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危机中的大学生

2024-10-17

论经济危机中的大学生(精选8篇)

1.论经济危机中的大学生 篇一

1经济政策的概述

1.1经济政策的含义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就为我国的经济政策开创出当下开放性经济环境的基石,通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政策也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由经济体系。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由经济体系是开放、自由、平等的,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来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保持健康、稳定、高效的事态。我国的经济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两项政策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起到了扶正的作用,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1.2我国经济政策的种类

为了保障我国的经济高效稳定发展,就需要通过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收支平衡作出一定的调整和保护,这种政策的管理是一种具有弹性和连续性的管理措施。现代社会的经济市场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变化多端之时,经济政策也需要跟随市场不断的作出调整,而在国家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的时候,经济政策又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所以为了保障国家经济政策随时保持在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就需要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社会供需需要来总体规划国家的产业布局。为了达到对国民经济调节的目的,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与信贷中和平衡政策等达到调节的目的。

2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及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2.1经济政策的重要性

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就在于利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手段,共同在宏观层面上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作出调整,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以市场作为主体来建立国家的经济计划,建立符合我国社会基础的未来发展目标,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建立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通过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相结合,使企业可以健康稳定的跟国家长期的经济计划稳定高效的发展。经济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商品价格出现普遍增加,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对社会的供给进行调节,保障我国的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2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逐渐的趋于完善,对于市场的管理方式也不断的向宏观调控转变。通过国家经济政策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让市场来帮助企业正确的经营和发展。可以有效的调控与管理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对我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战略有着巨大的帮助。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市场有着巨大影响作用,也是我国市场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可以帮助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通过经济政策的努力才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当下的成就。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了解经济政策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提高我国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发展,寻找到最科学的经济政策来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2.论经济危机中的大学生 篇二

一、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特殊地位

1、危机处理的及时性

一旦发生意外或特殊情况, 辅导员往往是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的。紧急情况下, 不太可能有心理老师第一时间介入咨询。职业的心理咨询要求患者“自愿上门”, 坚决反对“主动出击”。也就是说, 如果心理有问题的患者不主动去看医生, 要求得到心理问题的解决, 心理咨询师是不会主动去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心理问题主要通过患者本人解决, 从心理专业的角度说, 如果患者本身不愿意承认、解决自己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没有用武之地的。但在学校情况不同, 一般高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没法恪守这条专业心理咨询的原则, 往往采取主动询问、主动关心的态度和行为。即使如此, 绝大多数情况下, 尤其发生了紧急事情时, 往往事态严重, 心理老师不可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即使到达, 也绝不可能立刻解决问题。即使辅导员的处理方式也许不符合专业心理要求, 但能及时有效地制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或者联系心理中心, 尽快使专业心理方式介入干预⑶。

2、信息获取的全面性

心理咨询针对的是某一个特定的学生。该学生的认识和想法很多情况下并不客观, 带有偏见。针对某一具体的事情, 往往辅导员能拥有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和途径。通过对全班同学意见的了解, 对该学生寝室的学生的交谈聊天, 都可以从方方面面得到相关时间的信息。甚至走访宿舍, 通过寝室阿姨对该寝室平时卫生、相处情况的认识, 能得到更全面, 更客观的评价。辅导员需要兼顾到各类学生的各种想法, 才能更好地处理心理危机带来的一系列矛盾。

3、危机干预的深入性

心理老师数量和精力有限, 一般只有条件去解决已有明显心理异常学生的问题, 对只在某些事件上有心理帮助需要的学生往往爱莫能助。

多数情况下, 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带来的反应是连锁的。心理学生需要一些特殊的对待, 那么相比于普通学生, 会产生各种想法。这需要辅导员的深入干预。比如, 时常走访宿舍, 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 采用轻松自如的方式方法跟学生聊天, 慢慢地引导整个寝室同学正确地对待身边的特殊学生。在心理咨询室这种特别、专业的地方, 会引起学生本能的抗拒和反感。一般寝室同学不愿意进行这样的心理治疗, 他们会觉得不是我们有问题, 为什么老师会让我们进行辅导?那么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职业的优势, 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心理道路。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内分泌系统处于空前活跃时期, 大脑神经过程的抑制和兴奋发展不平衡, 内制力较差, 容易冲动。

二、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独特作用

1、危机处理的客观要求

辅导员必须及时、有效地第一时间处理危机。一些心理障碍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自身问题和跟别人相处的冲突, 很有可能会造成或大或小的事件矛盾。无论产生危机的学生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或者心理问题有多严重, 其他同学是不是带有强烈的恐惧、敌意、怀疑等复杂感情, 辅导员首先要处理主要矛盾, 根据正常的处理事情的流程, 第一时间及时缓解危机。同时要发挥班级骨干作用, 安抚学生情绪。如果有意外发生, 辅导员必须最快到场, 这样给学生心理上有支持。学生看见了自己熟悉的人来处理事情, 感觉上就好像有个“定心丸”。在处理过程中, 不管是不是对心理问题采用了适当的方法, 辅导员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在心理危机产生的最快最短时间内用合适的手段控制意外事件, 把不利影响缩小到最低范围。

2、干预手段的灵活多样

90后学生的突出特点:自我意识强, 大局观念不足, 自我牺牲观点薄弱, 信息获取渠道广, 普遍没有吃苦耐劳精神。辅导员与学生的年龄、价值观、情感体验、生活方式以及人生经验等方面相同或相似, 因此容易沟通交流。辅导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手段方法, 一方面督促学生有条不紊地完成一项项的待办事宜, 一方面给学生减压, 鼓励学生, 增强他们的信心。

同时, 辅导员不仅跟出问题学生有交流, 还起到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衔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辅导员是广大学生群体的知心老师, 是沟通家长的中间人, 还是对学院、学校负责的工作者⑸。

