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2024-11-15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共8篇)

1.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篇一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培养学生成才与成长的重要阵地,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着力研究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社团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问题;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社团使校园内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依据兴趣爱好,资源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根据其活动内容又可区分为兴趣爱好类、理论学习类、社会公益类、学术科技类等。它使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社团工作,将学生社团建设纳入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工作体系,使学生社团成为开展工作的有力臂膀,显得尤为重要。

1高校学生社团主要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高校学生社团的总体趋势是好的,但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1.1 没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目前高校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特别是新生入学之初,社团种类、品种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但是由于一些学生社团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长远的发展规划,常常是热闹的开始,冷清的偃旗息鼓,虎头蛇尾的草草结束。这样不仅没有发挥好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作用,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社团成员的激情。

1.2 品味不高、缺乏亮点

许多学生社团的建立,往往是几个或者几十个学生凭借一时冲动的一腔热情去建立,没有充分考虑到该学生社团的自身建制以及外部环境,更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只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喜欢就建,草率行事,造成许多学生社团品味不高,特色不明,缺乏亮点。

1.3 管理不善、经费不足

许多学生社团管理较为松散,自身活力不够,骨干素质不高,内部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或制度不落实,缺少理论性指导,而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分工不明,管理混乱,组织松散,缺乏学生社团应有的有序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其次经费缺乏,学生社团的主要经费来源主要使学校的财政拨款以及会员费,但是由于社团多而学校没有进行更多的资金投入,维持社团的正常开展就显得捉襟见肘。

1.4 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

指导学生社团的教师一般是义务的,这是造成学生社团指导教师不足的根本原因。而今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基本上是高校团委的教师,一人包揽几个甚至几十个,教师的指导力量严重分散,造成指导社团的工作及效果不理想。部分高校也聘请了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性强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是义务的,加之专业教师有其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作为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只能使敷衍了事了。

1.5 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

尽管高校基本上都建有学生活动中心,作为学生活动的场地。但是面对少则数十个学生社团多则百个学生社团,场地还是少,不能保证专门的社团如理论学习的或者学术科技的社团开展活动,往往造成的是准备一场活动要排队等候学生活动中心的使用。此外,学生社团缺少应有的设施,乐队乐器不足,摄影协会没有摄影器材等等。

2解决学生社团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2.1 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社团

高校的各级领导要重视学生社团对于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多一个健康发展的学生社团,就多一块教育阵地;多一个展示舞台,多一批创新堡垒,多一些收益学生。”高校学生社团应该得到各级领导但是重视与关注,将学生社团组织与社团活动纳入入学教育与教学的整体规划中。

2.2 多渠道解决经费不足

多渠道筹措资金是学生社团解决经费不足的主要方式,因为学校对于学生社团的资金投入有限,学生社团可以采取有偿服务、接受捐助、举办培训班、挂靠企、事业单位、社会赞助等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的同时,也解决经费问题,同时激励了学生社团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注重社团管理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和学生社团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社团的成立审批、注册审核、重大活动申报的审批程序以及社团活动经费的管理进行明确的规定。此外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社团的考核评比和激励机制,以利于奖优罚劣,树立典型,一方面对学生社团的成绩予以肯定,另一方面也激励和鞭策学生社团的工作热情。

2.4 以学生成才为宗旨,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可以参照北京大学的“四个一”模式进行,即要求一个学生社团要有一个校内的、相关的单位或机关作为挂靠单位,有一个本校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有一个贤助手。要选聘那些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学术造诣较深,或者有某项专长、关心青年学生成长、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丰富组织管理才能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为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可以将教师这方面的业绩类为其评选各项先进的重要依据,或者直接计入其工作量。

2.5 保证学生社团发展的物质设施

学生社团如果没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其活动质量一定会大打折扣,学校应充分利用学生活动中心场所,为学生社团提供活动场地。另外给出一定空间的办公场所,配备相应的设施作为物质保障,使学生社团成员能够相互交流思想,有效开展工作。

2.6 增强学生社团的凝聚力,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学生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学生社团的生命力所在,增强学生社团的自身凝聚力,使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基础。学生社团要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提高活动的含金量。首先,学生社团可以借助第一课堂的有力资源,主动寻找与社团主体相关的课程,引导会员选修这门课,利用课程知识引导会员对社团活动的理解,提高成员的积极性。其次,要积极走出校门,联络兄弟学校的同类型社团,加强交流与合作,联合举办活动。

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伴随着学分的全面推行,他将更为直接、更具影响力的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研究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规律,找出不足,尽力弥补,有效的发挥其育人作用,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相信通过改革创新、齐抓共管,学生社团一定会成为高校的动人乐章。

2.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篇二

但河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亟待解决问题, 如:学生社团活动资金短缺;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滞后;校园学生社团活动不能有效的整合利用资源;学生社团内部管理机制和资料传承制度不够完善;学生社团相关指导老师经验、水平参差不齐;校内外宣传力度不强、效果不明显等。

因此笔者在认识河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相关的管理措施, 以便解决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同时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内部管理措施

