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通用8篇)
1.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篇一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2014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2014年7月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工作。本人从参加工作以来,严格地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和法规,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要求上进,注重思想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建设,努力使自己成为信念坚定,纪律严格,知识广泛,业务熟练,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胜任多种工作岗位的新型专业管理人员。对于单位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我都严格遵守,严予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钻研、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本人于2014年7月正式参加工作,当时我被分配至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宁安市响水两化工程项目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习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短短的半年内,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能够熟练的操作广联达计价软件及office办公软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招投标、预结算、工程合同等日常工作。2015年10月因工作需要被调到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项目部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二、政治思想方面
在政治上,我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注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新的岗位上摆正位置,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管理的一般理论同工作实际相结合。
总之,在近两年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但仍有很多不足,为适应公司发展的新形势。在今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得更好,加强理论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在实践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提高工作效率,踏踏实实、勤奋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通过这近两年的工作与学习,本人觉得已经符合任职条件,申请晋升助理工程师,同时,也希望将这次评审作为促进自己进步的一次机会,为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基础,请组织考核评审。
2016年3月22日
武玉霞
2.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篇二
1 专业素质的基本内涵
专业素质是指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征的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理念和专业品格。专业素质的特征体现为敏捷的专业思维;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把设想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素质是指在校期间学习专业的能力以及各种与之相关联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它包括系统性的专业知识素质、专业实践、应用能力、非专业素质、专业创新素质等。
2 专业素质培养途径
2.1 转变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转变狭隘的人才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从更宽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教育,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努力扩充专业、非专业素质教育,按社会需要培养具有更强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而不只是具有狭窄专业技能的“专才”。2)转变重学轻用观念,树立正确的工程教育观,充分认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和工程能力,改变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培养方式。3)转变专业课“独尊”的单一专业化思想,构建工程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社会环境和法律等“大工程”系统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结合专业特点,完善专业素质培养教学体系
完善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专业基础、专业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倾向性的重要保证。学校教学可以通过“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平台”建立符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模式。
“一个中心”指把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围绕它设置课程,实施教学。
“两个体系”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专业应用能力的需要,组建基础课与专业课并行的课程体系,形成扎实的实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专业实践与基础课实践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三大平台”依次为“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理论平台”“专业技能平台”。
公共基础平台,也可称工具平台。该平台按照培养“社会人”“职业人”的社会素质、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够用”和“必需”为原则,突出基础性、强调工具性、体现发展性,如通过设置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着力打造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
专业基础理论平台按照培养“职业人”的要求,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人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的需求为依据,以“应用”和“适度”为原则,突出应用性、增强适应性、体现可持续发展性,筛选基础性的具有再生潜力的内容,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如通过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建筑材料等课程的设置,满足培养的人才有实力应对职业岗位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要求提升的需要,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
专业技能平台按照培养“岗位人”的要求,以“实用”“娴熟”为原则,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体现先进性,以岗位的技术能力为主,并及时把与专业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充实进去,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群)在技能方面的需求,以奠定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上可以通过实施“3S”(实训、实习、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逐步增加实践课程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动手能力、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2.3 加强实践训练,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现代工程不是单纯的技术行为,而是技术经济行为和技术社会行为。专业实践教学和训练是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学校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既要各成体系,又要有机结合,使知识与能力在实践(专业认识实践)—理论(专业基本理论)—再实践(专业单项技术实践)—再理论(专业技术综合应用分析)—毕业前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两次认识反复中得以充实、加深和提高。具体做法如下:1)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建立“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2)以校内操作实习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推行“模块式”“组合式”专业训练,积极实施“工学结合”,强化职业岗位技能的针对性实践。3)大力推进职业技能考证制,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的标准融入到相应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把职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分挂钩。
2.4 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吸取传统专业设计“三层楼”(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成熟经验,按照“两条线”(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主线)的要求,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的课程体系。非专业素质教育不仅要进方案,还要进课表、进课堂、进学分,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学分达到6∶4,这样赋予了非专业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专业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定地位”,有效避免当下大学素质教育普遍存在的空泛化、课外化或仅仅只是人文知识讲座等弊端。2)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各环节。非专业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学校应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大学课堂变成有机结合的载体,把非专业素质教育贯彻到备、教、复、改、考、研等各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度开发学生的潜质,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实现非专业素质的同步提升。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a.学校可以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大学期间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定期开展,形成一项常规性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活动;b.积极推动各种学生社团发展,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参加一个社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参加相应的社团,通过开展学术类、文娱类、体育类、服务类、实践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自觉的开发潜质和发展个性;c.组织学生到集团公司和社会上挂职锻炼,以积累实践经验。
2.5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专业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安排专业教师走出课堂,有计划选派到对口的单位、企业、科研单位进行实践,以“顶岗、挂职、兼职”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师专业实践经验,同时与工程单位建立牢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施工技术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鼓励教师参加与行业相应的职业或执业资格考试,利用课余时间承接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任务,提高教师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3)聘任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有丰富经验的高中级工程师共同研制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开设专题讲座,参加毕业答辩,参与教师培训、指导学生的实习等工作,从根本上确保专业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摘要:站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角度,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途径,即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完善专业素质培养教学体系、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推进非素质教育、建设高素质双师型队伍。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6(3):54-55.
