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的故事(共9篇)
1.白岩松的故事 篇一
外界通常对白岩松有一个误解,就是作为一个全国人民都熟知的.“国脸”,他应该不是一个好父亲,“他那么忙,哪来时间陪孩子,又拿什么影响孩子?”
白岩松对此不置可否,但他举了个例子,他家里住顶层,每到晚上坐电梯回家。上了顶层后,他都会摁下“1层”,让电梯下去。因为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回家,如此方便其他回家的人,缩短等待时间。后来,白岩松发现,以后每晚回家,孩子非常自然地也有了这个习惯,而他从未跟孩子说过“你该怎么怎么做”的话。
“家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角色,所谓言传身教,你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你天天摁在这儿,跟他讲大道理有用吗?”白岩松问。”
孩子中考完的假期,白岩松希望他多跑出去玩,并开玩笑似地告诉他,“你要是在这个假期学习,我打断你的腿”,突然有一天,孩子跑过来说,“老爸,我特想学习”。“天天让孩子学习有用吗?但是反过来,你不让他学习,他再主动要求去学,就是出于一种习惯和乐趣,这样不更好吗?”白岩松说。
2.白岩松的故事 篇二
演讲的目的是说理, 是表明演讲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看法或者倾向性。那么, 这篇演讲辞的观点是什么?就是题目所显示的: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为了突出这一演讲观点, 都选用了哪些材料?又是什么性质的材料?
首先, 以事实材料为主, 或者说主要讲了三个故事。而且在处理故事与议论 (观点) 的关系时, 如行云流水, 自然而然, 毫不夸饰。第一个故事是, 北大教授、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在新学期开学的当天, 帮一位报到的新生看守行李。此事让白岩松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这是一处点题之笔。第二个故事是, 白岩松在医院采访冰心先生, 这位已经接近自己人生终点的世纪老人, 最关心的却不是自己的病情, 而是所有年老病人的状况。由此作者想到, 这些世纪老人独具的人格魅力也应该被我们作为传统向后延续。这又是一处点题。第三个故事是, 一批刚刚进入校园的新生, 相约去看望季羡林先生, 但又怕冒昧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 每个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前的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 然后离去。这些问候的话语就是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的投影。这又是一次点题。由上述分析可知, 演讲词观点的表达和议论文是很不一样的。议论文在亮明观点后, 需要使用大量的论据, 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 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观点。而演讲辞只需要运用相关材料来显示演讲观点, 不需要证明观点。三个故事, 三次点题。演讲词的观点、主题已经相当明确, 但还不止于此, 文章还有两处点题, 分别就是开头和结尾。
先看开头两段。这里使用了一种修辞, 就是设问。什么是设问?有问有答, 自问自答。先看第一段, 为什么要提出问题呢?有两点用处。首先引发听众的思考。这个问题很重要, 问题的答案就是演讲的观点。其次引发听众思考了自然就能有效聚拢听众的注意力。听众的注意程度是衡量演讲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标志。再看第二自然段, 是自答, 用途也有两点。其一, 内容上引出了演讲词的观点。卡萨尔斯的回答中有三个概念, 依次是:大写的人;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优秀的大提琴家。其中, “人”的外延最大。即答案强调了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观点, 是“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这一观点的变体。其二, 从结构上说, 是落笔点题。这个“题”, 指标题, 也是主题。这是又一处点题。
再看结尾处倒数第二段, 作用有两个。第一, 演讲者白岩松, 关心的自然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仿照卡萨尔斯的回答, 答案仍然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所以, 从内容上来说, 本段首先是卒章显旨, 最后一次点明演讲的观点。其次, 本段和开头首尾照应, 自然收束全文。
这样说来, 本篇演讲辞, 算上标题, 共有六处点题之笔, 演讲的观点不可谓不突出、鲜明。
再次强调, 演讲的目的是说理, 但是, 一定要把理寓于情中, 要用浓厚的感情去感染人、打动人, 演讲才有鼓动性。有了“情”, 这个“理”才能说到听众的心坎里, 引发听众最大程度的共鸣, 才能发挥演讲的教育作用。所以, 在演讲中鼓动起听众的情绪比引导听众去思考往往更有成效。那么, 白岩松的演讲辞, 其情感特点是怎样的?可以说, 这篇演讲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 通篇没有慷慨激昂的词句, 只是在讲故事中娓娓道来, 在朴实但有力的语言中, 表达了演讲者对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这一问题的深深思索。
以上就是这篇优秀演讲词在观点、材料、情感基调等方面的特点。
今天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朋友们真的很有必要学习这篇演讲!每个人都有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 都想在将来成为某个行业的精英、栋梁, 那么, 怎样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仿照卡萨尔斯的逻辑:首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一个大写的学生。学习就是学生的本分、天职、使命!但是,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高校厌学之风, 如果不及时刹车, 恐怕就永远只能是在去往理想的路上, 而永远到达不了理想!
附:
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很多很多年前, 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 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 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 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 我还年少, 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 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 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 北大新学期开始了, 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 实在太累了, 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 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 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 学子归来, 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 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 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 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 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 而这位在八十年前到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八十年的岁月而仍然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 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 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 拿岁月当稿纸, 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 然后在离去之后给我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 八十年前那场运动中的呐喊、呼号、血泪都已变成一种文字停留在典籍中, 每当我们这些后人翻阅的时候, 历史都是平静地看着我们, 这个时候, 我们觉得八十年前的事已经距今太久了。
然而, 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 你就知道, 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 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 我还想加上一条, 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延续?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 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 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 走到门口, 却开始犹豫, 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 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 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 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 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 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在生活中, 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的心中还是太少。
听多了这样的故事, 便常常觉得自己是只气球, 仿佛飞得很高, 仔细一看却是被浮云托着;外表看上去也还饱满, 但肚子里却是空空。这样想着就有些担心啦, 怎么能走更长的路呢?
