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练习

2024-07-17

小学数学应用题练习(共12篇)

1.小学数学应用题练习 篇一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2、三年级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3、一部儿童电视剧共336分钟,分8集播放,每集大约播放多长时间?

4、春雨小学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每辆车准乘45人,租9辆车够吗?

5、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呢?

6、一个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

7、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8、小明买20枚8角的邮票和30枚2元的邮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9、养一张蚕需要桑叶约600千克,可产茧约50千克,我家养了4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张村共养了4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

10、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11、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一个游泳池的长是25米,小明游了3个来回。他游了多少米?

13、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我家三口人,一年要产生多少垃圾?

14、有9600千克的货物,两辆车4次就能运完。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15、图书馆共有126本书,放在3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平均每层放几本?

2.小学数学应用题练习 篇二

1. 复习回顾旧知

主要是回忆已学的基础知识, 特别是本课内容所需的基础知识, 此时可安排一组准备题, 使学生在心理、生理、情感、知识等各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 同时也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 (包括口算、笔算的基础训练等) 。

2. 明确练习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练习课开始时就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充分明确本节课的主要目标, 以及练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励, 用鼓励性语言提出本练习课中采用的激励政策, 充分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

3. 优化教学设计

设计好练习是成功练习的前提。习题可以自编也可摘选, 但应围绕重点展开, 不能贪多求杂, 确保练习有意义、有趣味。练习形式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运用, 不可千篇一律, 注意口练与笔练、集体练与个人练等的交替运用。习题题型也要多变, 封闭题型与开放题型、填空题型与选择题型、顺向题型与逆向题型、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编题与解题等, 均应根据练习需要而灵活把握。

3.1 练习题的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 做到“课本习题为主, 课外习题为辅”。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 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在综合性练习当中, 可以适当提高教材习题的难度, 进行综合训练。若教材习题太少, 或者已经处理完了, 则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学实际, 需要加大练习量。这时可适当补充习题, 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也是很有意义的。

3.2 练习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中, 先口算, 再笔算, 复习再现笔算减法的法则, 并与不退位减法进行对比, 接着进行辨析练习, 最后是两位数加减 (进退位) 混合练习, 这样的练习设计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层层递进, 收到理想的练习效果。

3.3 练习题的设计应能体现分层要求, 既有基本题材又有拓展题材, 既让后进生“吃得饱”, 又让学优生“吃得好”。

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加强分类指导。任何时候、任何班级, 都会有差异。在练习时,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 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3.4 练习题的设计分量和时间应合理。

练习数量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难易程度而定, 保证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和基本技能得以形成, 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 特别是要避免机械重复练习,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练习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 创设情境, 提高学习的兴趣。如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性的练习, 一定能让学生乐此不疲,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乐趣。

4. 练习课教学原则

4.1 目的性原则。

练习课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练习中巩固哪些知识, 形成哪些技能, 沟通哪些联系等, 是练习课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练习中要把练习的意图集中地体现出来, 做到有的放矢, 要旨鲜明。还要注意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4.2 层次性原则。

练习安排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螺旋上升, 不在一个平面上盘旋。有层次和合理的梯度, 才能使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 才能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知识, 让知识向技能、智能转化。

4.3 多样性原则。

小学生好奇心强, 对单一的练习不感兴趣, 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暂, 特别是练习时, 在学生对新知识有所掌握的情况下, 如果只是简单乏味地巩固强化, 学生就会对学习无兴趣。如果练习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注意特点, 就能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同一知识, 提高认识的深度和应变能力。因此, 练习课教学形式要多样性。

4.4 启发性原则。

通过练习, 学生学会一种方法、掌握一种思路、发现一种规律, 不断地受到启发, 达到以例及类、闻一知十的目的。

4.5 趣味性原则。

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是动力系统。它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定向、内驱、维持和强化的作用, 练习效率往往是和趣味性联系在一起的, 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趣味性, 要有新的形式、新的题材、新的要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使学生形成新的体验。

