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选择(通用8篇)
1.我的毕业选择 篇一
毕业之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发信人: RoyDaniel(信仰爱情), 信区: Job 标
题: 推荐文章:就业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好? 发信站: 同舟共济站(Mon Nov 10 09:26:36 2003), 站内
发信人: casue(风筝), 信区: Career
标
题: 推荐文章:就业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Sun Nov 9 13:44:36 2003), 转信
一位求职者最近对记者说,他正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因为有两家公司都希望他去工作。一家是知名的国际电子企业,职位是销售经理。另一家则是相对规模小得多的国际电子通信产品的销售公司,职位相仿,职责却比那家大企业要大得多。两家公司他感觉都不错,而对这两难选择,他很犹豫究竟该何去何从。
这是很多职场中人在求职的时候都要碰到的问题,虽然说大企业听起来光鲜,各方面的条件也会更好,但不少人也担心在大企业中沦为“螺丝钉”,而去“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小企业则往往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究竟选择大企业或中小企业,这似乎成了一个难题。那么大公司和小企业各有何长短?求职者究竟该如何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呢?
个案一:
某外资企业行政经理梁君惠小姐工作了共5年,换过3家公司,她对记者介绍说,刚毕业时她被两家公司同时录取,一个是大公司,一个是个体私企,当时的她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后者——因为她有一个5年计划,就是考在职研究生完成学业。她认为小公司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弹性工作时间可以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可是没多久她就发现完全不是她想象的那样,所有的员工都跟着老板的时间转,老板喜欢耗到晚上8点多,他们办公室灯就一直亮到8点半,很没有规律。
现在的她跳槽到了一家知名外企工作,每天按规定朝九晚六,生活规律、学习计划也容易制订,她在处理工作和学习的时候要有规律得多;在大公司里制度严格,她也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理工作上,因为一切都是拿业绩说话,而不必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伤脑筋。在大企业中,有着相当完善的事务处理程序,她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不少办事方法。而在大企业升职的机会也相对公平得多;如果加班,加班费和补休一样都少不了,一切都公平透明。而且她发现,在大公司一般不会斤斤计较蝇头小利,通讯费、交通费,只要和工作有关,都能痛快地报销,午饭则统一由公司交钱买了饭卡。另外大公司各种保险补助齐全,而她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在大公司工作的经历会永远在履历表上闪闪发光,别提亲戚朋友问起时的满足感,就算有一天你翅膀硬了想跳槽,在大公司,特别是知名外企工作两年,机会要比那些在小公司生熬五年十年的人值钱得多。
个案二:
某民营企业人事总监陈丽与梁小姐相似的是,陈小姐也工作了5年时间。在过去的5年里,陈小姐换过4个单位,终于在去年成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人事总监,拿到了让一般打工者羡慕的6位数年薪。谈到自己的成功经历,陈小姐自有一番感慨,大学毕业时陈小姐抱着非国有、外资大企业不去的想法,但她心仪的那家外资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她,只有一家尚在起步的小企业欢迎她去创业。无奈之中,陈小姐去了那家小企业。“要是没有那段日子,我就不会有今天。”陈小姐说。在那家小企业里,没有资深的前辈,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她得到不少在大企业里压根儿轮不到她的实践机会。在大公司里的同学才结束见习期,陈小姐已经是企业里的业务骨干了。此后,以两年独当一面的工作经验,陈小姐顺利地转到一家外资企业做人事主管。再往后,成为了“猎头公司”的目标。
大公司里机遇和生存系数更高
记者采访了不少企业界人士,他们认为就职大公司有诸多的优点,譬如—— 大公司有利于新人成长
曾在一家法资银行做人事经理,目前在广州日高咨询公司任培训部经理蔡方方认为,所谓“天高任鸟飞”,大公司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给你充分发挥才智和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有更多的机会在等待着你,有着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及管理体制,有足够的资金条件及商业信誉。她说,大企业之所以可以做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公司在管理方面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为一个新人,在大公司接受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对自己将来的个人成长发展是很有益处的,在一种管理制度完备的大公司中,可以学到不少科学的管理方法。比如说大公司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往往采用如垂直式的管理或是扁平式的管理,垂直式的管理对于新人来说升迁机会往往较大,而扁平式的则将激励个人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利于让新人更快地成长。
大公司培养团队意识
在大公司中很强调团队的作用,蔡认为,求职者进入公司后,周围的环境将使他很看重团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在大公司分工将更加细化,每个人各施其职,在某一个环节上担任着相应的职责,每一个大的工程或者项目,都需要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人通力合作,通过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才能得以保障。所以在大公司,团队的概念比哪里都强。
大公司能提升视野
蔡方方说,大企业能提升个人的视野。一是因为大企业的业务活动往往是综合性的,业务上的往来会十分频繁和多元化。而作为一个员工在此间将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东西,视野能得到极大的拓展,人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与提高。其次,是大企业中的人,大公司入门的门槛一般较高,这样在周围共事的人将有一大部分是相当优秀的,能够促进自己学习和成长。另外,大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往往非常庞大,有很多部门,其中员工成长的机会也会相对更多。
大公司综合生活品质高
某IT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肖林辉说,现在人力资源领域都在讲,员工的综合生活品质的问题。他坦率地说,大的公司由于整个的福利待遇比较制度化,所以大公司员工比起中小公司的员工的综合生活的品质是较高的。在大的公司员工的薪筹和职位增加有个稳定的时间表,到了那个时期你的薪筹和职位与你原来预期差不多。
