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个人教学计划

2024-11-15

高中历史个人教学计划(共8篇)

1.高中历史个人教学计划 篇一

又一学期过去了,时间总是在悄无声息中流逝。大家的总结写好了吗?知道怎么写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历史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历史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一、教学工作中要有极强的责任心

有责任心,特别是极强的责任心,这是一名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面对高三的学生,更应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对于高三的学生,这一年是他们非常关键的一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无疑可以产生影响他们一生的作用。作为一名任课教师,不论是课上、课下,辅导考试和生活学习都应该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在学习这一环节上,更应该倾注满腔的热情,担负起自我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做好本职工作,教好自己的学科。

二、端正学生思想,严格管理出成绩

作为我们面对的高三年级文科生,众所周知,是一个令我们老师“头痛”的集体,相当的“头痛”。人数多,学情复杂,特别是学生基础差,不知道努力学习的学生较多。尽管已经到高三,对学习的重要性加深了认识,行动有所收敛,但仍然达不到我们老师的满意。要想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务必要端正学生的思想,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

我立足于本学科,以历史史实教育和启发学生,发现学生的错误思想,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使学生乐意学、愿意学和主动学。另外严格管理学生的作为,向历史课堂50分钟时间要质量。在课堂上我尽力唱好“教”之主角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务必严格遵守老师的要求,让干什么才能干什么,不让干什么坚决不能干什么。就是这样,保证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

只有学好历史基础知识,才能谈历史能力的提高,才能应对每一次考试,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这几年来,我一般对历史基础知识进行两轮复习。第一轮,以我为主导;第二轮,学生自我学习。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轮中,我先给学生通教材,即将每节课程出现的知识点、考点都给学生讲出来,有详有略,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认识。每个课时我一般进行教材的2节课,大概25分钟,剩余时间学生读书,读不完课下继续完成。

第二轮中,我精讲以前曾提到的重点,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书,多记忆,而且加快速度。这一段是学生非常难过的一段时间,但这一段也是学生增分加快,成效显著的一段时间,非得这样不可。在这两轮复习的同时,每周配合复习做一到二张单元测试卷,边记忆边做题,事半功倍,效果明显。经过这二轮基础的复习,学生中特别是中等以上的学生都能保证作题中的知识的运用,没有太多的陌生感,为以后历史专题的复习、文科综合试卷的练习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考试为载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仅仅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一般是通过考试、通过对试题的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每月一次月考,要么是平顶山摸底考试,要么是七校联考,这大概有10次。每周我有一到二套历史卷子给学生评讲,这大概有40次。到下半期文综卷子每周一次大概15次,这些加在一起学生大概做历史这一科卷子就有65次。在每次考试或练习后,我都认真对卷子做评讲,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详略得当,细细点评。

我不拘泥于答案的公布,而是重点总结问题,查找不足,培养能力。针对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等题型,我给学生总结解题方法,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系统的总结相似类型试题的共同解决方法,从中找出规律,给学生以方法,使学生避免走弯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力的提高,保证了学生能够应对任何一套试题,能够减少失误,以不变应万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成绩。

五、勤于调查学情,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复习工作是一个既漫长又重要的工作。在一年的复习工作中,教情和学情都在发生变化,如何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最好的效果,这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我在这几年的历史复习工作中,深切的感受到学生在“学”这一环节中的作用是务必突出的。我认为适用的复习方式,但不一定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可,也可能效果不好,收效甚微。所以我在历史课的复习中,经常找优、中、差三类学生谈话,了解和掌握复习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纠正,改变复习策略,这样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学生的利益,也就受到了预期的复习效果。

高中历史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我参加工作到今年已经五年了,终于上了回高三,实属不易。回头想来我觉得高三这一年是最紧张的、同时又让人觉得很充实。对于教学,这一年称得上更上层楼,而这是只有高三才有的。

非常感谢领导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平台,把我以前所积累的知识,在这一年得到了巩固与完善。

一、责任感要强

高三这一年中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非常累的,高三备课,要新课、复习课一起备,这些对与我这个刚上高三的新手来说确实不易。但责任心让我非常明确,教师努力的一切关乎学生的未来,一定要用120%的精力与耐心去备课、备学生,这样才可以说得上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身为教师的这颗心。

