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11篇)
1.《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篇一
我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的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本片的主人公----刘长春。他是辽宁大连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母亲早年去世,父亲以给人搽鞋谋生。他从小热爱跑步,是个短跑天才,得到过许多奖项。他于1928年进入了东北大学读书,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100米比赛中,以10秒8的优异成绩战胜了两名日本选手,鼓舞了当时的局势。
1931年,东北三省沦陷,被日本侵占并命名为“满州国”。1932年,日本军想要他代表“满州国”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憎恨日本人的他没有答应,机智地从日本人那里逃了出来,找到张学良将军,在爱国张学良将军的资助下,刘长春成功地踏上了去美国洛杉矶的油轮。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使他疲惫不堪,虽然最终没有能在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得到名次。
我仍地沉浸在电影所展示的画面里,被刘长春的那种热爱祖国、热爱体育的精神:永不放弃,为中华民族争气,为中华民族争光的精神所感动着,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不甘落后、不甘屈辱的坚定意志在闪烁!他虽然没有亲自到战场上去英勇杀敌,但他在1932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出了中国人民勇于拼搏、永不放弃的崇高精神,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英勇的战士,更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20xx年8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凝聚了许多中华儿女的血泪努力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向往与热爱。今天将不会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奥林匹克。我们将用所有的痛失与感慨都化为一种顽强的、不甘落后的体育精神,用健壮的身躯奔跑在世界之林,代表十三亿中国人站在奥林匹克的跑道上。
2.王小帅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篇二
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记得坚持。
王小帅是记得的。
从电影处女作《冬春的日子》到新近完成的现实题材《日照重庆》,他以其独特、含蓄、敏感、平实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
他曾有许多部电影不能公映的经历,也有过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的经历。在第63届戛纳电影节铩羽而归后,他坦言,这么多年参加电影节的经历,像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或许有些孤单,但因为有梦想和信仰的陪伴,也会散发迷人的芬芳。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种人,他们随心所欲,天性乐观,心怀梦想,永远在追寻希望的路上。他们也许在书里,在报刊之中,也或许就在眼前。
有些发胖的身材,谦和的微笑,直率爽朗的话语。初夏的下午,阳光铺满整个大地,王小帅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聊他在电影世界里的喜与悲,欢与愁。
父爱是山,托起我们生命的脊梁。生活中的王小帅,享受着父子之间天伦之乐的同时,也将这种情感延续a到了自己的作品里。《日照重庆》讲述的是一个自我放逐的儿子与一个渴望自我救赎的父亲的故事,王小帅把视角集中在父亲上,触碰的是人类最初、最原始的亲情,他称,这是一次感同身受的体会。
电影解读情感:时光,有大悲喜
10岁的儿子王天冉获得纽约卡内基音乐奖,比王小帅自己获得任何奖项和肯定都来得实在。“高兴!”短短两字,已经表达了王小帅的全部心情,那是作为一个父亲最简单的骄傲与自豪。
有时候,天赋,是你一定要相信的东西。王小帅眼中的儿子,便有如此本事,“他确实在艺术方面接受起来不累。常常有不经意的作品会让你大吃一惊。”王小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日照重庆》后期制作的时候,他曾考虑过把儿子的钢琴演奏曲目放到电影之中。“但我总觉得他程度还不够,还是个孩子。但等到片子做完,再去听他得奖的作品,大为震惊,特别成熟有力量,他绝对可以解释一些音乐的节奏与情绪。”这一次的遗憾,王小帅希望能弥补到下一部电影里,“如果还有钢琴的成分,我认为他完全可以胜任。”
王天冉年纪虽小,但是对于电影的热爱,丝毫不亚于父亲王小帅。“我带他出去拍东西,他就豪言壮志跟我说,我要做你的副导演。记得有个冬天的早上,他早早起床,兴匆匆地跑到走廊里,一个一个房间的敲门,叫剧组成员起床。‘谁啊?’‘我,副导演,赶紧起来!’。”复述完当时的情景,王小帅宽慰一笑,眼睛里满是慈爱。
