度相对不大, 且不稳定。除了当地政府、学校及企业外, 通过国家专项及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很难筹措到资金。造成有的重点实验室维持运行及添置仪器设备困难, 制约了实验室进一步的发展。

4没有相对独立人事权和财务权

这一类型的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多数是通过某一优势领域整合申请立项的。因此, 往往没有独立的人员编制, 大部分研究人员为兼职性质, 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工作团队。同时财务基本挂靠依托建设单位, 约束了实验室管理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发展。

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

地方性高校重点实验室申请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还需在一下一些方面进行规划。

1认真研究申报条件, 积极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科技部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研究方向的要求要是在本领域有明显的国内优势和区域特色, 符合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目标, 或前沿、交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应依靠已有的优势的科研平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前期研究工作基本是延续着建设方向, 有一定特色, 注重在研究方向的拓展和创新。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认真分析国内外本学科发展动态, 结合实验室的现有基础和研究条件, 确定“依托传统学科优势, 面向国家目标、适应科学发展趋势, 强化拓展”的学科发展思路, 将原有的研究方向与新学科进行渗透和交叉, 整合成新的研究方向, 从而使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既能体现自身的传统学科优势, 又适应科学发展本身的需求, 也能促进和深化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从而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较好局面。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对队伍方面要求是要有一个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一个高层次、有权威的学术委员会以及一支相对稳定的老、中、青结合的科技队伍。能否保持一支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 对于实验室的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室主任要有很强的学术造诣和管理协调能力。

在硬件条件方面科技部要求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 科研用房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 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原值) 不低于1500万元, 并能统一管理, 开放式使用。?培育基地科研用房应相对集中, 便于研究人员的交流和设备仪器共享。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求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 要建立起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开放运行的规章制度, 初步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财务帐号;在人事管理方面, 在进人、评价等有实验室要有参与意见。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建设成为独立的科研实体。

对于依托单位支持与投入要求是近5年依托单位和地方政府应连续投入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2。

2发挥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性, 推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

科技部负责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宏观指导, 大力推进省市间的区域合作, 协助地方建立健全基地运行和管理的新机制。同时科技部将遴选一批地方特色明显, 并有突出优势的优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给予重点支持和引导, 共建共管, 示范培育, 带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健康发展。

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直接组织者, 协调计划、财政、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 根据自身经济、科技长远发展的需要, 统筹考虑各类科研基地的发展战略, 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避免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只有得到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才能保障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良性发展。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科方向调整、充实研究队伍, 使现有的实验室增强创新能力, 提高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多方面的资金支持, 注意吸引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的介入, 形成国家、地方、企业、社会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同时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应政策, 采取有力措施, 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

建设高水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有一定的投入。一方面通过调整研究方向, 提高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以科技创新争取更多的项目和研究经费, 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在获得广泛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 发挥其引导作用, 通过宏观规划、政策导向、重点支持和动态管理的措施, 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不断地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 保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正常运行的同时开展一些开拓性、探索性的科研攻关。要设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发展专项科研计划, 给予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发展持续的资金支持。或在科研立项上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适度倾斜, 以充分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设备条件、人才优势。另一方面要以产权为纽带, 争取上市公司、民营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建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吸引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的投入, 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要积极利用政府的影响力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委托研究、项目攻关等形式支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政府也应该在企业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进行研发时, 在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3 明确目标, 建设有特色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以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为主, 面向地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成为能够持续增强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获取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研基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主攻方向必须与地方的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相结合, 以解决地方重大科技、经济问题为己任, 注重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注重发挥中央转制科研机构中大院强所的作用, 并注意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等的衔接与分工。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为地方重大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 实现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机结合, 集中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中青年学科 (学术) 带头人和优秀的学术团队;成为探索新型科研运行管理模式的试验示范基地、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积极加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与国家及各部委重点实验室的合作, 充分发挥它们起点高、基础研究能力强的优势, 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为地方经济与科技作贡献。另一方面, 要面向市场, 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关键问题开展研发工作。加强与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研究和联合攻关, 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要积极邀请企业家参与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与企业紧密相连, 形成国家、部委、省市、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结成伙伴实验室, 组成实验室联盟。这样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 避免重复投入,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投入, 共享资源平台与科研成果, 提升为地方的服务能力, 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发展。

4 进一步规范管理, 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 加快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

根据科技部要求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应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试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 按需设岗, 按岗聘任。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 制定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估办法。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服务定位决定了实验室更应该走“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路, 只要“开放”才能产生新的火花碰撞, 只有“流动”才能带来新鲜血液, 只有“联合”才能整合众人的智慧, 只有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提高整体实力。作为为地方研究、开发和服务的公共平台, 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加强资源整合, 突出重点, 形成自身特色, 取得竞争优势。应当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推动作用, 通过社会化、专业化运作和管理, 运用市场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资源共享。要设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 补助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管理维持经费、实验室间交流和赴外地学习考察经费。落实每年有一定的财政经费用于改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研究条件, 对外开发, 吸引人才。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大胆探索吸引人才的各种有效政策。结合实际逐步建立与能力、水平和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 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实验室工作。要树立“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新观念, 采取访问研究、短期讲学、合作研究、开放课题等多种形式吸引人才, 逐步培养一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队伍。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建立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 开源节流, 提高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使用的透明度, 提高资金使用和管理效益。应注重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 关键仪器设备要对外开放, 提高利用率。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实力和水平, 成为带动地方科技创新的主要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实验室与外单位的合作研究和学科之间的交叉, 鼓励协作集成和联合创新。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应在其优势领域设立开放基金, 资助开放课题。注重稳定和吸纳优秀中青年研究人员、博 (硕) 士研究生到实验室工作。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 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争取与国内著名学术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和共同研究、联合开发的协作关系;积极推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地方企业进行跨领域、跨行业的技术协作与联合攻关, 努力开拓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发展的新局面。

结束语: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应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的指导下,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及人才、资源特点和优势, 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 为解决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储备和科学支撑, 提高地方基础研究水平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将有助于加强地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力度, 增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完善国家实验室创新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的特点与发展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05 (5) 5-6.[1]《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的特点与发展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05 (5) 5-6.

[2]《组织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通知》[2]《组织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通知》

上一篇:新版的成立工会的请示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