于是, “渴望年老”四个字对于我就不再是幻想中的白发苍苍或身份证上改成六十岁, 而是如何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 便能吸取优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秀品质。
于是, 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 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我知道, 这条路很长, 但我将执着地前行。
摘要:《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全国新闻界“做文与做人”演讲比赛中的演讲稿, 获得演讲比赛的特等奖。演讲的目的是说理, 是表明演讲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看法或者倾向性。那么, 这篇演讲辞的观点是什么?用了什么材料来说明他的观点呢, 本文就此来分析。
3.白岩松的“口才秀” 篇三
谈教育
“孔子学院影响世界最根本的障碍是他连自己都没有影响到,又如何去影响别人?”
白岩松从问题的根结出发,提醒孔子学院的准教师们: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一次发掘内心的过程。
“孔子学院传播的理念是否够深刻地影响了你自己?你是否相信?”用中国的一句古语:信则灵。中国有11亿人是没有信仰的,如果说在市场经济下都信仰人民币的话,那么每个人的信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在中国很难有同样的信仰。白岩松发人深省的话语让在场的学子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收获不到的知识。
谈学历
就业还是考研?白岩松给了一个很干脆的回答:骑驴找马。“如果有机会获得一个满意的社会职务那就先步入社会;如果没有机会那就继续求学;如果喜欢继续求学,那就接着求学,更关键的是还得考得上。”白岩松用幽默的语言回答了同学在求学与就业之间的困惑。
“我就是一个本科生,”白岩松坦言,“我有无数次机会成为硕士、博士,但我不想没投入就镀一层金。我不会虚弱到没有博士学位就感觉自卑的地步。”白岩松还说有学位而没文化的人太多了,同样有文化而没学位的人也有很多。他希望同学们关注的是自身的修为而不是一纸文凭。
谈无私
老子有云:无私为大私。
4.白岩松的演讲 篇四
中国梦美国梦
过去的二十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我才知道,其实他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但是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很平均。
接下来就进入我们这个主题,或许要起个题目的话应该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我要讲五个年份,第一要讲的年份是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了。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乱,在法国有它的这个,巨大的街头的骚乱,在美国也有,然后美国的总统肯尼迪遇刺了(新浪编者注:原文如此,资料显示肯尼迪总统1963年遇刺),但是的确这一切的原因都与我无关。但是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起来,在全世界站起来。但是当时很遗憾,不仅仅是我,几乎很多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梦想,因为当时中国人,每一个个人很难说拥有自己的梦想。中国与美国的距离非常遥远,不亚于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但是我并不关心这一切,我只关系我是否可以吃饱。很显然,我的出生非常不是时候,不仅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对于世界来说,似乎都有些问题。
1978年,十年之后。我十岁,我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时候,那个只有二十万人的非常非常小的城市里。它离北京的距离有两千公里,它要想了解北京出的报纸的话,要在三天之后才能看见,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存在新闻这个说法。那一年我的爷爷去世了,而在两年前的时候我的父亲去世了,所以只剩下我母亲一个人要抚养我们哥俩,她一个月的工资不到十美元。因此即使十岁了,梦想这个词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汇,我从来不会去想它。我看不到这个家庭的希望,只是会感觉,那个时候的每一个冬天都很寒冷,因为我所生活的那个城市离苏联更近。但是就在我看不到希望的1978年的时候,不管是中国这个国家,还有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国家之间,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那是一个我们在座的所有人,今天都该记住的年份。
1978年的12月16号,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那是一个大事件。而在中美建交两天之后,12月18号,中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那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一年的开始。历史,两个伟大的国家,一个非常可怜的家庭,就如此戏剧性地交织在一起,不管是小的家庭,还是大的国家,其实当时谁都没有把握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
1988年,那一年我二十岁。这个时候我已经从边疆的小城市来到了北京,成为一个大学生。虽然我们今天在中国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击中国的高考的制度,认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须承认正是高考的存在,让我们这样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当然,这个时候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家,它变得很具体,它也不再是那个过去口号当中的“美帝国主义”,而是变成了生活中很多的细节。这个时候我已经第一次地尝试过可口可乐,而且喝完可口可乐之后会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真的是如此接近,因为它几乎就跟中国的中药是一样的。
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非常狂热地去喜欢摇滚乐。那个时候正是迈克尔杰克逊还长得比较漂亮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开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那一年中国开始尝试放开很多商品的价格。这在你们觉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当时是一个很大的迈进,因为过去的价格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但是,就在那一年,因为放开了价格,引起了全国疯狂地抢购,大家都觉得这个时候会有多久,于是要把一辈子都用的食品和用品,买回到家里头。这一年也就标志之着中国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近了。