小企业里每个人都是主角
同样,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不少企业人士对小企业的好评——
训练你成为多面手
一个民企人事经理高小姐说,中小公司的制度规范不够细化,所以每个人所负责的职位不够明确和专业,所以往往要求员工成为全才、是个多面手,可以身兼数职。这样必然促进个人的独立作业的能力,可以获得较多不同方面的操作经验。中小公司在内控体系方面对于员工的管理和限制是较小的。就像一位小企业的老板说,我们带给员工的东西仅仅是机会,让他锻炼的机会,能力得到提升的机会,我们给他们的是更宽泛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发展。中小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人数较少所以企业本身给员工尝试独立实践的机会较多。
在小企业发展可能更快
肖先生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他的两位大学同学在97年毕业时,一位同学进入某跨国公司,而另外一位同学进入了一家不知名的民营企业。当时,大家都很羡慕进入跨国公司的那位同学,当时他的薪水是3000元。而五年过去了,那位进入民营企业的同学现在已经是一家企业的副老总。进入跨国公司的同学现在仅仅是部门的科长。肖先生说,这个例子说明当时大家的职业起点不一样的,后来发展的道路也不同。
每个人都是主角
在小公司里没有隐形的可能,每个人都有重大责任,都是主角。小公司比较喜欢通才,也就是样样都会的人。而在今天,有价值的员工往往也都是兼通几样功夫。一旦在一家小公司证明你的能耐,雇主是不会轻易放弃你的。如果你能证明你的价值,一般的小公司都保证让你步步高升。这样的境遇在大公司简直是梦想。
接受通才教育
在小公司服务你可以知道整个企业的运作,而不只是熟稔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快地,你就能熟悉这一行了。在小公司服务,你不仅可学到做好一项工作的方法,更得以了解整个企业的运作之道,因此这也是一种“通才教育”。
大公司的劣势:没有创造力的螺丝钉
但大公司也有着难以避免的缺陷,例如——
办公室政治突出
肖林辉先生说,由于大公司人员比较多,肯定会产生“办公室政治”的问题。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大企业都会存在这一问题。如果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将是很不利的。
没有创造力的螺丝钉
肖分析说,大公司在组织结构上非常严密,以及整个公司工作分工细致,这必然导致公司管理者希望每个人都成为企业这台精密仪器的一个小“螺丝钉”。大企业把岗位分得很精细,组织结构严密导致员工的创新性不足,人为地制造了障碍。
个人能力被忽略
大企业由于业务稳健增长,所以把要求员工忠诚于自己的公司放在考核员工能力的第一位,而个人的能力则不是强调得特别突出。就像一位在大公司做人力资源主管的人士说,在大公司能力是第二位,而忠诚是第一位的,如果有能力但是他不够忠诚,产生的破坏力要比忠诚于企业但是能力相对一般人大许多。
论资排辈严重
大公司在员工提升时严格按照从低级到高级职位递升的顺序,论资排辈的现象很普遍。这样的升迁办法会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对于一个新入职人士来说,他要至少经历最初的职员、科长、部长到事业部的经理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使得员工的创造性得不到提升,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不断做重复的工作
大公司在管理方面的完善以及制度的健全,使得员工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限制就很多,有个比喻说,大公司好比一个很大的水池,员工好比池中的鱼儿,他们可以游泳但是只能在水池中游来游去不能像大海中鱼儿一样可以尽情、自由,这就是其内控制度完善的负面影响。有句话说,在大公司的十年经验可能只是一件事在十年中被重复了十次而已。小企业的弊病:员工的风险较大
当然,不少企业人士认为,小企业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小企业奖惩不分明
肖林辉说,到了年底,大公司会根据员工一年来的表现酌情为员工加薪或进行奖励。而小公司则大多没有奖励机制,没有人来专门考察你的工作业绩,这就造成了十分涣散的局面。即使当初公司许诺的福利成了一纸空文,也没有人站出来对此提出异议,反正大家都一样,小公司由于用人少,工资水平一般不是很低,这就形成了一些人自我满足感。
团队精神缺乏 企业文化贫乏 小公司缺乏团队精神的培养,而过于强调个人的作用。小企业缺乏企业的凝聚力——即企业文化。人事经理高小姐说,中小公司在管理上不规范,基本上是老板的管理,这种管理的随意性较强,管理多是老板的意愿体现。老板倡导什么文化就是该企业的文化。这种文化由于其单一性、缺少了员工的参与性,这些必然带来企业人才流动的加快。
培训意识缺乏
高小姐说,中小公司的培训意识是很欠缺的,因为很多中小企业老总都对培训不是很重视。她认为,这主要由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由于公司内部人员的流动加快。所以中小公司对员工的培训意识自然会比较缺乏。
员工的风险较大
由于中小公司业务发展不够完善,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每个企业都有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境地。所以,在中小企业中工作的新员工面临失业的风险比较大。正如蔡小姐所说,在中小公司工作的无论你是不是新人,工可能都需要具备冒险的精神。因为也许明天的这个公司可能就因为在业务方面失败而面临着倒闭破产的境地,所以作为中小企业的人士可能面临的失业的危险要远远大于大公司里工作的人士。
选择何处就职要根据职业规划的目标
职业规划定方向
究竟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职业顾问认为,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看自己对职业规划的目标。
在大公司工作,你会得到很多资源和正式培训的机会。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在执行程序前先对其作出彻底了解的人,那这对你来说大公司是一个十分良好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小企业而言,大公司会提供你更多的发展时间与空间。
然而,如果你是一个成熟的、有作为的、独立的,并爱边干边学的人,那么小企业也许更适合你。另一个选择小企业的理由就是如果你是那种喜欢接触诸多方面并接受更多挑战的人,小企业更可能满足你。在小企业中,由于主管期望每一个职员都竭尽其能,你能接触到如何运作一个企业的全过程。这是你与管理层人员接触的好机会,而那样你便有机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有个职员曾在一家著名国际企业的中国办事处工作。办事处只有20多个员工。她觉得那对她而言是一个年轻员工发展事业的理想环境。不仅是因为它提供了她想接触的职业化模式,也有机会去访问企业的国际性首脑。
其实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公司,每一条都无疑是通往成功的途径。最重要的是哪一个环境最适合你自己的个性、处事风格和个人的发展(成熟的程度,独立自主的能力等等)。
个性、景气、产业综合权衡
职业顾问建议求职者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应当经过多方面分析后才做出决定,可以依据 “个人个性”、“景气循环”、“产业前景”等因素来考虑。
就“个人个性”而言,个性积极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可以考虑小公司或高风险高机会的企业;反之,个性稳健型的人以大公司为优先。
