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制度(8篇)
1.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2009版)
* * 矿 务 局 二 0 0 九 年
第九部分
班组安全建设1
返回目录
**矿务局加强煤矿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意见
第一条 为强化班组长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班组长职责,预防零星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 班组长的任职条件:
1、身体健康,爱岗敬业;
2、热爱煤炭事业,热心企业发展,个人出勤正常;
3、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4、有二年以上工龄,初中以上(或相当)文化程度,曾被评为优秀员工,历史上无重大责任事故;
5、掌握本职范围内生产技术管理知识,熟悉《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相关规定,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知识;
6、熟悉相关矿井灾害发生的规律、检查判断的方法和预防应急措施;
7、具有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文字功底;
8、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带头执行矿上安全生产作业规程和规章制度。
第三条 班组长实行矿、队双级管理,班组长的任命需经过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区队公开选拔、征得矿劳动人事部门同意,由区队任命,杜绝班组长选拔的随意性。
第四条 稳定班组长队伍。各单位要制定政策、出台措施,做好班组 长队伍的稳定工作,尤其要把稳定采掘区队的班组长队伍作为重中之重。
第五条 建立长期有效的班组长培训制度,是班组长队伍建设的先决条件。矿务局及各矿必须建立健全班组长培训机制,劳人部门应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组长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开展对班组长生产技能、安全意识、工作方法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内容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业务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六条 矿务局、各矿应经常举办班组长法律、法规、制度、规程、精细化等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各部门、各班组间的学习交流活动,适当开办一些管理实务培训及心理教育讲座,促进部门间生产工艺的相互了解,促使班组长正确调整心态,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七条 班组长应积极争当学习型班组长,要踊跃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达到生产上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心态上充分认同与接受企业文化、厂规制度,协作上尊重、理解、信任企业领导、同事和员工,学会宽容、沟通与互助。
第八条 开展班组长职业生涯设计,完善班组长工作绩效考核考评机制,逐步实行班组长末位淘汰制度。矿务局各矿应定期对班组长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员工满意程度及工作业绩等进行个人述职、组织考核考评,将考核考评的结果作为发放奖金、职位升迁及调薪的重要依据,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
第九条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坚决制止“三违”现象的发生。
第十条 落实班组业务保安责任制。班组业务保安责任制是班组正常 生产和保障员工安全健康的重要保证,班组长要严格贯彻落实业务保安责任制,并对本班组每一个成员执行业务保安责任制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使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不留死角。
第十一条 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素质。班组长要组织本班组成员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三大规程”、精细化管理、4E标准及质量标准化等安全技术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搞好自保和互保工作。
第十二条 开好班前、班后会。班前布置安全,班后检查安全是班前、班后会的重点内容。班前、班后会成功与否,是班组安全管理成败的一个标志,也是班组长个人能力的一个体现。班组长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必须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第十三条 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班组安全管理不但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而且要建立健全班组的安全组织,并注意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提高安全意识,做好自保互保,养成自觉按规程作业的良好习惯,共同搞好安全生产。
第十四条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班组长必须负责及时消除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杜绝带着隐患进行施工作业。发现生产现场存在重大险情时,负责立即停止作业,并撤出人员,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除不生产。
第十五条 班组长必须抓好班组的各项管理工作。班组的工作重点在安全生产,班组长在抓好班组安全生产的同时,还要抓好班组的其它各项管理工作,尤其要注重抓好班组的民主管理。
第十六条 建立班组长例会制度。各原煤矿井要建立班组长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由矿领导主持的班组长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工作,明确提出工作 重点,协调解决班组长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第十七条 提高班组长的工资待遇。各矿应制订针对班组长工资待遇方面的专门规定,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十八条 矿务局设立班组长节。矿务局决定将每年的3月1日确定为煤矿班组长节,以增强班组长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第十九条 各矿应成立班组长协会,从各方面关心班组长的生活和成长,要创建一种“人性化”的工作、生活环境,尽量为班组长排忧解难,解除班组长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安心生产创造条件,使班组长们在获取物质利益的同时又能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如:在工作之余,为他们举办生日酒会、郊游等,使他们由正常的职业感性认识上升为发至内心的情感理性认识,在增强归属感与使命感的同时,激发他们对企业、对工作的热爱,产生一种长久的内在驱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第二十条 班组做为一个团队,要培育自己的团队精神。班组长是培育团队精神、提高团队素养的带头人。要经常教育员工在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提高大局意识,学会系统思考,学会统筹兼顾,将个人融入团队,团队荣则个人荣,团队辱则个人辱。
返回目录
**矿务局关于区队(班组)自主管理的实施意见
**局发[2008]228号
局属各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增强自律性,激发广大职工热爱本职、学习创新、保证安全、创造效益,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增值发展,特制定区队(班组)自主管理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一、实施区队(班组)自主管理的意义
区队(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一切工作落地生根抓出实效的基础团队。基础是一切物体、实体、事项、活动、现象等客观事物产生的根源、存在的根基、发展的根本;团队,是指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紧密协作并相互负责的由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自主管理,是为了实现目标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计划、组织、控制和沟通的活动。区队(班组)建设是企业“三基”建设的核心和重心所在。区队(班组)自主管理的推进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行管理的效能,只有抓好区队(班组)团队的建设才能从基础上推进企业的生存、竞争、发展及文明和谐建设。
二、区队(班组)自主管理的建设目标
1、发挥作用:通过区队(班组)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区队(班组)对于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等工作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职工岗位增值成才。
2、转换机制:使区队(班组)员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要我管理为我要管理,最终达到自我管理的境界。引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 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提升机制,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3、永葆活力:用优秀的文化理念、先进的管理理论武装班组,规范班组运行,明晰建设路径,培育学习型的思维模式使班队充满活力和动力不断发展。