(一) 从学生社团自身建设方面来看, 学生社团应树立长远发展意识, 学会制定自身发展规划。同时要培养学生社团的团队精神, 加强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有助于学生社团提升整体发展实力。

学生社团要不断完善其规章制度, 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社团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必须依靠其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因此, 学生社团要合理制定理事会管理规范与社团章程,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社团的运作要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权责分明。在社团财务管理方面, 要做到公开透明化, 严格把关社团财务运作。在社团人事管理方面, 要做到公正、公平, 不能徇私舞弊, 对于违反社团管理规定的社团管理人员要做到一视同仁严肃处理, 切实维护社员利益。其次, 学生社团要严肃自身的纪律管理, 坚持学生社团内部例会制度, 增加学生社团内部信息传递渠道, 加强社员与社团, 社员与社员之间的联系, 拓展社员知晓社团动态的有效途径, 为社员提供一个社交平台, 真正塑造学生社团“家文化”。再次, 学生社团要加强档案管理与经验的传承。各学生社团举办活动时, 应积极向学生社团联合会上交活动宣传、策划、申请、总结以及团支部的思想汇报等, 并做好社团内部的资料保存, 双向的经验保存与传承使社团的优秀经验得到借鉴, 并发挥指导作用。

学生社团要不断加强团建工作, 促进学生树立核心文化价值观。社团团支部是社团思想文化的引领者, 因此要提高对社团团支部的重视程度, 不断加强团支部对学生社团发展的思想引导作用, 做好团支部常规思想汇报工作以及团内先进的选拔等工作, 为学生社团管理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学生社团应创新工作思路,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增强主要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学生社团是学生凭借兴趣爱好自发组织形成的学生组织, 社团的每个成员对于社团的发展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学生社团要注重培养其内部成员的创新精神, 充分调动社团成员的积极主动性, 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 增强社团成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社团的学生干部是社团发展的主要引领者与践行者, 因此社团要更加注重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学生干部的领导组织能力, 为学生社团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学生社团要摒弃单打独斗格局, 拓宽交流层面, 增进与其他社团及学生组织的合作。学生社团的种类多, 同种类型的社团数量也比较多, 因此加强社团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社团要积极主动的与自己同类型的社团进行交流, 学习借鉴其他优秀社团的发展经验, 并与其他社团进行实践交流, 经常性的进行社团联办活动, 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 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同时也要向学生会等比较成熟的学生组织学习, 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二) 从学生社团活动方面来看,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社团存在的基础, 只有更好地组织开展本社团的活动才能更有效的促进社团的发展。

1. 学生社团应坚持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的活动原则, 打造学生社团的精品活动。学生社团精品活动的创立必须有一个庞大的参与群体, 参与者的支持是做好活动的最根本要素, 也是学生社团活动要推广的基本理念。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 大家多以学术创新、演讲教育技能、歌舞表演等类型活动为爱好, 因此学生社团应该根据自身定位把自身的品牌活动多涉及在这些类型的活动上, 密切抓住参与者的兴趣爱好, 打造社团自身的精品活动

2.学生社团应“猛抓狠打”品牌活动, 大力推广优品活动。品牌活动是各学生社团保持竞争力的前提, 是学生社团传承的生命线。学生社团在全力举办品牌活动之时应积极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 注重品牌活动的推广与宣传。同时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要推出不同种类的品牌活动, 要学会“创精品, 推优品”, 把品牌活动做大做强, 塑造属于自身的核心与品牌。

3. 学生社团应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 主动承办各种大型活动, 合理协调资源配置。学生社团在做好本社团工作的同时, 应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联系, 积极承办相关部门的活动, 整合、利用学校资源, 发展社团实力, 逐步提高社团影响力。有效利用各单位优势和资源, 开创学生社团发展新局面。

4. 学生社团应积极的“走出去”, 加强与其他高校间学生社团合作。目前, 新乡市高校间学生社团的联合活动已初具规模, 如新乡高校学生社团导游风采大赛;文学类社团组建的河南省文学社联合会等。新乡市高校联合举办活动有利于各高校学生社团与外校学生社团综合利用资源, 互相学习、交流并借鉴各自的发展经验, 扩大学生社团在校内乃至校外的影响力与辐射度, 提升的影响力。

5. 学生社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践行社团商业化发展模式。目前, 学生社团资金短缺的现象依然很严重, 因此为顺应学生社团发展潮流, 学生社团应加强社团的商业化发展模式。学生社团可以在坚持其本质性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地与商家合作, 这样既能保障社团持续、稳定发展, 又能通过商家扩大社团影响力, 扩大社团宣传, 增强社团实力。

二.外部管理措施

首先, 校团委和各社团挂靠单位团委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支持、指导力度。

1. 学生社团工作要逐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不断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在顺应教育改革的形势下, 团委应把学生社团活动奖项设置和学分制的管理考核机制结合起来,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同时, 校团委和各社团挂靠单位团委应加大对学生社团活动的资金和宣传支持。