高三这一年既要使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也要不断渗透方法,同时还应该用一颗充满责任感的心去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会以一种重视但心中很踏实的感觉走好高三这一年。

二、不断的学习才能进步

教师这个行业其实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行业,高三这一年其实我很幸运,有三位很有经验的老师田凤茸老师、陈仁彪老师和刘国效老师不断的在帮助着我进步,我不断学习他们的方法与经验,特别是我跟着田老师听课、同头备课、互相讨论,这让我在复习课中进步很快。同时自我的不断学习也很重要,对于第一年担任高三的的我来说可能更注重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因为那是经过多年的试验后很有效的方法;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自己要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自我的积累和感悟更是自己教学特色形成的重要部分,高三这一年我认真钻研这几年的全国和地方的高考题,又不断作大量习题,一些专家的评议和分析出题走向,加上自我分析来形成自己的思想,这一点现在想来也非常重要。

三、多与学生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他们的需要。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在难度、能力上有更高的跨越;成绩中等的学生系统知识,化解过去遗留的难点和盲点;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强化基础提高应试技巧等等,这都需要区别对待,而这与学生的主动交流分不开。

四、多余不同学科的教师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经常和多年带高三的老师交流,不限于本科的交流,特别是和地理老师、政治老师交流,有些问题会豁然开朗。

总而言之,高三这一年来感觉自己在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一次锻炼的机会。

但高三我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为自己年轻,也因为是第一年上高三,经验很是欠缺。尽管我是先听田老师讲课后,才给我的学生上课,但是对于一些历史基础知识,我在处理上还是过于简单,引申的少。还有就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所以我在鼓励与批评学生上面,还需讲究一些方法,还需加以提高。

西欧封君封臣制与中国西周的分封制的区别 1、中国先秦时代尤其是西周时代的分封往往是先有爵后有地,而欧洲封建制往往是先有地后有爵。即是说,先秦的分封制大多有两个基础,一是与王室有较近的渊源,二是有较大的功绩。这些具备了,就封给一个适当的爵位,然后指给一块地建国,有爵(指公侯伯子男五等,各国内部的等级爵位不算)者互不从属(当然战国的几个新兴诸侯是用政治军事的方法取得的实权)。而欧洲的封建领主,往往是通过武力、联姻、继承等手段取得土地,然后再宣誓效忠某位更高级领主,获得爵位。

2、从属关系上差别较大。先秦的分封制是层层从属,从礼制上讲,诸侯效忠于天子,大夫效忠于诸侯,如此大夫也效忠与天子,即效忠于上级的上级直至天子。而欧洲各级封建主之间只效忠于直接上级,隔级之间无效忠关系,这也正是欧洲很多国王国土广阔却无法调动国内的骑士的原因。

3、由于以上的爵位关系和从属关系的不同,在继承上就有了不同。先秦的土地继承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男系继承,女系及外戚无权继承,而且理论上讲诸侯的继承都要受到王室的节制,王室有权否认继承(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但诸侯的丧事和爵位继承都要通报王室)。

而欧洲虽然有着更加严格的长幼制度(即长子继承全部,幼子什么也得不到。先秦宗法幼子降一级分封),但在继承权上相当松,女儿有继承权,外戚也有继承权,这就造成了大诸侯跨国领有土地、同时从属于两个上级领主、继承纠纷国际化等情况的产生。

4、总体来说,欧洲封建制没有分封制那么严格。先秦诸侯只能从属于天子,不服就要受到讨伐。等级森严,一成不变。而欧洲效忠关系十分松弛和自由,没有严格的宗法与分封制度。等级也有可能随着国力的改变而改变。

5、以上的不同又导致了贡赋制度的不同。先秦的贡赋制度其政治意义远胜于经济意义。诸侯贡赋为各地方物,代表这方土地属于天子。其贡献之物多为军事和祭祀物资,内容以林、猎、渔、矿为主,偶有谷类,也主要用于祭祀,如黍、椒(豆子)、麦、稻等。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管仲伐楚时借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即反映了这个问题。天子及王室日常用度出自王室领地,公卿又各有专门的采地,如周、召、单等,这些并不依靠诸侯,因此从经济上来说诸侯与天子之间并无从属关系。而欧洲各级封建领主之间的供赋更像是租税,经济意义十分明显。内容以农牧产品为主。封建领主的日常生活主要就是靠直接农民的地租和下级领主的供赋来维持的。领主之间主要是经济从属。

