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的变化

2024-09-15

晋江的变化(精选8篇)

1.晋江的变化 篇一

我们的晋江是一块风水宝地。它就像一匹奔驰的骏马,朝着科技发达的未来冲,又像一树绽放的刺桐花,越开越盛,越开越旺。晋江变化之大,快来听我讲一讲吧!

我们晋江别看小,但我们拥有海陆空三大设施呢!“海”―港口。我们晋江自古以来就有围头港、深沪港还有后来新建的陆地港,大船小船,无论是游轮、集装箱船,还是小渔船,每天来来往往的非常繁忙。

“陆”―动车,高速。我们福建省山很多,原先人们出行很不方便,出远门要七八个小时,现在有了动车、高速,原来七八个小时的车程,现在三四个小时就到了呢。人们出行办事方便多了。

“空”―机场。有了动车还不够,我们还有机场,飞机比动车又快多了。现在的晋江机场变得更加高大上,更加国际化了。我和妈妈去泰国还有去新加坡玩就是从晋江机场直飞的呢。机场给人们的出行增添了一抹色彩!

今年我们的晋江被评为 “全国文明城市”,也寓意着我们晋江人变得更加文明了。你看以前遍地的垃圾,有些街道隔着几十米远一股恶臭就会扑鼻而来。公共场合,人们大声的说笑,玩手机的玩手机,婴儿又是哭又是叫,整个晋江都在震动。但是现在的晋江就不同了,公共场合安静祥和,公园里随处可见跑步健身的身影,路两旁绿树成荫,路边还有绿色出行的公共自行车呢,人行道上,车子见到有人,就停下来让行人先过呢。

晋江的变化,就是祖国的变化,晋江前进的一小步,就是祖国在进步。我爱我的晋江!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晋江变得更好,我们的祖国更繁荣强盛!

2.晋江的变化 篇二

晋江品牌是高举高打

在晋江品牌崛起以前, 国产服装皮鞋产业基本是一盘散沙, 产业集中度低, 从业者收益差, 消费者也享受不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一机会被擅长外贸业务的晋江商人看到, 这些爱唱“爱拼才会赢”的“不睡觉的人”, 率先发现了“明星+央视”的神奇作用, 活生生地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变成了“晋江频道”, 结果是晋江不仅仅造就了几个响当当的品牌新星, 而且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晋江频道”感召下, 晋江企业振臂一挥, 经销商响应者云集。据说有的晋江品牌企业对待经销商就像对待“小二”一样说骂就骂, 即便如此, 还是有众多经销商为其卖命, 道理很简单, 跟随这些有号召力的品牌企业, 经销商自己能够挣到钱。

山寨手机则是釜底抽薪

手机产业则是另一幅情景。2000年以前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的90%, 随后波导等国产手机从渠道上发力, 到2003年一举占领了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而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整体份额退至30%。为此, 2003年诺基亚开始启动跨过中盘的“走向终端”战略, 2005年又推出了针对运营商和大卖场的“走向客户”战略, 到2008年诺基亚取得了中国手机市场40%的份额。这时, 山寨手机出现了。山寨手机藐视一切既定的游戏规则, 剥去品牌手机的华丽套装, 赤裸上阵, 为消费者提供不可思议的性能价格比。如果你想酷, 那就花3000元买一台i Phone;但如果你不需要品牌为自己壮胆, 那1000元的山寨手机也会给你与i Phone差不多的乐趣。

共通之处, 集中火力取得局部战场的绝对优势

如果你去审视晋江企业的治理架构和运营流程, 多半你会失望。但是借助“明星+央视”的权威效应, 这些企业迅速脱颖而出, 像“迎着风飞扬”这样煽情的广告迅速捕获了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心。在市场缺少权威和领军者的时候, 谁的嗓门高谁就是赢家。晋江企业的整体管理虽然不完善, 但是他们将央视广告做到极致之后, 市场的大门随之就向他们敞开了。

《蓝海战略》作者之一的莫博涅女士四年前曾说过, 西方人已经用“可怕 (Scary) ”来形容中国的超低成本了, 你们还要怎么降低成本?如果她今天来看看我们的山寨手机, 说不定她会当场晕过去。企业总是有多种战略可以选择, 其中的低成本战略可能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个战略, 但凡有了一点实力之后, 企业就想着放弃低成本, 转而寻求差异化或者综合解决方案等战略途径。事实是, 只要质量不存在严重问题, 一旦产品成本低至一定程度, 竞争对手的所有其他应对战略都会失效。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人性最深处的需求之一。山寨手机将低成本与产品创意结合企业, 并且做到极致之后, 市场大门也向其敞开了。

军事上, 抓住“命门”一举而破之

发生在两千年前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或许也可以印证今天晋江企业以及山寨手机的某些做法。袁绍乃世家子弟, 凡事都是讲排场、讲套路、讲流程。所以其近十万人马辎重, 绵延东西数十里, 而曹操人数不满一万。按照袁绍的兵法和套路, 曹操绝无胜利的可能。于是曹操反其道而为之, 亲自率兵五千, 冒用袁军旗号, 夜袭乌巢, 一举烧毁袁绍的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 溃不成军, 七万多人被曹操所杀。曹操之所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就是他抓住了袁绍的“命门”, 然后一举而破之。

当然曹操不能整天想着烧人粮草的事, 曹操的天下也不是只靠断人后路而得来的。就像晋江品牌与山寨手机一样, 仅靠今天的做法无法成就印度塔塔汽车和墨西哥西麦斯水泥那样的国际级企业, 但是在特定的时期,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方法是有效的, 因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对未来的建议和猜想

对于晋江企业, 品牌过剩和品牌同质化的问题已经出现, 品牌红利正在快速衰减, 因此应该趁着影响力尚存的时候, 整合并且更重要的是优化这个产业链, 其领先优势才可能长久。

对于山寨手机, 应该吸取2003年国产手机“其兴也勃焉, 其衰也忽焉”的教训。当初我们认为只有中国人才熟悉中国的渠道, 可是没有想到诺基亚比中国人还熟悉渠道管理, 一旦诺基亚找到渠道下沉的方法, 其凌厉的攻势会让中国手机厂商根本无法应付。今天的山寨手机产品创意方面可谓领先, 但是不要忘记, 宝洁公司有一个致命武器叫做“联发” (Connect and Develop) , 也就是和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协作开发新产品。一旦诺基亚找到与客户及消费者联合创意及研发新产品的途径, 其产品创意也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如果印度的塔塔可以生产出2500美元的汽车, 为什么诺基亚就不能生产出500元人民币而且同样富有创意的各式各样的手机?如果晋江品牌可以给山寨手机一点启示的话, 那就是, 你可以暂时忘记品牌, 但是不要永远忽视品牌的影响力。除非山寨手机不想做大 (而做大几乎是每个企业的渴望) , 否则, 从游击队进化为小股部队之后, 就会面临着诺基亚的阵地战威胁。诺基亚凭借着高端品牌, 席卷而下抢占中低端市场是有很大机会的。你可以指望摩托罗拉继续萎靡不振, 但是对于诺基亚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 因为诺基亚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甚至比在中国还高, 你没有理由怀疑诺基亚渗透低端市场的能力。而对于山寨手机而言, 自身最大的问题是, 这是一群散兵游勇, 没有一个整体的战略应对诺基亚可能的举措。

上帝把预测未来的权力留给了自己, 所以我们对未来永远只能是猜想。我们可以猜想晋江品牌和山寨手机找到了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也可以猜想这些企业的所为只是特定时期的一项过渡性措施。