3、全面考虑的大局责任

辅导员面对的是整个学生群体, 不能因为对个人特殊行为的特别处理, 失去同学对老师的信任和尊敬。要尽量正常地对待患病学生, 又要在关键的时候能够给以必须的关照和理解。这都要通过辅导员的细致工作来实现, 这是心理老师不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大学生情绪困扰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 通过加强情绪管理, 使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加以有效调节, 保持良好、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 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 解决存在于学生正常生活之中的各类心理纠结, 需要辅导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跟学校心理中心密切配合, 各尽所能, 各司其职, 共同努力。

摘要:目前90后的孩子已经逐渐进入大学。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自我意识强, 接受新鲜事物快, 心理承压能力弱, 叛逆特点突出。他们的心理特点将逐渐成为新一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虽然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 但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针对90后的独特性, 心理健康标准也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90后”大学生,辅导员

参考文献

[1]叶云明:《大学生危机干预策略探析》, 《江西教育科研》, 2006年第6期。

3.论经济危机中的大学生 篇三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就业力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这使得原本就受人关注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问题更加突出,日益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征和就业现状,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并通过运用自我效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学习力,增强其就业力,使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顺利就业,并且在提高其就业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就业质量。

一、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征和就业现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面临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1)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家庭收入低、经济基础差;(2)父母双亡或离异、经济失去依靠;(3)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缺乏劳动力和稳定收入;(4)家庭成员或本人突遭意外或不幸,如家庭经济破产或家有病人长年治疗,面临长期或短期经济困难;(5)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来源减少或中断;(6)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多人上大学。(7)父母中有不良嗜好,如赌博或酗酒,引起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不合。家庭困难大学生虽然个性特点和抗压能力存在差异,但大多存在以下情况:

1、经济贫困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父母能提供经济支持有限,他们只能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缴纳学费,通过国家资助政策和高校资助体系申请助1学金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课余时间,他们大多也通过勤工助学或家教等兼职工作来赚取生活费。可以说,和家境殷实或没有经济压力的同学相比,生活的艰辛使他们多了一份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感。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大多有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2、心理压力

对于家庭困难大学生来说,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回报父母高期望造成的焦虑感,相对剥夺造成的自卑感以及未来就业困惑造成的抑郁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身心两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加上他们由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把他们引向两个心理极端:一种是超越自我型,习惯于比别人做得更好,希望通过他人的认可获得心理平衡,从而产生自我认同感;另一种是封闭自我型;缺乏自信、朝气;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弱,对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家庭困难学生遇到困难更容易从偏激的角度来考虑,从而产生了弱势群体向边缘群体转化的隐患。

3、学识不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后,除了在专业学习上需投入大量精力外,大学中各种各样的活动也使得他们跃跃一试;然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教育不平衡或家庭教育缺失的緣故在进入大学前个人综合能力方面的锻炼较为缺乏。相比城市里家庭经济宽裕的同学在学习和各类活动中得心应手的春风得意,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由于在各类活动或比赛中经常相形见拙;久而久之,便产生消极和畏难情绪,更加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4、未来迷茫

对未来的迷茫也会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的一份调查显示,因为对就业的困惑,55.8%的家庭困难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选择考研究生。然而,研究生毕业时如果没有调整心态,做好规划,迷茫的情况不仅不会得到改善,反而有可能更加严重。

以上四个方面较全面地归纳了家庭困难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情况,这也是造成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笔者在多年从事就业工作中了解到,就业困难的家庭困难学生基本上存在实际就业困难问题,而其他同学存在相对就业困难问题。两者的区别在于家庭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双向选择的机会少或者基本没有;而其他同学可能手中多个就业机会,但是因为对工作不满意而主动放弃。笔者在与招聘方进行座谈时也了解到,单位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的录用存谨慎态度,越来越多的企业看重成长背景、就业压力、性格等因素;他们认为员工的素养会影响其与企业价值观的融入程度。再加上家庭困难大学生面对就业准备不足等因素,都进一步影响了其顺利就业。

因此,在整个大学的教育中,很有必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旨在提高其就业力的相关指导和培训。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重要心理学概念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运用。

二、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实施或完成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种理论认为,即便人的行为没有对自己产生强化,但由于人对行为结果所能带来的功效产生期望,可能会主动性地进行某种行动。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具体表现详见下表:

自我效能高的人自我效能低的人期望值高畏缩不前显示成绩显示失败遇事理智处理情绪化地处理问题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需要时

能發挥智慧和技能易受惧怕、恐慌和羞涩的干扰——

当需要时,其知识和技能无以发挥三、提升家庭困难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和途径

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真实的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拥有技能与能够整合这些技能从而表现出胜任能力,两者是有很大差距的。即使个体拥有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技能并知道如何去做,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产生怀疑,也不可能表现出胜任行为。自我效能感是只针对特定任务领域而言的,并不是一个一般的个性特质。班杜拉认为,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 千差万别。一个人在不同

的领域中,其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

1.新生生涯规划教育有效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主规划人生,它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得高校大学生更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入大学前,在所在的高中都是最优秀的同学,但是进入大学后这种优势顿时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发现自己除了念书以外什么都不会都不懂,甚至是感觉自己连最擅长的读书也不会了的失落感。因此,在新生阶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其及时调整心态,明确目标方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当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他们便能从中获得自信,这种从个人经验中获得的良好感受将有效地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建立朋辈支持工作坊,激发并促进其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生活学习和经济压力,面对这些,他们需要从同辈中获得榜样和支持的力量。学生工作部门的老师要指导朋辈支持工作坊开展日常活动,并积极了解家庭困难大学生的需求,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建立良好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发挥其潜能,特别是在提升就业力方面有明显积极作用。高校应关注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情况的反馈,就业指导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建立合力,共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汪卓敏.我国高等教育帮困助学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导论,2008,(1):7-9.

[2]戴晓燕.从助学工作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9,(8):184.