父爱是山,托起我们生命的脊梁。生活中的王小帅,享受着父子之间天伦之乐的同时,也将这种情感延续到了自己的作品里。《日照重庆》讲述的是一个自我放逐的儿子与一个渴望自我救赎的父亲的故事,王小帅把视角集中在父亲上,触碰的是人类最初、最原始的亲情,他称,这是一次感同身受的体会。“在父亲寻找儿子的这个过程中,我把一种广泛的感受带到了其中,要比以前更浓厚。父子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我觉得更有源自血缘里的传承感,有更厚重的内涵。”
影片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与我们在新闻报道上见到的屡见不鲜的社会故事并无一二,当初引发王小帅思考的地方,是一个警察的博客,“他在自己博客里写了很多文章来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带给我的启示是,其实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很复杂的社会关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一定不是真空的,每个人都有朋友与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结构。我们看到的新闻,报道的单一面很重,只是单一的报道某个事件,提供某种单一的情感,这种信息可能过于客观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想问题。”从人性出发,提供多面思维,是王小帅电影的特征。
看王小帅以往的电影,虽然氛围、影调有些暗淡、压抑,但仔细品味都能读出一种温暖,而非表面的伤感。在看似冷峻的《冬春的日子》和《极度寒冷》里,王小帅用影像传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隐隐诗意。境外媒体概括王小帅的作品风格是黑白含蓄的,对此,王小帅也不置可否,“他们始终有这样的读解能力。很多观众都喜欢电影里投射出来的大喜大悲的情感。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让你悲不起来,也喜不起来。我喜欢在简单平静的叙述里透露一种悲剧感,让你在宽容和隐忍的过程中,多一些理性来认识这种悲剧。”
表面很平静,内在暗香涌动的作品,王小帅最为欣赏。当然,《日照重庆》也传承着这件衣钵,“影片里没有哭天抢地的激烈场面,我的表达手法,也许不完全等同于商业的要求,商业要求更现实更冲突更外露一点。我需要的不是这个,中国老百姓有隐忍和宽容的一面,从古至今,我们历经多少苦难与起伏,练就了很强的忍耐性,越来越用理性的方式来看待悲剧,这也是一种文明的提升。我希望在这个时候能更多的传递这样的信息。”
寻求商业搭档:道同,则相为谋
电影是一个巨大的造梦机器,而戛纳则提供了一个最宽广的舞台。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热热闹闹的结束了,王小帅无果之后,众议纷纷,有人说是铩羽而归,有人言道败寇成王,这样的结果论,多少让他有些无奈,“得不得奖,对我个人没有影响。得不得奖,偶像性和必然性都是存在的。”
王小帅较早的接触国际电影节,他有很多的切身体会,其过程,他感慨,更像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原来柏林、戛纳,我们好像都是唯一的一部华语片,但是这几年好多了,通过媒体的关注让民众也注目了,也许今年只有一个我,但是我相信舆论的关注会托起更多的电影走出去。”
“不是每一次都要得奖才叫成功。”任何评选都不可能做到众望所归,遗珠之作从来都不是少数,加之评委的风格和喜好各异,多少有点萝卜青菜的意味。“今年的评委会主席,本来就是个喜欢怪异和诡异路线的人,这也都是偶然性的东西,不会影响我个人对电影的判断。虽然去了就有得奖的机会,但是不得也要坦然面对。我们的环境可能过于看重结果,但其实艺术作品的创作有更丰富的含义。”时至今日,王小帅坦率又真诚的解答各方非议之说。
“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形态已经多元化,但对电影的认识上还略显片面。”商业和艺术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一次在王小帅的电影里争论不休,对此,王小帅只能一笑置之。
无规则不成方圆,商业电影因了“商业”二字,制作流程也自成体系,用王小帅的话说,就是“追求一种一致性,总结一套商业的模式”。然而真正的经典往往体现在其对既有模式,对规律的强大颠覆之上,“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性。艺术的东西多少有点探索的意味,在研究和探索中走向不同的审美层次,这些东西都是需要相对非商业性的东西,相对非流水线式的东西,手工的成分多一点。”
“跟业余的人较劲实在太累。”王小帅在微博中曾这样抱怨。此番面对记者,王小帅也重申,拍摄《日照重庆》让他从制片的角度上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想法——电影一定要自己掌控!所以,在此基础上,寻求一个志同道合又品味相近的商业搭档就变得更为重要,“很难寻。商业的规律和需求,有时候跟做文化是不一样的。这里面的调合就需要高度的一致性,还有眼光的长短,如果不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话,这些因素都涵盖在里面。”
“其实每一个跟我合作过的人,有时候也很为难,我们争取电影的品质能去三大电影节,那些平台对于国际发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这些目标都已达成,准备下一步战略,比如希望在国内市场有所收获时,就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和困境,“鱼和熊掌兼得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只走一头,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磨合,要想兼得,这需要不同操作手段的人达成共识,”由此,王小帅甚至感叹,找一个相互合拍的商业搭档,比他拍部电影还难!