高中历史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

纵观近年历史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下面是我在这一年里进行高三历史教学法的一些做法。

一、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高考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出优秀学生,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高考试题作为人材选拔的一种手段,又具有知识面覆盖广、层次深、能力标准要求高的特点。

培养探究精神,提高思维品质,是二期课改的前进方向。强调能力立意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的努力方向。于是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这是错误的。这里有个对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问题,也有个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问题。

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待工之料。

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小论文,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副没有血肉的骨骼。就历史基础知识的而言,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多看教材,让学生明白历史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一样要细水长流,建议坚持每天花1小时,对教材进行阅读;不仅读教材,也读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情景图、图表、漫画等,了解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图讲史,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建立紧密的图文关系,而后再挖掘图中的隐性知识等,从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夯实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只有基础扎实,对概念充分把握理解,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才能灵活,思维能力才能提高。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和高考命题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在学科能力的考查方面,高考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重点。

所谓“学习潜能”,是指学生到大学里继续学习历史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决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一种学科能力的迁移,所以也可以称作迁移能力。具体地讲,迁移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把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比较、表达等能力运用到新的历史材料和新的历史情景中去,并且能够准确回答出根据新材料和新情景所提问题的能力。

换句话说,考查迁移能力,就要“解除‘以本为本’的束缚”,适应“题在课本外,答案在课内”的命题新趋势。“题在课本外”,使高考试题具有了“起点高”的特点;“答案在课内”,又使其具有了“落点低”的特点。起点高,起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高度;落点低,落于高中教学的基本要求;合起来就是考查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我们教师应当明确:“答案在课内”,并不是“答案在本内”的同义语。

二、精选试题,把握方向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题型趋于稳定,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成为基本的考试题型,但试题的灵活性提高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精选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能搞题海战术。这是因为,我们让学生做题的目的是要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查找知识漏洞,但做题不能只重视结果和结论,更要重视过程,要知来龙去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题海之战无异于将人引入无舵舢板,很难达到预定的彼岸。因此,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对试题的选择都特别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命题原则上,应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主、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巧妙地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全面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基本素养。

(2)在试题内容上,应强调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力摈弃“繁、难、偏、怪、旧”等方面内容,所涉及的内容应该都是历史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主体知识。

(3)在试题设计上必须以高考试题为模块,命出适度的模拟题,不偏离《课程标准》、《高考考纲》。

(4)在答案设置上,应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尽量贴近我们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同时又能激励学生发展创新能力。

三、关注热点,贴近现实

历史出自“故纸堆”,但又是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学问。鉴古察今是学习历史的基本作用,贴近时代潮流,不避社会热点是上海卷的一贯传统,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大都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引导学生不能只局限于埋头学好、掌握好课本知识,也要注意关注和参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探讨,积极寻找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确定新的历史专题;不仅要有历史的回光留意生活中发生的日常“小事”,更注意观察影响世界趋势的国家“大事”,从而培养学生传承惩恶扬善的人文精神和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理念,也就是学史要以史入今,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

高中历史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四

本学年度的教学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日常教学方面

本学年度,本人担任高二年级历史与高三历史的教学工作,虽然我工作已经**年,但是由于学生水平差距较大,而又刚刚接触新教材,教学理念与教学体系都是全新的情况下,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如何吃透教材,如何将教材的内容上下联系,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等等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

在教学中,认真钻研大纲、努力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同时把一些较先进的理论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及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同时从本学期开始,我还担任了历史教研组组长与高二年级历史备课组组长,感觉重任在肩。为了能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我认真听取各位老师对于教研组的希望,然后分析,制定本教研组的奋斗目标与计划,同时给每位本组提供展示的机会,在高二年级第二课堂活动中,每位老师认真准备,努力工作,最终在各位高二历史教师的辛勤工作下,完成了《中国古币收藏与鉴赏入门》讲座,参与的学生达**多人,虽然这个讲座还没有最终结束,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二.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无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业务进修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购买大量的专业书籍,如《国史概要》、《放宽历史的视野》、《全球通史》、《中国大历史》等,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努力充实自己,另一方面给学生介绍一些新的历史知识和理论。同时也挤出时间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自己的教法,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取得成绩方面