[2]蔡泽寰.高职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襄樊: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8.
3.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篇三
【关键词】通信工程 职业技术师范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25-02
一、引言
通信工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本科层次的教学人才。它具有本科和职业师资的两个特征,因此,在学制不变的(仍为4年)的情况下,本科教育和职业师资技能的培养这对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在本科教育所要求的厚基础的理论教育不能动摇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我校的培养目标上来看,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通信类的职业师资和高技术的应用人才。由职业师资的培养出发,其培养的难点应当是职业技能,而理论知识的培养在传统的本科教育中已经不是问题。为了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就需要认真在本专业领域中详细地探讨究竟哪些职业技能是当前社会最需要的,总结出主要的职业应用领域,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只强调动手能力的全才培养,虽然学生的动手研发能力提高了,但是对职业领域中的工程问题仍然是一无所知,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无法直接胜任职业技术的教学工作的。因此,在校期间有选择性地开展重点的职业领域的工程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三、专业现状和改革思路
参考多所学校通信工程(师范)专业的培养计划,该专业课程结构的比例:公共基础理论课程(马列、数学、物理、英语等)比重很大,约占全部课程学时数的40%;学科基础课程(理、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比重也很大,约占总课程的20%;师范技能约占8%而专业课程的比例仅约占20%。不难看出专业方面的培养比例很小,从现有的教学体制上来看,有些占了很大比例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不能压缩的,只能在有限的课程时间中,提高课程的有效性,要多开一些课程,只能减少各门课程的学时数,让学生尽量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在实践环节上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成为唯一的途径,也就是说充分利用集中实践环节,“开展项目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
“项目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是本次改革培养计划的着力点。
“项目教学”成功的例子是新加坡的“南阳理工学院”,基本方法是学生参与教师的真实的项目或虚拟的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项目研发,提高动手能力和研发能力。但是,动手和研发能力不等于职业技能,学生仍然无法系统和清楚地了解本专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主要职业领域的情况,还是无法直接适应职业领域的需要。研发仅仅是职业领域中的一小部分,并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基本不涉及在该领域的就业,即使是高职的学生也很少涉及。培养面向中职和高职的职业教育教师,除具有研发能力,还应当基本掌握本专业职业领域中的基本技能。
“职业技能培训”就是针对除研发外的本专业的社会的职业需求开展的集中技能培养的一种方法。通信工程专业的职业技能主要有两个方面:电信运营、维护和施工的职业技能和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的职业技能。电信运营、维护和施工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现代交换技术、光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几个模块,分别对以上几个模块进行培训即可以达到目的。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的职业技能相对复杂,涉及的技术种类多,理论要求高,但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该方面培养的最佳途径。
四、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采取在两大模块中进行改革的方法,即在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中进行(如图1、图2所示)。
专业基础模块以通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为该模块的核心,包括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专业技能模块由教师技能教育模块、专业核心技术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模块构成,由现代交换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和EDA技术等课程构成。在课程设置上,每门课的学时数都不多,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于重点课程增加学时数。
表1 职业技能模块和项目教学模块开设情况
实践教学模块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特色,引入项目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考证。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职业技能培养考证对电信运营企业和维护施工企业所需要人才的技能进行培训,具体到通信设备的调试和安装、故障处理和项目管理等内容。
集中实践教学为两周的停课实训,在1~6学期的后两周和第8学期中进行。采取每学期周数相等的方法即每学期20周,1~16周上课,17~18周实训,19~20周考试。
项目教学模块分为学期项目和毕业项目(见表1)。学期项目共3个,每学年1个(第4学年为毕业项目),安排在每学年的下学期,要求1学期内完成。学期项目是与本学年所学的课程和本学年之前所学课程的内容相关的综合课题。项目可视为一项特定的任务,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一(组)人(协作)完成。将项目与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熟悉开发流程与管理机制。学期项目、毕业项目与企业实习都是项目与教学结合实例。其中,学期项目最系统化地整合该学期的课程。课程教学和学期项目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课程的内容服务于学期项目,而学期项目反过来深化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理解。
