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三分钟演讲小故事

2024-07-13

课前三分钟演讲小故事(共14篇)

1.课前三分钟演讲小故事 篇一

同学们:

在开始演讲之前,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自从进入初中以来,有好好坐下来与父母促膝长谈的,请举个手,好,有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心路历程给父母的,请举个手。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已能猜出几分了――多陪陪那些老去的爱我们的人。

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老了,还当自己如健壮的青年,每次电话里殷勤的慰问,一番语重心长后的欲言又止,千里迢迢从家里带来东西送到学校,家中饭桌上熟悉的菜香与厨房里忙碌的身影。

小的时候,稚嫩天真的我们,张开双臂,希望得到父母亲昵的拥抱与问候的话语,现在我们长大了,一路成长,有他们陪伴,他们将要衰老,我们也应该陪伴他们与给他们依靠。

时光荏苒,岁月不停流逝,而不再年少的我们,将要一次次挣脱他们的怀抱,陪伴他们的日子也会一天天减少,掰掰指头算算,上了初中,我们一周才能见他们一次,上了高中,可能一月才回家一次,出来工作后,相聚的时光更是少之又少,陪伴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减少,促膝长谈的分分秒秒也很快不复存在,所以不要厌倦父母每一次的追问,每一次的问候,每一次的唠叨,请坐下来静听,在我们闲暇之时,也请好好看看父母头上新添的头发,脸上增加的周文,岁月无情,莫让“子欲养,亲不待”的遗憾出现,每次回家,多陪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多陪陪,那些老去的爱我们的人。

2.课前三分钟演讲小故事 篇二

1. 科技论文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必要性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如何全面而又准确地搜索相关文献, 科技论文有哪些规范, 如何投稿、修稿等问题, 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 只是上课听老师讲讲, 很难理解并记住。即使当时记住了, 然而等学生开始进入科研课题, 把课题完成时, 至少得一年的时间, 等到真正写作的时候基本就忘记了。因此, 必须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的理解与记忆。

让学生直接进行写作是最好的实践方式。通过初稿写作、导师指导、再修改的反复过程中, 学生才能真正提升写作水平。但这是在学生做完科研工作、将科研成果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才有的实践机会, 并且完成一篇文章初稿也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对于还在学习文化课阶段的学生来说, 完成一篇科技论文的写作是不很现实的。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可行途径。老师每讲完一部分, 给定学生几个课题, 让学生通过查询文献并结合老师的讲解, 在下一节课上课前就该部分的写作进行演讲。每次三人, 每人三分钟。学生要讲好这三分钟, 首先需要查阅某课题的大量文献, 然后从中选择出代表性的文献进行阅读;在归纳出某个部分如何写作前, 得把英文文献都看懂了;在看懂内容的基础上, 再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 从而学习到写作经验;最后以PPT的形式演讲出来, 还需要学生对文献反复钻研, 加深记忆。因此, 该过程可以很大地提高演讲者对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的理解及记忆。另一方面, 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虽然类似, 但是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同人对“好文章”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每节课有三个同学演讲, 再加上老师的讲解, 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拓宽学生的思路,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科技论文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具体运用

2.1 演讲和期末成绩直接挂钩。

虽然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但这是建立在学生课后大量学习与准备的基础上。没有课后充分准备, 学生上台演讲不仅起不到锻炼作用, 其他同学也学不到有用信息。为了保证学生参与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质量, 将演讲成绩直接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对于前三名学生, 还可以获得免试资格。

2.2 给定课题和自由选择课题相结合。

在文化课学习阶段, 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开始科研, 不知道该讲什么课题。但也有同学很早就进入实验室, 了解自己将来做什么课题。因此, 根据自身需求, 学生可以从老师确定的四个课题中选择一个或者自选演讲课题。

2.3 三分钟PPT演讲。

选定课题, 让学生去查询这个课题的文献, 并精选出3-5篇, 将要讲解的部分仔细阅读, 从中整理出该部分的写作思路, 做成PPT。然后在下节上课课前讲述自己对该部分的写法心得。虽然有PPT作为辅助, 学生也必须对内容熟练才可以“演讲”出来。为了起到示范作用, 从学习委员、班干部开始,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严格控制三分钟的演讲时间, 培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好习惯。

2.4 演讲后教师点评。

学生演讲后, 教师给予简要评论, 包括文献是否符合主题、文献档次、学生演讲水平以及归纳水平等。对于演讲优秀的学生, 给予表扬, 鼓励后面同学向其学习。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 中肯地指出问题在哪里, 其他同学也引以为戒。对于准备非常不充分的学生, 比如连文献的题目是什么意思都说不上来, 直接采取叫停措施, 回去认真准备, 下次上课前再重新演讲。

3. 课前三分钟演讲对科技论文写作的效果

通过严控时间、奖惩分明的措施, 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 培养了学生搜集、阅读、分析文献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加深了学生对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的理解, 锻炼了学生开展科研的思路。该课程开设以来, 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明显提高, 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多, 取得了良好效果。希望该教学经验得以推广, 进一步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卞希慧, 谭小耀, 刘鹏, 初园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34:151-152.

[2]蒋珂.课前三分钟演讲在大学语文课堂的运用[J].读天下, 2016, (11) :301.