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市场经济,也会有次贷危机。当然我知道那一年1988年对于耶鲁大学来说格外的重要,因为你们耶鲁的校友又一次成为美国的总统。
1998年,那一年我三十岁。我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成为一个一岁孩子的父亲。那一年在中美之间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主角就是克林顿。也许在美国你记住的是性丑闻。但是在中国记住的是他那一年访问了中国。在六月份的时候,他访问中国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和江泽民主席进行了一个开放的记者招待会,然后又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个开放的演讲,这两场活动的直播主持人都是我。
在北大的克林顿的演讲当中,由于整个克林顿总统的演讲,用的全是美方所提供的翻译,我猜想有很多的中国观众,是一直知道克林顿的确在说话,但是说的是什么不太清楚。所以我在直播结束的时候,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我说看样子美国需要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时候要从语言开始,而对于中美这两个国家来说,面对面永远要好过背对背。当然也是在这一年年初,我开上了我人生的第一辆车。这是我在我过去从来不会想到的,中国人有一天也可以开自己的车。个人的喜悦,也会让你印象很久,因为往往第一次才是最难忘的。2008这一年,我四十岁。很多年大家不再谈论的“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在这一年我听到太多的美国人在讲。看样子奥巴马的确不想再接受耶鲁占领美国二十年这样的事实了。他用“改变”以及“梦想”这样的词汇,让耶鲁大学的师生在为他当选总统之后,听说你们举行了游行,甚至庆祝。
而这一年也是中国梦非常明显的一年。它就像全世界所有的伟大的梦想都要注定要遭受很多的挫折一样显现出来。无论是期待了很久的北京奥运会,还是神舟七号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当中行走,那都是很多年前我们期待了很久的一个梦想。但是,突如其来的四川大地震,让这一切都变得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么美好。八万个生命的离开,让整个2008年中国人度日如年。我猜得到在耶鲁校园里头,在每一个网页、电视以及报纸的前面,也有很多的来自中国的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为这些生命流下眼泪。但是就像四十年前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却让“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站得更高,站得更久,站得更加让人觉得极其有价值一样,更多的中国人也明白了,梦想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度过了自己的四十岁的生日。那一天我感慨万千,因为时间进入到我的生日那一天的时候,我在直播精彩的比赛。二十四小时之后,当这个时间要走出我生日这一天的时候,我也依然在直播。但是这一天我觉得我非常的幸运。因为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四十岁,让我意识到了我的故事背后的中国梦。
正是在这样的四十年的时间里头,我从一个根本不可能有梦想的,一个遥远边疆的一个小城市里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可以在全人类欢聚的一个大的节日里头,分享以及传播这种快乐的新闻人,这是一个在中国发生的故事。而在这一年,中国和美国相距并不遥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需要。布什总统据说度过了他作为总统以来在国外,一个国家呆的最长的一段时间,就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菲尔普斯在那儿拿到了八块金牌,而他的家人都陪伴在他的身边,所有的中国人都为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祝福。当然,任何一个这样的梦想都会转眼过去。在这样的一个年份里头,中美两国历史上几乎是第一次同时发出了“我有一个新的梦想”这样时候,如此的巧合,如此的应该。
美国面临了一次非常非常艰难的金融危机,当然不仅仅是美国的事情,也对全世界有重大的影响。昨天我到达纽约,刚下了飞机,我去的第一站就是华尔街,我看到了华盛顿总统的雕像,他的视线是那么永久不变地在盯着证券交易所上那面巨大的美国国旗。而非常奇妙的是,在这个雕像后面的展览馆里正在举行,“林肯总统在纽约”这样的一个展览,因此林肯总统的大幅的画像也挂在那上面,他也在看那面国旗。我读出了一种非常悲壮的一种历史感。在离开那个地方的时候,我对我的同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说,很多很多年前如果美国发生了这样状况的时候,也许中国人会感到很开心,因为你看,美国又糟糕了。但是今天中国人会格外地希望美国尽早地好起来,因为我们有几千亿的钱在美国。我们还有大量的产品等待着装上货船,送到美国来,如果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好的话,在这些货品的背后,就是一个又一个中国人增长的工资,是他重新拥有的就业岗位,以及家庭的幸福。”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头,你们是否注意到了,与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紧密相关的中国梦。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在过去这三十年的时间里头,让个人的命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一个边远小城市里的孩子,一个绝望中的孩子,今天有机会在耶鲁跟各位同学交流。或许该换一个视角。去看十三亿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他们并不宏大的梦想。改变命运的那种冲动,依然善良的性格,和勤奋的那种品质。今天的中国是由刚才的这些词汇构成。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头,中国人看美国,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所有的美好的东西,都被这个望远镜放大。经常有人说美国怎么怎么样,美国怎么怎么样,你看我们这儿什么时候能这样。在过去的好多年里头,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在看中国,但是我猜测可能拿反了。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缩小了的、错误不断的、有众多问题的一个中国。他们忽视了十三亿非常普通的中国人,改变命运的这种冲动和欲望,使这个国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也一直有一个梦想。为什么要用望远镜来看彼此?