职业技能模块包括“现代交换设备与技术”、“光传输设备与技术”、“移动通信设备与技术”和“数据通信设备与技术”等4个模块(见表1)。职业技能模块是针对当前正在应用于电信企业的通信设备在工程中的安装、调试、维护、运管的技术技能的培训。培训方法为每个模块集中实训两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共三个,即在其4个模块中选取三个。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在培训中,引入考证机制。学生可以在模块训练的同时参加有设备厂家认证工程师等资格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实际上已经拿到了该厂家设备的上岗证,对就业和将来的教学工作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存在的问题
我校实施了上述培养计划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师资问题;二是实践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和其它环境。项目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新事物,如何进行,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要求,同时教师自身的研发和应用能力也需要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要的实训设备的投入较大,学校很难一次性投入。鉴于以上情况,采取了分步建设和结合软件仿真的方法解决。广泛的校企合作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购买部分实训设备的同时,与设备厂家建立一定的协作关系,更重要的是建立与企业培训机构的紧密合作关系。校企合作也可以较好地解决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企业出资建设实训室,在学校内部建立企业的培训学院,通过订单班、考证培训收回企业投入的资金,短期内可以解决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
六、结论
通信工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职业应用领域清晰,有4个主要方向。在校期间对其主要应用方向进行培训,使学生拥有在该专业领域中的职业技术,可以直接适应通信类的职业技术教学工作,同时也适合于社会的需要,提高了就业能力。项目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适合于通信产品研发等生产领域,对师资的综合能力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综上所述,在通信工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培养过程中,使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和项目教学培养模块相结合,切合该专业的职业师资培养的特点,符合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李鹏,姜永华,白春涛.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J].职业技术教育2009.8
[2]陈文艺,张继荣.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7
[3]刘光灿,张刚林.黄飞江.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J].长沙大学学报 2009.3
作者简介:
4.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四
一、思想方面 我以主人翁的意识,时刻关注信科公司的发展,切身为公司和集 体的利 益着想,坚定公司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热 情与期望。同时我还不断关注 通信行业的新信息新动态,并抱着持续 学习新知识的心态,以备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为公司处理。我对自己制 定了很高的行为操 守和道德标准,确保自己的工作和日常行为能严谨 严肃。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 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 身边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尽心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岗 位技能,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贡献自己的绵薄 之力。
二、工作态度 心态决定一个人的财富、事业、幸福、健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 么样的人生,心态决定命运。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保持阳光心态,怀着一颗平常 心去享受过程,把握和珍惜现在。热爱自己本职工作,正确认真对待 每一件事,戒骄戒 躁、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事。
三、岗位职责 2008 年 4 月,我参与了大亚湾数字集群建成初期的运维工作,2008 年 5 月我进入中海壳牌,担任中海壳牌维护组组长,负责中海 壳牌的集群通信系统和广播报警 系统的运维工作至今,2010 年 6 月 我小组开始兼任大亚湾数字集群系统的运维工作。在工作中,我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关于 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组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班 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 的意识,始终 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不断完善规范集群通信系统运维的标 准化作业工作法 文本,严格按照工作法内容逐项实施,在实践中积累 宝贵的经验
;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加强 班组精细化管理,规范班组资 料管理,努力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结合班组建设“创先争优” 活动,把 精细化管理、技术练兵作为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四、具体工作