晋江品牌和山寨手机的整体战略和战术肯定不完美, 但是他们对产业“命门”的判断以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成败有许多因素, 或许他们未来会走向没落, 但是他们今天的举措无疑是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的。

3.论“晋江模式”的特色 篇三

晋江模式;特色;示范意义

“晋江模式”作为一种经济发展道路,它是晋江的发展道路,相对于其它三种模式,晋江模式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特的地域文化

晋江模式的形成与它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分不开的。晋江的文化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三位一体的文化,既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又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说,晋江文化的主流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而是处于传统文化边缘,以海洋文化为背景,以商业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因而从文化上来说,晋江模式起源于海洋文化,冒险性、商业性是它的表象,开放性、包容性、学习性是其内涵。以“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精神为核心的晋江地方文化正是植根于此。这构成了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率先发展、攻坚克难,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内在动因。

改革开放之后,作为侨乡,这里的人们最先感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原本备受压抑的朴素市场意识逐渐觉醒,催生了晋江人自发的市场行为。开始仿造生产所谓的“国产小洋货”,市场的利润和成功者的示范,带动了乡里乡邻的仿效和亲朋好友的入伙,这种循着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的经济辐射,一波一波地扩散开来,逐渐在当时的晋江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格局。磁灶的陶瓷、英林的服装、罗山的食品、永和的石材、东石的雨伞、深沪的内衣……正是晋江人重商务实、爱拼敢赢、冒险进取这些本质上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精神成为早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起步于传统产业

晋江经济主要起步于消费品工业,如纺织服装、陶瓷建材、制鞋、食品等。这些传统产业附加值低、竞争异常激烈。晋江人能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强,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在全国是并不多见的。分析一下晋江经济发展的历程就可以看到晋江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以小经济带动大发展。小经济是晋江在发展初期的主要特征,具体体现为“五小”——小目标、小资本、小规模、小商品、小利润。

小目标:作为晋江经济发展初期的创业者们,大多数赚钱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一日三餐能有个饱饭吃。身为别克老总的么建通现在谈起当时的想法——很原始也很具有代表性:“当时只想找口饭吃,从来都没想到这么大。”而正是这种求生本能下看似简单的自觉行为,恰恰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

小资本:发展初期,晋江基本没有任何的工业底子,有的只是侨乡的声号。改革开放后,晋江人利用海外的资金用做原始的投资,开办起了一些早期的加工工厂。几乎所有晋江发家的老板们,原始的启动资本都是极其微薄的。

小规模:早期的工厂投资都很小,规模也十分的有限,大都是家庭作坊,在家里腾一间屋,招几个师傅就算一个厂。在上世纪80年代初,加工服装的缝纫机都由师傅自己带,到1989年左右,才开始大量引进平台机。

小商品:晋江人多以生产和销售如纺织服装、制鞋、食品等科技含量较低的小商品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这种小商品的低投入,使得完全依赖市场调节的晋江创业者充分发挥了“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及时的寻觅和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这使得他们的初期创业相对比较成功。

小利润:晋江人之所以把竞争最为激烈、附加值很小的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制鞋、食品作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正是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改革初期,不仅投资者的投资有限,购买者的消费水平更是有限。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就是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所以晋江的创业者们选择小商品如服装、鞋类、食品作为发展对象是具有很大市场的。

就是在这种小目标的驱动下,经过小资本的动作,这些手工的小作坊生产出来的小商品通过小利经营,爱拼的晋江人逐步为以后带动经济的大发展做好了前期的物质准备。

3.独特的社会资本优势

晋江是著名的侨乡,“十户人家八户侨”,海外乡亲有200多万人,这是晋江最具特色的人文特征和社会资本因素。“侨”的优势为晋江带来了两种资本:一种是资金和资本品,一种是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是从经济学意义上说的。从社会学意义上说,资本还包括与海外华侨的血亲关系和社会关系。福山认为,社会资本实际上是由某种自发群体或社团产生的人们之间的普遍信任,这种信任关系是建立互利合作机制的前提。在短短的28年里,晋江就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县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制造业基地,就是得益于这一独特的社会资本优势。这种独特的社会资本优势不仅奠定了晋江模式的根基,也培育了晋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

4.联户集资的创业模式

从晋江模式的创业历程看,与其它模式如以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和以个体企业为主体的“温州模式”相比较,晋江模式创业历程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联户集资。

晋江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从四种企业形态发展而来的,即乡办、村办、联户和个体。在这四种形态中又基本上是以联户集资形式为主,与其他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198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在晋江陈棣召开社队企业现场会,肯定“联户集资”企业是“福建乡镇企业一枝花”,是姓“社”的,希望“这样的花开遍八闽大地”。据1985年统计,全县乡镇企业总数为5581家,其中联户集资企业3997家,占71.6%。乡镇企业就业人数16.48万,其中联户集资企业占9.62万人,占58.4%。乡镇企业总收入7.32亿元,其中联户集资企业4.69亿元,占64%。由此可见,联户集资企业在晋江模式创业之初无论在企业总数、就业人员、总收入等方面都占主体地位,而且从发展速度看也最快,据统计,1982~1985年,全县乡镇企业总数增长118%,企业人数增长59.7%,其中联户集资企业却分别增长了634%和408%。直至现在,许多企业仍然保持着联户集资创办的模式。

从上述资料可见,联户集资创业在晋江模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5.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的集聚,形成一个专业化分工、产业或产品配套、信息与知识频繁流动、共享基础设施和营销网络的企业协作竞争系统。产业集群形成之后,往往会极大地增强产业聚集区域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进而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温州模式的发展也得益于产业集群的形成,然而晋江与温州的产业集群在内容和形成路径上却有所不同。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温州的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柳市低压电器、皮鞋鞋革、西服、打火机、眼镜。而目前在晋江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包括:鞋业制造、纺织服装、化纤工业、建筑陶瓷、食品饮料、伞具、玩具等。同时还拥有机械设备、精细化工、纸制品以及制药、家私等一批具有集群趋势的产业,并逐渐呈现出从以轻型加工为主向轻重并举的态势。

其次,从形成路径看,晋江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市场主体的角度。晋江从大办企业到形成产业再到发展产业集群,构建了地方生产系统。第二,产业载体的角度,晋江从“满天星星”到工业园区,再到城市工业组团,建立起工业制造基地。温州也是从家庭作坊的草根经济发展到工业园区,再到城市工业组团的,但与晋江不同的是:温州的产业载体发展依托的是本地的产业资源。是一种“内生”为主导的模式,而晋江则是先“外引”而后“内生”的模式。

正如斯科特所言: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被创造出来的。而晋江已经成为这些“经济马赛克”中的一块。

6.品牌效应

品牌,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晋江模式有一个鲜明的“亮点”,就是拥有一大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和消费崇尚度的著名品牌。比如,就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而言,鞋业集群拥有“安踏”、“爱乐”、“亚礼得”;服装集群拥有“七匹狼”、“九牧王”、“柒牌”、“SBS”;伞业集群拥有“梅花”;纸品集群拥有“安尔乐”。10项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98项福建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