三、区队(班组)自主管理的内容
自主管理不是自由管理,是遵循法治和科学的原则,不是自己想怎么管理就怎么管理,而是要按照上级的技术标准、操作标准(规范)、管理标准、规程、规定、制度及职工增值发展来自觉地管好自己的区队(班组)。根据我局实际,决定实施“65333”区队班组自主管理,即:实施区队(班组)6项自主管理,遵循5项实施原则,执行3条实施路径,用好3个自主方式,实现3个目标。实施 六项自主管理,简称“六自主”,实现自查、自评、自纠、互帮互利,实现六自主管理的运行质量六好运行效果六达标,实现个人、区队(班组)、企业的利益一致统一。
(一)自主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1、自主管理安全技能和职业道德能力。确立“隐患是自己利益的天敌”的理念,自觉消除人因、物因、制度因素上的缺陷。按照安全生产制度、规程、规范和“二安三个一”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和职工的个体差异,建立班组针对性、实效的培训体系,创新自我学习培训方法。培训须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统一,不仅有安全生产技能知识、作业岗位的专业知识、行为规范标准,还要有职业道德标准的建立与培训,以消除因不讲职业道德所犯的低级错误。
2、自主管理规范安全生产作业行为。树立“自已的安全自己管、依靠 别人不保险”的理念,确立“放纵行为等于放弃自己利益”的理念,自我规范行为。目前尚存在个别区队长(班组长)自己搞“三违”,袒护别人搞“三违”的现象和行为。区队长(班组长)须带头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并自觉接受职工监督,管好工人操作行为的规范;开展好互查及互相提醒工作,做到自主反“三违”,并处理汇总上报。安检部门要认真建立区队(班组)自主抓“三违”档案,对自主抓“三违”认真积极的区队(班组),纳入月终结算奖励。
3、自主管理质量标准化。确立“工作达标才能获得应得收益”的理念,自觉对标、纠错、提升。区队长(班组长)管质量标准化必须精细,要熟知本单位本专业和当前工作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对当班成员进行考核记录,把住质量标准化的作业操作过程,保证工程质量、工作质量、产品质量。人本精细标准化的核心是自主贯彻规程,抓好工作过程质量,抓好工作过程行为。
4、自主管理区队(班组)效益效率。确立“收入靠创造”的理念,积极创造获取收益。区队长(班组长)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意识。(1)熟知月度定额工作量、质量、产量、材料计划,减少投入,提高产出。重点抓好材料的领取、使用和管理,降低电耗、物耗;(2)优化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拖延,实现安全节能降耗的目标。(3)提升岗位作业价值,组织班组针对工作中的难点、边角区域的盲点、作业经济技术要点开展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在企业同等政策下实现班组职工收益的最大化。
5、自主管理文明素养。确立“文明使自己身心健康终身受益”的理念,自觉地修练提升。区队长(班组长)要组织班组定期学习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方法,提升区队(班组)成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班组职工的行为自律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育和谐友善;以人文关怀的精神关注组员的思想情绪,帮助化解他们思想上、工作和生活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工作中要公道正派,平等待人,民主协商,不搞远近亲疏;善于化解班队中出现的人际矛盾,要靠人格的力量和严格的管理弘扬正气,充分发挥安全员、群监员、青年岗员、民管组员等的作用,促进班组形成浓厚的团结友善氛围;维护职工的工作、安全、经济、精神等发展权益,在发展中维权,在维权中培育公正理念。
6、自主管理区队(班组)超额效益分配。确立“公平就是不侵占不伤害别人的利益”的理念,自觉践行公正分配,获取应得收益。区队长(班组长)须与本区队(班组)职工沟通,以日常考核为依据,公开公示本班组的考核,并以此进行班组超额效益的分配,充分体现安全多得、多劳多得、优质多得、高效多得、达标多得的公正分配原则;建立本区队(班组)“六自主管理”的考核标准,特别是强化工作行为、过程质量和文明素养等人本精细化管理和考核兑现,使行为效益和文明效益充分体现,进而促进人的发展。
(二)区队(班组)自主管理的方式
1、依章考核。区队(班组)建立自己的经单位批准的“六自主”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及分配制度。区队长(班组长)与区队(班组)职工共同执行,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班组长要针对班组“六自主”管理工作,建立自主管理工作记录制度,对六项自主管理工作所采取 的措施、召开的会议、取得的成效以及工作进展等情况,分别及时记录在单项记录本上,以反映自主管理工作状况。形成定制内容→定制标准→定制程序→定制记录→定制考核兑现→定制帮教的闭环运行体系。
2、模范艺术。区队长(班组长)是区队(班组)的“元帅”,以模范行动确立自尊、以大气大度确立友善、以学习实践确立自爱。区队长(班组长)在自主管理中,要逐步减少权力式、命令式、控制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要善于用制度规定约束人,还要善于用教练式、沟通式、示范式、咨询式等方式教育人、激励人,以促进职工做到自觉行动,自我管理。
3、责任共担。区队(班组)应定期召开本班组“自主管理”的研究协商会议,集思广益,在协商中促进自律开发智慧。班组可使每位成员分别成为承担“六自主”的关联内容的牵头负责人,使每位成员成为班组的管理者,互动互助管理,群策群力打造学习型团队。
四、强化区队(班组)自主管理的原则、路径
“自主”是民主的一种体现,自主管理的基础是法治精神、契约精神,是自觉地执行制度。通过自主管理强化主人翁意识,促进人的发展。
(一)原则:
1、重心下移的原则。在各类管理中对区队(班组)的管理是最为欠缺的,区队(班组)工作搞不好则企业一切工作难以搞好。各单位内部管理的工作的重心必须下移到区队(班组)的自主管理建设上,加大精力投入,将矿(厂)一级的标准化等工作思路方法体系强化地延伸至区队(班组),精心设计、严密组织。
2、系统规范的原则。各单位须系统地设计班组自主管理体系,将区队(班组)组织机构、职能职责、利益分配、运行制度、考核评估等结合矿务局目前实施的各项管理实际,围绕“自主”的实效性创新建立,使体系运行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3、强化指导的原则。区队(班组)自主管理不是自由管理,不是不要领导的自由主义。法治是民主自主的基础和保障。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在区队(班组)自主管理的推进上,加强帮教指导,使自主管理建设的过程成为区队(班组)自主管理成长的过程,确保本项工作有序推进、健康运行。
4、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管理必须是教练式、沟通式、服务式、示范式管理。以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实现促进广大职工会创造、多创造、精创造并享受创造成果,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5、简明有效原则。围绕“六自主”的管理内容,以格式化的定制管理分解明晰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明晰地解读主要内容、要素和方法,力求直观有效,减少程序,力求实质变革,反对形式主义。
(二)路径
1、利益关联的路径。如何“实现自主”是自主管理要回答的核心问题。要引入“自主”的管理机制必须将区队(班组)的利益与工作的完成紧密结合关联,在责、权、利、统一上下功夫。使区队(班组)成员利益关联促进团队意识,能实现自查自改问题、自学互帮促进、自己计算自己的收益、自身主动修炼提升文明素养;切实解决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同时注意克服简单的承包制;补充量化日常行为考核,完善人本精细化体系。
2、明晰整合的路径。各单位要整合对班组团队的系列制度和政策,将思想建设、安全文化、人本精细标准化、工作质量、文明素质、学习型企业创建等项目与自主管理系统地整合,明晰地格式化。使职工在众多宽泛的管理中把握自己工作和行为的着力点。使职工清楚地明白怎么样做有利于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利益,怎样做会自我伤害到自己的利益。
3、选培区队长(班组长)的路径。各单位要将区队长(班组长)的选拔培训放在区队(班组)管理的首位。自主管理对区队长(班组长)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强化区队长(班组长)管理提升的研究与实践,视区队长(班组长)为最重要的人才之一,进行培训教练和责权利倾斜。
五、总则
1、实现区队(班组)自主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直接主抓,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充分宣传解读到每位职工。以坚定不毅的作风,勇于创新,持之一恒,力求实效抓好区队(班组)自主管理。
2、各单位要按照《实施意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各自的实施细则并认真组织落实。
3、本《实施意见》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OO八年九月二十二
2.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1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项系统工程
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每一个环节管理不好,就会发生安全事故,这对企业的声望和建设项目的价值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组织,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项目的立项,施工图的设计,施工单位的选择,施工实施过程到最终投入使用,要对各环节进行安全管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监控和管理办法以及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应急预案。把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另外还要建立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监群防制度,把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