4.论社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篇四

摘 要:社区在危机管理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社区是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载体,是真正意义的第一救助者,社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是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的基石。社区作为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它对城市整体公共危机管理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关键词:社区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是一个或连续多个突发性的、紧急性的、对社会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害的灾难性事件。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对这种突发性的灾难性事件的事前预防准备、事中应对和事后恢复的管理。①然而,由于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以及危害的易扩散性等特点,在公共危机管理时会出现“政府失效性”的问题,这说明政府虽然是危机管理的主导力量,但单凭政府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因此,作为社会力量的社区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参与危机管理是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必然要求。

一、社区

当代,西方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对“社区”这一概念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到20世纪80年代,社区的定义多达140多种,尽管这些定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都包含了地域、共同的联系以及社会交往这三方面的内容。1933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翻译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文章时将Community翻译成“社区”,“社区”一词从此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1986年,我国民政部首次将“社区”的概念引入城市管理。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文)中所指出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②

我国社会学界普遍定义为,社区一般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是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③社区包括以下几层含义: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的人群;由于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④

二、社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

社区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它致力于社区内的公益事业。社区的这种性质使得其在危机管理中具有很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掌握基层信息的优势

社区潜藏着种种危机,它是公共危机事件的第一现场。社区居民熟悉并掌握本社区的位置、面积等物质层面的状况,以及社区居民从事的经济活动、社会风气等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人口状况。当危机事件发生时,社区居民与其他地方的人相比,更容易捕捉到公共危机相关的征兆,了解危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社区能够及时掌握社区的潜在危机和风险。

第二,减少公共危机管理成本的优势

在社区生活的人们具有共同的利益,会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求,因此,社区居民之间相互熟悉、联络频繁,有一定的情感依附性,是人类应对公关危机事件的结合体。社区成员在参与危机管理时具有自觉性、志愿性,能够及时制止危机,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减少危机管理成本。

第三,危机沟通的优势

社区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这使得其能够获得居民的信任。在危机发生时,居民身边的社区工作者在第一时间告知真相,驱除恐惧,稳定秩序,缓解危机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避免公众个体的非理性行为,营造和动员积极的、科学的行为。另一方面,社区会及时向政府反馈危机的发展事态、民众的需求和心理,并协助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应急措施,与政府齐心协力抗击危机。⑤

(二)社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危机预防意识和能力缺失

危机应对最高明的方法不在于危机形成和爆发后的处理,而在于危机爆发前的预案,也就是“防患于未然”。而在我国,人们的思想上普遍存在重应急、轻预防的倾向,人们关注的多是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面对如何防控和化解危机的重视普遍不够。在社区中,危机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向居民提供多层次的危机预防教育

第二,社区建设滞后

许多社区建设没有整体规划方案,没有形成有效的社区组织运行机制,对如何规范各类人员和组织关系,如何界定社区及人员的社会责任,如何评价人们的行为等方面都没有具体的制度来加以规范和引导。在这种社区建设落后的情况下,当危机爆发时,各部门无法形成政府干预、高效快速的社会联动机制,使危机管理资源无法得到优化整合,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危、治危合力。

第三,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

现有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不配套,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对应对突发事件有效处置的规定过于笼统,重原则轻规定,而且,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中基本没有社区的具体内容,没有社区在面对某一具体危机事件时该依据的法律规定,这会使社区在参与实际的公共危机管理行动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三、加强社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增强社区及居民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社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意识,应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第一,政府指导公共危机管理工作,要明确社区在应急体系中的责任和职责权力,并适度地下放权力给社区。第二,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危机教育,唤醒居民的危机防范意识。要建立公共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对社区居民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防范技能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黑板报等,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危机防范知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危机意识和能力。还要加强社区归属感的培养,借助危机事件的社会性以及与每位居民的利益相关性,建立起社区与居民的利益纽带,强化社区的自治功能,使每位居民认识到,个体的安全与社区整体的安全息息相关。

(二)建立社区危机管理机构,吸纳社区志愿者、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群防群治

社区可以将日常工作与社区危机管理结合起来,并将工作重点放在社区危机的预防和准备活动上。同时,社区还要充分利用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优势,动员和组织好社区内的力量。例如,社区志愿者可以收集有关灾害预报、消防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信息,向居民进行知识的普及,以稳定民心。开展危机宣传和教育、信息预警和报送,并利用其完备的资源和应急队伍应对危机,展开危机救援等。

(三)编制社区应急预案,开展社区危机风险评估

一方面,社区应该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风险预测,编制应急预案,并加强各种应急预案的演练。在应急演练中寻找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一旦危机爆发,各社区应按照预案,迅速投入危机救治,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使危机局势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社区应帮助政府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社区应将汇总社区的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面积、建筑类型、流动人口的数量与分布,从中总结出社区危机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加大防范力度。还要准确把握以往发生的危机的种类、频率、性质、特点及规律,从危机中学习,从而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如果一旦发生某一类的危机,就可以根据危机应急机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①[美]罗伯特?希斯.王成译.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4

②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中办发〔2000〕23号文〔N〕2000:12

③何云峰.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4.5(2)

④李飞星.社区危机管理机制研究 〔J〕行政与法 2007(7)

⑤王柳.城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6)

5.论经济危机中的大学生 篇五

论青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单位: 班级: 姓名: 学员编号:

论青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已不再像新文化运动时期那么强烈,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不熟悉、外国文化的流入,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分析产生信仰危机的根源,寻求解决的对策,坚定青年大学生的信仰,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 信仰危机; 对策

一、产生信仰危机的根源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它使人的精神得到安宁,使人的生活充满意义和希望,并且它对于维护社会的秩序,保证社会安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信仰有宗教信仰、政治信仰等等,而我们这里谈论的是政治信仰,具体到我国国情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理想信念淡薄、信仰发生危机等不可忽视的倾性思想问题,若任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到国家前途命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追溯到其根源,对症下药,解决其存在问题。

从建国到现在的几十年发展,我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体系的改变、改革开放的洗礼、网络的普及等等,这些改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同计划经济体制及观念紧密的结合起来,可是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人们很难把共产主义同计划经济区别开来,相反地却极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同计划经济一同怀疑和否定,造成大学生在接受时的错误观念,形成一种信仰上的危机。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网络的普及和外来文化的引进,青年大学生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共产主义产生困惑;加上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功利思想的弥漫,大学生更是感到迷茫,因为那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大学生很难体验到当时人们对那种信仰的高涨热情,他们更多的是接触互相竞争,自我完善的当今社会,所以要当代大学生找回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热情,更是难上加难。