5.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3.小学数学课本练习题的开发与应用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本练习题;开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小学数学课本练习题的开发和利用,正确把握习题的设置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和利用,能够实现在减轻学生练习负担的同时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一、开发问题情境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课本练习题,就需要对数学问题的情境进行开发,深入理解课后习题的含义以及所要考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动性。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后习题的辅导大都是照本宣科,为了练习而练习,只是机械地为学生巩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解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充分发挥课本练习题的教学作用,就应该赋予其新的情境含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者是实际演示等方式,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现有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的解题能力,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二、增加操作练习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课本练习题,还需要让习题真正活起来,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解题的小道具,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体验,实现对课本练习题的充分利用与开发,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借助课本习题的优势,指导学生自己制作解题的小道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实现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目标的落实。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课本习题中,“在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所示,那么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周长呢?”教师就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好三张十厘米的正方形和一把小剪刀,并且进行裁剪,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不同的剪法下剩余面积和周长是否一样,以及更加清晰计算出剩余的面积和周长。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除了这三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裁剪方法呢?让学生在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力的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增强对周长和面积计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深入剖析题意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课本练习题,还需要教师对课本习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通过在原有题意的基础上增设问题,加强对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高课堂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设置问题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对课本习题的开发和利用中加强对问题的设置,要在理解原有题意的基础上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课本练习题中,要求学生对下列能够组成三角形的组合进行判断,如下图所示,其实这道题目就是检测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的这一知识点。因此,教师应该在明确该题考查意图的基础上设置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在学生判断出图(3)无法组成三角形之后,再继续问学生,为什么它不能组成三角形呢?那如果要组成三角形,应该替换其中的哪一条呢?以及要成功地组成三角形,所替换的长度范围应该是多少呢?通过这三个层次问题的递进设置,不断强化学生对三角形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四、遵循开发原则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课本练习题,还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数学课本习题的开发和利用原则,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要求,又不能操之过急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发利用课本习题的时候,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基础相结合,根據教学的目标提高问题设置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特点,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加强对课本习题内在联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比较和反思,强化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强调练习的灵活度,帮助学生摆脱传统的解题思路束缚,充分发挥课本习题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作用,要在不断强化习题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巧妙运用解题方式和思维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快速构建。

总而言之,加强对小学数学课本练习题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还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目标。因此,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问题情境进行有效的开发,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练习,在深入剖析题意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提高课本练习题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性,为实现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4.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篇四

20、一条51公里的路,第一周修了1/3,第二周修了1/3,两周共修了多少千米?

21、修路队准备在11天内修好一段公路,现已修好640米,正好是全路段的8/11,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22、一段公路,第一个月修60千米,比第二个月少修1/4,第二个月修了多少千米?(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

23、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1000米,这时,已修的米数占全长的8/15,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4、修一条路,已修的是未修的一半,如果再修150米,就可完成这条路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5、某厂第一季度计划生产零件5000个,实际一月完成了2/5,二月完成了3/8,三月还要生产多少个就能完成任务?

26、一台织布机8/9小时可织布168米,照这样的速度,2/3小时可织布多少米?

★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练习题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 小升初数学应用测试练习题

★ 五年级数学《鸡兔同笼》练习题

★ 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 五年级数学期中练习题

★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 数学五年级《质数和合数》练习题

5.小学数学应用题练习 篇五

1、大米每千克4.5元,买25千克需要多少元?

2、粮店运进大米750千克,面粉的质量是大米的1.2倍,运进的面粉有多少千克?

3、徒弟每小时加工12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1.6倍,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250千米,飞机的飞行速度是火车的3.6倍,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5、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5千米,3.5小时行多少千米?0.8小时行多少千米?

6、大米每千克4.5元,面粉每千克3.8元,买大米和面粉各25千克,一共需要付多少元?

7、六年级有40个同学一共为灾区学生捐款180元,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8、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9、100千克花生可以榨油38.5千克,750千克花生可以榨油多少千克?如果要榨油750千克需要花生多少千克?

6.小学数学应用题练习 篇六

(二)1.快车和慢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2.5小时后相遇。快车每小时行42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5千米。两个城市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二位同学合打一份资料,甲每分打18个字,乙每分打22个字,两人用了30分打完这份资料,这份资料一共有多少个字?

3.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开来,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2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两地相距628千米,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两车相遇了吗?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人合做一批零件。甲每小时做124个,乙每小时做136个。他们合做了8小时,超额完成120个。他们原来打算合做多少个零件?