1、中海壳牌集群通信系统管理 中海壳牌的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 MPT1327 数字信令的模拟 集群通信系统,虽然目前行业内新建的系统都是数字集群系统,但 我 从来没有因为中海壳牌的的系统即将过时而放弃对这套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在不懈努力 的摸索中我发现,相比数字集群系统设备的模块化、整体化程度,模拟集群系统看似笨重、分散的设备却更能帮助我们了 解通信系统的结构和性能。从收发信机到隔离器,从合路器 到天线再到接收板,从空间传输 到系统信令再到调制解调……每个部件、每个功能都吸引着我进行深 入的了解和研究。这几年里,我通过看书、查资料、寻求专家指导、模拟试验等方式,对集群系统的电场、电 路、信令、技术管理、实操、施工设计、常见故障排除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涉猎。2010 年,我利用备件在中海壳牌现场搭建了一套能完全模拟中 海壳牌原有集群系统工作的 “模拟集群 DEMO 系统” 这套系统能在小,范围内完全实现集群系统的全部功能,并运行稳定。可用 于检测、试 验及技术培训。2010 年中海壳牌大修项目,我作为此次项目通信支持的负责 人,在 5 个多月的时间内,充分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结合客户需求,顺 利完成了用户对
系统可用度 100%的需求。并在此次项目中获得了宝 贵的经验。
2、广播报警系统管理 广播报警系统设备的技术虽然局限于音频、音频信令、有线传输 几 项,没有通信系统高端,但在安全管理方面,广播报警系统显得尤 为重要。几年对广播报警 系统的管理,经历了很多次的应急演练、检 测、扩容项目。在对广播报警系统的运维、安全 要求和系统建设方面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数字集群系统管理 借助原有模拟集群系统的技术基础,对数字集群的运维管理可算 是驾轻就熟,因为二者的区别只在于信令、调制方式的不同而已,而 且数字集群系统设备的 模块化、集成化程度更高,设备运行更稳定。自 2010 年接手以来,我不断将模拟集群系统 的技术和管理引入到对 数字集群系统的管理、培训中。
5.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五
一、具体施工措施
1、压桩施工工序
经养护达100%设计强度的桩运至沉桩点→桩位正前方与正侧方架设经纬仪→插桩→沉桩→接桩→继续沉桩→桩平面位移量测→送桩→拨出送桩、填盖桩孔
2、桩的起吊
按照计划的桩机行走路线进行桩机就位;桩机就位后进行桩的起吊:对PHC管桩,采用单点法旋转垂直吊桩;桩起吊离地面时,检查桩身有无断裂现象,如起吊时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将此桩吊离现场作坏桩处理,做到边吊桩边检查。桩沿场地周边堆放,便于起吊施工。采用单点起吊,吊点距离桩顶替0.31L(L为桩长)。
3、桩的对位与沉桩
桩机就位,按额定的总重量配置压重,调整机架垂直度后,将桩吊起进入桩架龙门,对准桩位中心徐徐放下,桩顶扣上与有动滑轮组的压梁箱相连贯的桩帽,并使桩帽中心与桩身纵轴线吻合,并保持垂直。找出布设好的桩位标志(埋设在地面下、长约30cm的φ6的钢筋),以其为圆心画直径为500mm的圆,桩就位时桩端四周须与所画圆吻合,以保证桩位的准确性。检查有关动力设备及电源等,防止打桩中途间断施工,确定无误后,即可正式压桩。
调整桩机水平,打桩下沉约0.5m,然后从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对桩的垂直度进行调整。调整好桩身的垂直度,方可继续进行沉桩。每根桩入土后均须做标高记录,为此,施工区附近还应设置不受打桩影响的水准点,一般要求不少于2个。该水准点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予以保护,不受损坏。
4、送桩、对桩顶高程控制与停止击桩
端承摩擦桩要以桩端进入指定持力层并达到要求深度和极限承载力控制,由于持力导可能起伏较大,桩长会有变化,要根据地质报告和施打情况选配合适长度的桩节,以减少截桩浪费,收锤可按以下条件确定:
1)桩端沉入持力层的深度已满足设计要求,贯入度达到设计规定值时可以收锤。
2)按设计要求最后三阵平均贯入度为60mm/10击;
3)施工中有些桩尖虽未到规深度,而沉入1米的锤击数已达250击,可停止打桩,并由设计、监理、业主和施工各方代表在现场会商,确认其单桩承载力;
4)沉桩遇地下障碍物致身歪斜,应立即停压同时报告现场业主代表与监理,请示处理方案。
5、焊接接桩的节点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采用电焊接桩,钢板宜用低碳钢,焊条宜用结422。
b、预埋铁件表面应保持清洁。
c、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填实焊牢。
d、焊接时,应两人对角分段进行,以减少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
e、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应少于8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却沉桩。
二、质量管理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
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上一级对下一级实行监督、检查;项目负责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
(二)压桩质量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静压桩桩位及垂直度偏差有明确的控制标准。
1、桩位偏移
a、单排或双排桩机
垂直于条形桩基纵轴方向:100mm
平行于条形桩基纵轴方向:150mm
b、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100mm
c、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150mm
d、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最外边的桩:150mm
中间桩:200mm
2、桩身倾斜
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三)桩质量控制措施
1、桩基施工测量后,必须进行轴线对照测量控制基准线、桩位对轴线、桩位与桩位之间的校核检查,施工中桩必须准确对位。
2、桩对位准确后,必须待桩调直后才开始施打,施打一定深度(1米深度内)后再将桩调直。
3、打桩过程中桩尖遇到地下障碍物造成的倾斜位移时,应将桩拨出,清除障碍后再施工。
4、送桩过程中,送桩器摆放必须与桩身在同一条垂线上。
5、桩机施打时必须水平,夹持梁导向孔必须垂直。
6、桩位标高须应定期检查,每日竣工的桩位要进行校核。
7、当打桩接近设计标高时,不可过早收锤,否则在补打时将发生打不下或打入过少的现象。
8、严格做到打桩锤(夹具中心)、桩帽、桩身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防止偏打(压)使桩倾斜与损坏。
9、在打桩至桩身被土嵌回前必须跟踪监测保持桩身垂直;严禁在桩节下端已嵌固状态下再度移动桩机硬搬上桩端来校正桩的垂直,如发现已嵌固桩身不垂直,应拔起桩后调整桩机并在桩侧面填木块(条)等纠编。
10、接桩时保持跟踪监测,确认对中与垂直度确无误后,焊接。
11、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当班监理工程师验证签名后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三、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形成有效、完善的管理体系;