2 项目立项的安全管理
项目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根据建筑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自然情况,环境情况,可能造成的安全情况进行研究。尽量使新的项目建设对环境和生态影响较小,做到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
3 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
设计阶段是对建设项目的质量,投资,安全影响最大的阶段,这个阶段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3.1 选择专业的、有经验的并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
设计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安全使用,普通的建设项目一般的设计单位都可以根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但是比较特殊的比如存放放射性物质,化工产品等危险物品的厂房,就必须由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3.2 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参与设计
在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不一定对项目的实际情况非常了解,尤其是对旧的项目进行扩建,改造等项目,这就需要建设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本单位的特点,专业的工艺流程对建设项目进行指导设计,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同时设计,以免项目建成后存在使用安全隐患。
3.3 施工图报审
设计图纸完成后建设单位需报县级以上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组织专家对施工图进行会审,把安全隐患降低。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
4 选择有资质的承包队伍
4.1 承建单位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
施工阶段的安全主要是由施工单位负责,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意识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施工安全水平,在中国,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或直接发包时对投标单位的资质提出要求并进行审查,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所有希望参建的承包单位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且在有效期内。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均不得参加建设。
4.2 承建单位应具有安全管理机构、制度
为确保安全生产,施工单位必须具有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前要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编制安全施工方案。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工种安全操作规程、项目紧急预案、事故处理办法,并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审批。
4.3 承建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要求
项目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中明确到人,明确安全第一责任人,专业安全经理,专业的安全员,安全员须是经过培训考虑取得相应安全证的人员。
4.4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起重工、电焊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才可上岗。
5 委托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安全管理
法律法规对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监理相应资质等级并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该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监理。要求监理单位行使安全监理职责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督促监理单位认真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安全施工方案、安全保障系统,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职责。
6 建设单位的安全职责及管理系统
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建设单位没有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但是为了项目的安全投入使用,建设单位必须为各参建单位提供必要的支持、创造必要的条件。
1)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工程项目的准备工作是可行性研究完成以后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办理土地证;项目立项;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红线图;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红线图;消防、民防、绿化、环保、防雷审批、档案馆备案、质监部门签订质监合同;办理施工许可证;五通一平(项目所在地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平整场地)。
2)在设计前期和施工实施阶段向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的资料。建设单位在设计前期向设计单位提供原有地下管线在构筑物的位置,及新建项目周边建筑的资料,以便在设计时进行统一规划。并体现在工程概算中,便于项目投资控制。在施工前同样进行施工图交底,向施工单位提供建设项目的水文地质资料、地下管线位置、构筑物埋置情况,必要时在施工前要做物探,以便了解地下的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成立建设单位安全组织机构。建设单位要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管理人员分工负责做好总体规划;确定建设标准;按国家有关法规进行设备采购,工程的招标,并签订各类合同;协调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矛盾。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建设项目的安全要在施工单位自查,监理单位检查,建设单位定期也要进行常规和专项安全检查。检查的项目为:施工用电安全;生产生活用水用电安全;起重设备合格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安全管理方案的报批;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安全提示牌;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重点部位安全防护措施和明显警示。
重点防范部位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安全防洪措施,重点部位包括:地面下开挖的孔洞边、建筑物洞口要防止坠落;生产、生活区的用电和防火;要防止堆放材料及垃圾坠落发生打击事故;压力容器、可燃气体的安全使用;边坡、支架坍塌;有毒气体的存放;起重设备检查,施工车辆的行车安全等。
在雨季来临之前,入冬之前要进行专项安全检查:防水器材的准备情况;防雷接地设施的安全使用情况,防火器材的数量是否准备充分,雨季和冬季施工方案等。
5)奖励与处罚。在签订合同时,设定安全生产的奖罚条款,约定如发生安全事故根据情节不同给予承包商数额不等的经济处罚,若整个建设过程不发生安全事故,给予承包商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励承包商做好安全管理、抓好安全生产。
6)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每一个工程的具体情况不同,参建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包括监理人员,施工人员都可能随时变动。尤其在生产单位内进行施工时,是不能影响正常生产的,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对参建单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同时要求参建单位在人员变动时报建设单位,以便随时安排安全教育培训。
7)项目投入使用后对使用人员进行指导。项目建成后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要对业主或者使用单位进行使用指导,对建筑物的外墙,主体结构不能随便改造,屋面不能任意损坏,以保证项目正常安全的投入使用。
总之,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贯穿于设计、施工、投入使用各个环节。质量和安全是存在同一性的,安全没有保证,质量目标也无法实现,同样质量不好安全必然要出现问题,这就必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予以预防和监控。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建设项目最终投入使用,达到其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