过去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热情,我们无法体验,但对于现在人们的政治信仰我们还是有目共睹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开始,孩子观念的形成已根深蒂固,很难去改变;学校教育由于课程的安排的紧密,也很难再腾出多余的时间给学生接触更多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知识,他们只能断断续续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相反,社会对大学生观念的影响可是非常强烈。过去的年代里,人们热衷于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大学生谈论的是他们对这些理论的认识和个人见解,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如今,科技社会的发展,各种书籍、各种娱乐充斥了市场,人们变得急功近利,目光变得短浅,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也渐渐地淡化。在这个个性张扬的年代,很多青年人都变得浮躁,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这些需要长时间理解的理论,他们更是不愿意去接触,所以青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大学生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坚定的大学生的信仰,才能使得社会主义快速稳定地发展。

二、坚定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经济体制的改变,改革开放的实施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社会变化当中坚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根据上述根源的探讨,可以有以下对策:

(一)发挥党的先进性,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路线方针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导航,对于文化建设,党也明确提出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对于文化建设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活动来进行的,但是如何通过文化建设来坚定大学生的信仰呢?那就要求党通过大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宣扬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了。新的时代就要使用新的方法,可以通过在校园放映相关的免费励志电影,派发有特色的书籍,举办论文竞赛、辩论会等等都可以让大学生多接触这些方面的内容,不至于使得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再而通过党校学习坚定他们的信仰,培养他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意识,使得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更深的体会。

另一方面,当合国家领导人也要大力发展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使得人们对我们国家有信心,让大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要渠道。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只重视课堂上简单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思想了解,教师跟学生之间存在思想上的隔阂。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同学在台下听、做笔记,但这种方式略显沉闷,且学生理解能力不一,很难在学生里面普及这些理论。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式应该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教师首先要抛弃自己对学生固有的偏见与主观判断,站到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从而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这样才有利于教师跟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建议,教师在同学的发言中了解其思想状况,并对此提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对策,课后跟学生交流,让理论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知识是固定的,关键是教学的方法,寻求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还必须强调实践和体验环节,广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互联网,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中体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化,增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教育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没有足够的理论和学识难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没有崇高的理想,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心理。“随着我们自我意识和强烈的生存发展欲望的增长,过去那种理想型的、奉献型的、无条件服从社会与国家需要的单一的人生追求,正在为一种现实的、具有明确功利倾向、个人色彩突出的多样化的人生追求所取代”。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集中体现在他们价值观的利己性上。主要表现为:价值目标选择的功利化,价值评价标准的功利化,价值实现手段的功利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民主进程的推进,大学生的思想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独立人格、自由发展、平等权益等观念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认同和接受,并在其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注重自身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大学生的普遍追求。但是,广大青年学生由于缺乏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自律意识差,缺少社会经验,过分强调自我,把个人利益绝对化和扩大化,群体意识淡薄,缺少社会责任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表现为急功近利。

应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学校方面应给予适当的教育指导,如实现人生价值的专题讲座、电影欣赏,对于过分追求功利的同学应及时给予批评指正,耐心教导。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分清权重。而学生本身也要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不要停留在狭隘的个人主义,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三、为信仰而奋斗

邓小平曾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共产主义作为我们最终的奋斗目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即使我们这一代等不到共产主义的到来,我们也要坚定我们的信仰。只要每个人心中怀揣着这个信仰,并为之付出,相信不远的未来我们的后代就可以赶上我们梦寐以求的时代,而作为曾经付出过的一员,我们也是无比的荣幸的。

参考文献

[1] 周小玲,唐经纬.变革、功利、迷茫:新时期青年大学生信仰危机探源[J].《文学界(理论版)》,20109(11)[2] 张瑾,陈秀兰.在情感沟通中化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J].《文教资料》,2007(21)[3] 刘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建设[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0

单位:

班级:

姓名:

6.论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 篇六

赵新龙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安徽蚌埠 233030)

【摘 要】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案例可以通过电视媒体、法院判例及其他渠道获取,具有实战性、时效性、针对性、多元性、新颖性和科学性等优势特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 ; 案例教学法 ;法学教育 ; 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也叫范例教学法、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基本法律知识、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探讨,以达到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以及锻炼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公民,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了解我国有关经济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是适应法治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最基本要求。经济法课程是法学专业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无论对以后的继续学习还是就业,经济法的知识都会提高公民考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法和经济法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提高经济法教学和学习效果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笔者在讲授经济法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试图进一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的具体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也叫范例教学法,“案例”一词来源于“exemplum”,本为“好的例子”、“典型案例”、“典型的例子”之意。一般认为最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它是指以真实的案例为教材,教师采用苏格拉底问答法,一步步引导学生从矛盾中发现案例中蕴含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原则。案例教学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模拟临战的机会,使其法律职业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用于经济、管理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案例教学的适用性价值一直体现在对学生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培养上,在教学实践的一线一直得到师生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来源

案例教学法的来源渠道和筛选过程需要注意,一定要选择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才具有以一敌百、点石成金的教学效果。所谓典型案例,是指能够准确说明某个理论问题的案例,或者是与某个理论相吻合的案例。同时还要注意和教学目标的自然融合。在具体的选择教学案例的渠道来说,有以下几种:

1、电视媒体

作为公共的电视媒体,都有不可推卸的普法宣传的责任,告知广大民众在从事

[2]

[1]