2、加强对进场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自保、互保意识;坚持班前安全会议;提高工地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自觉执行我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3、在工程施工中,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施工安全的规定,尤其是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配电、开关箱必须装有漏电保护,齐备安全接地;以及有关防雨、防雷、防署等安全措施;
4、实行逐级的安全、技术、质量交底制度。开工前项目负责人要开好首次工地交底会议,实行交代与接受书面签字办法;
5、打桩前必须确认起重机的吊钩已脱离吊桩工具。吊桩时确保捆线牢固。人员尽量远离起吊桩节;
6、一定要在规定的吊臂举升起吊额定的重量,以免起吊超负荷;
7、停机4小时以上,必须空运行3分钟,无异常现象方可进行工作;
8、接桩时绝对不允许随便扳动手柄,以免桩落下伤人;
9、机械设备勤保养,勤检查,交接时应办理必要手续;
10、工种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顶替现象;
11、工地各部分按规定悬挂安全标志,吊桩时服从统一指;
12、夜间施工应保证有足够照明灯光;
13、现场管理机构健全,人人责任明确;
14、坚持施工程序,工期达到合同规定要求;
15、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良好;
16、技术档案资料齐全,工程质量优良;
17、场容场貌文明,工具、材料放置整齐,废弃物料集中处理;
18、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无打架斗殴违法乱纪事件;
19、环境、作息时间有专人负责管理;
20、遵守安全生产“十项规定”和“十项禁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
21、吊桩过程中,注意是否松钩、滑绳等现象,谨慎小心,不要撞倒桩机,起重臂下禁止行(站)人;
22、非桩机操作人员,不要在主机室内或吊机室内随意乱动;
23、用电安全措施,实行“三相五线制”及“三级漏电保护”,开关加以保护,工作人员不得带电作业;
24、施工人员必须带安全帽,不得穿拖鞋上岗;
25、场内物品堆放规范,保持整洁,文明施工;
26、预应力管桩运至现场堆放时,应按规格、桩号分层叠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支承点应设在吊点外或附近,上下层垫块应在同一直线上,堆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
6.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 篇六
本人于2016年顺利毕业于XX大学,所学专业为XXXX。在2016年8月进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参加工作至今。在这一年半中,我先后在宁夏中铝银星2×660MW工程和商丘民生热电2×350“上大压小“工程任职热控技术员岗位。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下面对我这一年多的工作做一次全面的总结。
电力建设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需要职工有良好的自身能力和身体、心里素质,因此我不断学习各种技能,努力学习和掌握电力建设的相关知识,了解电力工程的建设情况,同时能根据现场建设、安装的需求,掌握相关的电工基础、工程设备材料、高压工程技术专业知识,能根据现场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本职安装工作,正确处理现场各类突发事件,初步了解班组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常识,为保证工程优质、安全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政治思想品德
首先,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紧随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经得起考验。
本人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时刻将“八荣八耻”,“两学一做”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工作中努力开拓、积极进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自己,注重里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问题,并严谨的解决好问题,来丰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始终以政治上合格、业务上过硬来严格要求自己。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身怀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将公司的发展与自己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我一直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维护集体荣誉。在工作中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在自我完善提高的同时,也主动与同事们进行项目的总结和交流,加强单位的凝聚力,促
进团队整体进步。
二、工作态度
我一直认为从事施工企业是国家建设是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伟大事业,因此我非常热爱我的本职工作。认真、用心对待每一个项目是我工作的基本原则。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正常的工作时间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并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任务繁重的时候,我也能够做到合理安排加班时间点,按时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同时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发扬了电建人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三、专业技术水平1、2016年工作初期,进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担任热控技术员工作,从学校走进工地,角色的转换使我有太多的不适应,但为了搞好工作,做好角色转换,本人在师傅的指导下,运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认真研读合同、图纸、规范,做到施工管理工作有依据、有标准。本人对工作认真负责,遇到图纸、技术看不懂、难以理解的地方,都仔细查询相关资料,并积极向同事询问,确保工程施工的准确性。
2、2016年9月我进入中铝宁夏银星电厂2×660MW工程B标段。此工程为新建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工程实际投产发电于2017年2月。锅炉为超超临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布置、固态排渣、全钢结构、全悬吊结构、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П型燃煤锅炉。汽轮机为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汽、单轴、表面式间接空冷式机组。发电机采用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额定功率660MW。