3.课前三分钟演讲 篇三

【关键词】三分钟演讲;提升;写作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说”在这四项技能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从教师的心态来看,认为“说”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中考又不考它,只要写好作文就行了。殊不知,“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进而最终提高“写”的能力,我采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

具体做法是:全班有40名学生,准备40张字条,在每张字条上面写上1——40的数字,学生来自我抽签,按照抽到的先后顺序安排好演讲的名单,这样就保证班级里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演讲。一轮演讲完,再循环。讲完以后,由班级学生就朗读技巧、语音、感情、选材优劣等方面予以点评。演讲内容是由教师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的主题演讲,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写作和演讲进行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尽力口语化,晓畅明白,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石三鸟。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应成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1.变压力为动力——提高写作兴趣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评价,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天真无邪,不会害羞,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现得非常热烈。而到了初中,变得害羞起来,含蓄起来,连课前的师生问好也越来越小声。课堂上的提问更是没有一点气氛,以躲开老师的视线不被叫到为幸,哪怕是自己知道答案也不喜欢表现。更有一些学生,特别是有些女生回答问题时声音低得像蚊子哼一样,平时就很少讲话,遇到生人一讲话就脸红,遇到考试心里更紧张得不得了,难道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吗?我认为,一个人的胆量是逼出来的,当全班每个人都接到必须上台演讲的任务时,他们已无可选择。因此,当他们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完成了第一次演讲后,我给他们以表扬性的点评,又煽动学生们善意的掌声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有一位胆小腼腆的学生在日记上写道:“从小学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也不敢站在台上讲话,老师也很少提问我,但这‘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使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好,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是“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为他们创造了表现口才的平台,使他们的胆量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自尊心、表现欲望都很强,都不甘落后。一学期一个人的演讲机会只有2-3次,大家都非常珍惜。有位学生这样说,第一次走向讲台,听到同学的热烈掌声,内心真是激动,一紧张,什么都忘了。于是,心想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要行,决心向班级中几个演讲好的同学学习,一定赶上他们。第二循环又轮到了,内心自信多了,当成功地演讲了《没有不可能》,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后,他激动得哭了,他说演讲让他有了成就感,竞争让他看清了自己,自己俨然成了胜利者,使他有信心做一个成功者。

演讲这块“砖”引出了“玉”,班级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学生个个身上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为了台上那几分钟,课后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搜集材料,精心创作。是“三分钟课前演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刺激了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准备稿件及演讲展示的过程中去。

2.积小流成江海——积累写作素材

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显而易见,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写作也在于积累。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现在的学生的生活圈子太窄,不外乎家庭和学校,缺少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生活单一、枯燥,也很平凡,这一部分营养学生先天不足,这份“铁锌钙”如何补上?除了留心生活用心观察外,阅读和听取,是获取写作素材的另一途径。而“课前三分钟演讲”恰恰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因为学生演讲内容涉及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学生之间关系等等,这都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演讲的同学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阅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听讲的同学在听取的过程中动脑又动手累积了鲜活的素材。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素材库丰富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3.他山石巧攻玉——借鉴写作技能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学生原创,可以适当放权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模仿,一个人首先要有模仿能力,然后才能有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 。

而我们的学生要么不喜欢阅读,要么被繁忙的功课压得没时间阅读,连模仿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在课前被动听取演讲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阅读渗透,通过师生的点评不断接收写作技能技巧,进而在练笔过程中借鉴模仿思想以立主旨,借鉴演讲稿以用素材,借鉴思路以定结构,借鉴警句以炼语言,模仿训练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可以进入到创造阶段让学生丢掉“拐杖”,摆脱模仿,按照自己的情况自由写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训练能使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4.潜移默化修正果——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由开始时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现在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我真切地感到学生们进步了,我也感到他们通过演讲越来越成熟了。有家长惊异地感慨:“这学期不知怎么了,以前有作文总是要拖到星期天的晚上才痛苦地开始写,现在倒好了,周五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资料,更怪的是,现在说起话来居然比我们大人还圆满,不伤人,又让人心服口服。”

最可喜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来连字数也写不满的竟也能洋洋洒洒长篇阔论了,原来总是素材老套的竟也会将他人的经历移植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原来语言苍白的竟也会用描写细心描摹动人心弦了,原来总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的竟也会用心构思周密布局了。于是,一篇篇考场佳作诞生了,一篇篇优秀习作纷纷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上……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应灵活、规范、中肯。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种比较主观性的教学活动,如何顺利有序高效地开展并非朝夕可就之功,应当在老师的宏观统筹下,由浅入难,由简到繁地循序渐进地推进,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话题灵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说,使三分钟演讲成为真正展现学生自我风采的舞台。

2.形式规范。内容必须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否则冲击了语文课堂主题教学。必须事先整理好演讲内容,不打无准备的仗,另外,上台演讲要求脱稿,实在背不出可以放在第一排学生手中,可以为演讲因紧张而中断起提示作用。学生的演讲稿平时要保存好,以后可以结集成书,更刺激学生创作佳作的欲望。

3.点评中肯,师生共舞。为了一次演讲,学生要准备好几天,紧张又兴奋地期待好几天,对学生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测验。演讲过程中,学生的优缺点会暴露无遗,老师应当和全班学生一起认真聆听,一起及时做出正确而中肯的点评,在鼓励学生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演讲写作能力。