经济活动的同时不违背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在正义旗帜下的获取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等等基本的理念。电视台作为一个大众传媒资讯平台,是很好的普法宣传途径。这方面有很多媒体都做的很好,如中央十二台的社会与法频道,其中有几个很好的栏目:《经济与法》、《今日说法》《法律讲堂》,还有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等等都是很好的媒介。《经济与法》是很有代表性的经济法案例的电视频道,里面讲述的每期栏目都和法学中的经济法息息相关;《法律讲堂》是有各个地方优秀的律师协会协办,每期主讲人均是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律师协会推荐的优秀律师。他们将在实践中接受的经济法方面的案例整理归纳,以通俗的语言向大众播放。通俗易懂,受众广泛,在民众中有一定的口碑。《今日说法》自不必说,央视第一频道每天中午播放,然后在社会与法频道中重播,亦有很多经典的案例。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卫视的优秀普法案例。这些案例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我们课堂上鲜活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一般在互联网上都能搜集得到,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搜集整理案例,让他们讲述,然后师生再共同分析案例。

2、当地法院系统

有些案例是公开的,也有的案例并没有及时的公布,可以师生一起去当地法院或者检察院去搜集一些这方面的案例,这些案例作教学之用,法官对此也是理解和支持的。特别是可以让学生分析法院为什么做这样的判决,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分析这个问题是什么,还要分析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卷宗,选择哪些案例是可以作为教学案例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审视和思辨能力的过程。而且,如果以学生自己选择的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可以极大地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3、经典案例

教材和教辅中也会有一些经典案例,这些案例是经过法学家和教学专家的一致推荐才进入到教学材料中来的,它们的入选势必有其法律依据,所以审慎的对待这些经典案例,对我们的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

4、其他渠道

除去上述的一些搜集渠道,还有一些其他的渠道。例如可以让学生关注新闻,有些经典的案例在新闻中会有一定的体现,只不过新闻中有的是一带而过,不是那么详细,但是只要记住其中的一些关键词,也可以作为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家乡搜集一些经济法学有关的案例,他们的邻居、亲戚也有可能因为对经济法的知识不甚了解而触犯法律,这些案例来自学生的身边,和学生休戚相关,更具生活气息,在讨论的同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出其不意的翩翩而至。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有许多的特点,作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为核心、全方位塑造新形势下法律人才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法而言有很多无可比拟的特点。另外在案例的收集过程中也要符合案例教学的这些特点,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迸发活力,增强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的

特点具体在于:

1、实战性

案例教学可以从目前有关的法律栏目的电视媒体和法院的一些经济法学卷宗中经过简单改编、人名地名的匿名就可以用于教学的一线实践中。这在上述中有所体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战性,对于法学专业本科生来说,可能一部分人毕业时要进行司法考试,他们要从事律师行业和公检法部分的相关工作,提前掌握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案例,可以促进他们理解和分析法律案例的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来说,不无裨益。学生面对的是事件的真实素材,在真实的案例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如同在真实的案例当中,身临其境,自然收获颇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时效性

教学案例都是为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从现实中提取真实的案例,结合具体的经济法和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搜集整理而成,这些案例活跃在当前的法律实践中,特别是比较新的一些案例。不过有些案例也只是在一定的法律知识前提下才有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案例是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补充和完善才能满足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

3、针对性

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性有明显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教材提供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及掌握的能力。毋庸置疑,这些案例也要针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能没有一定的限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案例的使用来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领悟能力,达到了这个要求,应该说,这个案例的选择就具有了一定的针对性。

4、多元性

案例教学的答案、分析过程和结论还呈现出多元的特性,有时候甚至并不需要结论,只注重整个案例的分析过程带给同学们的思考就够了。学生在案例的呈现和分析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不同的角色扮演锻炼了自主决策能力。有些案例还可以通过学生收集以及现有的法律基础知识整理呈现,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可以说,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去寻找正确的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锻炼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的组织和使用能力,还有对现场的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可以说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5、新颖性

案例在选择的过程中,新颖性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如日中天,举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隐藏着诸多的问题,有些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不懂法不知法,导致出现法律纠纷。不可讳言,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最新鲜的资讯,具有新颖性。我们现在的本科学生年龄都是80后,喜欢追逐新鲜的事物,这二者不谋而合,无形中对我们的经济法的教学也平添了很多的时代感。

[3]

6、科学性

案例教学法的科学性在教学一线的具体实践中也可见一斑,科学性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任何案例教学法都具有这一鲜明的特点,这也是案例教学法立足经济法课堂中的意义所在。

上述几点是案例教学法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具体的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这几点,才无可争议的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经典案例,达到教授经济法的最基本的要求。实施经济法案例教学是现代法学教育的必然要求——经济法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准确地把握案例教学的内涵、积极地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认真筛选出符合经济法教学目标的案例素材,对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益处。【注释】

[1]周静.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实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2]刑曼媛.案例在法学课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3]张鸿浩.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实施的探索[J].内蒙考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4]石玫珑.经济法案例教学与点拨艺术[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作者简介】 赵新龙(1980-),安徽阜阳人,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

7.论经济危机中的大学生 篇七

首先, 最热门的一个经济词汇, 也可以说是一个新信息词汇, “注意力经济”, 出现在了历史的大舞台上。而把这个词汇推上前台的是一位美国学者Michael H.Goldhaber, 1997年他在美国著名杂志《Hot Wired》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 (Attention Shoppers!) 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 目前有关信息经济的提法是不妥当的, 因为按照经济学的理论, 其研究的主要课题应该是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 而互联网的出现, 加快了这一进程, 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 相反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 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他进而指出, 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 在这种经济形态中, 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 也不是信息本身, 而是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相对于无限的信息来说是稀缺的, 因此, 在互联网上人们的注意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一位哲人说过, 绝对的光明与绝对的黑暗, 对于一个人来说, 结果是一样的——什么也看不见。同样没有信息与拥有无限多的信息结果也是一样的, 在无限多的信息中, 你将无法或很难找到对你真正有用的东西, 那么在信息时代真正恒缺的资源是什么呢?它就是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 在注意力经济的指导下, 作为一种媒体的网站创造了市场的奇迹, SINA.com SOHU.com NETEASE.com为纳斯达克所催生, 张朝阳, 王志东, 丁磊等人在国内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可以看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至少在IT界获得了成功,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 个人的注意力相对信息来说是一种极其有限的商业资源, 成为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

