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领导沟通艺术

2024-07-11

如何提高领导沟通艺术(精选7篇)

1.如何提高领导沟通艺术 篇一

一、言之有序,主题凝练

领导讲话要言之有序,只有言之有序,才会使听众更清楚更明白。这首先就需要领导者在讲话过程中,注意讲话内容的前后顺序。一是一,二是二,避免逻辑混乱,切忌出现第一点首先、第一条首先之类的话。要做到这一点,应特别注意提炼主题,即讲话的主题、讲话的思想,要经过深入思考,形成明确的观点,搞清楚内在联系。

很多领导者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一个问题思考得深透,琢磨得到位,话讲出来的效果就比较理想。反之,一个问题考虑得仓促,没有想透,就很难把它讲清楚。没有想清楚,却要把它讲清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同雾天照相不易照出清晰的照片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主题的凝练应从哪里入手?也就是说,讲话条理清楚和讲话理想效果来自哪里?来自生活。这就是说,你得真正了解不同听众所干、所思、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理清你讲话的思路。这叫什么?这就叫讲话艺术。毛泽东既能面对党内高级干部讲,讲得让他们折服;更能面对所谓的大理论家讲,讲得让他们心服;还能面对普通老百姓讲,讲得让他们信服。

为什么能讲得这样地到位?究其原因就在于对听众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村考察时的讲话,引起了轰动效应。通篇讲话主题凝练,明确要求老乡们办好三件事:第一件,往后嫁女不许再要钱;第二件,马上办夜校,叫大家都能学文化,不当‘睁眼瞎’;第三件,当爹娘的以后不要再打伢了。他的这番讲话,引起了长时间的雷鸣般的掌声,不论是老汉、小伙子,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们,都高兴得无以言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毛主席就是懂得咱们老百姓的苦楚,真说到咱们的心坎里了。

二、言之有物,简洁精练

简洁,意思是说,领导讲话要干净利索,遣词造句准确精练。削繁去冗留清瘦。英国人波普说:话犹如树叶,在树叶太茂盛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善于讲短话是领导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列宁提倡讲短话,主张讲话要挤掉水分,愈简短愈好。美国原总统林肯,就有一个嗜好,他经常花几个小时去思考一件事情,当他想清楚之后,还要把思索出的三句话中,捡一句最好的说出来。领导讲话简洁,无论是长话短说,还是直来直去,都必须言之有物。因为讲短话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管用,要让听众听进去,受到启发和教益。领导干部要善于讲短话,更要善于讲有用的短话。如果讲话不切实际,满篇套话、空话,即使讲话时间不长,也是对听众的不负责任。

领导讲话要达到言之有物,简洁精练的艺术境界,必须做到真实。

一是讲话要求真,即要体现出对真理追求的坚定性。邓小平同志讲话非常简洁,非常干练。比如他的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是硬道理、一国两制等话语,都非常简练,铿锵有力,而且管用。这些讲话,不仅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是讲话要务实,即用发自内心的简洁的大实话,去吸引、打动和感染听众。譬如诸城外贸集团董事长王金友同志在XX年领着全国党建工作会议的领导专家们到他的企业参观时,充满感情地汇报说:咱共产党执政执了50年,我这个企业也发展大发了,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点,每个地方我都派去了优秀共产党员负责。为什么呀?就是因为咱是共产党人,咱不能丢任何一块阵地。这些阵地,是咱们的阵地,咱不占领谁占领。这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家对企业党建的重视,也正是这样一番朴实无华简短的大实话,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拜访者。再如前不久,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来访,讲到xx的错误时说,他们错就错在,忘了本,抛了根,根本错误。这些话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这话是实话、是真话。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话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似的。

2.如何提高领导沟通艺术 篇二

对于领导者来说, 良好的沟通能力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据国外调查, 在管理工作中, 管理者约70%的时间是用在与他人沟通, 这其中的1/3的时间用于单个会谈。剩下30%左右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处理相关事务。尤其是现在社会利益相关性矛盾凸显;群体性矛盾增多, 矛盾对抗性增强, 党群、干群矛盾突出, 处理化解矛盾的难度增大情况下, 领导者的沟通能力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许多问题就出在沟通协调方面没能跟上。

所以, 在现代社会, 一个领导的沟通能力, 常常被当作考察领导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行政学院通过对国家40个部委司局级干部问卷调查, 79.9%的人提出当前“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是沟通协调能力”, 这种能力为问卷中

《大英百科全书》认为, 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 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他工具为媒介, 所从事之交换消息的方法。”

《韦氏大辞典》认为, 沟通就是“文字、文句或消息之交通, 思想或意见之交换。”

拉氏韦尔认为, 沟通就是“什么人说什么, 由什么路线传至什么人, 达到什么结果。”

西蒙认为, 沟通“可视为任何一种程序, 借此程序, 组织中的每一成员, 将其所决定的意见或前提, 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

沟通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受者, 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那么在沟通过程中, 沟通的障碍在哪里, 应如何改善呢?

二、沟通障碍及改善

1. 沟通者彼此不能接纳。

沟通的主角是人, 沟通的关键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 是我们作为社会人的一种“必需品”。我们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想要和他人建立关系, 更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是什么东西最终决定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呢?

我们同他人的关系, 都是建立在自己对别人的描述和再现基础之上的。不同的人会对同一个人有各式各样的看法, 并根据这种看法作出相应的反馈, 决定用什么态度去面对这个人。而对方也会感觉到这种态度, 作出反馈。你对别人的态度, 最终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不可否认,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人们认为, 只有自己的世界才是唯一的、正确的现实。对他们来讲, 那就像是一种不动产。约翰·列侬曾一语双关地说过:“现实总是留给想象极大的空间。”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现实是个相对的的概念, 你有你的“现实”, 而别人也有他自己的“现实”。它们是独立的、截然不同的, 而且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不一定总是正确的。

所以, 别人怎么样, 都是你一厢情愿的看法。

如果你不能接纳别人, 那是因为你坚持自己的世界。如果你真的想改善你和别人的关系, 就必须要承认, “你”才是各种关系中最主要的因素。你和别人的关系是你对他人看法的一种反映。你可以向自己讲述一些关于别人的不同的故事, 试着去改变对别人的看法。