4.课前三分钟童话小故事 篇四

“大家快来看,这是什么东西呀?”小猴叫了一起来。

邻居们都围了上来。大家都没见过这个东西,只有大嘴兔说:“我知道,我见过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叫牙膏。”

“牙膏是什么呀?”大家都很惊讶大嘴兔的见多识广。

大嘴兔神气地说:“牙膏是人们用来刷牙齿的,牙齿刷上这种东西之后,就会变得雪白雪白。”

“真的?真是太好了。”大家高兴地说。这个能让牙齿变得雪白雪白的东西在大家眼中显然成了一个宝贝。

“那人们是怎样刷牙的呢?”小松鼠问。

大嘴兔说:“人们把牙膏挤在一个小刷子上,然后在牙齿上来回刷,最后用水一漱口,牙齿就变得雪白雪白了。”

这时,小猴折了一根松树枝,递给大嘴兔:“大嘴兔,这个当刷子,行吗?”大嘴兔说:“将就着用吧。”他打开“牙膏”的盖子,从里面挤出一些棕色的胶状的东西,附在了“牙刷”上。

大嘴兔问:“你们谁要刷?”

“我要刷!”“我要刷!”大家都抢着说,谁都希望自己的牙齿变得雪白雪白。

大嘴兔看了看他们,说:“大笨熊先刷,他的嘴又脏又臭。大笨熊,把牙齿闭紧。”大嘴兔说着,把“牙刷”往大笨熊嘴里一塞。

大笨熊叫了起来:“这牙膏的气味怎么这么臭哇?”

大嘴兔似乎很有经验:“刚开始可能会有点气味,过一会就会变得清爽了。”大嘴兔开始费劲地刷起来。但奇怪的是,大笨熊牙齿并没有变白,而是越变越黑了。

“你们都在干什么呀?”这时,后面有人问。

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大象。大象可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先生。

小松鼠说:“我们在给大笨熊刷牙。”

大象走了过来,拿起“牙膏”一看,乐了:“这哪是什么牙膏?这是鞋油!”

5.课前三分钟励志故事演讲素材 篇五

我对沃马特连锁店的最初认识还是十几年前在国外生活时。那时中国还没有超市。当我第一次走入沃马特连锁店时,先是被它巨大的面积所震惊,继而为它的便宜价格所打动。同样一件商品,沃马特的售价至少会比其他店便宜5%,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每一个售货员的微笑,那样亲切自然。此后,每次去美国,我都会选择去沃马特店购物,享受一个消费者内心的满足。

后来我才知道,沃马特经营宗旨之一便是“天天平价”。老板沃尔顿常常告诫员工:“我们珍视每一美元的价值,我们的存在是为顾客提供价值,这意味着除了提供优质服务外,我们还必须为他们省钱。每当我们为顾客节约了一美元时,那就使自己在竞争中占先了一步。”

为了不愚蠢地浪费一美元,沃尔顿亲身垂范。他从不讲排场,外出巡视时总是驾驶着最老式的客货两用车。需要在外面住旅馆时,他总是与其他经理人员住的一样,从不要求住豪华套间。

为了赢得这一美元的价值,沃马特实行了全球采购战略,“低价买入,大量进货,廉价卖出”。沃马特中国采购总监芮约翰每到一地,都要察看各家商店,认真比较价格,选择合适商品。他对我说,中国商品的质量近年来有大幅提高,沃马特在中国的采购额也在逐年增加,今年将达到40亿美元。

价格与服务是沃马特赢得竞争的两个轮子。已在中国工作了5年的芮约翰说:“你知道我们有一个微笑培训吗?必须露出8颗牙齿才算合格。你试一试,只有把嘴张到露出8颗牙齿的程度,一个人的微笑才能表现得最完美。”我不禁回想起初识沃马特时的印象,原来售货员那一颦一笑都有着如此严格的规定。

6.大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稿励志故事 篇六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五月新郑,大地飞歌,在这个柳絮飞舞、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欢聚在这里,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我很高兴,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作文的题目《什么是真正的美丽》。

人在追求成功的同时,往往追求美丽,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呢?一篇《跨越百年的美丽》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丽。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弄到了一吨可能含镭的矿渣,然后在化验室里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经过三年零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找到0.1克镭,而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不幸早逝,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在渐渐的隐退,而且,居里夫人一生也得到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看这些财势如粪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从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什么样的美丽才能永恒?居里夫人的事迹告诉我们,永恒的美可能是俏丽的容颜,可能是成功的光环,也可能是心灵和人格。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在居里夫人生活的掠影中,永恒的美对居里夫人来说,是对科学梦想的追求和不懈努力,更是在荣誉面前的淡定和从容,这是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的完美结合,就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散发着永久的芳香。

居里夫人,犹如一座美丽的灯塔,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到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生活的海洋。

7.课前三分钟演讲小故事 篇七

我们发现很多用心的语文老师都会在课前候课, 有些老师会安排学生朗读课文, 背诵文言文, 也有安排学生演讲、讲故事的, 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形式, 目的是让学生静下来, 为上好本节课服务。 其实抓好这三分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做好准备,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有效地抓好课前三分钟呢?