“注意力经济”目前还不是经济分析中的一个通用概念, 但这一概念在描述一些经济现象时有相当的解释力, 理论上的可分析前景良好。迄今, 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为深化对“注意力经济”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实证基础。以创新为支撑的新经济发展趋势方兴未艾, 每年的增幅都比传统产业高出10个以上百分点, 这种情况使人们不能不联想起近代工业对古代农业的超越。整体看, 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既与信息产业紧密相关, 也与现有市场机制的各个环节密不可分。

然而, 在传媒产业中, 这一概念似乎并不完全行得通, 它缺乏成为一个产业发展基石的特质。

对于注意力经济, 喻国明教授在《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的本质》一文中曾经指出, 这种所谓“出售”受众的行为到底“出售”的是什么呢?对此, 麦克卢汉的回答是: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换言之, 媒介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传媒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譬如, 他在分析免费电视的经济回报时指出, 电视台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好的节目来吸引观众的关注, 观众的付出不是金钱, 而是排他选择后的关注———这是一种隐性的收费, 而当社会上的注意力资源越有限, 这种能够将这种稀缺资源凝聚起来的“注意力产品”的价值就越高。如果问题的答案仅止于此, 那么, 衡量传媒之市场价值大小的标准和尺度无疑就是传媒所凝聚起来的受众注意力的数量和规模 (它可以通过收视率指标或发行量指标来加以标示) 。但是, 问题恰恰在于, 在传媒市场的实际评估中, 那些最受广告商 (其实也包括政治宣传者) 青睐, 最具广告 (或市场) 投资价值的传媒常常并非是那些收视率或发行量最大的传媒。这是关于传媒的“注意力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网络经济是一种泡沫经济, 网站2001年末和2002年初在经济上全线雪崩, 整个网络市场一片低迷, 几乎没有能够盈利的网站, 能盈利几元钱就将是一条瞩目的巨大的新闻, 网站兼并、收购风潮盛极一时。

《经济日报社》发展部曹鹏博士将网站在市场的垮台归咎于注意力经济的误导。他在《影响力经济与媒体赢利模式》一文中谈到:“网络普及一个新名词:注意力经济。网络企业大多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因此格外迷信注意力。所以, 网站在圈来钱后烧钱时就格外的大方, 造神运动, 炒作, 无所不用其极, 可以说, 刷新了宣传广告的纪录。网站甚至在两年前成为电视、报纸等媒介广告额剧增的主要驱动力。现在网站在市场上垮掉了, 它们的失败基本上都是没有找到赢利模式。而之所以没有找到赢利模式, 是因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误导。注意力经济在媒介经济学领域是不成立的, 注意力是个传播学概念, 而不是经济学概念。”

因此, 所谓的“注意力经济”说受到了质疑, 它对于传媒经济的作用似乎是负面的。

二、影响力经济

喻国明教授在《影响力经济》一文中谈到:传媒之于市场的价值大小关键在于它通过其受众所产生的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传媒经济的本质是影响力经济。

可以说, “影响力经济”是从流行多时的“注意力经济”衍生而来的, 是对注意力经济学说的升级提高。

“传媒影响力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为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和社会行为所打上的‘渠道烙印’传媒影响力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认为, 就是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和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这种‘渠道烙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传媒的物质技术属性 (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作为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在传播资讯时所打上的各自的物质技术烙印, 并由此产生的对于人们认知、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是传媒的社会能动属性 (如传媒通过其对资讯的选择、处理、解读及整合分析等等, 在传播资讯时所打上的各自的社会能动性的烙印, 并由此产生的对于人们认知、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这段话不仅点出了传媒影响力的本质特征, 也是影响力经济这一概念提出的基础。从中可以看出, 影响力经济更适合作为传媒营销理论的基础, 正如曹鹏博士所说的:“影响力经济和注意力经济, 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区别, 但是应该说, 影响力经济是一个营销学概念, 已经不再是传播学概念了, 它是基于传播学理论的营销概念。”

他谈到, “如果说注意力经济突出的是受众对媒介发布信息的注意, 那么影响力经济实际上解决的是一个互动关系。在信息发布者, 媒介或者是信息企业和它的消费者之间, 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注意, 不是作为一个企业其产品或服务为尽可能多的人所注意, 而是还要影响了足够多的人。也就是说, 媒介企业在市场里的收益和经济效益如何, 不取决于注意力资源得到了多少, 而取决于它的影响力的大小。”

通过对广告的分析更能看出影响力经济之于传媒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广告是一个媒体收入的主要来源。影响力经济实际上所解释的是媒介进行广告销售的一个盈利模式和机制问题。媒介要想在广告领域里生存盈利, 不管是什么样的媒介, 广告额和广告收费标准的多少, 取决于它对多少、什么样的受众有多大的影响力。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力, 而仅仅是受众注意到了, 那实际上等于是无效广告。

受众不仅仅要“注意”还要真正地受“影响”。“注意力经济”说解释了广告商付出广告费所购买的并不是报纸的版面或电视的时段, 因为人们注意到, 没有什么人看的报纸或电视, 其版面或时段是没有价值的。只有通过报纸的内容或电视的节目凝聚起了足够多的受众, 这样的版面或时段才是有价值的。但是, 传媒的市场价值又并不仅仅是由于它所凝聚的人群数量简单决定的。人们在关于传媒经济的进一步研究中注意到, 人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动能力以及他们的决策力、消费力或“话语权”是有差异的, 有时这种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传媒在市场上的真正价值在于, 它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其所凝聚的那群具有某种社会行动能力的人们了解社会、判断社会乃至做出决策、付诸实践的信息来源和资讯“支点”。换言之, 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 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它的受众, 并且这种对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地影响社会进程, 影响社会决策, 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因此, 喻国明教授所论述的核心问题就是, 影响力经济是传媒经济的本质。