2. 校团委和各社团挂靠单位团委逐步提升学生社团干部待遇。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校园中颇具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团体。学生社团的发展立足于学生, 而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发展的中坚力量。团委和挂靠单位应逐渐加大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奖励力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社团干部的积极性, 进一步促进学生社团工作的长远发展。

其次, 学生社团联合会应不断加强对全校学生社团的服务与管理。学生社团联合会是服务管理学生社团的主要践行者, 是学生社团活动信息的传递者和活动资源的整合者, 学生社团联合会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功能。

1.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资源的整合力度。近几年各高校学生社团不断发展壮大, 学生社团数量也不断增多, 但同时也伴随有同类性质的学生社团、同种类型的活动的频繁出现, 造成学生社团活动“多而不精”, 同时也造成社员的“审美疲劳”, 降低了活动的吸引力。因此, 为改善此类现象, 学生社团可以将同类型活动以联办的形式开展, 以此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真正实现学生社团活动从“量”到“质”的跨越;对于同种性质的小型学生社团可以将其合并成相对大型的学生社团, 以此来提高学生社团质量, 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资源。与此同时, 我们要积极鼓励各学生社团传承教授活动的经验、资料、活动设备等, 实现资源共享, 谋求共同进步。

2.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建立学生社团的分类管理模式。学生社团联合会要综合各个学生社团的性质特色, 进一步完善全校学生社团的分类管理。各类社团设立主要负责人来组织内部交流、任务传达、意见反馈等日常工作。并定期召开自身讨论会, 以此来促进同类学生社团的交流, 增进了解度, 在办活动时能够做到资源共享, 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该管理模式初期主要以介入学生社团活动, 促进交流为主;发展成熟后向“学习模范社团、社团制度研讨、管理模式创新”等更高层次发展。

3.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逐步建立二级管理机构。发挥院级学生社团联合会、学院团委社团部职能, 助力学生社团工作的开展。院级学生社团联合会、学院团委社团部应该发挥自身职能, 对本院系相关学生社团工作给予具体的工作指导与帮助, 及时向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信息的反馈, 加速学生社团问题的处理, 精简学生社团工作流程。

4. 学生社团联合会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挂职锻炼工作。做好挂职锻炼工作, 即是要让“学生社团联合会人员入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人员进学生社团联合会”, 以便更好的让学生社团联合会人员了解学生社团的工作, 真正做到为学生社团服务;同时也让学生社团人员了解学生社团联合会工作, 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小结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社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 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他们迫切希望在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此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而高校学生社团这个平台给了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 并且也使大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支持, 扩展了大学生的技能。在学生社团发展的同时, 加强学生社团管理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当今学生社团的发展, 管理方法获得了更多的发展, 管理理念更具时代的特征。现如今, 我们只有以人性化的思维为先导, 以完善的学生社团管理规章制度和科学地管理方式为依托,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社团的良性长远发展, 使其充分发挥其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益凤.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 2006:12.

[2]李扬.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探究[J].理论界, 2004, (4) :17-18.

[3]霍红.现代大学与学生社团[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95-97.

[4]李震.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 2009:28-33.

[5]穆静.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学报, 2008, (06) :44-46.

[6]赵蕾.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02) :7.

[7]曾颖.大学生参与社团的原因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07, (04) :10-11.

[8]翟承强.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及其拓展问题[D].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4) :11-12.

[9]李浦豪.大学生社团与和谐校园的构建[D].复旦大学, 2008:35-42.

[10]欧阳大文.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59-60.

3.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管理 篇三

关键词:社团 活动 机制 措施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在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多, 由此加大了学校对学生各项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学生社团活动, 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高校大学生社团, 是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群众性组织, 具有活动名目繁多、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内容丰富, 直接触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 对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完善自我成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 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说, 大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预习, 大学生社团发起组织的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知识趣味性强的各项活动, 是会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相反, 那些有害的盲目消极的社团活动, 也将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正确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 无疑将有力地推动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维护校园的稳定。

一、高校学生社团分类

从目前情况看, 高校学生社团按照组织形式、活动方向、活动内容和活动性质进行分类。大体可分为四类: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研究型社团组织。如马列主义研究会、马列读书会、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党章学习小组等。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研究型社团需要很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学习能力。

二是学术和专业学习实践型社团组织。如我院的文学社、读者协会这样的社团。这类社团目前在高校发展趋势很强, 它们的宗旨是研究专业学习问题, 消化、深化和实践专业知识, 提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 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为主体组成, 跨系、跨学科的这类社团在高校的发展也比较快, 这类社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

三是社会服务型社团组织。这类社团有的与所学专业有一定联系, 以一技之长服务社会, 有的以义务服务的形式, 开展社会援助服务。如青年志愿者协会。

四是兴趣爱好型社团。这类社团是社团的传统形式和基础, 如我院的吉他社、话剧社、动漫协会, 以及篮球、足球、乒乓球协会等。此类社团是学生社团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主要的组成形式。