2. 沟通者有自卑心理。

当一个人很自卑的时候, 几乎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威胁。对于那些缺乏自尊的人, 甚至无关紧要的一瞥或者一个稍显苛刻的字眼, 在他们看来都无异于一场灾难, 他们能把别人毫无恶意的批评看作是针扎, 或者觉得别人的话是锋芒在内、一语双关。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他会变得更爱挑剔, 吹毛求疵, 世界上什么事都不会使其满意, 他对别人会凶狠而无理。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可爱甚至令人讨厌, 认为自己卑微无用, 认定自己有种种缺陷……那么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 一定会在不知不觉间用我们的言行反复进行佐证, 直至每一个人都认定我们确实是那样一个人。

要想和别人搞好关系, 首先要同自己搞好关系, 要能够接受自己。如果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不好, 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如何。先调整自我关系, 然后改善人际关系, 才是有效的途径。你跟自己处得好, 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而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3. 未先通情再达理。

说话最重要的是让对方听的进去, 只要他听不进去, 再有道理也没用。

沟通首先是情绪引导, 大家越来越开心, 谈的越来越投机, 对方就越来越不计较, 就越来越好商量。通情首先要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1) 满足得到尊重的需求。通情首先是满足别人的一种得到尊重的心理需求。

人的自尊对于所有的人都是贵重, 从而使一个人为了抵御那些在他看来对自我造成威胁的事不惜走向极端。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得不到满足, 他会从一个慷慨的、快乐的、温和耐心的伙伴, 轻易就变成一个脾气暴躁、动辄争吵的人。

如果让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处于高水平, 这样的人是很容易相处的。因为他自尊的渴望已经得到满足, 他才能“忘记他自己”, 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 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他们对人热情、慷慨大方、容易谦让、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他们的个性会是坚强和自信, 以至于足以度过重重难关。他们虽然可能遭到非议和批评, 但他们还是可以承受这样的挫折, 甚至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因为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的自尊中仅造成一点很小的创伤, 未被伤害的东西还很多。

(2) 满足被赞美 (认可) 的需求。认可他人, 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同, 就是认同每一个个体对人类大家庭的重要性。这种行为就是人际交往中的“黄金准则”。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赞美, 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

赞扬是需要艺术的。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 说话要说到点子上。”事实也的确如此, 只有赞美别人最在乎的、最得意的东西, 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也各不相同, 这就要求在赞美别人之前, 要了解对方的喜好、秉性等。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抓住最关键的地方加以赞美, 就容易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从而达到说赞美话的目的。

不过, 赞美他人时需要注意赞美的两条规则:一是必须是真诚的———仅仅是奉承, 很容易被别人看穿, 不论是对你还是对别人都不利。二是赞美他的行为或品性, 而非本人———要赞美一个人做了什么, 而不是因为他是什么而赞美他;要赞美他有什么而不是他是什么。

4. 没有恰当运用态势语言。

有专家认为, 一个人的信息表达是由7%语言、38%声音加上55%的态势语言组成的。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得多, 目前, 大多数研究者都已经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话语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 而肢体语言则通常被用来进行人与人之间思想的沟通和谈判。在某些情况下肢体语言甚至可以取代话语的位置, 发挥传递信息的功效。

(1) 仪体形象。从形象心理学看, 外形和容颜容易先入为主地给人以某种印象暗示。公众比较容易“直观”地以外形来初识其人, 甚至情感介入。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曾把“仪容”视为一种“权势, ”因为“它征兆着善, 使妇人与陌生人见爱。”

很多人都会凭第一印象来论断你。为了防止别人以第一印象论断你, 避免受到鄙视或排斥, 丧失建立人际关系的大好机会。笔者的建议是要保持身心健康。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总是容光焕发的, 只要健康, 你长成什么样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你长得再漂亮, 脸色灰灰暗暗, 目光无神, 也不会引起别人的好感。

(2) 手势语。手势语在谈话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手势语有两大作用:一是能表达形象, 二是能表达感情。古往今来, 很多伟大的人物在讲话时都是因为成功地运用了手势语言, 从而使自己的讲话达到了激励人心的效果。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参与实验的8名演讲者在一段长约10分钟的演讲过程中分别使用这三种手势。与此同时, 记录下观众们在每一位演讲者讲演期间的动作和表情, 并由此统计出他们对演讲者的支持率。实验结束后, 我们发现, 演讲时使用手心向上这一手势频率较高的演讲者获得了观84%的支持率;但是, 演讲的内容不变, 仅仅让演讲者在演讲时刻意地多用手心朝下的手势, 结果, 其获得的支持率就立刻下降到了52%。至于使用第三种握拳手势的演讲者所获得的支持率就更低了, 仅有28%, 而且在他演讲的过程中, 甚至有观众提前退场。

使用握拳并用单手指的演讲者不仅获得的观众支持率最低, 而且其演讲内容的后期影响力也是最低的, 观众们大都没能记住他演讲的主要内容。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经习惯了使用这种手势, 那么现在, 你不妨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这一习惯, 用另外两种手势来代替它。很快, 你就会发现, 原来那种紧张的人际交往氛围立刻就得到了缓解, 而且他人对你的态度也马上有了较大的改观。也就是握拳后, 将原本伸直且突出的手指弯曲, 顶住大拇指指尖, 做出一个“OK”状的手势。如此一来, 你会发现, 这种改良后的手势并不会影响你原有的权威性, 但是却让你看起来显得更加温和而亲切。

(3) 表情 (微笑) 。除了手势之外, 我们还有一个肢体语言是很有感染力的, 那就是微笑。微笑时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 它是所有交际语言中最有感染力的, 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人际交往的高招”。因此, 有人说:“最伟大的政治家如果失去了微笑, 就会让民众敬而远之;最漂亮的姑娘如果失去了微笑, 也会变得不那么可爱。”

一个友好、真诚的微笑会传递给别人许多信息。它不仅表明“我喜欢你, 我是作为朋友来的”, 而且也预示着:“我想你也一定会喜欢我”。微笑传达的另一条重要的信息是:你值得高兴。如果你想让你的微笑成为友好感情的使者, 那你必须从内心深处发出这种微笑, 在这种情况下, 不是从隔膜上, 而是从心里发出的。如果一个微笑仅仅表现在嘴唇的动作上, 那就没有必要了。请记住, 并不是魔术影响了别人, 而是你对他们的真情实感感染了他们。

5. 缺乏有效倾听。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领导都注重了“说”, 而忽略了“听”的重要性, 从而导致沟通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倾听”就是“听见”, 结果, 有的领导很少致力于学习倾听的技巧, 不知不觉地忽略了这一重要的交流功能。据统计调查显示, 作为听者, 人们只有百分之35%的效率。

倾听被人们喻为“纯洁的魔术”, 它能给我们提供的另一帮助, 是能使自己克服自我意识和自我为中心, 能使你的注意力离开你自己。当你的注意力全部聚集在自己身上, 就难以与你周围的世界进行交往。那么如何倾听呢?