摘要:针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建设单位的角度探讨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管理方法,就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出有效建议,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3.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高校;安全管理;大学生犯罪;制度化建设
一、高效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高校校园日益“社会化”,各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在校学生总规模达2700万人,学生规模居世界第一[1]。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tin Trow)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已初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高校扩招,一方面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毋庸置疑,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开放程度的提高,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经济文化价值观念也会趁机侵蚀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造成部分在校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据调查,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2]。与此同时,伴随着在校大学生犯罪数量的增加,在校大学生犯罪社会危害性增加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在校大学生犯罪不仅极大地影响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不利于我国在高速发展时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与高的要求,当然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面对日趋严重的在校大学生犯罪现象,当前高校安全管理还存在的不足,在制度的落实和实施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囿于各个高校的情况不同,在构建的安保机制上也有差异。本文系统的构建高校安全管理制度。
二、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原则和特点分析
(一)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
实践中各个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有着不同的处理办法。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依法处置原则
现代社会无论是对犯罪的打击还是对犯罪的防控都必须坚持依法处置。同样作为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构建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时也必须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首先,依法治理原则强调了制度的规范性及预设性,防止了防控工作的随意性,维护了防控机制的正当性。其次,依法处置原则使防控机制成为成熟的、技术化的、普遍适应的制度。这对促进和保持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得正当性、合理性,为今后有效、合理地应对同类问题的处置可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案。最后,坚持依法处置原则可以防止因犯罪受到侵害的受害人和加害人对处置工作的不满和对其公正性的怀疑,避免在处置过程中损害政府和高校的形象。
2.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原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标的实现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则这种不利影响应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二者要有适当的比例。比例原则着眼于法益的均衡性,以维护和发展公民权为最终归宿,是行政法上控制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一项重要原则。法学上比例原则是贯穿立法、执法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司法机关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公正、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重要原则。构建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时,我们也必须坚持比例原则。它既是实现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立法目的的有力保障,又是监督高校和相关部门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在校大学生权益的不容忽视的、积极有效的手段。高校和相关部门在防控的行为、目的及手段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防控目标的实现和在校大学生权益的保障,避免无谓的侵害,使犯罪防控工作具有监督性、节制性和针对性。
3.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新时期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工作要制定正确的处置策略,即做到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在防控机制的制度构建上应坚持以下三点:首先是常规预防。所谓常规预防是指通过常规力量、常规渠道的预防[3]。一般是指在应对在校大学生犯罪时必须坚持由学校宏观牵头,学院全力配合,保卫部门主要处置的原则。其次是技术预防。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高校在应对在校大学生犯罪时需要技术化的处置和技术条件的支持,使其能够有效运转。如情报信息系统应當健全,以便能够迅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最后是分层预防。分层预防是指高校在应对在校大学生犯罪时,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预防主体的职责。各预防主体应按照职责分工要求积极开展犯罪防控工作。将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其他人员的矛盾或者各种可能导致在校大学生犯罪的诱因解决在基层、控制在局部。
(二)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特点分析
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特点就是系统性,这一特征表现为体系内的各构成要素分层次排列组合,互为联动,整体运作,并不断完善,促使整个体系持续、稳定、有效地发展。它又包含整体性、协同性、层次性与开放性四大系统性特征。
1.整体性。任何系统都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防范工程,高校在建立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时,更应该强调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优势。构建防控体系的目的是要将学校的保卫力量和教师力量以及学生骨干力量,按照系统优化原则组建成一个经济(少内耗)、合理(能够互补)的高校防控力量体系,以极大地提高高校各机关、各部门的整体效能。
2.协同性。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分工的多样性。近年来,受变化多端、纷繁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在校大学生犯罪现象,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地方政府机关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政府各部门与高校相互协作,高校内部保卫干部、校卫队员、教师和学生骨干等多群体配合联动的工作格局。在维护高校和谐稳定这一基本价值目标的统领下,各部门、群体应统一起来,加强横向联系,促进相互配合、协作,确保信息畅通,充分体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当而且必须具有的协同性。
3.层次性。根据系统学原理,系统是否有效以及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正确地划分层次。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体系是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加强系统的层次化建设,实现职责和权力的平衡与统一,形成合理、高效的职责分工与权力分配。因此,高校在构建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时既要保证信息、指令的迅速传递,又要科学、合理地考虑管理的幅度和效果。
三、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校园安全立法工作