一、精心组织, 多元化呈

有些班级组织了演讲, 学生刚开始认真准备, 但是慢慢就失去了兴趣, 采取应付态度。 演讲完没有点评, 组织比较涣散, 往往是演讲的同学在上面演讲, 其他同学在下面“演讲”。 其实, 要想让演讲真正有效果, 刚开始组织时老师必须身体力行, 精心组织, 首先保证纪律。 其次, 要有具体的要求, 比如演讲, 为什么演讲, 演讲什么, 怎么演讲, 时间多长, 几人演讲, 如何评价。 可以定期设置特定主题, 进行讲故事比赛, 也可以即兴演讲, 充分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 老师应从声音、表情、内容、情感各方面进行有效评价或打分, 刚开始老师评价, 慢慢地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 初中三年, 如果一直演讲学生就必然失去兴趣, 就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可以开展美文朗读, 培养朗读能力, 朗读自己的日记, 每天课前积累一成语, 一首诗, 一名言。 还可以进行书法欣赏、书法练习, 加强书写训练。 课前准备的安排有很多种, 我们可以让学生想, 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再考虑是否可行, 加以甄选, 然后精心组织, 这样既可以集思广益, 又可以博采众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演讲丰富多彩, 多元化呈现。

二、将趣味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留给了后世宝贵的财富, 其实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 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准备要接地气, 有趣味。每年都有很多节日, 可以结合节日安排一些特定的小活动, 比如元宵节可以猜灯谜, 端午节讲屈原, 春节对对联。 针对国家发生的一些时事, 网络上的一些焦点问题可以进行讨论, 比如“神舟”“嫦娥”“奥运”等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通过比尔·盖茨、马云、俞敏洪等人的成长经历谈谈名人成功的秘诀, 通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美妈妈”“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司机”等内容搜集相关材料进行分享, 既可以做到情感教育, 又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 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要写的请假条、书信、邀请函等, 这些应用文体的格式让孩子自己搜集学习并进行讲解, 尝试写作, 进行分享学习。 充分利用课前这三分钟时间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 能更好地让语文融入孩子的生活。

三、教师做出表率, 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有些老师规定了孩子课前准备, 要求的很多, 但是落实的不多。 起初亲自参与, 但是往往坚持不住, 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老师要差得多。 要让学生做好, 老师首先应当做出表率, 课前三分钟必须到班, 精心组织这些活动并积极参与。 无论是演讲还是朗读老师都应当以最好的状态为学生作出示范。 记得学生刚上初一的时候, 为了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任意在班里选了10名学生, 让这些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最喜欢写的字, 可以是一个, 也可以多写几个。 学生写完以后歪歪斜斜, 大小不一, 大多很潦草。 我认认真真一笔一画用楷书在黑板上写下了我的名字, 足足用了一分钟, 写完后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接着我用行书、隶书、草书、小篆分别写了我的名字, 学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尤其是小篆, 很多孩子不认识, 写完后很多孩子感叹原来汉字是这么美。 最后我把孩子在黑板上写的所有字用自己的语言有序连在了一起, 也很好地讲完了学习书法的精髓, 学生又响起了掌声。 老师的示范会让学生很钦佩你, 更强烈地喜欢语文。 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三年, 慢慢地课前的这种准备就成了一种习惯, 一种享受, 一种成长。

四、巧妙设计, 自然过渡进入新课

部分老师的语文课前虽然有准备, 但是效果不佳, 尤其是与课堂学习直接割裂, 导致课前准备与课堂学习脱节。 针对这种问题, 课前几分钟可以这样安排, 每天让孩子在黑板的一角写上一个成语或者是一句名言, 课前准备从积累成语和名言警句开始, 让孩子齐读背诵。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夯实基础, 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安静下来。 接着进行演讲或者其他活动。 课前准备结束后如何与课堂对接呢? 认真思考你会发现很多课前准备与课堂授课内容有很多相关内容, 这样可直接导入课文, 活动的安排也可以将时事与课堂成功对接。比如“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登月这是家喻户晓的热点话题, 正好初一学生要学习《月亮上的足迹》, 上课前可以来一段激情演讲, 也可以播放“嫦娥三号”发射的视频, 这样既是课前的准备, 又是课堂的导入, 二者合二为一。可以用过渡语言实现对接, 语文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运用能力, 从课前到课堂其实也是一种过渡, 老师在组织学生演讲等活动时, 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活动内容思考过渡语言, 活动结束, 自然胸有成竹, 水到渠成。

五、设置一些有效的奖励措施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拿着糖果进行奖励, 糖果虽小但是效果很好, 初中学生年龄较小, 他们对获得糖果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满足, 更多的认为这是一种荣誉, 一种成功。 不用考虑给孩子们的奖品要多丰厚, 他们看中的并不是奖品本身。 有些老师善于惩罚, 结果很快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鼓励是最好的方式。 表现好的孩子可以奖励他糖果, 也可以奖励他一朵小红花, 还可以在班级设置班级课前活动拉力赛, 表现优异的学生画五角星, 每学期对表现最优异的孩子和进步大的孩子进行奖励。 点评的时候对表现好的孩子可直接进行表扬, 对表现不佳的孩子应给予鼓励。

8.把握课前三分钟 篇八

【关键词】政治课堂;导入环节;学习兴趣

我们常常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无论是从事学习活动还是工作,我们都要重视开头部分,而在教学活动中当然也不例外。在一堂课中,开头的课前三分钟往往在整节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开头的三分钟如果利用好了,会使得接下来整节课的教学活动都获得益处,而我们通常就把这课前的三分钟称为导入环节。在课前导入环节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导入往往没有什么定论,但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起到铺垫作用的导入方式教师都可以大胆采用。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呢?