尽管如此,王小帅仍就坚定自己走艺术片的道路。“《日照重庆》确实够好看,确实投资不菲,确实也有悬疑,但是它的表述方式是不是机械化的流水线式的商业片的加工?这个话题可以交给大家共同去讨论。入围戛纳,其实已经说明了它不同于普通的商业片。”
艺术困惑之路:原创,失之桑榆
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已经造就了一个蠢蠢欲动的时代,中国人不再“安于室”,转而寻求自己人生的各种突破。问王小帅,有没有憧憬一部既有自己态度又有票房的影片?他的反应有些强烈,义正言辞的答道,“我没有憧憬。因为现在来说,这是鸡同鸭讲,很难做到。”
追其溯源,王小帅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现今提供给严肃电影的影院太少,这对艺术片的创造者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我不认为观众不喜欢看我们的电影,这么多年,我们有很强的观众基础。但是我们的电影院都是商业化的,集中的单一的放一些商业大片。观众在普通的观影渠道里找不到我们的片子,于是就隐身到了网络和盗版碟上,这些途径的商业回报率是很少甚至是没有的,比如网络的免费下载,投资人不能监控也拿不到钱,DVD发行了以后又马上被盗版。”
针对这一现状,欲求其解决办法,王小帅呼吁,国外的艺术院线是值得学习的对象。“他们的艺术院线存在了近百年。与商业院线井水不犯河水,做艺术电影的和跑好莱坞电影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拨人,互不搭界。”而目前的中国,艺术院线尚属空白,艺术电影只能依赖现有的商业院线求其生存,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就像去找一个合作人一样艰难,商业影院经理和老板的观念里没有艺术片的构思和概念。往往是一旦发现没有市场就立马下档。在影院这个环节上,实际上像一道门槛一样,阻碍了影片进入到老百姓的视野。越这样越看不到,越看不到就越觉得不好。”恶性循环之下,就形成了一个最困难的交流。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赋予着某种文化传承的使命。西方国家对于电影的保护程度,可从他们施展的种种策略,来窥见一斑,“一个电影在国际上的销售是这样的,第一年全是影院销售,各个国家会在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里安排这部影片的上映。第二轮开始卖电视台,此后才开始卖碟。他们的法律监控很严,所以没有盗版。而且艺术片要卖得比商业片贵。在欧美的碟店里,一张商业片的售价可能是16美元,但小津安二郎的片子,可能一张会卖到49美元,因其稀少又不可复制性,可做收藏。”
因为艺术能带动人们的审美,所以国外鼓励艺术创作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这是令王小帅在内的许多中国电影人所钦羡和望尘莫及的一件事情,“法国最大的一个艺术电视台,收购一个外国片子都达到四十万欧元,BBC是十五万美元或者英镑,他们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保护艺术。这些现象在中国没有看到,《左右》就是一个例子,柏林拿奖回来,我跟电视台领导谈过,他们也很为难,因为他们没有标准。我们国家的现状是,越是商业片就越贵,正好与国外呈现一种截然不同的状况。”
中国的电影大业,要想推波助澜更上一层楼抑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非个人之力所能为,道阻且长,这番感悟,还透着王小帅历经世事的沧桑,“一两个人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常常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挤压和批评。贾樟柯变得没办法,利用自己的品牌来做一些广告,然后迂回的参差一些电影元素,其实是一种不太妥当的方法,会丧失一些良知的原创。”
风云流转,事殊世移,仰俯之间,让人感慨万千。
对话王小帅
反对代际划分:文化,生生不息
星库:影评界把你和贾樟柯等定位为“第六代导演”,是什么原因让你从一开始就立志破除这种说法,希望“第六代”解体,融到民间去?
王小帅:第六代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组织一起去写个宣言,那个时候我是参与者,但是对于这个叫法,我不是一个始终的积极响应者。我很不愿自己的名字前面冠以这样的称谓,现在第六代的很多人都不拍电影了,前两年我就宣布,这个代已经结束了。世风和环境非得这么叫,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其实这种叫法相对有些弱智,电影的发展将是持续的多元化的,人们的成长以及对社会的看法都是交错的,所以很难有一个明显的界分。我对代际划分,持有一个相对反对的态度,生生不息下去的应该是文化。一个文化用简单的刀切式的划分是理论家和媒体的惰性,是一种悲剧,也是一种堕落。
星库:都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公众影响力跟导演的个人魅力也有关,你怎么看自己的个人魅力?
王小帅:导演的个人魅力非常重要,严肃电影和商业电影都是如此。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吧,我是中庸主义者,不是娱乐人物。当我没有作品的时候就会好好的呆着想下一个作品,作品出来的时候也会积极配合做些采访与宣传。那年,为了《青红》的宣传我们九天跑了十五个城市,恰恰因为我的电影不是商业片才需要去宣传,我既想拍我的电影,又想争取我的观众。
星库:做电影数十年载,你对自己目前的发展状态满意吗?
王小帅:从我个人来讲,我非常满意,至少我还在拍,不管大家口诛笔伐也好,拍砖头也罢,“没有市场你就死了”,大家笑看你死的时候我还在拍,说明这个社会里面还是有志同道合的人,我能坚持在做,同时做得也一点都不差,我想应该也有人羡慕我吧。
星库:你的工作节奏不是很快,两年一部的频率,你认为有待加速吗?
王小帅:这个速度我觉得相对快了,这样的电影,两年一部是很快的。我正在筹备的电影《十一朵鲜花》,这个剧本早在《青红》之时就形成了,已经准备了这么多年。我想讲述六十年代人成长的一段经历,从电影学院出来以后我就一直想做,到现在条件才慢慢成熟。
星库:这算是一种情感的回归吗?