二、高校社团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团在成立之初一般有着自主性、松散性和成员广泛性的特点, 如果高校对社团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把握不够, 社团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 社团发展不够均衡, 结构不够合理。有的社团出现"虎头蛇尾"、甚至是"有始无终"的现象, 轰轰烈烈成立之后就不管今后的发展了; 有的社团仅仅热衷娱乐, 不能很好地结合专业, 没有宗旨和目标, 也就不能发挥社团应有的作用, 这类社团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针对学生社团发展中出现的"昙花一现"和"忽冷忽热"不良现象, 在社团发展中应强化社团的创业文化,引导学生以创新的激情和创业的热情, 求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文化。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文化生活的生力军, 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团委要针对社团管理成立专门组织, 我院社团管理是由团体部进行管理。团体部负责制订社团管理规定和对各社团日常工作的考核, 负责协调各社团活动场地以及社团活动经费的管理。

社团管理制度是各社团主动、积极、有序的开展好社团活动的重要保证, 从社团的组织管理、经费管理、社员的权利和义务、社团负责人的管理、社团的奖惩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从一个社团的诞生到社团的日常活动都有明细的要求。

四、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

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是社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體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指导老师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社团虽然是由志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固定名称和活动范围的学生群体组织。但是仅仅由学生自己来开展工作, 工作的方向性往往会出现偏差, 在重大问题面前有时会拿不定主意。所以每个学生社团最好能由指导老师来进行指导, 这样不仅在活动的方向上有了指导, 而且在专业上能够将社团的工作做得更上一个层次。

2. 开展活动要有严格要求。由于学习时间比较紧或其他原因, 在开展活动的时候, 社团组织者或社团成员有时会对社团活动不热心, 开展活动不积极。这时在严格按照制度考核的同时还要对社团活动组织者加以鼓励。让社团管理中心为社团活动出谋划策。

3. 加强对社团干部、社团负责人的培养。社团管理干部, 社团负责人是学生社团活动的中坚力量, 平时应加强对社团干部、社团负责人的培养, 高度重视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使那些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素质全面、有社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把学生社团负责人和骨干人员纳入到团学干部体系, 在推优评奖和综合测评等方面充分考虑他们重视社团工作及其业绩, 通过他们凝聚更多学生, 使社团凝聚在团组织周围。

参考文献:

[1]盛良元,裴璐.学生社团与大学生成长[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 8- 281

[2]袁林鹏.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61

[3]徐明波,吴真.为学生社团建设路在何方[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1

4.高校学生管理特色 篇四

摘要:教育应“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将受教育者塑造成为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在于开发个体智力、智能、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应保持价值中立,平等对待每一个个体,多关注学生的“闪光点”,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多重视角、多重纬度、全方位衡量每一个个体,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关键词:以人为本;问题学生;突发性事件;心理危机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使学生管理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隐藏的种种弊端。如:大学生虽已成年,但他们的鉴别力与自控力低下,容易受市场功利思想驱动,产生一些浮躁情绪,而社会竞争激烈,有时会使他们手足无措,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家庭环境的差异也会使他们产生心理歧视、自闭、抑郁等心理困惑等等。这些问题有时让我们很被动,却是我们目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应对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和危机,现提出以下几点,愿与同仁们交流。

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代表着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历史必然,当然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科学管理的根本所在。在高校管理工作的系统工程中,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充分重视人的因素,不断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逐步探索出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1]当代高等教育只有将“以人为本”作为自身的价值选择时,才能更好地解决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个人的生存需要,努力促进学生个人的心智发展,使之达到个性完善,进而以学生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

二、建立突发性事件预警机制,利用突发事件进行思想教育

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导致大学生思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各类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并具有类型多样性、“群体极化”现象、影响深远等特征。

高校突发性事件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发性”,即出乎意料,让人措手不及。这也就决定了突发事件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具体影响难预料。并且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其量能、声势、规模会迅速的扩散。一旦达到某一临界值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必须迅速作出反应,稍有迟疑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事态的急速扩大。高校突发性事件预警机

制必须顺势而行,它的构建必须遵守及时、全面、高效和创新的原则,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漏洞,抓住细节,勇于创新。

针对高校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及时发现和补救:周点名和常报到。周点名,每周在规定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清点,这样可以对不在校的学生有个大体掌握;同时,常报到,就是要求班级中的班干部在固定时间或周期内报告班内情况,尤其缺勤情况,或者,对于即将毕业在外寻找工作的学生,要求其在一定周期内汇报自己的情况。采用这两种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可以掌握班内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还可以掌握在外学生的安全、生活现状,也可以杜绝一些突发问题,如某一学生踏入非法传销组织,最起码不至于造成人失踪几天甚或几周还没有发觉的失职现象。

三、正确识别与干预心理危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据调查得知,目前高校学生由于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独立性差、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人际交往困难,部分同学对生命的意义缺乏认识,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心理落差大,理想失落,从而造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失恋等造成的问题,较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过激行为。

面对存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作为辅导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认真关注,通过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疏导,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理想和思维方式,开发自己的潜能,全面发展。

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机制。心理建档是指把对学生心理测验的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进行集中保存,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做到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它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设立起来的档案材料。每年在新生入校时,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发现心理素质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就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辅导和跟踪观察,进行预防和治疗,必要时加以及时干预。