晋江品牌打造走的是一条从仿样加工到贴牌生产再到打响自有品牌的道路,至今已经塑造出“品牌之都”的雏形。晋江的产品最初叫做“国产小洋货”,在卖方经济背景下和封闭的环境中曾风靡一时。然而,简单地模仿是缺乏持续竞争力的。随着买方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产小洋货”逐渐失去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这时晋江的很多企业就为国外的企业搞贴牌生产,然而同样的一双鞋、同样的品质,贴上外国的牌子就身价百倍,而生产者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于是当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企业老板们还在勤勤恳恳地为国外企业做代工的时候,晋江的企业家们就开始艰难地打造自己的品牌了。许多企业不再通过中间商,而是将贸易窗口直接建到目标国。“安踏”、“爱乐”、“寰球”等多家品牌店进驻匈牙利"晋江产品一条街",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2003中法文化年,中国民族服饰第一次以超大规模和气势亮相海外,劲霸男装成为中国男装唯一入选巴黎罗浮宫T型台的品牌。同时政府在这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在1995年、1998年和2002年出台了“质量立市”、“品牌立市”和打造“品牌之都”的战略,2005年4月,政府又拿出1800万元,重奖2003年的创牌和达标企业。通过这一系列动作,晋江品牌运营也进入了新境界。

[1]陆学艺,朱 明.从贫穷到富裕:晋江的现代化之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01

4.晋江的变化 篇四

调查报告

摘 要:鞋博会,被会展界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展会品牌之一;鞋博会,也是“国鞋都”晋江的一张亮丽名片。一个展会,代表一个城市发展的名片,见证一个产业崛起的脉络。然而晋江整个制鞋业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制鞋产业链是否经得住时代浪潮的强烈冲击和挑战?鞋博会的开展对晋江鞋业带来了什么?晋江鞋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什么困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团队走访了福建匹克集团、福建野力集团、华宇织造有限公司、晋江中泰鞋材有限公司等公司,对有“中国鞋都”之称的晋江做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实践中深刻地了解了鞋博会以及晋江鞋业发展,并就调查结果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推进晋江鞋业进一步发展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关键词:鞋博会,晋江,鞋业,产业链,发展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

1、国际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国际间的白热化市场竞争迫切要求中国的鞋业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以企在国际市场上谋求自身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晋江鞋业的建设是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2、国内背景

中国已经完成了由计划经济时代下的短缺性经济向市场经济时代下的相对饱和经济的历史飞跃,与此同时,中国国民的价值观和生活形态也由过去的单纯的“20世纪赚金钱”向“21世纪赚休闲”以及过去的居住------工作两点一线的枯燥乏味的简单生活方式向21世纪的居住-----工作-----休闲------学习四维一体全新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中国旅游休闲鞋业的再次细分。而中国鞋都(晋江)就是在中国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诞生了。

3、厦漳泉大东南区域经济的发展

21世纪的中国问题自两个方面:其

一、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要求迫使中国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迫使中国经济融入国际大环境以求得生存发展;其

二、是来自国内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低的根本性问题。而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已经变成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所以也是党和各级政府非常关心的头等大事。因为,“国家的发展看区域、区域的发展看城市、城市的发展看产业、产业的发展看地产”,这是国家的发展法则,问题的关键是看从何处入手的。

所以,作为中国第二级区域的代表-------厦漳泉大东南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如何加速本区域的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已经是国家和泉州市委、市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大泉州战略的突破口也正是这一法则原理下所涉及的问题核心。鞋业是泉州的龙头支柱,但是影响泉州经济发展的恰恰是城市的系统规划、整体布局和综合开发问题,特别是产业园区的系统规划与布局,而中国鞋都的诞生体现了上届政府立誓改变这一困扰泉州经济发展的问题的实质性举措。把过去的分散性、小规模、技术与品牌文化含量低、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差的不良局面,改变成为大区域集团化、集中化、科技与文化含量高的国际鞋业物流港,以增强晋江制鞋企业的竞争力和促使它们早日充分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舞台,为泉州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基础。中国鞋都作为泉州市的第一个地产大盘的诞生势必会对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大泉州的城市化进程发挥革命性引领与推动。

(二)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概况

为加强海内外鞋业界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晋江形成全国性鞋成品、鞋材、鞋机及鞋相关产品的交易市场,促进中国制鞋业持续健康发展,晋江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国际鞋业博览会。

如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已不仅仅是产销对接的有效平台,而是通过产品、品牌和展台形成的合力,共同承载着鞋业的文化内涵。

1999年,在分工细密、配套完整的晋江鞋业产业链和生产协作群体的支撑下,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应运而生。经十一年磨砺,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精的发展过程。如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已成为全国专业鞋业展会,具有行业风向标作用,被业界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展会”之一。

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第一届到第四届):以“小地方办大展会”的理念,依托日趋完善的制鞋产业链,顺应鞋业旺盛的拓展需求,创办鞋博会。这一阶段以政府为主导,逐步完善展会相关配套设施,吸引企业参加,展会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

发展阶段(第五届到第七届):展会的影响力与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展会逐步走向市场化、规模化轨道,参展企业数量增多,开始由企业唱主角,政府逐步淡出。

调整阶段(第八届到第十届):展会走向精细化、专业化、环保化、国际化。在规模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参展质量,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国际化道路日渐宽阔,东南亚等地客商纷纷参展采购。转型阶段(第十一届到第十二届):展会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更加突出行业贸易平台、产业链纽带及展示创新成就窗口的定位,为更多鞋业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加油站”。(三)晋江鞋业简介

制鞋业是晋江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主要分布在晋江市陈埭、池店、内坑、青阳、梅岭、西园、西滨等镇(街道)。在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集中的发展进程,目前晋江鞋业已步入转型升级阶段,成为晋江市域内最成熟的产业集群之一。

晋江市现有鞋类生产企业3112家,从业人数超38万人,年产鞋9.5亿双、皮革总产量10亿英尺,主要产品包括有专业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时装鞋、凉鞋、雪地鞋等数百个品种和规格,其中运动、旅游鞋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世界总产量的20%,产品远销163个国家和地区。形象地说,全球平均每12个人就拥有一双晋江鞋。

晋江制鞋业还拥有配套完善的产业生态链,全市已形成了鞋成品、鞋机、鞋材、皮革、鞋业化工等企业生产齐头并进、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形成了社会化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条龙生产协作群体,市内还拥有大量模具开发、鞋样设计、出口代理等专门为生产性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配套行业,企业已基本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流程。制鞋业的发展,还带动区域鞋材市场的配套繁荣,鞋业重镇陈埭现已形成陈埭鞋材市场和中国鞋都两大区域配套市场。

近年来,晋江市鞋业企业还主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通过依托个性化、差异化产品 定位、斥巨资聘请形象代言人、召开春、秋两季营销会议等形式,致力于拓展品牌对外影响,全市鞋业企业聘请的影视、体育明星多达70多位,年广告费投入近10亿元。部分企业还通过参与顶级体育赛事合作,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晋江制鞋业装备了大量具有国际水平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同时,企业十分注重自主研发投入,全市规模以上鞋业企业均自行配套产品研发机构,其中有4家鞋类企业研发中心被确认为省级

技术中心、5家鞋类企业研发中心被确认为泉州市级技术中心,全市制鞋业依靠自主研发,目前共掌控了鞋业生产2000多种核心技术、拥有189项专利。

二、调查的意义及方法

此次社会实践以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进行深入调研,考察晋江鞋博会对晋江鞋业发展的影响,了解中国鞋都——晋江的制鞋业发展过程及其产业链,切身感受了晋江鞋业在加快海西建设下发展成果。团队成员通过书刊和网络从理论上获得间接资料,再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直观资料,参观晋江SM广场、中国美旗城,查阅地方市志,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真实可信的宝贵资料;走访当地鞋材企业、鞋级企业以及鞋成品企业,采访晋江市制鞋工业协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获取更为详实的资料;将统计的资料通过科学分析法分析,从而得出从而得出形象、客观、科学的统计内容。