(1) 注视正在讲话的人。重视他说的任何话并对本人也要一直注视。

(2) 对他所说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你同意, 就点点头;若他讲的是一个故事, 你就微笑。对他的暗示作出反应, 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3) 朝着讲话的人倾斜你的身体。是否注意到人有一种倾向:对有兴趣谈话者, 身子向前倾;对呆板的谈话者则身子向后撤。

(4) 提问。这使正在谈话的人知道:你还在听。

(5) 不要打断, 相反请他多讲。可以提一些引导式的问题, 如“假如你不介意, 请把刚才的最后一点再讲详细些”, 或者“我希望更多地了解你说的这件事。”

(6) 吃透讲话者的主题。在别人没讲完以前不要改变他的主题。

我们可以把人际关系的首要规律概括如下:“人们之所以这样行动或不这样行动,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增加他们的自我价值。”当你试图说服一个人按照一定的方式活动, 而从逻辑上或理由上看是不能成功时, 你不妨给他提供一个能加强他的自我价值的理由, 先同情再达理, 并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和学会倾听。

参考文献

[1].梁玉萍, 丰存斌.沟通协调技巧和艺术[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9

[2].程德华.人际关系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8

[3].Will Bowen.不抱怨的世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浅论领导沟通艺术 篇三

有效的领导意味着使得恰当的事情在恰当的时候发生,不沟通就不能推动任何事情发生。领导过程需要沟通,而有效领导需要领导者有效沟通。领导有效沟通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要掌握一些沟通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能和技巧是达成有效沟通的前提。现代的领导活动日益复杂纷繁,有效的领导沟通便成为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沟通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达成有效的领导沟通就必须学会一些沟通技巧和技能。

2、领导要用心沟通,以诚相待。组织中的沟通是必需的。沟通的目的是要保持信息的通畅,而用心沟通不仅会很容易达到这一目的,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让员工拥有良好的心态。首先,领导者应努力营造一个轻松的沟通环境。如果整个组织的沟通处于紧张、沉闷、压抑中,员工的心情就很难阳光明媚。此外,领导者在沟通中决不能摆出一副领导架子,而应以平易近人的姿态与下属交流。最后,在沟通中,领导要做到以诚相待,不能说一些言不由衷的空话、大话。

3、领导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要建立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团队,首先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和谐的沟通是建立高效团队的前提,是成功的基础。组织内部要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沟通氛围。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和谐的沟通氛围,团队的基本精神、制度、决策就不能很好地传达下去。

4、领导在沟通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一个领导者,在与员工沟通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当对员工的知识背景、出身、社会经历、工作情况及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同时,领导者还要对沟通的内容、方式、地点、时间等做好准备。

5、领导要保持持续的沟通。公司内的交流沟通工作要如涓涓流水,不断地进行,这样才可以滋润公司内干旱的人际沙漠,使公司绿叶长青,茁壮成长。同时,领导应在公司内部建立员工沟通系统,把与员工交流沟通形式制度化。

6、领导要保证沟通有充足的时间。当领导者决定要和别人进行沟通之前,最好先确定自己是否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谈话,从而不会受到其它因素干扰,以免破坏良好的沟通氛围。

7、领导者要学会倾听。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意思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沟通的重点不是“我说了什么”而是“听到了什么”。为了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领导者要学会倾听。领导者积极地倾听可以使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也可以获得信息,最重要的是给下属留下好的印象,使下属信任自己。

8、领导应在沟通中加点幽默。生活中的幽默可以增添许多乐趣,工作中的幽默可以缓解员工身心的疲惫,拉近领导者与下属的距离,使员工体会到工作的愉悦。领导者的幽默有利于实现与员工的良好沟通,从而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9、领导在沟通中应把握时机。时机是影响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领导者在同下属沟通之前,要选择好恰当的时机,对沟通的内容、时间、地点等要有一定的计划。

10、领导在沟通中应控制情绪,注意态度。领导者在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情绪的控制,不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沟通中。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因为领导者的眼神、表情、手势、坐姿等都可能会影响到沟通,不当的肢体语言会对下属产生误导。

11、领导应在沟通中保持微笑。领导要想树立一个积极、有影响力的形象,就应该懂得保持微笑。微笑能拉近与下属的关系,使下属更加信服自己。同时,微笑也是领导对下属的肯定与鼓励。善于沟通的人总是面带微笑,一个友好、真诚的微笑会传递很多信息。

沟通作为一种“软力量”,它既是一种领导能力,又是一种领导艺术。在现实中的领导沟通过程之中常常伴随有各种障碍因素。因此,领导者要想达成有效的沟通,就必须全面地、深入地了解“沟通”这门艺术,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能与技巧。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一旦不能够与下属或其他外界之间达成有效的沟通,将会影响到组织团体内外的方方面面的关系,继而使工作受到损失。因而领导者应当注重提高沟通能力,了解和掌握沟通艺术,做一个善于沟通的领导。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法政学院)

4.如何提高领导沟通艺术 篇四

赵春杰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担负着一个单位的各项领导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如何在总局新时期税收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在带队治税的具体过程中,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提高领导艺术,做好各项领导工作,我浅谈几点感受。

一、领导艺术的内涵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黑格尔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没有完全相同的领导模式。

什么是领导艺术?领导艺术就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领导者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实践经验、聪明才智和胆识魄力实现行政目的的领导技能和技巧,它体现着领导者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熟练程度、工作水平和创造能力。作为领导艺术来讲,因人而异,没有完全相同的领导者和领导模式,领导模式就是一种领导方法。税务部门作为一个行政部门和执法单位,其领导艺术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它涵盖了带队治税、领导决策、组织收入、税收管理、政策落实、调查研究、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谁能在错综复杂的头绪中抓住了主要矛盾,他就能把领导艺术诠释的更到位,演绎得更出色。