3.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篇三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去看一看这位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吧!在前往洛杉矶的轮船上,他在大风大雨中跑步、训练,即使风吹倒了他,雨淋湿了他,船身猛烈地摇晃,他也从未放弃过,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赢得奥林匹克的冠军,为国争光,让中国在世界面前抬起头。”这个信念占据了他的全部身心。周围的风声、雨声、雷声、浪涛声仿佛都不存在,他似乎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不许放弃,不能放弃,去追梦吧,为梦想一定要坚持!”好像真的有这样一种声音在他耳边回响,他便一直刻苦训练着。坚持、努力、奋斗、执着……这许许多多的词语一下子涌上了我的心头。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男子100米跑开始了,周围的观众席上顿时沸腾了起来,加油声响彻去霄,红幅猛烈晃动,人们疯狂了,一个个大叫着:“刘长春加油!”“刘长春来了。”一个个跳跃着,恨不得跟着刘长春一起跑,他们满面红光,握紧拳头,激动万分。刘长春现在稳居第二,看到那风火轮一般的脚步,我们就看到了希望,我的心兴奋了起来。可是,渐渐地,他落在了后面。但是他却并没有放弃,依旧坚持着他的奥林匹克之梦,看着刘长春奔跑着的双脚,我的心似乎也跟着他一起在跑道上飞驰着,他手臂的每一次摆动,双脚的每一次交替,他肌肉的每一次抖动,眼睛的每一次眨动都牵动着我的心。红色的终点线暗淡了起来,一个、两个,我紧张地数着,刘长春每落后于一个对手,我的心就紧张一分,失望代替了希望,刘长春最后一个冲过了终点。但我仍为他自豪,他虽然未能进入复赛,但他已经尽力了,在关键时刻,他丝毫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他虽败犹荣,在他永不言弃的精神上,我看到了他为梦想而执着努力的优秀品质。
记忆的序幕又一次被拉开,追梦的足迹清晰起来:当他知道船不能按时到达洛杉矶时,刘长春并没有放弃,他为了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实力使维一一位不同意直接去洛杉矶的先生打赌,以自己执着的人格魅力打动了所有人,在他有了家庭有了妻儿的时候,他仍想着他的梦,为梦努力,当东北大学被迫解散时,当遭到日本人阴谋污蔑时,他无时无刻不记着他的奥林匹克之梦,就像他所说的“跑步乃余之生命”一样。
4.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 篇四
江西本土电影《一个人的课堂》将于3月5日开机。据悉,该电影是国内第一部倡导全民互动公益,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师的爱心之作。
电影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在山区小学代课逾,艰苦的教学环境没有让他放弃,即便是没有编制的工作,他依旧“乐此不疲”地做着。可是,落后的教学环境,家长的质疑,让生源逐步流失,最后课堂里只剩下一个学生——唐明明(片中人物名)。唐明明自幼命运多舛,被亲生母亲抛弃,父亲又不慎从13楼摔下,面对着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年迈的奶奶无钱治病,父亲工资无从讨要,热爱学习的唐明明与老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之间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个影片经过了4年的筹备,3个多月的拍摄,6个月的后期制作,李军林导演试图用几个卑微人物、一个宁静的山村去讲述一些社会宏大的问题留守儿童与最后的代课老师他们生存现况,在这个虚假浮华的大片时代《一个人的课堂》堪称诚意之作。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强剧情本土元素,剧组在江西南昌、赣州及宁都三百多名本土群众演员中挑选了十多名江西本地演员,分别扮演留守儿童、留守村民、留守老师等角色,他们原汁原味的本色出演给剧情增添一份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乡土味儿,这股纯朴浓郁的乡情,将会带给江西观众一种别样的亲切感。
5.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 篇五
电影讲述的是一所山区小学只剩下一个学生和一个代课教师的故事,影片将落寞寂寥的乡村中二人喜怒哀乐的生活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能看到一个中国底层知识分子的呐喊和无助,这种冷静的叙事风格更充满着挣扎与哀伤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5篇读后感、观后感。
在采访中,林诚恳地说到,只愿这部电影能引起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帮助他们。
6.《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篇六
看完后,我深受感动。其中令我感动的内容是:同学们正在听老师讲课,突然发生地震,天摇地晃,山崩地裂,许多砖、桌子、墙都倒了。老师大声说到:“同学们,快跑。”许多同学都跑了出去,只有几位同学因来不及就躲到了桌子底下。老师见四位同学已经来不及了,可依然想去救他们。
只见一块大砖头要落下来了,老师奋不顾身地跑了过去,用那脆弱的身躯挡住坚硬凶猛的大砖头。一眨眼,一幢高大的楼房变成了一片废墟。从这里看了,可以得出老师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坚强的人啊!情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让学生受伤。我明白了:要乐于助人,多和同学互相帮助。
发生地震后,老师和他们正在废墟中昏迷不醒。他的妻子在雨中抱着一个大约只有4岁的孩子,等待父亲的出来。尽管风雨很大,可她依然坚持。从这里看出妻子十分爱丈夫。我明白了:一个人要学会坚强,这样才能战胜困难。
最令我感动的一部分是:老师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了,可她依然坚持用全力与他们对话。慢慢的,他的生命即将逝去。但在最后,他只说了一句话:“我爱你——轩轩。”说完后,不幸牺牲了,他们十分伤心,心里便鼓起勇气,说道:“坚持,不放弃!”通过他们的团结信念,终于出来了。从这里看出了老师对儿子的喜爱之情和同学们团结精神。我明白了:要和同学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共同击败困难。