二、调查的成果

(一)晋江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多年前,谁也不曾想到,毫无制鞋传统的晋江竟会与鞋子结下不解之缘,20年后的今天,晋江成为了全国制鞋主要基地和世界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全市现有鞋业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年产量5亿多双,年产值近200亿元,出口量3亿双,出口创汇12亿美元,产品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3月19日,晋江被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等4家机构联合命名为“中国鞋都”。作为晋江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晋江制鞋业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

1、打造鞋业航空母舰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晋江鞋业主要依靠几支锤子、几把剪刀、几台缝纫机起步,从事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的珠拖鞋、硫化鞋生产,鞋业生产企业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市场效益低下。进入上世纪90年代,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晋江制鞋业开始通过嫁接外资,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装备,走增资扩营、规模扩张之路,着力打造制鞋业的“航空母舰”。目前全市已拥有年产值超过千万的企业130多家,其中超过亿元的企业近10家,千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产值占全市鞋业产值的35%,并培育了一批如安踏、寰球、三兴、别克、爱奇等鞋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在2000年全国旅游运动鞋生产企业年销售额前20名的排行榜中,晋江制鞋企业占了8家,安踏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连续3年稳居国内首位,寰球、国辉、爱奇、万事达等一批外向型企业的产品在国外市场日渐走红,其中寰球公司“亚礼得”品牌已在东欧市场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同。

2、打造产业一体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晋江坚持从转型、升级、接轨入手,不断创新思路,促进鞋类产业做大。目前全市鞋类产品生产已形成了品种繁多、规格齐全的格局,有运动鞋、旅游鞋、皮鞋、凉鞋、胶鞋、休闲鞋、时装鞋、登山鞋、珠拖鞋、旱冰鞋、雪地鞋、劳保鞋等数百个品种和规格,其中运动、旅游鞋占全国旅游、运动鞋总产量的1/4,占世界总产量的1/8,有这么一种说法:全球平均12个人就拥有一双晋江鞋。制鞋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目前晋江从皮革、鞋材、化工原料、鞋机直至数字模都有区域内的专业厂家为成品鞋企业从事配套生产,并涌现出如宏玮鞋材、泰亚鞋材、盛辉鞋材、峰安皮革等一批规模化鞋材生产企业,形成了社会化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条龙生产协作群体。作为鞋业配套产业的制革行业也在晋江安海镇迅速发展,并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制革基地和集控区。鞋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区域鞋材市场的繁荣,晋江鞋业重镇陈埭形成了长达数公里的“鞋材一条街”,该市场集鞋业原辅材料批发、零售、鞋机展销为一体,吸引了浙江、江西、四川等国内省(市)和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台湾、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鞋材机客商入市经营,年交易额超20亿元,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鞋材市场之一。目前一座新兴的、规划用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1.85亿元的陈埭鞋材商贸市场正在加快建设中。从一定意义上说,晋江鞋业产业的聚集区域优势为专业展会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3、打造品牌铸风采

质量是晋江制鞋业的制胜法宝。在发展初期,晋江鞋子曾因质量问题屡遭消费者投诉,有“星期鞋”、“过街鞋”之说,在经历了市场萎缩、产品滞销的阵痛后,晋江制鞋企业励精图治,以科技进步为先导,注重加大技改投入,积极引进高级人才和先进技术,加速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累计引进自动制鞋流水线2000多台(套),EVA鞋底一次成型注射机近60台,年均投入技改资金8亿多元,鞋类产品质量从鞋样设计、鞋材选择、设备更新、工艺改造、产品开发等方面已向高层次发展,相当部分产品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晋江鞋业企业自行开发的鞋类款式快速仿型CAD/CAM系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PU合成革、PV二层革等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纳米、莱卡技术的应用,加快了鞋用材料技术的更新变革。在完成产品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晋江制鞋业借鉴世界名牌发展经验,导入IC管理,开展质量认证,狠抓产品质量基础工作,同时斥巨资聘请影视体育明星作形象广告、品牌代言人,致力于品牌运动。泉州市寰球公司于2002年9月12日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国家级出口免验评审,成为全国第十家、鞋类行业第二家、福建省首家产品出口免检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20多家鞋业企业分别在各级电视台做广告,仅陈埭镇制鞋企业年广告投入就超过3亿元,打开央视五套或部分地方电视台,经常可以看到不少时下热力四射的电影明星、运动明星正在荧屏上通过时尚动感的画面和充满青春活力的广告语恣意展法着晋江鞋的动力风采。名牌战略的实施,奠定了晋江制鞋业做向品牌经营的基础,目前全市制鞋业共获得1个全国驰名商标、3项中国名牌产品、7个福建省著名商标,8个泉州市知名商标,在众多消费者眼里,晋江已成为世界旅游运动鞋的代名词。

4、打造市场天地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晋江广大营销人员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为晋江鞋走向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进入90年代,晋江制鞋企业开始通过设立专卖店、专卖柜、专卖点,与消费者建立了直接的购销关系,用实力和产品质量占领市场。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剧烈,部分鞋业界先知们又开始走出国门,通过参加国内外知名鞋展、在国外设立办事机构等形式,大力拓展国际市场,1997年以来,全市累计共有300多家(次)企业参加了全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德国杜赛尔多夫国际鞋展、美国拉斯维加斯鞋展等国内外专业展会,有20多家制鞋企业在世界25个国家设立了近50个商务机构。2002年11月,“安踏、寰球、爱乐、别克、恒强”联合进驻匈牙利最大的物流中心“亚洲中心”,创建了“中国鞋都晋江街”,并于今年3月7日开始试营 业。今年4月份,安踏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到台湾金门地区开设专卖店的企业,并在新加坡繁荣商业区开设6个专卖店。为进一步加强晋江制鞋业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协作,拓展市场营销渠道,推动鞋类产业升级。从1999年起,晋江市政府牵头协同有关部门在晋江SM广场连续举办了四届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四届博览会的商业效益、办展规模、布馆水平、服务质量逐届都有长足进步,参会客商遍及国内上百个城市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到会客流量近30万人次,累计达成合同交易额近70亿元,赢得了各地客商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成为了晋江鞋业打造地域品牌,扩张产业优势的重要平台。第五届鞋博会已正式升格,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本届盛会共设立1419个展位(其中境外参展展位355个,占25.3%)荟萃了国内外鞋类制成品、鞋革材料、皮革化工制品、制鞋制革机械设备和鞋业科研、设计的最新成果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国际制鞋工业的新水平、新成就 为海内外鞋业界同仁展示企业风采、扩大品牌宣传、交流行业信息、沟通供需渠道、谋求发展商机搭建了理想舞台。

(二)晋江鞋业发展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一年一度的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四月份开幕。从1999年点燃鞋博展的火炬,这已经是第十届了。自古有云,十年磨一剑!历数晋江鞋博会的十年历程,虽然谈不上丰功伟绩,却也算是汗马功劳。毕其十年之功,晋江鞋博会在推进晋江鞋业产业升级的战略结构中充当了极其重要的推进器功能,特别是在2000年代的前几年,晋江鞋博会既成就了晋江整个制鞋产业,更成就了一大批晋江知名鞋业品牌。

然而,从2005年开始晋江鞋博会就渐显颓势。此时此刻,晋江鞋博会面临一系列尴尬的处境,其对于晋江鞋业产业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自身也从鞋企争相参加的一个香饽饽成为政府主导下的一根“鸡肋”。地方政府在分析,晋江鞋企在深思,组委会在检讨——晋江鞋博会为何沦落至此……?