二、税务部门领导艺术的运用

税务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各级领导干部都肩负着“带队治税”,“为民执法,为国聚财”的重任,运用领导艺术提高强执行力和落实力是摆在每一个税务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科学发展观是当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领导艺术的坚实基础。作为领导干部,要坚持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实际,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不断地提高科学决策的艺术。在决策实践活动中,重要的是要把准方向,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了解到的东西,进行研究分析,确立决策的方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决策风格。

二是要坚持依法治税、不断提高依法治税的能力。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灵魂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始终,作为领导干部,就要从切实加强税收法治建设入手,提高依法治税、依法行政、依法征管的水平;就要带头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实现税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三是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创新是地税事业不断进步的不竭源泉。作为领导干部,就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税收工作的开展。要把开拓创新作为推动税收工作开展的内在动力,坚持创新型机关建设,积极鼓励全员创新,大胆冲破条条框框束缚,推动地税事业向前发展。

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带队治税的能力。古人云:“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政之本、在于选贤。”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胡锦涛同志也指出“把人选准,用好,是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这些都说明了人对于事业的成败所起的重要作用。用人是领导者一项重要的艺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领导者科学地选人用人,就能保证事业的兴旺发达,反之则使事业遭受挫折甚至停滞不前。

作为税务部门来讲,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努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也是落实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实现“带好队” 的总体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

要做到知人善用。“德才兼备”是我们党选拔人才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德”与“才”是一个统一体。没有“德”,“才”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没有“才”,“德”就只剩下一个空洞的概念。选拔人才时,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不能让那些才疏学浅,左右逢源的人坐稳了位子,而那些有真才实学,却不善于交际的人长期没有用武之地。

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用人的诀窍在于“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可一味求全责备,“用人如用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干部有什么特长,有什么潜力,有什么弱点,领导者都要心中有数,要全面地了解人才,善

于把每个人才安排到合适岗位上去,既不大材小用,也不小材大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与那些勇于开拓,才能出众,注重为地税事业长远发展打基础的人,更要力排众议,勇于使用。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2010年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这句话对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用人很有启发。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都有实现自己潜在能力和才干的需要。这就要求领导者关心和爱护人才,千方百计激励人才。在思想、工作、生活诸方面关心人才,从而推动人才的工作热情,增强人才的主人翁意识,使人才发挥出全部才能。

五是要坚持廉洁自律,提高勤政廉政的能力。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对领导干部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新的要求。作为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廉洁从政的重要性,要带头开展好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要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的制衡机制、监督机制和追究机制,确保权力运行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领导艺术的提高

“君子外化而内不化”。要提升领导艺术,就是要增强领导者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扩宽思路,适应地税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一是要善于思考、做到与时俱进。领导艺术源于对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而正确的认识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式。当

一个人的思维一旦成为一种定势,在面对不断进步的社会和不断变化的形势时,思维定势就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因此必须要善于思考,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二是要善于学习、做到学用结合。“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只有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是一个能不断进步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税务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持旺盛的进取精神。要按照习近平副主席的要求,坚持“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把学与思、知与行有效统一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三是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做到从谏如流。古人运:旁听则明、偏听则暗。做为领导者,不能习惯于“一言堂”。在内部管理、人事调整、政府采购、行政处罚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上,一定要召开民主生活会、招标会、听证会集体讨论决策。在听取意见时,不能囿于小团体,小圈子,不能凭个人好恶,分亲疏远近,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去伪存真,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不断开拓地税工作的新局面。

四是要善于提问,做到不为表象所迷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真诚地向别人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不耻下问”,问清每件事情的真实情况,与群众多交流、多沟通,才能把问题处理得客观、公正。同时还可以增

5.领导的沟通艺术案例一 篇五

【案例一】

上下级沟通案例分析

沟通,对苏宁人来说是一个熟悉的词,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我们常常提到沟通,也经常进行着沟通,沟通在苏宁的日常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系与体系之间需要沟通,部门与部门之间需要沟通,领导与下属之间需要沟通,平级同事之间需要沟通。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去沟通,下面我们通过工作中的几个案例来重点讨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案例一:A部门每天早上召开晨会,每位员工汇报前日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本日的工作计划,部门负责人再对重点工作进行强调和布置。X员工是一名工作积极性高、计划性强、工作效率高的员工,汇报工作时条理清理,且能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反馈给领导,寻求解决的方案;Y员工相对内向,工作认真负责,属于埋头苦干型的员工。汇报工作时非常简洁,只是将简单的工作项目进行罗列,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不应该麻烦领导或同事,工作中遇到难题不敢提出来,导致某些工作进度缓慢。A部门在有晋升机会时,部门负责人会毫不犹豫地推荐了X员工。

晨会是苏宁的传统会议之一,也是工作中沟通的一个重要时机。一方面部门负责人需要了解部门内员工的工作进度,另一方式也是部门员工向部门负责人和部门其他同事进行工作沟通的机会。案例中的A员工懂得与领导沟通,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得到部门负责人的重用。而Y员工虽然付出努力,但是不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的技巧,丧失了晋升的机会。由此我们应该思考,作为下属应如何与上级进行沟通:

1、主动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通过邮件、腾讯通,让上级知道你在干什么;

2、清晰明确自己的工作项目,对上级的询问有问必答,让上级放心;

3、工作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及时向上级汇报,寻求解决方案。

4、在接受新任务时,不要抱怨,如有困难应主动与上级沟通。

案例二:某部门B员工为公司1200新员工,通过试用期后被安排在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部门,当然在从事的工作上效率得不到提升,无法在工作中找寻乐趣,导致在工作状态不佳。通过半个月的接触,思想上产生了动荡,认为公司没有按照自己的特长安排合适的工作,自身也无法在现有的工作上有较好的表现,处于迷茫,找寻不到目标,也不清楚自己怎么摆脱这种恶性循环。部门领导感受到A员工的不佳状态后,主动找其谈话沟通,为A员工消除困惑,帮助其在工作找寻目标,使其适应现有的工作环境。A员工在与领导沟通结束后,逐渐适应工作环境,思想上不再迷茫,也慢慢地在工作中发掘兴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案例中部门负责人发现员工的思想动态,主动与下属进行沟通,及时端正员工的思想,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由此可见,上级主动与下级沟通也至关重要。在员工有思想动荡、对工作迷惘的关键时期给予指导和分析,不仅在工作上给与指导,在生活上给予关怀。苏宁人提倡“同事重于亲朋”,正是体现同事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品质,作为部门负责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主动与下属沟通,那么上级在沟通时

1需要注意哪些呢?