就“景气循环”而言,景气不好时,大企业能较为沉稳应对不景气的冲击,小企业由于较敏感,所以人力与福利容易紧缩;但景气好时,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有弹性和机会获得成功。
就“产业前景”而言,如果这个产业已经走下坡,要有心理准备。就算你再努力,也只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要开创新局面将事倍功半。
在做以上各项因素的分析时,应该寻求师长与学长、不同领域的长辈或公开信息(如公司的财务状况)来帮助自己做判断。
面对现在景气不好的时机,职业顾问建议应当优先选择质优且形象良好的大企业。至少在大企业服务3-5年,透过公司系统化的训练,多了解大公司组织运作,等到自己职场的战斗力大幅提升后,才考虑往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如果没有机会进入大企业,也不要放弃次要的工作机会。只要确保自己能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就算企业内部没有提供教育训练,自己也可以主动到外界进修。
不一定终身受雇 但须终身学习
现在,不少求职者往往把目光瞄准公司的规模、薪金、福利等,无论做哪个行业都首选大公司、大企业。尤其是初出校门的大学生更是以大为尊,仿佛一进大企业、大公司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其实,公司的大小与人的发展机会不是成正比的。进大企业不一定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相反,有的小企业却有助于个人的积累和学习,可以为以后更好的达到目标打下基础。
一旦你决定加入某家公司后,就要抱持着多看、多听、多做、少抱怨的工作态度,这样才算是真正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关于晋升机会、薪资或职务等这些有形的福利,对职场新人而言,虽然也要列入考虑但决不是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还是自己能否在这家企业获得成长。总之,不论在大型或小型企业,应该要有“不一定终身受雇,但须终身学习”的态度,确保自己的竞争力.--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等的人,她在多远的未来
……
━━━━━━━━━━━━━━━
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
2.我的毕业选择 篇二
大学陆续开学,小鲜肉们集中“上架”,而已经“下架”的应届毕业生们大都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当然也有不少年轻人不着急工作,而是在家休整、外出旅游,或是为创业做“前期考察”,过去这种行为叫“游手好闲”,现在则叫“慢就业”。
“慢就业”是这两年才走红的词汇。它的“追随者”大都是“90后”,有的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家“思考人生”;有的不知道想干吗,于是说走就走去见世面;还有的家庭条件优越,根本不急着找工作……该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和这个目前仍“非主流”的群体?在我看来,至少应该有以下几点共识。
慢慢来,未必坏
说实话,对于慢就业,很多网友是“羡慕嫉妒恨”的。一直以来,一毕业就工作是大学的“标配”,是年轻人的“必选题”,似乎每一步都要踏准节拍、不能掉队。这种乏味的整齐、单调的划一,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无奈。其实,就业本来就无所谓快慢——如果年轻人能够遵从内心,规划、思考人生,不受外物束缚,不一窝蜂、盲目求职,这其实是件好事,是更理性的就业观。
“慢就业”是种必然
相比于老一辈的“慢不起”、不敢慢,如今的年轻人成长环境优越,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更加追求独立个性、自我实现,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一种维度。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多样性和宽容度的提升,舆论整体上对“慢就业”予以理解和宽容,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给年轻人提供了“玩着赚钱”的方式。因此,“慢就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其看不惯,不如“冷眼旁观”。
“慢就业”也要有底线
青春宝贵,“慢就业”也不能虚度。从身边案例来看一些毕业生以“慢就业”之名,行放大假之实,他们的“慢”不是思考人生,更没有为创业考察,而是懒散的慢、逃避的慢。这种“慢”无疑会助长惰性,消磨斗志,还有可能引发家庭矛盾。此外,“慢就业”也要有期限,不能一慢到底,无限期延长;更不能不考虑家庭情况、自身状态,任性“啃老”,给家庭增加负担。
“慢就业”或许能给人生更多可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透过现象也不妨“自查”问题、有所反思。在“慢就业”的背后,除了年轻人个性、就业观念多元等诸多原因,教育环节缺乏职业教育和指导也“难逃干系”。从报道看,有人就业高不成低不就,有的不知道人生目标何在,还有的根本对就业有抵触心理,能拖则拖。在一些国家,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有职业指导老师,甚至能基本确定就业方向。反观国内,高中阶段的职业指导几乎一片空白,以至于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常常不知所措,盲目跟风;即便在大学阶段,也缺乏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从发展来看,“慢就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非主流”,但其背后的那些“真问题”已迫切需要更多关注和思考。
3.我的毕业选择 篇三
您好。我最近特别伤感,因为马上就要毕业了,准备离开这里,离开那些陪我一起笑一起哭的同学、朋友们。伤感之余,最令我纠结的是两难的选择。我是山东人,在上海念大学,大二的时候交了现在的男朋友。将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和男友有过很多甜蜜的时刻,当然也有过翻脸吵架甚至分手的阶段,但是总体而言,我们的感情还是比较稳定的。前段时间,男友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且可以解决户口问题,他希望我能够留下来,和他一起打拼,一起生活。可是我父母已经在老家给我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福利待遇,都让人满意,在上海,我一个女孩子真的很难找到这么合适的工作。我也知道,一旦下定决心回老家,就只能和男友分手了,这份感情也将灰飞烟灭。我很纠结,也把情况跟父母说了。父母说,现阶段工作比较重要,而且给我找的那家公司那么好,还愁里面没有合适的好男人吗?他们劝我要把目光放长远。在他们眼里,大学期间谈的恋爱是很难修成正果的,为此耽误前程得不偿失。薇薇老师,其实我也没有笃定会和现在的男友结婚,只不过觉得就这样分手未免太可惜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您能帮我拿个主意吗?
酸三色
酸三色:
很感谢你的信任。无论我下面说什么,都希望你明白,没有人能帮你拿主意,我不能,你的父母同样不能,你可以询问任何人的意见,但是你的人生,必须由你亲自做出决定。
在这道选择题上,我给出的答案是,在这世上,遇到所爱的人远比遇到所爱的工作艰难得多。更何况,是不是一份所爱的工作,在你尚未开始工作之前并不能真正得知。一份经过三年打磨的爱情,已经好端端地摆在你面前了,你要如何选择?