“问题学生”、“后进生”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是在应试教育的大气候中被忽视、被冷落的那一部分,他们往往和教师有隔阂,存在抵触和逆反心理,表现出焦虑、不安、自扰,还有的表现出紧张、挫折、神经质,在压力面前容易惊慌失措。对待这些学生,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善于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树立自信,以求进步。

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彰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与呵护,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化为其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为。第一,重在普及。主渠道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知识引入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第二,各高校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能力。如创办一个校报心理专栏、每学期办一份心理简报、开通一个心理网站、放映一部心理电影。这些实质性的工作着眼于未雨绸缪,使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增强了自身抗危机的免疫力。第三,采用赏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赏识激励的教学策略,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的一种教学策略”。[2]赏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潜能,但是在采用赏识策略时要注意沟通艺术。首先要对一些外显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治,树立自爱自信,树立对学习的兴趣。其次,课余时间多加沟通,尽量创造师生间、生生间相互沟通的环境,帮助学生放松精神,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客体。遵循教育规律,把“私爱”播向每位学生,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使“问题学生”,“后进生”得以改进。一般来说,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普遍存在着“向师性”,即愿意受到教师的注意、关心、爱护和指导,特别是对他们崇敬的老师,这种“向师性”表现的更为明显和强烈。“向师性”是学生心理需要的一种反映,其中包括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付出爱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3、建立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出发点,依靠学生自身主动正视与适应现实,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这需要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在心理危机发生前对危机有足够的认识,面对危机临危不惧,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能自我调控、自我鼓励,及时消解消极情绪和心理困惑,提高自知、自觉、自助的能力。“问题学生”、“特长学生”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应该注意的“两极”,而“抓两极”则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在日常学生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特长学生”的优势来组织学生活动,帮助“问题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困惑,将一些细小的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大学生心理调节的途径主要有自我调解与知心朋友调解两种。面对简单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自我调解来排解,而对于那些较大的心理困惑,他们则更希望通过交流来获得别人的理解与支持,进而达到消除困惑。大学生之间由于鸿沟小、防御性低、共性大而易于互助。每个班级所设的心理委员,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经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具有辨别他人是否处于心理危机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危机线索,能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与干预,并能将同学中存在的一般性心理困惑情况及时反馈到上一级机构。他们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员。因此,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健康心理乃至个性的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使大学生在思想、意向、态度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心理交换,促进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效应。

此外,也要完善学校与社区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从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获得有力帮助。高校应利用社会的机构、设施为大学生提供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才能发挥它的功效,才能保证大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施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家长、社会全身心的爱护、关心、帮助学生时,施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了施爱,教师和家长就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朝着社会需要的道路发展,教育也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成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从而产生追求上进的源动力,再从行动上付诸实践。

5.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篇五

1国家机器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依据于《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并以《宪法》为基础,通过法律授权,获得其自身权力。具体来说,我国法律法规中,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法律规定、行政法规和规章方面,都有法律效力保障。

《教育法》第三章第26条,第28条明确规定,学校应该“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并且“学校按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法律对于高校管理学生的明确授权。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更强化了国家机器对高校管理学生的放权。这种权力的传递,使得高校获得同质权。

2社会体系

社会体系包含人口、自然环境和文化等基本构成要素。而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社会文化是人的构成基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生成及其修订,社会文化一直被作为隐性依据。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章规定,学生要“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第四章规定,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创造和维护文明、整洁、优美、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等。这些规定内容,即行为规范、思想品德、道德规范等,在学生管理各阶段均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化。

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社会文化是权力来源主体之一,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起着不可估量的隐性强制力。社会体系独立于高校之外,亦属于外部法律监督主体。虽然它所进行的监督“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但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社会体系多有涉入,社会体系无疑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力来源之一。

3高校法人

6.高校学生管理经验 篇六

一、90后学生的特点

1.个性较强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学生,对于城市来源的学生来讲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农村生源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或者由于家庭孩子数量的减少使他们得到了父母更多的关爱,甚至是溺爱。这种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造成了他们说一不二、任性的性格。当在家庭中或者在大学之前的生活这种性格并不会显得特别突出,因为学生相互之间学习比较繁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加之很多学生住校的时间很短对于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因而进入大学后产生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的问题。

2. 压力大、心理脆弱

90后由于大多处处于“温室”中长大,受到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亲友的多重保护,尤其是独生子女或者农村家庭中唯一的男孩,真是有求必应。这使得他们没有经历挫折,心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遇到较大的困难将产生畏难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将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闭、抑郁症和自卑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杀等极端现象。

另外,90后的学生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社会的竞争,如很多幼儿园在入园的时候要进行筛选,而有些重点高中下的小学更是实行末位淘汰制。这种压力已经超出了一个适龄孩子的承受能力。加之家长对于子女赋予了太高的期望,使得孩子始终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环境之内,不能与社会接触。这也使得青年学生的心理不能得到淬炼,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生理与心理的不协调。