1、本学年度,我制作的《三民主义》课件,获得县二等奖,后也报市级参赛。

2、本学年度,我参加县市级赛教,均获得一等奖,而且参加县第二届示范课教师评选活动,最终成绩尚未知晓。

3、本年度,我担任***级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的编写,现在已经完成了编写任务,同时还为所有的历史教师编写整理《高考考纲考点知识汇编》。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展望****年我将继续努力,一方面要使自己进一步成熟,另一方面也要带动本备课组、本教研组不断进步,为***中学的将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存在的问题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就本学年度来看,工作中依然存在些问题,比如说:在教学中如何将趣味性与时效性相结合还需要下功夫,而且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问题也还缺乏一些有效地办法,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努力地方向。

高中历史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本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方面

本学年,本人围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合作意识”的子课题,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四、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其它方面

“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在这学期里,能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此外,我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2.高中历史个人教学计划 篇二

一、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有效运用历史材料的首要前提就是如何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首要任务, 高中历史老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整体的把握:首先, 必须遵循一定的搜集与选择原则。在历史材料的选择过程中, 并不是杂乱无章、随取随用的, 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材料, 老师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搜集与整理。而相关的主要原则包括:1.经济高效原则。在高中历史教学环节中, 历史老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的繁重, 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备课以及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与此同时, 现阶段很多高中历史材料的储备量并不丰富, 需要老师多方面的搜集, 这就加大了搜集与选择的工作量与难度。因此, 老师在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的时候必须提高自身效率, 花费较少的时间、精力以及物力, 来搜集更多的有效的历史材料。2.形象直观性原则。要求历史老师搜集选择的历史材料必须是形象直观的,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在教学环节中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3.围绕教学重点的原则。历史老师搜集与选择的历史材料必须严格围绕历史教学的重点,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有效的历史材料, 避免历史材料过多而造成学习混乱与负担,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4.渐进性原则。要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程度的强弱, 循序渐进、难易分明、由浅入深地进行历史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其次, 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的一些方法策略。1.有效地运用历史教科书。在新课改的历史教科书中涵盖有不少的历史材料, 而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目的性与统一性。高效地运用历史教科书这一历史教学资源的核心, 是搜集与选择历史材料的基础。2.从教学参考书中进行搜集与选择。教学参考书是历史老师教学的配套用书, 种类繁多、数量丰富, 比如《教师教学用书》《中学历史教师备课手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等等, 这样可以使老师更好地围绕教学的重点, 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3.有效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在历史的教学环节中, 我们需要增加一些新的、有趣生动的历史材料来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而网络方便快捷, 图书馆信息涵盖量大等诸多优势, 可以成为历史材料搜集和选择的重要方法途径。

二、呈现历史材料

在搜集与选择好相关的历史材料之后, 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呈现这些历史材料, 这就需要老师采取丰富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来呈现历史材料, 进而加强历史教学的课堂效果。首先, 针对从教科书以及教学参考书中搜集与选择出来的历史材料, 老师可以通过历史教科书以及参考书来为学生呈现历史材料。比如, 在学习秦朝的时候, 教科书中包含有“秦朝疆域图”这样的图示材料, 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以及理解, 更好地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其次, 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具来进行历史材料的呈现。为了加深学生的直观情感体验, 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历史文物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教具来展示历史材料。这样立体、直观的实物历史材料, 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思维, 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 可以在学习古代农业的时候, 将耧车、犁壁、铁铧犁等农具的模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最后, 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呈现历史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历史老师可以运用投影、播放历史音像材料、制作多媒体PPT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呈现历史材料, 这样会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历史材料

历史材料的搜集选择与呈现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材料的作用, 为高中历史教学而服务。因此, 如何有效地运用历史材料成为历史教学中的最重要的环节。老师需要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历史材料来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巩固。首先, 老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从历史材料中寻找有效的信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思考、分析, 然后获得有效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近和感受历史。其次, 老师可以通过教材来进行教学问题的说明。比如, 在讲述“美国1787年宪法”的时候, 可以通过纪录片《大国崛起》等这样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历史性的视频材料, 解决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的诸多问题。最后, 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理解与运用历史材料来回答、解决历史问题。这也是历史材料运用的最关键环节。老师通过历史材料, 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 回答、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经验以及价值观。所以老师在教学环节中要不断地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引导, 提高学生运用历史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面对各方面竞争的不断加强, 老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积极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来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它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 拓展学生的视野, 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海艳.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2年2期