一、音乐导入法

我们常常说音乐是不分国界的,诚然,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音乐歌曲是一种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通常在不同的场合我们都会用各种音乐歌曲来渲染气氛,使得人们对所处的环境产生更强的感受力。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来导入新课也是教师经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生命只有一次》这节的内容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了歌曲《怒放的生命》作为导入。当激昂的音乐一响起,一种对于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之情在学生的心目中油然升起。而此时,教师再适时地引入本节课题,这样,学生就会迅速地进入到一个学习的状态。大家纷纷投入到“宝贵的生命”这一课题的讨论中来,这时候,班级中的学生犹如一个个小哲学家,大家在既轻松又严肃的讨论着有关生命的话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关生命的话题显然比较严肃,很少有学生会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然而,就因为一首歌曲的感染,使得学生瞬间燃起了学习的兴趣,很显然,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就是导入的作用。

二、故事导入法

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小故事往往非常受学生欢迎。通过一些简短的小故事的讲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政治课堂导入环节中,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导入新课也是教师经常用到的一种导入方式。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敬人者,人恒敬之》这节的内容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个年轻人想要投宿旅店,但是不认识路,于是就想找人问一问,这时候,过来了一位老人,年轻人赶紧上前问道:“喂,老头,你知不知道离这里最近的旅店有多远?”老人回答道:“最近的旅店离这里二百五十丈。”“你这个老头真有意思,为什么路程不用里而用丈呢?”年轻人问道。结果老人回答道:“因为你不讲里(礼)啊!”故事听到这里,很多学生都会心一笑,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了与人交往中遵守礼节,尊敬他人的重要性,就这样,有了前面小故事的铺垫,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又为接下来新课的讲授做了一定的铺垫,这样,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就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漫画导入法

在新版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我们会发现漫画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增加,很多时候,一些深奥的道理利用漫画来展现不但更加生动有趣,也使得深奥的道理瞬间变得浅显易懂,可以说,这种漫画形式的知识与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刚好契合。因此,在政治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漫画来进行新课的导入。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多彩的情绪》这节的内容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展示了“喜”、“怒”、“哀”、“樂”四幅有趣的表情漫画,看到这些有趣的表情,坐在下面的学生纷纷被逗乐了。接着,我再分别请不同的学生来辨认这四副表情,并分别阐述产生这四副表情的原因,最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思考一下,当自己遇到这几种情绪的时候会有哪些表现,并且怎样排解不良的情绪。就这样,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导入,使得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和讨论的兴趣,这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显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名言警句导入法

名言警句是一种精练、深邃的语言表达方式,名言警句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往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启发学生的思考活动。因此,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大可以利用一些名言警句来进行课前的导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讲到《学会负责》时,我们就可以用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导入内容,在讲到《优良的意志品质》时,就可以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来进行导入等等。可以说,在课堂上,这种名言警句的恰当应用,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以上列举的导入方式以外,还有很多导入方式可供教师选择,像时事政治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等。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政治课堂上,采取哪种导入方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导入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实际。一旦我们把握住了课前三分钟,利用好了导入技巧,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会更加顺利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捷.浅谈中学思想品德的课前导入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03期

[2]于在清.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初探[J].考试周刊,2008年第26期

[3]金亚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设计的分析与探讨[J].教书育人,2011年23期

9.课前三分钟演讲 篇九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现代作家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合作的《亲爱的安德烈》。

这本书是由龙应台与安德烈互通的36封书信组成的,这36封横跨上万公里家书,不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龙应台跟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历程;可以看到安德烈对爱好的捍卫,是如何从60年代的嘻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可以看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中国队”、还是“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的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我们能看到的,是一种,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与子的辈份关系的深刻交流。

以下,是我摘录的部分原文:

1.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2.是的,安德烈,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可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你懂的,是吧?

3.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4.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5.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的所有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

在信中,儿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母亲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龙应台从小生活贫困简单,生活的社会黯淡压抑,生长的乡村愚昧无知,是城市现代让她学会了关爱,明白了什么是人生。作为一位母亲,她也不可避免地认为学习重要,但与此同时,她也希望儿子可以接触自然。她更鼓励儿子敢于挑战权威,学会选择。

安德烈是个十分现代,见识丰富的少年。也许因为年龄并不大,他有些盲目爱国,见识较为低浅。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他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有着青春的活力,敢于打破规定:拥有道德不安,心地善良,为人充满正义感:拥有正确的是非判断力,有着自己的审美观,拥有问题意识:拥有自己的生活态度,随和乐观:他鄙弃社会根据金钱分化的现状,厌恶中国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观念,犀利批判着香港社会现实。

全书中,那毫不掩饰的一位普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新一代青年对生活的体验生命的思考都给每一位读者,带来了无尽心灵的触动。