作为第一个项目,也有些迷茫。但也充满了工作的热情,我积极研究合同、图纸,认真对待工作。由于是工程半途加入,对于现场工作极不熟悉。初期,我只会按照领导的安排进行工作,领导安排了什么任务,我就完成什么任务。渐渐的,随着对施工现场的了解的加深,我开始逐份研究图纸,并将图纸和现场相结合,加深理解,遇到困难的地方,就向师傅或者同事请教。在师傅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重重困难,渐渐的对燃煤电厂的整体结构、系统有了清晰的了解,对本专业的仪控系统有了清晰认知。在熟悉了图纸后,我开始学习各类仪控设备的相关知识、安装工艺要求、施工质量要求。随设备仪器到场的说明书我都会认真研读,加深对设备本身的认知,例如电磁流量计、铠装热电偶、超声波液位计、本特利的各类传感器等。在了解了设备本身后,我会认真学习师傅和同事们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记录,学习成熟、优良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之后对照着安装完成的仪表和施工工艺手册,加深对于安装工艺的理解。在工程末期,我编制了工程热控专业的竣工资料,在编写资料的过程中,对于专业知识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在师傅与同事的帮助下,在我不懈的努力下,竣工资料按时成功移交到业主方。
3、2017年10月初,在公司的安排下,我进入商丘民生热电2×350MW工程Ⅰ标段工作。商丘民生热电(2×350MW)“上大压小”工程,采用上汽集团的超临界供热机组并同步建设脱硫及脱硝设施。重点解决商丘中心城区的采暖供热问题。此工程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满足城区不断增长的热负荷需求,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提高供热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又可降低电厂的发电成本,有利于实现电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进入此工程时,正处于本专业开工阶段。工程伊始,我学习与会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技术要求,主动与其他专业相配合,参考其他专业的图纸与技术资料,及时发现问题和差错,从而避免造成技术事故和经济上的浪费,尽快的完成审图任务,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各部分工序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与安全交底,使操作者了解施工任务的特点、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技术组织、安全措施、控制消耗、规范要求、质量标准等内容,以保证安装工作优质、安全的进行。
严把进场设备、仪表及安装材料的质量关,凡进场的设备、仪表及安装材料都必须出具供应部门提供的合格证等文件,并对规范要求的设备、仪表进行校验,校验合格后方能安装使用。按有质量标规逐项检查操作质量和中间产品质量,并在质量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工程的验收和记录,以确保工程质量。做好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工程技术档案的原始记录、经济资料,是技术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果,是建设单位使用、管理和维修所必须的依据,所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要填写如实情况,并随施工过程认真填写,避免事
后补做。
在空余时间,我会反复翻看图纸以及技术资料,做到施工之前心中有数,施工过程中进退有度,施工完成验收有术。在研究透彻图纸、资料后,我会在施工前到现场实地观测:是否满足安装条件、是否存在对安装有影响的不确定因素、是否有全面的安全条件等。在针对现场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后,再安排工人入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跟踪工作进度,对安装工作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纠正施工不合理、不达标的地方,促使安装工作在保证优质、安全的前提下,一次到位,避免返工浪费人力物力甚至影响工期。在安装工作完成后,及时的对成品设备、仪表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仔细、严谨、全面,确保产品拥有优秀的质量。
四、增强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与时俱进,就不能适应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为此,我利用一切平台与渠道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技术储备,以满足工作需求。
在技术工作中,要合理的利用软件的便利,以提升工作的效率。我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软件能力,例如:AutoCAD、solid
works、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等。在工作中,利用这些软件,使统计、编辑工作更便利更有效率,使技术交流沟通工作更形象更具体。
7.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探讨 篇七
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将决定课程开发的方向和课程建设步骤。开发出一个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要根据社会需要对专业人才规格定位, 分析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业素养, 构建既适应市场需求又与现有教学条件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开发要以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出发点, 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要考虑市场和科技的发展对岗位内涵和外延的新要求, 把握岗位群职能变化对知识结构新要求, 适应学生能胜任多个岗位对综合性较强的智能结构的新要求。