当然我也希望非常多的美国人,有机会去看看中国。而不是在媒体当中去看到中国。你知道我并不太信任我的所有的同行。开一个玩笑。其实美国的同行是我非常尊敬的同行。我只是希望越来越多的美国朋友去看一个真实的中国。因为我起码敢确定一件事情。即使在美国你吃到的被公认为最好的中国菜。在中国都很难卖出好价钱。就像很多很多年之前,在中
国所有的城市里流行着一种叫加州牛肉面,加利福尼亚牛肉面。相当多的中国人都认为,美国来的东西一定非常非常好吃。所以他们都去吃了。即使没那么好吃的话,由于觉得这是美国来的,也没有批评。这个连锁的快餐店在中国存在了很多年,直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美国,在加州四处寻找加州牛肉面,但是一家都没有找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加州是没有这种牛肉面的。于是这个连锁店在中国,现在处于陆续消失的过程当中。这就是一种差异。但是当人来人往之后,这样的一种误读就会越来越少。
所以最后我只想再说一句。四十年前,当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的时候,他的那句话“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全世界。但是,一定要知道,不仅仅有一个英文版的“我有一个梦想”。在遥远的东方,在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也有一个梦想。它不是宏大的口号,并不是在政府那里存在,它是属于每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而它用中文写成“我有一个梦想”。《岩松美国观察》采访手记之——《岩松耶鲁演讲:我的中国梦》
(《新闻周刊》记者 彭裔然)
白岩松的耶鲁演讲,是在3月底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他抵达美国的第二天下午。在当天上午进行了对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的专访之后,几乎来不及倒时差,他就和《岩松看美国》摄制组一起从纽约驱车赶往位于纽黑文小镇的耶鲁大学。
虽然原本并不在节目拍摄计划之内,但耶鲁演讲显然是岩松最看重的美国日程之一。以新闻人的身份和民间交流的形式去当地的大学演讲,与青年人面对面交流,几乎已经成为岩松在国外采访时的一种习惯。他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发表题为《中国社会的变迁》的演讲,而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他去了海德堡大学和大学生一起用餐,一起看球。这次他给自己的耶鲁演讲起的题目是《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而被誉为“总统摇篮”的耶鲁大学显然是真正的卧虎藏龙之地,甚至说它影响美国历史进程也不为过。仅仅在过去20年,连续三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克林顿与小布什,都是耶鲁毕业生(而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当年在耶鲁校园图书馆与克林顿相识相恋的故事也为很多人熟知),这在美国历史上也创下了纪录。直到高举change大旗的哈佛毕业生奥巴马成为新任美国总统,才让哈佛生们扬眉吐气了一把。因为在美国,向来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的说法,而创办于1701年的耶鲁大学则“屈居”美国第二所最古老的高等学府。
在学风开放的耶鲁,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世界各地学者、政要以及各界精英的演讲。但耶鲁校方显然对这次演讲给予了“精心”的安排,把演讲的地点定在以耶鲁毕业生亨利·卢斯(Henry Luce)名字命名的卢斯礼堂(Luce Hall)。亨利·卢斯是《时代》周刊创始人,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新闻人之一,而卢斯礼堂也第一次迎来了中国的新闻人。演讲现场的火爆超乎摄制组的想象,不仅过道上挤满了师生,还有一些人因为晚到而被校园主办方婉拒在门外。因为耶鲁学生向来以个性和尖锐著称,甚至有时还会有些“傲慢”,岩松显然事先就做好了“挨砖”的准备,他还和学生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欢迎大家扔鞋,但最好是两只,请记得我的鞋号是43号”。
岩松的幽默,显然赢得了年轻人们的喜欢,外国学生们一定想不到,这位来自中国主持人在屏幕上大多数时候给人的印象是不苟言笑。而岩松演讲时的开场白也立即获得了全场师生的笑声和掌声,他说“过去的二十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我才知道,其实他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但是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很平均。”
演讲的部分大约持续了四十分钟,而之后,是岩松与在场学生大约半小时的提问互动。岩松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为开始,讲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个年份的故事,他是如何从一个边远小城的绝望孩子,成长为见证无数重要时刻的新闻人,并以个人命运为线索折射了四十年中美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他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在过去这三十年的时间里头,让个人的命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而除他之外,还有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和他们的家庭,在用自己的故事诠释着这样的中国梦。
这是一场有很多“梦想、改变”字眼的演讲,既有个人命运,也有国家命运,关于中国,也关于美国。在演讲的最后,白岩松用了一个望远镜的比喻,形容中国和美国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头缺乏相互的了解和沟通,他说这是两个都曾经用望远镜看彼此的国度,只不过中国看到的是放大的美国,而美国则把望远镜拿反了,他们更多看到了一个缩小的错误不断的中国。“我也一直有一个梦想。为什么要用望远镜来看彼此?”“希望非常多的美国人,有机会去看看中国。”
5.我眼中的白岩松 篇五
我听到白岩松这个名字的时候大概是在2008年的《感动》栏目上,当时他和敬一丹作为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当时我就被他独特的支持风格所吸引,慢慢开始了解他。
白岩松,1968年8月份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小时候的白岩松是个淘气的孩子,不爱学习经常被母亲打,成绩也非常的不理想,后来经过母亲和老师的帮助变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父母也他感到高兴。从此,年少的白岩松爱上了看书,随着看的书逐渐增多,他开始佩服那些作家,成为一名作家也成了他的梦想。他很喜欢听别人讲故事,他能把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别的伙伴听,而且更加形象。这些都为他日后成为主持人奠定的很好的基础。
到了高中时期,白岩松的哥哥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家,导致他每天得干很多家务活,让他立志要像哥哥一样考上大学,看得出他是多么敢想敢做的一个人。经过努力,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当时他17岁。离他成为主持人更近了一步。
大学期间,白岩松成绩优异,不仅喜欢课本以外的知识,而且也是位体育达人,他酷爱足球,他的偶像是阿根廷的巴蒂斯图塔。他在班上组建了一支足球队,而且在学校里是最强的。由于在一次联赛中输给了一支弱队,白岩松整整哭了一个晚上,这说明他热爱集体,有强烈的自尊心。正是
由于这些原因,让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为他日后在事业上的压抑提前磨练好了心志。
大学毕业以后,白岩松被分配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广播报》工作,担任编辑、记者。开始工作的他参与了创办《东方时空》,他和一群年轻人开始大胆的新闻探索与创新,退出了《东方之子》和《东方时空》等栏目,使不受关注的电视节目以其选题严谨、判断敏锐的特色,内容涉及环境、教育、社会和家庭等许多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全国上下赢得了观众们的支持和喜爱,成为中央电视台最有影响的专题性栏目。白岩松也从此成为一个能够敲开老百姓心扉的著名主持人。