3.高中历史个人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差异

新课程下的初高中历史教材由于编写的结构、体例不同以及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不同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高中历史教师普遍感到高中历史难教,学生难学。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就成了同仁们热议的话题,但大多数教师是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来加以讨论和阐述,提出了许多有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鲜有人从如何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来讨论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这里,我想就这一问题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和能力要求的差异

1.教材编写的不同

初中历史教材是完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写的,即所谓的“通史”体例,这样的教材时序性强,易于掌握。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这样的教材时序颠倒,知识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初高中历史教材这样编写不同的用意在于初中学生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到了高中阶段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样的理想很美,可现实状况却并非如此。

2.对学生能力要求不同

由于初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所以对其的能力要求也不同。根据课标要求,对初中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具有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这说明对初中学生的能力要求侧重于对知识的识记和简单理解;对高中学生的能力要求则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对高中学生的要求侧重于理解和应用方面。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从教师配备看

专业历史教师明显不足,不少学校是以其他科目的教师来兼任历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从学校态度看

由于历史科目在中考中是开卷考,而且是等级打分,分值低。所以学校对历史教学是不够重视的,甚至还会有缩减历史教学时间的可能。这也是导致初中历史教学环境恶劣的一个重要原因。

3.从学生角度看

由于学校及教师的不重视,特别是历史科在中考中的分值极低,因此学生自然不可能对历史有太多的兴趣。这样的状况必然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到高中阶段后感到历史难学也就在所难免了。

4.从考试方式看

由于历史科目的边缘化,平时历史几乎无书面考试。以上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存在,归根到底就是由学校升学率的功利主义思想决定的。因此弱化历史教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对改变初中历史现状的几点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

要加大对各学校专业历史教师的配备,同时要站在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及充分体现历史科目的德育和智育任务的角度出发,切实改善初中历史教学的恶劣环境。

2.学校要重视

各学校应把历史教学与语、数、外放在同等地位,建立和完善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评估制度和方法,以能较好、较快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3.教师要重视

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静下心来加强教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适应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在初中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是初中历史教师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4.考试方式和分值比例要改革

在把“升学率”当作指挥棒这一客观现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应改变初中历史的考试方式和分值比例。在学校的历次考试中,如阶段考、期中考、期末考试中,历史都要参与进来,并且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中考也是如此。在分值比例上可以参照高考分值,语、数、外各150分的前提下,历史分值提高到100分。在考试方式和分值比例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自然就能引起各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高度重视,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以上只是我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对初中历史现状的一些粗浅认识,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各方面对初中历史的重视,从而真正实现历史的德育和智育任务。

参考文献:

宋山林.中学历史教学中内容观的更新[J].教学与管理,2003.

4.高中历史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篇四

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中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向学科的教师请教,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第二,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的结合新课标并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校长曾经对我们说:“一堂课的内容对老师来说可能要讲几遍甚至几十遍,可是对学生来说可能他这辈子就听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第三,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鼓励他们学习靠努力更靠兴趣,掌握方法历史很好学。

第四,认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认真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写教案,教学反思。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有系统的带领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迎接阶段性考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强和各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汇报给班主任最终取得他们的帮助共同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做努力。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一名新老师,经验不足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我深知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谦虚谨慎”是校长告诉我的真理。

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

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第二,针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阶段性复习课,力争通过阶段性复习巩固充实提高学生的成绩。

第三认真的进行试题测试研究,把握高考的大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做到为战而练。

第四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突出历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感悟到教和学之间的互动性的重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相长”,“我与学生共成长”,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高中历史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二

本学年度的教学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本学期,本人任教高三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但是由于一个是文化班、两个特长班学生水平差距较大,程度把握不太准。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如何吃透教材,如何将教材的内容上下联系,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等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大纲、努力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同时把一些较先进的理论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及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

二、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无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业务方面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购买大量的专业书籍,如《国史大纲》、《放宽历史的视野》、《全球通史》、《中国大历史》、《极端年代》等,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努力充实自己,另一方面给学生介绍一些新的历史知识和理论。同时也挤出时间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自己的教法,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不足方面