2 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培养第一线技能型人才, 课程体系应是以职业技能为核心, 以能力为本位, 把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同时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起点, 首先根据职业岗位要求, 分析人才所应具有的关键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 确定核心技术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然后根据核心技术和职业技能课程的需要, 结合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 设计基础课程和特色实践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 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紧紧瞄准市场的需求的变化, 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3“221”模块式课程体系开发
“221”模块式课程体系开发分为三个阶段, 即课程需求调研、课程模式分析和课程开发制定三个阶段。
3.1 课程需求调研阶段
课程需求调研是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
性工作, 目的在于解决专业准确定位问题。其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 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学生就业去向等。
通过对多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 了解它们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课程内容在工作中的实用性以及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同时对开设同类专业的兄弟院校进行了调研, 并听取了相关专家和教师的意见, 研究分析课程理论发展的情况以及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编写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能力调查问卷》、《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调查问卷》发放, 共收回问卷25份。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调研初步提出的专业课程都应该开设, 并建议《铁路桥涵》应包含公路、铁路两个方面的知识, 认为专业相关课程应设置《结构力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高速铁路》、《工程监理》、《特殊路基施工与处理》、《工程爆破》、《交通工程》、《水力学与桥涵水文》、《城市轨道概论》《新型轨道结构》等课程。
对学生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应较好地培养测量能力、试验操作能力、CAD运用能力、现场技术指导能力、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工程概预算编制能力等, 具有一定的试验计算分析能力和工程招投标主要文件编写能力, 次外, 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
3.2 课程模式的分析阶段
课程开发模式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为基础建立适应职业岗位 (群) 所需要的学习领域和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群,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必须将专业教育融入产业及产业链, 明确培养对象面向的岗位 (群) 职责和任务, 结合生产实际, 明确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要从市场需求出发, 最大程度地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课程归类时不管是技术知识体系还是实践体系, 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
根据调研成果, 结合课题组对陕西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等院校的走访, 课题组深入探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分析专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并确定了支撑本专业培养目标的“221”模块式课程体系。
3.3 课程开发制定阶段
课程开发是整个模式的核心部分。这一环节主要是将工作任务模块转换成课程体系。其开发主体是专业教师、课程专家, 以专业教师为主。在此, 要明确科目课程教学目标, 组织课程内容, 构建行动化学习项目。
课程制定需要系统设计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 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 要统筹规划, 处理好传承与扬弃、引进与借鉴的关系以及各任务间的逻辑关系。根据“221”模块式课程设计思路, 制定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221”模块式课程体系包含2个基础模块、2的专业模块和1个实践模块。2个基础模块分别是基础素质和基础技术模块。基础素质模块旨在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 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职业素质、职业指导等;专业基础技术模块是服务于专业核心课需要开设的专业技术课。也是对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所需专业知识宽泛而针对性的准备。2个专业模块旨在满足岗位核心能力需要, 围绕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 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 课程设计上侧重于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的培养。开设了7门核心技术课程, 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1个实践模块旨在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在专业群内转岗或在更大范围内的迁移能力。这一模块的课程强调职训、实训、实验等训练, 以满足第一线技术工作实际需要。
“221”模块式课程体系要求应通过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方式的实施教学。
4 结语
根据深入调研分析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模式与课程内容开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做出系统的安排。“221”模块式课程体系对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适应铁路建设的需求, 从事铁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保证也为其他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9) .