1、率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当有难题要应付时,下属都盯着上级,如不及时阐明态度和做法的话,下属会怀疑上级的能力。同样,要想和部下打成一片的话,必须先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而要有适宜的言行举止。

2、“揭人不揭短”

批人不揭“皮”。现场人多,即使下属做的不对,如果当着大家的面训斥下属的话,会深深挫伤其自尊心,认为你不再信任他,从而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所以,夸奖要在人多的场合,批评要单独谈话,尤其是点名道姓的训斥,更要尽量避免。

3、次数少不如多,沟通浅不如深

多交流,频繁短时间地和下属沟通,清楚地了解下属的工作状态,深入进行沟通,了解下属的真实想法。沟通是相互的,沟通的目的是双方达到共鸣,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顺畅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案例二】

如何进行下属的批评

“小王,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店长“啪”的一声挂了电话,让刚刚和同事还有说有笑的黒电督导小王一下子心惊胆战,硬着头皮走进了店长办公室。

“你这个月的销售成绩怎么这么差啊,完成率才50%?你看看人家小邓,刚来两个月的工夫业绩就飚到本月第一名。你以为我能让你拿这么多的工资,我就不能让别人拿的比你更高?再这样下去,你这个销售冠军还能坐多久?” 还没等小王开口,坐在办公司的店长就一顿连环珠炮般的轰炸,顺便把一叠厚厚的报表扔在小王面前。

“店长,我„„我有我的解释。”小王本想趁这个机会就此事与店长正面沟通。

“你别说了,你回去好好反省吧。我再给你一个月的机会,要是下个月你的销量还不能提升,就换人。好了,你先出去吧。”店长不耐烦的摆手示意欲言又止的小王出去。

满脸委屈的小王无奈的走出店长办公室,越回想店长那咄咄逼人的架势,心里就窝火得厉害。自己从开店到现在一直风雨无阻、任劳任怨的跑小区、拓展业务,拓展了店面近30%的现有销售额。这个月小王被店长新分到黒电柜组,销量不好,但与前期相比正以10%的速度扩充。再加上本月由于采购部门发货不及时,有很多顾客要求退货,而小邓是新员工,一开始被安排到空调柜组,现在正值空调旺季、空调销售火爆、形势大好,自然丰收在即。小王心里觉得店长只看数字,不问事实,心里委屈也是理所当然的。

从店长和小王的这段对话来看,店长始终没有把握好批评的尺度,而是站在一个家长式的角度,指手画

脚,态度蛮横,不容下属解释就以纯粹的业绩量来形成上级对下属的评价。这种强硬的、不容辩驳的工作作风属于独裁式管理,意即以自我为中心,个人权威性强,一票否决的评价和考核模式。在开展批评前,要先摆正自己的心态。从法律上说,我们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地位高低、身份贵贱之分。切忌张口闭口来句“你怎么搞的?”、“你这么差劲怎么能„„”等等之类有伤下属自尊的话来打响批评的第一炮。工作的失误有可能是他本人一时疏忽大意,也有可能是不可抗拒的外力所致。注意,开展批评时,只对事不对人,切忌对下属进行人身攻击,也不可将其以往工作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起来,一齐兴师讨伐。面谈时最好是以会客的方式来接待犯错误的下属,而不是让下属坐在你的对面,一张桌子横在中间的审判式。会客式面谈既能缓解下属紧张的心理,又避免了过于严肃、政治化的面谈气氛。有些原因下属有所顾及并不一定会和盘托出,这时你就要运用语言和沟通技巧,循循善诱。双方坦诚布公的交流,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永远不要以谈判或审判这种错误的方式来面对你的下属,这样只会招致他的反感,不但不能吸收你的观点,反而更容易成为一只自甘堕落的破罐子。批评的重点在于评,而不是批。即使是面对犯了严重错误的下属,你大发雷霆,把他赶走了,泄了心头之恨,也不可能挽回已经造成的结果和损失。如果是你特别相中的爱才,你就更加恨铁不成钢,让他收拾铺盖走人,又于心不忍,不给他点教训,自己心有不甘。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人,所以在对待下属的错误时,要先缓解自己心中的怨愤,尽量不要把过分激昂的情绪带到面谈中去。一个精明能干的领导对下属的平时表现和工作绩效了如指掌,在心里早就把这些下属的斤斤两两掂个八九不离十的,这种“评”就是下属在你心中分量的体现。面谈中可能存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不要以为下属在你面前申辩就是狂妄、目中无人的表现。抛弃自己的成见、学会倾听,耐心倾听他的解释,再作客观的评价。适当的时候不妨把自己置身下属的工作场景和工作角色中去,并思考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如果我身处他的环境,我会不会有能力扭转局面?必要时也要善于作自我批评,这样既不损害下属对企业对你的忠诚度,又于无形中增强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批评教育面谈最好能以双方达成共识的友好方式终结,找到问题的症结和根源,并着手策划拯救性方案,于最低程度分解错误形成的张力和负面效应。经常看到下属从领导办公室出来都是一副垂头丧气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这样的领导在乎的是错误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往往下属挨批之后,结果也就不了了之。可见这样的面谈都是失败的,不能称之为建设性面谈,不具有可取性,同样也警示不了后人。

我们不能单纯的认为批评的目的就是为了追究犯错误者的责任,它的真正目的在于教育下属今后不再犯如此类似的错误,并且尽力改善错误对目前工作形成影响的现状。错误是人们自身经验累积和职业成熟的必经过程,没有人不犯错误而取得卓越的成功。所以身为管理者的我们不要忌讳下属所犯的种种错误,不要恼怒这些错误所带来的麻烦和困境,更不要把批评建立在毫无意义的责任担当上,这样只会一错再错。

【案例三】

如何更好地实现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背景:

H部门是S公司里的职能部门,共有8名员工。小王是其中一名。目前是夏季,S公司进入了销售旺季,工作量激增,C部门是S公司的前线部门,受业务量影响近期紧缺人手,但招聘一个新员工需要一段时间,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C部门的部门负责人于是向H部门的A经理提出了从他的部门借调一名人手的建议,最终两个部门负责人决定让小王去C部门增援一段时间。

任务:

目前摆在H部门A经理面前的任务就是,让小王去C部门增援已经成为既定的事情,如何与小王进行有效的沟通,一方面让他觉得公司是出于尊重他的角度在征求他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让他能够以较好的心态去接受这个增援任务。

提问:

如果你是A经理,你将会如何开展这次沟通?