三、两者并不对立

我们这里可以不把这二者看成某一“说”, 就单单把他们看成是传媒经济中的两个因素。

许多传媒都聚焦于“注意力”上, 旨在吸引更多的眼球, 这并不是坏事, 但并不是受众都注意到了就一定会形成真正的购买欲, 正如爱多VCD铺天盖地的广告带来的还是企业的破产, 因此, 影响力经济更有利于形成受众对商品和媒体的忠诚度, 更能为媒体带来持久的利益。

但是也不能完全忽略注意力经济的层次, 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并不矛盾, 二者可以相辅相成, 媒体要形成对受众的影响力除了媒体本身的威望, 还有依靠争取受众的注意力资源, 但不一定非要以“注意力”为主导, 应该以形成“影响力”为目的。这样传媒产业才能在整个市场中健康地发展, 媒体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否则又有可能出现昙花一现的状况。

因此, 可以说两者并不对立, 注意力有利于增强传媒的影响力, 而影响力又不得不大量地表现为传媒所受到的“注意”, 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以注意力来衡量媒体的影响力, 如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报纸的发行和销售量, 这些也都不能忽略在外。

两者的相互关系可以构成一个循环:更多注意力有利于增强媒体影响力, 媒体影响力的增强则带来更多的受众, 更多的注意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注意力经济更多是从传播的方式方法上来谈的, 媒体除了要有自身的影响力, 在传播的手段上要更加地采用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的方式, 所谓“眼球经济”也正是因为其有效程度而被大家誉之为一种“经济”。谁能吸引更多的眼球, 谁就能创造更多的效益, 这其实是表面的, 媒体之间竞争的本质实际上则是媒体影响力的竞争。

四、传媒的“影响力”和“注意力”与媒体的经营

我们已经知道, 传媒经济的本质是影响力经济, 因此, 媒体谋求发展, 谋求经济效益, 依靠的是自身的影响力, 甚至可以说是自身的“品牌价值”, 是受众对媒体的心理依赖程度。

打造品牌是传媒经营的重要任务, 这是有识之士深思熟虑后的真知灼见, 也有无数事实证明这一见解是很有远见、很有道理的。

一个产品一旦品牌树起来了, 口碑好了, 品牌就成为了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会为生产厂家和商家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据说世界著名品牌“可口可乐”的老板曾经表示:宁可失去一切, 也不愿失去“可口可乐”这一品牌。即使失去全部金钱, 但只要还拥有“可口可乐”的品牌, 就会很快赚回来, 不愁没财富。由此可见, 好品牌是何等重要。

作为媒体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通过对报纸媒体的简单分析来看看传媒的影响力发生在哪些方面?可以从三方面来考察这个问题:

第一, 促成受众接触传媒、造成影响力的环节有两个, 一个是传媒的规模, 规模大, 进入某一传媒市场的门槛高, 挡住了别人, 自己的影响力才会相对大;二是具有自身的特色和竞争资源所带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二, 要保持影响力。影响力除了表现为较高的阅听率 (阅读和收视率) 外, 主要表现在受众对报纸一种长久的心理依赖, 要使媒体成为受众日常依赖的工具、向导, 才是影响力的最大表现。不仅可读, 而且必读, 使传媒成为受众对社会判断的支点, 产生情感忠诚和行为忠诚。传媒的品牌效应就这样产生了, 而且有可持续性。

第三, 接触传媒的深度和广度。现在最大的普遍问题是受众对传媒的接触一般化, 仅仅是通信息或消遣。这种影响力是有限的, 竞争中有可能被对手拉走。受众接触传媒达到一定深度, 必须提升、选择读者人群, 这就是主流人群。掌握了主流人群, 再进一步发展才有广度, 保持住影响力。比如报纸, 社会上仍然需要有满足广大市民的一般社会新闻需求的发行量很大的报纸, 但这类报纸不会是主流报纸, 另一类报纸也许发行量不很大, 但是影响力很大, 因为它的读者是稳定的主流人群。

比如《南方都市报》就走过了从以普通市民为读者对象转而逐渐成为以主流人群为读者对象的过程。开始是这份报纸可看, 但无法依赖, 当内容重心侧重主流人群后, 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回报率显著提高。

因此, 媒体自身通过对内容的把握和发行的手段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在受众心中形成持久认同性。上面曾经提到, 媒介要想在广告领域里生存盈利, 不管是什么样的媒介, 广告额和广告收费标准的多少, 取决于它对多少、什么样的受众有多大的影响力。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力, 而仅仅是受众注意到了, 那实际上等于是无效广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商家清醒地认识到通过传媒宣传品牌的重要性, 增强了这方面的意识, 主动与传媒联系, 加强沟通, 共商宣传品牌大计。

广告主在选择媒体投放的时候无疑会瞄准并定位于全国或地方主流正规传媒的影响力。相信只要产品质量过硬, 又有对路得当的宣传方式, 终能把自己的品牌打响, 让它深深植根于广大消费者的心中。这里广告主就是利用了媒体在受众心中的认同度和巨大的影响力, 同时传播的方式也要能够带来更多“注意力”, 除了对产品的销售打开局面, 同时也增强了媒体的影响力和认同度, 这正是实现了上面提到的良性循环。也就是所谓的“双赢”。

因此, 影响力经济和注意力经济是相互作用并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不应该简单地将二者划分开来, 将二者放在一起分析、研究、探讨更加有利于传媒经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在此只是抛砖引玉, 希望更多的学者来探讨和研究二者的关系。

摘要:随着网络和新媒体以及整个传媒产业的发展, 原有的传统经济理论似乎已经无法满足媒体经营发展的需要, 进而新的经济理论也应运而生, 众媒体力求寻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这些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否都正确仍然值得商榷。在传媒逐渐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上, 目前较受关注的是这么两个概念:“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针对这两个概念国内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文章从两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传媒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传媒经济,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

参考文献

[1].金冠军, 郑涵主编.全球化视野:传媒产业经济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

[2].曹鹏.影响力经济与媒体赢利模式.新闻与写作, 2001 (12)