这个老师就是谭千秋,他既是一位好老师又是一位好父亲,他不惜自己的生命救儿女们的生命。
7.《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篇七
合上书本许久,我仿佛才从哈罗德的世界里走出来。退休后的哈罗德,工作上,他没有取得多么令人瞩目的成就。生活里,和妻子近二十多年虽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如同两个世界。他的一个人的朝圣之行看似来自于一封意外的来信,其实不如说是他内心对自己这么多年来任岁月蹉跎,一成不变生活的不满。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弹指一挥间,或许恍然才发现已经步入了老年,时间飞一样的流逝已经让人感到害怕,而更加让我们诚惶诚恐的或许就是这些逝去的岁月里一直过着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却不自知。
读完这本书,不禁想起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两个主人公都是毫无征兆的离家出走,一个是为了自己对画画艺术的疯狂热爱,一个是受加油站女孩启发相信自己可改变一些事情。不管是因为什么,他们都是不想让自己有生之年后悔。所以,我很庆幸,趁我还未老就有幸能读到这么好的作品,同时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我自己的朝圣方式。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我们生活着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名利场,渐渐地,由于追求物质我们随波逐流,或许已经忘了我们的初衷。而朝圣,我觉得并不是让我们一味的为了月亮而放弃六便士,六便士当然很重要,希望我们再追求六便士的路上不要太盲目,同时别忘了回头看看自己的初衷。
朝圣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他不一定非要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所做的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次这样的心灵之旅,不一定是非要是哈罗德一样煎熬般的徒步,你可以是一场轻松的旅行,也可以是面朝大海的静坐,或者是在家里几分钟的冥想,甚至可以是一个人逛公园,让我们暂时远离喧嚣的社会,自己给自己的心灵一次深度的对话。
在工作上我们可以理性大于感性,在生活里,我们要充满爱的去过一生,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感性。总之,希望我们都能找人生的意义。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二)《一个人的朝圣》讲的是哈罗德收到一封年轻时女同事奎妮的来信,得知其病重,将不久于人世。哈罗德内心十分悲伤,一段和加油站女孩意外的对话,让这个老人决定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步行跨越大半个英国去看望奎妮。在老人独自困难前行的过程中,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同时回忆了许多关于因抑郁而自杀的儿子戴维及妻子莫林以及小时候的往事。在哈罗德独自走完这一段旅程之后,妻子莫林对于戴维的往事也放下了许多,两人最后能够鼓起勇气,理解孩子已经离去的事实。
哈罗德的童年并不快乐,导致他从小性格孤僻,不愿意同人打交道。
哈罗德·弗莱是个高大的男人,却一辈子弯着腰生活。
他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如他所愿,连告别会也没有举行。
这个可怜的男人,其实都生活在我们心中。大家的内心里或许都有那个一个胆怯的自己,不自信,而且有着让自己深深后悔的事情。
哈罗德和莫林的生活自从儿子戴维自杀之后,再也没有开心过。莫林搬去了其他的房间,房子里拉起来厚厚的窗帘,夫妻之间越来越沉默的对话。两个人都在惩罚自己,两个人都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之中。
奎妮是一个人哈罗德踏上心灵朝圣旅途的一个契机。对于一个65岁的老人而言,他平常走路最远的距离也只但是是从家走到停车场,而此时这个老人却决定独自一人踏上那么漫长的一段旅途。
起初,哈罗德的身体经不起这样大强度的长途跋涉,但是内心的意念在不断的坚持着他。而在这漫漫旅途中,哈罗德那些封存已久不愿想起的回忆一件件涌出。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不断去审视自己,净化心灵,打破了自己心灵的桎梏与对儿子的愧疚还有对奎妮友情的回馈。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也是我在这一个暑假最有体会的):
“也许当你走出车门真真切切用双腿走路的时候,绵延不绝的土地并不是你能看到的唯一事物。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三)令人吃惊的是,这本书并不那么有关宗教。开篇,老夫老妻哈罗德与莫琳的日常生活画卷向我们展开:哈罗德呆滞而刻板地过了一生,几乎是碌碌无为的典范;而莫琳总是忙忙碌碌,马不停蹄地打理着各项琐事,似乎不厌其烦,但她的一词一句里又透着无尽对丈夫以及现状的不满。陌生与疏离填充了老年生活中天伦之乐所在的位置。但就在这个时候,哈罗德的旧友奎妮病危,来信告别,在给奎妮寄回信的路途中,哈罗德决定要徒步跨越整个英格兰去见奎妮。他怀揣着一个近乎可笑的执念:只要他徒步走去见奎妮,她就能活下来。
老人家就这么出发了,没带手机和任何徒步装备,没做任何事先准备,就这么笃定地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穿着帆船鞋一路向北,从迈出第一步开始,就始终相信着自己的目的地历历在望。“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一路上有人支持有人质疑,有人加入有人退出,来来往往,只有哈罗德自己的坚持始终如一。孑然一身开始征程的他,最终也是独自一人抵达了终点。
合上书,我心里只有对哈罗德更加深刻的崇敬。信仰不是宗教的专有名词,神圣也并非宗教的专属定语。人的存在即是伟大的,人的信仰更使人的存在焕发光彩。那么信仰是什么呢?信仰其实很简单:坚信“只要一直往前,就一定能够抵达终点”。但要想坚持这个信念,其实并不容易。这需要超人的毅力与勇气,足够的耐心与执着,以及直面一切、怀抱一切的胸襟,一路披荆斩棘,方才所向披靡。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四)朝圣这个词,本就带着浓浓的宗教神秘色彩;一个人的朝圣,似乎更显形单影只,像是孤独的信徒带着旁人眼中的傲慢,带着独属于己的执着,直直朝着心中的灯塔走去,不回头、不停留。于是,我带着近乎崇敬的心理,翻开了这本书的扉页。