目前,关于高校校园安全保障和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方面相关的主要立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些地方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根据本区域特点也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如《浙江省学校安全条例》、《宁波市学校安全工作条例》、《深圳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制定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对促进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已制定的法律法规在适用的对象上来讲相对较为狭窄,大多侧重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所制定的又多是一些程式性的规定,内容上缺乏实体规范的支持,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弊端。当前,校园安全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明确校园安全主体,建立健全校园各类安全机构,确认他们在校园安全管理活动中的职责与职权。实践中上海和江苏等省份已有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二)构建犯罪防控预警机制
目前高校涉及在校大学生之间的信息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一方面,对于犯罪的在校大学生的犯罪动机在没有外化为行为之前根本就不容易觉察,只能是外露些许痕迹,且这些痕迹也只能是少部分身边的同学才可能发现;另一方面,高校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缺少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信息处理不明确,收集的渠道和体系也有待扩展和完善。因此,高校要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高校和高校后勤服务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络机制,搭建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学生骨干等组成的统一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协调平台,通过开展学生身心普查、学生状况调查等方式,了解掌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生活中的现实表现。促使此类学生改变一些不良的倾向,防微杜渐,将他们的犯意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健全犯罪防控疏导机制
现实生活中,一般在校大学生自尊心较强,具有较强的个性特點,但由于个体性格、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他们中的部分人可能会在大学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长期不能得到疏导,他们的人格就可能会慢慢发生扭曲,一旦遇见不顺心的事情,他们就会莫名地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在别人的身上,引发各类案件。因此,高校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咨询师队伍,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挫折教育等形式,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整体心理水平,增强他们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促使他们树立起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
(四)加强和改进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是培养人的机构,它不仅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场所,更是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境所在。高校要积极探索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来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自身素养。首先是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了解学生思想动机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应是专兼职结合、有技术保障、师生共同参与的队伍。一方面需要他们加强对在校大学生行为的引导和监控,另一方面需要他们能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掌握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相关信息,摸清他们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有针对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创建新型的高校安保机制
高校的安保机制是预防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关键制度,建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安保的预防机制:第一,重视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保卫工作队伍。加强对高校保卫干部在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校卫队在岗位执勤和校园巡查中的生力军作用,做好校园动态治安巡检工作;通过校园“110”建设,科学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明确高校各职能部门安全管理的职责与处置程序,及时掌握各类事件、案件的苗头,使各类矛盾和纠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先期处置,预防和控制各类案件的发生。第二,加大投入,增添设备,提高管理能力。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作为防范措施的“三铁一器”,即“铁门、铁窗、铁柜、报警器”,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治安防范形势的需要,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高校要舍得花钱保平安,配备必要的安全监控装置,通过在相关部位安装监控摄像装置,提高破案效率,打击和震慑校园违法犯罪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延东.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EB/0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22/info123105103205
4322.htm,2009-3-14.
[2]张丽萍.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防范[EB/0L].http://www.lunwentianxia.com/,2008-9-25.
[3]顾培东.试论我国社会中非常规性纠纷的解决机制[J].中国法学,2003,(3):15.
[作者简介]叶卫树(1973—),男,硕士,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保卫处干部,研究方向:教育学;李茂久(1981—),男,硕士,助教,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刑法学。
4.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安全
生产档案管理
枣庄市山亭区水务服务公司
二○一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制度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青石拦河坝(闸)除险加固工程安全生产文件档案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文件档案的完整性、合理性、科学性,使青石拦河坝(闸)除险加固工程的安全生产档案文献为公司其它水利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发挥参考作用,特制定本制度。1.名词
青石拦河坝(闸)除险加固工程安全生产档案,是指青石拦河坝(闸)除险加固工程的安全生产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公司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文件。2.管理职责
2.1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本制度,并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同时负责安全生产档案日常管理工作。
2.2各参建单位本单位文件档案的管理,并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各参建单位负责本部门文件档案的收集、归档和保管。
2.3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应将经办的文件材料向接办人员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3.安全生产档案范围括
3.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文件、批复、会议资料等。
3.2安全组织机构情况,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及变动记录,以及专、兼职安全员名单;
3.3安全生产文件、安全培训学习资料、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
3.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件及人员名单;
3.5特种设备、设施清单及有关《安全检测校验报告》等档案资料; 3.6危险源(点)资料及三级危险源(点)管理清单; 3.7作业环境监测资料(粉尘浓度监测、环境监测、噪声测定等)以及安全、职业卫生评价报告;
3.8职工健康检查档案及健康监护资料;职业病例档案及监护资料; 3.9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情况; 3.10安全例会会议记录材料及安全月活动记录。3.11职工关于安全生产的改善提案及整改落实情况;
3.12安全生产事故记录和统计分析资料;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等有关档案资料;