3.孤独

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然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90后注定成为了孤独的一带,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进而产生代沟。究其原因,有人是因为对交往缺乏兴趣;有人是因为不善交往,有人自视清高,有人惟恐在交往时遭到别人的拒绝和耻笑而不敢交往。这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不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是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

新生在生活环境转换后不能够快速适应就回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一般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攻读圣贤书”。有利的是学生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但不利的是由于长时间在一个环境之内生活和学习,当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的时候由于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周围的群体(老师、同学、管理人员等)也完全陌生。加上很多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严重依赖父母,进入学校后不能够快速调节自己的心理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这样就会将自己与周围的环境、人等隔离开来,陷入孤独与寂寞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新生综合症。

2.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老师是属于“滴灌式”的,每节课授课时间短,内容相对较少。而进入学校后,老师由于学时有限而内容多、信息量大,因此在一节课中需要讲授大量的内容,使得有些学生不适合。另外,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教师的单向输出变为师生双向交流,由“被动吸收”向“主动汲取”转变,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但很多学生不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来适应这种改变,造成学习上的不适应,以至课程不及格。

3.不能够对于空余时间进行科学规划

新生入学后,课程相对于高中和初中阶段,课程的门数较少,安排的课程学时也不像初中、高中安排的那么紧凑,给学生留出了很多的空余时间。有的学生父母不在身边,老师也不可能时时跟在学生的身边进行督促,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将空余时间变为自己放纵的时间,经常去上网、睡觉。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4.贫困生问题

贫困生问题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新生入学、学生日常管理中避免不了的问题。中职院校、高校中贫困生都占到一定的比例,因此贫困生在学生管理工作者

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贫困生由于家庭条件较差、收入来源不稳定,使得他们在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和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其他同学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使得他们经济拮据,而且使得他们在内心之中产生自卑感,总觉得比比别的同学低一头。如果长时间这种状态将出现抑郁、自闭,造成与同学的交流较少,同学关系疏远,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于出现自杀等极端情况。

5.网络依赖性强

90后出生的学生都有长短不一的网龄,网络的普及日益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这一时期出生的人通过网络联系、沟通是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这种交际方式也使得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而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使学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固化,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方面的效用发挥。另外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导致网络有害信息不断孳生和传播。网络上一些虚假和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信息使得大学生难以判别和抵御。

三、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探析

1.学生工作者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过去学生管理只是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行管理,但却忘记了学生管理首要目的是育人即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学生管理的理念首要就是“以人为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身,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来进行管理。因此学生管理者不仅仅要管理学生,更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严谨的职业态度、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协同能力,并在管理过程中逐渐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即做事先学会做人。这样就使得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现代教育理念得到贯彻和实施,实现学生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统一。因此学生工作管理者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多种渠道学生沟通渠道

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应建立多种沟通渠道,才能够适应学生工作的发展。有些同学愿意来老师的办公室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些同学顾及办公室人员来往较多,不愿直接来办公室交谈,这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等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工具来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样也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逐渐形成的既包括浓厚的人文气息也包

含这所学校的精神氛围。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华所在,他在某一时期相对固定,但却也继承和发展。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可以不知不觉得到熏陶,使自己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能巩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成果,提高育人质量,又能促进教育现代化。学生思想活跃,具有积极追求上进和汲取知识的渴求,因此应该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如用格调高雅的精神产品像话剧、歌剧等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在活动中学生自己也学会了判断是非,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这些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了双赢。

4.用爱心去关爱学生,用严格的制度规范他们的行为

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学生管理者要倾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学生,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但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之爱。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占到在校生的很大比例,他们自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溺爱”,在这种家庭的爱心环绕之下,造成了学生唯我独尊的性格。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而学生工作管理者就是要用自己的爱心来扭转学生的性格缺陷,塑造他们健全、健康的人格。这就需要在对学生付出爱心的同时要辅之以科学、规范的管理评价制度,将爱寓于严格的教育和管理之中,这为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学生在这种动态的管理中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为自己的成才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5.关心关爱弱势群体

7.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现状及对策 篇七

一、郑州市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基本情况

总体来说,郑州市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基本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学生社团类别多样

目前,社团大致分为学术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公益类、实践类、传媒类6 类。社团数量越多的高校在社团的分类上也会越细致,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目前有理论学习、素质拓展、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体育运动、媒体宣传、科技创新、创业就业8 大类共计127 个学生社团。而社团发展正在起步阶段的高校,社团的分类往往会比较简单,如黄河科技学院目前只有公益实践、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健身4 大类共计36 个学生社团。

(二)社团人员众多,覆盖全校学生1/4 以上

对于大一的同学来说,学生社团是他们快速融入大学生活的重要途径。每年的开学季大一学生中有90%会选择加入学生社团来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学生社团成为了大学生课余活动中的主要舞台。

二、郑州市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团在发挥自身社团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同时,其在社团内外部管理及社团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一)社团纳新体制混乱