解决过程:

下午,A经理把小王叫进会议室,小王最近的工作量也不小,对于经理临时找他,也是一头雾水,没有多想,A经理对小王说:“小王,是这样的,目前C部门的工作量很大,你也是知道的吧?”。小王点头,说:“我听说他们部门好多员工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0点,有的还工作到12点呢。”A经理说,“是这样的,我和C部门的领导商量了一下,想要从我们部门借调1个人过去,你当初进公司时在他们部门轮岗时就表现很好,给C部门的领导留下了好印象,同时你对他们部门的工作比较熟悉,所以我们的意思是征求你的意见,你愿意过去增援一段时间吗?”小王听了,顿时觉得有点头大,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领导,问到:“现在我手上的工作也很多,那我走了工作怎么办呢”,A经理笑道:“我知道你很敬业,而且你的工作量确实很大,所以你过去以后,你的一部分工作由我来做,另外一部分分给其它同事。我这次也是忍痛割爱之举,要知道,你走了以后,我们部门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增大了,所以你也尽可以放心,我会督促招聘那边的进度,尽快招进新人区C部门,这样你就可以回来了,我保证,这个周期一定控制在2-3周内。”

其实小王的心理仍然不太乐意,但是看经理已经把事情安排得很周到,而且承诺了借调周期,也不好反驳,内心开始有一些动摇,只得沉默。A经理看出了小王的心思,说道:“小王,你是公司的老员工了,进公司以后工作表现一直很好,也是我的得力助手,我想你心里应该清楚,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为什么选择你去而不是其他人,因为我认为你除了在业务方面对C部门比较熟悉外,你的敬业态度也是最能代表我们部门的风格的。出于这些综合考虑,我认为你现在的工作就相当于是救火大使,职业化的标准,不是只局限在岗位上,而是时刻以公司的大局为重,做出最符合公司利益的选择。我希望你去到C部门以后,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个人,而是我们整个部门,是亲善大使,你的工作要是做好了,以后我们部门和C部门的合作就会更顺畅。”

小王听出了虽然A经理的口气很温和,但是态度十分坚定,这个时候A经理最后说:“你去这一趟,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这一笔我会记录在你的档案里,配合公司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值得称赞的,放心,对你的职业生涯发展绝对也是一个亮点,因为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你的眼界和融入。”

小王听罢,综合考虑,觉得此行不再是单纯的借调,而是对自己对公司都有益处,于是郑重对A经理承诺,“我一定会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上。”

小王离开部门前,A经理在部门内给小王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欢送会。2周后,A经理按照先前的承诺,招到了新员工,小王如期归来。

提问:

从以上的案例过程中,你觉得A经理在哪些方面做得妥当,而如果是你,你觉得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改进完善?

提示:

有效沟通的主要原则有:

第一是态度正确,和颜悦色,两个人坐下来把问题摊开来心平气和地说明白讲清楚;没有人会喜欢一开场就是一顿劈头盖脑的臭骂,即使对方是你的下属。

6.浅谈领导者的言语沟通艺术 篇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语言内容和语言技巧,便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出口六月寒”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都说明了语言表达艺术的重要。尤其对从事领导工作的同志来说,借助语言表明意图、沟通思想、传递信息、实现目标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语言表达艺术,是作好领导工作必备的基本功

纵观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无一例外都是思想敏 捷、口齿伶俐、善于表达的语言大师。在我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各级各类各方面的领导者,都肩负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决策,率领部属和群众,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这一重任。领导者的意图、意志、指标体系、工作措施和手段,均离不开高超的语言表达才能,这是因为:其一,这是领导者的特殊身份和要履行的职责所决定的。

所谓领导者,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上是下属,对下是领导,对内对外是同志。但它的基本特征是:有一定的职务头衔,以做人的工作为其主要工作对象,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处于统领、指挥地位,并对周围及下属起导向、引导和指导作用的人。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当一名上级信任、下级拥护的称职领导,就必须善于从积极的方向表现自己,影响下属。

所谓表现,无非是言和行两个方面。就其工作性质来讲,它是指挥员,而不是战斗员,不可能也不能事必躬亲。要把自己的意图转变为下属的行动,实现既定的目标,有力、有理、有利、有序、有趣的动员号召,必然离不开语言交流和感情沟通。就其工作对象来说,它以做人的工作为主要内容,调动下属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围绕自己的意图去实现目标这是主要的。做人的工作,是一项艰苦、仔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艺术的语言表达,对领导者做好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就其工作成效来讲,领导者在社会人群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起着影响一片、感召一群、决定一方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好这个作用,不仅要能干、会干,但更多的是善于说服和善于指挥、率领、引导大家一起干。只善于前者,而不善于后者,只是“将”、而不是“帅”,只是“僚”而不是“官”。

其二,这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所要求的。

如何当称职、胜任的领导,必备的语言表达艺术是其重要条件之一。诚然,当领导要有诸多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现阶段的干部路线就是“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就其“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的内涵来讲,它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当领导必须要“四能”突出。即:“德能高尚”、“才能出众”、“口能过人”、“体能胜任”。在选拔领导干部时,这“四能”缺一不可。有德无才干不了大事,有才无德就会干坏事,这是邓小平同志的话。在现实生活中,注重德才是对的,但对口能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可以设想,一个品德高尚、才华出众、体魄健壮的人,如果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说话结巴、口齿不清,能当好领导吗?其三,表达能力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工作成效的大小。

笨嘴拙舌的人当不好称职的领导,是情理之中的。在现实生活中,话不投机,语不到堂,方法不当,激化矛盾,把事情搞糟的例子不少;不善于了解群众心理,不善于运用语言技巧,不讲方式方法,不看对象、场合,滥发议论,使群众把领导的话当耳边风的也不乏其例;好心不被人理解,善意得不到好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善于作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思想工作,其结果是事倍功半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诸如这些无不与领导者的语言表达技巧有直接的关系。

领导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语言表达艺术的重要性。它不仅是领导者能力、人格、素质的外化,而且是达到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领导者影响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者主要是做人的工作,语言又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要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起吸引人、折服人、教育人、感召人、激励人、影响人的作用,就必须善于研究语言艺术,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这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并非是过分的要求,而是做好领导工作必备的一门基本功。