其实,抛开晋江,放眼全国,就会发现这一问题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同一时刻,成为鸡肋的展会不独晋江鞋博会,各地举办的规格不等的专业性展会甚至上至国家级的中国体博会、中国服博会,都愈发的显得魅力散尽,力不从心,参展商的参展激情也愈发消逝。

虽然说鞋博会的日渐式微是综合方面的原因,既有宏观环境的障碍,也有微观层面的限制。深究其根源,我们认为,晋江鞋博会的逐渐走低与其不可规避的四大缺陷存在息息相关的联系,这四大缺陷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晋江鞋博会的振兴就很难实现。

1、晋江鞋博会日渐式微的四大缺陷

晋江鞋博会创办之初,晋江正处于运动鞋产业历经十几年积累正要向上发力的特殊时期,这个时刻晋江鞋博会横空出世,就象是雪中送炭一般,给予了这些准备崛起的运动鞋品牌一个更高层次的舞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晋江鞋博会创办之初赢得了运动鞋行业的热力追捧。然而,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体现出“福祸相依”的宿命。晋江的地区属性和运动鞋的专业细分定位在近十年后的今天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四大难题——会展的“权威性、地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1)权威性的丧失令鞋博会失去核心发展动力

首先,晋江鞋博会因其专业细分的定位,更多的只能体现为体育行业大环境下的一个组成部份。所有主办单位、参会的关联单位、参展商都是体育行业、各个地区的一个组成部份、一个局部。局部往往无法代表全体,这一点也影响到鞋博会在发展方向上就不可能向上升级,成为大区域级或是国家级的会展。

其次,晋江鞋博会并没有建设成为一个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布舞台,仅仅只是一部份品牌的简单形象展示。因此,展会并不能为行业指出全国流行的趋和发展方向,也因此而失去了相当一部份希望借助展会保持与行业的密切联系,了解行业最新前沿资讯的参展客户。

最后,晋江鞋博会一直缺乏国际、国内其它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品牌如Nike、李宁等参展,仅仅只是晋江企业的一场费用高昂的独角戏。缺乏重要的行业号召力,自然就无法促成更多的中小企业积极参展。

(2)独处东南一隅的地域性先天限制令鞋博会失去突围的机会

晋江鞋博会因其规格的限制,仅仅只能列为一个区域性的会展,并不具备全国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如果仅仅穷晋江一地之力的话,很难形成足够的力量向上突破,冲突区域的局限向更大的板块甚至全国推进,进而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较大区域或者是全国性的会展。而晋江自身既然解决不了问题,以区域鞋博会的狭窄定位又很难从华南、华东、华北、西南等制鞋重镇吸纳同行前来参展(附近的温州、广东已经自行举办鞋博会或类似展会),所以搞到最后,往往很容易变成晋江制鞋行业自己唱的一出“独角戏”——既缺乏“演员”,也缺少观众,很难有向上提升的机会。

(3)综合性的缺失约束了鞋博会的发扬光大

晋江鞋博会,顾名思义只是一个制鞋的行业会展,充其量也就是上至鞋材、辅料,下至市场零售。更有甚者,受产业格局的限制,晋江的鞋博会越来越演化成成运动(休闲)鞋的博览会。众所周知,一个运动鞋产业的体量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庞大的行业展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越做越小、越做越窄。

综合性的缺失一方面使得晋江鞋博会无法获得更多地区的制鞋参展商,另一方面则更是大大的制约了鞋业之外的其它关联参展商如运动服饰、配饰、器械等。最后变成只有运动鞋专业群体(原材料、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因其专业对口而存在参会的潜在需求,其它关联行业的专业群体已经不自觉的被(4)应用性的降低从根本上弱化了企业的参展需求

会展这种新式的传播沟通途径,具有展示形象、发展业务、交流借鉴等综合应用功能。这种功能在鞋博会创办的早期,因企业的发展水平较低而体现得淋漓尽致。时至今日,一大批企业久经市场之后发展、成熟起来,它们对会展的需求也在发生内在的变化。譬如展示形象,早期万马齐喑、泥沙俱下的时候,企业首要的课题就是建立自己在产业领域内的形象,这一点早期的鞋博会做到了。通过参加鞋博会,一批实力鞋企受到了地区产业界的认同,也因此而获得诸多特殊的机会。时至今日,在成功确立地区范围内的形象之后,展示形象就变成了面向全国范围内的销售渠道、专业客户、消费者这一层面,这一点恰恰是一个区域性的展会所不能实现的;发展业务的需求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开始业务的范畴被定义在寻找优质的产品、原料供应商,早期的鞋博会也确实满足了企业的这一基本需求。而在今天发展业务的范畴扩大到了获取更多的专业、实力商业合作伙伴,获得更多的行业意见领袖的亲睐,对于一个人气有限的区域性行业展会,这一点显然是办不到的。

如果说广东、成都、东北等地的类似博览会还可以提升区域范围内的影响的话,晋江作为企业的大本营,影响已经依靠企业十几年、数十年的积累基本完成了,并不需要依靠展会来达到这一目的,展会的应用作用也因此而大大弱化。

此外,鞋博会的招商也越来越限于政府发展的招商项目,对于企业的技术成果交易、产品交易、行业创新与创意交易、销售合作等基本层面的应用功能则被忽略了。参展企业所获得的回馈因缺失富有价值的“即时回报”而显得微不足道。企业的回报大幅综水,自然就直接影响了企业对于参展的决策与决心了

2、从鞋博会升级为体博会,晋江鞋博会摆脱“鸡胁”定位的解决之道

晋江鞋博会因以上四大缺陷而星光暗淡!纵观国际、国内各大小展会,举凡盛行不衰者大多显现出“时间久远、范畴广阔、规格高企、回馈超值”等典型的特征。很明显,今时今日的晋江鞋博会并不具备这些特征。为今之计,要令晋江鞋博会再振雄风、重塑造辉煌,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而最有效的变革莫过于对展会进行本质意义上的变革——从鞋博会变革为体博会。

从鞋博会变革为体博会,看似仅仅一字之别,其实内藏乾坤。这一变革的实践,势必令鞋博会变得豁然开朗,势必将令鞋博会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从鞋博会变革为体博会,蕴含了三重极为重要的战略思维。

首先,从鞋博会变革为体博会将在会展外延上得以大幅度的拓宽。展会不再仅仅面对制鞋企业,展会所面对的对象将发生本质的变化。届时,运动服饰、户外运动和休闲用品、运动器械等都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展会,势必将为展会带来超过任何一届鞋博会数倍甚至十数倍的参展企业,同时也势必将带来分布范围更广、更多的专业观展观众。这两点将促成会展在规模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次,从鞋博会变革为体博会在会展内涵上也可以进行无限的扩充。无论是属于实体的各类体育用品如运动服饰、户外运动和休闲用品、运动器械等,还是虚拟的体育智慧、体育媒介、体育活动等体育产业关联产品都可以进入体博会的参展平台,共同提供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观众。此举将大大丰富体博会的参展结构,完善体博会的功能与定位。

最后,从鞋博会变革为体博会在会展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将大大强化。当前鞋博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拓展无门、上升乏力。鞋博会变革体博会之后,全国仍至全球范围内的庞大的体育资源都属于体博会的参展对象,将令体博会在今后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内都不再遭遇结构瓶颈。