3.1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安全规程; 3.14安全措施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3.15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3.16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及实施记录。4.档案保管
4.1档案分类
4.1.1安全生产档案要编写详细的目录并分档存放,以便于查阅。实现安全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
4.1.2各种文件资料按一定特征进行排列和系统化,应层次分明,编写页码,填写卷内文件资料目录。
4.2档案保管
4.2.1归档的文件材料种数、份数以及每份文件的页数均应齐全完整。4.2.2档案应入柜上架,科学排列,避免暴露和捆扎堆放。同时应采取防潮、防虫措施,防止档案损坏。
4.3档案借阅
4.3.1安全生产档案只供公司内部人员借阅,借阅者要履行借阅手续,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阅。
4.3.2借阅者对档案内容必须严格保密,未经许可不准泄露档案材料内容。4.3.3借阅档案要注意保护,不得丢失、损坏、涂改。用毕要按时归还,归还档案时,由档案管理人员当面查点清楚,并在借阅登记本上注销。如需延长借阅时间,必须另行办理续借手续。如发现遗失必须及时汇报,追究责任。
4.4档案销毁
对于过期并失去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经部门领导批准,可以定期销毁,必要时做好销毁记录。5.附则
5.协作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对相关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的薄弱区域,从而整体改善企业的管理现状,使企业管理整体达到安全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及所属项目部,以及与公司各项目部有协作协议的各施工单位。
3、引用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4、职责
4.1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与劳务协作单位的协作协议的起草,并与其进行签订。4.2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劳务协作单位日常工作的安全管理。
5、内容及要求 5.1协议方
1、协作单位:指以合同方式承接项目部工程任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2、外雇人员:指由劳务协作单位聘用的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5.2劳务协作单位资质审查
5.2.1劳务协作单位在项目部各工程项目承担施工任务,必须具备营业执照和县级或县级以上劳动安全部门签发的安全资质证书,由计划合同部、安质环保部进行资质审查、备案。
5.2.2计划合同部在审查劳务协作单位资质时不得自行降低标准,不得简化程序;严禁实际与资质不符的协作单位进场;对于管理混乱或出过重大伤亡事故的劳务协作单位不得使用。
5.2.3劳务协作单位必须全力配合,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对安全施工资质的审查,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协作单位不得进场;资质审查的相关资料复印件存档计划合同部。
5.2.4安质环保部对安全施工资质不合格的劳务协作单位,具有一票否决权。5.2.5计划合同部在与劳务协作单位签订合同时,必须对劳务协作单位所聘用的劳务人员状况、工伤保险情况进行审查。并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签订安全
责任书,如发生事故,按责论处。
5.2.6劳务协作单位在招聘劳务时,不得聘用童工和有禁忌病症的人员;并为其所聘用的劳务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各单位对劳务协作单位的员工、外雇人员应按正式职工一样实施安全管理;不得聘用触犯国家法律的在逃人员,不得聘用来历不明的人员。
5.2.7劳务协作单位资质审查内容:
1、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的营业执照和施工资质证书。
2、经过公证的法人代表资格证书或法人授权委托书。
3、由县级以上(含县级)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全资格证”、施工简历和近期三年安全施工记录。
4、安全施工的技术素质(包括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件。
5、安全施工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协作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设有二级机构的协作单位必须有专职安全机构。
6、保证安全施工的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用具的配备。
7、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等相关资料。
5.2.8劳务协作单位入场后,必须接受项目部安全教育培训,培训课时(项目、工程队、班组)不得少于40小时。
5.2.9劳务协作单位在进入现场之前必须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方准进入施工现场;并对上岗人员登记造册,报用项目部计划合同部、党群综合部备案。
5.3各单位的职责
5.3.1计划合同部负责所有进场劳务协作单位,资质(企业资质证书、企业营业执照、施工企业税务登记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安全生产责任任书。)必须齐全、有效。
5.3.2党群综合部负责组织安排劳务协作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监督、检查、督促协作单位员工的工资发放情况。
5.3.3安质环保部负责督促工程队对劳务协作单位进行监督,对违反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办法的行为,依据规定给予处罚。
5.3.4安质环保部负责督促工程队对劳务协作单位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相关资质的审验、报审工作,确保使用设备在有效期内。
5.3.5物资设备部负责对劳务协作单位的机械设备在进场前的检查验收及进场后的监督,督促其建立机械台账,做好日常的检查维护及相关记录。
5.3.6工程管理部负责对劳务协作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尤其是新项目或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项目;对于较大或较危险的施工项目,要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应急预案等。
5.3.7工程队负责对劳务协作单位进行监督、考评,看其是否具备合同中所约定的履职能力。
5.3.8工程队督促劳务协作单位在每天工作前,应根据当天的工作任务、气候、环境、人员情况,对出勤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标准、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并做好班前5分钟安全交底记录。
5.3.9工程队督促劳务协作单位做好日常的安全检查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5.4劳务协作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5.4.1劳务协作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项目部安全管理规定,服从和接受管理、监督和指导。
5.4.2劳务协作单位在进入工程项目后,必须坚持“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由管理单位和党群综合部、安质环保部共同组织对协作单位进行入厂安全教育,增强劳务协作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提高自防应变能力,并做好记录备查。
5.4.3管理单位必须将劳务协作单位安全管理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考核工作之中,建立和完善外用工安全管理专项制度,并设专人进行管理,严禁以包代管。
5.4.4按照“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管理单位为其劳务协作单位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施(有偿提供),改善劳动条件。
5.4.5劳务协作单位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具有相关资质的部门,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严禁无证上岗。
5.4.6管理单位在对劳务协作单位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相应布置安全措施、安全注意事项。
5.4.7劳务协作单位必须严格履行合同中承诺的责任,并认真履行,如有违反,按项目部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多次教育仍不改正,将给予清场。
5.4.8劳务协作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任;协作单位必须设专(兼)职安全员,且应有明显标志,其名单应报安全部门备案。
5.4.9对负责人不服从项目部职能部门和工程队管理或严重违章作业、野蛮施工、管理混乱、事故不断的劳务协作单位,将立即终止合同,清退出场并严禁重新协作。
5.4.10劳务协作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严格执行管理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管理单位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配合管理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5.4.11劳务协作单位必须对其人员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坚持每周的安全活动日和班前五分钟和班后会制度,搞好各项安全活动,杜绝“三违”现象。