二、提高领导者语言表达艺术的几个重要环节

斯大林曾经这样描述列宁的演说:“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虽然有些枯燥,但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动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像是万能的触角,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要达到伟人的这种语言魅力,诚然不是一日之功。但只要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善于总结,持之以恒,必对自己口才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提高语言表达艺术笔者认为:

第一,要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勇气和毅力。

在这方面,不仅要敢讲真话,更要善于会讲“新话”。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对各种信息的接收是有选择的。往往那些新、奇、特的与自己相关的事最能入耳、入脑。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事物在变化;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新的事物,新的情况,新的经验,新的成就,以及新的教训比比皆是,要积极观察,认真学习,并用心思考,加以归纳整理,以新取胜,是不难作到的。要立足时事热点,抓住社会焦点,讲出新颖的观点。才能抓住听众心理。

第二,不可小视语言表达的辅助效果。

提高语言表达技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到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而且在语言表达的具体过程中,讲话者的形象、态势、风度、格调、语法、修辞等,对增强表达效果也很重要,要善于运用语言表达的辅助效果,须注意这样几点:

一是仪表和态势。庄重朴实、富有震撼人心的魅力的讲演与不拘小节、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的讲演,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二是气质和风度。良好的气质,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文明程度、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外化。风度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它包含了一个人体形外貌上的总印象。良好的气质和风度,主要表现在饱满的精神状态,受欢迎的性格特征,流利文雅的谈吐,整洁洒脱的仪表,配之于恰到好处的表情动作。

三是层次与格调。讲话一定要层次分明,格调得体。要层次清楚,首先要思路清晰,熟悉讲稿,把握重点和要领。要注意语音的把握,掌握必要的发音方法,吐字清晰,干脆利落,声调准确,自然流畅,不念错别字,不说外行话。在重音的运用上,把强调、突出、强化的字意表达清楚。在语言节奏上,要注意起伏迭宕,快慢有度,变化多样,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停顿则停顿,断句要准确,少用长句,也不可像结巴一样随意断句。

四是语法和修辞。语法是研究句子的结构,而修辞则是增强表达效果的。领导者在讲话中,要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把抽象的理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不自相矛盾或互相包容或概念不清;二要符合语法结构,防止别人产生误解和歧义;

五要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必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对偶等来增强语言效果。有时可引用一些名言、名句、文言掌故以及谚语、歇后语等民间语言,增强讲话的艺术美感。

第三,注意把握语言表达的几个关键环节。

讲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使人有所学,有所获,有所求,有所悟,能给人思想认识上以启迪,精神境界上以升华,这就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看对象——有的放矢。把自己的“箭”对准听众心中的目标。在讲话时,首先考虑听众的成分,并根据讲话对象的文化层次、知识水准、年龄性别、人数多少等因素,来考虑自己的讲话角度,把握讲话的理论深度和听众的接收程度,以抓住多数人的视听心理来组织安排,提高讲话对象的针对性。

2、观场合——协调得体。讲话不看对象,好比是瞎子点灯,不注重场合同样是心猿意马,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正是因为领导在讲话、报告、请示、汇报、演说、谈心、讨论、谈判、表态、贺喜、治丧等众多场合有千差万别,所以在语言表达的手法、技巧、用词、语气、表情、风度等方面,要协调得体,择机而行。

3、开好头——一鸣惊人。把握好听众情绪,就是成功的开端。一般来讲,在领导讲话的最开始,听众的心理和注意力都比较集中,期望值和好奇心也很高涨,在这个黄金时间讲好开头语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听众。要开好头,从常规上讲,一是开头不要讲多余的话,不要过分的自责、自谦,最好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把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基本要求和大致事由,用简炼的语言告诉大家。二要善于应用新颖的手法,引起群众的好奇、入胜。根据内容、环境、场合破除千人一腔的模式,以新颖的开头,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4、扣主题——中心突出。讲话不能跑题,不能离开中心,这是讲话的要诀。要善于围绕主题突出中心思想,尤其是长篇报告和限时讲话,不能东扯西拉,信口开河。要做到中心突出,除了讲话要条理清楚外,一定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是什么,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5、扮角色——分寸有度。任何一个领导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对象,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故讲话的分寸也是有讲究的。为此要善于把握各类情况下,自己的身份、地位、讲话的角度、分寸,以及用时多少。从级别上看,是上级、是同级、还是下级;从主次上看,是主角,还是配角,是主讲,还是辅讲;

从时间顺序上看,是先讲,还是后讲,是多讲,还是少讲;从内容上看,是对上请求,还是对下要求,是表态,还是发言,是讨论问题,还是交心谈心,是对等谈判,还是就职演说,是保密范围,还是家喻户晓;就场合、气氛上看,是庄重严肃,还是活泼喜庆。诸如这些,在讲话之前,一定要找准切入点,明确自己的身份,讲究讲话的策略,注意讲话的分寸。防止出现:不对、不妥、不当、不够等有失分寸的情况。

6、控篇幅——长短适宜。讲话精炼受人欢迎,讲话啰嗦使人恶厌。领导者在讲话时,要根据内容、主题、环境、对象、场合、时间等因素,注意把握讲话的篇幅。该长则长,该略则略,该省则省,宜简则简,宜细则细。无论长话或短话,都要注意语言的净化与纯化,善于把握时机和听众的心理。不说与题无关、重复啰嗦的废话,不说言之无物、无的放矢的空话,不说违背事实、言不由衷的假话,不说“穿靴戴帽”的套话。在现实生活中,长篇大论,洋洋万言、重复啰嗦的讲话,使听众要么昏昏欲睡,要么窃窃私语、交头结耳的场面是屡见不鲜的。大力提倡一种讲真话,说实话;讲新话,说短话的“话风”,倒是群众所期望的。

7.如何提高家园短时沟通效果 篇七

一、家园短时沟通存在的问题

家园沟通不畅势必造成很多问题,比如家长不清楚幼儿园的主要保教任务是什么;不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不清楚自己孩子的发展在同龄孩子中处于什么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两多一少”,沟通不到位。

家长们认为幼儿离园时应当是与教师交流的一个极好机会,但是,每当这个时候,几个教师面对众多家长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很多时候,教师同时接待多个家长,往往只能同时回复简单的需要交待的问题。放学时,教师要管理幼儿、接待家长、整理教室等等,教师的精力非常有限。