10.课前三分钟演讲感悟 篇十

3月25日在3305进行了第一次课前三分钟演讲,当时演讲的主题为论武侠小说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关系。作为第一轮的前几位演讲者,怀揣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在演讲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分钟演讲秉承着学校锻炼我们口才的信条,而要达到这一点,发自内心的表述演讲内容则成为重中之重,只有自己对内容有所感悟才能让同学们跟着自己的情感去体会,更好的将同学们调动起来。因此,我这次演讲的选材着重于自己有所悟以及同学们较为感兴趣的方面。事实证明,这样较之读些自己都感觉生僻的内容,较为远离日常生活的“高级思想”来说更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使得自己在安静以及同学们专注的眼神下演讲完毕。

在我看来,演讲拼的还是表现力,而对稿子烂熟于心则是释放表现力的基础,所以我在演讲之前为脱稿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做准备的过程中,将好久不用的记忆细胞再次激活,记忆的同时让我对内容的理解感悟再次加深,使得在演讲时可以很自然的运用一些肢体动作。上台演讲,让我更加懂得了用怎样的语气与表达方式可以吸引同学们,达到演讲目的。

得益于台下的“十年功”,我在上台演讲时并不会急促的把内容说完,而是以吐字清晰,断句得当舒服为目的将脑海中的文字呈现给同学们。在表述内容无压力的前提下,可以更多的与同学们产生眼神等方面的交流。

当然此次演讲也有需要加强的地方,下次要注重语调的变化,用语调的变化强调出主要观点,更利于同学们了解我演讲的中心思想。上台还是很紧张,希望多进行几次三分钟演讲后可以沉稳的上台。

演讲当然是锻炼口才的极佳方法,与此同时,我认为演讲可以增强自信心,当自己将需要表达的内容流利的脱口而出时,那种自信与满足感会瞬间笼罩自己,让自己渐渐爱上这个活动。今后我会更加重视三分钟演讲,在演讲中锻炼自己,争取早日将三分钟延伸到30分钟乃至更长的时间!

姓名:杨宇华

学院:经济管理

班级:保险122

11.课前三分钟的教学尝试 篇十一

今日的学生,今后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的竞争,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辩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关系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

反思我们的教学,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在课堂上将口语训练与阅读教学或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但阅读教学中的口语训练随机性较大,教师想抽谁就抽谁。为了节省教学时间,经常抽那些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口语表达差的学生反而长期得不到锻炼;作文教学一学期也才五、六次,用于口语训练的时间也较少,学生参加的人数也是有限的,口语能力没有真正培养起来。课堂上经常可以见到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沉默寡言、一声不吭。即使有同学知道答案,回答起来也表现为怯场、语句不完整、结结巴巴、说话没有明确的中心或观点,更不要说表情达意了。这样的口语表达能力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将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说话能力的形成同其他能力的形成一样,主要靠经常练,循序渐进地练。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堂语文课,学生没有多少机会去阐述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养成也就不愿积极发言了,而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怕因说错话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不敢踊跃发言,这样的教学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使原本活跃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了。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换角色,多充当聆听者,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中,为他们创设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谈谈昨天的报纸,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讯、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就教学内容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教材,旁征博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说话的本领。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学习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开展的一项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上课之初,围绕一个选定的话题,全班同学一起开口,各说各的,自己做自己的听众。既避免了怯场,又不担心因说不好而遭来同学们的嘲笑,每到此时,课堂上总时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口语训练是一个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和及时的反馈,在具体做法上我是按如下方法操作的:

(1)“话题”由熟悉到生疏。先请每位学生说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话题,如介绍自己过去的学校、老师、同学,自己的父母、亲友或自己的见闻和经历等,学生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再由老师命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说话。

(2)集体说话和单独说话相结合。学生不敢说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怯场,我们就要在平常的口语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在集体场合说话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有开口的信心,有了信心学生才敢发言。因为有集体说话的练习,在集体说话后再点名学生单独说话,学生心中已经有了底,说起话来自然流畅。

(3)“话量”由少到多。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没说几句就停止说话,教师要对学生适当鼓励,逐渐增加说话时间,对初一的学生一般把说话时间控制在三分钟比较好。对部分同学,也要注意控制其“长篇大论”,避免一开口就停不住口的情况。

(4)说话训练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口语训练既要多练,更要巧练。可先就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进行单项训练,在学生说话能力提高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训练。

(5)台下说话和台上说话相结合。学生的单独说话训练,教师要逐步的要求学生走上讲台。训练之初,教师可要求部分口语较强、胆量较大的同学在集体说话之后登上讲台说话,对因胆量小尚不敢登台说话的同学也可只要求其在座位上发言。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大部分同学是能够登上讲台说话的。教师应当对学生有信心,多鼓励,千万不要强求。

(6)在仪态方面,则应在一开始就作出明确要求,无论在座位上说还是到讲台上说,都应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速适中,宁可少说一句也要做到这一点,之后则要求他们语调要有起伏顿挫,语言得体简洁,态度大方,姿势端正,并能配以适当的手势和动作,以加强语势,增强感染力。

(7)在训练中应贯彻褒多贬少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时注意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特别是对那些还未迈出“第一步”的学生,更应注意鼓励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不让他们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永远站在岸边就永远怕水。要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长期、高效地发挥,使说话得以有序进行,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实行激励原则,多给学生以鼓励、说话的机会。

(8)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口语交际的训练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只重视一些本身口语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