1997年开始,白岩松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澳门回归、第27届奥运会等大型现场直播节目,还多次担任神舟飞船发射报道的主持人。他还参与策划并主持《焦点访谈》《中国之路》等节目。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1999年:参加转播国庆50周年庆典。2001年11月,由白岩松参与策划、创办的《时空连线》栏目成功推出,他本人出任该栏目的主持人兼制片人。现还担任《新闻会客厅》主持人。2001年参加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报道。2001年参加了中国加入WTO的报道。白岩松 2003年新闻频道创建,他开始主持《中国周刊》(后更名为
《新闻周刊》)。2007年白岩松主持了《焦点访谈》连载节目“岩松看香港”,以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2008年白岩松和敬一丹主持了《感动中国2008》。2009年白岩松参与主持转播国庆60周年庆典。
在此期间,白岩松找到了人生中是另一半,那是1990年8月的一个午后,天空中飘着雾一样的雨丝,白岩松撑着伞从单位出来,沿着林荫小道往外走,突然,他的眼睛定格在前方:一个女孩撑着一把花伞,袅袅婷婷地往单位走。第二天,白岩松从同事那里得知,昨天雨中巧遇的美丽女孩叫朱宏钧,来自江南水乡,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到电台来做编辑。渐渐地,朱宏钧在心里接受了白岩松。但她不知道白岩松能不能过父母那一关。这年5月,朱宏钧请父母来北京玩,其实就是让他们考察一下白岩松。朱宏钧提前一个星期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白岩松。白岩松赶紧把自己的单身宿舍粉刷一新,换上米黄色的窗帘,还从旧货市场淘来一个衣柜和一张小餐桌,并采了一些野花,用酒瓶子装着,摆在窗台上。朱宏钧的父母见到文质彬彬、儒雅睿智的白岩松,立刻对他有了好感。走进白岩松干净整洁的单身宿舍,他们连声说“不错,不错”。白岩松亲自动手,做了满满一桌菜,喜得朱家父母合不拢嘴。从此白岩松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当然,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
后,白岩松离开《东方时空》,另外创办了一个叫《子夜》的新栏目。白岩松信心百倍,认为准备3个月,节目就可以出台。结果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节目一直没有播出。从一个炙手可热的主持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吃闲饭的人,白岩松感到迷茫和失落。性情温和的他开始在家里发脾气。这时他的妻子朱宏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朱宏钧知道丈夫心情不
好,每当丈夫发无明火时,都尽量克制自己,不和他顶撞。朱宏钧知道,仅靠自己的温言细语是不能抚平丈夫心中的痛的,她想让母爱的力量来温暖白岩松。她知道,白岩松是个孝子,最听母亲的话。于是,她亲自奔赴内蒙古,把白岩松的母亲接到了北京。母亲的到来让白岩松欣喜若狂。从小到大,白岩松都是母亲的骄傲,他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的失意与颓废。于是,他努力在母亲面前打起精神。晚上,母亲常常坐在白岩松的身边,和他聊白岩松小时候的趣事,聊母子俩走过的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白岩松的心态渐渐释然:走到这一步,并不是自己没有努力,而是客观原因使然,不应该再苛求自己。就这样,自信、幽默、风风火火的白岩松又回来了!
白岩松的主持节目风格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告别了简单播报与表演形式,成为新一代电视人的代表之
一。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的希
望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一派。白岩松睿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表面上,他的语言更华丽,更有诗情画意,但藏在一副眼镜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稳。2000年,他在悉尼奥运会的直播,他的即兴直播,甚至丝毫不逊于体育频道主持人。朴实无华、一身正气,对祖国,对人民真诚的爱;决不哗众取宠,真实做人,在做事中踏踏实实做人,这就是白岩松。他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1997年:第3届“中国金话筒奖”“中国播音与主持”大奖特等奖,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2年:央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乙等
白岩松(3张),2004年:央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甲等2006年:央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甲等,2007年:央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甲等,2008年:央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甲等,2008年:第九届长江韬奋奖,2009年:央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甲等,2009年:中国电视榜 “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奖,2010年:央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甲等。他也出了两本书,《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销售量非常好,这也圆了他是作家梦。
他独特的主持风格是我所欣赏的,他敢作敢为,敢说敢认,担任着《焦点访谈》《新闻周刊》《感动中国2008》等节目主持人。近期网上出现了有关他的很多传言,说他因评
论动车事件而被要求写检查,或被封杀。但是白岩松本人已经否认。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因为白岩松的主持风格有关,他敢说,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在如今的中国,白岩松这种风格是每个喜欢他的人所担心的。也或许是他这种态度,很多人才会更喜欢他的主持。
6.名人白岩松的辩论技巧 篇六
一次,王朔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的专栏《狗眼看世界》里撰文批评白岩松的新书。对此,白岩松却回应道:“原来我还以为王朔也就批评批评老舍、鲁迅呢,没想到这次调转枪口对我这儿来了。我觉得这个早了一点吧,奖状发早了吧。他那个栏目叫《狗眼看世界》,我立即发现我得闭嘴了。你可以不同意别人说话的观点,但要维护别人说话的权利。不过说真的,王朔的书我在1990年左右狂读过一阵,没死的人就出文集了,以前很少有这样的事,于是我买了一套他的文集看了,一段时间里面也抚慰过我,虽然后来的感受渐渐不同了,但感动过已经很不错了,因为王朔的文章里面有很多很真的东西,包括对我的批评,有些是值得我思考的。”
面对王朔的“痛损”,白岩松如果不回应,自己就吃了哑巴亏;如果与其针尖对麦芒的据理力争,只怕又会硝烟弥漫。白岩松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他在回击王朔的批评时,采用诙谐幽默的口吻,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又反过来妙赞对方的书,给对方极大的面子。最后含蓄地指出王朔的批评中对的地方自己接受,彰显了自己谦逊、坦然和大度。
7.白岩松的故事 篇七
这时, 会场上响起了那个熟悉的声音:“请提问的同学往下走几步可以么?可以更早地拿到话筒。”白岩松善意提醒, 那位提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急忙往下跑去迎接那个代表幸运的话筒。
同样的情况, 在一个小时的提问时间中出现了不止一次。
这并非偶然。你是否也悄悄地发现, 生活中的我们, 也越来越习惯于等待, 而不是向前走一步?学习很吃力, 我们总等着老师给我们划重点, 等着教授布置课题和任务, 而不是主动去发现问题, 主动去询问;工作找不到, 我们总想等着父母搭桥引线, 认为理所当然, 而不是主动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主动去寻找;爱情不降临, 我们总悄悄走过心仪的人身边, 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却等着别人注意你, 而不是主动上前打声招呼, 敞开心扉聊聊天。时间滴答滴答流过, 有多少机遇, 就在这悄然等待中, 也如流水般从指缝间溜走了?