本学年度来看,工作中依然存在些问题,比如说:在教学中如何将趣味性与时效性相结合还需要下功夫,而且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问题也还缺乏一些有效地办法,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努力地方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优生的辅导,为高考做好准备。

高中历史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三

本学年度的教学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日常教学方面

本学年度,本人担任高二年级历史与高三历史的教学工作,虽然我工作已经八年,但是由于学生水平差距较大,而又刚刚接触新教材,教学理念与教学体系都是全新的情况下,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如何吃透教材,如何将教材的内容上下联系,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等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大纲、努力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同时把一些较先进的理论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及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

同时从本学期开始,我还担任了历史教研组组长与高二年级历史备课组组长,感觉重任在肩。为了能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我认真听取各位老师对于教研组的希望,然后分析,制定本教研组的奋斗目标与计划,同时给每位本组提供展示的机会,在高二年级第二课堂活动中,每位老师认真准备,努力工作,最终在各位高二历史教师的辛勤工作下,完成了《中国古币收藏与鉴赏入门》讲座,参与的学生达300多人,虽然这个讲座还没有最终结束,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二、取得成绩方面

1、本学年度,我制作的《三民主义》课件,获得县二等奖,后也报市级参赛。

2、本学年度,我参加县市级赛教,均获得一等奖,而且参加县第二届示范课教师评选活动,最终成绩尚未知晓。

3、本年度,我担任20xx级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的编写,现在已经完成了编写任务,同时还为所有的历史教师编写整理《高考考纲考点知识汇编》。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展望20xx年我将继续努力,一方面要使自己进一步成熟,另一方面也要带动本备课组、本教研组不断进步,为石泉中学的将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存在的问题

5.高中历史个人教学计划 篇五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6.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心得 篇六

一、课堂互动与激发兴趣

我发现,历史教学中,故事和图片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展示生动的历史图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此外,课堂互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鼓励学生提问,开展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互动中深入思考历史问题。

二、挖掘学生潜力

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发现并挖掘这些潜力。我尝试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将它们与历史学习相结合。例如,我设计了一些个性化的历史项目,让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研究特定历史时期或事件。这样,学生能更自主地学习,更深入地理解历史。

三、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局限于书本和课堂。然而,我认为历史是多元化的,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因此,我尝试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模拟演讲、历史剧表演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历史。这些方法不仅使历史学习变得有趣,还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

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我鼓励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例如,当面临社会问题时,我会引导学生比较历史事件,找出相似之处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并培养出批判性思维。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如提供历史书籍、地图等资源,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并表达他们的见解。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并培养出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持续自我提升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知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持续阅读,研究新的历史观点,以保持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同时,我也积极参加教育培训,以提升我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我认为,教师的自我提升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传授知识。

7.高中历史教学微探 篇七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要注意增强上课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 力求讲解层次清楚、言简意明。在课堂上注意加强师生中间的彼此交流, 让学生学得有趣, 学得快乐, 学得简单。在课堂上教师要讲得精而少, 尽量让学生动口动手, 同时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 使他们都得到提高。历史课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历史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如理科来得那么快, 那么直接, 要经过时间考验。历史学科中蕴藏的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以及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历史风云人物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其深远。为了上好一节课, 我颇下工夫:去书店找相关的历史书籍、上网查找大量的历史资料, 所谓见多识广, 看得多了, 对下一步的教学就有一个完整的轮廓。为了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受, 我精心制作了形形色色的课件, 学生非常喜欢。当然, 不管现代技术如何发达, 课堂讲解永远有它的重要性, 所以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堂讲解, 发挥这一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因此, 教师应该重视对讲解的研究和实践,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学生来说, 生动形象的语言显得特别重要, 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打破课堂的沉闷, 激发起学习热情, 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巧妙记忆

记忆要讲究方法。例如, 鸦片战争是发生于1840年, 这一年, 俄罗斯著名的钢琴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出生于矿山工程师家庭。我国从这一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在历史上是中国的一个历史分界点。又如, 我国东汉是公元25年开始的, 公元25年刘秀称帝, 东汉王朝建立, 48年后,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而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即东汉献帝建安五年, 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展开了官渡之战。学生被这一联想激发了记忆的兴趣, 有的学生说, 他一辈子也忘不了这公元200年发生的历史大事。又如最典型的年号重复的, 1818年马克思诞生, 年代数字两个18;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年代数字中有两个19。