8.论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篇八

【关键词】旅游经济;政府引导;政府作用

旅游行业是一个与市场紧密相连的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旅游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扩大。在改革开放中,旅游行业是在其中受益较多,领先市场化的一个行业,从市场的运营手法和市场灵敏度来看,都是优先于其他大部分行业的。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情,旅游经济的开端是由国家主导支持的,同时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两种主导力量都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旅游经济依靠政府的必要性

旅游行业消费的是一种外部公共资源,它也是受到市场经济规律影响的一种经济形式,所以旅游经济也符合经济学的普遍规律约束。在国家财政学中,我们可以说旅游行业是一类具有外部性的经济形式,具有外部性特征。即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得以体现,类似在景区内乱扔垃圾,是无法利用价格体制进行处罚的,这也是旅游行业的一种特殊性,这种外部性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在旅游景点居住的人们可能会为了吸引游客,去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建设观光游览设施。还有,伴随着景点的开发,交通设备也會跟随着完善,类似机场铁路停车场一类,都会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而被逐渐开发。

旅游行业大多消耗的是自然资源或是历史遗留古迹,是属于公共物品范围内的,由于这种公共性,导致了景点的非排他性,每个人都可以不用交钱享受到同样的自然风光,所以旅游公司自然不会愿意出钱修建相关公共物品公共设施,这时就需要由政府出钱,通过国家的财政力量提供公共物品,比如基本的交通道路等。

旅游经济不仅仅是涉及到市场经济的一个种类,旅游行业由于自身特点,涉及范围广,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考虑进去,各个环节都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撑,而每个环节之间的配合都要依靠信息的传递,这种大量又繁杂的工作,只能依赖政府去完成。因为政府相比较于单纯的市场力量来说,拥有更宏观的数据库和掌控力度,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保证各方面大型项目的开发,并且由政府作为项目的强大后盾,也会给投资商更多经济保障。

旅游行业不同于其他销售行业,旅游公司是主要对各地不同风光景色进行开发,这也就造成了旅游经济跨越地区广的特点,而旅客往往是选择外地或外国作为旅行地点,所以旅游行业主要是跨地区跨部门展开工作的,所以在对外地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时,就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交流,而普通的旅游企业往往没有如此强大的精力人力作为支撑,这时也需要政府出面解决沟通交流问题,实现跨区合作,顺应旅游公司运营的需求。

每一种产品都需要面向大众,进行市场推广。在旅游行业中,企业往往销售的是一个地区的人文特色和自然风景,产品的涉及范围太大,宣传的费用会给旅游公司带来很大压力,并且旅游景点的形象宣传是由大到小,多层次多方面的,包括国家形象,政府形象,地方形象等,这些工作都是单个市场难以完成的,同时宣传发展地方,也是政府的工作之一,所以形象的宣传工作只能由政府做主导再加以旅游公司的配合。

二、政府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政府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在目前的旅游经济发展中,政府仍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支持作用,依靠“有形的手”对旅游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作为国家机关,具有强制性、直接性等特点,由于旅游业涉及范围广,联系环节较多,就需要有一套完整完善的相关制度,并且在旅游行业不景气时,政府还会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给予支持和帮助。还有在文件审核批准、物品进出口、交通运输、税收政策给予的便利,除了这些气推动作用的帮助,政府还可以扫除一些旅游公司发展中的障碍,例如对不合理收费情况的处罚,对不正规旅游公司的打压,都会为形成一个良好旅游经济发展环境提供帮助。政府要全面深入的为旅游经济提供一个全方位、高标准的支持体系,形成具有权威、具有实际实施力度、影响范围广的政策环境。

政府还可以通过自身权利,合理分配旅游资源,掌控自然资源的开发,如果政府不加以控制,旅游公司极有可能会在市场经济机制的驱动下,不顾可持续发展原则,对自然环境进行超强度开发,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良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政府可以在领导旅游业发展之前,做好区域开发的规划工作,指导开发价值最大化产品,推出最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维护旅游市场秩序,防止各种优劣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同时也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政府投资建设基础旅游设备的时候,就可以对旅游行业起到一个较宽泛的引导控制作用,例如不修建铁轨,就避免了日后人流量增多而带来的生态压力,或者在旅游景点修建一定数量的公共厕所,这样就可以防止以后有不良工作人员乱收费的现象,使旅游行业更加规范诚信。

在拥有当地文化特色或者风景优美的地区,政府应当把发展本地旅游业作为拓展经济的重要方法,由政府统一规划筹资,统一分配安排建设工作,对城市包装宣传进行统一策划,先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市场前提,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城市旅游形象,防止市场形象混杂,阻碍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且,依靠政府的力量,可以使当地饭店业、交通运输业、食品行业以及商场等相互配合,形成一套高效完善的体系,提高服务水平,还能带动当地许多其他产业的发展。高效的服务体系带给旅客最舒适的感受,也是对自己城市的一次宣传,通过游客的口口相传,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各行各业相互促进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遵循依法治国原则,由于上面我们提到的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对旅游业的规范只能由政府依照法律进行控制,政府不仅是旅游业的主导者、管理者,也是相关法律的制定方,各地方由于自身自然环境的差异,对本地的法律细节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很不健全,给旅游经济带来很大隐患。政府应当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旅游交通运输、食品卫生安全、酒店饭店规范经营等方面做出健全的法律规定,保证旅游行业市场环境,保障旅游产品质量,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政府规范引导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时,旅游经济也在帮助政府工作更加顺利进行。例如旅游经济发展初期的公共资源建设,可以在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之事,通过对旅游业、周边服务业的税收,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政府影响力,间接宣传政府形象,对政府开展其他公共事业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额外收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结语

旅游经济是我国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应当继续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投资力度。政府与旅游行业是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关系,政府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不仅要运用自身宏观调控的能力进行引导支持,而且要完善旅游行业法律法规,保障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直蓉.地方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广西贺州为例[J].广西大学,2013(6).

[2]王安雷.政府主导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以日照市为例[J].曲阜师范大学,2014(3).

上一篇: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下一篇:乡镇特色小镇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