6.上午10时一只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1小时一只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4小时与货船相遇。货船每小时行18千米,客船每小时行27千米。两港相距多远? 答案

(二)1、(42+35)×2.5=192.5(千米)

2、(18+22)×30=12003、(50+40)×3+25=295(千米)

4、没相遇。(60+80)×4=560(千米)628-560=68(千米)

5、(124+136)×8-120=1960(个)

7.小学数学如何提高练习水平 篇七

一、实践能力的提高

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数学的应用, 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所以, 用动手操作的办法提高学生水平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小学生年龄小, 喜欢活动, 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 而数学学习是严肃的、抽象的, 又是机械的, 要通过重复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知识, 这种活动较为单一, 学生可能觉得很乏味。我们要根据数学的特点, 把练习这一环节搞得生动活泼一点。可以以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 这样, 就可以使传统上机械而单调的练习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可以带回家去做, 动手去操作, 甚至可以观察生活发生的事, 不断地实验、假想, 再进行验证, 通过推理得出结果。在练习中, 有些题意可能不容易理解, 就可以运用操作的方式解决, 如, 在数学学习中, 简单地把实物摆放一下, 拼凑一下, 也可以用笔画一画等, 通过这些活动, 一些看似很复杂的问题就会很快找到解决的突破口, 学生的信心有了, 他们就有了信心, 学会了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所以, 好的练习不是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书面练习, 还要通过动作去操作, 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设计灵活的练习内容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同一个内容, 如果我们设计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学生则会产生不同的兴趣, 所以, 我们要对内容的设计上下功夫。有趣的练习, 更能让学生感觉做练习是一种乐趣,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练习活动中去, 从而注意力也稳定了, 他们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了他们的积极性与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练习时, 要从教学目标上挖掘, 从习题本身入手, 充分利用其内在的力量, 可以把练习设计成为游戏、谜语, 也可以设计成数学迷宫等, 以开展各种练习。当然, 也可以用补充习题, 把所缺少的内容补齐, 也可以用画图等解决问题的手段, 这样,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积极的思考热情, 他们的思维都会因为设计的精彩而动起来, 只有让学生高兴地参与进来, 才能产生正确的学习数学动机, 有了动机, 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难, 他也会因为有了信心而去挑战, 更加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从教材入手让练习形式多样化

小学数学教材不管是哪个版本, 都具有一定的共性, 但是, 又具有简约性的特点, 单从教材上来看, 内容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 知识的设计较为单一, 题型不多, 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这样的缺点, 我们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解决, 比如, 我们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的, 练习形式并不是不能变的。我们要在教学中, 多多联系学生实际, 进行及时的充实和变通, 以适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做到形式多样,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练习效率。例如, 在计算教学中, 单一地、固定不变地让学生一味演算, 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 兴致不高, 差错率就高。而设计带有游戏性质的练习, 如,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的“夺红旗”等形式, 学生的情绪就两样了, 效果也很好。针对学生作业中易出现的问题, 设计给小马虎“治病”的形式, 出示错误的题目, 让学生改正, 问谁能指出“病人”的“病因”在哪里, 请你“医治”行吗?这样通过练习, 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 巩固了旧的知识, 而且还把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可小视, 练习设计要合理, 形式要多样, 内容要丰富,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练习水平, 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解题习惯, 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新杰.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24) .

[2]谢盛强.让学生在反思中自主建构知识[J].小学教学参考, 2007 (21) .

[3]张莉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01) .

8.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练习 设计

小学数学的练习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练习是为了重建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意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练习将是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掌握知识、获取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数学练习,精心设计练习的同时,不能使练习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收获、有发展,使数学练习成为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生活、学习需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练习设计的意义

小学数学练习对数学教学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发展思维和能力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首先,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心理特点及思维水平的制约,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即使是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的规律和掌握的知识,也不可能立刻做到运用自如。其次,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特点,学生需要适量的练习才能完全理解、掌握、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最后,传统教学往往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湮没在无穷无尽的、机械的、重复的、低效的练习中,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疲倦,渐渐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练习,使练习具有现实效用、精炼典型、生活化、趣味性、层次性、科学合理,又富有挑战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巩固知识,灵活运用数学法则和相关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发展,也可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练习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教师不仅在练习的设计上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也要科学地分配练习时间,根据记忆规律和遗忘规律科学地安排练习时间。此外,对于练习题的反馈和评价,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当堂检查、讲评,使学生及时得到肯定或纠正。有资料介绍,教育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教师当堂处理练习,学生的正确率达96%左右,否则其正确率只有70%左右。因此,当堂处理练习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2.层次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难度高低不同的多层次练习,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的学习需要,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浅层次的基础性习题可供单纯的模仿,较深层次的一般性习题可用来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高层次的、难度较大的思考性习题可用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低起点,高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这样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成绩中等的学生能正确解答大部分习题,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在探索难度较高的习题的过程中更上一层楼,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基础题的训练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最终使全班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趣味性。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新课标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使习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丰富新颖,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习题,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做练习,并在练习中有所收获。