3、晋江鞋博会变革体博会的三大保障

从鞋博会变革为体博会固然是晋江鞋博会走出困境的解决之道。但这条道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通,政府部门、体育业界都在广泛的分析与探讨。综合研究之下,我们认为近年来发生在晋江区域内的三大背景环境的转变为鞋博会变革为体博会垫定了坚实的基础。(1)产业结构趋于完善

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晋江(福建)地区除了发展了强大的运动鞋产业,还实现了整个体育产业的全面进步,只是运动鞋的风头远远的掩盖了其它关联体育产业发展的事实——譬如运动器械方面福建以舒华、WNQ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在行业内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户外运动方面的洲克泳衣也是做得风生水起;石狮彭田庞大的运动服饰生产能力更是在国内坐拥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30年特别是近10年,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业界的锐意进取下,晋江(福建)地区整个体育产业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日渐成熟的体育产业格局为晋江(福建)地区举办体博会垫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可以说,晋江(福建)地区已经初步具备了举办体博会的基本面。

(2)政治环境变化下的独特地理位置

自从福建提出“海西”概念以来,福建一扫此前南被广东、北为江浙夹在夹缝中的尴尬地位。福建的地理位置开始发生战略性的转变。受惠于这一特定的战略转变,晋江举办体博会的地理位置优势开始凸显。

除了晋江(福建)已经初具雏形的体育产业之外,南到广东、北到温州、东到台湾、西到江西整个片区的体育产业都开始呈现向晋江(福建)靠拢的迹象。晋江(福建)举办体育会,可以聚合中国体育产业最发达地区的资源,其影响力和实力之强,假以时日,甚至有可能和以山东、中原、北京为聚集区的中国体博会分庭抗礼。

以如此庞大的国内体育资源,完成可以支撑起体博会的正常运行!(3)地区产业力量的崛起

地区产业力量的崛起为晋江(福建)地区举办体博会提供了新的契机。

如果说十几年前晋江还是一个相对闭塞、手工作坊式的运动小城的话,时至今日晋江已经成为国内拥有知名品牌和规范产能最多(最大)的地区,这些崛起的体育品牌目前在国内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号召力、影响力。也正是在这些品牌的影响下,国际、国内的一些中高端体育品牌、资源开始俯下身来关注晋江,重视晋江,晋江在国际、国内体育行业的地位日渐提升。这种提升一方面为晋江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国内行业优势力量的关注;另一方面更带来可贵的资源倾斜。晋江开始逐渐与国际、国内顶级运动资源零距离接触,无论是安踏的上市还是其它知名运动品牌的创新举措,莫不吸引国际、国内一流体育企业、资源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合作。

在晋江(福建)适时举办体博会,对于进一步整合国际、国内体育资源,进一步提升晋江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在国际、国内的战略地位,都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后记:

从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到中国(海西)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仅仅只是一个提议,看似几个字的变更,背后隐藏了促进地区产业进一步强势发展的历史使命。这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体育产业全体同仁的群策群力。

我们拭目以待……!

5.晋江市集聚技能人才的若干措施 篇五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加快引进、培养、集聚适应晋江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跨越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高,根据《福建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晋江市关于加快引进优秀人才的若干意见》,制定如下措施。

一、创新引进机制

以企业为主导,实施技能人才集聚工程。坚持政府主导、财政扶持、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企业、人力资源机构、职业院校等社会力量引进技能人才,促进技能人才数量快速增长,素质明显提高。

(一)加强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引才。鼓励全国各类职业技术院校采取校企对接、订单式培养等形式为我市输送高技能人才,对一次性输送20名以上高级工,且就业满6个月(须在我市首次参加社会保险)的,按每名毕业生1500元给予奖励;对一次性输送10名以上预备技师,且就业满6个月(须在我市首次参加社会保险)的,按每名毕业生2000元给予奖励;对当输送5名以上技师(高级技师),且就业满6个月(须在我市首次参加社会保险)的,按每名技师(高级技师)3000元给予奖励。

共享的原则,鼓励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及群众团体等社会力量建设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对于新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给予20万元补助;新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给予10万元补助;新获得泉州市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给予5万元补助,用于基地建设和培训支持。

三、强化激励机制

坚持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辅助的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引导企业实行技能人才岗位绩效工资、协议工资、技能职务津贴以及年薪相结合的薪酬制度,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待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试行技能技术入股、企业年金制度等激励机制。

(一)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补贴。鼓励在我市企业工作的技能人才(须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到市内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资格鉴定站通过社会化考评提升职业技能,新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相应技能等级给予初级工(五级)800元/人、中级工(四级)1000元/人、高级工(三级)1500元/人、技师(二级)2000元/人、高级技师(一级)2500元/人的培训补贴。

(二)实施技能大奖奖励政策。积极推荐技能人才参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技术能手、福建省技能大师、泉州市技能大师,对于新获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于新获评省级技术能手、福建省技能大师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对于新获评泉州市技能大

师的,给予一次性3万元奖励。

(三)提高来晋工作技能人才优惠条件。引进的技能人才经申请认定为“晋江市优秀人才”的,可按有关规定享受津补贴,并在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项目享受“晋江市优秀人才”待遇。技能人才5年前(不包括5年)曾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新引进到我市工作的前3年(须在我市首次参加社会保险,且常年在我市工作)可参照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晋江市优秀人才”享受8000元/月·人、4000元/月·人、2000元/月·人的津补贴。

四、健全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办负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协调;人社局负责实施技能人才措施;发改、经济、教育、科技、财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及各镇(街道)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做好技能人才工作,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的技能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优先保障资金投入。提高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对落实技能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措施所需资金,提前列入预算,给予优先保障。

6.晋江历史小论文 篇六

晋江,一个闽南地区的小城市,却拥有着闽南那独有的风情。现今,晋江还完好的保存着闽南独特的建筑群——五店市。“五店市”三个字,取自明代晋江书法家张瑞图的作品集字而成,旁边的石马跟石槽就象征着五店市当时起源于驿站。里面有一片红砖古厝,是闽南地区的特色建筑,叫做皇宫起。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据说闽王的王妃是泉州人,有一天下暴雨,王妃特别的愁眉苦脸,闽王就问怎么啦,她说,家乡的父母住在茅屋里遭受风吹雨打,日子不好过。闽王马上就说,赐你的府上建皇宫似的房子,这里的我府指的是整个晋江府,就这样家家户户效仿王府建起了房子。柳青新宅,一座闽南打厝,一座民宅。这座宅子很普通,但细细品味起来,很有闽南建筑特色。门路上方的木构架,它叫做牌楼,象征着主人家的脸面,所以他雕刻得特别精美别致,以用来体现主人家的品味。旁边门楣上方,上面有两个带翅膀的小人物,看起来像天使,这是闽南建筑的中西合璧的现象。前方的青石上雕刻的都是家风家训,当时在闽南很注重这方面的教育。还有其中的一种外墙,它展示了闽南地区特有的建筑结构,叫做出砖入石。出砖是因为这些砖块比白石突出大约两公分左右,白石相应凹进去,所以是入石。这其中也体现了闽南人的智慧所在。晋江处于沿海地带海风中含盐量大,石头容易被腐蚀,所以他们在建房子时,特意留出两公分,就算后期被侵蚀也不至于凹进去,具有先见之明,而闽南人也对这种出砖入石的建造赋予了三个寓意:金包银,母鸡生鸡仔,百子百孙的美好寓意。这当中也为我们对闽南风情的赋予者——闽南文化,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民以食为天,闽南人在吃这方面,翻足了花样。蚵仔煎,土笋冻,面线糊,卤面等都是地地道道的闽南地方特色小吃。还有独具特色的地方习俗如普渡,其中的摆祭烧金,嫁妆的品种繁多,还分为一担一担的好几担,有吃的,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贡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