5.4.12劳务协作单位在施工中发生死亡、重伤事故,严格按项目部事故管理规定进行处理上报,并对事故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分清责任,吸取教训,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预防事故再次发生。
6.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避免和杜绝外来施工单位在公司施工期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以及导致公司生产安全事故,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本公司厂区内进行施工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
三、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细则
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更有效地监督外来施工单位安全工作的贯彻和落实,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管理细则如下:
1、外来施工人员和车辆入厂前应到保卫科进行登记备案,由保安确认后方能进入。外来人员需要将随带工具、物品事先在门卫室登记注册,待施工完毕出门时凭我公司相关部门签批的《放行条》逐一核对后放行。
2、安全科负责对外来施工单位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与施工方案安全措施的审核,安全资质的审查。
3、外来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并负责对用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培训资料复印件应提交至我公司的安全环保科进行存档。
4、外来施工单位必须认真阅读本企业发放的《外来施工单位安全告知书》,并认真遵守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5、外来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上岗。无证操作造成的消防安全事故由外来单位及人员自己负责。
6、外来施工单位必须确定至少一名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及安全管理工作。
7、外来施工人员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进入有职业危害区域的场所应佩戴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8、外来施工单位在厂区易燃易爆区域进行电焊、气焊、气割等明火作业时,必须事先向 安全环保科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9、使用电气工具必须配套使用漏电保护器,电动工具不得使用花线、塑料线,必须使用橡套电缆线。
10、所有用电需向电力部门办理《外来单位施工用电审批表》,并提供电工作业证交至安全科进行审批备案。严禁未经公司电力部门允许的情况下私拉电源。
11、外来施工单位进行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配备安全带等高空作业防护措施,2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搭脚手架等作业,脚手架必须合格稳固。工作面下面应有围栏、安全警示标志或其它防护措施。
12、不许上下投掷工具或材料;禁止攀登不牢靠的构架;检修时移开的沟、坑、孔、洞盖板、围栏,离开现场时应恢复或采取可靠防止跌伤的安全措施。
13、外来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公司厂纪厂规,一律不得携带烟火进入车间、不得酒后作业,要做到文明施工、安全作业,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14、在有限空间、容器内工作必需做好通风措施,必须有专人监护。
15、防止砂轮、角磨机、无齿锯碎片伤人,应带头盔或护目镜;防止旋转时异物飞出伤人,人员站在轴向位置。
16、机动车辆进出门及转弯时速度为5km/h,直线路为10km/h,小车20km/h。装有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的罐车速度为10km/h。
7.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篇七
关键词:煤矿,精细化管理,安全生产,施工现场
0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确定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方针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 坚持安全发展,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同时,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第4.6条也规定了“煤矿建设单位必须对建设项目实行全面安全管理……”。煤矿建设项目涉及面广, 项目内容庞杂, 同时建设单位面对的参建人员众多, 参建各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 作为煤矿建设项目的业主———建设单位必须制定一套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法律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 在此基础上实现安全生产一体化、精细化管理, 确保人员生命及企业财产安全。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贯穿了一个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始终。从施工总平面的规划开始, 到承包商进场开工准备, 施工过程管理, 成品保护, 直至工程竣工验收退场。可以说只要抓好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这个主要矛盾, 整个项目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就有了保障。
所谓精细化管理即是对过程行为持续追求“精”与“细”的努力, 从而达到最优的管理目标结果。它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管理, 此理念与国家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也是紧密契合的。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基础是标准化、规范化、专业数据化。建设单位应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指导方针,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标准, 正确指导、监督、管理各参建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
本文就建设单位在煤矿建设项目中, 如何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 谈一些粗浅的想法与业内同仁交流。下面就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一些规定及实施标准进行简要论述,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明确各方职责
明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中各自的职责, 避免推诿、扯皮, 使该工作能持久开展落实。建设单位负全面管理责任, 起主导、监管、考核作用;监理单位负监理责任, 起日常检查、督促落实作用;承包商负主体落实责任, 对管理内容按照标准执行实施。
2 单位工程施工总平面图管理
各承包商承包的单位工程, 其施工总平面图的规划必须符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施工总平面图。
3 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施工现场围挡材料的材质需为不易变形的硬质材料, 安装牢固、连续, 不得有缺口;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处须设置大门及门卫, 悬挂门卫管理制度, 设置安装“五牌一图”;所有人员凭佩戴的工作卡 (须有本人免冠照、单位名称、岗位、项目部公章) 进出现场。
4 有关制度的悬挂
在相应的区域位置悬挂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作业操作规程等。
5 施工现场场容要求
现场场地应平整无坑洼, 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 具有良好的场地临时排水系统, 并有一定数量的绿化设施。易起粉尘的土方及其他材料须进行认真苫盖, 制定合理有效的防尘、降尘措施。
6 各类标识、标志、警示牌的规定
施工现场须根据工程特点及不同的施工阶段, 及时有针对性地设置、悬挂各类标识、标志、警示牌。设置的重点部位有:施工现场出入口、场内主要道路、起重设施、临时配电用电设施、脚手架、“四口五临边”处、工程材料物资设备存放区。同时须在洞口、临边处设置警示红灯用于夜间警示。
标识标志牌的样式、尺寸、色彩、材质均应符合相关国标的规定。无国标规定的, 建设单位应制定统一规范的制作标准。这样才能满足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7 临时设施搭设与管理
临时设施应分区设置。一般将施工现场划分为项目部办公区、施工人员生活区、施工作业区、工程材料设备存放区, 分区之间须进行隔离管理。临时设施应稳固、安全、整洁, 必须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 材料宜选用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材料。
各区域设施均应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或措施。生活区的集体宿舍应对每间宿舍的居住人数、照明、冬季取暖、夏季防暑、防蚊虫、防火有明确的规定;食堂应配置适宜的厨房用品, 采取防蝇、防鼠、排污措施;仓储管理中, 易燃易爆物资存储属于管控重点, 必须符合防火、防爆、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 不得与其他物品材料混放, 建立专门的进出库管理制度, 设专人管理。
8 场地材料设备堆放管理
施工单位应有计划合理地组织材料设备的进场, 控制场地材料的存放量, 尽量减小堆放场地及仓库的面积。材料、设备进场时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码放整齐, 且便于使用时运输装卸, 减少二次倒运, 具有防潮、防雨、防火的保障措施。