“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事物,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给哈罗德徒步启发的加油站女孩如是说。
你会发现,在旅途过程中,你总会忘记哈罗德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和过去几十载的自己相比,他充满了朝气与自信,在辽阔无垠的土地上大步流星地前行,正如他自己所说,“好像他等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走这趟”。这不仅仅是新的旅途,更是心的征程。随着故事逐渐展开,我们知道哈罗德并不是为了奎妮而奔波,更是为了他的妻子莫琳、他已逝的儿子戴维、给予他信念的加油站女孩以及一路上所有善良友好的陌生人,当然,也是为了他自己。在跨越英格兰的同时,他也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在到达最终目的地时,也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在那儿,有他最美好的初恋回忆,有着蓬勃的希望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有着对生活最原始的热爱之情——而现在,他也将如此继续自己的生活。
8.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篇八
也许是智能手机的作用,每天随时可以看看新闻、翻阅电子小说、刷着微信,心里莫名有一种对纸质书的渴望,所以这一假期是这些年来看书最多的一个假期。女儿书架上的青春校园小说,让我不时回到青涩的学生时代,欲罢不能、一气呵成。而刚开始<<一个人的朝圣>>只是平缓的叙述风格吸引着我,喜欢雷秋·乔伊斯 对风景细致的描写,喜欢主人翁在耳边轻轻细语的感觉,喜欢想象他在看到这些文字时的心情。看看停停、停停看看,终于在一周内看完。她用近乎清新而细致的情节,贴切地吻合着我对“神圣”的理解。
故事围绕着一个叫作哈罗德的退休老人讲起,打破主人翁哈罗德的平静生活是从邮寄一封给朋友奎尼的信开始的,那时我只能看到哈罗德生活的平淡沉寂甚至有点祥和,并不能感受到哈罗德的痛苦。27章之前我一度认为平淡的生活麻木了哈罗德的神经,儿童时期的阴影时不时的袭击着哈罗德,不懂得如何去爱导致哈罗德对生活诸多躲避,一路上,哈罗德回忆着童年对爱的渴望而感到痛苦,婚后对妻子莫林和儿子戴维的所作所为而懊悔不已。直到哈罗德给加油站女孩的那封信,我才知道哈罗德的丧子之痛,才明白为什么莫林和哈罗德产生了无法跨越的鸿沟。那一刻我的心沉重了很多很多,我突然理解了
第12章结尾为什么哈罗德会张开双臂在雨中挥打对回忆呐喊: 不要。为什么会无法制止痛苦一直私语: 原谅我,原谅我,原谅我让你失望。
心路历程啊!哈罗德刚踏上旅程时几经挣扎,徘徊在放弃的边缘,又因为一些小启发,让哈罗德重拾自信。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不正是和哈罗德一样吗,选择的,疑惑着,徘徊着,又坚定着。第18章开始,哈罗德是坚定的,他放下了一切不需要的东西,地图、手电筒、胶布膏药送给了需要的人,植物百科记在脑子里,手表,银行卡邮寄回家,哈罗德轻装上阵,卸下了不需要的累赘,欣赏沿途的风景,思考过往的人生,温和的对待相遇的人们。这是我不能及的,我还无法卸下外界的诱惑,甚至有时会因此而感到苦恼。
小狗的加入,朝圣者的加入,正如哈罗德所说,什么人都有。他们搅乱了哈罗德的步伐,旅途充斥着矛盾和商业的气息。哈罗德在人群中感到孤单,唯有夜里独自徘徊才能让心得到自由。读这段时我在想,如果是我也许会选择离开他们一个人上路,但哈罗德却是感激并觉得有责任保护他们,直到朝圣者们一个个离他而去,包括最后小狗的离开,哈罗德终于又一个人了。又一次经历了失去,这让哈罗德想起了父母的遗弃,儿子的孤独,妻子的怨恨,哈罗德崩溃了。我一度怀疑结局是不是哈罗德和他父亲一样老年痴呆,那该多么的残忍啊!幸好,哈罗德只是精神上极大的痛苦,对现实中自我彻底的否认,对徒步意义的极度怀疑进而导致了他如行尸走肉般的行为。终于哈罗德昏昏沉沉的走到了贝里克,87天,627英里(1英里=1.6093公里),靠一双帆船鞋。这时没有欢呼,不是兴奋,相反倒多了许多惆怅,痛苦和不知所措。人就是这样的,这符合常理,比如我们辛苦了半学期,孩子们考了个高分,以为会很兴奋却没有高兴。所有为什么会有了过
程很重要这句话。我们应该在过程中多快乐些,到了结果,人总是开心不起来的。
丧子之痛如何放下,我无法想象,但幸好,莫林原谅和理解了哈罗德,也放过了自己。结局是他们回忆第一次在舞会上的一见钟情,还有他们笑到肚子疼。到底是怎样的一句话呢,能让俩个人笑的如此开怀?书中是这样写的:"你说得对,连好笑都算不上。”哈罗德边说边用手帕擦眼睛。有一会他好像正常了。“那就是爱的威力。其实最平常不过的一句话,一定是我们太快乐了,所以才觉得那么好笑。、生命是需要一些距离的,生命是需要一些勇气,生命是更需要一些爱的。而有一天当我安静地躺在岁月尽头回望时,唯一让我不致感到生命虚度的就是,我有没有用双脚、用身心、用感情、用信念,走近她,亲身丈量过她的距离。
周玉红
9.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 篇九
刘亮程,新疆沙湾县人,他以他那孤独的性格,描绘出了他一个人和牲畜、草木以及各种小昆虫共同生活的村庄。你从他的文字中看不到战火硝烟,看不到歌舞繁花,看到的只有牛马、草木和一切有生机的事物。一个人走在村庄的小路上,没有一丝烦恼和顾忌。
在作者笔下的动植物是与众不同的。驴在别人眼中是“工作机器”,是不起眼的,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却把它当成了朋友。在作者笔下的每一种事物都变得那么和蔼可亲,那么讨人喜欢!甚至于作者在文章中曾经描述过的一个大树根,就那么原封不动地进入了我的视野,印进了我的脑海。
渐渐地我发现,原来作者描绘的村庄居然是那么的美。早上,太阳先照到村东头,后来又照到村西头,这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笔下的村庄,是有血有肉的,似乎赋予了生命。作者的文字叙述所带来的美感甚至远远超越了现实。
再来说说自然,作者对于自然地描写有些“野性”。那些文字似乎是作者安静的孤独产生的,带着些“野”味。
作者是一个十分孤独的人,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时时处处都流露出了他的孤独,在如今这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时代,作者却仍沉浸在黄沙梁的岁月里,停止不前。