我们早已不像我们的长辈那样,一辈子只在一家或两家单位里工作。市场经济引起人力资源极速流通,跳槽换工作几乎成为自我提升以及升迁的主要途径,找到一份工作,放弃一份工作,或者丢掉一份工作,已经成为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可是,就算我们竭尽全力,一生当中又能遇见几个值得去爱或者愿意去爱的人呢?
你的父母规劝你选择好工作,自有他们的道理。在父母看来,“饭碗”总是显得更加稳定和长久,另外,他们大概是希望借此机会让女儿回到身边。而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爱情这件事上,父母往往是结果导向的。就连你自己也说,并没有一定会和现任男友结婚的信念和打算,所以你的父母会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段不见得会开花结果的感情放弃一份好工作。毕竟,好工作已经唾手可得,爱情是否能修成正果却依然来日方长。在他们眼中,你依然是没有长大的孩子,校园里的恋情,哭两场也就散了。
我却觉得,一段感情,结果并不重要,比较重要的是过程。
亲爱的酸三色,我真的不想倚老卖老,可是和你相比,我确实有点老了。三十几岁的年纪,难免会因为什么而在深夜与人推杯换盏,那些多喝了几杯的朋友,回忆起往事、流起泪来,说得最多的便是曾经爱过的人,曾经轻易放弃过的爱情。至于为了曾不争气地拒绝过某份好工作而捶胸顿足或痛哭流涕的,我倒是没见过。我一直相信,在酒后能够看到一个人最柔软的地方,那么我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份感情,一个爱过的人,始终都重要过一份适宜的工作吧。
一个人做决定时最为重要的,是不让将来的自己后悔。
亲爱的酸三色,在我看来,为爱留下,与为爱浪迹天涯一样的温暖和浪漫,这是一个人青春记忆里最美好的毕业典礼。
这样的一个人,等来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至少可以骄傲地说,无论爱情最后丢落何方,至少我曾认真爱过。
4.毕业去向的分析与选择 篇四
[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毕业去向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毕业去向,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规划以后的职业生涯。[教学内容] 1.毕业去向的主要形式(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就业、国家和地方支持就业项目、自主创业、参军入伍等);
2.影响毕业去向选择的因素; 3.毕业去向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4.毕业去向选择评估。
一、毕业生去向的主要形式:
1、继续深造 ① 专接本
专接本考试只能是大专应届毕业生可以考且只能有一次机会,也就是说,如果上的是两年制大专,则大二考。若是三年制的大专,则是大三考。若考试通过,则大专毕业后的直接进入本科学习,最后颁发的学历是普通高等教育(与正式本科基本相同)。专接本考生只能报考本省的本科院校,可以跨专业考,但要与报考院校联系看是否接收跨专业学生。
② 专升本
专升本是指专科毕业生离开学校后,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考试(专升本),最后颁发的学历是成人本科学历(有学位)。
③ 远程教育或自学考试
2、就业
(一)签约就业 一般指正规的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动法律关系、获得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就业。它包括:
① 协议就业 ② 合同就业
③ 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
④ 项目就业 主要指毕业生参加国家项目、地方项目就业。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工程。
(二)灵活就业
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独立就业、承包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与传统就业模式相比,具有灵活性强、自由度大、适应范围广、劳动关系比较松散的特点。
① 在劳动标准方面(包括劳动条件、工时、工资、保险福利待遇邓)、生产组织管理及劳动关系运作等均达不到一般企业标准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主要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式的就业者,以及为大中型企业雇用,但在劳动条件、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以及就业稳定性方面有别于正式职工的各类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例如:小时工、季节工、承包工、派遣工作等。
② 独立于单位之外的就业形式,包括:自雇型就业,有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自主就业,如自由职业者,律师、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务工作者等;临时就业,如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
3、国家和地方支持就业项目
(一)大学生村官
2008-2012,全国将选聘大学生“村官”10万人。石家庄 320 承 德 187 张家口 800 秦皇岛 187 唐 山 263 廊 坊 232 保 定 337 沧 州 320 衡 水 257 邢 台 238 邯 郸 292 合 计 3433
(二)“三支一扶”
2006年,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对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作出部署。“三支一扶”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06年起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4、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在知识和能力上与一般人相比有更好的基础。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
5、参军入伍
6、出国留学、工作
7、考取公务员
二、影响毕业去向选择的因素
(1)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宽裕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应届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问题。
(2)兴趣爱好
兴趣是影响人择业最主观的因素,也是判别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的关键因素,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
(3)个人能力与经验
能力包括职业能力和非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特指影响你做好一份职业、影响你在职业上发展的能力,而非指个人的所有能力。,就是说如果你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具备那样的最起码的职业能力。
人是经验的动物,所以大学生作过那些职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选择职业。因为做过、体验过,一方面他会通过实际体验来确定自己是否喜欢、是否能胜任,一方面他会产生路径依赖,他会因为熟悉而选择。
(4)亲友意见或他人的支持(5)实现概率与机会成本
三、毕业去向选择的原则与方法(1)原则
a、正视现实、客观评价、准确定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努力为自己创造适应社会需求的条件。b、兼顾大环境原则 c、主动出击、勇于竞争
主动把握机会,多方面收集信息,大胆的推销自己,而不能消极地等待。
d、重在能力锻炼、不求专业对口(2)毕业出路选择方法
a、你最想最什么 ?知己知、准确定位; b、你现在能做什么 ?认清形势、了解政策;
c、你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抢注机遇、果断抉择;及时反馈、适时调整。