三、学习形式多种多样

历史的作用就是对人启迪, 指引后世。所以, 历史教师要让学生学了历史以后, 学着写历史论文, 题目自己选择, 要有感而发, 写出意义, 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掌握了学习历史的窍门。对所学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背诵下来, 知道了就可以, 而发展成为做人的准则, 无疑, 这是学习历史的重中之重。此外, 历史教学也要举行课内外活动, 如参观古迹、编演历史剧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学生不再觉得历史知识枯燥无味。

8.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图表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历史图表 运用

一、引言

历史图表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实物以及历史数据等历史史实的直观演示。为方便教学,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补充很多相关图表,比如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图、考古文物图片、漫画、统计表等。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历史图表是我们认识与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充分、恰当地运用这些丰富的图表资源,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新颖别致,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厘清历史线索、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促进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历史图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历史图表导人新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图表具有形象、直观、易懂、信息量大等特点,是历史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材料导入新课,以增强教科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必修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为例,由于学生对古希腊知之甚少,所以,向学生展示了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高大雄伟的建筑以及奥林匹亚竞技会等一系列的时代精品,并且联系奥运会等知识内容,学生很自然增强对古希腊的兴趣。

2.挖掘图表特色,触发学生的兴奋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读图。教师尽量采取问图的方式加以引导,让学生理解图片特色,从而触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有的图表具有政治色彩,有的拥有时代的阶段特色,增加了历史的直观性和挖掘其潜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历史人物的风貌,增强了图表在视觉上的吸引力。如学习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笔者将近现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通讯与传媒,分类别、按时代顺序用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呈现出来,学生被迅速吸引,学习热情激发了出来。同时,让学生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对图片展开讨论,诸如图片的时代背景等。这样,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收获也颇丰。

3.利用图表拓宽知识

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文字叙述为了概括历史的完整性,往往采取简述的办法。而历史地图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文字和言语的延伸、补充和发展。这样,历史图表对课文内容、知识来说,就是补充和拓宽。比如必修二经济史中关于“新航路开辟图”的部分,在文字叙述中仅仅提到一句话,但此知识实质上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利用新航路开辟图补充了“地理大发现”的大致过程,使学生知道有四个大事件:一是“探寻新航路的重要突破”一一迪亚士航行;一是“新航路的发现”——达·伽马航行;一是“新大陆发现”——哥伦布航行;一是“第一次环球航行”——麦哲伦航行。这样的补充,强化学生对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的宏观认识,同时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如此困难的航行为什么还能引起航海家乐此不疲的冒险呢?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深化了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认识,促进学生形成全球史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图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记忆。而且在教师讲授的时候配以图例,使教材中的史论找到可以支撑的史实依据,做到论从史出,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得到发展,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和能力。如学习“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时,对于课文中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必须让学生形成理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白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城邦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的重要条件。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利用地图和文字叙述,总结出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这一特点正是爱琴海文明的自然历史条件。经过这一教学过程,使学生对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有了一定了解,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如,在讲必修二专题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笔者出示了下面两张历史柱状图表,第一张历史图表年均投资额1912-1918年间比1895-1911年间呈现较快增长趋势,第二张历史图表年均办厂数1912-1918年间比1895-1911年间也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展开相关教学。

(1)请同学们综合上面两张历史图表,概括指出其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年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通过出示上述两张历史柱状图表,重在让学生学会依据数据的增减判断相关历史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得出“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的结论;第二个问题则是对第一个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学生根据教材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这2个问题需要学生以历史图表为载体,学会自己概括。

最近几年高考历史卷,出现以图片、表格、地图等为载体的历史图表类材料题,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历史图表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表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历史阐释能力。由于该类题以直观的形式隐含较为丰富的内容,所以,颇受青睐。因此,不论是从教学还是应考方面,我们都要重视历史图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小鹰.高中历史教学中图表的有效运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2]陈善东.图表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江西教育》,2012年第6期.

上一篇:玩具公司岗位职责下一篇:电视问政 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