作者却也是个非常懂得生活的人。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文中写道,作者凭借自己的双手,盖了一间新房子,并在黄沙梁修建了一条公路。当他离开黄沙梁时,他却把房子毁了。也许他是不想让别人占用他的所有,也或者是他不想让人不劳而获,总之,他将房子毁了。这也就是作者的独特所在。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作者著书的最大独特之处体现在:作者仅用了小手笔描写了村里的人,却用了大篇幅去描写了家畜、草木等事物和自己的生活。这里可以看出,牲畜、草木等事物以及村庄里的一切在作者心目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也因此可以看出,作者对村庄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感情。
如果让我去当农民,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我知道,在乡下,生活环境是很恶劣的。农民们工作起来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刺骨,而且还是极为劳累的农活。那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没有暖气。但是作者却选择在黄沙梁生活。我所缺乏的,就是对生活无限热爱的心!
10.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篇十
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的另一场内心之旅。
他最终却实现了自我救赎,激发了对自我价值的再肯定、对成长缺陷的新认知及对现实命运的接受和理解。
同时,其妻子在等待及关注哈罗德的过程中,对痛苦的过往逐一进行审视,触发了对爱的全新领悟和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一路人上遇到的人让哈罗德想起过去的种种,他与妻子、儿子、父母、还有朋友奎妮的故事。这场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在这场旅途中,我们会了解自我、走过现代社会百态、也会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当我们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时,会有温暖,会有感动,让世界之光走进来,让生命重新发光。
11.奥林匹克运动试题一 篇十一
1、古奥运会花冠:古代奥运会胜利者的奖品是从阿尔提斯采摘的橄榄枝编成的花冠。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带到人间的,是神赐予人类和平与幸福的象征,因此用橄榄枝编织的花冠是最神圣的奖品。据说,用于编织桂冠的橄榄枝必须由一个双亲健在的12岁儿童用纯金小刀从神树上割下来。古代奥运会对于其优胜者并不注重物质的奖励,而是给予他们最高的荣誉——一顶橄榄枝编织而成的花冠。橄榄枝花冠编制时不仅要特别精心,而且还要特别虔诚。奖给获胜运动员以橄榄枝花冠的做法,始于公元前752年的第7届古代奥运会。当时除奖给冠军以橄榄枝花冠外,还另外发一条棕榈枝,运动员右手持枝,以示荣耀。奥运优胜者不但得到大会的奖励,在自己的城邦也会得到许多荣誉和奖赏。但是从古到今,最重要的,也是最悠久的奖励方式,还是授予橄榄枝花冠。
2、奥林匹克会旗:奥林匹克标志,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五环的颜色规定为蓝、黄、黑、绿、红,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长3米,宽2米,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国际奥委会会旗系1913年根据皮埃尔·德·顾拜旦的构思而设计制作的。会旗和五个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
3、奥林匹克村:奥运村又叫奥林匹克村或者运动员村。指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提供的集中住宿的处所。奥运村从运动会开幕前两周开始使用,闭幕三天后结束使用。各代表团入住奥运村都要举行入村仪式。
4、奥林匹克精神: 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二、填空题:(40分)
1、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在(悉尼)举行,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
2、古奥会从公元前(776)年起至公元(393)年止,经历了(1169)年,共举行了(293)届。
3、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由现代奥运会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倡导发起,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
4、国际奥委会做出规定,每届奥运会都要在(希腊奥林匹亚山上的赫拉神庙)点燃火炬,然后以(接力)的形式把火炬传递到(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5、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共夺得(51)枚金牌、(21)银牌、(28)铜牌,获金牌总数第(1)
6、我国跨栏运动员(刘翔)以(12秒91)成绩平了男了110米栏世界纪录。
7、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8、我国运动员在2004年奥运会上共夺得(32)金、(17)银、(14)铜,名列金金牌总数第(2)名。
9、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至今已举办了(29)届,每隔(4)年举行一次,中间第(6)届和第(12,13)届,因(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没有举行。
10、国际奥委会总部现设在(瑞士洛桑),现主席名叫(雅克·罗格)。
11、北京奥运会口号是(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吉祥物是(福娃)。
三、问答题:(40分)
1、简述奥运会马拉松跑比赛项目的由来。
马拉松其实是一个平原的名字。公元前490年,当时的波斯欲吞拼希腊,希腊士兵奋勇抗敌,最后在马拉松平原击败波斯侵略者。传令兵菲力彼得斯(Pheidipides)拋掉盾牌跑了四十多千米回到雅典,高呼他们胜利了之后,便倒地牺牲了。后来为了纪念马拉松战役及菲力彼得斯的英雄事迹,便于第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了马拉松长跑比赛。