白岩松在这次演讲中, 与海大师生分享了三个素养。在讲到做人的素养时, 他说:“每一个人的命运是当你不在场时别人怎么议论你决定的。”他以他的一个大学同学招聘人才失败为例, 讲述了曾经拍过《公司的力量》的制片公司招聘的故事。应聘者中有8个人民大学的学生, 其中1名本科生, 5名硕士生, 2名博士生, 却一个也没有留下。为什么?他们的问题都不是出在智商, 而是情商——缺乏礼貌, 冷若冰霜, 不会打招呼, 一切都以为自己是天然的。发短信连称谓也没有, 见面只是“喂!诶!”地喊。这是一代人的特点。
一代人的特点, 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 生活中也屡见不鲜。“60后聚会, 吃完饭喝完酒后, 喝茶聊天;70后, 吃完饭喝完酒后, 去唱卡拉OK;80后, 吃完饭喝完酒后, 去夜店接着喝接着耍;90后, 一拨人坐着吃饭, 谁也不说话, 用手机和别人聊天。”白岩松话音刚落, 场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可见共鸣反响之大。
这些现象的缘由, 或多或少都因为我们这一代人, 总是习惯于等待。在求职路上, 等待被发现, 在生活中, 等待被关心。
然而有人或许会质疑, 这些现象会不会是管中窥豹, 只见一斑?“人性的进化很慢。”每一种共性的体现, 都来自生活在这个时代无数缩影的集合。我们不能否认, 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生活在一个最坏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让我们幸福的基础更加饱满, 却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了。我们更依赖于电脑屏幕后的间接交流, 更依赖于轻点鼠标发出的代码讯号, 而不再会为了见一个人而跋涉千里, 不再有“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的情愫。
我们常常这样, 躲在世界的幕布后面, 看着复杂的人生戏剧, 等待世界为我们解开一个困惑, 给我们一个回答。等待久了, 就转变成了逃避。殊不知“社会的进步, 就是在挣扎、妥协、推进, 然后一点点向前的过程中进步的。”站在原地, 永远追赶不到最明媚的曙光。
8.白岩松:神秘初恋的真实版本 篇八
陈:“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文质彬彬的人。”
白:“一个在广院(北京广播学院)的球场上踢球的人,一个在大学几年里参加4×100米接力跑而且都是前三名的人,文质彬彬纯属假象!”
节目开始,主持人陈鲁豫提示放映一段白岩松第一次主持《东方之子》时采访一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画面,画面出来后惹来不少观众的笑声——白岩松身着一套不合身的西装,戴一副超大镜框的眼镜,瘦削的身形不及现在的一半,手腕上还戴着一块硕大的金灿灿的表……直至片花放完,白岩松还不断遮面摇头,一脸的苦不堪言:“我以为看的是喜剧呢,回头一看是恐怖片。”
他一边比划一边说:“那是我体重最惨的时候,110多斤,我现在160多斤,多了一袋子面。”至于他那身行头,白岩松直言不讳:“西装是借的,领带也是借的,那块表肯定是块很廉价的表,在我的手上就从来没有戴过超过2500块钱的表。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那块表一定不是金的,虽然它闪光——那时候多土啊!”