四、毕业去向选择评估(1)分析毕业出路 a、了解出路选择后的结果
5.毕业了,我们该怎样选择 篇五
又是一年毕业季,莘莘学子即将走出校门,他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困惑,有迷茫,有期许。记者日前走进鹦哥岭,与这支优秀青年团队一起探讨,为大学毕业生们深感困惑的问题寻求解答。
就业:到基层这个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99万,为历史峰值。海南高校毕业生预计达4.4万,比去年增加多人。截至目前,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口经济学院毕业生的签约率仅在4成左右。
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李之龙说:“毕业季大家都面临很多选择,我当年也曾困惑过,但我现在建议学弟学妹们到基层去,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因为基层天地广阔,工作纷繁复杂,是一个大熔炉,更能锻炼人。由于自己长期在基层与村民打交道,我觉得现在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比那些一毕业就坐机关的同学强。”
鹦哥岭自然保护管理站社区科的麦严也打趣地说:“到小城市吧,这里没有雾霾,没有交通拥堵,不会迷路,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所学和所长。”
接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以自己的故事和保护区的发展历程讲述基层天地为什么广阔。
李之龙是最早加入到鹦哥岭团队的成员之一。,省林业厅任命李之龙为鹦哥岭工作站副站长参与组建工作,那时他喜忧参半。“我知道在鹦哥岭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得到发挥,但鹦哥岭保护区刚刚建立,百业待兴,与其说是机遇,不如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李之龙坦言。面对没有办公场所、缺少工作经费、没有交通工具、缺乏专业人才等现实困难和问题,大家横下一条心,迎着困难上,推着鹦哥岭保护区的工作向前进。
“基层很苦,很落后,可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年轻人去改变它。”王云鹏说。当看到被大山包围的道银村黎苗同胞生活非常艰辛,他就决定一定要利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村民改善生活条件。于是从那时起,王云鹏和同事们先后在道银村开展了各项可持续农业示范项目。如今,道银村有了第一个社区活动中心,有了第一个图书室,有了第一个禁渔区,有了第一条通往外界的摩托车道路。
爱情:能和喜欢的人一起奋斗是最大的幸福
六七月的大学校园里,总是弥漫着温馨而伤感的离别气息。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的小张和男友在这样的氛围里也格外苦恼。“我们大学相恋4年,现在却面临着为了工作各奔东西的现实问题,我在成都找了工作,他考上了江西老家的公务员。难道我们真逃不过‘毕业就分手的魔咒’?”据了解,与小张一样不知毕业后爱情飘向何方的大学生情侣不在少数。
廖常乐和王慧颖、米红旭和蒋帅这两对毕业后就成双成对飞进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情侣用行动解答了这一困惑。
鹦哥岭到学校招聘,廖常乐与女友商量,决定一起赴鹦哥岭工作。虽然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极力反对,但廖常乐和王慧颖始终坚持并且成功了。于是两人毅然踏上了南下的旅途。在鹦哥岭,廖常乐发现了鹦哥岭树蛙,而且经过几次科学考察填补了这个物种的世界性研究空白。在事业上取得成绩的同时,廖常乐和王慧颖的爱情生活也同样甜蜜。
米红旭和蒋帅是去年刚加入鹦哥岭的“新兵”。他们俩是大学同班同学,本科毕业报考研究生时,他们依然同时选择了生物类专业。去年,他们同时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蒋帅被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录用,起薪3000多元,而米红旭则从事生物制品的销售工作。米红旭始终觉得放弃已经学了6年且十分挚爱的专业,非常心痛。正在这时学校老师告诉他鹦哥岭在招人。得到消息后,米红旭和蒋帅立即上网,从网上看了关于鹦哥岭青年团队的报道后,两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应该是我们去的地方啊!”对于这两个热爱生物研究,渴望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来说,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可以让他们有所作为,也让他们神往。而且双方的父母都比较支持,表示“只要你们两人在一起,不管到哪里我们都支持”,最终两人辞掉了在青岛的工作奔赴鹦哥岭。
米红旭说,他现在的月工资是1300多元,跟留在大城市的同学没法比。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吃饭基本都在集体食堂,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也基本够用,但觉得非常幸福,只是衡量幸福的标准里没有金钱。“虽然生活条件艰苦,许多时候也会觉得不适应,但是只要跟红旭在一起,只要在山上能继续调查研究,我就觉得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蒋帅说。
理想:在现实中不断调整方向实现自我价值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不少大学毕业生发出的感慨。海口经济学院环境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小吴从小喜欢画画,上大学时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就是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那是我儿时就怀揣的.理想,可是找工作时发现跟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特别少,投了几十份简历都杳无音讯,如果不能成为一名设计师,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胜任什么工作。”
面对小吴的困惑,鹦哥岭青年团队的成员们认为应该怀揣理想,但不能理想化,应在现实中准确定位,适时调整航行的方向以抵达理想彼岸,实现自我价值。
鹦哥岭的麦严,大学学的是信息工程专业。麦严说:“我现在的理想就是把鹦哥岭的环境保护好,最快乐的事就是带着学校的孩子到鹦哥岭保护区去认识植物、动物,认识河流里的鱼类,树林间翻飞的蝴蝶和鸟儿,告诉他们环保的意义。”
和麦严同在社区科工作的李国,大学毕业后曾在深圳一家银行工作,从深圳跳槽到了鹦哥岭。“其实我刚来鹦哥岭保护区管理站时,是非常害怕爬山的,所以才选择了社区科这个岗位,以为可以少爬点山,没想到鹦哥岭保护区周边的5个村庄全都在山上,我打错了小算盘。”李国笑道。在鹦哥岭,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李国曾想过打退堂鼓,但凭着一股乐观劲和不服输的性格,他坚持了下来。“说大了是坚守理想,说小了就是不愿当逃兵,不愿输给别人。当我们做社区工作时,一位素不相识的90多岁的老奶奶指着我们工作服上的标志竖起了大拇指,那自豪感别提了。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这就是实现了阶段性的理想。”李国说。
6.大四毕业求职,选择行业更重要 篇六
——感悟大学生活
(十二)时至如今,我已经大四了,开始我的大学最后一年的生活啦!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恍惚昨天还是一个在校园可以无忧无虑的闲逛的人呢,而今天不得不去为我的毕业做些打算了。好像刚上大四的同学似乎都有点恐慌,因为未来还是比较迷茫的,这是现实,因为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而我又何尝不是呢!也一样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对这些事实,我必须为之要准备些东西,否则我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拿来跟人家比拼的东西。