正式的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长42.195千米(26英里385码),通常在公路上进行。由于不同赛道的倾斜度有别,所以马拉松长跑并没有正式的世界纪录,而只有这个项目的世界最佳时间。这项赛跑于1896年列入首届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现代马拉松赛的赛跑距离是1908年在伦敦奥运会上首次采用,规定出精确的距离,以便参赛运动员在王室席前到达终点。这一距离于1924年确定为标准的马拉松跑距离。马拉松跑现在已成为一项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每年的伦敦马拉松赛吸引2万多参加者。1980年代又兴起半马拉松运动,其距离为21公里。
2、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顾拜旦提出的,它是《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奥林匹克主义的定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生活哲学;它主张通过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和培养高尚情操,使人得到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全面发展;它通过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促使人的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得和谐发展和提高;它主张体育运动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的社会。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任务。体育运动在这方面具有强大而独到的功能,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3、简述新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过程。(书上也有)
中国人从晚清开始便有了参加奥运会的梦想,但是从口号的提出到实现却花了30年的时间。1932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不仅是中国参与国际体育活动的行为,在当时更是中华民族自发反对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一种手段,是中国人民爱国情怀的充分展露。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原准备派足球和田径选手参赛,由于“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参加奥运会没有兴趣,已决定放弃组队参赛。但同年3月,有消息称,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的伪满政权,为使“满洲国”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决定派刘长春、于希渭参加奥运会田径比赛。此消息传开后,全国群情激奋。东北大学学生、短跑名将刘长春首先在大公报声明:绝不代表“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爱国将领、时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的张学良决定慷慨解囊。最终,刘长春和教练宋君复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十届奥运会。在现代奥运会诞生36年之后,中国选手首次出现在奥运赛场。此后的1936年和1948年,中国分别参加了柏林和伦敦奥运会,但每次都背回“零蛋”。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的第十五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原不打算邀请中国参赛,经过中国以及前苏联和芬兰等公正人士的努力,在奥运会开幕前两天,国际奥委会才决定邀请中国,当时中国代表团日夜兼程地在奥运会闭幕前5天赶到赫尔辛基,在奥运会赛场上升起了五星红旗。后经过多次交涉,国际奥委会终于在1954年5月的国际奥委会第50次雅典全会上,以23票对21票通过决议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中国奥委会。
由于国际奥委会违反章程,承认台湾并接纳他们报名参加奥运会,为了反对国际奥委会的这种制造“两个中国”的做法,中国不参加1956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6届奥运会。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一张废票、一张弃权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
中国从1984年开始,共参加了6届夏季奥运会(由于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国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成绩斐然。其中,1984年获得了15枚金牌,1988年5枚金牌,1992年16枚金牌,1996年16枚金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获得了28枚金牌,金牌总数在美国、俄罗斯之后,首次跻身前三。2004年雅典奥运会更是创纪录地夺得32枚金牌,金牌数首次超过俄罗斯,名列第二位,与金牌第一的美国只有3枚之差。
1999年4月7日,北京再度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并于2001年7月13日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承办权。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推荐阅读:
一、奥林匹克运动08-14
奥林匹克格言10-17
奥林匹克文化概述07-16
现代奥林匹克发展启示08-11
奥林匹克号角教材分析09-08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介绍10-03
奥林匹克精神演讲稿10-07
奥林匹克文化理念研究论文10-22
大学体育作业,奥林匹克运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意识10-25
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english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