4.生活性。数学源于生活,必然用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多数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形式存在。因此,要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学以致用,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技能,就必须让学生多做练习,甚至做实践性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大程度地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从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数学亲切、实际、并不高深抽象,也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

5.典型性。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尽量做到选取的练习题具有代表性、规律性和典型性,一题多用,习题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达到使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的目的。也可用变换等方法,使练习训练收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实效。

6.开放性。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认知能力和知识基础的不同,对同一开放性问题的理解和解答也各不相同。基于此,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要体现开放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使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改变传统练习设计的条件确定、答案唯一的弊端,这样的练习阻碍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往往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拓宽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7.纠错性。学生由于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甚至不够完整,或者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在解答数学练习题时,可能会多次在某个知识点上出现错误。对此,设计习题时,教师应从学生容易出错和常出错的地方入手,适当设计一些纠错性题目,有意设置“陷阱”。这样学生会在不经意间犯错,教师及时指点,以便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深刻认识错因,及时改正,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到规律,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参考文献:

[1]王明华.数学教学生活化例谈[J].考试周刊,2011(38).

9.小学数学应用题练习 篇九

1、学雷锋小组上午修了8张椅,下午修了9张,一天修了多少张椅?

2、明明上午算了12道数学题,下午算了8道,上午比下午多算多少道题?

3、图书室里有20个女同学,有10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个?

4、动物园里有大猴20只,有小猴30只,小猴比大猴多多少只?

5、学校有10个足球,16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少多少个?

6、花园里有兰花40盆,菊花60盆,兰花再种多少盆就和菊花同样多?

7、妈妈买红扣子18个,白扣子10个,黑扣子8个。

(1)红扣子比白扣子多多少个?

(2)黑扣子比白扣子少多少个?

8、小华做了20个信封,小亮比小华多做6个,小亮做了多少个?

9、有两层书架,第一层有16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

本,第二层有多少本?

10、妈妈买苹果6个,买梨子比苹果多4个,买梨子多少个?

11、饲养组有30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48只,有母鸡多少只?

12、四年级有84人去郊游,五年级比四年级多去8人,五年级有多少人去郊游?

13、小合唱队有28个女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4个,男同学有几个?

14、小华家养32只白羊,黑羊比白羊少12只,养黑羊多少只?

15、同学们参加劳动,摘黄瓜40筐,摘的白瓜比黄瓜少18筐,摘白瓜多少筐?

16、小明拍皮球,第一次拍35下,第二次比第一次少拍7下,第二次拍多少下?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3)

1、小英做红星30个,做的黄星比红星少12个,做黄星多少个?

2、学校买回白粉笔37盒,彩色粉笔8盒,买回粉笔共多少盒?

3、学校买回白色、彩色粉笔共45盒,其中彩色粉笔8盒,买回白粉笔多少盒?

4、学校买回白粉笔37盒,彩色粉笔8盒,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多少盒?

5、学校买回彩色粉笔8盒,买回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29盒,买回白粉笔多少盒?

6、学校买回白粉笔37盒,买回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29盒,买回彩色粉笔多少盒?

7、果园里有荔枝树35棵,龙眼树26棵。

(1)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2)龙眼树比荔枝树少多少棵?

8、小英做红花42朵,做黄花34朵,做白花15朵。

(1)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2)白花比红花少多少朵?

(3)白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4)一共有多少朵花?

9、先连接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1)有白兔和灰兔共30只,有白兔24只。

原来有多少只?

有灰兔多少只?

(2)有一些兔,跑了4只,还有18只。

10.小学数学应用题练习 篇十

1、有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甲乙两队合做需要6天,乙队单独做需要几天?

2、有5筐苹果,第1至第4筐每筐平均有苹果181个,如果加上第五筐则平均为169个,第5筐有苹果多少个?