各种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对应设置统一规格的标识牌, 标明材料名称、规格、产地、进场时间、检验时间、检验状态。砌体类材料、模板、板材等应码成方垛;颗粒类材料应按粒径规格堆放成方;钢筋、型钢按规格型号分别堆放, 底部以方木垫起;预制混凝土构件按规格型号堆放, 垫木位置设置正确, 多层堆放应上下对齐。以上材料堆放均不得超高, 场地坚实平整, 与沟槽坑边的距离应根据其深度确定数值, 防止边坡坍塌。
9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
施工场地须做到“工完场清”, 各区域均应安排专人清理产生的垃圾、废料, 垃圾池每周至少清理一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急救人员, 以备发生突发情况时进行早期伤员救护, 同时对现场生活设施卫生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做好施工人员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工作。食堂炊事人员必须具备卫生部门核发的健康证方能上岗, 要正确穿戴工作衣帽及防护用品, 定期清洗工作衣, 并保持个人及食堂全方位的卫生。
1 0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主要指“四口五临边”处的防护及外脚手架的防护。
“四口”主要指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及各类预留洞口;“五临边”主要指基坑周边、楼地面屋面周边、阳台周边、楼梯梯段外侧边、垂直提升卸料平台侧边。以上位置的安全防护不到位, 就会存在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安全隐患。因此, 防护材料的质量、栏杆高度及间距、挡脚板、洞口挡板、防护栅栏、防护网等均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损毁的部位须及时更换, 并随时清理平网上掉落的物体。
外脚手架须实行封闭围挡管理, 外挂密目式安全网及平网, 悬挂宣传标语及楼层标示。
1 1 消防管理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房, 临时设施布置, 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及防火管理必须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严格进行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技术交底及培训工作, 定期开展灭火及应急疏散的演练, 达到“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目的。
各区域配置的灭火器材须定位管理, 便于取用。在器材位置上方悬挂管理责任牌, 牌中标明责任单位、管理责任人、配置区域、配置点编号、器材数量等信息;在责任牌旁悬挂定期巡检记录表, 使管理处于公开透明状态, 便于监管。
1 2 施工临时用电管理
鉴于用电管理专业化程度较高, 应制定更为详细的管理标准, 本文在此仅提一些总体要求。
施工临时用电须推行三相五线制, 设持证的专业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与高压线的距离、支线架设、现场照明、变配电设施、低压干线架设等均须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8.档案管理安全体系建设要点 篇八
一、当前我国档案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才较少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安全意识、学习能力等普遍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力量不足、素质不高,而且普遍缺乏档案管理安全意识,再加上没有必要的教育培训,制约了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档案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相对较为薄弱,造成了整个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基础不牢靠。特别是针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安全应急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档案遗失、信息丢失或失效等档案管理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
3.档案管理安全保障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早已经步入了以数字档案为主体、数字纸质档案并存的时代,对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一些单位的档案安全管理保障技术水平不高,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性很容易受到威胁,一些涉密的核心档案资料甚至出现泄露问题。
二、优化档案管理安全体系建设的措施
1.提高档案资料的保密管理水平
在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保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管理要求。对于保密管理,首先应该根据档案资料的不同性质,准确的确定档案资料的保密等级以及使用权限,严格进行权限的控制管理。其次,在这些涉密档案资料的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档案资料的传输和复制,尤其是加强对各种照相机、录像机、智能手机使用的控制,以免涉密资料泄露造成档案管理安全事故。
2.完善档案安全管理保障制度建设
在档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上,首先,应该建立科学的档案资料收集制度,特别是全面利用前端控制理论,加强档案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对不同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归档保存要求等进行明确,合理分级确定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其次,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强化档案安全保管制度的建设,为所有檔案建立全宗、档号,并编制好档案检索查询目录,全面掌握所有的档案资料;同时,对所有的档案资料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档案载体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电子档案载体,必须设置相应的防磁化、防复制保护技术。第三,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安全应急制度,重点是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安全预警机制以及损坏档案资料的恢复工作,以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可靠。
3.提高档案安全管理技术保障水平
对于档案安全管理技术保障水平的提升,重点应该针对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的特点,合理的确定各种安全管理方案。首先,在档案的安全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的要求,对档案馆的库房、机房等进行标准化的建设,避免档案资料受到各种物理、化学或者是生物灾害的影响。其次,重点加强对电子档案的安全保障管理,对于一些涉及保密需要的档案资料,必须采取防扩散加密技术进行处理,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数字档案必须建立自动备份以及异地备份技术,并加强对防火墙技术、安全检测技术、虚拟网络技术等网络安全技术的运用,以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可靠。第三,应该加强对档案安全修复技术的研究应用,对于一些有损坏的档案资料及时制定档案修复技术,或者是与外部修复服务商合作,提高企业的整体档案安全管理水平。
4.加强档案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上,一支合格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是基本的要求。首先,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引进选拔上,应该尽可能的引进高层次、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中。其次,应该重点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教育培训,除了必要的档案管理知识以外,还应该加强档案安全管理理念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教育培训,使其既可以准确的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程序以及安全管理要求,同时也可以有效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三、总结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天津市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文件管理规定08-21
XX建设单位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10-25
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11-06
建设单位绿色施工管理07-27
建设单位对监理及施工方的现场管理制度07-08
中国人民银行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07-24
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制度10-24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措施09-09
建筑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