说到第一次上镜,白岩松还爆出一个细节:“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新闻评论部的年会上,我们重新放了那个片段,全场爆笑。爆笑完之后,我听到了最伤我自尊的一句话,我们当时的领导说:‘咱们当时胆儿够大的,这就给放出去了’。”
经典语录:“我照过镜子。我知道自己长什么样,所以永远不可能在当时想象这样的人有一天会出名。”
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四年中,白岩松的表现一直相当出色,然而这个在校园里风光一时的明星学生,当初报考广院却是出于偶然:“过春节时有一个1983级广院学生来我家拜年,跟我妈在那儿聊天,他说平常压力特小,那个氛围很自由、很宽松,总泡图书馆,挑各种小说看。我一听,还有这样的学校啊?就萌生了报广播学院的念头。所以,人家拜年的一番话,让我报考了广院。”
在广院,白岩松算得上是很“醒目”的一类人,“我没正经当过班长,但当过体制外的班长,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有一个踢球的小集团,经常内部决定让谁当班长,然后我们这帮人就操纵他。我觉得那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特有的文化。”
陈鲁豫问他是否打架,白岩松更是不假思索:“那当然!没在广院打过架的男人能叫真男人吗?”白岩松不仅打架,而且势头还很猛,“我超强的自信心是在广院得到的,而且不是在课堂上,是在球场上。在广院,我的百米跑速度非常快,11秒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出手快,出完手撒腿就跑。踢球我是前锋,曾经有一次一个后卫把我放倒了,那后卫助攻上去后,人们就见我从对方的后场狂奔而来,跟人家劈头盖脸就打。在食堂里也曾经把馅饼直接摔人脸上。”
经典语录:“打架不取决于你的实力如何,首先取决于你勇气如何。”
1990年,白岩松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4年的报纸生涯,白岩松还收获了爱情。
有两个在网上流传甚广的“白岩松与老婆浪漫故事”的版本,第一个版本说有一天白岩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班的时候,下雨了,他透过窗户看到远方有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过来,立刻被打动了;另一个版本是说他们俩一起去参加讲座时认识的。
对于这两个故事,白岩松都一口否认:“都不靠谱!这太可笑了!一把伞,这是一个文学家的版本啊——全是假的!”
经典语录:“你有拿我娱乐的权利,但我也有不参与游戏的权利。”
9.白岩松:我眼中的医生价值档 篇九
2014年7月19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出席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医药卫生管理论坛暨北医医院管理高级研修项目百期校友会”,并作精彩演讲。面对数百名医院管理者,白岩松鲜明地指出了医生职业在社会中的五重价值。
【演讲内容】
七年前,因为踢球骨折,我在北医三院做骨折手术。在手术台上,大夫问了一句:“你有什么要求?”
当时,我的回答是:“我会做一个模范患者。这是您的专业,一切听您的。”手术效果非常好。在手术半年后,我回到了北医的大院踢了一场足球,为我做手术的医生也在场。
其实,当你信任对方的时候,对方给予你的会更多。当你一开始就带着怀疑的眼神时,恐怕你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当下中国,医生和整个社会之间正是处于这样一种错位的关系中。
这个行当介于上帝、佛与普通职业之间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谈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医生?医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大家说到医生,都会说两个词,一个是医德,一个是医者仁心。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有哪些行业的后面是带“德”字的?只有教师和医生,一个是师德,一个是医德。我们的前人够聪明,之所以这两个行业后面带“德”,因为他们维系人生中两个最重要的健康领域,一个是精神健康,一个是肉体健康。所以,社会对这两个职业的要求特别高。
现在很多的医生都有委屈:我在做这样行善积德的事情,为大家守护健康,可是还面临着怀疑。千万不要怀疑,千万不要有委屈感。我还是要强调,你越靠近佛,你遭受的磨难和委屈就越多。因为你的职责大,大家的期待也就越高,大家对你的需求也高。
医者为什么要有仁心?医生这个行当介于上帝、佛与普通职业之间。大家到医生这儿来,往往是带着苦痛,带着绝望。归根到底,与其说是到医生那儿来看病,不如说是到医生那儿来寻找希望。我们常说,医生是治病救人。其实治病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说救人?治病只是治疗病状,但是救人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我们面对这个行当的时候,过多地强调生命的因
素,而忽略了心灵的因素。这也是社会上很多的需求跟这个行当发生摩擦的诱导因素。
干医生这个行当,你看到的总是一颗又一颗苦痛的心,一张又一张苦痛的面孔。当然,医生最大的幸福是,病人来的时候是苦痛的表情,经过你的治疗,一段时间之后,他带着笑容离开了。因此,心灵的抚慰和支撑原本就是这个行当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不仅仅是五年六年学到的医术本身。只有把生理上的治疗技能和心理上的抚慰加在一起,才构成“医者仁心、治病救人”这八个字的全部含义。
医生这个职业具备五重价值
医生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说,中国人用四个字把这一辈子概括:生老病死。请问,这四个阶段,哪一个阶段离得开医生?