记得前几天跟同学闲聊回味大学生活的时候,我说:大一时候,对大学里那种神圣而又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好奇,让我大一兴奋了一年;大二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爱好点和锻炼自己的平台和机会,让自己又兴奋了一年;大三的时候,对专业知识的执着追求和专研,让我又整整兴奋了一年;而到了大四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再让我整整兴奋一年的呢。当我说完这个的时候,朋友很痛快的说,大四还有求职和写《我的大学》可以再让你兴奋一年啊?,朋友说的对,大四了,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都要考虑我们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
暑假里,带着期盼已久梦想,去了一趟北京,在一家实习了一个半月,回来很多人都想让我分享一下收获的经验,我只能说,我收获的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即使我说了,可能大家也会有太深刻的理解。不过,我现在呢,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句话就是:“大四毕业求职,选择行业更重要”。为什么要分享这句话呢,因为这个假期的实习,让我体会最深的应该就是这句话了。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目的是为了大家大四找工作时候提供一个明确的思路吧!我要分享的第一个就是为什么说“大四求职,选择行业更重要呢”,每个人都知道“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吧!其实就是这样的,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向大家分享一下我为什么要这么说的原因:
第一、因为当前的竞争不是岗位的竞争,而是行业的竞争,尤其是同行业中的企业,他们竞争的最大焦点就是来自这个行业的人才的竞争,谁在这个行业工作经验丰富,掌握的资源越多,谁就越有竞争价值,而随着竞争激烈的不断加剧,个人的价值还在不断上升。因此,在这个人才竞争模式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我们毕业一开始选择的行业对我们未来竞争价值的提升至关重要。
来越专业化的,人才竞争更多体现在专才的竞争,尤其是在某一个行业中某一个领域研究上十年的人才,这将是十分有竞争力。我暑假实习的单位老总就是这样一个人才,人力资源专家,在传统行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领导力培养方面研究了十年,现在已经成为顶级的专家,各家知名公司抢着邀请前去培训讲座。她的成功在于她在一个行业(传统行业的人力资源)中的一个领域(人力资源规划、领导力培养)专研,并做了十年,岂不说她的学历有多高,研究的有多深,就说十年的工作经验足以顶得上我们某些大学教授的水平,就是这样的。因此,作为我们即将要毕业求职的同学,选择行业十分重要。
第三、专注一个行业,尤其是自己喜爱的行业,可以积累更多其他方面的资源。比如说人脉资源,尤其是行业内人脉的积累,这是十分关键的。就拿我和我姐做的教育行业来说吧,我关注的是咨询行业,而她做的是儿童教育行业,是在一家大型的外资教育机构工作,她跟我说了很多关于她们作为一名教师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当时给我听晕了,我感觉怎么可能,也许是我不太了解这个行业,怎么她说的那些在我的概念中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当时她就说了一句:“隔行如隔山啊!”,是啊,太对了,你要是跟我说一些关于企业咨询方面的事情,我可能还能听懂,可是给我谈教育,尤其是当代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方式,我根本听不懂啊!这样就很难让我们进一步交流。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隔行如隔山,同学们在选择行业的时候千万要慎重,因为要是经常换行业的话,在哪个行业待得都做不长,了解的也不是很多,这样不符合我们积累人脉的需要,况且换了换了行业很多以前积累的人脉都用不上了,这样也减少了人脉的利用效
益。说实话,将来我们所谓的人脉,真正能够帮助自己的更多还是来自于同行业的人脉,因此为了这个人脉积累,同学们要慎重考虑换行业。
以上三点原因是我对这句话理解的,其实这句话说的很对,大学是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并培养职业能力的时候,而工作是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十分关键,我曾经就说过:我们可以换企业,但是尽量少换行业,或者说不可以换行业,因为要是经常换行业的话,对我们自己整个职业价值链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选择行业要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行业,换行业的时候千万要慎重再慎重。将来的社会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职业化的要求肯定是越来越深入的,而这“三化”恰恰又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要求,因此,我们未来的发展大部分都是走向职业经理人这个方向的,我相信,用不了几年,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会是越来越多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呢,其实我想,上了三年的大学,每个人对各个行业肯定都有所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各个行业进行一个评估,评估自己对这个行业的兴趣度,这是从我的角度考虑,当然咱还得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看看现实都能为我们提供哪些行业,所以说,大四毕业求职,选择行业要从主客观角度出发!下面给大家几点实际的建议和意见:
第一点:是希望大家在大四的上学期前一个半月里料,一个是可以证实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的资料,另外一个是在思想上总结和整理做了这些事情收获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等等这些思路,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求职必备的东西,也是考官考察一个人最多的问题之一,尤其是认识自己,总结自己,为将来求职中的成功营销自己做铺垫。
第二点:是希望大家在准备找工作中,多关注一些行业(所谓的研究一到两个行业,或者企业),尤其是自己比较喜欢的行业,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这行业,自己能不能胜任这个行业,在这个行业自己将怎么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列出一二三点来,让自己更加明晰事实,可别是一时的感兴趣,这可是关系到自己以后十年甚至更远的大事,千万要慎重。其实,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最关键的就
是两个时候,一个是我们刚入大学的时候,如何把握自己,充分利用好这大学的资源,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毕业选择的时候,尤其是求职中选择行业的时候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决定着我们的未来的道路会是怎样。
第三点:是根据自己选择的行业和企业的实际信息情况,划,并按部就班的执行,要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拿出百倍的劲头全力以赴去争取吧,该到我们出手的时候了,此时不出手,还待何时出手,其实,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似的,看中的就要全力以赴追求和争取。说实话,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他一直比较向往阿里巴巴,在大四的这一年里,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制定了很完善的行动计划,开始奔波在去阿里的求职途中,虽然自己经历了很多,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最后还是争取到了阿里工作的机会。这种精神是难得的,当然也是有效地。因此,我建议大家是否也可以效仿他的这种做法,让自己全力以赴。为了未来的工作!