2. 缺乏主动性,沟通不全面。

从教师方面来说,有的教师认为接送交谈的效果与自身的能力以及家长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主动性、年纪等因素有关,担心与文化水平较低的幼儿父母或是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年长者交谈没有成效,因此不愿花费时间与家长主动交谈;也有些教师由于经验不足或不善沟通,担心与家长交流反而容易暴露自身缺点,而不敢与家长交流;还有部分教师宁愿选择间接方式代替当面口头交流方式来回避直接交流出现的尴尬。从家长方面来看,部分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顽皮,也不好意思找教师沟通,生怕老师揭孩子的短,导致要解决的问题继续存在,有的家长不主动和老师交流相关的问题。

3. 技巧不到位,沟通不见效。

家长和教师交流的技巧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家长的性格特点可分为以下六种:依赖型、旁观型、支持型、评价型、交际型、距离型。面对现状的多样性,教师掌握沟通技巧尤为重要。每一位家长眼里的孩子都是优秀的,众多家长喜欢听到夸其孩子的声音,但幼儿园老师往往想通过与家长沟通来协助解决一些个性化的教育问题,这样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场合、内容、语气等技巧都应作出周密的安排,否则容易造成沟通失败。

4. 忽视计划性,沟通不通畅。

由于教师没有很详细的沟通计划,双方的对话不能有效聚焦于要解决的问题,短时的家园沟通变成唠家常,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导致有部分家长想交流正题,都因教师没有觉察和关注而造成沟通达不成目标。特别是小小班孩子的家长,关注的是孩子在园的表现,咨询教师的都是孩子的表现如何,也不知道怎样发问,那些不主动的家长往往被教师忽视,这样容易造成部分内向的家长很少和教师接触,导致了家园沟通的不均衡和效果的差异。

二、提高家园短时沟通的有效策略

1. 及时阅览“记录表”。

每天在教室门口张贴幼儿一日生活记录表,一是减少了教师的口头反馈的工作量;二是让每位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班级的学习内容和最近动态,根据提示需要,主动和教师交流;三是家长根据孩子编号下面有〇的提示,主动找教师沟通,保证沟通的均衡性、计划性和畅通性。

以上表格每栏内容面向全体幼儿,每项具有引导性。表格备注或需努力处提示家长需要其协助解决的问题,教师不需要在忙乱的接待中再关注琐事,免去了繁琐的口头提示、交待。每天还在网上上传前一天的记录表,这样就可以使一些因为爷爷奶奶或保姆来接的家庭,父母可以通过网络看到这张反映孩子全貌的表格,对孩子进行全面有效的了解。在网上公布时孩子的姓名不要出现,以编号出现较好,以保护幼儿的隐私。

2. 随机和预约沟通相结合。

随机沟通是指家长来园接孩子时,首先阅览幼儿一日活动记录表,并根据表格上的提示,家长或教师主动找对方沟通当天的事宜。这样能及时、全面沟通孩子当天的情况,不遗漏每一位孩子的每一个变化,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指导,做到家园同步。预约沟通是指每天安排两名预约沟通的家长,并在预约前教师全面地整理该幼儿最近的情况,根据记录表事先简单分析,以描述孩子的优点、细微变化为引子,引出孩子的缺点,最后以探讨孩子发展的方法为主线深入沟通。预约沟通的人选一般选择当天或最近变化比较大的幼儿先进行,每月人均轮流一次的原则。

3. 沟通有依据,表达有中心。

开展家园短时沟通,也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教师在活动中对预约幼儿重点观察和简单记录,是沟通的内容。结合平时观察到的现象,沟通时全面展示孩子在园的表现,配有幽默的讲述,教师对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细节描述,会让家长感激教师的用心和对孩子的关注,拉近双方的关系。教师在短时沟通时有话可说,有事可说,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互动,能取得家长的信任。沟通过程中,希望家长认真专注,能迅速抓住中心,同时要求教师表达中心明确集中,条理清晰明了。教师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要表达什么主题,怎样过渡,怎样结尾,让家长容易抓住重点,达到交流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沟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有时候需要和搭班教师、保育员做好沟通,全面了解幼儿的日常情况。

三、控制短时沟通场合和氛围

1. 沟通氛围要轻松自然。

能否较深入地和家长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沟通氛围。教师要牢牢抓住“幼儿喜欢表扬,家长喜欢肯定”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有全面的观察记录,记优点察细节,能站在家长的角度帮助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并作适当指导建议,让家长能进一步体会到教师的用心,在轻松自然的交流氛围中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要用乐观的态度积极肯定家长的成就,抱着“一粒沙子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的观点, 尊重个性,不忽视任何一个个体,教师要尽量避免进行幼儿群体横向比较。

例如:本班有一个自闭症倾向的幼儿,他在集体生活中很不合拍,基本上坐不住,没有规则意识,自我约束、控制能力都很差,一不如意就大叫、大哭,喜欢扔玩具,喜欢跑到外面玩,严重影响其他幼儿集体生活,给教师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量。但是该幼儿在音乐、识字、英语方面有超人的天赋,妈妈因为做事情太认真,太过于迁就孩子的意愿,所以经常过来询问。对于这样的家长,老师要善于将问题简单化,跟家长交流要善于谦虚请教,共同探讨、分析孩子现状,帮助家长消除顾忌心理。

2. 沟通场合要灵活选择。

短时交流时,教室因为来来往往的人太多,所以沟通时,家长和教师有点拘束,会有点担心一些想法和观点是否适合在这样的场合交流。教师要根据短时沟通的内容、不同的家长对象以及准备沟通交流的幼儿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场合,达到既保护幼儿隐私,又实现家园有效沟通的目标。

例如:萌萌最近睡觉老是把手放到内裤里面,教师找家长沟通时,教师可以技巧性地引导家长到一旁说话:“萌萌妈妈,你过来一下,看看这本书是不是你的(指向一个没有人群的,家长不进到这个位置接孩子的地方)。”家长进来以后,教师说:“我其实是想说,萌萌最近睡觉的时候老是要把手放在内裤里,在家有这种情况吗?”萌萌妈妈说:“好的,谢谢,我没注意到,下回我注意一下。”选择适当场合进行交流,更好地保护了孩子和家长的隐私。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二下一篇:老爷爷的花园1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