闽南语更是闽南文化中的精粹。闽南话又称河洛话,其发源地是在古代中原国都洛阳周围的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后晋室南渡,在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为“晋江”。如今晋江人还在使用这一方言,使之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还有南音,木偶戏。高甲戏等众多闽南人民独创出来的文化,使得闽南更具风情。

闽南还有着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美景。唐末诗人韩偓在此隐居时,曾咏诗“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正是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出了李光地,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清朝著名的清官、理学名臣,也是有争议却又深得康熙帝信任的人物。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颜思齐,郑成功,黄道周等厉害的人物。

7.晋江的变化 篇七

2006年4月创刊的《晋江经济报》, 是一张贴近晋江流域实际、凸显民营经济特色的区域性综合性政经日报。经过几年来的摸索, 我们将这张报纸定位为“政治报、经济报、街区报”, 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突出在民营经济, 深入于普通市民。实践证明, “三位一体”的办报理念已逐渐被各阶层读者接受, 实现社会效益凸现, 报社收入快速增长, 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实现收支基本平衡, 进一步确定了其主流媒体的地位。笔者结合实际, 对这一办报模式作具体分析。

一、《晋江经济报》读者定位的三个层面

传媒的读者定位, 就是内容定位、产品定位, 目的是为了寻找和发现哪些信息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从而为传媒产品创造出市场需求的读者群体, 以便针对这种需求进行产品决策。[1]

《晋江经济报》创刊伊始就界定了范围、内容:面向晋江流域的综合性政经日报。因为落地在晋江, 就必须在晋江进行市场研究和开发, 实现本土化。649平方公里的晋江市, 有一百万城乡人口。在《晋江经济报》创办之前, 晋江尚无一家以“晋江”为名本地化的纸质媒体。虽然当地报业市场上已有数家报纸发行, 但或为都市报, 或为党报, 得到的是散状覆盖, 各自拥有一定读者, 形成不了强势。读者市场也未得到细分, 尤其是当地活跃的民营经济群体, 蕴藏着丰厚的市场资源。有鉴于此, 《晋江经济报》有三个层面的定位:

(一) 时政报层面:服务当地党委政府, 树立报纸权威地位

《晋江经济报》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子报, 与晋江方面共同合作创办。多年来, 当地党委、政府一直想借助报纸, 将党委政府的声音传到民众中去, 传到企业和基层中去, 借此推动工作、推动社会进步, 也希望通过报纸这个平台, 进一步在海内外树立起“晋江形象”。因此, 《晋江经济报》一诞生, 就承担起这一职责。另一方面, 对办报人来说, 异地办报存在着诸多困难, 不论是新闻采访还是经营发展, 都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 需要一个亲和、友善的“亲家”。

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 确定了《晋江经济报》读者定位的第一层面, 即读者为村以上的广大机关干部, 报纸必须通过做好为当地党委政府的服务, 将影响力渗透到众多的机关干部群体中。

确定这第一层面的定位, 对于新创刊的报纸来说,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报纸为党委政府做好服务工作, 当好“帮手”, 就能得到较好的认可, 不仅能使报纸克服异地办报的困难, 迅速融入当地, 而且能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支持, 从而为快速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二) 经济报层面:为企业提供有用信息和延伸服务

这是《晋江经济报》必须凸现的重要特色, 也是报纸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晋江是一个带有强烈个性特质的地域:民营经济发达, 连续16年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居福建各县域之首, 企业多, 国字号品牌达107个在全国最多。企业家群体之庞大、经商意识之浓厚也堪称八闽第一。爱拼敢赢、你追我赶、超前思维是他们的精神特质。这些企业与企业家群落, 是《晋江经济报》厚实的读者对象和丰富的经营合作资源。如何为这些企业和人群提供吸引人的、定制化的新闻产品及各类延伸服务, 将是《晋江经济报》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而本土化的“经济报”这一读者层面的定位, 显得顺理成章。

(三) 街区报层面:作为本区域普通群众情感信息、需求交流的平台

街区新闻是国外引进的概念。所谓街 (社) 区报, 是指针对单个街 (社) 区发行的社区报纸。在前工业化时代, 以地方性、小型化为标志的社会生活催生了报纸的雏形, 即小众化的社区报 (晋江还不是一个发达的城市, 因此针对晋江实际称之为街区报更合适) 。[2]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是否做到本地化和分众化, 将是报纸立足制胜, 获得读者群的焦点所在。晋江经济报的本土化生存, 就必须依赖于“街区报”的定位不断深入实践。

由此, “三位一体”的办报定位确定下来, 我们对“三位一体”办报思路的理解是:政治报、经济报、街区报三者并存, 既统一在一张报纸内, 又在版面上各有侧重。“时政报”优先发展是生存之源;“街区报”持续推进是发展之根;“经济报”深化拓展是起飞之翼, 更是未来的主导。

二、“三位一体”办报模式的具体实践

“三位一体”的办报模式, 既互相独立, 又相互交融, 要求我们细分读者, 并为之提供个性化新闻产品及服务, 切实解决不同层次读者的新闻和服务需求, 并在不同的版块和本土化、差异化的内容上呈现出来, 从而实现报纸较为准确的定位, 而这正是办报实践中最难做到的。目前报纸也仍在不断磨合和探索,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 创新时政报道, 硬新闻软着陆

传统的时政报道脸孔较硬, 身段不软, 我们提出, 要将贴近性、互动性和亲和力融入权威性, 四者统一, 实现可读、有用, 促进权威树立。

1. 互动促进权威、实现有用

《晋江经济报》于2007年3月起推出“阳光决策”系列报道。通过开辟专栏, 把晋江市将要出台的“新政”先行在报纸上广泛征求民众意见, 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议事发言的平台, 使决策更民主、政策更亲民, 在晋江市政府、部门中引起较大反响, 也使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政府是在为他们办实事。

拆迁历来是各级政府中最难的工作。晋江桥南片区拆迁回迁户有两千多家。2008年, 政府免费为他们订阅晋江经济报, 大量的政策通过报纸传达到拆迁户脑中。2009年, 政府出资启动装修大赛, 在报纸上开展评比活动, 免费为回迁户提供装修设计, 反响良好, 促进回迁工作顺利完成。晋江城市化水平较为落后, 2010年初以来, 晋江政府抓住机遇加大城建力度, 报社及时跟进, 进行了各项策划, 用评论、系列报道、现场新闻特刊 (4个版) 等形式, 加大报道份量, 形成声势, 营造良好的大干快上的舆论氛围。与此同时, 又想方设法使新闻好看, 通过典型的细节 (如旅港著名企业家苏千墅先生从香港专程乘飞机回乡签字拆迁, 一番动人的话语让人深受感动) 和现场, 而不是说教, 在政府与市民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推动了城建工作的快速开展。

2. 策划典型, 实现时政报道的深度、权威

2007年晋江建市十五周年, 是创新时政报道的一次机会。历时近一年, 报纸推出“晋江建市15周年·晋江镇街行”的大型策划。这组报道以彩色专版形式, 以镇街为单位全面介绍晋江建市15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成就, 通过“纪录”、“片花”、“蓝图”“数码”、“专家眼”、“旁白”等栏目, 注重以细节感染读者, 通过有枝有叶的生动事例, 文图并茂、全景式展示晋江的发展历程, 剖析发展动力, 勾勒未来蓝图, 受到晋江各界的好评。