单凭每堂语文课前三分钟的说话训练,是不足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变换听说训练点。如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听说的方式掌握听话的要求,在课堂上听清楚教师的问题,听清楚同学的回答,同时边听边注意发现疑难,这样听才有效果。也可进行一些模拟听说训练,播放广播,电视录音,让学生速记并加以复述,以训练学生敏捷的反应速度。其他如辩论赛、故事会都是比较好的说话训练形式。

总之,能力是训练出来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只要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12.课前三分钟寓言故事 篇十二

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仙女对她说:“你到温泉谷去,找到一块宝玉,服下后,第二天就会变得很美!”第二天,小猪醒了,她背好包袱,上路了。

小猪来到了温泉谷,那啥也没有,小猪失望了,这时出现了一个仙女,仙女说:“你要经过一个难关,才能获得宝玉。”说着,仙女就不见了。

这时,天空变暗了,小猪害怕极了,她全身哆嗦得不得了,这时,一个妖怪出现了,小猪问:“你要干什么?”妖怪说:“我要消灭这里的人。”小猪想,我就是死,也要保护大家,小猪坚决地说:“要消灭他们,先过我这关。”妖怪冲了上去,小猪放了一个超级大屁,把妖怪吹走了。

天空又亮了,小猪回到家里,第二天,她发现自己不肥了,长相也好了。她高兴极了。

任何事都要经过努力才能成功!

13.课前小故事三分钟演讲 篇十三

有一位野心勃勃却没有作品的作家说:“我的烦恼是日子过得很快,而灵感却不愿光顾我的大脑,所以一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接着他又说:“写作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事情,要有灵感才行,这样才会有兴致写下去。”

说实在的,写作的确需要创造力,但是另一个写出畅销书的作家,他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说:“我有许多作品必须按时交稿,因此无论如何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那样根本不行。一定要想办法使自己的笔尖在纸上滑动。这个办法就是我先定下心来坐好,拿一支铅笔乱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尽量放松。我的手先开始活动,用不了多久,在不经意间,便已经文思泉涌了。”

14.魅力语文,从课前三分钟开始 篇十四

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说,必须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在这四种能力中,“说”则是一种最主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们以精妙绝伦的言语力破群雄的故事至今传颂不绝。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少学生面对一两个人会说,甚至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面对比较多的人或于大庭广众时,他们就“噤若寒蝉”,“三缄其口”了。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魅力、受欢迎的人,应该成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目标之一。而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一种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很好训练方式,它也是人类交流思想、阐述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对于演讲,初中阶段的教材中少有涉及,只是在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有一个演讲的主题。也只是就演讲提供了几个主题(微笑面对失败、善待他人、学会合作),对于写好演讲稿也只是短短两三百字的介绍,至于具体怎么演讲,则是一字未提。而在具体的课文设置上,很少有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的演讲稿,以前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也从初中教材中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遗憾。不过幸运的是,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里所说的“课程”不一定是某篇既定的“课文”,也不一定是某本特定的“教材”,它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师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创作者和开发者。在这种理论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自己开发课程资源,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八条阶段性目标,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具体做法

1、确定演讲内容。课前三分钟演讲一般采取了即兴演讲和非即兴演讲相结合的形式。即兴演讲的内容由所有学生学期开始时讨论确定话题,然后形成话题库,演讲前由学生抽签决定演讲话题。非即兴演讲的内容则是在演讲前一个星期告之。演讲内容根据学段的不同而不同,如初一阶段推荐话题偏重于记叙性文体:“童年拾趣”、“我生命中最值得感谢的人”、“最令人感动的故事”、“推荐一本好书”等。初二年级偏向议论型、鉴赏型,如“答记者问”、“经典电影配音”、“原创作品品评”、“中外优秀诗会展播”、“心灵漫步”、“话题辩论”等。初三年级则会配合中考复习,如“诚信”、“成功与失败”、“挺起胸膛走路”、“讲究效率就是延长生命”、“享受每一天”、“换个角度看问题”等。为了让学生关注时事,加强对世界的了解,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还会安排一些专题性演讲。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抗震救灾的专题演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做好时间安排。想培养学生一种能力,没有一种天天坚持的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所以我把“课前三分钟演讲”纳入整个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使之与阅读、写作等教学相联系、相结合。在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里,“课前演讲”都有明确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阶段目标、演讲内容、开展形式。初一至初二年级四个学期每节课利用课前3分钟时间进行课前演讲,初三年级主要进行专题性课前演讲,使演讲得到了充分保证。

3、搭建有效平台。说的能力能影响写作能力,但演讲毕竟不是写作,要想把演讲能力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就必须给他们搭建一个有效转换的平台。先让每位要参加演讲的学生把演讲的内容事先写出来。然后教师对演讲内容进行面批,对演讲技巧进行面授。在经过教师的文字指导和演讲指导后再进入课堂,这样,效果就更好了。而每周的阅读摘记和随笔也为课前三分钟演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积累,往往同一个话题内容既读又写,并为说做了铺垫,读、写又是说的落实、巩固和延伸。这样的友情链接,既提高了说的能力,又培养了读的兴趣,更提高了写的能力,还提升了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扩展了分析问题的广度,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4、使活动走向深化