3、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0.5千米,4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3千米,实际多少天完成?

4、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多少小时可以到达?

5、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直径是1米,长是1.5米。如果它转5圈,一共压路多少平方米?

6.有48辆彩车排成一列。每辆彩车长4米,彩车之间相隔6米。这列彩车共长多少米?

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8页,7天只看了这本书的一半,从此后他每天多看3页,小明看完这本书共用了多少天?

8.一个容器正好装满10升纯酒精,倒出3升后用水加满,再倒出3.5升后,再用水加满,这时容器中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9.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3天的工作量相当于乙队4天的工作量。现有一项丁程,甲队24天完成全工程的80%,余下的由两队合做,还要多少天完成?

10.有一批正方形砖,若拼成一个长与宽之比为5:4的大长方形,则余38块;若改拼成长与宽各增加l块的大长方形则少53块。那么,这批砖共有多少块?

11.赵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l2页,第三天比第二天多读了6页,这时正好读完全书的一半。这本书有多少页?

12.五个瓶子里装着同样多的水,如果从每个瓶中倒出3干克,这样五个瓶子里剩下的水的总量正好是原来3瓶水的总量。每个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13、小布迪做家务,每天可得3美元,做得特别好时每天可得5美元。有一个月(30天)他一共得了100美元,这个月他有多少天做得特别好?

714、希望小学五年级有学生360人,其中男生占,后来又转来了几名男生,12

这时男生占五年级总人数的60%,转来的男生有多少人?

315、果园里西红柿获得丰收,收下全部的 时,装满3筐还多24千克,收完其8

余部分时又刚好装满6筐。求共收西红柿有多少千克?

16、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120千米,当乙汽车比甲汽车多行200千米时,甲汽车正好行了全程的40%,问A地到B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7、某项工程,甲乙合作1天可完成全工程的5。如果这项工程由甲队单独桌24。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242天,再由乙队单独做3天,能完成全工程的程各需要多少天?

18、甲、乙两名同学在周长为300米的环形赛道上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练习跑步,甲每秒跑3.6米,乙每秒跑3.9米。当他们第5次相遇时,甲还需要跑多少米才能回到出发点?

19、甲、乙两人的钱一样多,甲给乙30元,则乙的钱是甲的5倍。甲原来有几元,乙原来有几元。

20、六年级240人,喜欢语文与不喜欢语文的比是5:3,喜欢数学与不喜欢数学的比是7:5,两门都喜欢的是106人,两门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人?

2121、建筑工地需要一批水泥,从仓库第一次运走全部的,第二次运走余下的,53

3第三次运走(前两次运后)余下的,这时还剩下15吨没运走。这批水泥原共4

有多少吨?

2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对同时开出,4小时后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又经过3小时,甲车到达B地,乙车离A地还有70千米。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3、一项工程甲、乙合作36天完成,乙丙合作45天完成,甲丙合作60天完成。甲、乙、丙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24、绕湖环行一周是2700米,甲、乙、丙三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绕湖行走,甲和乙沿同一方向行走,丙沿反方向行走,甲的速度是每分钟135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90米,丙的速度是每分钟45米。当甲与丙相遇后,马上转身反向行走,不久与乙相遇。求出发后多长时间,甲与乙相遇?

25、甲、乙、丙三人合买8块饼平均分着吃,甲付了5块饼的钱,乙付了3块饼的钱,丙没有带钱,吃完后一算,丙应拿出3.2元钱。问丙应还给甲与乙各多少钱?

26、一本书,已经看了130页,剩下的准备8天看完。如果每天看的页数相同,53天看的页数正好是全书的22。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127、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 还多21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6 少6

页,还剩下172页,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2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行了全程的55%还多3.5千米,乙正好走了甲所行路程的2,相遇时乙行了多少千米?

29、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30天可完成,甲队独做24天后,甲乙两队又合作了12天。然后甲调走,乙又做了15天才完成了全部的工程。甲队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几天完成?

30、一项工程,乙队先工作2天,剩下的由两队合作完成,工作中各自的工作效率不变,完成工作时共得劳务费200元。已知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8天,按各自的工作量计算,甲、乙各应获得多少元?

31、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2、有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8米,如果在水池边修一条2米宽的石子路,求石子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3、汪叔叔将1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20%,到期时,汪叔叔可以取回多少元钱?