7.我的毕业选择 篇七
一、高校贫困生成因及影响其毕业出路选择的因素分析
(一) 高校贫困生成因
1.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有限
有资料显示, 目前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约占GDP的3.2%, 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 教育经费的投入占GDP的4.7%~7.4%。中国GDP增长率一度以“保八增九”为目标, 然而, 教育经费的投入却增幅不大。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高校体制改革的推进又促使学杂费上涨, 是为引发贫困生的深层原因。
2.学生自身的家庭环境因素
(1) 农村家庭收入单薄。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 农民占的比例相当高, 而农业生产技术又相对落后, 农副产品价格偏低等, 造成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制约, 难以支付求学费用。中西部偏远山区或地区家庭正常生活开支尚未能稳定维持, 更别提供养大学生上学了。虽然国家有农业补贴, 但在经济落后地区, 若要担负起送孩子上大学的责任, 这样的补助无疑是杯水车薪。
(2) 城镇地区、城乡结合部下岗、失业人员家庭收入来源的不稳定性。
经济结构的调整, 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劳动力密集型工厂面临倒闭或裁员的危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水平较差的员工首当其冲。与此同时, 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攀升, 导致他们的再就业压力比一般人更大。这样, 如果父母皆为劳动力密集型工厂被裁员工的大学生, 高昂的求学费用无疑使家庭经济雪上加霜。
(3) 家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等意外事故。
一般来讲纵使家庭收入再低, 但有社会保障的支持及政府补贴, 温饱已经不是难题。但一旦遭到重大灾害事故家庭遭遇重大损失, 这样对一个家庭, 特别是家庭成员较多的家庭, 负担定然加重, 而有子女上大学的家庭, 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4) 单亲家庭、父母双亡家庭、多子家庭经济压力大。
据调查显示, 很多高校贫困生不是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便是来自于单亲家庭、父母双亡家庭或多子女家庭。这样的家庭他们的生活并不宽裕, 很难从维持他们基本生计的储蓄中拿出钱供养孩子上学。而在有多个子女同时求学的家庭中, 不管家庭收入如何, 多个子女的学杂费汇总起来终归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我国多子女的家庭在很大比例都是农村家庭, 这样原本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要承担多个子女的学杂费, 是一项重大的考验。
(二) 高校贫困生毕业出路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能力差距。家庭经济实力的差距是高校贫困生的硬伤。不管是选择哪种出路, 都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影响, 不同的选择会面临不同的影响。
2.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制约。由于本身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 很多贫困生的学习成绩都呈一般化。同时, 正因贫困生的特殊性, 绝大部分贫困生大学期间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一心以学业为重。他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认为学习成绩好就是个人实力的体现, 而忽略了其他活动。所以失去了很多很好的锻炼机会, 造成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相对较差, 影响了其全面发展。
3.贫困生缺乏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在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中举足轻重, 但很多贫困生一心扑在学习上, 完全以学习为导向, 缺乏一个较好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其前进的目的性不够强。
高校贫困生毕业出路不同选择的利弊分析
不同的毕业出路选择的最终目的都是稳定的工作及良好收入, 以下讲述几种主流的毕业出路, 并分析各种出路的利弊。
1.考研。考研的优势在于能缓解就业压力, 并且高文凭也为找工作增添筹码。自高校研究生扩招来, 考研难度系数有所下降, 这对贫困生是有利的。然而考研的弊端亦很明显, 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若在读研期间没有真正培养自身能力, 毕业后因有更年轻的竞争者, 在某种程度上就业压力更大, 并且, 家庭经济负担会更重。
2.考公务员。公务员收入稳定, 福利好, 工作稳定, 还带有荣誉性质。对贫困生特别对来自农村的贫困生来说, 能卸下沉重的家庭缴费负担, 是件扬眉吐气的事。然而公务员的工作相对枯燥, 升职晋升压力较大, 有些机关人际关系复杂, 贫困生本身因一心扑在学习上, 忽略全面锻炼与发展, 若无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其提高是很大的制约。
3.国企 (事业单位) 。国企有国家做后盾, 有良好的福利保障, 工作相对稳定, 管理规范, 心理压力较小, 能锻炼人, 进国企对贫困生来说, 其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国企进入门槛较高, 对能力要求较高, 并且存在论资排辈现象, 对综合能力泛泛的贫困生来说都是莫大的挑战。
4.私企。私企能使人更容易发挥自身才能, 并且工作相对充实, 薪酬与个人能力和贡献挂钩, 具有勤奋踏实特性的贫困生, 进入私企后老板更容易看到这一面从而为其工作添分。但贫困生往往更渴望稳定的工作, 私企则很难满足这点。私企风险较大, 受经济影响大, 下岗压力大, 竞争激烈。
5.外企。外企往往有较高的薪酬, 福利好, 注重员工发展, 有利于员工的发展, 管理规范, 拖欠工资之类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 及时领取工资对贫困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这意味着能更及时给家里补贴家用。不过外企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 经常加班, 对个人各方面能力要求高, 特别是外语水平。来自相对落后地区的贫困生中, 综合素质、外语水平跟一般学生有差距, 这是其不利因素。
6.创业。创业能对自己的事业做主, 很能锻炼人的能力, 激发人的潜力, 一旦成功, 收益与成就感颇高。但创业往往需要较高的启动资金, 并且我国目前创业环境尚不健全, 贫困生创业心理压力本身就大, 若是一旦遭遇创业失败, 打击程度会相当大。
二、结论
贫困生就业问题是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不容忽视。贫困生能否做好合理的毕业出路选择,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及对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 学校要加强对贫困生的物质帮助及精神鼓励, 家庭也需要给予贫困生足够财力与精神支持, 贫困生自己亦要注意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多方面共同努力协调, 方可使选择达到效益最优。
摘要:高校贫困生具有特殊性, 在其毕业出路选择时比普通高校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也会面临更多难题, 制约着毕业出路选择。本文从贫困生成因入手, 针对影响毕业出路的多种因素, 分析其毕业面临的各种出路选择并权衡各种出路的利弊, 为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政策推进时或高校贫困生毕业出路选择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影响因素,毕业出路
参考文献
[1]柏丽华.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 2011, (9) .