学生说话能力有了提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把课前演讲向高层次拓展,以展示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成果,形成一种动力,不断激发学生的演讲热情,开发说话潜能。

首先,演讲的当天请演讲人将演讲稿展示到学习园地栏内,和师生一起分享成果,并将优秀的演讲稿向相关的报刊、杂志投稿、发表,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的时候还把每个学生的优秀演讲稿汇编成册,让他们再次回味那些精彩瞬间。

其次,每次演讲都会请至少一位学生进行精心点评,说说如何围绕话题选择材料,如何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如何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来提高演讲的质量、增强演讲的魅力。

第三,为了调动全班演讲的积极性,每过一个阶段,请全体学生投票,评选出周冠军、月冠军,通过十进五、五进三最终评出学期总冠军。并赠上好书一本以资鼓励!适时地开展全年级或全校的演讲比赛,让“课前演讲”中的姣姣者在更大的舞台中得以锻炼。

5、注重教师指导

教师要对“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内容确定、话题提供、情景创设、组织安排、演讲方法上进行具体的指导,演讲过程中,还要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姿态气质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言传身教,自始至终应把握正确的指引方向,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不放任自流,任由学生随意地“演讲”,让演讲流于形式,从而锻炼学生的胆量、口才,发现和点燃学生进步思想的火花,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几点体会

1、引导学生享受愉悦的阅读。

陆游的诗句“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就是劝勉我们乐读书,博览群书,在读书中送走时光而其乐融融。为了创作好的演讲稿,学生常常为了找到自己最满意、最欣赏、同时又最精彩的名言警句、名人轶事、优美诗句或经典论据,广纳博采、不辞辛劳,广泛地搜集书刊报章,广泛地浏览、查阅,精心地摘取。学生们快乐地阅读着,有目标、有选择地阅读,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有的学生因为喜欢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大量地读苏轼的诗文,以及有关评价苏轼的文章;有的同学因为喜欢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大量地去翻阅杜甫的诗文以及评介杜甫的文章;有三读《草房子》的;有四读《边城》的;有多读《活着》的……更有关注司马迁的,偏爱张爱玲的,不忘莎士比亚的,敬畏鲁迅的……

我们不断地鼓励,不断地变换演讲的话题,切切实实地培养同学们对阅读的真正兴趣,并从语文课外获得知识。叩开思维的门扉,就能实现课内外衔接。

2、引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没有创意就没有生命力,要想在众多的课前演讲中脱颖而出显然需要同学们多费一些苦功,要把同样意思的话表达得好、表达得妙,首先就必须用心地琢磨:从选择材料,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想方设法用最佳的方式达到最佳的效果,并赢得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的首肯。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写作训练。通过演讲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只有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思维连缀、情节补充、语言润色、内容改编、主题创新、艺术加工等,为“课前三分钟演讲”做好充分准备,打下坚实基础。

有创意的表达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语言的艺术。话说得巧、说得到位,能让人心悦诚服。语言表达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同样意思的话,这样说与那样说,效果有时会截然不同。当然,我们反对“满腹经纶不言语,胸无点墨却滔滔”,更反对“嘴尖皮厚腹中空,胡言乱语弄是非”的说话方式。

3、引导学生总结说话的艺术。

学生课前演讲,在台上该采用什么样的语气,又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如何揣摩听众心理,调动听众注意力,如果心理紧张,又该怎么办呢?这些问题都是每一位演讲者必须要面对的。如果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如何演讲,那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与人交涉还会有畏难情绪吗?

演讲归根结底就是一门说话的艺术,学好了,学生们就可以登上公众演讲的大雅之堂,一尝叱咤风云的滋味;踏入社会,凭三寸不烂之舌找一份人人眼热的工作自非难事;最不济,学个下乘,在日常生活中你亦可如鱼得水,仅靠动动嘴皮子也能把不少琐屑麻烦消弥于无形,真可谓功在课前,效在课内。

不过,一位演讲家曾说过:“永远不能漠视这样一个事实,演讲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思考。”教师可以教学生讲话的技巧、讲话的侧重点、讲话内容的选择,至于思考,便无能为力,只能赠学生一个忠告:修行如何,就得靠你自己了。

4、引导学生孕育美好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我认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应重于情感的诱发、激励,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并把一种美好的情感内化于心,而课前演讲就是这么一种有益的方式。

通过课前演讲,使学生在投入表达和悉心聆听中,受到思想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使孩子们的话语变了;“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范文澜)使孩子们懂得了练笔的重要性;“孝心就是美”使孩子们明白了孝敬父母是我们做儿女的天职;“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使孩子们懂得了毅力于成功的重要;“不要埋怨苍天”使孩子们知晓了不需要去怨天尤人,全靠自己救自己,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当一个人体验到真正的爱时,他就会表现出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巨大的道德力量。”(保·瓦西列夫)更使孩子们懂得了爱的伟大……美好的情感是课前演讲的源泉,在演讲的土壤中孕育着一道美丽的风景。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演讲是一个整体规划、循序渐进的系统性工程,它不但能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而且可以通过“读──写──说──感”的有机结合,深深地激发学生自觉读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真正体味到学语文的愉悦。同时,使学生达到学习和做人的共同进步,真正成为一个有魅力、受欢迎的人,让教育真正走向全人教育。

上一篇:文明之花开遍山城的作文500字下一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模板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