134、某品牌电脑原来每台售价7000元,现在降价,现在每台售价多少元? 535、一本书现价6元比原价降价2元,售价降低了百分之几?

36、一桶油第一天用去它的40%,第二天用去10千克,两天正好用去这桶油的一半,这桶油原价多少千克?

37、红星村今年春季植树成活285棵,死掉率为5%,秋季植树结果死亡20棵,成活率90%,求全年春秋两季的平均成活率是多少?

38、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合格零件与不合格零件件数的比是19:1,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多少?

39、有一个周长是62.8cm的圆形草坪,准备给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现有射程为20m、15m、10m的三种装置,你认为应选择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地方?

40、甲、乙两超市出售同一种饮料,定价都是6元。甲超市推出“买5送1”的优惠措施;乙超市是八折优惠。你认为哪家超市卖得比较优惠?(用算式计算

11.小学数学练习的教学方式 篇十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75-01

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性,教师与学生缺少合作性,学生缺少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个性与特长同时发展,“智用”并重。下面笔者就学生自主学、教师与学生合作的课堂教学、学生独立探究学习,主要是练习的教学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有不妥之处,望指正。

一、课前布置学生认真作好预习,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学生自主学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新知识的认识距离。这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配合。教师在教学每一课之前明确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①预习的课题内容是什么,以及同已学过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②学生对课题内容是否通过预习看懂,有什么困难。③初步做一下练习,试探一下会不会做,哪里有困难。家长则是配合教师督促学生预习老师布置的课题,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这一点是在家长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家长对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安慰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长此以往,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扫除学习课题的障碍,还可以使学生在自己获得知识的愉悦中感受到亲情的关怀,学生自信心增强,他们就会主动地探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样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学生便会自主地去学习。

二、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合作教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总伴随着特定的活动过程。可以说活动过程展示得愈充分,学生体验愈深刻,也就愈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一堂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它必须达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首先,引人入胜的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精彩的开头等于开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导入新课题时必须言简意赅精炼生动地开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参与意识。比如:教师教“24时记时法”一课时,教师提着一只钟走进教室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学习“24时记时法”(板书)。在上课之前我跟同学们讲一个关于24 小时记时法的故事。(教师简述):星期六,金钟的爸爸给金钟三张第二天下午7时在百花电影院放映的卡通电影票。金钟高兴极了,他打电话跟他最好的两个朋友马涛和李华,第二天同去观看。第二天清早,马涛来到电影门口等呀等,眼看时针已过7时,还不见金钟他们来,马涛看了一下电影院门口贴着的放映时间,不禁叫:“呀,不对了”接着教师讲:同学们,今天我们这一课讲“24时记时法”,你们知道马涛为什么叫“不对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金钟通知他的是下午7时,他以为是上午7时,有的学生说下午7时就是19时,这样的开讲就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了。其次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鼓励学生质疑,提高学生参与能力。有价值的问题能引入深思,课堂上提问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把握实质,要问在点上,避免以教师为主。问要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讲究一个“巧”字。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往往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效果。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成就欲,听到教师的提问,都急于表现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就有了参与热情和意识。比如教师教“14小时记时法”,设计一组总结性提问:①一天有多少小时;②24小时和时针绕钟面走两圈有怎样的关系,有没有什么规律;③过了中午12时,如13时,这时时针指着几?15时、19时有什么规律?这一组提问使学生从开始到课堂小结都在参与中,同时要避免重点内容的机械重复,又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更深入。学生的质疑问难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预习自学中遇见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发现解决的。二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临时发现或想起来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很强烈,课堂上急于解决自己碰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现象和心理特征,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都是他们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也是他们参与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

三、在课堂教学中及课后的练习要设计“活”,以学生独立探究学习为主

数学练习不仅仅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解题技能的工具,也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智力发展,它是思维方式、解题技巧、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的载体。教材练习的设计一般都是从基础题到发展题,再到拓展题,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拓展题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练习使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优化学习流程,反省学习策略,产生不同想法,提出不同观点,引发创新思维。然而练习是静止的,如果教师为练习而练习是不可能实现练习的价值,只有充分掌握练习中的丰富内涵,才能在教学中有所创新,才能实现育人目标的多元化。比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后,练习中及出现的10序数意义及渗透把10 也可以看作一个计数单位的思想,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10这个数,为学习进位加法作伏笔。