[2]钟春果, 张翎.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宁德师专学报, 2011, (2) .
[3]岑道权.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分析.教育与职业, 2011, 2 (6) .
[4]李琳.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科技信息, 2008, (13) .
8.大学生毕业去向选择与分析 篇八
关键词 毕业去向 因素分析
一、左右摇摆的考研族和求职族
今年我省有高校毕业生31.3万人,比去年少1711人。专科生就业率2009年开始逼近研究生,2010年首次超过研究生,今年继续领跑。相关人士认为,专科生就业率走高,主要是专科生就业观念基本成熟,先就业后创业,不挑不拣,就业期望值低于本科生和研究生。
(一)向左走:纠结派的考研族。对于一些准毕业生而言,他们会纠结于考研还是工作,即使他们最终还是选择考研,他们依然会纠结,部分学生的意志不够坚定,在希望提升自己的同时,又非常胆怯,生怕自己如果没考上,不但耽误了时间,更是挫败了自己的信心。他们会纠结于如果选择了考研,将来会不会因为自我要求过高或是对薪资要求过高,还是没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那样会功亏一篑。
(二)向右走:现实派的求职族。对于另一些准毕业生而言,他们则更倾向于出校求职。他们的观念是读书就是为了挣钱,只有尽早地开始工作,才能立即获得收入,以便更好地积累人脉,他们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工作能力,当你的工作能力达到一定高度后,用人单位不会太注重学历,更在乎的是工作效率。他们也有充分的信心可以应对招聘,而不需要通过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继续进修,只要他们愿意在工作中本着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一样可以生活得安逸自在。
二、影响准毕业生选择的因素
(一)选择继续深造的因素
1.希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在中国就业,普遍地还是要靠学历,所以只有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富了,才能安心踏上工作岗位,许多技术都是需要依靠理论支持的。如果没有理论做后盾,光靠感觉不足以支撑他们安心工作,所以继续深造成了他们的选择。
2.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有学生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设备的科技化,用人单位也越来越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所以他们选择了艰难的考研。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的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些学生还立志考博,他们坚信更高的学历对竞聘百利而无一害,稀缺的人才资源能让他们在人群中更加脱颖而出。
3.在工作待遇上优于本科和专科生:另外一部分同学认为学历高了,工资待遇自然就好了。而作为一个用人单位,缺少不了雇佣一些优秀的员工,而这种机会正是这些同学所期望的,所以他们要趁现在,学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获得比别人更高的学历,才能更有底气提出比别人更优质的待遇和福利。
4.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同学考虑到如今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所以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向工作出手,他们觉得读研至少可以延后自己进入社会的时间,所以他们选择了逃避,转而选择了继续读书,希望待在相对平和的环境中生活。
(二)选择开始工作的因素
1.更早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工作,才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工作和学习是两个不同的阶段,而学习正是为工作做铺垫,现在许多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经验和资历,所以用人单位更希望雇佣一个能够从基层做起的新员工,而非自视清高的高学历者。
2.不必太高学历,只要有一份稳定工作:也有学生认为学历只能证明你在学校的成绩,而并不能证明你实际的工作能力,所以在完成大学的专科或本科学习后,他们只求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3.进入实践状态,为考研做准备:另外一部分同学认同先工作后考研的观点,因为他们觉得在工作中能够提高自己的职场交际能力,提前了解职场,只有亲临职场,才能把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在考研时可以回想自己的工作经历,从而灵活作答,这样学习到的知识才能经久不忘。
4.考研太过辛苦:有同学考虑到考研太过辛苦,所以作罢,转而工作。他们觉得在考研过程中,一定会承受前所未有的辛苦和压力,艰辛的过程让他们望而生畏,他们害怕自己半途而废,与其这样心惊胆战,倒不如潇洒地踏上社会。
三、不管向左走或是向右走,都要做坚定派的踏实族
(一)根据专业类型,选择是否考研。无论是先考研,还是先就业,都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类型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是学理论研究型的,那么选择考研还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但如果是工科和理科型的,那么考研或许就没有太大必要,。总而言之,如果能在毕业后进入自己心目中的单位,则应先就业;若希望在研究领域有所突破,则更建议先考研。
(二)制定职业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自己应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制定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如今的用人单位,除了对学历有所要求以外,更强调实战的经验,注重个人的综合能力。获得硕士学历,也只是意味着在理论上你是优秀的,并不代表实践中你也同样优秀,所以,学历并不是越高越好,只要根据自身情况,及早树立人生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一步一步慢慢地实现自我价值,才是最有利的途径。
(三)积极调整心态,根据实际出发。调整心态尤为重要,不论是选择考研还是求职,立足实际,从自身出发,这很重要。作为应届毕业生,应该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不是每个人都要高起点,学会从最低点做起是很重要的。有些学生会为了逃避现实的社会而选择考研,但是考研的目的绝不是为了逃避。在选择时,应该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以及考虑到自己在社会上是处于一个怎样的阶层,自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去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先就业再考研,实属两全其美。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先就业再考研也不失为一个良策。从高校毕业后,先进入一家企业磨练自己,等到自己的技术成熟了,学会了基本的实际操作后,再打算考研更易成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时的学习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在考场上,结合知识和学科本身的特点,更容易答题和答辩,让自己学历、工作两不误。
参考文献:
[1]刘尧飞,《教育与职业》[J],2003第20期
[2]徐体高,胡效亚,《中国高教研究》[J],2006 第11期
[3]李梁,《科技创新导报》[J],2008第18期
[4]崔慈芬,《大前程》杂志[J],2009.10
【我的毕业选择】推荐阅读:
我的创业选择08-04
我的选择初中作文11-06
选择典型事例(我的老师)07-02
历年中考零分作文:我的选择08-25
毕业感言:毕业了 我的大学09-08
选择海文就是选择成功06-19
六年级作文我的毕业照08-12
中基统计选择07-12
阀门选择细则07-24
选择改变生命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