请告诉我,哪个人能够确定一生都不会成为病人。如果你能确定自己一生都不会成为病人,你就骂医生吧!没有任何人敢打这个包票。
从医德到医者仁心,再到治病救人,都体现了医生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价值——生命价值。
医生仅有生命价值吗?我觉得医生还具有社会抚慰价值。患者有很多的痛苦,有很多的折磨,释放往往来自医生的抚慰。因此,一位好医生的标志是治好病,也包括让很多人感受到希望和温暖。这原本是另一种医术。医生第二个价值就是抚慰整个社会。
我觉得医生的第三个价值是情绪价值,第四是社会的信心价值。所谓情绪价值,社会上戾气、抱怨几乎到处都有,如果大家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状态,医患冲突就会减少。所谓信心价值,我们中国现在什么都不缺,但是最缺的就是信任和信心。医患关系失衡的核心就是信任缺失。如果这个行当的改革能够进行得更加彻底,恢复信任,就会对社会产生巨大价值。
这和医生有什么关系吗?那就是医生的另一个价值——科普价值。写一篇论文和医生的晋升是有关系的,但是写十篇科普文章却对晋升没有影响。请问有多少医生愿意做这样辛辛苦苦的事情?除非他有极大的道德追求和责任。但是每一个医生都知道,科学常识的指导,会帮助相当多的人不得病、晚得病、得小病,得了急病不转化为慢病。
生命价值、社会抚慰价值、情绪价值、信心价值、科普价值,我认为,医生这个职业具备这五重价值。但现在医生被整个社会安排了太多的应急价值,一到流行病传播的时候,一到汶川地震等灾难发生的时候,医生全成了白衣天使。因为关键时候医生是社会安定的稳定器。但是一过了那段时间,大家就都健忘了。然后,又开始骂医生。
关键看环境激活的是人性中的善还是恶
我前几天也出席了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道德委员会关于医生道德自律的会议。道德的问题需要有力地倡导,但是仅靠倡导和自律是不够的。中国人的人性不比一百年前更糟糕,也不比一百年后更好,关键是看环境激活的是人性中的善还是恶。
今天中国的道德问题似乎太大了,比如老人跌倒了没人扶。老人跌倒了去扶他(她),他(她)会讹人吗?我相信十个讹人的老人中有八个九个都是善良一生、谨小慎微过来的中国人。但是,在中国,老人们第一怕的就是给孩子添麻烦。当他一摔倒,一发现动不了了,立刻担心给孩子添多大的麻烦,价值观一下子就扭曲了。这时候,任何人伸出一只手,他们都会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说不定就会讹人。等我们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健全了,我想这种情况就会很少了。
因此,道德问题往往是改革不到位的问题。几十年前,中国两辆汽车一撞,下来就打,为什么啊?因为打赢打输决定了赔偿。今天,两辆汽车一撞,没有人动手,因为每个人都强制上了第三方责任险。可见,制度可以提升文明。
如果一位医生一上午看五六十个号,水都不敢喝,厕所都去不上,如何做到耐心地倾听每一位患者的声音?如果做一个手术才得一百多块钱,但一个支架利润可能几千块钱,你会作何感想?要是在自己医院做一个手术只有一百多块钱,走穴去另外一个医院,可能拿到一万多块,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人性在这样扭曲的制度里必须高尚?坦白地说,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相当多的医患矛盾,是在替医疗改革行进速度太慢背着黑锅。如果医疗改革不能快速地破局,这个黑锅还要背很久。
不能把压力全部推到医生和院长身上
最后,在缓和医患关系上,整个社会,包括媒体,应该做些什么?
我认为,首先第一点,坚持改革。每次出现伤医事件的时候,我都要发声。我很清晰地知道,我是在替自己说话,是在替每一位潜在的患者说
话,而不只是在替医生说话。医疗改革如果不快速破局,医生的黑锅会背很久。
接下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我希望能够建立新的尊重。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连续几年提议设立“医生节”.我在提案里有这么一句话:尊重是另一种约束。我们已经有了教师节、护士节,为什么不设立医生节?设立医生节,就是用尊重形成一种约束。
第三点则是,就事论事,不要迎合情绪。相当多的医生对现在的一些媒体报道不满意。媒体也有它的市场压力,我们无法排除某些媒体人从迎合社会情绪的角度去建立自己的报道准则,但这是短期策略。长期来看,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因此,任何一个医患冲突案件都应该就事论事,不能扩充成社会对立情绪。
第四点,法律要跟进。我希望能从法律的角度去拉一根红绳。出了事情就把灵堂搬到医院大堂的行为,必须杜绝。
第五点,我也要提一下,医学是科学而不是神学。现在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情绪:我把病人交给你,你必须给我治好,不能出任何问题。请问,哪个医生能够做到?虽然现在医学已经进步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疾病也在发展啊。我们应该让全社会都知道,目前有相当多的疾病,可能被控制、可能被减轻,但不大可能被治愈。
科学本来就是有成功、有失败、有探索,还有曲折的。但是,现在的医患关系背景下,很多医生都不敢建议患者用冒险的治疗方案。社会需要一种润滑机制、调节机制,不能把风险和压力全部推到医生和医院院长身上,否则没有医生会选择去为患者冒险。
一个良善的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润滑机制。我去台湾采访,一进医院,就有志愿者服务站。几乎每家医院都有志愿者,不管你看什么病,他们都会领着你到各个部门,你的焦虑就会减轻。这些志愿者全都是经过培训后上岗的,一个礼拜只需要在医院待两个半天,花的精力也不太多。我们是否也能建立这样的机制?
所以我认为,中国医疗困局的突破,需要整个系统的改变。我们全部的情绪都寄托在每一位医生温和地对待患者上,这其实做不到,我们依然没有进入良性循环。润滑机制和缓冲地带非常重要。我们在座的院长,可以尝试在医院设置志愿者,引入NGO(非政府组织)。他们并不占用你们 的资源,只是要有一定的培训,就可以完成长久的润滑和缓冲。
为什么我对医生有这样的情感?
最后我要讲一个故事,作为结束。为什么我对医生有这样的情感?我的家庭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我大学毕业回老家,即将回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我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的海拉尔。那个地方很偏远。上世纪70年代,我爸那时30多岁,总咳嗽,有时还带血。有一天,他出差要去天津。我妈就嘱咐他,办完公事一定要去医院看看病。我爸去了天津,最后一天才去医院。结果,他被诊断出有癌症,医生不好当面告诉他,只是对他说:对不起,你不能走,必须住院。
我爸肯定不干:一堆事情,必须要回去。他掏出车票对医生说,这是我今天回海拉尔的车票,非走不可。医生就说,请你稍等,我去找我们的领导来跟你谈。医生去找领导的时候,我爸溜走了。
晚上,我爸在天津火车站等车的时候,火车站的喇叭响起来,居然有人找他:海拉尔来的某某某,请到火车站门口。我爸走到火车站门口,下午那位医生,焦急地站在门口等他。原来那位医生记住了晚上的车次。我爸就这样被救护车拉回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