12.小学数学应用题练习 篇十二

一、以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练习中体现趣味性, 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尽量彰显“趣味”, 使学生一看到练习就有一种做题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 教师可以设计“为小朋找门牌号”的趣味性练习。即:小朋接到了小青打来的邀请自己到他家附近的书店去买书的电话, 小青说那个书店的门牌号是206。然而令小朋想不到的是小青居住小区附近店铺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 请同学们设法为小朋找到小青所说的那家书店。这种将计算题融合在游戏中的演算活动一改以往计算呆板的现象, 学生演算兴趣盎然, 运算方法运用得法, 计算能力有效提升。

再比如学习完《认识物体》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来认识物体:一位学生上台摸黑袋里的物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 快速、准确地说出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 并说出分辨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对于这种体现课堂教学后续延伸活动的练习既感到新颖, 又很喜欢去完成。

二、以练习的层次性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 教师要切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 以学生学习数学的最近发展区为中心, 在设计练习时要有梯度, 要体现出层次性。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对不同梯度与层次的练习, 教师可以尝试这样设计:

一是“套餐”型的层次性练习。这种层次性练习, 教师可以把练习的形式设计为:模仿性的基础练习——提高性的变式练习——拓展性的思考练习。例如, 可以这样设计二年级上册的“认识除法”的练习:

例一:

(1) 有10棵青菜, 平均分给2只兔子, 每只兔子有几棵?

(2) 有6名学生, 每3人分为一组, 可以分成几组?

例二:

(1) 大卫和他的4个同学折千纸鹤, 一共折了20只, 平均每人折了几只?

(2) 把3个荔枝和5个草莓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 平均每个盘子里放几个水果?

例三:

18名同学去公园观赏植物需要租车, 大车可以坐9人, 小车可以坐6人, 他们可以怎样租车?

学生根据当堂所学到的知识来解答这些练习题, 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巩固知识。二是“多味”型的层次性练习。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水平差异, 教师要设计有多种解题方法的练习题, 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教学乘法之后, 向学生提供新华书店的价目表: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书籍名和价格信息设计提问, 并进行解答。这样“多味”的、有层次性的练习设计, 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有效地提高和发展。

三、以练习的生活性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数学源于生活, 又必须运用于生活。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教育资源。教师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这是实现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充分考虑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最大程度地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结合生活设计练习可以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 丰富数学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假如我们全班48人去参观上海世博会, 门票每人50元, 56人以上可以享受七折优惠, 你认为如何买门票花钱最少, 最少是多少钱?由于学生之间不同的能力水平和不同的生活经验, 因此他们设计出了三种不同的购买门票方案:一是全班48人不足56人, 不能享受七折优惠, 所以买48张共花50×48=2400元;二是因为56张可以享受七折优惠, 所以就买56张, 需要花50×56×70%=1960元, 比第一种方法少花440元;三是买56张花去1960元, 然后把多余的8张按原价转卖给其他游客, 得到了400元, 那么买48张门票实际只花了1560元。教师在设计这一练习中还融合了“打折”等知识, 很有典型性、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四、以练习的探索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学生完成数学练习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自主探索、积极实践的数学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数学学习。具有探索性的学习, 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思想, 才能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 教师要强化学生探索性的练习, 训练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在探索中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轴对称图形”教学后, 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这样的练习:请你用心观察飞机、风筝、燕子等平面图形的形状, 你发现这些平面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还可以举出哪些同样的例子?在“比例尺”教学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校的宣传画廊制作一个平面图, 并提出改进方案。

五、以练习的开放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 可以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扩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条件明确, 答案唯一是传统练习设计的显著特点, 这种练习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变化, 形成了思维定势, 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性能力的发展,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 无论是遴选练习内容, 还是呈现练习形式, 都要凸显开放性, 都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给学生有深邃思考的空间。例如:设计练习题“我们班有60人, 想去公园划船游玩。每条小船可以坐4人, 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租一条小船需要3元, 租一条大船需要5元。你准备怎样租船?”这种练习题的特点是改变了以往应用题的提问方式和解答策略, ①全部租小船60÷4=15 (条) ②全部租大船60÷6=10 (条) ③租 (大船+小船) 60÷ (4+6) =10 (条) ……

上一篇:公司发展规划建议及个人发展报告下一篇:医院新员工培训总结