目前, 《晋江经济报》已初步形成了创新时政新闻的操作模式, 即重大时政事件提前介入, 事先与党委、政府部门取得共识, 在新闻发布上做到权威性。同时, 在新闻采写上做到由下而上, 放低报道“视角”, 由典型案例带出时政背景, 并进而阐释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 不讲空话、套话, 做到硬新闻软着陆, 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 凸显产经特色, 寻找主攻方向

作为经济报这一读者层面要有突破, 难度最大。一方面要求高, 另一方面读者文化层次高低不平, 记者专业背景不够, 写的文章很难引起共鸣。三年来, 报社一直在加大产经新闻的报道力度, 力求产业类新闻更具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

2006年以来, 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晋江企业的改制上市工作, 报社精心组织, 从政策解读到深入分析, 陆续推出“晋江企业上市总动员”系列报道, 刊出了近百篇有份量、有影响的文章。2007年和2008年还与北京民营经济研究院联合推出四期“北大—晋江圆桌论坛”, 请专家与企业家交流互动, 答疑解惑, 有力促进了企业上市步伐和经济转型。2009年, 金融危机袭来, 报社积极配合宣传政府和企业有为应对之策, 报道推出后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成绩显著。2009年晋江厦大总裁班、2010年8月北大总裁班的持续报道在广大企业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力提升了企业家的层次。

2007年9月, 产业版扩版成功, 4个版的“产业”独立成叠, 并新开设“人力资源”、“品牌营销”、“青商才俊”等本土文化经济版块, 目标对准新一代的中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 凸显本报关注本地民营经济的特色。2010年5月开始, 产业版块再度整合扩充, 增设金融版面, 改造原有的产业周刊, 分出财经纵深、体育用品、纺织服装、综合资讯、人力资源等版块, 各版启动“工作室模式”进行运作, 使产业新闻报道更贴近晋江产业特点, 呈现新的气象。目前与本报开展合作的企业达40多家。

(三) 加大街区新闻量, 实现差异化竞争

按新闻的接近性理论, 越是地区性、地方性的报纸, 越易受到读者欢迎。社区报的标志特征是它“对某个特定社区的服务性和归属感”。它具有不可替代性, 具有高度的地域相关性, 超过一定范围, 新闻对局外人变得毫无价值。在新媒体时代, 社区报小而近的天然优势, 助其顽强成为媒体适应者, 让其它媒体望尘莫及。[3]

按照街区报理论, 在原有“民生”版的基础上, 《晋江经济报》又增加了“街区”版, 把报道视角对准晋江社区里的人和事, 透过表达社区居民的喜怒哀乐, 发现社区生活的真善美和奇闻趣事, 记录社区邻里的家长里短, 鞭挞丑恶现象, 适度曝光, 使这张报纸渐渐走进晋江普通民众的心中。

目前, 街区版共开辟有“记者逛社区”、“咱厝有事”、“走街串巷”、“我家有宝”、“热线同期声”、“厝边互助坊”、“咱厝有能人”等栏目。一群记者天天在街区里摸爬滚打, 和街区百姓打成一片, 在新闻写作上注重新闻性与服务性相结合, 先后刊发了一批在当地很有影响、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我们是这样活到一百岁的》通过走访晋江9名百岁老人, 提取寿星的生活细节, 描述百岁老人是“如何活到一百岁”的。相当一些篇目还用了闽南方言写作, 很受群众欢迎。

2007年4月, 本报还推出了以喜庆报道为主要内容的“喜报”版, 这在全国也属首创。该版围绕喜字作文章, 关注晋江百姓的喜事开心事, 极具晋江浓郁地方特色, 也很受百姓关注。在海外有一百多万晋江人, 是一个庞大的群体。2007年开办的《天下晋江人》专版以他们为报道对象, 也是以人物为切入点, 内容和形式却令人耳目一新。2008年, 报社推出了“村居版”, 通过新闻进村入户, 报道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推进。本土化的内容是其他报媒无法登载, 实现了内容的差异化。2009年, 报纸又通过“社区直通车”开展的便民活动, “星星点灯”———为年轻人找对象牵线搭桥等灵活形式, 加大街区版的活动力度, 以互动促进“街区版”深耕普通群众, 加快报纸本土化过程。

菲利普·迈耶教授 (《消失的报纸》作者) 关于报纸将于2043年寿终正寝的预言, 应该是为定位模糊的大城市日报所唱, 他的下半句话却是“为特定受众服务的特制化媒体则比较乐观, 这对小型报是好消息”。[4]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 精准的定位, 合适的区域, 为报纸的超常发展提供了可能。创刊两年多的《晋江经济报》, 发行已突破5万份, 广告收入突破1000万元。创刊三年, 报社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实践证明, 在激烈竞争的报业市场, 在一个狭小的区域, 只要有准确的读者定位、市场定位、内容定位, 报纸是能够实现快速成长, 开创出报业的一片“蓝海”。

参考文献

[1]蔡雯.细分化市场中的媒介定位策略[EB/OL].http://w ww.66wen.com/05wx/xinwen/guangbo/20061111/29127.h tml.

8.晋江丁氏的阿拉伯情缘 篇八

如今,留在中国的阿拉伯人后裔之一泉州晋江丁氏创立了“安踏”“特步”“361°”等一系列知名商業品牌,晋江丁氏在海内外商界名声鹊起。

坐落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宋元时期,泉州以“刺桐港”之名蜚声寰宇,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

千百年里,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东南亚的商贾旅人们经“丝绸之路”远道而来,或往返东西,或长驻中国。其中,泉州晋江丁氏便是留在中国的阿拉伯人后裔之一。

据丁氏族谱记载,其宗族是元代阿拉伯人赛典赤瞻思丁的后裔,因躲避战乱而迁居晋江,为隐姓埋名,取祖先名字末字“丁”为姓氏。

陈埭丁氏回族史馆馆长丁国荣介绍,虽已历经几百年的汉化融合,丁氏族人还是保留了部分阿拉伯文化。

“我们镇里有7个回族村,仅丁氏就有2.4万多人。”丁国荣说,每年正月十五和冬至时节,宗祠还是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不少海内外的丁氏乡亲仍会特地组团回乡参加。

融合了闽南人的冒险精神与阿拉伯人的商业天赋,在过去数十年内,“丁家人”接连创造了“安踏”“特步”“361°”等一系列知名商业品牌。陈埭镇作为福建省第一经济强镇,在中国民营经济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祖先涉洋跨海的创业精神与泉州人的爱拼敢赢精神融为一体,成为了后人们学习传承的财富。”创立于晋江的斯兰集团董事长丁宗寅说。

如今,斯兰集团已与西亚、中东及欧洲等地120余个国家往来贸易,年贸易额近百亿,带动了1000多家企业开展国际合作。

晋江市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丁伟烽介绍,从1991年开始,晋江的部分回族宗族开始把青年人送到阿拉伯国家学习。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对外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阿拉伯世界也开始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关注。

“学生学成归来,可以做贸易,也可以当翻译,架起双方交流合作的桥梁。”丁伟烽说。

在中国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福建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角色成为了中国对亚欧非等广袤地区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伴随着互联互通建设的推进,“海丝”沿线巨大的市场需求及丰富的资源为泉州的对外经贸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

据泉州商务局统计,2015年,泉州与中东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2.3亿美元。在泉州对外经贸格局中,中东地区是泉州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和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

上一篇:《三峡》课堂评价下一篇:疟疾的预防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