1.社团准入门槛低且纳新目标不明确

为了抢夺会员,很多社团选择“全面撒网”的模式来招纳新社员,准入门槛较低。不少学生社团在开学纳新时出现“交费即入”现象,部分社团负责人热心于组织社团纳新就是因为纳新可以收取到很多的会员费,但是纳新过后该社团便悄悄从社团大舞台上“蒸发”,对社团的新会员也不管不问也不组织社团活动。

2.社团招聘周期较长

高校学生的纳新工作大多在每年的9 月份新生入学期间进行,社团的纳新周期大多为一个学年,社团招聘周期较长,很多高校的学生社团在9 月份纳新后便不再进行纳新工作。由此导致很多新生出现面对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不知如何抉择而同时报名多个学生社团,后因各社团工作累计较多而耽误学业,最终放弃参与社团。

3.社团选拔多以面试为主,选拔方式单一

高校社团选拔新会员多以面试方式进行,选拔的方式较为单一。对新人的选拔也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和选拔流程,对新人的选拔多以面试方式为主,面试的问题也较为简单随性,不具有评判新人是否具备胜任某部门工作的能力,而只是凭借社团学长学姐的主观臆断来决定新成员的去留问题。

(二)社团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

1.外部培训成效不大,社团参与性不高

社团的外部培训大多由校团委组织实施,主要以研讨会、交流会、发展论坛等方式面向全校社团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的内容也大多以社团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社团业务方面涉及较少。

2.社团内部培训有名无实

学生选择加入社团的目的在于锻炼自身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在社团组织活动时的工作仅为打杂和搬东西,触及不到真正能提升能力的活动的策划等方面。社团内部的培训也仅仅是部门的管理者在成员要进行某项工作时给予相应的指导,指出不足,严格上来讲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内部培训有名无实。

3.社团内部缺少专业培训师

社团内部培训大多由社团里高年级的学长、学姐担任培训主讲师组织社团内部的培训,其对于社团新人的培训内容大多是按照社团里前辈传授的经验及自己平时工作时的积累而成,培训的内容较为零散,没有完整的培训体系,不能有效地提升新人相关方面的能力。也有部分社团的管理者不重视社团的人才培养及内部培训,为在工作中把社团活动做到最好,因此凡事亲力亲为,不给新人锻炼的机会,导致社团组织内部的后备力量薄弱。

(三)社团换届中社团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现象

1.社团换届“内定”现象严重

大部分社团缺乏公开透明的负责人选拔制度,社团管理者不注重发挥普通会员的作用,甚至完全凭借个人好恶决定下一任的管理者。内定新负责人的现象使得为社团尽心尽力而没有当选社团管理者的社团成员对自己在社团的发展失去信心,造成人才流失,给社团的人力资源带来极大的损失。

2.社团负责人在任时间短、更新速度快,社团文化难以完整传承

因为社团是高校学生自发形成的组织,其参与人员均为高校的学生,大学生在校时间大多为3—4 年,学生在大三大四时面临升学、就业或创业问题,无法在社团管理上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因此大一大二的学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学生社团里的主力军。因其在校时间有限,所以社团负责人的更新速度较快。低年级学生参与社团管理工作时间较短,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意识,影响社团的整体发展。

四、加强郑州市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建议

社团若想发展,就要意识到人力资源问题对于社团发展的重要性。应结合本社团的性质及自身人力资源发展,从社团纳新、社团组织培训、社团绩效考核、社团换届文化传承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规划。

(一)加强社团纳新体制建设,招纳适用型人才

高校学生社团纳新工作的目标“人岗适配”,社员只有找到与自己合适的岗位并进行工作,才不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1.制定职位说明书,提升纳新质量

制定职位说明书是实现“人岗适配”的基础。社团各部门应结合自身职责范围以及需求人才的方向制定具体的部门职位说明书,部门职位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纳新职位描述和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两个部分。职位描述包括部门的名称、纳新的岗位、职位的纳新人数、基本职责等内容。职位的任职资格是指纳新岗位所需要的人员的具体标准,主要包括应聘该职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

2.缩短社团纳新周期,充实社团后备力量

缩短社团纳新周期是实现“人岗适配”的途径。社团纳新应该由之前的每学年一次过渡为至少每学期一次。对于学生而言,社团纳新周期的缩短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和了解社团,从而选择对自己而言最适合的社团。对于社团组织而言,社团纳新周期的缩短,能及时填补社团里某些部门的人力空缺,能使社团后备力量更加充实。

3.融入多类型选拔方式,促使选拔方式多样化

选拔方式多样化是实现“人岗适配”的条件。应根据社团里部门的性质选择相应的选拔方式,如办公室的人员选拔可在面试的基础上增加笔试,考察应征人员的办公软件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外联部面试可采用无领导小组面试的方式,根据应征人员在无领导小组面试中对于题目讨论时的表现,考察应征人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强化社团培训机制,提高社团人员综合素质

社团培训工作是社团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建设的必要条件,社团只有通过相关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学习才能在这个社团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时代中不断成长,保有一席之地。

1.学校层面根据社团业务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

应走出在社团培训方面的桎梏,在组织交流会、发展论坛等大型培训的同时做到根据社团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校团委寻求相关老师的帮助对社团进行分类培训。只有根据社团在培训方面的需求因材施教,才能够收获培训最大的效果。