8.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考评模式的研究 篇八
专业课素质教学考评的设想
首先必须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素质教学中所要形成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一是意识情感方面,如对知识与学习的积极态度,对所学专业良好职业道德的认识,专业思想稳定性及正确的择业观念等。其二是语言信息方面,即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能正确地识读建筑施工图。这当中有些仅仅为学习本课服务,而有些则终生难忘。其三是运用知识方面,这是一种智慧的积累,是顺利工作的条件。要知道怎么样,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如对所执行的施工进度计划的理解。其四是认识问题方面,这是对学习、记忆、思维的合理的支配,形成自己的思维定势和工作定势,是有效工作的保证。其五是动作技能的形成,包括基本姿势、操作技能、工量具的使用维护及工作成果的创造,这是工作实施的途径。正因为如此,所以说专业课素质教学的考评也是形式多样的。
专业考核方法
1)讲授评定与技术评定相结合。主要考核的要点有2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课本知识学习情况考核,二是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在此,将以上2个方面独立进行考核,形成理论与操作的双重体系,体现现代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2)组成教师考核小组,在不同的课时数内,指导不同内容,以答辩的形式进行客观的评定,既能防止学生弄虚作假,又能测试学生的应变能力。
3)与当地劳动技能鉴定机构挂钩,对符合对应系列的工种实现等级考核,实施“双证”制,保证学生毕业后的持证上岗。
4)观察(记录学生的各种过程,图文、声像)、口头、简单的书面形式相结合。
5)情景模拟(工场、实验室)与工地实际相结合。
6)动手能力考核。将学生直接分配到生产车间或劳动工地,通过学生的实际设计、施工、测量、检测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当然,上述种种,必须根据具体专业课的特征,合理选择,精心设计,以取得良好的考评效果。
专业课素质教学考评的困难与利弊
专业课素质教学考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面广,操作性强,可变性多,存在较大的困难。
1)专业课目标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设施。所以考评时必须充分考虑有关这些设施(操作室大小、工作台数)、设备(仪器、工具)的因素。
2)专业课的学习活动是很复杂的,所以要综合衡量素质教学的得失制定考评的标准是很困难的,必须尽可能客观地进行明确而可靠的考评,如学科的要求与学习内容的一致性,学科要求与考评标准的一致性,学习内容与考评标准的一致性,等等。
3)要根据不同专业课的特殊性,合理选择考评的方式和场合,对不同的教师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否则就会缺乏可比性。
4)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接触学生的时间很长,评价场合很多,但教师要顾及大多数的学生和教授大量的内容及考虑安全因素等,所以放弃考评的最佳机会也是屡见不鲜的。
5)专业课学习中,不免采取小组学习、轮流作业等形式,学生分散活动的机会较多。而这些活动中教师往往确定小组负责人,这些负责人的组织工作比其实际能力更引人注目,因此考评成绩中容易掺入教师的主观意见。
专业课素质教育考评的利弊:1)通过专业素质教学考评,能较直接地鉴定学生能否进行某种实际工作,绝不会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2)对学生在实际问题前的判断能力、工作速度、工作态度等内容也能较清楚地反映;3)能够掌握每个学生的一些个性材料,如知识、能力缺陷,适应性的强弱,用一句俗话,就是能“暴露马脚”;4)教师的时间负担明显加重,学校对教师的工作量要有正确的评价;5)准备工作要十分充分(考评标准的制定、设备、材料配备、清理工作等)。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素质考评是一项长期的教学研究工作,需要广大专业课教师立足专业特色,开展有效的操作性研究,并结合教学工作赋予新的内涵。
【通信工程专业技术总结】推荐阅读:
通信工程专业综述08-17
通信技术专业小结07-21
通信技术专业岗位08-09
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论文07-30
通信技术专业建设规划09-17
工程造价专业技术总结07-16
1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11-02
助理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总结07-09
集美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07-17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