2.落实社团内部培训,提高社团人员综合能力

目前很多社团的内部培训仅仅是部门的管理者在成员要进行某项工作时给予相应的指导,严格上来讲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培训,从而社团内部培训有名无实。只有让社团内部培训“落地”,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对相关成员进行业务培训,才能够提升培训的效率,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也可根据需要,组织相关的素质拓展训练,拉近社团内各部分成员之间的距离,促进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合作。

3.寻求相关老师帮助,提高社团培训质量

应该根据社团培训方向和目标,寻求相关专业的老师的帮助完成社团培训,达到预期的目标。如在每年的社团纳新工作开始之前,社团管理者可通过本社团指导老师的帮助,寻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老师对负责社团纳新的面试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面试官的综合素质、完善面试评价体系,为社团做到“人岗适配”打下基础。

(三)保证换届工作公开透明,促进社团文化继承发展

1.制定科学合理的换届制度,保证换届工作公开透明

应制定相应的换届制度,保证换届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可以先以自我推荐或他人推荐的方式报名社团新负责人竞选,再由相关人员根据绩效考核记录和平时社团工作的表现在报名参与竞选的人员中选拔出3—5 位候选人,最后组织候选人进行竞职演讲,以无记名投票的社团全员参与方式选出最终的社团接班人。

2.延长社团负责人任期,减缓社团更新换代速度

高校学生社团应延长社团负责人任期,减缓社团更新换代速度。社团负责人任期的延长,可以使负责人能更加熟悉和了解本社团文化,促进社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扬.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谈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17-19.

[2]王旭硕.大学社团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证券期货,2013,(2):19-22.

[3]刘善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0-11.

[4]张芬,汪舟.大学生社团管理中人力资源及心理学运用的新思路[J].科技信息,2009,(12):13-16.

8.谈“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学生管理 篇八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虽然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但是重点本科的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同时随着高校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带来学生素质一定程度的下降,在市场经济、社会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在社会环境和教育改革的冲击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和新的挑战。

一、实施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现在,多数大学生受到家庭呵护,个人意识强、集体观念差、感情脆弱,缺乏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收费标准的提高、学业压力和就业竞争的加剧,造成高校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学生不断增多,这些都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其次,缺乏整套系统的学生管理体制,学生管理体制单一化,学生管理权责不明确,甚至满足于不出事。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人生阅历、年龄层次、思想水平的参差不齐,也给一些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失望。由于中国几近残酷的高考制度,使得高中教师总以考上大学便轻松为动力激励着学生,以及网络上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消极言论,使得学生心中形成了大学是来玩,来享受生活而并非学习的心态,这也需要学生管理者的正确引导,以便于学生走上正轨。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

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学生工作的小事做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个中心环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工作重点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上来。

“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就是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的参与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校的管理中凸显人性化,表现在让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的活动,自主安排活动,自主制定规划,校方在管理过程之中尊重学生的权利,从思想政治上,实现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是引导高校思想教育走出困境、回归思想教育本质而做出的时代回应。个性是个人动机、需要、兴趣、特长、倾向性和认知思维方式的综合反映。个性使人对事物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选择。真实的集体来自于个体间内在的共生性,存在于独立性和独特性的个体中。所以真实的集体并不压制人的个性,而且是个性得以发展的土壤。任何人离开集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就不能成为人。异化的集体存在于一种外在的约束,这些外在的约束压制了人的个性。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通过“科层式全景监视”的管理制度、以强制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制度以及评价标准模式化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对学生的约束。学生的个性受制于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使他们不仅要生存于科层制的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中,接受学生管理人员的控制,还要生存于犹如镶嵌于大学的校园里的一个个不同的方格——“班级”和“宿舍”中。这些都表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外在约束的基础之上,体现为整齐划一的特点,这使学生的个性化选择自由受到限制,有悖于现代社会对学生个性的弘扬。

严格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人性化教育的光芒,管理要有制度,要有法可依。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也同样,管理者要增强执行校规校纪的严肃性。校规校纪对学生的规范管理是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条件,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必要的。缺乏严格的管理,让学生放任自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严格管理规范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多的应是关爱。在他们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有太多的无奈、挫折和烦恼,他们需要老师和亲人给予关心和爱护、帮助和鼓励,更需要辅导员给予他们鞭策和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在他们困惑不安时,前方有一盏温馨的、明亮的航标灯时刻伴随在他们成长的路上。

高校是和谐社会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学生管理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要达到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目标,就必须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神圣性的同时,正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形势,有效解决高校学生管理作面临的难题,不断创新思维、重视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提高管理艺术,提升管理绩效。管理是一门科学,学生管理更是一门与众不同的科学。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加强学生内在管理与外在管理的结合,做到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的人性化,才能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课题项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学研究课题“‘以学生为中心’管理理念的研究与应用”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建.以人为本理念与学生管理工作.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l0.

[2]张焕华.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探讨.管理科学研究,2010

上一篇:二年级冬天的雪作文下一篇:法本法硕考研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